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1 16:56:39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1

一、童耕课程的开发缘起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习以外的一切几乎都由大人包办。教育中发现,学生“五谷不分”的笑话时有发生,城市里属普遍,农村小学也是屡见不鲜。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海门市德胜小学地处农村,土壤肥沃,校园内虽不适合种植大片的庄稼,但开辟小型的菜园、果园,均可作为学生农耕实践的课堂。为了让久离地气的孩子回归自然,学校筹建开辟了一个集“一带、一室、五区”于一体的童耕园。

环园宣传带:在童耕园四周设置4块宣传橱窗和12块宣传牌,宣传橱窗按春、夏、秋、冬四季设计,配上精美的图片和相应的诗歌;12块宣传牌上布置的是24节气、传统农谚和与农耕有关的奇闻逸事。

童耕文化室: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农耕器具、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在陈列室中。

教材映射区:将教材中涉及的植物分门别类,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教学需要,搭建农业试验大棚,分季节组织相应年级的师生参与种植栽培。

五谷时蔬区:分成若干小块,由各班认领承包,分别栽种一些适宜种植的五谷杂粮或时令蔬菜,在童耕文化节上品尝分享。

土特示范区:种植草莓、葡萄、西甜瓜等具有德胜特色的土特品种,让学生在劳作、观赏、采摘的过程中掌握农耕知识,培养耕作兴趣,塑造朴素人格。

贝母种植区:学校所处地素有“贝母之乡”的美誉,开辟贝母种植区,从垦地、放种、施肥、除草、摘花,一步步做起,亲身经历贝母生长的整个过程,收获果实,收获劳动的苦与乐。

花卉盆栽区:由学校花卉盆栽社团负责栽培和管理,一位有兴趣特长的教师负责辅导,另再外聘一位老园艺师定期来校指导。

二、童耕课程的建设纲要

【课程性质】

“童耕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发挥农村小学的优势,结合学校“童耕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以知识拓展、实践探究为活动形式,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课程总目标】

通过“童耕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普及农耕常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意识;通过动手动脑的科普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设计框架】

开发的校本教材《快乐童耕》分五谷时蔬、土特瓜果、中医药材、花卉盆栽等单元,每个单元下均设有“作物小名片”“知识超链接”“微型童耕园”“农具展览馆”“农谚知多少”等栏目,还穿插童耕文化的变迁史等,使教材中既有童耕文化的实践,又有童耕文化的阅读,更有古诗诵读的欣赏、文化育人的渗透,努力让单一、枯燥的童耕实践裂变成立体可感的童耕课程。

三、童耕课程的实施策略

1.教学做合一+品牌活动

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在班级成立童耕认领责任区域的基础上,学校专门组建童耕社团,努力让热爱童耕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每年举行童耕文化节。内容包括农耕文化知多少、农耕诗歌朗诵会、农耕手工擂台赛、农耕实践大PK、农耕果蔬共品尝等若干环节。通过展示、分享、PK、收获、游艺等,感受田间劳作带来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2.师资建设+多元评价

把提高童耕工作室教师的敬业意识和专业水平作为重要抓手,组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

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进行总体规范,为课程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学校将教师对于童耕课程的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范畴,并与文明班队的评比挂钩。

四、童耕课程的实施成效

“童耕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它的实践研究旨在拓展课堂知识,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该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课程预设的如下成效。

1.童耕课程促进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

童耕园里是学生亲手种植的农作物,在种什么、怎么种的活动中,学生经历的过程是复杂的,不管是种与培,都需要智慧与汗水,所以这种实践体验活动带给学生的感悟是丰富的。学生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童耕课程收获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硕果

童耕园里收获的蔬菜、瓜果,均为学生自产自食,在每年的童耕文化节上共同分享交流;童耕园里培管的花草、盆栽均用于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学生自培自赏;贝母种植园里收获的药材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笔可观的收入成为童耕园里进一步发展的运转资金。所有这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2

Abstract: The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is a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type formed by the common influence of the material and human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ts core connot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trinity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heaven” is natural laws, “earth” refers to nature landscapes, and “human” is activities and awareness of people. The trinity forms the harmonious and symbiotic system of natural laws, nature landscapes and human activities.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includes material,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elements. Based on harmonious coexistence principle of nature, landscape and human, expression of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should follow three strategies: first, to create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with material elements; second, to create the landscape with culture context and spiritual elements; third, to create the landscape with emotional elements. Taking Nanjing Lukou Aviation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Pa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natural, agricultural” principle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material,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resources of the site to embody the value of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from planning, design and strategy levels. With distinctive themes and content of the functional areas, the landscape features of the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park are highlighted.

Key words: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park; application; landscape expression

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社会国家,自古以来中国园林的建造都以农为本,经过数千年演变最终形成“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独特的艺术风格2,中国园林文化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用“景观”的观点去看构成农业景观本身的环境要素,村落、河流、渠道、农田、自然植被等作为田地上土生土长的事物,经过长期的磨合后,本身就是当地农业景观的一部分。所谓“田园并称,同属绿化,园只不过是田的美化加工,园一旦荒废,便复为农田,从事生产”。笔者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表达方法,以期利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来提升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品质,凸显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特色。

一、农耕文化景观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内涵

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C. O. Sauer)最早提出了文化景观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农耕文化景观是农民在进行农耕活动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利用与改造,受物质与人文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类型。其中,农耕文化是驱动力,自然是媒介,而农耕文化景观则是结果。

彭金山教授曾将农耕文化的特点归纳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2,农耕文化景观是农耕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产物,它的内涵与核心可概括为“天、地、人”三位一体。“天”即自然规律,农耕活动本就是一种根据时间、节气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农耕文化景观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地”指的是回归本源的土地景观,与城市景观不同,农耕文化景观的载体是最原始、朴实的土地,展示的是土地景观自然纯真的意象,具有以地为本的特征;“人”则是人的活动与意识,指的是受农耕文化熏陶影响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天、地、人”三位一体即是自然规律、土地景观与人类活动意识的和谐共生体系,这就是农耕文化景观的核心理念与内涵。

(二)构成要素

根据目前主流的定义,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行为、建筑、空间、结构、环境)和价值(人居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两大系统。4同时还有一种凌驾于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之上、可以感觉到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5笔者将农耕文化景观的构成归为物质、精神、情感三大要素。物质要素指的是运用农业元素进行设计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实体性、物质性的景观,是农耕文化景观的载体,包括农耕文化景观的环境、空间、建筑、结构等;精神要素是指物质景观贮存和散发的农耕精神内涵和农耕文化美学,是农耕文化景观的核心,包括农耕文化景观的历史底蕴、精神文明、人文特性等;情感要素则是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在观赏主体内心的情感升华,能引发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思,是农耕文化景观的灵魂,包括农耕信仰、感性认识、情感欲望等。

二、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策略

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应遵循自然、景观、人三者和谐共处的原则,为了更好地把握农耕文化景观的三大构成要素,笔者从物质、精神、情感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度的阐述与表达。

(一)物质层面上的“象形”

象形即“象物之形”,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物境,为物质元素表达。园林景观物质形态的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人们认识景观的开始,像农耕景观之外形,是r业观光园中农耕文化景观表达的基础。景观物境的接收器为“眼睛”,让人们置身熟悉的农耕景象中,眼中才会有对农耕文化景观直观的印象。直接复制农耕元素的形象如农田、果园,农民生活器具、劳作工具,农居建筑与构造物;直接还原农耕活动的场景如雨水前后植树插柳,小满前后种瓜点豆,北方元宵舞秧歌,南方端午赛龙舟,等等1。

(二)精神层面上的“畅神”

畅神即“万物融其神思”2,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情境,为精神元素表达。“眼睛”接收到有形的景观传达到“头脑”中形成对农耕文化景观的精神价值、人文美学的认识,畅农耕文化之精神,是农业观光园中农耕文化景观表达的核心。营造农耕文化景观情境,用艺术的手法设计布置各景点,具有点题的效果。艺术化处理农耕元素如大地艺术、创意小品等,规划园区特色主题,策划主题活动以体现特色风貌、民俗风情,利用园林的科普教育功能来直接或间接展示地区农耕历史、人文背景,等等。

(三)情感层面上的“缘情”

缘情即“随物以宛转,与情而徘徊”3,营造农耕文化景观的意境,为情感元素表达。观赏主体眼中欣赏到切实的农业景观片段,脑海中形成“景外之景”,最终都渗透进内心,促使个人的农耕情结得到升华。缘农耕文化之情感,是农业观光园中农耕文化景观表达的灵魂。农耕文化景观意境的营造贯穿整个设计的始末,体现在景观的每个细节中,设计过程中时刻铭记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为规划设计精神,建造带有这些特质的景观,对观赏者内心进行渗透。

三、案例实践――以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例

(一)项目概况

本次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项目(图1)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规划范围2 479公顷,包括S243省道两旁及其周边农田村庄的总体规划,铜山及溧塘湖也将涵盖其中。

(二)农耕文化特色资源现状

1.风华物宝,鱼米之乡

规划用地内农田林丘,塘泽周布,农副业发达,田园风光清新亲切,铜山、三干河、溧水河及溧塘水库的秀丽山水都为项目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

2.产业多元,乐居乐耕

项目规划区内以稻米业为主,兼有畜牧养殖、园艺苗圃、水产养殖等产业,且村落较多,村民民风淳朴,保留有许多传统习俗铜山舞狮、彭福神鼓等。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和村民乐居乐耕的态度为项目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和情感基础。

3.航空文化,特色点睛

禄口街道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坐落在境内而得“省门第一街道”的美誉,禄口空港新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规划中可塑造以航空为亮点的特色观光休闲节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在禄口休闲和消费。

(三)农耕文化景观在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中的具体表达

1.规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本着“生态、自然、以农为本”的规划策略,充分挖掘和利用基地原有物质、精神、情感资源,并与基地实际相结合,将园区分成了四大特色农业片区。各区功能内容与主题分明,遵循象形、畅神、缘情三种表达策略,分别针对现状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手法来体现农耕文化景观的价值。

(1)文化农业展示区

文化农业展示区为稻田生产区,是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的门户区域,旨在直观地展示现有的稻米文化和田园风光。为给初入园区的游客以农耕文化景观的第一印象,该区的规划上多运用象形的表达策略,重现了农耕生活物质内容,如基本保留原有农田肌理、油菜花海,设置稻草人、草垛、风车等农耕元素。另采用了畅神的手法,艺术化处理农耕元素如设置二十四节气雕塑、航空艺术稻田等,起到了开门点题的作用。

(2)科技农业示范区

科技农业示范区为菜圃温室生产区,旨在直观展示农业景象的基础上,将展示和科教融合,对游客进行农业科技教育。该区规划采用了象形、畅神的策略,利用智能温室、太空种子实验室、无人机操作等的展示让人们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同时设置幸福菜园、可食用花园、艺术菜田等吸引人们亲自参与农耕活动,了解农耕科技文化的历史演变。

(3)创意农业体验区

创意农业体验区为林果苗圃区,旨在依托园区现有农业资源,提供给人们一种侧重感官的体验,因而该区在规划上多采用畅神、缘情的策略,利用现有的林果苗木资源,使用艺术化设计布置蝴蝶谷、萤火虫乐园、花香鸟语林等场景营造自然生态的农耕情境,刺激人们视、听、嗅等多种感官。设置蔬果创意DIY、创意工坊、采摘园等趣味农耕活动,宣扬当地农耕文化中乐耕乐居的生活等理念。

(4)休闲农业游览区

休闲农业游览区为山林鱼塘区,是景观序列上最后的区域,对园区农耕文化起总结点睛作用。为了使人们在游览即将结束时心中的农耕感受得到升华,故在规划中此区多用缘情的策略,如利用此区山林水库资源开展山林探险、水上垂钓、农家体验等多层面的休闲观光活动,营造飞翔驿站、梯田花海、垂钓栈道、渔舟唱晚等全方位的特色情境,使人们身心更好地感悟农耕文化的真谛,形成农耕信仰。

在该项目的规划过程中,各区从北向南依次排列,形成了由农业生产性向景观性的功能过渡,也形成了农耕文化景观表达的序列:由物质元素的表达到精神元素,最后为情感元素的表达,所用手法也相应逐渐从单纯的象形,到艺术化畅神,最终意会缘情。

2.设计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1)道路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道路交通的流线、结构是农耕文化景观基础物质要素之一,路串农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人们欣赏农耕文化景观的前提。该项目在道路交通的设计上综合运用了象形和畅神的策略来完成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在物质元素表达方面,按照农田肌理安排道路流线,两侧设置绿化林带强化路网格局,重现农耕生活阡陌交通景象;林带下层结合农田作物或者撒播自衍花卉形成片状花田,营造农耕野趣氛围;设计单独的生产性道路,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人们能实时参观农事活动进展;结合水面开辟水上游览路线,体现园区农耕水乡特色等。同时这些处理手法也有畅神的效果,如路网设计充分尊重原地形地貌,撒播自衍花卉体现了“勤俭节约”的农耕文化传统;实时展示农事活动则可体现“顺应天时”的农耕文化传统。

(2)绿化种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园区规划在绿化种植设计中运用象形与畅神的策略,打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农耕植物景观。在树种的选择上多选用当地乡土树种和野花野草,配置上以“乔+草”“灌+草”的搭配形式为主,采用自然布局方式,重现农耕植物景观的乡野趣味特色;选用寿命长、可粗放管理、无需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体现农耕文化景观中的生态节约理念;常绿树种与色叶树种相搭配,强调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突出了农耕文化景观“应时”的内涵。

(3)建筑小品――古朴悠然,浑然天成

园区建筑小品的设计不仅能直接重现农耕场景达到象形目的,通过艺术化处理还有畅神功能,古朴悠然,浑然天成。对园区内原有村落建筑进行美化改造,运用典型江南建筑符号,结合江南园林建筑组合布局形式,体现当地农居特色;控制建筑高度,在村落营建防护林,打造村落农舍掩映在绿阴之中的农景;景观服务游憩建筑采用小木屋、竹屋、茅草屋(图2)等形象,富有农耕文化情境意蕴;设置二十四节气景观小品,用农作物秸秆、树枝等材料做成立方体景观盒子,每个面上依据不同农时雕镂农事活动图案和节气名称,寓教于景,体现农事活动的季节特征;以航空为创意来源的飞翔驿站是供人们休憩的场所,呼应禄口的航空主题特色。

(4)细部设计――物我相忘,丝丝入扣

细部决定农耕文化景观的品质,物我相忘,丝丝入扣。项目在细部设计上多运用缘情的策略,园区内部游步道铺装用自然材料代替水泥、沥青等,如采用碎石散铺、木栈道、石板铺装、架空铺设等自然生态手法;隔离手法尽可能采用隐形分隔,即通过水系沟渠等线性元素对园区进行分隔,其次运用农家栅栏、绿墙、绿篱等软质隔断,增加通透性;水域堤岸采用自然生态式驳岸,沿水畔种植大量水生植物,营造湿地丛林和曲岸花溪景观(图3),打造郊野湿地风光;景点的命名应景点题,能引起人们对农耕文化景观的遐想,如荷风栈道、野餐花园、昆虫小径、梯田花海、水畔花带等。这些处理手法很好地表达了农耕文化景观“生态”“节约”“野趣”“自然”等种种内涵,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农耕文化渗透,使之产生农耕情感。

3.策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合理安排园区活动内容,给人们提供亲自参与农耕活动的机会,如农事体验、山林探险、创意工坊、水果DIY、菜田租种、瓜果采摘、农家乐、鱼塘垂钓等。并根据季节节气开展活动(表1),让农耕活动与“时”俱进。人们“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体农家味,享农家乐”,在亲身体验农耕生活之后自然形成农耕情感,从农耕文化景观中得到感悟。园区运营采取“政府引导,园区+企业+农户”的综合运营模式,把园区村民作为运营主体,农景与农民相得益彰,农民在园内生产生活,给农耕文化景观增添了活力。人们在与其接触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具体地感受农耕文化的人文特性。

四、结语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3

所谓的农耕文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的娱乐为中心,并且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农耕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它具备更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在我国历史上是十分广泛的文化类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是现代提出的教育观点,将农耕文化作为教育的载体,能够不断丰富教学者的文化涵养,赋予学科教学更新的精神意义,发展更自由和谐的教育形式。下面我谈谈应当怎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

一、依据农耕精神,构建课程框架

据了解,在农耕文化实施中,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建立起教育基地,比如2007年底,上海市鲁汇基地就参与制定了《上海市中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指导大纲》,这对各地区的学校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学科教学应当根据当地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农耕精神,不断完善农耕文化的课程框架构建。具体的框架可以分为五大类及十小类的课程,具体区分如下。

1.农业劳动实践。所谓农业劳动实践,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穿插田园劳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农耕意识,多参加种地、养殖等实践。

2.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会调查设计的范围更广泛,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还需要多参加农业实践,深入农家生活,体味真正的农家乐。

3.农耕文化学习。对于农耕文化的学习,是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习中的。比如了解知晓农耕知识及实践传统技艺,这些农耕文化在学科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延续,还能对学生的学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4.农业科技普及。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与科技的发展进行了连接,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场馆,拓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农业科技的不断普及,又进一步深化了农耕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5.学农集体生活。集体生活不仅对学科教学有重要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体的学农集体活动主要有组织农趣活动及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律。

在这些课程中,很多课程都已经相继实施。

二、根据教学特点,形成特色课程

既然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特色课程,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围绕农耕文化的实践教育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形成各种特色课程。我对一些特色课程进行了阐述。

1.农家乐。农家乐已经家喻户晓,这是很多学校课程的品牌性项目,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小农人等一系列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农家生活,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将学习中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学生对农耕文明的进一步理解。

2.田园课程。所谓的田园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懂得劳作的辛苦,这是与农田实践相配套而实行的。通过田园课程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对农民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在增长人文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田园知识,这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的实践提升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农田实践。农田实践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对广阔的农田实践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苦,在汗水中多次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情。农田实践是农耕文化渗透最直接的方式,能够保证在劳动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及更具实战性的知识应用。

4.知识竞赛。为了让学生将农耕文化记入脑海,学校和教师应当多开展有关农耕文化的知识竞赛。在竞赛中,学生通过准备给周边的同学普及农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增强学习农耕知识文化的能力。

三、教师凝心聚力,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推动力,学生的学习受到教师的影响,只有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充分重视利用周遭的各种资源拓展农耕文化的教育空间。为了让学科教学中的农耕文化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学校应当不断完善和改善青少年农耕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铺路、建桥、养草、树牌等,以此贴近农耕景观。其次,在合适的地方养一些家禽,丰富养殖的种类,便于学生实践。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资源,考察附近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将众多项目列入学生的实践中。只有教师凝心聚力地完成了众多教学项目的建设,才能保证学生凝心聚力地完成,才能营造良好的农耕文化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底蕴,不断充实农耕文化的教育内涵,是当前特色教学共同努力的方向。进行现代农业的科普性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与大自然相处,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的艰辛。各地学校应当不断推陈出新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特征增强认知,深入创新。

参考文献:

[1]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安,乔建军,邢跃红,朱向阳,顾敬东,谈永法.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12.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4

0引言

退耕还林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保障我国农业和林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在个别落后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此,以下笔者将从各个角度分析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地探讨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1进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地区的农民群众,甚至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林业技术推广不重视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的宣传工作显然无法改变落后地区,人们存在的思想观念保守僵化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林业技术,不配合甚至是阻挠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工作效果。

1.2相关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农林技术培训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农村和林区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一情况,导致了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甚至是当地的领导干部,缺乏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基本理解,对林业技术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不仅不利于林业技术知识的推广,更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3技术与退耕还林脱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与退耕还林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些沟通障碍。林业技术与退耕还林之间不协调统一。在推广林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技术发展程度无法满足退耕还林的需求,林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完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种技术支持上的缺陷,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方案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部分落后地区出现因当地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的林业技术难以推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缓慢,退耕还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机构要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推广方案,转变当地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将林业技术运用到当地实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去,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例如,关于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案问题。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本部门机构的相关职责,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促进相关思想观念和技术知识的普及。相关科研部门和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研究国家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林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具体细致的退耕还林实施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动员林业科学技术人员,参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耕地退耕”调研工作,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各方面的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技术支持方案,并将林业技术支持落实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各方面,推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退耕还林建设的动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林业技术的知识更新,用理论知识联系退耕还林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推动科学的退耕过程发展。在退耕的同时,有计划的不断提高山林的面积和林业的效益工程,最终实现把耕地还给山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相关宣传部门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加大退耕还林工作政策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农民对相关技术和政策的认识程度,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退耕还林政策,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对其自身生活的益处,促使广大农民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林业技术。目前,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和保守,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田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当前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甚至是阻挠。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农民困惑的问题和误解的政策,给予准确而切实的解答。从实际上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林业技术宣传活动,为农民了解退耕还林,学习林业技术,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发动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基层干部可以组织当地的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讨论和建设中来,以提高广大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2建立退耕还林技术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

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导致的退耕还林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和林区建立专门而固定的林业技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当地居民进行必要的退耕还林知识培训,和林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例如,关于林业技术的培训工作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合理位置设置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进行退耕还林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的林业技术知识以及政策知识做基础支撑。在林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林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关系到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在缺少学习资源的落后地区,建立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向农户进行退耕还林的成果宣传工作,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不但能给退耕还林工作打好基础,还能提高当地居民农业和林业相关的知识水平,促进当地农林业的长远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保证林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常的运转。研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好的科学技术没有办法被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基层的林业技术宣传工作也进行缓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保证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资金,保障基层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确保林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的正常运转。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注重示范点的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林业技术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了提高林业技术培训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林业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注重示范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鼓励教育人员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农民的学习观念和意识。此外,培训教师还要多组织林业技术现场操作的培训,组织学习的人员参观退耕还林的现场,提高农民的直观经验认识。此外,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在讲授林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不仅可以体现林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退耕还林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使其认识到退耕还林对他们自身生活的好处,使农村居民能主动加入到退耕还林的工作中来。示范点可以通过设立先进农民代表的方式,以点带面的调动起当地居民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相关部门和示范点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林业技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再安排这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去示范点授课,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水平。

2.3推广数字林业技术,运用新技术促进退耕还林

针对目前,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不到位,退耕还林过程中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数字林业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此办法可大幅度提升退耕还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库的数字林业技术,还可以关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林业发展的模型,在提高林木数量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根据相关市场的变动调整退耕还林的计划细节,强化林业技术信息的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当地的现实需求建立重点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全程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严格把控数字林业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其次,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学会应用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对“退耕”和“还林”两大环节的具体细节,和意外情况进行监控,尽量避免自然意外或人为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利用数字林业技术来完成“还林”工作。一方面,对于林业相关的自然灾害,数字林业技术可以用来预警,在问题发生时制定适当的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比如,在数字林业技术中,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与定位信息系统相结合,这样能妥善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捕捉火灾的原因和情况,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并及时制定恢复的计划,减少农户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对“退耕”面积进行适当的预算和研究,找出“还林”过程中,种植树木的最合理的种植数字与距离。同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树林中占优势的树种和树种分布,根据树林面积、环境和气候变化,选择树林中种植的规划。这种稳健而科学的“还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3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长久稳定的有效措施。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退耕还林问题。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高效发展,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在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5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国民间博物馆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民间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的有益补充,馆藏种类丰富,改善了国家博物馆的整体格局,填补了不少文博领域空白,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镇印天村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开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展品大到织布机、水车,小到水烟斗、剃发刀,涵盖了各个年代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千余件。成立至今,影响力逐年提升,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接待国内外各地的专家学者的游学访问,累计接待参观人数已破万人。

笔者通过对农耕文化陈列馆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陈列馆是由退休乡村中学教师刘映升亲手创办的,多年来,他对各种农耕器具的收集乐此不疲,每年都要专程出门收集农耕文物,足迹遍布云贵川渝山区。目前,陈列馆以刘映升老人和儿子刘刚为主要负责人,其妻子与儿媳妇和孙子为辅助。至今,这个陈列馆陈列了大大小小的农耕器具近千件。刘映升老人还亲手绘制了北碚的农耕地图,并相继创作了近700首与农耕活动息息相关的打油诗,这些诗已获得重庆市版权局登记认可。如今,这位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教师,在当地已成为传播农耕文化的名人。

二、用SWOT法分析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发展之现状

(1)优势分析(strength)。1)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两江新区北碚蔡家组团涉及北碚区蔡家岗、施家梁镇,辖区面积66平方公里,地处重庆主城“北上战略”的主要拓展区,是部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开发重点区域。蔡家组团位于重庆的外环与内环之间,拥有嘉陵江、轻轨6号线。从主城到蔡家耗时仅在15分钟左右,交通十分便捷,利于游客参观。2)在当地具有的影响力逐步增大。重庆天天“6・30”、重庆电视台“大城小事”栏目组等地方媒体都曾为刘映升老人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做过专题报道,之后新华社等数十家中外新闻媒体和网站,相继采访、报道或转载。重庆市各大高校的专家教授们,香港岭南大学的教授们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们都前来参观指导过,陈列馆断断续续接待专家学者近千人。社会反响强烈,影响与日俱增。3)文化价值基础上的资源优势。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它记录了一段历史,发人深思。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人们对于农耕器具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情感上占有优势。国家和政府对于农耕文明的保护也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展馆中收藏的近千余件农耕器具,在巴渝的农耕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农具背后涵盖和反映的是巴渝农耕文化的根基,意义非凡。

(2)劣势分析(weakness)。1)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199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民办博物馆暂行条例》,对民办博物馆的管理和扶持进行了相应规定。其后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民间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拥有同等法律地位”。但这一《意见》至今仍未有具体的操作方案。笔者从对刘映升老人的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文化部门领导和高校师生们对陈列馆展示了浓厚的兴趣表示支持外,为了减少城市开发过程中的麻烦,蔡家当地政府在对待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上采取不支持不反对,不予正面理睬的态度。陈列馆由于并未申请登记注册到文化局进行备案,还未享受到国家出台的对私人博物馆的扶持政策。目前,陈列馆的大部分馆藏都是私人购置的。2)藏品的意义蕴含丰富但收藏性相对较弱。虽然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人们对于农耕器具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收藏的近千余件农耕器具,有些还在现在的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到,大部分人都曾接触了解过,虽然很多都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总的来说这些器具和其他的古玩字画类收藏品相比其价值目前还未真真体现出来,收藏性相对较弱,不能充分满足参观者的猎奇心理。3)展馆专业性相对贫乏。陈列馆尽管占地面积相对可观,但是作为乡村家庭式博物馆其展厅相比其他专业展厅而言存在明显劣势,环境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文物保护,展馆内很多铁制的器具很多都已经变得锈迹斑斑,此外展出物品摆放虽然又分为生活、农耕、竹篾三个室内展区和一个石磨室外展区,但各个展区分类总体不够明确很混杂,参观路径的安排也不够合理。陈列馆现在主要的工作人员是由家庭成员组成,在凑筹办陈列馆之前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整体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3)机遇分析(opportunity)。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重庆现在搞建设,搞五个功能区。搞五个功能区划分要和两江新区的配合要体现两江新区的观点。笔者在采访温老师时,他说道:“刘老师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这一套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留是和人结合的,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是高度一致的。我想未来重庆的发展将不再是将是以新的生态化的发展作为新的发展成绩。这个对于当地政府会有很好的响应中央强调中央生态文明的条件。”陈列馆的建馆初衷和理念设计符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不单单仅是为了还原一片农耕社会的感触,更是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

(4)外在威胁(threat)。1)国有博物馆与其他民间博物馆之间的威胁。重庆拥有登记在册的各类博物馆53个,其中文物管理系统内的国有博物馆有4个,非文物管理系统内的行业博物馆8个,民办博物馆有5个。然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并未登记注册在内,相比其他博物馆而言,缺少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建成时间还不长久,距离自己打造农耕体验区的理想还很遥远,这还只是个雏形,尚在成长当中。竞争力相对薄弱,还未形成自己真正的品牌价值。2)城市化进程与农耕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城市拓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重庆也不例外。问题在于时代交替之际,是否应该拯救那些在推土机下陈旧的犁头耙子、风车水车,尘封的桌子柜子,坛坛罐罐,保留可能逐渐消失的传统农耕社会?蔡家处于两江新区的开发重点,刘映升老人的陈列馆正面临着可能在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中被拆除了命运,一个是为保留农耕文化而建立起来的陈列馆,一个是为了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的城市化进程,农耕文化能否使得城市化进程绕道,这是一场较量。

三、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之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展馆,提升馆藏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树立科学全面的文物保护思想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同时努力完善陈列馆的各项审批程序,梳理材料积极到有关部门备案,从“野馆”变成有编制有规章的“合法合规馆”,邀请专业的设计师为展馆做规划设计。此外积极和当地有关文化政府和高校等合作,如可以和高校与旅游文化建设有关社团合作。文化涉及的行业众多,而这些行业往往需要专业人才,发展文化必须抓紧培养人才,高校中有许多的人才资源,可邀请大学生等的支援陈列馆建设定期前来做培训或者义务讲解,陈列馆为其提供实习证明,以此提升陈列馆的讲解水平。

(2)加强旅游营销意识,打造农耕文化陈列馆特有品牌。重庆目前的博物馆中并没有和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相同性质的馆藏,作为农耕文化陈列馆,对远离乡野生活城市市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展馆跳出单纯参观的现状,打造农耕社会体验区,市民们可以在这里定制自己的土地兵耕作,尝无公害蔬菜,体验亲手耕作的乐趣,但同时要谨防走入一般农家乐的误区。

(3)积极争取国家、民办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民间博物馆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生存,尤其是自从自2008年我国公共博物馆已逐步实施免费开放以来,民办博物馆虽未纳入免费行列,但要维持公益性的长期对外开放,其运营管理也始终是一大难题。目前,重庆民间博物馆还有展示陶瓷字画的国友博物馆、火锅博物馆,以及宝林博物馆等几家民间博物馆馆长们共同的希望,是能在政府帮助下,让博物馆以馆养馆就好了。严酷的现实摆在众人的面前,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也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争取各方支持。

(4)整合资源转变思路打造巴渝农耕文化生态博览园。蔡家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一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是巴渝文化的丘陵地貌。丘陵地貌就是从丘陵浅山再进入深山区。这种地貌本身蕴含着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理条件。以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为源头,辐射周边在蔡家打造属于重庆的大型巴渝农耕文化生态基地与产业集群,农耕文化主题公园等把无生命的文物变成有生命的历史,引进各方资源,包括重庆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婚庆文化、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在生态园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与陈列馆相互辉映,打造又一张重庆特色名片。

四、结束语

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民间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更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收集整理农耕文物,只为再现巴渝农耕社会,让子孙记住自己的根。它却详实地记载了我们的农耕文化,并从中可寻其轨迹。它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古国农耕文化的高度浓缩,且留下了许多农耕文明的历史烙印。值得民俗专家和农耕文化学者进行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兰鹏,禾子.藏宝人的爱与哀愁探访重庆的民间博物馆[J].重庆旅游,2013(8).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6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07-05

在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积极培育校园的农耕文化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大学校园环境为空间,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手段,通过开展农耕文化育人活动,将素质教育全面有效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学习生活等全过程。充分发挥校园农耕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塑造、道德修养、情操陶冶、内在激励、行为规范、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教育、熏陶和感染师生,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农业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的知识育人、技术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融合。

一、农耕文化及其特征

农耕文化特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需要为中心、融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的风俗文化。主体主要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浓缩精华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显现出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农耕文化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当前所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的重要精神源泉。

二、农耕文化在农业院校的传承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古人创造了瑰丽的农耕文化历史。那么我国古代的优秀农耕文化如何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传承呢?在此,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农业类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具体的研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农院”)是一所成立于晚清时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农业院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农业院校之一。苏州农院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该院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现设有国务院扶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等机构,是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教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花卉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职教研究会农林牧专业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一个多世纪以来,该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弘扬“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近六万名高素质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促进“三农”发展与苏州地方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农院作为农业类的百年老校,高度重视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面对20世纪90年代出生乃至即将到来的“00后”学习农业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有必要让其了解我国古代优秀农耕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除了通过书本途径,还要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在充满农耕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中,充分感受我国古代优秀农耕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的教育,从中感悟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要将学好专业知识与爱国、爱家、为学、为人结合起来,做一个有功于国家、有利于家庭、有成就于自己并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从而获得人生真谛,创造人生的美好未来。

三、农耕特色校园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农业类院校加强优秀农耕校园文化的普及尤为重要。这不单单是因为农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与“三农”有关,还是由农业类院校本身的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所决定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农业类院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所以有必要在校园中开展大学生的农耕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教育。

当前,在一些农业院校中,无论本科还是专科院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传授、专业课程的建设,这是各类农业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生命线,这是大家的共识,是硬件建设。但对涉及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却少有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硬性要求,在效果上不能立竿见影,因而被大多数院校所忽视。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书记安蓉泉曾有过较为中肯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是职业院校发展的DNA,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文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甚至步入死胡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以“就业”为唯一目标,那样的教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读大学更应该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不错,动手能力较强,但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谈困难的多,谈享受的多,职业兴趣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缺少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热情,缺少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精神,缺少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未来发展的后劲不足。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知道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也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受到来自用人单位、家长、社会的责难。究其原因,不是农业职业院校不想重视文化育人,而是存在多重原因。

(三)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历史传承与条件

苏州农院校园里农耕文化设施较多,现有的或即将兴建的场所主要有三大类,即农耕文化馆、农耕展示馆、农耕体验馆。详细的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馆――校史馆(图文陈列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植物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昆虫标本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花艺馆”“江南农耕文化展示馆――园林技术馆”“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相城科技园(3A级景区)”“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东山现代农业园(茶艺馆)”等。在校本部建立农耕文化馆和农耕展示馆,在相城科技园及东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耕体验馆。农耕文化馆主要是校史介绍、农耕文化文字图片宣传;农耕展示馆主要是植物标本、昆虫标本、花艺、茶道等展示;农耕体验馆主要在相城、东山校区,现场体验现代农业耕作的具体过程、经历等(如花卉、庄稼、果树的栽培与收获过程,茶叶的栽培、采摘、加工过程等),增加实习(实训)大学生(或参观、参与者)的感性认识,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主要思考的路径有三点:一是从学院历史和学科特点出发,将农耕特色文化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来研究,通过现场座谈、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科学论证,力求使研究内容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二是从专业特点和大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考虑,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接受新知识快、对实物展示的农耕特色文化比较感兴趣,通过学习能够展现本专业的文化底蕴,在将来的工作中与农民交流更接地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三是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思考,农业院校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农耕特色文化,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途径。

(四)资金上重点倾斜打造精品

苏州农院深入开展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校园中,通过农耕文化实物d体的展示,活跃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阔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农耕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人文知识素养,提升文化生活品味。这是对农业类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缺少人文精神内容的重要、有益的补充。大学生们通过学习农耕特色文化的丰富艺术内涵及表现形式,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自尊自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苏州农院率先开展校园农耕特色文化教育,弥补了农口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这是对整个农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对弘扬时代精神的有益补充,是对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补充,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苏州农院积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农耕文化创新研究,培养师资队伍,努力打造农耕特色校园文化精品工程。一是建立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素质教育中心、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教学科研机构,有经费、有编制、有办公场地。二是编辑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和自编讲义。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农耕文化教材《文化印象》1本、公开出版《书香满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指导》教辅书2本、自编讲义《江南农耕文化》《学说苏州话》《吴文化》《苏州园林楹联赏析》《昆曲赏析》《评弹赏析》等6本。三是开展农耕文化学术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教师申报并立项农耕文化类的苏州市、江苏省、国家教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课题15项,参加全国、省、市级学术研讨活动5次。四是举办系列高端学识讲座。学院每月一次举办的系列《耕读讲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唯一的一位茶叶研究院士陈宗懋教授来院做《茶叶与文化》学术讲座,邀请中国02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获得者许从应博士,邀请苏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刺绣大师姚建萍研究员,同时还邀请苏州大学知名教授、南京体育学院知名教授、部队首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等来院给师生做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在苏州市已形成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五是举办校园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吴文化研究”“农耕文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非遗传承”“农耕文化展演”“农耕文化操表演”“书画展览”“戏曲戏剧表演”等文化学术活动,通过演、唱、诵、看,将校园农耕文化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身在其中,深受教育。同时,对打造学院的对外文化品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六是广泛建立校外传统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学院与苏州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公民道德馆、苏州市民俗博物馆、苏州状元博物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常熟蒋巷村江南农耕民俗馆、张家港永联村江南农耕文化园、用直农耕文化园、苏州草鞋山农耕文化遗址公园、三山岛古人类遗址公园等苏州周边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文化场馆、公园等联系,建立校外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五)考核上三方评价科学有度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7

首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主题探讨式、精选案例式、归纳问题式等。学案的设计,大多都是采用归纳问题式。其次,探究是课堂的互动节点,也是上课的刀刃之处,要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例如,有些探究中的材料,可以采用歌唱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材料的内涵;有些材料也用朗朗上口的诗歌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让学生动起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最后,互动主体是学生,要体现“师导生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师引生入”“师设生行”“师拨生悟”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教学片断:运用材料探究学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第一个内容: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这部分知识由于距离现在的时间有点长,学生很难理解刀耕火种和以牛田的具体方式。所以,运用材料来合作探究学习比较合适。

师:“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属于生产力范畴。我们下面来看第一个生产力因素:刀耕火种。千百年来,农民是如何耕种土地的呢?请同学们完成第一个合作探究。

生:合作探究,完成以下材料题:

材料一 《广东新语》中说:“澄海山中有(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曰火。”

材料二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哪种耕作方式?此耕作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三:这种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有何重要影响?(在课本中勾画、注释)

学生通过这两则材料,初步了解了古代的耕作方式及其变化,通过讨论并找出材料关键词得出结论。具体的每个朝代的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农具的改进则通过表格形式完成,学生可以在课前完成该项任务。由于书本都有该项知识点,学生对照书本就可以知道答案,教师在上课时就没有必要“教”,而是让学生自学得到知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学习有主动性。

教学片断:合作探究方式

对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的难点,也比较适合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师: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辉煌的农业文明,请问,古代农业有哪些独有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合作完成探究2.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摘自教材必修二第6页

探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提示:可以从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经营方式、生产技术、农业结构、历史地位等角度思考。)

师:解读材料一般都先找关键词。请同学们先看材料一,会唱吗?(师唱,学生鼓掌)谢谢,关键词是?

生:耕田、织布。

师: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关键词,再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后)请每个小组准备好发言人,我们来看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生: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技术:精耕细作。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历史地位:主导地位。

师:那么,这么多特征中,哪个是最基本的特点呢?

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师:这个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请同学们认真掌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8

一、山东胶州主产农作物——小麦耕种管理与面粉加工安全性调查

食品安全广为人们关注,当地主产农作物小麦从耕种到加工环节,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如何避免或削减这些隐患?对此问题请同学们对下列内容进行调查。调查要求:深入农村,寻找有经验的农民,获取真实材料,抱着科学负责的态度如实填写,以便于指导今后的生产、加工与管理。

调查地点:山东省胶州市 镇 村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被调查者姓名

调查者 班

二、调查活动设计的背景

小麦是当地主产农作物,食品安全是当今广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小麦从耕种到加工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避免或消减这些隐患?以此为切入点,设计调查报告,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寻找有经验的农民,收集真实材料,抱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获取有效信息,用以指导农民生产、加工、管理,关注民生、升华情感等。

三、具体调查内容及目的

1.小麦耕种与管理调查。调查设计主要设计了耕种者年龄、性别;农药及化肥施用时期、种类、施用安全性评价;化肥农药的替代措施、安全用肥用药的建议及对政府、村委的期待等三方面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农村劳动力现状,了解农民的辛苦劳作,进行亲情教育。同时了解在耕种管理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唤起学生安全意识及做出安全性评价,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对政府及村委等提出积极建议等。例如在调查设计中可用以下选择题来测试学生调查的结果:耕作者年龄①20—30岁②30—40岁③40—50岁④50—60岁⑤60—70岁;主要耕作者性别①男②女③男、女等;施肥时期①播种前施底肥②幼苗期③壮苗期④开花期⑤抽穗期。

2.成本与效益调查。从种子、化肥、农药使用成本价;播种、浇灌、收割、脱粒等机械使用价;家庭耕种面积、市场售价等方面进行收支调查并做出收支情况评价;另外从出售途径、对市场、国家收购的期待等方面调查,评价农民耕种小麦的积极性分析影响原因等,了解农民的经济状况。

3.小麦不同流向的安全性调查。主要从自家消费与出售小麦角度设置对比调查项目:农药化肥使用种类、时期、用量的区别;成本投入、劳动量、对产品的安全性重视度的区别;用肥用药用除草剂等安全性评价的区别等。对比调查的目的旨在唤起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心自己的健康,更要关注国民的健康,并宣传、教育、影响周围的人们。

4.自家消费小麦面粉加工方式的安全性调查。根据目前农民用小麦换面粉、去加工厂加工、出售小麦然后买面粉等几种方式以及面粉添加剂,如增白剂、滑石粉添加等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农民所吃面粉的加工途径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醒农民关注面粉加工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原因做出分析总结,给政府部门提出合理解决参考建议。

5.小麦存放与面粉加工前处理的安全性调查。从小麦存放时间、存放后自己消费还是出售、入仓存放过程防蛀处理(如用药情况)、加工前处理(如是否晾晒、水洗)等环节进行调查,分析该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

我们根据小麦不同流向的安全性调查内容可以给学生以下测试:

1.自家消费与出售小麦在使用农药方面的不同之处:①不用农药 ②基本不用③选择较安全种类使用④不了解,随意选用⑤使用剂量小⑥使用剂量较大⑦不管种类,选用杀虫效果强的。

自家消费

出售

2.自家消费与出售小麦在使用化肥方面的不同之处:①不施肥②化肥③农家肥④豆饼类⑤秸秆类⑥化肥及农家肥⑦用量少⑧用量较大⑨早期用肥,中后期停用⑩早期用肥,中后期也用。

自家消费

出售

3.自家消费与出售小麦在耕种管理与农药、化肥使用方面:①相同②不同③基本相同。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9

过去的吴起,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属国定贫困县。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吴起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狠抓政策措施落实,谋求突破跨越发展,有力推动了富民强县进程。特别是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发展理念,紧扣子女成才和安居乐业两个目标,主打绿色产业和金色工业两个品牌,抓住社会保障和平安稳定两个关键,破解安全饮水和交通畅通两个瓶颈,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极大实惠,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等荣誉。该县在西部大开发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吴起县狠抓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大跨越。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0.8亿元,较1998年的4.9亿元增长了5.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26.8亿元,较1998年的5755万元增长了46.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8亿元,较1998年的3880万元增长了38.2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2亿元,较1998年的1.61亿元增长了33倍,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人均财力位居全省全市第一,连续四届入围“西部百强县”,四次蝉联“陕西十强县”,是陕西省首批15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其中2008年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行列,名列西部百强县第20位,全省十强县第5位;2009年又进入“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行列,名列西部百强县第19位。

二、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 “绿色革命”。实施中,该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按照“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要求,采取“封、改、退、还、建、调、转、保、促”的办法,大力实施林分结构调整和重点部位绿化,把大生态作为大产业来经营,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截至目前,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9亿元,全县投入生态建设资金4亿多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1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9.2%提高到现在的6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吨每平方公里下降到0.5万吨以下,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能够清楚地看到绿色的吴起行政区域轮廓,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县份,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和退耕还林工作的一面旗帜。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全国造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试点示范县”等。从2007年起,在以县城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了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城市十里森林长廊、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会展中心、沙棘产业化种植示范园、饲料林草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园、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区、袁沟休闲狩猎度假园等功能区于一身的百平方公里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2009年9月份,配合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成功承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退耕还林成果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各省市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三、大力实施石油开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吴起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陕北革命老区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石油开发力度,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吴起采油厂10多年的发展建设,使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成为陕北石油产量和拥有资源区块面积最大县。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政策保护、感情争取、巧抓机遇、技巧操作”等办法,平稳拓展石油资源区块807平方公里,为吴起乃至延安和陕西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县拥有资源面积21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75亿吨。2008年,吴起采油厂生产原油182万吨,实现产值51亿元。2009年生产原油200万吨。吴起县成为了一个集石油勘探开发、集输净化、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石油生产基地。

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新农村建设上,吴起县严格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立足实际,确定了“先安居、后乐业”的思路,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发展”的路子,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区民居改造工程,坚持“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便于发展”和 “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择优推进、综合配套”的原则,以“一区一线一点”为重点,采取“1+2”(每户补助10000元,每人补助2000元)或“5+1+5”(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每孔窑房补助500元)的补助政策和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城郊别墅型四种模式新型民居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就镇、就路、就近”和“有田、有水、有电”的地方居住。按照“1+1”的补助办法(每村补助100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加强新村建后整治完善、绿化美化和产业配套等服务管理工作,全面配套了水、电、路、信、沼、厕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县财政累计投入5亿多元,带动农民投入20亿元进行新型民居建设,全县70%(110个村4个社区18965户90063人)的农户搬进了新居,城镇化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了现在的51%,通过建设,建设了新民居,发展了新产业,培养了新农民,建立了新机制,营造了新环境,创造了新生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在县城建设上,吴起县本着“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邀请澳大利亚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公司、上海同济建筑规划设计院等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机构,先后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制定出了城乡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确定了“一城六镇八川百村”总体建设布局,并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实施了城市形象设计和窗口行业设计,确保了城乡建设科学有序推进。10年间累计投资30多亿元,新建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学校、医院、小区、广场、公园、市场、大桥等100多个重点项目,县城控制区面积由原来的24.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9.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9平方公里扩大到3.0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3万多人增加到6万多人,一个“显山、亲水、透绿、灵秀”、富有活力、极具魅力的山区生态文明县城正在建成。在小城镇建设上,该县采取“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自主建设、一步到位”的办法,已经完成了周湾、白豹2个乡镇,正在实施铁边城、长城、薛岔3个乡镇,剩余乡镇2011年前全部实施到位。同时,该县抢抓历史机遇,全力破解水、路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县城实现了钠虑处理分质供水,农村人饮安全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打井建窖19963孔(眼),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6处,引黄工程正在积极争取审批;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吴定等其它几条过境高速公路路线也已确定,通吴铁路已列入国家和陕西省规划,累计投资10.2亿元,建设油路961.3公里,比1999年的213.3公里增加了748公里,增长了450.7%,通乡率达100%,通达率达94.5%,实现了重点村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目标;推广节柴灶9860口,建设沼气池1508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1826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累计投资2.1亿元,架设农电线路608公里,解决了200个自然村2264户10200人的用电问题,全县通电率达98%;开通电视17300户,较1999年3000户增长了576.7%,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99.3%;移动、联通累计新修基站228个,实现了网络信号全覆盖。通过十年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优化。

五、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通过大力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和财政国库管理等制度改革,以及“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发战略的实施,吴起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第三产业向一、二产业拓展,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石油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十大行业群体。2008年全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分别达到275家和3505户,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8亿元。累计实施招商项目34个,引进资金33.59亿元,其中2009年6月份同武汉凯迪公司签订了总投资20亿元的“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百万亩文冠果基地,全面实施沙棘加工利用和文冠果开发项目;11月份与香港华润集团华润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风能合作开发协议,项目预计总规模为100万千瓦风电场,总投资80亿元。这些大型招商项目的相继实施,增强了发展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例10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国有意识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和长江流域种植稻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定型。苏州农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们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温润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日渐丰富扩大。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见仁见智。统括而言,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主要指民居、农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水利设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观念上,对河岳山川、自然神灵祭祀崇拜的上,还体现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民间习俗上,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谚、游艺活动等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形态上。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二、农耕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一)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有着“农本”和“民本”的传统。农业是国人立身的基业,也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要亲耕籍田,后妃也要亲蚕,成为一种“农为邦本”的象征性仪式。“农为邦本”意味着耕耘土地的农人是立国的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孟子做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判断,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注重和谐,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依存性,与自然(天地)建立和谐关系是本有之义。先民们对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仅是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心愿表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待。在天、地、人的关系中,中华农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际的和谐。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民间的生存智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团和气》。画面夸张变形的娃娃团成一个滚圆,弯眉、笑眼、圆圆的脸,手捧一张“一团和气”的字幅,将苏州农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华农耕文化“农为邦本”“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及对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在社会层面有着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公道正义的置重和向往。农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丽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环境陶养出中华农耕人对自由的渴慕,对理想的桃源乐土的向往。误入尘网30年的陶渊明,冲破“樊笼”的桎梏,开荒南野,回归园田,追求的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吴地清幽浑朴的自然山水田园间,他的《耕读图卷》描画了心目中摆脱功名羁绊、沉醉田园山水间耕读相伴、性灵自由的理想生活图卷。有题诗云:“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编赋子虚。”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深深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观念都可成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源头活水。

(三)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也特别推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华农耕文化重视土地、家园,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不畏,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笃深情怀。苏州土地上也培育了无数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为国为家为民的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激励来者。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敬业乐群的根基点在于诚信为人,诚信守则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基本信条。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丰富营养和有益补充。

三、农耕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博馆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当人类步人工业文明时代,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昔日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无疑是留住我们民族记忆最为直观、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位于苏州永联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园内布设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九大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以不同的类别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不仅使久居熙攘喧嚣城市里的人们在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并在亲历的农事活动中对农耕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将苏州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对接起来,使新老苏州人在对江南农耕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协力共建美丽苏州,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

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博物馆、大观园的展示与体验,更应是活态的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首先,要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进行普查,传统民居和古村落是体现中华农耕文化的经典建筑、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的维修保护,挖掘其富有内涵性的农耕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乡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保护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保护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