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2 20:03:56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1

人类步入21世纪,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优秀的员工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就必须加强和重视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培训的管理。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对培训过程的监控也非常必要。

一、培训过程监控的必要性

培训过程的监控是对培训的整个组织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即从培训需求的分析到培训效果的评估整个过程进行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制定的培训计划是否合理、培训课程是否符合员工的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学员的参与情况、培训的内容和进度等。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科学地设计培训项目和开发培训课程

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过程的监控,可以有效把握企业组织、任务和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从组织、任务和员工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项目和开发培训课程,以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

2.有利于选聘优秀的、适合的讲师

培训讲师的授课水平,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企业通过优化规范讲师选拔和聘用的流程,以及对选拔和聘用过程的有效监控,可以使企业聘用到与培训项目匹配的富有实战经验和专业背景的讲师,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有利于把握培训的进度,确保培训按计划完成

通过对培训进度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协调各种培训资源,使得培训活动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4.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有效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提高学员的满意度。

5.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

通过对培训的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及时协调和配置各种培训资源,使得培训能够在预算内顺利完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失误或损失,从而降低培训的成本。

企业在组织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只有监控每一个环节,使得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和确保培训的质量。

二、培训过程监控的理念

1.以人为本

企业培训的目的是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思维和心理等方面得以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重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起一种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即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这种理念不仅要体现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更要体现在培训过程的监控体系中,把人的发展需求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监控主体的作用。

2.科学管理

培训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员工成长的规律,按照企业的总体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将员工知识的更新与技能、能力的提高,以及态度的改善紧密结合,作为培训的重点,也作为培训的监控重点内容,促进员工的成长和进步。另外,监控的方式方法、测量手段、评估等各环节的管理,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评价培训工作,为下一轮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3.全员参与

监控只是一种手段,提高培训质量才是目的。因此,企业要树立全员监控的理念。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一个培训项目都是团队成员分工协作齐心协力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培训管理部门、教学管理辅助部门、培训项目负责人、项目助理、培训讲师、培训需求的提出部门、经费的支持部门、设备支持部门,以及培训的车辆、资料、水电、文印等服务保障部门等等。当然,也离不开受训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在培训监控过程中,既要明确培训活动中各个角色的监控职责,又要重视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将监控转变为开展和推动培训工作的动力。

4.全过程监控

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西方的“培训循环圈”理论认为,一个培训循环是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构成,各个培训环节相互联结,协同发生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整体。因此,企业要构建一个对培训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动态评估反馈体系。坚持动态监控与静态监控相结合的原则,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分别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明确监控主体、项目、内容,规范监控程序、方法及结果公布与使用等,形成一个培训过程全方位无缝隙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过程监控体系的有效途径

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控,停留在一次两次显然是不够的,而应该成为常态的管理行为,才能够促进员工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管理的实效,发挥企业管理的监控作用。

1.明确监控主体的职责

建立企业培训管理系统,进行分层管理,保证系统运作畅通。建立由培训总监、培训经理、培训主管、培训专员,以及受训员工组成的五级管理系统,各个主体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如图所示。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负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如培训总监的职责之一是“组织建立并完善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及相关流程”,培训总监可以从制度这个层面进行监控;培训经理的职责之一是“负责编制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根据企业的战略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培训经理可以从培训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监控和把关;培训主管的职责之一是“及时检查各类培训活动的开展效果,检查讲师的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培训主管可以对培训的进度、讲师的授课水平等进行跟踪和反馈;等等。每一个管理者既是执行者,同时也是监控者,对所负责的工作内容监控。只有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及要承担的监控职责,才能做到责任到人,及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2.明确监控的标

要想达到监控的目的,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监控标准。也就是说,对每一个监控的关键点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培训需求分析这个关键环节的实施,监控的标准应该是两方面:一是企业在培训之前是否有这个环节;二是有了这个环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是否科学,分析的结果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相符,是否考虑了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员工的发展需求,以此来评估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是否起到了指导和依据的作用。明确监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明确监控的目标。

3.建立企业培训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培训管理制度,目的是发挥制度在企业培训监控中的作用。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一般都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培训考勤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积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建立与之配套的相应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能保证企业培训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4.确定监控的关键点

培训过程的监控是对培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也就是说按照培训的流程进行监控,从培训需求的分析到培训效果的评估整个过程。那么,每一个阶段监控什么?谁来监控?监控的关键点设在哪?这些问题非常关键。如表 所示。

通过上表,由培训管理人员对整个培训的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培训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执行到位,才能切实保证培训的质量和培训目标的实现。关键还在于有效地执行和严格的落实。

5.采用科学的监控方式方法

企业可以采取听取汇报与实地考察、内部自评监控与外部考评监控、座谈讨论与问卷调查、全面检查与局部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监督与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多样化、多角度的监控和评估,努力提高质量评估监控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如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及时听取培训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反馈,达到有效沟通,做好事前的控制;在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抽查以验证培训是否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做好培训进度的控制;通过收集培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训管理记录,对不同阶段进行评审,等等。总之,企业要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培训活动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

6.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

反馈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中起着纽带和放射的作用。通过监控,将收集到的受训者对项目设计和培训讲师的意见建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和即时评估的结果等向有关的部门和负责人及时反映,可以使他们及时掌握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将重要的培训项目或课程聘请的讲师的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和教学部门,可以为调整其他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和参考;将受训者座谈会记录及时整理成会议纪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和特殊情况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理等。树立快速反馈的意识,可以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不可控的局面,以致于影响培训课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培训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馈的环节。

企业培训是一项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设计――培训资源的整合(包括培训师资和培训时间、地点、设施的选择等)――培训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和反馈――分析新的培训需求等环节,期间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非常重要。只有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整体质量才能有所保证。因此,加强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不可小视。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不仅要注重“结果”的评估,更要重视“过程”的督导和监控,以完美的过程来保结果。

参考文献: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2

Abstrac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upervision team, is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improve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pervision, how to carry on supervision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supervision engineer should possess, for supervision and training are discussed.

Keywords: engineer; quality; training

一、前言

工程建设监理,是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的一个专业。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控制,以及安全、合同、信息的管理,并且和建设方、施工方的协调,对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家建设部自1996年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目前,监理行业在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施工单位规范化施工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水平,维护了建设市场秩序。但是,我国的监理服务水平还较低,如何提高监理师的水平以及如何对监理师进行培训,是所有监理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必须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而且能组织协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完成项目目标。监理企业只有通过对监理工程师进行培训,才能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提高监理整体水平。

对于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培训,不单单只是从专业方面的培训,而且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业务水平的培训。以下就内蒙古康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远监理公司)的培训,浅谈专业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培训。

二、专业监理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监理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了解或掌握一定的工程建设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设计、施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熟悉与工程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1]

(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监理工程师的业务体现的是技术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实践经验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素质之一。[1]这就需要监理人员需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实现项目目标。

(三)要有良好品德

要求监理工程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办事公道;能听取不同意见、冷静分析问题。[1]

(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履行监理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建设监理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热爱监理事业,自觉维护监理企业的荣誉和形象;坚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等。[1]

(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个监理工程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才能确保整个监理项目的成果。

三、培训的效果

2012年康远监理公司就监理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的提高共组织内培以及外培,参训人数达三百多人次。聘请了专家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工作。同时公司工程管理处也组织专家和专工,进驻各地区监理处和现场,对监理人员进行现场实务的培训。

培训主要有:企业文化培训、职业道德规范、公文写作培训、新法律法规新规程培训;见证取样、安全生产、电气及土建操作规程;新员工岗前培训;监理工作指导文件;质量验收项目划分及WHS点的确定、强条计划的审核和强条执行的环节;现场应建立的管理制度、隐蔽工程项目和旁站应如何记录签字、施工单位应报审的主要措施、方案等;预拌混凝土的专题讲座等内容。

培训的效果:

(一)培训的内容涉及面广、培训的人员面加宽、培训师水平提高。

(二)公司培训制度逐步的趋向完善和成熟,培养了部分公司内部的培训人员,使公司有了自己的专业培训讲师,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和得到了强化。

(三)现场监理人员在培训中,自身的素养和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和强化,全面提升了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四)尝试了公司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使监理人员能及时的将培训内容和实际监理过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五)在培训过程中,总结和探索对公司更有利的培训模式奠定了实际和理论的经验。

四、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考核较少,造成培训人员听讲时不积极主动,有些培训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部分培训形式不够新颖。某些培训的形式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了集中讲授的形式,致使听课和讲授有某些脱节现象。培训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使培训从某种意义上流于形式。

(三)部分监理人员素质差。公司招聘的部分监理人员,多数曾经在施工单位工作,因而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气,没有经历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能遵守正常的秩序,造成了听与讲的不配合和不平衡。

(四)监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因监理工程师的招聘工作在现阶段还比较难,人员的素质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对培训理解的不同,也使得培训的意义因人而异,培训的效果的反差。也出现了有用论和无用论的声音。

(五)公司缺少自己的有专业水平的培训师。现今公司内部还缺少自己的专业培训技术人员,对监理人员的培训,也只是通过公司的专家和专工来实现的。

五、需要完善的措施

(一)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

监理公司招聘监理工程师时,首先需要考核应聘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监理师上岗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专业素质方面,都要先进行岗位的预控。在其从业时,才能更好的提供相关的监理服务。

(二)逐步完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这就需要在长期的培训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使培训工作、培训制度更有效的为培训服务。总结培训成果,发现不足,如何能更好的使讲和授达到统一。讲课的生动有趣,听课的主动积极,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把所学知识,尽快的应用到工程监理实际工作中。

(三)培养熟悉公司具体情况的专业培训师

培训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丰富的专家和学者,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而且还需要能够很好的表述、讲解清晰,结合实例详尽分析的人才,就更需要有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师。监理公司内部培养这样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要花很大的资源来完善的。这也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提高全公司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成败。

(四)增加培训的力度

加大人员培训的范围,增加培训的内容,并进行现场培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监理人员进行因人而异的培训和传授。也是实际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措施。这也需要监理企业增加培训的力度。

六、结束语

监理公司的发展,是靠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如何提高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是监理公司不断探索的课题。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监理队伍,是所有工程监理公司任重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电力建设监理工程师实务》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年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3

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2000年以来,面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大型企业开展了成人短期培训工作,共举办了成人短期培训项目301个,培训学员达9875人次。培训项目的分布主要情况为,来自中国石油集团的培训项目达159个,所占比例为53%;来自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的培训项目达55个,所占比例为18%;其余的为来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北京市等有关方面的培训项目。在完成以上成人短期培训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我校继续教育工作,使我校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设计与实践能与时俱进、形成特色,并且使培训项目的各教学环节得到优化,探索形成了我校培训项目的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使我校为国有企业开展成人短期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水平和台阶。

二、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影响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我校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监控体系,即“三阶段十八环节二十项制度”。“三个阶段”是指对培训项目实施前的阶段、实施过程中的阶段、实施结束时的三个阶段进行质量监控。“十八环节”是指依据影响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的十八个要素,对十八个要素的重点环节进行监控。“二十项”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监控落到实处,使监控有效,并提高监控水平和质量而实施了二十项制度、规定。

(一)对成人短期培训项目的三个阶段实施监控

第一阶段:对培训项目实施前的阶段进行监控。 第二阶段:对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阶段进行监控。

第三阶段:对培训项目实施结束时的阶段进行监控。

(二)对成人短期培训项目十八环节进行监控

一是培训组织需求分析环节。重点监控是否进行组织目标分析、工作岗位分析;

二是培训学员需求分析环节。重点监控学员的培训记录、专业背景、相关知识等;

三是培训目标确定环节。重点监控学员的培训内容及所达到的需求是否明确;

四是教学设计环节。重点监控选用何种教学设计程序,是否明确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选用的教学模式、方法和媒体,教学内容、进度及教学评价等;

五是课程计划环节。重点监控培训课程的设置模式及课程设计;

六是教材及讲义环节。重点监控选用的教材是否与课程设计内容相符,教材及讲义是否落实;

七是任课教师环节。重点监控任课教师是否经过遴选,通过试讲,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及教学经历和以往教学评价等;

八是教学模式与方法环节。重点监控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是否被教学双方重视,教学方法是否丰富,是否适合成人培训教学等;

九是学员学习特点分析环节。重点监控学员的学习兴趣、动机、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

十是课堂心理与氛围环节。重点监控课堂教学活跃程度,教师讲课的态度,学员发言的比例与频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化等;

十一是教学组织及运行管理环节。重点监控是否组织召开教师、学员座谈会,随堂听课隋况,教学变动,课堂考勤等;

十二是学员校内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环节。重点监控学员校内文体活动安排是否因地制宜,学员外出活动安排是否重视活动的安全性等;

十三是考核需求环节。重点监控考核方式,考试安排等是否赢得培训主办方同意;

十四是后勤保障及服务环节。重点监控学员食宿安排,教师接送安排,教学仪器设备保障,服务人员的月盼意识、月盼态度等;

十五是培训安全环节。重点监控各项活动的安全,是否有安全规定,安全预案等;

十六是培训成本环节。重点监控教学酬金、学员活动是否超支,开支的合理必要性等;

十七是培训评估、总结与归档环节。重点监控是否进行结业座谈,是否开展任课教师评估问卷调查,是否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学员问卷调查,培训项目总结报告是否完成,培训文档是否按档案化管理归档等;

十八是培训项目意见反馈环节。重点监控培训学员意见反馈,培VII单位意见反馈,教师意见反馈等。

(三)建立并实施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监控二十项制度、规定

为了保证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监控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监督有力、有效,提高监控水平和质量,我们建立并实施了二十项成人短期培训项目质量监控制度、办法及规定。

1、项目负责制度。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在培训合同签订后无论何种培训项目,都需根据该培训项目具体隋况,认真研究并指派至少1名熟悉该类型培训项目的教师或培训管理人员担任此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运行、实施与管理。

2、培训教学设计反复沟通制度。为保证培训教学设计的科学、规范、适用,我们在完成培训教学设计的环节中,要反复三至四次与培训委培方,培训主管部门,我校有关学科专业专家教授、任课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等多方磋商、沟通、研讨,并最终形成经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委培方认定的教学设计。

3、学员入学测试分班制度。这一制度广泛应用于外语培训班中。这一制度是将学习水平、程度相近

的学员通过入学测试等方式区分开来,并以测试为依据分班教学,以保证教学进度的一致,保证教学效果等。

4、学员管理规定。为了保证学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学员学籍、学习及生活指南、公寓管理等做出规定。

5、教师遴选试讲制度。对任课者建立师资库,对教师的选择根据具体隋况确定,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上课前认真填写教师登记表,除非特别指定,校外教师要试讲。

6、教师教学座谈会制度。开班前一周,召开任课教师座谈会,由项目负责人介绍学员情况,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目标、计划,讨论适当的教学方法。开班后,每两至三周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教学及学员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等。

7、学员座谈会制度。开课后,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了解学员学习及生活情况,项目负责人、部分任课教师必须到会,以对学员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另―方面,将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调整教学。

8、主办单位人员、管理人员随堂听课检查制度。项目负责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多次不定期连同送培单位人员随堂听课,检查教师备课、讲课情况,同时进一步了解学员上课学习情况,以确保对教学进行更具体的了解和协调。

9、考勤制度。在开班前应制订相应的学员考勤表,并将考勤表分发到任课教师手中,要求上课时严格考勤,考勤只有出勤和缺课两栏,视缺勤情况,取消培训资格。统计学员出勤情况,并及时与送培单位负责人沟通,以保证学员出勤。

10、阶段学习测试制度。主要是指外语类培训班开展的定期测试,测试频率不得少于―月一次。采取口试、笔试等,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效等。

11、教学专家组检查制度。包括委培方的领导、专家随堂听课检查,我校向委培方专家及时汇报培训教学以及培训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听课检查等。

12、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项目负责人将教学运行反馈的各种信息及时向培训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反馈,后者视具体情况向培训委培方及培训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13、培训主办方、培训机构、学员及任课教师四方教学研讨制度。培训主办方的人员、培训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学员以及任课教师共同举办教学研讨会,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材及讲义、教学时间长短,教师授课‘隋况进行研讨,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安排的不足等。

14、任课教师课程评估学员问卷调查制度。学员对教师及课程逐―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课程必要性、教师实践经验、教师讲课水平、教学准备充分、教材质量、学习效果、总体印象等。

15、培训效果评估学员问卷调查制度。学员对项目的培训效果逐项进行问卷调查制度。评估项目包括: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培训对学员的价值,教学计划设计的合理程度,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任课教师的总体印象,教材及参考资料,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管理人员的月盼态度,后勤月盼中的住宿条件、伙食条件,学员活动安排,对本次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对本次培训总体满意度,会否向其他人推荐我们等。

16、学员结业测试制度(考教分离制度)。原则上专业、计算机类各培训班可采取作业、开卷、学结等方式测试考核;外语类测试应包含口试、笔试等,采取闭卷考试等。部分培训班由培训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实行教考分离。

17、学员班委会制度。学员入学后,开展培训热身或在送培单位的协助下,召开全体学员会,指定或选举班长、书记、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等组成班委会。项目负责人应携同班委会做好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组织管理工作。

18、学员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委培单位的要求及具体培训计划内容,应定期组织学员开展校内外的文体及参观活动。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地按学员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好各项活动。包括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和活动的安全等。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4

2设备监理案例教学尝试

2014年12月,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在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培训班上首次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进行了案例教学探索。西安摩尔石油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工程材料及产品研究开发、设备监理、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技术服务的独立机构。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设备监理市场和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力实施了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2010年以来,公司员工先后参加设备监理培训近200人次。本次培训,公司希望学员能够在设备监理实务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协会在了解公司业务开展、人员情况和本次培训需求前提下,列出了培训课程清单,其中对公司遴选的《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课程作为案例教学试点进行了尝试。

2.1案例选择密切关联工作实际

在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确定培训方案后,教师即着手在设备监理案例库中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在挑选案例时,重点遵循以下4个宗旨:

(1)案例所呈现的内容与授课内容和重点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本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服从于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所接受,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本次案例紧紧围绕与《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有关的授课内容进行了甄选。

(2)案例讨论方式与企业和监理人员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案例的选择,以搭建不同观点的碰撞平台、开拓视野、激发智慧、理论指导实践为宗旨,达到博采众长、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之目的,以此达到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效果,起到实践检验真理,举一反三的作用。

(3)案例难易程度与学员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基于设备监理行业的特点,协会事先了解了学员专业、学历和工作基本情况,选择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且大多数学员易于接受、理解、便于进行分析讨论的案例。

(4)案例讨论题目的设计与学员考核紧密结合。案例贴近学员的工作实际,更有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消化。案例教学中,通过分析、分组讨论、演讲等形式,得出小组成绩,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同时,学员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和实践对公司需要改进的工作流程以及发展提出方法或建议,也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方式,不仅帮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为规范地开展监理工作提供指导,也为公司提高监理服务绩效、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改进业务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有益信息。

2.2授课过程遵循案例教学规律

案例教学过程是以案例为中心,利用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出案例,组织学员讨论、自我总结,通过教师讲评,解答学员疑惑,引发学员对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此达到提升学员执业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案例教学成效既需要学员的积极融入和参与,也需要案例教学的主要策划者——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及个人素养。案例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既了解设备监理制度和行业现状,又有丰富的设备监理实践经验;既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又要有为行业发展乐于奉献的精神;既要有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技巧的耐心,又要有不断总结培训经验的执着与热心。此外,了解企业和学员的所知所想,发动学员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学员的提问愿望和热情等都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教师遵循了以下3个原则:

(1)案例提问时间适度,有针对性。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均围绕设备工程监理规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目的服务,而且问题均针对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课程所讲内容而设计,问题不过多过难,易于学员及时消化吸收,随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案例提问有层次性,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顺序。教师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由易而难,逐渐深入,从而使学员达到全面掌握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运用规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目的。

(3)掌控课堂讨论过程,妥善应对学员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员,回答和讲评小组成员讲解案例分析结果时,充分听取绝大多数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思路,掌握情况循循诱导,尽量让学员自己判断、评价答案正确与否,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正确结论。另外,在互动过程中,对学员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做出合理解释,使学员心服口服,同时也营造出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气氛。

2.3培训流程设计循序渐进

培训流程的设计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本次培训设计了6个主要环节:

(1)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分组,并选出本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分组可避免各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讨论或发言时出现冷场,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培训效率。

(2)教师授课1h,并有针对性地将与即将讨论的案例有关的重点内容给予强调。引起学员重视和思考。

(3)结合讲授内容分发相关案例及讨论题,分组研讨案例,并将讨论结果汇总成书面成果,在30min内同时提交,以保证各组讨论时间公平。

(4)由各组派发言人上台讲解本组讨论成果,时间为5min,学员积极踊跃。

(5)各组汇报完毕,教师逐一进行点评,并回答学员的提问。工作人员根据教师点评记录每组成绩。

(6)本案例结束,进行下一环节。本次案例教学共分4个时间段,为期两天,研讨了3个不同方面的设备监理案例的6个专题。培训内容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4多方共赢的培训效果

本次案例教学是设备监理培训形式的一次探索,培训效果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透过案例传递学习内容。案例是载体,是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由于本次选择的案例均是来自监理实践活动的真实案例,以此作为学习设备工程监理规范内容的传递,学员感受到的不只是学习了案例本身,而是通过学习、思考、讨论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判断,拓展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这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优化本岗位与设备监理规范不符的工作流程、环节、方法等起到了引导、帮助和启发的效果。

(2)通过互动达到多方共赢。案例教学避免了单纯的教师讲授,形式枯燥等弊端,而是让学员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学员的分析判断、思考,去发现案例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优秀的方法和技巧。学员分组讨论使组与组之间展开了竞争,不仅本组讨论非常热烈,与其他组代表发言产生的思想碰撞也达到了使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通过学员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点评反馈,学员较快学习和理解了新的知识,锻炼了沟通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授课、点评和答疑的同时,也获取了学员分析案例的不同角度的思路,为教师今后有针对性地搜集案例和设计讨论题目积累了经验和素材,达到了多方共赢之效果。

(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教师把设备监理规范原理、概念等通过案例的呈现具体化,将它们置于一定的设备监理实践情景之中,学员通过讨论、分析、演讲,可以很好地理解原理和概念且印象深刻,同时引发其对自身工作的思考,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掌握理论指导实际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考核本次培训,还设计了请学员就《设备工程监理规范解析与研讨》的学习,提出对本公司在设备监理工作中需要调整、完善和改进的办法、流程、表格的考核形式,44名学员全部提交了图表或文字材料,学员对公司进一步规范和做好设备监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既是学员进一步将学习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过程,也为企业发现人才、改进工作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取得了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5

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就必须加强和重视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培训的管理。

一、企业加强培训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提高培训的质量。通过将培训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做到按需培训,理论结合实际,从而改善和提高绩效,保证培训的质量。

2.降低培训的成本。通过对培训流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3.有效整合和利用培训资源。通过精心地规划和策划培训项目,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可以有效利用和整合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

4.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证培训能按计划完成,并保证一定的质量。

二、精细化培训体系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无不体现着对细节的重视,强调每个细节的规范,以致于对细节的控制,渗透着精细化的管理思想。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生产协作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精益生产方式和精益思想的诞生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形成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强调对具体工作过程中一系列细节的高度关注;抓好关键细节、重要细节为着力点;增加组织执行力,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体现在注重细节、规范流程、严格执行、确保质量、节约成本等方面,强调责任明确、程序规范、制度有效、执行到位、末端检查和及时纠偏。

将精细化的管理思想运用到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中去,就是用精细化的理念去组织实施企业的培训工作,注重细节的控制。具体思路就是专岗专人负责培训工作,细化、量化、明确岗位责任,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明确具体任务,完善各项培训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效执行和监控。

三、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

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应用到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中,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专岗专人负责

培训既可以是企业独立的职能,也可以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一个核心职能。在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将培训与开发设置为独立的部门的运动。“奉行人才第一原则”的韩国三星集团,早在1957年即设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人员一旦被录用,就要对其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培训,否则不能上岗。精细化培训体系的精髓之一就是要由专岗专人负责培训工作,细化、量化培训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培训管理人员选拔的标准。如果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还需设立独立的培训机构或部门承担此项职能。

(二)培训需求的分析

培训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从组织分析、岗位分析、人员分析等三个层面进行。按照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中关于关键质量要素的阐述,在确定培训需求时分5个步骤进行:一是明确组织的总体需求;二是明确并分析岗位对人的要求(一个企业应该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每项工作需要的那些能力);三是分析现有人员的能力水平;四是明确现有能力和要求能力之间的差距;五是识别差距中可用培训来缩小的那一部分,确定培训需求细则。

(三)培训课程的开发

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由于企业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对象的类别层次非常复杂,市场上又缺少合适的培训教材,因此,培训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际上,课程开发的质量取决于培训讲师的水平。培训课程的开发可以按照以下6个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

编写学员手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很多讲师的学员手册,实际上就是课程讲义,或者直接是教学课件,这虽然有利于节省讲师的时间,却不利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学员更好地掌握培训内容。既然如此,编写学员手册就要克服以上的缺点,使其成为独立于教学课件之外的word文档;内容尽量翔实,语言通俗易懂;留有合适的地方和空间方便学员记录;章节清楚,文字格式统一,便于阅读。

讲师手册是讲师授课的工具包,包括课程大纲、案例、教案、课件、影像资料、游戏说明、互动的问题、道具等一切和课程相关的所有内容。因此,企业也要保留好讲师手册,使其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资源,确保知识传递的延续性。

(四)培训讲师的培养及聘任

内部培训师往往能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开发,从而激发员工的听课热情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仅效果好,还能省去高额的培训成本。对于内部培训师的培养要注重知识和技巧两个方面。虽然他们自身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对于要讲授的课程,还是需要重新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编制成规范的讲师、学员手册。同时,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关于讲师技巧的培训,进行多次试讲,并且让有经验的讲师进行指导和现场点评,最后才能独立上课。因此,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和选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图2所示。

企业除了培养内部培训师之外,有时还需要聘请外部培训师来满足企业培训的需要。

(五)培训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

为了使得培训项目得以有效实施,除了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按照流程规定严格执行外,还需要其他的条件保障。

1.建立科学、完备的培训制度

建立科学、完备的培训制度是进行有效培训管理的基础,为企业整体培训体系的运行提供支撑。然而,作为一项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制度。企业培训制度一般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培训组织管理制度、培训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度等。

2.设计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

(1)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培训管理者最好准备一份工作清单,对照清单逐项检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免遗漏。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打印一份学员名单;发放书面培训通知;通知具体培训时间和地点;检查确认培训场地和设备;贴好座位标签;与培训师见面,沟通确认培训大纲及内容;编制学员手册或外购教材、资料;印制签到表、调查表、考核试卷、结业证书等。

(2)培训上课前的管理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茶水准备;学员签到;发放培训资料;引导学员按座位标签入座;学员心态引导;宣布课堂纪律,包括考勤制度、请假办法等;介绍培训课程;介绍讲师;介绍后勤安排和时间安排等。

(3)上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器材和设备的维护;观察讲师的表情和学员的课堂反应;做好培训记录;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及时与讲师和学员沟通;做好考勤记录;发放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等。

(4)课程结束时的总结工作。课程结束之际的总结是今后继续学习的开始,因此,培训管理者要协助讲师做好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协助讲师设计学员的后续学习目标,并给予学习方法及途径的指导。

(5)培训后期的管理工作。培训结束后的管理工作应包括:向讲师致谢;回收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颁发结业证书;清理检查设备;培训记录整理;评估培训效果等。

(六)培训过程的监控

培训过程的监控是对培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也就是说按照培训的流程进行监控。那么,每一个阶段监控什么?谁来监控?监控的关键点设在哪?这些问题非常关键。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控制点可以分布如下: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到位?培训计划是否可行和实用?课程定位是否准确?讲师是否合适?课前引导是否奏效?培训内容和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评价结果是否真实?绩效的改善是否明显?

通过监控,将收集到的受训者对项目设计和培训讲师的意见建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和即时评估的结果等向有关的部门和负责人及时反映,可以使他们及时掌握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将重要的培训项目或课程聘请的讲师的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和教学部门,可以为调整其他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和参考;将受训者座谈会记录及时整理成会议纪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和特殊情况及时进行协调和处理等。

(七)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指收集培训成果数据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虽然从培训的整个流程上看,培训效果评估处于培训工作的最后环节,实际上,培训效果的评估贯穿于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因为培训效果的评估离不开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目标的确定以及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成果信息的收集等环节。具体来说,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包括:设定培训评估目标;制定评估方案;收集、分析评估所需原始资料;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如表1所示。

评估结果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料,又会涉及到员工的隐私等内容,因此,要根据评估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向高层管理者、培训管理者、讲师、受训者主管进行反馈。

企业要想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注重培训的每一个细节,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有效监控、快速反馈、及时纠偏。从企业高层到培训管理部门,从培训管理人员到受训者都要重视细节,执行到位。受训者也要转变培训观念,积极参与培训。企业还要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并完善培训配套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培训的选拔、签约、激励和考核制度,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温德诚.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7:43,82

[2]韩伟静.培训部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70

[3]王燕.培训管理入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12

[4]张正顺.解密三星培训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5]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6

为了真正体现司法类警官高职教育办学为行业服务的宗旨,我院于2009年3月组织了强有力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团队,在全省监狱、强制戒毒所开展培训。迄今,从已获得国家三级咨询师的2353名监狱干警中,有1671名近71%是经我院培训获证的,这意味着我院培训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云南省监狱干警的持证比率和岗位服务能力。

为此, 笔者以“提高监狱强戒人民警察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为研究课题按照质量管理活动即QC(Quality Control)活动的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即准备计划----策划P(Plan),完成计划---执行D(D o),检查结果---检查C( Check),跟踪改进―处理A(Action),经过近一年的活动,积极探索优质的培训规律,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培训的总体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相关说明

(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目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为中国国内最权威也是唯一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率

合格率 = 理论和技能两科及格人数/参考总人数

(三)培训流程

组织报名确定培训地点、时间系统知识串讲考前复习冲刺训练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培训效果总结评估

三、按照PDCA活动计划开展此研究

活动期为一年,即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一)分析我院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确定质量管理目标,拟定改进的措施,即P(Plan)阶段(准备计划或策划阶段)

此阶段包括五个步骤:

1. 基本情况

根据在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学院下达的目标是通过我院的师资团队培训后,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达到或超过70%,笔者以我院2012年5月培训的六个点的合格率来看,分别为:景洪监狱43.3%、宜良监狱46.8%、第一女子监狱54.5%、临沧监狱72.2%、小龙潭监狱53.6%、文山监狱48%,平均合格率为50.3%低于70%的目标,因此,我们期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后,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达到或超过70%的目标。

现状调查1: QC活动前,我院培训的监狱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情况(见表1)

表1 2013年5月我院的培训监狱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人数统计表(如下表)

从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2013年5月我院培训的监狱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平均为50.3%。

2.通过现状分析, 找到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低的症结所在----培训效果不理想

针对培训后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低的问题,我们随机抽取了2013年5月考试中75名不合格的警察,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培训效果差”占主要因素的56% ,说明影响三级心理咨询师达标率低的主要症结是:培训效果不理想

3.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历史上最好成绩:临沧监狱2013年5月份的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合格率达到72.2%,超过70%的目标值说明我们确立的目标值并非高不可攀。

(2)各受培训的监狱、强戒所领导高度重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从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3)培训师资团队都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有副教授、讲师级助教,都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其学历层次、专业知识、培训资质和年龄结构来看都较合理,完全能满足培训需要。

(4)在其它条件不变,只要使占主要因素的56%的培训效果差解决50%,就可以使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合格率由50.3%提高到78.3%。

综上所述,我们制定的目标具有依据及挑战性,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4.针对症结分析原因

在分析原因时,为避免遗漏,根据“5M1E”即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从末端原因展开分析。如下图所示(如上图)

5. 要因确认

通过现场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对照标准,从十条末端原因中,即学员心理学基础知识薄弱,年龄偏大学员;学员对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教师缺乏对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教师缺乏对考纲变化的有效应对;监狱教学设施不齐全;超强度连续培训,休息时间较少; 未脱产式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缺乏帮助复习和归纳的学习材料;系统串讲和考前复习间隔时间短;教学以讲授应试为主,缺乏灵活性等,找出影响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条:

(1)学员对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2)教师缺乏对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

(3)未脱产式培训,工学矛盾突出。

(二 )针对产生症结的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即D(D o)执行阶段

1.加强学员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认识

具体措施有:(1)加大对干警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的奖励力度;(2)做好干警培训前的思想动员工作;(3)完善获证警察心理咨询实务操作技能后续培训 ;(4)完善获证警察与监狱教育改造岗位的匹配性管理制度。实施过程:针对学员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认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课题组制定了四位一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即(1)奖励方面,以“心理辅导能手”的方式鼓励干警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培训;(2)思想动员方面,通过多媒体、应用的典型案例等更为丰富和贴近实践的宣传方式和内容推进培训前的动员工作;(3)后续培训方面,继续鼓励获证警察参加省内外有关的培训并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相关的实作、研究;(4)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狱强戒教育改造岗位人才培养考核办法,提高干警的业务和水平。

2. 全面提高我院培训教师心理咨询实践工作水平及业务能力

具体措施有:(1)指派培训教师到监狱心理咨询实践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学习调研;(2)鼓励培训教师赴心理咨询科研机构及心理咨询工作室交流学习;(3)加大对培训教师心理咨询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修力度 ;(4)利用广域网与友邻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远程视频通讯设备,由学院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直接观看监狱干警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的全过程,并根据心理疏导的具体情况同步为监狱干警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提升获证干警的实际业务素质,同时该方法的有效应用,也很大程度解决了我院培训教师缺乏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的问题。

3.与监狱领导协调,并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制度和培训方式上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

具体措施有:(1)最大限度地争取监狱领导对培训工作的支持;(2)学院加快信息化远处教育的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远程网络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从而有效地缓解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利用我院教务处提供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建设了面向司法系统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网络培训课程》教学视频录像、网络课件、在线巩固联系、在线答疑等方式,以远程网络为主要教学手段,较好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三)根据计划的规定和要求,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即C( Check)效果检查阶段

对策实施后笔者统计2013年11月份受培训监狱干警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情况

笔者经过一年的活动 ,完成了课题目标,合格率从原来的50.3%提高到81.9%,达到超过了预期目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既提升了改造质量,又提高了司法干警的心理健康素质,实现了我院教学与司法行政系统的紧密结合;既节约监狱培训成本又降低了改造教育成本,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四)根据检查的结果,将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推广应用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A(Action)处理阶段

1.制定巩固措施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7

关键词 :培训管理 职业 重要性 质量

一、培训管理在职业培训中的重要性

目前企业职业培训一般时间短,见效快,尤其技能类岗位能力培训,在规定的较短的时间里,首先要经过理论学习培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再通过实操技能的操练,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最后通过考试鉴定获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比技能类,管理类的培训见效略慢些,培训多是对人的思想、理念的一种熏陶,以达到培训后在工作方式、管理能力方面的提高。在较短的培训时间里,培训质量的保证不仅靠培训师的渊博知识和授课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培训管理工作做细做精。培训管理能力水平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过程是一个有机的闭环结构,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那么培训的质量一定会受影响。所以说我们培训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培训设施、设备的完备、先进适用性,师资能力雄厚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管理水平的高低,我们要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上去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培训全过程组织、协调、监控、督导。因此,职业培训管理对培训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培训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1.建立高效的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企业应该加大对培训体系的硬件设施投入,建立技术设备先进的实训室。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双师型的专业培训师。加大培训组织的健全,要有与培训流程重要环节相匹配的部室及人员。加大培训工作的管理,培育企业优秀、独特的培训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实现培训的模式化、程序化、整体化,促进培训水平的全面提升。

2.加强培训实施监控和管理。职业培训战略的实施及成功必须有完善的计划来予以保证。好的计划必须要靠好的实施来实现。通过修订培训计划管理工作标准、预决算及统计、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培训计划实施监控。做到准确及时分解年度培训计划,按月落实培训项目开班时间和人数,协调安排培训地点和住宿,做好计划任务的下达。对不能按时举办的班,主动及时跟主办方沟通,督促主办方按时办班。沟通后仍不能按时举办的班,上报上级领导单位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月培训计划实施日志,按日填写培训开班情况并及时。按周统计培训数据,及时掌握培训项目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沟通,避免出现培训班人数过少,浪费培训资源的现象。严格控制培训经费,做到不超支不浪费。做到计划周全且按计划实施。

3.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通过修定培训项目评估实施办法或细则、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培训项目质量督导工作标准等,对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各质量环节进行有效督导,实现培训项目全过程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培训质量。督导人员认真巡查、填写督导日志,实现培训项目监督工作“三化”即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监督常态化。构建“三层级”评估管理体系,即培训师、班主任的“自我评估”、培训承办部门或项目组的“自我诊断”及督导委员会或督导专家组的“督导评价”相结合的三层级评估体系,不断深化培训效果总结评价,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4.认真进行评估,形成完善的培训档案。培训的评估和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培训评估总结和培训档案资料的管理对提高培训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培训质量指标分析,如听课记录、学员问卷调查分析,尤其是学员问卷回收反馈率、教师教学效果满意率、教学组织管理满意率和生活服务满意率等量化指标。通过对培训科学的评估,客观评价培训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反馈给企业有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积极整改,以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5.加强学员成绩库管理及反馈。为引起学员对培训的重视,保证培训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逐步完善了培训机制,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学员的培训成绩纳入年底考核。为了让各单位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培训学员的成绩及获取资格证书实情,培训机构要及时建立培训学员成绩库,并按月及时反馈给各送培单位。这一管理方式保证了送培单位在当月及时掌握学员的成绩,对学员培训起到了督促作用,对促进培训的长远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培训管理就是加强培训全过程的控制和督导,做好培训的战略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及评估管理。不断探索培训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培训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突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员培养体系,以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卫生监督工作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执法水平高的卫生监督员队伍,为促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需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需求,科学规划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对新录用卫生监督员、在岗卫生监督员等实施分类培训、分类管理,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整体规划,逐级负责。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的制订、政策协调和业务指导。省、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卫生监督员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三)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卫生监督员培训坚持能力与素质提高并重,坚持以专为主与一专多能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注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技能,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办案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依法全面规范履职。

(四)创新管理,注重实效。把握卫生监督员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管理。着力加强省、市、县三级培训能力建设,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培训效果。

三、发展目标

落实《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要求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任务,健全培训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卫生监督员(含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全员在岗培训。

到年底,重点完成不少于60名部级卫生监督专家、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8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专业人才、35000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端引领、结构合理、覆盖基层的高素质卫生监督人才队伍。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按照卫生监督员培训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制度,对培训对象、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和保障措施等环节实施规范管理。

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制度,结合卫生监督绩效考核工作,将个人培训情况和处(科)室、单位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管理,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培训大纲和教材体系。根据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员培训需求,卫生部组织修订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和考试题库。教材要力求满足各级卫生监督员培训的需要,加强案例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编印相关辅助教材,作为卫生部培训教材的补充。

培训教材、考试题库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形成既相对稳定、规范,又不断更新并适应卫生监督工作需要的教材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适应培训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卫生部负责部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建设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地市级卫生监督培训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注重中、青年师资的培养。要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加大师资培养的投入,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注重师资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授课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师资队伍在卫生监督员培训中的作用。

(四)建立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按照卫生监督培训需求和区域的资源优势,遵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卫生监督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机构等中遴选认定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要具备所必需的教学基本设施和师资等条件。

到年底,建立12-15个部级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部级卫生监督专家和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本省(区、市)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重点承担卫生监督紧缺人才、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和新录用卫生监督员等培训工作。

(五)构建卫生监督员培训网络平台。建立以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为核心、省级卫生监督网站为主干的培训网络平台。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搭建卫生监督员在线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提高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行自主选学、模块化培训等培训方法和手段,在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上,为卫生监督员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选择。到年,每个卫生监督员都可以使用网络培训终端设备,自主参加网络培训学习。

推进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课件库建设。成立以优秀师资为骨干的课件建设小组,按照综合类、专业类和专题类等分别组织开发多媒体培训课程,鼓励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发有特色、适于当地使用的辅助电子教材和教学软件。

(六)实施卫生监督员全员培训。

1.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的要求负责本级新录用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要作到统一组织、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实现岗前培训规范化。培训内容根据国家《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结合本地卫生监督工作要求确定。试用期内录用单位还应当对新录用的人员进行科(处)室轮岗培训。每人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人,作到先培训合格、后上岗执法。

2.卫生监督员在岗培训。卫生监督员实行全员定期培训制度,所有卫生监督员的在岗集中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人。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针对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卫生监督员,重点从强化业务指导、注重骨干培养、适应履职需要和加强综合执法四个方面,对下列人员实现卫生监督员分类培训和人才培养。

(1)部级卫生监督专家。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从国家和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中培养造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管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领域的卫生监督领军人物,逐步建立部级卫生监督专家库,承担全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技术指导任务。到年底,完成不少于60名部级卫生监督专家的培养。每年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

(2)首席卫生监督员。省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培训,地市级首席卫生监督员由省级负责组织培训。首席卫生监督员通过在卫生监督机构中遴选产生,是辖区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业务权威,主要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传染病防治执法、消毒管理、信息管理、卫生监督稽查等专业,原则上每个专业遴选1名首席卫生监督员,承担辖区内本专业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社会咨询、宣传教育等任务。到年底,完成不少于3000名首席卫生监督员的培养。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2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首席卫生监督员要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3)卫生监督紧缺人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根据各地当前监管职责要求和现有人员配置情况,优先考虑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医疗执法、信息管理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培训。到年底,完成为省、市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为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5000名卫生监督紧缺人才。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4)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以满足基层卫生监督执法需要为目标,坚持以专为主、一专多能的原则,到年底,完成为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培养不少于35000名具备多项专业知识、掌握执法办案技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综合性、能较好贯彻执行卫生监督执法任务、能为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的基层复合型卫生监督人才,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线综合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0学时/人。

(5)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卫生部负责组织开展对省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鼓励地方以集中办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干部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带好队伍等方面能力,建立一支政策理论水平高、依法行政能力强的卫生监督管理干部队伍。到年,所有卫生监督管理干部至少轮训1遍,累计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将卫生监督员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纳入卫生监督工作年度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要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要加强培训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培训组织管理责任处(科)室和相关责任人员,明确牵头和具体执行处(科)室的职责任务,理顺培训工作程序,搞好分工协作,积极搭建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努力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9

内容提要: 在我国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推进的前提下,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现行的监狱培训模式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如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等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培训效果的有效发挥,给新形势下的监狱警察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从紧密结合本土实际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培训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现行培训机制的改良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主题词:监狱 警察 培训 思考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普遍做法,旨在通过不同形式针对不同层次警察受众的教育培训,充分提高警察个人和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充分保证执法质量。随着我国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教育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训必须要转变先前那种游击式、点断式的培训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职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监狱警察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的种类主要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晋升(晋职、晋衔)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以及专题教育培训(如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学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等几种教育培训形式。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及不同的政工工作需要。在全国的监狱系统中一般由省(市)一级的监狱管理局主管所辖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包括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师资人员的安排、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培训考核的实施等工作。个别省(市)的监狱管理局针对教育培训事宜的具体需要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目前我国在汲取各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的是“逢入必考”、“逢晋必考”的原则,以期通过此种教育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民警及警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培训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民警及警队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我们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不难发现其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要求。一、目前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各省(市)监狱系统教育培训的授课人员多为监狱系统的“自家人”,一般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是在某一领域业绩突出的民警,而由专家型的院校教授授课的课时却相对较少。即便如此,教育培训的方式也主要停留在监狱工作基本理论上,实战警务和情景演练等实践课却相对较少。这样一来,由于教育培训授课队伍的专业程度及组成配置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学员知识源头获得上的欠缺。再加上培训时间短(此几种培训形式的培训时间多则一月、少则一周),使学员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由现行的培训体制来看,晋升培训的间隔时间最短也有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学员在前一个培训周期获取的少得可怜的知识更新最快也得在三年之后才有机会再次获得更新。这样一种现状使我们的监狱民警难以自如应对时时更新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从而造成业务知识储备严重过期,直接导致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陈旧。即便如此,个别省(市)监狱主管机关为了尽快缓解由于民警参训而带来的基层警力不足,强行缩短培训时间,使原本窘迫的教育培训效果雪上加霜。(二)、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目前针对监狱警察教育培训设置的课程主要是监狱工作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常识,却很少涉及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实用性和前瞻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此一来,教育培训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对固有常识学习式的温习,造成理论及实践思维跳不出旧框框,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从而致使大多数的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新。往往培训完毕以后,知道的依旧知道,不知道的依旧不知道,往往学的知识用不上,真正想学的却又学不到,还有一些根本就不想学,不过是应付要求罢了,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监狱系统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计算 机教育培训、心理学教育培训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其出发点的好的,但由于学科本身独立性太强,造成民警学到的只是知识片段,没有有效地与其他关联学科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难以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知识结构,学完反而会造成民警实际应用上的盲目,严重的 会造成执法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构筑完整的监狱警察知识体系。(三)、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弱化了教育培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省(市)没有建设专业化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迫使我们的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往往采取游击式的教育培训地点选择。通常是教育培训任务下来之后临时选择培训地点,一般是选择在稍有规模的系统内监狱或是临时租用驻地武警场地。这种培训地点由于专业功能的差异,从而造成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先天欠缺,致使授课受局限,教学不系统,学员教育培训之余的业余活动匮乏,使学员们感到学习成为任务,业余时间的安排落了俗套,直接影响了教育培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当前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纵观英、日、法、德、韩、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注重在“内功”和实战上做文章,增强警察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警察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部门完全脱节,只搞职业教育,不搞学历教育;其次,重视警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分层次,针对性强。如英国警察培训分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新警培训),中级培训(晋级培训),高级培训(针对高级指挥人才)。法国警察培训的方式大致分为:警员培训、初级警官培训、中级警官培训、高级警官培训、治安辅助人员培训、行政、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部分司法人员的培训。再次,充分保证了培训时间。法国警察培训时限:警员培训为期二年,初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中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半,高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治安辅助人员、行政、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培训一般不低于二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职培训与在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体能技能锻炼和在实战部门实习时间,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并多次交替进行, 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化课程配置的动态性如日本警察的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警察如何做人,注意加强警察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重视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培训。贴近实战的才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才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能训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坚持以适应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适时调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美、法、德、英、俄,理论教学、实习各占1/2;日、意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各占1/3。美国有些警校实践课时间更长,如射击、驾驶等占70%。意大利宪兵学校每年要进行25万发实弹训练。法国的盘查课一般在校园或公路上模拟进行;由几名学员扮做犯罪嫌疑人开车在道路上行驶,其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拦截车辆,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对其车辆实施检查,整个教学活动直观、生动、贴近实战。另外,根据不同警种、不同级别、不同对象,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有所区别。(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行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模式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战部门一体化。警校教师与实战部门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1-3年的任教合同,然后到警察部门挂职锻炼。法国警察院校的师资有三部分即专任教师、聘任其他大学的教师、在职警官法官检察官等担任的兼职教师。韩国警界教师与警官实行互动,教学与实战人员的轮岗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一年一次,轮岗制带来了学校地位的提升、一线最新实战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最新技术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其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警察院校教师1/3是长期聘任,2/3是来自警察实战部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警官及社会名流。(四)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做到人尽其责法国国家警察总局对警察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内政部对这项工作也大力支持。为加强对警察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成立了隶属国家警察总局的警察培训局,负责全法国警察的培训工作。警察培训局设局长和局长助理各一人,下辖教务处、人事财务处、培训处、计划和分析中心以及33所警校 (其中30个警校培养巡警,3个培养警官)。培训处为有效加强对在职警察培训工作的指导,还在全法国七个地方设置了人数在20到70人不等的代表处,负责当地警察的在职培训工作。计划和分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警察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三、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良措施由国际警察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培训正日趋朝着专业化和实战化方向发展,师资也逐渐实行动态化,当然这都有着雄厚的国家财政和完备的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的财政保障和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和国外监狱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先进的警察培训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经验 ,我们的培训模式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良。(一)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造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在目前的状况下,建设大规模、专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基地尚需时日,但这最终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过渡时期,我们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尽量减少培训成本的条件下,应当在外向联合上做文章。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级司法警官学院和各监狱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和网络,同时省(市)监狱警察培训中心应与当地有师资条件的政法院校进行联姻,借助院校有效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把当地政法院校打造成监狱警察的培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达到有限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可形成院校和监狱的互动互学,实现监狱民警与院校师生知识与经验上的互补,即可查院校实践经验之漏,又可补监狱理论储备之缺,找到理论与实际的最佳切合。除此之外,学员还可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充实自己参训期间的业余生活。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这种联合培训机构作为监狱警察职前教育和培养的前沿,而且要作为监狱警察接受和获得终身教育的阵地。(二)、合理调节培训周期由于旧有的教育培训模式没有连贯性,时间间隔太长,造成民警知识储备严重过期,难以和知识更新同步。因此我们在改良的同时,应在确保不影响基层警力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及缩短培训间隔时间,必要情况下可实行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可以将单次培训时间延长,根据不同的培训形式及课程配置的需要将培训时间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更长,同时将培训间隔时间缩短。我们可以在两次晋升培训的间隔期内插入有针对性、分受众群体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尽量使每名民警每年受训不少于一次。这样才可及时更新民警的知识储备,提高监狱工作效率。同时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基层单位警力紧张时期可采取下基层式的培训形式。这样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调节培训周期,不仅充分保障了监狱民警受训的时间,而且切实更新了监狱警察的知识结构层次,充分保障了监狱警察受教育的权益。(三)改良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办有监狱特色的教育培训由于现在监狱的管理已由过去的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转化,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体系也正在局部地区的监狱系统开展试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狱工作本身必须转换模式,监狱民警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全新的监狱工作需要。同时要改革建立监狱警察教育培训新体制新内容新方法,大力改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特色不突出、理论脱节实践的状况。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完整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模式和结构,如办学定位和任务的准确把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的合理界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育教学环节的调整完善等等。课程设置要考虑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强化其实践性和前瞻性,并根据具体的监狱工作需要实行课程的动态调剂,尽量避免片段式的培训课程设置。创新对与监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学、监狱学、警察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学科的培训,尤其要强化实战性科目的配置,以此进一步开阔民警视野,拓展民警工作思路,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使监狱民警实现从“看守型”向“专家型”、“战员型”的转变。(四)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保障为了将针对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深入贯彻,保证教育培训的严肃性,应当从制度上予以 保障,可建立《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从源头上切实保障监狱民警受教育的权益,实现监狱警察办教育培训的最大效能。总之我们的监狱警察培训要走向警察职业培训的模式,走特色警察职业培训之路,通过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使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可以更好地实现按需培训,学以致用。

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结例10

多年来,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各类事故大幅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5%和16.8%,见下图。

2016年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继续下降,其中重特大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和23.9%。

培训是安全发展的基础

安全教育培训是以规范人的行为安全为基本目的的社会活动。《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安全生产人才是安全发展第一资源,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保障。”

2002年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政府、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教育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以《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为标志,安全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

放眼世界,安全培训一直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工程技术、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之一,是政府安全监管的四大支柱(立法、执法、培训、保险)之一,不可等闲视之。

虽然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但同时也迈入了信息时代,新工艺、新技术等不断涌现,生产过程实现了大规模化、复杂化、高度自动化,安全生产新的隐患和威胁也不断出现,重特大事故由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扩展,安全保障的要求和技术难度也相应增大。因此,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安全培训的现状

2011―2015年,全国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将近1.05亿人次,其中,安全监管监察人员62万余人次,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2 600余万人次,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其他从业人员7 700余万人次。

截至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省、市两级考试中心518家,建成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2 062个,建设完成65类共10万1 474道试题的部级考试题库。逐步推进安全培训考试信息化,基本实现计算机考试省级全覆盖。截至2016年7月,全国使用国家统一题库组织考试近120万人次。考务队伍规模达到1.2万人,建成1 800万条数据的安全培训证书查询平台。

全国建立、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培训机构,建成了一支基本满足安全培训需要的师资队伍;开发了适应培训教学要求的专业教材;组织编写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和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等近70个大纲标准,全国安全监管监察干部网络学院初步建成;开发了一批安全培训网络课程。

安全人才培养取得新的进展。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各类高校达到180所左右。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正在稳步壮大,已有近25万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资格。

但是,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相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不少地方和企业仍存在重安全硬件、轻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教育培训基础依然薄弱,培训方法单一、质量不高,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网络培训优势发挥不够,信息化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培训市场管理手段创新不足,不培训、假培训、低标准培训问题在个别地区、企业依然存在。安全培训考试体系推广进展较慢,安全培训信息化工作进展不平衡,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未有效发挥等。

夯实安全培训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要遵循安全培训规律,大力推进安全培训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创新和丰富培训方式方法。

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培训工作的现代化。整合培训优质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扶持和培育安全培训市场,强化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培训行为。

推动安全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转变”,培训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培训重心由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与效果转变、培训内容由理论知识为主向应用实用为主转变、培训方式由面授为主向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转变、考试由机考笔答向机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转变。

努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干部素质

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干部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干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等。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决定利用3年左右时间,重点对省、市、县级安全监管监察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要有效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卫生、应急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业务知识与监管能力培训,引导广大干部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安全生产特点规律,提高依法行政、科学监管水平。

实现“互联网+安全培训”新型培训供给方式

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模式引入安全培训,建成随时随地按需学习安全知识的平台和机制与提升全社会本质安全水平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网络培训体系。

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安全培训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发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用实用的网络课程、电子教材、图书论文、事故案例等优秀教学资源库。建设覆盖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应急救援、社会公众等专业网络学院。

进一步完善全国安全生产考试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全国考试平台软硬件系统和网络环境升级改造,实施安全生产资格统一考试,确保年度500万人次在线业务办理和考试需求。

加强考试工作规范研究和考务队伍建设。加快安全知识考试点建设特别是实操考试点建设。对特种作业目录进行调整与修订,调整国家题库结构,更新题库内容,编写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题库。

进一步提升安全培训教师素质

继续发挥协会组织和骨干培训机构优势,采用国际先进培训理念与方法,全面提升全国安全培训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并通过选拔、培养、使用等程序,遴选一批综合素质高、具备教学科研能力、专业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构建国家安全培训专家库。

建立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现场调研、跟班学习等制度,鼓励教师参与安全生产课题研究、事故调查、督查执法、讲师团等活动。定期开展教师讲课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

继续强化安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培训需要,开发、建设、修订实用的安全监管监察干部、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教材和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包括班组长、农民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读本;研制一批动画动漫、虚拟现实、影视音像、警示教育视频等多媒体教材资料;定期开展优秀教材评选活动,并向社会推荐。

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推进全国安全培训基地建设。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和共建高校为基础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干部培训基地,推动部级安全监管监察综合实训基地和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

还要依托中央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分行业建立一批师资水平一流、实训场地完备、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的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和若干警示教育基地。依托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引进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合作设立研究机构等。

加大为中小企业安全培训服务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和服务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力度,鼓励骨干培训机构与中小企业签订培训合作协议,解决安全培训“不会培”“走形式”等问题。分行业开发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系列教材、标准化课件。选取部分重点市(地),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内训师”培训,建立优秀师资库和讲师团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