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考试成绩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6 01:51:12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例1

一、引言

全国普通高校考试(简称高考)是部级测试,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吴坚、杜建华,2000)。现在全国几乎每个省市各所中学在高考前都会进行模考。河南省根据实际,在高考前进行三次模考,使考生了解熟悉高考的考试情况。考生也可以通过模考初步估测自己在高考中所处的位置和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以便更好地填报高考志愿。此外,模考还可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发现知识盲点,及时查缺补漏,以便为高考做进一步准备。模考对高考成绩及录取是否有预测作用?预测作用如何?本文对河南省某中学2011年高三学生三次模考英语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加以分析,以检测模考对高考的预测作用。

二、预测效度

高三的模考是对高考的模拟,考试范围、内容、形式、分数的评定标准均与高考相似。目的是通过模考来预测高考成绩,预示考生被高校录取的可能性,督促考生查缺补漏,更好地备战高考。同时,模考毕竟不是高考,在考题质量、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等方面仍存有差异。因此,就存在模拟测试的准确度如何、有效性如何等问题。

效度是考试有效性和正确性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从统计学角度看,效度指根据考试分数作出的推论或预测的准确程度。考试效度的高低反映考试能否达到预定目的。考试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考生能否通过考试发现自己仍未掌握的知识盲点等,都是考试效度应关注的问题。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直接目的是选出符合学校要求的优秀新生,所以与人才预测有直接关系。“这种考试的预测与将来高考的实际录取情况的接近程度,就是考试的预测效度,即效标效度”(吴坚、杜建华,2000)。所以模考实际上就是同种水平的另一种效度。检测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考试分数(模拟考试分数)和效标(高考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模拟考试对高考成绩及录取是否有预测作用?其预测作用如何?

2.研究对象

参与研究的101名学生来自河南省某高中的2011届毕业生(男生38人,女生63人),没有往届复读生。三次模考与高考成绩满分均为150分,排除了缺考考生及考试评分标准不同等干扰因素。

3.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了101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及三次模考和高考英语成绩,将这些信息整合并保存为Excel格式,读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相关分析结果

本文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显示,第一次模考成绩与高考成绩显著相关(r=0.715,p<0.05);第二次模考与高考成绩显著相关(r=0.839,p<0.05);第三次模考与高考成绩显著相关(r=0.894,p<0.05)。三次考试都具有合格的预测效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高考成绩。

那么预测效果到底如何?“决定系数”(即相关系数的平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决定系数表示一个变量的变差数由另一个变量的变差数决定的百分比。

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决定系数为:r=0.512

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决定系数为:r=0.704

第三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决定系数为:r=0.799

数据显示,第一次模考有51.2%的可能与高考成绩(效标分数)有关,第二次模考的预测效度为70.4%,第三次模考的预测效度为79.9%。这进一步说明了,模考对高考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且第三次模考预测效度最好,第二次次之,第一次最低。但三次模考中分别有49.8%,29.6%和20.1%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试卷因素。三次模考试卷难度不同,知识点覆盖范围不同。第一次模考只是一个初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还不牢固,为了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学校把第一次模考难度定得较低,以免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这样的考卷与高考试卷的标准相差甚远,效度不高。但随着复习时间的增长,对知识掌握牢固程度加深,模考试卷在知识覆盖面、难易程度、考题质量等方面更接近于高考试卷,即效度更高,因而模考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度更高。

第二,个体因素。初次模考距高考时间较长,一部分学生没有引起重视,导致没有发挥出真正水平。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生们在主观意识上越来越认识到高考的重要性;随着模考次数的增加,学生在心理、答题技巧等方面逐渐成熟,对高考逐渐做好准备,影响因素越来越少。这充分证明了高考前模考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回归分析结果

三次模考对高考成绩有何预测?通过回归分析,以三次模考成绩为自变量,高考成绩为因变量可预测理论上的高考成绩(见表1)。

表1显示模型2的拟合度高于模型1(0.899>0.894)。回归分析排除了一模成绩,以二模和三模成绩为自变量,高考成绩为因变量,分析得出常量a=16.799,系数b1=0.651,b2=0.220,则:高考成绩=22.114+0.651*第三次模考成绩+0.220*第二次模考成绩。假定一个学生的第三次模考成绩为100分,第二次模考成绩为90分,则他的高考成绩即为107分。

通过回归方程,学生可在三次模考成绩出来后,较准确地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绩,并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认真总结与复习,力争有所提高。

3.成对样本分析结果

学生在三次模考中成绩是否有所提高?我们进一步分析数据。数据显示,三次模考成绩都显著相关(p<0.05)。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问题:三次模考平均分中,一模平均分最高,二模其次,三模最低。这样的结果并不排除:第一,三次模考试卷难度不同。随着复习的完善,学校提高了考题难度,增大了知识点的覆盖面;第二,个体自身因素。数据显示,有些学生一模成绩很好,但二模、三模成绩下滑现象严重。可能这些学生在一模中取得好成绩就沾沾自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成绩大幅下滑;或者部分学生一模成绩并未反映其真实成绩,二模和三模才较真实地反映了真实水平。不论原因如何,这样的模拟成绩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在心理上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五、结语

效度是考试有效性和正确性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某高中2011年学生三次模考与高考英语成绩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相关分析显示,三次模考成绩与高考成绩显著相关,对高考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第二次和第三次模考较准确预测高考成绩。

2.第三次模考对高考的预测效果最好,第二次次之,第一次最差。

3.三次模考中第一次模考平均分最高,第二次次之,第三次最低。

模考对高考具有预测性和必要性,但也存在着预测不准的问题。以上分析结果对高中模考的启示:(1)模拟试卷的难易程度、知识面覆盖范围、考题质量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应尽量与高考试卷保持一致。(2)学生应在模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并从模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在冲刺阶段加强对知识的掌握。(3)学生应注意不要因在模考中的失败而感到沮丧,放弃努力。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在高考中成绩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标准化考试――理论原则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李清华.语言测试之效度理论发展五十年[J].现代外语,2006,(1).

[3]马广惠.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

[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吴坚,杜建华.高考统测对高考成绩的预测作用分析[J].大理师专学报,2000,(2):96-99.

考试成绩分析例2

1 引言

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中文译名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它是世界著名的、优秀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PSS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统计分析和数据管理系统。SPSS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有灵活的变量变换和文件交换系统,多种统计图表的结果输出,并具有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兼容等特点,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人文学、生物学、教育学等领域已取得了深入的应用。它操作简便、好学易懂、简单实用,是学术界经常使用的计量软件。SPSS的主要功能为:回归及相关分析、聚类与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等十几个大类。下文将以某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样本,简单分析了一下SPSS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2 数据来源和数据录入

笔者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某班30名同学的一次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各项成绩包括大学体育、程序设计语言、成绩设计语言SJ、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档案学概论、信息系统管理和总分8项,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将存在于excel中的表1,通过“文件”“打开”“数据”“文件类型”选择excel一选中表某班同学期末考试成绩所在的excel文件一点击“打开”,便可将excel中的数据导入SPSS。

3 数据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3.1.1 频数

在数据视图中进行以下操作:点击菜单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将7门课程及总分项添加到变量中,选中“图表”中的“直方图”并勾选“带正态曲线”后点击“继续”,勾选“显示频率表格”项,点击“确定”共出现8个直方图,图1是其中一个。由图1可分析,大学体育成绩的均值为89.03分,取得89-91分的同学占8人,得分在80分以下的2位同学需加强此方面的锻炼。大学体育成绩呈正态分布,标准差为5.411,反映出此体育教师的评分较合理。

3.1.2 平均数与标准差

在数据视图中进行以下操作:点击菜单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在“描述性”对话框中添加7门课程和总分项到“变量”,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点击选项中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后点击“继续”,单击“确定”所得结果如表2:

由表1可知,大学英语中的极小值为55分,存在挂课现象,该同学必须重修,来年选课时应及时通知该同学重修。程序设计语言和大学英语的均值达不到70分,英语和计算机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两个技能,我班需实施一些措施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程序设计语言的标准差高达10.189分,极大值94分,同学们可以向计算机水平高的2009409035等同学请教。

3.1.3 分组求平均值

分组求平均值是对数据分组描述,可以输出分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极值等,即对数据进行多层分类汇总。点击菜单栏中的“分析”“比较均值”“均值”在“均值”对话框中,将“总分”添加到“因变量列表”、“大学体育”添加到“自变量列表”,点击确定。结果为表2:

随着体育成绩的逐步提高,总成绩均值出现了高低起伏不定的趋势,这说明体育成绩和总分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加强体质锻炼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因此多运动不应成为成绩不佳的借口。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只是学习好是不行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大学作为与社会接触的桥梁,素质拓展活动也不可缺少。同学们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力图使自己成为一名四有新人,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部发展。

3.1.4 数据探测

点击菜单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在弹出的“探索”对话框中,将“总分”添加到“因变量列表”、“档案学概论”和“信息系统管理”添加到“因子列表”,选择“绘制”中的“茎叶图”后单击“继续”,选择“输出”中的“图”,最后点击“确定”生成如图2所示的两张箱线图:

图2中的两幅图呈现出同一个趋势,即数据点分布在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对角线附近。也就是说,无论是档案学概论的成绩还是信息系统管理的成绩,都与总分是正相关的关系。换句话讲,一般情况下,专业课成绩高的同学,总分也就越高。由此可见专业课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把专业课放在首要位置。

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类聚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

现将全班30人按总分分为三类,以直观、简明的方式统计每个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所处的位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点击菜单栏中的“分析”“分类”“系统聚类”一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总分”添加到“变量”、“学号”添加到“标注个案”,分群为“个案”,输出勾选“图”,在“绘制”中勾选“树状图”,然后继续一单击“确定,最后生成树状图。

3.3 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技术是一种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将含有多个变量的大型数据压缩到一个低维空间,形成一个直观的空间图形,以空间中的点表示变量之间的潜在规律性联系。

通过SPSS统计软件“度量”功能中的“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可以分析七门课程之间的潜在规律性联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分析”“度量”“多维尺度”在“多维尺度”对话框中,将七门课程添加到“变量”,数据为距离数据选择“正对称”,“模型”中度量水平为“序数”、条件性为“矩阵”、维数均为“2”,选项中的输出选择“组图”点击“确定”,生成图3。通过图3可以看出七门课程之间的潜在性规律,如程序设计语言和大学英语被划分在第二象限,其中的潜在性规律可能有很多,比如均分都比较低等。通过此图也可以验证上文的一些结论。

3.4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紧密程度。换句话讲,相关分析的任务是对相关关系给予定量的描述。

4 结语

成绩分析是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测量和评价应当是每个教师和同学必备的能力。SPSS在考试数据统计分析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具体数据,从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相关分析四个方面介绍了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分析该班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笔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现状,相信此次统计分析结果会为该班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也希望能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晓秋,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的SPSS设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 008(20):171-174

[2]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赵守盈,吕红云,多维尺度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几个基础问题[J],评价与测量,2010(4):13-19

[4]曹玲,杨静,夏严,国内竞争情报领域研究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科学,2011(28):923-930

[5]李延波,房红芳,SPSS统计软件在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考试研究,2011(20):1-3

[6]崔永红,李学民,运用SPSS对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成绩分析[J],科教研究,2011(14):34-36

考试成绩分析例3

0 引言

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下简称TEM4)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基础阶段的英语水平测试。随着TEM4的信任度和权威性的逐年提高,各大高校已将TEM4的成绩作为英语教学水平的评估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从中发现英语语言教学和学习的规律,从而指导今后的英语教学和改革,促进教学水平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对成绩的总结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2013年TEM4考试情况

(本次成绩总结和分析以2013年首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为主,选用2011、2012年考试成绩作为参照。)

从平均分来比较,今年全国平均分是59.17分,我院53.52分,相差5.55分;从通过率来比较,今年全国通过率是51.37%,我院为28.46%,相差22.91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平均分的差距缩小了,但是通过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三年考试成绩的差异性,表2进行了三年考试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级学生的平均分是53.52、最大值是78分、最小值是30分、其差距是48分、标准差是9.09;2012级学生的平均分是52.45分、最大值是75分、最小值是18分、其差距是57分、标准差是8.91;2011级学生的平均分是51.86分、最大值是77分、最小值是28分、其差距是49分、标准差是8.46。从三年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是逐年提高的,最大值均在75分上下,最小值差异较大,最低达到18分,差距较大,标准差在8-9之间。可见,三年来我院学生的TEM4的成绩变化不大,但略有提高。为了明确我们的考试成绩的情况,现对我院2013年的TEM4中各题型的成绩与全国成绩做对比,了解我院与全国的差距。

从表3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院考生的写作相对误差较小,达到测试项的平均分,而完型填空的相对误差相对次之,差异不到1分;听力理解、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的成绩距离测试项平均分较大,多于1分之差。这表明考生在写作这个项目能力的差异不是很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达到国家TEM4考试大纲相关要求。听力部分(包括听写和听力理解)占总成绩的30%,表明听力部分与总成绩间有最强的正相关系,英语听力好的学生,会更占优势。从经验来看,也是英语听力好的学生,其总成绩也较高,即,英语听力的好坏,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表3还显示,完型填空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与总成绩间的相关关系是最小的。从英语基础来看,完型填空除了与语法词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之外,与其余各分项成绩均不具有相关性,因此,它对学生总成绩的影响是最弱的。

众所周知,语法词汇与写作和完型填空有相关关系。语法词汇的平均分只有7.65分,与该项的及格分9分相差1.35分,相差较大;但是,完型填空的成绩只距平均分0.75分,写作的平均分更是达到17.95分,高出该项及格分2.95分。为何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能力较低,其它两项,尤其是写作的成绩却大厢径庭?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写作体现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有部分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单项技能没有同步发展,而且,写作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试题,评卷老师的个体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阅卷标准的掌握上的细微差别、学生的字体书写等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这种差别的产生;其二,虽然完型填空作为客观性试题,它却是融合了多项选择题和写作的不少优点而且又避开了阅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差别,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综合素质,包括上下文的连贯,语境的把握等;其三,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部分程度上忽视了对最基础的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培训,致使学生总体的词汇和语法水平出现下降。由此可见,我院学生的英语技能的发展不够平衡。

2 提出建议

2.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TEM4只是考核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方式,从中反映出的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信息更为珍贵。专四成绩不是终极目标,学生的专业实际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方式,而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由阐述观点,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将着重加强课堂听、说训练,加大作业量,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2 组建TEM4研究委员会,形成一个能够透彻了解专业四级考试情况的,并有广大资料库以及研究成果的权威机构,用以指导英语专业四级相关工作。我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本科教学的历史比较短,TEM4辅导工作也是刚刚起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有明确的指导和经验的交流。在往届学生的专四考试的辅导工作中,老师们已经逐渐形成了团队合作的工作氛围,并且有经验,有热情,高职称、高水平,是具备组建TEM4研究委员会的条件的。

2.3 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不够平衡的情况,老师们要转变观念,以“加强学生各项技能相互融会贯通,达到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本次考试成绩体现了我院学生在语言技能的发展不够平衡,有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单项技能没有同步发展,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足,各科出现相互独立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要具备各项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单项技能发展的关系。

2.4 本次我院专四成绩主要在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两项与其它院校拉开了距离。因此,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训练应该成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同时,针对英语各项技能训练应加强学生中的中、下等群体的能力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总体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2.5 分层次教学。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分层次教学正是在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产生的。我系每一届都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在能力上是非常突出的。但是,我们的教学要顾及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因此,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对课堂教学量、知识深度、广度等方面的要求,逐渐,这类学生被慢生所累,抑制了他们的快速进步。为此,采用“抓两头,保中间”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会更适用于英语教学现状,可实现学生公平发展的现实要求。

3 结束语

就外语教学而言,语言测试已成为衡量外语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测试可以对外语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从而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对三年的TEM4成绩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分析,以通过问题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对英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艳芳.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统计分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6.

[2]孙毅.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新大纲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J].高教与经济,2006.03.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英语组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等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考试成绩分析例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中职起点班(3个班,131人)与普高起点班(3个班,140人)共27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妇产科护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1.2方法6个班的学生均由笔者担任任课教师,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教学重点无差别。考试采用相同试卷,命题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出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各题型分值分配见表1。试题基本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试卷难易程度适中,6个班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均无差别。考试结束后,笔者采取统一标准阅卷评分,保证阅卷的公正、公平,并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生源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成绩分布本次妇产科护理考试参加人数为271人,其中,中职起点班131人,最高分90分,最低分37分,平均分65.36分;普高起点班140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46分,平均分76.65分。考试成绩各分数段分布见表2。2.2成绩分析表2显示,普高起点班和中职起点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分数集中在70~89分数段,成绩呈正态分布,能反映大多数学生妇产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水平。从高分数段(80分以上)人数和及格率来看,普高起点班的高分数段人数明显多于中职起点班,及格率也明显高于中职起点班。

3讨论

从考试成绩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普高起点班与中职起点班学生妇产科护理考试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1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高起点班学生所学科目较多,基础知识相对较扎实,思路开阔,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而中职起点班学生未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知识欠缺,而且由于受专业限制,知识面相对较窄[2],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思维方式较固定,容易被以往的教学方式桎梏,形成定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3.2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普高起点班学生在高中阶段未接触过医学科目,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加之绝大多数为女生,对妇产科护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上课认真、缺勤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后主动温习功课,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迎难而上,考前能根据教师讲课重点进行全面复习,认真应考。而中职起点班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上课缺勤较多,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有少数学生对考试成绩持无所谓态度。

4思考与对策

(1)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根据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课程标准。对不同生源学生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才施教”,即使在师资配备相同、教学资源同步共享、学时一样的前提下,对于普高起点班和中职起点班,教师也要分别组织试卷[3]。(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根据不同生源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等特点,调整教学模式。如中职起点班学生已经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因此,教师可利用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让其随时随地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可让学生参与授课,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学生间增加沟通、相互借鉴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另外,教师还可针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内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3)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知识面广且较为抽象的临床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无法理解知识点而产生挫败感,甚至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正常分娩,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将抽象的分娩过程具体、形象、生动化,帮助学生理解;骨盆测量、四步触诊等实训项目,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对于疾病的讲解,教师可采取问题—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汲取”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提高学历和文化层次,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祥,李志芬.运用试卷分析提高题库命题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07-108.

考试成绩分析例5

二、 各班学情分析

初一(1)班第一学期教学情况分析

一、 基本情况介绍

本班现有人数5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33人,班级构成特殊。 学情分析

班级构成特殊,学生表现自私霸道,不会包容别人。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差,家庭作业完成不好,不会的问题不请教老师,并存在抄作业的现象。再加上进入不适应初中老师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较为吃力,上课不能及时记笔记,不会抓重难点。

二、 教情分析

我班各任课老师均能认真完成教学,尤其数学和英语,课下辅导较为及时,利用自习课时间督促检查,使一些中等学生进步较快,很多后进生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仍受影响。班主任能积极与任课老师配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提高。

三、 改进措施

1、 进一步提高班级干部的管理作用,加强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

2、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包容别人,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3、 与家长的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4、 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读书活动。

初一(2)班第一学期教学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介绍

本班现有人数52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3人,本市户口45人,外地户口7人,三分之二学生家长干个体或打工,基本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学习。周末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据学生反映,尤其男生上网现象严重,有些甚至夜不归宿,连家长也管不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差,在家不写作业,不会的问题不请教老师,并存在抄作业的现象。再加上进入不适应初中老师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较为吃力,上课不能及时记笔记,不会抓重难点。 教情分析

我班各任课老师均能认真完成教学,尤其数学和英语,课下辅导较为及时,利用自习课时间督促检查,使一些中等学生进步较快,很多后进生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仍受影响。班主任能积极与任课老师配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提高。

改进措施

5、 进一步提高班级干部的管理作用,加强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

6、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把心思用到学习上。

7、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8、 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配合。

初一(3)班第一学期教学情况分析

一、 基本情况

本班有5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7人,本地户口45人,外地户口9人,父母都有工作的9人,其他都是无工作或做生意的,有两名学生有心理疾病,其中一名由于心理不健全常动手挖人的脸和脖子,令家长很不满意,教师难教育。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长做生意无人管理,老师一说就说没办法,管不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很差:在家从来不学习,还给家长说老师没有留作业,早晨早早来抄作业,或补作业,这样的人有十七八个,占班级总人数的1/3。开学初作为新生就有拿刀和鞭子到学校来威胁学生的,还有打架的。星期一来不交作业,也就是周末无人管,从来不学习,本班学生大部分胆子大,本人感觉到很难管理。

二、 针对以上情况这半学期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做了不少工作,具体分析如

下:

1、 学情分析

通过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从而带动了不学习的学生,我觉得学生比开学初好多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数学差的都进了这个班,教起来很费劲,学生不灵活。

2、 教情分析

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任课教师都做到了,做的也认真,任课教师之间能互相合作,常看到同头课的教师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从教师讲课看,翻阅了大量资料。教学效果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

3、 改进措施

大量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上中学和上小学是不一样的;介绍学习经验,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不断进取;加强无人管理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多关心单亲家庭的的孩子;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并以此来压到一切

不良行为,把一切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彻底消失。

初一4班期中考试学情分析:

本班55人参加考试,全年级269人参加考试,本班名次分布情况为:前50名4人,前100名11人,前150名26人,前200名34人,后69名21人.

---------优秀学生少,后进生多

七科平均分各科成绩名次在年级的情况是:语文第二,数学,英语,生物第四,历史,地理,政治第五.

---------各科成绩比较靠后

二,考试教情分析:

各科教师教学认真,各个环节抓的都很严,协作很好,备课组按照计划实施教学,特别是对作业狠抓落实,没有放弃一个学生.

三,改进措施:

1,抓好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

2,作业的检查,批改要及时,防止抄袭作业的现象.

3,和家长多联系,让家长配合老师抓学生的学习.

四,各段学生名单:不及格同学人数(名单略)

语文:7人

数学:18人

英语:7人

历史:9人

政治:2人

地理:46人

生物:11人

初一(5)期中考试学情分析

本班56人参加考试,全年级269人参加考试,本班年级名次分布情况为:前10名2人、前50名8人、前100名20人、前150名32人、前200名39人。后进生17人

其中张媛媛同学以总分793.5分居年级第一。

---------------优秀学生少、后进生多、尾巴大。

七课平均分名次情况:语文第4名数学第3名英语第2名历史第4名地理第3名生物第3名政治第3名各科成绩比较落后。

一、 教情分析:各科教师教学认真,团结协作。

二、 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习惯养成和课堂听课效果、严抓各科作业完成情况。

考试成绩分析例6

二、学情分析

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于初中的做题思路慢慢熟悉,所以有许多学生的成绩考得还是比较理想,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作进一步的引导,争取让全部学生尽早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三、成绩分析

对于这次期中考试,我在考前两个星期进行了系统的分版块的给学生复习备考,从基础知识、课内现代文的阅读、课内文言文、诗歌鉴赏和名著阅读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等方面一一复习,共做测试题8套。阅卷时感觉不太好,系统显示平均分75.8分,比(2)班高了将近10分,倍感欣慰,但新的考核办法计算结果为负值,这个成绩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在反思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一,重点字词和读音很多同学没有真正的掌握,出现记忆模糊和含混不清的情况。就拿这次的选择题来说,前两道都是我们讲过的原题,但是班上仍然还是有一大部分同学选错,按照我的要求,基础知识的字音字形题是坚决不能出错的,但是很多人抄了很多次却没有真正的记在大脑里。

第二、懒惰的思维方式,不爱思考。对诗歌鉴赏和课外文言文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碰到这一类需要思考的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使讲试卷和练习册的时候教给他们方法了仍然还是要执着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有甚者直接空着不做。这就造成大面积的失分严重。我一再的要求他们,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即使你实在不会做,那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论如何坚决不能给我空着,但是显然这方面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说了也是白说。另外一方面就是,对课内老师要求掌握和默写的古诗词和重点句段没有落实在笔头,造成送分的题也失分的情况。

第三、对于课外现代文的解读大多停留在表面,答题时不知所云,也不注重答题格式和答题技巧,分值较重的题大约十多个字就浓缩完了。对于需要迁移思考的问题大多数就乱答或者不答。

第四、作文出现审题偏差,不认真读题等现象。明明是命题作文,却要自拟题目。大部分同学不知道作文应该怎么写,多是一些口水话,对于好词佳句的运用只限于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优生。

第五、普遍存在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的情况,有些学生写的字根本让阅卷老师无法辨认。更有一些学生,答题卡出现多处涂改,抹黑、题号答错等现象。

第六、某些同学对时间把握不到位,出现后面容易得分的题空着不做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才造成了这次考试不是那么理想。

当然,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说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好,对待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发呆、走神、听课质量低,没有良好的自觉性和好学心理;更有甚者是长期不交家庭作业,家长也不管等情况。这就给提高语文成绩造成了很多障碍性的因素。

通过这次考试,我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情况,在今后学习中及时调整。七(1)班有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差或是学习能力不足。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学以来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第一,常抓字词;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我采取每学一课就在课堂上至少听写2次的方法,听写的时间我会在头一天告诉他们,然后课前三到五分钟听写,第一次同桌交换改,第二次听写全班交上来我改。

第二,重视晨诵;每次课前就把任务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课文。

第三,跟紧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上课经常抽那些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即使他回答不上来,但是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随时都有紧迫感,迫使他认真听课和学习。

第四,对待班上懒惰不好学的学生,实行必要的惩戒教育,我说过我能忍受你学了不会,但我不能忍受学都不学就说学不会,否则既影响班上的总体成绩,也影响班上的学习氛围。

考试成绩分析例7

中考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在这样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上,每个没有经历过大事的初中生都难免紧张。历年中考都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心情紧张、心理素质不稳导致考试失利;而有一些学生,虽然平时成绩一般,但因为考试时能沉着应考、心理素质稳定反而能考出好成绩。对于我们来说,中考前19天,首先要教会学生调整好心态,准备好“心情”准备好“心情”的第一步是教学生戒骄戒躁。先对学生进行分类,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骄傲心理常有。其实,这一类的同学,知识可能掌握了,但是答题的技巧,应试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可能还是欠缺。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换句话说就是有点自负。这时候,由班主任出面调整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权威性。班主任在做优秀学生工作时,要讲究和风细雨,命令性的语言常常会引起优秀学生的反感。必要时,班主任可以让优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让优生看到“山外有山”,自然就不会傲慢无物了。对于平时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我们也要教他准备好“心情”,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不稳的同学,有时成绩好,有时成绩差。产生这种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佳。面临大考,这一类学生更是需要重点辅导。辅导的重点首先就是要消除学生的担忧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作为班主任来说,要联系任课教师分析这些学生的不足,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接受现实学习水平,不要未考就做自我否定。教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考试压力,进而树立考试必胜的信念。

二、准备好“身体”

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学习生活忙碌而繁杂,更需要有一个好身体来支撑。只有让学生把体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考出成绩和水平。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临到中考,更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同时督促学生午睡,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生精神饱满,思维才能活跃,临场才能以充沛精力和体力一搏。中考前19天,学生对知识的贮备基本定型,这时就没有必要拼命挤时间苦学了,如果苦学只能导致越来越差的效果。因为睡眠不足,学生体质就会下降。体质下降,学习时间就不能保障。如果身体状况极差,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目前,我们重点抓好每天的两操,教育学生充分利用这点保贵的时间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像昨天上午课间操一样,有的班级体育委员跑完了两周后就直接把本班队伍带到楼阴处,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滋生减轻怕重的念头,这点苦就吃不了,怎能有出息!

三、准备好“方法”

考试成绩分析例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26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25- 04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不断发展,在线考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线考试与传统考试相比具有许多的优点,可以节省组卷、批阅试卷的时间,降低人为组卷及批阅试卷的错误,节省印卷的纸张等。考试最主要的是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在线考试在组卷、考试和批阅试卷等过程中,可以避免了人为的失误,能够最大程度给考生公平的成绩。本文首先对在线考试的自动组卷、考试安全和自动阅卷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对应分析算法对我校在线考试系统中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科目的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1 在线考试研究现状

在线考试的技术、方式、方法趋于成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开发技术、考试安全及自动组卷等方面。

1.1 开发技术

在线考试系统可以由不同的开发技术来完成,设计模式也不尽相同。在线考试不仅可以在局域网(LAN)范围内进行应用,也可以在互联网范围内进行应用。在线考试大部分都是基于Brows/Server(B/S)结构,很少采用Client/Server(C/S)结构。许多学者采用基于Web、J2EE、云计算等都是基于B/S结构,B/S结构可以大大减少客户端维护的工作量,在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而重在服务器的开发和设计,开发技术如NET、JSP(JAVA SERVER PAGE)、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等。随着手机终端的不断发展,有的基于Android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有的基于云计算的SaaS模式开发在线考试系统,云计算的在线考试是一个发展趋势,但要在教育界进行推广,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作。

1.2 考试安全

安全主要是指考生不能够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许多学者从设计过程中来防止作弊,有的从自动组卷算法和基于ActiveX控件的防作弊策略。有的局域网内设置监控服务器,负责监控局域网内数据包,并对数据包进行分析,若发现有非法的数据包,就切断连接,从而实现在线考试的监考功能。有的通过Delphi编程对Windows底层API的USB端口管理方法能有效地监控和管理USB端口,从而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1.3 自动组卷

在线考试系统中重要的是考生试卷,考试试卷由不同类型的试题组成,一般在线考试的主要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考试的试卷可以是相同的试题,也可以是不相同的试题。自动组卷是在线考试系统的关键的一个功能,许多学者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组卷。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设计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方法会更加广泛,对在线考试系统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对考试数据进行分析的较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在线考试系统中的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数据的进行对应分析。

2 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2.1 对应分析基本原理

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也是强有力的数据图示化技术。研究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交互表的信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主要适用于有多个类别的定类变量,可以揭示同一个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定类变量。对应分析是将R型因子与Q型因子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分析,将R型和Q型分析内在的联系同时反映到相同的坐标轴的一张图形上,以便于对问题的分析。

2.2 对应分析算法步骤

(1)对不同指标的量纲不同,对指标进行处理得到原始数据阵X=(xij),计算概率矩阵P。

最后,在两两因子轴平面上作变量点图,并对二维图进行分析。

3 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实证研究

在线考试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衡量考生考试科目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主要查看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即可。本文以我校2012年研发的在线考试系统为例,采用J2EE及AJAX技术设计的在线考试系统,本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对多考试科目进行在线考试,主要功能有试题的管理、考生的管理、自动组卷、自动阅卷及考试成绩分析等。我校采用集中场地进行在线考试,每次考试配备2~3名监考人员,以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考试数据,本文对2013年至2015年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科目的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共计2 065名考生的考试成绩及其他辅助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交卷时间及成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3.1 数据形式及处理

我校在线考试系统从考生开始考试后每15秒将服务器的时间进行更新,考试时间以秒计算,考生可以自行交卷,也可以“考试时间到0”自动交卷。对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共计2 700秒,试卷结构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SQL题四种题型,满分为100分。

原始数据中考试时间是0~2 700,考试成绩是0~100。将原始数据的考试时间设定为9个定类尺度,详见表1。

最后在因子轴平面作变量点图,如图1所示。

3.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科目的结果分析

由于检验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两个属性是否有显著关联性的假设检验。原假设“H0: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从表2检验结果中的Sig.=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H0,认为“交卷时间与考试成绩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奇异值代表行变量与列变量的相关系数,第一维度上的相关系数为0.287。惯量指的是特征值,用来说明各个维度能够解释列联表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在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惯量分别为0.083和0.050,与之相对应的贡献比例为53.5%和32.5%,累积贡献比例为53.5%和86%。说明两个维度能够解释信息总量的86%80%。因此,可以在二维图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考试时间15分钟之内交卷的考生非常少,得分在“G20~30分”与“T5~10分钟”距离较近,表明一些考生在5~10分钟之间交卷,并没有认真答题,考试态度不认真,成绩比较低。“G60~70分”与“T15~20分钟”距离较近。得分在“G20分以下”,“G30~40分”和“G40~50分”与“T40~45分钟”距离较近,表明许多考生能够坚持到考试的最后,但成绩并不是很高。反而“G70~80分”“G80~90分”和“G90~100分”与“T30~35分钟”距离较近,表明能够考高分的考生不会坚持到考试的最后。“G50~60分”与“T15~20分钟”“T20~25分钟”“ T35~40分钟”“T40~45分钟”距离相差不多,表明考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达到50~60分是能够做到的,表明考生的态度端正,认真答题的情况下达到50分以上的成绩是可能的。

总体反映出在考生认真答题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应该能够及格。考得高分的考生并不一定是答到最后的考生,在30~35分钟(占考试总时间的66.67%~77.78%)交卷的考生得到高分的比例较高。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应分析的方法及计算步骤进行分析,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科目进行分析,发现交卷时间和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但实证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的考试科目试卷结构与其他考试科目不相同,是不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再扩展一些试卷结构相同的考试科目,更深层次挖掘在线考试系统中的数据。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爱梅.基于Android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5(9):107-108.

[2]王勤,赵新冬.基于云计算的在线考试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12):37-43.

[3]于佳,赵绪辉.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在线考试系统的意义探析[J].软件,2014(2):125-126.

考试成绩分析例9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8-02

综合能力考试是以基础医学课程主干学科为主的综合考试,针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的学生进行,考试时间选取在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学习进入临床课程学习之前。我校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自1991年开始实行综合能力考试,考试科目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这种以病理过程/疾病为导向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对临床专业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顺利转入临床课程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指标,直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因此学生成绩的分析显得十分重要[1]。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对高校教育管理质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对完善考试体系,提升考试质量,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试题分析方法

我校于2014年2月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综合能力考试。本文选取南琼试题分析系统对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进行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内容包括试卷的整体情况、每门学科中学生对不同题型试题的回答情况、试题的难度及区分度分析。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

2.试题分析结果

各学科试题答卷整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各学科答卷整体情况

注:括号内为转换为百分制相应的得分

3.结果分析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分值越高,难度越低。七门学科试卷难度在0.65至0.82之间,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区分度是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七门学科的区分度分析显示,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试卷的区分度分别为0.46、0.35和0.32,能够很好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分。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试卷的区分度分别为0.21、0.16和0.15,基本上能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分。

4.结论

寻求稳定有效的方法对临床医学七年制进行医学知识考核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考试过程当中不但要遵守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的特点和培养制度,还要不断地加强现代考试测量理论的宣传和学习。严格遵循现代考试测量理论和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运用能力,达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考核的目的。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结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知识与运用的结合;教学与人才发现的结合。

通过对七门学科试卷答题情况的试题分析,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2]。同时,找到试卷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每一道小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从而为下次命题提供借鉴,能够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水平,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反馈-矫正”,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诊断和反馈[3]。

参考文献:

[1]李凯军,等.成绩分析及其对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医学综述,2009,15(16).

[2]余波.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考试成绩分析例10

1.1研究对象

以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这次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共有400人报考,其中教育原理专业44人,占总人数的11%;高等教育专业68人,占总人数的17%;教育经济管理专业26人,占总人数的7%;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62人,占总人数的65%。

1.2研究方法

用Excel输入数据,包括每名学生的考号、报考专业、得分等内容,然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2.结果分析

2.1考试结果和总体得分情况

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总分为100分,共有400人参加,得分均为有效成绩。其中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13分,平均分为53分,标准差为12.73。(见表1)

2.2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情况

报考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四个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经整体方差分析后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F值为10.24,P值为0.00。进行不同专业q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要优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成绩,成绩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高等教育学专业学生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不理想,低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成绩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2.3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按分数段比较及优良率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的资格线,该校属于A类地区,单科分数线不能低于50分,因此,选取50分以上分数段的人数作统计,把5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入优良。本次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50分以上者共有256人,占到报考总人数的64.00%,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良率最高,为68.70%。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优良率最低,为47.73%。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优良率分别为50.00%和61.76%。这表明绝大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顺利达线,只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为英语成绩不达线而影响初试成绩的情况。(见表2)

从不同专业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数段来看,整体英语成绩呈现正偏态分布,50~6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为131人,占总数的32.75%,30~40分数段和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比较多,分别占到了20.75%和24.50%,其他分数段成绩的学生较少。上述统计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考生成绩能顺利达线,但成绩较好者比例偏低,70~80分有26人,8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高分,为84分)。另外,根据上表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达不到国家线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6%。这部分人不具有参加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其中有20.75%学生可以考虑调剂到B类地区或者C类地区,但仍有15.25%的学生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这部分考生与向往已久的研究生生活失之交臂。

3.讨论

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的公共课之一,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考研的学生要复习的最重要学科。它的成绩状况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在招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据《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中对大纲的援引内容,考研英语命题已比较成熟。就大纲评价目标里的语言知识而言,2014年考研大纲强调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性结构,强调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词汇的掌握,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的技能而言,大纲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该能够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其中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的3%),还要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或介绍等。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2]总体看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这就要求考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

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可为考研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础,然而,英语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很难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不连贯性。高等学校只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程,而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在大四阶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正规课堂英语教学的学习,打断了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是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偏大。考研英语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所以其难度要保持相对稳定。考研英语大纲是对六级大纲的补充和升华,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和考试的梯度性。它不仅要检查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还要为招生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所以它必定有一部分难题,有意加大难度,拉开考生的距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