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8 16:59:27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45-01

今天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种综合应用现代高科技、跨专业、尖端的科学专业,有广阔的应用现实和前景。它是在工业化和电气化的基础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电气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目,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科技领域重点学科。因此,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及其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形成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一门“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而应运而生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

1.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晶体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

1.3快速的发展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电气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这对我们如何改进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带来很大影响。

2培养专业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受到电气工程、电工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的技术含量、运行质量,提高运行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行效率。

2.1以学生应该具备和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来构建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培养范围不仅要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特色,应具备“强弱电”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应当具备较广的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2.2运用认知理论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中有两种具体的组成成分,一是知识块,二是知识的组织形式。因此,应在国家、地区及学校的总体课程框架下,根据认知科学对人的认知结构的理解,分析在什么阶段设置什么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构建有利于以后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由此,在设置课程框架时,应考虑加强各知识块的统合,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这样才能避免结构主义课程论中出现的各知识块孤立、隔离和过于专业化的现象。

3完善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3.1凝炼和建立体现个性化教育和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系统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根据“五条线”课程体系的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四层次(认知层、基础层、拓展层、创新层)结构实验教学体系及四种类型(基本型、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将工程训练融入于四层次中,强化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强调自主开发、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拓学生个性潜力、激励学生实践创新,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应。

3.2深化“四位一体”综合改革,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按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四位一体”(将课程、专业、学科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综合教学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实验室建设为保障,建立以课程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实验室建设负责人为首的教学团队,组成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小组。以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为重点,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建设和整体提高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工作;适当引进电气制造企业(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3优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建立完善的系统制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其选题、实际过程、教师指导等都至关重要。建立系统制度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系统制度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以及提前的毕业设计课题选题或预研,可以尽早地参与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与指导老师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交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为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安帮,徐建俊,刘利宏.“电气工程”应向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快速发展[J].时代人物,2008,(3):201-203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2

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由多个系统有机组合而构成的,其中有起到接收信息作用的信号接收系统,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系统以及信号被接收处理过后进行相应转换的信号传输系统。而为了能够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生活当中得到稳定的应用,其信号在相关接收传输过程中需要在适宜的地区建立起相应的变电站、发电厂以及专业的调度控制中心,这些多个环节协调合作的工作才是组成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变电站是进行电能变换工作的,其终端是为相应的设备提供工作的源动力,并且其在接受与转送信号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系统的设计来对其运营过程中具体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通过专业电脑程序的配合,从而帮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去观察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营情况。一旦发现数据异常以及相应内容的缺失,则可以第一时间对整个电力系统的问题进行检测,保证电气系统的运营稳定以及长久。电气自动化系统不仅有监控数据以及保证整个电气运营工作稳定程度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遥感科学技术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出更强大的优势,能够指引着我国电气的工程发展方向更加的光明,促进其整体工作效率及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应内容的自我完善。

1.2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导入

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导入到相应的工程计算机当中是有一定的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首先对系统进行导入的时候需要以计算机为载体配合于具体数据的相关融合。由于目前计算机的深入发展以及相应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开发,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较好的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保证相应的无线数据通过这一系统设备来进行有效接收并且进一步传递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并配合系统智能化的分析数据方式来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极速以及全面的分析,进而对整个电气工程运营的过程进行相关的数据记录以及问题的排查。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相应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减轻电气工程运营过程当中对人力的合理运用,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从而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程度。不仅如此导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优势是弥补人工无法进行合理的完善的部分,那就是减少整个系统运营过程当中时间的消耗以及相应数据误差的提高,进一步增强运营的精准程度,使其具体的分配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电气自动化系统对数据在极短时间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处理是人力无法替代的,所以积极地引入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十分有助于电气工程今后发展的。

2技术应用的原则以及相应的理念

2.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引进其技术同时也需要对其相应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使用,企业在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守整个电气工程的具体要求,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需要符合相应的科学规律,并且应该保证相关技术可以保证电气工程在运营过程当中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最大化的优势的表现,从而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2.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理念

首先在电气工程当中为了保证自动化技术能够进行合理的集中化控制,所以需要采用集散系统模式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置。又考虑到中心处理器所接收到的众多任务应该尽可能的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营速度,则在进行整个工程监管环境的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降低主机的工作压力,并且应该配合与相应的数据内容以及所需要的电力量来对其进行适应的电缆更换以及能源的稳定供应,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个集中化控制的持续稳定的进行。为了能够整体性地提高电气工程的相应监管过程,需要与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连接,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网上备份以及云空间处理,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保证众多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的现象发生。

3技术应用的突出优势

在电气工程当中引进电气自动化是由于其技术拥有监测功能较强的优势。电网运营过程当中免不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仅仅通过人员的定期检查容易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效率不高,并且对于一些较为隐蔽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进一步影响了整体电气工程的运营稳定程度。而引进相应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将遥感技术有机融合其中,使得各个地区的发电以及信息的传输能够受到全面的分配,从而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就能够被发现,进而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去进行问题的处理工作以及在解决过后进行经验的总结。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管理模式的逐渐完善,也使得人工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在电气行业当中发挥作用,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进一步的融入了人工管理的智能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更加的人性化以及提高其管理的灵活程度。智能化的管理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对其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运算。而且智能化的管理可以设计出一套较为科学的装置评估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对整体的电力运营程度以及区域性的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地清楚具体哪些地区还存在有待提高的方面,从而帮助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工作。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整体电气工程的工作内容得到了保证,使其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下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可以预料到未来对电能的需求是越来越庞大的,逐步增加的用电量对于电气工程来说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为了能够及时应对这种发展趋势,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当中需要不断进步,及时与当今的科技发展进行融合。企业应该为自动化技术投入定量的资金以及进一步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具体内容,积极引进人工智能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动化与遥感监控系统的配合程度,并且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宜的工作内容培训,确保其可以掌握运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问题反馈以及问题的解决。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3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促进剂,是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力发展工业,以求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历过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如下:

(1)第一阶段:随着机械工程和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工作者便考虑到将二者结合起来,寻求一种能够为电器制造也服务的科学,于是便诞生了电气工程。

(2)第二阶段:随着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科学工作者又将这一学科的优势有机结合到电气工程上面,通过微波和无线通讯技术对机械的控制,来使机器完成生产工作并满足生产要求,这便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带进了机电一体化的时代。

(3)第三阶段: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的优势也被利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来,于是便出现了通过计算机编程并远程控制机器完成生产工作的新一代机电一体化工业生产流程。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纳并融合全球最新科技的过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无论是一个断路器的设计,还是整架航空航天器的研究,都少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身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车间空间得到节省,也减少了车间内人力物力的配置,很多机械产品的加工不再需要工人来动用原始的手工劳动,而可以通过电脑终端的直接控制,这样,一个会控制电脑终端程序的工人便抵得上好几个人力工,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节约。机电一体化的运用更是可以使生产车间完成流水线的全部生产任务,包括生产零件,组装,包装,流动,检测等整个制造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难题

尽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一起很迅速,但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1)电气工程应用的能耗问题。所谓的能耗问题是指来源于电气工程设施的建造和安装所造成的能量损耗,当然,要想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建造和安装布置控制设备是必需的,因而这部分能源消耗是无法避免的,为了降低成本,便只能从降低能耗方面着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建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光照和温度调节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还要考虑到系统耗电与厂用耗电的关系,电网的布置等问题,在诸多环节的能耗问题实在值得关注。

(2)电气工程应用的质量管理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中,有很多工厂为了完成机电一体化控制,但又考虑到成本的节约,放低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施工质量要求,使得建造标准低于国家规范,这样做会导致低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降低,更可能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故障频出,发生灾难性的事故。

(3)数据传输的不方便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对于所编应用程序的控制,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仍然处在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的尴尬状态,还没有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因而很多应用编程及其有效接收设备并没有国家标准来统一,在商业化的运行中,厂家只能购买某生产商的一中机型来进行控制运用,而不能完成不通机型之间的信息传递,这对商业化的运行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电力控制系统的完善效率对工程进度的制约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用来对机械系统进行控制,然而要想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便得结合实际的机械操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因此对于同一工程,由于编写程序不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就会有所高低,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工业生产的效率,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

4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方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电气工程,另一便是自动化控制;因此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便要从两方面着手,通过实现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有机的、高效的结合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从电气工程方面:从上文问题分析可知,电气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消耗问题和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有效的措施便是企业和政府一起协商制定严格规范的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并且一切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违者必究;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要照搬一般的施工流程,而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点的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拟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后再施工。并且施工过程中严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择适应的材料,施工完成后要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检修。

(2)从自动化控制方面:自动化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数据传输接口不统一,控制程序控制效率有高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企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应不断优化反馈设计,完成精简有效的高质量程序编写;然后将最优质的程序在企业内或者行内推广,从而使整个企业或者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要想设计出优质的程序,设计者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和工程的运行流程,通过精简和优化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另外,政府也应该在行业内制定相应的通用的程序接口,能够让优秀的程序设计在整个行业内流通,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传递和竞争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晓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作原理[M].科技出版社,2009.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4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属于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结合了多种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实现电气系统的整体的自动化调节,还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非常有利于整体电气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为整体电气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维护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从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最后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自动化属于整体电气工程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身影,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也已经成为了支持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当中,电气工程一直属于备受关注的一项领域。同时该领域的科学技术探索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在我国的电气工程进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崛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2.1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当前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应用技术,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首先需要进行信号传输和部件连接,可以在便捷的操作后直接完成电气设备信息录入,之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信号处理,完成信号内容输出。在该过程中需要将微型电子计算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实现信息的自动录入和系统分析,继而可以得到准确率较高的反馈信息。还可以依据微型计算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判断整体电气工程运作状况,了解存在的误差,还可以全面控制和掌握内部的系统运作。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更加凸显出了人性设计特点,可以进一步适应电气自动化的进步和发展要求。2.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形式电气工程中的电网调度属于一个重要的应用范例,通过电网调度和系统配置的整体控制,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实现功能最大化,这也更加符合电网运行的要求。可以维护电网的整体安全运行,此外,还需要关注电力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分析和检测,不断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维护好系统的动态检测水平。通过各类数据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有效排除存在的潜在故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发电厂的发电检测控制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发送多种检测信号,引入计算机装置,实现信息处理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完美融合。变动站的自动化控制属于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应用形式,变电站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可以取代目前的人工系统操作,加强整体的变电站电气技术控制能力,实现变电站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所以,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变电产品控制,由此可以对整体状况进行一个全面了解,发挥积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如下。首先,突破了传统的电磁装置功能限制,实现了高效计算机控制,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传递。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3.1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也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重点问题。常规电气设备当中,无论是变电器还是断路器,都需要时时的设备部件运行状态检测,以此来保障对突发状况有效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在进行电气设备数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技术使用风险进行及时了解,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对策,进一步防止可能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是对电气工程的未来智能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电气系统在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同时,需要关注该技术在其他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了解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在整体设备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地位。3.2电气自动化有利于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充分体现出智能化技术发展模式存在的突出特点,而且这也属于在电气工程技术应用中不可代替的重要优势。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生存应用逐步拓展到了多个热门生产加工行业和领域,同时也是我国电气信息领域多年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技术学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未来工业进步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分支,在整体国民经济生存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们国家经济的日益腾飞,电力系统不断的成长完善,电气工程在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电能资源的同时,它的自动化进程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进步已经开始取得了新的成果,带动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整体的电气工程系统当中实现了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充分了解电气系统构成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研究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和对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鉴.论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2):156-157.

[2]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9(09):136-137.

[3]董娜,李函霖.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5,11(07):103-104.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5

作者简介:李自成(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86-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电气信息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同时有关电能的转换及使用的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1,2]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2005年成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电气专业工程训练教学计划,形成了科学的电气工程实训课程体系。体系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为基本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构建起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训练、单项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桥梁。

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的培养体系是平行的,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3]在培养规格上,应用本科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性质,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因此整个体系强调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实训过程,通过实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

掌握电机和电力拖动技术,熟悉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通过实训熟悉电机运行原理和调速原理。

掌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能正确使用变频器,并能初步进行电机调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实训熟悉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进行潮流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短路分析。

熟练掌握工厂电气控制、电气设计软件等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能够进行系统控制程序设计或者利用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

掌握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调试方法,能通过实际操作较好地判断出电气系统或者控制程序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为了节约成本,加快开发过程,能够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包括Protel DXP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具备对低压电器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熟悉每种低压电气的正确用法,能进行初步的设计,选择出满足要求的电器。

二、课程体系的构成原则

实训基于各课程各章节内容或者课程之间联系,以实训项目为主体和载体,以程序或者电路系统设计作为驱动,实现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实训课程体系作为实训目标的基础,制订完善的实训计划体系,同时坚持了以下原则:

以就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重点,兼顾长远发展。

注重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又提高了应用知识、技术的能力,使素质得到升华。

以实践能力和工程训练为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在应用中创新,通过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程体系体现了开放性、灵活性,及时反映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衔接,分别针对电气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等方向设立实训课程。

三、分层次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设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应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4,5]因此实训课程的设立也应该反映这些专业范围。首先,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针对专业范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在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内容划分为工程认知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由于我院从专业建立初期就注重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训练条件优良,已建有电气技术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验室、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电子及传动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建设了数控加工中心、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柔性制造中心,突出真实的工业应用环境,突出强化学生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了三个方向:电气技术方向、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向和实训层次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图1所示。

首先,工程认知训练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该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等内容,使学生在生产实际或者科研中验证从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解释并进一步尝试解决生产实际或者科研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而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生产知识,并扩大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从事技术专题调查、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后是专业技能训练,针对专业应用领域设置模块,包括电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CAD等。而学生专业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技能系统,诸多技能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其训练途径及实施办法亦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具备整体性、科学性和互动性。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上密切结合学科和紧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应用,注重开放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技能训练方案,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贯彻执行服务,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是综合创新训练,为实现个性化培养提供先进的创新设计、制作的环境与条件。通过综合创新训练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自己动手创新制作、激发创造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制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综合创新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整个课程体系对应于工程素质训练、金工实习、电机及拖动技术实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训、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工程训练、CAD实训、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自控系统综合实习、调速系统综合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等实训。同时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训课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该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机电工程的基本研究领域,具备电气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电机及拖动系统的类型、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具备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的安装、分析和维护技能,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实用电路,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05年在成都理工大学成立以来,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基础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方面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增加了“Protel DXP实用教程”和“电气工程CAD”与实训环节联系紧密的课程,增加了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已经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实训体系。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过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到企业后熟悉岗位的时间缩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范瑜.电气工程概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6

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纵观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之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显得格外突出。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系统。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种系统正逐渐迈向快捷,方便的方向发展。它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电气工程还逐渐涉足商业领域,为商业间的交流与传输提供越来越多的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保障供电质量,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就地或远程的自动管理监视调节控制,文章对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1变电站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变电站的运营安全,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逐步取代掉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它是建立在变电站自动控制技术和变电站应用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基础之上的它能够对于变电站内运行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小时实时监视特点有:实现记录统计与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将电力信号电缆尽量以光纤或者计算机电缆来进行替代,实现操作监视的计算机屏幕化,将常规的电磁式装置用全微机化设备进行代替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单可以满足变电站的运行,而且还是电力现代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电气自动化程度的增加带来的是变电站的自动化,变人工操作为机器控制。这样一来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这样在人员的投资也随着减少,电气工程整体效益增加。更好更快的完成现代自动化的步伐。变电站的自动化实施,自动运行已经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工操作。微机取代了以往的电磁装置。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变电站的所有情况都变得一目了然。

2电网调度自动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网监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以及人机联系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现有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电力负荷状况、完成自动发电和调度等工作。自动化技术对整个电网电镀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它不仅要分析现有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电力负荷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电力问题外,还要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做好电力的调度与自动发电,接受回馈的实际使用状况,保证电力的合理安全使用。电力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调度中心的,是一切设备的控制中心,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实施把设备都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完善调度中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会使得电气工程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有更加良好的发展。

3发电厂自动化

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了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和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我国常见发电厂主要可分为水电厂和火电厂,但无论是水电火电或者其他的发电方式,在自动化系统中都有较多的共同点,相较而言,通常水电厂的自动化程度比火电厂要高。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具体是由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运行人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和高速数据通讯网等组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般采取分层分布结构。这里所说的过程控制单元既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运行过程的单元,又可以直接接受热电阻、热电偶、电气量、现场变送器、开关量和脉冲量等信号,并在运算处理完成以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画面显示、信号输出和打印任务,以此来直接监控执行机构,最终实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生产过程的检测、联锁保护与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其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能,一切工程的前提都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相信每一个工程管理者都明白生命高于一切的道理,同时我们也深知,电气工程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在过去由于机械故障和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出现,使技术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可以快速地发现系统运行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维修,大大降低了威胁程度

作为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举足轻重。使用电气自动化进行电气工程的改造,达到高效运行的目的。这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现代社会中的需要,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更好的满足了时代的需求。电气工程更好的适应社会,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有创新意识,为我国在电气工程中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应秉承多样性实用性原则,树立结构设计明晰系统设备操作运行智能化和一体化监督操控等科学目标,力求电气工程体系的可靠安全创设节能高效的电力环境和安全可靠的防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海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2]仇祺沛,赵洋.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探讨[J].硅谷,2013,(14).

[3]胡克强.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企业,2013,(5).

[4]唐杰,牟佳媛.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7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气工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以电力系统工程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来看,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在发电及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质性。另外,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整个电气工程实现现代化管理,并且为生产自动化提供技术上的保障与支持。就目前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而言,运动装置系统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电器工程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主要两个方面。正常来说,通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气工程可以实现下述几个方面的功能:

1.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助于电气工程的整个电力系统在正常且稳定工作的前提下,保障其运行状态及各项行为持续监控。

即使是在工作人员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指标、周波指标、潮流指标、负荷指标等)进行综合管理及全程监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及时、可靠的反映出整个电力系统的设备设施在运行状态下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各项工作状况指标(以用水指标和用电指标为主的各项指标)。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不但可以确保上述控制指标的具体数值完全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而且能够保证满足使用电气工程的用户对于水资源、电资源、气资源以及其他各类资源的需求。

2.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在调度工作中的经济型与安全性。

就整个电气工程来说,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之后,整个电网系统的控制和监督过程更加安全置于,自动化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个工程的支出资源,实现电力调度的经济性。在此过程中,并不耽误有效控制电力系统运行能源耗费、科学降低设备损耗等政策方针,甚至是有助于实现现代化电气工程多发电、多供电的创新理念。

3.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助于电气工程的整个电力系统在正常且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操作行为安全事故分析的正确性及处理问题的有效性。

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具体实验的结果显示,电网在运行状态下所出现的非正常运行问题或安全事故的事发因素都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大部分的运行安全事故均表现正常。如果在具体的时间过程中,没有对症下药的科学判断、合理处理这些运行安全事故,其后果可能是大大降低运行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电力设备的安全性,甚至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讲,将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不但可以实现电网系统在运行状态下保持安全事故分析,还可以及时进行监控、提出解决措施,尽可能的组织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及电力设备的安全,这对于整个电气工程的意义重大。

(二)电气工程中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当今技术条件的支持下,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电压控制系统从组成结构的角度来说是发电自动化技术最为主要的三大核心。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根据各个发电厂有差异的运行模式,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和火电厂自动化系统是现阶段各发电厂最为常见的两大类型。在此基础上,有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无论是对于火电为主的发电模式,还是对于水电为主的发电模式,亦或者是其他各种类型的发电模式来说,其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在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以及与之相关技术的应用中,其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划分:

(1)电气工程中有关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当今技术条件的支持下,调速器装置、水轮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以及水轮机装置等相关模块是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必须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全程电器工程的应用质量,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可靠的发展。单机模式、梯级综合自动化模式、公用设备模式以及全长自动化模式等几大类型,是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按照目前自动化系统差异性的运行模式划分的几种类型。站在实践应用的位置上来看,在电器工程中应用水电厂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技术,不仅可以使电器工程的供电质量得到十分良好的保障,更可以在保障水电厂运行状态正常的条件下,使其经济效益得以大大的提升,进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电气工程中有关火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器工程研究视角下的火电厂相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其综合性特征也同样是十分的明显。站在实践应用的位置上来看,火电厂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具备处理数据和信息的功能,还具备自动保护电器工程相关运行设备的功能、自动检测运行状态的功能、综合性管理功能以及运行控制功能等众多重要功能。从结构组成角度来看,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机炉主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以及汽轮机的控制系统是火电厂自动化技术所包含的多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由数据共享方式以及计算机监视系统,对电器工程的应用进行可靠的保障。

二、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用发展情况

(一)我国自动化技术演变情况。

我国开始认识并逐渐开始研发电器工程自动化技术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七十年代的初期,集控制、信号收集以及收集保护三维一体,别具一格的装置有了雏形;在八十年代的中期,研发所得的变电站保护体系以及35KV微机监控系统被正式投入运营当中;到九十年代的初期,我国总装机的容量位居世界前三位,其容量可高达300GW。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业进程的迅速提升,在以安全、经济、合理、可靠、优质供应电能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和指标。在这种新形势的促使下,我国电器工程正在逐步由输电、发电自动化向发电、配电自动化过度,于此同时,柔流输电对于输电和配电的自动化进程有着进一步的增强作用。

除此之外,在以智能化、协调化、适应化、最优化以及区域化为前提进行电气工程控制政策实施的前提下,在应用工具理论的同时,也使我国现代控制理论得以推进,使电子电力原件、微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得以进一步加深。

(二)电气工程热点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1.管控一体化技术

管控一体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项目中主要涵盖了三个主要环节,这三个方面指的是:一是为了形成统一的信息控制网络,利用现代化技术想管理信息和集成控制体系进行整合和集成;二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利用相关技术将主管制造的执行体系和单位的总体规划有效结合起来;三是为了随时调用数学库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数据库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

2.状态整修技术

电气工程的设备和相关体系都离不开状态整修技术。状态整修技术主要包括两个过程:首先必须做到实时监控状态,要随时记录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隐患安全问题以后要及时进行处理,消除电气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恢复其到正常状态,以增强设备的可靠性,保障工程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3.软件控制以及先进管理方案应用

目前电气工程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都是借鉴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然而由于我们缺乏配套的专业人员因此并不能把这些技术完全应用到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管理计算机体系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在岗员工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我国的控制软件和管理都是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因此技术人员在研发管理管理方案的时候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软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实现高水平管理和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自动化技术合理的运用于电气工程建设及其相关应用当中,使其得以在就地条件下或者是远程条件下,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以及监督管理,以保障其顺利运行。根据实践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合理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以及保障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其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总体来说,本文对相关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剖析与叙述,笔者旨在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进而使电器工程自动化的实践工作得以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效武,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2]庞卫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1,(07).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8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 “ 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 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电力系统、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部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9

"本科"+"技师"+"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优化本科教学平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面向国家轨道交通需求,整体建构电气工程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的培养计划??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与理论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材内容选择与结构优化

三个导向下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实验区建设的探索??

浅析"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

电气类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论EDA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电机学"特色教学体系研究??

以教学评估、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谈电类课程改革??

"电机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与实践??

"电机及拖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教学研究??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简论数字化技术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研究型大学中"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仿真软件的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研究及实践??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宽口径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WDT-Ⅲ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应用研究??

电气信息类专业"通信原理"实验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开展教师专业技术实践提升应用性教学水平??

浅谈专业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欠发达地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及其历史地位??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教学研究??

混沌理论在高等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背景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

面向工程强化实践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

电磁理论中的矩阵变换??

电路与电子系列基础课程立体化改革与建设??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C++程序语言"课程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设计??

"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

基于CDIO理念的"传感技术"课程教学与探索??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优化教学??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例10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电机电器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它十分广泛地运用在每个行业,在提高中国自动化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使用者满意的服务质量水平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1 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况

在电气工程项目的实施上,企业实行的是粗放的管理模式,大多以为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将任务分配给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并想象他们会取得预期的进展,这导致了很多项目延迟或虽有目标和总体规划,但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一些电力企业,还停留在管理不当的层面,企业的硬件和软件存放不规范,现场仪表材料放置杂乱,更不用说整个管理过程利用计算机来进行。

2 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原则

(1)尽量的满足生产工艺和机械对控制电气的条件,但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方案要经济和简练。

(2)处理好电气和机械之间的关联。

(3)电气元件的选择。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思维

3.1 统一监控模式

统一监控模式不仅操作维修十分方便,而且控制站不需要过高的防护,系统设计起来也非常简单。不过因为这种方法是把系统的各种功能同时集中在同一个处理器中,因此难度比较大,任务比较重,同时,对处理器的处理速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所有的电气设备都进了监督控制之中,导致主机的冗余降低,需要更多的电缆,进而使得投资的增加,长距离电缆的干扰也有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可靠。

3.2 远程监控的模式

远程监控模式有节约安装成本,节省原材料,节省大量的电缆、配置灵活以及较高的安全可靠性等特点。 但是因为各种现场总线通信线的速度不是非常的高,从而使发电厂电气部分相关的通信量比较大,因此,远程监控模式主要用于监测小系统,并不适用于工厂电气自动化的系统建造。

3.3 现场总线控制模式

现今,现场总线、太网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并且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智能化电气装备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都为网络控制体系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现场总线控制模式使系统的设计更具备针对性,对于不一样的间隔有着不一样的功能,因此就可以根据间隔的不同情况来设计。这种控制方法不仅具有远程监控模式的全部优势,还能够减少许多的隔离设备,接线盒等,并且智能设备现场的安装,由通信线路连接的监控系统,节约了更多的控制电缆,节省了大量的投资以及安装维护的工作费用,进而使得成本不断减少。

4 电气工程的应用

电气工程包括电气和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五二级。

发电、输送电、变电、配电、由电气设备和辅助系统构成的汇集能源生产,运输,配送和使用的系统被称为电力系统。在同一时间完成电力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过度的过程很短,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的电力系统,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等都是电力系统的特征。

5 电气工程自动化研究的偏向

5.1 智能防护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电力系统防护新原理的探究,把国际最新的模糊理论,人工智能,综合自动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网络通信,计算机新技术运用于新的继电保护装置上,从而使新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级别。变电站自动化体系的长期钻研,开辟的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备可以应用于多种品级变电站。在国际领先水平的微机防护领域钻研基础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范畴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

5.2 电力市场的理论与技术

由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具体情况,电力市场的需要以及电力工业技术的经济形势,仔细地研究电力市场运营方式,深入研究、明确操作过程中每一步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中国目前的电力市场运作方式的期货交易,具体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地围绕着中国现阶段电力市场模拟运营中急待解决的理论性的问题。

5.3 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

对电力负荷监控,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钻研,建立了一个高校第一所包含实时仿真设备的实验室。这个仿真体系既可用于多种电力体系稳态和暂态尝试并提供许多的实验结论,还能和各类控制装置组合成闭环体系,帮助研究人员测试新的装置,为智能防护和快捷交流输电体系提供优良的研究条件。

5.4 运行电力系统的员工培训仿真体系

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系统是为满足中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要求,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最新成就和传统理论共同结合,利用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智能教学理论,实施电力系统的知识培训的强有力手段。该系统设计创新,教学资源配置分布合理,系统硬件扩充容易且方便,所以学员可以在理论上无限延伸。

5.5 电气装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方式

通过把光纤手艺,数字信号处置手艺,传感手艺,计算机技术和模式识别等一起组合,细心研究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机制,开发了开关设备、发电机等基本电气设备的监测体系,大大提高电力设备和供电体系的运行安全。

5.6 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的运用

按照电力工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模糊逻辑和进化理论运用到电力系统的计划、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基于该软件研究,还进行了电力智能控制理论和在电力系统智能监控中的应用的研究,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水平的智能化。

5.7 电力系统中当代电力技术的运用

进行了电力装置的控制原理和算法,各类电力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和一些新兴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6 结束语

现今的发展前景,电气自动化在中国拥有三个目标:开放化、信息化和分布式。这三个目标决定中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科技是不可或缺的,及工业自动化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无可取代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章昌南.浅谈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状况[J].金属加工,2005(19).

[2]杨耕,王雄,窦曰轩.对自动化专业"电力拖动""运动控制"类课程改革的一些探讨[A].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