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重点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9-02 19:28:50

重点工作计划

重点工作计划例1

(一)大力实施“双培育”行动计划。一是培养一批市场主体。超前对接、谋划“3个15万”政策的职能承接工作,落实“3个15万”微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小微企业,培养孵化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确保2016年新增企业市场主体1000户以上。二是新增一批规上企业。在挖掘规模企业、帮助临界企业、壮大规上企业等方面下功夫,对今年能投产的项目进行逐个梳理,排出投产时间表,督促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并对投产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重点帮扶,确保完成新增入规企业50户以上的目标任务。三是实施“强企引进”工程。成立工信系统招商引资工作组,详细制定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型企业引进年度工作计划,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将工业企业招商引资“阵地”向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拓展,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引进2户以上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型企业,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带动产业跳跃式发展。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着力推动晴隆苏家屯风力发电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____光伏发电、册亨大顶柱风能发电、泰瑞佳260吨新材料生产线、恒力新能源加注站项目建设,确保建成__登高煤电铝(一期)和__铁合金(一期)等项目。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以__电厂为龙头,整合__、__、__三家企业资源,加快____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编制全州石材行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打造“木纹石”品牌,推进石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着力开发各类中高档装饰石材和建筑材料,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促进石材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新医药产业。加快__市吉仁堂大宗地道优质中药材千亩铁皮石斛产业化基地、__胡蜂蜂毒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做大__医药产业园,确保新增入园企业5户以上。四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对百能集团农业机械生产项目、林肯电梯生产项目的帮扶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五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深化中关村科技园战略合作,启动建设10万台服务器云存储项目、__联合呼叫中心,确保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44亿元。

三、科学布局园区,助推精准发展。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环保、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加快贞丰、册亨、晴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强化园区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推动“贵工贷”工作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行“贵园信贷通”融资平台建设,减轻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产业承载能力。二是规范精准发展工业园区。科学谋划各园区产业布局,搞好分类指导,做到“错位发展”,对规模小、同质化程度高、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效益的园区进行整合清退。精准发展产业,支持县(市、试验区)因地制宜建设1个特色工业园区、发展1个主导产业,引进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型企业。力争将__、__打造成为广东、深圳等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支持__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县,在__、__、____万分别创建1个以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或小微企业孵化园。三是提升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加快园区项目建设的进度,推动企业投产、达产,提高园区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和达产率,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500万元口径)达到380亿元。

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助推两化融合发展。一是提升改善我州信息基础环境和信息质量,提速降费,确保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实现辖区内高速公路、重要航段沿线3G/LTE信号同步覆盖。二是加快光纤城域网扩容升级改造,促进__市实现全光网,力争2016年全州乡镇以上城镇建成区实现光网全覆盖。三是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使我州1-2户企业成为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

重点工作计划例2

(一)努力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切实起到表率作用,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能服人;

(二)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和觉悟的不足;

(三)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沟通、督促能力;

(四)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五)营造团结互助、倾力协作工作氛围;

(六)加快规范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七)建立办公室工作会议制度,并邀请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开诚布公的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及时改进工作作风;

(八)建立办公室工作学习制度,及时掌握各类文件精神和业务知识,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更好的为各部门提供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条件。

XX年度综合办公室重点工作细分:

企业管理:

(一)协助制定公司XX年度工作计划,及各部门和专项工作目标,对XX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反馈;

(二)完善会议制度,董事会会议的组织工作,董事会决定执行、落实检查、督促与反馈工作,及其它董事会日常事务处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及行业内部的公共关系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负责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完成公司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

(六)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开展拓展训练等方式,训练公司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宣传、引导、激励的方式逐渐培养、塑造我公司优良(的企业文化。

文件管理:

(一)规范公司行政公文和公函的管理工作,及与政府文件的交换工作;

(二)规范公司行政、财务、会计、人事、技术、合同、等各类档案的管理;

(三)进一步规范公司证照、印鉴(授权)的管理,完成公司证照的年检工作;

人事管理:

(一)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及各部门的管理职责组织拟订公司各部门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并组织制定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二)完善公司绩效管理方案,并组织完成公司XX年度的绩效考核工作;

(三)做好 人才 储备工作,完成定期 人才 招聘 工作和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

(四)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

党务工作:

(一)建立健全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各级党组织,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并负责党委决定、决议的执行落实;

(二)完成公司党员大会(党会)会务组织和会议决议的贯彻落实、督办工作;

(三)按照上级党组的要求,按时完成上级党组织交与的任务和安排的活动;

(四)做好公司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公司新闻和党的大政方针的和宣传工作;

(五)设立档案管理员,建立和健全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公司档案的管理工作。

总务工作:

(一)做好车辆安排和管理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保障公司日常物资的采购,做好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重点工作计划例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强化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落实国家、市和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等重大约束性指标,年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9.7%,工业区每平方公里用地产值达到27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淘汰劣势企业30户,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5%以上;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并有所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群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80%以上;逐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落实国家、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标准和政策。

二、重点工作安排和分工

(一)着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工作

1、节能降耗

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设备和产品。加强对年耗能量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81家重点单位用能情况的监控,及时动态分析与跟踪。对耗能多的设备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加快改造。制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限额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耗能产品限期整改。

继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完成相关调查摸底工作;编制完成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加快推进;继续推进和实施一批工业设备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改造、节约与替代石油、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政府机构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

加强建筑节能。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重点耗能单位的监管,降低建筑施工领域的能耗水平。开展建筑节能标识认定试点工作。支持开展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示范项目。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能源运行监管,重点对大型商场、宾馆、办公楼等试行用能定额管理。

推进交通节能。逐步建立交通能耗统计考核体系。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在党政机关和公交、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实施。强化对运输企业的节能管理。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积极落实《市开发利用太阳能行动计划》,对我区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争取纳入市计划。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建设交通委牵头,区统计局、机管局、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供电分公司等共同推进。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全面落实国家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加快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清理和消化闲置和未开工工业土地工作;支持和鼓励对现有厂房改建、扩建,提高容积率,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完成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年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的制定;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盘活的挂钩机制,探索“控增逼存”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区房地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建设交通委、规划局等共同推进。

3、节约用水

加强本区计划用水、计量用水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对尚未实行计划用水的8个镇全面摸底考核;努力创建节水型小区,做好对老式公房的节水型器具的摸底排查,加快对老式公房非节水型便器进行部件改造;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减少漏损;关闭深井水厂;完成对1-2家5000吨/月以上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前期准备和改造计划,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责任单位:区水务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农委、建设交通委、质量技监局等共同推进。

4、节约原材料

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占墙体材料总量95%以上。积极推进新建住宅实施全装修。在市政行业、农村地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扩大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砂浆,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85%左右。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评定工作,在具备条件的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责任单位:区建设交通委、经委、旅游局、发展改革委、房地局、质量技监局及有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

(二)推行清洁生产

1、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利用环保热线等信息渠道,重点对本区内化工、电镀、制药、印染、造纸等行业的88家重点监管企业,加强突击抽查和专项抽查。

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利用,优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手段。在重点污染源推广安装污水在线监控装置并与市环保局联网进行实时监控。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水务局、质量技监局及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2、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

在全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和72家化工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摸清全区医疗机构、化工企业危险废物来源、种类、数量、去向。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处置不规范的企业勒令限期整改,确保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牵头,区经委、卫生局等共同推进。

3、规范进口废物加工利用,污染物排放达标

加强对5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单位日常监管,确保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规范和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牵头,区经委、卫生局等共同推进。

4、继续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继续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工作。年,化肥减量化目标为减20%,减少化肥1800吨;农药减量化目标为减30%,减少农药22吨。

继续推广商品有机肥和BB肥。年安排商品有机肥1.38万吨,肥田面积9.2万亩;BB肥0.15万吨,肥田面积6万亩。

责任单位:区农委牵头,各镇(工业区)、村及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5、淘汰机关、事业单位低于“国一”标准在用车辆

制定淘汰全区75辆尚未达到“国一”排放标准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车辆的工作方案,并按照有关程序组织实施。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机管局。

6、关闭石化热电总厂热电一站自备机组

年内关闭石化热电总厂热电一站6台总装机容量为27.5万千瓦的自备机组,以改善石化城区和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牵头,区经委、供电分公司和发电企业等共同推进。

7、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推进廊下污水处理厂、兴塔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续建工程,积极实施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我区承担的新江和朱泾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集中供热。启动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集中供热系统项目。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的目标。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务局牵头,区经委、有关企业等共同推进。

8、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试点

推进华久电器有限公司、申野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哈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3家电镀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本区重点化工、医疗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责任单位:区经委、环保局牵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三)切实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1、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推进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业、矿渣微粉产业;推进电子废弃物、废旧轮胎、废铅酸电池等大件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好35家废旧金属回收企业的管理工作,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完善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运营机制,解决区内畜禽粪便出路问题;继续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安排75万元,添置10台套秸秆返田机械,确保作物秸秆返田率90%;提高有机肥的生产产量,确保能完成0.5万吨生产量,利用消化农业废弃物2万吨左右。

责任单位:区农委、经委、质量技监局等。

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案和制度。加大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化利用。

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设1座600吨/日垃圾综合处理厂。

责任单位:区建设交通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镇共同推进。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淘汰劣势企业

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相关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占地多、附加值低的劣势企业,促进土地、能源等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指标体系,根据市的《淘汰劣势产业目录》,《区淘汰劣势产业目录》,明确强制淘汰类、建议淘汰类和整改类的产业、产品和工艺。建立跨部门、区镇联动的联合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相关政策。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30户。在2006年淘汰34户落后企业的基础上,年计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30户。

责任单位:区经委牵头,有关部门和各镇、工业区共同推进。

2、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研究出台本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审核具体操作办法,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水平;加快建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把“批项目、核土地”制度扩大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严把环评关,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批项目、核总量”环评审批制度。

对各工业区企业的占地面积、投资强度、税收及COD、SO2排放量进行基础数据统计,并计算出每亩土地COD、SO2产出值及税收标准,以此作为今后工业区新引进项目环保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房地局、环保局。

3、引导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引导和鼓励企业向循环经济发展,并在立项过程中,对属于循环经济类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通过政策、资金引导,鼓励企业从传统产业转型为循环经济类的企业,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房地局、环保局、科委。

4、加大扶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种植绿肥的补贴标准,确保今年能种上10万亩绿肥;调粮扩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2万亩次,其中常年生经济作物不少于5000亩;新开发一批规模型、标准化的特色种养业产品基地,发挥养羊合作社的作用,带动农户养羊,争取到2010年全区养白山羊10万头。

责任单位:区农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五)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开发

1、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组织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投入,支持一批节能技改工程。支持开发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高效电机、蓄冷蓄热等节能技术。

责任单位:区经委牵头,区国资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共同推进。

2、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

积极引导发展资源与环境类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重点关注,支持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项目,帮助企业多渠道申请资助。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国家863计划项目,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共同推进。

3、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支持一批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生物柴油成套设备技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废旧汽车、废旧轮胎、电子废弃物、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型地下综合体建设技术,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煤炭技术等。对条件成熟的项目,积极申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节能及新能源关键技术”、“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责任单位:区科委、经委、发展改革委等。

(六)全面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1、进一步推进第二工业区循环经济工作

根据本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要求,落实第二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要有新的进展。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

2、扩大循环经济试点范围

在资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多的行业、工业园区、镇等,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强的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若干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先进镇,探索不同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对试点单位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推进试点单位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经委、科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共同推进。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区循环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完善综合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责任单位要细化本领域各项重点工作的年内目标和节点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将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等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要加强对本部门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确定一位领导负责循环经济工作,明确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根据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安排,结合本部门情况,细化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有关委办局、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

(二)落实和继续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

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相关财税政策,继续对企业开展节能环保、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商品有机肥、节水型器具改造等给予资金支持。对获得节能、节水认证的产品以及其它符合条件的节能产品和技术,优先实施政府采购。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项目、技术开发、法规标准制定、宣传推广等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委办局共同推进。

(三)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

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对高耗能行业中的落后产能用电实施加价。研究促进环境保护的电价机制,推进电力优化调度。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研究制定产业超能耗标准和超基数加价的政策。继续推进燃气价格改革,平稳实施相关调价措施。完善水价改革方案,建立促进节水的价格机制。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市政局、水务局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四)完善有关法规和标准

协助市有关部门开展《市节约能源条例(修订)》、《市可再生能源条例》的起草工作。协助开展市循环经济条例、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和《区产业能效指南》。加强对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的宣传培训,全面推进对国家能效标识制度和标准的宣传、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化能源标准化研究,研究制定交通节能管理标准。修订高耗水行业的用水定额。优先制定节能、节材、节水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实施好已经制定的节能和环保地方标准。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建设交通委、水务局、质量技监局等部门分别牵头负责,区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共同推进。

(五)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开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分析。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对全区年耗能2000吨以上标煤的81家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耗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在确保按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定期反映动态;区镇(工业区)要对年耗能2000吨以上的单位建立用能数据定期报送制度,分别向市、区报送。加强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建立脱硫废渣的产生和综合利用统计网络。

责任单位:区统计局牵头,区建设交通委、经委、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各镇政府共同推进。

重点工作计划例4

按照“做强新闻,整合专题,打造品牌,提升实力”的目标,着力在提升媒体竞争力和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上大做文章。对自办栏目进行重新定位和策划包装,下力气办好重点栏目、打造品牌节目、推出精品佳作,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一是坚持新闻立台,提升新闻影响力。高度重视《新闻》龙头地位,加强新闻宣传包装策划,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发挥喉舌作用,把握正确导向,提高宣传质量,多出精品佳作,将本地新闻栏目打造成为社会影响力大、观众反响较好的硬牌栏目,为加快我市发展增威助力。

二是加大策划包装,提升频道收视率。紧跟发展步伐,扎实搞好自办节目的创新,努力把《天南地北人》、《企业家风采录》、《大家说交通》等专题栏目办新办活,突出本土特色,创出地方风格,打响自主品牌,在满足观众收视需求的同时,全面提升频道收视率和竞争力。

三是加强外宣工作,展示新形象。把宣传良好形象摆在宣传工作的突出位置,采编一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送到上级台播发,坚决保持住在县市上送和播发稿量的领先地位,将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成就和先进经验宣传出去,为提升对外形象多做贡献。明年计划在省台发稿10篇以上,市台发稿60篇以上。

(二)适应广电网络发展新形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要实现广播电视跨越发展,必须在加强事业建设同时,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提高广电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年将把发展重点放在城区数字电视转换和农村广播电视普及两项重点工程上。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电视业务。明年完成城区所有电视用户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分片关断模拟信号传输,城区数字电视用户发展总量突破20000户。与此同时,着手进行各乡镇双向网络改造,启动农村数字电视转换工程。按照工作计划,我们在春节前率先开通北马、南马、毛庄、五里庄等城区周边农村的数字电视信号,之后逐渐扩大数字信号覆盖范围,明年上半年开通岗上镇、丘头镇、开发区、贾市庄镇等农村的数字电视业务,年内计划发展农村数字用户10000户。

二是继续加大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发展步伐,推进“村村通”向“户户村”转化。进一步提高节目覆盖范围和信号传输质量,让更多群众尤其是偏远镇村农民欣赏到清晰稳定的电视节目,早日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的过渡转化。

三是大规模推广广电宽带业务。开发数字电视多功能服务平台,同步拓展广电宽带业务,大力发展宽带用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明年借助统筹城乡发展和新民居建设工作,新发展广电宽带用户2000户,为占领农村宽带市场奠定基础。

(三)落实广告监管职责,净化整顿广告经营播出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电视广告监管问题,我局明年将采取五项有力措施,对电视广告播出工作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保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重点工作计划例5

一、持续深化改革改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行政职能。把粮食部门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控监管、政策指导和协调服务上来,在粮食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手段上实现新转变。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指导市、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思路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加紧完善改革后续管理工作,巩固提升改制成果。提升服务行业能力。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为我市粮食流通企业加快发展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行业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持续强化市场监管,提升依法管粮能力。

今年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要围绕一个核心,落实两个重点,着力三个加强,实现监督检查与服务的统一。“一个核心”即以政策性粮食库存监督检查为核心。“两个重点”,即加强国家各项强农惠农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三个加强”,即着力加强监督检查体系和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监督检查与服务的统一”,就是要把服务理念有机融入到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去,把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变成一支集粮食行政执法、粮食政策宣传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专业工作队。

三、持续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发展实力。

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摸清市县主食产业现状,搞好市场分析,科学编制规划和制定政策,培育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全省主食产业化名牌产品。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指导企业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带动公司做大做强。引导各国有参股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粮油加工产业产品升级。推进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积极谋划项目,大力推进招商活动,科学规划粮食综合物流园区布局,推进产业集聚。

四、持续抓好粮食购销,提升促农增收能力。

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收购方式和融资方式,认真落实最低价收购政策,规范收购秩序,维护农民利益。做好粮食销售工作。继续落实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竞价销售任务以及政策性粮食的移库工作;加强与用粮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继续搞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部队活动,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组织好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强军粮质量管理和网点设施建设,推进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灾区、贫困区和库区移民等政策性粮食保供工作。

五、持续加强宏观调控,提升保供稳价能力。

加强市级储备粮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健全轮换机制,确保储备粮储存安全、质量良好。充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进一步落实地方储备粮油增储计划,适当增加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适时调整储备粮油布局,增强调控能力。加强粮油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粮油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确保粮油市场监测到位,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得当。

六、持续夯实基础工作,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重点工作计划例6

2、围绕健身工程,加快设施建设。继续建设滏阳河、沁河两河沿岸“人字型”百里健身长廊工程,打造主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组织实施“城市体育公园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城市公园健身工程”“新民居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进老区工程”等各项工程,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的维修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

3、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举办第十七、十八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积极督导各县(市、区)认真做好三级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着手筹建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培训基地。

4、培育特色品牌,促进活动开展。在太极拳“五进”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进军营”的活动内容,并着力将太极拳“六进”活动打造成为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品牌。利用重大节庆、全民健身日、农闲季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层次多种、吸引力强的活动体系,引导群众科学锻炼、全面锻炼,让热爱健身、崇尚健身成为时尚。调动全市各县(市、区)的积极性、继续指导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环临漳自行车大赛、魏县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形成“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组队参加河北省第七届农运会,组织好我市运动员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残运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组队训练工作。

5、进一步加强体育总会的建设。加快相关单项协会的审查、换届工作进度,强化对各单项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县(市、区)体育总会工作的指导,年内全市所有县(市、区)均要建有独立的体育总会组织,并有效开展工作。

(二)以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举办好市第届运动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年-月将组织举办市第届运动会,这是全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精心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办成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全市体育盛会。各县(市、区)要尽快部署、精心组织,落实参赛市运会的有关事项,确保市运会成功举办。

2、承办好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经全国“飞跃杯”理事会批准,今年月份将在我市举办第二届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届时全国11个地市的田径高手将云集。我市全年还将承办2-3项省级赛事。

3、继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认真开展新一轮的市级后备人才和业余训练基地认定工作,力争在基地数量和扶持力度上均有所突破,积极扶持县级业余体校的恢复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实现60%的县级体校恢复建设;逐步形成以部级、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骨干,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支撑,县(市、区)级体校为基点的全市性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人才逐级培养、逐级输送的目标;做好运动员年龄与水平的衔接,保证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加快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改革。不断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巩固发展传统优势项目,开发新的潜优势项目,努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通过引进人才、学习经验、政策倾斜等措施,逐步改变优势项目不强势的现状,实现传统优势项目向夺金项目的转变,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备相当竞争力的绝对优势项目,增加夺金点。同时加大弱势项目的扶持力度,缩小与省内高水平队伍的差距,最终实现“夺金有强项,争分无弱队”的发展目标。

(三)以重点项目的建设谋划工作为核心,加快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

1、继续推进市游泳训练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年完成市游泳训练中心的设备安装、内外部装修工程,争取年内交工并投入使用。

2、积极谋划市体育中心和市北湖体育中心项目。市体育中心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和“三年上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市体育局已成立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前期谋划筹备工作,今年将按照全市“三年上水平”工作总体部署,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尽早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项目谋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3、加快县(区)、社区、乡镇级体育设施谋划建设进度。各县(市、区)要积极行动,结合“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开展,认真谋划县区级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建成的县区要向社区、乡镇发展,争取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逐步建成以市级体育场馆为主体,主城区区级体育中心为补充,县级体育场馆为依托,社区、乡镇级体育场馆为基础的三级体育设施网络。

(四)以落实体育产业政策为契机,实现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起草制定我市的体育产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为全市体育事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2、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多种所有制投资的政策环境,整合、盘活各类体育资源,推进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3、努力扩大体育销量。体育销售稳步增长,确保销售额度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长。

4、努力开发各类体育产业项目。除传统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等项目外,重点发展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和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模拟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重点工作计划例7

二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平台。2009年要进一步发挥资金办管理平台的优势,整合政府债务管理职能,实现政府债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对纳入资金办管理的开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政府建设性新增贷款实行规范管理,明确资金办对贷款资金调度使用和还本付息的管理职责,进一步明晰贷款平台责任,落实偿贷资金来源,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二、突出调度与调剂职能,全力筹措资金助推我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1、在资金的筹集上,实现我市开行贷款资金新增规模在20*年基础上增长20%,力争达65亿元。今年是省开行260亿元联合贷款的集中替换期,我市的资金规模不容乐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着力完善与省开行的定期工作会商机制,紧密跟踪其新增资金进展情况,要确保开行贷款资金规模同比增长20%的目标,全力落实65亿元开行贷款资金规模,充分发挥开行贷款“种子资金”的放大聚集效应,拉动社会投资,为保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确保全市GDP增长14%目标的实现。

2、在资金投向上,力争保证全市拉动内需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根据我市2009年“保增长、促和谐”的工作目标,加大贷款资金调剂力度,合理调整贷款资金规模、使用结构,确保贷款资金重点投向装备制造业等拉动内需的重点项目和教育、卫生及低收入住房等民生工程项目。具体是:

在装备制造业上,满足北方重工、化工园、航空园等装备制造业项目13亿元资金使用,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的实现。在现代服务业上,集中投入哈大铁路、会展中心等项目30.24亿元,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消费增长。在民生工程领域,保证九年一贯制教育、区域医疗中心、低收入住房等民生工程项目21.76亿元资金供应。

3、在资金使用上,保证资金运行安全、顺畅、高效,

努力提高项目专管员的政策执行水平,准确把握开行贷款资金使用的相关政策,加强现场勘验和文案审查,堵塞支出漏洞,保证审核质量,同时,改变目前坐等复核的工作模式,逐步推行前置审核,加快审核速度,确保资金支付初审在3日内完成。

4、在资金监管上,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联合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对贷款资金支付中和支付后资金流向及贷款资金会计核算进行专项审计,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三、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1、扩大偿贷资金筹措渠道,解决偿贷高峰期的还款来源。一是采取归垫返还、盘活存量的方式,对已完工项目的结余资金,通过调整项目可研建设内容,设立新项目,并协调省开行等相关部门,对项目的新增开行贷款资金,以归垫方式返还给区县财政,作为区县财政的还款来源,增加区县政府的还款能力。采用此种方式,对化工园一期、胜利明渠两个项目可一举盘活近5亿元剩余资金,增加铁西、和平区政府的偿还能力;

二是采取资金置换、扩大增量的方式,指导区县政府,采取移村再建和土地整理等形式,设立新的贷款项目,增加区县政府的贷款总量,并将新增开行贷款用来置换原来已经投入该项目的资金并作为区县财政的偿贷资金,扩大区县政府还款资金来源。采用此种方式,铁西区、棋盘山开发区等将增加偿贷资金10亿元,从而确保开行贷款的及时偿付。

2、全面落实偿债预算管理,建立政府债务偿还预警机制。监督指导市本级财政和15个区、县(市)政府开行贷款偿还指标全部纳入两级财政预算,偿债预算管理覆盖率达到100%;会同市人大对各区县偿债预算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政府债务结构的调整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政府债务考评办法,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增强考核力度,强化各区县债务偿还的主动意识。

3、加大催缴力度,按期足额完成贷款本息偿还工作。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前20天计算并下发贷款利息催缴通知,要求各贷款项目单位按规定将贷款利息于每季度13日前划入我办偿贷准备金专户;按还本日期贷款本金提前7日划入我办偿贷准备金专户。

4、跟踪偿还重点区县,及时预警。深入相关区县,提前掌握偿债预期。重点跟踪铁西、棋盘山、康平、法库等偿贷额度较大和资金筹措较困难区县的偿还资金筹集情况,密切关注偿贷风险,及时形成预警报告和风险预案,并提出解决办法,提请市领导决策参考,确保消除债务风险。

四、打造全国领先的开行贷款资金统一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开行贷款资金统计及运行风险预警机制

1、打造全国一流的开行贷款资金统一会计核算模式。以完善开行贷款资金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开行贷款项目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其核算办法,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类性质的开行贷款项目单位、及时准确反映资金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的开行贷款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开行贷款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行为,全面真实地反映开行贷款项目的建设成本,保证资金使用信息的真实、完整,进一步完善内部约束监督机制,确保开行贷款投资的安全、高效。

选择不同性质的项目单位进行试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梳理总结;针对开行贷款资金核算管理的要求,对开行贷款项目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市开行贷款统一会计核算办法》的业务培训,规范各项目单位开行贷款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行为;跟踪检查《*市开行贷款统一会计核算办法》的执行情况,对全市开行贷款项目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完成“面向开行贷款的政府债务管理模式及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课题的结题和验收工作。

2、建立开行贷款资金运行风险预警体系。适应政府融资范围扩大的趋势,将新增政府贷款项目全部纳入统计管理范围,确保管理覆盖面达到100%。实行开行贷款资金运行信息制度,完善开行贷款项目的风险监测信息网络,随时对资金使用、运行安全、债务偿还等方面进行跟踪,真实、及时反映资金运行、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对潜在的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并制定风险预案供相关领导决策参考,确保开行贷款资金安全运行。

加大资金运行分析深度,提高专项分析质量。适时调整修正开行贷款统计数据库指标,增强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围绕我市开行贷款资金运行状况、项目建设进展等方面,力争完成2篇以上质量高、影响广的分析预警报告,确保风险预警及时、准确。

五、强化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政务高效顺畅运行

1、加大调度协调力度,确保政务顺畅运行。加强处室间协调配合、业务工作调度力度,实现政务高效运行。上级来文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办领导传阅批示;内部行文、发文要及时、准确、无遗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文件办理,高质量做好会议前准备工作;发挥局域网效能作用,提高局域网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沟通供应商完成修改调整方案,适时建立资金办信息网站;及时落实下达主任办公会及办领导指示的工作任务,以及文件批示的各项任务,按时限提醒、督促完成;做好及时报告和信息反馈工作;建立保密制度及措施,提高全办人员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宣传,保证保密工作无泄密事件发生;提升组织人事工作水平,引入人才库、干部储备库机制,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突出行政管理,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强化日常考核力度。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千分制考核评比办法,做好考核记录和统计工作。同时,强化日常抽查管理,注重动态管理中的及时纠偏;进一步做好食堂、车辆管理等后勤工作。创新重大节日、员工生日的活动形式,提高食堂饮食质量;严格车辆管理与维护,优先保证处长、会议用车。严格按照制度、流程执行车辆运行费用支出管理工作,完善车辆管理台帐并认真登记、填写;加强车辆的保养与维护工作,保证每辆公务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推进住房货币化补助工作。按办领导的要求,加大我办住房货币化补助工作力度,争取1月末完成货币化核算和报批工作,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力争年底前让员工拿到补助款。

六、积极打造资金办品牌,提升在全市的影响力

1、扩大宣传渠道,全面提升我办影响力。加强五大宣传平台建设力度,巩固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平台,开辟市委督查室、市委办公厅秘书一处及*日报等资源,全年确保资金办信息在市委、市政府部门平台12篇以上;在我市主流媒体宣传上稿数量不低于6篇次;提高政务公开网内容更新频率、加大投稿和报送信息力度;每月编辑《资金办简报》2篇以上,通过省开行重要情况报告、融资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文章2篇次。

2、创新工作形式和内容,确保文字综合、信息调研、培训工作质量。以服务政府2009年工作重点为目标,围绕我办开行贷款资金管理、政府债务偿还等工作,重点开发市委秘书一处、市政府政研室平台,随时向市委领导进行报告;与市政府政研室及时沟通,做好政府报告基础材料的准备提供工作,确保我办提供的基础材料被政府报告、经济报告采用。

全面规范我办文字综合工作,提高我办文字综合整体水平,各处室设立一名文字综合员,提高我办文字工作质量,将已完成的业务报告、季度、年度总结、信息、市长专报等在办内局域网上挂出供全体员工点击学习;结合我办工作实际情况,确定我办2009年调研课题,经办领导审议后下发各处室,年终对调研报告进行评比,并将优秀的向金融刊物推荐刊登;制定培训计划,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培训活动;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由过去的聘请专家讲为主向员工讲座、专家论坛、文化之友等形式转变。

3、严密部署落实,高起点做好绩效评估工作。跟踪完成20*年绩效考评工作,随时掌握20*年度考评总结进度,力争取得较好名次;根据我办2009年工作安排和被考核内容,确定我办年2009年度重点工作;将被考核内容与各处、资金中心对位分解,按照内容认真督促各处室落实好准备工作;加强与考评部门的工作衔接与交流,力争在年终考评中比20*年靠前1-2个名次。

4、扎实推进我办文化建设,打造资金办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引导文化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上半年,围绕“文化与理想”主题,进行健康日、精神家园建设系列讲座等活动;下半年,以“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结合培训活动,采取邀请专家能人谈、参观历史遗迹、寻找文化遗产等形式,强化我办文化信仰的提升和文化风俗的推行。

开设资金办文化论坛。在内网上开辟文化论坛,建立办内人员的互动空间,针对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向、活动方式、行为效果等方面进行留言畅议,提升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塑造“敬业、责任、团队、阳光”的队伍形象,在各市直机关叫响资金办文化品牌。

重点工作计划例8

作为国家特大型企业,地域分散,人口基数大、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多、家属多、待业青年占有一定比例。作为计划生育重点人群,管理中存在"一低两难三弱"等问题。

--一低:即计划生育信息准确率低。由于占重点人口比例较大的是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均由原单位移交到其配偶所在单位进行管理。在进行隶属关系移交时,有些数据统计不准,孕情信息、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掌握不实。

--两难:一是买断工龄人员、家属和待业青年外出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强、情况复杂、难以管理。二是买断工龄人员对企业缺少归属感,不但身处的位置与企业远了,而且心灵也与企业拉开了距离,对计划生育持消极态度,有些人找出各种借口逃避孕检,使这部分人员的孕检率难于达到95%以上。

--三弱:一是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统计数据存在的偏差,信息化管理滞后,重点人口信息管理网络尚未形成,基层管理意识不强,计生宣传氛围不浓厚,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二是计划生育措施力度较弱,无法对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进行直接管理,一些工作只有通过其配偶才能沟通。虽然把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归为“重点人口”范围,但受关注的程度往往不及正式员工;三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好多过去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需要。

二、重点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法探讨

1、领导重视是关键

多年来,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证明,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只要主要领导做到亲自抓、负总责,计划生育工作就可以做好。先进的可以更先进,后进的可以变先进,整体工作会年年有发展、有提高。

首先要抓好责任落实,健全管理网络。特别要将重点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做为重中之重,把计生管理与服务、监督与检查纳入到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中。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奖惩办法,加大奖惩力度。管理部门与其基层单位要重新签定计划生育责任书,做到人口目标和责任层层落实。

二是管理措施到位。要专门制定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总结各阶段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对重点人口要重点关注,选树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2、调查研究是基础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特别是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投亲靠友的外地来油田人员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本企业的特点,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只有进行深入的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发现问题,加大管理力度,并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也使我们在宣传、教育和服务时能做到更有针对性,从而使工作的效果更加显著。

3、宣传教育是手段

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宣传教育要先行。这始终是一条治本之策。要以育龄群众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帮助育龄人群转变婚育观念,逐步达到自我调节生育的目的。宣教工作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生动活泼、入耳入脑、结合实际、持之以恒,需要计生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是多样性。要针对重点人口不能受到单位直接管理,地域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如广播、电视、黑板报、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发放资料、网络和"计划生育四进家"等形式,普及计生法律法规和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同时,要改变计划生育主要以女方为主的传统思想,对其配偶也要在隶属单位进行各种宣教活动,做到夫妻同教。

二是针对性。把受教育对象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对党政领导,重点宣传人口理论、计划生育政策;对计划生育信息员及骨干重点宣传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对新婚夫妇,宣传生殖保健及避孕、节育知识;对广大育龄夫妇,则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意义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宣传"三优"知识。对更年期妇女,讲授卫生保健知识等。

三是典型性。在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中,注重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与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启发大家。如对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同志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奖励。同时,对那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并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

四是激励性。由于教育对已经脱离了原来单位的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而言,缺乏经济利益驱动效应。因此,其配偶所在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经常开展一些由家庭成员参加的竞赛活动,并给优胜者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开展“四进家”活动,不但给重点人员带去党的方针政策,更要带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计划生育工作要使群众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才能使之产生认同感。要少一些口头利益、宣传利益,必须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利益。

4、综合治理是核心

人口与计划生育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而重点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更突出地体现了综合治理管理与服务的功能。既要做好注重机关职能部门的横向配合,又要注重和基层单位的纵向联系,形成完整有效的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搞好综合治理。

一是将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及家属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配偶所在单位的管理范围,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对重点人员的计生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要加强对重点人员配偶的管理,并通过他们,增强重点人员和企业的联系,夫妻双方一方违反了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要在所在单位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是要增加对重点人口计生管理人、财、物的投入,建立和健全工作网络,确保工作经费所需。要在充分摸清底细的基础上,搞好"移交管理",坚决杜绝人员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不能一交了之,要经常和移交单位计生委进行沟通。现在各单位都有比较好的内部信息网络,但计生管理统计口径及方法不一,所得出的数据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应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筑起一个人口信息新的工作平台,将所有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各单位间要定期进行信息通报,做到不遗漏人员,不留死角。

三是针对重点人口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立重点人员档案,摸清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家属、子女等人员的情况,掌握她们的生育状况、持证情况、再就业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要规范基础资料及报表工作制度,认真建立和规范基层单位的各项基础资料,狠抓重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严禁估报、乱报。

四是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度。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及家访等形式,增加计生干部和重点人员的接触机会。在为重点人口育龄妇女提供技术服务做孕情检查时,不断充实和完善孕检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克服"单纯孕检"的倾向,将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引入孕检工作中,将孕检工作变成了以保健检查为主,同时融避孕节育健康咨询、发放药具、法规宣传和情感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她们多做一些检查项目。并及时和孕检医院联系,对没有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进行孕检人员,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多种手段督促漏检者补检。对确有困难或身在外地者,要出具当地县以上医院证明。对患有各种妇科疾病的,要给予帮助指导,督促其到医院进行治疗。对意外妊娠者和超怀人员做到早发现、早督促采取避孕补救措施,避免给她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有效地杜绝超计划生育的出现。

重点工作计划例9

2.深入开展“促消费”活动。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组织引导、规范营销等综合功能,组织开展好“迎新春欢乐购物节”、“消费促进月”、“金秋佳节购物月”等活动,活跃城乡市场,促进消费增长。

3.搭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平台。力争年内在惠及民生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绿色环保项目上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着力推进便利消费、实惠消费、循环消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市场监测体系,落实市场供应应急调控措施,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1.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样本结构,加快建立反应市场变化的统计评价体系。重大节日、极端天气期间启动重要商品日报告制度,适时市场信息,合理引导生产消费和社会预期。

2.努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供应。完善《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加强生猪活体储备的管理,重大节日、极端天气期间指导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必要时启动供应应急预案,保障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三、实施“城乡流通网络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提高便民利民水平

1.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开办直营“农家店”,控制开办加盟“农家店”,鼓励发展乡镇商贸服务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多样化消费。力争全年新建改造农家店100处、镇级商贸中心10处。

2.进一步深化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等便民网点,不断改善社区消费环境,满足居民即时消费需求。力争全年新建改造社区超市、便利店40处。

四、推进商业设施的规划建设,培育商业聚集区,促进商业可持续发展

1.加快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督导荣成市加快编制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完成文登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专家评审工作,实施乳山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引导商业网点有序发展,提升商圈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

2.加强商业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工建设综合商贸中心主体工程,建成运营家家悦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年内新增大型商业设施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

五、深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产业化、组织化水平

1.标准化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对现有符合布局要求的回收站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不具备回收站点配置条件的区域,适度配备标准化回收亭,方便居民交售。年内力争改造建设回收站(亭)250处以上。

2.高起点建设改造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在城乡结合部区域,建设改造4处分拣中心、1处集散市场,实现集中收废、分拣、初加工一站式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再生资源资源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六、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工作,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1.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场所的升级改造。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实施场地搬迁,进行技术改造,使拆解能力由目前的5000辆扩大到20000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拆解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2.做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审核车辆报废信息,准确发放补贴资金,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车辆享受到政策资金的支持。

七、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家政服务网络,满足居民服务需求

1.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快技术开发,整合家政资源,启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市民和家政服务企业之间搭建供需对接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强化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支持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家政服务企业,年内培训各类家政服务员3000名以上,提升家政服务质量。

八、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完善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水平

1.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快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争三季度前完成市场的搬迁任务,完善仓储加工等功能,深入开展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将市场培育成现代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建设完成家家悦中心厨房,召开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支持连锁超市新增农产品销售区40处以上,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规模达到55亿元,受益农户新增1.2万户,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超市化、品牌化经营水平。

九、深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推进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1.推进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市商贸流通企业中开展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培育诚信经营示范典型。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诚信承诺,年内悬挂承诺匾牌的商贸流通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2.大力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签订2013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诺书》,组织“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普及法律法规,营造诚信兴商的浓厚氛围。

3.按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督导下属试点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确保通过终期评估验收。

重点工作计划例10

局党组决定,将2011年作为我局“作风整顿年”,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活动,着力解决个别干部惰性强、暮气重,工作效率不高,纪律观念不强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努力打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树立站排头、创一流工作理念,形成务实重行、纪律严明,高效运转、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着力解决“思想认识、综合能力、实干精神和自我评判”的四个“不到位”的问题。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力整顿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单位内部制度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全面开展行风和行政效能监察,不断完善各项奖励和惩处制度,对责任心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不良影响的要通报批评、进行责任追究或党纪政纪处理。

2.加强政务督查督办和行政效能监察,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项目建设年”,全局各部门,特别是登记窗口和各工商所的中心工作都要围绕项目建设年这一目标,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为发展服务”的意识。

今年,将以加强政务督查督办和行政效能监察为重点,开展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行政效能“一月一查”,做好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落实情况,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要以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转变作风上有新举措,严明纪律上有新提高,精神状态上有新气象来体现我们队伍建设的成果。

二、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努力提升队伍素质

(一)大力开展思想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

全局干部职工要查找自身在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作风、遵守纪律、廉洁自律、工作业绩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爱岗敬业为核心,以公正执法为基础,以诚信服务为保障,以廉洁奉公为准绳,形成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

(二)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人事教育部门要尽快制定出2011年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对培训方式进行全面改革,以全员参训和取得实效为目标,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考核机制。

二是立足岗位有针对性组织各种培训。今年,我局将组织计算机操作技能、食品快速检测、各类业务系统操作能力、案件查办、企业登记注册、消费维权、政务宣传等各种业务培训。通过“查缺补漏、按需分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开展分类培训,以学习促进提高业务素质、以培训促进熟练掌握业务,切实提高全局干部基本业务和操作技能,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是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比武竞赛、检查考评,在全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自觉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三、着力强化履职尽责,努力推进职能到位

(一)以“精细化监管”为抓手,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干部职工履职尽责

1.强化精细监管,提高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实施工商所精细化监管,以“细化片区责任,推进岗位管理精细化;优化职责流程,推进程序管理精细化;强化绩效考评,推进效能管理精细化;深化信息化应用,推进管理手段精细化”作为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2.强化保障措施,促进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加强实施精细化监管工作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保障,强化干部队伍的培训,牢固树立“以标准促规范,以服务促发展”的管理服务理念,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适应精细化监管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工作热情,以适应基层工商所精细化监管需要。

(二)认真贯彻深入推进“五化”的要求,强化履职尽责

1.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紧密围绕什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建设年”这一目标,建立优质高效的绿色通道,发挥工商登记职能,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助推招商引资项目在什邡科学落地。

二是创新监管手段,全面落实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企业登记信息综合运用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是发挥动产抵押、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等登记职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四是发挥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指导职能,做好个私协会党建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升级转型,加快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五是强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提高“什邡造”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是倾力服务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爱农、市场助农等工作机制。

2.提高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健全监管长效机制,突出食品、家电、通讯等重点商品的监测力度,不断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二是加强广告各个环节监管,建立广告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提升广告监管效能,深入整治药品、医疗、食品广告中的虚假宣传,严厉查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广告。

三是开展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行动,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

四是保持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行为的严管态势,实现有效监控、精准打击;加强“无传销社区”的创建和宣传活动。

五是突出建材质量,加强建材市场监管,督导经营者质量承诺制度,完善经营者自律制度,推广重点建材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3.以行政调解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一会三站”建设,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水平

一是要更新维权理念,畅通维权渠道,扩展维权网络,不断提高消费维权的及时性、便捷性,建立健全高效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12315维权执法网络体系,对农村消费、家电下乡、弱势群体以及群体性投诉等予以特别关注,进一步提升维权水平,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工商行政调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四、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目标

今年,继续以争创“三满意”为目标,努力创先争优,全面完成市局以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在创新创优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年度绩效管理排名力争第一,确保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