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4 02:54:22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69-02

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积累和形成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如何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是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体现的是民族精神状态和凝聚力。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中华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我们党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出发,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出台了许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这些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文化竞争力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虽然与快速提升的硬实力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曾经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有所不足,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能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二、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话强调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和现实意义。

(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支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辉煌,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勤于奋斗的民族精神,体现着和谐宽厚、追求进步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当前,我国社会格局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更加多元,群众思想和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推进“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比以往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找到最大 “公约数”,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在一个文化信念的荒漠上,立不起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寻找到它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它就是文化自信。正如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严峻考验和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影响道路、理论和制度最深层次的东西,它广泛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此外,文化自信也更深厚,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将是深厚且长远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们能够快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当前,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四)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们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同时又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精髓。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宣扬与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中,文化交流,也是文化的交锋与激烈碰撞。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重视运用中国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的主张和智慧。为此,我们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坚持坚守的从容,借助文化的翅膀,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展示中国人的精气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与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传统。加快培育和铸就真正的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一) 坚守自身文化认同,阐释传统文化内涵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国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有自己从未中断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宝藏。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坚守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我们要珍视中华优秀文化,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致以礼敬,并以之为自豪,并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坚定文化自信,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鲜明特色,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

(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符合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现代表达形式。做好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完善和拓展,为其增添新的内容,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发展性和前瞻性。总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中找到那些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摒弃弱势自卑心理,树立正确文化心态

当今,全球经济文化深度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世界性的视野,树立正确文化心态,应大力消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首先必须抛弃文化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靠虚无主义托起的。其次还必须摒弃文化弱势心理。有的人不能正确领会中国文化的价值,认为我们的文化不如别人,固守着文化弱势和文化防御的心态,同样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些思想和文化心理极其有害,因此,我们既不能封闭保守,墨守成规,奉行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一味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合作交流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2

党的十以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他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又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一)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影响更广泛深远。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始终把文化放在应有的位置,从一件件事情做起,从一次次强调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文化自信。

(二)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来表达,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期,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系列的重大言行举措,无不彰显着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治国理念,学习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中获取足够力量,为治国理政不断提供强力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党和人民群众长期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一再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毫无疑问,“讲清楚中华文化”,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既包含着历史,也涵盖了现在,更指向未来。”“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二、努力培养和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我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现状,诱发了人们“自卑自弃”的文化倾向。而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与文化的迷茫和失落,对文化的无知与粗暴等现象并存,使一些人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担当起文化引领、传承和创新的责任,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力献策。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3

一、树立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我们树立和坚定法治道路自信,实质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促进和保障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国之路,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以人民为主体、尊重和保障人民权利的幸福之路,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面依法治国之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之路。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

二、树立理论自信,坚定不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和引领,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我们树立和坚定法治理论自信,实质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必然结果。我们党领导人民创新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和基础,立足中国国情和法治建设实际,借鉴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体现当代中国法治发展规律,是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治理论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贯彻法治思想,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

三、树立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树立和坚定法治体系自信,实质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然延伸。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必须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这些子体系环环相扣、彼此联结、内在统一,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纲举才能目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制度设计,不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方面具有重大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在当代世界法治文明理论和法律制度建设中作出独树一帜的中国贡献,我们对此要充满信心、坚定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4

在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

这里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三个自信”根本的角度进行论述,是一重大理论创新。坚持贯彻学习这一重要论述,理清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领会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从而进一步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必然诉求与深切呼唤

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以来,在对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进行系列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也要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是“三个自信”蕴含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制度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三个自信”,本身蕴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人们选择、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二是“三个自信”的根源在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2]“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选择、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基、血脉和源泉,为“三个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价值支撑、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便失去了立足发展的土壤。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

三是“三个自信”需要升华为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西方国家执政当局、新闻媒体和学者,都不得不给予认可。比如,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也逐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同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长足发展。

2.文化自信的价值所在

“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表现。我们需要对“三个自信”所蕴含的文化性质进行升华和提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和鼓舞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性使然与优势驱动

强调,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4]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华文化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强调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一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之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具有民族性,它扎根于中国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潮流。三是具有群众性,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群众创造、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四是具有时代性,它成长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五是具有实践性,它来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用于指导这一实践。六是具有开放性,它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具有腐朽、没落的一面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富有朝气的、蓬勃向上的、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先进文化。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保持、激发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全社会的能动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民主和谐,有利于凝心聚力、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支撑下,我们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坚持文化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先进文化,我们必须坚定自信。要主导和引领多元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批判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演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离不开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离不开文化自信。

要真学、真懂、真用、真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首先要真信。要实现文化的自觉和自强,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文化自信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过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根本和基因,文化自信必须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6]坚持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比,只有在与其他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对自身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才能让自身文化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特质和优势。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因此,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坚持文化自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7]这就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延续、经久不断的根本特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深入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科技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民族意志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相比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更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他方面都应该围绕文化进行谋划、布局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

“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文化自信,这将有利于我们汇聚万众力量、鼓舞精神斗志、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戚义明.文化自信壮行复兴路――学习十以来同志关于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论述[J].t望,2014(23).

[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3].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5]云 衫.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5

“三个自信”折射的是党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归功于党一贯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和历史自觉。

实施八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中央提出“三个自信”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历史性巨变,对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这一切巨大变化的实践体现、理论体现和制度体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肯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空前关注,“当代中国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知名智库或大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成为国际学界一门独立的显学。面对这一历史性巨变,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我们如何揭示蕴于这一历史性巨变之中的内在机理并在国际历史舞台上打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2004年1月,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多次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至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作为完整的时代课题被正式提出。基于这种理论自觉,作为国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持续实施了八年,对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进行了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等全方位研究,为中央提出“三个自信”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中央把具有国家政治要义的“自信”首先用在文化方面,即提出“文化自信”,这是中央提出“三个自信”的成功先导。“文化自信”学界、文界直至政界都有涉及,但以刘云山同志用云杉笔名于2010年发表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最为引人注目。这篇文章主张立足中国实际,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明确揭示了中国当展视域中,国家、国人文化上所应持有的文化情怀和精神状态,体现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的文化上的新觉醒、新自觉、新担当。文章影响和反响非常好,被称为近年来找寻“中国精神”少有的佳作,其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宏大构架写进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成为党和国家战略。

中央把“自信”理念延展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上,十报告除了强调“文化自信”外,首次完整提出坚定“三个自信”。随着党的十的临近,党的理论思考也在不断推进,中央并没有把自信、自觉、自强的理念仅仅停留在文化建设的思考上,中央还把它进一步延展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思考上。2012年6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深入推进工程,更好地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到了党的十,中央把自信、自觉、自强的理念由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层面继续推进到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二大开题;此后,历次党代会报告始终充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党的十七大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首次概括说明;201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我们党对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十报告中除了强调“文化自信”外,还首次完整提出“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在精神状态上提出的政治要求,是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总动员,与“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联,与“两个百年目标”紧密相联,醒脑提神,豪迈坚定。

二、坚定“三个自信”的实质和核心

党的十后,同志三次讲话集中阐述坚定“三个自信”,这对我们理解坚定“三个自信”的实质和核心有着指导意义。一是2012年11月17日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这次讲话以坚定的语气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与意志,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这次讲话纵贯历史,深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本源、探索历程,明确回应党内外、国内外对中国道路的关切,郑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号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三是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如果说十报告和同志的前两次讲话是对全党精神状态提出的政治要求,那么,这次讲话则是以国家主席身份对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要求,是一种国家意志的表达,是一种迈向新征程的全民精神的总动员!

综上,坚定“三个自信”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要求,既是对全党又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是阔步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总动员,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信、自觉和自强。坚定自信,就是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增强自觉,就是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谛要义要有深刻把握,对事业发展要有主动担当精神;实现自强,就是立足自己实际、依靠自己力量,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坚定“三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当代意蕴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坚定道路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规定,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接力探索开辟出的一条正确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这一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应更加自觉。坚定理论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有这样的理论指引,我们就能顺利夺取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业已建立。党领导中国人民集体创造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坚定制度自信作为政治要求,就是要始终坚信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必须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始终坚持、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央提出“三个自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又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殷切希望和热切要求,说到底,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而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政治确定性”,是中国航船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四、坚定“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充分根据

中国正迎来自信时代,自信来自于哪里?凭什么自信?为什么要自信?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六方面进行理解。

自信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信念。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基本情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首先来自于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只要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进社会主义谱系,我们就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几代人的追求和精神血脉传承的历史指向,深切感受到源于其中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社会主义思想从萌芽到现在有500年了,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苏联模式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再到我们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虽然有曲折,但是共产党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中,马克思主义还在为人们提供精神导引,仍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中国共产党人从90多年前就秉持这把信仰之火,矢志不渝去奋斗,引领了国家和民族不断取得伟大进步。可以说,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所奋斗的事业,就是归顺在科学社会主义大道上。这就是信仰。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三驾马车,它们不是生来就有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90多年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得来的,之所以能一以贯之去探索,就是因为有着始终不褪色的理想信念贯穿始终。

自信源于历史性伟大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60多年时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国际地位快速增强起来。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迅速发展、摆脱贫穷的伟大成就,放到世界史中去看都是一个奇迹。正如旅法学者宋鲁郑所说,今天的中国处于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有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今天的中国是全球各主要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些历史事实就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自信源于现实的国际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不仅来自实打实的成功,更来自其他思潮、道路、模式等“不中用”。以美国为首和倡导的新自由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主张市场万能,政府对经济“自由放任”等,不仅令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前国家失望,而且令欧美各国人们大失所望;狭隘民族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不合世界潮流,阻碍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将失去重大战略机遇;“新左派”思潮不管用,2003年非典后,“新左派”思潮尤为活跃,要求放弃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走“回头路”;民主社会主义不管用,因为它主张政治多元化,主张对资本主义改良等;传统的苏联模式也不管用。所以,只要我们放开眼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前苏联模式、日本模式、美国模式、欧洲模式、阿拉伯模式相比,就更能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自信源于目标愿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把新的历史阶段宏伟蓝图具体分解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随着2013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新的10年已经开始,中国将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中国梦”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恪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并清晰地告诉世界,实现“中国梦”的攻坚期和关键期到来了。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会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必将有所作为。

自信源于斗争需要。党的十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这种强调和宣示既是对全党同志的郑重提醒,更彰显出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念之坚定、努力之顽强。面向未来,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后,我们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会少,有些会更尖锐、更突出;另一方面,直至今天,还有人不完全认同这条路,比如,我们秉持的和平崛起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某些西方势力一天也没有放弃过用分化、分解、封堵直至破坏等手段压制我们,搞垮我们,还有人希望我们走过去的路。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保持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6

2016年6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7月1日,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再一次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接连把“文化自信”作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趋成熟,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我们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深刻体认,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所具有的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党逐步将这一基本观点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并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统一”到“三个自信”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和执政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把文化自信提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的高度,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科学判断清晰地指出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有机整体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列宁指出,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任何道路、理论、制度,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离开了文化的滋养,道路、理论、制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提出的:“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探索找到的,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牢牢立足于本国的国情。”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基石,构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在当代中国,能否建立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好、发展好。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7

〔摘要〕问卷抽样分析发现,受访的党员干部对“道路自信”这一提法的认知度适中,但对“道路自信”内涵的认知度偏低;“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88%的人对坚定道路自信表示有信心;受访者年龄特征、党龄特征、职业身份、任职级别、在职情况等对道路自信认知度与信心指数的影响差异性均比较显著,而受访者文化教育程度特征对道路自信认知度的影响不大,党内任职情况对坚定道路自信信心指数的影响不大。问卷试测座谈和回访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在坚定道路自信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种种不够自信的认识或判断。坚定党员干部道路自信,应从理论阐释、理论宣传、具体实践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认知度;信心指数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2-0022-07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并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重申、多次强调,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源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知、创新实践、坚定信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是对党员干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政治信仰的新要求。笔者在主持中央某部有关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现实问题的年度重点调研课题问卷调查时,在某市市辖区和街道办(含社区)基层党政司法机关、国资委(国有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律师协会、社会组织联合会、“两新”组织、高等学校共发放调研问卷550份,回收515份,其中有效问卷499份。受访者年龄阶段、党龄长短、受教育程度、职业身份、职级差异、党内任职、在职情况等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样本分布具有较全的涵盖面、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宏观反映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的现实状况。本文通过这一问卷抽样,量化分析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职业身份和职级差异、不同年龄和党龄、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的党员干部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与信心指数以及党员干部在坚定道路自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表1 受访者要素特征及样本分布

一、党员干部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分析

(一)整体上看,受访的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一提法的认知度适中,有一半左右的党员干部受访者“听说过”道路自信,占比51%(本报告分析中的各项指标百分比均为整约数,图表中有标注的除外),但是,对“道路自信”内涵的认知度偏低,表示“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者仅有27%,表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内涵的受访者仅有17%。如图1所示。

可以推论,社会普通公众对道路自信这一提法及其内涵的认知度可能更低。

(二)具体地看,受访者年龄特征、党龄特征、职业身份、任职级别、在职情况等对道路自信认知度的影响差异性都是比较显著的,而受访者文化教育程度特征对道路自信认知度的影响不大。

从年龄特征看,56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最高,而30岁以下的青年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青年受访者“听说过”(38%)道路自信并且“知道”(33%)其具体所指的占比还不到中老年受访者相应指标(75%、72%)的一半。如图2所示。

从党龄特征看,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最高,而5年及以下党龄的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其“听说过”(39%)道路自信并且“知道”(34%)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均只有20年以上党龄受访者相应指标(77%、71%)的一半左右。如图3所示。

从供职单位(职业身份)看,在非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中介组织供职的受访党员干部“听说过”道路自信(38%)、“知道”其具体所指(36%)的比例明显低于在党政司法机关(61%、57%)、国有企业(59%、56%)、人民团体(均为57%)等“体制内”单位供职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如图4所示。

从任职岗位差异看,担任党政机关科级及以上领导职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中层管理干部的受访党员干部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较高,而青年学生、党政机关一般干部、企事业单位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较低。如图5所示。从党内任职差异看,担任党内书记/副书记的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明显高于普通党员受访者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如图6所示。

从在职/在学情况看,离/退休受访党员干部对道路自信的认知度最高,而在校学习的青年大学生的相应比例则最低,他们“听说过”(36%)道路自信并“知道”(30%)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只有离/退休受访者相应指标(72%、68%)的一半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待业/待岗的受访者这两项指标不仅较高,而且认知一致(均为67%),而在职受访者的相应指标(53%、49%)却相对偏低。如图7所示。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不同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道路自信整体认知度的影响不大,如图8所示。

(三)在对坚定道路自信的功能性认知中,“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超过三分之二(71%)的人复选认为坚定道路自信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一半左右的人复选认为有助于“增强宗旨观念”(50%)、“增强事业信心”(46%),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复选认为有助于“重塑政治合法性”(36%)、“整合价值诉求”(34%)、“填补信仰缺失”(34%),另有12%的人单选认为“不好说”。如图9所示。

结合问卷数据分析,整体上看,单位中层管理干部、秘书、干事等主要负责执行领导交办任务的党员干部,可能在工作中养成了“听党的话”、“跟党走”、“专心做事、莫谈政治”、“领导说啥是啥”等习俗或作风,对道路自信的认同度明显较高,而青年学生党员可能源于“政治冷漠”、宣传教化当作“耳旁风”、“思想无”、青春期“性格叛逆”等原因,对道路自信的认同度则是最低的。

二、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分析 由于不少受访党员干部“不知道”或“知道但不是很熟悉”道路自信的具体所指,考察这两类受访党员干部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意义不大,因此,下文只对“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一)整体上看,“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88%的人对坚定道路自信表示有信心,“知道,但不是很熟悉”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也有71%的人对坚定道路自信表示有信心(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只有2%),如图10所示。

(二)受访者年龄特征、党龄特征、文化教育程度、职业身份、任职级别、在职情况等对坚定道路自信信心指数的影响差异性比较显著,而受访者党内任职情况对坚定道路自信信心指数的影响不大。

从年龄特征看,56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最高(100%的中老年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表示有信心),而30岁以下的青年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偏低,占比仅有83%,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占比为3%,如图11所示。

从党龄特征看,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100%)明显高于11-20年党龄和5年及以下党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79%、84%),11-20年党龄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比例(3%)也高于所有其他党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如图12所示。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接受过硕、博士教育的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占比75%)明显低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受访者(100%)和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受访者的相应比例(96%),如图13所示。

从供职单位(职业身份)看,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单位和在非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供职的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最高(100%的人表示有信心),而在事业单位、党政司法机关供职的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表示有信心的占比较低(占比分别为81%、86%),在事业单位供职的受访者对道路自信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占比为7%(供职其他单位的受访者的此项比例均为0),如图14所示。

从任职岗位差异看,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企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最高(占比均为100%),而青年学生受访者的占比最低(仅有78%);担任其他职务的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度差异不大,如图15所示。

从在职/在学情况看,离/退休和待业/待岗的受访党员干部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最高(占比均为100%),而在校学习的青年大学生的相应比例则最低(78%),在职受访者的相应指标为88%,如图16所示。

从党内任职差异看,担任党内不同职务的受访者对坚定道路自信的信心指数差异不大,但普通党员受访者明确表示“没信心”的占比为2%。如图17所示。

(三)在对坚定道路自信的功效性评价中,“知道”道路自信具体所指的受访党员干部只有一半左右的人(49%)坚信“肯定会有”效果。如图18所示。

三、党员干部在坚定道路自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道路自信的核心问题就是走什么路的问题,就是对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所取得的成绩、所面对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进而坚定自信心、增强自信力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发展,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依然有不同的声音。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苏联模式和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也不同于当今现存的共产党执政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和北欧等国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更不同于北美模式、西欧发达国家模式、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寻找中间道路的“第三条道路”①、基于“华盛顿共识”②的拉美模式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模式,它是而且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辛探索出的一条有别于所有国家的、难以复制的崭新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能走称霸、扩张、输出的险路。对于这一点,接受回访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有着清晰一致的认知、坚定的政治自觉与高度的自信。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已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道路标本”,供给了鲜活的经验样本。当然,在我们党一心一意抓建设、谋发展、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过去没有但现在出现了的问题,过去居于次要但现在可能成了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触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认知、感受和评价,而人民群众包括党员干部往往是根据实际工作生活中能比较突出地感知到的一些问题,做出自己的研判和选择。这些问题,的确影响了不少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一些受访党员干部认为,自信来源于实践的切身感受,大家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普遍表示认同,但同时认为在坚定道路自信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种种不够自信的认识或判断,比较典型性的说法如,“不管什么样的道路,能够解决问题才是王道”,道路“自信问题是中央该考虑的,与我们没啥关系”,“脱离工作和生活实际,没人会真信”,“假大空口号而已,没啥可信的”,“过于强调‘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化,无原则、无是非,不能信”,“内容肤浅贫乏、无说服力,不值得信”,“缺乏新意,信不信无所谓”,甚至带有怀疑、否定的论调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在流传。类似的言论市场,不能不加以重视并解决。

党的十提出道路自信的命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觉悟和政治信念,展示了广大党员干部甘愿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如何将来源于实践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有说服力的理论资源和有保障力的制度资源,转化为广大党员群众真正信得过、能够凝聚党心民心、重拾信心的行动路径选择,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坚定党员干部道路自信,首先需要广大理论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道路自信的理论阐释和研究,用普通党员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听了信的朴实话语和生活语言,讲深讲透道路自信的实践价值,真正让道路自信充分“接地气”、“聚能量”。

其次,需要理论宣传教育的单位和人员,紧紧围绕到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信什么”、“怎么信”的问题,从党的需要和党员干部的需要出发,创新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和载体、途径,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的认知度与认同度,增强其自信心与自信力,真正让道路自信的精神实质在党员干部中落地扎根。

最后,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艰辛努力,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到内心坚信再到自觉践行,真正“入脑入心”、固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精神信仰和行动智慧。

〔参考文献〕

〔1〕徐浩然.如何概括中国发展经验――基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6).

〔2〕侯惠勤.从“根本成就”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红旗文稿,2012,(22).

〔3〕杨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红旗文稿,2012,(23).

〔4〕张远新.理论自觉、理论自信与理论创新、理论坚定――十六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与创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

〔5〕秦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J〕.党建,2013,(1).

〔6〕韩庆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7〕黄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重审视:依据、内涵和意义〔J〕.实事就是,2013,(2).

〔8〕包心鉴.把握规律与坚定自信――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理论探讨,2013,(3).

〔9〕李宁,黄明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述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3).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8

新动向:在总体理论和政策思路方面,学术界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强调中国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也要强调自主创新,反对“洋教条”、“土教条”和“马教条”。

面对多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为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并创新马克思主义。一般说来,社会思潮可被视为中性概念,各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算思潮,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思潮,也可叫“新马思潮”。十的胜利召开,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又进入了研究的高潮时期。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理性的、清醒的对真理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质和精髓的基础上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它不是一般学说、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而是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理论。但它又是具备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在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无数的理论解读中,马克思主义是最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自信,是要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基本的东西。“理论自信”,还在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采取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态度,坚决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神圣教义顶礼膜拜、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教条主义,一种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由离开甚至背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所谓创新和发展。这两种态度和倾向,都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而且会导致在实践上付出巨大代价。

在批判形形的错误思潮中坚定理论自信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愈演愈烈。文化霸权与主流话语权争夺异常激烈,国际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伴随着经贸往来而传播到我国与其他国家。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格局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的“毒草”也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与西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交相呼应,试图从指导思想上左右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它们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在各个学术领域。哲学领域,宣扬没有主体便没有客体的主体哲学;经济学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否定;政治学领域,对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历史学领域,曲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特别是否定20世纪的中国革命史的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与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交锋和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透视这些错误思潮。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内容,分析理论的正误,辨明政治的方向,揭示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并给予其彻底批判,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强大威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文化思潮中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建立在有能力引导多样性文化思潮的基础上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实践观与辩证法,决定了它具有对多样化社会文化思潮的指导、统领、整合和规范的作用。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文化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多样化文化存在,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关键是要“引领”,将其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率领下,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多样文化在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交融也体现了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在多样性文化发展中,不能没有“主旋律”和“主心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并不意味着失去核心和正确方向。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多样性文化思潮的核心和向导,对多样化社会文化思潮具有指导、统领、整合和规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文化思潮所具有的引领作用,不仅是因为它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它不是依靠强制力,而是依靠自身真理的魅力。在当前,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首先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维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的风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根本成就”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这种理论自信,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之上。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通向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凯歌。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昔日的“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人”,昔日对中国的否定和轻蔑也转变为肯定和尊重以至于学习借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9

“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形成的国家共识,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是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是坚定制度自信的依据;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党中央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谈谈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如何理解“四个自信”的:

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在工作中带头树立“四个自信”,践行“四个自信”,体现“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在工作实践中勇于开拓进取;坚定理论自信,在工作实践中做好思想引领;坚定制度自信,在工作实践中弘扬清风正气;坚定文化自信,在工作实践中提升素质修养。总之,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四个自信”之内涵精髓,以“四个自信”鼓舞斗志,感染他人,昂扬士气,进而开创工作新局面。

3、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不足:

坚定文化自信论文例10

一、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道路自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路径。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100年前,我党的革命先驱们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择道路、走对道路、坚持道路是拯救国家、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根本路径。

在南湖的小小红船上,共产主义发展道路初现轮廓,无数饱受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的工农阶级纷纷秉持跟党走、开创新中国的信念加入共产党,前赴后继为党的事业奋斗,只因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痛苦历史后,他们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头走的道路虽然崎岖、艰险,但一定是正确的、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事实也给了最好的证明,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真正实现了国家脱胎换骨,是中国走向辉煌的最正确道路。

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了“*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照片、视频、实物等丰富的物料展出,每个扶贫干部流下的汗水、每个增收群众展现的笑颜、每个脱贫县乡的新貌,都在向社会、向每一个关注中国发展的主体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绝对正确的有力证明,是我党*、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圆满答卷。这是人民的胜利,是国家的胜利,是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发展道路的胜利!

当前我们处在激荡的时代潮流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趋势、是发展的必须。我们应始终坚信: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展一切工作、做成一切工作的未来方向及最终目标!

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2035年,我们就一定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就一定能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我们对中国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二、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理论自信是国家飞速发展的思想支撑。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有性、先进性、前瞻性、指引性已在我党百年历程中展现无遗。

在今天参观的*党史陈列馆里,就充分体现了在先进的理论体系支撑下,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各类成就: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主题,通过“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三个专题,展示了新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湖湘儿女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就。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战斗纲领,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参观,我也更深刻的领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我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理,因为这个体系经受住了战争、建国、发展、开放等多个实践考验,成为我党、我国发展的坚强思想支撑。如今我们谈增强理论自信,也正是基于百年的成功实践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息,源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科学结论。

在此前提下,还要更进一步的自觉坚持、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体系的最新成果,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新飞跃、行动新指南、斗争新武器。增强理论自信,最重要的就是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wz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旗帜鲜明地捍卫真理、批驳谬误,以新的理论优势巩固理论自信。

三、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制度自信是人民共克时艰的强硬底气。

去年初,我们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疫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迅速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zf部门参与其中,我厅作为省联防联控机制的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全面动员、多方协调,实现了我省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从零到有再到满足全面需求,以及*检验试剂盒、无创呼吸机等重要医疗器械供应全国甚至全球,我省也成为大基数确诊病例快速清零的省份之一,这些都离不开省委、省zf的指挥得当,离不开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离不开企业单位的主动担当,离不开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

而串联起zf、企业、群众同心同力的,是严密的组织机构、准确的责任分工、默契的集体协作,是对党的领导的绝对服从、对国家制度的绝对信任,最终才能共同赢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目前,联防联控机制还在运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下,我省自去年3月确诊清零后,没有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相对于国际疫情形势愈演愈烈,更进一步的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疫情中国家制度的高效运转,我们的制度自信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提升,现在全世界都说“中国是做得最好的”,这是国际对中国制度的认可。目前我们虽面临着经济恢复增长的巨大压力,但是,通过贯彻关于“三高四新”的要求,通过落实zf工作报告的具体工作任务,提振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发展,不日可达,这就是对国家制度自信的坚持。

四、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路径。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