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咬文嚼字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6-03 07:36:28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例1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例2

现实中,初中已经出现非常明显的偏科现象,纠正偏科现象是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学生是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对“文强理弱”的学生恰好是加深偏科或减轻偏科的关键时期,如果物理能够比较顺利地学好,会督促其重新审视学好数学;如果物理学得不好,会加重偏科的倾向。那么怎样学好物理呢?从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咬文嚼字作了一些探索。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初中物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但还是应提倡咬文嚼字。只有认真地咬文嚼字,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中的有关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等,避免或减少学习中的差错,从而增加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一、对一些物理概念,定律、原理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对一些物理语句在教学中就要咬文嚼字,辨词析句。

例如,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是吸热过程,与“火”有关,所以要写成“熔化”而不能写成“溶化”;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样就改变了入射和反射的因果关系;串联电路的“串”字,若在教学中结合若干个灯泡象冰糖葫芦一样连成一串,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若干个灯泡顺次连接在一起,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同样“并”字,结合其字义字形,若干个灯泡并排排列的形状,学生头脑中就会很容易形成“并联电路”的概念。

二、对某些物理性质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性质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忽略了物理量的性质,盲目地应用,必然走上形而上学的泥沼。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就是快慢不变,速度不会因路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路程与速度,时间与速度关系时,首先就是要抓住速度不变的这个性质;质量,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因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比热容,热值等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也不会随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些都是应该先认识物理量性质的典型情况。

三、对某些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也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有许多计算公式,还有许多公式的变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导用公式,差的就是对公式的咬文嚼字,以至于一出现变化就错误连连。

例如,电现象中的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注意了电流的定语是“导体中”,电压的定语是“导体两端”,电阻的定语是“导体”,那么在用公式I=U/R进行计算时,就可找准同一段电路中的I、U、R三个物理量:还有物理力学中所说的功的计算公式W=FS,S一定是在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才满足这个公式的前提条件:F和S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四、题型里的某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均要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案例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在讲解概念时笔者重点强调了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然后“咬文嚼字”,一个词一个词地给学生分析,既加深了学生记忆又让学生在简单的几个词中学会做题。

首先是相互接触,它的意思是说两个物体必须要接触,这是前提。也就是说摩擦力不同于重力,重力是一种场力,不接触就能有力,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有摩擦力。

接着是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这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会产生摩擦力。

最后是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这个词可用于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简言之,相对运动发生时,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摩擦力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将这个几个词讲完之后,学生基本上就能突破判断有无摩擦力、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两个重难点了。

例1.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

B.一个物体只有跟另外的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正确:B。A答案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C答案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D答案同A。

例2.试判断下图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有,请画出摩擦力示意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说明:图一表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图二表示水平向右运动的物体;图三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分析:图一缺少“咬文嚼字”中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图一的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图二符合“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相对运动,所以图二中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向右运动,根据“咬文嚼字”中的阻碍相对运动,所以图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图三符合“咬文嚼字”中的相互接触、相对运动趋势(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图三中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摩擦力阻碍物体下滑的趋势,于是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二、酸碱盐知识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难点,而九年级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中有一个重要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背起来很容易,但做题时非常容易出错,学生学起来也觉得很难,笔者在讲授这一知识时,同样采取了“咬文嚼字”的方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笔者习惯采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这样的口诀实施教学,这样的对仗语句学生读起来感觉没那么枯燥。

(二)通过“咬文嚼字”传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记住口诀之后接着第二步工作就是传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这个应用说起来很简单就两点: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K、Ca、Na除外)。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如下的错误:

2Na+2HCl=2NaCl+H2

2Na+MgCl2=2NaCl+Mg

2Ag+2HCl=2AgCl+H2

Cu+2AgCl=CuCl2+2Ag

2Al+3CuO=Al2O3+3Cu

Fe+ZnSO4=FeSO4+Zn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错误,这里只列举了几个典型的特例,笔者在传授这个知识的时候是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实施教学的。

1.两点应用中都有一个括号(K、Ca、Na除外),这个括号说明金属活动性应用中的两条均要将K、Ca、Na除去,换言之,中学阶段的置换反应则不要涉及这3种金属,所以类似2Na+2HCl=2NaCl+H2、2Na+MgCl2=2NaCl+Mg这两个反应就错在没有将括号(K、Ca、Na除外)看清楚。

2.第一个应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中有两个关键字“才能”,它即表示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换言之,氢后面的金属则与酸不反应,所以类似2Ag+2HCl=2AgCl+H2这样的反应就错在没有看清楚“才能”这两个字。

3.第二个应用“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中有3个关键字“盐溶液”,它即表示发生在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需在盐溶液中才能发生,不在盐溶液中或者没有盐溶液则不会发生,所以类似Cu+2AgCl=CuCl2+2Ag、2Al+3CuO=Al2O3+3Cu这样的反应就错了。因此有犯类似错误的学生就没看清楚这3个关键字“盐溶液”。

咬文嚼字教案例4

一、咬文嚼字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字义

很多老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放弃了基础的字词,直接从整体入手,片面追求以感悟为主的“不求甚解”。效果呢?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启动思维,没有用心体悟,课堂看似热闹,可是课后基本忘记,不能熟读成诵。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并没有质的提升。这样无论对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形成还是直接的名句默写都毫无益处。如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默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其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里的“萧萧”二字常常会有学生误写为“潇潇”。究其原因就是在阅读鉴赏时没有准确理解“萧萧”二字的意思,而老师没有加以适时指导,让阅读教学变得浮躁、浅薄。对如此精彩的词语只作蜻蜓点水般的解读,想想这真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在巩固复习时,对诗歌中的 “清”“萧萧”“尽”“常”“苦恨”等精彩的词语,特别是对“萧萧”进行了品析,先让学生说说“萧”和“潇”的意思,教师再通过引导:“萧”字可做名词和形容词,做名词时,草名,有香味,古时北方常见。“萧”做形容词时有冷落,荒凉,萧瑟,洒脱之意。“潇”字也分形容词和名词,做形容词时,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有“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无边落木萧萧下”因有风无雨,该用“萧萧”;“秋雨潇潇,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因有雨该用“潇潇”。学生通过这次“咬文嚼字”对 “萧萧”一词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同时对作者用词的精确加深了理解、感悟。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更大了,感悟体验更深了,语感增强了,积淀增多了。

二、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咬文嚼字教案例5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中华考试网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咬文嚼字教案例6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中华考试网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2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2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2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2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咬文嚼字教案例7

2003年,因为编委金文明和余秋雨之间一场笔墨官司,《咬文嚼字》杂志为国人广为知晓。经过余秋雨一番“心中没有大文化”的讥讽,《咬文嚼字》被戴上了“咬嚼派”的帽子,但杂志并没有因此停歇,他们把“咬嚼”对象指向那些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和文化活动上,杂志为此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中招的名人不少,但像余秋雨那样竭力对抗的不多。大部分被挑出错来的作家、学者,都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有些还“不打不成交”地和杂志社的编辑成了好朋友。易中天连用三个“绝对”支持这个举动,还为2008年的杂志合订本作序;刘心武更是把自己找出来的错误送给《咬文嚼字》编辑。

一场纠错,反映出的不仅是现在人们使用汉语的诸多不规范,从中或可看出被“咬嚼”各位的气度与胸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认错误并不会降低学者的身份,而对错误矢口否认,怕就不是学识深浅的问题了。

本期“旁观”聚焦社会影响力非同寻常的文化名人,展示他们在文字“硬伤”面前的坦诚与狡辩,真实与虚伪。

王蒙大度

在2000年,被“咬”的12位作家中,王蒙是第一位。对于把自己作为第一个靶子,王蒙表现得很大度。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当时他们把针对王蒙的文章寄给他看,王蒙当时住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就把文章看了,并鼓励他们发表,他说:“其中九条我是接受的,有一条我还得再想一想。”郝铭鉴当时就问:“是哪一条?我们可以抽下来不发。”他说:“不要,既然是读者提出的,就让读者去提,我自己再想一想。”于是2000年第一期《众矢之的》的标题就叫《目标:王蒙,放!――2000年第一号战报》。

王蒙在《调门与选择》一文中有 “秀出于林”一语,应该是“木秀于林”。《暗杀――3322》中把未满60岁的人写成是“耳顺之年”,也是错误的。“耳顺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0岁才能叫“耳顺之年”。

《春堤六桥》里,王蒙写道:“过去常常批判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思想,我现在就是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当年批的是“船靠码头车到站”,比喻一种“革命到头”的思想,因为码头和站都是旅行的目的地。码头不是车的目的地,船到岸也不会让人有“革命意志衰退”的联想。

在《想起了日丹诺夫》中,王蒙引用了一句古语“防民之口胜于防川”。这句话的出处是《国语・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甚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更多时候是在坏的方面,前者超过后者。而“胜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必须是前者优于后者,比如事实胜于雄辩。

《满涨的靓汤》中有这样一句:“诸肉诸骨诸海鲜诸山珍诸药材诸果诸蔬诸粮诸豆诸调料诸虫诸菌诸维生素诸矿物质诸基本元素钙铁磷铬铝硒锰铜碘醋……”而醋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而非一种元素。

还有错把“排遣”误作“排揎”;把500毫升当作500克重量;有两处用错了“华裔”一词;“稼穑”与种植并用,意思重复。

而王蒙持保留意见的一处错误是,“我”和“窃以为”能否同时用的问题。

后来,《咬文嚼字》经过检查,发现这一条确实是咬错了。郝铭鉴后来碰到了王蒙,向他表示道歉。谁知王蒙非常大度地一笑:“你咬错了,还是让我受到了启发,我可以举一反三,我非常欢迎你们咬。”他还专门谈到,语言文学不是小的学问,这里面大有学问,不要看这些作家在写东西,很多问题还是要重新来思考的。

“王蒙确实是有大作家的风范。”经过这次挑刺,郝铭鉴和王蒙还成了好朋友。

余秋雨拒不认错

“我没错,岂能认错?我若认错了,怎么对得起我的读者?”余秋雨被《咬文嚼字》杂志数次挑错后,态度依然强硬。

在被《咬文嚼字》挑刺的众名家中,余秋雨是最不合作的一位。余秋雨对被“咬嚼”深恶痛绝,不仅公开表示“不喜欢《咬文嚼字》这本杂志”,还将其形容为“禁锢作家创新思维的枷锁。”为此,双方还发生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笔墨官司。

早前余秋雨与《咬文嚼字》杂志社的关系不错,杂志社曾每期给余秋雨邮寄杂志,余秋雨本人也曾向媒体称赞《咬文嚼字》是好杂志。但自从《咬文嚼字》盯上他,余秋雨便要求不要再给他寄杂志,并通过其助理金克林转告他们: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余先生身上,少做无聊事,多做有用事。

2000年,《咬文嚼字》在杂志中纠出了余秋雨作品中的10处错误,当时由于联系不上余秋雨,所以没有听到他的意见。

余秋雨在书中的硬伤主要表现在旁征博引时不少说法信笔拈来,与史实不符。以《山居笔记・天涯故事》为例,余秋雨在提到宋庆龄之母倪桂珍时,将她说成是“浙江余姚的女子”。但根据《川沙县志》记载,倪氏其先为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年间被遣至浙江,在鄞县海滨捕鱼。后至川沙定居。说宋庆龄之母祖籍为“浙江余姚”似乎很勉强。而查《余姚县志》,也并无倪桂珍及其祖上的记录。

在《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中,将明代书法家丰坊同天一阁主人范钦作了一番比较。余秋雨认为丰坊“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而据专家们查遍有关文献和工具书,都无《五经世学》的记载。丰坊的“世学”著作充其量只能说成是《四经世学》。余秋雨不知何故,添上了本来没有的一经,而更要命的是,余秋雨以此作为范钦和丰坊学问高低的一个标尺。其实这四部所谓的《世学著作》,只是毫无思想新意和学术价值的伪书。余秋雨怕是根本没有看过原文,便赞赏丰坊学问的高明。

在《白发苏州》一文中,余秋雨写道:“你看大明亡后,唯有苏州才子金圣叹哭声震天。”关于这一段描述,让不少专家看得目瞪口呆。据记载,金圣叹轰动一时的“哭庙案”,与“大明亡”其实毫不相干。他表面上是哭顺治驾崩,实际上是哭时败。金才子“因痛哭而被杀”,但他不是哭“大明亡”是显而易见的。

2003年,《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出版了《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对余秋雨作品中130多处文史知识差错逐一分析。这下,余秋雨与《咬文嚼字》彻底交恶。

余秋雨认为金文明太夸张了。金文明所谓的大量错误,有的是他不理解死文字与活文字的关系;有的是他不清楚学术文化界的现状,把历史学家新的研究成果当作了“错误”;有的是金文明读书太少,把自己没有接触到的材料说成是毫无根据。余秋雨认为,像金文明这样的“咬嚼派”纠缠真伪难辨的文史细节,对大一点的文化学术课题一片茫然,心中没有大文化,对年轻人创造性思维损害太大。

双方你来我往,笔战不断,成为2003年文坛的轰动事件。后来,余秋雨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咬文嚼字》上,但他一直拒绝承认那些错误。

刘心武最积极

“心武最积极了,不但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前两本书作为‘咬嚼’目标,还强烈要求把《揭秘(三)》也放进来。有人还戏称我们成他免费校对了。”《咬文嚼字》杂志副主编王敏说。

《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已跟刘心武打了招呼,他不但欣然同意,还把自己已经发现的几本书中的差错发给杂志社编辑以供参考。并希望编辑部能有更多发现,让出版社再版图书时将那些错误一并改正。

《咬文嚼字》指出,刘心武在“蒋玉菡之谜”一讲中反复说到,红学研究中有一派叫“索引派”,无论是《百家讲坛》字幕还是后来的书中,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些“索引派”都是“索隐派”之误。“索隐派”是旧红学里的一支重要流派,力求将《红楼梦》中隐去的真背景、真事件探寻出来。其影响很大的观点是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大学士明珠的家事。

“索引”是检寻图书资料的工具,而“索隐”指求索隐微,所以绝对不能写成“索引派”。

作者杨光在杂志中的文章指出,刘心武在《揭秘〈红楼梦〉》第二部写道:“‘锦衣公子’当然是说贾宝玉,‘拙兰芽’是指他不擅;‘红粉佳人’我觉得说的是宝钗……‘未破瓜’的意思就是还是处女。”并得出结论:锦衣公子宝玉和红粉佳人宝钗虽然结婚了,却并没有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实际上,“拙兰芽”原文是“茁兰芽”,兰芽即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茁兰芽”形容少年宝玉像兰的嫩芽一样茁壮,与“性”无涉。此处“破瓜”也不指“破身”,“红粉佳人未破瓜”是说“红粉佳人”未满十六岁。“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另外,“红粉佳人”是指黛玉而非宝钗。“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说得很清楚。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说到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

刘心武认为这个“草”,说明她很谦虚,说自己是吃草的……

对此,作者沙鸣称,“一草一纸”显然是表示数量很少,“吃穿用度”,是概括生活所需;再用“一草一纸”作补充,是说明数量极少的东西也要靠荣国府供应。这里没有谦虚的意思,更不是“说自己是吃草的”。

刘心武先生在《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一讲中,谈到“傅鼐得到重用”,当了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是在“乾隆元年”,这与历史上的记载是不符的。

显然,傅鼐担任兵、刑两部尚书的时间,都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那时虽然雍正皇帝已经去世,乾隆皇帝(弘历)也已即位,但“乾隆”的年号还没有启用。

此外,《咬文嚼字》还例举了多处文史常识错误。如“老君眉”(一种茶叶)不是刘心武说的产在洞庭湖的君山,而是在福建光泽县的乌君山一带。

刘心武认为,“满州”、“长州”、“清圣主”、“索引派”这几处错误是校对的差错,“特别是前3个,很明显是校对的问题。至于‘索引派’,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觉得从字面上也讲得过去,一晃而过,所以有点闹笑话。”

对于读者提出的批评,刘心武诚恳地表示感谢,公开对媒体承认:“我确实对某些文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误说误用了。我表示抱歉。”

易中天绝对绝对绝对支持

《咬文嚼字》2008年第9期对易中天下了“毒口”,纠出易中天《品三国》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8处错误。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串讲曹操《短歌行》一诗时,说其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一句,意为“明明的是那天上的玉轮,不知何时才中断它的运行”。

《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曹操横槊赋诗,表达了及时进取的精神和渴慕人才的心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意思是“那空中皎洁明亮的月儿啊,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取”,以明月难摘取,比喻贤才难得。“掇”(duó) 的意思是拾取、摘取,不是中断、停止。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说道:“在三国时代的三巨头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七十一岁(次则曹操,六十六岁;再次刘备,五十八岁)……”刘备只活了五十八岁,与史实不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说:“(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可在后面的《品三国》,又出现这样一句:“托孤之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可见,说刘备活了五十八岁是一时失察造成的。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五讲“韩信被杀之谜”,谈到韩信死前说:“吾悔不用蒯(kuai)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易先生解释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上引韩信的话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易先生解释“儿女子”有误,这里的“儿”并不指“小孩子”,而是一个修饰成分,古汉语中,用“儿”限定“女子”,是使整个词语带有贬义。“儿女子”相当于“娘们儿”“妇道人家”,是对女子的蔑称。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两次误读了“力能扛鼎”。

讲“韩信身世之谜”时,易先生提到了项羽:“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

讲“刘邦对手之谜”时,央视开篇的旁白介绍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的西楚霸王,贵族后代”。

扛(káng),意思是用肩膀承担物体,如“扛枪”,而“力能扛鼎”的“扛”念gang,意思是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力能扛鼎”形容力气特别大,能把沉重的鼎高高举过头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本是描写西楚霸王的勇猛:“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说“力能扛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理解也是不准确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书中将这个解释修正为“就是连鼎都能举起来”,这个改动是可取的。

易中天知道这事后,在电话里,对《咬文嚼字》杂志一口气说了三个“绝对”:“这件事情很好,你们尽管挑问题,我绝对绝对绝对信任你们。”另外,易中天还为《咬文嚼字》2008年的合订本撰写了序言,他给文章拟的标题是:“该认错时就认错”。

于丹知错就改

“于教授读懂这首杜诗了吗?有点让人生疑。”2008年伊始,《咬文嚼字》在第一期杂志上,“嚼”起了销售量以百万计的畅销书《于丹〈庄子〉心得》与《于丹〈论语〉心得》。该刊指出了前者5处错误。后者的3处错误。这一年,《咬文嚼字》向《百家讲坛》主讲人开炮,于丹第一个中招。

《咬文嚼字》杂志文章称,《于丹〈庄子〉心得》中,第一讲的标题“庄子何其人”就错了。若按《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庄子何其人”即“庄子多么人”,“这真是个可笑的说法”。根据于丹讲解的具体情境,可以说“庄子何许人”、“庄子其人”等。第二讲中,于丹提及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时,引用了杜甫诗作《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讲解该诗时却把诗中“秋”字误作“人生晚秋”,实际应指季节“天宝四载的秋天”。

在第六讲《谈笑论生死》中,几度提到楚国都城为“颖都”,实则为“郢都”,今属湖北省荆州市。而“颖”本义为禾谷外壳所带的芒刺,后引申出聪慧的意思。“颖”读音与“郢”相同,但从未用作地名。

同样是第六讲称,“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对儒家学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儒家追求的是‘舍生而取义’”。 汉语中的“杀生”一词,本义是“宰杀动物”,后来佛家用以指杀害生灵。“舍生”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杀生”是伤害其他生灵的生命,二者意义迥异。

在《境界有大小》一讲中,于丹误把佛教“三界”理解为“前生,此际,来世”,佛教中“三界”另有所指,《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三生有幸”时特别说明道:“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于丹多次提及《论语》总字数是“两万多字”,“似乎很有把握”,但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当不得真的”,可查证“《论语》总字数为15900字”。在该书第七讲《人生之道》中,于丹引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用以说明人生三个阶段,她误把“正反合”作“正反和”。据该刊详解,“合”指“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绝不能写成“和”字,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第五讲《交友之道》中更是出现了“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的说法,该刊质疑“间接经验怎么会转化成直接经验呢”,并称“演讲时一时混淆,情有可原;但如果整理成书时,仍不加辨析,未免有急就章之嫌了。”

那么,于丹缘何造成这些错误?于丹的助理祝先生解释说:“错了就是错了,于老师也承认错了。若要深究原因,那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那些错误,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据《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介绍,“读者提出了很多条意见,编辑从中挑选了八条,之后递给于丹。当天于丹就给予了回复,承认错了,并表示支持这八篇文章发表。”于丹还通过助手承诺会把挑出的错误改正。

白岩松不怕挑错

对于准备挑错的12位出书名人,《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都会一一电话告知,但只有央视的白岩松公开在报纸上回应,说“我是很讲究文字的,所以我不怕人家来查我的”。但是他同时有个要求,查第二版,不要查第一版,第一版的错误比较多。最后杂志社挑了当时最新的第十一版《痛并快乐着》来查。

澳门回归,白岩松是直播报道主持人之一,他在书中回忆“就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突然接到紧急命令:我们几个主持人迅速去澳门临阵磨枪,一来增加感性知识,二来直播中不至于文不对题,三来直播中可以临时救场,替前方记者挡驾。”

所谓挡驾,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即谢绝客人来访。但作为主持人,为何要替前方记者挡驾呢?这里说的似乎是“护驾”。护驾、保驾,过去都是针对封建帝王的,现在已用得很泛,“保驾护航”成了常用词语。

白岩松在书中两次用到“塞翁失马”的典故。“恐怕也得感慨命运的神奇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句话的深意。”后面又写道:“丢了东西却成了清醒剂,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一次是“焉知祸福”,一次是“安知祸福”,但两次都是“祸福”并举。

祸总是明摆着的,所以别人才去安慰他。“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塞翁丢失了马,不知是祸是福,这种说法,不合逻辑,也不合事理。

“在这个情感世界一波三折的时代里,能有一段彼此相爱相守到始终的故事,怎么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在这句话里,到是趋向动词,“到”哪里呢――始终,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始终”,通常是作副词用,意为自始至终,如“始终关心”、“始终支持”。在表述时间时,“到”的对象是“时点”,“始终”却是时段,搭配不当。

咬文嚼字教案例8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数学符号其实是一种精炼的数学语言,也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

在我们的数学练习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大量的数学符号,这些数学符号都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就是把两样物体合起来;“-”就是从一样物体中去掉一部分……让学生明确这些数学符号的含义,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出隐藏在题目中的“符号”,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符号阅读能力薄弱,有部分学生连直观的符号都会看错,例如:

53+8=47-20=48-9=

37-8=29+20=74+9=

学生在口算以上算式时,有的人把下面一行的“-”都当成“+”,而“+”则当成“-”来完成的。更不用说那些隐藏在文字中的“符号”。例如:“草地上有25只白兔,又跑来4只,一共有多少只?”这题隐藏的符号就是“+”。

例如:“校园里柳树和杨树一共有35棵,柳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道题隐藏的数学符号就是“-”……

又如:“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者谁比谁少多少”也就是求“两数相差多少”,这时题目中隐藏的数学符号就是“-”。

再如:在用人民币购物时已知“付出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也就是求“原来有多少钱”,这时隐藏的符号就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读题,我们要善于找出文字中隐藏着的“数学符号”。咬住了数学符号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咬住“关键字”,嚼出“思路”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所以要他们把题目读完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教师应该要培养学生寻找题目以及问题中的关键字的能力,因为只要找到了关键字,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一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重要的是你找的关键字是什么,关键字不同对于题目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航向”也就会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把握住这道题目的关键字是什么?只有咬住了关键字才能找出这道题的正确思路。

三、咬住“数据”,嚼出“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会有很多的原始数据,但是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原始数据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我们要选取有用的数据。例如“学校有47个篮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是其中有3个数学信息,也就是3个数据,但是在解决问题时,这3个数据并不是全部需要,我们只需要选择其中的2个数据就够了。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选择这些数据,他们往往会选择最前面的两个数据,把他们加起来,当发现老师给他们的答案上批了“×”之后,他们就会把加法改成减法。通过和错误学生的对话我发现,他们根据老师教的内容先找关键字,发现关键字是“一共”,所以用加法,这一步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接下来他们拿笔就把前面两个数据加起来了,他们并没有发现这题中还有一个关键字“借走”,我们要求的是“一共借走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数据是“一年级借走的18个”和“二年级借走的24个”,把他们两者合起来,在这道题目中“47个”是一个无用的数据。

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先要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然后根据关键字进一步找出有用的数据。只有咬住有效数据之后,我们才能利用数据以及符号,正确写出过程。

四、咬住“问题”,嚼出“结果”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从问题出发,没有问题,研究也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也要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明确问题问什么,我们就要求什么。例如:

[\&排球\&足球\&羽毛球\&原有\&32个\&40个\&\&借出\&10个\&\&22个\&还剩\&\&8个\&4个\&]

这是一张图表,首先要让学生看懂这张图表,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这张图表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第一个排球:原来有32个,借出了10个,还剩多少个?咬住问题“还剩多少个?”,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都知道“原有的个数-借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所以求“还剩多少个?”要用减法进行计算。第二个足球:原来有40个,借出一些后,还剩8个,借出了多少个?这题要求的是“借出多少个?”根据数学表达式“原有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借出的个数”,所以求“借出多少个”还是用减法计算。第三个羽毛球:体育室原来有一些羽毛球,借出22个后,还剩4个,体育室原来有羽毛球多少个?这题是求“原来有多少个?”根据数学表达式“借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原来的个数”,所以要用加法计算。三道题目,虽然在同一张表格之中,但是他们求的问题是不同的,所以解决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咬文嚼字教案例9

一、借助媒体,读有成效

儿童是通过感官来学习的。恰当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是教师在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时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把握运用的“度”和运用的“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钱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前,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琴声的词语:婉转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她在课前静静地反复倾听曲子,把能反映这样的琴声剪辑下来。课上,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琴声的词语,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学生第一遍读起来平淡无奇。然而,在理解词语时,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去修饰,而是让学生带着心静静地聆听,一个个音符跳跃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婉转连绵、升腾跌宕……”几种不同的音律,再经教师轻轻点拨,了无痕迹地化解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带上了理解,再读词语时,轻轻松松就能读出词语中包涵的味道。精巧地借助有质感的音乐,能让学生理解有乐感的词语,读出词语中的音律美。

二、玩味字词,读出深刻

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有人就会认为是死扣字眼,过度地斟酌字句。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存在着自己的规律。往往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如果牢牢地抓住了,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是咬文嚼字的妙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品词析句的过程只是停留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读出你的感受。”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因而也无法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合理的切入点,并寻找有效的咀嚼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语言文字,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葛老师在执教《夹竹桃》,让学生体会夹竹桃的韧性时,抓住了“悄悄地”和“一声不响”两个词语反复地揣摩、体会。为什么要在这两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词语上咬文嚼字呢?学生深入地思考解决了难题:“悄悄”是声音很轻,不想让人知道。“一声不响”是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更体会出夹竹桃的不张扬。进而老师这样总结道:两个词相似但有细微差别,这样的词连用非但不重复,更强调夹竹桃不张扬的个性,这是季先生质朴的语言中蕴藏的智慧。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玩味字词,学生的阅读感悟才更深刻,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三、抓住留白,读启想象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灵气,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美的享受,而文章中的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使文章的解读更丰满,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创造性。

在《二泉映月》中,钱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阿炳的一生很苦难,抓住了“卖艺度日”一词,进而联想“度日如年”,在凄苦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在北风呼啸的冬天,他整天……;在烈日炎炎的午后,他整天……;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他整天……一连串的联想,让生活在穷困潦倒中的阿炳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学生喷发出无限的想象潜能,与文本深入对话,与作者深情对话,从而读出自我,读出深刻,读出个性。少着墨,多留白,会让阅读的课堂意趣横生,让“留白”的艺术栖息在语文课堂,让想象的气息回味在语文课堂。

四、挖掘背景,读产共鸣

现在的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笔,或者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引入原著,或者挖掘作者的写作背景,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与他产生共鸣。

咬文嚼字教案例10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到底“咬”什么,“嚼”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基本理念及操作要点,深入而正确地解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准要咀嚼的点,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享受这个过程。一般来说,我们要咀嚼的是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哪些是重点词句,哪些是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呢?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体现文眼的关键词、概括中心的关键词句、环境烘托主题的词句、描写人物细节的词句、文质优美的修辞手法、意味深长的标点……

二、 运用多种方法,嚼出语文味

1. 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课文中许多的词语需要理解,理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简单实在,抓住这由浅入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沉香救母(二)》第2自然段“奔赴华山”,教师抓住“不在乎”这个词,问:“沉香不在乎什么?”(不在乎高山,不在乎深涧)教师追问:“高山有多少,深涧有多少?”学生说很多。教师问:“从哪看出?”学生答:“从两个‘不知多少’看出来的。”教师再一次点拨:“沉香要翻过那么多座高山,跨过那么多条深涧,他会怎样呢?”答案就出来了:会很累,会很苦,会很危险……教师再问:“苦、饿、渴不在乎,危险不在乎,伤痛不在乎,这些都不在乎,沉香在乎的是什么呢?”他在乎的是赶快救出妈妈。一个词语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沉香的孝心。运用这样的理解法,我们一定要充分预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到词句的内涵。

2. 替换法――咀嚼用词悟精准。我们还经常运用将句子中某个词换掉去品析句子的方法。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词精准,这成了永恒的经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的词来替换是否可以,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这样,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从而敏化语感,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3. 想象法――依托文本再创造。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注重想象。我们在品词析句时就要经常采用引导学生想象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清平乐・村居》的片段: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对翁说:“孩子他爹,你把三个儿子教育的真好,老大那么勤劳,老二也会帮我们分担家务了,老三也可爱,三个孩子将来都有出息,咱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满满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因媚而醉!

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品析“媚”和“相媚好”,语文味十足。

4. 扩充法――挖掘内涵促感悟。这招虽不常用,但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时如用这一方法,对学生的理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习《蚕姑娘》第2自然段:“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教师在“醒了”的前面加了一个括号,要求填上一个语气词,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又惊又喜。还可以加什么词呢?学生想出了“耶”“咦”“呵”“哇”等,然后分别读,感受其不同的语境和心态,这样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挖掘了文章隐藏的内容。

5. 读悟法――无需多讲情意显。这里所指的朗读感悟法,有别于我们贯穿整个课堂讲读的朗读,而是用在一个关键的词语、一个关键的句子,只要意会、无需言传的品嚼时。如《沉香救母(二)》中第4自然段:“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这句话,意思学生都懂,教师就让学生读这句话,一位学生稍用力地读。教师说:“这样的力量劈下去,华山一个口子都劈不开。”另一生再读,教师说:“力量大了许多。可速度不够,也劈不开。”这下,学生明白了:既要用力又要有速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于是,朗读效果就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这样充满激情的朗读,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读书,讲究音量与速度的完美融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有时重音轻读更能打动人的心。

6. 联想法――情真意切求实效。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时候,让他们将文本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他人相联系,通过由他人联想到自己,情真意切,理解也比较透彻到位。如在教学《水》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联系自己生活说说感受。有学生说:“我从‘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这句话中的‘期盼’一词,体会到水是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对下雨是毫不在乎的,甚至有时会讨厌下雨,而村子里的人们却希望下雨,盼着下雨。我感受到他们对水的渴望之情十分强烈。”另一学生说:“我从‘奔跑跳跃’和‘大呼小叫’体会到他们难得洗上一回澡,所以非常开心。而我们生活中,不会因为要节约几元钱,而在室外洗澡,而且在室外洗澡会觉得害羞。”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感觉学生已经将这种联想法牢牢地掌握了。所以,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 关注学生学习,探究结合点

在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的分析,也不能整节课都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几个结合:

1. 品词析句与朗读感悟的交相辉映。只有将品词析句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方显其完美。教师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在解析后借助朗读进行表达。有品有读,交相辉映,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积淀,学生才能学会阅读,才能得法于课内,再到课外进行大阅读。他们心灵中的文学园地才有可能生机盎然,硕果累累,才能品尝到语文的醇美味道。

2. 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交替运用。学习方式的选择应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互补性,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学习方式的选择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去理解词句和文章内容,进而体悟文章主题,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