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7 17:05:47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1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学生情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被尊重,其情感被激发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听得专心,说得由心,读得用心,写得贴心的特点,并且这一学习过程会让他们经久回味,难以忘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艺术性描述、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等等。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注重课堂语言表达,挖掘文本情感之美,通过音乐让学生沉浸于文本营造的氛围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内心情感的迸发,引起共鸣;通过回顾自身生活经历来唤醒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来拉近作者和学生的心灵上的距离。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充满激情,深入挖掘体悟并且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师生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三、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四、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首先学生必须成为自主学习者,学生只有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才能拨开人云亦云的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就会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提问,善于自己提问,在思考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经过思考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自主钻研的表现,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信号。总之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溅创新的火花。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这是他开始自主学习的开始,这时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之中去,如有学生提出独到有新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筛选,组织讨论,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将大大锻炼学生动脑筋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五、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每四个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者,一名发言者、一名补充者。讨论时,各个成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组长全面负责;纪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参与做准备,那么一来,学生就能慢慢地在合作参与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教师要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创设合作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里所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就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但我们目前的课堂主要还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的惟一关系,实际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情境,如学生共同设置学习目标,互相引导、独立思考、交流后解决问题过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能围绕主题、深入独立思考、引经据典、踊跃发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调查的结果越来越明显的表明,尽管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历社会的状况仍没有改变,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多元化的娱乐形式,造成青少年儿童的体力活动严重不足,许多身体素质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尤其耐力指标持续走低。此外,青少年中由于不良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营养不均衡者明显增加,“肥胖”者日益增多。面对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现状,增强该人群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容稍怠的迫切任务。学校体育教育在阻止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中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必须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中,主要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同时教学中过多地重视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对教师依赖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中小学阶段,体育无法像其它学科一样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也无法像对待其它学科一样利用课外的时间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育缺少了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仅仅依靠体育课有限的教学时间,是无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标的,这也是造成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大学体育是联系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纽带和桥梁,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育的主体,促使大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主动地进行体育认知和体育实践活动。使其在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潜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身心素质。

一、唤醒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意识

意识与能力是自主学习的两大重要元素。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空中楼阁。为了唤醒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意识,在新生入学起就向学生阐明进行体育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消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告诉学生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身体练习才能学会,虽然教师的“教”在体育学习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要靠学生自主的“学”。同时,注意平衡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的程度,因为过多的指导会扼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完全地放任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低效率。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体育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目标

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因素,受不同动机的驱使,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态度也各不相同。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分清主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在开展自主学习的初期,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体育运动水平,给优生布置较难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设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对于差生则要根据他们运动能力确立自己容易实现的近期学习目标。采用这种方法能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把考试成绩和最初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是最容易实现的近期学习目标导致更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加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自觉能力的培养。在开展体育自主学习之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学校、班级、社会、家庭等等)、自身的需求以及学习的条件等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确立体育自主学习的目标,从而产生有效的学习动机,并将此动机转化为支撑自主学习全过程的动力。。

(二)自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主客观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贯穿自主学习全过程的体育学习计划(课时计划、阶段计划),选择并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请教老师、网上学习、媒体资源学习等),并按照这个计划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调节,直至达到学习目标。

(三)自控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条件或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技术难度过大、学习条件受限、考核成绩不理想等),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分散或学习兴趣的降低,进而造成学习行为的紊乱。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自控的能力,当外界的某些因素对自己的学习形成干扰和影响时,要善于分析原因及后果,控制学习的方向和节奏,努力端正心态,克服不利影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习重新回到原定计划的轨道上来。

(四)自励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学生除了要随时注意坚定目标、端正心态,还必须经常地、主动地通过与外界(学校、教师、同学等)的交互和反馈来寻求并获取有利于自己的良性刺激(如肯定、表扬、好评等)以激励自己的学习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从而形成“学习——良性刺激——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自评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者大部分时间处于个体的、非实时交互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得不到外界的及时评价。因此,学生必须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如和教师交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进行教学比赛等,获得一定的参照系,以此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评估,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和节奏,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自主学习反映了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发展趋势和理念,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者个性特点、个体需求和主观能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更好地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并使其掌握一两项体育锻炼手段”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闻先涛, 於振朋.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03)

[2]张勉行.关于体育创新教育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2).

[3] 张宏成, 王政, 王红福. 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影响因素与推进策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4] 韩军梅.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08,(0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自学能力是指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它包括确定制定学习计划、科技文献检索、搜集资料、独立阅读文献、书写学习笔记等自学环节的驾驭能力,并以此达到无师自通的彼岸。在大学这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中,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学习,增强依靠自身力量获取知识的信心。学生在大学校园中的时间有限,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所学的知识更是有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1培养学生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集中很强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开阔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指导学生自动去认识专业领域的知识,激发对专业方向的热爱,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自己潜意识的指导下,自主地去学习。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具有最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教师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积极的学习情趣,使学生满怀激情的自主探索。

2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预习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出对知识的质疑,带着疑问,去探索新的突破点,有所新知,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课堂授课的压力,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信心,把预习作为培养自学能力的的第一环节,通过预习初步地把书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体现以学为本的思想。

3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利用学习资源

作为一个蓬勃向上的大学生,把握住机会,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条件,拥有不断进取的心态。大学里的学习,不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量体裁衣,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广泛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学习渠道,索取自己喜欢的知识,博览群书,自主探索新的领域,或者是从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扩宽信息来源和储存量,不断提升自我。

4营造学习氛围,传授自学方法

课堂上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去,积极大胆地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讲究教学的民主,学生在课堂上答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教师无法直接交给学生自学能力,但可以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启迪,灵活运用。

5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

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展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通过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帮助,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而且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交流还能够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能够提出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从而提高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6让学生走向讲台,教学角色互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听的方式,对于某些知识点,难度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讲课的准备,抽出时间让学生讲一段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还可以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潜能力,要把学生变为实践者,把课堂教给他们,是指变成组织者、实践者,新式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表现得更加亲近,听课积极性明显上升,学生讲课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

7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战略目标的实施,各种形式的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也正在校园内、外红红火火地展开,这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为大学生创造了锻炼自己,培养自学能力的机会。可以说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不耽误正常课业的学习情况下,教师应当多鼓励,发动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培养自己。

8把自学空间纳入隐形课堂体系

把自学能力培养定位于学校的隐性课程,能真正体现其在课程目标中的地位,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成为教师教学中有意识的行为,从而推动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隐性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学校来讲则要有意识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逐步增加学生自学在教与学关系中的分量。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主导下,伴随着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而逐步构建起来。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4

现代教育目标愈来愈倾向于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未来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必须接受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就要求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自1981年Holec著作的《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出版后,我国外语界开始关注学习者自主性的问题。很多教育专家和教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仅使“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而且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最早是由Henri Holec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诸多成果。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各自的定义。最早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Holec将自主学习解释为一个人“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Holec,1981),包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决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进度和学习方法,自己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Dickinson则把自主性看作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Dickinson,1993)。Little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进行客观评判性反思的能力,一种作出决策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因此他认为不能把自主学习看成是新的教学方法而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更具体地说,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和方法,并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的能力(Little,1991)。Littlewood定义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Littlewood,1999)。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凭借内在激发的动机组织学习,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负责,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化的一种学习模式。其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1)个性化。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策略有很好的了解,学习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确定时间、地点等,是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模式;2)自觉性。自主学习者对手头的学习任务采取积极的态度,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学习者是主体,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力作用下的被动学习;3)自主学习者愿意冒险,即不惜一切代价用目的语进行交际;4)自主学习者既注重形式,又注重内容,即对准确性和贴切性予以同等的关注;5)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自己负责管理学习的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可以概括为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日语学习能力低下的表现

1.大学生对日语学习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大学本科日语学习者,大都是进入大学后才学习日语的。在中学的外语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基本上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些学生刚从中学跨入高校,对大学学习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对老师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盲目性。

2.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不明确。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有些大学生是由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各种原因被迫选择学习日语的,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学习日语;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日语,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因此这些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刻苦,意志薄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3.自学能力差。

许多学生缺乏阅读教科书及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不读书、不会读书,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课前不做充分的预习和阅读,上课时往往抓不到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教师授课时会指出重点内容,但是由于课前没有预习,学生吸收和理解知识的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会越听越糊涂,一节课听下来,经常似懂非懂。这样听得越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越重。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难点不能理解的话,就会影响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对日语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对日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更不可能设定日语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而主动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研究、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让学生“想学”和“会学”。从教学方面看,要想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重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能力

1.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起组织、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日语学习的特点,例如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鼓励学生课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等。同时还可以是以老师做示范的形式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学与大学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个体。使他们尽快改变原有的被动式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创建一个好的开端。

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学”日语。

有些学生日语学得很糟,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没有学习日语意愿的话,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而对教师来说,找出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

激励学生的动机主要有两条: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学生对成功、自尊的愿望等;其次是教师所教的内容对学生要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教教材对学生不适宜,就会降低、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拉克提出了激励学生动机的建议: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保持教学进度;养成学生乐于接受事物的情绪;培养学生有助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尽量运用强化理论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好榜样[2]。总之,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能够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培养学生“会学”日语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教师的作用也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应以培养学习者自给自足的能力为目标[3]。日语学习不是短期行为,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除了要有好的学习动机外,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坚持学习的意志和毅力。具体措施如下:

(1)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进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有计划、适时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日语学习方法。如:怎样阅读教科书――阅读的要求和步骤;怎样记忆日语词汇――日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介绍;怎样灵活运用日语基础知识与交际等[4]。并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课堂教学融入学习方法。日语学习和其它学科学习一样,需要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学过程既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训练。如在研究学生学法的基础上设计教法,上课指导学法,教学中融入学法,预习、复习辅以学法,练习讲评运用学法等[5]。总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穿学法指导,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这些学法的机会。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法的运用和体验中学会学习,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求学生反思学习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的时候,教师应要求他们同时检查学法、评价学法,反思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是否得法、学法是否有效,应怎样加以改进。通过学生对自身学习方法策略作出的有益的反思和考察,实现自我反馈。

(4)要求学生学会研究、创新和利用网络。21世纪是网络时代,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寻求解决等。这也能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做到“想学”、“会学”,以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摒弃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应付考试的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范小田,吴慧华.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9.

[3]刘鸿雁.浅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15-02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it is definitely true in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ut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some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needs urgently cultivating and promoting.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automous-learning and puts foreward some problems in English learning, then suggests som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utomous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Cultivation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性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Independent Learning/Learner-Controlled Instruction/Self-Planning Learning)被广泛关注。事实上,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Dickinson:1995),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Littlewood:1996)。所谓愿望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动机和信心;所谓能力指既能为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又能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自主学习本身是设计和管理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Holec,1985:173~190)。Benson(1997:25)把语言学习的自主性概括为“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的心理动能,对自己学习内容控制的能力”。Lightbown和Spada(2002:51)就语言学结了几大类因素:动力、能力、个性智力和学习者的偏好。这些因素很大部分在于学习者自身。一旦学习者开始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则被称为自主性学习者(autonomous learners)或自我引导型学习者(self-directed learners)。Dickinson(1993)认为自主学习者的特征是: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外语学习更是如此。从单词的准确发音到词汇量的不断扩大,从磕巴地跟读单词句子到有效地阅读文章书籍,从理解词法、句法到篇章组织能力的提高,任何一步都需要学习者自觉、主动、持久、渐进的学习行为方式。任何人知识才干的增长也与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成正比。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飞跃除了竞争的压力外,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当今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尤其是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2007年10月,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在我们随机抽取的120份大二学生中,每周的英语课下自主学习时间分别是:31.6%在8小时以上;28.3%在5~6小时;36.7%低于3小时。可以说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达到每周不低于8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在自主学习内容中的听力内容部分,49%的学生几乎没听过;39%的学生每周听1~2小时;12%的学生经常听。对于自主学习部分的预习和复习,只有20%的学生能按老师要求做到。调查结果充分证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是他们大学期间英语水平出现倒退、听力一直为各种考试的最薄弱环节的直接原因。

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未来需要的是会学习的、终生学习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只有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在人生不同阶段都汲取自己所需的各方面知识营养,主动取长补短,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大学时期是人生的转折期,是为不久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培养能力、赢得机遇的准备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将来的深造和进步息息相关。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更与学生大学时期顺利通过英语各种级别考试、研究生考试、培养和提高外语实际交际能力等直接相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这一纲要对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教师的良好引导、丰富的学习内容及宽泛的学习实践空间、教师的有效监督等方面着手。

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语言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真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要放在如何引导主体参与学习上。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先导,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外语学习的兴趣,端正其学习动机和态度,使学生想学、愿学,以至于会学、善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不仅要从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内因如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语言学习焦虑等方面努力,还应从影响外语学习的外部因素如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灵活与有效性以及可供学生享用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上多下功夫。

二、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

“施教之功,贵在授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角色已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授鱼”转变为“授渔”,教的功能已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学习,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展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学目标。

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不但注重自身如何有效教,更注重如何让学生自主、高效,轻松、自愿地学。当学生掌握了迅速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效阅读不同难度、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的方法,恰当构思和充实文章的写作方法时,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武器,成为其主动进取的动力,从而学习才会变成一种探索新知识的享受,一种终生坚持的习惯。

三、要不断丰富自主学习内容,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自身对外语学习很茫然。除了不会学,他们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哪是重点,可以在哪里找到学习资源。其实,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分课内和课外。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主动配合老师参与教学活动,把老师提出的要求当作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能理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心,确实把握老师的教学重点和方法,主动在自身学习中加以应用,举一反三。课外的自主学习包括:主动积极地预习新课,复习巩固已学内容,消化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寻找总结教材中的语言点,选择恰当的参考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因特网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独立完成课下练习并理解练习目的,主动参与同伴间、师生间的现实语言交际和利用网络的虚拟语言交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与进展进行阶段性评估,有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学习方式上要体现疑问、讨论、合作、交流等多重性。

国际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给英语教学大大拓宽了自主学习空间。网络英语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生动性为外语学习带来了众多便利。英语教学中牵涉到的英美文化、科技知识、人物介绍、历史事件等资料都可以在无数连接中获取,进行实践锻炼的人机对话、同学交流、师生交流、网友交流均可在网上进行。外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外语自主学习内容和自主学习空间离不开老师的点拨与指导。除了教材有限的教学内容和课堂可用的外语学习空间,外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把寻找的课外资源包括与主题相关的有用材料及网站要适时提供给学生去利用。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学习,除了有限的课堂语言实践参与活动,学生应积极参加到虚拟和现实中的语言实践中去,如运用英语打电话、定计划、讲故事、写信、写日记、交网友,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写作大赛、英语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要有效地利用同学资源(同桌、同伴、室友、校友间的互帮互学和学习资料的共享)、教师资源(各任课教师的学法、教法指导)、图书资源、英语电视节目、互联网上的国内国际资源(报纸、杂志、新闻、博客、聊天、外语学习网站和学习社区)等。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所提供的便利条件下,无论人文学习资源,还是电子学习资源,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当代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无限的优越条件。

四、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检查监督机制

尽管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但在心理、情感、意志力、自控能力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外语教师不仅要适量布置外语自主学习内容,建议可共享用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而不能布置任务后放羊式地不管不问。当然检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课堂提问预习任务,抽查作业或同学互改作业,听力内容可以直接在课堂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甚至有些检查可以在线或邮件进行。以英语写作为例,布置的写作内容首先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有话可说,绝对不能有完全相同的内容。可以抽查一部分,网上提交一部分,互改一部分,每次的错误、优点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学生,等级结果每次都记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大大避免了互相抄袭凑合的现象。显然,这种方法既是教学效果评估的手段,也是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可以保证学生形成学习自觉性,同时也是对于踏实、认真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给予的公平肯定。当然,这些工作很辛苦,但没有教师的辛苦是不能换来学生的进步的。采用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把自主学习形成一种习惯时,教师的负担就减轻了,教育学生的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部分。

外语自主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管理自我学习的一种能力。对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谓“授人以渔”,真正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终身受益,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中外多种语言学习理论,需要语言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Benson.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learner autonomy.” In P. Benson and P. Voller(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1997

2 Dickinson, L.& A.wenden.(eds)Special issue on autonomy. System 23(2),1995

3 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Pergamon Press: Oxford,1985

4 Lightbown, P.M.and Spada, N.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2

5 Littlewood, W. Autonomy in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in the Asian Context,1996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6

作者简介:魏春明(1977-),女,内蒙古呼盟人,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星海(1977-),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3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变得愈加重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自身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和发展的过程。[1]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等都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高校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由学习活动向职业劳动过渡、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2]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如果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动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近期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是大有裨益的。[3]鉴于此,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正在逐步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培养模式,但是与强大的社会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大学之前的各阶段教育中,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单纯从简单记忆和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社会就业后,学生们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们具有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身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被动的记忆和模仿能力上升为主动的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1.总体思路

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整合与构建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使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同时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掌握新的技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把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增强自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方法步骤

(1)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2)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制定详细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3)以参研教师所教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等)为背景,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在授课方法上,教师多讲思路、方法、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宽广性,帮助学生理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按照工程习惯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在课后,以培养复习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作为重点突破口,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多做总结,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提交。对非常优秀的学生作业作品进行课堂展示或者展板展示。

(4)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如问题推进式、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等。

(5)适当增加课后习题。现有教科书中的课后习题往往都是封闭题型,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从趣味性出发,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多元性、挑战性、联系工程实际的原则,自行编制了开放性作业题目、实践性作业题目和研究性作业题目,并形成了习题集。

(6)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跟随教师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主要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分为课上教学内容和课外内容两部分,以课外教学内容改革为主,课上教学内容改革为辅。

(1)在授课内容上,注重与本行业的国际先进技术相衔接,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先进的科学研究、施工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工程应用信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避免读死书的现象;鼓励学生在课后多交流学习心得,使他们感受到自学的乐趣和知识的力量。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技术规范意识的培养,把技术规范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我国在2010年颁布了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并分别在2011年7月和2010年12月实施。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对现在所用教材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修改,以适应新规范的要求;其次要在授课过程中,逐步交代新规范修订的理念和全球背景,教给学生们查阅规范的方法以及认识现行规范规定的术语、符号、构造规定和构件的计算方法等等。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多、教授难度大,既有理论推导、试验研究,同时又与规范和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4]鉴于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习题教学,即将开放题、[5]实践题等比较新颖的题型引入到课堂中,这既符合课程特点又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适当增加工程实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比重,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将重点放在课外教学上。对于实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在课外布置实际工程的教学案例,要求学生上期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并通过与同学们讨论等方法和途径来学习。对于比较抽象的、非教学重点的内容,留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自己去学习,可以引用相应的资料、文献和工程实例,并整理成演示文稿,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上交。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等,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

2.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1)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2)启发讨论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为主,以学生自学和交流的讨论式为辅;以适合讨论的开放性问题为主。

(3)实践探究式。在教学中把工程实例、实验室试验等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或提供录像,或观看实物,或现场试验,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兼容其他教学方式。

3.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

(1)考试的内容不仅限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还包括教师规定的自学内容,侧重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避免死记公式和繁杂的计算。

(2)平时成绩中对占用课后时间相对较多、比较有难度的课后作业采用学生自我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打分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成绩评定中来;对在平时的作业和课堂练习中表现突出、有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奖励分,打破平时成绩拉不开档次的情况。

(3)对于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如“建筑结构抗震”),在总评成绩中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三、改革实践效果

第一,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第二,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指导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去学习知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容易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的方法。

第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想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实现并用言语表达出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与充分的尊重,让学生们在自由的环境里表述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和条件。

四、结语

21世纪的教育观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课艺术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与探索,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基础上还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与学相长、科研与教学相长,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柴素芳.精心建设“思修”课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74-77,89.

[2]郝新生,靳国庆.高等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09-110.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7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状况

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比较多。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有所认识也有所理解,但在具体的实施上,结果却差强人意。80%以上的大学生仍把“被动学习”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式。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传统的、固化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小、初、高教育中,始终接受的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教育方式,甚至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对于教师的知识的给予产生了依赖性,他们已经习惯于听取,习惯于接受,懒于主动思考和探索。进入大学后,教师授课时间减少,也基本没有课后辅导补习,学生大多都是自习时间,学习是自主的,开放的。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急转下,大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只能硬着头皮死读书,但学习效果却无法令人满意。总的来讲,我国大学生目前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主学习动机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教育模式的革新,教育制度的完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背景下,完全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而学生和家长更是把学习成绩作为金标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也没有正确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很好,但自身实践能力却很差,学和用完全脱节,因此,当他们雄心壮志的投入到工作中时,往往觉得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完全不实用,甚至是一无是处。这样必然会影响个人仕途的充分发展和自我个性的良好展现。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已经重新定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时展,满足社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估方式。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通过考试制度和学分制度来评估学生,通过年度奖学金、期末综合测评、三好学生评定来奖惩学生,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误导,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会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扭曲,学习目的茫然。当代的高校已经是开放式办学,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指标也应该是开放的,综合的、发展的。评价主题要多元化,不仅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评估,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态度,知识管理能力,问题分析和临床推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并将评估及时向学生反馈并做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的考勤制度也应完善,目前很多教师喜欢用考勤来约束学生,这样势必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自由性,限制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影响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展现。

(二)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转换,教学素质的提高

教育工作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无疑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指路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1]。比如,教师片面的根据学习成绩来将班级的学生划分等级和优劣,忽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必然会误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会只重视考试科目,只复习考试内容,轻视一些考查或选修课程,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在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下,学生只是光靠死记硬背,只是表浅的记忆知识点,这种瞬间记忆的知识点几乎在考试结束后就会忘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也没有真正理解,并没有做到知识的真正累积。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会形成极大的惯性,认为背诵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样无疑会阻碍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形成,到了大学毕业季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主力军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一般都是硕士或博士。但是调查发现,他们并不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他们的教育素养的成熟度不够,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教育素养一般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技能等几方面。诚然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教育素养范畴宽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知识的缔造者[2]。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逐渐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阅读适当的学习资料,制定个性的学习进程,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采用提问式教学,积极与学生交流,反馈。可以设疑,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章节,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制备课件,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交换教学,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学校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的营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光靠教师是做不到的,需要学校的权责部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综合的、知识能够不断更新的学习环境。知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普及整个学校,每个家庭,甚至是个人手机。网络信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自由开放的、健康创新的、综合全面的网络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扩充图书馆的书籍资源和电子资源,延长开放时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可以建立一些根据专业开设的知识性网站,可以组建一些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流的论坛等,这些都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更能灵活的、合理的分配时间。

总之,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符合时展的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应该只重视“捕了多少鱼”,而应该更重视“是否学会了捕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算达到我国高校教育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8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少,但对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有研究者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自主学习给予了界定,如韩清林(2000)认为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而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陈水清(200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一般来讲,很多研究者(程晓堂,2000)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笔者较赞同这三方面的定义。

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二语习得领域,随着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

1.英语教学现状要求:应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传授知识要有学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实践……学生应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第一,应试教育倾向比较明显,尽管四、六级考试体系正在改革,但是英语教学依然残留应试教育的成分。第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求知欲,而且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造成大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课堂。此外,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应用语言能力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较差。

2.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英语教学应提倡自主学习。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监控、检查各个加工过程,最终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过程”。英语学习本身也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为。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英语知识和语言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不以学生背诵了多少词汇、多少语法规则为标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熟练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来完成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即学习的策略。

3.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强力保证。

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语言知识的传播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目标,遂不能占据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英语教学在我国属于外语教学,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需要强调学习者在课外主动学习,不断实践。还有,课堂教学时间极其有限,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不可能立即被学生全部掌握,学生需要在课外自主学习和巩固,通过不断的自练,尽可能地消化吸收的英语的输入,寻找更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此外,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和风格,而他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语言天资和情感特征,因此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1.创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只有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用真情去感化学生,才会真正换来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老师用爱感动学生,学生就特别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就会从内心愿意学习英语,从而产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这样课堂学习就会成为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身心也会变得愉悦。首先,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享受学生的真情、实感与兴趣,与学生同喜、同乐与同忧;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爱心,与老师同研、同创。教师与学生同命运共呼吸,要允许学生犯错,也要允许教师被学生驳倒。这样,学生才会接纳、热爱教师,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欢乐共处。教师还要做到:在备课环节中以学生为主,课堂目标和环节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及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用平等的语气与学生对话;在情感上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探求知识的渴望;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卡片、插图等,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推断或预测,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声、形、色、义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

3.创建自主学习的情境。

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和本课相关的录像,让学生通过图像感受模拟的画面。当学生看完录像以后,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大多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图片的美。接下来再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很自然地进入文本。其次,主动探究,讨论解决。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再认真朗读课文,并且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分成小组采用“读、写、思、议”不同的方法讨论,接着全班讨论,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有疏漏的给予补充,有疑难的给予解析。

4.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

为了让作业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为了让作业能轻松地吸引学生。教师在布置时要懂得策略,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如(1)编故事:给学过的新单词编一个小故事谜语,编一首歌曲,选学过的一组词语编写一段话等。(2)学会讲给别人听,学了新课以后,回家将今天学习的习语故事讲给亲人听,并试着再讲一些类似的习语故事。(3)学写演讲比赛稿,进行演讲比赛;收集诗歌进行诗歌朗诵赛;编排课本剧,写剧本。(4)课外经常阅读推荐的相关书目,写读后感,编小故事,开故事会。(5)动手查资料,上街收集店名,采访有关人员,上网查询,去图书馆借阅……然后将它们写成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韩清林.论自主学习的地位和作用.河北教育,2000,(8).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09).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9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以网络为依托、以信息能力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的基本因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逐渐有由原来的基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网络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因此培养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1]。

1、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广义的讲包括卫星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教育教学管理网络;狭义的讲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教育软件、资源为基础、以网络技术环境为支撑的现代教育和管理环境。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主地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2、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内容的简单的记忆和重复,更主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组织和综合。大学生的学习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更深入的学习,大学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指导也不再是详细具体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大学的学习是大学生学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环境下的认知过程转入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阶段。此后,大学生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进入社会。面对社会的瞬息万变,若大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其将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就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如此就有可能会被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所淘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都要求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为进入社会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独立性和自主性都较强的成熟的个体,相对于中小学生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3、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3.1个体特征因素

(1)意志水平

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科尔和美国心理学家考诺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人们的学习动力系统中,既有动机成分,又有意志成分。前者激励人们去学习,或者说启动自主学习,后者控制人们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一般而言,随着学习的进行和学习困难的增加,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会逐渐减弱,需要靠意志控制来坚持学习。具有较强的意志控制能力,自主学习者才能够顽强地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排除外界干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强调,意志具有适应功能,不是任何情况下使用意志都是有益的[2]。

(2)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策略内涵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以下观点:第一,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第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方法;第三,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学习策略是成绩的最佳预测指标,而目标倾向与绩效之间无直接的显著关系。也就是说,目标定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可能通过学习策略等中介因素影响学习成绩。

3.2网络环境因素

(1)学习条件

这里的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者在网上学习时的所处环境的学习气氛和网络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学习者的环境营造对学习者的自我效能、目标设置和学习策略有直接的影响,对个体的学习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此外,网络学习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不便,会影响学生的意志控制水平,降低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效率。网络学习是在一定的网络条件下进行的。上网是否便利,各种附属设备是否具备都是进行有效网络学习的前提,都将影响学习效率。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是网络自主学习主要的客体。网络资源支持是网络学习环境的重要构成维度。资源数量的多寡、价值的高低、使用的方便性等特征都对网络学习效果有影响。 还有,冗繁的网络资源会降低学习者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影响网上学习效率。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当发生学习者信息迷航时,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会降低,从而影响其网络学习效果。

4、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上的引导,尤其是要增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网络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会大学生设置合适的目标,以增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上的指导,尤其是教会大学生订制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教会大学生采取恰当网络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归因反馈,亦增强其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降低其网络自主学习的焦虑水平。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要注重网络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减少障碍,铺平道路。

(3)政府应加大对弱势学校的投入,改善弱势学校的办学环境和水平,增强弱势学校的竞争力。弱势学校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壤。

5、结论

总之,通过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以便使大学生能充分发挥其自主精神,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10

按照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讲,自主学习可以使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外语能力,直至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所以他们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英语能力日益增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做起。

1 培养自知,树立自信

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此外,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 所以, 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而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确立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但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之外,并无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担当起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告诉他们不要制定诸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这样模糊的目标, 要制定多项小的、具体的短期目

标,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 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 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

目标制定出来之后, 就要付诸实践, 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著名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 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 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最好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 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 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

4 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

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 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 评判者和操纵者,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会受益很多,比如写学习日记,阶段总结,自我报告等,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弄清楚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亦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对英语学习而言,指“学习者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观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使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语言学习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控”是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不能做到适时、自觉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加以提醒、点拨,或亲自进行调控,随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 作出鼓励性、

形成性评价即可。

5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的自主能力培养很重要,应从激发学生自知、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发展元认知调控等几个基本步骤逐步、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J].Beijing:Foreig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5.

[2] Benson, P. & P. Voller.Eds.Autonomy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Learning[J]. New York:AddisonWesley Longman,1997.

[3] Candy, P. C. 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Learning[J]. California: Jossey-Bass,1991.

[4] 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J].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0.

[5]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J]. Oxford: PergamonPress,1981.

[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