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6 12:55:16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1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63-02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技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场所基本汇集在高校,云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科研成果也集中在高校,高校的科研统计成为整个科技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迫切需要科研统计信息,高校科研统计工作不断改革探究,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些问题。

高校科研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十分明显,需要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各种数据的采集,将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这项工作对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的现状,剖析其中的规律乃至于探求今后的发展趋势均大有裨益。所以说,高校科研统计工作可以分析出高效可研工作的整体状况,也从侧面为学校在政策制定、规划设计方面提供依据,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效在科研方面的管理水平。

2 科技统计的内容

一般意义下,所谓的高校科技统计实际上就是指统计从事科学研究人员方面情况、统计科研经费方面、统计科研课题方面、统计研究机构方面、统计科研成果方面、统计获奖成果统计方面以及学术交流方面等情况。所以,高校科技统计的工作内容可以大致概括为:(1)科技投入。(2)科技活动过程。(3)科技成果。

3 高校科技统计的任务

高校科技统计的任务主要是不断搜集社科工作的基础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揭示所研究高效在社科工作上的发展规律。这项工作能够给学校的正确政策、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学校各社科管理部门工作更加规范与科学。高校科研统计的具体任务是对高校各项科学研究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系统的分析、提供详实的资料并及时实行相关监督职能,在当前随着高校科技研究的不断推进和不断发展,科研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科研统计的职能主要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等三个方面:

(1)信息职能即高校科研管理层依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及时、全面、系统地采集分析数据。

(2)咨询职能即利用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并结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分析结果可供学校科学决策、管理提供各种有价值的选择性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3)监督职能即根据科研统计调查和分析,统计监督学校科学研究发展情况,统计检查学校政策、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效益和成绩,并揭露存在的问题。

4 高校科技统计作用

(1)反应科学研究特征和规律。

科研统计的基本特征就是从现象数量的本质认识分析事实,以此判断。所以科研统计能很准确反应科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规模、所处水平、各环节结构、以及速度、比例、效益,并预测其发展。

(2)高校科技统计是高校领导层制定宏观决策的依据,是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

科研统计的数据反映了某一时期内高校科研得实力、能力、规划、水平等。而计划、规划、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都要用数据来规定、量化和判断。所以,科研统计为高校制定、计划、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科技统计是科研管理人员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科学的决策作用于高校的快速发展,科研管理人员通过对准确的统计数据分析,能准确地把脉学校的整体发展前景,分析各学科的科研人员比例是否合理、各级各类课题、经费分布的状况、科研成果产出和科研投入情况,确定如何合理地分布、配置高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制定学校的科研发展目标和方向,深入挖掘分析统计数据,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全面健康的发展。

(3)为检查、监督政策、计划、目标执行情况提供依据,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绩效考核,科研奖励、职能评定等工作的重要尺度。

监督职能是高校统计重要职能,是对制定的科研计划、规划、目标的实施情况、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用统计数据检验。通过对比、检验、分析,揭示政策、计划、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薄弱环节及不平衡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绩效考核全方位化、系统化、复杂化。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是落实高校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教师个体科研的实力。科技统计被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获奖,范围全面,参考统计出的准确数据,管理部门评价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工作就更加合理更加公正,对在课题、成果、获奖方面突出的科研活动的工作进行奖励,从而激励了科研人员搞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高科技作出贡献。好的激励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其的进取意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科研更快更好的发展。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2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 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3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实践

作者简介:朱仁良,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13-03

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作为其重要组成要素,从不同程度在各层次的高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就高职院校来说,也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但因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或者行业性,使得“依托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经济发展”来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力服务支持,成为高职办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意义

做好学校的三产科技服务,对促进高职院校这一特殊高校群体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与产学研的融合之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聚学校的优秀师资、硬件设备等资源投入到相应的科技服务中去,是保证每一项科技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可凭借其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既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中先进的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又可及时关注与把控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与调整,是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场检验并以一定优势占据市场份额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二)有利于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三产科技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形成相关优势专业领域、研究场所和人才队伍,发挥高职院校中这部分力量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升学校在区域内或相关行业内的影响力,形成竞争优势;又可以有效地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这可提升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力量,这又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三)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关系网络”等存在相互交叉的地方。[1]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集聚广泛社会关系的网络,而三产又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又得有自己的交际圈。因此,充分发挥三产科技服务的桥梁作用,借助其便捷的市场通道、信息交流优势,不断增强学校与企业、同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社会资本。

二、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仅成为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科技服务行业、高职院校自身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三产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可能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又可能成为学校品牌特色的设计者与代言者。要承担好这些角色,必须要遵循适应性原则。[2]

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办的三产自然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其所开展的服务、生产的产品等都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一直以自身的城乡规划为特色,以建设专业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本地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为企业输送了众多城镇规划、建筑设计、设备专业等各类人才。

2.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发展,开设相关的三产,也是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3]三产中涉及到的人员、设备、信息等都应与相应的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院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紧密依托建设行业,每年为本市甚至是本省在这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与服务作用。

3.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三产的运行既是依托学校又是服务学校的载体。因此,在开展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适应,尽可能地将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用得着、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二)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亦即可行、实用、便于执行。于高职院校的三产而言,不管是承担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创造,还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服务工作,最终都要流向市场进行检验,学院三产积极秉承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城镇规划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编制的各项规划在城乡、村镇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适度超前原则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根据产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要树立适度超前的意识,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运用等。[4]例如,建设行业中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接面向消费群体的三产必须要及时、合理地加以运用,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成效尽早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学院率先引入绿色理念,全面运用于到新校区的建设,目前学院已成为江苏省首家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基地;同时,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设计院联合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三、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三产科技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般而言,科技服务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是从创新到生产力的转变,其间既有意识层面(服务意识),又有技术层面(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针对多种层面,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5]学院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及发展实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三产科技服务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三产的发展概况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目前的三产包括以下三类: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其中设计院为学校下属国有全资设计单位,目前已升级成为国家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设计院,主要经营城乡规划编制、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项目管理和技术与管理服务等业务。

规划院主要经营城市及村镇规划、景观设计等业务;咨询公司主要经营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投标等业务。

(二)具体的服务路径

1.专业产业紧密对接,产教学融合。通过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设计人员参与教学以及轮岗挂职锻炼等渠道,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保证所设专业水平位于行业领先。在镇村建设方面,学院抓住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学院教师、学生和设计院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多个省市级优秀项目。在开展与企业联合办学之际也惠及了下属三产,三产企业先后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生产、科研、教学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生产和调研项目中,合作企业就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以实物、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展出,充分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同时,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定期到学校、三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和三产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引领。详情见表1所示。

三产名称具备资质对接专业

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城市规划乙级资质、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镇规划、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

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城市交通运输等

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

2.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城乡建设服务。学校以“面向小城镇建设领域、健全完善设计门类、服务江苏省广大农村”为发展方向,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在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工程造价咨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专业技术与人才的优势,为城市、村镇建设提供设计服务,并由此形成学院“真题真做”的规划实践教学模式,对产教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阜宁县东益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规划设计中,规划院邀请了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亲自参与规划设计,把握城乡统筹的技术要点,结合当地实地情况,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很好的服务了当地城乡统筹发展。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常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3.以“校企”为平台,攻关专业难题。学校通过规划院与专业类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学习,为一些专业难题进行重点解决。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学校环境系、设计院和金梓环境科技在污水生态处理方便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农村污水处理课题组,对各种情形进行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景观水体治理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研究产品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部分项目作为国家及地区环保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另外,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通过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4.依托学科优势,助推镇村规划建设。自省建校创建城镇规划专业以来,在村镇领域不断研究前行,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目前已涉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绿地系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镇村类各方面规划,全面指导城市、乡镇各方面建设。目前,学院与两省八市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规划项目曾多次荣获省、市镇村类奖项,仅规划院设计项目的产值就高达1000多万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定位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角色,提高三产的科技服务水平,增添科技服务特色既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霍刚.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7):30-33.

[2]方美君.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1-13.

[3]齐正学,云娜.着“研”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9-61.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4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定位,其在科学研究方面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承担新时期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工作必将打破原有的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也必须转变工作职能,在计划、组织、控制、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确保学校科研工作在新的时期能以更鲜明的特点、更良好的势头稳步持续发展。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变革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隶属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依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这类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职能,肩负着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注重通过学术积累,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前,大部分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研究专长,习惯埋头于文献资料或实验室中开展纯学术理论研究工作。对于科研项目的来源及合作对象,也多局限于纵向科研项目及学校内部或者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学校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评价与考核,也主要从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获得政府评价的等级等方式来认定其质量与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后,科学研究工作将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由上至下,从学校到老师,必须改变以往的科学研究工作思路与内容,调整研究方向和评价考核标准。一方面,学校必须精确了解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引导老师以学校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甚至生产生活一线所需要解决的技术等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工作人员开展科研合作,打破科研伙伴完全由学校、科研院所等纯学术研究工作人员组成的局面。最重要的,学校要变革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的标准和方式,例如从单一的认定EI、SCI、CSSCI等学术性期刊发表情况转向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所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上来,从单一的刊物级别、获奖级别等评价方式转向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程度的评价方式上来。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的重要转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前,科研管理部门以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计划工作为主要任务,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以不断提升学校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为主要目标。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后,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人才优势、科研平台优势、科研成果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现学校与地方共生共赢的目的,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学校知识创新与科研发展规划的主要职能部门,也无法回避对转型后新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变革问题。为确保学校科研工作在转型发展这一新的时期,能以更鲜明的特点、更良好的势头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在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服务职能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变。

1.科研管理部门在计划职能方面应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

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计划职能是科研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指确定学校在某一时期的总体科研目标以及明确实现这个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手段的管理活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前,科研管理部门在编制工作目标和计划时,主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计划进行。这种由上至下的编制方式,过于封闭和狭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由于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因此科研管理部门在编制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和计划时,必须打破原有的局限,将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与本校的科研发展目标和计划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对地方重大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进行整合,寻求并定位好最恰当的切入点,为学校在这一时期科研发展的中心任务、主要目标以及相关措施、保障予以明确,为整个学校科研工作指明方向。只有这样的导向,教师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才会关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才能以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2.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职能方面应由对内型向内外结合型转变

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组织职能主要体现在组织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新活动,鼓励和支持学校师生自主开展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对外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及企事业机构的合作研究项目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前,科研队伍的组织主要基于自由组合方式,教师也非常习惯在学校内部或者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寻求合作伙伴。部分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工作的地方本科院校,也主要是将校内的科研人员按照科研方向进行归队,组织职能主要体现在内部人员和力量的整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要开展应用技术性研究,纯学术研究工作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已经难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因此联合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工作人员开展科研合作,联合攻克科研难题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科研管理部门只有主动搭建各种科研合作平台,将原有的对内型组织职能向内外结合型组织职能转变,才能实现外联内动,不断提高学校科研资源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需求准确对接的切合度。

3.科研管理部门在控制职能方面应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

科研管理部门的控制职能主要是指对科研工作开展过程的具体跟踪与管理,其主要依据是科研计划,具体方式是中期检查或阶段性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科研工作偏离计划目标。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前,科研工作的计划性非常突出,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鉴定结题等工作都有明显的指令性。学校转型发展后,由于学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各种包括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合作研发、技术出让、技术授权等模式在内的横向项目合作方式也愈发增多,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难以面面俱到,对此类项目的过程管理往往力不从心。与此同时,由于横向项目的委托方与项目承担者之间通常签订有明确的合同关系,因此,整个研究过程控制的需要明显减弱,科研管理部门应将控制职能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即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将控制职能的重点放在项目能否最终完成、成果鉴定(出版)应用上。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成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所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者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程度等方式来认定科研工作的最终成效性,从而解决科研成果评价标准与考核方式单一性的问题。

4.科研管理部门在服务职能方面应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前,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学校师生开展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提供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对学校教师在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帮助和解决。由于转型发展前,科研管理工作以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指令性工作为主,因此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被动、滞后。学校转型发展后,科研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真正落实在有效服务上,科研管理部门如何从过去扮演的上传下达的“传令兵”或简单意义上的文件“收发室”功能中脱离出来以主动的姿态为科研生产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科研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应用技术性研究在对外合作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在服务职能方面必须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学校教师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咨询、参谋、决策服务。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对科研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的重要转变,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的要求,胜任新时期的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和改变:

1.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成为外交型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将由校内扩充至校外。作为管理者,要勇于解放思想,改变原有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主动走出校门,走进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为学校老师与地方企业行业技术人员牵线搭桥,做好外联内动工作,扮演好学校科研工作“外交官”的角色。

2.加强学习,不断钻研,成为专家型的科研管理工作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科研管理部门不再仅仅承担管理责任,许多时候还为教师们开展科研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咨询参谋。因此,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掌握区域科研发展需求,熟悉科研管理工作要求,更要加强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只有成为专家型的科研管理工作者,才能在学校转型发展后,轻松地驾驭好日益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

3.服务至上,满意为先,成为奉献型的科研管理工作者。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特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横向项目的数量和资助额度不断增长,但这对科研管理工作者而言,除了工作量的增长,并无其他明显的好处。这就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要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上,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学校师生满意度为工作评价标准的理念,为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以确保学校科研工作在新的时期以更鲜明的特点、更良好的势头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明.谈高校科研管理职能的转变及其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7(05).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5

每一个学生都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研究项目是“星光计划”“五个一百”任务之一。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科普实践、明天科学家、创业能手三个维度系统规划研究项目,为不同年段、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1.开发科普实践项目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科技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紫金山天文台、古生物博物馆、科技馆、桥梁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科技场馆资源丰富,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站在科技教育的前沿,这些资源为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我们立足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设计了“寒暑假科技周”“快乐星期六”“走进科技场馆和高校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星光计划”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野外考察,开放“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广大的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体验、做中学,还可以零距离接触科学家、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一些科学家应邀成为南京中小学科技讲堂的主讲教师,他们走进中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培育重点实施项目

为了适合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整体布局不同学年段的重点项目:①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小论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通过校、区、市三级活动开展,每年参加市级竞赛的学生作品可达700件左右;②在初中教育阶段,首先在物理学科创设了学科实验能手项目。南京市物理骨干教师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实验能手竞赛活动;③在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既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南京市在全面落实高中课程计划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大项目”研究,两年组织一次全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除了持续实施机器人、航模、业余无线电等南京市传统优势项目,我们还从台湾引进了POWERTECH创意仿生机器人项目,这个项目有助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等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小学和初中年段的重点项目。

3.丰富学校特色项目

“星光计划”通过研究项目的设立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前,南京市一百多所“星光计划”基地学校,设立了近200项特色研究项目,不同的学校依据学生特点、资源条件及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条件。普通高中学校的项目,强调其研究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如南师附中的系统动力学项目、第一中学的天文项目、金陵中学的发明创造和机器人项目、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数学兴趣活动、中华中学的生物兴趣活动、第十三中学机器人项目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环境保护、航模、海模、车模等项目强调科普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长江路小学的化学兴趣活动、江宁科学园小学的机器人、梅园中学的航模、溧水白马中学的环境保护等项目,更加强调从科普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职业高中的动漫、单片机开发、烹饪、环境设计等项目则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

二、深化教研,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实施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合,“星光计划”拓宽了学校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品质。教研引领是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学研究推进了“星光计划”项目资源深度开发、促进了教师科技教育能力的提升及项目成果转化应用。

1.以课程视角推进项目深度开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星光计划”项目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星光计划”研究项目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系统、评估缺乏依据的问题,有些“星光计划”项目受众面不够广,集中在竞赛活动或特长生群体。因此,我们在近两年积极推进课程视角的项目开发,系统思考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及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呈现等,将“星光计划”研究项目进行课程转化,建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如凤游寺小学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项目研究,通过课程化设计,与学校课程整合,形成了“会飞的花朵、认识蝴蝶、教室里的蝴蝶、春日寻蝶、蝴蝶节”五个单元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课程。通过对项目的课程化思考,使得项目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明晰,受众更别广泛。

2.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项目实施能力

在“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中心组建设,培训种子教师,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努力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项目实施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星光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星光计划”培养“一百个指导教师团队”的要求,“星光计划”积极开展了教师培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小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们积极参与“星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活动,将“星光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初中物理学科汇聚全市各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力量,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遴选并开发学科实验能手的实验项目,使得“星光计划”项目研究与国家课程融合生长。围绕着“星光计划”的项目,我们设立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中小学科技讲堂,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开展了“动手学科学”活动,专家不仅为学生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对“星光计划”基地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另外,我们还通过划分“星光计划”项目组群,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素养;在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提高“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3.以课题研究推进项目成果转化

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基地学校纷纷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不少学校将研究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如长江路小学将“星光计划”项目与“做中学”项目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究。南师附中“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其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2010年,南京市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承担了子项目“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区域培养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南京市8所不同特色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参加了研究,成为实验学校。经过研究,我们从实践中提炼出南京市具有区域特色的“行政推动、教研引领、自主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题实验学校也提炼出了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基本模式。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了南京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星光计划”的实施与效果,推进了学校项目研究的成果转化。

三、激发自主,形成学校创新教育特色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星光计划”作为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战略,亟需转化为中小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觉行为。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文化积淀和课程特色,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学校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1.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高级创造力与普通创造力,是不同人才创新能力的新界定。高级创造力就是那种为少数人才所拥有,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创造力;普通创造力或者民间创造力则是指多数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应为全体学习者都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群体发展科学素养的需要:一是少数将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尖子生;一是大部分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富有思想的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三个维度的“研究项目”设置,如同三驾马车,引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前行。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项目学校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大空间的学习资源选择;普职科技教育资源打通,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年来,南京市“点面结合”,推动项目研究的多元化,市级层面抓重点项目,学校抓面向全体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的、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2.以特色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6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工程教育现状分析、校企合作互动模式的角度论述了校企合作下工程教育的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7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成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十五”期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为此,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校长(或主任)任副组长,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当前,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县教委的要求,制定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有落实规划和计划的措施,每年要筹措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同时,根据县教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好本校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合理调配现有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工作,全面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各学校要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是学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由专职或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负责收集、购置、编制、管理信息技术教材和资料;管理维护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及科研活动;协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

各校要选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以上(含中学一级教师)技术职称;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具有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含小学高级教师)技术职称。

教研组长要根据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并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学期末写出教研组工作总结。同时,组织管理本校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工作,负责与其他学科教研组长联系,协助其他教研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有关教育信息技术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并负责做好本校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软件资源库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教育资源库随时向教师开放。

三、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各校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整合的研究,使教育信息化工作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努力创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电化教育优类校,校园网示范校的骨干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要组织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并主动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县教委每年将举办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征集评比活动,学生信息技术作品评比活动,对活动中选出的好作品予以奖励,并收入资源库。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8

本次活动前两个月,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关部门会同常熟市科技局,认真商议活动细节,广泛征集企业需求,把精心遴选的120个企业技术需求及时发给相关高校,并通过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使高校科研人员能提前了解企业需求,还可与企业预先接洽,深入了解技术需求详情,为对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9

东北农业大学不乏人力资源,可是“人力”并不等于人才,只有拥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支持区域发展。如何加速科技人才培养,是构筑东农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头号要务工程,为此建立了“三级塔式结构联动”建设计划,即第一层为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第二层为省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第三层为部级杰出科技人才后备人选培养计划。

从2001年开始实施博士人才科研启动计划以来,学校已出资1000余万元,使每个博士毕业人才都有条件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目前已资助了177人。获资助者一致认为该计划对提升他们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一方面使他们通过自由探索研究找到今后需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另一方面为他们加大与外界的科技交流提供了支撑条件,由此拓宽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增长了科研经验,使他们进一步争取到了省级乃至部级科研项目。学校对这些获资助者进行了跟踪式管理,积极扶持其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选拔到第二层后备人选中加以进一步培养,其中1人已成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成为全国普通高校骨干教师,2人成为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3人成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获得者,4人成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成为黑龙江省特聘教授,23人成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进入第三层后备人选中,学校还实施了“外派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资助10名人才为访问学者,派到发达国家一流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人员回国后科研业绩显著提升,有效地壮大了学校科技人才队伍实力。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突破创新组织模式

单项研究即使取得创新性成果,往往也只是点的突破,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带动力。只有围绕目标开展集群式研究,才有可能使实际生产发生实质性变革。因此,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

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年出资1000万元,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扭转科研方向林立、难成体系的局面。在建设过程中,本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严格标准循序渐进,杜绝为待遇和名誉临时拼凑的团队,杜绝缺乏设计而思路狭窄或研究目标分散的团队。采取自由组合申报――学校审核反馈调整建议――修改完善再申报――专家论证、答辩――再完善――立项建设的程序,促进人员知识结构融合、交叉,真正起到强化相关系列衔接研究的作用,达到汇聚队伍、凝练方向的目的,从而通过组织和集成资源,实现按既定目标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提高重大成果的产出率及转化率。当年申报的9个团队最终只启动了5个,寒地粳稻超高产机理与生产关键技术、北方寒地蔬菜重要性状形成机理及分子聚合育种、黑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技术、植物基因发掘与利用技术、猪和鸡肉质性状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有3~4个相对稳定的方向,每个方向学校都资助了3个课题,加强自由探索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培育和引导,发挥优秀创新团队在学校科研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科技创新从原来的“离散性”为主走向集群式“连续型”为主。

实施科技平台建设工程,突破科研条件桎梏

科技平台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活动的舞台,科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人才素质及团队协调攻坚能力共同决定了一个科研基地的科研水平。科技平台的建设包括空间设计和设备布局与功能设计,科技平台的建设过程,是对科技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排列及学校内部的要素资源调整、配置的活动,是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工程。“十五”以来,学校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大板块加以建设,每一板块上都制定了省高校、省(部)、国家三个层级发展培育规划,并要求每一科研基地从战略性、共享性、功能性出发,进行科技平台设计与布局,以实现我校长远特色战略目标。

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形成了9个覆盖学校理工科的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文科基地,4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了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部级检测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文科基地,并将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入学校,这些平台建设使学校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学校架构一种聚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团队建设机制的同时,还积极从制度上架构一种聚集物力资源的新机制,尝试每年设立200万元仪器共享补贴基金,选择性地开放部分大型科技平台,促进基地开放式规范管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在集成共享中实现科研条件优势互补,有效地实现科研条件资源的积累,使更多的教师能享受学校资源、利用学校资源。

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突破科技发展方式

方向是决定一切的,明确了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就能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一流大学也不可能每个方向都一流,只有选好了方向,做好工作,省属高校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上争一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强化自主创新与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差异化竞争角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凝练”发展方向,实现战略性重点跨越和赶超,不断催生出代表我校未来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方向的技术群体,完善寒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使得部级项目来源不断拓宽,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国家“948”科技引进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西部开发计划、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各类专项。部级项目经费所占比例由“九五”的21%上升到“十五”的58%,实现了科研上层次、入主流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得到提升。

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建设,突破支撑区域发展的路径障碍

东北农业大学深知,支撑区域发展是省属“211工程”大学立足的根本。“十五”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发挥优势,搭建科技成果通向产业化的桥梁和通道,强化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使学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功立业而赢得立足之地。

制定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使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程

针对一些教师深入实践不足,科技与生产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学校制定了激励与考核并举的政策,把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计算工作量,与年度业绩津贴挂钩。在职称评定和考核时,规定学时不足最低要求标准,可用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时间折合为学时,并将“承担横向课题累积到校经费达15万元”也作为一条可选择的标准,不断调动大家参与社会服务工程的积极性。

基地布局点、面结合,为打造“块状”经济服务

黑龙江省50多个地市县均把东北农业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依靠力量,积极与学校建立科技教育合作共建关系。“十五”期间学校为他们编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0余部,培训乡村干部、科技带头人4900余人,农民30多万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民科技专家大院”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科技咨询与指导、科技大集、农民科技节、科普之冬、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服务,推广各项实用技术100多项,省委省政府联名授予学校“黑龙江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教育部、团中央也多次表彰学校“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服务“三农”和支持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校在面向广大地市县做好科技服务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几个富有区域代表性的市县建设,把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变课题,系统出击,并派出科技副县长,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创建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正为打造“块状”经济样板进行全方位服务。

技校科研工作计划例10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75-0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2011计划”自实施以来,扎实开局、稳步推进,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对“2011计划”工作进行布置:“推进‘2011计划’升档提速,尽快形成支撑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因此,协同创新将是未来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实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专门负责制定高校及校内各单位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的关键部门,承担着全校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以及科研成果等工作的组织和管理[1]。科研管理部门工作开展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学校的科研水平,从而对学校的综合实力产生影响。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深化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构建高校科研管理新体系,是高校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据报载,60%以上的“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1/3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均由高校承揽,高校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2]。高校科研管理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产生催化作用,为协同创新提供动力,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然而,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匮乏

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高校在发展中必须打破与兄弟院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加强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然而,当前我国科研的现状却往往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研发力量各自为战。这使得科技力量分散,无法形成更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也无法实现对国家重大技术创新课题的联合攻关,同时也是对国家科技资源的一种浪费[3]。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外部科技资源之间由于缺乏互相分享的机制,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

1.2 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

数据表明,尽管我国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巨大的创新潜力,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只有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率,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原因在于我国许多高校都缺少科学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许多科研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成科技生产力。

1.3 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

面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科技评价中的问题日益显现,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充分;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已经影响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协同创新工作的推进。

2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革新

“2011计划”要求高校突破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当前活动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推进高校科研管理向着开放、流动、协同方式转变。协同创新不仅需要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间建立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通过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进行业技术发展;而且也需要高校学科间形成有效的协同,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逐步建立学术界领军的地位。协同创新背景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科研管理模式:

2.1 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构建高校科研管理新体系。

2.1.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2011计划”是以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同时与基地、平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整合,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这就要求我们以人才的特点、学科的发展、科研项目的需求为依据,摆脱传统的职别束缚,对人才进行着有差异性的培养、引进和管理。要求我们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完善高校学生培养机制。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基于个人的、团队的、学科的特点及优势,必将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

2.1.2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高校行政化一直为许多学者所诟病,其中科研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无法调动科研工作的创造性,过于保守而被动[4]。创新科研管理方法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将企业所需与高校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1.3促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应该利用好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不仅在项目上报过程中,而且在项目评审、中期检查、成果鉴定和验收等阶段,也应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手段,加强管理,促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2.2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确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之前,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分类评价是科技评价改革的关键点,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不以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类型的人,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中规定,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其中,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软科学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服务决策需求,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支撑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技术支撑和服务队伍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

2.3 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是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是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地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建立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这不仅可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资源,同时也可以为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高校可以成立“高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实体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衍生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及具备技术、市场和资本融合功能的科技服务平台以及产业链。

2.4 构建运行良好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高校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的强劲动力,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大量创新型人才,而且能够为新产业的出现和企业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同高校的合作能够产生双向的知识流动。针对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活动,科研管理部门应经常与企业、研究院所保持沟通和联系,对项目进展以及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合作产生“1+1>2”的功能放大效应。为了确保各个实体间的协同效率,可以利用外部支持性因素以及辅助组织来服务,建立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调动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韩锦标.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