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5:58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1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在文化建设领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而高校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研究型知识群体,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们的自身价值认同体系中,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无疑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据此时代背景下,强化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1.着力健全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认同体系。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主流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以自主认同和自觉追求为落脚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里的佼佼者和领头军,对于主流价值观认同更应有高屋建瓴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淬炼,将大大有助于其健全自身主流价值观认同体系,从而以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焕发青春绚丽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

2.助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当前在校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在当前我国整个社会意识中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探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路径,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广大在校研究生所感知、认同、接受,内化为其价值准则,外化为其自觉行动,将有力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有力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宝库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然上也需在新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寻求扩充与突破。其次,本文深入解构当前在校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框架,从内化认同的现象维度和外化行动的路径维度上对当前在校研究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阐发,实然上亦是丰富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此外,通过对当前在校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的研究,高校德育理论从知识接受型的普通大学生的研究层面而上升到知识研究型的研究生的高度,为高校德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坐标,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理论的学科化建设,而对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认同的演变规律的深刻把握,则推动了高校德育理论的科学化进程,最终形成了高校德育理论的学科化与科学化的联动效应,有力提升了其理论高度。

二、实践价值

1.建构主流价值,服务现代化小康社会。党的十报告总结十六大以来的十年辉煌成就,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在校研究生作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先行者,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其未来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导向性和成效性,此外从战略部署的三个时间节点去考量,21世纪初至中叶的这段时期恰好也是当前在校研究生的青壮年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年富力壮,英姿勃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完善他们的主流价值观认同建构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良性的服务作用。

2.振奋民族精神,打造新型化社会关系。对当前在校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层面有两个方向的实践意义。从纵向上来看,它为民族精神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活力,解决好了民族的精神动力来源问题,做到使民族精神一直勇往直前,始终昂扬屹立于世界之林,时刻雄迈引领着新的时代。从横向上看,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内聚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国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促使全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能和睦相处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3.强化思政教育,推进实效化思政工作。加强当前在校研究生主流价值观认同教育,有利于强化思政教育,将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而从具体实践领域而言,也有利于完善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效的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在广大理论研究界的研究支持下的结晶。探讨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的领域与方向,无疑有助于加强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曾献辉,陈小志,李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性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87-289.

[2]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2

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2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我们对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及其研究取向有所深入地了解,然后创造性、灵活性地自然建构到学校德育体系之中,融入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

一、价值观的突出特性和基本结构

价值观是多种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一个问题。[1]正因为价值观是涉及多学科、多种研究取向、多种复杂因素决定的概念,所以这些复杂性就充分地体现在对价值观的定义上。例如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对个体来说,价值观“与个人的同一性和整体性密切相关”[2]。也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标的选择;是一种持久的信念,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瓦茨等人(Schwartz和Bilsky,1987)总结出价值观五个普遍特征:价值观是信仰的观念、关于值得的终极状态或行为、超越具体情境的、引导选择或对行为及事物的评价和按照相对重要性排列的。在此基础上,施瓦茨(Schwartz)提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价值观是令人向往的某些状态、对象、目标或行为,它超越具体情景而存在,可作为在一系列行为方式中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3]简而言之,价值观具有“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这两个最突出的特性。

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对价值观的内容分类有过许多探索。

第一种类型是从组成价值观的要素和功能领域来分析价值观的。美国哲学家佩里(Perry,1926)将价值观区分为6类,即认知的、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E.Spranger,1928)将价值观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性的、政治的和宗教的6类,他的观点对于后来的“价值观研究”以及量表的编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1]我国学者黄希庭等(1994)将价值观分为政治观、道德观、审美观、宗教观、职业观、婚恋观、自我观、人生观、幸福观、人际观等十类。

第二种类型是从价值取向和关系层面来探讨价值观结构。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1953)从操作层面对价值观的各种定义进行整合,从所有人类都面临的问题来划分价值取向,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想人格类型、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形态、时间评价和组织、人的本性等。克拉克洪(Kluckhohn)的价值观定义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确立了支配地位。[4]

第三种类型是突出层次梯度的价值观结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克奇(Rokeach,1973)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每一类由18项价值信念组成,并由此形成了“罗克奇(Rokeach)价值观调查表”。罗克奇(Rokeach)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有顺序的认识,也真正表达了价值观作为“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与“行为选择”之间相互体现与依存的性质和关系。[1]

第四种类型是回归人性需要分析的价值观结构。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瓦茨(Schwartz)等将人类社会普遍的有意识的行为目标归纳为个体作为生物有机体的需要、协调的社会交往需要、群体顺利运行和生存的需求三类价值表现,认为价值观内容就源自这三类人类基本需要。他们通过调查分析找出10项价值观追求:自我定向、刺激、享乐、成就、权力、安全、遵从、传统、仁善及普遍性,由此形成了“施瓦茨(Schwartz)价值观调查量表”。[5]

如果从价值观研究的上述四种类型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从功能领域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从价值取向和关系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涉及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全社会共同理想;从层次梯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很上位和宏观的指导,而不是工具性的价值观;从人性需要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涉及社会交往需要和群体生存的需要;从研究取向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研究成果,能反映中国公民个体的切身利益和需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之后,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培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容易清晰一些。

首先,从对象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面向全体中国公民发出的倡导,而中小学教育则应重视自身面对的师生需求及其特点。

从地位与作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时期各行各业、各种单位的特色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是很上位和宏观的指导,而中小学教育则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完成其向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转换,这样才能确保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扎根生长。

从主要依据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而中小学教育则应该将其细化为以教育学和人格心理学为主要依据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其上位的特点,因此必然要求其具有简约、概括、普遍适用的特点,而中小学教育中则应该重视教育的基本原则,比如灵活、生活化、具体可感、务实求真等。(见表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为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导向和支撑。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固守其精神导向的前提下,丰富、细化、灵活创新,将其与学校自身资源和特色发展结合起来,将其内化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响应是通过细致地研究和扎实地实践来奔赴其倡导和描绘的共同理想,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将方向性原则等同于操作性的技术。

三、实现宏观倡导到微观践行之间的转换

我国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主要是以“大德育”的模式在进行德育的规划和实施。大德育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其他众多不易被归入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容。大德育模式的合理之处在于,力图强调道德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现实性以及德育对人发展的奠基作用。但是由于缺少深入精细的研究与实践,大德育之下的纲领系统往往显得有些粗疏,很多情况下是将美德如工作目标一样罗列。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问我们的德育有没有系统设计,初一看,似乎是有,哪个阶段达成什么目标、学会什么美德、养成哪些素质似乎都是现成的,但是如果再深入分析,这些系统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其效果,回答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大德育虽然“大”,但是有些“空”,缺乏严密性、细致性和系统性。在这种背景之下,德目的铺陈、道德知识的传输、规范性的训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的实效性。曾经的大德育问题,也许能启示我们,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系统化理解与设计,并不能依赖简单的拼装组合而不顾及系统性。同时,并不是大而全的内容凑在一起就是“整体”。

本文认为,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停留在社会教育层面上的荣辱观教育和“24字”上,因为中小学阶段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这种教育要求其实是高于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也必然要求更为细致和灵活。道德教育不能只做加法,更需要重视在不同的倡导和提法背后的一致性的精神实质始终一贯地落实。学校德育不能等同于政治活动,保持学校培养目标的稳定性、务实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完成好从宏观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倡导到微观层面的价值观践行之间的转换,是中小学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和难点。在这方面,很多学校朴实、真切、极具感染力的价值观培育的有益尝试,很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6]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灵活选取内容,需要从古今中外的道德思想系统中汲取营养。

对应中国传统五德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体系,[7]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是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我们可以根据德性的内涵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进行一种有机整合。(见表2)

道德教育如果可以把握住德性内涵的类型及意义,那么就有可能通过点透各种美德或规范的德性内涵所指,将相近“美德族”或“规范族”加以聚合而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种聚类归并视角也有利于我们提纲挈领地认识复杂的道德目标,有利于我们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而不至于陷入到繁杂的美德条目或规范条文之中,有利于我们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3.

[2][英]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5):35-40.

[3]唐文清,张进辅.中外价值观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8(3):765-767.

[4]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6-64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3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安钰峰

工作单位:教育部办公厅  100816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价值取向上的日益多元化。如何应对多元文化、观念、价值观给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价值观澄清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反思和启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价值观澄清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分析美国20世纪50、60年代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及特点

2.价值观澄清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研究,如路易•拉斯思与霍华德•柯申鲍姆的思想

3.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如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问题、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等,从而揭示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的价值澄清学派的特点

4.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实际操作策略研究,重点分析澄清反应策略、价值单策略,揭示价值澄清理论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5.价值观澄清理论的衰落研究,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对价值观澄清理论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对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影响

6.价值观澄清理论的转向研究,主要研究从价值观澄清理论向品格教育的转变及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

7.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反思与启示研究,揭示价值观澄清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

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冯永刚

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50014

本课题旨在挖掘制度的道德教育意义与价值,通过促进道德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来阐释制度背景下道德教育持续推进的基本原则、可行途径和发展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制度的缺席:脱离制度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及批判

(1)道德教育的人道困惑;(2)道德教育实践逻辑的异化;(3)德性教化的偏差;(4)基于“道德可教性”的责任推卸。

2.制度: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生存环境

(1)制度的释义及使用范畴界说;(2)制度环境:道德教育的一个必要视角;(3)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性活动的价值推究。

3.制度与道德的逻辑关联

(1)制度与道德的同一性;(2)制度与道德的异质性;(3)制度与道德的互补性。

4.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

(1)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之一:我国的历史轨迹;(2)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之二:西方的历史脉络;(3)中外比较的启示。

5.制度安排之于道德教育的边界与价值取向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4

中图分类号:G40 0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l(2013)01—0049—06

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很难做到纯粹意义上的“价值中立”,无论选择何种研究范式都会在研究取向、研究主题选择、研究设计、研究资料收集、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结论的解释及其应用等环节中有不同程度的价值介入。这种价值活动必然形成以价值主体为核心的关系网络,进而产生各种危害社会准则、个体尊严和研究无效等伦理问题,作为关注人的教育研究,必然应首先规避这些根本性问题,实现伦理自觉。

一、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价值表达

教育研究具备知识创造、认识论贡献和方法论创新等内在的价值特性,而伦理审查下的教育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其内在价值。首先,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价值论澄明。伦理意义上的教育研究提出了不一样的知识建构和真理主张,在批判继承传统实证主义、男性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知识观基础上,坚持关注具体生活经验的根本性、对话在形成知识主张时的作用、关心的伦理学和个人责任的伦理学等价值标准,崇尚个人表达、情感和同情等价值,通过互动的“呼一应”式对话建构生活意义上的有效知识。研究伦理的价值维度为知识创造提供了基本的问题假定,一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道德关系,即价值观问题,表现为研究者的理论假定与研究场域所建构起来的各种知识观念,对于知识由之和为之而产生的那些人都具有伦理责任;二是受研究者与研究内容影响的人与人之问的道德关系,即正义问题,关注实践中的道德原则,如理论研究者与教师、学生、学校及其他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所构建的复杂的多元主体问关系。毫无疑问,伦理价值导向下的教育研究拓宽了教育知识增长的维度、强化了知识创造的价值性、夯实了知识增长的实践土壤,进而将教育研究的知识创造价值植根于研究场域中,将知识定位于一种基于主体间复杂身份交互下因情境而定的一种资源,透过主体间的观念碰撞与价值协商形成有意义的复合型知识体系。

其次,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认识论表征。科学团体共识对于研究对象选择与研究数据的拒斥和强调体现了一种特有的认识论,其过程与结果的可能“非科学’’生成了教育的伦理维度,有必要在研究个体与研究共识之间确立一种新的认识论基准。伦理价值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关涉研究者的心理、文化、知识背景和价值结构,在与研究场域和研究个体境遇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文化和价值要素,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建构新的心向,透过认识论、存在论和理论之间的不断辩证建构新的心智状态和复杂场域中整体思维的认识论定向,形成独特的对于研究主题和概念体系的认识论理解。伦理视角下所建构的整体思维方式并不意味着对个体的排斥,个体的专业素养和伦理意以不仅直接制约着研究的“效度”,研究实践中的情感、感受和各种关联性决定了认识的质量和责任,影响着教育知识的建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研究的伦理自觉体现了个体主义的知识建构和整体主义的研究控制,保持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研究张力成为新型的认识论表征。

其三,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方法论创新。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支撑和具体多元的方法为其复杂性实施提供了某种“认识上的混乱”,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审查教育研究的基本假设、研究程序设计及实施保障中的伦理之道与伦理之术,实现学术研究的自律,避免恶意曲解事实或“功利化”学术。教育研究的“人”性凸显了教育研究的“互动”,而“任何互动都需要相互‘交换’来维持下去”,交换的核心价值就是伦理关怀,从道德审查和方法论角度对研究质量予以质疑,从而体现了研究者的伦理责任,理性审视方法本身所带来的伦理风险。基于伦理的方法论为教育研究确立了自反性的元研究,“对我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定位之间的相互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这些社会定位如何与我们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我们个人经历的特殊性相互交叉给予更多的关注”。由此,研究者应全面审查其自身角色,确立“知情同意”、“尊重与平等”、“无伤害和受益”的方法论原则,了解其界限、定位以及与研究对象之间传递私密信息的特殊方式,体现抽象、反思和公正的人际伦理关系,尽量贴近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对于研究问题的“真实”表述,做到对被研究者的“移情式理解”,进而反思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影响个人的、人际的、制度上的、情感上的、理论上的、认识论上的以及存在论上的因素,最终审查研究结论所带来各种伦理风险。

二、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规范诉求

伦理规范“尤其是为教育实践给予一般性指导方针的策略,与法律允许的范围相比,适用于一种更广泛的理解”。这意味着教育研究伦理规范或标准的复杂性,也强调了实践应用中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出一般意义上对他人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坚持公平、真实、不偏不倚、保密、正直以及追求卓越的基本研究伦理,满足承诺服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其他专业人员和众多社群的需要构建了一系列“你不该做的事情构成的规范”,以否定性的/禁止的方式呈现伦理原则,体现伦理道德的教育研究强制性。当然,研究实践与伦理指向之间的鸿沟意味着教育研究过程非伦理性存在的可能性,保证伦理规范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确立一系列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具体伦理条文,还在于通过这些条文的辅措施将其“内化一系列价值观”,紧密结合教育研究专业特性的自觉意识,提升研究者的专业实践知识。虽然符合规范伦理的程序或指南有可能排除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样本,如书面的“知情”同意有可能排除一些潜在的研究个体,不能基于信任建构长期的研究关系。但这并不说明规范伦理的价值失范,而是体现了一种保持规范伦理与应用伦理有效张力的基本价值诉求,透过弹性的规范和研究者的主体自觉在当下(ongoing)处理这种伦理困境。

基于伦理的基本价值及实践设定,首先,教育研究应有伦理组织规范,确立伦理审查的组织体系与伦理准则,组织体系保证了教育研究伦理审查的规范性与一致性,明确了有关研究的操作规程与实施制度,如伦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审查体系、方式与类别、流程、跟踪审查和档案文件等,伦理准则确保了教育研究的伦理要点、展开研究的基础性条件等,坚持基本的研究共识,满足诚实、精确、客观和高效的原则。诚实意味着研究者应忠实地提供信息,实事求是;精确意味着细心地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准确无误地记录和报告结果,杜绝粗枝大叶;客观意味着让事实说话,避免主观和偏见;高效意味着合理支配和精细使用资源,力戒浪费,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具体而言,教育研究的育人本性首先要求教育研究者应有崇高的个人操守,将人性发展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终点,而非作为展示自身荣誉和相关利益的职业。任何学术研究都有其共有的基本学术心向,教育研究的特殊伦理准则决定了研究者应将尊重和信任作为首要的研究准则,在一种现实人为建构的良好研究关系中体现负责任的研究行为。研究伦理的长期缺失不仅造成了学术风气和学术行为的失范,更造成了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困境,关系着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教育的灵魂体现在时代价值与政策规范中,各种教育政策法规及指南不仅体现了教育的研究性,更体现了教育研究的规范性,这决定了教育研究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对研究组织基本准则的遵守,既从学理的角度关怀政治和政策决策,也应坚守基本的研究程序,以伦理向度作为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冲突的基点,以理性建构的教育发展愿景作为研究重点,兼顾规范伦理与应用伦理的教育研究价值,体现重研究本身与研究实践价值的和谐共生。

其次,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文化规范。伦理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伦理生存的“土壤”。虽然伦理道德的发展取决于其“理论自身的逻辑延伸力量”,但文化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发展所体现的义化特质与思维敏捷性,更引领和规范着伦理的“现实生产”,产生了符合当前文化体系的道德规则与体系。教育研究的个体文化性与集体文化性确立了文化基础上学术研究的文化生成和再生产伦理向度。教育研究伦理文化的教育功能应着重体现为政府、专业和学术团体通过建构一定的教育研究标准、完善和监控教育研究程序,强化研究者对伦理情景以及相关法律、规则和指南的认识,增强其伦理敏感性,并能够批评性地分析自身的道德立场,审慎面对新问题的伦理性,提高其伦理推理能力。伦理推理能力的形成旨在彰显伦理价值的“至高”价值,产生一种道德动力和决心,最终形成一种完美的道德人格和能力,实现个体的价值自觉。文化意义上伦理规范要求教育研究者必须审慎考虑其研究问题、研究基础、研究过程与研究场域的文化特性,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个体文化权,保护个体与所处文化圈下集体的利益否则就是反文化的研究。因认识论、哲学观和伦理观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伦理规范,跨文化研究者应增强文化适应性,在认识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保持研究目的与文化规范之问的张力,找准伦理规范中的道德标准差异,尊重和保护当地的伦理准则,建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合理的关系伦理。

其三,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确定了教育研究的立场问题,立场问题不能脱离学术研究本身,并紧密联系中国人文学术的学理性。教育研究的人学本质决定了其研究不是孤立单一的研究,摒弃切割式介绍和阐释的“片面拿来式”研究,需要对知识点在整体教育结构中的关联进行历史透视,审视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价值追求,在历史演进中审视其理论的适切性和延展性。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所谓“本土化”的“时代口号”进行所谓大原则、超宏舰的“民族性”研究,当然也不能“以民族式的文化政治对应西学的所谓话语权或想象性霸权,而没有对这些连接点进行洞察或实质性的推进”,否则,任何看似“科学”的研究目标、过程和结论都是不符合伦理性的,背离了作为民族文化特性、个体话语权以及学理性的内在价值。从学理规范意义卜说,学术研究的内在价值不仅关注外部的技术性规范和对研究本身、研究对象的尊重,更体现为原创性研究和思想意义的追求,需要教育研究者反省其研究立场,重新思考研究的基本假说、命题、方法和论述范围,以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要么给予现代意义上的诠释,要么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不同教育流派和研究个体所产生的理论和方法论资源,审视研究者、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的经验系统,进而阐发出新的解释系统,形成当下最有价值的研究体系和规范。

其四,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关系规范。教育研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伦理活动,甚或是一种伦理规范下的技术活动。伦理与技术的结合确立了教育研究的关系性伦理,研究者严格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终极价值所赋予的职业道德水准,以提高个人道德状况为契机促进研究过程的公平正义。伦理意旨下的教育研究道德正义确立了研究者应“以平等的精神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每一个人自觉维护自己的平等权利,履行自己的平等义务。”平等正义的道德指向首先要求教育研究者应根据平等的精神处理各种教育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将教育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合作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等研究对象看成具有和自己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有着同样的价值和尊严。其次,教育研究者应具备移情的思维,不能将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客观”主体,应结合他者的文化处境和心理感受设计研究过程和选择研究方法,“要留意我们的行为,甚至也要关心我们的感受”。再次,具有一种契约的研究观念。教育研究者应明白自身的角色与责任,在推进研究进展的同时,有效保护尤其是作为未成年人的各种权益,并适时给予研究对象时间和经济上的尊重。最后,研究者应具备角色意识,审视自身的研究取向、方法设计的人文性、过程控制的程序性,以伦理原则变换不同场景中研究问题的角色期待。

教育研究者的专业角色决定了“他就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人。……服从于专业群体的伦理原则和成员标准,以及服务的一般目的”。研究者应对研究目的、限制条件、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实施计划等作出明确的交代,不仅为研究对象提供认识自身进行研究的各种利益与弊端,自己作出是否参与研究的判断,也为研究同行提供一种客观的认识该研究伦理性的研究材料,再现该研究的思维场,判断该研究的外部效度,并根据研究设计的资料收集计划与现实的资料收集审查所得出的推论或者结论,从内部效度层面审查教育研究蕴含的内在伦理价值。研究过程中,专业人员要面临多种角色冲突,有些专业人员本身就是从业者,有些专业人员以自我专业角色为基础将自我理解替代为对象理解,这种不自觉的伦理行为损害了“自愿”同意的伦理规范,没有在复杂的研究关系中厘清其角色定位。角色混乱的研究伦理失范有必要在复杂的研究关系中确立“诚实、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公平”的个人伦理原则、“公正无私、勤奋、责任心”的专业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的普世伦理原则。

三、教育研究伦理自觉的实现策略

(一)关怀伦理基准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

任何科学理论和方法均可以作为解释存在的可能性,但需对科学的傲慢及对信仰、自觉和习俗的主张进行限制,关注人性价值的道德性。也就是说,不能打着研究的幌子进行着“非人”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行为,而应该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审视解释客观实在的理论工具与方法,并尊重其他理论范式与方法对不确定性消除的价值。方法的伦理性也应体现为对同行研究的尊重和借鉴,坚持使用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展示的同行评议成为研究伦理自觉的必备条件,“以一种类似分析进程的方式向中立的同行们展现自己的研究,旨在探讨研究进程的各个方法,以免这些问题仍只是含混地隐藏在研究者的内心之中。”随着定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不断深化应用,定性研究中相当流行的反面案例分析等也应为修订和建构新的研究模式贡献方法论和方法技术上的作用,不断提升研究的效用性。同时,一些具体的诸如充实参考资料、成员自查、深描、可靠性审查、确定性审查、自省记录等新兴研究技术也应综合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整体与综合地考察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文化关照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促进研究结论的推论质量和研究适用性以及研究理论水平的提升。

“方法论训练是这样一种手段:将对信息的歪曲降到最少,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大相互理解的机会。”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及道德价值阐释了教育研究的强烈“目的性”,在尊重个体感受、观点、态度和其他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避免唯方法意义上教育研究的伦理失范。从研究系统上看,研究者应创建出一种专业信任气氛,营造参与者的利他主义感觉,使其“忠实”地展现其内在的真实想法,捕捉准确的研究信息。一旦开始研究任务,研究者应告知参与者有关研究的“真实”目的,实现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从研究的具体技术上看,有关定量研究中的诸如问卷或量表以及访谈等方法均应在语言选择、语言表述等方面深切关照不同研究对象的认知特性及行为特性,建构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之间的适应性,避免造成研究对象的“敌对性”参与和研究设计对研究对象的人性漠视;定性研究中诸如观察、访谈、文件分析等方法首先自审其伦理合法性,是否违反了价值伦理、规范伦理和技术伦理的内在规定,如儿童学习行为与交际行为记录时摄像机或录音机使用的限制等,还应对综合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与综合判断,避免投射性研究,进而得出偏见性结论,同时,一些辅的技术要求也应体现其中。

(二)培养教育研究主体的理性自觉

伦理基于理性上的自觉,遵循理性的感悟与律则。本体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体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人际交流和价值观的深层交流,体现为心理结构意义上的交流理性。交流理性一般具有交易理性和关系理性两大类型。交易理性主要关注研究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本来实现研究目的和控制研究过程,体现了交易效用的原则,往往透过经济利益建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研究合作关系,这也是西方常用的教育研究原则。而关系理性则更多体现为通过社会资本予以实现,研究费用主要体现为维护一定的群体关系而不断强化和深化研究资源的选择和研究对象的选择,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关系圈而获得研究对象的认可,这是东方教育研究的主要范式。我国的教育研究往往植根于研究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良好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研究范式,通过良好的关系资本获得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和深层次的价值表达,最终获得最符合科学法则的研究证据。从理性的发展上看,“在每一种文化里这两种类型的理性都存在”,西方教育研究并不排斥关系理性的存在,而东方教育研究也确实存在交易理性,只不过如何透过建立一种研究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交往关系而实现道德、伦理和义务的互动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理性选择。也就是说,我国的研究应充分尊重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关系理性基础上,合理探寻适当的关系理性,构建以本土心向为基础的、以关系理性作为核心机制的教育研究的交流理性,实现研究主体的理性自觉。

教育研究者既是专业研究者也是“普通的人”,这引发了研究者对于职业伦理原则与个人伦理原则的冲突而进行的伦理选择。作为“人”的教育研究者必然面对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学生等出现的违背日常生活中诸如教师对教育法的违反、学生校园暴力、教育行政人员不作为等个人伦理,挑战高于研究伦理的基本准则。针对这种伦理冲突,研究者应首先实现伦理意识自觉,遵循职业伦理,透过理性的研究结论促使更广泛意义上的个人伦理的解决。由此,研究者的理性自觉体现了一种对道义责任的思考,在完成研究任务的同时是否可以给予切实的帮助。对于特殊儿童和其他特殊研究对象而言,教育研究最根本的道义问题应首先考虑我们的研究基准,即是否应该去研究这些儿童,如对具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研究应坚持心灵上的相互尊重原则,旨在关注事实而非加剧其心理负担。其次,研究者应坚持尊重研究对象完整人格的伦理基调,不能为了研究需要不择手段挖掘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以致造成心理创伤。最后,研究者的道义责任体现为对研究对象的现实帮助,透过研究材料获得的研究结论从他者心灵解放的角度提供发展建议。深层次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应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在做研究和研究功能之间保持张力,以中庸理性统摄研究本体、“客观现实”与研究解释之间的伦理向度,展现“客观研究”的主体功能,形成更有价值的意义创造。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5

(1)选编了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农村初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选编》重点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教育以及创新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

(2)找到并用实践证明了初中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渠道,确立了德育教育活动化原则,为德育提供了一个以听、说、唱、读、写、动为教育形式的德育模式。在学校层面,由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具体领导、筹划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活动,并将通过教育活动实践证明的属于可行的内容编写成了校本教材――《农村初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手册》。课题组在以德育活动化原则的思想指导下,每学期都要在重要日子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3)帮助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德育的工作机制和新的科学的学校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负责德育工作,以教导室、共青团、政教处、学生会、班级为依托,以班主任、政史地课教为骨干的工作小组。同时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人人负责的局面。为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德育要求,学校每天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和歌曲,在每个重要日子都要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编主题手抄报比赛,定期举行体育比赛。

(4)通过德育课题研究,老师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增强,其师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大幅提高,造就了一批以音乐达人龙世明为代表的学校课题研究人才。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6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研究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学术界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教育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广大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从未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交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对他人、对社会道德评价过低,以及道德信心缺失就是这一裂变的重要体现。

国内研究道德问题的权威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伦理与道德研究所较为持久。北师大的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的研究工作,由前代人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批学者很早就有专门从事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后,由于一批有志学术与教育工作的中青年同仁继往开来的辛勤工作,北师大的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已经在伦理学原理、中西方伦理学史、道德社会学、道德教育理论、教育伦理学、教师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方向积累了丰厚的学养,在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科技伦理学和公共事务伦理学的研究方面也正在形成教学与研究的平台。但是,该机构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侧重于道德与伦理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依托悠久的文化传统,从陶行知、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活教育”的思想到吴贻芳先生的“厚生”思想绵延影响,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研究所的学术研究重点:(1)把握时代精神,研究当代道德教育问题;(2)植根本土文化,探寻中国道德教育路向;(3)回归生活世界,创建生活道德教育理论;(4)培育道德人格,提升社会伦理道德精神。这些成果是今天进行道德问题研究不可多得的材料。但是,其有针对性的应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心缺失的研究并不多见。

伴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转型,网络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引发社会思想、道德、法律及体制和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大潮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虽说主流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诸如功利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德育是良好道德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大学德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学德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成为大学德育的指导思想。专家学者对大学生道德研究的重视,产出了大量成果。当前这些研究是本论文撰写的基础和起点。国内理论界围绕大学生道德问题,针对以下六个方面的焦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关于当前大学生道德的现状;关于大学生道德的发展趋势;关于大学生道德的存在问题;关于大学生道德的德育思路;关于大学生德育的具体措施研究。对于大学生道德信心培育机制方面的研究,我国学术界涉及的并不多。广州大学的唐卫红,罗明星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曾经发表过《道德信心优先性与培植方法探讨》,这对本项目进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没有涉及到大学生,所以没有建立具体的培植对象。因此,对这一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也为我们的下一步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道德信心培育研究意义

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正在加速进行,各种西方腐朽思潮、价值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更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新时期下,了解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转型,网络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引发社会思想、道德、法律及体制和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信心的影响不容忽视,大学生个体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评价呈明显下降趋势,由此当代大学生道德信心缺失现象严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社会文化的排头兵。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多万,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如果道德认知主体对既有的道德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评价普遍怀疑、否定和破坏,道德信心缺失,就很难做出知行统一的选择。

当大家对社会道德普遍丧失信心的时候,恰恰是价值观重建的时候。社会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年轻人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道德转型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道德主体参与社会新道德的建构。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生正处在从传统的“边缘人”现代社会的“参与人”过渡的时段,逐步具有一种主体性的要求。因此,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对大学生道德信心的培育的研究是当前道德问题研究的重点。旨在重塑当代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道德评价的信心,营造良好道德氛围,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 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杨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 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一一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7

3.幼儿德育教育探索

4.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5.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

6.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8.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10.略论班级的人性化管理

11.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

12.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

13.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4.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

15.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16.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17.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8.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9.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

20.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21.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2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23.浅析班级的民主管理

24.论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25.浅析农村未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极对策

26.网络与未成年人的成长

27.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与研究

28.论家庭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9.关于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建设的思考

30.农村小学政治思想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31.中心学校管理体制下的校长工作初探

32.面对市场经济的中学德育思考

33.浅谈山区中学生流失的原因

34.农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析

35.浅谈教师人格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36.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培养学生能力

37.浅谈中小学思想道德的实施

38.浅谈社会因素对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性

39.谈谈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40.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41.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42.浅谈中学生的道德法制观

43.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与创新初探

4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问题的思考

45.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6.浅析劳动教育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养

47.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48.影响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障碍及对策

49.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不和谐因素探析

50.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

51.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学思想教育的思考

52.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求与实践差距

53.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探析

54.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影响研究

55.中国传统道德的现实价值

56.中国传统人生理论的现代意义

57.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与当前学校德育的关系

58.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59.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61.传统义利之辨与两个文明建设

62.“文质彬彬”与现代青年

63.“内圣外王”思想内涵的现代观

64.君子模型与现代人才特质

65.传统“安身立命”思想研究

66.中国传统诚信理念的内涵及启示

67.孝道与当代青年

68.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创新

69.试析新时期下家庭伦理道德中出现的问题

70.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71.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及其应对

72.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的特点及对策研

73.试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74.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75.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77.大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78.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79.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80.网络化趋势下小学德育研究

81.各国德育之比较研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研究)

82.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83.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

84.浅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

85.试析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86.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能路向

87.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未来:文化一元化,还是文化多元化?

88.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89.经济全球化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

90.“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久发展

91.“中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92.老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93.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94.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观

95.儒家人才观及现代意义

96.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97.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98.论人的全面发展

99.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100.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01.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102.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103.论行政领导的创新能力

104.试论国家公务员的形象重塑

105.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06.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107.中国古代和谐观的文化阐释

108.“以德治国”之思想源流

109.中国古代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110.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追问

111.德育的现代性建设初探

112.学校德育应注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113.道德教育(或德育理论)如何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114.社会公正(或正义)——现代中国社会伦理秩序建构的基础

115.基督教伦理对中国伦理重建的启迪

116.对全球化伦理理论来源的认识

117.论德治对市场经济的支持

118.浅论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

119.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树立“民本”思想

120.论实用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121.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122.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123.试论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124.从流行歌曲看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价值观变迁

1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126.从民主与经济文化的关系看我国的政治

127.新时期政治辅导员的角色要求

128.浅谈毛泽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29.论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30.对个体私营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

131.浅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德治”与“法治”

132.当代村民自治与思想政治教育

133.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及其启示

134.素质教育理论及大学素质教育问题

135.从德行到德性——道德有效性分析

136.以德治国是中国道德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137.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思路

138.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39.从普遍责任意识到青年责任意识的培养

140.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41.从大学生网络危机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42.浅析当前的信用危机

143.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144.简论冯友兰的四种人生境界

145.浅论科学观教育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46.科技的负面效应及相关社会思潮考察

147.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148.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49.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管理的楔合研究

150.论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51.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与对策

152.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与创新研究

153.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54.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论

155.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

156.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理论与实践研究

157.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

158.网络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159.现代科技与精神文明

160.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管理问题研究

161.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

162.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

163.试论调节利益冲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164.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

165.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

166.关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系统思考

16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思考

168.构建现代中国人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

169.现阶段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思考

170.关于企业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71.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机制研究

172.论新时期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

173.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174.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

175.论物质利益原则及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176.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177.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

178.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179.思想政治工作激励研究

180.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181.新时期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82.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

18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接受

184.论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185.赛博空间与思想政治工作

186.新世纪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对策

187.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88.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探析

189.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发展及其思考

190.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失业下岗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191.新时期网络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92.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学视域

19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194.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研究

195.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探究

196.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

197.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

198.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创造力的培养

199.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

200.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初探

201.试论美国进口影片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20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隐性教育法研究

20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论

207.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8.论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功能发挥

209.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10.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211.新形势下坚持灌输教育的依据及实现途径的探讨

212.论邓小平对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213.论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

214.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215.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216.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对待人的需要研究

217.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218.论渗透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19.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0.网络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

22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22.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研究

223.论创建社区环境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

224.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

225.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226.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角色心理的社会价值

227.关于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

228.中西道德教育比较

229.论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

230.中日当代道德教育比较

231.韩国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232.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

233.儒家心性修养论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2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35.试论商业个体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

2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237.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要与现代公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构

238.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239.东西方传统道德的近现代转型特色与启示

240.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同理想

241.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一对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理性思考

2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43.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44.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

24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

246.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设探索

247.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研究

248.转型期中国城市公民文化建设研究

249.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250.网络道德:问题与出路

251.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

252.当前我国婚姻现状分析及其道德建设

253.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的途径及价值评价

254.敬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研究

255.关于现阶段加强和改善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

256.城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实证研究

257.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

258.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导向

259.道德教育与人生自由简论

260.论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

261.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

262.论市场经济领域内的道德建设——李嘉图经济伦理思想谈起

263.论道德信仰与重建

264.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

2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

26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267.网络时代道德问题的分析与建设

268.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

269.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境及和重塑

270.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社会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271.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

272.“以德治国”视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273.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74.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灵魂

275.试论社会公正与以德化民

276.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277.论WTO框架下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278.我国竞争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279.论反不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

280.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

28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282.论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

283.婚姻的伦理本质

284.论婚姻家庭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

285.论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

286.论我国婚姻法的伦理精神

287.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288.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选择

289.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评价

290.监护制度研究

291.对缺席判决离婚问题的研究

292.精神病人在离婚案件中的诉讼地位问题研究

293.论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294.人口老龄化的立法思考

295.论家庭暴力中的"冷暴力"

296.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婚姻家庭制度

297.与婚姻关系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介定

298.论违反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

299.论夫妻共同财产

300.论离婚损害赔偿

301.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302.女权主义与婚姻家庭立法

303.婚姻仪式的价值研究

304.夫妻间的相互债权债务关系问题研究

305.论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306.正确行使公民的自由与权利

307.试论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08.试论行政强制措施

309.试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特色

310.试论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

31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312.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313.判例与中国法制建设

314.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

315.论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与职能

316.论民法中的推定制度

317.试论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

318.论国际经济法制及其发展方向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8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研究检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解读,不能脱离对其自身思想渊源与观念流变的历史梳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具有何种思想特质与理论品格,其学科内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纵观近2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多重面向的,呈现为“问题意识”统领下的“对象层面”探索、“应用取向”主导下的“功能价值”研究和“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可对话性”机制。在此,基于对国内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文本诠释,概括为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规律趋势说”,强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张力,旨在综合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与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比较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着力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3]。这种研究取向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人类德育实践的现象性描述,还有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性探索;不仅要弄清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而且要深入探讨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我国学科建设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而通过多元文化互动丰富并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二是“经验借鉴说”,凸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价值,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相关学科提供其他国家的比较经验,使这些学科具有全球视野,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启示。有学者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比较研究不只在客观上促成了国外道德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它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实现和思想功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在比较中拓展视野、发现问题、切准规律、服务现实”[5]。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准确把握人类思想道德实践的经验规律基础上,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观念示范和方法参照。三是“视野开拓说”,超越“古今”、“中外”、“我他”等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中,传递价值观念,彼此互动交互理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世界上不同时期、地域和国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探讨在文化多元条件下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之间的“对话”机制。有学者提出,“比较德育是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德育进行比较研究”[6]。全球化的时空压缩效应,能够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来自早发现代性国家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经验,成为唤醒中国现代性文化自觉的推动力量。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方法论取向的思想观点,以期通过反思性重构而相互学习,为协同合作解决时代性和人类性的意义危机、传统失落、个体疏离以及人际冷漠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出建设性贡献。上述关于学科性质的回顾与反思,显明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致思路向,再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向,呈现为从“知识引介”到“经验借鉴”再到“时空在场”的研究意识转换,彰显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与理论自觉,以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观念与现实关切。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努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建构应积极转换思维,在视域融合中寻求多元价值理念的深层认同,确立新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思考

正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如何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同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法性的论争到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探求;从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尊崇到当代多元文化样态的共生;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读到对西方道德理论的阐释,形成了欣欣向荣、成果卓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景观。面对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理论境遇,如何确立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思想自我,运用自身的思考与智慧,比较、确证并践履有益于中华民族时展和伟大复兴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转换与范式创新。

(一)明晰“实践性建构”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生产、传播和践履为内容,追求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价值旨归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思想启蒙、政治教化和人格培育的精神价值。政治教化与价值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研究主题,承担着激发道德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理想人格,维系社会整合的功能。“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提升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实践化和大众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目的性诉求与现实性诉求之间的彼此融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场域是由多元文化主体交互作用的实践逻辑,是思想情感、道德体验和历史经验的统合。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政治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形塑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域不再是孤立和封闭的,是共识性理解在实践中进行的交流,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他者与自我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使对象世界按照共同体的理想重新安排,成为属人的存在方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视域,它的提出传达了一种新的观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外部世界的中立知识,而是对人在世生存的价值关怀,是内生于人的整个社会化进程之中的。在工具理性为世界祛魅的后形而上学时代,人类共同遭遇着“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资本逻辑宰制下“物的体系”对人的本真价值的压抑;社会成员的心理与行为的单向度;精神上的自我放逐与自我矮化,以及普遍充斥着的“侈谈理想、拒绝崇高”等成为时代的精神症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7]。当代中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紧密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时代命题,吸收借鉴他者的有益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诠释与行为示范。依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品格,着力探索不离伦常日用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化生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日常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秉持“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

多元现代性境遇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免会涉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社会责任与个体权利、视域融合与学科边界等两难选择。尽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智识倾向中,但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和思想主题却不能彼此代替、相互移植。每个真正的思想主体只能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去反思和解决自身所处时代的真实问题,以民族性的方式实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类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建设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8]。在这一根本价值立场的主导下,需要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确立研究立场上的“思想自我”,以主体性的价值关切、全球性的理论视野,形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国范式。此种“思想自我”不是狭隘的民粹观念,而是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以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信念、信仰和追求的价值属性。“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主要包含以下思想要义:第一,研究的主体性,明确比较研究的根本要旨在于创新当代中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而非某种外国理论在中国的复制与传播;第二,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汲取可借鉴性的域外经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本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观念创新与理论提升,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融契;第三,研究的针对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性的研究更是创造性的实践,应当为社会成员确立某种行为规范,为解决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实效性对策。坚守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自我”,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选取上更加注重本土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同时也要确立起对研究方式本身的理论自觉。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的价值正在于形成了一套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态度和研究方式,并在研究中力图避免陷入“普世主义”的思想误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外国政治学说和道德理论时,应自觉摒弃“价值无涉”的“中立说”和“中体西用”的“独断论”这两种研究路径,客观地审视其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动因,历史地理解其提出的时代语境和思想价值,避免研究中的泛意识形态化的教条主义、唯学院化的抽象主义和趋世俗化的功用主义,抱持“建设性”的批判精神,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9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决定了他们对医学事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对医患关系的正确理解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临床科研和诊疗等技能如何造福民众。因此,探讨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临床医学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地域分布、学校特点和学科类型等为基础,选取国内10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高校和医学类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3168份,回收有效问卷30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9%。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1理性认识欠缺从概念认知和内化的层面看,有超过50%的研究生不能准确表述“三个倡导”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具体内容,其中6%的研究生甚至不知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42%的研究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代表着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很多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缺乏深刻认识,不了解其真正内涵。1.2情感认同不足从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情感来看,研究生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非常认同”和“认同”观点者分别占58%和38%,但仍有不到10%的学生在情感上持保守甚至消极态度。在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有4%的学生崇尚个人主义且从情感上排斥集体主义;约有4%的学生对“医疗服务态度问题”等表示“无所谓”。这表明,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仍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缺位,他们还不能从情感角度出发对周围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辨别。1.3信念意志动摇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操守意志来看,大部分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坚定信念,对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也有着执着追求,但仍有9%的研究生信念不够坚定,无法正确处理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与个人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对个人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看得较重;有1%的学生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用表示怀疑,认为其过于注重“形式”;约有3%的研究生对“请客、送红包”表示“可以理解”;有6%的研究生对个人诚信和社会公平正义持“无所谓”或“不关心”态度。

2加强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2.1摆脱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当前国际和国内局势总体安定,但是以某些大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演变却从未停歇,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这种渗透和演变更成为它们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未得到极大丰富和满足的情况下,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因此也更容易被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不良思潮干扰和影响。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无论是在校科研抑或临床实践都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既是筑牢研究生精神防线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觉远离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良思潮的重要途径。

2.2转变传统单一滞后的德育模式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为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时间更短),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临床科室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或临床科学实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课程学习期间,很多医学高校普遍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有的高校则只是通过校内网络宣传、张贴标语等,缺少理论讲解,更无其他教育手段。研究生进入“规培”或临床实践阶段后,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相关思想政治学习;学校和导师也更看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技能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缺少了依托。

2.3守好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学历教育的最后阶段,理论授课结束后,临床医学研究生将进入医院临床医疗岗位,与患者直接接触。与专业技术水平相比,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决定他们事业的成败和患者的安危。在医学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高校应更加重视德育,这既是对前期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某些思想“跑偏”的学生所做的最后弥补和修正,为研究生未来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和引导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是此阶段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也是研究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更关系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3加强认同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融入医学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实践,促使其内在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形成。

3.1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

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始终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及时清除影响高校舆论安全的障碍,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1]。可组织校内外权威专家大力开展揭露和批判错误舆论思潮的活动,通过广泛、权威的舆论宣传帮助研究生及时认清形势、辨别是非,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坚定人生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由高校、院系(或部门)、学科、导师、研究生等组成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文化生态圈,确保研究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都可以接受这类文化的熏陶并接受道德水平的评价和考核。

3.2丰富教育形式,提高理性认知

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细化为契合研究生科研、临床和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构成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教育内容,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研究生的距离;应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应主动链接现代信息媒体优质资源,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在研究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格来感召和激励研究生;还应建立起政治过关、理论过硬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梯队,其中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也要有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科研学习和临床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研究生对美好人生价值的追求。

3.3关注学生需求,融入情感体验

高校应重视研究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关注其内心困惑,了解其成长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特别要关心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临床实践的研究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在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配合开展实践教育,引导研究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外化于行。

德育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例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改革始终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课改”一词几乎成了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作为职业教育的德育课的课改更是成为广为瞩目的焦点话题。理论界、相关部门和德育课程教学一线教师对德育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对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起了极大的作用。

教育部、等六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明确指出:“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学情的新变化,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为了充分贯彻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新的教学过程、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制订新的评价模式,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对中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与失衡进行分析和研究。

经济全球化在开放环境与市场机制作用下迅猛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碰撞。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交流,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我国遵循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统一的规律,始终坚持文明建设战略协调――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面向世界与社会的舞台和发展机遇。然而,市场机制的强大作用使一些社会主体与个体价值取向失衡:物本价值、神本价值取向扩展,人本价值(或人文、道德价值)缺失――向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性、有效性提出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体制的双重作用下,中职学生的主体性明显增强,这对个体提高竞争力、创造性以及发展民主,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但也有一些学生个体化倾向明显,与父母、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责任关系)淡漠,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缺乏对象性思考与实践,陷于个人圈子,极少数不能自拔者产生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责任感的丧失。

为此,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开放时代,全球化与民族化既分化又整合的发展趋势,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把中职学生放在开放性、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教育,立足民族,面向世界,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全球化和民族化竟相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二者在某些领域和层面上的矛盾与冲突。为了正确把握二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研究面向世界和立足民族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和发展主旋律教育,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现代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尊重人类的多种文明成果和形式,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但是,在信息社会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仅主张多样性而不坚持主导性就容易迷失方向,一些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信念教育跟不上时展的需要造成的。

一些中职学生迷茫困惑,不是知识和物质诉求,而是精神诉求。其表现是在复杂性环境中不知所向,在多样化状况下不知所选,在多变性条件下不知所解。其实质是一些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和稳定,对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还未完全接受。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把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作为新的教育原则,并以这个原则为指导,发展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引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并使一部分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既要吸取过去只讲主导性,排斥多样性的教训,也要防止只讲多样性,忽视主导性的倾向,学科建设要在坚持社会主义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在发展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主导性。

多元文化背景也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既给个体提供学习、研究的有利条件,也造成巨大学习、运用、创造压力,忽视道德、情感压抑、信息异化有所扩展――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大量问题是帮助师生强化价值理性,发展思想道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育教学在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其他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重视多元背景下中职学生价值取向在德育问题上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向与方式――兼谈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高[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05)

[3]罗建平,张维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依据[J].思想教育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