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考古基本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06 10:00:06

考古基本知识

考古基本知识例1

艺术考古介入艺术类专业教学,是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综合改革的有益尝试

考古基本知识例2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重点是中国美术考古范畴,对西方美术考古有部分涉及。自2010年起我院开设美术考古学院选修课已6学期,每学期2个班各20学时,每班近40名学生。从选课人数和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其还是很感兴趣的(按院规定选课人数不足不开班)。通过与学生交流,他们选择这门课大致有3个方面原因:考古学有神秘感,很好奇;对考古故事和传奇感兴趣;受网络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影响。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教学中需减少枯燥理论,增加课程知识面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

二、课程建设思路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和兴趣点组织课程,让学生在课上带着兴趣开阔视野、学有所获、完善知识体系是该课程的基本思路。

学生对美术考古更多是带着好奇心理,希望了解考古是什么。实际上真正系统地学习美术考古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需要掌握大量知识。而教学中不能简单按照美术考古的内容讲知识和理论,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程重点应从文化的层面来展开,在对美术遗物和美术遗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根据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要进行科学引导。比如要让学生弄懂盗墓和考古的差别,了解正确的考古方法。同时应全面介绍美术考古的范畴。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分别介绍来自于美术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考古工作流程,如:踏查、钻探、探方、整理、报告撰写等。同时可借助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性,近来纪录片如《考古中国》《敦煌》《故宫》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方向是必要的,应列出参考书,指出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法等。

三、课程组成及内容选取

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降低难度,提高学习兴趣的原则,搭建美术考古学知识框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打基础。课程内容组织为以下的结构:

1.基础理论

(1)美术考古学知识框架。

美术考古学基本概念;

文化:军事、饮食、服饰、家居、丧葬;

观念:萨满、佛教、道教、生死观;

制度:等级制、文官制度、礼乐制度、昭穆制度。

(2)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

美术遗迹:壁画、雕塑;

美术遗物:绘画、雕塑、碑刻、工艺美术、其他。

(3)美术考古学方法:类型学、地层学、图像学、文献研究、科技考古、考古学文化、田野考古工作流程。

2.分类研究

(1)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时代、冶铸工艺、装饰工艺、装饰纹样。

(2)中国古代墓葬艺术:概念、分期、陵寝选址原则。

(3)礼仪美术。画像石:二桃杀三士、要离、孔子见老子、秋胡妻、孟轲母、泗水捞鼎、荆轲刺秦王。

(4)中国古代典籍。

3.拓展学习

考古发掘简报解读。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方面尽量通俗易懂,减少过于艰深和枯燥的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脑思考。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原则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意识。可布置三项作业内容:美术考古个案分析、青铜器型图、课堂笔记。通过这些项目加深学生印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考古基本知识例3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所倡导的突显学生认知的主体性、规律性、层次性的要求,以及高三教学阶段的特征和实践经验,高考复习以三轮复习的效果最佳,即第一轮要重视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是明确重点、难点,第三轮冲刺阶段复习和综合复习。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大约10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安排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6个月,进行基础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无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这样理清重点、难点,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第二阶段3个月左右,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第三阶段近1个月,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注意跨学科综合、热点问题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1.第一轮的复习

第一轮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有学科特点的知识,它是学生高考致胜的关健,是二轮升华的前提。因此,学生必须"系统全面、扎实、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我们坚持"全、准、深、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课标》中规定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微处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例如:( l )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 )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的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的发展。( 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与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 )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人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的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2.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第三轮复习

进人第三轮复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冲刺阶段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到历史科的复习就应该:在常规教学上坚持两个回归,即回归教材和回归本质。

考古基本知识例4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

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实现考核多元化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

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考古基本知识例5

一、因时制宜,选用合适教材

加强成人专升本高等教育,须从课程的设置入手。首先在教材选用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成教特色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尚缺乏统一的“专升本”中文本科教学大纲,没有适合自己特色的教材。据了解,很多学校借用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普通本专科教材用于成人教材。其教学内容与专科阶段多有重复,难以激发专升本学员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有特色的成教人才。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上有明显的不同,在选取教材时,应突出成教特色。

(二)避免教材老化

“游史朱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权威版本,学术底蕴扎实,在体例、选篇以及对作品的评价上大体是公允的。但因时代因素,其思想体系和一些学术观点已显陈旧,选篇上也有重政治教化而轻艺术价值的倾向。以此来规范以自学为主的“专升本”课程的教学,有悖于教师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培养能力这一根本宗旨。此后学界也出版了一些角度新颖、立论高远的古代文学教材,但有些提法尚不够严谨。在目前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本种类繁多、选材不一的状况下,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学员的学习目的和实际需求,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捕捉最新学科信息,丰富教材的内容,还应增加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以弥补上述教材的不足。

(三)加强教材建设

要大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化、成人化的教材体系。有条件的可以编选具有成人教育特色,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合适教材。针对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及专升本学员实际需求,我们在编写本文由收集整理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上有比较大的突破,先后编写了“古代诗歌专题”、“古代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等讲义和配套的文学作品选,形成了一套适合专升本学员使用的初级教材,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明年可以正式出版。这套教材在充分吸收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上,从文学体裁的演变发展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承关系出发,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专升本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对文学作品选,在不忽略道德价值思想价值的前提下,加大了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的选读。同时,有选择地向学员推荐其它读本,并鼓励学员课下根据个人兴趣,阅读有关作家的专集、选集乃至全集,拓宽其阅读视野,这样既保证学员考试中有章可循,又不囿成见,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事实证明,我们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所有学科教师年年被评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师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本学科最早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教学团队。

二、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我们不必纠结教学内容到底是以文学史为主还是以作品选为主,应根椐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确立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方法传授

专升本学员已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教学重点不宜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传授研究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要拓展学员的文学史知识视野,培养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人才。因此要着重引导学员学会如何学习、学好这门课程,怎样阅读分析古代诗文作品和评论人物形象,如何思考探究有关学术问题等。

(二)突出师范性教育

成教专升本中文学员多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达给学生,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因此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从教素质和从教能力的培养。一是重点拓宽学员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提高学员独立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改实际,及时调整教读篇目,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突出时代性教育

这既是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专升本学员现代意识的必然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老化和僵化。若让这门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学中就应密切联系成人学习特点,从专升本学员的实际出发,关注学术发展动态,不断吸收学术界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性问题,让学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我们在教学中除了积极吸纳新的理论、方法,及时更新完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观念外,还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研究性、创新性等现代意义,使培养学员的综合素养落到实处。

三、因材施教,彰显成教特色

许多论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明显不利于成教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成教专升本学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只见“工具不见人”的层次上,或者满堂灌、一言堂,势必影响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教与学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学方法上必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突出成教特色。

转贴于

(一)强化学员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往往主宰了课堂的话语权,使得知识传授几乎完全变成了单向的信息发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是导致部分学员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把握专升本学员的学习特点,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传声筒的位置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教师把知识“讲”明白转向引导学员自己去“探”明白,使学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去获得知识,完成自我的提升。这是成人教育课堂所要努力的方向。具体而言,课堂上教师可适度地综合运用答疑式、点评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有效组织教学,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这样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更充分地自主研讨。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强化和突出学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辨和实际写作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革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是面向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必将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投影、教学课件等,就会相应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阐释,既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减少之间的矛盾,同时,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得以充分地体现。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作品,意蕴丰富,韵味无穷。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古典诗词与音乐、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相融互动的优势,借助声频、视频等形象的直观画面,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弥补其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员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设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

考古基本知识例6

在理论上,迄今为止,中国音乐考古学并未受到中国考古学的正式认同。在考古学理论著作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的“考古学”条目中,受普通考古学影响所产生的特殊考古学分支现已包括了诸如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等等,并不包含“音乐考古学”。輲訛輥在实践上,中国现行的考古事业管理制度,只有国家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历史考古专业才有考古发掘权。以音乐学学术身份出现的中国音乐考古学家从身份和职业上均未被纳入考古界之列,更难以进入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领域。而在考古事业的机构和职位序列里,也没有“音乐考古”的建制和席位。于是,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在田野发掘的交叉重合区域里存在着制度性的专业脱节。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的学术衔接保持着一种“你发掘,我研究”的线性流程及默契。音乐考古学家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文物资料做案头研究的阶段。偶尔几次考古大型发掘项目的参与,也是来自考古界少数知音的邀约,而非制度性保障下的常态工作。这种情况对于两个学科和艺术及文化遗产事业都是不利的。自20世纪后半段开始,世界考古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系研究逐渐转变为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重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视野已从证经补史的窠臼中脱离出来,从线到面,从物到人,进一步扩大到全面探讨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认识人类历史的进程及发展规律,形成更为广阔深远的独立的阐释系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考古学对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研究,如果涉及到精神文化领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考古学面对古代音乐遗存时,尤为如此。作为物质的研究对象,考古学可以对其采用类型学和年代学的方法进行一般的研究,诸如物态的一般描述、分型、分式、断代等等。由于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和专业意识的局限,在现实的田野考古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如下问题:(1)遗存的现场处理有发现障碍和信息疏漏。往往忽略掉:作为礼乐遗址的环境信息,乐器的使用痕迹及详尽的存放状态,器物的结构及附件的配套关系,等等。比如曾侯乙墓,其大量礼乐器实物及由之显现的礼乐场景,引起了研究者从音乐遗址的角度对整个墓葬再审视。这个后起的理念已经错过了发掘过程,难免损失掉一些原本可以捕捉到的蛛丝马迹。同样,由于缺乏经验和敏感的专业意识而令人惋惜的事例,还有出于现场的清洗保护处理,该墓笙簧与笙苗的关系以及笙苗的管序被扰乱、移位;琴、瑟上弦和柱可能存在的遗痕也完全杳无踪影。(2)遗存的信息采集不敷使用,缺少有效的素材陈述。通常的考古发掘报告多从人工的遗迹、遗物的角度,谈论其层位关系、具置、器物组合、保存状况、自然环境;描述其形状:大小、数量、位置、方向、文字、纹饰;报告其材料(原生材料和加工材料):质地、硬度、质感、火候、声响等。但对于音乐文物尤其是古代乐器的观察和描述,往往是语焉不详。比如乐器,往往是:结构不明、数据不全、交待不清,还缺少专业的鉴定、测试、分析报告。相关的照片资料一般只能反应器物的整体和外观,没有关键部位的特写,等等。由此提供的实物和资料只能作为古物学标本而不是音乐考古标本。(3)遗存的报告无力提供艺术史解读。对音乐遗存尤其是古乐器的认识,“形”仅仅是表“,形”上所含的无形的信息———“音”才是其灵魂,音乐学对于“形”的追逐是为了究其“音”。音乐考古就是要从这些有形的物质中获取无形的音乐信息,考查出当时音乐的结构性元素和音乐生活方式。由于解读和描述能力的专业局限,现有许多发掘报告都难以对音乐学问题提供直接信息和知识支持,更谈不上建构和还原当时的音乐活动场景。许多音乐遗存的发现需要千载难逢的机缘,其出土时的环境信息以及器物附着的迹象往往极易消失并不可再生;某些音乐文物以极其脆弱的材质身处现实的保护条件也许还会得而复失。这一切,如被熟视无睹的目光掠过,是其不幸,更是今天的大不幸。考古学不能有音乐考古盲区。考古学的学科发展需要开拓音乐考古领域。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并非纯学术问题。#p#分页标题#e#

一个学科的确定和建设,需要相应的行政归属和管理、专业设置、机构设置、教学培训体系。普通考古学对音乐考古学的不认同,自然会影响到考古学相应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体制结构和管理制度,影响到其对音乐考古学的支持力度和贡献,影响到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而形成的显性和隐性的“行业壁垒”,最终会影响到音乐考古学的良好生态和成长。这将是考古学学科的损失,也是人类文化遗产事业的损失。关于音乐考古学与考古学的关系,音乐学界的认识也不统一。本文开篇所罗列的有关音乐考古学的定义,全部出自音乐学界,其在音乐考古学的归属上有如下分歧:音乐学分支、音乐史学分支、音乐史学和考古学双重性、音乐学和考古学双重性、考古学特殊分支。显然,也有音乐学者不认同音乐考古学归属于考古学。部分学者在强调音乐考古学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时,强调音乐考古与考古的区别和剥离,对考古学之于音乐考古学的关系在观念上有些疏远和游离。诚然,一个独立的学科必须有其可独立之处。音乐考古学与普通考古学的区别在于:(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考古学方法所获取的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而音乐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音乐文化物质资料,其中除了考古学方法获得的资料之外,也包括传世的文物;(2)考古学研究重点在实物本身,音乐考古学的研究重点是从实物中考察出其所承载着的当时音乐的结构性元素和音乐生活方式;(3)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地层学和类型学,音乐考古学除遵循这些方法之外,还需要运用音乐学的研究方法;(4)考古学研究的历史下限在元代,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历史下限在清代;等等。随着这一新兴学科的不断成熟,它一定能逐步形成一套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

尽管如此,音乐考古学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并不能使其摆脱它对考古学的依附性。音乐文化遗存的发现和获取基本都来自考古发掘,这些文化遗存的时空坐标需要用考古学方法标定,针对实物、图像、文献、遗址的查验、检测、纪录和考证,现场调查及整理是音乐考古基础性工作。如果脱离考古学来孤立地看待和研究音乐文化遗存,脱离对音乐文化遗存的时代、文化区系、类型序列、共存关系、从属关系、器物组合等考古学的综合考察与分析,音乐考古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搞音乐考古研究,如果不能掌握类型学、不能掌握考古学文化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这种考古学的研究是似是而非的,这就脱离了考古学基本手段去研究,和过去的古器物学没有什么区别。……有了这些基本认识,有了在考古学整体基础上把握的音乐考古学,这才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脱离这个基础,那都似是而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考古学。”輥輳訛由于现行体制的障碍及其由之产生的与考古学的游离意识,在音乐考古工作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1)不辨器物的考古学关系,将不同年代或不同墓葬的出土物盲目合并组合,视为同期器物研究;(2)不辨器物群内在的组合关系,盲目将入葬组合等同于原始组合;(3)不实地全面、具体考察原物,仅凭发表的资料和数据望文生义,很难触及研究对象的实际及其规律;(4)不顾及器物的考古学背景,就物论物,缺乏体系概念和人文视野;等等。这些不循考古学方法的研究只能使人误入歧途。

此外,音乐考古学也只有在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参与抢救、采集、保护古代音乐文化信息,才能担负起自身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无可替代的责任。音乐考古学者直接从田野工作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往往更具体、更详尽、更实用、更有效。音乐考古学者由古乐器音响检测到音乐形态研究,由编钟铸造技术观察到编钟调音规律的发现等等,都是音乐考古学者深入考古发掘整理工作的成果,也是音乐考古学对考古学古乐器断代的反哺和重要贡献。音乐考古工作者要参与发现,从田野发掘工作做起,在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报告编写和专题及综合研究等各个环节主动参与、积极回馈,在与考古学的渗透中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再加靠前———音乐考古学植根于考古学的沃野才能根深叶茂。

音乐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滋生于音乐学、考古学,也从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来自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领域的学科需求和成果反馈,也会影响着音乐考古学的信息采集、整理、记述和解读;自然科学和新技术会开阔传统器物学的观察视野,深化对音乐遗存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研究。这是音乐考古学学科成长的条件和背景,也是其新兴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表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推动和实践的积累会逐渐明晰这一学科的架构体系,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会廓清这一学科的属性。不过,回顾音乐考古学的萌生,是考古学的启发、考古资料的吸引和刺激,促成了音乐学(主要是音乐史学)学者的进入;是音乐学与考古学的合谋催生了音乐考古学的建立;是两个学科突破认知局限的需求形成了学科交叉、渗透的新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考古学与音乐学在研究对象上发生重叠,在研究方法上互为通用,在对象释读上互为补充。虽然还有其他更多学科在这个领域里交汇,从学科最基本的结构关系看,音乐考古学确实具有从属于考古学和音乐学的双重性质,并更倚重于考古学。音乐考古学与考古学在学科关系上存在着的上述现象,是音乐考古学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音乐学家、考古学家更多地了解对方,了解对方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了解对方的长处和局限,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合谋与互动中共促学科发展。

当然,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在国家推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遗产事业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之下,作者愿对中国音乐考古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考古基本知识例7

我国文物古籍浩如烟海,由于种种原因,年久毁损者甚多,亟需修复整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鉴于此,我省部分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有些已开办了十余年。十余年中,培养方式从三年制中专到五年制高职,并得益于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师生的不断努力,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古籍修复、书画装裱、雕版、篆刻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的文物保护与古籍修复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该专业学制五年,除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课外,专业课又分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能基础课。在一年级,分别开设色彩、素描、中国画线描、工笔重彩、剪纸等专业技能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色彩及构图意识,开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全局性的了解;二、三年级,开设雕版印刷、书画装裱等技能基础课,开设《书史造纸史》、《图书档案与保护》、《中文工具书》、《古代汉语》等理论课,四年级开设篆刻、图书修复等技能课,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理论课。以上可以看出,理论课和技能基础课是相辅相成的,伴随着古修专业学生在校的四年。

从总体上看,古籍修复专业课程设置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 专业必修课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种类相当;

二、 专业必修课中,实践课学时高于理论课。

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该专业的学生在校必须达到一定的知识要求,方可以合格毕业,即:

一、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美学知识;

二、熟练的图书古籍文献修复和文书归档、保护及书画装裱、字画仿真复制知识;

三、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深厚的古汉语知识;

四、一定的版本鉴定知识、文物鉴定知识;

五、较高的人文知识、美学知识和审美意识;

六、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

依据以上培养目标和知识层次的要求,就决定了理论课教学在该专业的整体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可偏废。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主要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弊端: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上课纪律堪忧;教师严重不足,“游击队”成主力;教材繁、难、偏、旧,“揠苗助长”甚为严重。考试评价制度单一,划划范围,搞定考试。

一、目前古籍修复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学生重视程度低

高职层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的失意者。由于种种原因,放弃读高中,转而来读高职,毕业后拿到大专文凭,凭一技之长立足社会。这样的自我定位就使得学生陷入了自暴自弃的漩涡,自然而然对理论课产生了不屑与厌恶。以我校为例,一年级新生尚能对部分理论课产生浓厚兴趣,聚精会神去学,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兴趣越来越低,上课的纪律也越来越差。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对新课的兴趣也呈逐渐降低态势。

学生的不重视有着多方面原因,特别是与教材质量、教师水平等都有关系。由于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理论知识匮乏,严重阻碍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2.教师数量不足,“游击队”成主力

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教师招聘的限制,专业教师特别是理论课教师匮乏,有时一个理论课教师需要身兼数门课程,备课压力甚大,备课效果不佳。专业技能课则延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来教学,这些专家科研能力或技术较先进,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不会教学,学生长期处于“散养”状态,学习效果亦堪忧。

当前的教师入职考试就是造成教师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虽不可说是“祸首”,但其对职校的负面作用也难逃其咎。以近两年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考来看,设置的门槛可谓荆棘满地,令人无所适从。首先需满足应届毕业生和教师资格证的先决条件,除具有南京户口之本地生源可享有第二次考试机会以外,其余均只有在应届方可报考,考试机会不均等;其次,如今招考的教师大都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以至于很多来职校应聘的老师因学历达不到,或是因为没有教师资格证而在首轮竞争中即被淘汰;此外,六城区考试题目越来越难,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教师招聘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杜绝了招考中的弄虚作假,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师人才的自由流动,使得很多职校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专业教师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在编教师的压力骤然升高,据不完全统计,职校的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带过3-5门不同的科目,沉重的备课压力使得教师不遑他顾,自然就使得课程深入度不够,教学无奈之下只能泛泛而谈。同时这也是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3.教材繁难偏旧,“揠苗助长”

由于古籍修复专业没有相对应的国家规划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故不得不使用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教材应一时之急。然而学生的水平只堪高中层次,怎么上课,上哪些课,传授哪些知识,全部都由教师自主决定,难免有些随意。例如该专业一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化史这门课,选用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该书内容丰赡,不愧出自名家之手,然而其中内容不可谓不难,不可谓不繁,要给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新生讲授二十八星宿、五音六律、十二律、丧服、宗族等繁难知识,只能是削足适履,泛泛而谈,若想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挖掘,时间上不允许,因此,该课应该放到四年级开设较为适宜。此外,二三年级开设的《书史造纸史》、《中文工具书》、《图书档案与保护》,四年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同质化较多,很多知识反复出现,如版本学、目录学等知识,《中文工具书》与《书史造纸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有重叠。学生学完之后,拿起下一本书还是这些知识,效率大打折扣。

以上出现的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现在理论课上所有的教材进行一个大梳理,针对古籍修复高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剔除过时或不适用的知识,将教学资源整合编成一本或数本主干教材,自主编排,自主教学,这样既可以摆脱市售教材的不适用,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将实践也纳入进去,使得实践中有理论指导,理论中蕴实践验证,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做法。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故而《学记》有云:“……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这样下去,学生不用等到毕业,一门课考试结束之后,就会将所学的知识丢得一干二净,给教育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即古人所言“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4.考试评价制度单一

考试是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必须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理论课来说,现阶段只有通过闭卷考试才能检测,因此,考试评价制度的好坏,也在一方面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优劣。

由于教材的庞大知识量,教师命题必须有所选择,范围不可过大,内容不可过多,并一定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现在的情况是理论课老师与专业课老师各自为政,互不相通有无。理论课教师临考试前大笔一挥,圈定若干范围,教学生死记硬背,“精耕细作”,考试自然能考得高分,但这样的分数不具参考意义.只要在考试题中加入一到两道灵活的题目,学生就无所适从了,会埋怨老师为什么不提前说。教师如此,也是颇有难处,有些课程一周就开一次,每次2节,课本又那样繁难,如何能将知识讲得透彻细致?但是不透彻细致,泛泛而谈,直接的恶果就是学生对于知识与考试的极度轻蔑。

解决方法

有鉴于以上数点,我们认为,对于古籍修复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亟需开一个药方,为了这个专业的永续发展,须居安思危,不可怠慢。

首先从教材入手,量体裁衣,循序渐进,编写出一套符合古籍修复专业的特色教材,并迅速将其投入教学实践中予以检验,有问题则迅速予以记录,及时修订。待日后古籍修复专业被更多的学校认可并开设,此则有首创之功。

考古基本知识例8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3)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制订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又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两者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

(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从试题引言、材料情境、问题设置到总体构成可以看出,本题以全球史观为统领和理论依托,不刻意和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简单再现与罗列复述,而着力于以宏观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综合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和要求,既体现新课程下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下历史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要求及学科测试特点,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意蕴。

全球史观是新世纪以来在我国历史学界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之一。它既是当代史家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理解过去、思考当下的科学方法,当然也应是历史教师实施中学历史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全球史观的主旨和基本特征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而形成的观点。①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历史经验,超越每个社会个体而考察更广大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背景,强调跨越文明、跨越民族、跨越地区的“社会空间”的历史发展,关注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相对性”“关联性”和“互动性”,核心是关注“人类文明的共性”、统一性,以此“重新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历史长时段、大范围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性,“既强调局部地区(小地方)的发展乃是与之关联的外部世界(大世界)变迁的结果,又指出局部地区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②等等。本试题的总体立意,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这些理念。

试题整体依托于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二单元,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选取当今国内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内容,编辑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6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欧洲)相互对应的6个历史时期有关王朝更替、政治变迁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发展状态的表格材料,据此创设宏观纵横对比的历史情境,并按历史时段分层设置富于梯度和逻辑层次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主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训练、积累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比较探究性的解题。

试题体现了历史时空的大跨越和构架设计的纵横大综合。通过整合相关历史材料,搭建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相互关联的历史情境,以全球史观宏观透视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的历史,考查学生对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认知迁移能力,以及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对历史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宏观纵、横比较探究,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或共性――这是全球史观的核心,也是本题立意的核心与重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东西相距上万里,对应王朝更替沧桑变化上千年,而两大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趋势竟是如此的相近,这不是用简单的机缘巧合能说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的属性、特质,由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共通节律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试题和解题过程,可使考生从纷乱繁复的微观知识点中抽身出来,站在历史认知的高点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小题设计,与前两小题考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相对,从反向考察和探究两者在公元6世纪后发展的差异性。须知,本题涉及的宏观比较探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程式化的“比较”,即既要找出相同,又得找出“相异”,以示辩证唯物主义下看待事物的客观和辨证(其实这常有将辩证法庸俗化的嫌疑)。这里的“差异”比较探究与上述全球史观下强调考察历史事物的相关性、共通性探究的立意不是矛盾的,“差异”属于全球史观下大历史“社会空间”中历史事物的“相对性”探讨,是全球视野下对个性社会“传统”的“透视”,而不是孤立地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与“个别”,将中华文明与罗马(欧洲)文明截然对立起来。正是在这个全球整体的意义上,也才显现出中国古代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有属性和魅力。

关于本试题的“理论认知”设计,也体现出全球史观下对本题所涉及历史事物的针对性思考与解读。如前所述,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须“辩证”“全面”,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半斤八两,以示公允平衡。而本题在全球史观视域下,突出强调和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宏观发展的相关性、统一性,因而,依据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中国、罗马的千年历史发展轮廓,得出的是鲜明的共通性、相似性,据此生成的理论,也自然是历史发展的相同性认知。

试题体现的全球史观立意,与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也大体吻合。新课程的设计及教育目标蕴含着、渗透着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若干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譬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中,强调“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事),开拓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①等;高中历史的专题模块编排,尽管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基本意图和初衷也在于体现历史的整体性,其“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思路也在于适应整体理解、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宏观特征,客观对比理解和认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的相关性、统一性的特征和规律的需要。新课程教科书的设计也有相关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学习延伸”中,引述“相处于同一时代而远隔万里”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雅典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妇女评价的大致相同的观点,设计两者“为什么会如此相近?你怎样理解?”的探究问题,其基本思路、设计立意,都明确体现出全球史观的意蕴和特征――着意于引领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视角,宏观眺望中外历史走势,触摸中外伟人相关、相似的思想脉动和智慧的光芒,从中生成对历史的深层感悟与认知。

本试题依托于全球史观的理念立意构思,挂靠于高中历史必修Ⅰ古代政治史的内容背景,直接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很少,显然是突出和强调了能力素养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层次分明、梯度性强,大体涉及由基本到核心、由低端到高端、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1.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包括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要求的能力考查。试题提供了选摘后比较简明的表格材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历史时间、空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状态等信息,并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比对,获得足够的信息,为接下来的解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别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是,要求一定要准确阅读和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能否正确理解试题的题意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思考、解答,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中的“答题要求”,包括:其一,试题引言信息,已经给出全球史观的信息与提示,如“二者相距遥远……可做一些比较”,其中“比较”一词,已经明确了本题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其二,第(1)题的答题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分别展开,各说各自的“特征”;二是对所得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做出比较后,合并概括出共性的特征,并加以说明和阐释。依据对试题引言信息的理解,阅读相应材料,应判知试题要求的是后一种答法。至于答题的层次,要弄明白①至⑤时期为一个考察段,⑥时期为另一个考察段。其三,第(2)题的第一问是在解读第一小题基础上的纵向综合概括;第二问则是对第一问宏观概括的历史发展“曲线”特征的具体描述。只有准确审清这些要求,才能准确严谨地解答相关问题。

2.宏观比较概括(归纳)及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考查。这应为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试题通过呈现相应的情境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经过感悟、提炼、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起信息与问题情境之间的逻辑联系,对古代中国、古代罗马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历史特征(以共性为主)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突出的要求是,能区分出比较思考的不同向度、不同层次,要求有宽阔的宏观视野,缜密的思维素养,通过比较,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历史思维品质、逻辑思维水平,包括思维过程的缜密性、思维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抽象、判断等思维素养。第(1)题,是简单的分段横向比较,分别比较归纳五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是较低层次的思维要求;第(2)题的第一问,是对五个历史时期特征的纵向总体归纳比较,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认识,即“发现1”,这是对第一小题比较的综合,属于深一层次的比较,即五个分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特征的综合“现象”、共性特征;第(2)题的第二问,即“发现2”,是对“发现1”共性特征具体演变“轨迹”的比较,考查对同一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不同向度思考的思维水平,看似简单,其实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要求。

3.史学理论认识生成、升华的学科素养考查。试题依托全球史观构思立意,本身就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理论性。试题以比较探究为核心的各个问题情境,也都渗透着不同程度的史学理论的意境和要求。而试题第(3)题的第三问,则是专项的“理论认识”考查,涉及的理论认知难度尽管不大,但从认知思维上看,属于本题最高的能力层次要求。该小题涉及的理论,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的照搬运用,如相同与不同、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这个理论表达,看似是前面几个历史现象或概念的简单重复(如“相近”“相似”“相同”“共同”等),而实际上是对具体历史现象、事实、特征,进行个别的、直观的归纳认知,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规律性本质与内涵的揭示与升华。就是说,前面的几个“相同”“相似”“相近”等是属于外在的、表象的,而最后的“共同性”则是揭示本质的、升华到理论的。这个理论认识,不属于强记的陈述性的具体历史知识,非靠简单记忆、复述、背诵所能解决,而是一种内涵的历史素养,需要长期历史学习的积淀和养成。

4.符合逻辑的规范表达与阐释能力考查。“规范表达与阐释”是特定学科表述与呈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包括运用规范的历史逻辑思维阐述说明特定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使用特定的历史概念和术语,恰当而准确地叙述历史问题等。本试题没涉及太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再认陈述,几乎所有问题都需运用概括的语言做简洁的表达,对表达、阐释的规范性要求应该更高些。例如:“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都进入强盛期”,“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等。“规范的阐释、表达”应以上述规范、科学的历史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等思维素养密切相关。没有规范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规范表达与阐释”就无从谈起。

5.运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印证已有历史结论或者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和认识,也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这个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第(3)题,由第⑥时期的材料,得出第一问中中国再度统一的走向,并运用所学古代政治制度史知识,加以论证说明。

试题各小题考查目标及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能力,以及对答题要求的准确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表格中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可分别概括、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和罗马各自的历史特征,依据对试题要求的理解,对各时期两国的历史现象或特征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归纳出两者各个时期的共同特征,如第①时期,“两者都制订了法律”,第②时期,“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第③时期,“两者都进入强盛期”等。

第(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历史材料信息及答题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包括横向的综合比较归纳和纵向的综合比较归纳)、规范的历史阐释、表达能力,以及透过历史表象,生成理论认识的能力。依据①至⑤时期的材料信息及上一小题所作概括、归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发现”: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虽然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依据试题要求,再从纵向梳理描绘5个时期的“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进一步进行逻辑思考,并以历史语言进行规范表述,可“发现”二者历史“都呈现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以及“十分相近的变化节奏”。依据上述理解、思维和抽象概括,调动相关史学理论认知或素养,可得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理论认识。

第(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得出准确结论的能力等。通过比较表格材料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状态,可得出中国从分裂再度走向统一,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走向分散的不同走向,调动所学知识,可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影响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再度实现统一的主要原因。

本试题对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现行文理分科下的文科班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也引发我们对当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微观知识教学与宏观历史认知的关系。本题教学内容背景是依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但试题除去提供的材料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所挂靠,考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其作用影响之外,几乎没涉及其他具体知识。很可能有教师会提出类似的质疑:“我们费劲讲了那么多东西,但没考到多少,以后我们该怎么教?”这恰恰暴露出当今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相对陈旧,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也滞后于高考改革的要求。他们往往以为历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知识,就知识讲知识(由单个知识点到所谓知识的线、知识的面,形成知识结构图)。我们当然不是否定知识教学,而是反对狭隘的、单一的、简单的知识教学。过于关注微观知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宏观历史、整体历史的把握,教学的着力点就会局限于海量微观知识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强化和重复知识细节的熟练识记。本试题绝不是说,课标、教材的具体历史知识不再重要了,可以淡化处理,而是启示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好微观知识与宏观认知的关系,不能限于对具体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形成严谨而灵活的历史素养与能力。同时须知,历史知识既包括具体的、微观的、具象的内容,也包括整体的、宏观的、抽象的内容(含特定的历史思维逻辑认知的方法)。考试测评,既可以依托具体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迁移运用,以之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等能力,也可以宏观依托整体的历史结构框架背景、线索,少涉及或者不涉及具体知识点,考查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阐释等大历史的能力素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性,更适合于像高考这样以选拔功能为主的测试要求。笔者以为,历史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宏观视角审视和理解具体历史知识,又能从具体历史知识提炼生成宏观的历史认识与理解,乃至上升到理论认识。用个俗语比喻,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进得去”“出得来”。所谓“出得来”,是说在学习掌握大量具体史实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知识之外、之上的宏观思考和整体认知;所谓“进得去”,是说能从宏观认知高度去解读具体的史实知识――含已知的和未知的。就本试题而言,学生苦苦背诵了不少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知识,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知识,但就是不能整体认识和理解古代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清楚他们存在哪些共通的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能认知和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拼命记忆的那些可能转瞬即忘的海量知识点,又有何用?

其次,在史观理论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上,需矫正某些偏差和错误。史观理论之于中学历史课堂,核心是借用科学的史观理论来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审视历史,认识历史,开拓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里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切实弄懂相关的史观理论,建立起科学准确的史观认知,然后再结合合适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于学生的课堂。但不无遗憾的是,现在历史课堂上存在教师随便滥用史观理论,甚至错误解读和认识史观理论,或者将史观理论与历史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两张皮”等偏差和问题。例如,有的教师貌似也在使用全球史观教学,但常常又不自觉的出现与全球史观相悖的教学理念:有意无意地“以国家(民族)为单元”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过度强调民族或文化的独立性和排他性”,①把历史上各个文化、文明绝对化、对立化起来,尤其是“把中华文明与全人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民族自身的视角,不认为人类存在共识……对周围的国家或更远的民族都怀有敌意”;“把‘东西方’对立起来,陷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忽略了多文明共存的史实”。②这显然与全球史观的理念相去甚远,也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努力“彰显人类共识,追寻属于共识的基础价值,这些价值有很多都植根于各民族的传统之中”。③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包括高三教学,需要通过改革冲破某些传统“定势”的束缚。由上述问题看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转变观念”也喊了十多年,但当下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需要更新史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仍迫切需要不断迈开步伐,逐步走出僵硬而固执的框架,突破一些守旧的定势,如“思维定势”“学科定势”“教材定势”等,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度关注史学前沿动向及新成果,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的和片面的观念,以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新情景、新视角。历史教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整合创设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尤其是高三年级教师。

第四,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基本史学规范和学科素质的培养。重要的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更应关注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领指导,加强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和养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还要注意以规范的阐释与表达为代表的历史学科素质的训练和养成,不论是笔头还是口头,都能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考古基本知识例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69-04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也是高职院校师范教育类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改革质量,我们必须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课是为师范教育类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早在1991年,国家教委师范司就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大纲》中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这项规定对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相对于高等本科院校的古代汉语来说,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对要低一些,这和学生的基础、课程类型、课时数,教学方法等有所差异有关。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本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用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中文专业其他学科扫除语言文字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并借此来了解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历时久远,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实用价值不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来,因此,在高等专科院校中,尤其是高职院校中,普遍不重视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大量压缩课时,这一现象给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使从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诸多困惑。为此,我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这些调查结论可以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通过各种方式对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尽管古代汉语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但大多数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明确。在我们调查的所有问卷中,只有18%的学生喜欢古代汉语,有的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古代汉语。这一调查数据充分说明高职院的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自然也就不端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课堂上甚至出现一些学生看课外书玩手机等现象。

据调查分析,之所以出现大量学生不愿意学习该课程,是因为,一方面,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中最枯燥、艰涩难懂的一门课程。因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为古代的语言,特别是上古时代的语言更难懂,即使学习作品也是以古代的文字、词汇、语法等为基础的,再加上有的教材是繁体版,语言时代的差异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困难,一谈到学习古代汉语就觉得难学、难懂,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学校对师范教育古代汉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而轻视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从实用性的角度就被大多数高等学校忽略,似乎古代汉语在就业中根本派不上用场,由此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古代汉语并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认为,将来他们从事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很少用到古代汉语,用中学接触到的那些古文知识就足够了。其实不然,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将加大基础教育语文知识的学习,古代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要受到重视,如果当代大学生不好好学习古代汉语,将来很难胜任中小学的语文基础教育工作,对基础教育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我们调查的问卷统计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也令人担忧,学校对此课程的课时安排逐年缩减,基本上不能够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中文专业中最难教也最难学的一门课程,课时量又少,根本无法达到本课程教学计划的目的。据分析,一方面是近年来打着就业旗号的各种考证现象的升温,使得学生为了就业而参加各种考试,学校也为此提供各种考证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开设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使得学生真正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课程时间大大减少,更不用说学生自学专业知识了,很少有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买一些跟古代汉语有关的书籍,来拓展古代汉语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校和学生对古代汉语的重视程度都比较弱。

(三)缺少高职院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

我们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进行了调查,大部分院校所选教材与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相同。教材内容多而复杂,专科阶段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接受这些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又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较少的授课时数,远远达不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调查学生是否喜欢目前使用教材的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不喜欢。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比例,最主要的原因是跟我们选取使用的教材有关。目前使用的教材,包罗万象,知识内容广而博,但难度大,缺乏实用性,与高职院校注重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所以不太受高职院校学生青睐,教师使用起来也费劲,这也是导致大量学生对古代汉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四)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单一

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繁多,理解难度大,在教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讲授法,知识内容讲完就了事,虽然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地位。正如钱毅所说,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学习习惯,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1\]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动手能力强,我们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同时,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手段缺乏直观性、丰富性,有些教师,只是运用现代语言表述,很难直观地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运用不太熟练,往往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不停板书,讲得沉沉欲醉,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也极为不利。

我们对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转变,侧重于实践技能的教学培养目标,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是高职师范生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往往因缺乏实践能力而被拒之门外,并且与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使得高职院校师范生面临就业的严峻压力,从而让学生形成了古汉语学习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好也无所谓的态度。更为严峻的是部分高职院校对该课程有偏见,认为古代汉语只不过是“故纸堆”“老古董”,既与现代生活脱轨,又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于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增加了许多所谓的实践技能课,大量压缩汉语课程的教学时数,尤其是古代汉语的教学时数被大幅度削减,远远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本来古代汉语的专业性就很强,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又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这门汉语学科自身又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让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困惑。为改变目前高职师范教育古代汉语的这种教学现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大胆改革探索。

三、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从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目的及目前教学现状出发,并参考兄弟院校同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主要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与古代汉语相关的选修课。从我校近三年古代汉语教学时数的削减来看,古代汉语的教学陷入巨大困境,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大量削减课时上做文章,其实这样未必有效。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谈何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对此也苦不堪言。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教学课程设置,如果确实需要削减,为其他课程让时间,可以变相增加一些选修课程的时数,例如可以围绕本课程知识,适当增加一些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其次,对于教材,最好要精心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改革,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选取什么样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徐小兵指出,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的高职古代汉语教材,师专古代汉语教材也很少,很多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所选教材均是通用教材。\[2\]针对高职师范教育的教材更是欠缺,多数选用传统的师范本科院校教材,而且选定一本教材连用数年,作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知识得不到更新,不能了解本专业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视野不够开阔,应对教师和学生都不利。因此,我们应大胆尝试从教材上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并非都要面面俱到,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正准备着手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再次,构建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并进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我们应该选取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高职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压缩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增加补充一些新颖且紧跟时展需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时捕捉语言学界的最新信息。这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近两年在教学中也一直在尝试,学生反响较好。

最后,积极探索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需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也在飞速传播,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更应该紧跟科技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张志梅在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就提出,古代汉语教学应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深入浅出”式、“身体力行”式、“手舞足蹈”式等,此类形式,张志梅称之为“佐料”法。古代汉语就像待烹的山珍野味,而灵活多样的教学表现形式则是“佐料”,“佐料”用得好,“山珍野味”才显得美妙。\[3\]古代汉语教学手段多样,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们让学生更换角色,承担文选课部分篇目的讲读实践训练,一个班分为几个组,每个组承担不同的篇目,集体备课,分组训练。这样让学生当教师实践训练,一方面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以巩固,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提前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及结合地域文化寻找生活中的语言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古汉语知识等,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既培养了兴趣,又扩充了知识,实践能力也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从古代汉语教学目的与内容出发,结合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调查了高职语言课程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发现高职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学生感觉教师传授的语言知识枯燥乏味,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等。为了摆脱目前所面临的教学困境,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特点及近年来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深刻体会,尝试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进行以上改革探索,重新审视课程定位,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代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考古基本知识例10

高考对古典概率与统计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或分布表交汇的考查,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呈现,是高考常考命题之一,难度中等.此类题从考查统计的基础知识入手,侧重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求法,同时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2010·陕西高考理19):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抽样检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

(1)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

(2)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

(3)从样本中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女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70~180cm之间的概率.

【思路分析】利用百分比解问题(1),据频率估算概率解问题(2),据对立事件或古典概型解问题(3)

【解析】(1)样本中男生人数为40,由分层抽样比例为10%估计全校男生人数为400.

(2)由统计图知,样本中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学生有14+13+4+3+1=35人,样本容量为70,所以样本中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频率f= =0.5,故有频率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

(3)样本中女生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人数为10,身高在170~180cm之间的人数为4.

设表示事件“从样本中身高在165~180cm之间的女生中任选2人,至少有1人身高在170~180cm之间”,P(A)=1- = (或P(A)= )= .

【点评】本题属常规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频数分布图入手,得到相关数据,然后用频率估计概率,再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得出结果.

视角二:古典概率与统计中的茎叶图的交汇

高考对古典概率与统计中的茎叶图交汇的考查,以解答题或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中等.此类题从统计中的基础知识入手,考查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特征与古典概型的概率求法,这类试题考点丰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例2(2009·广东高考文18):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7.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思路分析】根据茎叶图估算甲乙两个班的平均身高,据方差公式计算甲班的方差,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问题(3).

【解析】(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160与179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170与180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2)x= =170,

甲班的样本方差为s2= [(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

(3)设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A;

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有:(181,173),(181,176),(181,178),(181,179),(179,173),(179,176),(179,178),(178,173),(178,176),(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A含有4个基本事件;

P(A)= = .

【点评】本题是概率与统计相交汇的问题,门槛低,入手容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平均数与方差的概念,用列举法列出事件的所有可能结果.易错点是列举时没有按一定顺序而出现遗漏.

视角三:古典概率与立体几何的交汇

这一类问题往往巧妙地将概率知识移植于立体几何中,集趣味性与创新性为一体.主要考查空间立体几何的知识,以及利用列举法计算古典概率.此类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属中难度题.

例3(2012·江西高考文18):如图,从A1(1,0,0),A2(2,0,0), B1(0,1,0,),B2(0,2,0),C1(0,0,1),C2(0,0,2)这6个点中随机选取3个点.

(1)求这3点与原点O恰好是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的概率;

(2)求这3点与原点O共面的概率.

【思路分析】根据立体几何的有关知识,计算总的基本事件个数与所求事件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古典概率公式求出结果.

【解析】(1)总的结果有(A1,A2,B1),(A1,A2,B2),(A1,A2,C1),(A1,A2,C2),(B1,B2,A1),(B1,B2,A1),(B1,B2,C1),(B1,B2,C2),(C1,C2,A1),(C1,C2,A2),(C1,C2,B1),(C1,C2,B2),(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2,B1,C1),(A2,B1,C2),(A2,B2,C1),(A2,B2,C2)共有20种,其中这3点与原点O恰好是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只有(A1,B1,C1),(A2,B2,C2)2种,则满足条件的概率为 = .

(2)满足这3点与原点O共面的情况为(A1,A2,B1),(A1,A2,B2),(A1,A2,C2),(A2,A2,C2),(B1,B2,C1),(B1,B2,C2),共有6种,所以所求概率为 = .

【点评】本题在立体几何与概率的知识网络交汇点命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立体几何中的相关知识与利用列举法列出总的基本事件的所有结果,再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得对应的概率,易错点是列举时出现重复与遗漏.

视角四:古典概率与数列的交汇

这一类问题往往将概率知识作为一个新型的材料和介质,与等比数列知识合理融合,创造了新的命题情景,同时使概率与数列知识在整合过程中均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古典概型求法,近几年的高考对这样的交汇命题常以选择填空形式呈现,难度中等.

例4(2012·江苏高考文6):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 .

【思路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前10项,算出小于8的数的个数,由古典概率公式得出结果.

【解析】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10个数为,其中有5个负数,1个正数1,一共6个数小于8,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它小于8的概率是 = .

【点评】本题亮点是概率与数列有机相结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通项公式写出前10项,再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得结果.

视角五:古典概率与向量的交汇

高考对概率与向量交汇的考查形式多样,本题将向量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把向量知识与概率合理融合,创造了新的命题情景,同时使概率与向量知识在整合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考查向量的加法运算与古典概型概率求法,难度中等.

例5(2010·浙江高考文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P、Q、M、N分别是线段OA、OB、OC、OD的中点,在A、P、M、C中任取一点记为E,在B、Q、N、D中任取一点记为F,设G为满足向量OG=OE+OF的点,则在上述的点G组成的集合中的点,落在平行四边形ABCD外(不含边界)的概率为 .

【思路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意义,由OG=OE+OF且计算落在平行四边形内的点G的个数,再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