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8 23:04:47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14-02

一、教育见习及其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简况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实境进行的观摩、了解和体验活动,是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也是师范生从事实践活动的最初环节。教育见习对培养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合格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很多师范专业院校对教育见习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完善的教育见习制度。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近年来由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成立的本科高校,这些院校地处西部,主要为本地培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以西部主要省区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为例,近年来新建的本科院校主要有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师范学院、昌吉学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相对较弱,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其教育见习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见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见习内涵的认识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教育见习认识不清,很多人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混为一谈。何为见习?这里不妨从词源上做以考究。甲骨文中“见”写作“”,《说文解字》中“见”解释为“,也。从儿从目。”由此可见,“见”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一只大眼睛,人的头上长只大眼睛,就是为了强调眼睛的作用,其最根本的意思就是用眼睛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教育见习以看为主,主要是让见习师范生观察中小学教师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组织班会活动,如何组织教研组活动等。教育见习主要是通过观摩中小学课堂,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进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素养;通过进课堂听课,体验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工作的规律和专业要求,培养见习学生主动建构教育教学知识的意识;通过参与班会,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体验;通过参与教研组的活动,初步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研究能力。教育见习活动是在实境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引领见习学生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认识。搞清楚教育见习的真正内涵,明确教育见习的目标,是做好教育见习的关键。

2.对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重视程度不够。2006―2007年,教育部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缓解农村师资短缺,分别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师范院校推行实习支教工作。为响应教育部号召,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从2007年开始,就陆续到西部农村师资缺乏的地方进行顶岗支教,目前这些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大多以顶岗支教为主。顶岗支教对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具备独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完成角色转换。在此情况下,顶岗支教前的教育见习就显得愈发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师范生顶岗支教的成效。

面对实习支教的新形势,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对师范生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从调查现状来看,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中存在见习时间短,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走形式、准备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和高校对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直接相关。以昌吉学院为例,本科师范生大学四年只有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且安排在第六学期,而第六~第七学期也是学生顶岗支教的时间,教育见习很可能在时间上和顶岗支教发生冲突;为了保证顶岗支教的连续性,往往会调整教育见习的时间,甚至可能出现取消教育见习的情况,由此可见教育见习在合格师范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

3.缺少必要的教育见习管理制度。笔者调查发现,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见习活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它们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时主要依靠见习前的通知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章程和条例。以昌吉学院为例,从2010级尝试实施师范生教育见习开始,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三次教育见习活动,每次都是由学院教务处下文件通知,各系院自行安排。由于通知性文件不等于规章制度,使得整个教育见习活动缺少宏观的管理,加之各系对教育见习没有统一的认识以及师资能力等不尽相同,各个系院见习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育见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校师范生教育见习可能会因各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教育见习活动本身有其规律性可循,即一所高校的教育见习应该在统一制度的要求下求同存异,且大同小异。目前全国高校教育见习开展比较早的院校都有统一的教育见习制度,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教育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见习评价,以及教育见习经费保障等。与此相比,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育见习还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直接影响到教育见习体系的建立,进而使教育见习的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教育见习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4.缺少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见习活动的师范生,主体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观察都需要有效的引导。教育见习手册正是连接教育见习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它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观察,真实记录学生见习的全过程,为后期的见习评价及成绩鉴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它可以反映并监控整体见习活动各环节的得失,进而为后续见习活动提供参考。见习手册的编订必须以见习的目标为依据,在明确见习目标的基础上,再将目标分解成切实可行的任务,并确定见习活动的重点任务,最后由相关人员结合有关法律组织编订成科学实用的、学生易操作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手册是建构教育见习体系的重要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教育见习体系很难建立,有关教育见习的诸种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落到实处。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自开展教育见习以来,由于缺乏对教育见习的全面研究,至今多数高校还没有统一、完善、规范的教育见习手册。以昌吉学院为例,该院本科师范生教育见习至今还没有统一、实用的见习手册,各个院系使用见习手册的情况千差万别。一些院系的见习生没有教育见习手册,一些院系根据自己的需要,编订临时的手册,有的干脆直接模仿实习手册,用实习手册来取代见习手册。由于没有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造成了一些院系在教育见习中因没有目标而放任自流,同时另一些院系却因过度的拔高了教育见习的要求而脱离了实际,这些做法都不符合教育规律。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在教育见习中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活动。在充分理解教育见习内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各高校和系院应成立教育见习领导小组,由相关教师对见习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使见习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见习活动,了解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见习的一般过程等,使学生知道教育见习是什么,教育见习有何意义以及怎样来进行教育见习等。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2

就目前社会的现状而言,摄影专业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追捧热度不断递增。许多人入行成为摄影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一行业进行学习。笔者学校2015年申报这个专业成功并且开始招生,招生情况非常好。对于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关键,所以学校安排学生在进行了两个学年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后到婚纱摄影机构见习,见习时间为4个月。在婚纱拍摄旺季的6月份,许多学生因为见习辛苦而坚持不下来,造成意见分歧。虽然最后多数同学坚持下来并且在新学期顺利返校,但是问题接踵而至。学生外出见习,有利有弊,如何将弊端降到最低限度,值得探讨。

一、见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首先,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提升,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的内容,真正实现与社会接轨,实现职业院校“双核培养”的目标。

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到了婚纱摄影机构,见习的职位是摄影师助理,布置灯光、打反光板,直接进入摄影实践,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摄影布光,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顾客,需要用不同的光线来塑造人物形象,对于摄影技术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

其次,因摄影专业的两点特殊性,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特殊性之一是复杂性,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摄影师是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拍照的,顾客群体是复杂的。一套婚纱照至少四套衣服,有的甚至是十套,要一天内拍完,且要有高质量可入册的照片,工作过程很复杂。特殊性之二是难度大,首先是工作时间长,旺季时,晚上拍摄到11点是常事;其次工作强度大,一天服务四五对顾客,不停地摆姿势、沟通,一张张地拍摄;最后是工作难度大,拍摄中不停地摆姿势与构图,后期还需要对照片简修。

二、见习环境使得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变化

摄影师能够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的认识,使得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改变。

首先是学生沾染了社会习气,比如抽烟喝酒、化妆等问题。这违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是学生返校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教育有严格的规范,而进入社会后,学生本身的自律意识下降,易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

其次是学生过于浮躁,不愿意再学习基础课。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截然不同,学生已经适应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反感学校的管理方式。个别学生认为现在就可以参加工作,不需要再进行学习。

三、学校、企业、家长之间密切合作,干预与放手相结合,共同实现学生见习的目的

个体意识决定个体行为,对于意识的干预是重中之重。对于见习,我们不仅要做好前期的思想铺垫,更要做好中期的思想教育,还要注重后期的教育延续性。

1.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学生初入社会,在心理上都会有变化。在见习之前,教师对摄影行业见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讲解就显得十分重要,做什么样的工作,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先铺垫好。

2.学习按照团队管理模式进行,生活按照学校模式管理

学校的教师最好与学生一起见习,这样更易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加速学生适应环境。因教师的存在,将学校的管理模式融入企业,变化较小,从而减轻学生返校后的不适应感。

3.企业的爱护必不可少

此次见习机构特意给学生配有学习和生活指导教师,但因学生年纪较小,出现许多问题,需逐个进行解决。学生年纪小,要求简单,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企业的爱护十分重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3

见习生回学校后普遍反映,在见习期间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主班教师抄写教案或工作日志;工作之二是帮助教师进行环境设计中的剪纸制作、折叠、粘贴等,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并一无所获;工作之三是帮助幼儿园进行洗刷桌子和椅子等简单的清洁工作。见习生带着在幼儿园工作就是不停地抄教案、做保洁的印象回到学校,见习不仅没能帮助学生,反而害了学生。

1.2见习制度严重缺失

见习生在见习时会带着学校设计的见习报告走进幼儿园,但是由于见习报告设计脱离企业实际、制度无人监管、见习结果与学生学业和就业完全脱节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师和见习生都没能重视和珍惜见习机会。个别带班教师甚至利用学生见习期间满足私欲,让学生从事完全与见习无关的工作,造成人才和时间的浪费。

1.3见习时间短

本校见习为一周时间,幼儿园因企业管理和行业特点,无法在见习之初就让年轻没有经验的见习生直接深入一线工作,而学生刚刚熟悉了工作环境就到了返校的日期。学生普遍反映刚要摸到一点儿门路,见习期却结束了,很遗憾。

2校企合作之中职院校在见习期的建设建议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首先要对见习制度进行整改。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在一定的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是职业人从事自己职业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认识。中职学生年龄在16~18周岁,本身就处于青春期,尚未成熟,对角色的理解和就业的前景尚未认知。为了让学生尽快通过职业定向阶段,进入准幼教工作者的学习状态,建议每学期让学生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或优秀的私立幼儿园见习两周时间,请企业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以讲座或演讲的形式,用他们自身的优秀业绩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见习时要按照见习计划确定每日见习内容,将每个学生分配到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家园合作、幼小衔接等相关职业要求,培养职业意识。

减少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大连市公办幼儿园目前使用的是《探究式B版教材》,涵盖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并将五大领域系统融合,目的是让幼儿在3~6岁发展关键时期,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智力发育、情感发育,都得到合理发展。在校期间学校会安排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理论课课时,但学生往往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能唱会跳,基本上不用学教育学原理等纯理论课程。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从企业要求出发,将工作内容及时引进到学校课堂里。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B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利用资料包并进行活动准备。在实训周中,学校要求幼儿园必须安排有专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看课、听课、讲课、评课的时间。教师讲课是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发挥和融合过程,这是形成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见习时找到自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漏洞,回到学校课堂才会重视理论知识。

为企业提供财务保障及人才储备每一学期,学校会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幼儿园见习两周,势必会给幼儿园的工作和日常管理来带压力和负担。尤其对一线的班主任无疑加重额外负担,因此,幼儿园教师对见习生进行管理时难免出现精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为企业支付经费和课时费,确保见习的有效开展。同时,见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幼儿园的人才储备,在毕业实习分配时优先选择校企合作期间大力支持并培养见习生的幼儿园,激励幼儿园为学校见习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企业合作,加强交流在学生见习期间,学校应组织因为见习周而停课的教师集体到幼儿园参观学习,有条件者可以在见习的企业驻点调研。这不仅是发挥对学生的监督作用,也让中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企业,成为理论性实践者。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给他们带去最前沿的政策和理论;同时听取幼儿园教师对见习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学校只有和企业经常往来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校企合作之企业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想要通过见习积累经验、感悟未来职场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与幼儿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加强实习指导教育实习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方式。幼儿园的主要岗位就是教师和保育员,见习的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幼儿园应该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学生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详细系统地为见习学生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与教师岗位职责”“幼儿园环境概述”“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园实践效果”“幼儿园与家长、小朋友的沟通技巧”等辅导工作,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避免学生在见习期间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考核工作考核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考核是否严格规范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只有考核标准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保证学生见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考核时要本着实事求是、严格的原则。尤其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求见习学生必须完整地进行一次活动设计与实践,由指导教师为见习教师打分、评价的标准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活动过程是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有感染力,等等。

为见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幼儿园指导教师是学生见习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见习生未来工作的楷模。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更是行业的标杆。因此,在学生见习周期间,一线幼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端庄大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传递正能量,让实习生心中充满爱,充满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德高为范、技高为师,指导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见习的学生,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介绍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爱护见习学生对本行业的热情。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4

在实习前,高校有义务了解实习场所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和减轻危险的发生。消除危险的义务。高校应在实习过程中在能够合理预见学生可能会遭受危险损害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措施,相反如果已经预见但没有采取合理措施,高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高校对实学生负有一定义务,但是违反法定义务也不一定要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学生在遭受损害后要追究学校的侵权责任必须举证证明满足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即是有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其中损害事实因案件不同而不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其余三个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它包括违法和行为两个因素。当高校疏于履行管理保护义务,在能够合理预见不合理危险的情况下,而没有预见到或者是已经预见但没有采取合理措致使学生遭受损害时,高校的行为就构成违法行为。2、主观过错。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义务应该是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即谨慎的为自己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义务,针对教学实习而言,“高校是否有尽此注意义务的知识和经验,只要按照具有相当知识经验的人能够合理预见到外在不合理危险的损害并能够采取合理措施消除或避免不合理危险的发生,如果学校没有预见到或是已经预见到但没有采取措施,高校在客观上就违反了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主观上就存在过错”[5]。3、因果关系。“只要学校疏于履行义务的行为致使学生遭受到不合理侵害的几率增加,就可以认定学校的行为与学生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6]。其他各方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虽然高校对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承担侵权责任,但并不意味实习单位、学生、加害人不承担法律责任,事实上,这四方主体共同在一定范围内对学生的安全承担责任。1.实习单位存在过错时承担责任。如果学校和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培养协议,当无法确定加害人的情况下,高校与实习单位应按照过错大小依据协议处理侵权责任问题。2.学生应当承担责任。对于学校和实习单位而言,学生最容易保护个人的安全,如果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安全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其得到的救济就会减少甚至得不到救济。3.明确的加害人承担责任。如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是由于明确的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所导致,加害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所承担的侵权责任就会必然减少或免除。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111 — 0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各级各类高校越加重视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1月,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教思政〔2012〕1号),实践育人亦成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措施。

一、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性战略任务

曾经指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全国高校都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这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置于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导致理论说教之风盛行。当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冲击下的国内外形势时,单纯的理论说教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现实社会冲击与教育思想方法落后,致使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模糊,理想信仰多元;价值取向功利、拜金主义浓厚,个人本位突出;道德知行背离,道德标准双重,道德失范严重等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性战略任务。

二、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要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实践出真知。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实践育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以社会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心理认同,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抵制精神污染,维护社会正义;以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大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提升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红色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灵感应,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高校要在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上下足功夫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实践形式来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指出:“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这些文件,对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做出了具体的表述,也为高校实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提供了依据。教思政〔2012〕1号文件对多种多样的实践育人形式作出了归类,很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小思政)中的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中的实践活动的区别,也解决了一段时间以来,困扰高校、争论不休的“大、小思政实践归属”问题,这必将有助于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除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的3个主要形式以外,依笔者之见,专业见习实习是实践育人的第4个主要形式。专业见习实习是大学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高职院校学生有1年、本科院校学生有1学期的见习实习时间,教社政〔2005〕5号文件和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也都明确了专业见习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目标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素质教育。专业见习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获得本专业或本学科的初步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群众观念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精神和能力。

四、高校要切实做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1.学校党政重视,政策制度到位。学校党政要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保证实践育人的功效。学校党委要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实践育人纳入到其中并使其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教务部门应联合思政部门、学工部门,把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学生见习实习教学计划,探索大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的实践育人途径;学校要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与保证实践育人,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落实实践育人经费;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科学计算教师实践育人工作量,统筹安排、鼓励教师指导和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基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依据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来划分,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部队和见习实习单位四大类。从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上来看,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更显突出也更为重要。从当前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运行上来看,见习实习单位数量最多,部队、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极少,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甚至出现不能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做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问题。高校在巩固现有见习实习单位的同时,要积极新建见习实习基地,尽可能选择符合本专业、本学科学生提高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见习实习单位;要加强与人民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联系,安排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深入部队一线体验生活;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的诸如爱国主义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保障实践教学。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尤其是“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确保大学生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3.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当前实践育人的众多途径没有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各自为阵的单打独斗,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分别隶属于思政部和学工部,两个部门各行其事,各负其责。学工部负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表现出专业化水平不高,而思政部负责的实践教学往往表现出教学基地不足。二者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能极大增加,不仅实践教学、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充分体现。再如专业见习实习,教务(实习)部门制定教学计划,多数计划为专业技能要求,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内容几乎没有或者极少。见习实习单位提供的诸如对大学生进行敬业奉献、团结友善、服务社会、自强不息等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被白白浪费。

4.丰富实践活动,锻炼知行统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色,探索走“大、小思政”社会实践相互结合之路,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成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了解、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活动,成为让学生感悟、践行,把思想政治理论、方法转化为自觉的内心信念,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活动。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

〔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3〕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EB/OL〕.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6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取向的社会科学学科,其要求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在校生应拥有在督导指导下的800小时专业实习。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国内领域相关文献梳理,与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相关研究[2];第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指导其他学科工作[3]。笔者发现,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教师反思视角居多,而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取向,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调查,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从湖北省随机抽取了5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作为调查点,再从这5所高校中随机抽取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研究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以定性资料加以补充和印证。

(二)调查对象概况

调查显示,在性别上,男性31.9%,女性68.1%。可见,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在社会工作在校大学生的所在高校类型上,“211但非985高校”24.14%;“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28.45%,非省会地方城市二本院校47.41%。可见,211但非985高校和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一般二本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较少,非省会地方二本院校较多。在所读年级方面,大一10%,大二40.52%,大三43.1 %,大四及以上6.38%。

二、结果分析

(一)教学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认为“比较满意” 52.59%,“不太满意” 40.52%,“不满意” 5.17%。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对课程设置较满意,其体现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较合理。

2.授课方式

调查显示,上专业课(如《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时,对理论和实践是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认为“比较满意”52.59%;“不太满意”40.52%;“不满意”5.17%;“非常满意”1.72%。可见,高校老师对于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满意度较高。同样,针对实践能力提高,老师在授课方式上多种多样。调查显示,选择“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别是84.48%、82.76%、3.28%;其次,选择“看相关视频、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写课程论文”分别为59.48%、39.66%、28.45%。可见,一方面,老师在讲授某个课程时运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居多;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即能保证理论知识的巩固又能活跃思维、加强自身实践能力。

3.专业实践形式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31.03%;认为“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29.31%;认为“到了大三,上半学期的课,结合所学课程安排相关实习”22.41%;认为“到了大三下或大四,抽出一个学期专门实习”13.79 %;认为“都不需要,只需要在寒暑假安排实习和其他”所占比例为2.59%和0.86%。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固定时间实习或者从大三开始,上一个月课,实习一个月,发现不足再回校上课补缺和分享,再出去实习的居多。

(二)实践方面的需求与态度

1.客观条件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学生所在高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且实践活动形式以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等为主。但绝大多数学校设置社工实验室让学生进行专业活动,没有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去专业机构实习。在学校提供外出实习机会的调查中,选择“有,但是不多”62.93%;“没有”33.62%;“有,而且很多”3.45%。其中选择“社会调查活动”65.52%;“公益项目或活动”32.76%。可见,高校中社工实习的机会应继续扩大。在前往专业机构实习的调查中,认为“没有,没有安排过”57.76%;“有,但只是少部分同学”25.86%;“有,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14.66%;“有,所有同学都有机会”1.72%。可见,在校社会专业大学生认为没有安排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专业社工机构实习居多。这表明在专业实践模式中,大多数高校通过在社工实验室进行小组活动,或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和公益项目,缺乏去专业程度发达地区学习交流,也没有提供学生去专业实习机构实地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和专业机构的有效合作方面还需有待加强,毕竟在专业的社工机构进行培训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将课堂知识和社会问题相结合运用。

2.主观意愿

调查显示,学生在表达与义工合作意愿度上,认为“非常愿意”41.38%;“比较愿意”39.66%;在自身参加社工机构的实习意愿上,认为“愿意,如果有机会,将积极响应参加”4.14%;“比较愿意,视情况而定,如果绝大多数同学参加也参加”19.83%。可见,无论是参加义工组织还是社工机构的服务,学生对实践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很高。在实习的专业领域上,调查显示,选择“社区社工”39.66%,“学校社工”20.69%。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在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学习,并倾向于学校社工和社区社工,学校可加强在学校和社区上的教学内容,利用资源与社区协调实习服务,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地区选择上,选择“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75%,选择“中部地区,在一些发展起步较快的社会机构实习,学以致用”14.66%,选择“西部西区的”10.34%。可见,3/4的学生希望前往东部沿海或者社工机构发展成熟的地区,例如广东、深圳、上海等专业社工较为发达地区,通过专业社工实习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不仅在相关义工组织或社会机构组织上表现积极,为将来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而努力学习,同时考虑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实践地区选择上更倾向于社工机构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社区工作。学校在此基础上可开设更为丰富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其他社会工作,扩大学生选择面,加强建立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让本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都缺乏了解。学生人数较少,学校重视程度和设施投资力度不足。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合理,但教学手段单一。研究发现,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小。即使开设了一些方法类的课程,也大都以理论教学方式完成,比如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缺乏针对性教学手段。第三,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使用不充分,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的真实需求。第四,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调查显示,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有两问题:一是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安排目前所有学生在机构实习的要求;二是如何与实习基地建立起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如学校与社区等建立实习联系不密切,导致专业理论与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检验。第五,实践教学大多数是社会实践调查和参与公益项目,缺乏多样化方式。第六,从总体上说,目前高校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尽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为提升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需要学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可建立一个专业教室,以利于实务课程的课堂训练以及课外专业实践的操作。在学生进行课外专业实践以及与实习机构联络时,也需要学院给予必要的匹配资金。

第二,结合各校实际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相应教育部要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但是各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和借鉴,缺乏创新性,导致了大多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典型表现就是理论教学太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实践。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7

(一)是统一思想,学校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迅速成立了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学习调研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动员引导,从10月17日开始先后召开了党总支会、行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党员学习会及支部学习讨论会等。10月30日召开了全体教工动员会,校长做了动员讲话并组织认真学习了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同时宣布了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和教工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理解学习调研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深化认识,树立新理念、提高能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落实活动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校长会,布置一周学习工作安排,研究确定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办公室对每项工作提前进行认真研究,做出具体安排,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到位。每周五召开中心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一周学习活动情况,办公室对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及时上报。

二、认真学习,交流促进

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入学习。必须认真组织把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校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会,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闫书记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认识,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共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38篇。

我校利用专题宣传栏,刊登了学校中层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并组织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和促进学习效果。通过校园网建立“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登载了学习活动方案,具体工作安排,动员大会讲话以及开展学习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活动信息。

三、广开言路听意见,突出重点抓调研

能否找准找足找深和解决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师生及家长反映的主要问题,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搞活动”,广言路听意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8

(一)是统一思想,学校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迅速成立了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学习调研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动员引导,从10月17日开始先后召开了党总支会、行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党员学习会及支部学习讨论会等。10月30日召开了全体教工动员会,校长做了动员讲话并组织认真学习了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同时宣布了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和教工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理解学习调研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深化认识,树立新理念、提高能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落实活动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校长会,布置一周学习工作安排,研究确定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办公室对每项工作提前进行认真研究,做出具体安排,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到位。每周五召开中心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一周学习活动情况,办公室对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及时上报。

二、认真学习,交流促进

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入学习。必须认真组织把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校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会,重点学习党的*报告和闫书记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认识,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共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38篇。

我校利用专题宣传栏,刊登了学校中层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并组织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和促进学习效果。通过校园网建立“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登载了学习活动方案,具体工作安排,动员大会讲话以及开展学习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活动信息。

三、广开言路听意见,突出重点抓调研

能否找准找足找深和解决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师生及家长反映的主要问题,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搞活动”,广言路听意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9

(一)是统一思想,学校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迅速成立了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学习调研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动员引导,从10月17日开始先后召开了党总支会、行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党员学习会及支部学习讨论会等。10月30日召开了全体教工动员会,校长做了动员讲话并组织认真学习了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同时宣布了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和教工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理解学习调研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深化认识,树立新理念、提高能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落实活动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校长会,布置一周学习工作安排,研究确定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办公室对每项工作提前进行认真研究,做出具体安排,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到位。每周五召开中心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一周学习活动情况,办公室对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及时上报。

二、认真学习,交流促进

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入学习。必须认真组织把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校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会,重点学习党的*报告和闫书记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认识,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共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38篇。

我校利用专题宣传栏,刊登了学校中层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并组织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和促进学习效果。通过校园网建立“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登载了学习活动方案,具体工作安排,动员大会讲话以及开展学习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活动信息。

三、广开言路听意见,突出重点抓调研

能否找准找足找深和解决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师生及家长反映的主要问题,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搞活动”,广言路听意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例10

(一)是统一思想,学校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把此项活动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迅速成立了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学习调研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动员引导,从10月17日开始先后召开了党总支会、行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党员学习会及支部学习讨论会等。10月30日召开了全体教工动员会,校长做了动员讲话并组织认真学习了上级党委的有关文件,同时宣布了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和教工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理解学习调研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深化认识,树立新理念、提高能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落实活动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校长会,布置一周学习工作安排,研究确定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办公室对每项工作提前进行认真研究,做出具体安排,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到位。每周五召开中心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一周学习活动情况,办公室对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及时上报。

二、认真学习,交流促进

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入学习。必须认真组织把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进一步增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校认真组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会,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闫书记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认识,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共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38篇。

我校利用专题宣传栏,刊登了学校中层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并组织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巩固和促进学习效果。通过校园网建立“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登载了学习活动方案,具体工作安排,动员大会讲话以及开展学习调研的具体内容和活动信息。

三、广开言路听意见,突出重点抓调研

能否找准找足找深和解决制约我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师生及家长反映的主要问题,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开门搞活动”,广言路听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