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毕业历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13 10:38:00

毕业历史论文

毕业历史论文例1

1,尼罗河流域文明

2,两河流域的政治与经济

3,佛教

4,略论旃荼罗笈多

5,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6,雅典民主政治

7,希腊神话

8,基督教

9,格拉古兄弟改革

10,东西方上古史政治制的异同

11,克伦威尔

12,近代美国对华文化渗透

13,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

14,法国大革命

15,拿破仑战争

16,《1787年宪法》

17,新航路开辟

18,明治维新

19,俾斯麦

20,彼得一世改革

21,美国邦联制与联邦制的转变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3,文艺复兴

24,二月革命

2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战后国际格局

26,关于德国的战争责任与战后补偿

27,凯末尔改革

28,1939年苏联外交选择

29,国际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0,中,美,俄,日,欧相互关系研究

31,巨变

32,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

33,两岸关系谈

二,中国史专题

1,孔子

2,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

3,周公与西周文教制度

4,百家争鸣

5,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6,秦律

7,秦汉政治

8,春秋政治

9,南北朝

10,汉武帝

11,汉代政治与汉代学术

12,三国人物评价

13,唐代政治,经济与文化

14,唐代对外文化交流

15,北宋政治,经济与文化

16,元代

17,明清政治,经济与文化

18,《红楼梦》与清代学术文化

19,胡适与现代中国

20,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再认识

21,鸦片战争

22,太平天国

23,洋务运动

24,辛亥革命

25,新文化运动及

26,国共合作

27,抗日战争

28,解放战争

29,1959年庐山会议研究

26,1957年以来阶级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的发展过程及其教训

27,三大改造改造历史经验

28,关于三面红旗(总路线)评述

29,与""的发生与发动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31,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意识的转变的历史经验

32,北洋军阀

三,邢台地方史专题

1,简论邢文化的历史地位

2,祖乙都邢考辨

3,论石勤的历史地位

4,简论后赵文化与民族融合

5,隋唐邢窑的历史地位

6,略论后周太祖郭威

7,后周世宗评价

8,元初"邢州大治"的历史作用

9,郭守敬的历史地位

10,刘秉忠的历史地位

10,邢台古代历史文化及人物研究

四,历史要籍专题

1,《周易》中的德治思想及现代价值

2,《左传》中的民本思潮与现代人本管理

3,《吕氏春秋》中的管理思想

4,"三纲五常"新论

5,传统"孝德"与和谐社会

6,儒家经典中的人本精神与人本管理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意义

毕业历史论文例2

所以,用这种方法记忆历史知识,一旦牢记,即使若干年不复习,也不会被遗忘。

因为历史知识都是处在一个历史整体中的,我们要考试的大纲知识也在这个整体中,一旦识记住了知识整体,把准知识整体的脉络,再去记大纲要求的零散知识,就相当于拿折断一把筷子的劲儿去折一双筷子,简直游刃有余。

好的历史教师会指引学生先学习知识整体,再将这整体中的单个知识点个个击破。

很多的文科生会有这样的学习体会。那就是,我们学习了四五年的历史了,可是对于家乡的历史却仍不了解。只记得大纲上要求我们这样记忆,这样的历史知识,终归是从书本上来的,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有的还很抽象,所以学起来会索然无味儿,所以,很多文科生的历史,从书本上来,最终又回到书本中去,只是应付应付考试,于生活无益,过后便不会形成历史知识在脑中的条件反射,学不学它,之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于是乎历史学便像书柜上的花瓶一样,美观而不实用了… …

其实,历史学并不是不实用,而是我们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历史本就是一门十分智慧的学问。只是应试教育将历史学刻板化了!刻板化的应试教育,不仅麻木了学生,更麻木了历史教育、历史教师。

为了考试而背记的历史知识,永远没有用处,只怕一参加工作便彻底忘却了上学时所记忆的知识点,更别提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试而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这种知识除下拿来应考,别无它用,也不会被学生记忆的时间太长,更与社会实践无益,多显得有些浪费我们的脑细胞。

多数文科生学完历史学后,知道的全是些夸夸其谈的大历史观,至于说自己家族的历史,甚至于自己所在县、所在省的历史着实也没有学清楚,恰恰相反的是,这些历史恰恰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最近的有用的、有启发意义的历史,别说学生不清楚,恐怕教历史的老师也不尽然全知。给学生一瓢水的前提是自己得拥有一桶水,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思考,整体记忆,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明晰并对一个历史知识点记忆深刻,就必须用一系列的历史知识去诠释这个知识,只有教师懂得的多一些,学生了解过去的眼光才能更深邃些。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的历史知识,离他(她)们的生活很远,那又怎么让历史学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应用到学生生活领域?

毕业历史论文例3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激起了各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中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在教科书中向学生传授怎样的历史知识,不仅是日本社会如何认识过去的问题,更是日本如何面对未来的关键.在此,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史的记述问题及其背景作一评析,以供同仁参考.

战争历史记述问题事态

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按惯例是每隔4年修订一次.上次日本中学(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是在2001年,今年重新审定,教科书将于2006年四月起采用(新学年于四月份开学).

目前,日本共有日本书籍,东京书籍,帝国书院,清水书院,大阪书籍,教育出版,日本文教及扶桑社等8家出版社拥有初中教科书发行权.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再次审定通过准备发行的8种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虽然良莠不齐,但总的倾向仍然是把日本对中国,韩国等的侵略战争历史简略化.其中最引起关注的还是扶桑社出版的由日本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初中《新历史教科书》.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属于日本专事美化侵略战争的右翼文人"自由主义史观派".这个组织近年来十分活跃,不仅大量著书立,而且还专门编写"新历史教科书",其目的是把日本社会右翼的历史观,通过教科书传授给日本的青少年学生.尤为突出的是这种教科书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战争责任的记述,集中体现了其右翼史观和特征:

在平成18年(2006)版《新历史教科书》的第五章"世界大战的时代与日本"中,在记述日本全面进攻中国的历史时,该书在"中国的排日运动与协调外交的挫折"标题下称:"随著中国国内统一的进行,排外运动也跟著高涨.中国人对于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优惠的列强十分排斥,除了民族的反感之外,受到以武装革命成功的苏联共产党思想的影响,运动有急进的倾向.对势力日益扩大的日本,除了拒买日本商品之外,也时常出现攻击日本人的的排日运动.……然而,中国的排日运动却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因此以日本军部为首,开始有人认为对中内政的不干涉政策不足以解决问题,批评币原外交为软弱外交的声音逐渐高涨."这样的表述,似乎是日本的进攻是由于中国的"排外",为其开脱随后的帝国主义侵略做好了铺垫.

接着这本历史教科书在"从卢沟桥事件到日中战争"标题下称:"在外国人权益集中的上海发生的二名日本人将兵被射杀事件,成为中日之间的冲突一发不可收拾的导火线.日本军原来以为只要攻陷政府的首都南京,便会降伏,于是于12月占领南京.然而却迁都到后方的重庆,持续抗战."其荒谬逻辑是如果中国不抵抗,就没有战争了.

关于南京大屠杀,该书在第199页图片说明中称"日本军造成了中国军民多数的伤亡(南京事件).此外,此事件的牺牲人数资料受到质疑,并且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至今仍在争论中."

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记述上,这本"新历史教科书"刻意美化侵略,甚至反复强调日本的进攻有助于亚洲各国的独立.该书在第五章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下,以"大东亚会议与亚洲各国"为标题宣称:"扩展到亚洲的独立希望日本首战的胜利,带给了东南亚及印度人民独立的梦想与希望.如果没有当地人民的协助,日本军在东南亚不可能有势如破竹的进展.更有被日本军俘虏的英国印度人士兵结成印度国民兵,协助日本军进攻印度.不论是印尼或缅甸的军队都是在日本军的指导下组织而成的."并称1943年11月的"大东亚会议"历史地位在于"会议中发表了和同盟国大西洋对抗的大东亚共同宣言,宣扬各国的自主独立,相互提携相互发展,撤消人种的差别.会议之后,日本以排除欧美势力,建立亚洲人的大东亚共荣圈作为战争更明确的目的."

该种历史教科书进而更在"亚洲各国与日本"标题下强调"日本败战撤退之后,这些殖民地在十数年间相继以自己的力量完成独立,当中也有留在当地参与独立战争的日本士兵.日本往南方的进出,原先是为了获得资源,却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楔机之一."按照该历史教科书中的逻辑,几乎等于说希特勒侵略波兰是为了帮助其独立于苏联.

这样一种宣扬皇国史观,美化侵略战争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被日本文部省宣布审检"合格",并将于2006年面向中学生,实际上是日本社会近年来右翼史观膨胀的体现.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其他各家出版社虽然没有完全采用右翼史观,却也明显"自律".从2002年度以来的各种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看,相对于1997年以前的版本,各家出版社均大幅削减或淡化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的战争暴行的史实,尤其是大幅度减少甚至删除了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三光政策"及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记述.

二,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日本出现篡改历史的教科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占领日本的美国对日本教育曾经进行了改造,采取了包括修改教育内容,禁止传播军国主义思想;实行政教分离,禁止教育单位参预祭祀和参拜活动等措施.这些有力地限制了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冷战的开始,和美国实施利用日本牵制前苏联和中国的战略,其对日本的控制改造政策发生逆转,右翼史观在战后日本教育领域内又重新滋长.

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右翼势力影响下,日本文部省在1951年将历史教科书审定标准《学习指导纲要》中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成了"日本对中国的进出",直至2002年4月.1956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原来的《教育委员会法》,实施《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和管理法》,把教育委员民选制改为任命制,又向战前的教育制度靠拢,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右翼思潮在日本教育界进一步抬头.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文部省对《文部省设置法》第五条(文部省权限)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规定文部省具有对教科书的审定权和对义务教育学校所用教科书的发行权,同时还规定文部省拥有学校教科书的著作权,教科书出版单位也须由文部省指定.这样,文部省由战后初期的"指导,建议,助成机构",变成了全面控制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垄断机构.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中,要求删改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史实,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慰安妇等也被淡化成战争时期由于混乱而发生的行为.这激起亚洲邻国和日本国内的强烈批评.中国和韩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正式交涉.日本政府在当时的形势下表示愿意倾听意见,改善与亚洲邻国关系,并随后在相关的教科书审定条例中增加了"邻国条款".但这并不能解决教科书中的历史观问题,.

此外,日本政界也不断出现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言论.一些高级阁僚如藤尾正行,奥野诚亮,永野茂门,樱井新,岛村宜伸,江藤隆美等人纷纷因就历史问题"失言"受到谴责而离职.1993年8月,日本细川内阁成立后,才公开承认以前的战争是侵略战争.1995年再度审定中学历史教科书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期间,也是社民党委员长村山富士出任首相期间,对侵略战争的历史有反省表示.但随后日本社会和政界便出现了声称反对"自虐"史观的"国民运动",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组建了"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等团体,正式编写贯彻右翼史观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日本社会,特别是日本政界,右翼势力上升.日本执政者刻意以历史问题来刺激因多年经济不振而消沉的国民情绪,并达到修宪,强兵,走向国际事务的目的.日本决策层内,小泉及其未来的继任者,在历史问题上会更强硬.日本很可能会因历史观问题与亚洲邻国陷入新的政治冷战和对立.日本国内的历史教育中,也会在有关战争历史的内容上,更加右倾.与此相应,中,韩两国的反日情绪可能增长.针锋相对的历史观,可能会成为东亚和平,和谐格局的死结.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战争历史的记述及其所反映的各种观念是战后日本社会变化发展的产物,这些内容和观念既受日本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历史记述和教育方式,又同时反过来影响了日本社会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日本历史教学中有关战争历史内容所形成的各种历史观念和政治意图,会融入到日本的社会意识和理论思维,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日本意识形态和战略思考中的要素,进而会影响未来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联系到当今日本在对华战略乃至国际政治上日趋强硬政策的思想背景和渊源,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使人们愈益关切.

三.日本战争历史观问题产生的思想原因

第一,日本在政治上并没有与旧时代完全割裂.将日本与德国比较可见,德国旧国家机器完全被粉碎,其战后的政治与纳粹时代完全划清了界线,德国人可以超脱于旧时代之外而对其战争历史加以无保留的反省和批判.而在日本,旧时代的一些成分在战后仍在一定程度上维续了下来,战时的天皇在战后虽然失去了权利,但对其战争责任并没有追究.日本人不可能像德国人将战争责任归咎于希特勒那样将罪责归于天皇,不能与旧时代完全分清界线,旧历史仍是日本人现在所生活时代的一部分,这样日本人就一直背负着历史的重压和罪责.德国人批判过去的历史不等于批评现在的国家,而日本人批判历史则意味着批评国家本身.与旧时代无法割断的联系使日本人难以对仍然与他们现在生活相联的历史加以彻底的批判.

第二,在对战争历史的认识上,日本右翼史观的理念是认为日本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这样的观念必然导致对战争历史的歪曲.与德国对战争历史的反省相比,诚然,并非每个德国人都感到对战争有罪,但作为一个民族它感到有责任.日本右翼人物的史观则表明他们既不觉得有罪,也不觉得有责任.而没有责任感便不可能对历史进行深刻反省.

第三,在历史观念上,由于欧洲一体化思想的影响,欧洲国家更倾向于将本民族的历史看作是欧洲历史的一部分.而亚洲一些国家,尤其如中国和日本,有时则倾向于将亚洲历史看作是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如同中国对于古代亚洲历史的一些观念,日本对于亚洲近现代历史的观念也倾向于以本国为中心,强调日本本位文化的确立.以这样从本民族角度而不是从整个地区大历史角度出发的观念去回顾和看待历史,便自然会导致民族主义倾向等偏差和错误认识.

第四,在对亚洲大陆的观念上,自近代以来,日本社会就一直存在着"脱亚论"的潜意识,认为就像欧洲历史发展有脱离伊斯兰文明影响的"脱亚"过程一样,日本历史发展也有脱离中国文明影响的"脱亚"过程,认为日本应追求欧洲文明而脱离亚洲文明."脱亚入欧"的意识使日本思想界摇摆于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之间.而事实上日本既不可能融入西方文明,也不可能割断与亚洲传统的联系.现代日本科学很发达,文学也发达,而哲学却不发达,原因可能就在于其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位,彷徨于东方文明于西文明之间.更为重要的是,"脱亚论"的思想导致了日本的岛国思维和对亚洲大陆的对立意识,导致了日本对亚洲邻国的蔑视,敌视,和敌对.这样的潜意识过去是引发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思想因素之一,现在也是日本保守势力歪曲侵略亚洲历史的重要原因.

四,我们如何面对

毕业历史论文例4

当然,无论运用何种理论和方式对民族史进行研究,无论学科如何交叉,只能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并不能改变民族史的历史学范畴,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在“在民族史教学中灌注‘通史精神’”,值得肯定。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将民族史同区域史、地方史有机结合的方式,展开民族史的教学,既符合民族历史、现实活动的区域、地方实际,又利用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遗存资源,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教学途径,值得借鉴。如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教授《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生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罗彩娟《<中国少数民族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等,是将区域史同民族史结合,运用到民族史教学中的范例。钱放《谈地方史、民族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中学<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是20世纪90年表的文章,谈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但对大学民族史教学仍有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因此,民族史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又有了大量的具体的民族史教学实践经验,为在历史学本科生中,普遍开展民族史教学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2民族史教学对历史学本科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

民族史教学是历史学本科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环节,但如何更加清楚看待民族史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仍然要放在历史学本科生专业培养与职业选择的这一整体过程中来考察。历史学科是一个传统学科,受这一学科体系特征影响,专业与职业问题,必然会受到目前“‘市场导向’所引发的‘史学危机’,已经深刻体现在高校历史学科的人才培教改教法养上”,这一大背景的影响。下面举两个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案例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从吉林师范大学2001至2010年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来看,在中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的67.9%,攻读研究生人数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8.5%,非教育部门就业人数占十年毕业生总人数2.8%。宁夏大学2011年至2013年历史专业毕业生在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30.7%,攻读研究生人数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9.3%,行政部门就业人数占三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2.3%,其他部门就业的人数占13.2%。这两个学校分别为地方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数据统计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仍能反映一些总体趋势。两校历史学毕业生职业流向中,在中初等教育部门就业的占有最大的比重;其次是考取研究生人数占比较大;在非教育部门就业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宁夏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生在行政和其他部门就业人数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两校的当年毕业生待就业人数来看,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是历史学本科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每年补充因退休的中初等历史教师的缺口,在数量上,总体呈现一个稳定趋势,同时还有大量的历史学研究生来竞争这一岗位。因此,拓宽历史学本科生就业途径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要问题。一些学者以全球视野进行综合考察,如姚霏《公共历史学与高校史学人才的培养》、张倩红《世界著名大学历史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导向》等文颇具启发性。姚文列举美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史学人才分为具有学院历史学者和公共历史学者两种职业特征的培养模式:综合国内设有历史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情况来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为有关的教学、科研、编辑出版、图书情报、行政、外事、媒体以及文化建设等社会各领域,培养所需的历史文化专业人才。各院校在具体培养目标设定上,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将“为中小学培养从事历史和历史综合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作为主要目标;综合类的大学则将培养目标设定的较为宽泛。如果按照美国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来划分,国内各院校培养的历史学本科生大多属于公共历史学人才范畴。因此,本科历史学人才从总体就业分布上看,同社会的接触面更为贴近和广泛,其历史学科素质及其所形成的历史价值观对社会影响也更为直接。所以,培养历史学本科生具有较系统的史学思维、综合分析能力、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间的理解与尊重等学科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民族史教学对历史学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和提升,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目前,各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大多已被保护和开发,成为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影视商业基地等,并创造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加强历史学本科生的民族历史文化素养,既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以拓宽就业口径,可谓一举两得。其二,具有较高民族史素养的历史学人才,具有宣传民族团结的专业岗位优势。无论是历史教师、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工作人员,在同公众“亲密接触”的具体工作中,从专业视角,运用正确的民族观,对人们进行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间的理解和尊重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三,政府、服务管理部门中,具有较高民族史素养的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因其具有较好分析民族历史信息的能力,可以帮助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减少工作偏差。

毕业历史论文例5

第二,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不要简单的重复结果,或者从结论内容中提炼没有意义的文字。

第三,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提出的建议不要不痛不痒,这样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文字,会降低整篇论文的说服力。

这三个问题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的现象,展示部分结果的写作范围,具体如下:

结语    

历史街区是社会的、公共的、居民共享的空间,是具有着特殊历史资源与背景的现代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各种元素和涵义,面临着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空间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到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展现福州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窗口,在空间形态的处理上不但要符合形式美原则,满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还应注意与人文生活相融合,反映出地域特色。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三坊七巷在此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南后街路面较宽,沿街两侧出檐较浅,围合感稍弱;沿街商铺高度基本一致缺少高低变化;现代商业元素偏重,传统业态稍弱;街道与店面连接的无障碍设施有待完善。    

毕业历史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55-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论是对经济还是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有些文化很容易会消失,就像是毕摩文化,它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彝族如果失去了毕摩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毕摩文献是毕摩文化非常重要的载体,是通过毕摩仪式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承,而毕摩仪式又是靠毕摩文献来规范,它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其内容也十分丰富,涉及哲学、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医药卫生、天文历法、人伦规范、军事思想、农业畜牧等,是个百科全书。

1 毕摩文献的传承方式

毕摩具有多重身份,在彝族中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现今的毕摩,基本上是脱离了政治关系,主要是主持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毕摩的传承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家传世袭,第二种是拜师受业。

以家传世袭为主。家传是彝族毕摩传承的主流,拜师学成的毕摩只占少数部分。毕摩世家出身的毕摩得向他们的子孙传授毕摩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让毕摩的职业和身份在毕摩世家中不断的延续与世袭。师徒相传的毕摩,一般是要向有家传背景的毕摩拜师求学。无毕摩世家背景的人,想要从事毕摩活动相当有限。

彝族毕摩文献,是由毕摩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收集整理的彝族的认知成果,记载着彝族人们对历史文化、哲学思想、人伦规范、医药卫生等的认识,反映了彝族远古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史。彝族毕摩文献不仅是彝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还是中华民族文献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研究彝族文化,特别是彝族史和西南民族关系史极具价值。毕摩文献的传承方式,也形成了一种以世袭家传为主导,旁系传承为辅的形式。彝族毕摩文献也是代代相传,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基本原则,靠毕摩们以传抄、记录等形式相传。但是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下,还愿意继续做毕摩的人尤其是年青的一代人是越来越少。还有很多毕摩文献在彝族民间,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也是越来越少。但是毕摩文献又有很高的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资料价值,所以得抓紧保护和抢救。

2 毕摩文献的价值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对毕摩文献也有了正确的认识。有很多专家、艺术家等从毕摩文献中收集、整理素材,提炼升华为艺术作品,或是开发利用毕摩文化中有价值的信息,创造对人类有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资源库。对毕摩文献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其中的价值也有了肯定。毕摩文献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资料价值。

彝族毕摩文献不论其文字还是它的内容都非常的古老,文字是难以识别,语言也是很难理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具原始性。其还保存着彝族最古老的文字典籍,保存着大量的彝族古代文学作品,是彝族古代诗词歌赋的总汇。毕摩文献是发展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营养,是研究彝族民族语言文学的宝贵资料,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彝族毕摩文献里完整地记载着彝族的各种神话传说、动植物来源等,叙说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是不可替代的,也是研究原始宗教等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规律的典型而非常清楚的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材料,我们就无法总结、研究,所以其学术价值非常高。彝族毕摩文献记载着彝族古代部落间的战争、迁徙和分支等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研究古代人类史、民族史、社会史最宝贵的史料和最珍贵的文献。不论是对研究中华文明也好,还是世界文明也好都是非常稀有的文献资料。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伦规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毕摩文献的保护

研究彝族毕摩文化,就得从毕摩文献的本身研究,只有对毕摩文献本身的研究才能够理解原本之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理解,汉文文献对彝族文化的记载,是不够客观的,毕竟是一些零碎的二手材料记载着的。毕摩文献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涉及彝族文化的各方面,不管是历史学、宗教学还是哲学与文学艺术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是彝族独有的。但是对毕摩文献本身的研究并不容易,由于毕摩文献年代太遥远,而且经文晦涩难懂,现能够解读的人是寥寥无几,毕摩是越来越少了,毕摩文献的失传也越来越来严重。有的毕摩文献只有书名记载而已,还有一些典籍因保存不善,被虫蛀、被雨水浸坏等现象也较为严重。反正诸多原因导致了毕摩文献的大量消亡和流失,给彝族文化以至中华文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毕摩文献是彝族拥有的世界瑰宝,保护和传承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工作虽然艰巨但是意义非常重大。扬长避短,国家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建立各种设施,例如民族博物馆来保护彝族毕摩文献遗产等,还可以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对彝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和开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技术越来越高,印刷技术制作的便利,更有利于毕摩文献的保存。现代工业技术要远远超过传统毕摩手抄来的方便。彝族毕摩文化遗产巨著《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在2005年,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投资1000万元,经过60多名彝族文化专业人员3年多的艰苦努力,已编译完成70卷,正式出版30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收录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具有彝族代表性的彝文典籍和口传祭经、创造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彝族毕摩文化遗产巨著,也是彝区各族人民对传承民族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套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抢救和保护毕摩文献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因为它记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医药卫生、哲学思想等丰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得保护人类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毕业历史论文例7

艺术类专业:语文、英语有门槛

①亚艺术专业是指不必从小就下苦功练习,只要准备一两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就可以去参加专业考试的部分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系不单吸引着艺术生,它们也是一些文化课成绩一般,但是想进入更好的学校读书的学生的首选。比如很多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喜欢报考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亚艺术专业①,他们往往到了高三才开始突击影评写作,为的是通过艺考进入好大学。殊不知,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语文基础,对艺术也不“感冒”,那么在求学的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创作灵感和较丰富的文学知识积累而举步维艰。

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一定是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的,这与语言文化的学习息息相关,因而几乎所有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在招生时都对考生的语文成绩有所要求。

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类专业要求考生的语文成绩不低于90分,美术学类专业要求考生的语文成绩不低于80分;北京师范大学要求报考美术学专业的考生的语文成绩不低于80分,报考电影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考生的语文成绩不低于90分;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编剧与策划)专业要求考生的语文成绩须达到95分以上;浙江大学美术学专业要求考生的语文成绩须达到80分以上;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要求考生的语文成绩不低于90分。

对考生的英语成绩有要求,也成为各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时的共识。因为英语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交流工具,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国外的艺术,甚至还有不少学生有机会出国交流和学习,因此,有不少学校对艺术类考生的英语成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上海大学绘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不低于65分;美术学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不低于90分。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的艺术类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不低于70分。

当然,想要学好艺术类专业,学生还要有较好的记忆力、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想要在艺术圈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作品、有天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以为报考艺术类专业可以临时抱佛脚,然后捡个降分的便宜被好大学录取。如果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即使在名校求学,也是痛苦的。另外,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的付出,可绝对不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少喔!

联合办学商科热,英语、数学要求高

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非常青睐商科专业。很多学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的商科专业采取“2+2”“1+3”等培养模式,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并获得中外双学位。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的商科专业的分数线相对较低,因此也是报考的热门。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的商科专业包括对外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国际会计)、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金融)等。因为涉及经济、金融知识,且一般采用英文教材或全英文授课,很多学校在招生时会对学生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单独画线,以保证学生有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

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必须达到卷面满分值的85%;辽宁大学的新华国际商学院和亚澳商学院各专业要求考生的英语成绩均不低于卷面满分值的70%,会计学专业要求考生的数学成绩不低于卷面满分值的60%。

这些专业虽然学习的方向不同,但是目标都指向培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在大型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经济、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如果你对商科感兴趣,希望在本科期间有留学经历,不妨选择报考这类专业。

报考外语系,英语成绩须重视

如果你想读英语或者其他外语类专业,你就必须得重视英语成绩。高考英语成绩体现了考生的语言能力,可以成为考生是否适合学习外语类专业的重要参考。此外,如果你想读外语类专业,在准备高考的时候也要抓紧时间练练口语哦!

当下,几乎所有学校的外语类专业都要求报考者的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且对考生的听力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一些学校还对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画线,如中国传媒大学要求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须达到满分的70%(含)以上;北京语言大学要求报考英语(“英+西”复语)、英语(“英+土”复语)、日语(“日+英”复语)和翻译(英汉法)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口试成绩达到最高等级或不低于满分的90%,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满分的90%。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无须说破的“潜规则”

高校一般会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在中文系。现在,很多人还是认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觉得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是最“没用”的专业。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汉语,想当记者可以学新闻传播学,想当老师可以报考师范类大学,那中文系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中文系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是很低呢?

当然不是!各校的中文系虽然对考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如果你连高中的语文都学不好,在背诵古文时昏昏欲睡,分析现代文时错误百出,面对空白的作文纸无从下手,那你可别脑袋一热就选择这类超级文艺、高雅、博大精深的专业哦!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成绩的高低能体现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它们的总体特点是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面要求高,要求学生对文字敏感,理解能力强。这类专业的技能性不强,因而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对人与社会有所思考与较深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学术上出好作品,才能在工作上拥有竞争力。

除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语文好的学生也会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习中更加轻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就业领域有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视台等媒体或出版机构,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编导、媒体创意、广告策划等工作。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史哲知识的积淀,没受过文学的熏陶,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不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没技术,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就是最好的技术。想要学好这类专业,就看你能否玩转博大精深的汉字并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了!

历史达人:以史为镜,放眼未来

高中生偏科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有些同学对历史这一学科特别青睐,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好成绩。如果你喜欢历史,对研究那些过去的事乐此不疲,性格严谨,甚至有一点点古板,不喜欢文艺范儿的风花雪月,那么,你可以重点考虑与历史相关的专业。

・历史学・

学姐说 推荐人:赵小荷/东北师范大学

顾名思义,历史学专业主要研究的就是历史,具体的研究领域涵盖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古代史、近现代史、专门史等。历史学科有时序性、整体性、实证性的特点,读历史学专业的同学不仅要有较好的记忆力,更要对历史事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能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能静下心去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史料并有所发现,这样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我们专业的必修课有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史学论著写作指导、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修习丰富多彩的专业选修课,如中国科技史、中国民族史、中国经济史、德国史、俄国史、历史文化记录与影像历史等。如果你对这些课程没有兴趣,那学习的时候确实会枯燥无味,但是你如果喜欢探索历史奥秘,定会在海量的史料中遨游,并乐在其中。

大部分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会选择考研,毕业后主要做中小学历史老师、档案馆管理员等。

性格调色盘: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和文博档案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如果你对世界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感兴趣,耐得住寂寞,思维能力较好,那就有潜力学好该专业。

・考古学・

学姐说 推荐人:莫莫/北京大学

我们曾在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开展发掘工作,曾在大雁塔和半坡遗址参观,我听说还有同专业的“软妹纸”把刚挖出来的暂时无法存放的人颅骨带回宿舍……我们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我们的脚步遍布祖国大地,我们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我们都来自一个神秘的专业,也是高校招生的小众专业,这个专业就是考古学。

考古学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既要对古代的语言、历史、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又要掌握一定的考古技术,能在田野工作中游刃有余,因而该专业开设的课程也非常丰富。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考古学概论、史学概论、历史文选、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田野考古实习、文物学、博物馆学概论、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古代陶瓷等。每个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关的实习,让学生们对考古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我们学校的考古系就有让学生在大三时开展田野实践的传统,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考古现场,深入考古实践。

在就业方面,因为考古学专业性极强,如果只是本科毕业,很难能找到对口工作,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研攻博。

如果你对历史足够热爱,对考古兴趣浓厚,考古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考古学每年都吸引了很多高才生,2016年,长沙市一中的文科状元杨竹子同学的高考分数远远超出了北京大学的提档线,在填报志愿时,她的唯一志愿就是考古学专业。

性格调色盘: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博物馆、海关、高等院校及文物保护单位从事考古挖掘与研究等工作。如果你能吃苦耐劳,对历史、收藏感兴趣,掌握测量、摄影等技能,那就有潜力学好该专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

学姐说 推荐人:艾米/山东大学

这个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呢?当亲朋好友们听到我的专业时,往往会露出诧异的眼神。其实很多高中生也是如此。也许此刻的你面对这样一个小众的、生僻的学科,因为没有听说过它而避而远之。但是,没准这一专业最适合喜欢历史的你!

我们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有文史、艺术基础,具备文物鉴赏与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的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开设课程比较杂,包括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学生们往往会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到博物馆实习,加深对这一专业的了解。

当年我们班的同学大多选择读研。其实,最理想的是读完硕士或者博士后到博物馆从事史料研究工作,或者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工作。建议同学们报考有硕博点的院校,这样在本科毕业后考研会比较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专业就业竞争相当激烈。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该单位每年都会招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即使应聘者大多是名校毕业,最终能被聘用的也是凤毛麟角。虽然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会转行,但是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文史知识,所以毕业后到媒体、政府机关和文化公司等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也会游刃有余。最终我去了一家不错的新闻单位,负责历史纪事版面的编辑工作。

性格调色盘: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工作。如果你对古代的美学概念、未解世界之谜特别感兴趣,那就比较具有潜力学好该专业。

政治达人:玩转时局,全球视野

想要学好高中政治,不能仅靠背书,还要对事物规律有宏观把握,要学会融会贯通,并对时事有所关注。如果你政治成绩好,喜欢分析,理解能力强,那你可以重点考虑下面这些与政治相关的专业。

・国际政治・

学长说 推荐人:小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到伊朗核问题,再到索马里海盗……聊起这些话题时,我们总是滔滔不绝,聊到兴处时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我们来自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的可都是跨国关系的大问题!

政治、经济、外交是这个专业的关键词,所有的课程也都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展开。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近现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外交政策、各国政治与经济、经济外交等都是必修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有大量的讨论环节,我们在每节课的课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资料,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回答老师之前布置的问题。

当然,这也是人们口中最“华而不实”的专业。由于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有明显的专业性,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如果你对做学术兴趣不大,希望一毕业就工作,那就需要在专业的学习中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综合素质。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有一些小伙伴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去一些国际组织实习,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因为丰富的实习经历和极强的外语水平可以让你有机会成为华丽丽的国际公务员!

性格调色盘:如果你对政治问题比较敏感,喜欢思考,能够理解国际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规律,并且喜欢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做更深入的研究,那么这个专业对你来说就再适合不过了。

・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姐说 推荐人:萧琪琪/南开大学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尔说:“政治学,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讲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些具体的‘困境’,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辩论,而且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政治学与行政学是政治类专业中最基础的专业,几乎涵盖了政治学的全部研究范围:从西方政治制度、现代国际关系,到电子政务、宪法学,再到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当代西方政治学说等。我们专业的基础课有法学原理、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概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制度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我们都觉得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容量大,学生必须涉猎广泛才能有分析政治问题的宏观眼光。当然,我们也不是只有单纯枯燥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有不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开展民主政治调查,了解民生民情,然后结合所学到的理论,为民主建设献力献策。这么一看,这个专业很容易让人有成就感吧?

性格调色盘: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如果你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协调、组织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那就比较具有潜力学好该专业。

・外交学・

学长说 推荐人:苏苏/武汉大学

想做睿智优雅的外交官吗?想站在国际舞台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为中国代言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当我看见电视里风度翩翩的外交官们滔滔不绝地阐述中国立场时,我就在心中暗自羡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和他们一样。直到我接到武汉大学外交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知道我离梦想更近了。

我们班的同学在本科学习结束后大多会继续读研攻博。外交学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也让我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对日本为什么重视、国际格局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等问题的探究,让我的思想更加具有国际范儿。在专业训练中,我形成了一种开阔的思维模式,以至于在日后思考很多其他学科问题甚至是生活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目光变得更有前瞻性了。

我很喜欢外交学专业那些有意思的课程。在国际礼仪课上,我们懂得如何让自己“主要看气质”;在谈判学课上,我们知道了文字游戏竟然可以这样玩,知道了沟通竟然如此重要。而宗教与国际政治、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外国政治制度等课程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大开眼界。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的英语水平可是不比英语系的学生差哦。

身处外交学专业,我整个人也变得更加开朗健谈了,因为有太多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我在其中迅速成长。在我们学校,模拟联合国、模拟APEC、模拟新闻发言人等活动是家常便饭。实践课也是我们的必修板块。我曾有幸和外交官零接触、参观外交部、旁听各类新闻会、采访过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做外事外交、政策分析、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性格调色盘: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外交部门、外事部门工作。如果你具有较强的写作、交际、谈判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喜欢思考问题,那就比较具有潜力学好该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学长说 推荐人:赵宇/辽宁师范大学

对于我来说,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意外――由于分数的原因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像我这样被调剂过来的学生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真的喜欢政治,希望成为政治老师而选择了这个专业。

毕业历史论文例8

设计(论文)的目的是:

我的设计选题是《一箭双雕》,故事发生于北周时期,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和亲,通过自己高超的武艺赢得了突厥人的尊重,并为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影视动画开题报告。

我的论文选题是《试论民族文化在二维动画造型艺术中的体现》,从中通过分析自己的设计作品及部分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进行阐述,人物造型艺术是与故事所处的时代、地域及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

这次毕业设计和论文是一次检验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希望通过毕业设计和论文,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创作、制作一部动画短片,在此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我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达到以下几点:

1.能综合应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制作一部十分钟的动画短片,并使我熟悉动画的制作流程,锻炼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控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我了解制作动画片所必需具有的全局观念、生产观念和经济观念,树立专业的设计思维方式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训练自己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4.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撰写论文和报告,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阐述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5.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设计(论文)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

通过设计,我可以从中了解到北周的历史,扩展到大的历史背景来了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立、发展和灭亡;以及当时的建筑风格,服装特色,文化发展,称谓、语言习惯等等。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说:了解历史,就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社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样子,开题报告《影视动画开题报告》。

通过论文,我从分析研究中可以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与了解,对中国各类传统造型艺术作一个归类,并从中吸收营养。通过对国外优秀动画片中造型艺术的分析,总结他们所运用到的民族元素。使我对动画造型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毕业设计和论文是我们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作业,它为我们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的机会。毕业设计和论文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应用性等特点,同时也为启发我们的思维以适应新兴动画人才素质要求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综合训练和实习机会。

2、设计(论文)任务、重点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的任务是:

①前期毕业设计的选题,及毕业论文的选题;

②完成文字剧本、分镜头台本、设计稿

③角色设计、背景设计

④原画、动画;

⑤后期剪辑

⑥加音效对白

⑦片头片尾的制作;

⑧制作展版;

⑨论文打印,最后装订成A4文本。

设计(论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文字剧本的加工创作,需依据历史史实,应有清晰的创作思路,对选题定位、创意特点要充分思考、规划和准备。

分镜头剧本应将故事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以整体构思为依据,它是对脚本的再创造。如同未来影片的预览。

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要将历史和现代生活中的素材加工成为动画形象,它是对来源于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生活中素材进行集中、概括和提炼加工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根据我选的剧本,我要参考些古代壁画、建筑、服饰及北方的环境特征。

加动画中要考虑力学原理、表情与口型、运动规律等。

片中的背景音乐要根据剧情搜集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以便参考筛选。

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是(应具体到哪一周):

第1周:选题和撰写开题报告;

第2周:编写剧本,开始文字分镜工作;

第3周:开展角色设计工作,并开始毕业论文选题;

第4-6周:完善角色设计,开始背景设计工作和分镜头台本,并开始毕业论文

的构思及资料收集与准备;

第7周:完成背景设计图稿,开始原画和动画的绘制;

第8-10周:绘制完成原画稿和动画稿,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11-14周:完成后期制作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第15周:打印和毕业设计展览,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我这段期间所完成的毕业论文

及展版等,准备毕业答辩工作;

毕业历史论文例9

其实,文科毕业生薪酬低于理科毕业生,并不是什么怪现象。旅美学者薛涌曾经撰文指出,根据“全美大学与雇主联合会”的数据,毕业生起薪最高的专业是化学工程、电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金融等,文学、语言、历史等专业的学生,起薪远在其后。也就是说,文科毕业生薪酬较低,可能是个全球性的普遍情况。甚至我们高职、技校的毕业生,到工厂当技工,都比很多学文科的大学毕业生薪酬高。毕竟,理工科尤其是技术类专业,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财富创造的。

毕业历史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当中,一些普通高校冷门专业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以普通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为例,学生就业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就业面比较狭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普遍不高;三、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

1 院校方面

1.1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

与重点院校、名牌院校相比,普通院校的学生的自制力、自律性及自学能力都要稍逊一筹,因此更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力度,其中,引导为主,管理为辅,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律性、自制力、创造力及学习的兴趣,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第一要务。

1.2 适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流

因为普通师范院校的师资与资金都有限,因此适时合理对学生进行分流,以保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及潜力不失为一个节能高效的好办法。河南师范大学的经验就很值得同类院校借鉴,像高中文理分科一样,学校大体上按学术型(考研深造)和师资型(就业执教)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流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和管理。

1.3 重视教育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

在扩招浪潮中,普通师范院校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不能只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不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资源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创造机会,结合地域特色和学科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努力打出本专业的知名度,以减轻或消除扩招政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4 注重师资力量的提高

普通师范院校往往过于重视学术性,忽略了师范性,做不到二者兼顾,因此教师也更为重视自己的科研能力而非教学能力,在科研上了较多精力,无心教学技能的提高与改善。

针对这一问题,各院校应加大教学管理工作在老师评优评先评职称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与分量,减轻老师们的科研压力,鼓励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鼓励教师为培养学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术基本功及自学能力而努力。

1.5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校对文科生的教育,一般都是更注重理论方面,而忽视实践方面。普通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往往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及课程开设方案方面存在种种弊端,以致出现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人才等诸多问题。各院校应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实践经验的增加上面。

1.6 改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打造高效率的就业平台

学校的就业培训中心不仅能做一些理论指导工作,还可以做一些实事来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服务,比如:排解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就业理念;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起高效良性的沟通平台,促进双方的了解及沟通;与地方企业及地方政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关系,方便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与全社会就业体系之间的直接挂钩;定期开展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及本校历届风云学子、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向在校生传授相关教学、就业、科研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等等。

2 国家方面

2.1 帮助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选聘机制

笔者曾经联系过本专业的几位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请他们谈谈就业感想,其中一位提到,“大学毕业要找一份工作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找一份理想稳定的工作很难。很多同班同学在毕业后求职的方向是教师行业,但是发现很多公立学校对于教师的门槛卡得很高,往往要求重点院校毕业、研究生学历等等,这些字眼是我们在六月份的求职中经常遇到的字眼,所以于很多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连投递简历的资格都没有……”另一位同学则提到, “就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大部分地区只能去乡镇初中,现在很多高中都要研究生,最起码也是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很不好……”

这两位同学的话可以说明,在用人单位盲目崇拜高学历的社会趋势下,整个社会的人才选聘机制出现了问题,就业的高门槛是各用人单位人为设置出来的。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在对待毕业生的态度上,理应更温和、更理性,不搞歧视,不含偏见。各用人单位应该采用更为理性的择业标准,而不是盲目崇拜高学历,能用本科生就不用研究生,能用研究生就不用博士生,普通院校学生能够胜任的工作就不要非名牌、重点院校毕业生不可,这样既可以为自己招聘人才节约成本,也可以杜绝整个社会的人才浪费及资源浪费的现象。

2.2 完善法律法规以保护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犯

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就业歧视问题,例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户籍歧视等,国家应制定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于不同高校、甚至同一高校的毕业生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以及毕业生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出现的供大于求现象,国家都应考虑采取相关措施来予以制约和规整。

3 学生自身

3.1 自强自立

大学四年,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竞争力。

3.2 端正择业心态

在择业时,不“扎堆”、不“从众”,避免出现就业方向过度集中的现象,避开不必要的内部竞争。另外,要有大局观和长远眼光,要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终身的精神和觉悟,敢于从基层做起,乐意到中小城市去发展和求职。

3.3 拓展就业面,改变传统择业观

考研、考公务员固然好,但不应成为所有同学的追求。在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的同时,积极探索本学科的优势及自身优势,抓住一切能够发挥史学专业特长的机会,而不是拘泥于有限的几个就业方向。

综上,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毕业生自己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及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诸多有助于问题向良性轨道发展的因素中,院校的引导与管理、国家的宏观调控、学生自身的心态及努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