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6 23:37:25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1

1.1 陌生细致

萧红曾自己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陌生又新鲜的语言特色指的是小说语言的不同寻常,用一些区别平常的语言来描绘,往往读者初读有些许陌生,但是接触下来却又觉得新鲜奇特。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萧红的《呼兰河传》采用独具特色的语言,一旦深入其中,便会被小说中新鲜奇特的语言牢牢吸引,欲罢不能,细细品读小说,就能体会什么叫陌生却又新鲜。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这是小说中的一句话,作者不说月亮出来了,而是用上来了这样不同于寻常的话语。读者初读起来,有陌生的感觉,这时往往会更加仔细的研读,继续的阅读就会逐渐认同作者的语言,月亮上来了,在《呼兰河传》的小说世界里,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新鲜的感知。作者通过这样一种陌生的语言,传达出了新鲜的感觉,给人耳目一新,增加了小说的阅读快感。《呼兰河传》这部小说语言给人陌生的感觉,但是陌生的语言同样十分细致,没有为了陌生而脱离现实,只要细细品读,就能体会到文章细腻真实的语言特色,不得不被作者折服。许多文人墨客在读过《呼兰河传》之后,都会为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而动容,茅盾曾感慨说《呼兰河传》总的说来极美,但是在美中又参杂着一丝病态,可是这病态却不让人讨厌,反而因为这病态的美更添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感慨。

1.2 率真自然

《呼兰河传》是语言特色极强的一部小说,书的开始,语言轻松自然,让人感觉轻快明亮,越到后来,却散发出一丝沉重。就像源远流长的小溪最终汇入大海,小说语言从头到尾读来未见一分的突兀,如此的率真自然,可是细细回想却又有着明显的变换,让人欲罢不能。伟大的文学家茅盾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他说这是一部让你不得不炫感的小说,开始读来十分轻快,越读心中就会逐渐弥漫起一份沉重,说不出是何时来的沉重,可早已沉浸在呼兰河小镇的风土人情中。小说语言整体来说率真自然,通篇读来,觉得作者像在聊天,又像在叙事,似聊天又似叙事的语言特点,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阅读起来轻快舒服。《呼兰河传》语言的率真自然体现在小说的很多地方,比如说小说里有很多像这样的语句再说那王寡妇,再说那豆腐坊旁边,简单拉家常似得语气,率真自然,语言就像在聊天,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世界的距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呼兰河小镇,仿佛就是身边的故事。语言的率真自然是《呼兰河传》独有的艺术魅力,这是作家萧红独有的创作特色,率真自然的语言总是让人倍感舒服,能让人感知到作者真实亲近的秉性,无拘无束,自然洒脱。

1.3 张力十足,充满趣味

除了陌生细致、率真自然的语言特色,《呼兰河传》的语言魅力还体现在富有张力的描述,充满趣味的文字上。萧红作为东北独具特色的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将呼兰河这样一个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独具魅力的伟大传世之作来源于小说语言的张力十足、充满趣味。富有张力的语言能够拉近读者的内心,充满趣味的文字将读者牢牢吸引,幽默的言辞,松弛有度的文风给小说添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一些语句冷的天,地皮冰裂了。吞了我的馒头。趣味十足,幽默搞笑,无处不散发出语言的魅力。长篇小说在叙述中,语言的幽默感十分重要,就是这样充满趣味的语言让小说更加的有趣。除此之外,小说总的说来张力十足,有松有紧,简单舒缓的自然环境描写,将呼兰河镇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缓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动感欢快的小镇生活描绘,将小镇的风土人情传达的淋漓尽致。这样充满张力、趣味十足的语言特点将呼兰河镇的风景、人物、文化都清晰地表达出来,读者读来,既能被作者的幽默逗笑,又暗暗为小说趣味的语言喝彩。

2格式例外的结构

2.1 散文化的外在结构

《呼兰河传》一书结构不同于寻常,格式例外的小说结构散发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浅显的看来,觉得《呼兰河传》不像一本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呼兰河传》一书不同于一般小说全篇叙述一整件事,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而是将全文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独立的内容,故事的主人物也在不断的切换,似乎没有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呼兰河传》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它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的束缚,作者很大胆,采用了散文式的写法来写一部小说。散文化的结构将小说分为七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有着自己核心的叙述要点,整体上来说,小说结构相互独立,每一章节各成一家,零零散散的讲述着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正是由于作者大胆的尝试,不同于常人的小说结构,使得《呼兰河传》跳脱了传统小说的束缚,这才创造了这样一部独具特色的伟大巨作,散文化的结构特色,清新脱俗,让小说散发出无限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2.2 基于情感的内在结构

总的说来,《呼兰河传》的文章结构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散文化的结构特性可以称为《呼兰河传》的外在结构,而小说的内在结构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流动。《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算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作者以自身的情感基调出发,小说内在的结构就是围绕着作者的情感波动来展开。《呼兰河传》一书在尾声时有提到,小说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是一些关于童年的记忆,无法忘记,就在此怀念,更加证实了这是一部基于作者情感的小说。散文化的结构给小说增添了一份新意,让小说弥漫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围绕感情变化来叙述的内在结构,更是在小说锦上添花,给了文章鲜活的生命力,让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萧红创作《呼兰河传》一书的时候是寂寞的,因此,基于作者低落的情感基调,《呼兰河传》注定会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影响,散发出沉重的味道。再细细品读《呼兰河传》,作者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带有着自身的情感色彩,对于父亲、有二伯、冯歪嘴子等等这些每一个人物都都搜索到作者的感情基调。小说中的风土人情就如作者的记忆,书里书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东北小镇的民俗风情。

3复杂独特的叙述视角

3.1 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觉的相互转换

纵观全文,《呼兰河传》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但是仔细对比,我们会发现小说开篇的前两章,小说主要叙述了小镇的风土人情,四季更替等一些背景情况,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总的说来,《呼兰河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制性视角和第三人称纵观全文视角叙述,两种叙述视角在小说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范围上来说,前两章是第三人称视角,后面几章采取第一人称视角,但是详细的说来,在小说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具体的叙述中通常会两种人称视角相互交叉,起到各自不同的作用,多种人称视角变化将故事叙述的更加详尽。小说中的第五章有一段叙述小团圆媳妇不幸遭遇的情节,虽然第五章主要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但是在具体的叙述中还是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互配合,交替使用。不同的人称视角叙述能够不仅不会混乱,反而让读者对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深刻的了解,激起读者内心的怜悯之心,实现了小说的叙述目的,升华了主题。《呼兰河传》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说,与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是分不开的。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小说中的灵活使用,不仅没有让小说显得混乱无章,反而凸显了每一个叙述要的,将作者叙述的目的更加清晰准确的传达给作者,有时同一件事从不同的人称视角来叙述,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触发到内心最真实的感觉。作者不同人称的灵活使用将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独特的叙述视角是作者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高明之处。

3.2 女童视觉与女性视觉混合使用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2

  《呼兰河传》这本书用朴素清丽、真挚感人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呼兰河这个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我的祖父,家院的荒凉等几个方面。《呼兰河传》这本书对于人们的封建传统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此书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了一个小团圆媳妇的悲惨的经历,讲述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被受到愚昧思想禁锢的人们活活害死。小团圆媳妇刚来时健康活跃,但她的婆婆不停地打骂她,在她看来,小团圆媳妇连鸡都不如,小团圆媳妇“病”了,“好心”的邻居们都来帮忙,希望小团圆媳妇好起来,但人们愚昧的思想却把她害死了。

  除了小团圆媳妇,作者还描写了许多悲剧性的人物。在描写不同的人物和事情上,虽然没有呈现在书面上明确的评论,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故乡人们的愚昧的讽刺和批评。

  虽然作者严厉的批评了故乡人们的愚昧,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的人们始终怀着一种深深的热爱和思念。

  书中还描写了我的祖父。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和祖父一起的欢乐时光。作者小时候,要面对冷淡的父亲和严厉的母亲,所以只能在祖父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我(作者)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我在祖父那里得到了自由、温暖与满足。祖父对我宽容,和我玩耍,教我学诗,表现了祖父对我极大的爱护。在祖父那里,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文中刻画了一个慈祥,和蔼的祖父。这些和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这回忆中,有着留恋,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用自传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和人物,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告诉我们,应该用一种宽广的胸怀来召唤真情与温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600字

  当我打开这本书,我便深深地被它所迷住了,乡下的淳朴风情、农村人质朴的风俗,都让我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呼兰河传》主要描述了呼兰河城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

  当呼兰河城里那大泥坑把人陷住时,旁观的人都哈哈大笑,但到最后,还是会帮助他。当呼兰河城里某一户人家跳大神时,差不多每户人家都要跑过来观看,大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看到这儿,我深感乡下人那种淳朴。《呼兰河传》,反映了当时旧社会人民艰难的生活和辛苦的劳动,但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而不是颓丧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不免有些挫折,在你的心情降到低谷时,不要颓丧,应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用笑容去迎接一切,再大的困难也会土崩瓦解。《呼兰河传》中的萧红,小时候的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全然不知外面世界多么残酷,依旧自己玩自己的,为什么她对待每一天的生活都那么热情?因为她说小孩子健忘,每天都会快快乐乐。是这样吗?不是的。因为她每天都用自己那颗充满热情、激情的心与正确对待每天的态度,才让她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健健康康。

  呼兰河城,你美丽的景色和人们乐观向上、永不屈服的精神,孩子们充满热情与激情的心使我深深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情不自禁。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600字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知道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知道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3

  今天,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它的内容也令我感触犹深。

  《呼兰河传》这本书讲述了三四十年代呼兰河旁一个小镇的风土人情,真实地再现当地人贫穷而又落后的精神。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力,向我展示着一幅又一幅令人感动和同情的画面。

  文章刚开始的镜头便令我感慨万分:东二道街有一个大泥坑,曾经差点淹死过一只马,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上不知抬了多少次,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说将土坑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在他们看来,大泥坑带来了太多的不方便,想尽了各种方法去对付它,却没有人去彻底消除它。而认为不能违抗天命,这不能不是他们的悲哀!深刻地揭示出人们的无知与愚昧!

  住在萧红家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如果有东西不给他吃时,他便会骂起来。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我不吃,你们拿去吃吧!”不过他很喜欢和动物聊天,除此之外他就沉默寡言了!我认为:有二伯不喜欢和人交流,但是喜欢和周围的事物说话,其实是自言自语,一种古怪的表现!而他的骂其实反映出内心的极度不平衡。身处底层的他无家无业,他的骂,他的古怪正是他内心扭曲的一种折射和发泄。

  看完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作者坎坷的人生历程,记忆中的童年,抒写了她的温暖的回忆,教育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22《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近些天,我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曾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呼兰河传》是她客居香港期间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这本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作者萧红儿时居住的地方——呼兰河小城的布居,风土人情,人们平凡的生活,以及:祖父的园子,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故事。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冯歪嘴子的故事:冯歪嘴子是磨房的伙计,他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地工作,待人热情。

  起初人们都夸他勤劳,但当我无意间发现冯歪嘴子与隔壁王大姑娘私自结合并有了一个孩子之后,人们刚开始对冯歪嘴子的赞扬都成了冷嘲热讽,并纷纷投去了责备的眼光,而冯歪嘴子一家仍然过着简陋却温馨的生活。不幸的是王大姑娘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病死了。人们都认为冯歪嘴子要完了,可冯歪嘴子并没有绝望,而是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平静地活在了世上。

  文章并没有讲冯歪嘴子的结局,留给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但这篇故事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冯歪嘴子朴实的品质: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萧红对此精神的赞美,对生活的无限希望,以及对冯歪嘴子一家的美好祝愿。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其实生活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就要看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有的人遇到一次挫折便倒下,再也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而有的人遇到挫折却乐观向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小学生也不正是如此吗?遇到困难,不放弃,抱有不服输的精神,就定能成功!

  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不断努力,前方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美丽的彩虹!

   2022《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这个星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它教了我们应该珍惜生活。

  萧红的爸爸对她很冷淡,妈妈对她也不好,祖母总是用针线刺她,可是,她有祖父,她有后花园,在那儿,是很自由快乐的,相比之下,那位小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好了,小小年纪就长那么高,嫁了出去,就天天被婆婆打,她总是说“我要回家”,可后来,婆婆知道她病了,又掏钱给她治病,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到20岁,就“回家”了。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4

  如果《呼兰河传》真真是萧红的代表作的话,那我觉得我现在可以为张爱玲鸣冤叫屈了。

  《呼兰河传》新版的背面写着“比张爱玲更有才情”,读罢全书,只感觉“很有童趣”,若要论及“才情”,未免太过。身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还会使用“有的....有的....”这种小学三年级的句式来描写前来看戏的各色女孩子,这就让人不能不质疑这位鲁迅先生的女弟子了。萧红之所以广受赞誉,看来也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师傅被推上了文学神坛人人顶礼膜拜,徒弟自然也成了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追随师傅一并位列仙班。这就像是《射雕》里面的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师傅是天下第一不假,至于徒弟,名声很响亮,本事却只是江南七怪一流。

  读《呼兰河传》不难看出萧红童年很幸福,长大了更得以承欢鲁迅膝下,写点流水账回忆录也有茅盾先生怜她寂寞,死后郭沫若还要专门在她墓前大发演讲。张爱玲的童年阴暗,没有光明的爱情史,死在寓所里被房东发现。因成长背景的缘故写出的作品,不喜欢者以“心理阴暗变态”一概排斥之,或干脆把它定型为小资读物,不解其中味。

  庄羽的《圈里圈外》后来再版的时候护封上有“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原作”字样,出版商的把戏,大同小异。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 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 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 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 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风霜雨) 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 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 )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 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亮”……祖父是最关心“我”的人,他 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 月,给“我”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诗, 祖父烤鸭子,祖父慈爱的话语,都是“我”心头 最温暖的感动。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 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时间在流逝, “我”在长大,祖父在变老,终于有一天,“祖父 几乎抱不动我了”,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 离我远去。祖父家的后花园,就像一座象牙 塔,为“我”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 然而园外的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这就更 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

  人,总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园的。《呼兰河传》这 “回忆的诗学”,给予了我们片刻的精神的回归。回首童年,确有千般滋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5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1《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接受在新思想,对比思想愚昧保守的呼兰河人民,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我们应从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珍惜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2一片土地,一栋土楼,一阵吆喝,一个十字口,一座四合院,一阵欢笑,几句家常,勾勒出一幅乡村农家画。你是否还记得青砖红瓦的平房?那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那又臭又脏的猪圈?还有那纯真嘹亮的民歌……

《呼兰河传》是一代才女萧红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充满温情、童趣、娓娓道来式的“回忆性”小说。本书讲述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发生的一些生活锁事,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情趣事。作者用她孩时的语气,为我们展现乡村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还有一个名叫“李永春”的药店、野台子戏,为我们描绘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怪不得作者在书中说,没有什么显眼耀日的装饰,没有人工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的,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在作者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破砖坏瓦的平房前,几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在用轻盈的步伐,跳着皮筋,还有几个野孩子在一起扔泥巴,滚铁环。现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面对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世界,露出自己不自然的微笑,面对领导,面对同事,面对朋友,面对同学。在这乏味的生活下,有谁会知道,近在咫尺的农家小院里,正传来一阵阵欢笑,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收入,很好的条件,没有豪车,没有别墅,但是,他们拥有着坦然的心,无忧无虑的笑容。

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呼兰城的自由,像鸟儿一样快乐,不必拘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同时也看到了当时人的无知、愚昧、迷信,残忍的一面,如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从小体质虚弱,大家都认为小团圆媳妇是妖女,就把她扔进大缸里用热水烧身,跳大神驱鬼,买福帖和吃各种各样的药,用遍了土办法都没能治好小团圆媳妇的病,小团圆媳妇还被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在此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相信科学,不断学习进步,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因为旧时的回忆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才在我们的手中。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3最近,我读了一本萧红创作的名叫《呼兰河传》的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进来旧时代的呼兰河,看到了旧社会时那里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旧时代的不足,领略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在萧红的笔下,她从小就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疼爱,祖母对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园里和祖父相处时,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眼里,祖父是最爱她的。

相对来说,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团圆媳妇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被卖到呼兰河的名气较好的胡家去当童养媳了。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胡家,可胡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人看,把她当成下人,天天让她拉车,干各种各样的重活。看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颤:团圆媳妇才十二岁,她怎么禁得起干这样的重活呢?她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呀?不但这样,只要团圆媳妇有一丁点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尽办法去折磨她。最后,让正是花好年华的团圆媳妇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看到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么忍心这样做呢,人家也是父母养大的,为什么胡家人的心那么歹毒呢?

是啊,萧红虽然有祖父的疼爱,但是她缺少了两个最亲最亲的人的关心和爱护,她怎么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团圆媳妇的年龄,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应该上学读书,可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被卖到了老胡家,受尽了折磨,过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导致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和她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现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萧红和团圆媳妇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五岁的女孩,父母离异了,父亲带着她,又找了一个继母,可是继母对女孩一点也不好。有一次,父亲去上班了,只有继母和女孩在家。过了一会儿,继母让女孩去帮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来。女孩拿过来给继母喝,继母喝了一口,觉得烫,就把一壶刚刚烧开的水浇到了女孩的手上,并找来了扫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继母一点也不手软,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当场休克了。等父亲回来,把女孩送到医院,经过手术,医生说全身都伤痕累累,有七处骨头被打断了。

从古到今,像她们那样的人也有许多。和她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深深地给我们传递着爱。小时候,还动不动就和家里人“翻脸”,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4童年,是充满欢乐的,是充满幸福的,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想,萧红在提笔写下《呼兰河传》的时候,应该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

作者描写了自己和祖父的快乐生活。作者小时候,要面对严厉的母亲和冷淡的父亲,只能从祖父那里得到关爱。作者和祖父一起多了作者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作者在祖父那里得到了自由、温暖与满足。祖父对作者十分宽容,和作者一起玩耍,教作者学诗,表现了祖父对作者极大的爱护。在祖父那里,作者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但当我读到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去世时,我和萧红一样同情她。她才12岁啊!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她本来可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念书,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是呢,她却要为老胡家做苦力,天天拉车,晚上还要受到婆婆的打骂。一个好好的姑娘,最后被他们活活折腾死了,又导致原本人丁兴旺的老胡家惨遭灭门,你说,这是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顿时领悟:萧红和小团圆媳妇的童年是如此悲惨,她们有自我放弃吗?不,没有!她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要幸福得多,我们有父亲疼,有母亲爱,有老师教导,有同学帮助,有朋友陪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快乐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美好的童年生活呢?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请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巨大的财富——美好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6

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我被震惊了,感触颇多。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萧红小时候在呼兰河的童年趣闻,可以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十分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向我们展示出了上个世纪初呼兰河的景色、人物,了解了作者的童年背景。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7

在港之年,萧红完成了她的《呼兰河传》,东北的小城在回忆散文般的叙述笔调中,有着她自说自话的絮忆,但比起茅盾序中所言寂寞,萧红的伊甸,是在不可归的家园废失中给人以另一种生途的思考。

一.代之时间的空间叙事

《呼兰河传》,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没有时间轴,没有情节线索,甚至没有一个可以算得上中心的人物,散文化的笔调,初读来更是让人有几分无所适从。

萧红曾经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象巴尔扎克或契诃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就是漫不经心中谋虑深远的作品之一吧。为呼兰河立传,小说的标题就在暗示着,小说的主体,就是这座东北的小城。

所以我们能看到,小说看似紊乱毫无章法,其实却是将传统的时间线性叙事撇开,以空间叙事来叙述呼兰河小城。

不含尾声,书凡七章。“严寒把大地冻裂了。”第一章就在这般冷冽的气氛中开始了俯瞰地图式的空间叙述。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小胡同,呼兰河的面貌在萧红的笔下渐渐清晰起来,她冷眼旁观呼兰河人无意义却周而复始的生活方式。紧接着第二章则说起了呼兰河的精神生活方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从平面的空间叙述到立体的刻画,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里,你看得见他们嬉笑怒骂里的面孔表情,也看得见萧红暗含讥讽的笔调,她不再置身事外。

随后五章,我们看到了具体的人物出现,我,祖父,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时间却依然是相对静止的。章与章之间,没有弃它不可的状态,萧红只是在叙述呼兰河里的人,每个人离开这个小说,又能继续把故事说下去,他们的故事像平行线,但他们在呼兰河里某个节点同时存在着。这又是抛开时间后的空间叙事。

而这种打破线性时间的空间叙事,带来的是什么?

破碎后,我们看见的是时间消失后静止的,常态的生命状态。不会填平的泥坑像巨大的黑洞,随时准备吸进愚昧的人们,他们却像看戏般为同伴的落坑幸灾乐祸。一块豆腐,好像就是生活里最能发出光亮的需求。生老病死,吃饭穿衣,人们在遵循着千年来的规律,循环着春夏秋冬。时间消失后,生命落入了一个截断面,我们看到其中的峰谷沟壑,却也看到:把一个个截断面重叠,就成了一成不变的呼兰河人的一生,静止的,循环的,无意义的。

在静止的空间中,在日常性的时间悲剧里,一切得到了常态的意义。“时间消失背后隐藏的正是巨大的荒原感和孤独感。”[2]这已经不仅仅是小说所叙述的荒凉的景色,而在于近乎原始的精神荒原,在呼兰河城里,静得可怕的一种寂寥。

二.交错回荡的复调意味

伴随着空间叙事的,是响在小说里的抑扬复调。离家万里,《呼兰河传》本就是萧红对故土回忆所作,而当她回忆,浮现的已经不仅是童年时儿童眼光看待的一切,更有着历经风雨后,她以局外的疏离感重新审视童年的光景。

前文所言,前两章俯瞰呼兰河风貌,后五章刻画呼兰河人,俯瞰时,萧红就采取了全知者视角,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呼兰河,清醒地审视时间消失后的呼兰河截断。而第二章讲述精神生活时,她已然从居高临下的态度中走出,眼看着呼兰河人的麻木,也不禁落入其中,听着跳大神而泪流满面。

而后五章,她更是在儿童视角中表露了爱恨,小说也变得生动起来。后花园,是她回忆中搭建的精神乌托邦,团圆媳妇,她用懵然不知的眼光讲述了她的悲剧,萧红用儿童情感丰沛的视角来叙述故土,这符合她回忆中的童年心境,也以有限制的儿童视角来展现了呼兰众生图的明暗面。

用天真来展露残忍,小说中第六章有二伯就是用此法来刻画。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如影随形的是他自认卑琐的地位。萧红没有直接评价,而是通过童年的“我”好奇的眼光来描述他的古怪,他和厨子间令人发笑却凄凉的争吵,不同人对他的称呼,“我”对这一切好像只是疑惑。但“我”的不解为何都没有提出来?其实是成年的萧红已经懂得了为什么,懂得了有二伯自卑与自尊互相撕扯的心理,所以融入了角的“我”不再问,也在不再问中让我们品出了抑扬的复调。

第四章更是如此。叙述“我”的家,破房,院子,还有里面的人,一切都是按着儿童视角展开,回忆中家里的面貌,明明是角的荒凉态度,却用儿童视角的“我”之口说出,“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一切都了然于心,洞明之外,童言无忌自有一番惊心动魄。段落里错落着:“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融入角的童音,在一次次回环往复里让人感到无限萧索。

这一切明明昭然若揭,为什么要让孩子来说?这仿佛切合萧红的心境。回忆之作是为讽刺、挣脱国民愚昧,她却也不想打破心底留存的对故土的依恋,只是用儿童的视角,天真地叙述故事,让人在童言无忌里读懂那种不愿戳破的悲哀。守着这比一张纸还薄的距离,在这种再次回忆中,故乡还是故乡,却也不是了。

三.以愚昧对抗愚昧

对《呼兰河传》的误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茅盾作序,言其为萧红的“寂寞之作”,认为萧红为己身所累,消极的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不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也有人认为,小说不过是作者在才思枯竭又耻于自怨的境地里,搬出往昔记忆作为写作“救兵”:“萧红已经无力和现实搏斗,她屈服了。”[3]

但依我所看,虽为回忆之作,《呼兰河传》却并不纯是回忆,更不是心境寂寞之作。1937年底,萧红在武汉就已写出了小说的前两章,1938年夏,在武汉的一次抗战文艺界的座谈会上,萧红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而《呼兰河传》,正是向着人类愚昧而开笔的小说。而这种方式,是以愚昧对抗愚昧。

相对静止的空间叙事,将呼兰河引到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的角度。停止了的生活日常,循环往复的生命状态,这幅空间构成的呼兰河众生图,让我们看懂了愚昧,看懂了时间消失后这片土地上无处不在的荒凉。

萧红描摹的这群人,是没有面孔,没有表情的。他们只是麻木的一群人,生命,季节,生老病死,在漠视中被消解了意义。被时代所害,却毫无察觉,这是呼兰河的一群人,也是当时国民的面孔。“同样是群体,《生死场》那麻木的一群似乎仅仅是历史的受害者,萧红写的是他们可悲可同情的一面,而《呼兰河传》的一群则要复杂得多,萧红注意的是这些群体对历史的停滞应负的责任。”[4]

在探讨这份责任的路途上,萧红将呼兰河人的生存境遇用讽刺的笔调洞察,引领我们去看,时代的泥沼怎么裹挟着愚昧的人前进,而愚昧的人又怎么在陋习和严寒中得以残喘。

她选择让人物挣脱而出,自己说话。冯歪嘴子和王大姐就是她给的提示,在前六章的愚昧后,她给的一种以愚昧对抗愚昧的方式。

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和其他人像是不同世界的存在,窗里的他,窗外的人,冯歪嘴子和有二伯就守着一道窗的距离聊天,嘴上说着邀请对方来坐坐,却从未想过打破与外界的这道防线。他与王大姐结合,被贴上野蛮的标签,受尽讥讽嘲笑,似乎只是愚昧者中的弱势一方罢了。萧红却让他不同。视嘲笑为无物,冯歪嘴子只为了养活一家而努力,王大姐去世后,哪怕挣扎也生活着。

但是冯歪嘴子却不是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上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

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5]

静止的空间叙事流动了起来,不再没有时间。时间在愚昧中被消解了,却也在愚昧中重生了。冯歪嘴子是进步的吗?未必。他也是呼兰河众生图里挣扎蒙昧的那一个。可是他却以愚昧来对抗愚昧,以顽强的生命力去抗拒严冬的来临。孩子的小白牙,正是抗争中萌生的羸弱却不可抑制的生命力,是人物自己从符号中挣脱而永不低头的姿势。

在这个意义上,“它让萧红从‘改造国民性’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方案中挣脱出来,成为了萧红自己。”[6]这不再是寂寞之作,而是在抗战年代萧红对“改造国民性”个性化的标志。“我们只能看见愚昧一端,既没有文明的渗入所造成的冲撞,更没有文明的救赎。”[7]而正是在完完全全的愚昧氛围下,在觉醒之前的中国人是如何挣扎的,又将会怎样自我从环境中挣脱,这是比进步性更给人震撼、深思的答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比线性时间叙事更强大的力量,在更深的悲剧感里找到另一种生途的启发意义。

注 释

[1]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1期。

[2]施久铭:《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3]石怀池:《论萧红》,《石怀池文学论文集》。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8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既是中国儒家诗教的原则,又是中国古代悲剧的总体要求。《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赞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该诗表现了自然的情欲与礼仪的钟鼓相和谐的场面,发乎情而止乎礼。从儒家观点来说,悲哀过度,怨恨过头,这都不利于人的七情的调节、社会的安定和天地的秩序。这样,中庸哲学就和文学创作、美学批评结合起来,并规定了中国古代悲剧的基本美学要求:中和之美。

曾经以《生死场》高扬抗战宏音、性格倔强的萧红在历经沧桑的人生起伏之后,在生命的后期,终于回归呼兰河,创作出她最杰出的《呼兰河传》。深入阅读《呼兰河传》,越来越发现这块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瑰宝竟然沟通了中国古代悲剧诗学,具备了中和之美的特质。本文将从叙述视角出发,论述《呼兰河传》的中和之美。因为“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在文学方面,我们所要研究的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某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或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①。叙述视角指叙述者观察的位置和角度,它不仅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感知,而且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呼兰河传》中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交替作用。成人视角是成人叙述者“我”追忆往昔的视角,儿童视角是被追忆的儿童“我”正在经历事实的视角。儿童简单纯净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析的声音在文本中同时并存、轮换,共同影响、制约着文章的审美风格。

一、成人视角统摄着文章的审美基调

在叙述学理论中,一般来说,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故事事件的直接观察者,文本外的作者只能间接地通过叙述者起作用”②。例如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叙述者是酒店的小伙计“我”,这个叙述者显然和作者是分离的。而《呼兰河传》是萧红对故乡呼兰河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具有自传的性质,正如《呼兰河传》尾声中所写:“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这样一来,《呼兰河传》中的成人叙述者实际上就是作者型叙述者,是作者萧红的代言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人称成人叙述者(或者说作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童年往事,那么其所见所闻所感必然远远不同于童年的“我”,这样,原本是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几乎变成了全知叙事,成人叙述者就可以相当自由地出入童年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发出自己的理性评判。

萧红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决定了作者型叙述者在文中的叙述声音,从而节制着文章中的悲与喜,哀与怨,既不大悲,也不大喜,既不大哀,也不大怨。

萧红一生多灾多难。恋爱、婚姻的几度失败,四处流浪的经历,哈尔滨城、商市街上饥寒交迫的生活,两次怀孕生育的妊娠反应和分娩之痛,加上失眠、头痛、营养不良、肺结核病,不幸长期折磨着萧红。然而萧红生性倔强,执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逃离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她断然与萧军分手,她将自己的创作思想由宣传左翼意识形态转向关注人类的愚昧,这些行为何其勇敢!可惜,厄运总是伴随着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她抱多病之身客居香港,从小娇生惯养、在优裕家庭中长大的端木蕻良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处于生命后期的萧红终于获得了对生命的彻悟以及随之而来的平静和坦然。“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③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得到了压缩、积淀和升华,是的,对萧红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一颗平静淡泊的心来写作,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而自叙式的怀旧色彩,进一步形成了萧红审美静观的态度。与现实太接近,常常不容易把握生活的内涵,而只有随着时间的更移形成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后,才能看清它的全部价值。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也为萧红提供了自身情感与题材相熟悉的时间。1938年4月29号下午,《七月》杂志社召开了《现实文艺活动与〈七月〉》的座谈会,萧红认为:“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思恋的情绪。但这多少是需要时间才能够把握的。”这里所说的情感,不再是简单的原始情绪,而是较高层次的审美情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心理距离的拉开,她能够以一种审美静观的态度去忆旧。这样,原始情绪就升华为审美情感,并且在《呼兰河传》中通过作者型叙述者的声音传递出来,统摄着文章的总体基调。

且看《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③,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昏黄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在这段文字中,萧红以简单的句式,舒缓的节奏,对后花园,后花园的老、小主人,有二伯,东邻西舍的当下结局作出猜测与判断。几十年的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就这样悄然而来,悄然而去,这其中蕴含的正是萧红彻悟人生后的平静与淡泊。有了这段尾声,就造成了欣赏的距离,此前文中小团圆媳妇被骂、被打、被烙铁烙、被放到热水锅里去烫去煮,直到被折磨而死的悲剧;长工有二伯孤独、贫穷、饱受屈辱的悲剧;甚至“我”与老祖父、后花园之间充满温暖与爱的人间喜剧都被净化、升华与超越,达到了类似宗教般的悲悯情怀:人活着就是这样无奈,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谁也不能逃脱。

二、儿童视角的运用所形成的童心世界,一方面形成了充满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一方面由于成人视角的干预又显示出深刻与复杂,进一步促成了文章的中和之美

从《呼兰河传》第三章开始,六七岁的女童“我”开始登场,叙述者也由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由几近全知叙事变成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叙述者以儿童感受世界的方式和表述方式表现出儿童对于世界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迥异于成人的别样世界。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④。他们分不清我和你的区别,视整个世界(包括物与人)都是跟他们一样的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物,甚至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一定知道。在天真活泼、好奇顽皮的女童“我”的眼中,人与自然具有了灵动的气息,呈现出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

后花园一派生机,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女童“我”天然形成一种无间的心灵感应。“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大树拍一拍会响,土墙叫一叫会回答,用“健康”“漂亮”来形容太阳底下的后花园,与其说这是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如说这是儿童对世界的真实感觉。

在女童未受世事污浊的纯净眼中,她与其周围的人也同样处于和谐、温暖的关系中。丑陋、凶狠、仇恨、欺诈、复杂都被她的单纯屏蔽了。因此,尽管有“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但对女童“我”而言,“都觉得算不了什么”。这个淘气的小女孩整天和慈祥的老祖父呆在一起。她随着老祖父在后花园劳作,却往往把韭菜当成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成谷穗留着。她跟老祖父学《千家诗》,却将诗句“几度呼童扫不开”大声地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她还和老祖父一同吃黄泥烤猪、黄泥烤鸭,一同游戏,洋溢着天伦之乐。小团圆媳妇被其他人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有病,只有女童认为她好好的,没病,还和她聊天,邀请她一块去玩。偷盗本来是可耻的事,可是旧屋子里“小偷”女童和“老偷”有二伯不期而遇那个场景却写得充满机趣。起初“他的肚子前压着铜酒壶,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墨枣。他偷,我也偷,所以两边害怕”。然后,双方各自打着算盘。有二伯要我“不说”,我希望有二伯“让我把这琉璃罐拿出去”,最终两边达成协议,各自如愿,渡过险关。

“但是,在儿童视角这一叙事策略的实际运用中,要让作者完全将自己从叙述者的身份中剥离出来,用一种纯粹的儿童眼光去审视与体察成人的世界,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⑤《呼兰河传》是萧红对童年往事的追忆。追忆,本身就意味着现在的成人叙述者对于过去的童年生活的干预,这样成人视角就和儿童视角交织在一起,在儿童的叙述过程中夹杂着成人叙述者的理性审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反映出成人叙述者平静淡泊的心态,并统摄着全文的基调。但是,文中的成人叙述者是复杂的,她不能因为自己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就无视呼兰河的现实,放弃自己的理性审视。“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呼兰河人愚昧、保守、迷信的生活方式的讽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生命的感叹。

即使成人叙述者不直接进行评论,读者也能感受到弥漫在小说中的成人情绪,并借助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积累,深入思考儿童叙述者所展示的世界,将文章的主题引向复杂和深刻。《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二节回忆了有二伯挨打的一个场景。此场景完全是运用儿童视角进行观察,而成人叙述者完全隐没。随着儿童叙事者视线的转移,读者的阅读感受由悲到喜,喜而趋悲。

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他躺在院子里边了,而他的鼻子也许是嘴还流了一些血。

这是三十多岁的壮汉对将近六十岁老人的壮举。读者的感觉是愤怒。

儿童叙事者的视线退后一步。

院子里一些看热闹的人都站得远远的,大黄狗也吓跑了,鸡也吓跑了。老厨子该收柴收柴,该担水担水,假装没有看见。

这是描写院中其他人的无视和冷漠。读者的感觉由愤怒转向悲哀。视线继续向前推进,描写有二伯的头部,用的是儿童化的比喻。

有二伯的头部的上一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像西瓜的“阴阳面”。

视线推进到前来有二伯身边啄食的两只鸭子。

那两个鸭子,一个是花脖,一个是绿头顶。

有二伯的阴阳面,两只突然出现的鸭子,这符合儿童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荒唐、有趣、可笑的喜剧感,然而,细细品味之后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残暴,有二伯的老弱、孤立、凄凉和围观众人的冷漠。

鲁迅写于1911年冬天的文言小说《怀旧》,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全知成人视角模式,引入儿童视角,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多样化选择的先声。近三十年之后,深受鲁迅影响,与鲁迅有着父女般感情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将叙述策略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儿童叙事视角和成人叙事视角交替作用,从而营造出文章整体上的中和之美。《呼兰河传》由此获得了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① [法]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A].张寅德.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②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9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发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仿佛瞎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出生命应有的那种绝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非常灵活,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么滑稽怎么喧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欢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详细解释了,她依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正是《呼兰河传》的创作缘由。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之后萧红离开呼兰河城开始逃荒。小说完稿于1940年12月12日,距萧红逝世仅不到两年。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小说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小镇概貌,像画卷式的展开镇上主要的大街、胡同、店铺,以及人们相应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承载人们精神寄托的民间风俗,比如跳大神、常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第三、四章写作者小时候家里的后院景象以及与祖父的短暂生活;第五章一直到结尾分别写了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几个人物的故事。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开篇严冬笼罩下的北方自然景象,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卖馒头的老头在冰雪天叫卖,不小心跌倒,馒头从箱子里滚了出来,有人趁此机会捡馒头离开,老头爬起来见馒头不对数,只是看着那人的背影哀叹:“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人们总是埋怨天气,不埋怨人。

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每逢下雨就变得像炼胶的大锅,粘过苍蝇、蜻蜓、燕子,淹死过猪狗猫鸡,赶路的马也陷进去爬不起来,人们过路也得小心翼翼,还有小孩差点被淹死。人们每隔一阵就要抬车抬马、救人救畜,却总是不厌其烦,而且没有任何人说要把泥坑用土填埋起来,更没有人这样做。因为有了泥坑,大家有了热闹,还可以因此吃被淹死的便宜的猪肉,甚至有马陷进去被救起来后,人们也传言马死了,因为“若不样说,显得大泥坑太没有什么威严了”。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由此可以看出呼兰河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对活着的态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我看来,整个小说一直贯穿着一种“看”的人生观。

呼兰河的民间风俗,比如七月十五鬼节,人们纷纷奔赴河边,看无数河灯漂流的繁华景象,“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或被岸边的野草挂住了,越往下流,河灯越孤寂越少了。人们看着河灯飘远,心里从刚才的欢腾又变为无由来的空虚。人们看河灯漂流,像看着自己的生命。

秋天搭台唱野台子戏时,人们更是从不同地方赶来看戏,分散四处的姐妹、父子都可以借此机会会面。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台下百姓胡打瞎闹。看戏过程中,台上台下甚至会突然间转换角色,台下的人们真吵起架动起手来,而台上的戏子却不为所动,依旧自我表演。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也是在大家集体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后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后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通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采取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灵活,生动有趣,而且每个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可以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开始,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接着看每一家店铺,最后又看每一个人,但一直没变的是那种看的态度,不太近也太远,好像始终有一种合适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认真,之所以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因为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3也不过是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也有一两家机房,也许有一两家染布匹的染缸房,这个也不过是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可以使别人开心的,也不能招来什么议论。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比方就是东二道街南头,那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个很高的杆子,杆子头上挑着一个破筐。因为那杆子很高,差不多和龙王庙的铁马铃子一般高了。来了风,庙上的铃子格棱格棱地响。王寡妇的破筐子虽是它不会响,但是它也会东摇西摆地作着态。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详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这事情似乎轰动了一时,家传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下去了。不但邻人、街坊,就是她的亲戚朋友也都把这回事情忘记了。再说那王寡妇,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至于邻人街坊们,或是过路人看见了她在庙台上哭,也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来的,不过为时甚短罢了。

还有人们常常喜欢把一些不幸者归划在一起,比如疯子傻子之类,都一律去看待。哪个乡、哪个县、哪个村都有些个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疯子或是傻子。呼兰河这城里,就有许多这一类的人。人们关于他们都似乎听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为奇了。偶尔在庙台上或是大门洞里不幸遇到了一个,刚想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转念,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哩!于是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地就走过去了。即或有人停下来,也不过是和那些毫没有记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疯子投一个石子,或是做着把瞎子故意领到水沟里边去的事情。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化子,至少在呼兰河这城里边是这样。人们对待叫化子们是很平凡的。门前聚了一群狗在咬,主人问:“咬什么?”仆人答:“咬一个讨饭的。”说完了也就完了。可见这讨饭人的活着是一钱不值了。卖豆芽菜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最近,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完《呼兰河传》,小说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是团圆媳妇,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

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她拼命的干活,却经常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甚至在她生病时,将她在热水里烫了三次,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这样夭折了。

看完这本书我真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感到痛心疾首,我仿佛看到了小团圆媳妇在热水中的挣扎,仿佛看到了婆婆抽贴时的满脸心疼,又看到了云游真人拿着那些所谓的驱魔道具在那儿折腾。在那个年代里,团圆媳妇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无知残害了小团圆媳妇,与其说团圆媳妇是被烫死的,还不如说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那个时候的社会完全都是灰色的,那时的人可能真的很善良,但小说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残忍、麻木、愚昧和无知,是对生命的冷漠。他们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合上小说,我的心绪回到现实,环顾四周,十分庆幸,我们已经远离那个生命被蔑视、被践踏的旧社会。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集中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价值理性。温站在地震废墟上振臂高呼:“当前最重要的是救人!”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们心中。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愈发强烈地追求自身社会权利,追求正义,平等与公正,愈来愈懂得尊重生命,努力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自从学了课文《火烧云》后,我就一直想看《呼兰河传》这本书了,因为作者把火烧云的情景片段,写得如此唯美动人,早己把我深深吸引,我仿佛身临其境,傍晚时分,我就站在呼兰河的小镇上,观赏着那千变万化的火烧云……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呼兰河传》,再一次被这篇生动而独特的美文吸引,又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东北小镇——呼兰河。

刚开始,作者写了童年时与祖父在后院的大花园里,一起玩耍,一起学下地干活,还跟着祖父学唐诗,充满了乐趣,童年过得似乎无忧无虑,但是我看着看着就觉得后园的寂寞与荒凉。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人们顺应着命运的安排,过着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

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不知出了多少事,虽然很多人嘴上说了一些办法,可就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

最悲惨的人物,就是小团圆媳妇了。原本活蹦乱跳的十二岁小姑娘,却当了童养媳,遭到婆婆三天两头的打骂,以至于生病,婆婆又用当地的风俗:跳大绳、赶鬼、热水汤驱鬼的迷信办法,想挽救她,然而静静地迎来的却是她命归黄泉路。悲剧一次一次地引发,给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和悲伤。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例10

萧红用着细腻的笔触,平静的话语将我领进了1940年的东北,一个没落的村庄。我随着这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的小姑娘萧红,慢慢体会了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个欢乐而又有些寂寞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她,祖父和后院,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抓蝴蝶,蚂蚱,蜻蜓,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她和祖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清早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诗;白天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活看看那左邻右舍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晚上甜蜜地躺在祖父的怀里熟睡去。她和老祖父一起“种田”,一起“收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