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7 23:17:55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1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我们欣赏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二、解题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林家铺子》《子夜》 《春蚕》《秋收》 《残冬》等小说。在这篇散文里,茅盾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三、品读全文

四、合作探究

(一)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二)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五、阅读迁移

朗读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你会发现它们像一首现代诗,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在理解这篇散文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洁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主题。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2

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重点是由老师转向学生,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指导者、解答者。课堂所有的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心带领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针对这个目标,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问题设置吸引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创设情境时,恰当、耐人寻味而又环环相扣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课堂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课堂中,老师上课时直接就和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热情很难被调动起来,更不用说课堂学习兴趣。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问题的有效设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问题设计得精彩、新颖,就会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听课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上好这节课奠定基础。

如《白杨礼赞》中的一系列问题:1.标题中“礼赞”是什么意思?由衷的赞美之情。2.请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感情朗读。语句: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实在”“绝不”“高声”等词饱含无限感慨和赞叹,情感炽烈。3.从这些重要的抒情语句可以看出白杨树的总特点是什么?不平凡。4.白杨树的总体特点是不平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这个特点的?白杨树的“不平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外部形象:笔直向上,力争上游(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滑)(2)内在品质:坚强不屈,有斗争精神(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笔直”“绝无”“一律”“紧紧”“片片”等词形象地写出白杨树的笔直向上、力争上游;“虽……却”“哪怕只有……却”关联词语具体展示了白杨树坚强不屈、富有斗争精神。5.品读课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感官的美的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文中白杨树有着怎样深刻的象征意义呢?作者赞美白杨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意在赞颂守卫家乡的哨兵,意在赞颂组织和领导他们的中国共产党。白杨树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整篇课文在问题设置上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这样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有一个渐渐深入的过程,更好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二、从多媒体使用吸引学生

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台或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从而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

从多媒体使用角度吸引学生,主要是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以便形声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东西有直观的认识。试想,在教高尔基的散文诗《石榴》(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时配乐朗诵,肯定比一般的范读效果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幻灯片、小石潭的方位、概貌、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3

讲到共产党人的形象,通常人们脑海中会冒这样一些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率先垂范,敬业争先,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品德感化人等。在当前即将迎来建党90年之际,为了解人们对散文中的共产党人形象的看法,我们的调查小组特开展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典型个案访谈法、PRA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次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广区域为调查点,展开实地调研。本次调查“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的共产党人形象”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88.8%。问卷回收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分析所采用的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状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59.7%,女性所占比例为40.3%。

2.年龄分布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为17.5%,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48.7%,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22.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1.3%。

3.学历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学历是小学及以下的占13.2%,学历是初中的占23.9%,中专/职高/技校/高中的占17.5%,学历是大专的占9.6%,本科的占29.6%,硕士及以上的占6.2%,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4.职业或身份。被调查对象中,职业或身份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占14.4%,是国有、集体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的所占比例为3.4%,是教师、科研人员的占7.6%,军人、武警、警察的占9.6%,是私企或外企管理人员/职员的占4.8%,是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的占7.0%,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占19.4%,是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学生的占10.7%,是离退休人员的占7.3%,是自由职业的占4.5%,是无业/下岗的占3.1%,是农民的占5.1%,是村镇干部的占1.7%,职业或身份是其他的占1.4%。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职业涉及面广。

5.政治面貌。被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28.5%,派人士占13.2%,无党派人士占44.5%,其他占13.8%。

6.月收入情况。被调查对象个人每月总收入情况如下: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所占比例为40.0%,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的占29.3%,在2001-3000元之间的占15.5%,在3001-5000元之间的占7.0%,在5001-7000元之间的占4.5%,在7001-9000元之间的占2.0%,在9001元以上的占1.7%。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中,各收入水平均有,但以收入水平不高者多,这也与我国当前民众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吻合。

7.日常居住地情况。被调查对象日常居住地在农村的所占比例为27.0%,在乡镇的所占比例为32.4%,在县级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7.3%,在地级城市的所占比例10.4%,在省会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3%,在直辖市的所占比例为0.6%。总体而言,居住地分布较广。

二、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分析

(一)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情况分析

1.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调查发现,选择偶尔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占49.6%;选择主动去看的占28.7%;选择不会看的占21.7%。可见,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偶尔会看的人较多。

2.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调查中,在问及“你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吗”时,选择知道一部分的占44.5%;选择经常会看到的占30.1%;选择不知道的占25.4%。可见,多数人还是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的。

3.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调查中,在问及“你最难忘的一部描写共产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是什么时”,选择“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占33.2%;选择“胡少安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侧影》”的占8.7%;选择“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的占9.0%;选择“李星华的《‘三一八那天’――回忆我的父亲》”的占11.0%;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占8.5%;选择“臧克家的《向着黄河笑》”的占7.0%;选择“丁玲的《速写》”的占3.4%;选择“刘白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占3.4%;选择“的《可爱的中国》”的占2.8%;选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占6.5%;选择“谭士珍的《将军柳》”的占0.3%;选择“谢觉哉的《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的占1.7%;选择“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的占2.5%;选择其他的占2.0%。可见,民众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

4.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调查中,在问及“散文的描写都比较柔美,但柔美中共产党员的形象却坚如磐石般刚毅,以下你最难忘的共产党员形象是哪位”时,选择的占37.5%;选择的占34.6%;选择雷锋的占16.9%;选择闻一多的占7.0%;选择焦裕禄的占2.8%;选取其他的占1.1%。总体而言,民众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

5.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散文《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调查中,我们摘录了这段文字,调查民众看到这段文字的感受,结果发现,被调查者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坚强,力求上进”的占40.8%;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顽强不倒,勇于进取”的占38.9%;选择“白杨象征着北方农民,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用质朴的生活态度不断奋进”的占16.3%;选择“白杨只是在北方一种很普通的植物”的仅占3.9%。可见,绝大多数人看到《白杨礼赞》中的这部分文字感受都非常深刻。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2.0%。总体上来说,多数民众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是有一定影响的。

7.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没有过分夸大,远离现实的占25.9%;认为有,但不多的占59.7%;认为很多的占8.7%;认为不知道的占5.6%。总体来说,多数人认为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还是基本贴近现实的。

8.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是否缺乏艺术感染力”时,认为缺乏感染力,人物形象干巴巴的占25.6%;认为有感染力,但不多的占35.2%;认为很多有感染力的仅占30.1%;认为不知道的占9.0%。可见,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多数缺乏感染力。

(二)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基本情况归纳如下:

从对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评价调查分析来看,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开展关于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比赛,提高普通群众对散文关注度

要通过散文写作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散好者进行写散文作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对散文的理解。通过举办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比赛,同时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教授、文学爱好者,发展群众来欣赏散文作品,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员形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社会发展步伐,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二)免费发送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给人们群众

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谋求发展上。在机关组织中组织实施“送书”活动,开展创建“欣赏散文作品、了解党员形象”等活动。通过对关于党员形象散文作品的阅读、学习、交流,提高机关组织中共产党员素质,树立党员形象。同时,组织实施了散文到百姓家的党建活动,扩大群众关注面,也积极带动普通群众提高认识。第三,普及优秀散文教育,建立一个可以供民众阅历和思考的平台,让散文作为一种形式渗入民众的大脑。

(三)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树立党员在人们群众的优秀形象

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树立优秀形象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一是在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二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在纪律上的先进性。通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争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周永学.谈谈共产党形象问题.[M].北京;《党课教育中心》丛刊,2009.

[2]何西来.面对历史的考验.[M].《清明》,1984年01期.[3]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4

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色彩无处不在。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不仅丰富了我们认知的世界,而且也会使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的合理调适和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缓解机体疲劳和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更大的行为活力,这就是色彩力。 教学中色彩力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受到色彩力更大的影响,因为有实验表明:未成年人对色彩的敏感度更高,产生的感受更强烈,由此引发的感知反应和行为也更明显。学生的自制自控能力较弱,色彩等外界因素会在他们身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形成与其对应的感受体验和行为取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营建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色彩环境,利用色彩力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色彩让教室成为一片广阔的天地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个环境里,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有声教育之外,还会受到教室色彩环境的无声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置身于教室的色彩环境里,色彩会通过各种感官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使他们无意识地形成一定的精神状态、情绪反应和行为取向,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率。因此,调适好教室的色彩是学校和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首先让教室的墙壁是白色的,这有利于学生视觉的空间扩大。但如果墙裙子过高,色彩明度过暗,会影响学生的空间感,使他们如坐井中,产生束缚感,自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精神和情绪状态。其次,墙上的附属物,如条幅、板报、班训等。如果高于学生的坐位,明度过暗、彩度过高就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自然不会有活跃的思想和行为状态。最后,室内的陈设物,如讲桌、课桌、卫生角等的色彩如果明度过暗、彩度过高会使学生产生阻碍感。我们不能把教室的色彩设计得过于繁冗沉厚,应该多采用一些中性的亮色调,以此减轻色彩力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色彩让教师成为一道和谐的风景 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关注的对象,服装色彩往往成为关注的中心。俗话说:远看色来近看花。教师的服装是具有色彩力的。它会作用于学生的感知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体来说,教师的服装不能过于艳丽,鲜艳的色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也不能过于单调,单调的色彩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服装的色彩应顺应学生的感受,符合课堂氛围和教学内容,从而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能。 可以利用服装色彩调整一下自己的感观年龄:年轻教师可以增添一些明度稍暗、彩度稍低的色彩,这样可以多一份老练和成熟;老年教师可以倾向一些明度稍亮,彩度稍高的色彩,这样可以多一份敏锐和活力。其次我们要把服装色彩和所任学科结合起来。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色彩具有引导思维方式的潜在力。我们应该利用这以联系,让教师的服装色彩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需要。通常来说,明度较高,彩度较高的暖色调,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活跃,所以文科教师的服装可以倾向于这一色彩;明度较低,彩度较低的冷色调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梳理,所以理科教师的服装可以倾向于这一色彩。 教师服装的色彩既要符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又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只有调和好教师服装的色彩,才能使教师成为课堂中学生眼前和心理一道和谐的风景。 三、色彩让板书成为一方肥沃的田园 板书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它的一端是教师的设计、整理和书写;另一端是学生的感知、学习和记忆。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板书的设计。在板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为板书着一些色彩,使教学内容得到一定的表现,从而通过色彩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不同的事物有各自的色彩特征,学生的认知感受需要这种色彩的呼应,以达到心理与客观事物的契合。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生字与色彩结合起来,例如“日、月”可以分别用红、黄色书写,“天、地”可以分别用蓝、绿色书写,再如讲《海底世界》时,可以在适当的地方用蓝色书写。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增添了文字的亲和力,而且也缩短了文字与客观世界的距离,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我们应该用色彩突出重点,深化主题。色彩有引人注目的效力,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情感情绪。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能突出中心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正确定向迅速集中到主题上来。例如《白杨礼赞》书写课题时“白杨”二字用绿色,“礼赞”二字用橙色,不仅表现了白杨树的勃勃生机和黄土高原的贫瘠,而且也表达了对白杨树坚忍不拔的礼赞之情。最后,我们应该用色彩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色彩的光谱中看,色彩是有层次性的,也是按从积极到消极的顺序排列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感受上的层次性,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展示给学生。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5

在今天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却依然笼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阅读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语文课没了语文味儿,文学课没了文学味儿。

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注意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正如学者袁振国所说的:“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重视阅读准备,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提供并鼓励学生检索相关资讯。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在教学设计上,针对不同作品的特点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设计

如在设计《白杨礼赞》一课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散文阅读,在了解散文中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2.结合《醉翁亭记》,(写作训练)《在那颗星子下》引导学生体验美好的思想感情,去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感受山水之美,感受师生之间纯真的情感。

3.教材注意到整册的特点,在学习枯燥的议论文的同时欣赏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散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开发智力,熏陶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几个意图,按照由知识到技能、情感,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展开。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进行猜测、想象和假定

通过调动和推动学生进行有兴趣的自主阅读,从而建立他们的阅读自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

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白杨美在何处”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来得出白杨树的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三美”,即景象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再接下来则让学生找出表现“三美”的句段加以三层次练读、悟读、品读,去感悟句式美、用词美、语段层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这样,训练语言、培养情感都落到了实处。“练读”、“悟读”、“品读”实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精读,而且这是精读的深入,它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在“读”法上产生了一些变化,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三、在教学小结时,要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重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回顾,引导他们联想、比较正在阅读和曾经阅读的文本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如:在学习了《白杨礼赞》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并做出评价:

1.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白杨树的?

2.找出每一方面最能说明其特点的词语?

3.这些词语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4.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句与二、三、四、五句是一个什么关系?

5.文章最后两句显然是对这一段的小结,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词语?

6.从“倔强挺立”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表面上是写白杨树实际上是在写人,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看,白杨树的枝、丫枝、叶、皮有什么内在的含义,如果是说人的话,那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

7.由此可以看出文章表面是写树,其实是在写人,树也好,人也罢,总之白杨树的外部特征是什么?内在气质又是什么,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6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叙文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中考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较大,因此理清思路,有效复习,让学生通过复习整体掌握记叙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题目,辨别类型

记叙文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题目是“文眼”,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如:《背影》是写人的,《忆读书》属叙事,《春》、《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白杨礼赞》是状物的。显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1)抓线索:线索是文章结构的核心。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都可为线索。阅读时紧紧把握住线索就容易掌握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如《囚绿记》叙事线索: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感情线索:作者对“绿”的喜爱。找到这两条线索,就明确了课文所写的两方面的内容:叙述孤旅生涯“囚绿”的过程;借常春藤抒发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2)明确记叙的顺序:常用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顺叙,有表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或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倒叙,主体部分要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因此开头有引出事件回忆的句子。插叙部分都在文中,有起止的语言标记。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理清了记叙的顺序也就理清了思路。

(3)寻找过渡句(段)、中心句:记叙文中过渡句(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揪住了过渡句(段),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如《白杨礼赞》在写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时用了两个过渡段——“那就是白杨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串起了全文。中心句位置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出中心句就能理清结构层次。如《白杨礼赞》第五段,只要明确了中心句是“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形美和神美都是围绕“力争上游”来写,那么语段“总分式”结构就清晰了。

3.分析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内容

(1)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和材料安排的特点:搞清记叙要素,有助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事件的本质;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更为突出。如《山中避雨》讲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故事。时间:前天。地点:三家村。人物:“我”、两个女孩、三家村的青年。起因:游玩遇雨。经过:避雨拉琴,三家村青年和唱。结果:与三家村青年惜别。详写拉琴和唱,略写遇雨惜别。揭示“乐以教和”的主题。

(2)分析描写的方法及角度:

第一,(写人叙事类)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特别是小说,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因此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应紧紧扣住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是通过对鲁提辖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及围观的人反应表现鲁提辖的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第二,(写景、状物类)景物描写常涉及观察角度(俯视、仰视、平视)、描写顺序(远—近、整体—局部、外—内等)、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及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阅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把握事物特点。如《竹林深处人家》作者从三个立足点,多角度观察竹林美景:远望竹林(平视)——竹林如海;深入竹林(仰视、平视)——如隧道似屏风;登临竹坞(俯视)——除了竹还是竹,三个观察角度表现了竹林广阔、茂密、深沉的特点。

(3)分析议论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表达方式虽以记叙、描写为主,但也有抒情议论,这些抒情议论常常起到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竹林深处人家》“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的了。”这些抒情的语言蕴涵了作者对竹乡人家闲适、安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点明了题旨。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7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来。因此,抓住散文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

设计导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可以诱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把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散文来说,导语更要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和写作对象。所以,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全文都紧紧地围绕“盼春”、“绘春”、“颂春”写景抒情那么我就将导语设计为“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这则导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春题散文诗,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背诵了两首描写春光美丽的富有优美意境的古诗。学生听了这段导语,已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境地,还没读《春》,就已沉浸于浓浓的春意之中了,这样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春》的艺术意境之中。

三、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

教师的范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一般来说,散文有几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如清丽婉约型、活泼明丽型、慷慨悲壮型等。相应地,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确定不同的范读风格,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例如清丽婉约型: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流含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范读时,语调应轻柔、舒缓,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活泼明丽型:这类文章欢快流畅,活泼向上,作者的热情激畅,在文字间,如朱自清的《绿》范读时,语调应活泼欢快,热情洋溢,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慷慨悲壮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恨中寓悲,悲中含恨,悲歌当哭,抨击时政,就应该深沉肃穆。语调沉痛,造成一种慷慨悲歌的气氛。

四、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写高原,写白杨,都能抓住其特点,运用贴切的词语来描写。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广”,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扣挠,对抗着西北风”。着墨不多,但把白杨树高大、坚强、挺立、奋发向上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作者遣词造句精炼形象,饱含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8

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众多名家作品,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在构建“问题导学”模式时,教师要结合名家作品的特色之处,抓住文本学习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借助问题去感悟品味文本,与作者“对话”。

如在学习苏教版《三颗枸杞豆》时,如何抓住“我”与三叔的两次会面这个关键“点”,设计“质疑”点,从而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富有哲理的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三叔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赋予的启示?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我抓住三叔的语言关键点与学生“对话”。如“我”与三叔的第二次对话,我引导学生质疑“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合适吗,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理解太阳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飞快流逝。“捉住太阳有什么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体会要珍惜时间。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为什么三叔说“我”也是“太阳”?太阳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指出如果能珍惜时间,虽然没有办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三叔的眼里,“我”还是个孩子,“我”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学习,“我”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可以说,文本以《三颗枸杞豆》为题,意在让学生体会文本深层的含义,看似简单,要理解它的哲理却难,但只要教师能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设问,就能有效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盲区”。

二、在解读困惑“点”追问,突破思维障碍

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但有些文本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或者文本的内涵较为深刻,当教师借助问题进行有效引导后,学生的思维还是处于相对困惑的状态,如果教师的问题导学就此结束,学生就无法深入理解文本。及时追问要求教师正确面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收集课堂的动态生成,有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二次提问,从而借助问题击起探究千层浪,从而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获得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如苏教版《孔乙己》一课,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孔乙己揭示的社会意义?如何习得本课在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上的精妙之处?小说描写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由于孔乙己离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要理解这个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困难,课堂探究前,教师让学生搜集科举制度相关材料,为课堂探究作铺垫。当学生对小说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设置问题:本文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请找出相关的语句细细品读、体会。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有的抓住肖像描写体会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有的抓住服饰的细节描写体会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等。但如何让学生从深层次分析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悲剧?教师及时追问:孔乙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周围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从而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社会制度层面,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呐喊”,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啊?小说的意境和表现的社会意义在学生心中就逐渐清晰了。

三、在疑问“点”反问,化解思维难点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9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得很明白:“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然而,当前的课文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以下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一视同仁,篇篇必讲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阅读面广。有些教师就容易患得患失,总是放不下心、放不开手,对自己学生的语文能力预计过低,对讲读与自读课文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总认为上课讲得越全越好。但这恰恰是弊端的所在,我们只告诉了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诚然,直接将阅读结果告诉我们的学生能缩短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锻炼机会。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视自读篇目为“闲”文。一些教师认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是“闲文”,反正不用考试,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置自读课文于课堂之外,结果,“自读课文”便成了“自流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视自读,工夫只做了一半。”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够,到头来学生只能“死”读书,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这种态度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应该教,但基于大纲对自读课文的要求,普遍认为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不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要求。这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识未得到强化,自读能力未得到培养。

二、教材体系制约了课堂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的知识正确迁移,从而形成了“教读一自读―教读一自读”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体现由教到不需教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就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教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的文章《雪》等,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透彻领悟的!

当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都以内容组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等,难以实施语文意义上的“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选文,只从内容出发,除少数单元外,基本不顾语言形式篇章结构,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局面。教师能“举一”,却不知道从何处“反三”;或者说,教师只能从文本内容的角度举一反三,与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起了饭碗,置语文的特性于不顾,背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目标。

三、正确处理教材,有效把握课本阅读

同志曾把方法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所举之“一”要带有典型性、代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举一隅”。对于“一隅”这个“例子”要精心选择,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否则“举一反三”就不免沦为一句空话了。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其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是写物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又不约而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此来达到“咏物抒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之放在一起,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可以通过对《海燕》这篇课文的精读(举一),要求学生略读(反三)《白杨礼赞》和《石榴》,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在从“物”到“情”的具体呈现上,《白杨礼赞》《石榴》对所咏之物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手法尽情地展开具体描摹;《海燕》则用更为凝练的图画、更为强烈的节奏,浓墨重彩地表现海燕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组范文,有意识地展现了咏物抒怀的主题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在课堂上“反三”。“举一”的目的是“反三”,如果学生连“一”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就不可能达到“反三”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

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J隋境。这种相似性既可以是在内容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在使用方法上的相似。在相似性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方法以加深对“一”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列出提纲,学生从人物形象上、行文上以及主人公的结局上,去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异同,学生回答都较准确。从人物形象上看,写孔乙己侧重写他的自身思想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通过对几个场面及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写范进则侧重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通过他的疯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来完成。从行文上看,《孔乙己》写了“笑”,笑得悲凉,批判中见同情。《范进中举》虽然字面少见“笑”字,但处处可笑,充满着嘲讽、批判。从主人公的结局上看,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没爬上去和爬上去终究不是一回事,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实质。这里用比较的手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同,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例10

语感既是学好中学语文的重要条件,又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运用的分寸、情味的感受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分层次品读,读中理解生情,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抓住关键性语句,揣摩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及其深刻意义。调动学生感悟各种类型的语言,用形象性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形象语感;用含义深刻的文字培养学生的意蕴语感;用对话、独白式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情趣语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及感观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要想培养语感, 我们必须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象引导,反复诵读,揣摩语言,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感情。

如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本着让学生自主感悟、探究体验之目的,让“读”唱主角,将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音符”,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悟自然的灵性。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如下思考题:①作者写的是“白杨礼赞”,赞的是谁?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呼之欲出的带着特定意蕴的自然环境的?③景中含而未露的目的是什么?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⑤作者写白杨树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读后,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引导学生与其它树相比,使学生知道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揭示出来,充分抒发了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使得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更加丰满。接着引导学生美读,品析想像美。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像,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想像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读后,教师点拨:衬托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最后引导学生研读,探究语言美。让学生认真研读,并潜心品味个别句子。读后,教师点拨四个反问句的连用,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主题逐渐深化。学生在反复品读中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在读中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情感激发出来了,强烈的语感也就产生了。培养语感,一定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让生反复朗读吟诵,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的方法,让生选择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反复读读,说说,想想,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帮助学生凭借想像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转贴于

二、在研读中比较,在比较中研读,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具有间接性的作用,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中介物。读者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深刻内含,就必须进行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中,比较分析是个好办法。比较,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比较如“替换”,“替代”、“删除”等,可使学生感受语言的准确、形象、精炼。

如在教学《囚绿记》一课时,先让学生浏览,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我”在北平邂逅绿、享受绿、囚禁绿、释放绿的回忆,告诉我们 :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课堂上,引导学生们概括出“爱,不是占有”或“爱,不是约束”。“爱”在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都是出于自己对绿的爱。文章对“爱”的描绘花了相当的笔墨,如“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作者很直接地抒写这种感受,“喜悦”“满足”“欢喜”“快活”之类的词语频频出现。但,就是这种“爱”,使“我”产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于是,作者运用了对比来写常春藤被囚前后的变化:被囚前,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展开折叠的嫩叶”,有“纤细的脉络,嫩叶”,会“婆娑的摆舞”;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因为爱,“我”囚禁了常春藤;因为爱,“我”忽视了常春藤的生长规律。“我”把这种爱强加在常春藤上,不容它拒绝,不容它反抗,甚至“恼怒它的固执”。结果呢?常春藤慢慢憔悴,失去了活力。于是,我们明白: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带来温暖,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滋润心田;爱,有时是一种伤害!这个主题充满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它的现实意义。

这样,阅读才能见文生义,见义生情。这样引导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和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学生从中明确用词准确、精炼、形象的意义,既而培养了语感。

综上所述,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嘴动、手动、采用多种形式,引导生去品评体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遵循。让学生处于多形态交往中感知语言,熟悉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感的敏锐性,从而培养了语感。让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在感悟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