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4 16:58:38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1

思想品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课,它以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谋求学生公民素质全面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我国社会的发展既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素质和辨证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在评价上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其他学科的评价通过试卷测试或实践操作来完成,而学生思德评价要坚持发展性的评价观,关注学科知识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评价重心更多地关注和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学会生活,促进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力求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关注点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懂得多少理伦,能做多少好事,而在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后,他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思想品德独有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和独立的人格。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思想品德评价都是班主任老师说了算。如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老师、遵纪守法、刻苦学习等四字句评语下结论。而思想品德教师只提供一个理论考试的分数。可见,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和过硬的评价方法。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给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给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单一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势在必行。建立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生活周边群体广泛参与的学生思想品德多元化评价体系,就是使教师一方评价变为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群体“互评”,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助评”,班主任综合评价和思想品德教师考评的有机结合。笔者结合近年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点滴经验,认为其评价可分五步进行。

一、学生自我评价。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自我评价则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上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先拟出《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样表》(见附后),其内容包括课堂表现、友爱同学、交流合作、参与活动、卫生习惯、诚信与节俭、环保与爱护公物、兴趣、爱好、特长、存在的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分项给定分值。学生根据《思想品德评价样表》要求写好自我评价总结,评定自我评价的分数,然后在班上作自我评价报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的过程。

二、学生“互评”。在学生自我评价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品德样表》由全班同学给每个学生评分,汇总后得出该生的学生“互评”分数。学生“互评”的过程就成为进行纵横比较、辨明得失的过程,也是同学间相互监督的过程。在同学的相互监督下,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律,学会与人合作,有利于使学生达到思想品德上言行一致的境界。

三、任课教师评价。学生只尊重班主任而不尊重任课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助评”作用。根据《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样表》由各任课教师分别给学生评分。这一评价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各科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尊敬各科老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2

1840年,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自此中国陷入苦难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我国各民族开始了辛苦探索,再次激发了国民爱国精神,以爱国为核心的中华精神代代相传。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国人将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最终中国人们探索出中华民族复兴得以实现的科学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这面旗帜的指引,使得我国对外开放成绩触目,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领域都进行了全面变革。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取得这些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以及中国精神的充分展现,由此可见,“中国梦”是对我国近现展史的理论概况与升华。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中国梦”的融入

“中国梦”使中国人们的现在、过去与今后历史追求紧密相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领悟到国家今天的辉煌与曾经的困难,作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感知,更易让初中生和历史事件产生某种共鸣,对内化德育极为有利。

1.结合史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中国梦”的基本方法

“中国梦”是传承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其历史渊源极为深厚。相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师生一起回顾历史现场是作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与历史真相相接近,从而获得尽可能多价值比较大的历史知识。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历史电影、图片、参观主体展览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历史和“中国梦”教学相结合,其实就是与史料相结合来实施思想品德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贯穿“中国梦”,抓住初中生的梦想特征,与学生生活、史料相结合,以此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及吸引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密切结合历史,通过史料教学,例如革命战争时期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的突出表现,以此让学生真切领悟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在和平年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比如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奥运精神以及抗震救灾精神等,都具体体现了中国精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前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该主题搜集相关史料,以访问、上网、查看杂志与报纸等方式进行,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确保初中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

2.“中国梦”史料教学应该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

通常我们都会将思想品德教育视为知识进行传授,却没有注重初中生“道德”的内化,道德的内化应该将学生参与与探究的重要性突出出来,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搜集相关史料,并在课堂中实施分组归纳、分析、整理与讨论结果汇报。探究式教学将学生自主性突出出来,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中国梦”,其实是人民梦,就是将人民的梦和国家的梦有机连接在一起,并和学生的梦想相联系,是实实在在、可触摸的。由此就为初中生主动积极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与用,只有在学生自主参与思想品德课程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进行全面培养,以此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用性与实效性,从而培养初中生对“道德”的感悟。此外,学习“中国梦”还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生活,每个学生都有梦想,只有将“中国梦”和学生梦想结合在一起,在学生生活中充满梦想,在快乐中得到顿悟,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3

思想品德课程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对思想品德课丧失兴趣,难以达到思想教育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应本着“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泉。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多样。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品表演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案例讲解创设情境;通过诗歌朗诵、美文欣赏创设情境;通过游戏创设情境等。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素材,采用适当的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

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材料,丰富了课本内容,扩展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接受新知识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使课本知识变得深入浅出,使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从中受到教育,并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二、学生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学生当堂总结收获体会是升华思想认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得很生动、热闹,但如果不注重让学生及时进行思考、总结,那么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课下所学知识便马上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每节课上让学生总结收获体会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每一节课都应达到应有的教育功效,每一节课学过之后,都要让学生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环境、道德水准、个性特征不同,对学生思想触动最深的方面也不同,所以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谈自己的收获。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他们在相互倾听中相互补充,使思想认识也得以提升。每节课上,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总结,不但可以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认识、升华情感、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要使学生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那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成长。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党的基本路线”这框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和拥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改革开放在我县》的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到离学校较近的七方村实地考察。学生深入到农户家中,调查现在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向农户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的变化,调查农民富裕起来的途径。调查结束后,我让每个同学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使知、信、行统一了起来,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建立灵活的评价机制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学期结束一张考卷得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高低。要落实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效,必须改革以往的评价方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方法评价学生:

1.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每一门学科共有的特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一般说来,学生拥有知识越多,思想认识水平相应越高。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抛开考试。

2.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

要在集体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班上的同学进行互评。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正义感,让学生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学生评价包括与同学的关系如何,上课纪律状况如何,值日是否认真尽责,是否积极为集体着想等具体方面。

3.与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相结合

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是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包括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扰乱纪律、顶撞老师等扣分项目,还包括运动会等各类比赛获奖、做好事、拾金不昧等加分项目,是班级管理当中较完整地评价学生的一项制度。要和班主任相结合,把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内容。

4.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课下对学生的观察去评价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等方面,由各位任课老师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5.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66-01

什么是思想品德?它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1]。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是指对课程资源进行不断地创新已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学习,那么如何对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进行有效的开发及利用呢?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平时经验对此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思想品德课程思源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教育的现状是教材乏味不新颖,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而且在一些的学校教育中发现思想品德的教师也没有重视这门课程,甚至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现象,而在期末的考试评比中,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参与到学生的优秀评比中,而是做一门考查课[2]。有一些学校没有重视思想品德的课程教育,甚至强制性要求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不讲太多的话,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学习必考学科,导致老师课堂上不讲课直接让学生自习。

二、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题材缺乏创新,资源不足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故事来总结真理,但是多年来的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古时的励志文言文,只不过是在书的描述中变成了普通话来描述,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所讲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样很多学生在读起来会感觉到乏味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涣散[3]。由此可以看出有关思想品德的题材没有创新且缺乏资源,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而进行教学。

2.课程教育方式单一

通过多个学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思想品德的课程中,很多学校选择的是忽略,也就是说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只是采取了课堂教育方式,按部就班将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通读一遍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其他课程,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它不重要,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在成长过程别的自负,经常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这样也会让很多家长非常伤心,认为学生在学校什么都没有学到,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知道,严重的还会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4]。

3.缺乏教学特色

在很多学校思想品德的教师没有认真地对待该门课程,也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如何吸引学生学习,他们认为学校都不重视这门课程,即使我认真地做了备课也不会再课堂上实现,所以就直接以不认真的态度来对待[5]。导致的现象是没有人认真地对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及剖析。

三、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1.创新题材、扩充资源

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没有兴趣就是因为缺乏创新及其资源少,所有要排脱传统的题材方式,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采集资料并将其写入教材中,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发生的,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印象深刻,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更加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我们不仅仅要从古时候的故事中寻找教育意义,我们更应该开阔我们的视野,搜集古今中外的所有的有意义的教育题材,这样不同的故事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记住更多的生活意义,懂得更多的道理[6]。同时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传播思想品德的意义,或者是举办网络上的授课方式,新颖更能吸引学生。

2.创新课程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教育方式太单一,没有创新,时间久了很多学生都会失去听课的兴趣,所以对教育方式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应该只在课堂上听课,还可以举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平时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老人的不容易,懂得孝顺父母[7]。身临其境是可以让学生该收最深的,最容易触动学生的心情[8]。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一种方式。有效的利用可以得到很大的帮助。

3.提升思想品德老师的自身素质

在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对该门课程忽略,所以学校应该举行思想品德老师的交流会,多沟通、多学习,将每个学校的教学特色都详细的记录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本校的相应改革[9]。老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表现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是多么的重要。它是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改变的。

四、结语

思想品德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典型的例子表现出了礼仪、孝顺等思想,而我们国家学生是国家未来,所以思想品德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尽管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在我国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不断地改善及创新扩大资源,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将会很大的提高我国整体的思想水平[10]。

参考文献:

[1]程淑贞.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3,3(20):62-63.

[2]曹桂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8(1):162-162.

[3]思壹.浅议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0(7):62-62.

[4]砍白尼沙・买买提.试论中学思想品德课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J]. 人间,2016,209(14):244-244.

[5]许志岩.如何有效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J].新课程(教研版),2012,8(10):302.

[6]李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J].关爱明天,2016,5(2):189-190.

[7]王书芬.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2(4):14-15.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5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48-0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科学的艺术的系统工程,在德育的各个要素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规律、原则、方法及途径是相互依靠、相互作用的大整体。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遵循品德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善于把握品德教育的时机,应努力做到及时、准时

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受着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着社会生活中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做到及时、准时。

及时,每次活动以后,或做完某件事后,发现有好的思想、好的现象,应不失时机地加以总结,使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得到肯定和强化。失去了这个时间,当学生离开了这个环境,时过境迁,再来做评价,就难于形成正气,效果会大打折扣。

准时:针对某个情景中偶然出现的某个现象,果断、正确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应注息环境效应对弘扬正气、抑制不良倾向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贸然下结论,不然品德内化受阻, 由于社会品德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品德基础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行为作出评价。

2.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品德教育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2.1 交谈。交谈是品德教育的一种好方法。老师与学生亲切交谈,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特别对感情脆弱和性格内向者、性格固执者,如果对其品德认识、品德行为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就能促使其原有的品德要求得到融合、顺应。

2.2 讨论、总结,讨论和总结是利用集体舆论的品德评价,使德育进行内化的方式,通过讨论分辨是非,将学生的思想认识,调节到德育内化目标的方向上来,运用讨论这一品德评价方式,应明确两点,一是对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学生,适宜在高年级进行, 二是讨论的内容、主题须明确,教师应让学生清楚地判断是非的标准、依据。总结,既有学生对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的品德评价,又有在集体舆论力量引导下,对集体内部的思想、行为和某种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两种形式是同时进行、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近年来,一些学校采用每周定期总结、学生代表总结和各组长总结,对某一段时间的品德认识、品德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善于总结,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2.3 评比、奖励。这两项措施是品德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评比是调动集体舆论对学生品德要求同化的肯定和强化,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手段,通过评比褒扬先进、激励后进、弘扬班内正气,使后进学生找到思想差距,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果只重视评价学生外在的行为,效果往往欠好,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品德结构中,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学会寻找、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情感和热点,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比如,如果学生的动机、愿望是好的,而事情的效果却是糟糕的,我们在对其品德评价时,就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寻求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前因后果,注意其品德认识、品行意志、品德信念所具有的方面,在肯定表扬中有更高的要求,在批评中有更热情的关心和期待。另外,品德教育的语言要生动、感人、有吸引力、态度诚恳、姿态语言可以说是一个动作、一个表示肯定的眼神、一个期待的目光。有声语言更具有魅力,天生活泼好动的学生需要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在交谈中,一个肯定的动作,就是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催化。恰当地运用这些手段,都是品德评价艺术性的体现。运用交谈和眼神,以及一个拍拍对方肩膀的动作,都可能对品德评价作出肯定和强化,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处理问题一定要弄清谁是谁非,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要轻易批评一个学生,否则只能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5.075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感情形成的特定环境

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缺失,孩子思想情感的发展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

(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并不是全部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全体教师在全力以赴地抓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班主任在抓,鲜少有人问津;第二,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三,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会开展一些时令性的教育活动,但局限性较大,而且活动多流于形式,还有更广阔的思想品德教育空间有待开辟。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体系,便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大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生活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是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中要抓的主要方面,即要想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1.加强学生的个体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和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管理外,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常规管理还应包括发型着装、生活纪律、就餐秩序、生活区卫生等。首先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好及时的检查反馈和整改;并根据考评制度对逐一项量化,做好表彰奖励与违规处罚,最后,每月一汇总,对违纪严重的进行处理,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2.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建立包涵班级工作各个方面在内的量化考核制度,包括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床铺整齐、就餐秩序等。考核的目的就是要督促人人做好,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建立的班级一日常规量化考核或班级量化周考核制度,学生如有违反,除扣除个人分数,还要扣除班级分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分数列后的予以处罚,列前的班级予以奖励。3.重视生活区管理,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生活区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区域,首先需从生活教师中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生活部主任,组建生活区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考评细则,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生活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以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值班等配合生活教师加强检查,按照考核细则做好考评记录。定期召开班主任、生活部的工作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将班主任的考核与深入生活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相结合,提高生活区的管理力度,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和结合好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娱乐场馆和课外活动要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棋类、特色跳绳、抖空竹、地书字等兴趣小组有序地开展,以满足学生娱乐、参与、创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要巩固好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就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1.家长会。家长会能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效果。2.“校讯通”。教师利用“校讯通”系统,可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学校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7

一、 加强初中生思品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从实践方面来讲,新时期加强对初中生思品教育的思考也有利于推动中学品德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充实品德教育内容,促进品德教育的知行统一。同时,通过这样一个话题的探讨,也能引起社会相关部门、学校、家长以及初中生自己对品德教育的重视。

二、 初中生品德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向性是指品德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一原则作为品德教育的总体指导性原则,贯彻它有这样几点基本要求:首先,自始至终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品德指导思想;其次,品德教育需关注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再次,品德教育要将政治方向性的教育与初中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品德教育者要善于从小处着眼,将大道理化为小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坚持将爱国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如升旗仪式上的严肃,平时自己认真学习、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热爱班级,团结同学等等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教育尤其要注重知行统一。初中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生活、学习等经验基本没有,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来做指导,否则行为就是盲目的。同时,只有在行动中运用到和体会到的知识才能让孩子们更加容易记住和理解,也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

贯彻这一原则需遵循这样几点要求:首先是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品德内容,促使他们提高品德能力;其次是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将认识落实到行为中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要切实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必须组织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再次是教育者要坚持做到对学生知行统一的要求和评价。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一方面渴望长大,凡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一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因此教育者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在教导学生品德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行为,指导他们按品德要求做,并且善于克服急躁、冲动等错误的行为。

(三)品德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首先,品德教育内部要统一,形成合力。品德教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将品德纳入其中,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认识作为工作的指标之一。

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要统一、外部形成合力。正如恩格斯所阐述:“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综合为一个总的力量时,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了“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善于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沟通,消除差异,形成强大的外部合力,共同致力于品德教育。再次,品德教育要保持连贯性,前后形成合力。品德工作要顺利开展就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上列举了几个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我们还得不断吸收新的原则,更新原来的一些原则。

三、新时期加强初中生品德教育对策

(一)改进品德教育的内容

品德内容作为品德教育关键一环,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德成功与否。首先要强调品德教育内容的连贯性。

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所涉及的四大领域,即交往、责任、法律和关注社会,总体上的内容安排是考虑了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的,但从表中明显感觉到各知识的断层,缺乏整体的内在联系,没有循序渐进的对学生思想进行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书本的局限性,将知识横向纵向联系,并适时添加新的内容。其次,赋予品德内容新思想,如正确竞争观念的教育,体会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又如全球意识和观念的教育,让孩子们明白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行善与防恶的统一,我们要教导学生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

(二)改进品德教育的途径

首先是课程,我们要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倡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品德教育就特别重视它的实践性,教学的方法都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从具体现象和事例入手归纳教育理论。这样的方式才可触及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深处的东西,而只有彻底理清了人的思想,理论才可能在行动中化为现实。以中立的方式解读课本,以第三方的视觉来阐释其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探索,判断和提出看法。教师就是指出片面的不足的地方,并为改进提出更好的建议,最后回归课本,优秀的落到实处加以学习,不足的予以补偿甚至改正。

其次是活动。开展学校层面的活动,如红色旅游,可以带着孩子们参观烈士纪念碑,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思想品德意识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开展校园内的争做十好少年,将同学们在书本上学校的礼仪规范落实到行动中去。开展班级层面的活动,除了学校统一组织活动之外,班级也可根据自身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品德,做到知行统一。

(三)改进品德教育的管理

首先是加强品德的常规管理,更新品德管理理念,品德管理者要树立“育人为本,品德为先”的工作理念,自身对品德工作要认真和重视起来,端正工作态度;完善品德考评制度,学校品德工作主要靠教师完成,加强对教师品德工作的考查力度,规范其品德行为。

其次是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一一落实岗位责任制,切实将品德教育与自身行为相对比,找出应积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周写一个总结与反思,同学之间也可开展互评互助活动,为对方找出做得好与不好的方面,针对不好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最后,加强初中生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效。所以在加强学校品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家庭和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各方面相互配合做好初中生品德教育。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63―01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座谈式教学法

初中生的自主意识在逐渐增强,他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另外,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如果不了解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表现过分地压制,就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应巧妙地设置课堂话题,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的各种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创设一种学生喜欢说、愿意说的课堂氛围,通过座谈式的教学法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辩论式教学法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对许多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粗浅的认识。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得教师和家长都刮目相看。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思想品德课中安排辩论赛,让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辩论氛围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而且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参与的意识和主体意识。通过这种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

三、以情激学法

以情激学的方法就是情感投资,即以爱结情,以情诱学。如,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级,对学生进行嘘寒问暖,与学生一起搞卫生、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让学生能够信任我、亲近我,从而逐渐喜欢上我的课堂,喜欢上我所教的思想品德课。

四、实验室式教学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枯燥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而且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厌恶。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我认为,如果在思品课堂上引入诸如理科教学的实验环节,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知识,从而让学生爱上学习,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五、小舞台展示教学法

舞台小品因其诙谐幽默、贴近生活、引人思考等的特点而成为大众喜欢的娱乐形式。如果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偶尔插入小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另外,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小舞台展示教学法。

六、体验式教学法

通过体验,让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心灵有所启迪。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并亲身去经历,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是体验式教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去体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以情明理法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管是讲概念还是讲原理,我都会注重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9

浓郁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自然更快乐地投入其中,而且也会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快速与准确,而箴言名句中又不乏趣味的部分,这些往往都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趣味。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尊自强》,这是学生踏入初中生活后初次接触思想品德课。因此,教材在内容上也选取了《我是中学生了》《我们的新集体》《适应学校新生活》这几节“开学季”特征明显的内容,围绕着“校园生活”这个主题。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入类似所讲:“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春天,一朝最好是清晨。”这类箴言名句,对学生来讲,他们能够在这则简短的箴言名句中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最好的青春年华时代,他们会因此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特别是因为自己的青春年华而倍感自信,这些美好的感觉有助于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提高课堂趣味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入灵动气息,丰富学科美感

这里的灵动气息指的是给课堂注入一股“美流”,让整个课堂充满艺术性的气息,从而给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增添更多的学科美感。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这一句“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原本就是源自于英国的一句谚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该课讲的就是要互相帮助且不要强迫别人,在这层意思上,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箴言名句,比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这两个都是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会涉及的,而且前者的体裁是诗歌,后者的体裁是史记,这两种都是古代文化中的不同类型,当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这类箴言名句时,实际上所进行的就是跨学科教学,当语文这一学科的灵动气息、艺术美感包裹着思想品德时,连带着思想品德课都会变得更富有美感,而这些都将使得思想品德不再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或者是因为其抽象性而给人“飘浮”之感。

三、总结精华要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考虑到思想品德所教授的内容都是精神层面的,其抽象性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可能会因此在课堂上更加容易走神、分心,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把学生的思绪拉回来,通常来讲,富有精华要点总结式样的箴言名句都会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三课《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这一课讲秩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法国作家沃夫拿格说过:“在人类中,秩序起着支配作用,这就证明了理性和道理最为强大。”瑞士哲学家阿米尔说过:“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向我们揭示了遵守秩序的重要性。简单来讲,由于箴言警句通常都是智慧的浓缩与精华的结晶,它通常惯于将一大段文字的道理简化为一两句话,当它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犹如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因此,当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小结之时,恰当地引入箴言名句有助于起到总结教材精华要点,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四、文化精品传承,启发思想精髓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例10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建立要培养可以再德育工作上教学的教师需要其自身有一定的教学素质。具有较为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丰富的品德教学知识,熟悉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有高度的民族使命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发扬民族精神,以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利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国家政治局势,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拥有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德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二)德育工作的一体化理论将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对学生培养自身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点、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共品德建设、将社会的公德、职业的准则、环境保护道德、国家法律规定相结合,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学校之间的关系,热爱为人们服务,有较高的精神理论思想,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合作教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处理关系,热爱自然资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可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理论基础来学习。

(三)德育工作对于创新教育的双重影响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处理好事宜的教学研究环境,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其可以有较开阔的视野,较高的改革处理观念和急迫的创新欲望,对于已有的传统道德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学习,独立思考其主要优缺点,面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有哪些,对已有的德育理论进行研究和突破,研究其理论意义,开拓知识改革,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竞争进取机制,敢于突破旧有的陈规,探索真理,不拘一格的创新人格理论思想,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抗压性、挫折性的能力,提高其坚定的创新素质。

(四)引导学生德育上的自主学习理论德育教学工作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在品德上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和自我规划,这有利于其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面对复杂的社会影响思路,能够很好的处理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处理办法,学习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品质,抵制腐朽的思想,抵制不了的诱惑,将进步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合理的行为规范相结合,处理好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有益于人格的塑造和愿望的实际要求,坚持处理好在实际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践其学习到的品德思想,抵制和处理好自我品德的优化和提升。

二、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形式

教导者需要按照社会规律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德育上建立新的目标和新的发展思路,将发扬民族的传统道德品质外还需要与先进的文明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改革和文化的创新带给学生的独有的带有民族色彩的,生活化的创新精神理论基础和内容体系。

(一)结合统一化的国内外德育创新方法通过对已有的本国品德教育的研究,学习世界各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二者相互融合,形成适合目前科技进度下,新社会、新世代的发展。我国的道德理论是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完善的体系,通过大量的诗词文献、生活杂记、人物传记等流传下来,被后世学习和推崇,在强烈的民资精神、民族自豪感的启迪下,结合世界优秀的道德理论,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民族现代道德理论,从当今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寻找其溯源,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影响着创新思想的成长,道德教育的创新,需要汲取优秀的国外思想,结合本国原有的思路和新的发展进程,加以整合和发展,形成可以适应本国发展的有特色的新的优良传统道德体制,这有益于新形势下,新思路下我国社会道德的合理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突破旧有框架结合实际,构建社会的道德内容和教学质量,了解学生们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适合的、有特色的优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发挥其可能带给人们的人生精神、人生认知、人生肯定和发展的提高。

(三)系统化德育工作的发展系统化的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建立在一个开放性的合理性的稳定系统中的,我们不断的从经济变化中汲取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教训,结合学生自主的创新个性,在保证其总体德育发展规程的前提下,发展其特有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