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8 08:23:48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1

2消防配电线路的防火设计

在对站房消防配电线路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铁路电力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做了如下考虑。①淮南站属于中型站,消防设备按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应为二级负荷。规范规定,二级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设计考虑将其提高至一级负荷的供电标准,即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设双电源自动切换,从源头提高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②为消防用电设备设计了专用的供电回路,从变电所低压出口处至消防设备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均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设置,即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体系,把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分开。当站房内生产、生活用电等非消防负荷被切断时,仍能保证消防设备的用电。③消防设备均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消防设备的供电在末端配电箱切换,而不是在控制箱切换。设计由一个配电箱放射给多个设备控制箱供电,控制箱再给设备供电,这样,不需要在每个设备控制箱处设置双电源转换开关。④消防配电干线按站房的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支线不穿越防火分区。将站房消防设备的配电按防火分区划分,各自组成一个直接由变电所引来电源的配电系统,不互相交叉配电。⑤对于站房内普通的、非消防负荷,在第一级配电箱(柜)的出线端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指剩余电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是火灾发生后的补救性的被动措施,为了减少损失,而专门针对电气线路故障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前期预警系统。⑥为满足消防配电线路在火灾时连续供电、继续发挥作用的需要,消防配电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

3矿物绝缘电缆

本工程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因为矿物绝缘电缆是目前为止真正安全、环保的电缆。矿物绝缘电缆于1895年由瑞士人研制开发获得专利,1934年法国率先将该技术转化为生产,1968年上海电缆研究所开始研发,20世纪末开始批量生产,具有耐火性能好、工作温度高、载流量大、耐过载能力强、防水防腐、机械强度大、无卤无毒、屏蔽性能强等优点。传统的有机耐火电缆因含有大量有机材料,在火灾情势下是个火险因子,电缆经过燃烧或高温散发有毒气体。矿物绝缘电缆全由无机物(金属铜和氧化镁)组成,即使在1000℃的高温下燃烧也不会产生烟雾、卤素和有毒气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卤无毒电缆,且自身不会燃烧,不会引起火灾,更不会传播火种。其裸电缆长期使用温度为250℃,在950℃~1000℃时可持续供电3h,为人员安全疏散赢得了珍贵的时间。矿物绝缘电缆的直径比其他额定电流相同的电缆要小,因此,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减小一个截面等级使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矿物绝缘电缆的过载能力可达到正常载流量的10倍,若电缆意外被过电压击穿,由于氧化镁成分不会被改变,因此电缆仍可恢复原来的电气性能,仍可正常使用。矿物绝缘电缆的铜护套是很好的屏蔽保护层,既可防止电缆本身对其他线缆的干扰,又可防止外界磁场对自身的干扰。由于矿物绝缘电缆具有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本次站房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结语

淮南客运站房在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风格,力争构筑淮南市的门户标志。配合站房主体工程,消防的配电设计也从方方面面的细节考虑,合理优化线路,为火灾的前期预防与后期救援提供最大保障。良好的消防系统是现代化公共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是整个消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配套内容,也是电气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消防配电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根据消防设备的不同功能、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不同侧重点的配电线路设计,设计人员应该在实际的工程中逐步改进和完善消防设计,力争将建筑中潜在的消防隐患降到最低。

作者:傅瑶 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合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2]TB10063-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2

1 绪论

回顾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电力网的发展,以及当 前我国电力事业的现状,并对我国未来电力事业的发展方向、力网的规模和技术前景展望和预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城镇、农村事业、企业单位顺势起步,用 电量不断增加 设备的陈旧,严重影响了电力的供应,从而制约了我国中小城镇、农村的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2 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阐述

2.1 电气部分、土建部分

电气部分包含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电气总平面布置、变电站总平面规划布置、变电站建筑与结构站用电部分。

土建部分包含土建,水质情况、水文气象、综合楼的布置。

其中联合楼结构建议多采用多层现浇钢筋砼框架及现浇钢筋砼楼屋面结构,建筑整体刚度好,同时在门窗口设置水平拉梁及加强基础梁,以便适合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室内楼梯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板式楼梯。根据所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事故油池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主变压器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所区电缆沟为砖壁少量配筋砼底板结构,采用双面配筋的予制钢筋砼盖板。电缆沟纵向坡度≥0.5%。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综合地质情况和上部结构荷载要求,综合楼框架、主变和避雷针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端承型桩。

2.2 水工部分、消防部分

水工部分包括给水和排水。

变电所用水主要有生活、绿化及消防用水。平均用水量约3m3/d,给水由附近引接,距离约150米;所内消防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生活给水管采用φ150UPVC给水管。所区道路为公路型道路,场地排水采用组织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至无动力污水生化处理池进行处理,经处理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区污水系统管道,排水管长度约为150米;变压器事故排油采用油水分离处理,分离出的水及电缆沟积水一起也排至污水管道。

消防部分要遵守一定原则,本工程消防设计只考虑所区的各类火灾的防止和扑灭,立足自救。本设计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遵循立足国内,中等适用的指导思想,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规范各标准,优先采用防火材料,在加强火灾监测报警的基础上,对重要设备采用相应的消防措施。要注意消防通道,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

2.3 暖通部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暖通部分是空调、通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还包含污水处理和绿化。污水处理措施变电所噪声主要表现为电磁噪声,来源于变压器。设计中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如联合楼内的房屋布置,都已考虑使噪声源对建筑物中运行人员的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对联合楼内生产运行人员集中的地方,从建筑上考虑采用吸音材料,以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所内绿化重点在联合楼周围及围墙边,在联合楼周边适当位置种植经济合理的本地区植物。所内道路旁、空余场地等适当种植草皮绿化。变电所电气设备布置设计确保安全净距,同时采取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以防止对运行人员的伤害。室内电缆沟入口处及地下技术层通至主控制室的保护屏等的电缆竖井和10kV电缆通至室外10kV电缆沟的孔洞采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进入孔洞的两侧,涂刷1m长的防火涂料,以防止电缆起火的蔓延。所内所有的电力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2.4 施工组织大纲

施工组织大纲包含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方案、电气安装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进度、交通运输条件。

3 关于变电站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接线

避免采用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某些变电站的典型设计中的直流系统采用了2台充电机、1组阀控蓄电池的接线方式,这种设计不太合理。2台充电机、1组蓄电池的设计是沿袭原来采用相控充电机、固定防酸蓄电池时的设计思想。殊不知设备情况已发生了变化。

3.2 馈线方式

变电站直流网络的馈线应采用何种形式更为合理,是目前尚有争论的1个问题。D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4.6.1条规定“直流网络宜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l3.3.1.1条规定“新、扩建或改造的变电所(站)直流系统的反馈出网络应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环状供电方式。在用设备如采用环状供电方式的,应尽快改造成辐射状供电方式。”

3.3 蓄电池的选用

目前变电站的阀控蓄电池主要采用2V和12V2种。各有其优缺点。2V蓄电池的优点是电池设计寿命长并且可靠性高。损坏1~2节时可将其短接,不会对系统电压有很大的影响;缺点是造价较高、维护量大、占地面积大。

3.4 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消谐措施的设计

10kV、35kV等非有效接地系统多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因电磁式Tv是1个典型的非线性电抗,当系统发生接地、分合闸等外界扰动时,就有可能因参数满足谐振条件而产生铁磁谐振。

4 结语

变电站设计是个综合系统工程。通过关注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实施模块化设计思路,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使设计方案得以优化,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积,以致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模块化设计理念为变电站设计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助于电网提高建设和管理效率,有利于电力工程设计企业在电力市场改革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DLT5218-2005,220~5O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3]刘伟,许珉,杨宛辉.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图形程序设计方法[J].继电器,2003,3l(11).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3

1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建设意义

新建的110kV泉东变供电面积约18km2,2015年最大负荷将达 49.56 MW,用电量为222.93 GWh。2020年最大负荷将达123.9 MW,用电量为557.6 GWh。变电站采用3台主变(额定容量50MVA)、双绕组、110kV终期3回出线,户外常规布置、扩大内桥接线的方案。工程动态投资概算为4131万元。

110kV泉东变的建设对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于2006年4月15日,面积12832平方公里,随着该实验区建设的顺利进展,“示范园”北片区“科技产业园”负荷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该片区没有110kV变电站分布(“示范园”北片区直线距离110kV茂林变大于10km,),仅靠35kV大卢变1条10kV线路906(和兴线)供电无法满足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根本不能满足该片区负荷的发展需要。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不仅满足该区域供电潜在负荷发展的要求,而且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玉林市东北部电网构架比较稀疏薄弱,仅有一条用110kV户专线(线径仅为LGJ-95),无法覆盖该片供电区域。而35kV大卢变容量小,不堪重负。新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对建设玉林市电网构架、优化电网结构提供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因此,为了适应示范园区经济的发展,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110kV泉东变电站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站址选择

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根据城乡规划,统一规划线路走廊, 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结合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的要求,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选择地形平坦、道路连接短、拆迁量少、能直接利用水源、市政设施的区域,对高差过大的地形应尽量避开。

拟建的110kV泉东变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市茂林镇以北约10km,玉林至北流二级公路旁,桂台农业试验区(广西玉林)科技产业园规划用地内,在一期工程对面水塔岭(玉林市园艺场内,该地块属性非基本农田保护用地)。该工程长约为96.3米, 宽约为75.0米,总征地面积约为7412.0平方米;其中围墙内征地面积约为7341.0平方米, 道路征地面积约为71.0平方米。该水塔岭站址须拆除园艺场内一层砖混居民平房2栋,共计850平方米,修缮4米宽进站道路约180米长,回建4米宽机耕道路约175米长。结合场地现状高程,本变电站高程平整标高为101.5米,所区百年一遇洪水位:89.50m,所址场地无区域大活动断裂通过,为断裂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所址区地貌为丘陵缓坡,地面高程101.2m~107.3m,自然坡度5°~8°,部分地块种植桉树、龙眼树、竹子等。场地内上覆盖土层为第四系植物层、冲积层,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建(构)筑物基础均可采用天然地基;建筑场地类别属II类,所址场地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满足建造本工程要求。

3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以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及工业化为原则,力求简洁大方,体现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方便运行、施工。总结以往110kV变电站的工程实践,对站区建筑进行了细致认真的优化设计。

3.1 外观设计

本变电站分为五大区域:11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区、10kV配电室、无功补偿区、主控楼及门卫室区。其中10kV配电室建筑面积为288.4,占地面积为288.4;主控楼建筑面积为446.2,占地面积为223.1。根据征地所得的平面,从运行、检修、安全、方便、经济合理等各方面考虑,对各功能区域进行优化布置。

设备房间根据使用功能选用钢质(甲)乙级防火门,优质木门、防盗门或塑钢门。楼地面:楼梯间地面采用普通抛光防滑地板砖。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采用全钢陶瓷防静电地板。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门厅及休息室等采用面砖地面。卫生间内地面为耐磨防滑砖贴面;内墙面:10kV配电室、通信室、全安间、备品间、工具间、休息室及主控室等内墙面均为水泥混合砂浆抹灰双飞粉腻子加乳胶漆面,颜色为白色,卫生间内墙贴瓷片;天棚:二次设备间(即主控室)的顶棚采用配套金属龙骨, 600X600铝扣板吊顶。其余房间顶棚均为结构楼板底面清扫干净,水泥膏打底,双飞粉腻子加刷白色涂料一底二度,颜色为白色;楼梯的扶手和平台栏杆均采用不锈钢扶手。

为体现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按照南方电网装修标准要求,建筑外部进行统一标识。本设计建筑外墙局部采用统一的企业标识色和建筑符号。主墙面为外墙弹性涂料,色彩按立面设计,建筑显著位置安装吸塑发光“中国南方电网”标志徽章。

3.2结构设计

所有主要建筑物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混凝土等级采用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25级钢。根据地质条件fak=205kPa,独立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抗震等级为三级,240mm厚砖墙填充,地下夹角层采用Mm10机砖,M5水泥砂浆砌筑,主变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并设有事故排油坑。事故发生时,油可以从油坑经排油管至事故油池。事故油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构、支架均采用Φ300等径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电缆沟采用砖砌沟壁,混凝土压顶形式。

3.3消防设计

消防既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划分消防空间,做到经济而不浪费是设计的第二大问题。

本站区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按规范要求在建(构)筑物内及附近配置消防系统及消防砂池。消防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器配置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

3.3.1 消防给水系统“水喷雾消防系统需要”

消防给水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变电站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且建筑体积未超过3000立方米(实际1807立方米),按照建筑防火规范和变电站给水排水设计规程要求,不需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

3.3.2 灭火器配置措施

楼内各楼层按照严重危险级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主变压器附近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池或消防铲。主变压器设置事故油池,当发生火灾时,将变压器油排入事故油池安全存放,切断变压器火灾的燃烧源。

3.3.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全站集中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编码传输总线制火灾报警系统,一般包括自动报警控制器、各类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隔离模块、信号模块、联动控制模块等设备。 火灾探测报警范围包括主控制室、10kV配电装置室和主变压器等处,并根据安装位置的特点和电气设备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智能火灾探测器。

3.4 采暖通风机照明设计

10kV配电室采用钢百叶窗自然进风,采用防爆型轴流风机机械排风。二次设备室、警传室、通信室等采用风冷分体空调机,以维持室内温、湿度要求。所有卫生间、厨房设置家用换气扇。

变电站工作照明由站用电交流屏供电,事故照明由站内直流系统供电,由事故处理人员到达现场后人工开启。电源容量满足维持事故照明2h。全站配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系统装置各一套。平时正常照明系统由交流电源供电。事故情况下由事故照明系统由直流系统供电。110kV配电装置、10kV配电室、电气二次设备室、变压器附近分别安装动力配电箱或电源箱, 供给检修、试验和照明电源。屋外照明采用防雨型汞灯, 屋内工作照明采用荧光灯, 事故照明采用白炽灯。

4 变电站的绿化

规划设计绿化是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措施之一,它具有净化空气、衰减噪声和电磁波、保护水土以及防尘等作用。本站区按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的原则,以站前区为重点,站前区的绿化应体现变电站的清新所容。站区内,在围墙边、道路两旁以及主建筑物附近种植低矮花木且以花草为主。

5 结束语

110kV泉东变电站本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及减少对外界的干扰,以合理紧凑的布局、先进适宜的设备,实现了变电站的功能。为满足该供电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该片区的供电可靠性,优化该片区的电网结构起到巨大作用;对于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整个玉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第四卷110kV变电站综合卷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4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能源消耗巨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建设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电网,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电网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绿色节能变电站越来越成为绿色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广东电网公司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境保护的设计角度出发,对建设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高效低耗、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变电站设计要点进行论述。

一、绿色节能变电站设计理念

节能型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适用、健康的工作环境,高效低耗、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变电站。

为建设绿色电网,在绿色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需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从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美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即,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应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前提下,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合理控制造价,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徐辉(1987-),男,江苏宿迁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变电站设计工作。

二、绿色节能变电站设计要点

2.1节地与土地利用

在变电站总体规划时,变电站用地应符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要求,做到与当地城镇规划、工业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或旅游规划区规划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节约用地。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合理使用土地。不占用基本农田耕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经济效益高的土地。鼓励通过对废弃场地或被污染的场地进行改造处理,使之符合变电站的建设要求,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站外道路宜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尽量减少桥、涉及人工构筑物工程量;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地下采空区,不压矿藏资源;宜利用当地的社会交通运输资源,做到沿线厂矿企业共同应用,并兼顾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

2.2 供电照明节能设计

根据美国能源部资料,每节约1kWh的电能,可减少大量大气污染物,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节约电能,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变电站可采用绝缘铜管母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节能变压器等进行节能,具体如下:

(1)采用绝缘铜管母线代替矩形母线。绝缘铜管母线导体采用空心铜管,表面积大,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因此,铜管母线特别适合工作电流大的回路中使用。它具有允许应力大、可承受的短路电流大,机械强度高,导体表面电流密度分布均匀,集肤效应系数低等优点;在同等条件下,三相长度3m的绝缘铜管母线电能损耗是51684kWh/年,常规铜排三相长度3m的电能损耗是94608kWh/年,节约电能45%。

(2)积极推广光效高、寿命长的金属卤化物灯。变电站户外照明常规设计采用普通园林灯,由于灯具工作环境恶劣,如:高腐蚀(盐雾、酸雨)、台风侵(2)变电站设置2.5m的围墙,围墙除起到防盗作用外,也可以起到一般性的隔断噪音作用。

2.3 供水节能设计

建筑物供水采用水表计量,加强计量,同时在变电站建筑设计时,采取雨水收集系统,对电站周围绿地进行浇灌,节约用水。

2.4 环境节能设计

2.4.1 噪声控制

变电站的噪声源主要有断路器、变压器和轴流风机。断路器有电冲击或电击噪声,变压器有持续交流噪声,轴流风机有机械振动噪声,为减弱噪声,应选用低噪声设备,主变压器采用室内布置方式,底部加装弹性防振支架或刚性弹簧消振,在变压器的进风、出风口配置消音设施,同时在变压器室内墙面应加装吸音板、吸引砖、增加吸声系数。轴流风机布置于室内,采用低噪声轴流风机,外加消音防护弯头后,轴流风机产生的噪声比主变压器低,在轴流风机上应安装消声器和吸声管道,使排风口的噪声降到最低程度,再经隔声和距离衰减后,对厂区的影响很小。

2.4.2 污染物处理及防护

(1)“三废”处理

1)废气处理。SF6是一种变电站开关设备广泛采用的绝缘气体,因具有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在电力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但SF6气体是一种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可长期稳定存在,其只能通过缓慢光解和沉降进行分解。因此减少SF6的排放,应用SF6回收技术,重复再生使用SF6气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SF6设备检修时,气体应回收,严禁直接排放。回收SF6气体可以采用回收装置液化SF6装入钢瓶等措施或使用净化装置处理后的SF6后再次使用。

2)废水处理。变电站建设过程中主要废水来源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辆、设备冲洗水。车辆和设备冲洗水等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少而且一般是瞬时排放,通过施工现场设置的沉淀池将冲洗水等经简单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固体废物处理。变电站应建设紧急事故排油坑,一旦发生事故,变压器油可通过管道排入事故贮油池。废油由电力部门回收处理。正常情况下,没有废油排放。同时电站建设应使用的直流电源为全密闭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约8~10年。正常使用期限内属于免维护运行,使用到期后将整组更换,废旧电池将由厂家负责回收。

(2)电磁污染防护

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我国交流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赫兹,即工频。工频电场的特点是随着与导线距离的增加或受到树木房屋等物体屏蔽,电场强度明显降低,降低电磁污染的措施包括:

1)电磁屏蔽:将电磁辐射限制在一定空间,包括对主变辐射源的屏蔽和工作空间的屏蔽。

2)对于产生电磁污染的设备,可采取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等。

3)个体防护:人员对设备操作时为应穿戴防护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服装等。

4)植树绿化:在变电站区域周围应种植花木,可衰减辐射场强,保护人体健康。

2.4.3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改善变电站的城市印象,变电站建设用地内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等方式进行绿化布置。这样既能切实地增加绿化面积,又可以改善屋顶和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变电站将在“绿色发电―绿色供电―绿色用电”的绿色链条中发挥原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ubstation based process the related problem i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comment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substation;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因此,在电力建设中,变电站的建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变电站工程质量的好坏将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因而其基建工程又是重中之重,不同的供电需求将决定变电站基建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

1 变电站工程设计阶段

1.1 前期工程阶段

1.1.1 工程的选址及选线

选址工作对于一个工程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首先要明确负荷中心位置。一般主要从以下因素考虑,若存在如下情况,就要经过相关协议或批准后再建站:1)要明确站址所在地是否违反城建的相关规划;2)要重视土地征用等是否可行,变电站选址应从节约用地的原则出发;3)还要注意考察站址的周围是否有通信设施及风景旅游区等。选址与选线是相辅相成及协调统一的关系,每一个站应有相应的线路走廊方案。从成本角度看,线路走廊方案是否可,在前期阶段获得上级的批准起到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选线过程要注意:

1.2 变电站的站址及线路方案对比选择

上述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根据调查到的资料,站址及线路方案就有多个可供选择。在这些方案中,应从经济性比高及技术允许的原则出发,再上报,得到批准后站址及线路走廊基本能确定下来。

1.3 变电站设计的初步阶段

1.3.1 站区的规划设计

工作时,要先做些准备工作,如先考察一下站址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站区规划。此外,工艺布置的实际情况也要重视分析,如施工或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当这些工艺条件达到要求时,工程施工方案还要尽量做到不污染环境及节约资源。

1.3.2 变电站土建的总平面布置设计

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同时,总平面设计应根据电气总平面进行布置,同时,尽量按照“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方便”的原则进行站内工艺布置。总平面一般采用模块式布置,将变电站站区划分为多个功能主变等场地。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原则,一般各建筑之间尽量紧凑布置,可通过站内道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 站区的竖向布置设计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首先需根据电压等级,在满足洪水水位及内涝水位后,再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计算,进而确定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竖向布置无论是采用平坡式还是阶梯式,都应以减少不必要的土石方工程量为原则进行设计。一般来说,竖向布置设计中问题是边坡处理。在设计时,边坡高度要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若边坡的高差较大时,则建议选择挡土墙加护坡处理技术;若边坡高差不大时,建议选择挡土墙处理技术。同时在墙顶和墙脚要适当地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1.3.4 变电站的主要建构方案设计

建构方案设计:一般包括建筑平面、立面方案设计、暖通风及水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结构及基础方案设计。变电站建筑常采用联合布置形式进行设计,建筑立面能产生美观的效果。建筑基础形式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当地质好时,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即可;当填土较厚时,采用的处理技术是强夯;当地质是较厚的淤泥时,处理技术是灌注桩管桩或水泥土搅拌桩以及预压法。暖通风方案设计,其设计一般能达到设备运行及消防的需要即可。

1.3.5 站区排水及消防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前,要从水源条件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由于变电站生活用水量及消防补水量都比较少,若条件允许,供水方案设计时,可优先考虑能否通过市政来供给。给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水这两个系统,但两者宜分开而独立设置。排水系统中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在消防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建筑物与建筑间、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建筑物间的距离;考察其间距是否达到消防规定的间距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应当采取防火窗或防火墙等措施进行替代处理。

1.3.6 站址的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情况,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然后,由专家对此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要重视审查的意见及建议,从而筛选出最优方案。同时,对最优方案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

1.4 施工图进入设计阶段

在此次阶段,是对选出的方案开始进入到具体实施的环节。在专业交接处容易发生矛盾,所以沟通工作一定要做好。因此,为了提高施工图的质量及施工效率,应重视以下几点:1)对变电站内建筑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处理;2)要加强专业间沟通环节,从而减少专业接口处的矛盾;3) 要规范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标准设计;4) 制定与执行会审制度,应在土建专业内进行会审,以避免重大设计失误的发生。

2 不良地基条件下基础的处理技术

2.1 建筑基础的处理

在设计前一般会对整个站址进行地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其适合的基础形式。变电站的建筑物基础形式有两种:即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基坑(槽)挖至设计标高明地的问题,就要对基底土质采取触探实验的处理措施,如果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则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实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就要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挤密桩处理技术,该法是针对于基础部处于软弱土层且无法判断该土层厚度时的情况。

2.2 变压器等基础的处理技术

变压器、构支架基础都属于独立基础,不同的是其上部的设备和管线都是相连的,据此,设计处理时有必要将其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沉降控制范围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控。如果出现基础不良地基,建议采取片石垫层或其它有效的处理技术;而如果出现大部分构支架基础处理较深的填土无时,建议用桩基础处理技术。

2.3 围墙基础的处理技术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6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eel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design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place fire hazard analysis, recommend for using suitable type of detector.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by industrial fire safety network monitor system and other auxiliary system composed of two. Level 3 managem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fire control radio system, fire control phone system, flammable (toxic) gas detection alarm system, grounding system and so on, frame constitute a steel industry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of the core content.

Keywords: steel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s, fire

中图分类号:U260.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钢铁冶金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正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然而,多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其他行业类似消防安全问题的暴露,也给钢铁冶金企业的消防安全形势敲响了警钟,其消防系统设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燃。因此,本文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就目前钢铁冶金企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典型设计做一个阐述。

2消防分区划分

大型钢铁冶金企业通常包含众多工艺,如:原料场、烧结、炼铁、炼钢、热轧、冷轧、自备电厂等,为便于管理,及时有效地对可能发生的火警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消防系统的监控通常按照工艺系统,分区域管理,基本上与行政职能管理相一致。根据钢铁冶金企业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特点,通常可以把整个厂区划分为几个大分区,由大分区管控辖区内的相应车间区域。以某一工程消防分区划分为例,此工程将全厂划分为7个区,每个区监控相应生产区域,详见图1:

图1消防分区划分

3重点保护对象火灾危险性分析

在钢铁冶金企业中,电气火灾及可燃油类火灾比例十分突出,因此钢铁冶金建筑物中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液压站系统、电气室、电缆桥架、电缆隧道、高炉炉顶液压站设置的一种自动报警及消防设施[1]。

为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对这些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做认真的分析,采用合适的保护方式对其进行保护探测,使可能造成的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3.1 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含有大量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该类场所的火灾起因主要有两种:内部火源和外部火源。内部火源主要是指电缆传输电流过载,电缆接头处阻抗大,致使电缆表面产生温升,使电缆绝缘层和保护层炭化、击穿或产生阴燃,伴随烟和热的大量产生,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火灾。外部火源是指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内其他火源及缆道外各种火源。外部火源可使电缆表层温度升高炭化起火,同时产生大量的烟和热,直至供电线路瘫痪。据有关资料指出,在我国电缆隧道、电缆夹层及电气室地下室火灾事故中,30%是由内部火源引起,70%是由外部火源引起。

由于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等场所火灾起因的复杂性、火灾的快速传播性和地下封闭性等特点,使公共消防设施难以有效实施,因此电缆隧道及电气室地下室存在极大火灾隐患。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电缆夹层采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与线型感温探测器组合方式进行探测。在电缆隧道采用双回路线型感温探测器进行探测。为防止火灾探测器敷设线路上实际存在的电磁干扰,工程设计采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火灾探测器,可提高抗干扰能力,避免或减少误报;同时也加大了抗机械损伤的强度[2]。

3.2 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一般控制楼内均含有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此类场所存在有大量电子仪表、控制设备,由于电气设备短路、线路过载等内部电气原因常常会引起火灾。同时操作室、仪表室等场所也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所以对防火的要求更高。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主控室、变电所、电气室、操作室等场所采用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或线性光束感烟探测器(大空间区域或不适合安装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场所)进行探测。

3.3 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厂区含有大量地上或地下液压站、站等场所,油的闪点不低于120℃,液压油的闪点不低于190℃,油和液压油均为丙类危险品。

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泵、管道、容器或其它部位泄漏,特别是泄漏压力较高,泄漏量较多时,遇火点燃(点火源可能是多方面的:电机及其它电气火花、焊渣等),若扑救不及或扑救方法不当,则可能导致火灾的快速蔓延,危及相关的其它设备或区域。

另外液压站、站等油类场所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站内除了可能存在的B类火灾(主要的火灾危险:液体燃料火灾)外,还存在较多的可燃固体物质,如电缆、电机等,即存在A类火灾。也就是说火灾往往是由A类火灾和B类火灾交叉进行。并且两类火灾物质的布置往往呈空间立体形式,故火灾也呈立体空间特点。双重的火灾也进一步造成点燃源和起火部位的多方位性。与电缆隧道情况相似,故其火灾隐患也极为重大。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液压站、油站区域采用红外火焰探测器与线型感温探测器组合方式进行探测。

3.4 变压器室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自备电厂区域含有变压器等重点保护场所,变压器一般由铁芯、绕组、油箱、油枕、冷却器、高压套管和压力释放阀等组成。变压器油闪点在130℃左右,为可燃液体,正常情况下在密闭油箱内部依靠温差自然循环或通过油泵强制循环,以冷却电磁交换过程中铁芯和绕组等散发的热量。油箱主体内部有变压器油,铁芯、绕组等设备。当变压器内部短路发生电弧闪络,油受热分解气化,箱内压力急剧升高,压力释放阀喷油泄压,此时可能引起爆燃,如泄压不及时,甚至可能发生箱体爆炸。另外雷击、过负荷、变压器出线短路以及外界火源等均可引发火灾。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变压器区域采用双回路线型感温探测器进行探测。

3.5 涂层室、涂料库区域火灾危险性分析

钢铁冶金企业轧钢厂区含有涂层室、涂料库等场所,该场所属于有爆炸危险厂房,内部可能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其涂装材料绝大部分为易燃性和挥发性有机物质,其组分中的有机溶剂极易挥发,形成易燃性的蒸气,与空气接触,积聚到一定的浓度极限时,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鉴于以上特点,建议在涂层室、涂料库等防爆场所内选用防爆设备。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通常分为两大部分、六小系统,详见表2:

表2 消防电气系统设置表

分类 系统名称 设置区域 说明

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 消防报警监控指挥系统 指挥中心控制室内 监控整个厂区防火建筑物

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 各个分区内 监控各自分区内防火建筑物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各车间区域内 监控各车间区域内防火建筑物

其他辅助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与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各类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办公楼、电缆隧道、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使用管道煤气或天然气的场所、煤气站和煤气表房以及存储液化石油气罐的场所、其他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场所

消防接地系统 凡采用交流供电的消防电子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 采用专用接地,接地电阻≤4Ω;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1Ω

4.1 工业消防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

结合钢铁冶金企业的管理特点,通常设置三级管理系统:

(1)消防报警监控指挥系统

消防报警监控指挥中心(一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在消防安全监控指挥中心,配置一套消防工作站及相关设备。功能为收集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二级系统)信息并对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调度和指挥,具有与内部、外部消防指挥机构和其他厂区的联络功能。

(2)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

消防安全单元区域信息管理系统(二级系统),在每一个消防安全单元区设置一处,每一处设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为收集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信息并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监视与控制,具有与更高一级的内部(一级)、外部(110等)消防指挥机构的联络功能。

(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三级系统),根据保护对象的分布和工艺分区的数量,每一个工艺分区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为收集本区域消防系统信息并对其实施监视与控制,具有与更高一级的内部(二级)系统的联络功能。

5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钢铁冶金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充分结合规范和实际情况,对保护对象做认真分析,对设备做仔细选择,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人总结了以下几条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现行消防标准、规范的原则

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应遵循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消防设计标准和规范,特别要结合《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规范是最新颁布的钢铁冶金行业的消防防火设计规范,具有指导性作用。

(2)与主体工程设计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原则

由于新建的钢铁冶金工程在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均要求很高,与之配套的消防系统也应可靠、先进和实用,本着服从工程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力求为整个主体工程的顺利投产及运行保驾护航。

(3)整体网络化监控原则

目前,国内许多大型的消防控制系统仍然处于分散报警阶段,没有统一的消防管理经验。无法完成消防设备管理、消防报警管理、安全防范管理及消防值班人员管理等功能,同时,不能很好的对设备报警情况和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关键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低、系统化程度低,应建立开放式的跨区域计算机综合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4)各保护对象的针对性设计原则

结合冶金企业生产工艺及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分析统计情况,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电气地下室)、液压站、油库、油浸变压器等保护对象具有较大火灾隐患及传播特性,应选用适于工业场所使用的探测产品,把工业环境的电磁等干扰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7

0 引言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工作的“源头”,是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纲领,是城市总体?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城市消防规划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消?基础设施建设严?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消防工作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不强,以致火灾不断,且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妨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我国城市消防规划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和挑战以及解决的对策。

1 城市消防规划在建设和发展?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消防规划,实际上是城市消防建设计划,它是一项方针、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城市消防规划管理是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区域消防规划、消防站缈?)?划、市政公用消防设施规划、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消防规划、社会救援规划等内容。

1.1 落实城市消防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问?

1.1.1消防规划在具体落实中的力度和重视不够

(1)无消防规划或有规划而得不到落实。有的地方没有制定消?规划或虽然制定了规划但形同?设,没有建立相应的落实制度和措施,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政府领导不重视,致使规划流于形式。

(2)一些L能?门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普遍缺乏消防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在消防规划的落实中,新建开发区不重视,老城区不改造、不维护,长官意志盛?,?意修改、变更消防规划。

(3)经费不足影响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由于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属于地方财政拨给、专款专用,没有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渠道,加上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经费正常投入往往得不到保证。

(4)有关部门管理不力、执法不严。建设项目送审不严,审批不严,失去了消防法规的约束,形成自由发展建设的态势,导致市政消防设施建设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2 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1 消防站

城市消防站的布局规划不能很好的结合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地形条件和铁路、河流、高速公路等限制或分割因素,仅仅满足4~7km2责任面积的理论要求,实际消防出动耗时远远大于5min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而消防站布点后往往也未进行严格的用地控制和调查,导致当规划消防站建设时有点无地或由地不符合建设条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1.2.2 消防给水

城市消防给水系统属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对于扑救初期火灾及持续救火至关重要。城市消防给水水源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两种。人工水源主要是城市给水管网,消火栓和消防水池,是城市最主要的消防水源。天然水源主要是江河湖海的水源,是备用消防水源。多次火灾总结都表明消防供水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城市消防给水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2.3 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

(1)我国有不少城市目前使用的通讯设备比较陈旧,技术落后,质量差,通讯效果差。

(2)有的老城区特别是那些背街小巷和棚户区,公用电话数量太少,有的地区还是空白点,一旦发生火灾,群众要跑很远的路程才能报警,延误报警时间,往往造成很大损失。

(3)119火警电话线路数量达不到要求,有的城市人口多,土地面积大,而火警电话数量少,致使有的地区尚无火警电话,尤其是市管的县,发生火灾时,要通过长途电话周转,延误受警时间,不能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

(4)采用人工接警效率低,接警、处警时间长,很多中小城市没有做到集中接警。有些大中城市接警调度的程序一般是:起火单位报警,经过市电话局中转,到119火警调度室,最后责任区消防中队接警出动,从接警到车辆出动,分三个环节转接,这样会影响到接警传达的正误和延误消防车的出动,贻误战机。

(5)城市指挥中心和中队,专职消防队和消防重点保护单位没有火警调度专线,与城市主管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等单位之间无专线联系,不利于消防重点单位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和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6)无线通信系统不完善,发射功率低,覆盖范围有限,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使得通话质量差,消防官兵没有配带无线通信设备,火场通信指挥困难,致使一些中队到达火场后,仍然靠口头传达指令,难以保证火场指挥通畅,不能适应灭火作战的需要。

2 城市消防规划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社会构成机制难以充分落实对消防规划工作的管理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消防规划被作为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它是先定指标,后填内容;先做计划,再与实施;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在于计划往往不全面、不深入,缺少预见性、判断性。在今天的发展趋势下,政府也意识到此管理模式的缺陷,正逐步使之过渡到政府、社会、团体、个人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目前社会要素还不具备充分指导和管理消防规划的能力,它只能更多地完成宣传报道等辅助手段功能。作为社会构成最基础要素的团体和个人,由于我国的政体和法体等原因,还远没有起到它们应起到的作用。因此,到目前为止,四位一体的社会构成还不能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消防规划工作,造成了宏观和微观管理失控现象。

2.2 城市消防规划在指导思想和规划意识上的落后

“牺牲距离保平安,限制范围求安全”的消防规划思想在社会发展初期起着一定的作用,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土地利用率和价值的提高,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防火间距作为安全指数的标志,在防火疏散、抢险救灾、灭火扑救上的作用不容质疑,但是,规划工作把安全因素归结为防火间距的设置,这就欠科学性。“牺牲距离保平安”的作法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也加剧了安全与经济矛盾。目前,一种新的安全规划思想认为,提高保护主体自身的耐火极限、安全系数、和安全设施,是提高保护主体的保护功能和减少防火间距的最佳途径。这种思考的转变不仅是技术上的转变,更是认识上、思维上的转变。当然,在一些建设水平偏低的城市中,设置必要的广场、绿地、步行区等作为防火隔离带和避难疏散地,也是可行的。

2.3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意识严重妨碍了消防和消防规划工作的发展

长期以来,重效益,轻安全的管理意识造成了许多人们共知的损失,同时它还严重阻碍了消防规划工作的发展。

3 解决城市消防规划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3.1 将消防规划成果转化为政府文件,强化城镇规划管理

各级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制定消防规划。按照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到2004年底前,县级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要完成消防规划的制定工作。新开发区和旧城区改造也要同步制定、修订和实施消防规划。

3.2 加大力度解决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

3.2.1 消防站的规划

消防队(站)是消防队员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场所,又是存放消防技术装备的场所,消防站担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规划消防站的设置。根据水上站、陆上站和空勤站、小型站、标准站、特勤站和专职站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类型、多层次的立体消防网络。

3.2.2 消防给水规划

城市消防给水设施是保证扑灭火灾,提高城市抵御火灾能力的重要设施,对于控制初期火灾尤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城市消防给水规划是通过合理布局城市供水管网及设施综合利用城市自然和人工消防水体,以达到提高城市消防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消防给水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消防供水管网应成环状,其压力、水量在管网末梢不能满足消防供水需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加压站。充分利用天然水源以弥补市政管网消防供水的不足,并设置供水通道和取水设施,作为消防供水的取水码头等。市政或室外消火栓应沿城市道路布置,并且靠近十字路口。当城市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应在道路两旁设置消火栓。市政或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对于新建城区和开发区,应严格按照要求,一步到位。老城区街改造,应拓宽消防通道,设置消火栓。

3.2.3 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规划

消防通讯装备是城市火灾报警、受理火警调度,指挥灭火力量,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不可缺少的装备。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要求是:城市应建设较为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应当建成由计算机控制的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集中受理火警,使消防通信系统的接警、调度、通讯、信息、传达及力量出动等实现自动化。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卫星全定位系统。

3.3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城市布局,使其更加合理化、安全化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8

目前,电网建设为避免重复降压,结合负荷密度和变电站供电半径等指标,将电网建设地区分为可适当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发展35千伏 电网三类。负荷密度低或偏远山区,10千伏供电半径超过10公里并且5年内没有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的情况下,可适当发展35千伏电网;目前负荷密度较低,但远景经济发展预期较快的地区限制发展 35千伏电网;其它地区不发展35千伏新增供电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35千伏电网规划及工程设计要点,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 35千伏变电站设计要求

1.1 对于新、扩建35千伏变电站总体要求

从完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角度考虑,对县域交界地区、经济欠发达且发展潜力较小的农业地区,若5年内没有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且10千伏供电半径在10公里以上,可适当增加35千伏变电站布点。对于突增点负荷,供电要求紧迫,通过校核周边110千伏变电站供电能力和供电半径,确定采用10千伏供电能力不足,而新建110千伏变电站进度难以保证的情况,允许建设35千伏变电站。对于采用10千伏线路供电距离较长,影响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情况,若5年内该区域内没有规划110千伏变电站而远期又需要110千伏布点的,可以按照110千伏变电站规模,先行建设35千伏变电站满足用电负荷需要,待将来负荷达到一定水平,将35千伏变电站升压为110千伏变电站。

1.2 35千伏配电网系统设计

对于新增工业项目或电源项目的建设进度、供电/并网方案应进行详细论述,尤其涉及目前较为普遍的新能源电厂、余热电厂以及光伏电厂并网项目,应按最大运行方式下对其潮流及并网所涉及的变电站进行设备短路容量校验;对于单纯的变电站新、扩建项目,首先应考虑采用10千伏供电,对于10千伏供电确实无法满足要求的,应相近论述周围电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变电工程主要设计原则

2.1 电气主接线设置

结合变电站终期建设规模及区域电网结构规划,35千伏主接线推荐采用内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正常方式下线路没有穿越功率的变电站);当线路有穿越功率时经论证也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千伏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2 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的选取应根据电网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确定,二次设备室、35千伏、10千伏配电室、机动房间宜采用联合建筑单层布置,为节约投资,避免设置水消防设施,主变、电容器装置应采用室外布置。

2.3 短路电流及设备选择

35千伏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照不低于选择25kA考虑;10千伏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照不低于选择25kA考虑,对于存在小电厂并网的变电站应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进行设备选择。设备外绝缘考虑一定裕度,户外设备外绝缘爬电距离泄漏比距取3.1cm/千伏(最高电压),户内开关柜外绝缘爬电距离按照III级选择,泄漏比距不小于2.5mm/千伏。 35千伏设备宜选用手车开关柜,10千伏开关柜宜采用中置式手车式开关柜,配真空一体化断路器,柜内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该注意结合电网发展留有一定裕度,结合保护准确限值系数的制造能力确保短路故障信号准确输出。

2.4 站址

新建变电站站址应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原则上应有两个可行的站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意见。站址应布置在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和最高内涝水位之上,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应说明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对站址方案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应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建议及工程量预估。应取得规划、国土等必要协议。

2.5 建筑、结构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站内各建(构)筑物应符合防火、运输及消防等要求并按现行的《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规定应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列表标明,主要建筑物一般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采用其他结构型式,应有充分的支持性资料,架构、设备支架采用砼环形杆或钢管杆。取水优先采用社会管网,不具备条件采用站内打井,雨水采用散排方式,污水定期掏挖。配电室设风机,通风方式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二次设备室设冷暖空调。主变压器和各设备房间配置化学灭火器,并配置消防沙箱和消防工具等配套设施。

3 线路工程设计原则

新、扩建线路工程具体要求:(1)路径。路径推荐方案应满足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雷达等各类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或相关协议要求,新建线路应取得沿线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同意的书面协议。(2)导、地线及电缆选型。新建线路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确定导线截面,根据系统通信、导地线配合和地线热稳定等要求确定地线型号,如采用OPGW光缆,应论证其选型及分流地线。(3)绝缘配合及金具。污区划分根据邻近沿线运行经验,结合污秽发展情况,并结合最新污区分布图的定级来确定污秽等级。(4)杆塔和基础。根据工程实际,依据导地线型号、回路数、气象条件、杆塔类型选用相应的通用设计模块杆塔并进行说明,综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基础作用力,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

4 通信工程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9

1地铁工程人防设计的设防要求和特点

1.1设防要求

(1)现行《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对城市地铁兼顾人防的战时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城市地铁战时是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体系的重要连接线,主要功能是保障人员安全交通,转移和物资运输,可作为人员紧急掩蔽场所,其防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级别,应按国家规定的人民防空城市类别具体定制。城市地铁宜按一个车站(换乘站)和一个区间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并作区间隔断。(2)地铁线路用做疏散干道:周边人防工程与地体线路应尽可能连通,以方便战时人员疏散、物资运输。为充分发挥疏散干道功能,战时仅在空袭时段,所有防护设备关闭,进行隔绝防护,空袭警报前,以及空袭警报解除后,区间防护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机车保持适度运行;即使机车不运行,也可以通过轨道平车、人员步行完成疏散、运输功能。(3)地铁车站用做紧急人员掩蔽部:当地铁线路疏散功能中止,疏散人员不能继续疏散时,可利用地铁车站作为紧急掩蔽部,供疏散人员短时间临时掩蔽。车站的大空间提供水等应急生活物资,能满足基本的呼吸换气要求。

1.2设防特点

地铁人防工程按“兼顾”人民防空设防,设计指标和要求低于标准人防工程。“兼顾”意谓着人防设防要服从平时功能要求,即在保障平时使用的前提下,满足战时防护功能要求,完善自身防护能力,力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疏散转移”是其重要的功能和特点,地铁线路作为战时的“疏散干道”,对于战时疏散人员、转移战备物资、降低空袭损失、保存战争实力等,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兼顾人防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铁工程兼顾人防设计通常分为系统设计、主体设计、口部设计三部分。

2.1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下车站、地下区间、地下区间风井等均应纳入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范围。防护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一个车站与一个相邻区间为一个防护单元的原则,换乘车站原则上宜分线划分防护单元(包括相邻的区间隧道),当各换乘线设防等级不同时,应分线划分防护单元。各个防护单元的内部设备应自成独立系统。每个防护单元战时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不含连通口和垂直出入口),并应不少于1个直通室外的战时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地铁工程与相邻地下工程有连通规划的,连通口和通道应一次设计、施工到位;无连通规划的可预留连通口。单线防护单元的紧急掩蔽人数规定如下:车站的掩蔽面积4000~5000平方米,紧急掩蔽人数≤800人;车站的掩蔽面积5000~8000平方米,紧急掩蔽人数≤1200人;车站的掩蔽面积8000以上,紧急掩蔽人数≤1500人。多线换乘车站合并设置防护单元时,紧急掩蔽人数最多不超过3000人。按当地政府人防城市规划要求,地铁车站设置一般车站和重点车站。一般车站的防化等级一般为丁级,按清洁式、隔绝式两种通风方式设计。重点车站防化等级一般为丙级,与结建式普通二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设计要求一致,分为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结构设计:按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确定结构各部位的人防荷载。动力分析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战时荷载的作用下,只验算结构承载力,不验算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给排水设计:重点车站战时考虑人员饮用水和口部洗消用水,人员饮用水可采用成品桶装水。口部洗消水采用组装水箱储水,临战拼装。一般车站可以只考虑人员饮用水,不考虑口部洗消用水。站台层和站厅层临战时设置干厕。所有进出地铁工程的消防水管、空调冷却水管、排水出户管等在围护结构预埋好套管,并做好防护密闭措施,在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防护阀门。电气设计:战时供电电源由电力系统电源、区域电源、车站平时配备的蓄电池组(自备电源)三部分组成。区域电源还可用车载式移动电站,从工程的进风竖井内接入电源。利用平时照明配电系统转换成战时正常照明配电系统,利用平时应急照明配电系统转换成战时应急照明配电系统。

2.2口部设计的主要内容

地铁工程需要设置防护设备的部位主要包括(即口部形式):车站人员出入口、消防疏散口;车站通风口、区间通风口;出入线段口部、区间隔断;车站与周边人防工程或地下空间连通口;正线区间与车站连通口。在进行口部防护段设计时,需要对防护设备的功能要求、操作要求、施工安装要求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正确选用防护设备类型和型号,确定平剖面尺寸和标高,合理布置防护设备。根据人防要求,防护设备除了具备一定的抗力,满足防护和密闭要求外,还要求战时在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的前提下,能够人工快速启闭,平时维护维修方便。例如正线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其特点:首先作为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断设备,必须满足能够双向承受冲击波荷载的要求;其次设置在区间隧道内,隔断门上有用于列车受电的刚性不间断接触网(或第三轨),下又有道床和铁轨,战时在不断开刚性接触网和轨道的情况下,必须能保证这两个部位满足防护密闭要求。另外,为了确保密闭要求,防护设备四周的门框墙需要一次性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不能二次施工,穿过门框墙的所有管线均需要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变电站消防工作计划例10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econdary hospital design as an example,from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 design of secondary hospital.

KeywordsThe secondary hospital , Electrical design,illumination,Civil air defense ambulance station,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医疗建筑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在医疗建筑设计的很多环节中,电气设计是很重要也是很基础的一个环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应用,对电气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者结合某二级医院,简单介绍其电气设计特点。

2.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

3.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北京市某医院改扩建及综合楼工程,本次设计为新建综合楼工程.新建综合楼包括康复病房、行政办公、部分医技用房及地下

车库等功能。新建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4860m2,其中地上16669m2,地下18191m2。新建综合楼地上6层,地下3层,为多层医疗建筑.建筑高度23.6m(病房部分女儿墙至其室外地面的高度). 医院总床位数200床,均为老年康复病房。其中地下三层局部设置人防工程,人防建筑面积约为2389m2,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为核六级人防医疗救护站。

4.负荷分级

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电气负荷按其性质分为:

电气负荷分为三级.一级负荷主要为:重要的医疗负荷如血液透析备用电、血液透析科抢救室用电.二级负荷主要为:诊断用CT、X光机、MRI等设备用电、中心供应用电、区域性锅炉房用电、热交换站用电、客梯用电、消防系统用电(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房用电,客梯用电,生活水泵、中水泵、排污泵、雨水排水泵用电.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其余负荷.

5.低压配电

1.低压配电出线直接由变电所低压配电柜采用放射式与干线式相结合的方式,重要负荷将由变电所内低压配电柜直接放射配电至其配电箱.一级负荷及二级重要负荷将采用双电源供电,对于一些特殊重要的设备,配备UPS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

2.按层和防火分区设置电气竖井兼配电间,并根据该层的功能分区设置配电箱。

3.按照负荷等级的不同,采用相应的设计方案:双电源互投、单母线供电等。具体为:

1)消防负荷用电采用末端双电源互投设计方案;地上各层一般照明等电源采用单母线供电,在各层电气竖井预留插接口.

2)各层医疗设备用电采用直接放射,双电源末端切换的供电方式.

3)各层按照功能分区的不同,用电负荷按科室单独设电表计量,医技设备单独计量.

3.以下是该医院新建综合楼地上部分竖向干线示意图:

6.照明

照明光源及灯具

a.诊室、办公、会议等选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具配高效高显色指数的荧光灯管.

b.各设备用房内选用一般高效荧光灯具.

c.有洁净要求的区域照明灯具采用吸顶式密闭洁净灯;洁物库、缓冲间、污物间、污洗间、衣更、换鞋等设紫外灯.

d.建筑物外的泛光照明、庭院照明、轮廓照明等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霓虹灯、LED灯等作为光源.

2)照明控制

a.诊室、病房、办公室、会议室、设备机房等房间的照明灯就地多开关控制;车库及首层门厅照明、通廊、立面照明、景观照明等将由楼控系统监察及控制.三层多功能厅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

b.护理单元走廊内照明由护士站加开关统一控制.

c.应急照明灯的开启由就地双控开关控制,平时手动开启,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强制点燃;楼梯间照明灯的开启由声光控开关消防接控制,平时通过声光开启,并能延时熄灭,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强制点燃.且不允许延时熄灭.

7.人防救护站

该医院新建综合楼地下三层局部设置人防工程,人防建筑面积约为2389m˜,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为核六级人防医疗救护站.

人防救护站电力负荷:

负荷等级 安装容量(kW) 计算有功负荷(kW) 计算无功负荷(kvar) 视在功率(kVA) 备注

一级负荷 58 58 36 68.2 Kx=1.0

二级负荷 135.4 94.78 58.74 111.51 Kx=0.7

三级负荷 0 0 0 0

合计 193.4 152.78 94.74 183.71

3.人防救护站从变电所220/380V系统的两段低压母线直接引入一般照明和人防动力(各1路)、应急照明和消防负荷(双电源互投)共4路战时电源

4.以下是该人防救护站的干线示意图

8.电气节能措施

1.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及设置配电系统,合理设计变电所,使其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2.变压器选用SCB10型低损耗、低噪声的节能变压器,结线组别为

D,yn11.

装设低压电力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

电机根据动力设备专业的要求,合理采用变频器。

将设备控制纳入楼控系统,科学合理的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

照明节能:

根据照明规范的要求,选择适应的照度标准,并满足照明功率密度的要求。

光源 灯具 整流器等采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产品,并配电子整流器,整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合理的照明控制,把公共区域的照明纳入到楼控系统中,实现科学的集中控制。

10.结束语

以上为某二级医院电气设计的简单介绍,由于作者时间和经验有限,有不足之处烦请指教。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0-2009中国计划出版社

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

RFJ00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