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7 16:10:06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1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其间的心理困扰,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同样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分。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一、开展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概述

1.落实中职学校心理咨询室日常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定期准时开放。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中午的12:40~13:40和下午的15:40~16:20,其他时间预约。认真做好个体咨询记录整理工作,并且在咨询之后做好跟踪随访工作,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2.利用板报、刊物、活动日、团辅课程等途径宣传心理知识,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老师指导学生心理小组成员出版心理刊物《心灵导航》,组织心理小组成员到各班级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知识。

3.与各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个别辅导;针对班级学生呈现出来的普遍状况,开展班级主题团体辅导。只有与班主任共同一起做好心理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有序开展团体心理活动

1.利用中职学校新建的团体心理活动室,有效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团体心理活动作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认识自我、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了有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自信心团体辅导系列,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常规团体心理活动,包括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沙龙、心理测试等形式,面向中职学校所有兴趣参加心理活动的学生,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带领他们分享更多的心理学的乐趣,通过心理活动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开设团体心理课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辅导的主题包括青春期教育、情绪调节、人际关系、高考前心理调节等,这些课程都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同时,聘请了校外的知名医生给中职学校财学生开展了青春期知识的讲座,解答了同学们一直埋藏已久的疑惑,他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形式的讲座。

三、办理心理刊物《心灵导航》

定期与学生开展例会,指导学生编辑心理刊物《心灵导航》。为了更有效地办好该刊物,在例会上,我指出了以往《心灵导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建议,同时也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争取把《心灵导航》办得更好。经过平时的交流和指导,《心灵导航》的版面和内容在逐步改善当中,投稿的质量也逐渐提高,希望下个学期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四、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我校学生志愿者一直以来都积极参加黄埔区青少年志愿者活动。在本学期里,我作为学校青少年志愿者的负责人,先是从各班级里积极招募学生志愿者,然后组织他们到黄埔区启智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学生主要是与启智学校的小朋友进行相互交流,与他们共同做收工、玩游戏等,并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带他们到少年宫参加游园活动。同时,我们也组织志愿者到庙头残联康复中心探望残疾人士,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五、继续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

1.坚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

2.继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争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1]同时,还进一步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

为把贯彻落实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真正落实到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新型师资创新意识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化,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也越加突出。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与成才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突出表现为:学习心理压力与学习心理疲劳,面对各种考试(尤其是中、高考和考研)表现出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升学择校或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无奈与烦恼,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异性交往)的困惑及恐惧,生理发育成熟与性心理问题的困惑,亲子关系中的腻烦和逆反问题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矛盾或障碍,导致的厌学、辍学、犯罪,乃至轻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学业优秀的青少年学生中,陆续出现了厌学、抑郁导致休学和辍学的现象……

因此,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力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个性,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亟待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拓宽教师的执教技能,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政工作的前提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为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教学、科研和教改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加大了增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尝试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引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丰富和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课教学内容与途径,为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激发师生们关注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与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不同程度地配备了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开设了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健康教育课、思想政治与心理辅导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等相关机构,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们对心理辅导需求量的增大,多数教师只会教专业课,不会(或忽视)为自己的学生排解心理困惑,面对青少年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厌学、休学、辍学乃至轻生无能为力。同时,相当一部分小学、中专和普通中学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师资,特别是许多省市郊区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为了寻求一次心理咨询帮助不惜长途跋涉。有些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发掘现有师资的潜能,安排有教育教学经验和自身素质较好的老教师或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领导的重视,并提出了在我国每一所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此举不仅使广大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欣慰,也使正承受着心理问题折磨的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更激发了相关专业教师、专家和学者的教研热情,因为这绝不仅仅是增设一门心理辅导课和一个教师编制,而是一种优化生命和挽救生命的教育发展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充分体现。

为优化素质教育,有关领导及教育专家曾指出:要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发展素质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3]同时,还指出:“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为首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应用性”。[4]

对此,笔者有两点对策与建议:

1.加大心理辅导师资培养的力度——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的壮大与优化不能仅仅依赖于现有教师的调整和改行,而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高师可以培养“职业责任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基本教学目标。具体地说,心理辅导老师要在具备健康人格特征、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拥有专业教学(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能,以适应当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在高师教学课堂搭建一个“探究和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师资的培训平台”。

2.关注社会,优化教育途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教学模式,将高校课堂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检验,通过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教育和双向受益,不仅为当今的大学生们今后求职、就业和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一条最佳途径,以便进一步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全方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辅相成的全新教育体系。

二、关注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与更新,是推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因素包括父母关系、经济条件、父母的期望值、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等。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性格特征(如脾气好坏、待人真诚或虚伪、性格内向或外向、意志力的强与弱等)及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等相关问题上。一般来说,在和谐家庭氛围长大的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个性品质较好,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学习兴趣广泛,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效率较高,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般不会形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反之,则会形成上述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例如,在不完整家庭(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长大的学生,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深感自尊心受损、遇事极为敏感、害怕他人提及自己的家庭及父母)以及人际交往紧张、恐惧、孤独、缺少生活激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正如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所说:“我会时常有不安全感,睡眠非常不好,经常会突然醒来,感到害怕……”有的还会形成受挫后的报复心理倾向及偏执型人格特征,极易将家庭带给自己的痛苦生活经历及挫折体验移植到他人身上。

转贴于

正如教育心理专家所指出的:“性格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在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最初对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家庭,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一个儿童在家庭所处的地位和家庭成员首先是父母对其影响和教育而实现的。”[5]

家庭教育实践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种教养模式上:信任与民主型模式,传统的管教与打骂型模式,溺爱与牵制型模式。后两种家教模式可以说都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协调及心理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位女大学生说:“我早已习惯了与父母居住并被家里所有人关爱。可现在,要与七个性格不同的同学朝夕相处,还要学着与他人处理好关系,少不了争吵和摩擦。我虽然知道应该学会忍让和照顾,但从小生活环境的差异给予了我们不同的习惯、个性和经历,总难免发生一些不舒心的烦恼事。一天晚上,我和一个舍友吵了几句嘴,可没想到,好几天她都不理我,我感到心里很不舒服。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她还总给我脸色看,再这样下去,我真的忍受不了了……”。还有的学生因为与宿舍某个同学发生了矛盾,导致了与同宿舍大多数同学的交往障碍,以致有的学生频繁更换宿舍或夜不归宿、拒绝住宿等,进而出现烦躁、头晕、失眠、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

可见,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默契配合。一般说来“中小学校与家长联系似乎太自然不过了,而大学与家长好像不需要有什么联系,因为大学生可以自己做主了”……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忽略了:学生家长对他们的爱和影响及责任意识是时时、处处、永不中断的。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要重视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并把上了大学的孩子当作青年朋友来交往,父母家人要注意给孩子榜样示范作用,用健康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去影响孩子,并了解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和如何给予他们所需要的爱?对于学校和老师(特别是心理辅导老师)来说,建议有必要把“帮家长与孩子建一座心桥”列入教育与科研计划之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优化当今大学生个性特征和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高校危机干预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合理奋斗目标的定位,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是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的保证

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对群体普遍性问题与整体发展的探究和实施,而忽略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培养,因此学生个体在学业发展与就业上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学校危机干预又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和生活氛围的不和谐与紧张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要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就有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即这个目标符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体能和智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如果自我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必然会导致自傲或自卑,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心理失衡或严重的心理障碍乃至疾病。

教育心理学专家曾指出:“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价值所在——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讲,具有发展个性(或人格)的功能,使人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性格和品德等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6]

例如,要重视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特别要注重高校“宿舍生活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们朝夕相处,其小群体环境与人际交往氛围的和谐程度如何,会更加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心态与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例如,有的学生在与寝室同学如何友好和谐相处的问题上,总感觉活得很累、很孤独,深感知心朋友难寻。在大学生对宿舍满意度的评价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宿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及矛盾。笔者认为,高校“宿舍生活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是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进一步探究和加大“高校宿舍和谐文化建设”的力度。

再如,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也要重视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例如学生提出:“学校提供实践的机会太少”“专业教师应让学生知道他们学的有什么用?”,“希望能创造条件向学生切实阐明清楚专业的现在与未来所应具备的素质”,“希望专业课教学能设法增强学生的兴趣”,“不同的学生易适应不同的老师,但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老师。希望能实行老师挂牌上课”,“老师与学生联系太少,希望加强师生互动,提供师生交流平台”,“课程排得太满,希望多给点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院系之间联系太少,希望能提供一个各院系之间新老生之间交流的平台”等等。[7]

建议多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的机会。可见,心理辅导老师如果不具备生理与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其他教师员工又极少有时间和精力主动给学生以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向涓涓流水滋润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产生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对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及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默契配合。[7]

首先,应当让学生客观地了解与评价自己(例如,从指导每个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地经历中的成功与挫折基础上,明确自身优势,客观评价自己的不足入手),建立自我成长与发展“档案”,由自己保存、自己随时“存款”;其次,心理辅导老师在对学生普遍了解的基础上,也要有一本“爱心手册”,用真诚和真情去关注个体需要特别心理帮助与心理支持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帮助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减轻心理压力,从自身和谐做起。

总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心理辅导机构和师资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改进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学习氛围,同时,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以便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倾听到他们深埋在表面语言下的呼唤,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与心境的和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领导为核心、以教职员工及家长为依靠,创新和构建一种集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教育模式及途经为一体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互动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注释: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3

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已经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名词,它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2014年8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国际青年日的致辞中提到:青年时期是充满重大变化的时期,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旅程可能会十分复杂,常常引发许多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次国际青年日的主题是“青年与精神健康”,口号是“精神健康事关重大”。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领域,这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为了更好的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追根溯源地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王声涛)。纵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家庭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及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长时间的家庭亲情缺失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的无助感和自卑感,这些孩子心理相对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自尊心强,处理事情的方式较为极端,容易从悲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二)学习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一是恐惧,二是厌学。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三)社交

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别注重感情的交流。但是,现在的青少年缺乏换位思考和共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导致产生友谊的对象不稳定,友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造成社交往来的挫败感。社交方面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几位的有被人误会、受人议论、当众丢面子与好友发生纠纷等。

(四)社会环境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当代青少年,还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这种模式导致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盲目性,并没有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再加上社会激烈的竞争,等到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又不知何去何从。另外,青少年受到急功近利社会急躁情绪的感染,影视作品追求享乐、崇尚暴力的不当宣传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学校、社会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心理课程的教育在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由于学校师资缺乏,一些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混同于一般的品行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加之社会心理咨询的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不知该向哪里倾诉。

二、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润物细无声”———契合课堂45分钟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上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面对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作为学生成长期的“关键伴侣”教师,除了承担着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还是学生心理上的支柱。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摒弃传统“填鸭式”的封闭教育,转而进行共情式的开放教育,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引导,让学生感受教师给予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从被动约束转变为自我约束,被动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例如在《语文》课本史铁生所写的《合欢树》一文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加入“我眼中母亲”的大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诉说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朴实平常的话语、一桌倾注亲情的饭菜,彼此分享母亲操劳背后那份浓浓的母爱,利用一点课堂时间让每位学生给母亲发一条“妈妈,我爱你,您辛苦了”的短信,感悟感恩教育,让学生逾越“爱要大声说出来”的鸿沟,拉近自己与母亲、与家人、与朋友、与教师、与社会的距离。

(二)“净化心灵”——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是教师走进学生的最好机会,教师脱去威严,脱去权威,拉近距离,走下三尺讲台,走进学生的心里,同学生共呼吸,感受学生内心的纯净。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会经常去学生的宿舍,而这个时候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刻,学生会挽留教师一起聊天,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她们会把教师当作自己同学、朋友,甚至亲人。当学生对你信任的时候,也是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也是心理健康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时候。面对青春期的许多困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会自我暴露。例如女生会很关注自己体重,那么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面对体重飞涨时的困惑,引导学生通过适当锻炼、科学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去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跟教师的交流,及时发现青少年在心理上的“症状”,“对症下药”开出“心理处方”,用我们“爱”的药剂去“治愈”青少年心理的创伤。

(三)“爱的力量”———让家庭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首要的作用。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也是父母。父母面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正确的面对孩子逆反期的这一客观事实,用爱感化孩子,理解孩子心理上、自我意识上的成人感,正视孩子独立自主的需求。学校应指导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成长的需要,理解他们,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四)“搭建平台”———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青少年不是游离的个体,他们最终要融入社会的团体里。社会环境影响着青少年方方面面的成长。例如,学生看到现在就业难的现状,对自己未来就业渺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会过怎么的生活,自己也没有目标,因此学生可能会先从思想上忽视学习,进而影响对生活的进取。面对类似的社会问题,舆论媒体的正确引导、社会团体的融入、政策法规的保障尤为重要。例如,校企合作就是转变理念、深化教育、拓宽渠道、解决就业的最好范例;学校可尝试与社区结合,通过社区开展所在辖区的用人单位进学校进行招聘,或者通过社区平台,学校将社区收集的招聘信息定期给求职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招聘的工作动态,确保青少年“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乎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兴旺,这也是一项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到社会等多方面配合的系统教育工程。我们应该真诚而又细心的关注、了解、理解、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良好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7).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解决,单纯依靠某一方都不可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增进实效,已经成为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为切入点。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依据

1.1 协同理论

协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其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二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层面、教育内容侧重点、教育具体目标等个性要素,也形成了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共性要素,二者可通过互为补充、互为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形成协调、同步和合作的整体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系统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学理论为二者协同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 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始终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开创工作新格局。政策文件为二者协同提供重要的支撑。

1.3 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我党和高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相互交织的新境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不能较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自立适应能力有限等原因,较多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二者协同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二者协同将更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价值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等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意志品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尽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把综合素质高作为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科学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利于丰富二者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移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倾听沟通的教育理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主动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适、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等方面内容。

2.3 营造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环境。二者的协同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二个系统环境因素的协同,当然并不是环境的简单叠加。协同优化了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协同的深入开展。二者的协同分别影响和改变着各自的环境。环境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依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依性质来分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形态来分可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所营造的和谐稳定育人环境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路径

3.1 管理体制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首先要解决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问题,特别要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协同。高校要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领导,预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或缺位现象,成立校院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两方面工作实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安排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步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配齐配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工作队伍的考核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协同的深入开展。

3.2 课堂教学协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系统讲授和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交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知识和教育。可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在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3.3 社会实践协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寒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要抓好社会实践这一重要支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实践领域的交融,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项目,不断增进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及自我成就动机,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教育队伍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专职政工干部、学生干部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等,二支队伍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和重合。高校要认真做好两支队伍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支队伍的有机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使之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加强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队伍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实现彼此的互助和协作。教育队伍协同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来提升工作的实效。

3.5 校园文化协同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陶冶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摄影比赛、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歌咏比赛、琴棋书画、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5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6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奋斗不屈的智慧结晶。同志在2001年考察江西时把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高度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发展变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井冈山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对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解读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为期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最艰难时期,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却从这里烧向了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开始,肩负起了解放全国、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历史告诉我们,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的宝贵经验总结,是引领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和力量支持。

1.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八角楼上的灯光是微弱的,但摇曳的火苗却闪烁着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2.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这块革命根据地上诞生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同志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解放道路。这种种尝试都是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客观分析国内国际革命形势,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闯新路的举措。事实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才能一步步冲破思想的枷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走向成功之路。

3.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制胜法宝。不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都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其制胜法宝就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人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水。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放在首位,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由此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石。

二、坚定信念,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处于发展变化当中。对于正处在一个空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压力之下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会碰到以下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等。[1]要想帮助大学生顺利解除各种困惑,解决各种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人与事,学会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第二,弘扬井冈山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合理调适心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第三,发扬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铺张浪费,不互相攀比,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敢闯新路,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意味着我们应深刻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墨守成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不断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提供新的支持。

1.不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只是少数人的工作,应得到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高校应当不断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致力于不断普及专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能,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

2.加快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专业化进程,使心理咨询工作往常态化方向发展。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具有雄厚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加入现有的心理咨询队伍,鼓励心理咨询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扎实有效地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

3.依托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多种活动载体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大学校园里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一般而言,高校一般会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如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我们认为,为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高校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将其理念注入各类常规活动之中,以各项活动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不露痕迹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竞赛活动。

四、集思广益,不断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集一人一时之力是无法将工作做好的,唯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高校内管理、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而且应包括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其理念应扩展至整个社会,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其次,集思广益,以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社会需求不断增多的趋势。我们不仅要从学习、生活、就业、恋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且要关注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再次,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高校也应重视与学生成长有着密切关系的家长、教师群体,他们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及咨询也是非常必要的。再其次,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除了传统的心理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各类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外,还可多尝试专业性较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沙盘游戏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在教育载体方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容易,交流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开展网络心理辅导课程、在线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聊吧,等等。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与此同时,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最艰难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无疑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唯有坚定信念,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唯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唯有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7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德育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被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和专业实践基本被中断和停止。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恢复和重新发展心理专业以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许多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者发现学生中相当多的问题,并不完全是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而应该是属于心理范畴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时在大学里掀起的西方心理学热,为他们积极大胆地冲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束缚,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际环境的影响、国内状况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迫在眉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际心理卫生运动尤其是中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心理卫生学科的逐渐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造就了一批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志,逐渐形成了一支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

第三,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逐渐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发潜能,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也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四,健康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转变,使高校医务人员开始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疾病中的作用。

第五,德育理论界的研究认为,德育应该包括四方面,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健康的培育,从而使一些从事大学德育的教师参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这个时期,以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院校开设了心理学健康教育讲座或选修课,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咨询等。这可以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起步阶段,为后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而成为政府行为和普遍的社会行为,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献中一次又一次地对高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色彩日渐浓厚。

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等,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少高校还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来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带动、指导工作的开展,探索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和高校在理论和实践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5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决定,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观念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落实《意见》的实践中,各地高校都充分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近年来,不少高校累积了宝贵的经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人、财、物的投入上正在逐步落实,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法、途径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总结

1.政府政策导向有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的根本指针

政府的政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针,指引着学校前进的方向。学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的探索到政府的逐步重视,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此迅速的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体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议程。

2.高校的高度重视以及多方力量的参与,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的基本保证

由于国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等方式,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丰富的理论实践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短时间内和大范围的全面推进,在摸索中逐步走向成熟。

3.工作方法多样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运转的必由之路

良好的途径和方法,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能够给教育过程带来活力,以保证教育目标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没有切实可行的、适应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很难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面对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一定要开辟多种工作方式,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运转的必由之路。

4.提升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是决定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核心要素。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作一种职业、一种行业、一种专业,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学科融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通过倡导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培养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类相关专业等途径,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发展迅速,但整体水平不高,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总的看来,体现在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冷到热;从开始介绍引进到发展自己的研究;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不少高校累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实践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逐步的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

尽管如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并不高,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宏观来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还较低,与学生、社会、时展要求还相去甚远;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一般来说,沿海如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等地区的院校以及一些重点院校比较重视这一工作,能及时接收和响应政府政策,发展相对要快些;对于其他一些边远地区,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开展,对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是不利的。

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要注意提高整体的水平,让大多数院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以防治心理障碍为重点,关注心理发展不够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的,学生有了心理问题,辅导人员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预防治疗为主,以发展成长为辅。

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以患有心理疾病的少数大学生为工作重点,出现问题才给予关注,忽略了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模式。因此,为了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开展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这一工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关注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依循“发展―提高”的模式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只是重点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远不能满足现实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兼顾全体大学生的工作模式还需进一步转变。

3.操作模式以课程模式主,实施途径单一

课程模式主要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重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系统科学的传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具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结构性、系统性都比较强。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采取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难以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方法和技术的传授,往往会变成针对性不强的心理学基础课;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不利于开展这些教育。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必须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与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相结合,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如咨询辅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心理教育综合课模式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都十分关注的工作。一方面,政府的引导、学校的重视、社会的关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切实落实政府政策,将心理健康课程引入课堂,开展相关的活动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学术团体的理论研究,医务工作者的实践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生应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完善,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自己。

回顾这30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不足之处,能为以后我们顺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高校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个责任,继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辉煌。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92-03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挑战,将二者结合起来非常有必要;同时,由于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内容具有相关性,师资队伍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将二者结合具有可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入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国知网上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或者相关内容的研究共有319篇论文,但绝大多数都侧重于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讨论二者的互相融合这个问题。本文从二者共同的重要性出发,主要阐明其相互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两个专业长期的发展中已经有经过大家认可一致的定义,在这里就不多表述。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三观,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具备健康的状态。一个侧重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侧重对社会的适应,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但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受教育者对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思想、心理和行为,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才能真正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同时,个体的发展和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心理健康,把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面对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使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日益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日益巨大:例如“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文化多元化的挑战,社会转型与社会风气功利化的挑战,大学生群体多样化发展与传统教育方式滞后的挑战,网络新媒体发展与信息多样化的挑战等等”[2]。这一系列的挑战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方面带来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会给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应对时代挑战的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是面对时代的需要。

2.实现协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发展弊端明显,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方向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心理认同基础。二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协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如访谈、心理咨询等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走心,效果更明显。

3.实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支撑的教育会成为一种缺少人性关照的空谈,只有心理健康教育而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教育很容易造成教育方向的偏失,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只有路径而没有立场的泛泛而谈。”[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两个基石,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离不开二者的结合。

(二)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和联系。这就为二者融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1.目标上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进而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从终极培养目标来看,二者都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2.内容上的互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侧重心理层面,核心问题是大学生的成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核心问题是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4]二者的教育内容有很强的互补性。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培养健康心理状态内容的引入,弥补了通过单纯灌输说教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不足,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入,使得受教育者意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健康心理状态养成的重要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3.师资队伍的交叉性。从目前队伍构成来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队伍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两支队伍都是由常规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交叉部分是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这些常规人员。除此之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中还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还有一部分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这两项工作并不是单一进行的,因此在很多高校,这两支队伍已经逐步整合成一支队伍,以通过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这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朗。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路径

(一)转变“两条线”意识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虽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意识,两条线意识明显;少部分教育工作者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相互替代。这些错误的认识与看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把学生出现的问题统统归结为思想问题,因而用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的内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与其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对于类似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转变“两条线”认识,树立统一解决的意识。

(二)注重终极目标的实现,互补教育内容

首先,对行为方向的目标进行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一致的根本目标,但在具体目标上各有侧重,因此要重视二者终极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只拘泥于实现具体的教育目标。

其次,实现教育内容的互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既有思想政治问题,也有心理问题,两者经常是交织出现的。因此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时也要具体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先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样,在培养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如果他的政治观、价值观都不正确,我们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政治观、价值观的教育。只有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5]就是强调高校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抓二者的交叉性和关联性,“既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又把握青年成长过程的心理规律,做到‘双管齐下’,在教育过程中发挥‘1+12’的功效。”[6]

(三)整合师资队伍

首先,将两支队伍建设成既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包含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师资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要求建立起一支以专业的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政治教育者为辅的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6]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培养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基础上,也要引入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教师。

其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对其进行培训,使其具备从事两项教育的基本资质,例如可明确地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等,此外还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借鉴方法和手段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上各自有惯用的形式,各有特色,在实践过程中结合两者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克服两种教育在施行过程中的局限,使两者优势互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思想教育工作的阻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通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宣泄法等技术,可以使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通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加强对学生发展特点、个性特征的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心理学有关个性的原理对学生的特点和人格特征进行确定和分类,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以人为本、共情原则,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深入大学生内心,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和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体教育的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过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侧重于集中的授课等,对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缺少关心和了解,实际上个体教育是了解学生心理,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每个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可以促进集体思想观念的形成。”[8]实现群体教育是主流,针对具体情况的个体教育的灵活应用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引用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一些方法,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宣传引导活动,因此宣传这一方式是实施教育的法宝,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借鉴这一方式。之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着知晓率较低、覆盖面窄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形式――宣传教育,如运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络等,对特定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答方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弥补心理咨询坐等学生上门的局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普及效果。

(2)“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针对地运用集中教育、典型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8]分情况分类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摆脱心理咨询的单一形式,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知识逐步全面的普及,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与水平,促使其心理素质得到不断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唐志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52.

[3]罗金彪.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77):81-82.

[4]李慧卿,刘丽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73-74.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5-05-0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9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发展历程。然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轻视;重形式,轻成效;重说教,轻体验;重矫治,轻发展;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也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真正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最终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走上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道路,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给予重视,加强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帮助学校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二、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工作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它对学生个人的参与性要求比较高。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将出发点和着眼点定位到学生身上,真正将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建构,把目标定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自己生成知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法,重视工作成效

工作思路的改变,必定要求工作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以学校或者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无非是上心理健康课、学科渗透、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但却无法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效果一般。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多搞一些以建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体验活动。例如:心理活动课程、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剧等,同学们通过活动参与、情境体验、经验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起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积极影响。这样提高心理素质的效果是明显的、持久的、深刻的。

四、重视教师成长,加强师资建设

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培训体系,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通过培训逐步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也可灵活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另外,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给予制度上的保障。

五、整合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发展

张大均教授认为,在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单一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采取整合培育模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单一地限定为心理老师的专职工作,没有与学校其他教育环节有效地融合,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更是严重缺失。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开发和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事半功倍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常规性、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在教育教育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要重视其发展,从制度上、管理上、资源上、队伍上、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也要加强行动研究,及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并走向规范化、学科化。

【参考文献】

[1]唐为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科学教育前沿.2010(12).

[2]游彤.试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误区及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3):66-69.

[3]朱利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校园心理.2009,7(5):321-323.

[4]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22-2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例1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New Approach of Four Mode for the Art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Education

――Tak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rts and Media As An Example

LI Guofang[1], CHEN Jiajie[2]

( [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rts and Media, Beijing 100875;

[2] Dept.of Astronom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equal important as their growth.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rts and Media Department base on students' self-requirement, combine with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deas to explore the new mode of it, and open up four mode of new approach to the art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the art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elf-requirement

0 前言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相对特殊群体,个性普遍较强,精神健康和成长中的自我需求问题也更加突出。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深入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策与成效,探索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以期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艺术属于文化范畴,艺术教育的文化观念就是要以人为本。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教育问题,近年来最主要的任务可以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知识教育一定要跟社会的职业化需求相关联;第二,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和成长中的自我需求。现今,大学教育还没有完全的做到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是规范的、统一的、齐整的。但是对于个体差异的关注,还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空间。

1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

学生在大学的这段时间,是人在价值观、对人的认知、对情感的确认、对自身角色的证明各方面来讲一个最关键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校园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针对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可将主要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而针对问题,又可以从自我需求的角度切入,探究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1.1 个性独特叛逆

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大学中,他们开始带着质疑的目光和精神去认知客观事物,常常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现有结论,愿意独立深入探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敢于怀疑和争论。这种思维特征反映到行为特征上即表现为,艺术类大学生多具有独特的个性,逆反心理较强,对灌输色彩较强的教育方式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常表现出自我约束力稍差的问题,同时,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艺术类大学生更加喜欢表现自我,更勇于尝试。个性独特叛逆,自制力、约束力稍差,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之一。

1.2 价值观偏差

这一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艺术类的大学生可以说都是在“4+2”的方式下成长,“4”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即是爸爸、妈妈。多数人不会懂得谦让,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来衡量朋友。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天枰,随时都可以用来称载每一个熟识的人的心,然而心中的天枰并不是万能的,它总会有些偏差,但是及时调整后便会减少出大错的可能。可是当代的大学生们处在成长阶段,特别容易忽视天枰上用来交换的物体,不愿意付出,太在意自我需求,那么就会使天枰逐渐失衡。价值观偏差,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之二。

1.3 认知度软化

在经历了高考后来到大学,学生很容易处于一种迷茫或者是堕落的状态,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好争取了,或是认定只要有张毕业文凭一切就都好办了。因为这种不健康的想法,有一部分人离开了认真求学这条轨道,这是一种令人哀叹的选择。认知度软化,容易好逸恶劳,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之三。

1.4 情感控制力奇缺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这个年龄也差不多都在谈恋爱,现在校园里学生谈恋爱的人很多,要正视校园中的现状,因为这个是禁不掉的。但很多学生恋爱之后失恋有阴影,一碰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其实这是他们在确认自我和连接社会的一种探索,这个时候关键就是老师面对这种现象该怎么做。老师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告诉他要专心学习不要这样,而是针对这种已经普遍存在的现象拿出最有效最有用帮助。情感控制力奇缺,容易向挫折屈服,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之四。

1.5 角色确认过急

这个年龄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很普遍的现象,特别希望给自己找到一个位置。出去打工的也很多,有的学生打工之后被欺骗或是人际交往不和谐,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自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患得患失的有,妄自菲薄的也有,容易跳过在角色确认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调试自我完善的过程,一心朝着一蹴而就的方向走,不是科学的成长路。角色确认过急,容易自我迷失,是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之五。

2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策与成效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不仅通过学生安全预警网络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实行“特殊时期集中疏导、日常生活持续养护”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到“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2.1 推行心理养护,确保心理健康

为开阔学生的学习生活视野,增进集体意识和团结氛围,学院积极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学生活动。为了在学生中倡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学院专门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抵御校园外的不良风气,使学生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学校里在学院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管,有人关心你们,在学院已形成学生们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加强对辅导员的指导工作,要求班主任老师把学生身心安全当做课题来抓,定期将问题学生的情况做成案例供全院班主任老师共同分析研究,集思广益,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学生工作的科学氛围。

2.2 深入心灵交流,营造健康氛围

发挥基层班级体和支部的作用,依赖它们对同学进行观察和摸底,定期与重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同学交流、进行开导和教育。同时,定期与学生谈话,通过交流发现问题,针对同学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去帮助他们减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不定期地组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患未然。

2.3 着力心理减压,持续情绪疏导

突出“减压”这一关键的心理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新颖独到的学生活动与教育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班委的力量,定期召开班级“减压茶话会”。班主任主持会议,召集同学就学习困境、生活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展开热烈讨论,共商解决方法,班主任密切掌握问题实际解决进展,并及时和学生工作领导沟通交流,形成长效机制。利用节假日契机,组织形式创新的师生联谊活动,如:通县台湖镇共建、松堂敬老院临终关怀、特邀心理咨询中心老师进行“情绪和压力管理”专场讲座,从专业心理健康层面、学生心理养护角度,及时有效地疏导学生情绪。

3 开辟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大模式新路径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切入口,不断思索心理健康教育新对策,结合艺术与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软环境建设新思路,开辟了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走出了一条四种心理养护模式互补的新路径。

3.1 “家”模式

发动学生之力,将田家炳楼(艺术与传媒学院)打造为“艺家人”最温馨的家园。“艺家人”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学校里在学院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关心,在艺术与传媒学院已形成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师,不是家长的习惯。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融入“艺家人”的生活,形成独特艺术修为打造宽平台。拿出的亲和态度、包裹的严肃内核、坚持的温暖命题、营造的家庭关系,不仅是“artfamily艺家人” 博客,这个“家”模式已经以亲和的姿态、全新的形式渗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

3.2 “母亲型辅导员”模式

母亲型辅导员,即根据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或严厉、或谈心,用母亲型的方法将难题一个个解决,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管事儿的”“当家的”妈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从1993年开始尝试着探索“母亲型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模式,辅导员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怀中,全程跟随学生的文化活动和身心成长进程,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情况、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做到了如指掌。理解不一定能换来理解,真诚一定能换来真诚,以特有的爱和真诚赢得学生的爱和信任。

3.3 “360度跟踪养护”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是所有学生工作者的原则,但是怎么去做则莫衷一是,其实道理很简单,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学生放在中间,作为三维空间的原点,360度的去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引导和关怀。在心理养护上开始,在教育理念上坚持,在身体健康上关怀,在服务学生上用心。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 “家文化”为指导思想,用“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独具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色的“360度跟踪养护”模式。

3.4 “互助与内生成长”模式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过于夸夸其谈,谈起大学里的学科底子都能够洋洋洒洒,但真正走到社会上,动手能力极差,跟社会的融合能力极差。艺术与传媒学院倡导的“家”模式,绝不是娇惯的培养方式,而是希望在这个家里的所有孩子最终都能得到两种心理上的成长。一种是“互助式成长”,一种是“内生式成长”。

互助式成长,是与这个“家”里的兄弟姐妹一同努力,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与收获中学习并得到成长;内生式成长,是在互助式成长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真正得以提升。老师不能让学生一辈子呆在校园里,他们最后的出路一定是要走出去的。那么,他们走到社会上是不是成功,是不是自信,是不是有这种能力去跟人交往。学生要提前培养的不光是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他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良知,作为一名被聘用者在社会角色中应有的自我调试的能力,成功者所应具有的自我实现和完善的能力。

4 结语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切入口,不断思索心理健康教育新对策,开辟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模式、“母亲型辅导员”模式、“360度跟踪养护”模式、“互助与内生成长”模式,走出一条四种心理养护模式互补的新路径,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