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亚洲经济危机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0 14:58:03

亚洲经济危机

亚洲经济危机例1

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给亚洲国家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日本、韩国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早已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灾。2008年第二、三季度中,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这是继2001年经济衰退以来出现的再次衰退,2008年10月份出口也出现自2001年12月以来的下滑现象。韩国2008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均不到1%,据估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有可能为负,这是继韩国2003年第一季度“信用卡危机”(-0.4%)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08年11月韩国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32.3%,是2008年同比下降的第三个月。韩日等亚洲发达国家先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离美国这个金融危机爆发的震中心过近,它们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美国国内消费的高端产品,而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削弱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购买能力,进而影响了日韩两国的出口增长和GDP增长。

危机对中国、东盟部分成员、印度的影响虽未完全显现,但已露端倪,它们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下滑。中国自2007年第四季度起已经连续5个季度的下滑,2008年11月进出口贸易更是呈现7年来的首次双降,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也出现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和日韩一样,这类国家也以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目前其出口已经明显受到美国国内消费增长放慢的影响,2008年前3个季度的出口增长已经不如前年,第4季度的出口增长还要有所下降。不过,这类国家所受的危机影响目前尚不如日韩严重,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日韩高,它们的部分出口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危机对这类出口产品的影响不大。

菲律宾等亚洲部分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总体情况却看好,特别是2008年第4季度的指标,在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出现下滑之际,这些落后国家却有不降反增的趋势或至少保持近几年来的增长势头。菲律宾2008年前三个季度依然保持往年的增长态势,据估计第四季度GDP增长率有可能超过前三个季度。越南已经部分取代中国对美国出口成衣的市场份额,成为美国第二大服装供应国,在全球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外资今年仍然在大规模涌入越南,据估计2008年越南将获得6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这些亚洲相对落后成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出口产品主要以资源和生活必需品为主,特别是这些国家低廉的生活必需品更为欧美市场所青睐,反而带动了部分GDP增长,如菲律宾;再有这类国家金融和贸易体系比较落后,还没有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接轨,如老挝对美出口主要是纺织品为主,其出口额占老挝总出口的1%,受危机直接影响不是很大,因而这些国家因祸得福,继续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势头。

总体而言,200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国家群体,它们所受到的危机影响比较有限。当然,在面临美国金融危机之际,它们也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助与互助的危机应对策略

目前亚洲国家一方面在依靠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则通过合作,来积极应对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发生后,亚洲各国相继采取扩大内需和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手段来应对危机。日本以其庞大的刺激内需、金融救援等财政货币政策来缓解此次金融危机给国内各经济部门造成的冲击。比如2008年10月底,日本政府公布了总额为26.9万亿日元(约合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防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进一步负面冲击,同时继续维持0.3%的低利率,12月初,日本央行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向金融机构提供3万亿日元的特别融资,以帮助企业渡过年底资金需求增加的难关。韩国则继续下调基准政策利率,以抵抗经济下滑的风险,同时为稳定金融市场,政府多次向市场释放美元,通过外汇互换市场竞标向银行提供了61亿美元,向企业出口支援了6亿美元,加上韩国央行先后四次实施美元互换招标向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75亿美元资金,韩国仅2008年11月这一个月就向市场投放了142亿美元资金。

亚洲经济危机例2

随着亚太地区逐步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席卷欧洲经济的危机又掀起了该地区对出口接连受创和金融资产流动受限的新一轮恐惧。针对这一场危机,亚洲各国政府正在着手各自的对策,并可能向亚洲开发银行寻求金融支持和政策建议。文章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的危机应对评估所带来的启示。

一、欧洲危机的影响和风险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影响比之前担心的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一个国家退出欧元区而引发的危机(虽然可能性不大)带来的影响则可能更加深远。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改变其他国家对欧元的认可程度,从而进一步减缓欧洲的经济增长,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元资产价格的飞升。本文认为受欧洲危机的影响,目前低迷的亚洲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的确,对亚洲各国而言,应对欧洲急剧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比应对漫长的经济放缓更加困难,因为后一种情形至少为亚洲出口商提供了寻求替代市场的时间。

正如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一样,贸易也许是主要的危机传播途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由于高度依赖欧洲市场而被认为非常脆弱。而即使对于那些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全面蔓延的欧洲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如果随之发生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同样也会使矿石出口商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这样,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受到冲击。同样的影响也会发生在那些依赖旅游经济和汇付经济的亚行成员国家身上,如柬埔寨、吉尔吉斯、蒙古、塔吉克斯坦、泰国、东帝汶、越南和一些较小的岛国。

如果信用和资产价格飞升、出口急剧下降,很多亚洲国家的金融产业将受到显著的影响。持有较低的国外资产和较低的欧元区债券可以保护亚洲新兴市场的银行体系,但如果欧洲银行因近来增加的风险而减少对亚洲的信贷投放,则会加剧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因此,虽然从总体看亚洲地区的贫困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但对于小国而言,其影响则是非常严重的,并会直接影响到大国的弱势群体。

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准备和应对

欧洲危机会从多大程度影响亚行各成员国家,不仅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脆弱性,还有赖于他们的机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度,金融部门的健康程度以及社会安全网的水平。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旨在增强这一地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的能力。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2009年,面临严重的出口下滑,亚洲仍保持了可观的经济增长态势。主要亚洲经济体也不断增强汇率的灵活性(特别是最近几年)。因此,亚洲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已形成了竞争性的汇率,并相应放缓了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流动对汇率和经济的影响。同时多数国家建立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体系,银行和公司部门的制度不断完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要求也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这些国家减少了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大量现金流和期限错配的短期外债,并相应通过丰富资产的多样性减少金融市场风险。即便如此,亚洲特别是中亚转型国家的金融体系仍有相当空间加强和完善。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一些亚洲国家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下调利率以释放流动性。一些国家物价上涨的压力显现,但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初回归到了预警水平以内。因此,这些国家在面对新一轮金融危机时,还有调整应对的空间,例如降低现金储备率和利率水平以鼓励银行业刺激经济发展。

财政赤字的下降,在2008至2009年间为大部分亚洲国家提供了实施扩张性政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空间。虽然在面临此次欧洲危机时,亚洲大部分国家同样拥有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自由,但是居高不下的政府赤字,使得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高赤字可能会削弱信心,而此时收缩财政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波动负面冲击的影响。因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政府逆周期的财政支出一篮子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目标,逆周期的支出(特别是消费类支出)必须是可逆的,同时,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投资应带来生产效益。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跨地区和亚洲各国之间高度的国际合作成为了有利的危机应对措施。面对欧洲危机,同样需要通过国家之间通力协作以阻止危机的传染和蔓延。下一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是推动公司和银行部门间制度的国际合作以适应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要。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应对措施将减少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和有效的金融整合使得亚洲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亚洲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欧元区的危机生动地暴露了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固定汇率体系的弊端和危害。与之相比,亚洲国家在收入水平、金融体系和法律、政治制度上更为多种多样。这样的多样性使得推动货币整合受到严苛的条约和制度安排限制。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环境下凸显了亚洲国家坚持浮动汇率制和独立货币政策的优越性。

GDP:国内生产总值;区内均值经过GDP加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

三、危机应对给亚行和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亚洲经济危机例3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具体成因如下:

(一)内因

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普遍存在着生产结构性过剩问题。由于整个市场是开放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得以呈现,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于是生产者开始扩大生产追逐利润。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不可预见性等自身的缺陷,使整个生产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当某一种产品有利可图时,许多生产商都集中生产同类商品,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生产供过于求使产品挤压,商家无利可图。

当资本无创新、无利润或市场饱和时,金融资本会不断侵蚀产业资本的利润,导致一小部分富裕的亚洲人开始将资本由实业型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流向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泡沫型”产业,造成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而房地产和证券等投机利润高的行业,不断吸引着外资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投入。比如,房地产价格远超出居民实际承受能力,产生巨大的房地产积压,形成银行不良债权。由于东南亚国家货币资金的流动具有盲目性和集中性,不能引导资源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资金的流动只是对社会财富的超经济和虚假再分配。

亚洲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亚洲经济的发展受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它本身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市场经济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整个市场局势也难以控制,因而投资者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无法解决“负面外在效应”问题,我们很难把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亚洲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既保持固定汇率又扩大金融自由化,这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由于泰国所有的百姓都可以拿着泰铢自由兑换美元,且没有一定额度,导致泰国的外汇储备不够且没有美元可去换之。7月泰国政府已没有固定汇率了,在这样浮动的情况下泰铢贬值。这些对冲基金当时炒东南亚时,以美国为首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三大基金调动了1000亿美元攻击亚洲,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没这么多,东南亚金融风暴想把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辛苦赚来的钱变成一场金融风暴或金融战争。

在中短期债务较多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便会不可避免地使本国货币贬值。1997年索罗斯把目标盯在东南亚,利用汇率来赚钱。当时泰铢与美元的比率是1:25,一个美元可换25个泰铢。美国在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在当时泰国房地产、股市都有泡沫境况下,其利用有量子基金及大量抵押资本带着钱首先冲向泰国。索罗斯找商业银行来借钱并给其利率,泰国很多银行都把钱借给他。而美国利率低亚洲利率高,于是,索罗斯就在国际上借泰铢抛泰铢,许多人心理惊慌便拿美元去换泰铢,最终获得许多美元。

银行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有经济问题均源于银行体系。亚洲一些国家的银行业未能及时建立较完善的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使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系统性风险高于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进驻也带来了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此外,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系虽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国内资金,但缺乏竞争效益低下;银行体系中对贷款存在严重的权力干扰,内部的腐败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分配不公, 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和呆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各种要素的配置不可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二)外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该区货币,以获取短期暴利。美国金融大鳄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其胃口大开,认为工业方面赚的利润已不能满足其欲望,于是对其它国家发动以暴富的金融战争。起初美国乔治.索罗斯从事美国套利交易,二战后欧洲经济萧条美国经济崛起,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很多钱让欧洲复兴,欧洲股票大涨美国人去买赚了很多钱,这样其逐渐名声大振。索罗斯70年代成立了自己的量子基金公司,其希望其公司的爆炸速度像原子爆炸速度那么快。而有钱的大客户,为在一定期限从对冲基金中获取回报,便将自己的钱交给金融炒家,这给炒家进行金融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机。1997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金融巨头,携巨额资本冲击亚洲金融业,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最终演变成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

美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成为超级大国后,为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经常保留危机感。新中国成立后其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统一战线,东南亚、韩国等都是美国经济附庸国。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各种内外因共同作用下,1991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其解体后只剩下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美国为遏制亚洲经济发展,且为本国创造经济财富,便开始采取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美国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美国认为他们有金融大鳄,有能力去金融市场掠夺更多钱,于是开始纵容索罗斯的行为。在美国经济利益与经济政策的纵容下,1997年西方金融大鳄们的思维从创造财富向掠夺财富方向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商品多往美国出口,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高。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的关系,经济发展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一旦际市场局势发生动荡,商品的出口会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为金融大鳄们的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出口受阻,使中国经济发展幅度放缓。东亚国家在我国资金投入比重最多,我国的外资企业大多是加工型企业且主要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国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使我国商品出口下滑。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东南亚等国货币贬值,消费市场萎缩,人民购买力下降。东亚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方面的财政预算,东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与东亚各国在商品贸易上有紧密联系。但中国对东亚的出口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生产的商品不能顺利销售阻碍了出口产业的发展,企业亏损现象大量存在,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利进程及中国经济发展。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地区货币贬值的现象十分严重,给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了压力。虽然中国政府表明人民币不贬值,但不意味着能保障其将来不贬值。中国人民币币值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趋势,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促使我国国际收支项目顺差,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得外汇储备量不断地增加。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使商品的出口受到限制,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量增速减缓的趋势。

(二)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使曾创造奇迹的东南亚地区的金融秩序遭受重创,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也阻碍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此次危机使韩国以美元计算的全国资产减少了一半多,日本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银行、证券公司接连倒闭,亚洲许多大企业也相继陷入金融危机困境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实施了紧缩政策。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出口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没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其经济发展陷入衰退状态。

东南亚、韩国的货币贬值,加剧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东南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本身就与该国有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商品有价格优势。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为了增加外汇储备,于是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出口,而中国实行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此外,由于韩国的货币贬值,该国的技术型产品对中国的技术型产品形成的冲击。因此,出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给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和美国经济没有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出现疲软趋势,影响了世界贸易。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亚洲经济,也影响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东亚大量的廉价商品售往国际市场,很有可能会引发产品输入国的贸易保护,反倾销等行为的产生。这些将会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不利。此外,在各国家间的交易过程中,美国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经济发展出现贸易赤字,势必影响世界贸易的不平衡发展及国际关系的紧张。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危机发生后各国自身发展存在着经济呆滞、财政状况恶化等问题,横扫东南亚的此次危机影响到港台、韩日等国家和地区,造成股市,出口等受阻局面,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约十年。此次危机,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市场经济局势造成的影响不断恶化,此次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此外,这次危机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冲击了1/4的世界贸易市场和1/5的世界服务业市场,加剧了全球性的产品过剩,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全世界范围内,此次危机使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数上升,美国的贸易赤字大大增加,这种状况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小结

亚洲金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形态及外在环境所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约两年里,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现象严重;金融体系处于无序状态,银行纷纷倒闭信贷紧张,国际融资难度加大;国内外投资减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政治经济也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给世界贫苦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人心惶惶以及社会动荡的局面,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季风.当前日本金融危机风潮透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2).

亚洲经济危机例4

发达经济体比重逐步下降

尽管目前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然而危机发源于美国,发达经济体遭受的冲击仍然最大。这不仅导致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且其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也受到普遍质疑,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将被削弱。

首先,发达经济体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金融市场陷入混乱,汽车等产业面临重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目前,发达经济体已几乎全体陷入衰退,而且步入萧条的可能性仍在增加,导致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世界银行3月31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更新版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仍是经济重灾区,其经济今年将整体下滑2.9%,其中美国经济下滑2.4%,欧元区经济下滑2.7%,日本经济下滑5.3%。而且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衰退程度还在加深。

其次,金融危机导致长期崇尚自由市场的西方资本主义理念受到严峻挑战,其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受到普遍质疑。政府干预、国有化等手段再次成为经济理论中的主导。在本轮金融危机大救援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一改往日崇尚自由市场理论的作风,对金融市场积极进行干预,除了向金融机构大举注资外,还接管了多家金融机构。

再次,发达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也在不断下降。曾被誉为“富国俱乐部”的G7如今已被称作“没落贵族俱乐部”。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正在取代G7,成为全球共同寻找对策、协调应对危机的平台。

在4月初的G20伦敦峰会上,一开始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救市派侧重恢复经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盟主张改革加强监管,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张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这场在发达经济体国家陷入严重金融和经济危机背景下举行的重要会议,明显发出了有史以来发展中国家对改革国际金融格局的最强音。

全球实力将呈现新的平衡

经过本轮金融危机的洗礼,南北力量此消彼长,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独大主导世界经济的秩序被打破,世界经济加强区域合作,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首先,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平衡。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消费、投资、贸易、生产、就业都出现了萎缩,世界经济仍在衰退,今年全年可能出现负增长。发达经济体陷入长期低迷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而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却已显露出复苏的势头。

其次,金融危机还改变了世界产业格局。危机已经导致金融、汽车等众多领域大洗牌。作为发达经济体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被国有化;而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机构几乎没有遭受冲击,其相对实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全球银行市值排名中,中国的银行占据了前十位中的四席,而美国、瑞士等发达经济体的银行排名则大幅滑落。

再次,美元的霸主地位将被打破。尽管当前货币市场“一主多元”格局仍然存在,但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美元地位大大削弱,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据香港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布朗已经宣布,今年9月将在纽约举行G20第三次金融峰会,讨论超国际储备货币议题。

不过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建国际金融和经济新秩序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发达经济体在研发能力、高新技术、生产效率、管理经验、产业体系、人才储备等方面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事务中也仍然享有较高的话语权,在危机过后重拾国际地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新兴经济体只有抓住当前机遇,在国际组织及其他领域尽量争取更多的发言权,才能保证世界经济新秩序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亚洲新兴经济体崛起

近十年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对世界经济都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是二战结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遭受的一次最为严重的冲击。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大。博鳌亚洲论坛的与会者认为,一些主要国家若能率先复苏,并引领新兴经济体重新回到经济增长的轨道,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何处去”的主题演讲会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指出,包括日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经济到2030年将占据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之多。仅从经济规模来看,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并且是日本的4-5倍。印度也将达到日本的2倍。

首先,新兴经济体由于金融市场尚未成熟,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本轮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然而,国际资本的迅速撤离以及欧美市场疲软也连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世界银行最新预测认为,新兴经济体经济今年增幅只有2.1%,尽管大大低于去年底世行预测的5.8%的增幅,但相对于世界经济下滑1.7%而言,优势仍十分明显。世行4月7日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东亚新兴经济体2009年GDP增幅仍将达到5.4%。

其次,由于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一半。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鉴于当前发达经济体普遍处于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达到70%左右。

再次,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G20金融峰会开启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之际,世界主要经济体选择了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G20而非此前“主宰”全球事务的“富国俱乐部”――G7,这本身就是经济格局改变的重要标志。

亚洲应跳出经济看经济

对于如何寻找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新动力,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专家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亚洲经济制胜之道应该跳出经济看经济,既要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也要改进社会政策,注重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压力,同时积极参与亚洲次区域合作,实现亚洲经济内部循环。

――“去杠杆化”挑战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旧有经济发展模式

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不一致,日本、韩国受到的影响较大,今年经济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中国、东盟大多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的基本面尚未受到影响,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有限。

专家表示,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均较独立,特别是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大都采取较为谨慎的金融政策,从而为抵御金融危机设置了“防火墙”。

然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的巨大压力。过去10多年中,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经济形成了一种循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向美国出口赚取美元外汇储备,美国通过金融创新吸引美元回流,并通过“杠杆化”转化为美国居民持续消费的动力,于是可以继续维持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使得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维持高增长势头。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增长与美国市场的“杠杆化”直接相关,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给亚洲带来的“双红利”太多,亚洲国家在过去半个世纪都没有经济模式转型的压力,一直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而目前西方国家的“去杠杆化”,使得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导向模式面临重大挑战。“去杠杆化”具体表现在:从个人消费领域转向公司生产领域,西方工业企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公司贷款问题暴露;从传统的资本市场开始转向信贷市场,很多大银行的信贷问题开始暴露;从美国发展到欧洲,尤其是东欧,由于东欧问题的严重化,使欧洲腹背受敌,欧元和欧盟面临新的挑战;“去消费化”显现,美国的居民储蓄率从两年前的负值变成现在的3.8%。西方“去杠杆化”意味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模式所依赖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蓝皮书中指出,2009年,亚洲的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不排除某些新兴经济体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对于韩国、印度等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应有充分的估计。随着经济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内的社会问题也会严重,突出表现在企业生存困难,失业率上升。

据越南有关调查,2009年,近40%的企业可能破产或停产,31%的企业表示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但仍能克服;17%的企业将仍有发展,但利润会降低。企业发展困难直接导致失业人口增加。截至2008年末,越南大约有35万人失业,这一数字估计到2009年会增加到100万。

――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双管齐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为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普遍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在短期内大幅下滑。但从中长期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最终的出路在于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央行行长周小川18日表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干好自己的事情,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并且能利用经济危机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而不是在经济复苏后简单重复经济周期。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指出,能否有效扩大内需,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能否战胜这场危机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

亚洲新兴经济国家要有效应对危机,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政策调整,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力度;一手抓体制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经济的内生增长潜力。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专家表示,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道路,需要通过基本社会保障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未来预期,解决扩大消费支出的后顾之忧,扭转“高储蓄、低消费”的倾向。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制度安排,防止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转化为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

另外,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要为新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制度性与结构性条件。例如,相应的城市化过程;消费信贷等金融支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中产阶层逐步发育等条件。

亚洲新兴经济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要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又要防止社会问题加剧。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经济危机通过失业、市场价格波动等环节,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由此形成的社会问题也会通过降低收入、抑制消费以及不稳定的社会心理等机制反向传导给经济,导致危机加重。因此,要尽快建立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双向传导的“防火墙”,防止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或“内生型金融危机”。

失业是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稳定,必须把“保就业”置于应对经济压力的突出位置。

其次,防止经济波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过度冲击,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

第三,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会专家认为,进入发展型的新阶段,消费处于关键的转型阶段,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上升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是这个阶段最基本的制度条件。但目前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这种状况限制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掣肘了消费结构的转型。

――亚洲经济体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应对危机

“合作,合作,再合作”是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参会专家表达的共同心声。他们认为,当前亚洲新兴经济体无论是解决短期还是中长期问题,都有赖于区域内经济合作。

周小川表示,区域合作条件下,出现经济问题的时候,如果措施在区域内协调管理会更加成功。

需要处理的主要是亚洲内部的合作,如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设定、货币合作机制,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促进国际金融贸易等。

一般来说区域的一体化会促进贸易投资和资本的流动,会导致更多的经济增长,使区域不再只依赖外部世界,这个区域更加具有活力和弹性。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尤其重要,因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可以避免地区的储蓄投资转向,然后贷给这个地区的用户,需要发展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并且在区域内进行储蓄。

另外,区域合作会影响全球化。虽然我们目前在全球化方面遭受了暂时的挫折,但亚洲要在全球化当中起到一个重要作用,欧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疏导全球化,让它有利于自己。亚洲经济也应该这样,亚洲地区的命运不能由其他地方来决定,所以在国际上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基础,东盟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领导着东南亚地区,但是东盟的这些成员国并没有包括亚洲最大和最强大的经济体。还有其他的一些平台,包括东盟+3、东亚峰会。其中,东亚峰会包括20国集团当中的6个国家。

亚洲经济危机例5

1、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原有的救援机制如IMF表现令人失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反映出“传染效应”在区域性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传染效应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实体陷入金融危机,危机将迅速向其他国家(经济实体)和地区传播,导致相邻国家(经济实体)也随之陷入危机。金融危机扩散的传递机制包括: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倾销、投资者信心和通货膨胀预期等。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危机的发生将导致危机发生国收入的下降,进而导致国内需求包括对邻国出口需求的减少。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因货币贬值而得到加强,邻国出口被危机国出口所取代。危机国企业由于严重的支付危机和流动性危机,为了避免倒闭,往往不惜血本在邻国和第三国进行倾销以换取硬通货。由于危机国与邻国之间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相似性,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资者往往会对其邻国的经济稳定丧失信心,进而停止对邻国的投资或是撤出资金。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特别是危机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其邻国往往不得不使本国货币贬值。因而,一旦一个国家货币贬值,国际投资者就会预期其邻国的货币也会贬值。这种贬值预期往往使国际资本急剧流出危机国的邻国,从而使这些邻国(尽管其经济基本面可能并无严重问题)也陷入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大量经验研究证明,传染效应确实是许多东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秦朵(2000a,2000b)通过计量分析发现,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并不是人们普遍相信的企业过度负债,而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染效应。

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使得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一种区域性的现象,其防范和解决已日益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区域性问题。传统上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候往往只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IMF的表现使东亚国家大失所望。首先,由于对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后果估计错误,来自IMF的救援来得太晚而且救援力度太小。其次,由于IMF的条件主要是为了维护贷款人(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同时由于IMF的条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忽视了危机国的具体国情,许多IMF强加的改革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例如,在建立存款人保险制度之前,IMF匆匆在印度尼西亚关闭了一系列银行,结果引起了金融恐慌。此外,IMF在印度尼西亚还取消燃油、食品的补贴,使大量民众的生活下降到贫困线以下。

2. 全球货币体系--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美国霸权;欧元的崛起;蒙代尔预言在20年内将出现美元、欧元和亚洲货币区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在亚洲是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种反应。但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张已有很长的历史。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特别是发展区域货币合作的思想源远流长。欧洲货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的挑战。长期以来,美国用贬值了的美元支付其国际贸易逆差,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即通过其独有的货币发行权占有其他国家的资源。在流通中的美元大致有4000亿,其中在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大致只有400亿到600亿。由于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国得以用美元支付巨额贸易逆差并累积起1.5万亿美元的外债。与此相对应,其他国家不得不以牺牲自身的实际资源为代价,而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欧元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元的霸权。欧元区现有11个国家,希腊、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很快也将加入。考虑到其他欧洲国家正在积极谋求加入欧盟,预计在未来10年内,欧元区可能扩展会到28个国家。此外,中非和西非的13个CFA 法郎区国家通过钉住法郎,实际上间接地钉住了欧元。如果北非和中东的部分国家也选择钉住欧元,那么欧元区可能扩展到50国,总人口超过5亿,总的GDP规模将大于美国。

蒙代尔(Mundell,2000)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稳定性三岛”。欧元区和美元区的发展紧锣密鼓。与此相比,亚洲的货币合作却仍然在讨论和交换观点的阶段,如果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亚元区可以脱颖而出,亚洲国家将因一个更为平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出现而受益。

二、亚洲金融合作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亚洲的金融合作实际上有四个不同的层次:国际的经济政策协调、区域性解救危机的机构、固定的汇率区、单一货币区。

1. 政策协调:

之所以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是由于国家之间存在政策的外部性,一国采取的政策行为会影响其他国家。由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目前区内贸易和投资比例已分别占到其贸易和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由于亚洲经济的高度相互依赖,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与其他国家的可能反应密切相关,一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其它国家的战略选择。在经济高度依赖的情况下,不合作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货币合作会给双方带来共同利益。

亚洲国家需要增加本国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并且定期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贸易政策方面,亚洲国家应该协调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建立区域内的国际分工体系,这样可以防止过度的竞争和资源浪费,保证各国出口的可持续性和经常账户的平衡。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亚洲各国应定期研究和交流贸易伙伴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根据这些研究和交流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各国还应该在金融监管和建立早期预警体系等问题上加强合作。

2.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

对于东亚经济来讲,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范新危机的发生。从全球范围内,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即建立某种机制限制资本的过度流入和波动,减少危机的传染性。从区域范围内来看,最重要的工作是,作为imf的补充,在亚洲建立某种区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机制。

这种区域性防范机制因该承担区域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最后贷款人是指当个别金融机构或整个金融市场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对流动性需求猛增时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机构或部门。亚洲的货币危机实质上是一场流动性不足引起的危机,由于缺乏最后贷款人及时有效地注入流动性,最后引发了连锁性的东亚货币危机。如果在亚洲建立一区域的最后贷款人则可以更有效及时地提供援助,因为周边国家在诊断本地的特殊经济问题和制定适当的解决方案上具有比较优势。

另外,东道国和投资国应彼此合作,互相提供有关资本流动的完全信息,同时引入资本的东道国要帮助投资国真正了解本国借款者资信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条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应阻止国际投机者利用本地的货币市场对第三国和地区发动攻击,阻止热钱的流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国应对本国资本流出进行监督,抑制本国资本对外国的过度流出。亚洲国家要联合建立机构性的基础设施比如建立清算系统减少结算风险。有经验的政府应对风险管理和各国的中央银行如何使用金融工具的组合应对投机冲击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3.联动汇率机制

汇率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亚洲发展中国家长期经受着汇率不稳定的肆虐。尤其是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不稳定对亚洲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害。根据日本学者关志雄(2000)的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随提高,这时往往还伴随着泡沫经济的扩张,资产价格快速上扬。日元相对疲软,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增长也随之减速,资产泡沫崩溃。

由于日元对于美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以及亚洲国家长期实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在世界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在亚洲地区很容易诱发连锁性的货币贬值。这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将进一步加剧亚洲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动荡。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东亚国家和经济之间不同汇率安排的管理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亚洲的经验表明,固定汇率易受投机冲击,如果措施失当,会比浮动汇率带来更大的汇率不稳定。然而,由于经济结构缺乏灵活性,欠发达国家又需要稳定的货币。为实现货币的稳定性,亚洲国家是否应该和可以建立起一个类似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固定汇率区?目前在东亚有不同的汇率安排,如何使不同的汇率安排相容,并使之有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繁荣?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亚洲经济危机例6

(一)金融危机的确对亚洲造成明显影响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外向性特征十分明显,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因而,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所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加工制造业发展、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均造成较明显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消失。

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业,涉及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9个行业。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从中国对外贸易统计中可以看出来,从2008年11月起,中国对外贸易连续4个月呈下行趋势,情况比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还严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1月、12月和2009年1月,中国进出口金额分别下降9%、11%和29%,2009年2月出口下降25.7%,进口下降24.1%。

从次区域来看,2008年全年中国同东北亚地区各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增长幅度均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低3.2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而对南亚和西亚的贸易增长幅度却比中国外贸平均增长幅度高9.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中国对上述3个次区域的出口增长幅度均高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增幅;从进口看,中国自东北亚和东盟的进口增幅均大大低于中国自世界各国进口的增幅,但自南亚和西亚的进口增幅比中国进口增幅高一倍。

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的影响,2009年亚洲外向型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实际上,从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和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感受到北美、欧洲和日本订单锐减的寒冷,这无疑将导致产品出口下降。经济放缓使全球包括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费,并最终将使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前几年暴涨之后发生暴跌。这种情况将对能源和粮食生产国十分不利。

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的确已经明显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

(二) 金融危机没有对亚洲国家经济造成破坏性损失

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不一样,其中日本、韩国等国受到的影响最大,它们2009年经济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从全地区来看,包括中国、东盟大多数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的基本面尚未受到破坏性的影响,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也有限。这是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均较为独立,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大都采取了较为审慎的金融政策,这为抵御这次发生的金融危机设置了一道 “防火墙”。这一事实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法国开发署亚洲部经济学家让-拉斐尔・夏波尼埃尔认为,所有亚洲国家都吸取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增加了资金储备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因而“这场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是轻微的”。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另一个原因是,亚洲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依靠出口,但更重要的动力是依靠内需。投资和消费是这些国家经济主要的原动力。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都集中在亚洲,而且亚洲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加快。这将需要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这种城市化进程还将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他们的购买力促使汽车、电脑、手机等产品销量增长。虽然也遭受了金融危机之苦,但是亚洲的基金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美国和欧洲的资产。 可以说,经历过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国家,在这次强烈的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并没有像欧盟那样受到严重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首先是稳定国内局势,坚定抵御和克服外来危机影响的信心。

因为根据经验,一旦信心发生问题,消费者就会不消费、投资者就会不投资、生产者也会不生产,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各国政府迅速大力救市的原因。

二、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一)正确认识挑战和机遇的关系

我国有学者说得好:危机既是危害,也是机会。如前所述,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是坏事,也是好事。换句话说,亚洲国家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证明,在挑战中是可以抓住机遇的。

亚洲国家经济这次之所以会受到较明显的影响,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近10%的增长年率,到2007年增速高达13%。但进入2008年后,中国经济增长已呈逐季度放缓的趋势。从理论上和规律上讲,中国经济也该进入一个调整期。

对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情况也大致一样。东盟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有相当长时间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东盟多数成员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高水平,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近70%,越南等国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近1.7倍。虽然在10年前利用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过调整,但这些年来,面对世界市场能源、粮食和其他原材料价格成倍上涨,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等,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很难持续的。

所以,可以说,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迟早的事,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外部因素,不过是起了一个助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二)应对外部影响的最佳途径是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公认的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合作的指标之一是区域内贸易的发展程度。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7年亚太地区的区域内出口贸易占本地区出口贸易的比重为49.7%,略低于北美地区(51.3%),比欧洲地区(73.5%)低约23个百分点。

单从贸易角度,区域内贸易因为方便、快捷,可以节省时间和运费,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可以更有利于区域内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可以更有利于降低外部风险造成的影响,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所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内贸易比重,不仅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应该成为亚洲各国今后的奋斗目标。

(三)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拥有更良好的基础

同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10年前相比,今天亚洲国家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思想基础、物力基础都要良好得多。可以说,在加强合作方面,各国的共识比分歧要大得多。不仅如此,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同东盟已建立起包括东亚地区和次区域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是于2000年由中国方面提出,并得到东盟方面的积极回应。 经过6次贸易谈判后,2002年11月,朱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自贸区的核心是区域内各国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框架协议》规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双方将以农业、信息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促进和湄公河流域开发5大领域为合作重点,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2004年1月1日,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

双方在2004年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包括23个条款及3个附件。其中最关键的第3条“关税削减和取消”规定,2005-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绝大多数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与东盟新4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可放宽至2015年。

从2005年7月20日起,双方正式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表,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纪念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决心按时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与此同时,中国同周边国家还建立并正在实施一整套合作计划,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国新疆与中亚的合作、南亚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图们江流域的经济合作等。这些计划的目标是加强次地区相关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繁荣。

2.中国―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1)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GMS合作始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并负责协调。合作区域包括大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合作的核心任务是减贫。2005年4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几年来,广西积极参与GMS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工作组会议等GMS合作机制,发展与GMS国家在交通、能源、环境、农业、电信、贸易便利化、投资、旅游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先导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接中国与GMS区域的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贸合作不断增强,与GMS国家各领域的合作项目陆续展开。

(2)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家,充分发挥海上通道,构建海洋经济合作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自2006年7月在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以后,在两年多时间里,得到了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逐步建立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泛北部湾合作跨国专家组等合作机制,在航空、旅游、产业合作以及中南半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等重点先导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始于2004年,为GMS合作框架之下的次区域合作,包括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四省区和越南北方沿海10省市。5年来,广西积极参与中越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广西与越南北部三省联合工作委员会等“两廊一圈”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矿产加工、能源、农业、旅游及北部湾合作等重点先导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东盟区域内经济共同体的步伐加快

2008年12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等东盟成员国的经济部长在新加坡集会,签署了《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东盟综合投资协定》和《关于实施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第七次一揽子计划的草案》等3项关键协定,以便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进一步开放及促进区内及国际贸易。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代表缺席此次会议,但缺席国已同意上述协定内容,并将通过邮寄方式予以签署。出席会议的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慕尤丁表示,将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这3项协定,必将进一步加快东盟在2015年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步伐。

三、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中国和东盟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中国人口有13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万亿美元;东盟10国共有5.7亿人,国内生产总值达1.2万亿美元。这就是说,中国和东盟是一个有近2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这个市场如果开发得好,利用得好,就不怕任何外来的经济危机。当然,中国和东盟已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自己关起门来发展经济。

目前,全球多哈回合谈判已陷入僵局,在世界贸易组织现行的谈判机制下,全世界要谈成一项合作协定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区域经济合作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要灵活得多,方便得多,成功的机率也要大得多。这就是近10多年来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原因。应该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新兴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把自己做大做强,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以为世界的公平公正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选择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方向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下滑和失业人口增加的挑战,与此同时,又都可能抓住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机遇。因此,各国政府必然要在新的高度上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中国政府决定在2009年对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9个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已制定出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一系列扶持产业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既需要依靠拉动内需市场,又需要拓展外需市场,尤其是包括东盟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市场。

由此,中国的企业,包括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应该利用大好时机走出去,积极拓展欧美以外的新兴国家市场。对于我们这次会议来说,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亚洲国家市场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三)区域经济合作要以逐渐向投资侧重

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同时还应有意识地逐渐向投资方面侧重,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迄今为止,中国和东盟在投资领域是不平衡的,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远远大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鉴于今天的中国已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方面应当研究加强对东盟投资的可能性。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协议即将签订,双方还同意建立“共同投资基金”100亿美元,这将为本区域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要研究以此为契机,拓展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四)中小企业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欧盟国家,它们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是相当成功的。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家和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

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势单力薄,最容易受到像这次金融危机这样的突发事件的伤害。即便在正常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融资难的问题。好在各国对这类问题越来越给予了重视。

亚洲经济危机例7

然而,彼一时,此一时。四年后,亚洲再一次经受了严重的外部需求冲击,肆虐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似乎要把小规模衰退变成一场大危机: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这将在整个欧元区引发动荡。对亚洲来说,兹事体大。

金融和贸易上的联系使得亚洲对欧洲的萎靡不振非常敏感。因此,对于亚洲来说,欧洲银行危机绝对不容小觑。

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欧洲银行提供了亚洲发展中国家9%的国内信用总量,是美资银行的3倍。欧洲银行在亚洲的两大金融中心——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尤其重要。与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事件相比,眼下的危机给亚洲带来的风险要大得多。

贸易联系的传递效应同样值得担忧。从历史上看,美国是现代亚洲最大的外部需求源,但过去十年来情况有变。在中国强劲经济增长的诱惑下,亚洲出口增长不再以美国为中心,而开始以中国为中心。

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坏变化。201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流向美国和欧洲的出口量占总量的比重为24%,较1998年-1999年的34%有了显著下降。同时,亚洲地区内的出口依存度——即地区内贸易流——增长迅速,占总出口量比重从2008年的36%升至2010年的44%。

这些数字似乎表明,亚洲的独立性正在提高。但imf的研究表明,60%-65%的地区内贸易流可以归为“中间产品”类别——由韩国和中国台湾生产组件,由中国进行拼装,最后的制成品出口到西方。

欧洲和美国仍占据着中国终端产品出口的最大比重,因此,紧密相连的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供给链并不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起伏脱钩。此外,在这些联系中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重要扭曲:中国越来越依赖欧洲作为其外部需求的主要来源。2007年,欧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2010年,欧盟已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0%,美国只有18%。

换句话说,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供给链是一场押注欧洲的豪赌,现在看来形势不妙。在中国,熟悉的桥段正再次上演:国内增长因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危机而减速。而中国一减速,其他日渐一体化的亚洲国家

转贴于

也得跟着减速。

好消息是,与2008年末到2009年初相比,目前经济减速的趋势得到了更好的控制。虽然目前中国的出口仍在显著减速,但与前一次相比要好得多。如果欧元发生无序崩溃,那么情况可能会变,但只要不发生这一事件,有理由相信此次的形势更乐观。

亚洲经济危机例8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两次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的触发机制和传导机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两次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两次危机的比较

(一)危机表现

图1 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泰国GDP变化与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年度GDP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Word Bank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危机冲击的主要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经济增速也有所下滑,泰国1997年和1998年的GDP分别下降了17.1%和25.9%,同样美国2009年的GDP下降了1.77%。金融危机除了冲击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速外,也使得受冲击国家的货币贬值,房地产市场萎缩。

从金融危机的表现上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二)危机爆发的原因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

首先,泰国泡沫经济崩溃带来了不良债权。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地膨胀,外国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泰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到了1997年,泰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泡沫的破裂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债权。

其次,泰国在危机爆发前出口减少,产生贸易逆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美元升值,泰铢又是长期盯住美元浮动,因此造成泰国的出口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扩大。

再次,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冲击。冲基金预期到泰铢的贬值,于是对泰铢发起了攻击,泰铢大幅度贬值。在对泰铢进行了冲击之后,对冲基金又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货币进行了冲击,使得这场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美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多环节的资产证券化。美国的房地产放贷机构大量地发行次级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又发行了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MBS),并将MBS出售给了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以MBS为基础发行了担保债务权证。这样,当利率身高,次级房贷的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就会使得整个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爆发。

其次,贸易顺差国资金流入美国引起房地产市场泡沫。以中国为代表的贸易顺差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国家用将外汇储备用以购买美国的债券,将资金注入美国市场。资金的流入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图2 2001-2007年次贷危机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局官方网站

再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在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当美国经济在2003年开始反弹的时候,美联储并没有及时上调利率,长期的宽松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房地产泡沫。

最后,金融监管的欠缺最终使得危机爆发。在美国金融机构不断进行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时候,美国相关的监管机构并没有对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监管。监管的欠缺放大了金融产品的风险,最终使得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

(三)危机的触发机制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两次危机的触发机制是不同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前者发起于发展中国家,后者是由发达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引起的。但是引起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欠缺和危机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

(四)危机的应对措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主要是接受了IMF的援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救助。作为美国债权国的中国、日本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也因不愿看到美元资产贬值而加入到拯救危机的行列中。

二、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从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出口额变化的情况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远远大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原因在于:

一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的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中国在出口中的竞争国家。因此,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我国出口的变化并不会很大。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危机冲击的主要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当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其进口需求减少,我国的出口必然大受影响。

二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身的影响范围要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了比1997年更严重的冲击,自然我国的出口所受的影响也将会更大。

三是,由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官方数据的限制,我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只能是年度数据,因此很有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使用的月度数据波动性更小。

(二)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图3两次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年度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两次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看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在两次危机中外商直接投资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由1996年的700多亿美元下降到了1999年近400亿美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也由2007年第四季度的350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到200亿美元。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三)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都已有显著提高。由于资产负债表更加强劲,资本杠杆率更低,我国银行无需通过减缩贷款对危机做出反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银行正通过提高杠杆率向经济注入流动性。2009年3月份的贷款增长率从2008年8月份的14.3%增加到29.8%。这说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应对危机的机制更加成熟,银行业应对危机也有着更大的主动性。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在经济发展中要警惕泡沫经济的出现

不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爆发前,危机发生国都出现了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是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要警惕这种由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房地产泡沫。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住房实际使用量的监控。

(二)加强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金融监管不力而造成危机加剧的因素。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量热钱涌入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推动泡沫高涨,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很大的。我国目前也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资金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而想涌入中国。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限制资本流动的国家,因此,这还没有给我国造成过大的冲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资本项目将逐步开放,在那种情况下,我国一定要警惕短期资本的冲击行为,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除了对于热钱的监管外,我国也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我国的金融业尚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种金融创新的工具将在我国逐步使用,我国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吸取美国过度创新引发危机的教训,加强监管。

(三)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以应对冲击

从我国历年外汇占款的变化看,我国的外汇占款在200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汇率完全浮动之前,我国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可以防止在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游资对于人民币的冲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正是由于最终的外汇储备不足而无法抵御对冲基金的冲击,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种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虚拟经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只有制造业、实业等实体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增强一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都有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而造成经济泡沫放大的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提高一国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亮.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J].金融数学与研究,2010(1)

[2]刘遵义.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亚洲经济危机例9

1.汇率制度的基本含义。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它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而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2.汇率制度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钉住汇率制(即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中间汇率制(即以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值作为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即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

我国从1994年与外汇市场的官方汇率与调节汇率并轨(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之后,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994年1月~1997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5年7月期间则是以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稳定为管理汇率的依据,其结果是导致事实上的单一盯住美元;2005年以后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稳定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如图1所示),人民币迫于升值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又一次开始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亚洲金融危机简述以及其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亚洲金融危机简述

在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极大促进了出口,带动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元的走强,东南亚国家货币也随之走强,在这一形势下,这些国家贸易出现严重的赤字,短期外债快速上升。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对于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信心开始动摇,出现大量的资本外流现象。金融投机家索罗斯两次大量抛售泰铢,形成泰铢贬值之势,泰国央行开始干预金融市场,即通过大量卖出美元回笼泰铢,损失了近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此泰国政府失去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不得不在1997年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泰铢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继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允许汇率的自由浮动。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从此爆发。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这些国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下文主要从经济增长、贸易依存度和经常项目占GDP比重这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五个亚洲国家(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韩国)与中国近期宏观经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1.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1997年间的年平均GDP增长率为6.88%。在危机开始之后,这些国家都出现了负经济增长,1998年的平均GDP增长率为-7.46%。

一方面,与这些国家一样,在2004~2013年期间我国也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甚至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长率仍然达到9.6%。但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相比亚洲五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更为平稳快速。

2.贸易依存度。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而贸易依存度则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从图3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贸易总量比较大。从图4可以发现,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十年的我国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一样都具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之后几年的依存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五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进出口总额超过了GDP的总量。

3.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在20世纪后期亚洲五国都实行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出口商品的成本。但是90年代美元的再次崛起,使得他们的货币出现严重高估(货币升值),货币高估直接导致了其经常账户的赤字。1995年上述五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余额占到了GDP总量的5.35%。危机后,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得赤字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相反,在我国则是经常账户的连年盈余(图5)。

经过以上三个宏观指标得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亚洲五国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贸易依存度较高,但这两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加的平稳快速,贸易依存度显著低于亚洲五国的平均水平。另外在经常项目上由于亚洲五国币值被高估,所以经常项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我国则处于顺差状态。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改革的启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很多亚洲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而这种结果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的汇率制度,所以通过分析可以从它们的失败上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上找到一些启示。

亚洲经济危机例10

一、引言

“最优货币区理论”首先由“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并经过麦金农、凯南、英格达姆等经济学家补充发展。该理论认为,在经济比较开放,商品、劳动、资本流动资源、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地区,形成独立的货币区,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协调各成员国利益的一致。

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欧盟各国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02年欧盟12个成员国成功启用欧元,从而开创了国际货币的新纪元。欧元的成功启用,是欧洲随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回应,创造出了一个与美元相同地位的货币,提高了欧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统一的货币带来更稳定的汇率、较低的交易成本、较高的价格透明度,从而减少了信息成本,提高了欧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欧元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欧元区国家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亚洲就开始探索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机制。当时一些国家或地区提出了亚洲地区货币合作机制的设想,拟模仿IMF成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这个方案在2000年演化为中日韩与东盟10国之间的一个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由签署双边协议的国家之间互相提供短期资金支持,以化解流动性危机。

2003年,蒙代尔曾建议,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10多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更为迫切,统一货币的意义更加凸显。然而,近期愈演愈烈的欧元危机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以欧元为范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对亚元蓝图构建的镜鉴作用。要了解这些,我们有必要先对当前的欧元危机的成因做一个探讨。

二、当前的欧元危机及其成因

(一)当前欧元危机简介

自去年12月份希腊爆出债务危机以来,债务危机越来越像脱缰的野马,大有失控之势――欧洲除了保加利亚的赤字在3%的“警戒线”以下之外,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有数据显示,希腊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爱尔兰占10.75%,西班牙也超10%。此外,2010年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随着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与普尔于四月底继调低葡萄牙的信贷评级之后,又将希腊的信贷评级调低三个等级,降至BB+垃圾级。消息传来,全球股市为之重挫,一片愁云惨雾。 坏消息还不只这些。紧接着,标准普尔又以经济增长疲软为由,宣布把西班牙的债务评级降至“AA”,还指出西班牙的前景评级为负面,即未来六个月内可能会进一步调降评级。

欧洲债务危机让欧元汇率受到严重打击。在去年12月初欧元兑美元汇率曾经再度突破1比1.5的历史高位,但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欧元汇率急转直下,两个多月来降幅约为10%。截至目前,希腊政府降低赤字的措施尚未取得各方的信赖,欧元还在继续经受冲击。很多人开始担心,希腊债务危机已开始演变成欧元的危机。

(二)导致欧元危机的主要原因

随着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危机在是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加大,对于导致此次危机的原因探讨也层出不穷,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1、欧元设计存在体制、机制甚至制度上的缺陷

首先,政治和经济缺乏相辅相成。欧洲从统一大市场到统一货币政策,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但是,欧元区并非政治联盟,欧元创始人之一奥特马尔・伊辛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欧元的设计宗旨就是欧元区成为一个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因此,欧元区国家在政治上缺乏相互支持的约束力。相互独立且竞争的国家使用了无锚的“超货币”造成的后果是一旦受到冲击,各国家的利益泾渭分明,各自采取政策,欧洲中央银行形同虚设,无能为力。

其次,欧元区政策工具的“跛脚”。正如美国国投资家索罗斯所说的,任何一种成熟完善的货币体系都需要央行和财政部一同保驾护航。危机来袭之时,央行提供流动性,财政部处理公共债务。而欧元区只设有欧洲央行,却没有统一的“欧洲财政部”。欧元区缺乏与共同货币政策相对应的共同财政政策,影响了欧元区内部经济政策的有效协调和实施效率。

最后,货币红利和货币责任不对等,“搭便车”现象突出。以希腊为例,在欧元的“大伞”之下,多年来希腊政府得以维持低利率借贷的长期融资便利,债务规模远超其经济承载能力。也就是说,希腊这样的国家享受了欧元货币的好处,却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容易暴露,一旦经济大环境出现问题,债务危机就变得非常突出。

2、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希腊债务危机充分暴露出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弊端。一方面,像希腊这样的成员近年来经济竞争力相对下降,过度消费和房地产泡沫等经济隐患严重,加之出口少进口多,在欧元区内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导致资金外流,从而举债度日。根据欧盟的规定,欧洲各国在加入欧元区时必须达到“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超过3%、公共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不高于60%”的要求。而希腊现在的财政赤字率是12.7%,公共债务率则高达113%经常项目赤字不断累积。当金融和经济危机袭来时便成为薄弱一环,极易拖其他国家的后腿;另一方面,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成员经济竞争力相对上升,出口强劲,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

这种宏观经济失衡局面由于金融和经济危机而正在加剧。然而作为单一货币区,内部经济失衡给执行统一货币政策制造了障碍,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区内成员经济发展步调不一更给它们携手走出危机增添了难度,因为执掌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在实施“退出”策略时很难找到一份适合所有成员的时间表,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3、国际金融透明度太低

国际金融透明度太低,南欧等债务严重的问题国家自然而然成为了投机者攻击的对象。早在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时,就请美国高盛公司利用当时欧盟财务规定上的漏洞,对本国尚未达标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巧妙掩饰,虽然获得了一时之利,顺利加入了欧元区,却为日后的财政危机埋下隐患。而高盛等投资机构当然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在一系列衍生品的帮助下,不论希腊乃至其他欧盟国家是否会出现债务危机,高盛集团都可以坐收渔利。因此,像希腊政府这样的的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华尔街投资银行串通一气,在国家财政预算上弄虚作假因此,必须先彻底清理希腊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废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合同,使欧元的经济基础保持透明合理状态,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4、欧元缺乏灵活性

相对于其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欧盟成员国的债务和赤字,并一致认为当前的欧元危机是由于政府的赤字开支引起的;诺贝尔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却认为引发欧元区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欧元缺乏流动性。该观点认为,在欧洲大陆远未具备推行单一货币的条件之前就推行统一的欧元是危机的真正来源。以西班牙为例,在危机之前一直是财政支出方面的典范,债务也较低。当房地产泡沫迅速增长,导致了西班牙物价的上涨远远超过了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增长,不断攀升的成本导致西班牙的出口货物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而当房产泡沫破裂,西班牙深陷预算赤字之中。然而,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西班牙政府并没有多少可以改善局势的措施。倘若西班牙依然使用的是过去的货币比塞塔(peseta),它就可以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迅速解决问题。但是,西班牙不再拥有它自己的货币,这意味着它只能通过缓慢的、无休止的通货紧缩进程,重新获得竞争力。在各国还没具备实行单一货币的条件下强行推行欧元,而欧元缺乏灵活性,导致成员国在危机时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协调困难。

三、欧元危机给“亚元”的启示

虽然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关于在亚洲推行统一“亚元”的呼声不断,但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合作意愿方面的差距表明亚元的推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一直作为亚元推出范本的欧元发生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探索、构建属于我们亚洲特色的统一货币方案。而欧元的先行先试及失败教训为我们构架亚元蓝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统一

欧元区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是导致欧元危机最根本的制度原因。而这一机制在现存各种不同版本的“亚元”即亚洲区域货币一体化方案中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亚元区”各国间差异、隔阂更多,对和自主性看得更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实施货币一体化而缺乏必要配套措施,当类似希腊危机的事件发生时,亚洲各国所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同样甚至更加严重。因此,推行亚元,需要的不是照搬欧元机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陷入更深的危机中。

(二)经济和政治要相辅相成

欧洲在缺乏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实现货币联盟,虽然超货币是一种革命性创举,但一旦危机爆发,问题也同样突出。这就要求亚洲国家在推行亚元时,要充分考虑到政治联盟先于货币联盟的重要性,虽然这样在亚洲实行起来会困难重重。然而,这次欧元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帮助陷于困境的国家摆脱危机。

(三)构建亚元区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即就

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来最大的福利增进,在条件不成熟时勉强加入可能得不偿失。希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希腊在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欧元区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的急于加入欧元区,导致其经济跟不上其他国家,财政赤字不断高涨,最终引发债务危机。亚洲应以此为鉴,充分考虑到当前亚洲各国经济政治存在的差距,循序渐进,逐步是实现货币统一;切不可盲目跟风,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推出亚元,那样只会陷入比欧元更深的危机中。

(四)增加国际金融透明度

相比于欧元区各国,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更为不平衡的客观事实要求亚元的推行要在一个国际金融透明度更高的条件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减轻投机者的攻击。而要想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仅仅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建立一个让新型发展中国家有更多话语权、信息高度透明化、金融交易便利化的国际金融稳定组织。该组织的设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不断地探索。

四、结论

当前欧元危机还未见底,欧元命运前途未卜。亚洲各国应时刻关注欧元动态,探析欧元体系中存在的优劣势,从欧元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构建更为稳定可行的亚元蓝图提供理论依据,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实现货币统一,共享其带来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张明如.最优货币区理论和中国货币统一[J].长江大学学报.2006(4)

[2]张馨木.欧元与“亚元”[J].金融广角.2007(10)

[3]刘坤.希腊债务危机折射欧元区经济状况[N].中国青年报.2010.04.25

[4]李长久.欧元危机延续唱衰声音 设计存在机制性缺陷[N].经济参报.2010.04.22

[5]欧元危机应给“亚元”蓝图以警示[EB/OL].联合早报网.2010.02. 25

[6]债务危局,欧元危机[J].南都周刊.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