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保障工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7 20:51:47

保障工程论文

保障工程论文例1

2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特点

舰船装备是结构复杂、体系庞大、技术密集的武器装备,由此决定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管理持续时间长,贯穿舰船装备全寿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全寿期。在舰船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规划、组织、监督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实现“高可靠、好保障”的目的,并同步开展其保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为舰船装备“两成两力”奠定坚实基础;在舰船装备列装之后,通过不断完善和运用其保障体系,采用科学决策方法,组织协调开展保障工作,以便尽快形成和长久地保持舰船装备的战斗力,并适时组织好改换装工作,使舰船装备在其寿命周期内始终保持理想的技术状态;在舰船装备退役报废时,组织全面整理分析保障信息,从而实现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并对其保障资源进行再设计和利用。

2.2管理对象多元化,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涉及的舰船装备种类繁多、新老舰型并存、国产与引进装备并存,舰载设备复杂,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由此,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带来了其他工程管理领域难以遇到的复杂问题。一是管理对象的多元化,决定了组织体系的多样化。如对于国产装备,在国内有其设计、建造单位,技术资料齐全、备品备件充足,便于开展全寿期的综合保障工程,而对于引进装备,为避免其保障受制于人,必须依托国内力量组建技术责任单位体系,承担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职责。二是装备系统的全覆盖,决定了管理须分类决策。舰船装备不同的子系统,其通用化程度、技术含量、使用频率和保障风险不同,须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和核心保障能力要求,对保障进行分类决策,从全寿命合同保障、军地联合保障和军内自主保障三种样式中选择其一。

2.3管理实施难度大,跨越作战空间全维度

海军作战空间的多维、宽广,决定了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实施难度大。未来海军作战将是近岸战场、近海战场和局部远海战场同时存在、互为依托的全方位作战。为了保障舰艇部队的作战行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必须具有能同时在多个方向展开、对多种类型装备遂行保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军舰艇部队实施大纵深、全方位作战的需要。一般来说,舰艇部队距离本土或海外基地越远,综合保障的线就越长,参战的舰船装备种类越复杂,综合保障的点也就越多,作战的海区越宽广,综合保障的面也就越宽,涉及的组织、领导、协调等管理工作也就越复杂。所有这些特点都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实施带来了明显的制约和困难,增大了其计划、控制、协调和协同工作的复杂性,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

2.4管理综合程度高,涉及装备技术全领域

舰船装备是高技术集成体,其先进性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现代舰船装备的综合保障,也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化工、电子、核能等传统技术领域,其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大大扩展,它不仅包括对装备“硬件”的保障,还包括对装备“软件”的保障,其技术面已覆盖到了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身技术、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制导技术和定向能技术等众多的新技术领域,并且这些技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综合一体。对这样综合性强、技术复合度高的工程实施管理,必须考虑不同领域技术的协调性和差异性,使得管理本身也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一是组织结构须满足综合性要求,减少层级,节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成本;二是数据接口须满足综合性要求,统一规范,满足各专业之间数据交流需要;三是决策方法需满足综合性要求,灵活多样,体现各专业不同的特点。

2.5管理环境压力大,面向平时战时全因素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并非真空中的管理,必须面对平时、战时所有内外环境因素,所承受压力之大是其他工程管理所难以想象的。平时,海洋气候湿润、空气盐雾大、腐蚀性强,舰船装备的自然磨损和腐蚀严重;海洋气象多变、台风频繁、涌浪不断,舰船装备极易损坏或发生装备事故;舰船装备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高温、高湿、高噪音的工作环境等内部条件,使得平时的维护、保养和修理环境十分恶劣。战时,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的应用,使舰船装备遭受“硬”“软”两方面损伤,损伤机理更为复杂;作战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舰船装备的战损率也将大幅提高,维修保障的频度和强度急剧增大,如英阿马岛海战,真正交战不到40天,英军就战损舰船17艘,战损率为15%,阿军战损舰船11艘,战损率高达65%;现代战争已经很难清晰地界定前方和后方、作战区域和非作战区域,给保障系统自身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所面对的内外环境极为恶劣。

3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3.1舰船装备全寿命保障顶层规划

规划、计划是各项工程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确定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与方向,为工程的组织、控制等活动提供依据。因此要实现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最优化,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规划。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是指在装备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按照装备全寿命保障的要求和工作内容,根据装备的特点和使命任务,以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以形成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能力为目标,针对综合保障工程的全面细致顶层规划,其内容包括装备的基本情况、保障需求、保障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保障工作组织模式、保障条件建设、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质量管理、装备的改换装、经费需求等各个方面,并对保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通常由海军装备指挥机关组织编制,或由其委托单位(如装备设计单位、装备建造单位或者装备保障总体技术责任单位)编制,并在经过评审、报批后正式实施,作为有关各方开展保障体系建设和装备保障工作的依据。科学、完善的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搞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定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的程序和方法,在舰船装备保障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评估改进

舰船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保障性“五性”是与综合保障密切相关的系统设计特性,也有文献将“五性”归为广义保障性[6]。舰船装备“五性”设计解决的是装备“高可靠、好保障”的问题,在综合保障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五性”设计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其试验评估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定需求、分解目标。在装备型号论证中,从任务需求出发,提出执行任务的能力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五性”设计目标,并将目标通过分解、分配、预计等系统分析工作,转换到较低的产品约定层次。

2)建立指标、合同管理。将舰船装备系统“五性”设计目标转换为设计参数指标,经过评审后,形成不同层次产品、不同类型的“五性”技术规范,纳入合同有关文件之中。

3)组织实施、过程控制。设计单位将舰船装备“五性”技术规范中确定的设计特性要求,在舰船装备设计中予以实现,并进行过程控制,使装备设计得易于和便于保障,且对保障资源需求最少。

4)试验验证、实效评估。进行舰船装备系统“五性”的试验、评价,验证新研制装备是否达到“五性”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判明偏离预定要求的原因,确定纠正缺陷的方法。

5)信息反馈、改进提高。在舰船装备使用阶段,收集并分析关于舰船装备“五性”的数据资料,研究保障的效果,对舰船装备使用与保障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将信息反馈至设计单位,以实现改进和提高。舰船装备系统的评估将向新一轮舰船装备研制提供信息反馈,并使以上五大步骤形成闭环,这就是“螺旋式上升”[7]在工程管理中的直接体现。

3.3“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建设

舰船装备保障系统主要由资源要素和管理要素组成。资源要素是构成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体系、核心技术体系;而管理要素是使保障资源发挥应有功能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由此构成了“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1]。保障系统中的管理要素建设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健全了管理各要素,才能对综合保障这一复杂工程展开有效管理。

3.3.1组织体系各保障资源要达到真正的有机组合的目标,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要实施管理就必须具备拥有规定职责和权限的机构,在这里可称为组织机构,然后把保障资源置于组织机构的指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之下,这就是保障资源的有机组合。目前,海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组织体系包括行政指挥线和技术指挥线。行政指挥线由海军现有各层级装备机关构成,技术指挥线由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总技术责任单位、分技术责任单位、技术支撑单位和承修单位等组织构成。

3.3.2标准规范体系一般情况下,诸多的保障资源是置于多个机构的指挥、控制之下的,或同一类保障资源实施多层次管理,即分属于各级保障机构,因此还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级、各类保障机构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才能使保障系统高效运行,这就是保障资源管理的有机组合。此外,由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复杂,涉及专业众多,所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接口,包括数据接口、工作接口、组织接口等几个方面,要做好接口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接口标准和规范,并将其落实到工程实施的每个环节,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3.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和海型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对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依赖越来越大,这要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中高度重视装备保障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保障性信息的支持,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就不可能取得成效。舰船装备保障性信息包括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修阶段的信息,数据量大且格式不一,要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其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系统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对整个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进行规划,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反复或者失误。

2)注重基础条件建设。为适应综合保障工程的需要,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建设适用的网络,开发配套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研究信息处理、传输、应用方法等。

3)注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提高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要从系统的应用出发,在系统指标体系、文件格式、数据接口、分类编码、交换格式、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

4)注重常态化信息搜集。“搜”集与“收”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对信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主动的,是有目的性的,而后者是被动的,是盲目的。常态化的信息搜集工作是信息系统得以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5)注重信息有效利用。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要建立信息有效利用机制,确保信息在规定范围内的、共享、传递、加工等。

6)注重信息安全管理。舰船装备保障信息包含大量军事秘密,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管控,才能让信息系统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而非相反。

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方法

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过程中,需将定量的方法(如系统工程的运筹学和数学分析法)与定性的方法(如经济学、管理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在规划、决策、流程等层面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8]。

4.1基于小子样的保障需求预测方法

当前,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思想正由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时维修思想向基于状态的维修思想发展。基于状态的维修,就必须准确掌握装备的技术状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优化确定包括维修时机、范围、工装、方法、人员、备品备件、技术资料等在内的保障需求,确保最优的维修质量,获得最佳的维修效益。美军已对其新研制的F-35战斗机实施基于状态的维修,据美军估计,维修人力可减少20%~40%,保障规模缩小50%,出动架次率提高25%,保障费用减少50%以上。由此可见,根据装备的技术状态预测保障需求,对于提高维修保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需求的预测,首先是对舰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一般而言,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是以装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为起点,根据已知的结构特性、功能参数、服役条件及运行历史(包括运行记录和以往故障及修复的记录),对未来任务段内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发生的时机和故障的性质、原因及部位,从而确定保障需求,合理地制定维修计划,实现及时有效的维修,保证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9]。从传统的预测原理出发,基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故障预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建立统计模型或训练神经网络。但对于舰船装备这样复杂的大系统而言,不太可能对其做成批的试验,也无法得到关于重要设备故障的大量数据,传统的预测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需要采用小子样预测方法(工程实践中,一般认为样本容量n小于30为小样本)。在小子样条件下,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通常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vectorma-chine,SVM)。SVM是基于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10],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综合考虑了样本误差和模型的复杂度,以及实际风险的两个决定因素,即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性与推广能力之间的矛盾。SVM应用于预测的两大优势在于:一是小样本学习;二是学习能力强。因此,SVM能够在小样本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中隐含的分类知识,对未来的故障信息进行状态预测,提高系统的整体预测性能。

4.2半结构化的决策方法

针对各种保障问题做出决策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活动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它贯穿于保障工程的始终。决策问题的范围很广,对于能用明确的语言(数学的或逻辑学的、形式的或非形式的、定量的或定性的)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结构化决策;对于完全不能用明确的语言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其特点是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局部可以结构化,而不能全部结构化[11]。在舰船装备保障过程中,既存在着可予以量化的部分,如修理设施数量、保障人员数量、技术资料数量等,也存在着诸多无法量化的部分,如人员能力素质、工厂修理水平、机关管理能力、突发故障类型、战时损伤程度等。同时在决策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引进装备在未形成国内保障能力之前,修理工装和备品备件的引进强烈依赖于国际形势;在大型舰船长达数十年的实际使用寿命中,某些舰载装备的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都有可能关闭,造成保障资源不足。由此可见,舰船装备保障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典型的半结构化决策过程。对于舰船装备保障这一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采用得最多的是群决策方法,也就是专家会议法[11],即通过召开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加的会议对决策方案的选择作出共同判断。专家会议可以使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产生“思维共振”,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富有成效的决策成果。因此,在时间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运用专家会议法进行决策活动。例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各个阶段均应形成多个方案并召开评审会,由机关、部队、研究院所、工厂等各单位专家形成评审组,由方案提出者各自陈述方案的特点,由评审专家从中筛选出合理的方案。为使得专家会议法作出的决策尽可能客观和科学,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会议中将背景情况、相关信息真实地公布出来,使专家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决不能隐瞒任何影响决策的信息;二是选择的专家必须来源多元化,并具备作出决策所需的知识背景、能力素质和责任心;三是绝不可在会议上作诱导式发言。只有做到始终坚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偏不倚、科学决策,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

4.3综合保障流程的迭代优化与再造

工程大多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因而对工程的管理更需要规范的流程作为保证。合理高效的流程对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固定流程,文献[12]给出了综合保障工程中的多个流程图。就宏观而言,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也须遵循流程,如图1所示。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活动主要包括舰船装备保障性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舰船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等活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过程是在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中。从大的循环来看,通过对装备保障活动(舰船装备使用保障、维修保障、保障性及保障系统的试验评价等)实践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调整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分析输入,从而实现装备综合保障的优化;从小的循环来看,通过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实践,不断改进保障系统,实现保障系统的优化建设。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过程,与海军战略和科技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装备综合保障传统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3]: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度,扩大了业务范围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必然带来保障流程变更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新军事变革和海军战略转型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需要改进流程来适应这种变化。当现有流程不符合现代装备保障需求、无法满足保障目标时,就需要考虑保障流程再造问题。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流程再造应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实时保障能力、精确保障能力、远海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梳理现有流程、分析存在问题、建立新的流程、对再造后的流程进行评估、组织实施为程序。

保障工程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16-02

一、引言

工程硕士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随着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成为我们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及工程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积累、整理和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与保障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其离不开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研究。

二、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

近年来,随着工程领域多种专业学位的设立,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硕士的生源出现不稳定现象,由此也引发了其质量问题。其一,学校在生源选择上有极大的限制性,受制于企业需求。一方面,有条件、有课题且愿意选派员工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单位较少,另一方面,部分单位也希望与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学校联合,这些都造成学校生源的短缺。其二,生源的缺乏给培养学校一定的压力,导致培养单位招生资格审查不严,所招收学员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工程实践经验也不足,另一方面,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一部分不是来自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生源质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也影响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质量。

(二)培养环节

1.培养目标与标准不清晰

学者曲艳华、孙中伟(2009)分析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其一即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把握不清。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属于同一层次,旨在培养具有高级管理水平且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但由于种种因素,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工程硕士有一定程度的轻视,培养机构对工程硕士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把握不清。

2.培养模式单一

学者赵军、唐祖爱(2009)在其关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中,指出了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可简单表达为:对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工程硕士,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机构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生源构成相对复杂,要满足不同背景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其单一的培养模式是很难有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

3.培养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者夏天娟、杜朝辉、吴世华、谢咏絮(2008)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指出,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为课程设置不理想、教学缺乏实践性及课程教材实用性欠缺。

工程硕士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形式,且其具有工程实践的背景,因此,工程硕士培养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等都要体现其独特的特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校因为针对工程特点的专业教材的缺乏,而沿用工学硕士的教材,这势必会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对工程硕士课程的设置缺乏相应的应用性、实践性,学生很难从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课程的教学也大多只是老师进行满堂灌,学生积极性的缺乏也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三、控制与保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优化生源把好入学质量关

生源的质量是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所以,优化生源质量是控制与保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关于如何做好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二是严格录取资格的审查。

对于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此,我们应通过宣传使企业了解到工程硕士教育是培养在职人员的一个好的途径。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深入企业了解其需求,引进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面向全社会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宣传学校、专业的优势,宣传已取得的成绩。

对于资格审查方面,只有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才予以报名,严格控制那些所学专业不对口,不是来自工矿企业,或者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员。要严格报考条件,招收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工程技术骨干;要严格专业综合入学考试;要加强面试和录取工作。此外,在严格录取标准的同时,对于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应该专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录取政策并将其制度化。同时要加强校际合作,建立生源调剂机制。

(二)完善培养环节加强培养过程管理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姚美琴(2004)提出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达到三点要求: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及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手段;掌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相应知识。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按照上述目标进行培养。曲艳华、孙中伟(2009)提出学校要从根本上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规范化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就要据此培养目标选择教材、设置课程。要多开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模拟等,采用研讨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积极性。要建设贴近企业实际需要和发展的特色教材体系,除了从国外引进合适的外文教材,还可以自编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方法应用部分的内容,适当降低理论证明部分的比重,增加对学科前沿、可持续发展等方向的培训,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相适应。

2.加强校企合作及师资建设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要迎合企业需求,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关于校企密切合作,可以借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创立工程研究中心的模式,由政府、大学和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硕士合作培养基地。关于校企合作,曲艳华、孙中伟(2009)提出要实现企业“订单式”培养,在培养的全过程中,密切联系企业需求,且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基本的课堂教学能力,还应该有一些工程实践的经验。对于师资建设,曾兴雯、史耀媛(2003)指出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有关企业去锻炼,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提高理论和教学水平。此外,应聘请相关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家、高级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工程硕士教学和管理。

(三)加强论文过程管理

1.规范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在论文写作之前一定要确保工程硕士学员们了解其基本规范与要求。学校可以将开题报告及论文规范要求在网上公布,使学生更方便地了解其内容。要正确把握对学位论文的要求,避免用学术性学位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注重选题,加强选题环节的管理

论文的选题直接决定了论文的质量,必须额外重视。工程硕士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要突出实践性,研究结果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可以先将本单位科研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汇总起来,建立课题库,工程硕士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挑选题目,这也是解决选题难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选题工作不仅包括确定研究课题,还应该有详细的开题报告。选题开题报告要对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方法、已有条件、预期结果等进行分析论述,且应在开题报告会上通过答辩和评议。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杰,李镇,薛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8(2):104-106.

保障工程论文例3

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灵敏感触,深挖细掘、充分运用,是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第十九条明确提出: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这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将大数据审计列入审计信息化工作重点。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和数据有着天然的联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真实可靠性的,不是通过预测和推理得到的,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所以审计部门要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灵敏触感,并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所拥有的数据,这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本次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包括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农村及垦区危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分配、运营等情况,审计涉及财政、融资、分配、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审计署在对地方审计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规范管理[1]。为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必须做到部门协调顺畅、方法有效。保障房的分配和使用是审计中应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审计的难点。面对大量的保障房房源和申请家庭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保障房审计是必由之路,运用多部门数据的联合比对是实施保障房审计的有效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审计效率。

总理曾强调:“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要抓好保障房资源分配与保障效果的集合,关注保障性住房分配与运行管理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和社会矛盾,分配管理审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使真正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真正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成果。

一是审核保障对象资格及流程。由于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审核手段单一,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或佐证保障对象收入和财产状况的信息,而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数据共享,致使保障对象的核查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SQL计算机辅助审计,筛查疑点,审查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是否存在利用虚假申报材料骗取保障房或补助资金。了解当地政府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申请、审核、公示、复核、退出等制度,包括申请申报阶段、审核和公示阶段及后续入住等环节住房分配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制度设计是否公平,分配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二是审核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由于个人工作、家庭收入以及个人财产属于动态变化因素,实行保障性住房的定期复核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重要内容。了解社区、街道、民政部门是否定期复核,是否及时把握保障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查看是否存在违规将保障性住房出售、转借、出租、闲置,以及未将租赁补贴用于改善住房条件等问题。由于保障性住房数量有限,若不能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势必造成已不符合资格的人群继续享受保障政策而侵占了其它需要保障人群的利益,从而引起社会不公,需要审查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是否健全。

三是分清责任,加大问责力度。由于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对违规的单位和经办人员不能严加处理,对违规领取补贴对象仅采取停发等处理方式,未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于刻意隐瞒收入、伪造收入证明等方式取得资格保障的家庭要取消其资格,并将其记入不良信息档案,规定时限失去申请保障性住房资格。另外,对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或具体经办人员有问题,应进行严肃处理。

我们把审查分配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骗钱、骗租、骗售”等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审查有无以虚假材料申请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揭示已拥有住房、高收入等不符合条件家庭,采取编造虚假证明材料申报、串通工作人员违规审批等手段,骗取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为了有效实现这一审计目标,我们采取了计算机审计方法对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有了大数据分析的支持,审计人员犹如多了一双透视眼,可以快速锁定疑点,并追询疑点、定向排查、查实查透。从保障对象是否收入超标、已死亡、经商办企业、机关编内人员、拥有车辆、拥有其他房产等多个角度考虑,对保障对象申请资格和动态管理情况进行审查,从保障房分配后是否出租、私下转让、长期闲置等多个方面着手,对保障房分配后的使用绩效进行跟踪。并对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比对等各个环节可行性进行论证,创新审计方法,强化计算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一)查处违规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问题。

1.将享受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享受公积金家庭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疑点数据61条,其中缴纳公积金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数据6条,缴纳公积金享受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数据55条。

2.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拥有车辆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疑点数据48条。

3.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

保险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享受保障性住房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共16条疑点数据。4.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信息与已死亡人口信息表相关联,筛查出已死亡人口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疑点数据1条。

(二)查处违规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问题。

1.根据政策规定一户只能享受一次危房改造补助,对《申请人员基本情况表》以身份证号为关键字进行筛选,查找重复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的人员情况。

2.将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资金表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情况表以身份证号相关联进行比对,生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疑点数据4条。

3.以贫困户的身份证号作为关键字,将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与该地区贫困户花名册进行比对,查询不在民政或扶贫部门提供的贫困户名单内的人员享受贫困户补助资金。

4.在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资金表中查询身份证号重复出现的情况,即可得到是否存在一人多次领取危房改造资金补助的信息。

(三)查处违规领取保障房租赁补贴问题。

1.将低收入家庭信息表与领取住房租赁补贴人员信息表进行比对,生成非低收入人员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疑点数据10条。

2.将低保家庭信息表与领取住房租赁补贴人员信息表进行比对,生成非低保人员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疑点数据3条。

通过以上数据关联分析,生成违规享受保障房及农村危房改造待遇数据疑点,再有针对性地延伸到乡镇、村,直至入户进行调查落实,最终核实保障房申请人身份及保障房待遇资格的真实情况。

一是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这是为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而提出来的。由于审计要查证的宏观的、普遍性的问题往往隐藏在大数据中,审计要查证的个别的、特殊的问题又容易显现在数字化大数据中,因此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很有必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然。《实施意见》要求构建与国家审计数据系统相配套的数字化审计平台,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数据系统等电子资源,改进、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3]。可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资金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同时平台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按审计需求导入人口、住房、车辆等行业管理信息,实现数据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年度的搜集和分析。数据集中管理,按需使用,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大力培养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span style="cole="color:#000000;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2pt">数字化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业务,还要会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实施、运行以及到后期的维护更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充分认识到掌握大数据审计知识的极端重要性,主动学习现代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审计技能。审计机关要把引进既懂大数据信息技术又掌握审计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培养现有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的能力作为现阶段提升数据审计水平的根本措施来抓,尽快造就一支熟悉审计业务、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审计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保障工程论文例4

二、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措施

做好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从各方面入手综合把握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做好质量保障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管理到合同,再到经济措施等三方面针对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

(1)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管理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中都必不可少,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因为其规模大的特点更是应该加强管理工作,为质量保障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做好管理工作:

1、方案的制定。

任何一个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方案制定工作,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样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很多,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环境因素、技术措施、成本价格等都需要我们事先进行考虑,然后综合各个要素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建设方案,进而指导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

2、做好细化管理。

当前细化管理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涉及,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细化管理运用到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中来,正是因为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规模大,设计内容多,所以我们才难以进行整体的管理,而细化管理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细化管理把整个的工程细分为很多小的项目,然后再针对这些细节进行管理就容易多了,当然在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参考建设图纸,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来进行管理和审核。

3、严格施工技术。

具体来说和施工质量联系最为密切的还是施工技术,因此,我们就必须确保在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准确性,再进一步就是说再选择施工团队时要确保该施工团队具备施工的能力,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施工,避免素质低下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我们也应该做好具体的监控工作。

4、保障施工设备。

设备也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施工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设备,这些施工设备的状态也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我们也需要确保这些施工设备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确保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括其专业素质,其本身的素养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个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身的工作,而素质有待提高的施工人员则很可能因为松懈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2)做好相关合同的签订和保管。

合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施工中我们会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团队和合作方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无法解决都是因为没有相关合同作为依据,可见合同对于工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合同对于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施工前签订必要的质量保障合同,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和合同不相符的工程项目,就可以以合同为依据责令施工方进行整改,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在一些材料的选购和器械的租赁上也应该签订必要的合同来进行管理,这样不仅方便我们对于整个工程的掌控,还能够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器械的正常工作。

(3)经济手段的合理利用。

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来说更是离不开资金,并且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比如我们在材料的购买时如果没有资金的话就难以买到合格的材料,甚至可能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此外,对于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工人来说更是需要我们确保具备足够的资金来发放工资,一旦没有工资的话也就无法确保施工人员的顺利施工。

保障工程论文例5

二、关注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到位的情况。

审核财政部门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指标及财务资料,全面掌握资金来源的结构、规模及各年度投资完成额度,项目资金筹集到位使用情况,即中央、地方财政性资金、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及企业自筹和社会融资等来源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结合项目审计,查看是否存在资金筹集不到位、滞拨工程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工期延误、改变建设内容违规使用、挤占挪用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单位或个人涉嫌贪污、侵占等经济犯罪线索。

三、关注建设程序及建设管理情况。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往往时间紧、任务重,难免有主管部门或建设部门以资金筹集难、建设工期紧为由不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和疏于建设管理。审计中要通过查看项目建设资料、现场审计和调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审计,从项目立项、用地、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建设程序中审核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质量管理、工程施工、规划设计以及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违法转包、分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等环节注意查找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线索。

保障工程论文例6

(一)保障体系不够清晰。由于不同种类的保障性住房依循的政策和分配制度不同,在缺乏住房保障顶层设计下,形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整合的体制障碍,普遍感到资金打通使用难、政策打通难,整个体制的系统性存在明显的缺陷。

(二)保障需求不够明确。目前,__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度计划主要依据都是从管理部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角度出发,没有能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来建设保障性住房,导致按照计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资源缺乏统筹性等现实问题。

(三)保障面发展不平衡。由于市区和各县城镇居民人口数量不同,存在对各类保障对象比例预测不一致,同时县域经济保障状况不同,所规定的保障对象准入“门槛”标准不同等问题,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数量不一,布局还不科学,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从而造成有的县区需要保障对象多,轮候时间久。

(四)用地需求缺乏保障。根据中央“十二五”完成保障性住房覆盖面20%的要求,__市到2015年应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万套。这同时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用地提出了总量要求,但由于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够和形势变化较快等原因,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缺乏科学预测。二是主城区用地紧张,副城组团建设缓慢。三是由于__市大部分县城都地处山区,建设用地非常紧缺,有的县已经到了一地难求的地步。

(五)综合配套设施滞后。__市绝大部分规模较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选址均在目前市政基础设施还没完全配套的城市稍边缘区域,这种建设模式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从而影响经济适用住房的有效供应。

(六)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大部分县建设资金仍靠财政转移支付,使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资金严重短缺。有部分县的保障性安居住房虽然主体工程早已完工,但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没完备而无法安排入住。

(七)保障模式创新不足。现行__市保障性住房主要采取实物分配形式,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审查不到位、相关部门出具虚假证明、冒名顶替、依靠裙带关系等问题。同时,整个小区都集居低收入保障对象,导致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与隔离。特别是那些远离中心市区保障房的规划布局,加大了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

(一)明晰住房保障体系。为了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建议尽快起草并下发实施《__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从文件规定层面对住房保障的惠及对象、供应标准、资金来源、运作方式、工作机构、保障措施、惩罚条款等进行严格界定,赋予住房保障建设管理部门相应执法权,成立执法机构,落实属地管理,完善多部门联合查处机制。

(二)加强保障需求研究。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和预测是建设单位制定住房保障规划的依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建立住房保障需求调查分析档案和数据库,为安排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类型、规模、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及时编制和出台__市棚户区改造等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配套市政设施建设等内容,并与土地供应计划做好衔接。

(三)强化土地储备管理。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报批环节多、周期长,建议提前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国土资源部门要开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四)科学合理布局项目。建议对已基本建成的大型居住区,加强查缺补漏工作,尽快完善配套设施。对正在建设的大型居住区,在完善居住配套设施规划的基础上,加快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以及公交车线路开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建成和交付使用。

保障工程论文例7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Resourc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1 研究背景

建设工程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主要构成,资源建设是其核心议题,保障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完整与安全是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资源建设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性手段,即资源保障体系。笔者曾就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进行了前期探索[1]。根据已有研究,本文所关注的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指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和档案管理要求,由建设和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各参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保障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完整和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十分紧迫。

第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2015年全国新开工施工项目48万余个,2016年为61万余个,随之而来的是建设工程档案的巨大增量,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问题凸显。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面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高发态势,维护建设工程档案的凭证价值尤为重要。

第三,由于近年来建设工程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事故频发,社会公众对工程质量普遍关切,随着国家住建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的实施,建设工程档案的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

第四,自21世?o初美国安然公司假账事件被披露和塞班斯法案颁布以来,发达国家对上市公司文件的法律监管日趋严格,虽然存在管理体制局限和国家意义上档案资源体系概念缺失的现象,但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仍备受重视,国内不少企业也建立了参照塞班斯法案的内控体系。

第五,根据笔者实际调查,目前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归档范围不准确、原材和技术资料不真实、签章手续不规范、竣工图编制不准确、整理时未遵循文件资料的有机联系,传真件和伪蓝图归档等现象突出,系统解决建设工程档案的质量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研究和相关实践应加强对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关注度。本文从研究现状、认知体系和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

2 研究现状

2.1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目前学界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专门研究较少,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中有一定涉及。

一是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研究方面。傅华认为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应加强理论建设,改善资源流向不合理、资源不完整等问题[3]。刘国能[4]论述了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及其优化的意义。安小米[5]、薛匡勇[6]、李宝玲[7]、曹航和杨智勇[8]等学者研究了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整合与共享的顶层设计、整合模式、协同创新机制等问题。

二是在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方面。近年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热度较高,如张美芳、王良城认为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管理安全、维护安全和开发利用安全[9]。张照余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须立足主动防御的理念,实施全面系统的防护策略[10]。

三是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方面。何振、周伟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技术、法制、人才等内容[11]。吴慰慈、李富玲认为可从制约因素、体系定位、组织建设和资源建设,构建区域性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12]。霍国庆、李天琪和张晓东认为应从共性信息资源需求入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13]。

2.2 关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研究。黄世?础⒗罾蚍治隽丝萍嘉南仔畔⒆试幢U咸逑到ㄉ柚械男畔⒖煽啃院椭?识产权问题,提出了技术和法律上的保障措施[14]。苏玲认为应加强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的内容质量和案卷质量,采取超前控制、归档控制和反馈控制等措施[15]。徐拥军、牛力认为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涉及法规遵从、标准化等内容[16]。张斌、徐拥军认为应在树立新科技档案观,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体系,理顺主体权责关系,建立纳入机制,建立档案验收和审计制度,明确所有权,推进管理标准化等方面提升科技档案管理质量[17]。

2.3 关于建设工程档案的相关研究。一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与工程质量关系的研究。周福霞、王磊认为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对象,档案管理应融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8]。郭蕊认为工程档案在质量控制、工程维修、改建扩建、违章建筑查处和项目审计稽查方面的价值会越发显著[19]。

二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刘宏认为应从标准化建设方面提升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20]。王宝茹认为应对建设工程档案建立全过程控制机制[21]。赵蓉认为目前建设工程档案存在完整性、成套性差,技术资料不真实,签章手续不到位和竣工图编制不准确等问题,应加强宣传培训,健全体制,加强监理监督检查,准确编制竣工图,严把档案质量关[22]。杨妮认为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应减弱由于参建单位多,专业素质差异大以及建设周期长,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人员的连续性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不利影响[23]。杨芳分析了建设工程档案质量控制措施从保证金到“两书一证”和行政执法的发展过程[24]。

三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问题研究。廖玉玲认为云计算在工程档案管理中具有应用优势,可依托建设工程档案云,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建设工程档案全过程监管模式[25]。罗广国认为全面实施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是保障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的方法之一[26]。张颜认为根据近年来政府相应标准规范,归档文件范围及其质量要求已经涉及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问题,建设工程档案有全面电子化的发展趋势[27]。

综上所述,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迫在眉睫,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需求迫切,理论研究明显不足。较之建设工程档案的巨大增量、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学界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围绕资源体系的多数研究仍以管理类文档为主,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专门论述较为缺乏,近十年内建设工程档案领域的部级科研课题和博士论文数量很少,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

第二,规范标准缺失,制度研究亟待推进。面对建筑保证金制度取消、城建档案馆行政职能削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档案监管弱化和有关建设工程档案标准不协调等现象,在顶层设计上探索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管控协调的政策规范研究不足。

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滞后,信息化研究急需跟进。已有研究侧重于建设工程档案的整理、施工环节中工程资料的组织设计,对多参建主体、跨信息平台环境下建设工程文件形成和运动规律的探索相对滞后,未来应立足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背景,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信息化问题。

3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认知体系

3.1 确立宏观认知。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存在于“社会需求―档案实践―档案产品”的宏观系统中[28],是建设工程领域社会需求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各种保障手段应积极响应保障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的现实需求,把握建设工程文件形成规律与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的内在关系,确立国家管控统筹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重要理念,明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各参建主体的权责关系和角色定位,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嵌入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融合技术、协同发展。宏观认知的核心是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站位关切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质量、顶层设计和信息化问题。

3.2 建立微观思路。根据“价值维度―形态维度―信息维度”的档案系统微观结构[29],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应由体现体系建设导向的价值维度、体现体系内档案属性要求的形态维度和体现体系内信息运动规律的信息维度构成,它们分别对应理论研究、档案质量研究以及制度和技术研究――这也正是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的合理选择。

研究过程应以理论体系建设研究,回应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问题的实践关切;以资源质量研究,夯实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基础;以制度研究,明确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体制机制和业务规范;以技术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上的深入应用,加快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步伐。

4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内容设计

4.1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理论研究。包括分析国家建设工程档案实践的现状与?势,总结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科技档案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理念、新模式,分析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核心概念和逻辑线索,明确包括资源质量、管理制度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在内的保障体系基本内容等。研究目的是构建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理论体系。

4.2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问题研究。包括分析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的组织设计和文件形成背景,考察建设工程文件在各参建主体之间的流转,揭示建设工程文件的形成规律,分析影响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要素及质量问题。研究目的是夯实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基础。

4.3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政策研究。包括分析当前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所涉及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城建档案馆、综合档案馆以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管理中的角色,探索国家管控统筹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资源管控的主导权。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管控协调机制,发展动力机制和共建共享机制。研究目的是完成对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顶层设计的构想。

4.4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标准规范研究。包括梳理现有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分析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所颁布同类标准规范的差异及其成因,如关于立卷单位和编制单位的表述差异、保管期限的设定差异、归档工程文件的种类与数量差异等问题,根据合理的管控协调机制,明确标准规范制定的原则、方法及有关内容。研究目的是完善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程序与规则。

4.5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信息化研究。包括分析基于建设产品和建设过程的信息模型和信息管理、虚拟建筑、可视化应用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趋势,探索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方向和路径,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平台建设,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背景下的融合发展。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实现形式。

保障工程论文例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社会保障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需掌握扎实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知识。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保政策的变动、教师知识更新过慢、忽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调整教学模式、关注学科热点、以“应用”为向导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今后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都把社会保障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部分院校把社会保障学列入专业选修课程。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政策性都极强的学科。第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十分复杂,世界各国,乃至中国的各个地市的具体规定都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相关的理念和制度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自身并没有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发展,及时吸收这些新信息、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搬课本,造成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号中,理论灌输仍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制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使学生无法对社保政策产生兴趣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佳,从而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应用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保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社会保障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三,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比如,学生很难有机会到社保经办机构去实地体验。除了设置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以外,很少有学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配备社会保障的仿真模拟软件。

2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一,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社会保障的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笔者在社会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没有“民生”意识。学生因受自身阅历的限制,认为社保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保热点,对课程内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实践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是一项综合事业。社会保障事业需要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背诵理论制度的人,而是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因此,社会保障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在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3.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3.1.1社保新闻热点的解读

社会保障的教材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学期的第一周是教师理论讲解周。从第二周开始,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以社会热点为中心,读新闻评新闻”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上,首先对学生分组,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将56名学生分为8个小组。然后把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关内容依次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专题内容分工收集相关社保新闻和热点问题。每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解读社保相关新闻。在解读社保新闻过程中,各组还需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讲解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启发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新闻的收集和解读、课程内容的讲解、回答教师和同学提问的环节,学会主动学习,增强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社保新闻解读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民生,关心民生,增强对社保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这门课的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此外,各小组对专题进行新闻收集和讨论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交流能力。

3.1.2课程论文的写作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政策性和动态性并存的学科。近年来,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在改革和发展中。我国的社保制度发展尤为迅速,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变革和问题在教材中是无法及时体现出来的,因为社保教材只能给学生呈现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社会保障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各组学生独立完成社保相关专题的课程论文写作。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新闻解读,为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了基础,各小组的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在实践中,8个小组所研究的论文分别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企业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意愿研究——以马鞍山市某国有企业为例》《城镇单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鞍山市的分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体系的思考——以安徽省××村为例》《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社会流动》《关于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马鞍山市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这些课程论文包含了近年两会热点及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民生”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延迟退休、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留守儿童福利、医疗保险改革等。教学改革的意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社会现状的能力。课程论文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论文的写作,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改最大的受益者。以第一组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为例,学生将两会热点与马鞍山市的现状相结合,从马鞍山市社保局、民政局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鞍山目前养老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鞍山市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3.2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除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教师还要积极将课程内容融入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之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社会保障技能竞赛、校园志愿公益活动,等等。例如,本校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以“养老服务产业—老年送餐”项目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项目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在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等,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第五组的课题,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论文,深入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以调查访问和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马鞍山留守儿童福利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高质量的论文。另外,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多种形式,比如请马鞍山社保局的相关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社保政策;联系相关社保机构,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社保流程当中去,使学生接触到社保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掌握最新的社保制度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社保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新型实践型的应用人才。

4结语

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吸取新信息和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保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保障工程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0-02

随着经济和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16.4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6万人[1],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则是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

在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发显得重要。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着力点之一。

由于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高校物流相关专业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物流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以及实验实践教学等环节都存在较大差距[3]。如何结合我国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快速有效地构建符合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是保证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保障体系在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质量保障体系指某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为满足用户和质量监督的要求所建立的质量体系[4]。这一质量保障体系在工商界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效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将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引入高等教育,提出了针对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5]。此后三十多年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发展为以政府、社会和高校为主体,通过质量管理、监督、控制、审计、认证和评估等一系列手段,所进行的教学质量持续促进活动[6]。在物流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引入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有以下两点作用。

(一)有助于明确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时,要加强实践导向,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要着重加强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即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处理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符合社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的要求。

(二)有助于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

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起步早,已基本形成规范。在构建其本国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他们均积累了许多经验。通过比较各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采纳各个国家的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起符合本专业实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需求多元化并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二、构建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从物流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实践课以及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要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开设更多的开放性实验设计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教学实践是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起步晚,很多院校缺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经验,经常以培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使专业学位硕士在实践能力上严重欠缺,偏离其培养目标。因此与物流工程相关行业企业建立高质量多元化的专业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企业对学生联合培养,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此外,研究生通过专业实践基地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创业和就业能力。

(三)落实双导师制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评聘、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积极吸收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校内导师完整的理论知识与校外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实施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和行业相关部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不断扩大专业学位校外导师的规模。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培训交流,确保校内导师能够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学校还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强校内、校外导师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三、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将实践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融合

专业课教学中,应以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课和技术实践课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重点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学校也可聘请本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事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讲授,并结合当前物流行业的热点和焦点,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

(二)规范学位论文审核机制

首先,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应遵循校企合作的共同选题原则。学生应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需求,深入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并对企业具有明显实用价值的课题。同时,学位论文应考虑到技术难度与工作量,使得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7]。其次,学校应加强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管理与审核,对论文技术路线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把关,确保学生论文的研究工作顺利展开。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学校还应及时掌握论文进展,通过文献阅读报告和中期答辩等环节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还应积极同物流企业沟通,为论文研究的验证创造条件。最后,论文答辩时,学校应邀请物流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作为论文答辩的答辩委员,对论文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三)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现有的物流工程教育质量评估通常为高等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培养单位一般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动的经常性和系统性进行评价,检查相关规章制度与方法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确保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使学位授予工作与研究生教育活动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一过程主要强调学校相关部门的参与,通过各种有效的评估机制,对教学的输入、过程及结果等内容进行评估,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形成学校自我管制的评估体系[8]。

由于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物流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估时,还应努力不断完善外部的评估机制。首先,应该将物流工程相关的用人单位的意见、物流行业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社会认可度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建立校友网络反馈机制。学校定期与已经毕业的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联系,获取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最后,积极开拓社会评价机制,让全社会监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可以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快速获得大量公众对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

进行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构建物流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确保学生提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和物流行业对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喜,邢郦聪,高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基于调查

数据的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曹炳汝.基于“三维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物流工程专业硕

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

[3]张绪美.物流专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1).

[4]祁保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

京:河海大学,2006.

[5]裴亚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6]熊玲,扶雄,李忠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7]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

保障工程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4-0070-02

一、现行社会保障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社会保障学科的特色。社会保障在许多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它虽然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它也确有自己完整而严密的体系结构和特有规律,从而具备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现实基础。由于它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使它同其他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例如,社会保障和财政学虽然同属于研究分配经济关系的科学,但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不同的。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社会保障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所以在师资方面,专业教师力量薄弱。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局限,许多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变化,存在内容老化、课程雷同的现象。

3.课程学时安排上,专业课学时所占比重偏小。我国高校一般都采用学分制。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所占学分比重较大;在三、四年级时,学生选择方向和专业,专业课学分比重增加。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大, 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很多大学生忙于考研、考职业资格证以及找工作,四年级的第二学期要撰写毕业论文和实习等,加上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各高校间不均衡,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质量缩水。

二、优化社会保障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

1.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社会保障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其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师资培养。师资培养工作,应该建立师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数量、知识领域或研究方向、主要课程,明确培养方式、时间安排。师资培养工作,还应有师资培养管理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如鼓励教师“考研”或“考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制度等。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应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进修、访问等外部培养方式,还包括“以老带新”、公开课、新教师听课等内部培养方式,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团队建设。

2.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就业信息联系制度。要遵循市场需求原则设置课程,就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知道用人单位对于岗位的要求。而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将其应用于招聘成本分析,由于应聘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即普通人才驱逐优秀人才。所以,招聘者也需要获得应聘者的信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看出,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有获得对方信息的动机,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建立信息联系机制,为学生进一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转变教学方法。在常规的教师讲授法基础上,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有所创新。

三、优化社会保障学科的课程内容

1.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并可以为学生在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个性特点副修其他专业创造条件。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立思想道德修养、大学体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概论、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等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这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应集中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四个学期安排,与其他专业一样使用同一教学平台。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考虑到各国社会保障的实践以及社会保障研究所涉及的联系密切的学科,社会保障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主要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参考这三类学科的主干课程,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应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人口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保险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等12门课。这12门课程也应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

3.主干专业课程。本着突出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原则, 社会保障主干专业课程应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社会统计软件、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法、保险精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调查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11门课程。根据大学三年级分专业、选方向的实际,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开设。

4.特色专业课程。为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可以开设专业软件课程,讲授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软件、劳动人事管理软件、劳动合同管理软件、社会保险统计软件、人力素质测评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等多种专业应用软件。特色专业课程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进行。

5.建立规范化的社会调查制度。社会科学类专业应积极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搜集专业素材,充实科研资料。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组织社会调查,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砺学生的毅力,发现专业领域内的新问题,启发科研思路。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社会调研。

6.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通过开设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可以检查学生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社会保障模拟实验教学包括了社会保障管理的全部技能,即从个人社会保障登记建卡到数据整理分析,从日常社会保障核算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监管,涉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涉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项目,涉及军人优待、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等社会优抚项目。此外,还涉及集体福利和社会福利生产等社会福利项目,是对所学社会保障知识的综合检验和全面回顾。

参考文献:

[1]赵俊康,马培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2]万明国.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6).

[3]谭彦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