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7 14:54:35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1

因为学生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开展的,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符合教育规律,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特别是针对各学生的心理实际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态。对学生的思想也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正确引导他们。特别是这些刚步入中专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幼稚,不能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班主任就必须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有一个新的起点。由于班上有不少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而且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家求学,因此班主任要多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其人格,谆谆教导,从而取得教育实效。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害学生。教师尊重学生,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在情感教育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班集体中,教师可以用集体荣誉感来创设积极向上的良好情境。一个良好的集体,往往凝聚着一种活泼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可以利用这力量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举行形式多样的班会、少先队中队会活动及一些兴趣活动等,让学生切实感到在班集体中有着积极奋进的力量。教师还可联系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正确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叶圣陶说:“要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是认识的主体。因此,量化管理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量化管理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专生守则》和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最终目的。如迟到的问题,班级有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制度,自觉安排好上课学习的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外,还要家庭、社会一起实现,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班风的建设,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外部的影响中积极向上。班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因为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而对于普通班,要搞好班风建设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有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上课喜欢说话、睡觉、看小说,平时非常懒散,不能按时到课,按时交作业,等等。所以必须先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时间的宝贵,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思想,鼓励他们基础差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自己要努力要刻苦,要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成绩好的同学应主动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使得整个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们在班级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学生间开展友谊竞争,从小组开展竞争,到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形成风气。每个学生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学习知识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从而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劳动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切身感到“劳动最光荣”的意义;班集体的活动实践能够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逐步形成“我是集体的一员”,“我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是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创设出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建设积极、健康、文明的良好的班集体风貌,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当好教学工作中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学管理的组织者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跨实纪探索[J].教育研究,1999,(4).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2

1.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我党把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就学校德育工作明确指出:“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因此,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做好思想道德工作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说,理想和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而德育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秩序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个人学业上的欠缺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只有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先育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接班人。

3.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致使思想和文化渗透愈加激烈和复杂,西方某些国家越来越注重把意识形态的渗透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企图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我国大量输出影视、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对青少年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也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再则,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二千多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以来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在这种现实、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困惑和迷惘。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每一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现代文明人,这就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现代化教育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评判和选拔人才上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才能的考核,因而导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技能至上”,以至“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我国学校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2.德育观念缺乏科学性

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德育大呼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到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德育教材体系的重建与设定,德育内容有泛政治性倾向,虽然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这本无可厚非。但德育过多地联系政治生活和许多时刻变化的政策问题,使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教材的变化上,而无暇钻研德育的教学方法,消化所讲授的内容,又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因而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与不满。

其次,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诚然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主旋律。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地要求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一旦教育目标和要求高不可攀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3.教育方法僵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上提耳听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遗。这种教育模式还未等展开说教的程序,学生已经从心底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教育者一味地墨守成规,把学生当成毫无灵性的“录音机”进行灌输式教导,并期望学生能积极响应,如此“教育”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负效的,是对教育的亵渎和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4.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全面的。现阶段德育工作者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考核误区。德育工作考核注重量化、资料、台账。考核是教师的指挥棒。在考核的驱使下,迫使许多孩子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二是认识误区。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着,易产生“短视效应”和“轰动效应”,迫求教育的急功近利,幻想一时半会儿的教育行为就能产生效果。孰不知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熏陶,是浸染,于是教育工作中细节被忽略了,教育良机被错过。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德育观念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实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观念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德育观。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摆到战略的地位。二是素质德育观。即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性。三是科学德育观。即德育自身的科学性更加强化,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将更加科学。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因回归生活,注重个体情感的陶冶和情感的发展。教育标准必须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人人能够遵守,人人能够践行。这种教育标准是理想道德和生活道德相结合,是基础道德和先进道德相结合。四是全员德育观。德育应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五是终身德育观。即德育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同时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终身受益。

2.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

(1)让德育在动态中生成。

1)随机遇生成。就是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抓不住不期而遇的教学机会,借机发挥,对学生进行点拨教育。这既可以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外。这种随遇而行的教育方式自然而不生硬,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起到积少成多、潜移默化的功效。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展开讨论,因此顺势引导,让学生在辩论中增强自我内省力,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形成辨明是非的思想品德。

2)随人、事生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顺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具体实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因人而异,我们对学生开展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个性迥异,认识有高低,品质有落差,如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则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深入其内心,洞察其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不同的方式:或直白或委婉;或正面或侧面;或暴风骤雨或润物无声……其次因事而异,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等“大事”,有的只是日常行为中的一些“小事”;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则为个别现象;有的长期存在,有的暂时出现。应动态应对,采取相应策略,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2)让德育教育走向社会化。校园内的德育教育是经过提炼的纯而又纯的教育。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常常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状态,对社会上形形的不良风气和影响采取“堵”的办法,对一些不文明行为采取“严禁”措施层层保护。随着学生社会实践生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因此,“堵”是堵不住的。只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在不同的角色实践中自觉实践价值规范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学校德育向校外拓展,进一步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社会化。

(3)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德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导过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教育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教导者的身份教育学生,学生心理上较难与教师接近。而心理教育则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老师以辅导者的身份、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开放无拘无束的,能积极探索自我、充分展现自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长。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学生自助,是辅导而不是教导,是启发自学而不是强迫命令。心理教育可以在吸收当代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过程中通过调查、心理测试、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借助行为矫正、提出合理建议、设计教育方案等形式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其教育成效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水平是否有所改善和提高。开展心理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心理环境。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3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德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要求,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渐具备教育者所希望的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面貌,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1.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我党把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就学校德育工作明确指出:“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因此,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做好思想道德工作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说,理想和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而德育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秩序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个人学业上的欠缺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只有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育人先育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接班人。

    3.德育工作的迫切性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遵循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致使思想和文化渗透愈加激烈和复杂,西方某些国家越来越注重把意识形态的渗透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企图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我国大量输出影视、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对青少年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也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再则,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二千多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以来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在这种现实、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困惑和迷惘。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让每一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现代文明人,这就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现代化教育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在评判和选拔人才上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才能的考核,因而导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技能至上”,以至“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凡此种种,必然导致我国学校德育的疲软和低效。

    2.德育观念缺乏科学性

    首先表现为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德育大呼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到德育体制的改革、德育理论的建设、德育教材体系的重建与设定,德育内容有泛政治性倾向,虽然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这本无可厚非。但德育过多地联系政治生活和许多时刻变化的政策问题,使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教材的变化上,而无暇钻研德育的教学方法,消化所讲授的内容,又忽略了对教育对象本身(学生)的研究,因而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与不满。

    其次,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诚然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主旋律。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和教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地要求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一旦教育目标和要求高不可攀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3.教育方法僵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上提耳听命式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说教使教育的功利色彩暴露无遗。这种教育模式还未等展开说教的程序,学生已经从心底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教育者一味地墨守成规,把学生当成毫无灵性的“录音机”进行灌输式教导,并期望学生能积极响应,如此“教育”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负效的,是对教育的亵渎和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4.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人格要求是较全面的。现阶段德育工作者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考核误区。德育工作考核注重量化、资料、台账。考核是教师的指挥棒。在考核的驱使下,迫使许多孩子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和校纪校规。二是认识误区。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着,易产生“短视效应”和“轰动效应”,迫求教育的急功近利,幻想一时半会儿的教育行为就能产生效果。孰不知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熏陶,是浸染,于是教育工作中细节被忽略了,教育良机被错过。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德育观念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实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观念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德育观。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摆到战略的地位。二是素质德育观。即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性。三是科学德育观。即德育自身的科学性更加强化,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将更加科学。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因回归生活,注重个体情感的陶冶和情感的发展。教育标准必须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人人能够遵守,人人能够践行。这种教育标准是理想道德和生活道德相结合,是基础道德和先进道德相结合。四是全员德育观。德育应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五是终身德育观。即德育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同时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终身受益。

    2.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

    (1)让德育在动态中生成。

    1)随机遇生成。就是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抓不住不期而遇的教学机会,借机发挥,对学生进行点拨教育。这既可以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课堂外。这种随遇而行的教育方式自然而不生硬,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起到积少成多、潜移默化的功效。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展开讨论,因此顺势引导,让学生在辩论中增强自我内省力,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的能力,形成辨明是非的思想品德。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4

二、提高自身素养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常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具有一桶水。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的文化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和丰富,不然就教不好学生,甚至会误人子弟。为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从中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德为师之本,树人先树德。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就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果班主任出现了不文明、不检点的行为,那么就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学生,更难于教育感化他们。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善思慎行,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用言行去感化、熏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其健康发展。

三、因材施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不二法门

因材施教,强化针对性,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些班主任对全班学生的要求搞一刀切,如对违犯纪律或在学习上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不是罚抄书,就是罚跑步,罚做俯卧撑,或者是当着别的学生的面大声训斥。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各自的性格,志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迥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决定了班主任在教育不同个性和知识水平的学生时侯,必须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四、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到自身的价值,在愉悦和满足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不了解学生,不注意发生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关爱学生,就是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和“平等教育”,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国外一著名教育学家对此的说法很形象,他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里的“漂亮”与“不漂亮”并不是指相貌,而是指那些优生和所谓“差生”。当然,这种“爱”与“严”相结合,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格。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有了对学生的关爱,班主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5

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小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广泛,其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德育教育正好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从目前小学的德育工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存在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现象。尽管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开展,但是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小学德育教育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现状

1.普及率高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展开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需要德育工作的展开,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广大小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具有极高的普及率,每一所学校都会进行德育工作。通过这种途径,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并且满足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与进步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小学都会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了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普及。2.实效性不高小学德育教育一直存在于小学教育之中,和小学教育不可分离,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尽管如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已经开展了德育工作,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但是通过对学生的检验和生活的观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德育工作的成效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了反感情绪,更加不利于德育工作作用的发挥。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是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得到解决[1]。

3.认识不够

一些学生对德育工作存在不科学的认识,导致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缺乏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阻力。不仅如此,许多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通过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开展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进而将科学有用的德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其中一些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并不能和语数外这些科目相提并论。正是由于这种误导,间接影响到了学生,导致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难以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成因

1.缺乏实践与锻炼

目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中进行德育工作,对于学生进行相关实践与锻炼,普及率并不高。这是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展开所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只能记住一部分生硬的德育知识,而难以真正科学正确地把握它们。对于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德育知识,大多存在盲目性,无法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阻碍了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发挥,也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

2.重视不够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德育教育并不能够与主要课程相提并论,这种思想就导致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使德育教育处于不良的地位。在长期教育中,这种思想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不良趋势,就更加导致德育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良的潜意识,就不会真正认真对待德育教育,而是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更有甚者,尽管接受了德育教育,但是在生活中却我行我素,完全没有展现出作为一个学生的优良道德素养。这些不良现象都导致了小学德育工作的低效乏力[2]。

3.缺乏引导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展开的重要主体,在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接受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其中一个重要不良因素在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是教师在教育方面的不足,需要得到弥补。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于学生为了体现自身思想品德素养良好,采取虚假的方式,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的假象。实际上,这种不良的现象对其他学生造成了误导,导致小学德育工作效果的强化显得更加艰难。

三、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对策

1.结合生活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的展开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可以将生硬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途径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逆转小学德育工作低效乏力的不良趋势。具体来讲,结合生活实践,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蕴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学生要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发现它们,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科学把握德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2.提高重视度

正确认识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和教育的重要性,是开展高效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师和学生对于德育工作不良认识的问题,需要立刻进行改正,才能够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展开奠定相应的基础。因此,在教育中,教师不能持有德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而是要将它列入与主要课程同等地位的行列,在思想方面的改观能够促进他们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到高效科学。教师的这种行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改善小学德育工作的面貌。

3.科学引导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学生刻意进行的虚假行为让教师产生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错误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强调与引导存在错误性。不能够仅仅将好人好事列入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范畴,进行简单的形式化的记录与表扬,还要采取综合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工作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这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来讲,能够改变不良现状[3]。

作者:古少坚 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6

关键词:地方小学;小学教育;德育工作;方法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而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是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红占有基础性与先导性的地位,对其他各育的发展具有带动与支持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当前地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并不乐观的现状,本位就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进行探讨。

一、地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1.地方小学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在思想上缺乏认识

在当前地方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缺乏认识,对于德育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缺乏重视,因此,对于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缺乏一个根本上的认识与探索,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教师不能够以学生的认知角度,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与知识结构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要采取何种手段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学手段能否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的点点滴滴,思想情感的变化教师需要去思考但是却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去探索,在思想认识上就轻视德育教育工作,教师没有精心的准备,学生对于德育的学习根本上难以提起兴趣,教师的德育课堂就是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只是单纯使得说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德育教育理论上的只是,没有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学生的心灵感悟,思想体验不会有发展与升华,德育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与连续性,学生无法进行深入学习。

2.德育、智育发展不平衡

当前大部分地方小学教育工作发展的重点都是培养学生的智育,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数万能论与应试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使得家长与学校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的高质量盲目追求。学校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形式上的课程,实践过程中确实形同虚设。在大部分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展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如: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教科书,学生的实践活动非常少,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理论根本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的读教材内容,其深入的思想内涵教师很少去探究。

3.德育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没有专门的与教师进行专业的讲解,一般都是语文教师来兼任。这种现象时有一定原因的,其主要表现如下:从大学毕业生中挑选教师进行专职的德育工作,学校认为这是对于国家培养人才的浪费;其次,大学生在大学进行专职的高等教育之后,被分到地方小学感觉大材小用,无法甘心工作,地方小学一般都是地处偏僻的山区,与大城市相比信息闭塞,福利待遇与工资待遇都比较差,所以有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地方小学来工作。因此,地方小学的师资力量非常欠缺。德育课被科任老师兼任上。教师的专业比较缺乏,教学经验不足,甚至有的老师干脆改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基本上就是被取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德育熏陶。

二、地方小学德育工作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

1.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德育的重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进展。

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根本上提高对于德育的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进展,使得教师和学生公共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教师在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进展会更加积极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于学生的道德认识、人格品质、道德意志进行培养,会起到教师的模范作用,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去影响学生,学生会有个性的发展与健全人格,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会将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作为衡量自己对与错的标准,将教师的行为方式与思想特点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有一个更加积极主动地态度与学习情感。

2.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德育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德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人格发展缺陷与思想上的问题,认真的分析这些问题的来源并且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德育教育的工作原则,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便于接受,易于理解,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金,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举办灵活多变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与兴趣;组织学生参与德育建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建立合理的而评价制度

德育教育要与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样,实行相关的评价制度,学校要及时的管制德育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形式创新与否、教学思想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对于德育的进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校要积极的观察,并且形成相关评价再如教会档案与学生档案,作为考核标准,教师就会端正教学态度,学生也会改变学习态度,德育教育会长远发展下去。

总而言之,虽然地方小学德育建设存在令人担忧的现状,但是教师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成为新社会新阶段所需要的德才兼备型的人才。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7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85-04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

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

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

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

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

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

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 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

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⒖嘉南祝

[1][3][4][5]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一 高等教育学讲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4-285,285,290,291.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8

1.对德育教师的界定

德育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里(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或者是对品德课进行教授的教师。在其具体所指的对象上,有的学者认为应是以专门或主要从事德育工作为其职业特征的教育工作者,如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及学校其他专职德育教师(政教处、德育处或团委专职教师等),而不包括各科教师、班主任等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德育教师指的是德育课程的科任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里专管德育工作的校长[1]。虽然学者们在德育教师的具体指向上有差异,但都认为狭义的德育教师应是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是与其他科任教师等区分开来的。但应注意的是,中小学的德育教师应包括班主任,大学里应包括辅导员,他们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成员。

2.德育教师资格的论述

少数研究者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了论述,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的做人准则[2];言行一致的育人原则[3];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之所以称为“论述”,是因为其算不上是研究。所谓德育教师的资格,应该是指德育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品德方面教师的前提条件,它隐含的条件一方面指德育教师要具有比学生更高的品德;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具有学校或社会赋予他们对学生的品德加以影响的权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对祖国的青少年在品德上系统地施加影响。目前研究者对德育教师资格的研究,仅是零散地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比学生要求更严格的品德或行为,而且这些品德列举得不全面,也不可能全部都列举出来,没有对德育教师的资格进行系统地分析,所以不具有说服力。

3.对德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

第一, 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的研究。德育教师的素质是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在这一点上研究者的研究侧重方面不同,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论述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4],主要包括:德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业又敬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各方协作共同进行德育的精神[5]。在工作态度上,研究者也是试图列举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态度,但其实重要的工作态度远不止这些,并且其中逻辑上也有重叠的地方。

另一些研究者侧重于对德育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研究[6][7][8]。总结起来,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9][10]、信仰[11]、科学文化素质[12][13]、教育专业素质、德育专业素质、特定的身心素质、人文素质[14]、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素质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指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要能够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回答现实问题。科学文化素质指德育教师应具备文学艺术知识, 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科技知识,以及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化素养及中西文化底蕴[15]等。教育专业素质指:德育教师要具备教育学、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组织教学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备课的艺术技巧;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身心素质包括德育教师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能力(效率)[16][17]等。

对于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研究者列举得比较全面,包括了从知识到心理再到能力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比普通任课教师的要求高,可以说是要求德育教师是一个“完人”,即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要具备,不仅是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还有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不仅要会运用一般的教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德育教育方面的技能,如德育心理学等,因为德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比其他学科教育更加复杂。

但研究者在论述德育教师应该的素质和能力时,许多素质和能力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具备的,研究者没有指出哪些是德育应该专门具备的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只有指出这些专门的知识和能力,才更有利于德育教师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成长,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新时代特征和新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能力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者研究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素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结合现今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时代特征,指出了在这些背景下德育教育应该具备的专门素质[18]。研究者们提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有:创新教育、素质教育[19]、生命教育和生活化德育等。

研究者指出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的政治观念、创新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教学方法等[20];在生命教育中,德育教师应该全面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具备生命教育常识,并且走进青少年的心灵世界,理解生命之谜,体味生命之真,德育课程应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21]。在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下,德育教师要是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教学的方式要根据客观情况而确定,德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德育教师要找到师生心灵共通的契机[22],科学地阐释道德规范并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的客观现实性等。

对于师范学校以及教育学院,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学者们也提出了建议。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大学教育学院参与德育师资培育的力度,加大思想政治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德育专业训练的力度,提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关课程,为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教师在影响学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作出价值选择并将道德选择固着化。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主要是指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背景,研究者认为信息时代对德育教师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要求德育教师在角色上要有一个重新的定位,为此,德育教师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等。

研究者结合特定的教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时代背景来详细地论述在这种特定的内容下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就更加具体和深入,对实践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使德育教师可以对照自己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然后加以提升和改进。

4.对德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第一,行为主体的努力。德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先天具备,研究者基于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指出要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能力和素质,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学校方面: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23]、推行以学校为基地的德育教师继续教育[24]、构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模式。德育教师个人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5] 、坚持跟踪德育学科的发展、虚心接纳别人特别是学生的知识、加强文化知识包括美学知识的学习、恒心以向善等[26]。

第二,德育教师专业化。在上个世纪教师专业化概念提出后不久,有学者就提出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即德育教育是一个专业,有其特定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德育教师也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观点。还一种观点认为,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7],即每个教师都要具备德育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提法既有积极之处,也有消极之处。因为“没有无(道德)教育的教学”,每门学科都会包涵有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但也随着社会发展与学科分化,也出现了德育这门学科,有了专门的德育工作者。有的学者认为,其积极之处在于:提德育专业化,说明德育工作有值得专门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是对德育特殊性的认可。消极方面则是:人们往往会将德育的责任全部加给“专门的”德育教师,从而忽视“非专门的”德育教师应有的德育责任[28]。

对于德育专业化主要是指哪部分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上,学者们的意见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德育专业化应该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德育素养的专业化[29][30]。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的每一项教学与日常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而有的学者指的德育专业化则主要是指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但有的学者认为专门德育教师和非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专业化都非常重要[31]。首先应该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逐步使所有教师都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其次,对专门的德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当有更高要求,这部分教师应经过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

对于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有学者认为,是由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决定的。首先,德育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异常广泛: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哲学与文化等,对如此丰富内容领域的知识掌握,没有充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难以胜任的。其次,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不仅要教会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解决基本的道德认识问题,而且要关注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与行为、信仰与人格,使学生得以健康的成长。而认知、情感、行为、信仰、人格等的发展过程和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德育教师对这些过程和条件的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也需要德育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道德认知和行为的脱节,德育实效低下等,反映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迟希新教授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为德育专业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的知识通常可分为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因为德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有影响学生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技能,发展心理学为之指明了一条道路。因为发展心理学不仅揭示了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它不仅研究知识学习和接收过程,而且研究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个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的一般规律。因此,掌握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对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德育教师的质量,有的学者提出,应当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达到起码标准者,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

德育教师研究中现存的问题

第一,对德育教师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不丰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德育教师具备的素质、德育教师培养和专业化方面的研究,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定位以及在学校这个组织中德育教师的地位和专业处境、德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德育教师工作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对德育教师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每一方面都非常具有价值,而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面窄,还有许多需要开拓的研究领域。

第二,目前的研究泛泛而谈的多,深入研究的很少。就对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研究来说,研究者往往停留于列举一些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分类描述,而对于这些能力素质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要具备这些能力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没有对德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作深入的分析,有的学者提到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测量等特殊性,但也只是点到而止。另外,对于德育教师每一个能力和素质与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教师的工作效果之间究竟有多少相关关系,学者们也没有结果德育教学与工作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更多地在论述“应然”的理想状态的德育教师,缺乏对现在德育教师工作状况的分析。从文献中可以发现,研究者分析如今德育教师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的文章很少,只是简单地分析了如今德育课中存在的问题,而现实中许多德育教师的定位只是学校的辅助人员,其工作定位也在于保障不出问题或进行清洁卫生检查等低层次工作内容上,研究者对于学校中现实的德育教师的工作情况缺少分析,而是一味地强调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也只是空谈,也许德育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后会发现在学校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不仅要有对“应然”的分析,而且还要有对“实然”的解剖,才能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第四,高谈阔论的多,关注学生和德育教师自身的研究少。在谈论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时,研究者往往从国家、社会和学校管理层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其中许多研究者都高谈阔论地谈德育教师要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掌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等,很少关注学生眼中德育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即什么样的德育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德育教师,才能在德育教育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德育教师本身在德育课和德育工作中的困难和困惑,从德育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出发,才有助于德育教师工作的改进和专业能力的成长,也才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取得。

关于我国德育教师研究的设想

明确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对德育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者,德育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工作状态等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因此,德育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德育教师的工作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其二,通过对德育教师的研究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德育教师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和满足。德育教师作为“人”,有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德育的研究要以人为本,关注德育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要,帮助德育老师成长。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对德育教师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德育教师工作状态的研究。德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包括其工作的内容、对象、工作定位等等。在学校中,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都在做些什么,德育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定位在哪里,对德育教师的工作研究需要走进学校,对德育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记录和分析,聆听德育教师的想法,研究者不能以行政人员的角色要求德育教师做什么。对德育教师工作的分析将会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症结所在。

第二,对德育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研究。在学校里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维护师道尊严与学生比较疏远的关系,还是经常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倾听学生的身心的一种关系。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德育的实际效果,在德育课以及相关的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德育的全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要认识到班级的每一次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精心设计每一次班级活动让最大多数的同学参与其中。

第三,德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研究。如今,在学校里德育教师变成了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任职的职位,或者是有的教师不能教授其他学科所以才教授德育学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受重视,德育教师的地位不如科任教师。德育是比其他学科更复杂要求更高的学科,因此,更要求德育教师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目前对德育教师专业化中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说法不一,德育教师真正应需要具备什么必需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考量和研究,如果针对性地培养德育教师的这些知识和能力也需要专门的研究,另外,具备什么专业背景和条件教师才能进入德育教师的行列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芋君.论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薄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

[4]贺彩艳,温艳玲.论高校德育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J],2006(12).

[5]孙建英.新世纪对德育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导刊,2005(4).

[6]马金霞.试论高校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7]邵长兰,王通.高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外赋条件[J].职场管理,2003(4).

[8]周宏岩.论德育教师的人格修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9]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0]李海江.德育教师德育修养的境界[J].中国科学教育,2005(12).

[11]金伟.浅论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J].理论月刊,2003(9).

[12]刘惠.德育教师人文情怀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13]张朝红,王斌.论知识经济时代德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

[14]赵勤.浅谈高校德育教师的特殊素质[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15]陈鉴,赵泉英.论德育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实践艺术水平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16]朱俊卿.中小学德育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之审视[J].教育评价,2003(6).

[17]刘红秋.德育教师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J].吉林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18]刘新生.浅析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5(7).

[19]李有库.素质教育中德育教师素质培养要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0]许义文.创新型德育教师创新素质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21]廖秀萍.德育教师应掌握的若干生命教育常识[J].天津教育,2007(1).

[22]王玖枝.发挥德育教师主体性实施生活化德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

[23]本刊评论员.德育课改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24]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5]宋净尘.德育教师的自我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5(8).

[26]宋净尘.论德育教师的培养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7]蓝维.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4).

[28]檀传宝.德育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9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04-01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从学校走上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学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广大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学生中表现出各种不良的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就多年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育者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其他教职工只是配合而已。古人说的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还有传播道理、道义、道德,让学生树立“道”的信仰,提升个人品质内涵和人格素养。也就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读书、怎样选择性的看世界。每个教职工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二)德育载体单调,内容枯燥

德育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而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政治教育,忽视了道德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很好的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载体单调,内容枯燥,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效果较差。多数人进行德育教育,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空洞随口说教,没有认真结合一个时期和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实际,没有认真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要求,与实际脱节,目标不明确,计划性差,盲目性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差。

二、抓好德育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载体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有层次性的德育教育。德育过程与人的心理过程是大致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德育过程有一定的层次性。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学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班级、不同活动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措施,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中职学生大多数在十六至十九岁之间,我们应着重做好学生“五爱”教育,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培养诚实正直、积极上进、自尊自爱、坚毅勇敢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生活管理能力。当他们从一名中学生转眼成为一名中专生时,对新的校园,陌生的同学,他们心情激动,理想很高,对中职学习有新鲜感,对老师的服从意识较强,应以行为习惯的训练为重点。一进校门就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训,通过军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常识,增强国防意识、规范言行、端正思想、强化“铁”的纪律,然后进行“学生守则”等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其次,对中职学生还需要从情感和意志上下工夫,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班务会、演讲、参观、义务劳动、运动会等形式对学生寓教于乐。

(二)摸清学生实际,对症下药

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目前中职学生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都被家人溺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愿吃苦,不愿付出,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材,除了在教学上狠下工夫以外,还得在德育教育上花大力气。我们要引导和帮助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整理内务、搞好卫生、在劳动中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例10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1.探索当代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完善德育的内化机制。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寻找德育要求与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要以时间、空间为坐标进行纵向和横向调查,了解不同时期青少年思想、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个人理想发展向社会理想发展趋向一致性,从交往中指导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走向独立。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严格遵守青年学生德育内化科学规律基础上的。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是德育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学生外在的德育要求的内化机制就是其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价值认同是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情感认同是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态度认同是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心理状态和人格素质,行为认同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和习惯。品德认同机制的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把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组成的德育内化机制有机地统一到实践中去,使它们的作用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2.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德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复杂、有思维、多方面统一的人,人有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有社会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优点,也存在着缺点;有良好个性,也存在个性缺陷;有上进心,也存在着惰性心,等等。因此,我们在对其德育化过程中就要注意把德育的整体优化和实效性放在首选考虑,不要出现因某些局部、暂时的负面现象而忽视对象的整体潜力,也不能出现对德育对象“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定势思维。对于青年学生的德育实效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德育时间才是德育实效的首先考虑因素,应当想办法提高德育效果。其次,要把德育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再次,增加德育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或负效投入。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成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出其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的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出整体德育结果的优化效应和实效作用。

3.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受教育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是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在受教育的渠道上,除上述的传统渠道外,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教育或载体教育新渠道等等。特别是后者,它既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德育影响,也能带来负面的德育影响。在面临众多德育教育的环节和渠道、众多从不同角度从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各种德育资源能有效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而不能出现相互之间脱节、互相矛盾,甚至反面引导和错误教育,避免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错位或无所适从。

总之,在新的时期,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科学化,做到与时俱进,抛弃认识上的误区,探索新的德育工作规律,思考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和渠道,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德育工作向深层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管理科学化刍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2,(4).

[2]李莉.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贺争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高教论坛,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