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材料科学与工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1-20 22:09:26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1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2812

国内刊号:33-1307/T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2

不同温度下氧化铝对铝酸钙水化影响的研究Rette.,A张仲(8)

外加剂对水泥石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Gusli.,G丛修杰(11)

用矿化剂和助熔剂改善熟料质量和降低能耗Sura.,MS李艳君(14)

水泥粉磨设备的现代化Stlib,W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 程伟(19)

颗粒物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肖皖龙(21)

压力罐成型热固复合材料中的孔隙降低技术Boey.,FY李学闵(24)

高温用功能倾斜材料的设计,制造及评估Watan.,R曹贵洪(32)

先进复合材料板剪切试验法中试验片形状及纤维排列方向的研究岩井宏黄明键(35)

在碳—碳化合物加工过程中机械性能变化的非破坏性估计Morre,L邱效梅(39)

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Casto,sl王士德(44)

元素分析新方法三则Б.,ПИ(50)

钢和铁镍,钨合金中磷的测定A.,TB(52)

用微扩散分离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的氟Г.,ЮИ王惠忠(54)

从流变学数据推导尼龙6,尼龙66和尼龙46聚酰胺的临界挤出参数Shah,PL李西忠(55)

含有硝酸铵成分的SBR的受控释放Hela.,FM孟令朋(60)

柠檬酸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王复生何俊(1)

基于视觉的水泥生料球粒度在线测量苑玮琦王建军(5)

提高玻璃配合料质量的技术对策胡桂庚(9)

安德鲁飓风为建筑规范变革创造新机遇胡明葛春霞(14)

水泥石—集料界面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王琦(17)

我国玻纤工业“八五”期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概况危良才(21)

微粉颗粒形貌特征表征新方法—分数维董学仁张大勇(32)

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利文献在科技开发中的作用关玲(34)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推广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李莉侯中华(37)

水泥熟料和水泥石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的快速测定Arjun.,P(40)

高钙粉煤灰和矿渣无水泥轻质混凝土PAVL.,SI(46)

活化高炉矿渣水泥混凝土中的碱—二氧化硅反应和碱—碳酸盐反应Giffo,PM(50)

使用碘分光光度法测定软饮料中的L—抗坏血酸王束葵孟平蕊(53)

用溶胶—胶体法制成Al2O3—SiC复合材料特性Xu,Y(58)

噻吩—2,5—二羧酸的制备方法孟平蕊李良波(60)

莱阳高岭土开发利用研究与探讨董风芝杨赞中(1)

用螺旋分级机分选风化高岭土的试验研究王洪忠刘凤春(5)

蛇纹石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杨赞中董风芝(9)

脱乙酰甲壳素对巴比妥吸附性能的研究刘保安曹宗顺(12)

固(气)液吸附理论的热力学初探刘保安(15)

低标号水泥双掺法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张洪良高廷俊(17)

应用逻辑设计法设计深孔钻床的电气控制线路的研究于桂音(23)

振动磨在石墨行业中的应用王洪忠刘凤春(26)

非水体系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硅聚合物的环氧值李竹云崔孟忠(29)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砂岩中的钙和镁张志伟孙运泉(32)

关于中小型乡镇企业矿山水泵房的设计探讨李明(35)

塑封大功率晶体管热电特性研究杨田林郑雪飞(37)

莱芜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张秀英张秀玲(39)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现状与展望王厚亮李建保(42)

我国石材爆破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杨光杰任长远(52)

划分数和的几点性质石少俭范红玲(57)

电子技术教学诸法谈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 王正文(60)

提高学生零件测绘综合表达能力的教学新举措王延周马智英(62)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三条基本途径张志伟(64)

水泥厂利用废物为燃料的环保问题杜伟王君(71)

地下矿山生产矿量的优化管理赵小稚(74)HttP://

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分析及正确使用许同乐刘清良(78)

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刘清良姜英(80)

用硅灰石熔制玻璃初探戴宝刚陈志(1)

具有低频衰减性能的粘弹阻尼材料李峰(5)

晶莹瓷质渗花砖的研制黄淑珍(7)

粉煤灰砌块及条板的研制刘汇泉(9)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玻璃配合料中的碱含量胡桂庚(13)

可编程控制器与微机通讯的研究张智杰张燕燕(16)

热电偶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处理王新江张奉军(18)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尹祥真(21)

印制电路板用7628玻纤布国内外市场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危良才(23)

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蔡镜刘明军(28)

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增进率和反应活性的胶凝材料丁铸朱海波(33)

V型钢带无级变速器传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于强(37)

立式旋转磨的水泥粉磨系统刘金生(43)

再循环废纸纤维水泥复合板的耐久性和水分敏感性李长春孙成栋(47)

南美洲的水泥工业刘金生(52)

国外聚氨乙烯仿木建筑材料的现状Leve.,RD秦旭红(57)

混合高铝水泥及其水化反应特点王志宋廷寿(1)

新型干法窑使用高硫碱比物料工艺配方的研究苏达根刘辉(5)

新型混凝土隔离剂的研制及其应用陈丰先王清林(11)

氧化气氛下黑色91氧化铝瓷的研制李振荣侯宪钦(15)

矿物掺和料在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石中的物理填充作用探讨王复生(20)

水泥立窑喷塌报警系统研究袁铸钢江海鹰(25)

水泥混合粉磨系统负荷控制方案浅议张敏(29)

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型固化充填材料司志明(33)

无石棉纤维水泥制品的开发状态与前景张洪良(35)

粘土矿物及粘土矿物填料李国昌王萍(38)

无机激发剂对高炉矿渣的活化作用丁铸王卫东(43)

玻璃结构的新见解Stach.,D戴宝刚(48)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3

高分子专利 (8)

反应性乳化剂存在下无皂纳米TiO_2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及表征邵谦 徐小琳 葛圣松 孟庆超 (9)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谭帼馨 王迎军 宁成云 陈荣 尹兆益 田冶 (13)

CEM/NVC共聚物的合成及光导性能张文龙 于亚洲 董伟 戴亚杰 王暄 (16)

环氧类扩链剂的合成及对回收PET的扩链效果李斌 吕云伟 邹嘉佳 高学敏 莫敬源 (20)

水溶性C_(60)/C_(70)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固化反应刘晓国 柯刚 官文超 (23)

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体胶粒的形成与扩链孙东成 周伟乾 (26)

光响应性A_2BA_2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唐新德 韩念凤 周德杰 (31)

结构·性能

甘油增塑热塑性淀粉的流变相变性质李丹 刘鹏 蒲华寅 陈玲 余龙 (34)

聚乙二醇/硅藻土复合助剂对聚丙烯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朱世鹏 陈金耀 李惠林 (38)

交联度对瓜尔胶-g-聚丙烯酸/腐植酸钠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王文波 王爱勤 (41)

硼酚醛-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过程分析刘运传 魏莉萍 郑会保 孟祥艳 周燕萍 (45)

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冲击力学性能王宝珍 胡时胜 (48)

纳米TiO_2对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欧宝立 李笃信 (52)

聚乙烯结晶度对银抗菌剂溶出的影响蒋志敏 李焕新 季君晖 (55)

AIBN用量对聚丙烯腈立构的影响吴勇 林农 李文刚 (59)

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辛烯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刘勇军 郭卫红 苏志忠 李滨耀 吴驰飞 (62)

紫外光辐照双原位同步合成纳米Ag/PVP复合物的结构特征侯丽 徐国财 汪厚安 王艳 (66)

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张昭环 马会芳 孙润军 陈韦态 (69)

氨基酸衍生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黄霞 申长雨 陈家昌 刘春太 李倩 张世勋 (73)

一种提高复合功能吸附树脂亲水性并强化其吸附性能的方法 (76)

三聚氰胺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陈永 廖兵 姜玉 庞浩 (77)

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流动性影响分析杨明山 刘阳 何杰 李林楷 王哲 (81)

NLV法研究高韧性低收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张竞 蒋英 王晓东 黄培 (84)

OTS自组装改性PTW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史以俊 顾晓利 罗振扬 冯新 陆小华 (88)

FKM-g-VTEO对氟橡胶/硅橡胶共混物的增容作用郭建华 曾幸荣 罗权煜 李红强 (92)

大分子引发剂和交联剂对PDLC电光性能的影响秦爱林 阎斌 张春梅 汪映寒 (96)

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与结构陈培荣 朱苏文 杜先锋 谈应权 程备久 (100)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聚合物熔体的壁面滑移行为廖华勇 谭中欣 陶国良 (103)

β-水芹烯制萜烯马来树脂的表征与分析曲连贺 焦燕 朱岳麟 冯利利 陈贻炽 (107)

PA6/PA66/PA11共聚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金旭东 杨云峰 胡国胜 王标兵 (111)

混炼工艺对SBR/BR/CB共混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吴云峰 许海燕 何雪莲 吴驰飞 (115)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反应性挤出白忠爱 陈彦模 和晶 (119)

新技术·产品开发

仿生壳聚糖基纳米纤维的自组装构建曾戎 刘宏伟 屠美 赵剑豪 查振刚 周长忍 (122)

PMB/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黄萍珍 莫羡忠 甘春芳 (126)

MWCNTs/PVC电纺纤维及其力学性能蒋孝山 朱新生 石小丽 茅帅龙 (129)

一种交联度渐变溶胀型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131)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蒙脱土/ABS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游长江 曾一铮 孟跃华 方旻 贾德民 (133)

防水和防油的氟代氨基甲酸酯和氟代脲 (136)

基于酚醛三元聚合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性能徐丽 司徒粤 胡剑峰 曾 陈焕钦 (137)

结构可控PMMA/PAN/PMMA三层核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徐日升 杨光智 刘洋 凌立成 王霞 贾瑞萍 杨俊和 (141)

分子识别型温敏智能高分子的制备与性能汪伟 飞 谢锐 巨晓洁 杨眉 褚良银 (145)

高导电性聚酰胺佰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4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第25卷总目次 (17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简则 (F0004)

专论·综述

单螺杆挤出机混合过程界面追踪表征徐百平 王玫瑰 瞿金平 (149)

微注塑成型充模流动中的表面张力于同敏 李又民 徐斌 (153)

聚酰胺体积属性的预测邓旭辉 唐现琼 尹久仁 张平 (158)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回收与利用何辉 王守伏 张继尹 (16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进展王炯 李国平 (166)

利用秸秆纤维制备环境材料的研究进展邓华 敖宁建 孙蓉 严拓 (169)

基于Leonov模型的纤维悬浮聚合物流动的数值模拟张红平 欧阳洁 张玲 (173)

核磁共振对高分子材料结构的在线分析任晓红 王靖岱 阳永荣 Kai Kremer Bernhar (1)

合成实验·工艺

葡聚糖纳凝胶的水相合成及环境敏感性研究徐玉福 姚日生 邓胜松 陈林静 马志龙 (6)

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流变行为方芳 常振军 张清华 陈大俊 (10)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研究程杰成 蒋坤 (13)

聚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洪浩群 何慧 贾德民 华贲 (16)

亚磷酸三苯酯扩链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谢吉星 杨荣杰 (20)

阴离子原位聚合尼龙6/ABS合金的研究赵洪凯 钱春香 (24)

聚对苯乙炔-b-聚苯乙烯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屈刚 姜复松 张姝妍 (28)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反应黄可龙 吴弘 刘素琴 刘艳飞 (32)

碳纳米管/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王平华 王贺宜 唐龙祥 张斌 程文超 梁永标 (36)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预聚体的制备及包结性能胡智文 郑世睿 万军民 高磊 温会涛 陈文兴 (39)

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乳酸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李斌 杨科珂 唐松平 朱小兰 周艳 邱志成 宫杰 (44)

PDMS/SiO2杂化电纺纤维的制备与表征杨华忠 史铁钧 翟林峰 (47)

结构·性能

热硫化苯基硅橡胶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唐小斗 罗廷纲 周远建 (51)

SMA增容ABS/PBT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共混过程对体系的影响于杰 郭建兵 秦舒浩 罗筑 朱红 (55)

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与热降解动力学文胜 龚春丽 郑根稳 管蓉 (59)

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王守廉 唐秀之 何杰 曾彧 阎斌 汪映寒 (63)

纳米SiO2/PEA复合粒子的制备和表征吴照勇 陈金耀 李惠林 (67)

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对其溶胀和溶解行为的影响赵培仲 王源升 朱金华 花兴艳 文庆珍 (71)

聚丙烯腈原丝取向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安娜 徐棵华 张峰 吴丝竹 (75)

微胶囊阻燃剂处理ABS的阻燃机理高明 李辰明 杨荣杰 (79)

聚醚/二苯甲酮侧基聚硅氧烷的膜形貌及亲疏水行为安秋凤 王前进 路德待 李明涛 (83)

MWNTs/HDPE的导电性和流变学性质陈西良 付海英 张聪 朱智勇 (87)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在陕西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张敏 王晓霞 刘保健 刘晓霞 王蕾 邱建辉 (91)

双酚-F硼酚醛固化BPA环氧树脂的机理与热性能夏立娅 高俊刚 (94)

羊毛角蛋白塑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陈华艳 王宇新 (98)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薄膜DCDHF-2-V/PMMA的特性蔡渊 蒋亚东 韩莉坤 李伟 廖进昆 (101)

皮芯复合聚丙烯腈纤维的水解反应过程胡元洁 毛立江 陈晓东 孙瑞焕 张颖 朴东旭 (105)

聚磷酸铵/膨胀石墨协同阻燃EVA的阻燃机理蔡晓霞 王德义 彭华乔 王玉忠 (109)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聚硫聚氨酯(脲)的热稳定性张俊生 全一武 陈庆民 (113)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应用研究任元林 程博闻 张金树 (116)

正交设计确定模压条件对HDPE/CB复合材料PTC强度的影响易回阳 肖建中 (120)

用DEPT135测定Resol的组成及微细结构参数杨金瑞 余尚先 顾江楠 (124)

新技术·产品开发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MMA/四配位硅杂化材料及其性能宋建华 徐敏 张建华 董文 (128)

酰氯化工艺对腈纶表面接枝蛋白质效果的影响杨彦功 贾翌 王厚德 丁锐 (131)

一种添加蛋白石的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顾晓华 西鹏 沈新元 (135)

强酸型魔芋葡甘聚糖基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安青 周秋菊 罗立新 (139)

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药物的新方法宋春梅 庄小璐 谢美然 张以群 (14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及其纤维的性能杨中兴 齐鲁 狄海燕 (147)

柠檬酸酯增塑改性聚乳酸尹静波 鲁晓春 曹燕琳 颜世峰 马嘉 陈学思 (151)

MAA/SAS共聚物陶瓷粉体分散剂的制备及表征张光华 来智超 周小丰 李慧 (155)

聚丙烯腈及丙烯腈共聚物膜表面改性研究进展邓慧宇 陈庆春 马建国 (1)

强电场下高聚物绝缘中的应力转化与补偿效应刘英 曹晓珑 (6)

有机玻璃纯Ⅰ型和纯Ⅱ型动态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周君 夏源明 (10)

合成·实验·工艺

聚氨酯/环氧树脂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和表征夏修旸 郑建伟 王惟 汤嘉陵 (14)

窄分子量分布的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制备冯海柯 贺媛 淡宜 (19)

不同聚合方法对AM/MADQUAT共聚物序列分布的影响申迎华 武根壮 王双孝 王志忠 (23)

纳米TiO2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徐惠 史建新 翟钧 苟国俊 孙涛 (27)

含二苯并-14-冠-4冠醚环主链型液晶共聚酯的设计与合成张淑媛 杨海隆 职磊 李自法 (31)

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天然除虫菊酯纳米胶囊武锦 周艺峰 陈静 聂王焰 施锐 (35)

新型酯类环氧液晶的合成及应用杨小王 陆绍荣 虞锦洪 吴兵 (39)

硅油为致孔剂合成的St-DVB大孔共聚物范云鸽 王蓓蕾 史作清 (43)

更正 (2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简则 (F0004)

结构·性能

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石敏先 黄志雄 郦亚铭 杨国瑞 (47)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原位制备及填充PA6的阻燃与力学性能汤洪梅 陈英红 (51)

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透湿性郝新敏 张建春 张卫东 (55)

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性能洪晓斌 谢凯 肖加余 (59)

聚丙烯/硬石膏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杨森 周正发 任凤梅 黄国庆 徐卫兵 (63)

PEN短纤维增强PTT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闰明涛 姚晨光 宋洪赞 王迎进 (67)

漆酚醛缩聚物/丙烯酸树脂/TiO2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林金火 刘建桂 (71)

轧制和退火过程中等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贾涓 毛卫民 Dierk Raabe (75)

EC-HBPE渗透汽化膜的性能辛伟 罗运军 杨寅 李国平 (79)

BN/HDPE导热塑料的热导率周文英 齐暑华 吴有明 王彩凤 袁江龙 郭建 (83)

聚氨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复合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态吴校彬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87)

原位矿化复合对HDPE/HAP复合材料结晶形态与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黄苏萍 周科朝 李志友 (91)

UP/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流变性能卢炽华 吕建 徐灯 于贤保 韦春 (95)

超支化聚合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性能夏敏 罗运军 王兴元 (99)

酶响应型捏合淀粉药物载体的制备和性能李晓玺 陈玲 李琳 余龙 (103)

反应增容PA6/PBT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罗筑 朱红 于杰 秦舒浩 郭建兵 (107)

高岭石/聚丙烯腈插层共混体系的结构及性能贾曌 杨彦功 (111)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聚二苯基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XPS分析安秋凤 李明涛 王前进 (115)

扩链剂对反应挤出回收PET瓶分子量的影响张素文 龙 滕福成 王兴兴 (119)

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在PVC中的应用赵风云 王琰 王勇 焦其帅 陈建良 胡永琪 (124)

快速软模浇注成型用聚氨酯树脂闫春泽 史玉升 杨劲松 黄树槐 (128)

新技术·产品开发

向日葵髓芯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尹作栋 潘则林 王才 董宇平 欧育湘 (132)

熔体插层法制备EPDM/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李伟 黄玉东 陈平 (136)

MWNTs/Lyocell复合纤维的研究鲁江 简义辉 张慧慧 杨革生 邵惠丽 胡学超 (140)

生物相容性聚氨酯支架材料的研究王雪力 侯理 谭竞 汤克勤 夏和生 刘霆 (144)

磁控溅射法在涤纶织物上制备氟碳薄膜黄美林 狄剑锋 齐宏进 (148)

对苯甲酰氨基苯甲酰壳聚糖制备与表征王江涛 常德富 (152)

教学讨论

精品课程“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教学环境建设朱平平 何平笙 阙灿 杨海洋 (155)

SiO2/聚合物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王琼燕 张庆华 詹晓力 陈丰秋 (1)

溶剂小分子在高分子中的传质研究评述吕宏凌 王保国 杨基础 (6)

取代基团在变性淀粉颗粒中的分布田景福 何小维 黄强 张本山 (10)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孔喉模型流变动力分析曹仁义 程林松 郝炳英 许家峰 姚大伟 (15)

釜内增韧PP橡胶组分序列结构13^C-NMR谱数据的统计理论处理姚薇 黄佃平 赵永仙 邵华峰 黄宝琛 (19)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进展李俊 刘成果 陈庆民 (24)

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贾玉玺 孙雪梅 张国芳 孙胜 (28)

三螺杆挤出机挤出特性的数值模拟朱向哲 袁惠群 (32)

合成·实验·工艺

光固化全氟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韩静 郑朝晖 胡新华 成煦 丁小斌 彭宇行 (36)

酚醛树脂/木粉复合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季庆娟 刘胜平 刘敏 马源 赵春秋 (41)

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郭锦棠 李丽娜 提岩 朱军利 (44)

含戊二烯酮结构新型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丁丽琴 王维 张爱清 (48)

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4-乙烯基吡啶的共聚合胡扬剑 王海华 (52)

以BF3(CH3)2O/CF3COOH共引发剂合成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探讨高和军 段明 胡星琪 高志飞 (56)

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引发苯乙烯聚合及其动力学吴秋华 赵丽萍 张国林 刘克慧 韩光喜 (60)

SiO2含量对新型PA6/EP/SiO2纳米材料体系聚合反应的影响赵才贤 张平 贺江平 许福 王霞瑜 (64)

种子法制备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乳液刘红卫 杨伯伦 曹勇 陈琼 (68)

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干燥与固化过程魏燕彦 (71)

水分散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陈庆芬 武玉民 毕建美 许军 (75)

原位聚合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冯莉 刘炯天 宋所讲 尹文轩 林喆 (78)

结构·性能

表面处理对水镁石/EVA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影响金贤 赵琦 张同心 包建军 (82)

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导电性高学宁 邵天敏 (86)

甘蔗渣纤维统计强度及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评价曹勇 吴义强 合田公一 (90)

纳米CaCO3分散状态对PP/CaCO3复合材料结晶的影响陶然 李尉 刘正英 杨鸣波 (94)

丙烯酸酯类抗氧剂对聚酰胺的热氧稳定作用杨涛 叶林 舒颖 (98)

液体聚异戊二烯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王小萍 韩莲 贾德民 陈美 (102)

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氟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钱斯文 王建方 吴文健 刘长利 张学骜 (106)

含非线性生色团取代聚丙烯酸酯的溶液性质徐洪耀 方敏 吴金翠 光善仪 (110)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轿车仪表盘的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工艺梁继才 祁伟 李义 柳承德 (113)

ABS/SBS和ABS/GF环状试样的疲劳性能陆颖 周皇卫 严正 (118)

超支化聚苯硫醚的合成和应用田菁 王新营 崔晓玲 王燕萍 王依民 (122)

一种新型含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在PC/ABS中的应用吴丹 韦平 江平开 仲含芳 (125)

新技术·产品开发

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曾小君 郁燕萍 (129)

TPU/EVM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工艺陈焕江 史新妍 任春莲 张萍 赵树高 (133)

Fe3O4/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合成与表征刘春丽 韩兆让 崔琳琳 余娜 李玉 (137)

一种新型凝血材料的制备及凝血性能的表征胡怡 蔡继业 吴扬哲 王小平 (141)

氟橡胶与金属粘接用新型环氧树脂胶粘剂颜录科 寇开昌 哈恩华 (145)

壳聚糖/纳米T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表征吴峰 蔡继业 (148)

耐热性黄原胶的制备与性能吴小军 童群义 (152)

种子模板法制备镍盐掺杂聚吡咯纳米纤维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质米红宇 张校刚 吕新美 王兴磊 罗建明 黄建书 (155)

热固性耐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王宇飞 孙斓珲 杨振国 (1)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合成及应用进展何辉 袭锴 葛仁杰 贾叙东 余学海 陈庆民 (5)

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形变机理李超群 姜治伟 王玉荣 唐涛 (10)

聚合物凝胶光子晶体及其对物理环境的响应虎桂芳 王建颖 周谧 冯岩 高建平 (14)

食品用聚烯烃的自由体积对迁移物扩散系数的影响黄秀玲 王志伟 (19)

SiBNC体系陶瓷先驱体的研究进展唐云 王军 李效东 李文华 王浩 谢征芳 曹淑伟 (23)

Vu-Khanh参数在表征高聚物共混物断裂韧性中的应用陈志成 孙树林 张芳芳 杨海东 张会轩 (28)

聚合物系统非线性扩散模型研究进展蒋春跃 陈杰 曹卫华 (33)

合成实验·工艺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CTFE和VAc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刘敏 侯丽华 耿兵 张浩波 郭希刚 张书香 (38)

分散聚合法制备SiO2/PAM核壳复合微球曹康丽 史铁钧 曹金燕 周丹红 (4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MC)的合成与表征卢红霞 刘福胜 于世涛 王庆军 曹柯 (46)

新型芳香聚脲准轮烷的合成与表征王良成 邓欣荣 魏太保 张有明 (50)

结构·性能

E-MA-GMA三嵌段共聚物对聚乳酸的增韧改性苏思玲 金乐群 顾永安 杨斌 (53)

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双连续相结构及其应变激励下的修复性能杜庆丽 李刚 张晨 杜中杰 励杭泉 刘和平 (58)

聚碳酸酯/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郑怡磊 李远莉 刘欣 刘正英 杨伟 李尉 杨鸣波 (62)

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的气敏性能谢英男 詹自力 张红芹 蒋登高 (66)

氧化锆对聚丙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庞键 王少会 周正发 任风梅 徐卫兵 (70)

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凝胶的响应性能陈煜 唐焕林 刘云飞 于海鹏 刘一星 谭惠民 (74)

耐热强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的性能黄琪 张佐光 王善琦 (78)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刘艳飞 黄可龙 彭东明 吴弘 (82)

超支化聚合物在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夏俊义 巴信武 王素娟 王敏捷 (86)

聚氨酯弹性体的高弹模量对温度的依赖性赵培仲 王源升 朱金华 花兴艳 文庆珍 (89)

APP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邵博 张志军 王清文 宋永明 (93)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臭氧处理接枝改性李维红 刘鹏波 邹华维 (97)

SMC晶须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潘宝风 刘军 宋斌 程立 浦列 (101)

分析测试·加工·应用

低压SMC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凝胶化理论秦岩 刘海华 梅启林 黄志雄 (105)

考虑离心作用的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理论模型贾明印 王克俭 薛平 朱复华 (109)

考虑离心作用的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理论分析贾明印 薛平 王克俭 朱复华 (113)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研究SEBS化学交联的机理周涛 张爱民 徐建波 邬智勇 夏金魁 梁红文 (117)

马来酸酐接枝HDPE/SEBS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石恒冲 李斌 (121)

新技术·产品开发

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聚氨酯改性黄耀鹏 李芝华 任冬燕 郑子樵 (125)

PVA荧光纤维的制备及戊二醛缩醛化孙元 邓新华 边栋材 (128)

伊利石/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复合材料的表征及释钾性能凌辉 沈上越 范力仁 陆丽辉 程争光 (132)

硅基底上图形化自组装膜的构筑彭倚天 胡元中 王慧 (136)

脉冲射频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杨志禄 李华 王进 孙鸿 黄楠 (139)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提纯李伟 张兴祥 王建平 王学晨 (143)

EVA/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刘佳 贾树盛 李红姬 (147)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4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4年,原名金属工艺系,1962年与1980年先后更名为特种冶金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2年正式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首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5

就业情况分析:

1、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地需求数量:

上海需求为二百零六个职位,北京需求为二百零五个职位,广州需求为九十一个职位,深圳需求为六十三个职位,苏州需求为四十二个职位,成都需求为三十九个职位。

(来源:文章屋网 )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6

“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专业基础课。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按专业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新专业目录,材料类的专业设置不再按传统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为此,各相关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上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就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大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所需的人才。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为介绍三大材料的基础知识,在教学模式、手段及课程配套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阐述了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奠定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宗旨,开展“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发展历史、性质与定位

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是按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来划分的,可见材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贡献。与人类使用材料的漫长历史相比,对材料的研究即材料科学的历史比较短暂。19世纪中叶,开始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钢铁,相平衡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则为建立材料的相平衡与相变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提供了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理论,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为探索材料的微观结构提供了手段。20世纪50年代,金属学已初具规模。高校金属材料专业都开设了《金属学》课程。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腾飞促使陶瓷学和高分子材料学建立,其代表作分别为wg金格瑞的《陶瓷导论》(introduction to ceramics)和pj flory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前者,wg金格瑞教授将金属学的原理应用于无机材料的结构、热力学、动力学、相变及性能分析当中,成功地指导了水泥、玻璃和陶瓷材料的生产和科研。而pj flory教授则主要围绕聚合物的合成过程、聚集态结构以及物理、化学等行为特征,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到今天,三大材料的研究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产生了21世纪的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基础”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的亚稳态。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本课程横向融合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于一炉,纵向则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并能连接后续的材料的分析与表征、材料物理、材料加工工艺学等必修课程及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模块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选择

现代材料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推动材料从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单一化向复合化、一体化发展,使培养大材料、宽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此形势下,2002年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并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确定了《材料科学基础》为专业基础课(必修,72学时,4学分)。本课程内容旨在以物质结构和结构形成为主线将三大固体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大材料专业公共性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强化对学生重基础的通才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共性教学,突出个性特点。为此。从选择教材着手,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基础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 “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体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沿袭“金属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少量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内容,往往侧重金属材料。这类教材基本上适合以金属材料为主导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第二类教材则是在增加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内容的同时,对该课程的所有内容进行了全新的组合,将它们有机地融入整个教材体系中,形成新的包含各种类型材料的教学体系。由于低年级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这类教材在教学中要突出构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学生掌握了各材料的个性,却忽视了各材料的共性,从而使整个课程陷入一个“材料学概论”的泥潭。为达到突出共性教学的目的,搭建一个合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平台,根据整个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我们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新教材《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教材,从教学目标出发,该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便于在教学中掌握深度和广度。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培养方案的特点,在确立教材内容、体系与后续课程的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在保持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的条件下,兼顾到不同材料的特点及知识体系与要素课程内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扬弃”,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1 材料的结构。①微观结构:原子的排列方式、高分子链结构;②结构的完整性: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离子晶体结构规则、共价晶体结构、聚合物的晶态结构;③结构的不完整性:晶体缺陷、表面和界面、非晶态、亚稳态、准晶态。

2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①扩散:菲克第一、第二定律、扩散的热力学分析、扩散原子理论、影响因素;②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分子链的运动及其柔顺性、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

3 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单晶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回复和再结晶;②相图。单元系相图:凝固、形核和晶体长大;二元系相图:匀晶、共晶和包晶相图、混溶间隙、相图分析;三元系相图:相图基础、三元匀晶和共晶相图。

为了在上述教学内容中力求共性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淡化三大材料各自的专业色彩,力求突出共性的内容。例如,相平衡与相图的内容,选择了相律、相平衡热力学理论、一元、两元和三元基本相图类型的阅读等为重点内容,而淡化与此相关的教材中有关金属材料的冶金和铸造

方面的内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上述教学内容的优化既得到了后续课程教师的肯定,又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了奠定学科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即叙述性的原理、规律多,需要记忆的概念、定义多,课程内容知识点多。理论计算少。因该课程内容枯燥、抽象,学生感到难学。具体表现在: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理论应用到材料科学的基础课程、无法判定从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和实际的材料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了一些探索:

1 突破传统的“一本教科书”的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的同时,综合多种中文教材、英文教材等,力图做到知识面完整、讲授描述通俗易懂。如针对本专业每年都有数目不等的海外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提倡采用台湾晓园出版社出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补充性教材,提升外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同感和认知度。

2 探索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堂讲重点、难点,讲思路,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难点和重点内容,尽量举出其应用实例,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知道该原理的用处,听课时不感到抽象、空洞,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而且,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务必做到举一反三,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以达到以点带面,进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3 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连通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预习,并将即将讲授的知识点与所学基础知识点的关联告知学生,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对部分关联度高的章节,采用课堂讨论、换位讲授等方法,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提高他们通晓所学知识点的能力,达到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例如,在相图的学习中,尝试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换位讲授一元相图和二元相图的基础,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演绎,另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演讲技巧。

4 充分、恰当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并辅之以动画,实现图、文、声、像的视听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对那些教学难点和需要丰富空间想象力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直观又富动感,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难学。因此,在课堂上应常采用启发式教育,常用提问、问答或引而不发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在讲授时使用ppt演示文稿,尽量多用教学模型、挂图、照片和曲线图表等形象化语言。涉及部分教学内容如位错运动等,应结合动画生动地用图像演示给学生,以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对于部分与前期知识关联度高的基本理论如单元相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seminar),并以学生发言为主,让他们直接参与教学。对需要运用较多数学知识且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扩散第一、第二定律,应多采用板书推导,加强逻辑性学习。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那些需要有丰富空间想象力的晶体结构、金相组织的转变和识别、位错、位错增殖和缠结过程等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将先进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并让它们以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外,还可建立qq空间,在群聊中解决课堂中来不及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探索性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宽口径,大平台”培养模式下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突出共性教学是打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必备条件。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合理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其与教学内容相互协调,是构建新时代“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体系的关键。今后,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将继续围绕以符合时展、符合教育规律为中心开展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成功培养宽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1张联盟等,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donald r,askeland,材料科学与工程[上下册)[m]台北:晓园出版社,1989。

[5]william d callister,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胡赓祥等,材料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杨雄,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j],科教文汇,2008,(7)。

[8]董兵海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35):18—20。

[9]齐义辉,韩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2):138—139。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7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光荣任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高素质人才顺利成长的有力保障。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是郑州大学在工科院系设立的第一个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精英型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厚实的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全新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专业思想、熟悉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特点最终能够制造先进材料的精英人才为目的。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为解决我国面临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望打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局面,加快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进程,为人才规划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的定位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于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其定位为:“立足于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学科齐全、梯次结构合理的优势,本科与研究生培养并重,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实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培养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学院。”依据学院学科和教学基础,结合所承担的国家教改项目“发挥学科与区域优势,构筑材料三级实践载体,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创新、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科学前沿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应用型人才。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的培养方案

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对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系统性、前沿性和适应性,强调材料科学类课程与材料工程类课程的协调统一和同步建设。在学校政策引导和学院学科发展的统一要求下,构建起“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其中平台课程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强调重视教育、体现宽口径;模块课程突出学科发展特色,设立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模块,课程分别由主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课程群由学科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组成,总学分控制在173学分。改革后的教学培养计划既体现了“厚基础”,又体现了“宽专业”,并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主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分层次、分步骤培养不同的人才,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分别从事应用实践、技术创新、科研管理等工作。

1.注重基础,夯实理论教学

在课程体系方面,基地班强化国外名校、名教材英语教学课程和研究性教学课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原版教材、自编教材及国内优秀教材,知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双语授课。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线性代数、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部级精品课程)、材料近代研究方法(英文)、材料成型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工程制图、普通化学、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子化学(英文)、高分子物理、材料成型原理、合金及熔炼、无机材料科学、无机复合材料学(英文)、陶瓷工艺原理(部级精品课程)等。

在教学计划方面,实行第一、二学年所有课程打通,第三学年第一学期部分课程打通,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必修课和全院范围内的限选课组中任选相结合。

2.加强技能,拓宽专业知识

基地班覆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以及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成型加工为重点,学习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所依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合成原理、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分设计、合成、成型加工和应用。

3.重视创新,强调因材施教

在夯实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基地班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近三年内,学院已经有12个由学生主持的实验项目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支持,其中大部分学生是基地班的。学院实验中心对基地班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中心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院还积极与校内外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建立独特的实习基地;在毕业实习和设计环节中,引入类似硕士研究生的训练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前沿科学意识和独立的创新能力。

4.强化素质,注重全面发展

发达国家的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诸多实践教育,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认识科学和揭示科学的信心。基地班始终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选修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增设开放实验和暑期课堂学分,鼓励学生跨学科进行开放实验,拓展知识面。在暑期,鼓励学生走进高新企业研究机构或者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跟班学习,使学生通过接触或参与实际科学和技术难题的攻关,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将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实践教育可以强化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和管理模式

1.基地班建设

成立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由院长、分管教学的院长、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有以下6项。

(1)研究制定基地班建设总体规划和基地班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审核基地班发展规划,对基地班发展方向和改革决策提出指导性意见。

(2)指导、监督和推进基地建设与改革,检查基地班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

(3)筹措基地班建设的经费并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4)组织基地班建设项目和方案的筛选、审定。

(5)商讨解决基地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教学、科研、实验室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为基地班建设服务。

(6)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定期商讨基地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重大问题直接向党政联席会汇报。

学院设基地班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基地班建设与各基地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本科教学办公室,并配设秘书负责基地班的日常教学工作。

2.基地班管理模式

基地班的管理采用“三制”,即班主任制、导师制和末尾淘汰制。实行班主任和导师双层管理,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基地班班主任,负责全院各年级基地班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前两个学年按成绩高低实行滚动,基地班末尾5名学生与非基地班学生交换,实行末尾淘汰。

在博士生导师和部分知名教授中为基地班遴选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课的学习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四、基地班学生选拔办法

基地班每届招收30人,首届自2006级本科生开始。基地班学生的选拔需经过3个步骤。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根据第一学期末相关公修理论课程(含外语)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初选前50名学生。

(2)以英语、数学、大学物理的三个学科的单科成绩为依据,低于75分者被淘汰,剩下的学生以三科总成绩排名,选出前36名。

(3)经专家面试,最终选取30名进入基地班学生。基地班学生确定后公示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入选者经核实后取消其资格,所缺人员根据排名递推增补。

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建设成效

经过近4年的成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基地班已经逐步形成完善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成功培养了第一届毕业生。这些学生中有多人在省级以上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奖项,其中白阳同学主持的“一种使用新型材料处理废水的装置”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首届30名毕业生中有24人考入诸如浙江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余6人分别进入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不仅是国家教改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作为工科类基地班的试点,在三级实践载体建设、师资力量的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设开放性实验、实行导师制、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同时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还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工科专业,以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我国高等学校材料专业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沿袭前苏联模式近50年, 目前,需要对这门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后,该校调整了专业课程体系、增设多门专业课。其中《电子信息材料》(48学时)为其中之一。电子信息材料不仅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防尖端领域,还广泛用于民用工业和日常生活。作为材料学科与产业中一只蓬勃的生力军,电子信息材料在当今信息和知识的年代已成为世界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1-2]。因此增设这门专业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了解一些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增加兴趣, 热爱专业, 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3]。

1 目前电子信息材料课程存在的问题

国内院校《电子信息材料》课程历来多是为材料专业学生而开设,已形成适合其专业特点的、较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研究方面业已取得许多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电子信息材料本身具有:(1)内容多,涉及面广。(2)内容更新快。(3)实践性强等特点,许多院校只把其作为选修课,课程内容大多只是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学生学后并无多大印象。而且很多学校在课程教学上存在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没有实验课等这些不利于《电子信息材料》课程发展的弊端。

2 电子信息材料教学改革的内容

结合本校材料专业特点,并考虑天津市电子材料行业的工业特色,研究适用于材料专业的《电子信息材料》课程内容体系,希望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2.1 整体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材料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特点,对国内外参考教材及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并广泛收集材料科学领域的参考文献及最新信息,选用合适的教材制定出新的《电子信息材料》教学内容,力争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以下特色:根据材料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材料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需求, 坚持简化理论、增加应用、拓宽知识面、更新内容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 在内容安排、表述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到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支持,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兼顾各种电子材料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将对材料科学的五要素模型进行讨论, 试图在材料的组成、制备、结构、性能与应用之间建立一个整体和全貌的关系;对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制造工艺与方法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力求彰显材料的共性。然而材料是具体品种组成的, 不同的材料具有其鲜明的个性, 所以在材料的应用、材料的比较与选择等内容中又比较兼顾个性, 以利于学生在学习具体材料的基础上, 能做到举一反三, 更深刻地了解材料的共同之处。

2.2 更新教学手段

材料科学博大精深、变化无穷, 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电子信息材料这门课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切实做到动之以情, 导之以趣, 制作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在讲授中把传统的导电材料、电阻材料,磁性材料,神奇的超导材料、激光材料, 异军突起的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另外,可以购置相关的电子音像资料,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一些情况。

2.3 改善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教学建设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向同学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同时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些章节讲完之后还要提出后续和推广问题,为学生留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实物教学。《电子信息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如何体现,也是使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关键之一。我们采用把科研、生产中的典型材料带到讲台上,如:导电材料中的导电银浆、半导体材料中的单晶硅片、介电材料中的钛酸钡电容器、光电材料中的荧光粉、敏感电子材料中的压电器件等。让学生观看实物,并参观实验室观看某些实验的制备过程,把一些抽象的理论通过实物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撰写小论文。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材料领域的知识外,在课外还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国内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资料,了解有关材料的发展情况,并写出学习论文。这样不仅拓宽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培养他们从多方面摄取知识营养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参与科研。介绍本专业教师正在从事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如,半导体发光方面、铁电材料方面、铁磁体方面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撰写科研论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很快验证和应用。

2.4 加强实验教学

电子信息材料课程是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应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这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结语

《电子信息材料》是一门简化理论、侧重介绍材料特点及应用的专业课,其先修课程是在材料学专业中理论性较强的《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性能学》,因此如何将一些复杂的理论应用在课程中并与材料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将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根据专业要求开设实验课并采用实物教学是本项目的又一特色,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宗旨。这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电子材料的专业背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学习、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上课时能游刃有余,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增加

兴趣。

参考文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9

我是xx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名普通本科学生,明年7月我将顺利毕业并获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获知贵单位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参加的社会实践会有助于我来应聘贵单位的职位。

大学四年来,在老师的严格教导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知识,养成了为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在课余我还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交流和演讲能力;修读了电子商务第二专业,并用大部分课余时间研读了计算机编程、网页设计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参加了许多相关活动的组织筹划,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此外,我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先后担任了班级团支书、院学生会纪检部长、院学生会常委、党员培训班班长等职务。在职期间,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社会实际活动先进个人。这些经历培养了我良好的交际能力,使我懂得了与人合作、和睦相处,也使我处事更务实有责任感、更富有团队精神。这一切都是我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所具有的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相信这将是我今后的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我渴望成为贵单位的一员,同时我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人生信条——热爱自己的选择,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尊敬的领导,无论您是否选择我,都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材料科学与工程例10

3.基于颗粒模型的狭小型腔粉末微注射成形刘煜,李益民,夏卿坤,何浩,王光耀,LIUYu,LIYi-min,XIAQing-kun,HEHao,WANGGuang-yao

4.Cl-在Al(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张蓉,黄开有,张攀,陈书涵,ZHANGRong,HUANGKai-you,ZHANGPan,CHENShu-han

5.粉末冶金Ti-1.5Fe-2.25Mo钛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邱敬文,刘咏,刘延斌,刘彬,王斌,王玉林,汤慧萍,王雪晴,QIUJing-wen,LIUYong,LIUYan-bin,LIUBin,WANGBin,WANGYu-lin,TANGHui-ping,WANGXue-qing

6.铁钴铜复合草酸盐的热分解、煅烧和还原过程谢志刚,秦海青,王进保,蒙光海,蒋剑锋,XIEZhi-gang,QINHai-qing,WANGJin-bao,MENGGuang-hai,JIANGJian-feng

7.不同纳米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刘贵民,李斌,杜建华,宋娅玲,LIUGui-min,LIBin,DUJian-hua,SONGYa-ling

8.固溶温度对Al-Zn-Mg-Cu系铝合金组织与应力腐蚀的影响陈送义,陈康华,彭国胜,方华婵,CHENSong-yi,CHENKang-hua,PENGGuo-sheng,FANGHua-chan

9.溶胶-凝胶法制备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Sm2InNbO7及其光催化性能陈龙,叶红齐,唐新德,马晨霞,周晚珠,赵智,CHENLong,YEHong-qi,TANGXin-de,MAChen-xia,ZHOUWan-zhu,ZHAOZhi

10.放电等离子烧结Ti/(1-x)Ti3SiC2+xSiC层状材料的显微结构郑军君,倪东惠,谭文昌,谢珩,李元元,ZHENGJun-jun,NGAITungwai,TANWen-chang,XIEHeng,LIYuan-yuan

11.化学包覆法制备TiO2/SiO2复合物姚志通,夏枚生,叶瑛,YAOZhi-tong,XIAMei-sheng,YEYing

12.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杨琳,易茂中,冉丽萍,葛毅成,彭可,YANGLin,YIMao-zhong,RANLi-ping,GEYi-cheng,PENGKe

13.Ar气流量对石墨表面CVDTaC涂层生长与表面形貌的影响张帆,李国栋,熊翔,陈招科,ZHANGFan,LIGuo-dong,XIONGXiang,CHENZhao-ke

14.烧结工艺对Cu-20Zn黄铜力学性能的影响黄钧声,赵欣悦,志田光明,HUANGJun-sheng,ZHAOXin-yue,ShidaMitsuaki

15.化学置换法制备核-壳结构(Cu-Sn)/Fe复合粉末周文艳,胡竞之,赵文,黄啸,彭俊,李松林,ZHOUWen-yan,HUJing-zhi,ZHAOWen,HUANGXiao,PENGJun,LISong-lin

16.渗铜剂成分对烧结钢渗铜性能的影响王林山,汪礼敏,徐景杰,张景怀,WANGLin-shan,WANGLi-min,XUJing-jie,ZHANGJing-huai

17.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宋江凤,刘咏,张莹,SONGJiang-feng,LIUYong,ZHANGYing

18.沉积温度和碳纳米管对CVDSiC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张翔,李军,廖寄乔,谭周建,ZHANGXiang,LIJun,LIAOJi-qiao,TANZhou-jian

19.高温还原对水雾化铁粉压缩性的影响李松林,徐从京,张德金,袁勇,崔建民,羊求民,LISong-lin,XUCong-jing,ZHANGDe-jin,YUANYong,CUIJian-min,YANGQiu-min

20.P型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居里温度关玉琴,陈余,赵春旺,GUANYu-qin,CHENYu,ZHAOChun-wang

21.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黄蓉,陈仕奇,HUANGRong,CHENShi-qi

22.行车试验中纳米WS2粉末的节能减排特性石深,毛大恒,李登伶,SHIChen,MAODa-heng,LIDeng-ling

23.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杨海林,谢元彦,阮建明,白波,YANGHai-lin,XIEYuan-yan,RUANJian-ming,BAIBo

1.Cu纳米线的研究进展王世良,刘新利,张泉,喻博闻,涂敏,王超,贺跃辉,WANGShi-liang,LIUXin-li,ZHANGQuan,YUBo-wen,TUMing,WANGChao,HEYue-hui

2.反钙钛矿结构InNNi3的电子结构、弹性性质和化学键结合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施毅敏,SHIYi-ming

3.高岭石-C体系高温碳热反应过程王朝胜,邵珊,邹正光,龙飞,易茂中,WANGChao-sheng,SHAOShan,ZOUZheng-guang,LONGFei,YIMao-zhong

4.动态条件下PCC/PEG分散体系的剪切增稠及耗能行为杨海林,谢元彦,阮建明,周忠诚,邹俭鹏,伍秋美,YANGHai-lin,XieYuan-yan,RUANJian-ming,ZHOUZhong-cheng,ZOUJian-peng,WUQiu-mei

5.稀土-硼共渗预处理对YG6表面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魏秋平,刘培植,余志明,马莉,龙航宇,苏绍华,WEIQiu-ping,LIUPei-zhi,YUZhi-ming,MALi,LONGHang-yu,SUShao-hua

6.热处理及热挤压对Mg-10Gd-4.8Y-0.6Zr组织及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李慧中,郭菲菲,刘楚明,刘洪挺,王海军,梁霄鹏,LIHui-zhong,GUOFei-fei,LIUChu-ming,LIUHong-ting,WANGHai-jun,LIANGXiao-peng

7.Fe/S混合粉体的机械化学反应欧阳全胜,OUYANGKingsam

8.超细WCrCu30合金的电击穿特性曹伟产,梁淑华,马德强,王献辉,杨晓红,CAOWei-chan,LIANGShu-hua,MADe-qiang,WANGXian-hui,YANGXiao-hong

9.TiN涂层硬质合金在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王社权,陈康华,徐银超,祝昌军,谢灿强,陈响明,WANGShe-quan,CHENKang-hua,XUYin-chao,ZHUChang-jun,XIECan-qiang,CHENXiang-ming

10.Fe掺杂对纳米Ag-SnO2电接触合金润湿性及电性能的影响付翀,姜凤阳,王俊勃,杨敏鸽,刘英,蒋百灵,FUChong,JIANGFeng-yang,WANGJun-bo,YANGMin-ge,LIUYing,JIANGBai-ling

11.喷雾干燥工艺对NiFe2O4-10NiO/xM型复合陶瓷粉料特性的影响曹卓远,张雷,祖利国,周科朝,CAOZhuo-yuan,ZHANGLei,ZULi-guo,ZHOUKe-chao

12.喷雾干燥-氢还原制备超细/纳米晶W-10Cu粉末及其烧结行为朱松,范景莲,刘涛,田家敏,ZHUSong,FANJing-lian,LIUTao,TIANJia-min

13.轻质烧结316L不锈钢纤维夹芯板的冲击行为王建永,汤慧萍,奚正平,李程,朱纪磊,敖庆波,支浩,陈金姝,张庆明,WANGJian-yong,TANGHui-ping,XIZheng-ping,LICheng,ZHUJi-lei,AOQing-bo,ZHIHao,CHENJin-mei,ZHANGQing-ming

14.金刚石辅磨料对混凝土锯片使用寿命和切割效率的影响张绍和,马欢,ZHANGShao-he,MAHuan

15.气雾化参数对316L不锈钢粉末粒度的影响朱盼星,张少明,徐骏,朱学新,赵新明,ZHUPan-xing,ZHANGShao-ming,XUJun,ZHUXue-xin,ZHAOXin-ming

16.短炭纤维增强C和SiC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姜四洲,李专,熊翔,肖鹏,JIANGSi-zhou,LIZhuan,XIONGXiang,XIAOPeng

17.水热反应法制备13X分子筛赵世伟,武波涛,何捍卫,ZHAOShi-wei,WUBo-tao,HEHan-wei

18.LaNi5对机械合金化合成Mg2FeH6基复合物放氢性能的影响汤盛龙,李松林,方于虎,刘燚,周伍喜,崔建民,TANGSheng-long,LISong-lin,FANGYu-hu,LIUYi,ZHOUWu-xi,CUIJian-min

19.激光制备NiCrBSiCoWC熔凝层的特性樊湘芳,邱长军,袁波,何彬,FANXiang-fang,QIUChang-jun,YUANBo,HEBin

1.纳米结构Fe3O4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焦华,JIAOHua

2.一个简单实用的模拟工具:通用综合烧结曲线果世驹,GUOShi-ju

3.电解银粉的制备及其电结晶任同兴,曹华珍,王志伟,郑国渠,RENTong-xing,CAOHua-zhen,WANGZhi-wei,ZHENGGuo-qu

4.电场活化烧结制备Cu-10Cr-0.5Al2O3复合材料张寅,李小强,叶永权,杨俊逸,ZHANGYin,LIXiao-qiang,YEYong-quan,YANGJun-yi

5.微电子封装用SiCp/Al复合材料的中温钎焊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常玲玲,何新波,吴茂,曲选辉,CHANGLing-ling,HEXin-bo,WUMao,QUXuan-hui

6.机械合金化制备Zr50Al15Ni10Cu25非晶合金粉末的非晶化机制欧阳雪琼,龙卧云,唐武彪,李婧,卢安贤,OUYANGXue-qiong,LONGWo-yun,TANGWu-biao,LIJing,LUAn-xian

7.真空烧结Fe-Al多孔材料的元素挥发及其对孔结构的影响陈刚,沈培智,高海燕,贺跃辉,黄伯云,徐南平,CHENGang,SHENPei-zhi,GAOHai-yan,HEYue-hui,HUANGBai-yun,XUNan-ping

8.CeO2对Mo/Al2O3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刘俊涛,常春,余大江,姜江,LIUJun-tao,CHANGChun,YUDa-jiang,JIANGJiang

9.不同试验模式下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杨琳,易茂中,冉丽萍,廖亚平,李文军,YANGLin,YIMao-zhong,RANLi-ping,LIAOYa-ping,LIWen-jun

10.掺Mo6+附Ag纳米TiO2在可见光下降解酸性大红3R张鹏飞,赵甜香,闻立时,ZHANGPeng-fei,ZHAOTian-xiang,WENLi-shi

11.C/C坯体密度对熔融渗硅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摩擦行为的影响彭可,葛毅成,杨琳,易茂中,PENGKe,GEYi-cheng,YIMao-zhong,YANGLin

12.激光烧结成形结合熔渗制备钨铜射孔弹药型罩陈锋,姜德义,谢湛,李瑞迪,CHENFeng,JIANGDe-yi,XIEZan,LIRui-di

13.化学镀工艺制备Co/Fe核壳结构复合粉末林俊峰,曹顺华,黄倩芳,LINJun-feng,CAOShun-hua,HUANGQian-fang

14.镁合金表面电化学阳极沉积氧化镁膜及其耐腐蚀性欧阳春,雷霆,唐炜,李年丰,周乐山,OUYANGChun,LEITing,TANGWei,LINian-feng,ZHOULe-shan

15.SiC晶须的原位生长及其在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中的应用李军,张翔,廖寄乔,谭周建,LIJun,ZHANGXiang,LIAOJi-qiao,TANZhou-jian

16.液相沉积制备TiO2/Al颜料及其在自清洁涂料中的应用蒯勤,叶红齐,高莹,KUAIQin,YEHong-qi,GAOYingHtTp://

17.球磨对雾化铁基合金14YWT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刘东华,刘咏,刘祖铭,王斌,LIUDong-hua,LIUYong,LIUZu-ming,WANGBin

18.α-SiC的粒度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孟康龙,姚萍屏,MENGKang-long,YAOPing-ping

19.微波烧结W-Ni-Fe高密度合金的变形现象及显微组织周承商,易健宏,罗述东,彭元东,王红忠,ZHOUCheng-shang,YIJian-hong,LUOShu-dong,PENGYuan-dong,WANGHong-zhong

1.助焊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刘文胜,黄国基,马运柱,彭芬,崔鹏,LIUWen-sheng,HUANGGuo-ji,MAYun-zhu,PENGFen,CUIPeng

2.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紧耦合气雾化流场结构突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欧阳鸿武,王琼,刘卓民,OUYANGHong-wu,WANGQiong,LIUZhuo-min

3.Ti-Al系电子结构及Mn掺杂对TiAl3室温脆性的影响李燕峰,徐慧,夏庆林,宋招权,LIYan-feng,XUHui,XIAQing-lin,SONGZhao-quan

4.反应烧结SiC/Co-Si体系的润湿性及界面反应李树杰,王川宝,宋旻键,贺跃辉,付春娟,LIShu-jie,WANGChuan-bao,SONGMin-jian,HEYue-hui,FUChun-juan

5.混合稀土掺杂硬质合金刀具工作表面稀土富集相的能谱分析吴厚平,张立,赵晓兆,陈述,黄伯云,WUHou-ping,ZHANGLi,ZHAOXiao-zhao,CHENShu,HUANGBai-yun

6.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李慧中,梁霄鹏,卫晓燕,王海军,刘洪挺,郭菲菲,LIHui-zhong,LIANGXiao-peng,WEIXiao-yan,WANGHai-jun,LIUHong-ting,GUOFei-fei

7.飞机炭刹车盘刹车压-刹车力矩特性研究谷立民,肖志超,苏君明,彭志刚,邢如鹏,GULi-min,XIAOZhi-Chao,SUJun-Ming,PENGZhi-gang,XINGRu-peng

8.C/C-Cu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钨涂层葛毅成,彭可,杨琳,冉丽萍,易茂中,李文军,彭芬,GEYi-cheng,PENGKe,YANGLing,RANLi-ping,YIMao-zhong,LIWen-jun,PENGFen

9.95W-5(Ni/Fe)合金的延、脆性断裂行为及热处理影响周伟,高翔,周永贵,罗丰华,ZHOUWei,GAOXiang,ZHOUYong-gui,LUOFeng-hua

10.超细WC-Co复合粉的原位反应合成及烧结致密化魏崇斌,宋晓艳,赵世贤,张立,刘雪梅,刘文彬,WEIChong-bin,SONGXiao-yan,ZHAOShi-xian,ZHANGLi,LIUXue-mei,LIUWen-bin

11.煅烧预处理对胶态成型用BeO粉体性能的影响罗玉林,王小锋,彭超群,王日初,李婷婷,刘兵,LUOYu-lin,WANGXiao-feng,PENGChao-qun,WANGRi-chu,LITing-ting,LIUBing

12.高性能SiCp/Al电子封装壳体的近终成形何新波,张政敏,任淑彬,董应虎,曲选辉,HEXin-bo,ZHANGZheng-min,RENShu-bin,DONGYing-hu,QUXuan-hui

13.第二组元对铁基高温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韩云娟,刘咏,刘东华,刘祖铭,HANYun-juan,LIUYong,LIUDong-hua,LIUZu-ming

14.稀土对FeNi30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赵文东,徐骏,张少明,赵新明,朱学新,ZHAOWen-dong,XUJun,ZHANGShao-ming,ZHAOXin-ming,ZHUXue-xin

15.与GH4169合金配副的C/C复合材料与高强石墨的摩擦磨损性能彭可,易茂中,葛毅成,PENGKe,YIMao-zhong,GEYi-cheng

16.复合添加Zr,Cr,Pr对Al-Zn-Mg-Cu-Zr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叶登峰,陈康华,方华婵,YEDeng-feng,CHENKang-hua,FANGHua-chan

17.含炭纤维湿式铜基摩擦材料的性能严深浪,张兆森,宋招权,徐慧,YANShen-lang,ZHANGZhao-sen,SONGZhao-quan,XUHui

1.流变学的研究及其应用谢元彦,杨海林,阮建明

2.AIN陶瓷活性封接技术的研究概况李慧,秦明礼,钟小婧,张玲艳,贾宝瑞,曲选辉

3.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SiC/(Mo,W)Si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彭可,易茂中,刘勋,葛毅成,杨琳

4.会议信息

5.TiAl基合金热包覆锻造过程中温降的数值分析王丽,刘咏,张伟,王辉

6.高速压制法制备90W-10Cu复合材料张启旺,王志法,余惺,姜国圣,阮涛

7.放电等离子烧结不同粒径匹配的WC-Co混合粉末赵世贤,宋晓艳,魏崇斌,刘雪梅,张久兴

8.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高温硫化性能及应用沈培智,高麟,高海燕,贺跃辉

9.多场耦合烧结Fe-2Cu-2Ni-1Mo-0.8C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李小强,唐愈,叶永权,梁华星

10.粉末冶金Ti-Al合金表面多孔氧化膜的制备曹华珍,朱施利,董虹星,郑国渠,贺跃辉

11.TiB2和TiC复合熔敷棒的制备及电火花涂层特性罗成,熊翔,董仕节

12.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金刚石/Cu复合材料淦作腾,任淑彬,沈晓宇,何新波,曲选辉,郭佳

13.机械合金化制备Zr50Cu40Ai10非晶合金粉末及其晶化研究朱艺添,刘咏,李飞,刘祖铭,吴宏

14.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熔盐电解法制备高纯钛粉翁启钢,周志辉,林洪波,袁继维,袁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