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居住空间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2-11-26 17:52:41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例1

2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通风量。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3)采光量。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3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2)自然元素的还原。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居住空间设计例2

室内色彩也有心理调节的作用,色彩的功能也得到科学家的实验认证: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因此在装饰时,包括色彩、造型、灯光等方面,色彩能够在装饰中更好的烘托氛围、造气氛。遵循色彩在居住空间中运用的规律,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把色彩的功能充分运用在居住空间中,这样能给人们以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法则

首先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上,成功的色彩设计能够唤醒人们的审美意识,例如,在同一空间配色不得超过三种,黑白两色不算;金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称,金色不包括黄色,银色不包括灰白色;遵照墙浅、地中、家具深的配色原则绝不会错,摒弃用深绿色地砖进行大面积铺贴,坚决杜绝把材质不同但色系相近的材料放在一起;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这样色彩搭配和谐才能营造更好的居住空间。其次就是色彩的空间感,色彩虽然是一种比空间形象更抽象的一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总是依附在某种空间形式上,色彩不能单独存在,空间的形式却可以,色彩感觉与空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在居住空间上的色彩设计,色彩装饰要建立在色彩空间上,人们通过对空间的划分,以及存在空间的限定,来确定色彩设计上的需求,然后需要不同的背景颜色衬托这些功能性空间的存在。并用色彩的和谐将这些空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存在,使得室内的空间布局相得益彰。然后色彩的运用可以“活”起来,建筑外部的整体颜色我们决定不了,但是室内的布局,我们可以根据色彩的特点,让颜色变得更加完美。比如说家具和针织物的组合,家具、灯光的色彩设计,可以进行统一细分,达到丰富而不拥塞、变化而不杂乱的、清晰的色彩搭配效果,单色的祝贺通过不同的透明度,达到室内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色彩设计组合方案更适合卧室、书房。

三、色彩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在居住室内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色彩所表达的含义。首先,就是同一类色彩的设计,同类色既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橘红等种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橘黄、淡黄、柠檬黄等区别。这类颜色的又到达室内整体协调统一的效果,色彩单一简单而不杂乱,适合书房卧室的设计。其次是相近色的设计,相近色中比如有朱红与橘黄,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带少量黄色;橘黄以黄为主,里面有少量红色。它们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视觉上看非常的相似。在设计中运用这种颜色的,可以使室内空间到达一种统一感,又有了色彩上的对比,使得设计生动且显活泼,适合在客厅使用。最后需要时互补色的应用,间色与三原色之间的关系,在色彩学上被称为互补关系,意思是指某一间色和另一原色之间互相补足三原色成分。例如,绿色是由黄色加蓝色而成,红色则是绿色的互补色,橙色是由红色加黄色而成,蓝色则补足了三原色;紫色是由红色加蓝色而成,黄色则是紫色的互补色。互补色在一起可以起到对比十分鲜明,让人看到特别的醒目。就像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它们的搭配表现出来最为强烈,表现出朝气蓬勃的内涵,如果在儿童房使用这种设计,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居住空间设计例3

一、居住空间灯光设计的价值

灯光属于人工照明,非自然采光,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起到了为室内空间基本功能的实现和空间价值的更好发挥起保障作用。

(一)满足空间的作业功能

在白天,住宅内可以靠天光照明。而晚上,任何室内空间都离不开灯光,因为没有了灯光,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就无法正常的进行,难以实现室内空间的价值,所以居住空间灯光设计首要的意义及前提是保障空间基本作业功能的实现。

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光环境设计方式已是多种多样、琳琅满目,但光源无非是两种,一是烛光,一是灯光。一支蜡烛可提供我们一个明亮的读书环境,一盏40W的荧光灯也能够为我们的读书提供光亮。然而,我们在哪个条件下视觉更不易疲劳?在哪个条件下读书的效率更高呢?因此,一个良好的光环境设计,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照明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功能空间对照明度设置和亮度分布的要求,从而保证我们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良性健康的视觉环境。

(二)增添空间的艺术美感

居住空间的灯光有助于丰富空间,形成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与人的情绪有很密切的关系,人的情绪又被周围的环境感染着,因此,灯光设计的更高价值在于增添环境的感染力,将人的情绪调动起来,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灯光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通过增加光环境的艺术效果,创造与空间功能相匹配的空间气氛来实现的。比如,利用光和影的变化,可以使静止的空间生动活泼起来。运用类似方法可使环境具有某种意境和氛围,给空间组织带来了十分诱人、令人赞叹的艺术美感。

二、居住空间灯光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原则

由于居住空间内各个空间有其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要对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再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及具体的环境情况进行灯光设计。例如,根据居住空间不同的使用要求来确定照度的高低、亮度的明暗和光源的色彩;根据室内陈设布置的形式、饰面材料的物理特性等具体因素来确定照明方式和光效;根据不同空间的温度、湿度的具体要求来选择相适应的照明器具等,这些都是从照明的目的和照明设施的空间适用度等方面来考虑的,使灯光设计符合功能的需求。

(二)安全原则

在居住空间灯光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光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了热效应引起的光源爆炸和光线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其次,在选择照明器时,要对照明器质量与构造的安全性上有所把握,特别是复杂构造的照明器,要对各部件之间的可靠链接、散热处理、防漏电处理等问题进行严格的考察。再次,在安装体积大、重量沉的照明器时,要考虑安装的牢固性,一般会设有足够承载力的点。最后,要考虑照明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检修的安全性。

(三)装饰原则

一个伴随着令人满意的灯光设计功能的居住空间具有感动人的魅力。这种情感特征的体现不仅仅因为灯光设计迎合了生物学,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需要。灯光设计就是利用光源不同情感特征的表现效果,同时结合与空间功能性质恰当的光源色彩,来增强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产生心理反应。除了光源,形态各异、材料丰富以及不同颜色的灯具本身也是很好的装饰元素,与不同光源结合在一起,或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控光手段,实现光环境韵律和节奏的变化,使产生的视觉效果更能增加空间的审美情趣。

(四)经济原则

在居住空间的灯光设计中虽有增加审美性的需求,但灯光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实用功能,一味地追求装饰性而肆意的增加不必要的照明器是一种经济浪费行为。低碳、节能是21世纪人类保护地球的重大措施。灯光设计也应本着这一原则,要准确把握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的度,以减少不合理的经济支出。

三、居住空间灯光设计的方法策略

居住空间是人们各种活动集中的空间环境,人们在此空间内既要工作、学习,又要休闲、娱乐,所以灯光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空间需求来考虑,也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活动来设计光环境。

(一)门厅

门厅是进入居住空间的第一个地方,灯光气氛应明快怡人。门厅灯饰可选用嵌入式、吸顶或艺术造型灯具,有时为了使门厅显得比较华丽,可以设计少量的闪耀眩光。还可以安装造型优美的壁灯,以增加气氛。

(二)客厅

客厅是一个集会客、休息、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空间,所以灯光设计中照明方式及亮度要考虑多变性。在采用基础照明的同时,要考虑辅助和局部照明方式。基础照明指的是主光源,可同时照亮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且光线均匀。客厅的主光源一般采用吊灯、吸顶灯、轨道式射灯、光檐,辅助照明通常用立灯和壁灯,来衬托客厅主体照明风格。用射灯对艺术画及装饰物件做投光照明,能更显其艺术的魅力。增加客厅迷人气氛的最好的方法是设置壁灯,从而提供充足而均匀的背景照明来实现。客厅内的天花板如果距地面太高,可以配置内凹式照明装置,这样光源就被顶部线脚或窗帘盒所掩盖。

(三)厨房

厨房属于功能区域,是家务劳动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要求厨房的灯光要明亮,要有足够的照度,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厨房通常采用吸顶灯或吊灯做基础照明,在厨房的各个角落位置也可采用有独立开关的轨道射灯。当厨房面积较大或环境要求高时,可以在水池或操作台上方安装局部照明。厨房内灯光的设计应避免在操作台上产生阴影,以免发生危险。光源一般选用显色性较好的低压卤钨灯。厨房里的油烟比较重,所以厨房的灯具应选用易清洗除垢且具有较好的表面保护层的材料。

(四)餐厅

在现代居住空间中,餐厅不再是一个仅仅为了满足进餐功能的空间,如今的餐厅更侧重于营造一种进餐的氛围。餐厅环境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食欲,所以餐厅灯光设计的重点在于灯光的艺术化处理和进餐环境氛围的营造。餐厅的照明重点应集中在人们进餐活动的中心上,即餐桌上。通常在餐桌上方设置直接向下照明的局部照明且应选显色较好的灯具,安装在餐桌上方80cm~100cm为宜。若设有酒柜或吧台,则可用轨道射灯或嵌入式加以照明,用以烘托气氛。

(五)卧室

卧室的主要功能是休息,同时兼有对工作的需求。休息时需要低照度而工作时又对照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卧室的灯光装置应具有多种开关控制或安装调光器。卧室的气氛应是宁静、温馨、舒适的,所以五彩缤纷的灯具一般不宜安装在卧室内。

(六)书房

书房是阅读、写作、画画及计算机操作的场所,以视觉工作为主,所以对照度要求较高。书房内的灯具均不能出现任何对眼镜产生刺激的炫光,可以采用配设灯罩或降低亮度的方法去掉炫光。书房中的灯具一般选用荧光灯吸顶灯具,原因是它的光线柔和、光效比较高、漫射性好。

(七)卫浴

浴室、卫生间是一个使人身心放松的空间,因此灯光设计首先应采用明亮柔和的光线来照亮整个室内。在梳妆镜及洗脸洁具台处要有充足的照度以满足功能照明的需求。面积小的浴室,只安装一盏天花灯就够了;面积较大的浴室,可以采用发光天棚满射照明或采用顶灯加壁灯的照明方式。由于卫浴环境潮湿、水汽较多,所以应当选用防潮、防锈的灯具。

四、总结

社会文明发展至今,人类逐渐远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模式,灯光也不再是单纯的为“亮”而“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空间的灯光设计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法则和美学法则,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出一个既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功能需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空间的灯光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公侠. 视觉与视觉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金红,李广. 光环境设计[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福生,陈育明. 住宅照明[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孔键,等. 现代室内光环境设计[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居住空间设计例4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是为人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在不同室内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室内环境设计中各要素关系,创造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我们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目的就在于:了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心理倾向,从而使我们对人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其及时地反馈到我们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去,合理的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和光照,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所以,这就要求们对在室内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然而人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情绪呢?那是因为环境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家居环境的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要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影响。

室内设计首先应该满足“用”的功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无疑是空间的功能,不同种类的空间最大的区别无疑是功能的差别。在功能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功能的需求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就应该提供不同的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要理解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恰当表现空间的功能性因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室内空间的功能源于人的需求,因此人类的不同需求就诞生了空间的不同功能。

以住宅空间中的书房设计为例:书房是住宅空间中的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相比有相同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私密性、随意性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办公现象也越来越多,书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兼有办公空间的特点。书房的功能是为了让人们能集中精力,在宁静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阅读、思考以及通过网络进行工作或对外联系。根据以上要求,书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很好地为人服务:首先,房间里要有良好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设施。

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习的空间其照度在400~500勒克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理条件,但是设计不当就不仅仅会造成生理的不适而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实践证明,如果光线过暗会很快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劳,而光线过亮也会引起人的心里烦躁,光线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情绪。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考虑,书房最好选择自然光线比较好的房间。其次,房间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良好的隔音可以保证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家具陈设也应该体现文化氛围,让人们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卧室的设计要求就不同于书房了,由于卧室是所有住宅室内空间中私密性最强的空间,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体的空间,因此卧室应根据使用者的年龄、个性和爱好而展开设计,舒适宜人是卧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卧室空间界面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用要有充分的亲和力;界面装饰材料的肌理和色彩都不能过于强调变化;顶面装饰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这样顶部就不会有压抑感。灯光的设计应该考虑其照明从亮到暗的层次变化,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其室内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处理界面时保持“含蓄”的特点。

另外,出于对人健康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卧室在建筑设计时都会在建筑的南侧。这主要是考虑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以及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对原有建筑通风不良的情况在设计中应适当进行改进;对安装空调的卧室,空调器的送风口出风方向不应该直对着人就寝的床等。

这些都是属于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细致的。而且表面看起来似乎多与人的生理行为有关,但处理不好将带来心理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求本身很容易理解,但是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实现这些功能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设计师应该凭借经验对原建筑空间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贯彻功能性原则。

任何种类的设计其开始都是为了“用”,室内空间的建造亦不例外。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后对美感的追求会随之而来。当然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也将许多属于“好用”的功能性因素转化为“好看”的审美性因素。在室内设计领域,环境心理的主题思想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说现实生活中凡是需要进行设计的室内空间就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物质的功能性问题。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精神情感因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开始重视精神与情感层面的要求,追求具有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环境。超级秘书网:

居住空间设计例5

一、引言

如何在小户型住宅里,更好的开展生活,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小户型住宅的特点以及优势,希望可以更好的利用空间,科学的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生活的质量,从而也促进这种类型住宅的进一步普及。

二、小户型住宅在设计方面具有哪些特征

(一)实用性很强

在设计这种类型的住宅时,必须要考虑到实用性:第一,必须给人们提供可以正常生活的环境,即便是户型较小,也要满足人们睡觉、做饭以及洗漱等要求,这也是最低标准,如果达不到,就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第二,要科学的布局各个空间。住宅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果功能空间已经比较齐全,就可以适当的减少其他的布局。对于各个空间来说,必须体现出实际的使用价值,衡量空间布局是否科学,不但要看各个空间之间的距离,还要看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功能使用的阻碍。

(二)要具有一定的美感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己的居所不但要价格适中,功能齐全,而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美感,这样才能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一个好的居所,不但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还应该带给人们心理方面的享受。目前,社会经济正在持续发展,人们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审美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突出表现在对住宅的要求方面。当然,因为个体的差异性,人们对于居所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在设计时,更加注重人性化,并且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层的需要,体现各个阶层的审美情趣以及职业特点。

人们对于居所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意识。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通过长期的实践所形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而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居所的美感。

(三)要具有多种功能

人们每一天都会有很多时间待在自己的居所里,要在这里休息、吃饭以及学习等,相应的,就需要在居所里划分出功能空间,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举个例子,人们进食就需要在餐厅来完成,人们休息就需要在卧室来完成等等。

在实际当中,小户型住宅本身面积就不会很大,不可能布置更多的空间,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因此,一般来讲,在小户型住宅里生活,有可能在一个空间里完成两种以上的生活内容,举个例子,可以把书桌放在卧室内,因为卧室很少有其他人进入,是比较适合当做书房的,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可以将餐桌放在客厅里面,在这里完成进食。概括来讲,要高效率的使用空间,使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都得到满足。

有这样一个原理,那就是不同性质的物质之间会相互吸引,在对复合功能空间进行设计时,可以依据这个原理,把具有相似点的空间安排在一起,这样可以使住宅从整体上显得更加和谐,而且还可以将各种功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发挥空间的作用。

对于复合空间来讲,尽量选择冷色调的墙面以及家具,最好不要使用绚丽的颜色,主要的原因就是复合空间要实现多种功能,容纳的物品也会很多,只有选择冷色调,才不会显得过于拥挤,这样才会给人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不会觉得紧促,暖色调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四)要注重经济性

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居住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要科学的布局功能空间,提高使用效率,不能只重视外观,更应该注重是否经济实用。

目前,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在选购商品时,更看重的是质优价廉。住宅对于工薪阶层来讲,居所应该是布局规整,并且比较实用的。在他们眼中,理想的居所不但具有美好的外观,还必须可以高效率的使用,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五)居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住宅的使用期限要达到几十年以上,所以在设计户型时要具备一种发展的眼光,这样才能符合未来的发展需要。对于现代人来说,希望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对户型进行调整。国内某位设计师曾经说过,小户型住宅和大户型住宅一样,各种功能都要齐全,并且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功能空间。在他看来,在对小户型住宅进行设计时,要注重简洁性以及实用性。

三、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有哪些内容

在设计小户型室内空间时,要注意运用多种元素,特别是空间组织以及隐喻设计:

(一)隐喻设计

不少人都认为多元是当前社会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当代人在生活方式、需求和价值观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对于所居住空间的设计内容的要求自然也会更加广泛和更加高。信息化越来越普及,隐喻是当前相当普遍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空间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隐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大胆地运用和研究隐喻,在设计文化研究和审美情趣的改善也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这样也是与设计的最终目的息息相关的,能够真正实现人类追求生活方式层面上的多元化。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对住宅进行设计时,采用隐喻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密斯大师就提出了“少也是多”的理念,也就是通过简单的设计,体现深层次的含义。在具体的设计当中,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空间,保证人们的正常居住,节省很多的装饰以及原材料,虽然手段很简单,但是却没有忽视任何细节。在对小户型室内进行设计时,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同时,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也曾经说过,设计的形式不能脱离其本身的功能。具体的含义就是,在设计时,应该把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实现功能,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式。这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在注重美感的同时,更加关注实用性,不但要看重形式,还要看重内容。很多设计理念都有这一层的含义。

(二)空间组织关系

谈到室内空间组织,我们就不得不对建筑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空间组织方法受到尺度和比例的影响。对于居住空间来说,首先就是要结合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来实施带有创造意义的构思,对小户型居住空间的特点作出分析,在空间功能要求下,落实整体的筹划,对功能上的主次关系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对家具陈设等相关的布置给予充分的考虑,重视设施设备对空间所造成的影响。从单个空间的设计到整体空间的组织,都应当进行反复推敲,目的就是使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组织能够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以及经济性,让感性与理性能够充分结合在一起,空间组合体现出特色和个性。对于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除了在内部空间巧妙组织上得以反映之外,还有就是对空间大小、形状变化以及功能、美学等方面上都有统一的要求。

四、结束语

小户型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住宅功能的完善,同时也是顺应中国国情的;其自己的经济和实用性等特点,也是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体现;通过多元化的创意性审美设计,能够确保小户型持续发展。对于人们居住的空间和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当前小户型住宅面积较小,所以我们要求其具备的功能理应是完善和只能的。而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恰好反应出一种舒适、多元化和愉悦的生活方式。对于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来说,小户型住宅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所偏向的住宅,其发展前景相当明朗。

居住空间设计例6

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设计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对家居空间与业主沟通,进行实地调研并编写调研报告;能够根据业主信息选择家居空间功能,结合业主要求确定设计立意;能够熟练的利用软件按绘图规范绘制图纸(平面图、天花吊顶图、立面图、效果图);能根据装饰风格选择装饰材料、家具、陈设品;能够结合设计立意、项目书对业主进行装修汇报。

(2)知识目标

了解家居空间的设计领域及发展前景;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空间类型、装饰风格;掌握设计前期调研的内容;掌握家居空间功能区域及空间功能划分的方法;掌握家居空间基本设施、人体工程尺寸、设计方法,并熟悉家居空间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掌握家居空间的家具陈设、灯光照明、家具陈设及色彩心理等相关知识。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从室内设计专业人员角度进行评价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编排信息能力(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成功案例、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典型工作任务

本课程共设计了3个项目和15个任务,内容涵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过程中的经典户型设计,并且所选项目任务基本覆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的所有知识点,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增减。(见附表)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可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虚拟公司:例如“XX室内装饰公司设计部”,老师是项目部总工程师,每班设立7个项目组(7组),每个项目组由4、5名学生构成,每个学生轮岗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每个学习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阶段法开展,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承接,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进度检查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各项目部制定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老师介绍各个项目的背景,以项目部为单位领取图纸、工具书,填写登记表,各项目组负责人与项目总监签订合同书和任务书。

4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课程任务要明确,以真实项目、任务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课堂就是公司,通过真实的项目训练,学生能更多接触实践,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且反复训练,提升技能,最终达到课程的所要求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例7

(2)领域归属感原则。居住区空间环境会给居民一种空间方面的领域性心理感受,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领地,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事实上,这是居民对居住空间环境给出的积极反应。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归属感越强,他们针对这个居住区的关心程度就越高,参与到这个居住区空间中去进行活动与交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们在活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不断增加。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们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和睦健康的邻里关系。反之,如果居住区空间环境经常被闲置在那里,就有可能导致环境恶化,无法为人们的交往与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设计师的设计应该让空间界限清晰,比如说可以分为实体边界和象征性边界。其中,实体边界可以让居民直接获得一个较为明确的空间范围,象征性边界则可以让居民获得某种心理上的空间感。此外,设计师还应该注意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功能定位明确,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让人们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为居民营造一个多方位和多类型的交往空间。相反,如果居住区空间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就会让身处其中的居民无法领略到领域性和娱乐性。

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构成要素

(1)植物方面的设计。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植物来与周围空间环境进行科学配置,让居民的空间环境更具层次感,并通过对植物的色彩与形体等进行布局来让植物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让居住区空间环境能够在植物的衬托下变得丰富多彩。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具有实用性。这就是说,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不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更要在外部通过植物创造一个绿色空间,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空间环境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中的植物设计不仅要具有绿化的装饰性作用,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达性。这就是说,居住区中的绿地应该设置在居民可以到达的地方,让居民散步和休息,还可以供儿童进行玩乐。当然,这里的植物布置应以不遮挡人们的视线与道路为基本标准,这样,才可以让居民与居住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其次,设计师应该对空间领域进行合理划分。比如说,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的不同高度和种类来区分空间的界限,这种植物构成的平面和空间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居民可以在这些植物的合围中体会到空间存在感与归属感,并进一步促进他们交往活动的开展。此外,植物的设计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美化功能,让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具人性化特征,居民可以在宜人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与交往。

居住空间设计例8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近些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当物质层面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层面之后,必然伴随着在精神层面上的深层次需求。

一、当代老年人居住需求现状

(一)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的转变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妇开始选择和已婚子女分开居住,这样的社会现状促使中国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存的方式发展。

(二)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生活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必然要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

目前,社会普遍对老年人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老年人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随着我国国民普遍素质的提高,多数老年人不希望自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他们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追求与需要,同时也有时间去学习、接受现代社会的新观念。许多老年人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因此在住宅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文化需求,不论是看电影、听广播、看报纸,还是在老年阶段学习书法、绘画、武术等,都应该在居住空间中提供相对应的学习空间。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与时行的社会需求,积极地把时展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运用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中。

二、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一)居住空间色彩设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视力模糊、色彩辨别能力降低,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上应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提高可识别性,适应老年人视觉能力下降的特点。在转角、标高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采用不同装修材料或色彩进行分割,以达到容易识别的目的。

色彩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们的情绪。由于不同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在居室空间色彩设计中应结合老年人生活阅历,采用沉着、古朴、平和的室内装饰色彩。经数据统计,老年人更多的偏爱明亮、淡雅的暖色系,而相关专业人士肯定了温馨的暖色系能帮助老人缓解心里压力,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二)居住空间灯光设计

在中国,很多老年人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大多数居住空间都只有简单的基础照明,使得房间光线偏暗。然而根据老年人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视力的衰退代表着对光线要求的提高,一般老年人对光线的明度比年轻人高2~3倍,而昏暗的灯光也容易使老人感到情绪低落,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设计灯光时应该考虑到局部照明的设置,如在窗户或者墙面上色设置照柔和明灯光,使居住者在晚上使用灯光时有一个柔和的缓冲过程。

根据老年人视力衰退特点,视觉适应力降低,应该避免光线亮度的突变,并采用多光源照明来提高整个空间的照度,便于老人观察明暗对比度较低的目标。

(三)居住空间装饰性设计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比以前会有所降低,行动较过去会相对缓慢、反应能力相对迟缓,而多数刚刚步入老年阶段的中年人在心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贸然使用无障碍设施会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抵触,因此在设计上应该采用一些隐晦的装饰语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悄然改变周围环境,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室内空间的审美性。

居住空间的陈设装饰装饰是渲染空间气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绿化植物作为室内装饰陈设的一部分,通过与室内环境的结合,可以营造自然地气氛,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使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生活。家具的选用上应该结合老年人身体高度会略微降低的特点,在储藏室、衣柜的选择应低于常规尺寸,尽量选用圆滑没有棱角的家具,最大程度的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三、居住空间设计审美功能的艺术性

(一)居住空间的陈设。居住空间的陈设包括物品陈设、绿化陈设、织物陈设等方面。就物品陈设而言,它直接与家具的布置相关,家具的摆放确定了居住空间陈设的基调,并且它无形中又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因此,它成为陈设装饰艺术中主要的内容。其次,植物也是室内的装饰陈设物之一,将植物引入室内,就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和谐过渡。而且,由于室内绿化具有观赏性,植物可以巧妙而含蓄地调节居住空间内的色彩,柔化建筑内部的硬线条,放松人们的心情。而且植物特有的自然姿态和造型加上自然光照射所产生的美丽影像无形中会给室内空间平添几分宜人亲切之感。再次,就室内的织物陈设而言,它作为一种陈设物不仅可以从色彩上调节空间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它以柔软的质感、丰富的色泽成为空间当中自由的音符,使人在这个空间当中享受艺术与美。同时,它既可以吸声保持室内安静,又有利于创造舒适温馨的室内气氛,它所起的丰富空间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二)居住空间设计与文化。文化一直与设计紧密相连,两者之间不可分割。居住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与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它的内涵已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而文化的中心是人,那么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结合民族文化,也就结合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设计的灵魂。以这些为指导,设计师就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居住空间,并可以使地域文化精神得到延续与弘扬;同时,设计作品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关系紧密,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地调动起设计师的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并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设计者对各种日常生活素材的收集,对各种文化素材的理解,对各国风土人情的领悟,以及对设计的倾注。标新立异的意境创造不仅要依靠设计者超凡的空间想象力,也要依靠设计者深厚广博的生活积累。因此设计者只有具备了理性的科学思维与开放的艺术修养才能设计出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当下的设计现状对设计师的个人品位、文化程度、审美标准,以及与业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居住空间设计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创新,是设计者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科学原理的完美结合,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过程达到实用功能的科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艺术性的完美的结合。当代的居住空间设计受信息网络及传媒影响,我们更应该努力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自己的设计特色,并对外来的设计思潮兼收并蓄,完善自己。我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家居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深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认识,完善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的设计队伍能够构造一个完美的蕴含中国人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精神的绿色家园。

四、居住区环境艺术的创新

(一)回归自然的创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在钢筋与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当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生态也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了居住空间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已经与田园生活渐行渐远,人与人之间的居住环境的隔阂不断增大,居住环境也十分拥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对于人类回归自然的情感进行重视,并且对自然元素进行组合与设计,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居住空间设计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从而体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二)以人文本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对于人文因素进行重视,并且以人们对于生活追求来开展设计的创作。居住空间环境是属于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居住空间设计之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让居住者得到安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审美享受。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室内建筑不断的涌现,各种设计风格也使得居住者更加眼花缭乱,居住空间设计逐渐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环境艺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将室内空间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将僵硬的混凝土结构转变为亲切的生活空间,借助不同的手段体现出居住空间设计的人性化。(三)个性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统一的设计方式难以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化,使得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下降。在开展居住空间设计中,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需要融入个性的思想,通过个性的创新,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统一性进行必要的个性创新和改变。在进行环境艺术创新中,要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手段,让室内空间具备更好的个性化,并且切实地满足居住者的个体化需求。

(四)实用性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重视居住空间设计的实用性,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的保护。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经常会由于不合格的装修材料所造成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住者的自身健康。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在实现环境美学理念基础上,重视对于室内环境实用性的保证。要将环保理念与美观设计相结合,并且保证设计采用材料的环保性,通过对于居住空间设计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上对于环境艺术的实现,也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于室内环境中的声音、颜色、光线等不同因素的搭配,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应该坚持健康、安全、适用等原则。针对目前的老年人居住空间仍然有很大的不足,设计师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加以完善,尤其要关注设计细节,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所。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例9

一、关于相关概念的概述

1.关于居住区的概述

居住区属于公共用地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城市中住宅集中、并形成了相应规模与数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区域,能够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服务。居住区包括了数量不一的居住社区与居住组。居住区也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地。

2.关于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概述

住宅群是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在外部空间环境中除了住宅群之外,还包括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小品等。具体说来,居住区外部环境是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建筑环境,囊括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大小与质量,如为居民休息活动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与质量,环境设施配置质量等;(2)道路及场地环境,指道路规划、停车规划、应急通道规划等,道路及场地的规划将直接影响居住区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3)生态环境,指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化覆盖率、“绿色建材”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等;(4)品味环境,指居住区内住宅相互间的层次搭配、建筑空间质量和整体布局等。

3.关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概述

从整体来看,居住区环境设计属于城市规划中的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绿化建设的水平;从局部来看,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民,与住宅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以及心理需求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居住区环境景观既是给居民看的,更是给居民用的。

二、制约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水平的原因

1.居住主体的不间断改变

在城市住房制度变革的背景下,为了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实现住房商品化是主要任务,这就导致了许多新建居住小区的住户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放性与社会性特征更加明显,在功能上也隔年齐全。尽管有利于改善城市居住用地结构与城市形象。但是,这种变化也对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技术和社会问题解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现代居民对居住区具有较高的活动需求,需要各类户外活动空间。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外部空间在功能范围上十分广泛,除了基本的出行之外,还需要娱乐、休闲、交流、运动、观赏等可供停留的空间。再加上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日常休闲空间的需求不同,因此构建多元化的住宅区外部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居住区本身的特点,既要体现出社会公开性,又要保证社区私密性。

2.交通压力逐年递增

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车辆人均保有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在对城市交通提出难题的同时,也是居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不仅要节约行车道路占地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的安全出行的需要需求。外部空间中应当构建不受行车影响的安全环境,以避免因为快速行车对居民人身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同时也防止大量外来人员的往来为居住区带来不稳定因素。

3.对生态生活的重视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到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改善居住环境、调节居民心理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小区生活质量与品位。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空间不足的现状,尤其是绿化空间非常有限等特点。在进行绿化空间的设计时,应当在生态性原则、美学性原则、质量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4.现代化的审美特征

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基本环境,在保证其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审美特征的呈现。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形成,尤其是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当前城市住宅区景观建设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应当重视美学价值的体现。

三、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建议

1.以人为本为原则

人们需要安宁、愉悦的空间环境,以及丰富的社交空间需求。空间环境设计要将“人本化”原则作为设计的基础性原则,根据居民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不同,保证其多元化与舒适性,在符合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提升居民的居住满意度。环境设计最基本的是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居住环境对居民的心理、行为活动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了解居民对公共基础的应用,分析出其在行为方面的特点,进而明确心理活动和趋向。居住区环境设计必须以居民行为与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协调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出有利于居民居住的空间环境。在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当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日常社交、日常休闲、亲子活动、社区安全管理等提供有利条件,充分体现出“人本化”的设计理念,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较高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保证居住区氛围的和谐与稳定。

2.道路的合理规划

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规划时,其首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居民日常出行的有效性,要考虑到建筑与设施这两个重要因素,从而构建出合理的道路网络。同时,在道路规划时,还应当保证建筑布置的多样化,且不会对居住空间的日照、通风、卫生环境等造成影响,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起到优化设施布置的作用。要基于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对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加以优化;使道路布置与地形相协调;有效利用已有的设施。充分考虑到住宅区交通的出行可能对周边交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尽可能地不再主要交通干道上建立设出入口,或者通过协调出入口位置与数量来加以控制,与此同时还应当避免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相邻,以此来避免影响城市交通。考虑到空间性质与道路位置,保证道路的类型、宽度、等级以及断面形式符合设计需求,从而实现其有序衔接、有效运转,达到合理规划用地资源的目的,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性。

3.注重生态环境

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居民基本的生理需求,合理布局建筑可满足充分的口照和良好的通风;高质量的绿地空间能够改善居住区空气质量,并提供大面积的休息地,同时也可也有效降低噪声对社区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建筑功能和植物类型有机结合。在进行居住区绿化带设计时,除了要对多种绿地类型加以优化之外,还应当构建新型的绿化空间,例如山墙攀悬绿化、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绿化网。与此同时,在绿化布局、植物配置、色彩选择、季相相宜等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体现出绿化空间的和谐与自然,从而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此外,在绿化设计中还需要对系统的绿化布置进行优化,为投入使用之后的系统管理提供便利,按照地形特征合理配置绿化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并非是随机而零散的分布设计,要着眼于全局,进行合理地平面分区,保证各局部之间的密切联系。绿化设计还应当与空间环境的层次性相结合,形成一定的等级系统。

4.打造“美丽”空间

自然和谐的居住空间,不但能够为居民日常交流提供条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对居民的心理与精神产生有利的影响,众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优化景观设计、提高美学价值能够缓解压力,甚至如降低血压、减慢心跳、放松肌肉等,通过对美的感受,使得心理上感到一定的愉悦。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对设计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时,要从“人本化”原则出发,根据项目建设条件与设计要求,在科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设计的整体性与实用性,从而满足居民在居住环境中的各项日常活动、社交、安全、审美、健康等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星.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J].中华民居,2014(1).

居住空间设计例10

新中式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在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创新应用新中式的建筑手法,才能将新中式风格更好的应用在居住区建设中。另外,对于设计者来说,还应该认识到新中式风格的应用并不仅仅是将传统文化因素简单的堆砌到建筑中去,而是应该在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建筑方式进行完美的融合,进而设计出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由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新中式风格的特点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求进景观设计不仅在外形上要体现传统的设计风格,而且还应该具备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更好的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比如,现阶段很多新中式的住宅区都会采用先谷底较为典雅的色彩,与此同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图案衬托出新中式风格的文化韵昧,之后在景观布局设计中合理设计,从而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视人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确保居住区空间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和观赏性的需求。而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叙述。

其一,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注意合理采用各类装饰元素,并以此来不断丰富居住区的景观空间。我国的传统民居设计中,设计者为了让居住者的居住空间更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会依据居住者的个人喜好、性格、文化修养等在空间景观设计中增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件,而这些装饰件尤其能够突出和展示居住人的力量、权力、高雅等。而在现代中国的新中式风格设计中,也可以通过提取传统的装饰元素来丰富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内涵,一方面用于丰富现代居住区的空间景观,另一方面则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审美的需求,从而起到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其二,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会结合中国园林设计中的造林手法。在中国传统的园林建设中,设计人大都会结合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将这些传统思想融入到园林建设中,从而人更好的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达到天人合的造林效果。为此,在现代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大都会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设中的造林手法,比如,可以在居住区设计些山水,或者选择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栽种在园林中,以此来体现景观的自然美感,除此之外,为了让居住区的空间景观设计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设计者还可以在设计中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并善于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体现景观设计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让人感受到设计的时代感。

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的设计方式

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的主体是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新的时代元素,比如,在很多城市的新中式居住空间景观设计都会借鉴中国传统的居住景观设计方式,在设计的外形上尤其注重采用高墙、灰瓦的应用,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区的建筑设计在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庭院的设计方法,形成了合院的布局方式,这不仅体现了务工传统院落的概念,也满足了当下人们对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

现阶段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经常会借鉴其他空间景观的设计方法,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来体现空间设计的传统文化韵昧。

其一,我国的传统园林设计中经常会借用框景式的景观设计方法,在窗口位置设计花石、流水等,以窗口为画框,让居住者从窗口看出去犹如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以不断提高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审美效果。

其二,设计者还可以借助多种造景方式的结合来增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景观设计的空间层次也愈发丰富。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门框、窗框等设计出完美的景观搭配,同时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将不同的景观相互隔断,达到一步一景的景观设计效果,给居住者以更好的视觉体验。其三,在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还可以借鉴轴线的对称性来设计景观,对景设计一般是在观赏者所在的轴线中央,让两个景物相互对比、对称,从而凸显出整个景观设计的和谐对称性。比如,在实际的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设计者可以把对景用在比较大的景观设计中,在轴线上设计亭榭,而与之想对衬的设计则是瀑布,通过两者的对称来达到对景的设计效果。其四,运用夹景的造景方式,为了突出主要的设计景观,可以在道路两侧设计花草树木作为遮挡,并在中问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居住者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深远,给人以更好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