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答辩演讲稿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6 17:49:47

答辩演讲稿

篇1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___,学号是05021217,我论文的题目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孙__老师,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迫切要求教育进行改革,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指明了方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就是以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可以丰富学习的资源,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习的安排更加灵活,将更加有利揭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科学的能力。

因此,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能为对小学科学教学提供参考,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已经成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上,多集中在多媒体与小学科学结合来改进小学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问题上。缺乏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研究。

本文共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内涵和意义,旨在增加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状: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不高;为“整合”而整合;对“整合”的理解走入误区;过分强调“亲历”的“不可替代性”,并对对上述的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科学教学软硬件条件的缺乏,教与学缺乏探索求新的意识,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度不深,是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所在。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切入点,本文提出了主要在情境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处、模拟仿真、虚拟实验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整合。

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努力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重视和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管理及评价。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检索法、调查法、访谈法、归纳总结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和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注意了市区与农村的地域代表性。

最后,对大量的资料和调查访谈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比较早的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现状进行了了调查,并第一次对存在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主要面向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结构上力求整洁美观,条理清楚;内容上力求实用,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力量;理论上力求严谨,能够在分析中给与操作上的帮助。当然,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孙__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2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__学院中文系的学生___。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再论苏轼寓惠散文》,我的指导老师是___。我当初之所以选择研究苏轼的寓惠散文,主要是因为苏轼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的通才,在散文创作方面,他更是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诗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文坛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古诗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在苏轼四十多年的文艺创作生涯中,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含括了众多的体裁品类。苏轼在寓惠期间,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同时也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包括书信在内共有326篇。这些寓惠散文作品便成了我研究此课题的最直接的文本基础。此外,在大学学习期间,我选修了苏轼寓惠研究方面的相关课程,对苏轼在贬谪惠州的相关事宜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和写作工作的开展。

我的论文《再论苏轼寓惠散文》主要从苏轼的散文及其寓惠期间的时代背景入手,着手从苏轼的思想品格和人生哲学的角度,结合苏轼寓惠散文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去探讨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和艺术特色,并尝试挖掘出苏轼寓惠散文的文化价值来。

具体说来,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总体上介绍苏轼散文创作及其在寓惠期间的贬谪生活经历和散文创作。

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苏轼寓惠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意深邃,感情真挚,充满理趣。或写景状物,寄寓深远;或谈经论道,释说世理;或叙古述今,慨叹人生;或缅怀亲友,诉说真爱。

第三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去阐述苏轼寓惠散文的艺术特色。苏轼寓惠散文,艺术形式灵活多变,笔锋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恳切,寓意深远理趣,语言平淡简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闲适旷达,浑然天成;情如泉涌,随物赋形;辞达;命题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幽邃;沉稳渐熟,平淡简朴。”五方面的内容。

第四部分则简明地阐述了苏轼寓惠散文具有三方面的文化价值,包括:苏轼寓惠散文是后人研究苏轼寓惠经历的重要历史文献;苏轼寓惠散文是他晚年文艺思想、审美情趣发生转变的佐证;苏轼寓惠散文是苏轼所有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目前学术界在苏轼散文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20年来,出版和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散文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但在苏轼寓惠散文研究方面的论文还很少,除了零散的一些论文外,在这个方面几乎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进行苏轼寓惠散文研究具有现实的学术价值。虽然我的论文是《再论苏轼寓惠散文》,但与前人所写的《试论苏轼寓惠散文》相比,具有创新之处,就是我在阐述了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了苏轼寓惠散文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来。

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苏轼寓惠散文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我的论文题目就是在老师的提议下而最终拟定的。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3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__,是_级_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__。论文是在__老师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谢谢__老师。很感谢各位老师参加我的毕业论文答辩,谢谢各位老师。下面我把论文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个简要介绍,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二、内容

首先,是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目的:

(1)了解、掌握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客观展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3)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所应当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 意义:

(1)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虽有政府监管的相关内容,但只是笼统的说政府应当监管,而鲜有专门论述政府的职责问题。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会丰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有助于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问题,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3)有助于更好的“卸载”政府职能,推动政府职能优化。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讲述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概述。这部分主要论述

(1)相关概念

(2)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承担的责任

(3)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在的问题

(4)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缺失的危害性

第三部分论述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履行责任所存问题的原因,如

(1)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责不明确

(2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监管的失位和越位

(3)政府责任追究不到位等。

第四部分是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例如

(1)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职责

(2)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督

(3)完善公共服务问责机制,依法追究政府责任等。

三、结束语

由于笔者在专业知识、理论视野方面的局限,对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不全面,在完善公共服务特许经营制度方面的论述不够详细具体,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措施方面需要深化,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继续研究。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4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03汉师(1)班的学生。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试论凌叔华笔下的女性意识》,我的指导老师是何清老师。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凌叔华的女性意识是因为:在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凌叔华是给了我别样感受的一个女作家。她的小说中很少有惊心动魄的事物,也看不出什么磅礴于宇宙的气势,但她小说中的文字仍有力量,只不过这力量是深蕴于内的,而且叙述的调子是平静的。她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女性的,它们“幽深、姻静、温婉、细致,富有女性温柔的气质。”我想就是这样的一种风格吸引了我,使我在不知不觉间走进了她的世界。而且,作为一名女性,我想我更能看清凌叔华笔下那种时而讽刺鞭挞,时而同情无奈的女性心理,这也体现了五四时期的女性意识,为我们全面了解我国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特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点。凌叔华写作的小说是本文最直接的文本基础,此外,我在大学期间还选修了女性文学相关课程,对女性意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和写作工作的开展。

我的论文《试论凌叔华笔下的女性意识》从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入手,解读凌叔华笔下的女性意识,但本论文的写作是以孩子为视角,将笔触集中在凌叔华作品中孩子眼中的女性世界,希望能够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研究凌叔华的小说作品,更深入地挖掘凌叔华在其小说中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以及更好地感受她笔下所展现的女性意识,从而促进现今女性意识的更好发展。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解读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及凌叔华笔下的女性意识,指出凌叔华成为女性意识由向外索取客体转向自觉地对女性意识本体进行精心注目和审视的最早的女作家。这种内审为女性意识的成熟做了最初的奠基工作。

第二部分,论述凌叔华是怎样通过孩子这一视角来展现女性世界、表现女性意识的。主要结合其小说集《小哥俩》中的具体的作品从“十足”的孩子和“小大人”的孩子两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以实证来论证凌叔华的女性意识。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凌叔华小说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孩子视角的运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手法,画面感的表现形式,这些都突出了凌叔华女性意识的表达力度,更能表现出凌叔华作品的独特魅力。

第四部分,主要是将凌叔华在写作中关于孩子的作品与冰心作比较,从她们写作孩子的目的、立场、角度的不同来突现凌叔华隐身于孩子的女性意识。突出凌叔华在五四时期所展现的独特女性意识。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于女性意识研究的日渐深入。20世纪初期的一些女作家也就被纳入到考察的视野,凌叔华就是其中一位。但长期以来,众学者对于凌叔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写作独特性以及她与契诃夫、曼叔菲尔德的比较上。但是较少有学者关注凌叔华作品中在儿童视角下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意识,这是关于凌叔华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方向。它可以让我们多角度、全面的了解凌叔华的女性意识。

第五部分,大部分都是毕业论文结束语。例如: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苏轼寓惠散文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并参考了部分毕业论文总结范文。。这得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何清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同学好,我答辩的论文题目是《近代西欧沙龙文化探析——以法国沙龙为例》。去年论文开题时,各位老师就对我的论文选题偏大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我一方面要有独特视角,另一方面要重点突出。因此我在作论文时,认真考虑了这两点建议,以社会文化史角度为切入点,并重点突出论文第二部分“沙龙:推动西方文明的进步力量”的写作。

我的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即“导言”、“第一章:沙龙——西方近代史上的文化现象”、“第二章:沙龙——推动西方文明的进步力量”以及“结语”四部分。“导言”中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沙龙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作这一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所在。对于国外沙龙研究学者研究资料的掌握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了可行性,这些资料的收集几乎动用了我所有同学的力量,所用资料来自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图书馆等,这些资料十分珍贵。而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薄弱使得这篇论文的写作具有了一定的意义,目前国内对沙龙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星,专著性质的研究还没有,所能见到的一些学术论文则是从艺术史、经济史的角度进行的,更倾向于艺术研究的领域,因此这篇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出发研究沙龙的论文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正文部分。第一章介绍沙龙的历史、特点和形式,其中对沙龙最先在法国出现的原因和沙龙逐渐衰微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举办沙龙的特点和形式进行归纳分析;第二章主要分节研究沙龙同文学发展、启蒙运动和女权主义的关系,第一节研究了沙龙同法语、近代文学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沙龙对启蒙运动产生推动作用的体现以及推动方式和推动原因,第三节研究沙龙同女权主义的关系,从沙龙女主人对话语权的要求、对自身幸福的追求、对启蒙运动的参与和对政治生活的干涉方面,提出沙龙女主人是女权主义者先驱的观点。论文的第二章是着笔墨最多的部分,其中对沙龙女主人同女权主义的关系研究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结语”部分,评价了沙龙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它不仅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东欧国家如俄罗斯和亚洲国家如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并提出论文的研究对认识文化传播的多元性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交流的意义。

篇2

给排水工程,总造价148460.37元,单方造价47.20元。室内生活冷水给水管及进户管管材选用:ppr给水管,连接方式采用熔接;室外埋地给水管管材用钢筋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连接方式采用电热熔接。室内排水管及出出户管采用pvcu芯层发泡复合消音排水管,采用承插连接或密圈连接。

篇3

我论文的题目是"浅谈表演创作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的范围很广泛,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比如播音,相声,朗诵等等,本论文谈及的是表演中的语言,具体说是台词.

文章中心是:当语言能传递思想感情,表达人物形象时,表演才能实现艺术创造;当表演实现了艺术创造,那么那些能够传递思想感情,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也才能上升为艺术的语言。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是我的题目“表演创作中的语言艺术”的含义。

文章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语言魅力的描述”

我想既然我在我的论文中把语言称为是艺术的语言,既然我认为艺术的语言能够推动表演进行创作,那么这语言一定是吸引人的,一定是富有魅力的,所以我从魅力的角度来描述和展现语言。

有魅力的语言,是能够感染人的,不一定没有好音色的演员就没有语言魅力,重要的是语言中夹杂真情,能够传递人物思想感情,就好象有人说话别人爱听,有人说话别人不爱听,需要的是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让人们去尽情欣赏,这才是魅力所在。

魅力可能来自一个人的天赋,但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那么如何实现语言的魅力,来推动表演进行创作,就需要语言的表现技巧和提升内涵修养两方面相结合,这也是我论文接下来的两大论点。

那么我先提到“语言的情感交流”这部分

语言在表演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实现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我从“语言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来论述。包括声音的塑造啊,台词的诠释啊,具体到潜台词的挖掘啊,语言的性格化表现啊,语言动作性啊,方言的运用啊等等角度来谈。

篇4

二、过分依赖网上知识,忽略了其他非标准操作。自从决定参加竞争后,我一直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所要竞争单位的工作业务,学习竞职演讲的写作和演讲技巧,研究答辩的题目。这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我做了这些准备,我的演讲才能取得成功,我的得分也主要在演讲。但也正由于我过分相信网上的经验,以为这次演讲也完全按照网上所登载的形式进行,是以演讲稿为基础来开展答辩。没想到却是固定了三个题目,而且与演讲稿的关系并不大。我当时就懵了,结果答辩一塌糊涂,既打不开思路,也没想到采用“第一,第二……”等题标来增强条理性。得分可想而知。

第三,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深度也不够。这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都说“真金不怕火来炼”,只有“炼”才能辩明是否“真金”。而我,平时只满足于组织指定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没有主动去充实其他知识,比如法律、现代科技、新的管理理念等等,即使涉足,也是泛泛而过,没有真正入眼、入心、入脑,对时事的关心也不够,这些都造成自己知识面相对狭窄,思维难以拓展。

于是,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要加强学习。这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是工作总结中用来凑够字数的,而是工作、生活中切切实实的需要。一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日俱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过硬的政治理论知识是一名国家机关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具备的,要想有所进步,大秘书网为这一关必须得过。二是要学习法律、科技、管理、领导科学及其他知识。学习的面要尽量宽、尽量透,不要说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需要,只要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一切的困难都不在话下。

二、要学会思考。这一点是以第一点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为基础的。只有脑中有知识,才会有思考。思考不应拘束于自己现有的位置,要善于换位思考,敢于假设,遇事多问个“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怎样做才更理想?”。

第三,要树立信心。在竞职演讲答辩中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对待竞职不能抱“重在参与”的心理,要想着“我一定要成功”,尽管“重在参与”很有利于自己寻找退路,很能安慰失败的心。既然参与了角逐,就要拿出十二分热情和精力来,挖掘自己最佳优势,整合最佳资源,摆出最佳姿态,不遗余力,不留盲区,全力以赴。只有全身心认真对待,即使失败了却能真真切切找出自身差距,对自己前进是一大帮助。这一点,不光是在演讲答辩中有用,在其他工作中同样也需要这样的精神。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这个目标,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修养高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1]。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评定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考核环节,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编著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手册》详细说明了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在毕业设计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和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缜密、全面考虑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对于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的工科专业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也是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学术问题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和总结测评。做好这一实践环节,可以使大学生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实际工作。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2-4]。

本文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我们多年来指导测控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探讨如何在毕业设计阶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演讲交流能力等四方面能力的培养[5]。通过在这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竞争力。

2.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包括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两个方面[6]。独立学习是指在毕业设计阶段大学生需要独立地学习某一专业的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前期课程教学中没有讲或讲得不够的)以及独立地学习开展毕业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设计工具等。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仅起到指出方向或者答疑的作用,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自主控制。合作研究是指在毕业设计阶段教师不仅在开题、论文初稿、论文定稿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关于课题研究的意会性知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同时指导教师也深入参与设计的过程。

通常我们将毕业设计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题阶段,二是开展研究阶段,三是撰写论文阶段。在开题阶段,学生根据初步印象选择了某个题目,但很可能实质上还不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更不清楚如何针对所选题目开展理论研究或设计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核心文献和研究资源网站,概况性地点评拟研究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说,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和范围,而不必深度介入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在合作研究方面,教师在学生理解相关文献和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时间分配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框架。

在开展研究阶段,学生可能会发现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检索和学习理论及方法类文献,或者对已选择的设计方法或研究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在合作研究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需要与教师讨论,教师应结合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定期讨论使学生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的研究作风并促进良好的研究规范的养成。

在撰写论文阶段,学生要学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学习如何总结科学研究和如何表达研究成果,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指导,查找问题并让学生仔细修改完善论文,而不是教师直接修改论文。在合作研究方面,需要教师认真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师生一起讨论确定论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通过反复的讨论与修改,使学生明白好论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道理,这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2 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作能力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能。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综合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周期长,工作内容较系统全面,工作内容多,工作量比较大,是学生走出校门前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性和综合能力素质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了解、掌握从选题、调研、可行性分析、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总结、撰写论文,直到答辩这样一个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我们在毕业设计安排时通常采用一人一题的方法,避免了个别学生偷懒、搭车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经过这样一个系统的科研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完成一件系统性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自身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毕业设计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和提高,也是对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智慧、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一次全面培养,这些都为他们毕业后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以后,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需要完成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技术合同书或者产品说明书等写作任务。因此对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总结毕业设计取得的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和提高的一次总测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如何调查、如何操作仪器、如何分析、如何总结归纳等。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学习如何总结科学研究和如何表达研究成果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7]。

大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之前,基本上没有论文写作的训练,也没有任何经验,因此,他们缺乏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技能,语言不够专业化,书写格式也不规范。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1)强调对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禁止抄袭,不做主观结论和不严谨的结论;(2)毕业设计论文符合规范要求,如中英文摘要、引文的格式、文字的格式等;(3)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论证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掌握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在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并为学生讲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综述、研究内容、结果与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各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教师要认真审阅,第一次必须全面审阅,按照科技论文撰写规范指出具体修改意见。学生按要求修改以后,再审阅,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4 演讲交流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毕业答辩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在毕业答辩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答辩时表现得比较紧张,汇报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学生则照本宣科,拿着演讲稿上去直接读,根本不是在做演讲;有的学生运用幻灯或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不到位,介绍起来逻辑混乱;有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得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近两年的毕业设计指导中加强了对学生演讲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答辩前一周,教给学生一些答辩技巧,比如:怎样设计和组织精致的答辩演讲稿,怎样清晰地表达要讲的内容,怎样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怎样克服紧张情绪,怎样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如何灵活应对提问等等。要求学生首先撰写好答辩演讲稿,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由于学生答辩讲解的时间只有短暂的10分钟,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围绕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待学生制作好答辩稿和多媒体课件后,要求学生先自我预演讲解过程,达到熟练掌握答辩稿内容,控制好讲解时间的目的。然后面对指导教师进行1次模拟答辩,指导教师直接指出答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答辩稿,修改好后再找指导教师进行1次模拟答辩。学生经过自我预演和两次模拟答辩,答辩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到真正答辩的时候学生已经不再紧张,而是讲的从容,答的得体。通过多媒体制作和答辩过程的多次训练,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演讲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评定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考核环节,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教师应抓住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我们多年来指导测控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详细探讨了在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演讲交流能力等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毕业后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靖,潘小炎,李雪斌. 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的探索[J]. 高教论坛,2009,25(3):70-72

[2]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 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118-120

[3]刘西健,田莉娟,姚秋霞. 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4):89-91

[4] 范立南. 提高信息学科毕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6):13-16

篇6

论敌论辩过程中,持相反论断的对手。例如,在“世界上是否有神存在”的论辩过程中“有神论者”是“无神论者”的论敌,他们各持相反的论断,互为争论的对手,即互为论敌。

论断论证中,凭借确凿的论据,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对论题的真实性所进行的推论与断定。

论题演讲者对所谈论的问题所持的看法与主张,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从形式上讲,它是一个命题。论点必须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就是讲演者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准确的判断;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鲜明,爱憎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词。

反论题论证中与原论题具有矛盾关系的论题。例如,如果把“人是上帝创造的”作为原命题,那么“人并非是由上帝创造的”便是与原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反命题。在论辩中,可以提出与论敌的观点相矛盾的反论题,然后通过论证反论题的正确从而反驳对方。也可以提出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反论题,通过论证这个反命题的虚假来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反论题往往是原论题的负判断。

论据就是被引来作为论题真实性根据的一组判断,是讲演者用来阐述论点的材料。从内容上看,它们可以是科学已经证明了的原理、定律,可以是已被确认的事实。根据充足理由律,在演讲与论辩中使用的论据必须典型、真实、充分。

论证用若干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为真的思维过程。论证又称证明,由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组成。论证的作用在于探求真理、阐明真理,使真理为人们普遍地接受。在讲演与论辩活动中,要使论据具有论证性,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论证者必须首先弄清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并且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对于其中关键的概念,还应加以必要的解释、说明。②论题应保持同一,如果在论证过程中任意转换论题,就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③论据应当是真实判断。④论据的真实性应不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⑤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也就是说,论据必须是论题的充足理由。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①根据所运用的推理形式,论证可以分为归纳论证与演绎论证;②根据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论证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一维论证就是在演讲和论辩中只对所宣传的观点进行正面的论证,而不涉及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只强调要听众相信与执行(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多维论证就是在演讲和论辩中不仅对所宣传的观点进行正面论证,而且还要对反面的观点以及正反两种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分析,在与对立观点的讨论中,阐述正确的观点,强调要听众注意与了解(是这样,不是那样,为什么)。

喻证法逻辑上叫比喻论证法。是一种用生动的比喻作为论据为论证一个论题的方法。如《说苑·正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吴王想攻打楚国。并宣布:“敢有谏者死。”有个青年侍卫欲谏不敢。最后他找到一个机会,对吴王发表了如下议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俗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侍卫这番议论,比喻贴切,形象地指出了吴王攻楚的后患,使吴王易于接受他的规谏。

反证法间接论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证明与自己的论题相矛盾的反论题是错误的,然后根据排中律,从而确定自己的论题是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它不是依靠论据直接论证自己观点的真实性,而是从反面来证明。运用反证法时应注意:反论题与自己的论题必须是矛盾关系,而不能是反对关系,因为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可以同时是虚假的。例如,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中说:“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就没有人了!”这段话虽短,却是一个完整的反证法间接证明。正论题是“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反论题是“广大人民是打得尽、杀得完的”。这里,先假定反论题为真,由此就必然推出显然荒谬的推断,“世界上早就没有人了。”我们由否定这一荒谬推断就必然导致否定反论题,再根据排中律,就证明了“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从形式上看,反证法实际上是运用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在讲演与论辩过程中,反面论证同直接论证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层递法在论辩和演讲过程中,有时要论述的问题比较复杂,一下子不容易说清楚,讲透彻,所以,通常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成几个步骤,一层一层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做出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就叫层递法,也叫分层论证法。

论文答辩的技巧论文答辩是多能力的综合运用。答辩,不但是对某人专业知识的考察,也是对某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考察。首先,答辩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许多人虽然在专业上有较高的水平,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因此担心自己讲不清楚,说不明白。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就会使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应变能力下降,逻辑思维紊乱,口语表达模糊,难以充分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做好答辩的重要前提。其次,答辩者应该准备一个书面提纲。答辩一般是以某篇论文或某项设计为基础的,这就要以某篇论文或某项设计为依据,对其中所采用的理论、方法等等,给予有理有据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准备书面答辩提纲的目的,是对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提问,预先做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再次,答辩者应使用精炼的语言,即使你专业知识丰富,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在阐述问题时语言不精炼,就往往不能切中要害,难以把问题剖析深透。例如,有的在答辩时总怕问题解释不清,就左解释,右解释,甚至有时把自己也解释糊涂了。要知道答辩不是给学生上课,听众是有较高水平的专家,过多的解释,就显得多余了。

反驳是根据已知为真的事实或理论来确定某一论断的虚假性,或指出对某一论断的证明不能成立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是驳斥谬论、揭露诡辩、维护真理的重要手段。由于论证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要素有机构成的,因此,反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在一个反驳过程中,既可以从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着手进行反驳,也可以同时从两个方面或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着手进行反驳,也可以同时从两个方面或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反驳。反驳可以按照不同的依据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简单反驳和复杂反驳。从形式上看,反驳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同论证一样,需要遵守论证的规则。在论辩中,反驳的前提在于对方的论题虚假或论证过程出现了纰漏,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对方的论证,发现其破绽。或根据情形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反驳手段,驳倒对方。

反驳论点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反驳。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引用对方的论点树立靶子,然后加以分析批判。例如,一位青年以《驳“知识越多越反动”》为题作演讲时说:“‘’的连篇鬼话中,有个反动论点,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仿佛资产阶级与知识结伴,无产阶级与知识无缘。真是荒唐透顶!按照‘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反动逻辑,谁有知识谁便反动。谁知识越多谁就‘反动’到家了,这样一来,所有的知识分子便统统被划入‘反动行列’。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革命导师的学问高深不高深,广博不广博?他们掌握伟大革命真理,既有丰富的阶级斗争知识,又有精湛的自然科学知识,该属什么阶级呢?又不禁要问,我们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时时刻刻都在向青少年传播革命道理,讲授文化科学知识,按照‘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奇谈怪论,岂不每天每时在驱使人们走向‘反动’?我们更不禁要问,除了知识分子有知识外,工农兵群众和广大干部也都有知识,随着实践的继续,认识的深化,学习的进行,知识越来越多,难道都是在‘反动’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段演讲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的反动论点“知识越多越反动”作为批判的靶子,接着用一系列的反问和逻辑推理论证了这一论点的荒谬性和反动性,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在论辩中,反驳论题最能直截了当地达到反驳的目的,也是最根本的反驳。

反驳论据即设法证明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以此否定由这论据支持着的论点。如林肯当律师时为小阿姆斯特朗的辩护演说。原告方面证人福尔逊指控小阿姆斯特朗犯了杀人罪,并发誓说在10月18日晚上的月光下亲眼所见。林肯在事前对该案进行了仔细了解和思考,在辩护过程中连续反驳了福尔逊的论据,证明他说了谎话。证人第一个证据是:10月18日晚11点钟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林肯根据事实指出那天晚上11点钟月亮已经下山,没有月光,所以证人的证言是不真实的,指控不能成立。因此,最好能与反驳论题结合起来才充分有力。

反驳论证方式反驳过程中,指出对方的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从对方的论据推不出对方的论题。在论辩中,针对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进行反驳,揭露其论据不能推导出相应的结论,这也是挫败论敌的有效的论辩方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论证自己勤劳勇敢时使用了如下推理:“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在反驳时,可以针对他的论证方式指出,这个三段论犯有四项的逻辑错误。在论辩中,反驳论证方式常和反驳论题、反驳论据结合起来使用。应当注意的是,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同样,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也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在两种情况下,只是表明或者是从论据不能推出论题,或者是对方论题没有得到逻辑论证。

辩论比赛发言稿的准备方法在材料准备充分、思路讨论清楚的基础上,教练应根据自己的总体构思,合理安排四位辩论员的论辩任务,并指导他们分头写辩论稿。一般的程序是“启、承、转、合”,即由1号辩论员破题,提出并正面阐述本方观点;2号接着加强论点,猛攻或坚守一个方面;3号的任务与2号相似,只是要比2号论得更深,议得更广;4号辩论员总结发言,升华本方观点,将辩论推向高潮。必须注意的是,每位辩论员尤其是前3位辩论员的中心观点必须十分突出,切忌混沌一片,不分主次。这样,每个人的发言既各有侧重,又与其他三位紧密联系,一环扣一环,能体现出良好的整体配合意识。由于辩论是口头表达,辩论稿应尽量口语化、生活化,新鲜生动。辩论员应在教练指导下反复修改辩论稿。在写稿和改稿过程中,四位辩论员要随时互相借鉴、协调,互相熟悉各自的论点和论据,为自由辩论的默契配合打下基础。在成稿阶段,教练不应对辩论员各自的语言风格过多干预。

辩论比赛中自由辩论的准备方法和发言技巧自由辩论是决定全场胜负最关键的一战,也是衡量、评价辩论员素质、辩论队整体配合意识的试金石,也常常是比赛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要想在自由辩论中占优势,首先应当充分讨论对方可能采取的战术,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坚持的观点,然后针对性地归纳出本方的对策。攻防的具体问题在全队讨论的基础上最好能一一列出,把问题和对策都用精炼的语言写在卡片上面。自由辩论时,还可以实行粗略的分工,每位辩论员根据规定发言的内容划分重点防守和重点进攻的区域。其中第四辩论员仍做为压阵主将,在关键时刻能左右局势,使辩论朝着有利于本方的方向发展。这种分工是为了防止万一的冷场而准备的。在真正的临场中,每位辩员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才智,积极灵活主动,切不可因为有了分工则不越雷池一步,各人自扫门前雪。机智的辩论需要的是机智的发挥,而机智往往来自一时的灵感。在自由辩论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如先发制人战术,引而不发战术,矛盾战术等,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争取主动。即使在处于劣势的条件下,也要善于转化话题,将辩论引向利于本方观点的方向。切不可人云亦云,或充当对方的解释员。争取主动的信心来自本方对观点的熟悉和灵活运用程度。在自由辩论中始终处于主动的一方将是胜利的一方。

篇7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高潮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苏洵.嘉佑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篇8

    一、讨论会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以探讨问题的解决。

    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与当众说话的习惯;

    第二、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会摘要:

    1.讨论会须有议题,参与讨论必须围绕中心,不能漫无边际地脱离议题,不然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什么题目可先让学生提出,再经筛选确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接触他们生活的热点,也就容易引起讨论的兴趣。

    2.讨论会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事先把讨论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搜集材料,思考问题,写出发言提纲。

    3.讨论会要引导学生:第一、提出看法要有针对性,第二、发表意见须有根据,第三、要有虚心学习、追求真理的态度。4.讨论会要让学生掌握。教师在讨论会中,只起参谋作用,要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锻炼口才,训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辩论会由正、反两方就某一论题展开争论。

    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特别是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求异思维;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辩论会指要:1.要向学生传授辩论会的有关知识。明确:要辩论,就必须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辩论双方如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辩论。这就要求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即予以针锋相对的反驳。辩论是一个动态概念,辩论中双方都会遇到需要答辩的新问题,这就要求论辩者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辞,这样才能随机而应变。辩论须有良好的气氛。在辩论中,要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强词夺理,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论辩交锋,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从而能使论辩产生积极的效应。

    2.要选好辩论题目。辩论题目,应选择存在认识分歧,大家感兴趣,并有争论价值的论题。题目可事先公布,意在作好准备;亦可临时宣布,旨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3.要确定辩论会成员。辩论会由主持人、正方反方的辩手以及评委三种成员组成。主持人1名,两方辩手各三名,分为一、二、三号,其中一号辩手是主辩,其它是助辩。评委会一般设3—5人,可全由学生或师生共同组成。

    4.要作好辩论的准备。正反两方,都须以对方为论敌,估计对方会在辩论中摆出怎样的理由,提出什么根据,作好反驳准备,并写下论辩发言的提纲。主辩与助辩在辩论中如何协力配合,亦需未雨绸缪。

    5.要安排辩论会的程序。辩论会的一般程序是:主持人宣布辩论的题目与规则后,先由正方一号辩手发言,次由反方一号辩手反驳,而后正反方自由辩论,这时各号辩手均可发言,但必须依次而行。自由辩论后,依次由正反两方的三号辩手对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进行系统总结。论辩的程序,由主持人控制。主持人要作到客观、公允、对双方辩手发言的次数、时间应予均等,不能偏视一方。辩手发言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予限定。论辩中如出现偏离中心的现象,主持人应予提醒,必要时还可作适当引导。最后由评委会对辩论会进行评估,并宣布获胜的一方。

    三、演说会组织学生针对某问题或事件,当众发表见解。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立论与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体态语言。

    演说会指要:1.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稿。演说,当众发表对某问题或事件的见解,不消说,是自己的见解。因此参加演说,应该自己动手写好演说稿。写演说稿的要求是:第一、演说题目,要切合听众的要求与兴趣;第二、演说材料,要切合实际,并有新鲜感;第三、演说顺序,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第四、演说语言,要简洁明快,并有感染力与鼓动性。

    2.要从易到难,分步实施演说训练。第一步,先让学生选用别人的文章,加以修改后作为演说稿,在小组内演说;第二步,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就要求他们自己写演说稿,而后在班上举行演说会。

    3.要重视演说的体态语言训练。讲求演说的手势表情,提高演说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与鼓动性,增强演说的效果,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4.要对演说会进行讲评。

    四、故事会组织学生编讲故事。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文艺创作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故事会指要:1.组织学生编写故事。学生编写故事,内容不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编,可以根据听说传闻编,也可以利用课文的情节编,等等。在学生编写过程中,指导他们学习设扣子、解扣子的方法,讲求故事的连贯性、曲折性、感染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文字应力求生动形象,简洁明达。

篇9

该教材在听说能力训练主干的模块上共安排了四个独立的训练单元。笔者这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在第一单元语体知识的统领下,第二、第九单元是单向信息传递的独白体听说训练,第五、第十二单元是双向(或多向) 信息交流的交谈体听说训练。

从层次深度上看:上册(第二、第五单元)是从独白体听说训练到交谈体听说训练的初级层面上的一个轮回;下册(第九、第十二单元)是在上册训练基础上较高要求的再轮回。这样,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由浅入深,既不重复,又有所提高,呈螺旋状上升。

因此,在训练中既要注意到独白说话和交谈说话的不同特点,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又要注意到在训练时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

二、训练计划及其实施

训练可分“二条主线”“四个阶段”。“二条主线”是指独白体训练和谈话体训练。“四个阶段”即敢说、会说、说好、说活。

第一阶段:以“敢说”为目标,以“读讲结合”为手段,进行朗读、复述、初次自我介绍、持稿解说、演讲等训练 。这个阶段是独白体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不必复杂思考和过多地进行内容记忆。这样,通过朗读学生能克服不敢在公开场合开口的心理障碍,提高口语水平,增强胆量,增强表达沟通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朗读从“敢说”开始,不追求技巧,但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然后逐渐过渡到对语句、语词、语气、语流有所要求,最后达到目光敢正视听众、用讲话口气朗读的目的。

本阶段训练主要材料是第一、第二单元的课文和示例,学生可利用课前5~10分钟轮流上台,搞“人人过关”,为后阶段的训练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以“会说”为目标,以“听说结合”为手段,进行问答、访谈、对话、讨论等训练。这个阶段担负着承接第一单元语体知识,开启和实施谈话体口语训练,并为更高要求辩论打基础的任务。学生要达到“会说”的要求,就要在不同语境中“察言观色”,以恰当的身份交谈。所以在训练中聆听是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听清对方的话语,而且要洞察对方的意图,理解其话语中包含的深层意思,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运用应答技法,灵活自如进行交谈。

训练是要听说结合,以“说”带“听”,以“听”促“说”。可先由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学生谈话的主导),后由学生采访老师(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最后模仿第五单元示例课文,由学生独立进行访谈、洽谈、招应聘等。认真进行可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本阶段训练目标。

第三阶段:以“说好”为目标,以“写讲结合”为手段,进行有准备的讲演、即兴讲话等训练。

这是在第一阶段训练基础上继续独白体口语训练的提高,是知识层次螺旋状上升的又一层面上的一“格”。

独白体说话,话题比较集中、稳定,说话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是一次性完成的连贯紧凑的说话。因此,要求说话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有时还要带有篇章色彩。

本阶段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写稿。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稿时,除要达到篇章结构合理、选材立意新颖等要求外,还要用通俗、简洁、生动的词语,简明活泼的句式,来增强讲演的感染力和鼓动性。

笔者是这样安排训练的:先组织学生自己写稿,要求边写边念,对照第九单元示例,体会是否符合口语的特点,有没有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味儿”。然后让学生读给同桌听,共同探讨,修改讲稿。接着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稿录音演讲,只要是个人单独完成的,允许其剪辑。然后利用课外活动,听录音进行比赛,教师重点在语音、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方面进行讲评指导。

第四阶段:以“说活”为目标,以“思说结合”为手段,进行应聘面试、辩论等训练。这个阶段的练习是口语训练的高级阶段,这里既有独白体的较大段的讲话(如应聘时的自荐介绍、辩论时的观点阐述),又有随机的应答、辩驳。所以这个阶段又是综合性的说话训练。因此,除前三阶段的大胆讲话、细心聆听、察言观色、口齿伶俐等之外,还要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广袤的发散思维、敏捷的应变手段。这才是“说活”,所以思维在本阶段是重要的一环。

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在“主旨与材料”“思路与结构”“论证方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单元和附录逻辑常识的教学时,就注重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其次,做反意立论训练是扩展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做法是提出一些合乎常理的真理,如“水涨船高”“知足常乐”“曲高和寡”,让学生冲破传统思维去认识事物,用怀疑、分析、批判的目光审视已有认识,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论据。

最后,要让学生在应聘或辩论的“唇枪舌战”前掌握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到茫茫书海中有目的、有选择地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去收集、吸收、消化,还可以到生活中去“阅读”社会、了解社会,作为答辩时的理由和依据。如此,有了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和广泛性,又掌握了大量的材料,加上前三个阶段的系统训练,模拟应聘就不成问题,在班里组织一场精彩的辩论也不是难事了。

篇10

很多国家的首脑在还是候选人时,往往要经历竞选辩论这一关。在辩论会上,候选人要直接面对选民尖锐的提问,还要当场应付对手的挑战,稍有不慎,将在电视观众面前丢分,直接影响那些摇摆选民的投票意向。因此竞选团队会在本党内部物色充当辩论对手的替身,提前演练,尽可能排除临场意外状况。

卡梅伦练唇枪舌剑

英国首相卡梅伦之所以能成为政治明星,其演讲才能功不可没。2005年,卡梅伦竞选英国保守党领袖,他发表了一个充满感染力的演讲,直指保守党要进行彻底改革。

卡梅伦的演讲获得长达3分钟的掌声,最终令他从普通保守党议员成为保守党领袖。5年后,他成为英国首相。

有分析称,卡梅伦演讲不爱用很长的词。“他从不准备演讲提示纸条,全靠记忆力和冷静。”曾经跟拍卡梅伦的摄影记者说,“每次上台前,他都喜欢一个人在角落里凝神思考上台后要面对的各种情况。”

演讲创意出自总统

如同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在不断重复一样,奥巴马演讲时也喜欢用排比的句式。奥巴马能够自如地控制声音,必要时,他会将语速放缓,音调放低,然后突然暂停来制造效果;另外一些瞬间,他加快语速,提高声调来强调重要的词语。

奥巴马很多重要演讲都是他本人的创意,他会连夜写出演讲稿提纲,然后交给他的写作专家传阅。

铁娘子特聘语音教师

虽然功成名就的政客大多口才非凡,但这却并非完全是天生的,很多政客在成名前都进行过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