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2 21:56:22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1

[作者简介]代小菊,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三峡库区移民教育与法律政策研究所成员,硕士,重庆万州404000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209-03

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近30万人,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疆县。为了促进勐海县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机会均等,笔者先后两次到勐海县做田野调查,分别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勐海县的教育对口支援情况。

一、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的现状调查

根据《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及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的要求,勐海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从而对勐海县的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实施范围

上海市支援云南省,云南省内也开展了本省内的对口支援。具体来说,上海市对口支援开展了6批。2000年9月开始实施结对子的帮扶,受援地区仅有思茅、文山、红河的15个贫困县,随后,受援地区覆盖面逐步扩大,直到2004年9月,受援地区基本稳定,主要是思茅、文山、红河、大理、楚雄、临沧、西双版纳19个尚未“普九”的贫困县。由上可知,2004年以前,西双版纳州没有对口支援项目,直到2004年9月,上海宝山区开始对口支援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勐海县三中,之后经过调整,2005年上海卢湾区开始对口支援勐海三中。相对来说,受援面比较少,受援学校少。

根据云南省的要求,西双版纳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对象和重点放在2002年前尚未“普九”的勐海县、勐腊县。就勐海县来说,开展了多种层次的教育对口支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高校对口支援基础教育;州直属学校对口支援勐海县的学校;县直属学校对口支援乡镇学校;乡镇之间的支援。所有的受援学校都是各个层次较好的学校,而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需要支援的中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只有勐海县人口较少的民族乡布朗族布朗山乡的一些学校得到了支援,支援的任务是民族小学和几个乡镇的学校选派教师去任教,支教形式单一,不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不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援助任务

目前,上海市选派了3批教师到勐海三中任教并兼任校领导职位,他们积极开展学校公开课、县级公开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加强教师学习交流,提高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质,勐海县选择校级干部、骨干教师到上海进行挂职培训。2005~2006年间,勐海县共选派了16名教师到上海市参加培训。上海不仅在软件上给予帮扶,还在硬件、资金上帮扶,捐赠图书资料,也开展了“手拉手”活动。2005年,上海市三好中学师生为勐海三中的学生捐来了一批图书。随后,上海市为勐海三中提供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购置设备。

根据州教育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规定,除省级对口支援形式,按省里的要求,尽快做到“县对县”、“校对校”对口支援方案。州级教育对口支援形式暂时采取:(1)由于近期该州帮扶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帮扶学校不能长期派教师到受援学校,主要由受援学校派教师及管理人员到帮扶学校学习,帮扶学校每学期接受受援学校的教师及管理人员2~4人,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整个帮扶工作结束,受援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能够享受到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期间帮扶学校提供住所,学习内容根据受援学校需要安排,学习结束,帮扶学校给出鉴定。(2)帮扶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派骨干教师到受援学校上示范课、观摩课或听课、评课,具体对受援学校的教师作实际的指导,时间可长可短;至少每学期要指导受援学校开展两次教学科研活动。(3)开展支援、受援学校学生之间“手拉手”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三)支教的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待遇

上海支教的教师纳入勐海三中管理,勐海三中提供住宿,但是勐海三中为这些教师提供的住宿就是学生宿舍。没有教师办公室,教师备课、教研活动都是在教师宿舍进行。他们在支教期间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助等。大多数教师都被评为先进支教教师、教学优秀指导者。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规定:下派人员在支教期间,由学院按同级同类在编在职人员标准发放工资、福利待遇及相关津贴。如年度考核不称职,则不享受除工资外的其他福利和津贴,已发出的要如数扣回。下派人员初次下派和支援期满返校,由学院车辆接送,除此之外,每人一年中可报销两次支教地至景洪的往返车费(特殊情况例外)。对认真履职的下派人员,学院将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进修学习、履职考核、评选先进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支教期间的工龄和教龄连续计算。对在支教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学院还将予以表彰奖励。

对布朗山支教的教师而言,2006年秋季以前,有的学校对支教教师还给予一定的差旅费报销,但是目前已取消,而且编制都转到布朗山,以利于稳定支教教师队伍,加强支援的有效实施,但是这些教师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二、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勐海县的教育对口支援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许多不足,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口支援落实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够突出

首先,以受援学校偏重在县城中条件较好的中小学,而乡镇中小学受援学校的数量较少,这样不利于对口支援服务的半径、辐射范围的扩大,也不利于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会导致好学校变得更好,差学校变得更差。其次,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即体现在资源、设施等硬件方面,也体现在意识、观念等“软件”方面。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帮扶的重点不够突出。最后,东部的经验如果不适应西部当地的环境,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口支援不是硬性将经验“植于”受援对象,或者完全清除掉西部“地方性知识”,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将东部经验创造性地再转化为适应西部地区具体情况,将“地方性知识”融会到共性知识中,传承和发

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二)“任务式”的单方面支教,合作共赢的意识不强

目前,教育对口支援的结对子帮扶主要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确定的开展扶贫协作的对口关系实施的,主要强调了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以西部大中城市为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不增加受援地方的经济负担。这样一味地强调支援方的责任,进而加重了支援方的任务,长此以往可能会削弱支援方的积极性,成效会逐步减少。

(三)没有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目前对支教教师的激励偏重在物质上,而像“公平激励”、“活动激励”等,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一些同样“真心真意、全心全意”支教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包括企业集团、公司、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其他地区贫困学校的资助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勐海县。社会力量的参与比较薄弱,因而如何对那些积极支持、大力资助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激励,这是值得去探讨的,同时也涉及一个社会力量的参与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的问题。

(四)支教形式缺乏多样化

上海、西双版纳、勐海县支援学校的支教教师到受援学校挂职、任教,以及勐海县受援地区学校部分教师和校长到上海观摩、培训和学习,是目前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工程支教工作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支援学校不可能把大部分的精英教师都派往勐海县支教,因为必先保证本地学校有足够的教师正常进行管理和教学;与此同时,勐海县贫困地区学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师都送往支援地区学习和接受培训。因此,这就决定了支教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

(五)支教教师的权益保护存在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支教教师的权益没有得到正当维护,比如,没有享受到一定的差旅费、医疗费等补贴;在职务评聘、转正定级等方面没有获得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政策内容本身,使其逐步达到科学化、合理化

1、政策目标合理化

由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西部自身的条件的限制,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的目标必须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和侧重点。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建监督、教学指导上,以及帮助贫困地区受援学校改善办学物质条件,逐步达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实行网络化、多媒体化、信息化,以利于资源的共享,在这些硬件设施得到落实后,再继续抓好软件建设,加强校长、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而对于办学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小学,则把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上,因此,在对口支援中,必须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别设定不同级别的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对口支援不仅要帮助西部贫困地区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要明确规定支援方与受援方的合作共赢。对于义务教育而言,东部地区教育观念先进,教育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好,这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努力的方向。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虽然不如东部好,但却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特色教育资源等,可以丰富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内容。如果双方能携起手来,在对口支援中有意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定能达到双赢。总之,教育对口支援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受援地区教育的自身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政策规定具体明确化

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在规定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制定选择受援学校的标准,使其公开化、透明化,让真正的薄弱学校得到支援,进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2)规范教师选拔的过程。使教师选拔程序化;(3)规定支教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权利,保障教师的权益。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1、健全教师流动制度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56-03

广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比较匮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日益严峻。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无疑是广西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基本生产要素,而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替代的自然物质条件。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生产要素海洋人才资源,却十分匮乏,海洋高等教育滞后成为了广西发展海洋经济的“瓶颈”。一直以来,广西没有高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时,指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海洋科研能力薄弱,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几乎是空白”,从而提出要“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广西高等院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在此情形下,钦州学院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开设、发展涉海学科专业“既是广西高等教育适应广西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广西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钦州师专的基础上改建钦州学院后,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努力培养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试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强化基础建设,保障涉海专业办学条件

涉海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尤其是航海类专业,其专业的特殊性、成本的高额性、行业管理的法规化和国际化,不是随便可以办成的。它不仅要舍得投入,解决实践教学环节多、实践性强,需要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多的问题,还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钦州学院虽然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开设海洋相关学科专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地缘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等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办学基础薄弱,要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培养海洋人才,必须强化涉海专业基础建设,保障办学条件。为此,钦州学院切实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办学软硬件的建设,以保障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满足专业的教育教学和持续发展需要。

一是建设与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把涉海学科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作为首要的任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内培外引,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培养涉海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实行优厚待遇引进涉海学科人才,加强涉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如市校结合对引进的教授给予合计45万元的安家费和科研费;对引进的船长给予教授的待遇。开设涉海专业以来,共引进涉海类专业的高学历(博士)、高职称的教师14人,甲类船长3人,甲类大副3人,甲类大管轮2人。

二是建设与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对涉海专业实行重点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和完善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搭建涉海学科专业的公共教学平台。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特色学科专业品牌的目标,融合多学科优势,建成了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近几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并不断提高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了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

三是建立以保障涉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机制。开设航海类专业后,学校认真建立和严格实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顺利了通过国家海事局对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许可的现场核验和质量体系审核。以建立船员教育体系为契机,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制度建设,建立了一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制度。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形成了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

四是建立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的科研教学平台。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办学特色的目标,以科研促教学,有效服务涉海学科专业发展,融合多学科资源,建成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广西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利用意大利政府1000万欧元贷款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购置仪器设备,建立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实验平台。这些科研教学平台的构建,为涉海学科专业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内涵外延建设并举,努力满足海洋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仅靠一两个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是无法满足广西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的。广西要实施“海洋强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构建为海洋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科专业群和相配套的研究平台。钦州学院为此不懈努力地探索实践着,强化内涵建设与适当扩大外延并举地发展涉海学科专业。

2010年9月钦州学院正式成立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学校以此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步伐,检查总结原有涉海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办学中的问题,制定完善涉海专业设置、建设的各项管理办法,根据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专业调整优化,创造条件开设新的涉海专业,积极稳妥地在条件较好的专业增设涉海专业方向。经过重点建设与积极发展,从2007年到2012年的几年间,学校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了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专业,还积极稳妥地增设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方向,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加“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方向”,在“物流管理”专业增加“港口物流方向”,在“海洋科学”专业增加“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制药”等方向,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增设了“港口机械方向”等等,使开设的涉海专业(专业方向)达到了11个。初步形成了具有办学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满足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有相应数量的学科专业,还必须有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钦州学院围绕海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涉海专业的建设,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外,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的中期检查、评估验收工作;同时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成立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事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工作,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践、社会调查、学科竞赛活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方式,促进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经过努力建设,一批学科专业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建设项目,如“北部湾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科被确定为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海洋科学”被确定为广西紧缺人才专业;“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港口物流”被确定为广西急需人才专业;“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港口物流”等课程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特色课程;“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钦州学院还围绕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让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争取教学质量与海洋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钦州学院开设涉海学科专业以来,与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数学模型及其在钦州湾海洋生态及资源管理的应用”、“大蚝抗癌活性成分分离及其产品的开发”、“海洋星虫活性成分研究”、“北部湾红树林种群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茅尾海近江牡蛎环境效应评价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等一批各级涉海类科研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共承担各级各类涉海科研项目4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0项、其他科研项目23项;共获得科研经费777.85万元;承担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6项,获得研究经费75.8万元。学校还派遣研究人员参加了意大利国际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国际海洋鲸类考察培训研讨”项目活动;参加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外交部合作发展司、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政府代表团举办的“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国际研讨会,承担了广西海洋局委托项目《中国海洋文化・广西卷》的撰写工作;承办了“2010年广西船员论坛会议”、“中国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会暨航海教育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究会”。学校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涉海学科专业与海洋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强。

三、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能力

钦州学院的办学资源尤其是涉海人才培养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学校领导在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更好地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为了办好涉海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的海洋专业人才,钦州学院加强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融合,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把海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与广西的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如为培养广西航海人才,钦州学院与广西海事局签署实施“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 强化相关涉海专业的建设,共建轮机航海实训中心。钦州学院按照航海学科专业的要求搞好教学硬件建设,组织好教学和船员培训;海事局在航海教育资质许可、建立船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咨询指导,推荐和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提供便利。又如,钦州学院与钦州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活动;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钦州港口集团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建构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至今,钦州学院建成了“船员培训中心”,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船员培训许可证》,成为广西首家培养、培训高级船员的机构;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已建立校外涉海学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8个,提高了涉海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产业、职业、专业、学业、就业和产业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组织文化、质量标准和组织形态上的整合,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推进教育方式与生产方式融合,建立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培养目标,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工作,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钦州学院下力气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利用涉海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践教学条件,不仅增加了教育资源、增强了人才培养能力,而且为实现学校与社会、专业与职业的良好有效对接铺造了道路。

面对新的形势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钦州学院坚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和先于其他高校开设涉海学科专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群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力度,不断推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人文的协调发展;以海洋特色创品牌、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使海洋高等教育在为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同时,获得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起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努力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建设、海洋科学研究、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作为,彰显海洋办学特色,为广西的海洋科教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家庆,银建军.新形势下广西沿海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2]黄家庆,黄孙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探索――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3]陈超英.教育支撑滨学海新区开发开放发展战略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208

[4]林年冬.在创新中促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3

一、目标立校:质量兴学恒久远,目标立校定未来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模式决定着她的办学质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竞争压力下,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越来越全面化。尤其是家长日益重视子女教育,渴望更多的机会为孩子成长抉择良好的教育资源时,西卓子山学校紧紧把握当今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办学思想。

面对社会、家长、教职工期待的目光,学校领导班子坐下来认真讨论、思考、探求,认真学习外地及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积极倡导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做楷模,彻底改变教职工的精神面貌,树立拼搏进取、默默奉献的思想,形成团结互助、勇担重担、锐意进取的意识,以不畏困难、争创一流的勇气展现西卓子山学校师生的新风采、新面貌、新气氛。他们树立了“以学生为本,教师强教,科研兴教,品牌立校,让每一个孩子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服务、安全为生命线,奉行以人为本,以质为本,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办学原则,努力形成“文明、勤奋、健美、创优”的良好校风,积极打造“自强、务实、合作、创新”的学校精神,努力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教育目标。学校管理者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及学校的一切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

在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西卓子山学校高起点、高规格地走上了一条质量兴学、质量验校的发展路子。

二、队伍强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者,万方云校长深深懂得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她说: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尊重教育规律,管要得其法,顺其道;理要理得正、理得顺、理得有条不紊,才能把教育工作推向前进。古往今来的经验让人们认识到:教师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德才兼备、学生欢迎、家长信任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赖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更是一所普通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

常规管理不放松。为强化管理,精细管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前提,师德教育为保障,先后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把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工作业绩纳入量化考核范围,这样变无形为有形,变定性为定量,使干有所得,勤有所获,奖勤罚懒,赏功罚过,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

师德教育树形象。“学为人师、行为规范”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高素质的教师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典范。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勤奋,发现教师的创新点,放大教师的闪光点,这是西卓子山学校师德建设的目标所在。学校针对家长、社会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敏感问题进行了梳理,加大了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力度。用爱心育人,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幽默去化解孩子的紧张,用激励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爱心呵护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师爱的温暖。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近几年,学校按照“低起点、小坡度、低重心、抓基础”的思路从学生的一日常规抓起,还编写了“安全、卫生、礼仪、学习好习惯”规范歌在校园唱响,为学生营造和谐成长的环境。让“老师工作着、快乐着、辛苦着、幸福着,让学生成长着、进步着、学习着、感悟着”,这是西卓子山学校全体师生学习工作的真实写照。让老师们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之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这种朴实的作风和敬业奉献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业务培训铸造品牌。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一位名校长说得好:“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只有良好师德、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勇于改革的教师才能培养时代的真人。”为此,西卓子山学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思想,鼓励教师钻研业务,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雷打不动,教师之间,教研组之间交流最新教育动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吸收最新教育成果;二是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实行同年级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重点,最后达到“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练习检测”;三是实行听课、说课、评课制。在全校举行课堂教学大赛和说课大赛,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组织开展美文、英语朗诵比赛,数学作图比赛,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等,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五是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让教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工作动力并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在本校实践示范推广;六是开展校本教研及课题研究。通过教、学、研相结合,开辟了科研型教师成长的通天大道。课题研究的开发,既是教师教育改革前沿理论学习,又是丰富自身理论储备的重要载体。

三、励志明理:品行端正铸英才,师德为范树楷模

“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是西卓子山学校追求的目标。孩子成功教育从良好习惯培养开始,学校始终把开展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德育育人”的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强化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学校每个月都有教育主题,每一个学期都有一个重点,倡导形成一个习惯,巩固一个习惯。为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学校还定期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被评为自治区、乌海市“普法先进单位”、“乌海市零犯罪校园先进集体”。

落实安全措施。为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落实学校“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西卓子山学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了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加大安全防范力度,特别是认真抓好学校门卫防范、宿舍值班、巡逻工作,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及时制止无业人员、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认真排查学校门口及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理,确保校园安全。针对学生课间活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弊端,学校创新安全监管,在全校尝试由值周教师负责,学生自主管理,设置“红领巾安全岗”的管理办法,建立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网络,有力保障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安全,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特别是学校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学校的寄宿生的饮食起居和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严防安全隐患。

力塑优秀的品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五个三”活动,为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即找出自己的三个闪光点,坚持不懈,发扬光大;导出三个突破口,作为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努力方向;记住三句格言,作为工作和学习的指南;给自己树立三个榜样,作为敬业奉献的楷模;向他人做三个承诺,作为自己改掉缺点的诚信态度和自律约束。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十好”习惯活动:上好课,写好字、读好书、行好礼、说好话、管好物、扫好地、做好操、健好身、做好学生,将最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将最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

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诚信做人、遵章守纪等系列活动。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组织演讲、朗诵、征文、讲座等丰富多彩,体现“感恩、诚信、守纪、安全”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管理是学校创造卓越、向上腾飞的基础。学校从开学初的宏观管理到学期末的微观管理,本着态度决定成效、细节决定成败的原则,从细节抓起,以点带面,形成了一套符合西卓子山学校校情的学生管理机制。

四、团队领航:凝心聚力铸品牌,励精图治谋发展

西卓子山学校以“管理严、校风正、学风浓、质量优”得到师生及社会的一致好评,这一切都离不开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促进学校管理与发展,领导班子深入一线,探索学校发展和创新谋略,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建议,在每周的例会上,对学校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凡事从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力求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坚持“五个一”制度,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坚持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坐一坐。班子成员爱岗敬业、率先垂范、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促成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专心致志抓教学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五、文明校园:春风杨柳成栋梁,莘莘学子尽才华

庄重的校门,美丽的操场,漂亮的教学楼,标准的运动场,永久性的宣传栏,醒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新颖、鲜明、别致的景观与争艳的花草,构成西卓子山学校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敬慕之情令人油然而生。

学校始终坚持高起点、高规格、高要求优化校园环境,大力推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自2009年以来,已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校园艺术化建设,使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体现出人文艺术氛围。

为充分地展示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学校在教学楼中间,修建了橱窗,展示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体现学生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的艺术图文,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又使学生的闪光点进一步得到升华。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4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师范生真正走上讲台的机会也不多。师范生赴农村中小学校实习支教,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师范生实习支教不仅增加了教育实习时间,还有效地推动了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置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整体设计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由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实践反思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山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建立“3.5+0.5”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学校接受三年半的专业教育,用半年时间参加实习支教)。江西师范大学形成以模拟训练为支撑点、教育实习为着力点、社会实践为结合点、技能竞赛为激励点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信阳师范学院探索了以“顶岗实习、双向培训”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形成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从教能力,各师范院校普遍强化了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忻州师范学院规定学生修完指定课程,参加统一的岗前培训、考核、试讲,取得《实习支教合格证》方可被派出。绥化学院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上好支教前的“三课”,即教学教法课、农村发展变化课、人际沟通协调课。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实行导师制,对师范生进行教案设计、说课、试教等指导。各师范院校还加强了对实习支教学生的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西北师范大学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带队教师,全程驻点在实习支教学校,对支教学生进行辅导。广西有关师范院校成立了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论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支教。

2.建立了地方教育部门、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三方合作培养教师的新机制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积极探索三方合作、协同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新机制。许多师范院校会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与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东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2007年与东北三省共建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联合实施师范生实习、在职教师培训、教改实验。西南大学在西南地区多个省份建立了顶岗实习基地,2000多名师范生全部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华中师范大学与中部省份共建了“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陕西师范大学与西部省份共建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达225个。为保障师范生实习支教经费,海南省政府三年来向海南师范大学下拨专项经费720万元;新疆自治区政府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学生实习支教期间的生活补助、往返路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重庆市教委按照每生每年800元的标准对师范院校给予补贴。

3.开辟了师范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新途径

2006年,新疆在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启动了大学生赴农村实习支教计划试点工作,2007年扩展到自治区内11所师范院校,2008年以来先后与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7所内地师范院校签订了实习支教工作协议,缓解了汉语教师短缺的状况。2007年以来,重庆市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6所师范院校选派1770名学生到15个区县的186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浙江省13所师范院校在2008―200年内分两批选派2569名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教师的岗位上进行实习。青海省从今年9月起开展师范生赴农村牧区中小学顶岗支教实习工作,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1400余名学生于2009―2010学年分批到省内尚未实现“两基”目标的9个攻坚县,进行了一学期的实习支教工作。2006年以来,河北师范大学先后组织8473名师范生到全省68个县(市、区)640多所基层学校进行实习支教,对近5万名农村中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了培训;海南师范大学实施“播种希望”行动计划,选派1605名师范生赴全省14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180所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1327名农村教师接受了脱产培训,“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累计送培下乡186次,受训教师1.3万人次;江西师范大学实施“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先后派出1000多名学生到20余所农村中学实习支教。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5

教育的发展往往与国家和地区的兴衰紧密相关。西部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教育作为西部发展的推动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与优先发展。

一、西部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20年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三、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多方力量集中的结果,促进西部教育发展需要东西部的协同合作。西部高校在提高自身师范生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吸收东部地区人才。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中东部教育人才望而却步。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应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向西部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借鉴经验;其次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如江苏省对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研究生支教行动已取得较好效益,建议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从中东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骨干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2005(12):18.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6

作为本土艺术的中国画被纳入现代教育的体系成为一门学科,当追溯到上海美专中国画科的成立。上海美专开启了中国画的学院派模式,这是近代艺术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页。

一、上海美专的办学宗旨

民国初年,西风东渐。在新学制的蕴养下,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成立。创始人刘海粟(1896―1994年)年仅17岁,他凭借着热情、勇气、胆识在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起风弄潮。根据刘海粟在《上海美专十年回顾》一文中的记述可知,在民国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人们多关注的是“国计民生”,对待艺术“颇菲薄之”,认为是“雕虫小技”“简直不值得齿及”。当时,刘海粟与乌始光筹办上海图画美术院,是“极不容易的事”。年轻的刘海粟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振作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民国元年十一月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①刘海粟在《上海美专十年回顾》中又写到创办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信条和宗旨:“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②

刘海粟等人抱着对艺术的虔诚、敬畏之心创办美术院,相信艺术能振奋民心。其办学宗旨中所宣称的“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奥蕴”表明,在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初衷还是兼顾中西方艺术教育。翌年1月28日,上海图画美术院在《申报》刊登了两则招生广告,正式开门办学。③从两则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校址位于上海美租界乍浦路八号洋房,学费优惠,院长是乌始光;上海图画美术院明确表示借鉴欧美美术院校的教学方式,教授西洋画法和实用美术(摄影、照相、铜板),甚至开设英文课程。2月,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在《申报》上又刊登了三次广告,内容与前两则广告基本一致,只是详细注明了招生对象为“(资格)无论已习未习”,学费具体金额“(纳费)每半年十八元,膳宿加三十元”。可以说,上海美专在建校初期,教授的课程以西洋画法为主,未涉及到中国画的教学,其主要创始人刘海粟、乌始光、张聿光、汪亚尘等,乌始光年纪最长,能应付几句英文,也都未曾出国留学,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办学条件是极其简陋的。从课程设置上看,未设置中国画教学,并没有真正实现刘海粟所宣称的“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为了维持学校的生存,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所设置的西洋画教学都是商业画教学。刘海粟在《怀念抱一》一文中曾透露,他和乌始光等人曾在周湘创办的背景画传习所学习,周湘的教学方式也极为简单,学生主要的作业是模仿贴在墙上的范画,写生课是画两排树中间夹着一条马路。周湘办学的目的是“传授新法图画,并研究关于图画必须之学识技能,以养成专门人才,使将来从事教育、工艺均得良好之效果为宗旨。”刘海粟的办学思想和课程设置受到了周湘的影响,采取的是师徒制的临摹法,创新的一点是将西洋画分为正科和选科,还设函授部。总体来说,上海美专办学初期的招生广告和课程学习,并没有真正实现刘海粟所宣称的“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这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办学经验的影响,从校名“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中的“图画”也可窥见上海美专教授商业美术的性质。

二、上海美专的中国画课程设置

民国初年,当时人们的西方文化热情并未退却,但如何立足本土文化,发展本土的中国画教育,已经提到上海美专的教学日程。刘海粟身处新文化运动的热潮中,尤其是1917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他更加认识到强调艺术本土化的重要性。是年7月,刘海粟在校刊《美术》第二期发表《救国》一文中指出:“故救国之道,当提倡美育,引国人以高尚、纯洁的精神,感发其天性的真美,此实为根本解决的问题。”面对弱国无外交的尴尬局面,美育成为救国的重要方式。

1919年9月刘海粟应汪亚尘之邀前往日本游学,这位有着创办新式美术学校雄心壮志的年轻人,终于走出国门,学习透视学、色彩学等专业课程,详细考察西洋美术的教育情况。在日本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刘海粟参观了帝国美术学院第一回展览会、日本美术院第六回展览会等展览,参观了东京的多所名校,如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女子美术学校、东京美术学校等,并会晤了岛武二、石井柏亭等艺术家。1920年,刘海粟返回上海,是年10月,刘海粟《日本新美术的新印象》完稿。在此文中有一节写道:“说起世界艺术来,我中华自然算是先进国,所以有许多西方的著名艺术家,都说西方的美术导源于东方,东方的美术又导源于中华。但是现在东方的美术是怎样呢?现在中华的美术更是怎样呢?西方的美术固然早胜过东方,并且东方素来无固有艺术的日本,也渐渐驾于中华之上了。细细想来,这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耻的一件事,也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退步。我们现在倘然仍昏沉沉打过去,不知急起直追去从事艺术运动,那以后的世界上将只知有西方各民族的美术和日本的美术,只知那西方诸民族和日本的文化,再没有地位给我们中华了。”④从论述中足可见刘海粟对此次日本之行感触良多,思考了中国固有之艺术中国画的问题。正值五四期间,相对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热情,刘海粟做了逆向的思考,这对实现刘海粟的办学宗旨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1920年,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刊出特别启事,称自始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⑤,由“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到“上海美术学校”的名称变化,可以看出校方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新规划,学校不再局限于商业美术教学,对课程专业做了调整:修改学则,设西洋画、中国画、雕塑、工艺图案、高等师范及初等师范六科。至此,中国画作为一个学科正式提上教程。在这六科中,除了中国画专业,西洋画、图案科、高等师范科、普通师范科的教学内容中也涉及到中国画的教授与学习。是年,刘海粟欲请吴昌硕前往美专教授国画。刘海粟对吴昌硕的评价极高,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提道:“当时的上海画坛生气不足,陈陈相因、散发出庸俗气息的商品画充斥,除了像吴昌硕这样的大家以外,中国绘画每况愈下。”⑥遗憾的是,当时吴昌硕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于是推荐入室弟子诸闻韵到上海美专的函授教授中国画。

自建校以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美专”)一直面临财政困难,为获得省款补助,1922年,刘海粟经蔡元培致函教育部次长陈垣寻求支持,得到资助,但教育部提出要求“中国画须与西洋画同时举办”。⑦1922年冬天,诸闻韵在日本短暂考察美术教育后,翌年春回到上海美专,与刘海粟商定筹备增设中国画系科。诸闻韵主张“中国画教学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同时,他聘请潘天寿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理论与实习教学。1923年9月“添办中国画科一班”,诸闻韵任上海美专师范国画科主任,招收新生20余人,王一亭、潘天寿、许醉侯等被聘为导师,自此上海美专的国画科进入发展期。

自上表中可见:第一,上海美专的国画科课程实践与理论并重,国画实习科占60学时,课程中还包含多项理论科目,其中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哲学、美学、美术史、金石学、书学均为2学时,国文时;第二,上海美专并没有凸显国画教学的优势,自第一学年开始,学生在学习国画的同时,也在学习西洋画,三年中西洋画占有时。而在西洋画科的课程中⑨,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国画学习,仅占6个学时。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国画科学制为三年,西洋画科学制为四年。

1925年,上海美专改定新学制,毕业年限为三年的院系有:造型美术院(内分中国画系、西洋画系);师范院(内分图画音乐系、图画手工系)。毕业年限为两年的系科有:图音专修科、图工专修科。经过学制修改案的调整,到1926年1月,上海美专已经具有八个学系,一个专修科,分别为中国画系、西洋画系、雕塑系、音乐系、工艺图案系、建筑系、艺术教育系⑩以及艺术教育专修科?。中国画在学程纲要中位列首位,中国画系的地位得到突出。中国画系的学科科目分为主副两科,主科有中国画(138学分)、中国文学(36学分)、书学(16学分)、金石学(16学分)、美学(4学分)、中国画史(4学分)、色彩学(2学分)。副科有西洋画(18学分)、透视学(16学分)、外国文学(6学分)、艺术论(4学分)、艺术解剖(2学分)。从学分比例上来看,中国画为主修,为突出中国画自身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点,中国文学和金石学、书学占据的学分也较多。此外,上海美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开设了中国美术史的课程。早在1918年,黄宾虹便应邀到上海美专教授画理。1924年,滕固从日本东京东洋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美专,教授美术史和艺术论,并于1925年撰写完成了《中国美术小史》。

是年,刘海粟发表《昌国画》一文,再次表达了立足本土艺术的决心,他说:“世界艺学,实起源于东方、东方艺学起源于中国……民国肇始,上海美专随之呱呱下地,而中国新艺术亦肇端也。美专之旨,一方面亦当研究欧艺之变迁,一方面更当发掘吾国艺苑固有之宝藏,别辟大道,而为中华之文艺复兴运动也!”?不同于刘海粟早期创办学校的宗旨,在办学十余年后,上海美专经历了人体模特、旅行写生、男女同校、创办杂志等等西式引起的风波和教学的成功后,刘海粟再回首,明确提出中国画的教学是中华文艺复兴运动中的重要举措。

三、上海美专的中国画教学成果展示及历史意义

上海美专的中国画教学成果展示,一方面是学生的学期作业展览,另一方面是师生书画展。

1929年6月11日至15日,也就是在全国首届美展的前期,上海美专举办了本校第32届学期成绩展览,展出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千余件作品。?就在这一年,上海美专国画系开始分为山水、花鸟两科,并聘请多位名家任理论教授或教习,如钱瘦铁、黄宾虹、张善I、商笙伯等,进一步扩展了中国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随后,6月11日至15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师生书画金石展览在宁波同乡会举行,《申报》对本次展览的评价是“这个展览几乎与全国首届美术展同步,是上海美专本土美术教学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刘海粟还携中国画走出国门,到欧洲进行绘画展览。1934年,刘海粟在德国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举行的中德政府合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上说:“中国的绘画,自三代以至现在,已历4000余年之历史。聪明才智之士,深究笃学,不知其几千年。递嬗演化,以有现在之造诣,卓然在世界艺苑独树特帜而领有东方全域。……中国绘画之精深,不仅借勾勒填彩以肖食物而已,乃别具气韵及诗意,常于极简单之笔墨中,含有极深厚之意趣。”?此次展览之后,欧洲各地诚邀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中国现代美术的成就得到肯定。

上海美专创办之初,致力于西方美术的吸纳和传习,后来重视本土美术发展。上海美专中国画科的设立,一方面是学院美术课程设置发展的自我完善,政府相关条文条例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刘海粟“国魂”的觉醒。上海美专中国画科的建立可以视为民国美术教育本土化型的一个缩影,回望百年前的中国画教育,不能脱离当时的中国画坛状况空谈中国画教育。

民国初年,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先进人士意识到中国画坛的问题所在。早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控诉中国现状之流弊时说:“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近欧美、日本竞胜哉?”?1917年,吕?、陈独秀在《新青年》第6卷第1号,发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吕指出:“以美术真话之学说,印证东西新旧各种美术,得其真正之是非,而使有志美术者,各能求其归宿而发明光大之,此又一事也。”吕还批评了当时的美术现状,指出“徒袭西画之皮毛,变而为艳俗,以迎合庸众好色之心”,感慨“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加革命也”。陈独秀将革命的对象直指四王:“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革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这是什么理由呢?譬如文学家必用写实主义,才能够采古人的技术,发挥自己的天才,做自己的文章,不是抄古人的文章。画家也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曰。”康、吕、陈的观点代表了民国初年画坛应对中国画危机的回应,上海美专的中国画科设置则从教育上以全新的课程观回应了画坛危机。同时,上海美专作为先行者,为后来成立的美术学院提供了师资力量、办学思路、课程内容等。

上海美专将中国画专业推向了现代化的方向,从成立最初的实用性教育转向了纯美术教学。中国画、中国画史、中国画理论、艺术论、美学、哲学、书法、诗学、国文、题跋、金石学、篆刻学等一起构成了上海美专中国画学科。从课程安排上看,伦理学、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西方绘画的基础课程引入了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又将哲学、美学和美术史添加在教学中,体现了对艺术理论教学的重视。同时,上海美专的中国画教学并未脱离中国画自身的需求,学校开设了金石学、书学、国文课程,体现了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的特点。上海美专还注重中国画师资的引进,诸闻韵、潘天寿、王一亭、朱光、陈摹、许祖荫、藤固等人成为教学的核心力量。优秀师资为上海美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教学方法、理念,推动了上海美专的发展。

伴随着上海美专的发展,中国画科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也在随时展。回溯上海美专中国画创立的初期情境,可窥视在西方艺术的冲击下,中国画教学最终适合本民族艺术发展的根本转变,为中国画教育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为南京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民国美术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XJ201301)。

注释:

①“民国元年的冬天,乌君始光在毗陵与海粟计划创立美术院于海上。其时社会上对于艺术颇菲薄之,一般人开口闭口都是国计民生,所谓,简直不值得齿及。在那时代要在中国的社会上树立起美术学校的旗帜,实在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我们凭着良心和兴味,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振作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做去。所以在元年的十一月,我们就本校的态度树起鲜明的旗帆,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刘海粟.上海美专十年回顾[J],《美术与设计》,2006年,第2期,第3―5页。本篇载于1922年9月17日至9月22日《时事新报・学灯》,又载于1922年7月20日《中日美术报》第1卷第3号。

②刘海粟.上海美专十年回顾[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2):3.

③《申报》刊登的两则具体广告内容如下:其一“上海图画美术院招生广告:本院专授各种西法图画及西法摄影、照相、铜版等美术,并附属英文课。教法精详,学费从廉。有志来学者,可速至(或函授)上海美租界乍浦路八号洋房本院,取阅章程报名也可。院长乌白。”其二,“上海图画美术院函授部招生:本院为便利学者起见,特依欧美各国专门学校之通讯教授法,设立函授部,函授各种西法,图书讲义明显,范本精良,裨遐迩良学志士得足不出户,不妨职业,习成专门学术焉。有志就学者,可投函至上海美界乍浦路八号洋房本院,取阅章程报名此布。院长乌白。”上海图画美术院招生广告[N]、上海图画美术院函授部招生[N],申报,1913―1―28.

④?朱金楼,袁志煌.刘海粟艺术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207:151.

⑤自1912年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成立,后因种种原因,几经易名。1916年,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1920年,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多用简称“上海美专”。

⑥陈瑞林.现代美术家陈抱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130.

⑦侯云汉.民国教育“整饬”时期私立高等美术学校立案的考察――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线索[J].美术与设计,2012(1):115.

⑧金恒亦.民国时期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⑨参见《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行政组织》《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概况》《上海美专专门学校学则》,载《上海

美专成立二十五周年一览》,及《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立案卷》等资料。

⑩艺术教育系分为:甲(图画音乐系)、乙(图画手工系)。

?艺术教育专修科分为:甲组,即图画专修科、乙组,即图画音乐专修科、丙组,即图画手工专修科。

?刘海粟.昌国画[J].艺术周刊,1925(13).

?1929年1月《申报》对本次展览做了报道。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N].中华美术报,1918―10―13.

?吕原在日本读书,因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乃愤而辑学回国,在刘海粟的邀请下进入私立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任教务长。《美术革命》写于1917年12月15日,约在致函《新青年》前后,吕氏辞去美专教务长一职,随欧阳竟无到南京筹备“支那内学院”。陈世强.大匠旁观、寄蕴宏志――陈独秀与中国近现代美术[J].美术研究,2002(2):22.

参考文献:

[1]刘伟冬,黄.上海美专研究专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建华.民国名流与上海美专[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Q250―1―2[DB].

[4]上海档案馆馆藏.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档案Q250―1―14[DB].

[5]石楠.刘海粟传[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6]顾平.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迈克尔・苏立文.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M].陈卫和、钱岗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8]吴晓明.民国画论精选[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3.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7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73-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交流是各国家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1]。在人类活动范围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其高等学校就必须参与全球性的人才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受教育者对教育的要求,也已经突破了国家的疆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相信,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具有国际的知识和经验;教育者想在学术上不断进步和创新,就必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尖端的科技,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要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就必须以新的观念和姿态,向全球范围的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中医药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财富,它为中华民族及华人社会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在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一背景下,中医药在国际卫生保健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力量。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如今的人们更注重养生保健与生存质量。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正迅速卷全球,而这正使中医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以它独特的双向调、治疗与保健双重功效等优势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满足了西医西药无法满足的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和需求。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民进行医疗保健服务,赢得了他们的青睐[2]。

三、新建中医药大学海外办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

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名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各类在校海外学生近三百名。海外学生作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是学校与各地区、各国之间友谊的桥梁与纽带,他们在学校愉快地学习与生活,吸引了大批热爱中医的人士加入到学习中医的行列,为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校海外学生招生和教学学籍情况看,具有跨国界、跨地域的特征,特别是海外学生来华学习的目的是毕业后回居住国或居住地就业或者再到其他国家留学,所以说学校海外办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

1.招生和录取制度方面

为适应海外学生的特点,学校招生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努力扩大对外招生,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海外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和复杂性、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外学生管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招生对象多元化:海外教育学院的招收对象为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学生、台湾地区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我校主要以前四类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流的加强,港澳台生来内地求学的人数日益增多,福建中医学院成为台湾学生数量最多的几所高校之一。

招考办法多样化:祖国大陆由于教育资源短缺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有明确的名额限制,而海外招生则多多益善,海外学生除了可以参加普通高校港澳合招生考试外,还可以参加学校单独招生考试,已获得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港澳台青年可以直接向学校申请免试入学,参加联合招生考试未被录取而考分较高者,可进入预科学习阶段,学习一年后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被录取为正式本科生,进入一年级学习,此外,如果出于对中医的热爱还可向学校申请旁听。

招生渠道国际化:学校委托国外中医药学校或中医药团体、华侨华人社团、境外知名人士、境外中医药机构推荐获得生源;积极派员参加境外高校展,通过展览、咨询等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学校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美国、德国设立了招生报名点,与澳大利亚澳华中医学会、马来西亚北马槟榔屿中医学院、香港中医师公会联合培养包括专升本、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当地培养输送一大批中医药人才。

2.教学和学籍管理方面

2010年学校决定采取“趋同化”管理模式,自2010-2011学年起,新招收海外学生全部插入各个学院就读,与大陆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外事行政单位以招生和出入境管理为主,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以及住宿管理由各学院负责,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与大陆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

学校海外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对海外学生管理从政策制定到具体事务实施都具有“特殊照顾”的倾向。这一特殊化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过很好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海外学生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独立办班和住宿,将海外学生与大学城本部学生隔离开来,减少了学生一起上课讨论、研究的机会;学生语言、社会交际能力乃至学术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基于“外事无小事”原则,学校设立专门的招生、教学、财务、后勤、保卫等部门来管理和处理海外学生事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事无巨细的管理不仅使得管理人员工作繁重,还使得职责交叉、混乱。

“趋同教学管理”指的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环节上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对留学生管理的模式,已成为当今来华留学生教育领域的共识,它将是我国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的一个大趋势[3]。

“趋同化管理”模式在留学生教育领域的研究已很成熟,现将该模式实践运用于我校以港澳台侨生为主的海外生教育领域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学校招收的海外学生主要以港澳学生、台湾地区学生、海外华侨、外籍华人为主,他们的汉语水平绝对达到能处理好一般性日常学习生活交际的能力,与完全没有中文基础的来华留学生相比,更没有必要将他们单独管理。应取消单独上课的制度,将他们作为普通学生下放到教学部门管理,尽量为他们与大陆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切磋提供机会;其次,200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对已录取到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的港澳地区的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即在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这为对海外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提供的政策依据。

从短期教育培训来看,众多海外人士来中国学习与中医药保健文化相关的太极、气功、八段锦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文化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切入点。很多海外人士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了中医药,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学校还实施“走出去”战略,送“学”上门。为满足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合作机构学生校友的学习、工作安排需要,学校派出专家学者赴澳大利亚面授课程、指导临床工作,受到当地媒体的热烈报道和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为学校海外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跨世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向世界发展本国教育是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教育市场,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具有较高文化品位、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能了的穿造型人才,核心是要求现代大学逐步走向世界[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全球视野的形成是学校海外教育的基本要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校目前在办学规模、层次、结构、质量和水平等几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声誉。学校现有海外学生300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学校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十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的海外毕业生,在居住国和居住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当地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小结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海外学生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来中国寻觅、学习纯正的中医药知识。海外教育长期以来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海外办学模式适应了这一国际化趋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为学校海外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发展中医传统优势,增强吸引力,拓宽办学渠道,加大招生宣传,满足海外学子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服务,培养适合他们居住地区或国家所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6-18.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8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54-03

清朝自入关以来至鸦片战争时,在军事上奉行“以骑射为根本”的原则,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上沿袭着明朝的武举制度,在教育上则只注重军人的弓马骑射技能,而忽视对军官的理论教育[1]13-14。随着承平日久,八旗、绿营日渐废弛、锐气尽失,无论是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还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都惨遭失败。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启用汉族官员,组建团练,引进西方武器,改良装备,采用西式方法训练士兵,开启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军事教育的变革,是晚清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它始于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期间迅速发展,直至清朝政权被时仍在进行,并对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从时间上来看,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这是军事教育变革的开端和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这一阶段晚清军事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军事教育体系,大规模地派遣军事留学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

(一)洋务运动:军事教育变革的早期发展

晚清军事变革始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淮军大批引进西式枪炮装备军队,逐渐取代八旗、绿营成为主力。见识到西方强国“坚船利炮”的威力后,湘淮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期,利用自身担任地方督抚的优势,创立兵工厂、造船厂,开启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军事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前期的主要目标,军事教育变革作为军事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实施。

1.清代海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认为外来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制造新式舰船、创建新式水师,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这一点洋务派领袖曾国藩说得很清楚:“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2]748“况今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3]1603巩固海防是当时清政府的共识,这一方面以左宗棠成绩最为显著。担任闽浙总督后,左宗棠创办了福建船政局,制造新式轮船。为解决人才问题,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了船政学堂,分前堂和后堂,前者W习制造,后者学习驾驶,分别以法语和英语授课,招收精通语言的幼童入学[4]19。1877年1月,李鸿章提议由福州船政学堂派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经李鸿章与丁日昌、沈葆桢商议,挑选30名学生分别赴英、法留学[5]1125。此后,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三期共百余人赴英法留学,极大地推动了清朝海军的建设。

洋务运动时期海军领域的军事教育变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知识,二是派遣留学生,学习欧洲强国的舰船制造与舰船驾驶、海军指挥技能。这一时期,清政府共创办了水师学堂近十所,除福州船政学堂外,天津水师学堂等也培养了一批当时的海军人才。这些海军人才都受到了重用,尤其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北洋舰队当时的管带均由此处毕业。由于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破坏,这些早期的新式海军学堂都毁于一旦。待甲午以后重新建立时,均被命名为海军学堂,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近代陆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相对于海军学堂的成立,以及海军留学生的大量派遣,洋务派在陆军教育改革方面的步伐要小得多。虽然,在引进西方枪炮,采用西方训练方面,湘军、淮军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即已开始,但在军事教学和军事留学生派遣领域则到了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187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选派7名淮军军官前往德国学习,开中国近代军事留学事业之先河[6]65-68。从此到甲午战争的近二十年内,清政府陆军派遣留学生的规模也不可与海军相较高下。

洋务派第一所近代陆军学堂系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于1885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又称北洋武备学堂)。由于传统武举的存在,陆军近代化早期仅限于武器装备的改良,而军队编制、教育等方面则进展缓慢,这也是陆军新式学堂成立晚的原因。和海军学堂毕业生受到重用不同,陆军学堂毕业生在军队仅从事训练工作,大多担任下级军官,不受重视。甲午战争的失败,一度使武备学堂陷入停顿之中。此外,与同期的海军教育相比,由各地督抚自行创办的陆军武备学堂标准不一、学制不一,学时短、学识浅,毕业生素质不可于海军相比。但无论如何,这些武备学堂的成立,大大地推动了晚清时期的陆军近代化进程[4]27。

(二)清末“新政”:军事教育变革的迅速推进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大量军舰、海军人才的丧失,陆军的连续惨败,也意味着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变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清政府军事落后的现状。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到1901年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军事教育变革均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军事变革的重心由海军开始向陆移,且变革的幅度之大、影响之大,远远超洋务运动时期。

1.举国划一的陆军四级学堂体系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极大地震动了清政府,作为新政重要内容的军事变革迅速启动。1901年,武举考试被废止。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考察督练全国军队,开始了建立36镇新军的计划。军事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练兵处以日本军事教育为蓝本,制定了《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设立四级三类军事教育体制,最终统一了全国的军事教育体系[7]74,用以支撑其建立36镇新军的庞大计划。陆军四级学堂系统即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陆军小学堂在全国各省省会或驻防之地设立,中学堂在武昌、西安、南京和北京设立四所,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各一所。陆军学堂的计划非常成功,截止到1911年,共培养学生一万多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加入了新军,成为军官。

2.大规模赴日军事留学生的派遣

新政时期,军事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赴日学习军事成为热潮。与先前的留学欧洲相比,日本在地理、文化习俗方面的便利条件,再加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力提升,使留学日本成为当时政府和国民共同的选择。从1898年赴日留学开始,到1911年,赴日留学军事的总人数已达1 000人以上。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上,它不仅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军事干部基础,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民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及军事教育家、理论家[8]85。

纵观这一时期的军事教育变革,不仅规模上远超洋务运动时期,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极大变动,不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技艺,对于教育体制等方面也开始调整,变革更加深入。与先前的以欧洲为师不同,这次变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日为师。

二、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

回顾晚清时期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到迅速推进的过程,特别是清末最后十年,是其军事教育变革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总体而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师夷长技”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魏源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很快成为洋务派指导实践的重要思想。曾国藩等人认为,西方的优势在于武器先进,而武器先进在于工业发达。因此,开办工厂,培养人才是关键。在洋务派创办陆海军学堂中,学习西方的技艺是主要的,即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在新政时期,无论是举国划一的陆军教学体系,还是新军编练,学习西方的不再仅仅是器物层面,在体制方面也开始深入,即开始了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师夷长技”是这种特征在军事层面的具体体现。随着清政府与外界接触日益深入,不足之处暴露的也日益明显,因此,学习的内容从技术到制度层层深入。

(二)“中体西用”

与向西方学习同步的是,清政府及其主要官员对于自身封建文化价值观的维护。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在对待留学生问题上,就提出学问应“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留洋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艺之学”必须同时“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1898年,洋务派后期领袖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末军事教育变革中起到重要影响的袁世凯同样如此。他命令各营设随营学堂或者讲堂,定期给士兵进行“圣谕广训”“忠孝经”“军人精神”等教育。在军事教育上,他们始终把封建伦理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禁止进步思想学说的传播,用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晚清军事教育变革从一开始就是清政府在面对内外压力,试图维护其统治的措施。在学习的内容上,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的学习延续到后期制度层面的学习,均是这种被动应对的表现,它是清政府的被动适应和调整。同时,在具体的学习对象上,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如陆军方面,从1870―1894年“以德为师”,学习德军的枪炮和训练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而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以日为师”则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内容。

三、结论与启示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晚清军事教育变革,从维护清政府统治的目的出发,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原则,奉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方针,革新了晚清军事教育。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衰亡,其培养的军官甚至成为推动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意义仍然重大。首先,它奠定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格局,同时也形成了现代军事教育的源头。在近代军事教育时期的许多教育形式和做法,对后来的军事教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许多做法还沿用至今。同时,它还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军事和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军事教育培养的部分军官,后来成为军阀,导致内战连连,一些人甚至投靠了日本成为汉奸,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回顾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国防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国防建设必须以受过系统先进军事教育的人才为基础。中国历史上军官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武举和战场来发现人才,到了近代,这种形式已经完全落后,晚清创办新式学堂,尤其是清末十年的系统军事教育体系的建成,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国打败侵略者的重要军事人才。在今天,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才对国防建设更加重要,加强国防建设,人才始终是根本。

其次,军事教育必须符合国情、实际,不能盲目扩张。清末十年,全国建立军事小学堂近30所,中学堂四所,培养了1万多学生,而当时的全国军队总数为60万人,新军仅为其中的一半,清末广西著名的“驱蔡风波”就与军校毕业生无法安排有关。军事人才的过剩,以军事求功名的人过多,势必会对社会安定产生影响。因此,根据本国军队规模和需求,合理成立军事院校,招收学生,成为军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以信息化樘卣鞯牡贝军事中,军官的养成来源日益多元化,专门性的军官学校不再是军事人才来源的唯一要素,着眼于国防现代化,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军事人才。目前,地方院校国防生的培养,成为军官的重要来源,这也是军事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4.

[3]曾国藩全集・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94.

[4]朱建新.中国近代军事学校[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5]罗琨,张永山.晚清后期军事史:下册[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9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研究型课程学习,2003年了课程指南,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3类课程的协调发展制定准则。2017年,上海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包括4个方面: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海许多高中学校已在实践中形成多样的实践创新形式。如七宝中学从1998年起探索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实验,建设多个创新实验室,今年就有8名高中学生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吴淞中学、市西中学等成立创客教育联合体,与高校合办创客教育体验夏令营;建平中学每年要求高一新生3年中完成至少两项课题研究,并纳入学生高中的绩点排名;各个示范性高中大都布置有形式多样的暑假研究性学习作业。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还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为课题找专家,为学生找导师,适时推送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能一键导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广西:要求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中国教育报》消息 广西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形成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广西提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相关课程。

广西要求,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校内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含劳动教育课时)。校园保洁原则上由学校组织学生完成,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家庭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以整理、煮饭、炒菜、洗碗、洗衣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

福建:考级证书不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依据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例10

3.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传播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传播西方近代体育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途径,西方近代体育项目及其竞赛活动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鸦片战争以后,为了进行文化侵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派大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除传教外,大多兼办教育,在教堂或他们家中开办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据统计,基督教所办的教会学校,1877年共有学生5975人,1912年为138937人,到了1920年,达到245049人。天主教所办的教会学校学生有10000人。美国教会在1890年,就开办了1032所初等教会学校,学生16310人,74所中等教会学校,学生3819人,教会大学主要都是美国教会开办的。当时,教会学校一般没有体育课程,但是,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1884年,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设立的女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校在上课休息时间中可使用已备好的器具各自进行游戏”。1895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每日上午有一次课间活动,称为“放小学”,常作“抢球”游戏,下午有一次课外活动,多作“夺旗”游戏。教会设立的相当于高等学校的书院,一般设备较好,大都在课外开展田径、球类等活动。如:北京的汇文书院,1895年就有棒球队,1901年有足球队。1907年,汇文书院和通州协和书院开始举行两校之间的棒球和足球比赛。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在1890年就举行了运动会。1901年成立了足球队。1904——1908年,圣约翰大学和英华书院、东吴大学等教会学校组织起大学体育联合会,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教会学校开展的球类运动,主要是足球、棒球、网球、篮球、排球、墙球等。并常举行校际比赛。可以说,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是西方的田径、球类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之一。西方体育传入我国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则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基督教青年会,是美国资产阶级所控制的一个国际性教会组织,它的宗旨是所谓“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养成完全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中国最早是在1885年,在福州的英华书院开始有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以后许多教会学校都成立了青年会。青年会一般都是通过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式宣传基督教,并想拉拢、培养一些青年为他们服务。

它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运动是1898年由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当时天津青年会的会员对篮球很感兴趣,有成为大众运动的趋势。此后,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的学生蔡乐尔,于1910年来华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时,进一步传播了篮球技术和比赛规则。1911年由美国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柯乐克,也组织了排球比赛。

(2)介绍西方体育理论与方法。

由于青年会设有体育部,美国青年会常派遣一些体育专业人员,来中国负责青年会的体育工作。他们除了在青年会传授运动技术以外,还到当地学校指导体育活动,介绍西方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如1904—1908年间,天津青年会干事罗伯逊就曾到北京,天津各学校讲演“西洋体育”。1915年来华的上海青年会干事麦克乐,在1916年担任南京高师体育科主任,1923年担任南京大学体育系主任。他曾在上海、南京各学校作过体育的演讲,还出版了体育教材等书籍,并创办了《体育季刊》杂志。麦克乐是首先把美国体育理论与方法系统地传入中国的体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