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养护与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3 02:04:58

养护与管理论文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1

1)结合车间设备实际,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制定针对性管理规章制度、规程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针对各设备的工作条件及其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剂和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将剂按要求规定的量分配到各部位内,制定出相应设备管理标准,并结合业务工作的实际,定期修改补充。

2)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设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正确地做好工作,合理使用油脂,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才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真正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随着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发展,设备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因此,除了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外,还要求维修人员必须经过设备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转。

3)做好设备的漏油预防与维护。要认真执行设备“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和“三过滤”(入库、发放、加油)的管理规定,切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在治漏中要抓好“查、治、防”三个环节。即边查、边治、边防。把设备漏油的预防与治理,列入车间现场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考核内容,把抓落实列为一项长期措施。同时要加强治漏技术攻关,最大限度的避免能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以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环境。

设备的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是一项极具有技术含量,而又脏又累的辛苦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除配合完成正常的生产任务外,经常需要在星期日和节假日甚至通宵的加班。就技术能力要求而言,没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应对具体工作的,因为它不仅是一项单一的钳工技术,同时还是一项多工种综合性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

20年前,机加企业中把它列为一个独立的八级制工种“机修工”,可见其技术含量要求之高。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不断升级,对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必须尽快建立一支能够适应高技术含量设备的,并有专业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设备维修成本的正常化,合理化,稳定化,才可能实现设备管理的标准要求。从而,优质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并实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科学合理。以确保企业“十二五”生产经营、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厂在设备的维修管理方面,还有下述的一些具体要求。

1对维修人员的要求

1)他们必须是喜欢、热爱这项工作。

2)要有一定的车、钳、铣设备操作经历,而且,其中需要一项工种技能要达到至少高级工水平。

3)要有能吃苦耐劳、团结同事,思想觉悟高的敬业精神。

4)熟悉本单位生产产品性质,有一定的装配工艺知识。

2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1)根据各车间生产设备的性质、规模要求,选择一定数量,年龄结构合理的人员配制,建立适合本企业生产设备维护所需的培训机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设备维修经验的专家授课。

2)建立稳定的培训机制,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定严谨的授课教学程序,完善的考评制度。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2

纵观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1-2015年)指出:护理事业的主要目标正在由前一个五年的“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向“‘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发生改变。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培养出的五年护理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刚性素养方面,人文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等软性素养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已经成为五年制护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护理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是为人之本,从业之基,执业之要。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硬性护理技术基础上软性护理素养的较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对护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企业上广泛应用的“8S”理论尝试性引入到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通过有效干预,着重培养、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软性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目的。

五年制护理学生在校的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上侧重实施“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等刚性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护理的基本功;在软性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隐性素养。

(一)运用“前4S”管理 理论操作要兼顾

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护理教育课程分为普通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计算机等)及专业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三大模块,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组合。课程的实施,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办法,以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

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医院氛围,尽可能贴近医院、贴近临床,从技术、管理水准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医院环境,并突出职业素质训练,让护理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医院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清洁习惯开始。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长监督学生清扫实训场地,维护保养医疗设备。清扫要全面彻底,以保证保持实训室干净明亮。实训过程,注重强化基础训练,动作规范,举止得体,指导老师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让学生勤于动手,严格管理,形成真实医院工作环境的氛围,在实训课日常教学的最后一个程序,指导老师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改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训基本功,长久规范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运用“后4S”管理 提升学生软性素质

以活动教育人,以形象影响人。中高职学生来校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是一种软实力,是隐形的,是护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气息,良好的人文素质,能超越药物的治疗,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学人文主要靠内化,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是一个良好的内化过程。我们应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

高职学校跟初中、高中不同,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学习培养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很重要,但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通过第二课堂----“校园课堂”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演讲、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人文丰厚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实现教育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从制度、精神、环境、行为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护理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以第三课堂----社会课堂为外延。现实的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的说教对人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医院,进社区、福利院,护理实践基地等社会场所,开展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护理职业崇高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端正学习护理的态度,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的培养模式仍然是常规的以理论教授为主、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研室与医院教学长期分离,高职护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精湛护理技术基础上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的较量。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使命,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医疗机构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将“8S”理论引入到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可以在提高其刚性柔性职业素养,锻炼其职业能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护理职业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 2007-01-01

[2]《学习“8S” 管理精髓的心得》(沈玲 企业信箱 2008年12月19日)

[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潍坊市某护理学校为例》(邱建明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年1月)

[4]《木桶理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阚师鹏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卷)

[5]《浅谈“新木桶理论”在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蔡红霞 大家健康 2013年5月)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3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员 规范化培养 流程管理

规范化培养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运用科学地理论和方法,对1-3年内的年轻护理人员进行管理,使护理系统规范化,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1]。这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医院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公立医院的发展正需要一支眼界开阔、思路清晰、理论扎实、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来接班[2]。我院自2009年来,就对入院3年内的年轻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养,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级进入我院的新职工护理人员45名,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2岁,其中3年制中专21名,5年制高职大专11名,本科13名。在编的13名,合同制32名,均无工作经验者。

1.2 规范化培养的方法

新管办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针对不同层次的新职工进行分类管理,通过业务讲座、新职工会议、做读书笔记、晚自修出勤率、、参加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年度根据综合成绩,作为考核评优、优先列入培养范围内的依据,评选出护理管理优秀新职工。

1.3 规范化培养的形式

新管办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每周二安排医院内副主任之称及以上人员进行授课、专题讲座、新职工演讲比赛、户外集体活动等等,让1-3年内的新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增进彼此的友谊,从而也发挥了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2 规范化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成效

2.1 明显提高了护理管理人才的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三班倒的工作形式,平时见面的机会并不对 ,但通过规范化培养后,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能通过短信、飞信等方法,能确保各组成员准时参加每周的业务学习、收齐每月的读书笔记、每项任务传达到位并认真负责好晚自修签到工作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在自我衡量和满足的前提下,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领导及同事服务[3]。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对同事之间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而且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工作、对同事心甘情愿服务的高尚情操。

2.2 不断提升了护理管理人员的交往自信和沟通能力

每位新职工来自不同的护理岗位,工作之余接触的时间并不多,通过规范化培训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座谈会等,彼此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也显著上升。大家可以围绕共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2]。由此可见,我们护理管理人员通过规范化培训的平台,不仅能挖掘管理人员自身人际沟通的潜能,还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4],也在无形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了我们护理管理人员的自信心。

2.3 有利强化了护理管理人员的“三基”理论和技能水平

新管办定期组织1-3年的新职工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的考核,并根据成绩来实施奖惩规定:满90分者,奖励100;不满60分者,奖金扣100元;不满50分者,奖金扣200元;不满40分者,奖金扣500元;通过这一“三基”强化的考核形式,能够有效地督促护理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去练习技能操作,可见,不论在理论和操作上,都始终保持领先一步,为迎接医院总体考核或省级检察等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3 体会

新管办成立3年多来,开展晚自修576余次、业务学习144余次、户外集体活动3次,均取得了很好的评价与效果,让我们看到了护理管理人员通过规范化培养成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推进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崇和完善。

3.1 一种新形势的管理模式

规范化培养的成立是医院对1-3年内的新职工培养、教育和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新型的培养方式,激发年轻护士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5],也增加了同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可以说它不仅是单调的培养形式,而是更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在规范化培训的这个大家庭中,不断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执行能力的培养,更加提高了其创新管理的能力。

3.2 一支新社会的管理团队

医院成立规范化培训办公室以来,关键点是注重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出“授之于渔”培养理念,把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讲座、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构建新职工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6],不断在思想上灌输给管理热源积极向上的思想,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能力,从而为医院塑造一支熟悉医院管理、有较强行政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年轻管理精英团队,为医院的发展鉴定了良好的基础[2]。

3.3 一个新环境的自我提升

每个人都有显示自我、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愿望,在同类性质的成员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就最高,希望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势或展示自己的才华[7]。在规范化培养的形式下,就要求我们护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深造,不论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上、论文书写还是组织活动能力方面,都要比同届其他人员懂更多地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操作,做事情都能顾全大局,考虑妥善,这样才有威信,以利于更好地管理其他的护理人员,一同带领他们前进。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模式,使得培养后的护理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自信的沟通交流能力,扎实的理论技能技术,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荣娟.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改革. 2011, 9(11): 704-705.

[2] 哈维超等. 青年管理沙龙在医院管理人员培养中作用探讨. 2012, 31(12): 69-70.

[3] 许梅. 浅谈护理工作者的护理素质与工作技巧. 2011, 9(12): 124-125.

[4] 张秀霞. 如何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2012,10(5): 1400-1401.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4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大全。

1、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论文大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①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②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③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论文大全。

3、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农村公路逐渐成为搞活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关更加密切。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质量,体现“建养并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25.

[2]周良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9,(8):17-19.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5

1.1科研意识缺乏,科研目标模糊相比于综合医院,疗养院存在许多不利于开展科研的客观因素。同时,主观上部分护理人员对从事科研缺乏信心和热情,将科研工作视为“软指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日常任务的“硬指标”上,思想不够重视。再加上当前疗养护理学科的科研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疗养康复技术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知识结构有短板;大部分疗养院护士从业后未接受过疗养康复知识的系统培训,这些都是造成疗养院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

1.2科研力量薄弱,科研素质偏低

1.2.1缺乏健全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从护士长到护理部主任乃至疗养院领导的支持对疗养康复护理研究的开展及护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关键性意义。目前,多数疗养院没有专职的护理科研管理人员,护理科研难以有序开展。

1.2.2护理管理者缺乏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者的科研能力决定着一个群体护理研究的水平[3]。长期以来疗养院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工作认识不足,科研管理意识不清,科研管理知识贫乏,对科研工作缺乏经常性检查、指导,尤其是缺乏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能力,致使科研管理工作表浅化、行政化,无法完成多学科协作和日益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

1.2.3人才使用不当,缺乏护理学科带头人缺乏对高职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护理人员沿袭论资排辈,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单调、重复的工作限制了护理人员发挥创意的空间,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学历高的护士认为自己无用武之地,也挫伤了其科研的积极性,以致难以产生优秀的护理学科带头人。

1.2.4护理人才流失严重,整体科研素质偏低近年来,由于精简整编,部分高级护理人才流失,军队疗养院护理人才储备不足,结构没有形成梯队。目前疗养院大部分护理人员是近两年新招的非现役文职或合同制护士,对科研原理、科研程序与方法、科研设计、卫生统计学及文献检索等未进行系统的学习,科研知识匮乏,开展、识别和应用护理研究成果困难。个别本科毕业生,虽有一定科研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实践,加之,当前护理院校招生“门坎”低而数量盲目增长,使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不相匹配。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整体素质不能满足专业需求,科研能力偏低。

1.3护理科研的资源不足护理科研需要人力、时间、信息、辅助设备及经费等条件的支持。大部分疗养院图书馆护理专业的藏书少,信息网络不发达,限制了护理人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文献资源,加之外语水平低,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和科研前沿。

2主要对策

2.1成立护理科研管理机构,加强对科研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团队的交流与合作护理部可成立相应的护理科研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规范护理科研管理;设立护理科研基金,管理和协调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对科研立项、选题、课题设计和论证以及论文的修改给予指导;组织举办科研学习班,帮助护理人员学习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负责护理科研活动中资料数据的检查和讲评。汇聚资源,创造护士开展护理研究的环境、条件和氛围。有计划地做好科研题目的分组、实施工作,建设好团队,提倡合作精神,以老带新、新老搭配,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和学习。

2.2提高科研意识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搞护理科研太深奥、护士搞不了或者不用搞的想法,扭转临床护士单纯机械执行医嘱的工作模式。科研思路可以从实践做起,从小题目做起,立足于护理观察,克服定势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寻找和挖掘科研题材;也可以从特色出发,注重疗养康复学、预防医学、心理疏导和健康管理等;或依托医疗科研的优势,参与医疗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2.3培养科研能力各科室可以定期选择与疗养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护理论文进行交流[4];定期将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论证、立题;由护理部组织年会,对护理人员的论题进行现场答辩,邀请有关资深专家进行现场讲评[5];护理部有计划地安排护理科研知识专题系列讲座,请专家针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实际收稿情况,设置有关护理科研课程,如科研基本理论、护理科研选题、护理文献检索、医学统计、护理论文写作、计算机的应用和专业英语等。同时,为了确保护理人员科研成果稳中有升,护理部每年规划完成一定的科研或论文任务,各护理组的完成情况直接与护理岗位评分、个人荣誉及奖励挂钩。

2.4加强科研人才的管理

2.4.1合理使用人才,加强对人才外流的管理对人才外流进行调控,军队疗养院要创造条件聘用和留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避免因转业、退休等因素造成人才断层;其次,构建疗养院自身的护理特色,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给人才有发挥和发展的空间,增强其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再者,抓好护理继续教育,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优秀人才库,对确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让她们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最后,要建立合理并富有竞争力的工资和奖励制度,促进年轻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培养富有开创精神、懂实践、会科研的新一代疗养康复专科护理人才。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6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护理部抱着培养管理者及调动各层次护理人员积极性的初衷,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成立了6个项目管理组,2009~2011年以小组管理的形式制定并落实年度护理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成立项目管理组:护理部根据全院护理工作内容成立管理、质量、培训、服务、科研、文化6个项目管理者。每组5人,其中组长副组长各1名,成员3名。各科室护士长根据各自的性格、兴趣特点及专长,采取自愿选择、新老搭配的方式分别进入6个组,每组2名护士长,担任各小组的正副组长。再向全院吸纳有特长、有兴趣、有上进心的护理人员,采取自愿报名、护理部审核、各层级搭配的方法安排到每组担任小组成员。

明确各组管理职责:管理组分析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现状,拟定年度护理管理目标;拟定各项目标的考核标准,合理布置全院护理人力资源,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质量组负责建立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每月、每季针对全院性的质量隐患分析整改,制定质量标准、流程、套餐、防范预案等。培训组负责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与考试考核计划,负责组织岗前培训,负责提出专科护士培训进修计划。科研组制定全院护理科研管理、培训、督导计划并落实,负责审核修改护理论文,组织护理论文交流、督促指导投稿。文化组负责评估护士需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针对各年龄层次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活泼、爱、职业的团队文化氛围。服务组根据需要组织服务培训,定期调查患者满意度,提出整改方案并实施。

推进方法:各组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小组年度护理工作目标和计划,层层组织讨论并将工作规划交护士长会议、护士委员会成员会议通过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在全院护理工作会议上汇报。要求工作计划具体可行,明确责任人或科室、完成时间。把总体计划和分解计划装订成册,并制定工作统筹图下发到每名护士长。每半年进行1次小组总结,各小组组长用多媒体向全院护士汇报工作计划和目标完成进度。年底护理部主任盘点各管理组目标达成情况。

评价项目:年度护理工作计划落实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数。

结果

实施前后年度护理工作计划落实率比较,见表1。

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见表2。

实施前后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比较:用自制的十分制量表进行护士满意度测评,全院护士工作满意度从6.8分提高到8.8分。

实施前后发表科研论文数目比较:2008年我院省级以上2篇,市级交流论文4篇。实施项目管理组后,2010年省级以上13篇,交流论文3篇。2011年省级以上15篇。

讨论

提高了工作落实率:专家认为,末端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与管理层的管理方式不被执行层理解,执行起来走样有关。

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领导方式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培养护理管理者优秀的领导方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让普通护士进入管理组参与护理管理决策,并落实管理举措,能发挥她们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工作满意度。同时体现民主管理机制,创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护士提供了促进自身和专业素质及能力培养,分享权力和参与决策制定过程的机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在完成管理任务的实践中实现了对管理者的培养,即达到了“培养所有的管理者,培养管理者必须是动态的活动”的目的。减少了护理部直接管理的局限性,通过各管理组多方指导帮带、检查督导及参与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和分解实施,护士长解决问题、组织实施、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引导护士长做到工作有方法,管理有重点。

在护理管理中,本着尊重、民主、共同参与的原则,使护理管理的思维在团队中共享,激发了团队活力。同时,小组制的管理模式,为各层次的护理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每一位参与到管理中的护理人员,都有当家做主人的深刻体会,达到了凝聚人心,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7

1做法

自2001年至今,对《护理管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疗养医学》等核心及部级期刊做到每期必读,对其他类杂志选择性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把认为适合自己科室管理的方法尝试性的应用,并根据使用后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完善。

2讨论

2.1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借鉴护理管理文献中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是掌握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捷径。例如阅读顾海波等[1-4]的论文,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适合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实践经验理论,用这些理论加强自身人品、人格、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领导艺术的培养。运用权变理论充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按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阅读张凤花等[5-7]的文章,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护理人才,比如定期组织护士对个案病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总结因护理原因导致误诊的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以此为借鉴,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发生;针对康复病人的特点,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能力、心电图临床诊断能力、卒中护理单元的管理能力、护士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等。阅读刘军等[8-10]的论文,改进了技术训练的方法:技术上提高一针见血率、心理上训练护士参加技术比武的适应性,训练项目依照季节和病人的病情特点而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使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科学安排,把握重点,康复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护士长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保证临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护士的大力支持,如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文献中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阅读李凤等[11-12]的论文,笔者意识到开展护士群体同事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护士长的任务,并在管理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民主管理,摒除家长式作风,解决护士的实际困难。比如对年轻护士尤其是独生子女护士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状况;对孩子小的护士,遇到孩子生病、家庭生活出现问题时,在排班、工作时间上给予照顾;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生日快乐”、节日时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另外注重宽容待人、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使用精神鼓励法、奖罚激励法等,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加主动性,使护士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相互补台,形成了一种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局面。

2.3加强了对护理风险的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已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姜旖菲等[13-14]对风险管理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阅读这些文献后,笔者加强了对护理文书的管理力度,专门建立了错误护理文书登记本,把不合格护理记录收集、整理、装订后作为护士的学习资料;建立了“护理留言簿”;月质量分析会上分析不安全因素;设立警示牌,张贴警示语;严格毒麻药品的专人专管制度;为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开展了《康复护理实践中风险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带领全体护士在科研中培养风险意识,在学习中强化风险意识。

2.4开展了特色化护理服务

现代护理观念、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借鉴护理文献中的观念和方法,对临床护理措施考虑的更加科学、细致、周到。从席淑华等[15-17]的管理模式中受到启发:注重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服务培训,把护理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开展了需求服务护理,应用关怀照护行为,创建和谐环境。如为病人提供针线,为在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送上生日贺卡和一句祝福,为新入院病人送上第一壶开水等。对临床护理路径以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不知道如何使用,阅读盛华丽等[18-20]的论文后,根据康复科工作特点,制定了脑卒中康复病人护理路径,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卒中护理单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提高了撰写护理管理论文的水平

要学会撰写护理管理文章,必须先阅读有关护理管理文献。通过阅读笔者受到了很大启发,知晓了各类杂志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笔者把学到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完成护理管理论文5篇,均已发表在核心医学期刊上。

总之,护理管理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等均是军队和国家最高层次的医学期刊,观点新颖,联系实际密切,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笔者正是通过学习护理管理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带领全科护士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为康复病人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更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避免了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护士长[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6-57.

[2]李海兰,吕娟.新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6-767.

[3]康琳,宿桂霞.新任护士长工作方法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5-766.

[4]刘万芳,张利岩,龙彬,.权变理论在救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18-919.

[5]张凤花,李跃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8):4140.

[6]姜永飞,刘学文.青年脑卒中脑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567-6569.

[7]贾美英.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病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687-6688.

[8]刘军,林志芳,寻丽彬,等.在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45-47.

[9]刘晓联,靳晓玉,毕越英,等.静脉穿刺训练量化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7-928.

[10]陈风桂,李玉芳,肖高尚.静

脉穿刺操作技术训练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66.

[11]李凤.军队疗养院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19-20.

[12]颜艳萍.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53-54.

[13]姜旖菲,张瑶,刘慧珠,等.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4-55.

[1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15]席淑华,周立,张晓萍,等.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9-931.

[16]韩英.突出以人为本管理提高护士整体素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1-2.

[17]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26-827.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8

自2001年至今,对《护理管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疗养医学》等核心及部级期刊做到每期必读,对其他类杂志选择性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把认为适合自己科室管理的方法尝试性的应用,并根据使用后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完善。

2 讨论

2.1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借鉴护理管理文献中的理论和经验方法,是掌握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捷径。例如阅读顾海波等[1-4]的论文,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适合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实践经验理论,用这些理论加强自身人品、人格、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领导艺术的培养。运用权变理论充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按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阅读张凤花等[5-7]的文章,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护理人才,比如定期组织护士对个案病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总结因护理原因导致误诊的直接因素或间接因素,以此为借鉴,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发生;针对康复病人的特点,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能力、心电图临床诊断能力、卒中护理单元的管理能力、护士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等。阅读刘军等[8-10]的论文,改进了技术训练的方法:技术上提高一针见血率、心理上训练护士参加技术比武的适应性,训练项目依照季节和病人的病情特点而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使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科学安排,把握重点,康复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长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保证临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离不开护士的大力支持,如何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文献中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阅读李凤等[11-12]的论文,笔者意识到开展护士群体同事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护士长的任务,并在管理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民主管理,摒除家长式作风,解决护士的实际困难。比如对年轻护士尤其是独生子女护士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状况;对孩子小的护士,遇到孩子生病、家庭生活出现问题时,在排班、工作时间上给予照顾;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生日快乐”、节日时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另外注重宽容待人、虚心听取同事的意见,使用精神鼓励法、奖罚激励法等,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加主动性,使护士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相互补台,形成了一种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局面。

2.3加强了对护理风险的管理目前,风险管理已是护理管理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姜旖菲等[13-14]对风险管理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阅读这些文献后,笔者加强了对护理文书的管理力度,专门建立了错误护理文书登记本,把不合格护理记录收集、整理、装订后作为护士的学习资料;建立了“护理留言簿”;月质量分析会上分析不安全因素;设立警示牌,张贴警示语;严格毒麻药品的专人专管制度;为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开展了《康复护理实践中风险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的科研课题,带领全体护士在科研中培养风险意识,在学习中强化风险意识。

2.4开展了特色化护理服务现代护理观念、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借鉴护理文献中的观念和方法,对临床护理措施考虑的更加科学、细致、周到。从席淑华等[15-17]的管理模式中受到启发:注重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服务培训,把护理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开展了需求服务护理,应用关怀照护行为,创建和谐环境。如为病人提供针线,为在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送上生日贺卡和一句祝福,为新入院病人送上第一壶开水等。对临床护理路径以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不知道如何使用,阅读盛华丽等[18-20]的论文后,根据康复科工作特点,制定了脑卒中康复病人护理路径,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在卒中护理单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提高了撰写护理管理论文的水平要学会撰写护理管理文章,必须先阅读有关护理管理文献。通过阅读笔者受到了很大启发,知晓了各类杂志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笔者把学到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完成护理管理论文5篇,均已发表在核心医学期刊上。

总之,护理管理工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等均是军队和国家最高层次的医学期刊,观点新颖,联系实际密切,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笔者正是通过学习护理管理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带领全科护士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为康复病人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更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避免了各类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护士长[J].护理管理杂志,2007,7(4):56-57.

[2]李海兰,吕娟.新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6-767.

[3]康琳,宿桂霞.新任护士长工作方法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5-766.

[4]刘万芳,张利岩,龙彬,等.权变理论在救援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18-919.

[5]张凤花,李跃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7(8):4140.

[6]姜永飞,刘学文.青年脑卒中脑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567-6569.

[7]贾美英.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8):6687-6688.

[8]刘军,林志芳,寻丽彬,等.在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45-47.

[9]刘晓联,靳晓玉,毕越英,等.静脉穿刺训练量化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7-928.

[10]陈风桂,李玉芳,肖高尚.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训练方法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66.

[11]李凤.军队疗养院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 国疗养医学,2008,17(1):19-20.

[12]颜艳萍.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管理 杂志,2005,5(8):53-54.

[13]姜旖菲,张瑶,刘慧珠,等.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4-55.

[14]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 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15]席淑华,周立,张晓萍,等.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服务质 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9-931.

[16]韩英.突出以人为本管理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J].护 理管理杂志,2008,8(2):1-2.

[17]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 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 826-827.

[18]盛华丽,施长春,刘志聪,等.临床路径构筑主动护理 平台[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5-457.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U2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356-0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局面,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如今不少城市都在大力建设地铁。地铁建设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担负着对各项信息的传递重任,保证其维修养护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在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研究与实践指出,减少和避免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是保障地铁运行安全的关键。根据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的需求,在现代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中必须引入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利用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指导养护维修工作,以此减少和避免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保障地铁通信系统职能的发挥。

1 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过程中预防性理论的运用

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中所运用到的预防性理论实际上是借鉴预防医学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模式,通过对地铁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提早发现和预防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地铁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实际上,预防性养护维修模式已经在地铁设备维修养护中大力采用,通过全面了解地铁运行信息的参数及运行状态、易损零部件使用寿命等情况,及时进行养护与维修,以此避免地铁运行中故障的发生、保障地铁运行安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引入与执行,能够有效避免地铁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提高地铁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在现代地铁安全运行需求下,加快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在通信系统的应用是地铁运管维修部门的首要工作。

2 有效实施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维修养护的对策

2.1 强化员工对养护维修方案的认知度,为地铁通信系统提供安全运行环境。想要确保地铁通信系统有序合理的实施养护维修工作,首要任务是强化相关人员对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的认知程度,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员工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岗位职责,帮助操作维修人员树立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进而促进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为了促进相关人员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地铁运管部门还应强化岗位职责的绩效评价工作,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强化岗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地铁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2.2 创建有效合理的维修养护机制,确保地铁通信系统运行可靠性。为了更有力的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创建规范的预防性维修养护机制,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有章可依。当前地铁运行维修部门要结合通信系统实际的设计方案及使用情况确定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根据地铁通信系统中的易损零部件情况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周期。在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掌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以此确保预防性养护维修体系能够真正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通信系统在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下稳定安全的运行。针对城市地铁系统中各线路建设时间不同、应用技术不同的特点,在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建立中,还应根据线路通信系统的不同进行分项内容确定,以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保障通信系统的畅通。

2.3 确保地铁通信系统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如果要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维修养护,此时应先对系统实际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握,所以需要对通信系统各方面状态进行合理的调研及整理,如:容易发生损害的部位、实际运行工况等。然后结合信息整理及调研结果规划系统的养护维系周期。通过对地铁通信系统信息的掌握,了解和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的重点。并通过通信系统运行信息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通信系统异常,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强化对此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对系统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工作周期的确定及执行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加大对交接班的管理,通过对地铁运行中维护人员具体的工作情况创建相应的交接班管理制度。针对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编制交接班记录,在记录中应详细规定通信系统的运行工况、异常数据情况以及处理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以科学的交接班管理预防接班人员对通信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了解不足引发的通信系统故障,预防故障隐患的进一步扩大。

3 重视地铁通信系统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其预防性养护维修能力

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及专业素养的高低将决定着工作的最终质量,在开展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基于此,地铁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让员工通过培训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地铁通信线路采用的技术、设备实际情况培训维修人员相关技术内容。同时针对职业素养需求开展全员培训,为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局势下,地铁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居民最热衷的交通工具,所以要保证地铁在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中运行。地铁通信系统担负着地铁运行中信息资源的传输重担,要重视对其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维修理念能够有效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地铁维修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预防性养护检修周期,根据不同零部件及系统组成设备的易损情况确定检修时间。针对不同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小范围检修维护,减少故障维修与养护工作对通信系统运行的影响,保障地铁运行安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提高我国地铁运管能力及运管水平,保障地铁运行安全。

养护与管理论文例10

一、阐述“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个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 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作用。实验室的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如思想观念、制度、管理、服务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二、护理学实验室软环境建设的意义

护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其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怀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护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稳定的心态和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认识人、理解人和关心人。许多研究证明,人文素质已成为护士职业素质的底蕴。护理学实验室是护生学习护理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中,“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1]:一个整洁有序,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团结和谐的实验室环境,能使工作人员和参与实验的学生心情舒畅,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保持和爱护实验环境。相反,如果实验室管理混乱,有章不循,仪器设备无序摆放,实验物品随意丢弃,在这样的环境中,护生就容易产生“你乱我也乱,你不管我也不管”的从众心理,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影响学习效果,而且不利于护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中以“破窗”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规范化建设。

三、“破窗”理论在护理学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破窗”理论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对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着眼点于细节之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维护和谐实验教学环境的基础,由于实验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教学环境复杂,学生自主意识强,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需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2]。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借鉴兄弟院校实验室管理经验,我们在学校实验室管理规章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课程管理制度。各项制度简明扼要,挂在实验室显著位置,让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和进入到实验室的学生都理解熟知。

2.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

护理是一项科学与技术、行为与情感、道德与品质相互交融的职业[3],护生的责任感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专业和社会负责。实验室是培养护生职业态度和人文修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良好的文化,对老师和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从内部装潢,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走廓、模拟病房、操作室等区域,全面展示护理文化。实验室墙壁上张贴南丁格尔画像、名人名言、与护理有关的图片和护理操作流程,上课时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着装整齐。护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会受到整体美的熏陶,并对护生的职业素养和角色适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是实验室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的环境需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和谐实验教学环境构建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注重教师的自我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文化专业素养,互相扶持,建立和谐的教学团队,这样不仅会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在指导实验中要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尤其是应多关心性格内向和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多与其交流及指导,提高其自信心。实验室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4.在实验室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对于护生来讲,大部分护理操作项目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达到孰能生巧的程度,因此护理实验室需要在课外时间开放,为学生操作练习提供方便。课时外开放常常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此时教师一般情况不可能到岗,因此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实验室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盲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到了学生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首先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设立组长和总负责人,实验老师根据每班的具体情况排班,每班按计划分小组轮流进行课后练习,组与组之间要进行实验物品的交接。实验室建有开放时间学生签到本,每个进入到实验室练习的学生都要签名,组长掌握学生练习的总体情况,教师通过签到本可以了解学生课外练习出勤情况。同时,我们在大二、大三班级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中,挑选责任心强的学生到实验室参与勤工俭学工作,使他们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充分发挥作用。在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内多媒体网络系统和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回放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助于保障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的学习。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不仅保证了实验室物品和环境的安全,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且有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而且相互影响[3],软环境的建设需要从细节入手,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无论是实验室管理还是实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室安全卫生状况已经成为常态,在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检查中得到好评。

参考文献:

[1]刘丽华.“破窗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13);1696.

[2]燕艳,朱磊.破窗理论构建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的探讨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6);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