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9 16:22:22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1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既可以将各大地域的自然风光进行介绍,又可以普及该地域的人文风俗与历史文化,其中也蕴藏了其他科目所具有的一些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地理课程都有所涉及。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正是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个性风格,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所以,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讲解,对广阔的河流、巍峨的山岭进行展示,使学生领略云南的喀斯特地貌、新疆的荒漠、江苏的湖泊、东北平原一望无垠的田野。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汉族的花朝节、傣族的泼水节等。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使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

大多数学生因为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本乡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讲解有关学生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家乡的认识,迸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例如,针对东北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讲述小兴安岭的丰富资源、二人转等文化的产生缘由。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崇洋、不守公德、责任心不强、不会与人和谐相处、缺乏感恩之情等现象。在地理课堂上加强传统文化知识补充,可以使学生变得心情平和,饮水思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4.有利于传承和谐理念

通过对包罗万象的自然地理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二、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地理与文化相结合

地理课程内容丰富,不仅包含着人文风俗,还包含着自然景观,对世界各国的光照降雨、农业种植、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经纬度、旅游热点等都要进行讲解,不仅包含着历史、政治、语文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地貌形成、寒流暖流时还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知识。而且由于涉及一些理工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地貌的形成、地方时的计算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庞大复杂的学习任务单靠知识点灌输、插秧式教学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讲述黄土高原时向学生播放视频《信天游》《黄土高坡》等陕北民歌,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地质地貌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如果说繁荣的经济是一个民族的衣着,那么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血液,如果一个民族丢掉了传统文化,视汉服为奇装异服,那么这个民族就离灭亡不远了。在国学大热的今天,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将国学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重拾民族精神,培养勤劳谦和、仁厚敦实等优良品德。

3.努力探究地理知识元素,挖掘文化底蕴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与文学内涵,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与运用,在讲解的过程中精炼而不乏内容,通俗而深藏韵味。在课堂上,教师对传统文化应用生动的语言、风趣的方法进行讲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效率。

4.实践与应试相结合

很多学校对地理等科目没有引起重视,只学习课程,并没有要求考试,导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却忙于其他作业。这样,即使教师的文化素质再高,也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另外,有一些教师以及社会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轻浮和庸俗,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作用。曾经有一位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历史的过程中,讲到汉代张汤的官职时,教师将廷尉一词用司法局长代替,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却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

5.将古典诗词与地理课堂相结合

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一些有关地理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古典诗词进行讲述,既能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与传统诗词相联系,使地理课堂显得更有生机和韵味。例如,讲到冷锋时,可以用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讲暖锋时,可以应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讲夏季风时,可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典诗词还能帮助导入新课,如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导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求学生辨识这是形容天气还是气候。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风力搬运作用不能理解时,可以引用“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在做课堂小结时,如在对月球讲解之后,可以引用有关月亮的诗词,做出总结。将古诗词应用到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产生兴趣,从而对传统文化加深感情。

三、总结

将传统文化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和爱国情怀,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针对如何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加强利用,多加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在课堂上与古诗词加以联系,对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议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知识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6-89.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3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4

1.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0月1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想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列主义具体应用于实践,化为方法,在实践中实行它,丰富和发展它。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践也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大学生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领会: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传播和发挥作用,不可能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按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任何一种作为“文本”的理论、学说、观点等等只有在一定的背景或“前结构”中才能被理解和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必然的。同时大学生应进一步去深刻理解并自觉地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种结合是指理性光辉照耀下的、通过主体努力才能实现的结合。具体说就是既要精通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又要精通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两者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清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同时也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的重新塑造。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及广为流传的“精忠报国”等中华民族的爱国故事都强调着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几千年的中华奋斗史中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传承着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博精神;传承着“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不畏艰难的愚公精神、不惧的抗争精神;传承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传承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韧品格;传承着“精忠报国”的民族激情;传承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传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悲悯情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学习,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中,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是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之中,会使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生动活泼,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吸引力。同时,它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浸染。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到每个人,这就扩大了其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实效性。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课程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4.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需要通过民族化来实现其世界化。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华民族化,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这必然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富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古老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中华民族化,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点在不同时期思考与讨论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括大致是相同的。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是经过了科学的概括和论证的;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命题之中。纵观中国哲学史,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统一的传统。如荀子哲学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荀子不仅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论》)。韩非也是一位拥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集中表现在天道观方而,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解老》)。王夫之哲学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发展的最高水平,他通过有无、虚实关系,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历史冗长,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传统也特别悠久而深厚,这种深厚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契合性。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观上的相通。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实践,马克思主义原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正确地阐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是相对于“知”提出来的,并把“知”与“行”相提并论,强调“知”必须落实到“行”中。如儒家思想主张“学以致用”;宋代朱熹立足于理学,提出“知行常相须”学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相通性。

3.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人类的理想社会是最终消灭私有制,走向自由王国,实现共产主义,获得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依据他们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过各种社会理想,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大同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美好社会理想,它鼓舞着人们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就缘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共鸣之处。虽然中国“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设计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理论上,中国追求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存在共鸣,使许多中国人将两者相提并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类走向“大同”。

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育人,关键在教师,育人为本,关键也在教师。对教师而言,除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对学生有大爱。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除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还须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贯穿教育,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知道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相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近、相通的观点,以及反映这些观点的思想、古诗、名句、寓言、故事等,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就能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资源,用最有民族意蕴的形式和风格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既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其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引用、运用深入人心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观念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逻辑内容。还可采取保留传统文化的旧形式,赋予新内涵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不仅可以使传统观点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层面,而且也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例如“实事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意是指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命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这一古老的概念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成为了我们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精确概括,也成了大学生活学活用的处理问题的一种唯物辩证方法。

3.把网络教育作为重要载体。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宽,教育手段也从过去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可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习讨论,也可以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主题网站,让大学生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那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基本价值认同的前提下,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含量提炼出来,放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中把握其精髓和实质,以达到贯穿教育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并注意更多地采用民族文化的形式,从而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4.运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马克思基本原理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注重利用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还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如孔子诞辰日举行尊师敬贤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主题活动要精心策划,富有创意,使传统文化能渗透大学生的心灵,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能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5.积极营造富有浓郁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对待传统与现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5

一、职业院校足额生对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

从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就开始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中国原有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强大的精神作用力,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文明的落后,由此原因如要赶上西方的发展脚步,就应当在物质文明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促进发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应运而生。

“洋务运动”失败以后,人们开始从社会体制和机制方面考虑问题,传统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制度文明不行,就要进行制度文明的改革,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选择了像英国、荷兰那样的“君主立宪”的制度文明改革,可是“”也同样失败了。之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参照法国大革命,彻底了在中国存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体制,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把天子赶下了帝王宝座,仍然没有彻底祛除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造成了“辛亥革命”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于是,以“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对于精神文明层面因素的审视开始进行,人们开始着手改造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动刀子,儒家文化首当其冲,社会文化斗士们对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然而这些批判却相对单一地停滞在社会政治层面,更多的世俗生活中传统的东西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被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直到“”的开始。

“”是一次饱含争议的文化扫荡,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很多传统社会意识转变了,很多传统艺术覆灭了,很多传统生活习俗湮灭了,就连基本的家庭生活传统也遭到了。导致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传统的基本家庭伦常观念不清楚、不认同,对传统生活习俗不了解、不接受,对传统艺术不认识、不理解,对传统社会意识不认可、不接纳,造成了现时社会上一系列的不和谐的、有悖于传统社会文化道德的社会现象。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强大的,强大到已经渗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虽然经历过“”的十年浩劫,传统文化的根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走上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涨,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在进一步提升。

二、职业院校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了解不足,理解有偏差

学生们对于传统道德的接触和了解,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课外书刊、影视节目等途径,而在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道德的熏陶,造成理解上有偏差、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的现状。

再有就是传统道德标准没有经过系统的遴选,以筛选出能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能够融入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传统道德标准供青年学生学习、遵守。形式化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认真遴选、不合时宜的教育内容,都会造成青年学生从内心产生的无形抵触,反倒会加大青年学生与传统道德的进一步疏远。

由此,怎样调整或重新诠释传统的道德标准,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怎样在学校教育的进程中向学生系统、客观、适时地传导传统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最重要课题。

三、业院校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了解不充分

古典文学艺术作品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帮助他们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偶尔翻阅古典文学作品,主要是由于这些作品大多是文言文不好理解,有的太过深奥。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国学典籍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能够背诵的更是少之又少。

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在幼年时期没有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对古典文学艺术产生畏难心理,发展为不感兴趣;中小学阶段学习古典文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范围之外的古典文学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看,到了职业教育阶段更加认为没必要再看这些了;职业教育阶段不注重语文教育等。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阶段是很有开设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不间断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调高阅读理解能力,为进入社会后漫长的自我学习过程打下基础。

四、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不多

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状况并不乐观。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像戏曲这样的传统艺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人中没有市场空间,不太喜欢甚至讨厌这些传统艺术。最喜欢的是那些流行时尚元素十足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分析其原因,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下,还充斥着浮躁、猎奇、拿来主义的浓厚气氛,对自身传统文化成果认识不足、宣传不够,没有系统地将传统艺术教育融入到教育体制当中去,使大部分青少年对传统艺术不知道、不了解,以至于不能发现其中的美和价值,从而产生不喜欢乃至厌恶的情绪。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后,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帮助学生认识传统艺术所包涵的“真善美”,从而增强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快餐文化,必须有长期的学习与思考,必须有大量的阅历积淀,必须有冷静的分析与拓展,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了解和传承。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6

由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中生对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广,网络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对高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样看来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提醒学生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更要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1增强教材深度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时更注重拓展教材外的知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拓展方面。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把教材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存量,而且对其心灵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度,使其对整个教材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对于培养其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

1.2拓展教学空间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的教学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过多的注重知识的学习,甚至认为学习只是为了通过高考,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要对这种思想进行全面的革新,让应试教育不再成为高中教育的枷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建筑、服饰都能够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种种资源,使教学空间得到拓展,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

1.3丰富精神世界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的感受,这种不良思想逐渐的延伸到校园之中[2]。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良好的使用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洗涤,使其精神世界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使其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日后的发展中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4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也推动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相互碰撞。国外文化对我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一些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格外重视,例如情人节、圣诞节,而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却不甚了解,对外国文化大肆宣扬,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绝口不提,这都是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冲击的体现,这些现象的产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若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得不到发扬,那么这个民族如何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能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态度去感受国外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崇洋,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应对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3]。

2弘扬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2.1教材中传统文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应做充分的准备,针对教材中有关于中国文化的部分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剖析。在课堂中结合传统文化的优秀观点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对此文章进行讲解时不能单单讲解其字面得意思,还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例如苏秦刺股、凿壁偷光等,以故事来丰富此句话的传统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相关故事的分享,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播,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内涵,更是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

2.2营造课堂氛围

高中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传授,在语文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在很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多的渲染,很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对此类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带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参入其中。在对作者和作者所生的朝代进行介绍时多进行文化层面的教育,还可以通过一些影视剧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5]。例如在对古文《离骚》进行讲解时,可将楚国的文化和当时战乱年代的故事进行讲解,对作者屈原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电视剧《思美人》中对屈原的刻画进行相应的讲解,对不符合史实的部分予以更正。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吸收,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

2.3对传统文化的延伸

虽说高中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要加强其在日常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其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时要自主的去翻阅一些历史古籍、经典名著,进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著,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不断的提升,进而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观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例如在电影《孔子》当中,电影对孔子的一生进行演绎,其中有很多是语文课本中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4活跃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整体教学思路,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吸收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探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如此还应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并将文化的传承付诸到实践中去[6]。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使用音乐、视频等形式来对知识进行展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为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教师可使用各种教学形式、各种活动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加立体的展现,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首先,可以开展中国传统诗词赏析和诗朗诵比赛,由此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举行“国学经典读书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开展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去组织、发现和探索,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3应注意的问题

3.1对于文化的选择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文化中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在对文化进行选取的时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要对其进行大篇幅的讲解,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行的弘扬;另一方面,在面对一些不利于民族发展的文化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古代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以其为反例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例如面对“三纲五常”这类思想时,教师要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消亡的过程进行讲述,进而使学生理解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对于腐朽的思想我们要摒弃,对于优秀的我们要继承并弘扬。

3.2对外来文化求同存异

在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要让学生有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态度,不能一味的崇尚或一味的排外。这时教师要做好良好的引导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各个国家在竞争中更注重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在近年来已经越来越重要。在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面对国外文化时要保持尊重的态度,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与吸收,进而使我国高中生的人格更加健全,更好的去树立创新的文化理念,对其日后的发展极有裨益。

4结语

综合全文来看,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在进行相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学思维,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和高中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促进我国高中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使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保障。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2]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29,31.

[3]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30,30.

[4]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7

中医思维是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现象的一种独特的认识和解释方式。能否建立中医思维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生能否在临床实践中真正有效地运用中医方法去诊断与治疗疾病。中医思维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至关重要。基于培养中医院校医学生中医思维的视角,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上应有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独特性。那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何呢?笔者将结合对学生所做的调查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 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 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突出祖国传统文化

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9

1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过去的五千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和感人的传说,在传统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精,留下来的都是宝贵的财富,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观念等社会心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出去,就需要对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育人们要遵守伦理纲常,胸怀祖国,追求人生的真理和理想,进而为祖国文明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当代高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1对传统文化不了解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发现当代的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很了解,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的都是新鲜的事物,一些传统文化像是京剧、戏剧对学生反而没有什么吸引力,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由来并不了解,就像前一阵子轰动一时的“端午节”,明明是我们国家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节日,学生对于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职语文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在语文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书本上那一点点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而且在阅读、背诵中华古诗词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诗词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内涵并没有深入追究,不能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内涵,把学习传统文化当作是应付考试,自然也就不能发自内心地去认同传统文化,说明当代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地启示作用,再加上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崇洋的情绪特别严重,疯狂追捧外国的奢侈品或是国外的艺术文化,认为本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粗俗,就像很多学生对东北“二人转”、“扭秧歌”的传统文化存在误解,觉得这些传统文化登不上大雅之堂。

2.2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事实上,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在对语文学科进行教学规划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试教育上面,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成绩,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比较难以评估,导致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非常敷衍,学生如果对传统文化存在什么误解和疑虑需要寻找答案时,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解答,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够,往往也会影响到学生,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不愿意去深入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枯燥无趣,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最终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失败。

2.3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

现代电视剧、电影等影视文化作品常常将传统文化的东西改变得面目全非,而高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影视作品对学生的毒害非常严重,在没有细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就已先入为主地认为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是真的,像古代“封神榜传奇”中,明明是宣扬纣王无道,西岐姜子牙等正义之人揭竿而起,除恶扬善的故事,却在影视剧中被改编成妲己爱恋姜子牙,爱恋不得,进而祸国殃民的故事,与过去人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故事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这种恶搞式的改编,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这使得高职语文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步履维艰,很难破除学生先入为主式的思想偏差,只能是慢慢地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点,由学校教育来负责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不是继续误导学生。

3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让高职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需要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怎么来的,比如说在高职语文的课堂中,加强对孔孟儒家文化的教育,可以每天为学生带来一个小故事,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短片,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故事,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一些民族小寨中去了解少数民族人民都是怎样生活的,从直观角度上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能够被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所吸引,也就是说,有些传统文化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环境背景熏陶的,假如学生对朝鲜族的民族舞蹈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朝鲜族聚集区进行参观考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朝鲜族民族舞蹈、朝鲜族服饰,甚至是对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会有更多的了解。

3.2提高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语文课堂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源头上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每节语文课的教学当中,或者是单独设立一门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并进一步在语文教育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语文教研组当中,重新设立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学小组,小组中的成员平时的工作就是设计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方案,准备一系列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继而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可以在高职语文教育的课堂上大放异彩。当然了,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首先作为教师自身就要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比如说高职语文课堂在鉴赏杜甫的诗词《春望》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更重要的要探索杜甫在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情景让杜甫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从杜甫诗词入手,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杜甫的爱国感情,同时在这段传统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也更能够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3.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由于各种电视剧及影视作品的影响,高职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教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并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教师应当相应地拓宽学生的求知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尽可能地回避那些错误的、恶俗的文化,远离那些严重误导学生的乱七八糟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还要教导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那些糟粕的传统文化必须摒弃,像是部分落后地区的“重男轻女”思想,就绝对应该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再有像是给死掉的人寻找“冥婚”配偶,买卖尸体的封建迷信文化一定要扼除,通过高职语文教育的方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反对错误的传统文化,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正确的榜样教育,像是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使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起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操。

综上所述,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都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启心灵,明辨笃行,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可用人才。

作者:谢东华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瑜,刘兆君.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3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10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在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构建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1-2]。

一、深挖教材,并与传统文化融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深挖教材,将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富于哲理的文章,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深藏于文章中的精髓发掘并传递给学生。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教材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隐藏内涵,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咀嚼教材文章的更深层含义,才能让学生渐渐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师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将其中“故都之恋,故国之恋”等思想进行提取,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拓展;再如教师在进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让学生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时,可以唤醒学生对家国情怀、仁义道德的思考,让学生在未来面对艰难抉择时,明白什么是对的。教师通过类似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之间的间隙,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进入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作者,使文化与作品相融

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是由教育部专家层层筛选得到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符合时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作品。每篇作品必定都饱含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时代基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要注意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痕迹。教材中那些或华美、或质朴的词句都是在当时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诞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细品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穿过时间的河流,走到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年代,再从中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文化信仰等,想来必将别有风味。所谓文章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还包括作者一步步的成长经历等。只有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才能更好地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本身所蕴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才会变得更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查找蔡元培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介绍。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蔡元培先生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章中“兼容并包”的思想。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作品,并对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有所领悟。

三、穿插民俗,并与传统文化相融

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教师除了日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中,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才能有效达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寻找所在城市的名人故居、历史事件遗址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课外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提议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不限主题、不限形式,旨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在每次阅读中感受到与文章作者的思维碰撞,并对文章作者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学生才能渐渐从只是理解字面意义,转变为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理解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核,才能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维碰撞。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探究其中的传统文化属性,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伟大目标。只有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学习,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