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模板(10篇)

时间:2022-04-01 13:32:12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1

古往今来无数的创作实践都证明了文艺创作的一个残酷规律,那就是:特立独行的伟大作品可以跨越时间被历史封存为经典,而各种各样的俗套却往往拦不住被复制被泛滥。即使不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直接“活过来”,也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借尸还魂”。从好莱坞到琼瑶,从《罗马假日》到《泰坦尼克号》,很多惊人相似的俗套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俗套”并不完全是贬义词,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俗套”是在诸多可能性下历经无数创作实践总结出的优选法。譬如网上有才子总结说唐诗基本可以总结为:“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而宋词基本可以总结为:“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美眉在青楼。”再例如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好人受难”、“恶有恶报”、“大团圆结局”等许多俗套,不断被实践证明为最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以直到现在有很多古装穿越的、武侠言情的、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仍然是按照这样的俗套批量生产出来的。再说远一点儿,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落俗套吗?《哈姆雷特》式的复仇、《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奥赛罗》式的嫉妒、《李尔王》式的错中错……后来不断被演绎、被改编甚至被延伸拍成《狮子王》等很多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就是因为这些俗套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具有战无不胜的“征服力”。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2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20世纪初最著名、最豪华的客轮,它于1912年4月在其处女航中撞冰山后沉没,成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一次海难。在“泰坦尼克号”诞生之时,它代表着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梦想达到巅峰状态,也象征着世界科技力量的前进和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已有掌握世界的强大力量。而随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又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也成为艺术创作灵感源泉,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轮船”带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猜想和期待,在艺术作品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导演罗伊·沃德·贝克拍摄于1958年的英国影片《冰海沉船》(A Night to Remember)是根据美国著名“泰坦尼克号”历史研究专家沃尔特·劳德(Walter Lord)的名著《刻骨铭心的夜晚》(1955)改编而成,故事从“泰坦尼克号”起航时讲起,真实再现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完整过程。1998年,美国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残骸获得灵感,花费巨资翻拍了这部英国旧片,将一段航海传奇演化成令人柔肠百结的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二者的故事背景都是取材于1912年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撞冰山沉没这一工业文明史上的悲剧,而两部影片又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技条件下,以不同的叙事手法演绎出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2012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周年,将英国影片 《冰海沉船》与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两部相同题材的影片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别,也可以感受到两部影片不同的艺术魅力。

一、一部写事一部写人

叙事性艺术作品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即写人的和写事的。写事的作品重在展示事件的全过程,从事件的开端到结尾呈线性结构,按时间、空间的分布顺次叙述,直到展示出整个事件的全貌。写人的作品则重在塑造人物性格,重在通过情节的推移和真实的细节来展示人物性格及其成长的过程。从这个标准来看,英国影片《冰海沉船》与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恰恰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冰海沉船》属于写事一类,《泰坦尼克号》属于写人一类。《冰海沉船》本着叙事型影片的基本叙事模式,从巨轮起航前的准备工作到撞冰山沉没,展现出这一重大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完整地再现了“泰坦尼克号”巨轮撞冰山沉没的整个过程。《冰海沉船》里没有设置主要人物,更不需要表现某个人物的成长过程和性格品质,《冰海沉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整个事件的完整性上,再现这场悲剧的整个场景成了该影片的着重点。

而《泰坦尼克号》则本着写人的叙事特征,一开始就推出了本剧的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并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放置在了全剧的中心位置,整个沉船事件是作为故事的另一条线索,也可以看成是整个爱情故事的大背景而存在的。这段美丽而另类的爱情故事因“泰坦尼克号”的起航开始,也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而完结,沉船事件成了展示男主人公杰克放荡不羁性格的平台,也成了展示女主人公露丝敢于冲破传统的等级观念、勇敢追求自己真爱的契机。于是一场旷世奇情在“泰坦尼克号”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了,并以沉船式的悲壮结局和杰克的生命代价换来了爱情的永恒。因此,在叙事手法上,《泰坦尼克号》可以看成是把《冰海沉船》里最后一个章节里的细节放大,在某些普通人物身上增添了更多的细节而使之从群体中一跃而出,有了完整的性格和故事,成为《泰坦尼克号》中的主要人物。

二、一部是历史剧一部是爱情剧

再从剧本的题材上来划分,《冰海沉船》与《泰坦尼克号》虽然取材于同一历史事件,但其创作特点已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部是描写历史事件的历史剧,一部是展示浪漫爱情的爱情片。在《冰海沉船》里面,导演罗伊·贝克遵循着历史事件的原貌,重在表现造成“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原因、“泰坦尼克号”沉船时的众生相和沉船后的情景,严格按照事件发展的时空叙事,强调的是影片的纪实性和还原历史的功能。《冰海沉船》的故事结构基本分为三个版块:从巨轮准备下海到各种不同身份的乘客与船员上船,到船上欢乐而舒服的生活,再到沉船的场面及获救情景,其所表现出的灾难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是《冰海沉船》所追求的艺术效果,灾难的真实描绘使其成为经典的元素。为了真实,《冰海沉船》在开头借两位乘客之口说出市民对“泰坦尼克号”的评价为“祖国的成就”“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片中对“泰坦尼克号”的装备也有详细的描写,比如头等舱使用的奥托公司的香皂和卫生用品,食品里有大量的鱼子酱和青莓果子酱等,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泰坦尼克号”上的报务员的工作,以表现“泰坦尼克号”上乘客们的私人生活的豪华,以及最终因为发报员的失误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冰海沉船》的叙述手法保持了欧洲电影文学的侧重于社会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传统,导演罗伊·贝克会将镜头对准英国社会各层次的人物,“泰坦尼克号”上各种群体、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像是一幅英国社会的全景扫描图,也反映出英国文学中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表现下层民众生存的风格。这种写实的风格虽然没有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那样浪漫和传奇,却有着真实的感人力量。

《泰坦尼克号》中,虽然也有大量的叙述表现沉船的历史事实,但其重点明显放在了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上。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显然站在人性、人道的立场上安排了露丝和杰克在这艘巨轮上的邂逅和相爱,这是一种淡化了阶级差别、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的公主与贫儿式的爱情模式,是一个现代版的公主下嫁的故事。作为上流社会成员的露丝,内心抗拒自己贵族身份,一心要冲破母亲和未婚夫的压制而与末等舱的“下等人”杰克相爱,这种“自降身价”式的爱情充满传奇色彩,也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文化消费中认同感的常用手法。因此,《泰坦尼克号》所展示的贵族女子与下等贫民之间的爱情故事一下子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再加上《泰坦尼克号》里多处悬念的设置,如蓝宝石海洋之心的时隐时现,沉船遗物的一件件出现和老年露丝与青年露丝之间的、新船与沉船之间的情景交叉替换,这种新奇的手法使美国的《泰坦尼克号》比英国的《冰海沉船》更吸引观众的眼球,也就具有更强大的消费功能。

三、一部是单线索叙事一部是双线索叙事

在叙事线索上,《冰海沉船》本着英国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的是最本色的线性叙事的方法,即根据时间的顺序,从事件开头说起,一直说到事件的结束,基本是单线索叙事。《冰海沉船》用平静舒缓的笔法讲述故事,行云流水般地叙述着往事。虽然在叙事的过程中,也用时空平移的手法同时叙述了相邻船只上的情景,但这些情节在整部影片的叙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并不影响整个事件的顺叙结构。

虽然是单线索叙事,但并不妨碍《冰海沉船》涉及众多的人物,展现出复杂的故事场景。很显然,《冰海沉船》中很注重叙事中点与面的组合,导演既关注着整个事件过程的完整,又没有处于整个事件中的众多人物平板重复,而是使之个个鲜活,哪怕是一闪而过的人物,也让人过目难忘。如在沉船关头一直沉着演奏乐队成员,一直在指挥着乘客撤离的二副和全体船员,一直坚守在锅炉间里的工人,还有在最后关头都在镇静地打牌的贵族男子们,都充分地表现出英国上等社会的绅士风范。带着三个孩子的青年父亲罗伯特,更是乘客里绅士风度的典范,他在沉船的关头与妻儿的冷静告别以及平静地注视着妻儿坐在小艇上降落海面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沉静和坚如磐石的力量。而带领着大家突破对下层舱封锁的小伙子,则是下等平民的代表,他在关键时刻的机智和果断,展现的是平民阶层的勇敢、智慧和对抗等级观念的勇气。因此《冰海沉船》影片在叙事时以点带面,既有整体的真实感,又有细节上的典型性,点与面结合的效果使得故事不呆板、不累赘,没有因为冗长的叙事而拖垮了整个故事,表现出剧本作者的文学功力和把握故事进程的能力。所以有专家评论云:“影片(指《冰海沉船》)看起来规整、平衡,叙事不偏不倚且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归类于巴赞定义的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范畴:‘得体、均衡、形式和谐、尊重传统、模仿、不出风头、技术和冷静控制观众反应的观念。’”

与英国严谨沉稳的《冰海沉船》一片相比,浪漫的美国《泰坦尼克号》一片采用了多线索叙事的方法。故事以寻宝者打捞“泰坦尼克号”上的遗物开始,以一张保险柜里的陈年画像为线索,延展开现代生活里的人物与线索,营造着激情、紧张、意外与惊心动魄的氛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老年露丝是现实故事的主诉者,在她的回忆中,破旧的海底沉船与数十年前崭新的大船画面重合,时空交错,两条线索纠缠在了一起。《泰坦尼克号》以倒叙的方式展开露丝和杰克的爱情,又在爱情场景中交织着沉船的悲壮与传奇。故事在两个时空从容穿梭,以老年露丝讲述的传奇故事为顺叙,又以杰克与露丝的爱情为倒叙,两条线索之间既没有时空的割裂感,又有效地带动了观众的好奇心。正如北京影视专家张红叶所评论的那样:“这样精妙的转换方式使得幻化前青春貌美的年轻露丝与幻化后满脸皱纹的老年露丝产生强烈对比,同时昔日充满浪漫激情的豪华巨轮也在瞬间变成了今日沉睡海底的腐朽残骸,几十年的岁月被浓缩进了几秒钟的幻化之中,给人强烈的光阴流逝、时过境迁的沧桑感。”

当然,《泰坦尼克号》并没有完全抛开《冰海沉船》里的人物和情节,《泰坦尼克号》在合理吸收《冰海沉船》故事情节的前提下又进行有效的、更加丰富的情节扩展,吸取了前者对社会贫富差异、阶级意识的细节描述,在更加细腻的笔触下进行人性、阶级性的刻画,使影片增添了世俗化和商业化的元素。如对《冰海沉船》里得意洋洋的金矿主妻子的形象进行展开,换型为《泰坦尼克号》中的热情、豪爽、乐于助人的女暴发户。如对《冰海沉船》里轮船的设计者安德鲁的描写,保留他冷峻、绅士的一面,又增加了他坚毅勇敢、对事业忠诚和人性化的一面。可以说《冰海沉船》里的人物原型到了《泰坦尼克号》里,才真正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除了可以看到两部影片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的巨大差异之外,两部影片还体现着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欧洲文艺思想的演进,反映出电影艺术从现实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交接,以及后现代思潮对电影创作者的深刻影响。在“泰坦尼克号”这个题材上,英国人的绅士般的严谨和美国人骑士般的浪漫相互碰撞与融合,充分展现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质,最终在相同的历史土壤中,绽放出不同的银幕奇葩。

[参考文献]

[1] 齐星.泰坦尼克号大写真[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3

一、引言

“You jump,I jump!”杰克和露丝在电影中的对白成就了至高无上的爱情,多少人把眼泪都送给了《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的灾难是真实发生的悲情故事,泰坦尼克号是由英国制造的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游轮,号称“永远不会沉没”,然而最终灾难还是发生了――1912年4月15 日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顿开往纽约的第一次航行中,在北大西洋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造成1521人葬身海底,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1997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再现了当年的真实历史。

二、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叙事策略

《泰坦尼克号》采用的是叙述的叙事策略,电影播放的画面都是由年老后的露丝叙述的。露丝把和杰克的相识、相知到泰坦尼克号发生事故和两人的生离死别细细道来。这种回忆讲述的方式在当时的好莱坞电影中十分新颖,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后来的《恋恋笔记本》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开头是年迈的男士为一位女士读日记,日记记录的就是他们两个人从年轻的遇见、恋爱到后来分开、怀念的过程。

露丝的回忆是片段性的,给人一种断裂感,这种断裂感让人在历史和现实、在时间与空间中交错。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让沉重的气氛有了一丝缓解,我们也能体会到即使时间都过去了几十年,露丝女士的悲伤依然萦绕在心头。正是这种断裂使得影片摆脱了平铺直叙的枯燥,通过对露丝的回忆进行加工和组装营造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故事趣味,给人更多回味和思考的空间,提高了电影的质量和效应,也打造出了电影的厚重感。

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杰克和露丝执著的爱情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在影片的最后,浑身冰冷的杰克瑟瑟发抖,但是依然微笑着温和地和露丝说着话,露丝趴在甲板上充满爱意地看着杰克,杰克给露丝讲述他顽皮的童年,和露丝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仿佛两个人下一刻都能获救,杰克的眼里没有悲伤。画面一转,老年后的露丝在讲起这些时,眼睛里是平静的,她抬头望望,像是依然期待和杰克美好的未来。爱能成为永恒就是这样的时刻吧!永远充满向往,永远热爱生活,永远热泪盈眶。就是这样交错的画面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冲击和震撼。影片的高明之处就是这种时空的交错,总是在故事即将达到高潮的时候画面调转,云里雾里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营造了一种千回百转、意味深长的美感。

三、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文化解读

(一)至高无上的爱情

泰坦尼克号的灾难是最浪漫的灾难,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唯美爱情。1912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由南安普顿开往纽约,“白富美”露丝小姐和她的未婚夫登上了这艘船的一等舱,他们要去旅行。贫困却又机智的穷小子杰克因为和人打赌赢了一张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船票。杰克满心欢喜,一路飞奔上船。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觉就是一见钟情。百无聊赖的露丝站在甲板上眺望,杰克发现了这个迷人的小姐,并被她深深地吸引。而露丝却因为看透了未婚夫的势利,想要挣脱包办婚姻的枷锁寻找真正的自由,她准备跳海求得解脱。杰克发现了露丝的不对劲,挽救了露丝。露丝的目光也落到了这个英俊帅气的穷小子身上。异性的相吸是对方身上和自己有一样的特质或者是对方身上有自己渴望拥有的特质。杰克带着露丝去三等舱玩耍,露丝真正感受到了快乐和自由。

两人彻底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一次晚饭后,在露丝的卧室杰克为露丝画了一张的肖像画。两人又偷偷地跑进储物间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对方,他们在最本真的欲望中达到了爱的巅峰。两人在甲板上相拥说着爱的誓言,但爱的誓言也遭到了考验。现实是“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即将沉没!影片向我们传达的是船会沉没,但爱却不会。露丝两次放弃了登船获救的机会,她疯狂地寻找杰克。死亡在两人的爱情面前显得那么卑微,那么渺小。杰克和露丝拉着手凝望对方,不离不弃。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露丝,他始终微笑着和露丝说话,露丝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冰冷的海水一点一点夺走。爱在这一刻至高无上!爱是真诚的,是圣洁的,即使多年以后露丝提起杰克仍是充满爱意和怀念。

(二)人性中的真善美

如果《泰坦尼克号》中仅有爱情,那么它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能够震撼我们心灵的还有人性的魅力,它的真善美最为珍贵。船长作为泰坦尼克号的负责人,是最先知道船要沉没的人,他可以最先逃走,但是他没有。船长恪尽职守到最后被无情的海水吞没。再看2015年在长江翻船的“东方之星”,最先被救出的就是船长。泰坦尼克号上的乐手沉着冷静地弹奏着他们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曲Nearer My God To Thee,整个氛围被苍凉空寂所笼罩。画面一幕又一幕地展现,即使甲板倾斜得越来越厉害,即使人们被灾难吓得失声痛哭,即使死神一步步地逼近,音乐一直在悠扬哀婉地延续,直到泰坦尼克号彻底沉没。生命的严肃和人的尊严在大西洋上永存。牧师沉静地对着基督教徒们说:“兄弟姊妹们,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信主,有了永生的信念,不用惧怕。可是船上还有不少没有信主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和他们争用逃生设备。”信仰让人平静,宗教让人超脱。基督教徒们听从了牧师的教诲,表情凝重地站在甲板上唱起了《上帝离我们更近了》的圣歌。这首歌不仅唱给自己听,逃生的人们听了也变得心情逐渐平静,他们秩序井然、文明有礼地登上救生艇。

《泰坦尼克号》引发的不仅仅是我们对爱情和人性的赞叹,还有电影背后关于责任的思考。在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文化水平和人的素质也应该加速提升。能登上泰坦尼克号这艘豪华游轮旅行的一般都是达官显贵。但是身份地位、家庭资产并没有成为人们争先逃生的理由。在海中葬身的1500人,大多数都是男士。他们懂得绅士礼仪,恪守着“女士儿童优先”的原则,即使在死亡面前,礼仪依然当道。全球最大的百货公司创始人斯特劳斯、世界著名银行大亨古根海姆、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媒体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男士都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儿童。他们深知责任比生命更重要。古根海姆给妻子留了一张纸条:“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个畜生,我会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除了杰克和露丝可歌可泣的爱情,还有其他夫妇的爱情也是扣人心弦的。很多夫妻在即将别离的时刻在甲板上深情相拥,吻了又吻。无奈灾难太残忍硬要把他们分开,最后丈夫都微笑着把妻子送上了救生艇。还有的女士死活都不愿上救生艇,虽然不能和丈夫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能和丈夫同年同月同日死,她们死而无憾。笔者想到在2015年6月9日河北沧州特大的枪杀案中牺牲民警的妻子因为无法承受丧夫之痛,选择了跳楼轻生。很多人都说她是个不合格的母亲,可谁又能理解她心中对丈夫的深情。逝者为大,无须多言,我们祝福他们安息。

(三)壮丽的艺术表现力

《泰坦尼克号》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叫座的电影。电影中有至高无上的爱情,有人性的真善美,还有壮丽的艺术表现力。即使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可能也赶不上十几年前《泰坦尼克号》的制作水平。《泰坦尼克号》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给人视觉上极致的享受。卡梅隆不愧是好莱坞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泰坦尼克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经典。华丽的头等舱,精致的人物,如画卷般的海上风景,细腻的人物描写,《泰坦尼克号》的艺术表现堪称壮丽。

看完《泰坦尼克号》的人们几乎都有一种感受,《泰坦尼克号》以一股巨大的难以言传的力量征服了我们,触动了我们的心弦。所有的人随着剧情悲喜交加,完全沉浸在一种极为复杂的怀旧与追忆的情感之中。那些经典的画面让人永生难忘。平静如镜子一般的大西洋,单纯、美丽、洁净,放眼望去是蓝天碧水,还没有开始航行,心就跟着滑翔的海鸥飞走了。追逐嬉戏的海豚在水面跳跃,杰克兴奋地大叫:“看,它们跳得多高。”杰克向远方眺望,他向往新的国度,他舞动双臂,他要拥抱自然,拥抱蓝天,拥抱未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杰克的怀抱之中。杰克放声大喊:“我是世界之王!”当太阳逐渐沉入水中,海中的玫瑰色变成纯金色,船上的栏杆变成了粉红色,清爽的海风轻抚着露丝的发丝,露丝在呼吸当中感受到一点点自由。夕阳照射下,露丝娇柔的面庞和袅娜娉婷的身姿发出熠熠夺目的耀眼光芒,女性的神圣与美让人感动得无法言语。杰克带着露丝迈上台阶,他从露丝的后面拥抱着露丝,伸开双臂感受爱与自由。露丝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翻腾跳跃的浪花,悠然自在的白云,低空飞过的海鸥,身形矫健的海豚。露丝与杰克一样展开双臂,她被这美景感染,她激动地叫喊:“我飞起来了,我飞起来了,杰克。”杰克在露丝的耳边轻轻低语:“飞吧,飞吧,我的约瑟芬,坐上飞船和我一起翱翔吧。飞啊,飞啊,我们已经飞上了云霄。”《泰坦尼克号》中太多太多这样的经典画面构造了这“永不磨灭的典范”。

四、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历史情景与现代描述泰坦尼克号海难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灾难。1912年4月14日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了大西洋的冰山,2个多小时后,船体断裂分成两半永远地沉入了大洋底部。由于缺少救生艇,1500人葬身海底。泰坦尼克号是和平时期死伤最惨重的一次海难。《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是卡梅隆根据史实改编,再加上影片的叙事策略――年老的露丝讲述当时的情况,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如果仅仅是一场灾难,人们只会感受到被死亡吞噬的压抑。而卡梅隆运用现代高明的制作技术对历史进行完美的编排,使人们在灾难中感受爱的伟大和死的深沉。现代的观众对于纯粹爱情角度叙述的故事已经司空见惯,而影片通过将爱情故事叠加在极具震撼力的历史灾难面前,渲染这个爱情故事的纯美和温情,创设出一个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爱情悲剧,从而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五、结语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泰坦尼克号》是可以让人看一次哭一次的电影, 是永不褪色的记忆,是永不磨灭的经典。《泰坦尼克号》采用的是叙述的叙事策略,电影播放的画面都是由年老的露丝叙述的。露丝把和杰克的相识、相知到泰坦尼克号发生事故以及两人的生离死别娓娓道来,缔造了划时代的典范。在重温《泰坦尼克号》的经典之余,笔者还有更多关于“东方之星”的思考。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更要深思人性、良知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白玉.英文电影《秦坦尼克号》禁忌语翻译研究[J].电影文学,2008(06).

[2] 曾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女权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08(03).

[3] 蒙.我心永恒――电影《泰坦尼克号》赏析[J].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2009(08).

[4] 於娟.传奇的爱情――评电影《泰坦尼克号》[J].大众文艺,2012(05).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4

在西蒙·斯涅克的《从为什么开始》里面有这样一种发现,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唯有那些明白“为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所以,新时代的品牌传播不仅仅要告诉客户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而且要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提供他们这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精神和品牌故事。老品牌之所以有勇气复兴,一定拥有值得大家回忆的东西,有一些能打动客户的一些东西,一定有让客户有一些喜欢自己的理由,不然还不如直接推出一个新品牌。

而《泰坦尼克号》则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点,它给了我们“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去看。一般来说,一个以剧情为主的电影看一次已然足够;但一个故事,只要时机切合,我们却可以听百次而不厌。而泰坦尼克号实际上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在100年前发生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存在,不仅仅让其品牌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100周年纪念这个节点,我们就像回忆历史一样去看一部已经看过的电影。

一段记忆要刻骨铭心,一个故事要打动人心,除了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广被认可的情感内涵。不管泰坦尼克号的剧情多么跌宕起伏,它给大家讲述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用我们一句成语就是“患难见真情”。那种追求自由、跟随内心、不顾一切为对方的爱情,是我们内心的渴望,是我们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去重温这部电影的最根本原因。

跟泰坦尼克号一样,我们的老品牌在复出的时候,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精神,讲述自己的故事。品牌必须有人的情感,不然就没有复兴的意义和机会。事实上,我们的品牌在这一块都曾经做出努力。百年润发给大家的主要记忆点在于周润发的那条经典广告片和给老婆洗头的经典画面。所以,2008年百年润发重出江湖的时候,依然保留了那个画面,只是周润发换成了刘德华。而在前段健力宝以一个网络微电影《寻找80后回忆的纪念馆》启动新一轮的品牌造势活动,希望通过唤醒80后对健力宝的记忆来帮助实现品牌复兴。而刚刚高调复出的红旗轿车开展“红旗记忆”微征集活动,强调红旗作为国庆阅兵车的故事,希望以此强化自己的“国车”形象。这些老品牌在复兴时候“恢复记忆”的做法,基本是上如出一辙。

顺应时代文化的需求

品牌要复兴,不单单需要唤醒客户的回忆,因为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感叹,更需要的是呼应客户的关注,能够消除客户的不安,能够给客户的生活带来希望,能激励客户更好地生活。一句话,我们的品牌故事和品牌精神必须要能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社会中的一切都在急剧的变化当中,一切都让人难以预测,这造就了社会集体的焦虑和不安。而泰坦尼克号正是为我们这种不安而来,它通过值得相信的爱情故事,给了我们这种“相信”,这种美好,这种希望,给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而难以得到的理想中的爱情。同样,我们的品牌要成功复出,我们不仅仅要让大家记起自己,更重要的是要问自己能为我们的客户做点什么?我们的品牌能引起人的关注吗?能打动人吗?能激励人吗? 健力宝勾起80后的怀念之后,能真正为我们80后的现实做点什么?说点什么?红旗轿车,没错,你是民族的骄傲,你是国车,你让我们回忆你过去的辉煌之后,有没有鼓励和帮助我们成为“国人”,让国人成为世界人?百年润发,在集体的焦虑之下,在夫妻日益平等的家庭模式下,你让我们帮老婆洗洗头,真的能帮助我们打动老婆吗?再优美、再感人的记忆,也应该回到时代的文化当中、客户最现实的需求当中。

拥有刷新品牌的战略新品

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因为感动而消费只是一种怜悯,因为理性而消费才是一种爱”。真正要让我们的客户再一次爱上我们,我们必须拥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新瓶装旧酒的把戏在营销3.0时代已经行不通了。回忆不是我们选择的理由,我们不能生活在回忆中,光靠回忆只能得到片刻的安慰,而不能求得消费的安全和满足感。所以,品牌是老品牌,精神可以不变,但必须通过产品创新给客户带来新感觉,这样的品牌才会摆脱怀念一下就死的命运,真正实现品牌的复兴。而百年润发的突破之所以未能成功,我想很大的因素是没有给到客户新的产品。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5

廖旭翎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心情大概轻松复杂皆有之。他是20世纪福克斯中国公司的市场总监。当初在接到这个市场策划的时候,还真让他犯过难。这样一部剧情完全没有改变的片子,甚至连那些穿帮镜头都原封不动,还能开发哪些思路?而14年前,2D版《泰坦尼克号》已经在中国创下了3.6亿的票房神话。

3D本来是那个理所当然的卖点。20世纪福克斯专门拍摄了一段幕后花絮,记录卡梅隆的拍片过程。突出了卡神为了完成最完美的3D效果,不惜花费重金,利用三维特效重新绘制了部分镜头,与300位工程师奋战60多周。“之前有过一些仓促赶制的2D转3D的电影,都 不是很成功,我们必须要与它们加以区别。”廖旭翎说道。卡梅隆本人就是3D的最好代言。他还专门为中国影迷录了一段视频,承诺“视觉上会有震撼效果”,不仅灾难场面,连那些感人的情节,也可以通过3D让人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但事实最终证明,除了字幕和深海气泡,3D效果可以略过不提。在情人节和伦敦首映礼上配合海外发行做的前期宣传,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北美本土市场也对这部片子缺乏热情。“3D不能作为主打了,我们要激发中国观众对电影的情感共鸣。这部电影对很多人来说,是他们接触的第一部海外大片,对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大家一起来怀旧,会是个不错的主意。”廖旭翎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所以你可能就看到了那个“14年前,那个陪你看这部电影的人,是否还在你身边?2012你将牵着谁的手一起重温经典?”20世纪福克斯在新浪建了3D《泰坦尼克号》的官方微博,这是它们的宣传口号。热门话题很快在人群中传播起来。一些明星也参与讨论,在微博上忆苦思甜。于是,全民自发加入,成为《泰坦尼克号》的义务宣传员了。

这早在廖旭翎的预料之中。在打出怀旧牌之前,他曾经调研过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反应,其中观众年龄的跨度从13岁到50多岁。而微博用户把这部电影与自己的青春回忆联系在一起的居多,也是因为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出生的这群人正好在那段时间看了第一部好莱坞大片。

如果廖旭翎什么都不做,可能《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也能让这次3D版本获得不小的市场反应。但明星产品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营销,反之,把像《泰坦尼克号》这样声名在外的产品营销出去,并不比任何新产品的营销来得简单。

《泰坦尼克号》对“70后”、“80后”来说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不仅是好莱坞的大场面、大制作给人造成的感官冲击,还是这种“爱情神话”第一次制造的公众话题效应。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1997年那种街头巷尾的议论你都不可能不记得,当然,还有那首《我心永恒》。

用户的力量被广泛发挥的时候,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有一段《泰坦尼克号》泪奔版MV在网上疯传,在这段网友自发的创作中,杰克和露丝在片中没有生死离别,而是白头到老。新的话题又酝酿起来,那当年的杰克和露丝现在怎样了呢?莱昂纳多和温 斯莱特今夕的对比图被大肆传播,还有温斯莱特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惊呼:“我们真的很不一样了,他胖了,我瘦 了。”

还有对“裸戏被删”的讨论。廖旭翎记得,4月6日一次大范围的媒体看片会结束之后,各家媒体就开始炒作裸戏被删。“如果要找两部片子之间有什么不同的话,这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廖旭翎说。各种嘲讽和戏弄蜂拥而至,焦点集中在那段原本也只不过一闪而过的镜头,一些人开始怀疑影片删减幅度更多,而看过的观众则在网上“辟谣”,表明删节的戏份其实微不足道。

但这些都比不过那个“广电总局”的回应。这并不是20世纪福克斯宣传的一部分,事实上,这是一个网友在微博上的一条微博:“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我们担心播放此片段时观众会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的头,造成纠纷。出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考虑,我们决定删除此片段。”但此微博被一再转发的时候,原本后面带着的“假新闻”字样却消失了─这条假消息先后经历了国内媒体、《卫报》、CNN等国外媒体的一路传播,直至最后卡梅隆自己作出了回应。

在这些讨论蔓延开来的时候,如果你再在电子商务网站上看到关于《泰坦尼克号》衍生产品的宣传,你多少会觉得这部电影的宣传无处不在。淘宝网上搜索“泰坦尼克号”你会发现,相关的搜索结果多达4000多个。很多衍生品都打出了“3D”的噱头,比如3D立体泰坦尼克号模型、3D雕刻沉船打捞木盒等。

今年原本就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京东商城主打的是那颗“海洋之星”,推出珠宝首饰抢购活动。旅行社也推出一系列活动,4月10日,一艘载有440名乘客的泰坦尼克号纪念邮轮将在英国故地重游。

所有这些营销项目里,获得官方授权的产品只有两个,一个是推出了一套限量版经典款式的显示器品牌,另一个是与南京一家银楼合作,推出泰坦尼克号百年对戒。廖旭翎强调:“《泰坦尼克号》的气质和《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肯定不一样,主打是女性,而且定位应该更高端。我们在授权商的选择上会谨慎一些。”但这部电影的衍生品市场显然要比他想的丰富得多。

对于廖旭翎来说,未来在衍生品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在怀旧元素刺激下引发的购买欲被格外地看好。但那些口口相传的话题效应,则多少在他的意料之外。

另一个做口碑营销的明星产品

你可能记得那个2011年年末就被各大网站报道的光场相机Lytro。Lytro因为其先拍照后对焦的特性而被誉为“最具颠覆意义的相机”。科技博客们早就报道过它的试用体验,还附加使用场景视频。但当这款399美元的相机正式上市的时候,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预期,就成了营销的关键。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6

结冰深海

电影场景中女主角罗丝在海水侵入的走廊里寻找男主角杰克,这个场景是真实取自太平洋海面上。当罗丝跳入水中,罗丝的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是少数能够忍受不穿潜水衣在戏服内直接下水的女演员,入水镜头罗丝的反应都是寒冷的太平洋海水给她带来的最真实反应。

出现幻觉

1996年8月9日,80名演员在加拿大新斯科舍拍摄期间突发肠胃疾病,当时拍摄的画面需要演员们食用龙虾海鲜杂烩汤。警方最初判定为集体食物中毒,但随着患者中出现幻觉现象,警方开始深入调查。警方在对问题食物进行检验后发现食物中含有迷幻药成分,虽然一直未抓到始作俑者,但所幸剧情需要并未让主演们吃到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

杰克的替身

杰克并不是一直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扮演的?至少电影出资方不这么想。詹姆斯・卡梅隆认为迪卡普里奥是杰克的不二人选,但是出资方希望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担任杰克的角色。

我心永恒

恩雅用低吟的歌喉唱着《龙形纹身女孩》,这是导演卡梅隆希望电影主题歌配上的来自爱尔兰歌手的美妙声音。卡梅隆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用他的音乐配上当时还未修剪完成的片段。但最后恩雅拒绝了合作,卡梅隆不得不找到詹姆斯・霍纳,《泰坦尼克号》的经典配乐和主题歌才由此诞生。

快舞

凯特和莱昂纳多在电影开拍前从未碰到过彼此,为打破尴尬,凯特在裸戏拍摄前不断给莱昂纳消除陌生感,邀请莱昂纳多一起跳了1支快节奏舞蹈,不断鼓励他让他放开表演。

真正女主角

格洛丽亚・斯图尔特(Gloria Stuart)她在电影中扮演老年罗丝,她也是生活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期的历史见证者,出演老年罗丝让她在87岁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这是奥斯卡奖史上年龄最大的获提名者。2010年9月斯图尔特去世,享年100岁。

艺术指导

杰克的角色塑造中有一个重要的个人特质:艺术天赋,充满灵感的写生薄和让人们无法忘记的罗丝赤身速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绘画方面的才能并不完美,电影中的图画都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亲自画出来的,特别是罗丝只戴着“海洋之心”钻石项链裸体躺在沙发上。

生命之爱

《泰坦尼克号》最经典的场景中有一幕白发老人在船舱的床上相拥等待海水冲入的画面,这是根据真实资料改编的故事,白发夫妇的原型是梅西百货公司的拥有者依达和伊西多尔,斯特劳斯夫妇。

1个镜头

摄制组和演员只有1次机会拍摄船舱内部海水侵入的画面,船舱内的所有豪华家具和精致内景1次性被毁坏,当导演发出开拍口令,演员和摄影师只有1次机会完成剧中镜头。

演出通知

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Niro)曾是船长史密斯的第一人选,但在准备开拍前,罗伯特・德尼罗突发胃肠道感染疾病不得不辞演。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是导演组在见到凯特之前认为最符合罗丝角色的演员,对于罗丝的扮演者导演组还曾考虑过妮可・基德曼、麦当娜、朱迪・福斯特、卡梅隆・迪亚兹和莎朗・斯通。

诚实的错误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7

电影《泰坦尼克号》以波澜壮阔的场景、优美迷人的画面、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至纯至深的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是这样的: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这艘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 的豪华客轮,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这时,富家女Rose 和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Carl坐上了头等舱;而放荡不羁的青年画家Jack和他的朋友也在码头的一场中幸运地赢得了三等舱的船票,欣喜若狂、欢呼雀跃地跳上甲板。登船的人都想亲身体验一下人类工业文明如何壮丽地征服大自然。[1]

Rose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Carl,打算投海自尽,在关键时刻,Jack一把抱住了她,挽救了她的生命,也拯救了她的心灵。为了排解Rose心中的忧愁,Jack在头等舱的晚宴上勇敢地谈论着自己“享受每一天”的观点,并带着Rose参加下等舱的舞会,在真诚、热情的三等舱聚会上无拘无束、尽情地玩耍,还为Rose画像……让她不断发现生活的快乐之处。Jack顽强的性格以及乐观的精神感染了Rose,使她感受到了充实快乐的平民生活以及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美丽活泼的Rose与英俊开朗的Jack开始渐渐坠入爱河。可是,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开始沉没。这时,“泰坦尼克号”一片混乱,在生死存亡关头,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高贵与卑劣彰显无遗:“让妇女儿童先走”的声音响彻在轮船的上空,几个害群之马也难逃人们的眼睛。经过惊险、辛苦的逃亡,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Jack和Rose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筋疲力尽,最终,Jack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Rose,而自己则在冰冷的海水中被活活冻死,Jack和Rose刚萌芽的爱情经受住了生死考验。此时,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沉船事件,除700多人获救外,1 500多人罹难。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入了冰冷的大西洋海底。[2]

影片《泰坦尼克号》给人印象深刻、久久萦绕在脑海的是Jack和Rose荡气回肠的“生死恋”。片中的插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依旧》) 如天籁般给人心灵的“震撼”,使人的灵魂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净化。影片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可歌可泣的情感、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人们最难忘的还有Rose的眼神,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

虽然之前,Rose在贵族圈里也算是个勇敢叛逆的女子,但她始终没有足够的力量逃脱出来,甚至想要跳海自杀。是穷小子Jack拯救了她,给了她爱的温暖和活下去的勇气,并给了她冲破枷锁的动力,让她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正如老年的Rose所说的那样,无论她做什么样的决定,Jack都会支持她,给她踏实的肯定。因此,老年的Rose对Jack念念不忘,这是因为他们曾经深爱过,更重要的是Jack使她变得勇敢和坚强。Rose曾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He saved me, 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他不仅救了我的命,而且还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拯救了我。)是的,Jack让她找到了生命的真谛,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虽然Jack离她而去,可是,在Rose的心里,Jack依然守候在那里并一直陪伴着她。正如歌词里所唱:You are here, theres nothing I fear.(只要你在,我就无所畏惧。)这就是“爱”!“爱”是伟大的,它是灵魂的融合与默契,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理解,是相爱的人所具有的心心相印。Jack在生死危急关头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她,更从精神上让她重生。所以,Rose在“劫后余生”后坚强地活着,努力地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美好,用最精彩的方式去诠释她与Jack的爱情。这就是爱的正能量!我们也能从老年Rose床头挂着的面带灿烂笑容的诸多照片中,能十分欣慰地体会到Rose已经走出了曾经狭小的贵族圈子,过上了自己真正喜欢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给她力量使她改变并且重生的人,正是Jack。所以,Jack让她一生铭记。

电影《泰坦尼克号》令人震撼、催人泪下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许多荡涤心灵的感人故事以及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深深地镌刻在人们心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海水大量涌入机舱时,为保持船上照明,锅炉房的工人拒绝撤退;在客轮即将沉没时,工作人员视死如归,誓与轮船共存亡,表现出一种空前绝后的勇敢精神;船长在舵舱始终坚守岗位,指挥乘客撤离,直到轮船最后倾覆;机械师在机房沉着冷静地工作,直到船底涌进的海水把他卷走;乐队成员泰然自若地演奏着自己的曲目,直至海水把他们完全淹没;而大部分男士则放弃了逃生的机会,让“妇女儿童先上船”,非常绅士地准备“体面地死去”;为了40年不渝的爱情,一位妻子对劝她上救生艇的人们说:“活着,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3]这些画面足以让我们泪雨滂沱。英国文化非常重视“妇女儿童优先”的社会风气,甚至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也不例外:为稳定人们的惊恐情绪,一位牧师将自己6岁的女儿送上了救生艇,自己却留在了船上;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把自己怀有身孕的妻子送上船,自己则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轮船沉没,而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绅士精神!乘坐“泰坦尼克号”的乘客大多数是英国人,但在所有获救的700多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英国人获救。

临危不惧、处乱不惊、面临灾难而能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这是英国男人的绅士风范,这在英国有着深厚的传统。长期以来,英国贵族和绅士往往被视为社会精英和社会支柱,代表着一种英国精神。回顾英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名人,我们会发现他们许多都是贵族出身或者绅士,诸如:艾萨克·牛顿、拜伦、弗朗西斯·培根、雪莱、莎士比亚,等等。英国贵族的衰落是在20世纪。《教育法案》的出台,为贫民子女进入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贵族学校提供了机会和奖学金。社会的民主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这两所学校不再是贵族子弟的专有学堂。二战之后,贵族文化和绅士精神在英国逐渐消失。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情景,也许是英国绅士精神的最后一次集中体现,我们见证了英国男士优雅、浪漫、体面、尊严、荣誉、勇敢等绅士般的美德。正如“泰坦尼克号”船长的最后一句话所说:“做个真正的英国人。”从这一角度,我们也许更能够理解乐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表现出的那种淡定和从容,机械师所表现出的尽忠职守,船长所表现出的誓与客轮共存亡的英雄气概。[4]

“泰坦尼克号”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记忆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重温经典,认真审视沉船过程中的少数人和事,也会感到一丝寒冷,感叹人在死亡面前是多么渺小和可怜。面对沉船,极度的恐慌使一些人产生种种丑陋的行为,在此情此境表现得一览无遗:执意否决设计人员的意见,消减救生艇数量的总监,自己倒先上了救生艇逃之夭夭;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位大款用钱买通船员和夫人一起跳上了救生艇;一些富人的行径,更是令人发指:他们上船后救生艇上仅有五六人,而满载则是40多人,便下令水手赶紧划走,竟不愿意去搭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即便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更有甚者,为了活命,有人在海里竟然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按,自己靠此浮在海面;出事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当他们看到海面飘着的是穷人模样时,就任其自然“海葬”,看到衣冠楚楚的富人,则马上打捞。人性的弱点显得多么冷漠和无情,影片中,船沉后,20艘救生艇中只有一艘调回头来救人,其他船只则不管不顾,哪怕泡在冰冷海水里有他们的至亲好友,由此看来,这的确是人性的悲哀。不管电影中的故事多么动人,也挡不住那些比冰海还冷的数据:“泰坦尼克号”头等舱的乘客幸存率为63%,二等舱为43%,三等舱为25%。[4]

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抨击了人性的弱点,也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道德伦理虽然对人的行为有着极大的约束性,但光靠“绅士风度”,是挡不住许多人在生死关头投机取巧和搭便车的。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操行、能力俱佳者,确能获得成功和地位,但是,如何让他们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仅仅依靠善意的期待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仰仗必要的法律法规。

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歌颂了Jack和Rose之间凄美的爱情,令人动容、魂牵梦萦的爱情成为影片的主题。“泰坦尼克号”开始沉没时,Jack凭着冷静的头脑和非凡的胆识带着Rose寻找生机,落入海水后,Jack把Rose用力推上一块木板,自己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为他心爱的女人守望着那份幸福而又不幸、短暂而又漫长的爱情。面对满天繁星与大海上奄奄一息的生命,想到这一诺千金的真爱,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两个年轻人用生命的壮举演绎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之歌。面对无可选择的悲剧命运,沉醉于一生所爱,为生命伊始和结束都赋予坦然和美好,也许是渺小的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最大的抗争。

影片也高度赞美了英国人的绅士风范。在爱德华七世时代,那是社会上推崇绅士风度的巅峰时代,英国文化非常重视“妇女和儿童优先”的社会风气,甚至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也不例外。 “让妇女和儿童先走” 让我们看到了危急时刻英国男人对于弱小生命的尊重, 也从中看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让我们脆弱的心着实温暖了一把。至于在沉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丑陋的人和不和谐的因素,他们一定会在公众的指责和深深的愧疚中受到灵魂的惩罚。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相信这种丑陋行为也会伴随“泰坦尼克号”一起葬入大海。我们的社会定会更加光明、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剑.泰坦尼克号里的“绅士”灾难[N].南方都市报,2011-10-02.

[2] 杨宗.泰坦尼克号生死恋故事[N].扬子晚报, 2008-08-21.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8

《红与黑》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小说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为背景,以平民知识分子于连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社会顽强曲折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他近乎疯狂的个人奋斗历程。《泰坦尼克号》是1997年摄制而成的好莱坞电影巨献,获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影片以1912年世界超级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为背景,讲述了男主人公杰克在船上邂逅了少女露丝,两人出于对贵族秩序和资本社会虚伪本性的共同反叛而坠入爱河,最终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于冰冷的海水中,演绎出一曲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于连和杰克都是悲剧故事中的主角,两人有着异曲同工的经历和共同的时代烙印,也有着全然不同的悲剧成因与价值意义。透过于连和杰克悲剧的比较,或许可以让我们得以窥见人性挣扎与超越的过程。

一、悲剧的含义与审美价值

悲剧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美学范畴,通常表现的是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愿望,以主人公的失败或者死亡而告终。恩格斯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悲剧的出现是由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1]。在悲剧中,主人公从事的事业往往是符合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或者他们身上具有某种正面素质,他们的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进步力量和邪恶势力相差悬殊,暂时不相匹敌,因而遭到了失败或者毁灭。

悲剧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审美效果。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悲剧主人公代表的往往是进步正义的事业,所以他们的失败或毁灭常常能引起读者在经历、心灵、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对邪恶势力的愤恨和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怜悯,激起读者对崇高理想的向往。悲剧蕴含着严肃、庄重、崇高、壮烈等内容,能使人在悲痛中奋发振作,得到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畅快,使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从而获得难以言传的审美。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没有一种诗像悲剧这样强烈地控制着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尚的享受。”[2]悲剧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欣赏悲剧是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

二、于连和杰克悲剧的相似性

(一)小人物:出身背景相似

于连和杰克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于连出生在小城维立叶尔郊区的一个锯木厂家庭。他幼时身材瘦弱,常遭父兄打骂和奚落,并常常受到社会的歧视。杰克15岁时就父母双亡了,四处为家,随遇而安,靠打工赚钱。

于连和杰克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极为相似。《红与黑》副题是“一八三零年纪事”,表明于连生活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9世纪初叶的法国各种严酷的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存,到处充斥着猜疑和欺骗,社会风气荒谬而沉闷。《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此时正值垄断资本主义疯狂积聚社会财富的时期,旧有的贵族等级观念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杰克生活在一个被金钱与血统双重挤压的时代里。

(二)女人缘:人物经历相似

18岁时,于连到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家中担任家庭教师。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于连以追求市长夫人的方式来报复市长,最终获得了德・瑞那夫人的好感。他与市长夫人的关系暴露后,被迫来到巴黎。于连因聪明和善于谄媚,得到了极端保皇党领袖木尔侯爵的器重,又以渊博的学识和优雅的气质,赢得了侯爵女儿玛特儿小姐的爱慕,抓住了实现野心的跳板。

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赢到了乘坐泰坦尼克号的船票。在船上杰克拯救了不愿嫁给虚伪卑鄙的未婚夫卡尔而打算投海自尽的露丝,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为排解露丝心中的忧愁,杰克带着她不断发现生活的快乐。后来“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悲剧。杰克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露丝,自己则沉入了海底。

(三)叛逆性:个性特点相似

于连虽然出身卑微,但他聪明好学,意志坚强,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于连的梦想,致使自视甚高的于连隐藏着的仇恨心理爆发出来。即使对于爱情这样的人类最纯真的情感,于连也仅仅把它看成是对上流社会的报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于连对世俗社会的反抗和叛逆。

杰克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但他同情底层民众,对上层社会充满了鄙视和不屑。当他和露丝相遇后,杰克平民式的自由和快乐深深地吸引了露丝。在卡尔追杀自己时,杰克毫无惧色,带着露丝在泰坦尼克号上到处躲避,用他的执著对抗着眼中只有金钱和等级的卡尔所代表的上层社会。杰克不羁的、高傲的灵魂是对那个冰山一样触目惊心的时代的反叛。

三、于连和杰克悲剧的相异性

(一)悲剧类型不同

根据悲剧所涉及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悲剧分为四种类型:表现各派力量之间正面冲突的英雄悲剧;表现家庭复杂的伦理关系及爱情悲欢的家庭悲剧;表现渺小的底层民众和庞大社会之间冲突的小人物悲剧;难以逾越的客观规律与社会法则造成的命运悲剧。

于连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于连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他野心勃勃却四处碰壁,激发了于连发自内心深处的坚决抗争。但在那个扼杀一切生机的复辟时代,他只能扮演一个逆叛者的悲惨角色,成了与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他憎恶教会的虚伪卑鄙,蔑视贵族的权威,对资产阶级的污秽财富十分鄙夷。于是他对复辟社会进行了报复性的绝望的反抗。由于孤军奋战,缺少明确的政治理想和目标,所以于连必然遭到失败,最终走上了断头台。难以逾越的社会法则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限定,决定了于连的悲剧只能是不断挑战风车的堂吉珂德式的悲剧。

杰克的悲剧则带有史诗般的英雄悲剧色彩。英雄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常具有崇高的品质,肩负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充盈着殒身不恤的精神追求。杰克心地善良,追求崇高,勇救跳海自尽的露丝,和露丝一起反抗虚伪的贵族意识和资本主义金钱价值观念,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露丝的心灵救赎。《圣经》中圣徒约翰用河水为基督进行了洗礼,将救世主带到了人间;而杰克用冰冷的海水和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露丝进行了一次心灵洗礼。由此看来,杰克的悲剧应当属于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悲剧。

(二)悲剧成因不同

从人物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上看,性格、命运和社会因素对具体悲剧的影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在于连的悲剧中,性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于连卑贱的出身使他常常受到社会的歧视,这使得于连形成了敏感、怀疑、脆弱而又坚韧的性格。他时刻牢记着自己与上层社会之间的巨大落差,对生活持以怀疑的态度,用他那异常敏锐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用拿破仑的英雄主义来武装和鼓舞自己,为维护自己的个性而与整个社会作战。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于连脆如薄纸而又坚如钢针的性格,在如铁幕般笼罩着的时代面前最终败下阵来。

在杰克的悲剧产生上,社会因素占据了上风。造成露丝和杰克两人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因为撞上冰山这场灾难,更多的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撞上冰山,是因为建造者基于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至上的过分自信和驾驶者想要登上报纸头条的虚荣心而致使巨轮全速行驶的结果,可以说,杰克悲剧投射出的是20世纪初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时代缩影。再从社会观念的角度来看,这艘豪华游轮上到处洋溢着高傲的贵族气息和虚伪的资本价值观念。杰克遭受卡尔的追杀是传统观念对自由追求的挤压,杰克把生之希望留给露丝,自己却甘愿被冻死的结局正是优雅的中世纪骑士风度的延续。

(三)悲剧启示不同

悲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一个悲剧人物,“个体的悲剧性超载范围愈宽,所挑起的矛盾冲突的冲击波就愈强,悲剧性的抗争就愈显得惊心动魄,审美价值就愈充分。”[3]虽然于连和杰克的悲剧同样令人心旌摇荡,但二者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却是不同的。

于连的悲剧展现的是私欲对人性的侵蚀。由于生命没有了价值根基,灵魂无所归依,因此于连的人生危机四伏。于连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尊与自卑、正直与虚伪、反抗与妥协、约束与放纵的内心矛盾之中。自我价值实现的巨大动力,驱使于连内心深处潜藏的仇恨与野心暴露无遗。“他将出人头地作为自己的目标,但他越是接近这个目标,就越是远离做人的标准,于连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迷惘。”[4]今天处于物质时代的人们依然面临着种种诱惑,实现自我价值是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的终极追求。而一旦没有了精神信仰的支撑,人就会贩卖自己的灵魂,沦为纯粹的物质奴隶。于连的追求、奋斗和失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始终要坚守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性。

杰克的悲剧赋予我们更多的是崇高感。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杰克坚强的性格,他虽然不名一文,但他不乏底层民众所独有的纯真与博爱,而这些优良品质奠定了他的价值观基础。在认识露丝之后,杰克并没有产生通过她跻身上流社会的企图,和露丝的交往仅仅是因为对自由境界的追求。特别是沉船之后杰克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露丝,杰克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了海底,也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上。《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我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不单在于表现这艘声名狼藉的船的戏剧性毁灭,更是要揭示人类在黑暗中的信心和勇气,颂扬人类精神的无限潜力以及揭露人类的丑恶一面。”[5]文学具有三大永恒主题,即战争、爱情和死亡。《泰坦尼克号》把爱情放置于死亡的特殊环境进行考验,让观众透过爱情看到了人性的崇高。杰克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爱情的神圣,唤醒了人们对爱情的超价值思考,激荡出人性的终极关怀。

如果说于连还在个人主义的人性漩涡中苦苦挣扎的话,杰克已使人性的善良超越了世俗的羁绊而几臻完美。于连和杰克的悲剧在时刻拷问着我们那颗徘徊在利己与利他边缘的灵魂,烛照着我们内心深处某个深邃阴暗的角落,告诫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植根于崇高的精神台地,否则就会迷失在追求纯粹个人价值的泥沼之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6-347.

[2] [俄]别林斯基.美学・诗的分类[J].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962(03).

[3] 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9

由于对饮料行业的熟悉和多年糖酒会的经验,我公司取得开封花生集团98年全国春季糖酒会的全权,双方进行了友好而愉快的合作。

“一见钟情”花生乳是我国最大的花生专业综合加工企业开封花生集团出品的天然蛋白饮料,该产品口感清香甘甜,四季皆宜,老少俱喜,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前景看好。该品牌巧借成语,耐人咀嚼,有情有味,易读易记,使人联想,便于发挥,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和煽动性;质量、信誉、口碑俱好,价亦实惠;并且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但目前市场品牌纷乱,鱼目混珠。加之其宣传不力,没进入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整体策划阶段,企业资金也相对困难。

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调研和对糖酒会的观察,建议对方不宜作太多实效不大的广告投入,不必为火热的离谱的糖酒会广告再贡献一把“柴禾”,而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憋足劲好好在郑州放一炮;企业亦不甘为糖酒会之“广告海洋”中打几个“水漂”。于是双方约定,先从郑州市场做起。

在郑州甚至全国市场,“一见钟情”花生乳的主要及重要的竞争对手是开封隆氏集团出品的“隆氏”花生露。“隆氏”以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抢占市场,势头较猛。春末夏初,饮料的黄金季节来临,广告、促销大战正策划于密室、运筹于帷幄,一触即发。郑州,作为省会,市场容量大、辐射性强、影响面广,但目前销售情况一般。

我们经过认真翔实的市场调研,根据“一见钟情”花生乳所蕴含及表现的品牌文化,决定策划“以情先入、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胜人”的代号为“情感风暴”的营销活动,意欲引发绿城 “花生饮品大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全线严阵以待,苦苦寻找市场契机。忽有“战报”传来:《泰坦尼克号》即将隆隆驶入中国。3月25日郑州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耗资2.5亿美元,席卷全球,囊括11项奥斯卡金奖,票房收入已达11亿美元的美国经典爱情篇《泰坦尼克号》已隆隆驶入中国,将于4月9日在郑州各大影院隆重推出,从而拉开《泰坦尼克号》河南站之序幕。我们意识到,这是绝无仅有的天赐良机。吸引亿万人众目光的《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个缠绵悱恻、摄人心魄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浓化了人们近一个世纪的情感,作为“一见钟情”之“情感风暴”的一个情感载体、促销载体,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这是近几年来媒介与观众最为关注的大片,必把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甚至中老年观众的好奇心、观赏欲煽得烈火似焚,整个郑州也将笼罩在《泰坦尼克号》所带来的浓烈氛围中。何不借助《泰坦尼克号》这一公关宣传、新闻炒作的绝佳时机,借力发力,借势造势,借“船”出“海”,必将商机无限。有效组合各种背景要素,让“一见钟情”搭乘《泰坦尼克号》,引导观众的情感热潮融入“一见钟情”的故事与产品中,汇进花生饮品,进而提高产品知名度,培育认知度,强力深入市场,打开崭新局面。

整个实施过程我们秉承避实就虚,创意取胜,突出新、巧、妙,主张少花钱、多办事,小投入、大效果,采用平面和立体交叉的方式,由点成线,由线组面,点面俱到,巨细无遗,全方位启动,集中力量重磅出击、轰然而来,由让人回味萦绕、深刻恒久。在电影拷贝上贴片广告15″,河南共6个拷贝,郑州首轮6大影院约800场左右。电影贴片广告是一种新颖的价格低廉而又实用的媒体形式,15″电影贴片广告800场的费用,在省级卫视台AT段只能潇洒6次而已。在郑州奥斯卡、中州、人民、河南、中原、建设、群艺宫、凤凰、东方红、黄河等10大影剧院悬挂“一见钟情/爱无止境”、“泰坦尼克号上一见钟情/无论生死离别爱你终生”横竖条幅。每院上映该片前10天,各有2名礼仪小姐身披企业绶带进行“一见钟情”饮品现场推介咨询服务活动,散发有关资料,每院每天让观众免费品尝饮料数罐。同时和电影发行公司联合举办“征集广告词”活动。与《大河报》联合举办“一见钟情杯·我看《泰坦尼克号》”有奖影评活动。并且在《郑州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河南日报》新闻报道,同时配合终端的条幅、陈列、品尝和促销活动,将“一见钟情”进行到底。

通过以上策划和执行项目的事实,在上述影院看过《泰坦尼克号》和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并了解了“一见钟情”饮品。一见钟情的品牌文化与《泰坦尼克号》的主体情节溶为一体,产生水乳交融的情感共鸣,“一见钟情”也随着《泰坦尼克号》驶入观众(消费者)心灵深处,成为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进而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见钟情”鲜明、统一、整体的高品质形象深入人心,取得了信赖感。用区区15万元的代价,强力启动了郑州市场,实现了销售上的大突破。而且,随着这一影响的延续和辐射,对其他地区的销售起到渲染和烘托作用。

泰坦尼克经典台词例10

这次灾难被看作是一个决定性时刻,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爱德华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人们原本就知道两年后战争即将打响。朦胧的和平演变成了混乱,血腥的战争。

世界上最大客船的沉没也从它本身产生了一个行业――一个世纪来不断销售的纪念物品到对残骸的搜寻和发掘研究。正是这次事故使得航海业安全规则得以重新书写,并最终导致海上人生安全公约的出台,同时,一个新的国际机构得以诞生,来监督该公约的实施。

这座具有隐喻意义的冰山倒塌了,不仅仅是这艘船在其荣耀的处女航行中的沉没,同时还预示着人类傲慢的雄心壮志。面对严酷的现实,一系列的错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船上内部交流及与其他船只的交流不畅通、救生艇太少、超速等组成了悲剧的发生。

大西洋上的这次灾难震撼了全世界。这不仅仅由于伤亡人数多(超过1500名,应该被记住,其中700名是船员),并且由于这次灾难是想象不到的,这次灾难今天被称为“黑天鹅事件”。从去年发生的事件看,这种想象不到的事确实有可能发生。那些勇敢或愚蠢的人已经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了2012年的预测榜上,无疑受到地震、海啸、欧元区危机及“阿拉伯之春”的影响。

“泰坦尼克”危机让人们把目光关注到南北极的发展趋势,因为现在在冰山水域航行的船只每年递增。生态旅游及观看鲸鱼诱惑着成百上千的游客勇敢地来到这冰冷的环境中,这儿的营救、打捞和海上救助资源贫乏。对现代科技、管理和安全措施的信任,使得他们不会成为“泰坦尼克”号的延续。到目前为止,只是有一些轻微的擦伤。但是随着北极区无冰时间增长,巡游船数量剧增(在2010年350艘船拜访了格陵兰岛,这与2000年的只有几艘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警示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灾难仍会发生,“泰坦尼克级灾难”的警告应继续被听到。

如今的大型邮船船能运载6000名乘客及超过2000名船员。使得“泰坦尼克”变得相当渺小。因为它只能运载3500名乘客,而那天晚上它只载运了2224名乘客。这些巨大的海上移动宫殿,能容纳21个游泳池,因其太大的关系,他们需要特别设计建造码头。在这个自我封闭的行业里,这些多楼层的大型邮船、巨型矿船和超大集装箱船在海上航线上的表现很少引人关注,尽管他们仍然可能激起公众的想象。

对于航运的度量不仅局限于船只的尺寸:它的繁荣与萧条、财富和损失的故事都在走向于史诗般的等级。那些记性好的人应该能回忆起1960和1970年代油轮大亨因为当时“黑天鹅事件”而崛起和陨落。另值得回忆的是1980年初的大萧条和十年中的典型故事,在1985年6艘巨型油轮,每艘以500万美元被买下抛锚等待,到1989年以原价的四倍转卖。这种神奇的资产游戏是不是目前危机的市场低迷的源头令人值得深思。

现在许多人认为ULCC(巨型油轮)已是进化的尽头,除非能够证明更加具有规模经济效果,这已是它们服务航线的极限尺寸。事实上,ULCC术语又是VLCC,已被用于表示超大集装箱船(Ultra large Containership Carrier ),与他们的邮轮同伴有相似的吃水限制,这样只会让刚刚了解了VLOC(大型矿砂船)、Valemax (淡水河谷型),Chinamax (中国型)的海事技术人员更加迷惑如何进行相互替代、转换。(为了省心些,术语建议把 Madmax “疯狂型” 留到将来吧)

同样地,去年年底金融时报中发表有几封信抱怨报纸上海事术语的滥用。尤其,词组“hard astern”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full astern”,可以用来比喻航运业的状态。

1912年灾难100周年和目前的欧元区危机正好同时发生,和航运市场危机这样巧合会让媒体充斥着这样那样的比喻。应密切注意并需要去检查他们是否井然有序,而没有在未知的水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