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0 14:46:47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1

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儿童文学予以高度重视,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儿童文学,进而有助于其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突显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儿童文学内涵

所谓儿童文学指的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为儿童提供阅读的作品。儿童文学的种类有很多,包含寓言故事、科幻故事和童话、诗歌等,诸多的创作方式,都使得儿童文学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与小学语文其他教育文章相比,其具有趣味性,所以儿童文学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儿童去学习。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将儿童作为主体,向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儿童学习儿童文学能够陶冶其情操,为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1]。总之,儿童文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对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补充,对于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而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教育人员加大了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讨论,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自从产生儿童文学开始,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材通过多次改编,并推出了一系列儿童文学创作,目前,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比例,所以表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空前发展[2]。同时,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总之,儿童文学的产生,能够积极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的重要资源

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重要资源。儿童文学是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材料,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比较广泛,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儿童诗歌、散文等作品,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开展故事会和表演等活动。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习作练习时,可以将儿童文学作为范本,所以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在“陶罐与铁罐”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理,通过讲述寓言故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先向学生朗诵该文章,学生仔细分析故事,可以了解到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比较骄傲,对陶罐持有鄙视的态度,然后将二者埋在土里后,陶罐出土却成为了文物,而铁罐变成了泥土。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寓言故事,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而我们一定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并和睦相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能够使其学会做人的道理,并学习到一定儿童文学知识[3]。总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儿童文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当前,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提高思想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儿童的核心,所以小学在语文教学期间,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将提高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其内容和题材都相对广泛,儿童文学中所描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相关矛盾冲突等都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此外,儿童文学能够满足儿童心理特征需求,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讲解“小小竹排画中游”期间,学生通过诵读“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首诗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到该诗歌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江南水乡撑着小竹排,观察江南秀丽的风景,并感受到江南水乡物产丰富[4]。同时,鸟儿欢唱,鱼儿游动,从而表达了小男孩愉悦的心情。此外,借助于对两岸禾苗和树木的描写,呈现对大自然赞美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儿童文学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对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有利于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结合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展开语文教学,从而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松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4(12):21-21.

[2]李艳玲.论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展望,2014(22):69-69.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2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小学语文是非常基础的教学课程,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特别重要,因而,想要把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就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得到了普遍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与能力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同时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一)情境教学法的有关内容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带有一定情绪色彩与生动详细的场景,让学生对此次的教学课程能够积极的主动参与到其中。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有效,并可以将教学内容很好地理解,还能够把课堂的活跃气氛带动起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一种互动性特别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可以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情境教学是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得到普遍应用,其主要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从而使教学效果也得到相对提升。在小学期间的学习,是打牢基础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也很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比较活跃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很多。第二,使课堂知识内容更加生动、详细,对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很有帮助。情境教学法,对部分小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可以用情境再现的方法将其表现出来,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识,同时,老师的教学负担也会得到相对减少。利用这种方法,同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思维也会愈发活跃,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当前的情境教学法是将其进行了改进,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就是在小学期间,教学方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境教学法不仅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有关能力,这也是在当前非常关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情境的设置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因而,把这些基础的知识教学,使用设置情境这种特别形象化的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也会有很大帮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创设成相应的场景,正确地引导学生,这是完成情境教学最根本的内容。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其中。

(二)通过情境设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情境教学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课的时间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想要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进行情境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部分的课程,可以使用情境设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尽情的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通过书中内容的描述进而想象情境,这种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不错。在这之中,老师需要具备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挥其想象力,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

(三)情境设计需把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中,例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词的意思还是相对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讲,还是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因而,老师可以使用情境描述的方法,让学生对这句诗词进行想象并从中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快速并且深入地理解其真正含义。小学语文课程中,通过情境设计教学,使学生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来学习其内容,对提升学生认识并掌握所学知识非常有利。

三、结束语

当前,情境教学法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其教学效果特别明显。并且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对学生创新与探究的能力也可以很好的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3

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以下的状况:

1.1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迫使听、说、读的能力成为其附庸,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

1.2 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阅读训练,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1.3 阅读教学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真正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2 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对改变阅读教学现状至关重要,对此我认为应该找准切入点,根据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和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真正了解课文“写什么”是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的关键。

比如设计《乌鸦喝水》一课的教案时,我采用如下设计思路:课前先准备一个瓶子和水,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对课文的了解,并将其拓展到生活的领域,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乌鸦飞到森林里,口渴了,森林里只有一口井,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的智慧火花因此迸发。第一课时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想像乌鸦喝水的过程,思考乌鸦喝水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几乎都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并且也较好的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要求,师生达到了真正的互动。

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创设情境不再单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2.2 利用提问,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达到认识与外界一致即平衡的过程。而要引起儿童对外界的注意就要进行提问,引起儿童新旧知识的冲撞。此时,老师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

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积极的反馈,对不敢提问的学生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问。

到了中年级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教师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为什么有些问题不好,有些问题却提得很好,可以让提出问题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提出来的,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4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合作小组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共同探讨语文能力提高的方法,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在合作中先学先问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先学先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评价解疑等方式让学生先学先问。教师首先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并选择具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担任合作小组的组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加强指导,并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导学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堂上加强合作小组的研讨

教师要吃透课标和教材,动脑筋设计需要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探讨的合理的导学目标,让学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使学生在自学与合作中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梅花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说的话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的爱国之心,思乡之情。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要精选合作交流问题,让合作交流真正扎实有效。

三、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在合作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相差较大,有些学生语文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对学生进行组内角色分工,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互补,互相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组内成员编号,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倾听,让每一个组内成员都能通过分层任务获得实质上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能够积极倾听其他学生的谈话,并在同学发言结束后学会自我表达。而当组内成员发表完自己的意见之后,要学会合作讨论进行交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合作小组抓好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研讨开放性,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以便最终提升语文整体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5

一、谜语和小学语文教学特色结合的意义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和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它是古代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猜谜语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其知识型、趣味性、益智性深受人们喜爱。哪怕到了今天,时尚气氛浓郁的大型晚会上,猜谜也是主持人和观众互动、赢得观众好评的一项重要节目。

语文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它既有普通课堂教学的固定性,又有着文学活动的灵动性,它一方面作为一门考试课程需要对固定知识进行牢固掌握,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更是对学生头脑、思维进行洗礼,提升其品位修养的重要学科。在如今愈发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尤其是改革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将谜语突破性地植入小学语文课堂,这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一项突破,更重要的是,通过谜语激发兴趣,继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强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谜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谜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用谜语导入新课、用谜语巧记常识、用谜语理解词义三项。

1. 用谜语导入新课

好的课堂不是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爱好,从而自发地积极地获取它。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程要做好,一个吸引人的导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谜语本身就是一种提问,加上猜谜活动生动有趣,这对于小学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极为生动的引入方式。

以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在这篇课文教学开始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用脚印画画,其实不正是对学生关于动物脚印这一常识的积累吗?因此,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打开课本,而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面画有各种小动物的脚印,我让学生们自行猜测,哪个脚印对应的是什么动物。在大约5分钟的猜谜过程中,学生们发挥集体的智慧,认识了各个小动物的脚印,同时,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们引入了新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来了。

此外,除了通过这种直接对课文内容设计的猜谜活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对于引入新课,可以采用将课文作者的姓名设计一个字谜,让学生猜出来,同样也不失为引入新课的重要方式。

2. 用谜语巧记常识

我国谜语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常识性的内容。例如,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陆游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可能是众人皆知的了,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记住陆游可能需要将某个诗篇反复背诵才行。为此,我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对陆游这个名字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以“大地旅行”为谜面,猜一个著名诗人。同学们经过激烈的探讨后,终于找出答案:陆游。在这种谜语的方式下,学生会形成对这个名字的深刻记忆,以至于后来只要提到陆游,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大地旅行”的谜语。

又如,本市电视台推出元宵有奖灯谜竞猜活动,其中一则谜语是“元宵节后传捷报”(打一成语)。我认为这个谜语中蕴含的文学常识十分有趣,便将它引入了课堂中。然后课堂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元宵节是农历哪一天?”

生:“正月十五!”

师:“每月的十五,在我国古代有什么专称吗?”

生(讨论):“望。”

师:“那么元宵节后传捷报的谜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喜出望外!”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在生动的猜谜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常识,对于“既望”一词也留下来更深刻的印象,关于它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3. 用谜语理解词义

语文教学活动,注重形式的同时,一定要把握传递知识的内核。解析词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而开展谜语教学,不仅可以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更能让课堂富含新意,增强学生的记忆。将其用于理解词义,可以更快达到相关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6

小学教育对树立人一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教育对象的低龄化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所使用的口语极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或遵守的行为准则。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利用教学特点,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从教师口语中接受尽可能多的正面信息。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和认识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未来人才的基础素质的奠基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而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从最简单的字、词、句子开始,使小学生能够逐步开始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事物,最终做到能够准确的遣词造句,写简单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实现对语言的运用和准确表达。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夯实的平台,我们无法建立学校教育的高楼大厦,无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无法使中华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

第二、生动性。小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小学语文老师授课一般非常注重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授课内容,又能充分地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知识是创造的基础,而想象是知识与创造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借助童谣、图片和课堂小游戏丰富课堂内容,寓教于乐。生动的小学语文教育使小学生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会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

第三、启发性。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并能改变世界,所以,创造性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要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

第四、示范性。“与其叫做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示范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又一特点。语文教师的发音、重音、选词等方式比任何关于正确说话的教条都要更加有效地、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模仿是儿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学习原动力。在学校内、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儿童的“成就模范”。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学生则更易认可该教师的教学行为标准。再说,儿童的学习一般都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学习规律,有人称之为“原型启发律”。示范能比教育更快、更强烈地使学生铭记在心。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学生中发挥榜样作用。

第五、重视评价。小学生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才会主动。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小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特别注重使用“表扬语”,对小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

二、小学语文教师口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口语,也称教师职业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劳动工具。教师口语属于专业口语中教育口语的范畴,是根据言语主体而确立的言语范式。

傅惠钧主编,《教师口语艺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页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口语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教”适“学”,以“学”促“教”

田金江,《刍议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教师既是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业及社会化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老师和同学是否相互接受,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意愿和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思路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新颖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很好的获得学生的关注度并且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师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小学语文教师口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很显著,主要表现在:

第一、为学生架起一座“说”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还要注重创设情境对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他们从“说”做起,先熟悉“说”、热爱“说”,然后顺利的掌握“说”,掌握语文课本要求的各种知识,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运用。

第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纪律性还不是很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小学儿童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可以不以以往传统的权威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搞“一言堂”,而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对话,搭建自由、民主的课堂说话平台,鼓励学生多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情趣,使之有积极的语言表现,那便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主动更自由的接受知识吸收知识。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程度也得到了不断加深,而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具备更高标准的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极大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性,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效率,更能让学生自主对知识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能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顺利的开展,本文将从现代教育技术入手,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并在教学领域加以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开发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过程中知识进行设计、管理、应用和评价,对教学现代化的理论加以实践。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已经作为适用范围广、操作能力强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对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从而构建出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和系统,并形成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能过让教学不在局限在课堂之上,教师和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1教学模式和规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参与程度,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线性结构的缺陷,让知识信息能够以多形式的特点进行传播,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认知规律,更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教学内容和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丰富知识信息的来源,让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为生动形象,并且现代教育技术还能为学生创造个更为广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认知对象,从而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吸引力。现代教育技术也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格局,让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视觉与听觉功能,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加强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古城偶尔会你高中,应当准确定位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且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黑板、粉笔教学工具,通过画面、声音和文字,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强化学生情感: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感官功能的充分调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态度体验,真正感受到语文课文中描绘的情景,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用多哦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与作品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效率。

3.3提升语文素养: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教材内容只能进行简单介绍,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打破封闭的叫哦学状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内容,更为充分的向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展示,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许岩 曹春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团结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爱国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8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同时很好地唤醒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热情开展学习。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语文学习,从而使其在平等的交流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在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保证下,学习的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有效了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的基础上,学生就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权利。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中,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学习,学生之间也会保持更加融洽的关系。在每个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意识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显著的增强。

3.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就会经过讨论、陈述和评价等方式来开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因为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所以班级的学习氛围会更加融洽,学生之间也会变得更加愿意互相帮助和共同学习。这样就能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很好地提高了语文综合教学水平。通过合作学习,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加强小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程度有限,导致形式化现象严重。虽然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比较热闹,但是不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教学效果一般。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反之则不然。过于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其次,学生被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互相配合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懂分享,不利于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合作学习,但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等差距明显,导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学习不积极,被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再次,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要充分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引导,过渡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会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没有实效性。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或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分享合作的乐趣,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增加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增进感情。另外,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且与其他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通过该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特别是对于同一语文问题,学生应该进行反复思考,教师也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多个见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考察,还能够发现自身在合作学习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然后及时给予改进和解决,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3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对各类词汇等基础知识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合作学习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学生将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方法做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进而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各个学生所记录的笔记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为了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学生之间的笔记可以补充,使语文知识得以完整学习。

2.4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都处于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评价、认可、肯定和鼓励十分在意。通过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总成绩表扬和赞许整个小组成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学会分享,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在巩固自己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共同成长和进步。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满足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例1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价值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以有助于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是,在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语文教师只重视文学教育,也就是说,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文化技能教育。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能发现,审美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和知识技能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已越来越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文中发表一些陋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可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在进行知识文化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其原因为:

1、时代的发展需要审美教育。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不同的要求,不再是仅仅需要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对人才的标准已从智商、情商、审美修养、文化底蕴等综合素质方面考虑了,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应从“娃娃”的养成教育抓起。在这一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势在必行,而且是迫在眉睫了。

2、学生的发展需要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在熏陶中逐渐净化了,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审美教育还能使学生其它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例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协调一致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源已呈丰富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及实用性的特点。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新课程理念理解透,在教学时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方法,并且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拓展,没有突出文本的时代感。在教学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出现某种“缺失”或“偏差”。其原因如下:1、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误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教学的实际作用,而采取形式主义的方式,在教学时,并没有切实结合语文美学教育的目标进行,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切实的好处。2、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意念全盘贯输给学生,而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文本中的审美思想教育,掩盖了文本阅读的审美客观目标。3、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不注重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影响审美教育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教师体态语不恰当,教学用语不规范,教学语言贫乏单调,板书不工整,与学生交流时不讲求语言美,穿着不注重场合,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学生的热爱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使人不仅在理论上认识到某一事物是正确的,而且在情感上对它产生热爱。笔者在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1、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美是要通过自己去亲身感受,才能体验到生活当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来,在实践中体验美的教育。学生只在乐在其中,才能去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在感受时,才能培养自己美德的形成,以达到发展美学的教育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表演――体验教学法”。此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本理念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审美观点的发展。其操作过程为三:想象、表演以及体验。但是在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而设置不同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情境,营造审美教育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激发自己的审美观,从而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例如,我在教学诗歌《悯农》时,通过网络下载农民在田地里劳动的场景,同时在穿插烈日、汗水等图片,使学生通过视觉来感受到农民劳动的辛苦,然后再播放《悯农》的朗诵。最后再引导学生们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闭目遐思,在遐思中去体验农民们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所以,在学生全方位体验中,不仅能感受到教学的主旨所在,更体验到诗歌美、画面美、情感美。这样的效果远远超出简单的认知目标,有效地实现了情感目标,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层次与质量。

2、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实施者。所以,教师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审美对象之一。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则无法组织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学习过程。因此,作为现代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素质应从三个方面去进行。1)、观念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综合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尤其要注重自身身心审美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比如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体验中追求美、鉴赏美和创造美。2)、语言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教师如果教学时不能在语言上以辞激情,学生就会因为教师语言的枯燥无味性而对语文学习无兴趣,则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更无从说起了。3、形象美。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板书优美的教师形象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形象建设,强化师范技能训练对有效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所以,战斗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首先是要注意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其次是要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要把审美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来,第三,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一定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人翁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联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葛美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培养[J].语文学刊.2013(04)

[2] 聂秀芳,袁文智.浅谈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35)

[3] 贾利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