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通货膨胀的现象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2 14:53:26

通货膨胀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1

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简洁有力,让许多不求甚解的人获得批判央行的武器;不幸的是,这句引语省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修饰语――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弗里德曼的原话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历史上,恶性通货膨胀都导源于货币滥发,但在建立了防止财政透支的现代财政金融体系中,通胀不是央行的错。弄清这一点对于理解当前经济的运行方式至关重要。

有两类通货膨胀。一类是恶性通货膨胀,另一类是一般性通货膨胀。两类通胀的发生机制与环境完全不同,必须予以区分。

恶性通货膨胀唯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这一点在经济学家中是共识,没有分歧。这类通货膨胀的根源,基本上都是由于货币滥发。在硬通货时代,政府滥发货币不太容易,弗里德曼写道:“多数早期的通货膨胀之所以没有成为恶性通货膨胀,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只要货币是由硬币组成(无论是黄金、白银、铜、铁或锡),通货膨胀的产生要不就是由于新发现了贵金属,要不就是技术创新降低了提炼金属的成本,要不就是降低了货币的成色――即用‘贱’金属替代了‘贵’金属。……在降低成色的条件下,不管金属有多贱,仍然要耗费某种东西进行生产,这一成本就是对货币数量的一个限制。”因此,在硬通货时代,恶性通货膨胀不太容易出现。但纸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点。

在法币时代,当政府机构面临巨额财政赤字的时候,可以透支央行账户、直接命令央行印刷货币供财政部使用,支付各类支出,由此,导致每单位货币价值的摊薄。政府若不是透过收税或者发债来取得收入、而是直接印刷货币来使用,“纸币的数量可以按可忽略不计的成本无限增长”(弗里德曼语)。新创生的货币将直接进入流通,透过金融体系的放大效应,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螺旋般相互推升的效应,其结果,往往体现为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前几年的津巴布韦等,都是这一机制的范例。

正是由于认识到滥发纸币的危害,“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不仅是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同样如此。这种独立性表现在股权结构、治理形式、政治独立性、经济独立性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各国都规定了中央银行不得直接给政府透支发行货币。

这样的纪律一旦建立,通货膨胀得到立竿见影的遏制。以中国为例,在1995年中央银行法通过之前,屡有财政部透支中央银行事例发生。1982年至1995年通货膨胀均值高达10.5%。1995年之后,财政部不能透支央行账户,从1996年至2010年,通货膨胀均值快速降低到2.1%。

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经遭遇三位数恶性通货膨胀,也是受益于中央银行纪律的建立,它们的通货膨胀率大幅降低到个位数。

如果说纪律约束下的中央银行并非通货膨胀的根源,那么,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是什么关系呢?在非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中,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货币供应量决定了通货膨胀,而是反过来,通货膨胀决定了货币供应量。这一观点虽然在现代经济学里貌似异端,却是古典经济学的经典结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章、第3章明确指出:“流通手段的量,很简单的被商品价格所决定。所以不是货币流通量的增减引起价格涨落,而是由于价格涨落导致货币流通量的增减。”马克思称之为“最重要的经济法则之一,大概也是李嘉图之后英国经济学唯一的功绩”。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逻辑体系并不正确,关于货币的认识却显露了马克思作为一位杰出观察家的洞察力。如果说需要修正的话,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信贷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增减,而物价与货币供应量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经济运行整体逻辑中被同时决定。

也就是说,虽然央行可以决定基础货币量的数量,但基础货币量不等于货币供应总量,后者的变化是在金融银行体系满足经济体信贷请求的过程中决定的,因而是内生性的。因此,央行决定基础货币量,但难以外在地、唯一性地决定货币总量。这一点的理论分析稍复杂,此不赘。从数据角度讲,一个典型例子是,美联储在2008年之前的100多年时间中,发行了约8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而2009年、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将其基础货币量扩大三倍至2.6万亿美元。即使如此,美国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幅度十分有限:两年时间仅仅增长了约7%。再以中国为例,至2009年,中国央行基础货币发行量为14.3万亿元,而流通中货币(用M2度量)却高达72.6万亿元。在基础货币之上的新增创造部分,非央行单方可控。同时,中国央行货币发行并非为财政部透支开支,主要体现为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91%),本质上是等价值的流动性置换,并没有摊薄单位货币价值。

按照理论模型分析,在一个建立了现代央行制度、财政赤字不能由央行印刷货币来支付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周期现象。为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做一些理论分析。

假设经济体中存在如下三个部门:消费品、投资品以及政府。其关系如图1所示:

假设各个部门中的工资收入在减去储蓄后,正好令消费品市场出清;各个部门的利润加上储蓄,正好令投资品市场出清。数学推导显示,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薪增速与劳动生产率增速之比,政府赤字、贸易顺差以及外源融资。

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而言,商品的主要成本是劳动者工薪成本。因此,决定消费物价长期(以及短期)增幅的主要因素,是工薪增速与劳动生产率之比。两个因素中,如果前者高,则商品价格更容易上升;而如果后者高,则单位产品中包含的劳动力成本下降,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1995年之后,中国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大约为2.1%),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在于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扬抵消了劳动成本的上扬。

投资与盈利之差可以视为内源性融资不足以支撑的投资数量,暗示外源式融资需求。该指标上升,意味着企业受到鼓励,放大杠杆率,追求更大的投资。该指标与物价同方向变动。与此同时,政府赤字将会推升消费物价水平。贸易顺差对物价降低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部分国外收入购买了国内产品,从而对国内价格做出贡献。需要

注意的是,影响当年价格涨幅的,是以上四个变量的增量而不是水平本身。

根据以上理论框架,为解释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必须具体分析这四个变量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动态变化规律。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投资建设阶段与产能释放阶段。在投资建设阶段,政府赤字与外源融资往往较高,推动通胀压力在投资建设阶段积累。而随着各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投资建设阶段逐渐转换为产能释放阶段。这个阶段,随着产能释放,各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在侵蚀企业利润的同时,阻碍企业提价行为的出现与传染。相应地,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减轻。这一模式很好地解释了1995年之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五轮周期性变化。

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来分析,可以看到经济周期的决定性影响。以下具体分析本轮通货膨胀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农产品价格与大宗商品价格。

在投资建设阶段,全社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分行业来看,如果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则劳动力成本的上扬可以被相应抵消,该行业并不会遭受很大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但在农产品行业情况有异。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十分有限,在劳动力成本随其他行业而大幅提升的同时,缓慢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无法起到在其他行业能够起到的抵消作用,该行业因此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扬的直接影响。这一问题的严厉程度随着中国日益接近刘易斯拐点而加重。因此,每当经济处于投资建设、劳动力成本上扬速度最快的阶段,都会看到农产品价格升幅与一般商品价格升幅拉出差距,并都对应着通货膨胀的阶段性高扬。

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机制与农产品略有不同。它更多地反映了投资建设阶段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增速而对大宗商品提出了更加旺盛的需求。旺盛的需求与较低的产出弹性令商品价格飞速上扬。经过多年的工业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源类商品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石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中国已经成为最大进口国。如此,中国因素本身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所谓的“输入型”通胀其实是“出口转内销”。

因此,在投资建设周期,通货膨胀压力会十分自然地积累,一如目前的状况。

从以上分析还可以看出,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的是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刺激重工业发展,刺激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抬升了劳动力成本。在上述经济逻辑中,这些因素直接推升了通货膨胀水平。比较而言,收紧货币政策只能起到间接的作用,而且升高的利息支出还起到相反作用。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收紧财政政策远比收紧货币政策有效。

那么,未来通胀形势将会如何发展?详细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周期正在转向产能释放阶段,与2004年具有最大的可比性。来看图3的数据:

公司盈利增速已经在2010年9月见顶回落;重工业增速与轻工业增速之差近期由于“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影响略有反弹,但其最高点已经在2010年年初出现,未来将平稳回落;信贷总额增速早在2009年12月已经见顶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期反弹,主要反映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影响,目前也出现回落。历史上,这些指标的先后见顶回落都引导通货膨胀水平随后下滑。与本次经济周期目前最具有可比性的时点为2004年8月,当年,通货膨胀在7月达到最高点5.3%,随后持续走低,到2005年9月下滑至0.9%。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2

一、我国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

(一)我国近年的物价和汇率情况

我们选择CPI(1978=100)作为物价分析指标。在汇率方面,鉴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中的地位,我们采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美元=100)来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下面就结合我国1996年至2013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度数据(见表1),以及各种物价和汇率信息,简单了解我国近年来的物价和汇率情况:

结合其他物价信息,对表1第二列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国物价在2007年之前上升趋势比较温和,自2007年开始有明显的走高,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物价有所回落,以2010年为起点,我国的物价呈现新一轮的上升趋势。

根据表格第三列的汇率数据及其他汇率信息进行分析,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呈现持续的升值趋势,直到2008年6月,为规避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的汇率波动风险,我国暂时将汇率制度调整为盯住美元,2010年6月重新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又再次呈现升值趋势,再之后,在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05跌至6.22。

(二)我国近年的物价和汇率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用EViews软件计算我国近年物价和汇率的相关系数,得到我国近年来的CPI和汇率数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84504,且Probability数值为0,小于0.05,认为相关系数-0.984504有意义,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数值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实证我国再过去的几年确实存在存在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

二、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和对外升值并存,其实质是货币价值的扭曲,具体看来,人民币币值内贬外升主要存在三个负面影响:

(一)削弱我国出口贸易的优势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我国过去的对外经济发展路径可以看到,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逐年上升的出口额以及连续多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国内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低价的原材料,为出口商品的生产带来了低成本,形成我国特有的出口优势。所以,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人民币升值,都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首先,当产生通货膨胀时,一国国内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价格势必会上升,这就增加了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使商品出口价格走高,国际市场对该国商品需求下降;其次,当一国货币升值时,该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上升,容易削弱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人民币价值内贬外升,会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第一,由于同时存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外商在我国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上涨;第二,外商一旦决定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在起始阶段就需要拿出数额较大的资本先投放进我国市场,而在这期间人民币如果升值,就意味着外商投入资本的价值缩水,直接投资风险增大。

(三)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我国现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即使存在较大幅度的高估或低估,中央银行都有操作空间去缓解汇率的波动,使得人民币能够有规划地渐变到实际价值。

但是,央行在调控汇率的操作上往往会用到货币政策,这样一来就容易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譬如,人民币一直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央行需要向市场投放人民币,购入外汇去缓解这种压力,然而,投放进市场的人民币会加大国内市场上的流动性,我国本来就已经长期存在通货膨胀问题,这一轮货币政策将直接带来严峻的物价上涨压力,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想要兼顾多项调控的结果往往是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

三、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的原因

我国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都是成因复杂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着重讨论三个因素。

(一)汇率与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受阻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完全没有抑制作用,只是因为传递效应不完全以及滞后效应共同削弱了这种作用。当汇率与价格的传导机制有效,人民币汇率上升时,出口规模会减少,外贸顺差减小甚至出现逆差。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出口品原有的价格优势较大、全球经济正处于恢复期以及出口退税的国家鼓励性政策等原因,我国商品的出口额有增无减,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传导到价格的渠道受干扰,阻碍了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

(二)全球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应对经济萧条的状况,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几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纷纷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后遗症就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输入性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以下两个传导方式对我国物价产生影响:一是,通过货币进行传导。国外产生通货膨胀,我国可借此机会扩大出口,谋取贸易顺差,提升外汇储备,但同时,顺差和高外汇储备也会对人民币造成升值压力,所以,央行又要通过货币政策缓冲汇率波动,货币供给的增加,国内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二是,通过成本进行传导。我国是一个原材料进口大国,而且由于缺乏替代品,原材料进口属于我国的刚性需求,所以当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升时,会提高我国很多商品的生产成本,导致国内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尤其在2011年,我国通胀率走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原材料市场上价格暴涨。

(三)我国内部经济失衡

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缺乏长远规划,长期发展下来我国陷入了内部经济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储蓄率过高、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投资增长过快和货币投放过多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高也会因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间接造成通胀压力;而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高两个因素,也无疑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原因。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由来已久,问题的长期累积加上问题的惯性,想要短期内解决内部经济失衡问题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何况,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仍然是当下重点,所以一些内部经济失衡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力度的调控。

四、对策和建议

(一)促进低端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出口规模,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非常不合理,低端产品占比较高。首先,低端产业对价格和汇率极为敏感,在低端产品出口占比较大的情况下,长期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其次,低端产品大量出口容易加剧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所以,面对持续的、明显的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必须重视低端出口产业存在的局限性,推进出口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目前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家政策只是一个先决条件,真正的升级还需要低端出口产业形成危机优化意识、实行优胜劣汰,企业吸收培养技术人才、重视研发能力,有效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降低需求弹性,提高我国出口产品抵御汇率波动的能力。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拉动我国内需

出口多年来为我国持续走高的GDP作出不小的贡献,然而,这也导致我国经济对出口依赖过大,以至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会严重干扰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所以,当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对外升值的趋势无法被有效遏制,我们就需要刺激国内市场,以内需替代外需,降低我国出口依赖程度。

(三)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人民币内外价值扭曲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挑战,随着国内市场逐渐开放,对外经济持续发展,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所述,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制度并非固定汇率制度,但是从实际经验可以看到,为了阻止汇率的超范围波动,过去几年我国确实不得不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进行缓解。

结合过去的实施效果和我国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同时存在升值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需要作出取舍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应该保持货币的独立性,以稳定物价为主要目标,以经济发展及物价作为货币投放量的考量,实施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关志雄. 通货膨胀与汇率升值并存的分析――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6):29-31.

[2] 于志慧.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问题研究[J]. 新金融, 2008 (4):29-33.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3

一、引言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中用货币购买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戈德斯密斯,1969),它表示的是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一般衡量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是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的比重,即M2/GDP。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说明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的范围越大,从而货币的调节和推动作用也就越强。对M2/GDP这一公式进行简单的推导,可得G货币化=GM2—GRGDP—π,或者π=GM2—GRGDP—G货币化,其中G表示各种增长率,π为通货膨胀率。当π=GM2-GRGDP-G货币化

国外学者们在货币化理论上有着深入的研究。戈德斯密斯提出的“货币化路径”假说(Raymond W.Goldsmith,1969;Friedman和Schwartz,1982),就指出货币化进程呈先上升或下降再平稳的的一个“倒U”型的运动轨迹。Friedman和Schwartz(1982)的研究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平均货币化比率的拐点值为0.9,即经济化水平一般在上升达到0.9的时候会掉头向下,货币化收益会转化为货币化负债。Mckinnon(1973)提出最优货币化命题,支持了经济货币化拐点论。国内的学者主要围绕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进行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王曦,叶茂等(2012)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2003年,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货币化程度出现下降趋势,认为货币化红利开始转化为货币化负债;第三阶段是2008年之后中国的货币化程度又出现上升趋势,并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即“伪货币化”。针对第一个阶段,货币化程度提高的原因,谢平(1994)和易纲(1996)最早进行相关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给除满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外,还需要满足私营经济兴起、自由市场发展等为代表的市场化扩张所带来经济货币化需要。张文(2008)也将我国的高货币化与经济转型时期特殊货币需求相关联。针对第二阶段,货币化程度下降的解释有:王曦,叶茂等(2012)认为经济转型和改革因素对货币需求的推动力在降低和消失;张文(2008)也认为,随着经济转轨的完成,存量资产全部实现货币化流通后,我

国M2/NGDP的比重逐步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货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周光友(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了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U”型变化的趋势,由于货币化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因此货币化进程就表现为倒“U”型。

但是,针对王曦等提出的第三个阶段,即2008年以来的我国货币化进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危机之后货币化呈现上升趋势的原因解释也较少。笔者正是在王曦,叶茂(2012)提出的危机中“伪货币化”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搜集08年之后几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这一阶段我国货币化程度,以及它对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中的“伪货币化”分析

(一)货币化水平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即实际GDP,将公示变形得到,V=PY/M,PY即名义GDP,所以V=GDP/M。根据前面货币化的表达公式得,M2的流通速度V2=GDP/M2=1/货币化,货币化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化进程的三个阶段从下图1可以看出,第二阶段(03年至08年)货币化程度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62后出现下降趋势,到2008年降至1.51,而之前从1978年开始货币化程度是不断提高的,说明我国货币化水平在2003年已经由货币化红利开始向货币化负债转化。

至于第三个阶段(2008年至今),货币化程度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与08年之前货币化呈下降趋势是相反的,其中主要原因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断了这一下降规律。

货币化水平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危机中出现的货币化程度提高也就意味着这一时期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放慢。我们选取2000年至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得到图2①的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图3②相应的货币化水平。可以发现,08年之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下降的,到2010年趋于平缓。对应的货币化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先上升再平缓的状态。

对于危机中货币流通速度放缓的解释也是容易理解的。首先,经济危机使得居民收入减少,消费预期降低,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减少。同时危机中商品价格下跌,避险情绪上升会产生持币待购的行为。对于企业同样如此,由于对未来经济预期不高,企业投资变得谨慎。整个经济环境不景气,流动性不高,没有真实的购买力,市场交易下降。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其次,经济危机过程中,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可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现象。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恢复的政策。“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市场上货币供给量突然剧增,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反而会降低货币的流通速度。从2009年初开始,我国每月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都是在20%以上,其中,2009年3月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为25.5%,6月份是28.5%,9月份是29.3%,12月份是27.7%。与此同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却变得较低。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货币市场均衡方程考虑:MS/P=L(Y,i,o),其中MS为货币供给量,L为实际货币需求,他是实际收入Y、利率i和其他因素o的函数,且满足L’(Y)>0,L’(i)

(二)危机中的“伪货币化”

但是根据王曦,叶茂等(2012)的分析,危机中的流通速度下降导致的货币化水平上升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它不能改变我国货币化进程的总体规律,即我国的经济货币化在2003至2004年已经达到最高值,货币化红利已经向货币化负债转换。并且,危机中的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水平上升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还是会遵循货币化指数逐渐降低的规律。因此,这一时期的货币化是一种“伪货币化”现象。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根据上文中分析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水平上升的原因继续做深入的探讨。危机中出现的不确定性、投资谨慎和消费紧缩的现象会逐渐消退,经济形势也会逐渐的好转。居民和企业在政府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后对未来形势的信心会慢慢增强,经济主体消费和投资欲望也会慢慢增强,相应的指出增加,市场中的流动性也会逐渐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加快。尤其是政府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会引起人们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加强,人们会更快地让自己的货币出手,货币流通速度也就加快回升,从而货币化水平又会慢慢下降。另一方面,反危机政策带来的大量流动性,在之后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及时消化,进而出现通货膨胀的势头,这时中央银行又会考虑提高利率以应对以后的通货膨胀,由V’(i)>0可以得到,利率上升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进而货币化水平相应的下降。

从图2和图3中也可以看出,2010年末到2011年货币流通速度又出现了上升趋势,而货币化水平则相应出现下降趋势。实际上,2010年和2011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分别为0.548298和0.553745;同时货币化水平分别为1.823825和1.805886。Benk等(2010)建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证明,货币流通速度在受一次性冲击因素的影响后仍会回到其均衡路径上。同时,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也考察了美国“大萧条”前后的货币流通速度,也证实了货币流通速度在危机前后存在这种表现。因此,这也说明了,我国在经历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货币化水平会出现反常的上升过程,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又回到不断下降的总趋势中来。

三、“伪货币化”对我国通货膨胀走势的影响

(一)2009年和2010年较低通胀的原因分析

图4是我国2009年至2011年各季度通货膨胀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通货膨胀都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09年基本上是负通胀。导致较低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危机中的“伪货币化”角度进行分析。2009年和2010年的低通货膨胀,部分原因也是得益于“伪货币化”过程中货币化水平的暂时上升。

根据前面公式π=GM2—GRGDP—G货币化,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的差额大于货币化的增长速度时,即GM2—GRGDP>G货币化,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则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尽管2009年和2010年有高速的货币供给量,和与此同时相对较低的实际GDP增速,但并没有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较高的货币化增速带来的抵消作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出台“四万亿”等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新增贷款由2008年的30346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99685亿元和2010年的479195.6亿元,增长率分别是31.70%和19.89%;M2供给量由2008年的475166.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06225亿元和2010年的725851.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58%和19.73%。而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0.7%和3.3%。而2008至2010年的货币化指数分别为1.531、1.790和1.824,增长率分别为18.3%和1.9%,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货币化的向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出现高通货膨胀的时间。

(二)未来几年我国通胀走势分析

正如前文指出,金融危机过程中出现的“伪货币化”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它不能改变我国货币化进程的总体规律,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货币化还是会呈下降趋势。因此,它对于通货膨胀的的抵消作用也是暂时的、有限的。2009年和2010年我国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在近短期内没有释放出来,这也预示着在未来时间里一定会全部释放出来。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前三季度的通胀率还是保持着较低甚至负的水平,但是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四季度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4.6%、5.4%、6.4%、6.1%、4.1%。与此同时,2011年我国货币化水平也在呈现着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在2011年的货币化水平对通货膨胀的抵消作用已经开始减弱,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之前的高通货膨胀压力正在逐渐释放。可以想象,未来几年这一通胀压力的释放都将持续。而且,由于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并没有迅速恢复,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还会是一段时间内各国政府面对的主要挑战。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里我国整体上不会立即实行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增速立即降低,这也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还是会处于较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状态。

注释:

①数据均来自:中经专网:211.81.31.53:88/index/index/index.asp.

②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ifb.省略/jrtj/index.asp.

参考文献

[1]王曦,叶茂等.货币化红利的负债转化、“伪货币化”与当前通货膨胀走势[J].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

[2]王曦,陆荣.体制演进、政府介入与投资膨胀[J].世界经济,2010年第11期

[3]易纲.中国货币化的进程[J].商务印书馆,2003年

[4]张文.经济货币化进程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关于中国高M2/GDP比率的货币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5]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基于协整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7期

[6]周国富,谢卿.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综述及实证检验[J].天津学术文库,2011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4

由于这一阶段正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经济运行及政策的制定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界的思想认识尚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因此,此阶段的文献具有非常浓烈的意识形态烙印,价值取向明显。厉以宁(1979)、陈观烈(1980 )、陈朝高(1986)等从不同侧面总结和介绍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现状、原因、治理经验及对策等,对引进西方的通货膨胀理论起到了重要贡献。而同一时期,朱婉娟(1981 )、甘士杰(1982 )、李晏墅(1986 )等学者则着重介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阶段,对于通货膨胀是否存在于社会主义中国引发了学术争论。王启人(1980)撰文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提出“通货膨胀问题既不是‘根本不存在’,也不是‘无法避免’的,而是存在着出现的可能性”;戴园晨(1981)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产生通货膨胀,是由于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 贾克诚(1981)得出结论:“从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际情况看,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不仅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存在,而且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 ;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和争论使得理论界逐渐形成了共识:即通货膨胀问题不是制度选择问题,它普遍存在于纸币流通的国家,不仅存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为我国通货膨胀理论研究解放了思想束缚,从此,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进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崭新阶段。

二、对我国通货膨胀现象初次探索(1987年至1991年)

理论界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客观存在性达成一致意见后,针对我国通胀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1988年前后我国发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现象,更是将通胀问题的研究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可以说,1987年至1991年国内关于通货膨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总结是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理论认识逐渐深化并将通货膨胀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学术界针对当时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原因、对策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通货膨胀原因方面的研究。何道峰等(1987)认为我国近年发生的温和性通货膨胀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并提出了当前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是现存的企业制度问题;姜作培(1987)认为通货膨胀是多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需求牵动式、成本推进式、结构影响式和累积突发式4种,而每一次的通货膨胀都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密不可分,他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由目前的体制模式转换造成;宋运肇(1989)则从企业、政府和银行的经济行为方面分析了当时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汪明(1989)尖锐地指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失控,而根本原因除体制方面的问题外,主要是决策层的指导失误”;樊纲(1990)建立了简单的总量模型系统分析了当时国内通货膨胀三个方面的特殊原因及作用机理。

同一时期,理论界也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试图找到有效治理通胀的途径。有的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些学者则从国外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中寻求答案。胡运鸿(1987)认为,应该把抑制通货膨胀,稳定金融物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提出应以控制投资规模、压缩信用膨胀等作为主要措施;关梦觉(1988)和朱刚(1991)从价格机制方面探讨了对策,郭爱萍(1988)从经济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讨论;金妍祖(1988)和孟宪民(1988)则建议从利率杠杆方面对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进行调节,黄爱民(1989)和罗隆渭等(1989)认为要抑制我国通货膨胀,必须从经济诱因和非经济诱因“双管齐下”进行治理,必须“硬”“软”兼施。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的认识逐渐从宏观定性方面向具体政策工具实施方面转变,研究成果的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而王赞桔(1987)、贾渠平(1989)、丁浩金(1991)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巴西、南斯拉夫、日本、南朝鲜、美国、台湾地区、苏联等国家和地区治理通胀的措施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三、通货膨胀问题引发的新一轮论争(1992年至2000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但同时也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混乱的局面,从而最终导致了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虽然此次通胀随着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而告一段落,但学者围绕此次通胀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仅以中国期刊网文献为例,此间有关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的文献超过了3000篇。国内经济学界众说纷纭,展开了新一轮关于通货膨胀的论争,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一、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二、通货膨胀是不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三、通货膨胀是不是不可避免?四、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五、抑制通货膨胀是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通货膨胀原因的追究一直是学界热议的焦点。陈越(1994)、光(1995)等认为近期通货膨胀是供给方面成本推进型;樊纲(1993)、王利民(1993)等则认为此次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投资需求和公款消费需求膨胀;吴敬琏(1994)强调通货膨胀总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造成;刘迎秋(1994)认为我国通胀问题的深层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刘永生(1995)认为此轮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其他焦点问题的论争,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观点和主张认为,这次物价上涨不能算作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发展时期通货膨胀难以避免,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刺激经济,抑制通货膨胀会阻碍经济发展;另一种观点和主张认为,这一轮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发展时期通货膨胀并非不可避免,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相反会阻碍经济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应该说,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对策等方面的论争较80年代有了明显的进步,学者不仅全面总结了80年代的通货膨胀现象(左大培,1992),也对最近两次通货膨胀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徐连东,1994);诸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各种经济现象与通货膨胀的深层关系,如体制、外汇储备、农业、外资等与通胀的关系。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以及该理论在我国实践中应用的不同见解带动了我国理论界及决策层对于通货膨胀治理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通胀研究逐渐走向深化和实证化阶段(2001年至今)

通过前两次的理论研究,这一阶段的通货膨胀研究无论从研究的领域、内容、对策,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研究从过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认识基础上,加强了对通胀风险的防范。曾志刚(2001)、梁崧(2001)、庞莹(2002)等从不同角度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及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黎春(2001)、黄燕(2004、2006)等则着重研究了通货膨胀的测试问题;在研究的方法上,多学科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技术的广泛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波等(2001)将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分析方法应用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张三(2002)从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表现及其危害入手,分析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其失衡的原因和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生态经济大系统范围内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袁立华(2005)则在分析通货膨胀现象时运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他认为“因心理原因而产生的对物价上涨预期的偏离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采取心理介入手段不失为预防和控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有效选择”。由于计量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我国理论界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也汲取了这一分析技术(龙如银,2005;赵振全,2006;黄新飞,2007)。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5

新世纪伊始,我国的经济即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周期,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为决策部门治理通货膨胀带来了压力。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此次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及其表现的复杂性,为科学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新世纪通货膨胀机理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正在以跨国公司全球运作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商业部,2013),如今正处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生产过程在国际之间更加细分,国际分工日趋专业化,不仅带动了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这就是我国最新一轮通货膨胀发生的时代背景。

2.国际国内通货膨胀现象。2001年始,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能源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2007年之后全球CPI出现显著上涨;我国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也先后经历了房地产、股市以及CPI、PPI的轮番上涨, 继之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都形象地描述了各农产品轮番上涨的情况。随着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总水平的明显上涨。

3.通货膨胀机理分析。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性上升,而不是相对价格变化和价格水平的一次性跳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频出,我国为了尽快促进经济复苏,也加大了财政支出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出现了货币供给增加和货币供给失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最终推升了社会总需求,导致了通货膨胀。本研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弗里得曼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内的上涨, 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则无论何时何地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并断言这是高通货膨胀唯一的原因。

4.对新一轮通货膨胀机理争论的分析。在此轮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分型和形成机理的争论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学者们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机理作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即分别认为我国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等等,并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证。本研究认为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研究选择的基期问题。物价指数是一个动态指标,即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因此在进行研究系统的设计时对基期和报告期选择的不同,必定会对研究结论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试图提出和检验是物价先提高还是工资先上涨的问题,有研究将这类争论形象地描述为如同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

(2)选择研究的角度及研究方法的问题。在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通货膨胀现象的更迭与变化。如有研究试图力争对本轮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作明确区分,对此有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区分仅仅是理论性的, 没有人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对其进行清晰地分类;对于结构型通货膨胀,有研究者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问题主要是运用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回答宏观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没有考虑货币因素;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与经济开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显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将目前的通货膨胀单独归类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是不够全面的。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对于应如何有效治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学习和借鉴经典经济理论。当前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流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弗里德曼在消费分析和货币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越,同时他还严密地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张卓元,1998)。弗里德曼主张经济理论的价值,应该以它能否有效作为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为基准,不应该是以它对现实的描述作为衡量标准。在经济学方法论方面他赞同实证经济学,认为实证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这些经济学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制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1)消费者对于自己支出的安排,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的,所以政策制定部门应采取措施保证未来通货膨胀稳定在目标水平, 使公众树立未来通货膨胀率的平稳预期。经济学实践也说明,价格管制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扭曲。

(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货币增长符合经济增长的长期需要,从根本上克服通货膨胀现象。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过快增长,控制社会总需求,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6

这两类人都在谈论通货膨胀,谈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学术界一向有两种看法,普及程度大相径庭。

不那么流行的看法是: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部分因此得名。一向持有这种看法,并将其贯彻到底的,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比如说哈耶克。

按照这种看法,所谓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太多了。由于当代各国都实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因而也可以说,通货膨胀,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货币,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太多了。当然,“太多”究竟以什么为标准,涉及复杂问题,暂且不论。既然人人离不开货币,事事离不开货币,一旦货币太多,就必然导致严重而广泛的问题,其中一项便是货币贬值。这很容易理解:市场上一种东西太多,其价格必然会下降,货币同样如此。它的另一个名称是―价格上涨。

这恰恰是另一种通货膨胀观的核心概念。来看看风行数十年的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给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今天,我们用价格指数,也即成千上万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量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今天,从政府官员到经济专家,再到一般民众,似乎更多地接受第二种通货膨胀观。它是否正确呢?通货膨胀的英文为inflation,字面含义就是充气、膨胀。最初将其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人,恐怕就是用它来描述在一个经济体内,货币(早期很可能是黄金等)的增加像充了气一样在膨胀。仅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似乎更为准确――只要货币在某个时期内不正常地增多了,就发生了通货膨胀。

流行的通货膨胀观是把通货膨胀的一个后果当成了通货膨胀现象本身,未免有点不讲修辞学。

问题远不是修辞学那样轻巧。物价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会产生很多严重的政策性后果。

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会倾向于滥用通货膨胀概念。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石油涨价,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工人的工资上涨了,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或者说,对某种商品(比如房屋)人们有过度需求,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投资过热,造成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认识下,一种奇怪的政策被催生出来:既然成本上涨可以形成通货膨胀,那么,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控制“物价”。前几年,有人曾建议政府要抑制劳工工资的提高。

有时候,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因为没有看到物价的普遍上涨,会对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视而不见,忽视其严重后果。这可能正是眼下很多人士犯的错误。

货币多发已构成通货膨胀,但在某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却未必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现在中国可能正是这种情形。从去年底开始,中央银行开动货币水泵,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结果就有了半年来中国股市的繁荣,也有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就这些领域而言,价格的上涨是明显的。但其它经济部门,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依然处于不景气状态,价格依然表现为低迷。拿这一部分价格与资产价格加总计算,价格总水平确实没有上涨。很多人正是据此断言,中国没有通货膨胀之虞。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7

一、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其成因于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缺口。现有研究国债规模与通货膨胀的文献集中讨论国债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货币融资和国债融资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当政府难以通过国债融资的时候政府往往会选择货币融资,这种货币融资既可以是货币的财政发行,也可以是财政向央行的借款或透支,还可以是央行在一级市场对国债的购买,这方面代表性文献譬如萨金特(1982)、马拴友等(2006)。

第二种思路是从国债应债来源的角度来考察国债发行与资金运用对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将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方面的文献比如高培勇、宋永明(2004),刘华(2004),类承曜(2002)。

第三种思路是把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讨论赤字规模与通货膨胀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比如斯蒂格利茨(1997)。

从国债发行对通货膨胀影响的观点的角度来看目前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barro(1976)在讨论通货膨胀问题时指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发行债券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mith(1982)比较了使用债券和发行货币手段进行融资的后果,发现零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态势很难实现。阎坤(2002)认为,由于中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业务中收购国债,加之过大的外汇储备,从而形成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当国债达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信用就会有所动摇,一旦政府通过国债实现不了预期的效果就只有靠铸币税(货币发行)来筹集资金,最终无疑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国债发行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friedman(1982)认为,在货币供应量增速极低时,较小规模的国债可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提升到需要的水平,缓解了经济总量的衰退,而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过量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关系。darby(1984)认为,只要国债发行能够与货币增长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协调,那么国债发行即使有货币化的倾向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研究者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国债发行就会造成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要找出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二者进行量化分析,寻找出二者间数量的因果关系,才能对两者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基于国债资金运用效率视角分析国债发行对于通胀率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本文对通货膨胀成因的看法。在经济学理论当中,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无论是前面哪一种理论,其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也必定是价格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涨显然是由于在某几种商品上相对过多的货币追逐了相对少量的商品所导致的,所以本人认为,通货膨胀实际上从表象上来讲,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并且本文的论述也同样基于此理论。

总体而言,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回收货币市场上过量的流动性,第二个方面就是为了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无论是哪个目的,国债所回收的资金最终都是要进行投资。

我们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假设政府在发行国债之前就已经确定好所筹集的资金的投资项目为a,在当前经济环境下,a项目所在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为10%,而政府投资的这个a项目由于资质较好,投资回报率为100%,显然,如果政府筹集的资金投放到了a项目上,其资金的产出效率超出了该行业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那么表现在实务商品上就是,相对过多的产品和相对过少货币,因此,不但会使整体通货膨胀率提高,反而会使得通货膨胀率下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探讨国债的发行规模的时候资金所投放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该项目所在行业的必要报酬率是必须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这一因素也同样关系到发行国债以后是否会对通货膨胀有推动作用。

依照本理论,如果想测度本次国债发行规模是否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就必须要知道所募集的资金的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这一评价方法从理论上讲实际上是一个辅助的判定标准,就是说,该方法并不能够计算本次发行国债的具体规模,而只是在国债发行规模和资金使用用途确定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会导致通货膨胀,并且其增长的幅度超过了当局的容忍范围,那么就需要调整资金的使用流向,让资金尽可能投放到那些内部收益率更高的,或者是超过该行业必要报酬率更多的项目上去,这样就可以拉低通货膨胀率,甚至是不产生通货膨胀。

前面所举例子是以发行国债仅投放到一个项目上为例进行说明的,而发行国债所募集资金实际上不可能仅投放到一个项目上,那么这时如何测度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呢?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投资的项目各所在行业的一个加权平均行业收益率,然后再根据各项目自身的内部收益率计算加权平均内部收益率,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不会。

当前中国货币超发现象严重,2011年1月份cpi已经达到了4.9%,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货币投放的产出效率要低于货币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因此导致实物产出相对较少,货币发行相对较多,引发通胀。因此未来解决通胀问题,一方面要收紧流动性,减少货币投放,另一方面就必须要加大投资项目的审查力度,让货币尽量投放到那些产出价值高的项目上去。

三、政策建议

国债的发行除了需要保证适当的规模之外,其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也同样需要得到重点的关注,只有当所投资项目的加权平均内部收益率超过了项目所在行业的加权平均必要报酬率的时候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否则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必将导致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stanley fisher.the economics of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j].the world bank observer,2005.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8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 (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 可以无限发行, 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 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 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 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 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 在短期的上涨, 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 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 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 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 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 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 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 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正常的经济秩序, 生产经营活动规则, 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 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 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 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 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 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 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 因此, 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 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 消费什么, 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 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 在通货膨胀期间, 物价水平变化较大, 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 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 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 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 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 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 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 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 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 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 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 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 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 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 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 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 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 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 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 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 此起彼伏地发展, 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 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 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 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 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 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 国际结算状况恶化, 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 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 所以, 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 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 但是, 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 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 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 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 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 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 银行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 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五.结论

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政策。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平、廖强.当代货币政策理论的新进展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谢平、刘斌.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最新进展中国金融论坛(200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9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无限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的上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常的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规则,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在通货膨胀期间,物价水平变化较大,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发展,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国际结算状况恶化,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所以,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通货膨胀的现象例10

1.引言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现象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会面对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对通货膨胀的派别与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对各种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2.现代通货膨胀研究的两大派系

货币是否为中性的问题成为划分均衡学派和非均衡学派的分叉点。均衡学派的代表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派学,非均衡学派可以分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

这两种学派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影响也有较大的分歧。均衡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完全的货币现象,而货币是中性的,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而通货膨胀不会对国家除货币以外的其他事项如工业产出和就业情况产生巨大影响,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没有关系,与国民经济实际部门的运行无关。而非均衡学派认为通过膨胀不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发生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即为货币流通量大于社会的总需求,货币供大于求导致货币贬值,这直接导致了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使得钱不值“钱”。严重的恶性的通货膨胀会给除货币以外的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比如失业率会急剧上升。

均衡学派推出结论的基本假设有: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可以充分获取信息,货币的流通速度和市场的真实交易量在短期内为其平均数。由于其前提条件过为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若以此作为指导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在接下来关于通货膨胀的内容中,以非均衡学派的观点为主。

3.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四种理论

(1)需求膨胀论,该理论认为是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通货膨胀。依据凯恩斯的观点,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因而生产产量不会再得到增加。总需求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各经济主体的需求。此时供给小于需求,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支持此理论的我国学者以其观点分别有:有戴根有(1995)结合 1994 年的背景,认为人民币的低估值导致外需旺盛,从而间接的引起我国外需拉动型通货膨胀;刘金全、陈广华等(2004)认为我国通货膨胀有两个主要成因:一是以货币扩张为代表的名义需求扩张;二是以消费需求扩张为代表的实际需求扩张;陈功(2008)认为我国存在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又进一步引起需求拉动型通胀;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8)从食品价格、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GDP 增长率等多个诱因分析我国通胀成因,发现 GDP 增长率是影响我国物价的最主要因素。

(2)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我国支持此理论的学者及其观点包括,桑百川(2008)认为我国当前的通胀是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所引致的;顾书桂(2008)认为,由于地租参与社会生产分配的特殊性,使得地租成为我国通胀的主要诱因;王虎等(2008)对CPI和我国沪深指数建立了VAR模型,指出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和CPI存在稳定的关联性。新凯恩斯经济学派是支持该理论的主要学派,通过影响成本中劳动力这一因素的角度,新凯恩斯经济学派建立了一种“工资—工资螺旋式通货膨胀”式。该模式基于工资刚性假定,认为在通货膨胀刚开始产生时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发生变化,此时多余的财富实际是聚集在资本家手中并有利于增加资本家的投资资金。但劳动者迟早会感受到通货膨胀而带来的物价上涨,面临着增加的生活成本劳动者趋向于要求增加工资并且工资增长幅度至少不小于通货膨胀的程度以不降低其生活质量。工资增加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推动了价格上涨。而且少数行业的价格上涨也会影响其他行业的价格。那些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尤其大,比如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我们相信最后方便面的价格也会发生上扬。即工资上涨进一步推动成本上涨,导致了产品价格水平的又一次增加。而价格水平的增加会导致下一轮的工人工资的上涨,如此反复,价格不断升高。

(3)结构性通胀理论,支持该理论的李晓西(1994)强调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经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但工资趋于一致,因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成因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5)分析认为我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具体可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部门差异、各环节价格指数内部构成的差异、城乡区域三方面;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2008)认为管理外汇储备是控制通胀的最重要的方面,而且判定2008 年的通胀属于结构性通胀。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2008)也认为中国的通胀属于结构性通胀,而物价上涨主要是供给冲击型,而非需求拉动型。苏剑和盛磊 (2010)针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的劳动供给结构处于“刘易斯拐点”。这个理论认为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引起的通货膨胀,如高成长性部门和行业因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及其他种种原因(这些原因包括由于处于发展阶段,相关领域合格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匮乏,且由于发展阶段中各人员需付出努力较多等)。由于这些特殊性和原因,资源价格和人员工资水平会上升。尽管这种人员工资上升是由于其产业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但是那些处于夕阳产业和衰退行业的人员依然会要求增加工资数额,而这些行业往往对劳动力的需要已经下降,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需求都已饱和。这些产业工资水平的上升会推动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抬高物价,其实就是转变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形式。

(4)预期性通胀理论。我国学者宋国青、陈学彬、赵留彦都是该理论的支持者。该理论认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罗斯福曾对陷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说过一句话:“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对通货膨胀来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可以影响人们的需求以及供给,进而会进一步推进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民更倾向于将手中的货币兑换成具有储藏价值的商品,如金银贵金属、奢侈品、房产甚至是普洱茶。这种对某种产品的过度消费就导致了某一行业过热,推动价格上涨,进而推动其他行业工资上涨,加深通货膨胀的程度。(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