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基本要素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3 16:09:18

德育基本要素

德育基本要素例1

Abstrac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main content i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key, in view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status, pressing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to the education work in each level,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Keywords: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青年学生是否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民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我们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就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来分析和认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基本道德教育薄弱,不道德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是必要的。但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来看,现行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重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轻低层次的基本道德教育问题,使一些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或较差的学生未来能受到切实的、有针对性的应有教育,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对象的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我们的许多口号、大道理涉及不到学生中存在的低层次的思想实际问题,导致一方面整个低层次的思想道德问题未能解决,另一方面,造成在同一个体反映中既有相当的社会主义意识和境界,又存在低层次甚至是不道德的思想行为,使道德教育不能渗透到各个层面,发挥其应有作用。实践证明,并不是道德标准的要求上提的越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会越好,这是不切实际的,必然导致道德教育活动出现“两层皮”现象。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思想道德教育理想化,“左”的、“假、大、空”的思想倾向仍然存在,使道德教育说服力不强,流于形式。三是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指导,“健康”与“疾病”一锅粥,忽略了具有不同认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学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道德教育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从目前高校学生道德状况的实际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利益关系的抉择上往往表现为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基本道德要求置若罔闻,对不道德的思想言行不仅没有羞恶之心,有的甚至美丑善恶不分,对于自己的或他人的不道德言行反而引以为荣或赞同膜拜,极少数同学仍处在前道德水准,诸如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不尊师爱校、不尊老爱幼、不爱护公物、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不讲秩序、言行粗野、打架斗殴,以及格调低下的“课桌文化”等等。

以上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显露出道德教育活动存在着缺乏基本道德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的教育,使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与统一性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加强基本道德教育,运用批评教育的手段

德育基本要素例2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为青少年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教化过程。需要教育者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笔者担任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纵观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不能不深感遗憾: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连最基本的品德素质都不具备,比如做人不讲诚实守信,在外不遵守公共道德,做事没有责任感 ,对祖国和民族感情淡漠等等,无不反映了青少年基本品德素质的缺乏。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末注重基础性,一味追求高标准,讲求高速度,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换言之,就是不重视青少年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美德精华对青少年的熏陶作用。比如“言必信,行必果”的教育,比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育,比如“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教育,比如要讲良心、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廉耻心、有同情心的教育,比如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的教育。仿佛青少年一出生,便已注备了这些起码的基本的品德素质,忽视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也有一个“万高楼平地起”的过程,因而,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没有针对性、缺乏实效性。     二是未讲求一致性,德育工作者首先言行脱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上级来了参观团,就让学生突击大扫除,哪怕停课也在所不惜;督导“减负”的检查团来了,就一声令下——与课本无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一律不准带入教室;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练习、精心表演……我们一方面要求诚信,一方面又实施着这样一些“隐性课程”,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不成空中楼阁才真是怪事。为什么“打假”实施多年,但假烟假酒、假药假物依然横行且愈演愈烈呢?根本原因是制假者不注备诚信这一基本的品德素质。但制假者从何而来?从学校来。当然,板子不能全打在学校身上,家长、社会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是不争的事实。     三是未发挥主体性,德育工作者总是想通过生硬的灌输,通过学生对条条框框死记硬背来达到德育的目的。殊不知,要让青少年真正具备最基本的品德素质,必需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这其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至关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使他们有自觉的品德发展意识和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榜样示范法、理想形象设计法等,对学生进行促动。其次,要指导和引导学生提高实践基本品德素质活动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比如手拉手活动、互帮互学活动、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等,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强化的能力,改变现行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只管执行的德育模式,从而提高学生逐步养成基本品德 素质的自我教育能力。     注重基础性、讲求一至性、发挥主体性,是培养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对青少年进行基本品德素质的长期培养,不厌其烦地在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等这些基本品德素质上下功夫,做人的基本品德素质就会在青少年心中长成参天大树。     

德育基本要素例3

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实用人才,而高素质包含众多内容,其中基础素质是其中基本的构成素质,而基础素质中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应属于底线型的基础素质。高职教育阶段,教育者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与人沟通的技能,适应环境的技能等,而维持一个实用人才生存的基本素养中理应包括维持其正常生存的尚法理念和保持其事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职业道德。

尚法理念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理想、精神深刻理解而形成的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并心悦诚服地认同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态度。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高职教育共有三年时间,而在校教育一般不超过两年半时间,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教育者不可能包办所有教育的职能,必须有选择地布局学习内容、分配学习时间。因此,把培育学生法意识的尚法理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为一门课程,有利于压缩课程数量,节约教育时间,而且这两项内容都属于基础和长期形成的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授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还要和大量专业课实践、课外实践等结合,在活动中体验、领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培育效果。

2.可行性

一是两种教育内容具有结合的先天基础,均带有底线教育、基础教育的特点;二是实践中,过去和目前多数院校开展的“两课”课程的基础模式既包括了法律内容,也包括了德育内容,虽有一定不足,但也有一些成功运用的实证,只要略加调整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两种教育内容都要围绕高职教育的培育目标展开,尚法理念作为公民基础素质在高职教育中体现职业法理念特点,与学生职业道德虽同为职业行为基础素质,但尚法理念为最底线素质,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持续性底线素质,分属两个层级,共同构成高职实用人才的就业、发展的基础素质体系,违法则往往意味着职业行为立即中断或终结,职业道德缺失则意味着职业行为难以持续或发展高度、空间受限。

二、科学开展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的培育方式

1.合理界定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边界

目前很多院校的法律基础课、品德课等,但就一门课程而言似乎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不强,与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发展目标缺乏直接的联系,往往是搬到本科院校、成人院校,甚至公众教育中都能通用。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基础素质,简单说起码应包括把学生培养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具有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规范的专业人士,只要符合这两个基本标准,高职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就达到了教育目标。而目前多数院校的法律、品德教育实际仅将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定位在培养一个有一定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人,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一个高度差,这直接导致这两种内容教育的目标泛化,模糊了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因此,应首先明确界定高职教育阶段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合理边界,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使基础素质培养成为专业素质培养的合理助力部分,共同构成高职教育培养实用专业人才的整体。法律教育应着重进行尚法理念培育,努力使学生形成崇尚法律、自觉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和行为模式,同时侧重传授与职业行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技能;道德教育则应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明晰的界限,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内容,结合职业习惯、职场环境的适应、职业纪律、职业交往的技能等内容。

2.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1)结合培育的主要方向

一是采用目前比较普遍的“两课”模式,在课程内容方面加以改进,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将职业行为必须的法律内容与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行为加以有机融合;二是在毕业前的就业教育阶段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列为必要内容,强化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育;三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就业技巧方面的课程,将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作为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培育;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或开展各种相关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培育。

(2)培育的主要内容

要突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课程内容应涵盖尚法理念的主要内容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有所侧重和选择,重点是要通过学习培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尊法意识、守法习惯和职业法律底线意识,对职业法律边界有敏锐的警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精神。

(3)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有效形式

①改进课堂教学

首先要改进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要改变单纯的理论为主的模式,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价值。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大量实践案例。其次,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把以讲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领会、体验、操作为主的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组成结构、兴趣爱好、职业取向等进行科学分析,并设计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②丰富课内外实践

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采取主题实践活动、对抗性竞赛、生存体验、职业体验、社会调查、职业环境、职场人物模拟等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

③加强就业教育

要将就业教育作为专门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要在充分分析当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建立合理就业预期,要通过聘请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和就业的质量,在这项教育过程中要包含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内容,但可以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④规范实习期间的结合培育

很多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效果难以评估。要提高教育质量,实习是很重要的内容,因此首先要重视实习的作用,要规范实习行为。

(4)科学建立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体系

一是形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方案;二是组成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组织;三是明确高职学生尚法理念和职业道德结合培育的评价内容;四是根据评价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并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邓立强.法律基础与公民道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德育基本要素例4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转贴于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德育基本要素例5

中图分类号 B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2)05-0104-07

修养是人提高综合素质和生存境界的主要途径,更是德性养成和完善的唯一途径。如果将德性的养成和完善过程看作是一个德性培育的过程,那么,教育是德性培育的外在作用过程,而修养则是德性培育的内在作用过程,教育最终要通过修养起作用。因此,在德性养成并完善的过程中修养这种内在作用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一、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修养与修身、修己大致同义,修身、修己就是对自身的修养,其目的是涵养德性。《中庸》第二十章引用孔子的话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我国伦理学界在讲到道德修养时一般会谈到修养。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伦理学》在谈到道德修养时就给修养作了这样的界定:“所谓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了的勤奋学习和涵育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但是我国伦理学界研究道德修养相对较多,而研究一般的修养则较少。关于修养,我们大致可以作这样一个一般的界定:所谓修养,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人生境界根据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所进行的旨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或某种素质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时也指通过这种活动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或某种素质水平。修养一般主要是指学习和训练活动,只是在有些情况下指学习和训练活动所达到的水平,因此我们主要在活动的意义上理解修养。从活动的意义上看,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或特点。

首先,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某种人生境界,它标志着人生的自觉。修养是人的一种自觉的完善自己的活动,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是人的“觉解”活动。它的目的不是指向占有外在的资源,而是指向完善内在的自我,使自我达到某种境界。这是修养活动与人的其他活动的根本不同之处。对于人生的境界,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张世英先生将人生划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综合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并考虑当代人类的整体生存状况,我们大致可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生存、发展和超越三个层次。

“生存境界”大致相当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张世英先生所说的“欲求境界”。这一境界也是与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或生存需要相对接的。处于这种境界的人,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自己生存下去为取向,以自己生存欲望的满足为活动轴心。在当代社会有相当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贫困人口处于这一人生境界。

“发展境界”大致相当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张世英先生所说的“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这一境界是与马斯洛所说的发展需要或自我实现需要相对接的。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已经不以满足基本生存欲望为轴心活动,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超越境界”大致相当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张世英先生所说的“审美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不仅追求自我实现和发展,而且走出自我、超越自我,将个人融入整体、社群之中,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与他人的自我实现、组织的繁荣和谐的共进、双赢。

在三种境界中,现代社会平常人在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下都会处于生存境界,只是有的人自觉一些,有的人不那么自觉。因此,这种境界一般不需要通过修养就能达到,人们修养所要追求达到的境界通常是发展境界和超越境界。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正如张世英先生指出的,在现实的人生中,上述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余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不同的人。其二,高层次境界不是对低层次境界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升华,这种升华是在更高的层次、从更广的视野追求低层次欲望的满足,并使之服从于、服务于对高层次欲望满足的追求。

其次,修养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或某种素质。人生境界是人生状态的综合指标,而这种综合指标是人的综合素质所达到的水平。因此,人要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就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对人的综合素质人们有不同的表达,从人格构成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人的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基本方面。就观念而言,存在着丰富不丰富、正确不正确、先进不先进的问题;就知识而言,存在着渊博不渊博的问题;就能力而言,存在着强弱、大小的问题;就品质而言,存在着是德性还是恶性以及德性是否完善的问题。修养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综合素质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而提高综合素质是修养的直接目的。

修养从总体上看就是要提高观念、知识、能力和德性的水平,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和情境不同,而且通常不可能四个方面齐头并进,因而在实际的修养活动中,人们常常从某一个方面着手,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宇宙观念(世界观)、社会观念(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念(价值观)等观念方面的修养;有所谓一般知识修养、专业知识修养、理论知识修养等知识修养;有所谓智力修养、专业能力修养、技能修养等能力修养;有所谓利己德性修养、利他德性修养、利群德性修养、利境德性修养等。当然,当人们有了人生境界提升的自觉追求时,也有可能在各方面同时都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素质的提高一般也有先有后,不可能齐步走。

既然修养是由个别素质到全部素质、从低层次素质到高层次素质的扩展和提升过程,那么,虽然一个人没有总体上达到某一人生境界,但已经具备这种境界所需要的某种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某人在某方面具备了良好的修养。一个工程师在追求发展境界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提高艺术欣赏的素质并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我们就会说他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形,即本来并没有提升人生境界的追求,但对某方面的知识有特殊的爱好并有一定的造诣,我们也会说他具有某方面的修养。这种造诣虽然不是通过严格意义上的修养获得的,但由于客观上有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并具有修养的一些特征,因而也,可以称为修养。

再次,修养是学习和实践交融的活动,体现为自我涵育锻炼的工夫。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实现的,但作为修养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与其他的学习训练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它是着眼于提升人生境界来提高综合素质,或者说是为了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其前提是对人生的反省和对人生价值的觉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将修养的学习实践活动看作自我“涵育锻炼”的工夫,以与其他的学习实践活动相区别。所谓自我涵育锻炼,就是自己自觉进行的涵养培育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在各种环境和情境下对这种素质进行锻造熔炼,以使之达到运用自如的炉火纯青程度。

最后,修养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与时俱进过程。修养不是一个单纯的主观涵育过程,而是一系列主观因素与各种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参与修养过程的主观因素有观念、知识、能力、德性等个性心理特征因素以及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活动,参与修养过程的客观因素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家庭环境,个人的生理状态等。修养是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我反思意识、自我实现意识、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超越意识等自我意识以及人的智慧因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自我意识越强、越有智慧的人越会注重修养,而自我意识和智慧通常也是通过修养获得的,是修养的结果。由于综合素质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且修养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变动的,因而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即使人达到了某种较高的境界也还需要不断的修养来维护,更不用说追求更高的境界。因此,人生修养不仅不能停滞下来。而且还得与时俱进。

修养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那么,人为什么要走这漫长、艰辛的修养之路呢?这是因为只有通过修养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不断提高,人的境界才能得到不断提升。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人为什么要不断通过提高综合素质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淀了许多动物和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规定性,这些规定性集中体现为人性。然而,人性与本能不同,它并不是人一出生就现实地存在的,而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需要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人性,变成人的现实规定性。提高综合素质说到底就是开发人性的潜能,而修养则是在人的潜能已经有所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潜能,在已经获得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使人性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使人格趋于完善。

人是群体性、社会性动物,在人性中有人类的类性,即哲学家们经常说的“类本质”。这种人类的类性较之人类的个性需要更充分、更深入的开发才能获得。这种开发是一个更艰难的过程,需要人的高度自我意识和人性自觉,需要通过修养的途径来开发。这种开发就是修养。从这个意义上看,人要充分而深入地实现人性的潜能,还不能停留于通过修养达到“发展境界”,还需要进一步通过修养超越个人的个性,达到人类的类性,即达到人生的“超越境界”。当然,“超越境界”并不是对“发展境界”和“生存境界”的否定,而是对它们的超越,是包含较低层次境界在其中的升华。当人将“类性”全面而深刻地开发并展现出来时,人就达到了最完善的自我实现,就成就了高尚的人格。

二、德性修养及其在修养中的地位

虽然修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生境界而提高综合素质,但提高综合素质通常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从不同的方面开始的,因而修养可以根据侧重提高的综合素质的不同方面大致上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人的个性特征看,人的综合素质可大致划分为观念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品质素质四个基本方面。其中能力素质不仅可以从能力内涵角度划分为一般能力(主要是智力)、专业能力和技能,也可以从活动的角度划分为认识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和行为能力。根据人的综合素质的这些不同方面,人的修养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观念修养、知识修养、能力修养和品质修养。此外,还有人们为了获得智慧所进行的智慧修养。不过如果我们将智慧看作是理智的最佳状态,那么它是一种意志能力,大致上属于意志修养的范畴。

品质修养的主要目的是使品质成为有德性的,因而品质修养也可以说是德性修养,两者基本同义。所谓德性修养,是指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养成和完善自己德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德性修养是为了形成德性而进行的修养。形成德性主要有三种情形:自发形成德性、养成德性和完善德性。自发形成德性主要是在外在的影响下形成德性,不需要修养的作用,而养成德性和完善德性则都是通过修养形成德性。德性修养就是养成德性和完善德性的活动。德性也存在不同的境界。廖申白教授将德性划分为“‘达己达人’:仁者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仁且智者境界”和“‘民胞物与’:天地境界”。我们则将德性划分为“君子”境界、“贤者”境界和“圣人”境界。“君子”境界是指具备基本的德性,“贤者”境界是指具备完备的德性,而“圣人”境界指不仅具备完备的德性,而且具备高尚的德性。德性修养就是要通过德性养成活动使人达到“君子”境界,通过德性完善活动追求“贤者”境界和“圣人”境界。

养成德性、完善德性都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直接关系人格完善的素质,而且对所有其他素质都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人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德性,二是德感(道德感,包括良心),三是智慧。其中智慧主要是道德智慧,它不仅是德性和德感的基础,而且是人的卓越道德能力;德感是人的道德情感,既包括作为基本道德情感的良心,也包括人的更高尚的道德情感;而德性则是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的道德的品质定势。这三个方面的素质都需要修养才能形成和完善。这三方面素质的修养可统称为道德修养。德感修养是为了形成和完善道德情感,智慧修养是为了形成和完善道德智慧,而德性修养则是为了形成和完善道德品质,形成人的道德品质定势。

德性修养像其他的修养一样,也是一种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知行合一活动。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活动。德性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德性修养的学习过程也是德性学习的过程和学习德性的过程。德性修养源于德性意识,德性意识对于德性修养具有先决性条件的作用。德性意识就是对德性对于人生重要意义的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己德性状态的反思意识。意识到德性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德性状态是人们进行德性修养的始点。德性意识主要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仅德性意识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德性修养的内容方法更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要进行德性修养需要了解德性是什么、德性有哪些基本要求或原则,也需要了解德性怎样养成和完善等,这些都是德性修养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才能获得。德性修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包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理解学习,也包括对他人的观察学习。人们主要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学习德性方面的理论知以,培养德性意识,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态度和行为的观察学习德性方面的感性知识,增强德性感受。

德性修养是实践活动,需要“涵育锻炼”的工夫。对于德性修养来说,德性意识是前提,德性知识是基础,但德性作为心理定势需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践行才能逐渐形成。这个过程就是德性实践过程或实践德性的过程,也是德性修养的实践过程。作为德性修养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一个意志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意志的作用,一方面使德性知识转变为德性愿望,进而转变为德性谋求,最后转变为行为;另一方面使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下去,特别是不断将德性要求转变为动机和行为,直到德性要求转变为心理定势、态度倾向和行为习惯。这是德性修养实践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环节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为人们一般都知道德性要求,但要把德性要求转变为动机、付诸行为则是相当有难度的,要在类似的情境中总是如此更需要意志力。把德性要求转变为动机并付诸行为的难度主要在于,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其中常常有一些具有诱惑力而不容易抵御的妨碍在行为过程中贯彻德性要求的因素。在德性实践方面存在着三种挑战:一是将德性要求转变为动机面临着其他欲望或兴趣的挑战,二是将德性动机转变为行为面临着外在诱惑因素的挑战,三是持续地将德性要求转变为动机和行为面临着自己的其他意愿和外在因素的挑战。由于德性修养的实践过程经常面临着这样一些挑战,因而不少人有践行德性的愿望,但不能付诸实践,或者付诸了一次或多次实践,但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因此,许多人难以养成德性,更难完善德性。

人一辈子有许多不同的学习实践活动,德性修养的学习实践活动与其他的学习实践活动之间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个运用智慧的过程。人们最初学习德性知识并实践德性也许不是一个智慧的过程,而是一个理智的过程,但当他们有了德性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反思自己的德性且对德性进行反思、比较、甄别、判断、选择、寻找理由、试错、确认以及将这种确认转变为意愿、谋求和行为的活动时,他就进入了智慧的过程。这种从一般理智到智慧的转变的关键在于,他已经有了德性对人生重要性的意识,并着眼于人更好地生存的终极目标学习和践行德性、养成与完善德性,并以此调整整个个性和人格结构,使德性成为人的个性和人格的一个构成部分,使之从属于和服务于人的更好生存。智慧使人着眼于更好地生存来学习和实践德性,使德性修养活动成为人生走向幸福和完善的过程。

当然,正是在运用智慧的过程中,人的理智转化为智慧。这是因为人们在运用理智进行德性的反思、选择、确认和践行的过程中,人的理智受德性的影响而逐渐智慧化。这是一个人既不断思考又不断行动的能动作为过程,“道德智慧只有通过能动的作为才能获得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通过理智的控制,使德性意识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德性修养的过程也是智慧修养的过程。当一个人的德性养成和完善的时候,他的智慧也相应地形成和完善,一个人有德性,他也就成为了一个智慧之人,至少为成为智慧之人提供了德性条件。

德性修养是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和关键。德性修养使人具有德性,而正是德性使人的情感变成道德的,形成基本的道德情感即良心,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尚的德感。人的理智可以控制情感,可以使某种情感成为道德的,但要形成那种持久存在并自发地发生作用的道德情感,则需要德性,因为只有德性才能作为心理定势每时每刻地对情感发生作用,使情感成为道德的。德性修养使人有德性。而德性与理智的结合就形成了智慧。因此,形成智慧与形成德性大致上是一个过程。当然,智慧修养并不限于德性,还有其他的方面,特别是具有高度的智慧还需要知识、能力和观念等方面。但是在当代社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观念,而缺的往往是德性。如果人们都具了德性,他们就具有了基本的智慧。人们修养德性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修养智慧的过程;人们在具有了基本智慧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通过智慧修养变成更有智慧的人,成为具有高度智慧的人。

德性修养不仅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关键,而且是整个人生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人的修养中具有基础地位,是使人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的基础。人生的不同境界有不同的要求,但较高的境界(发展境界和超越境界)都必须有道德(包括德性)要求,否则它就不能称为人生的更高境界。因此,为了达到更高境界进行的修养必须包括道德的方面,尤其是德性的方面。德性修养是人生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人生境界有不同的德性及其修养的要求。同时,德性修养在整个人生修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人生修养是为了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而更高的人生境界必须以德性为基础。

三、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的良性互动

德性教育和德性修养是对人们德性的形成具有能动作用的两种主要活动。德性教育是从外部对个人德性的形成施加影响的德性帮助活动,德性修养是个人自己在德性教育的影响下自主进行的德性塑造活动。对于德性形成而言,德性教育可以通过德性修养起作用,也可以直接起作用,而一旦个人开始进行德性修养,德性教育的作用便退居次要地位,或作用消失。就个人德性的形成而言,德性教育可称之为“德性他助活动”,德性修养可称之为“德性自助活动”。通过德性教育直接起作用形成的德性是自发形成的德性,尽管在这种德性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的自主性也会发生作用,但这种德性不是完全自主选择的,不是自觉的德性,而德性教育通过德性修养形成的德性则是自觉形成的德性,这种德性是人完全自主地选择和塑造的德性,因而是真正自主的德性或自觉的德性。由此看来,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同的功能。

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的一致性在于,它们都是为了使人形成德性的品质。按亚当·斯密的看法,“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体的品质时,我们自然会从两个不同的方面着手:一是它可能对他自己的幸福有影响,二是它可能对其他人的幸福有影响”。这两个方面是德性教育和德性修养所需要共同关注的主要方面。

德性形成的源泉有三种:一是环境,二是教育,三是修养。环境通常是被动地对人们的品质发生影响,人们可以营造德性环境,但德性环境对人们品质的形成的影响不是主动的。德性教育和德性修养与环境不同,它们都是主动地作用于个人使之形成德性。德性教育是一种德性形成的外在主动作用力量。它通过教导、培养和知识传授等途径使人们自发地形成德性或自觉地形成德性,而德性修养则是一种德性形成的内在主动作用力量,它在德性教育的影响下自主养成和完善德性。因此,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当然,由于德性教育有许多施教者,而且当代是道德与价值多元的时代,因而不同施教者的德性教育内容可能并不一致,有时可能会有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可以自己学习各种不同学派的德性理论和知识,因此德性修养的内容也可能与德性教育的内容不尽一致。不过,即便如此,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都是指向个人德性形成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德性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自发地形成,即在德性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个人自主作用形成德性;二是养成,即在德性教育的启发和指导下主要通过个人有意识的修养形成德性;三是完善,即在德性教育的指导下主要通过个人有意识的修养使德性不断达到更高层次,趋于完善。后面两个层次都是通过德性修养发生作用的,但都离不开教育的影响。显然,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在个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作用。

德性教育主要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通过德性教育使人们自发地形成德性;二是通过德性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进行德性修养,形成更完整高尚的德性。前一功能是德性教育的低层次功能。一般来说,只要对人们实施德性教育,它就或多或少地会对人们的品质产生影响,有可能使之朝德性的方向发展。之所以说这种功能是低层次的是因为这种功能还不能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变为主动,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自主的或自觉的德性修养者,而在受教育者没有成为德性修养者的情况下,其所形成的德性一般不可能是完整高尚的,难以抵御外在的干扰和腐蚀。后一功能是德性教育的高层次功能。这种功能是在给受教育者以教导和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德性意识,使他们在教育的启发和指导下自觉进行德性修养,通过德性修养养成和完善自己的德性。之所以说这种功能是高层次的,是因为这种功能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构建和塑造自己的德性,所形成的德性是自己甄别、选择、确认的,这样形成的德性不仅可能走向完善,而且更具有抗干扰和腐蚀的能力。

德性教育的这两种功能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往往相互关联的。完整的德性教育应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但由于完整的德性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前一阶段主要是发挥前一功能。在后一阶段主要发挥后一功能,而且德性教育是多主体实施的,其中完整的学校德性教育一般同时具有两种功能,而其他德性教育一般只具有前一种功能。这样,如果一个人只是接受了前一阶段的学校德性教育(通常是小学),他就可能难以成为自觉的德性修养者。另一方面,如果学校的德性教育没有完整的规划,内容重复或只停留于德性教导或德性知识的传授,而不渐次进行德性意识的培养,或者德性教育质量不高,受教育者也很难成为自觉的德性修养者。因此,德性教育特别是学校德性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功能,需要德性教育本身的完善和高质量。

德性修养也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德性养成功能,二是德性完善功能。前一功能是在多少具有自发的德性的前提下通过德性教育的启发和指导对自己的德性状况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甄别、判断、选择、寻找理由、试错、确认以及将这种确认转变为意愿、谋求和行为。后一功能是在基本德性养成的基础上再在德性教育的指导下拓展德性的范围,提升德性的层次,使德性趋于完善。德性修养的这两种功能是德性修养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或者说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的两种功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但有了前者并不必定有后者,因而后者的层次更高。德性修养这两种功能的发挥乃至德性修养本身通常是在德性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德性教育对德性修养及其功能的发挥具有启发、指导、提供依据和知识储备的重要作用。没有德性教育人们就很难自发地进行德性修养,即使进行德性修养也不会使其渐次发挥这两种功能。

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之间必须实现和谐对接和良性互动。只有实现了和谐对接和良性互动,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两种活动的功能才能发挥得有成效,真正取得德性养成并完善的效果。

德育基本要素例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11-01

本文所指新时期就是指90年代后期高校制度改革,扩大招生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改变了一直以来上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这以制度的改革,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更多岗位培养和输送了更多高级专业人才,然而,扩大招生后产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生源的逐年增加,高校教师数量需求也加大,于是,一大批新鲜血液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这批新时期教师普遍具备:年纪轻,业务能力突出,具有科研钻研精神,理论素质高等特点。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深入,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在教学过程逐渐被淡化,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问题。本文就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进行重点探讨。

1 德智体美劳的基本素养

1.1 德育方面的基本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可谓老生常谈,但是,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仍具有其现实意义。首先,教师为人师,应该先称为人,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素养是第一位的,教师不但需要自身具备基本道德素养,也要有能够影响以及教育学生道德品质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是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此时,教师对学声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健康心理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具备基本道德素养、健全的人格,也要具备将这种素养传播给学生的能力。

1.2 智育方面的基本素养

我们一直强调给予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再次要求下这五项指标也应该成为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如果说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本,那么智育就应是教育的本质,所谓智育就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自身首先具备较高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教师应具备精准且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广泛而渊博的综合知识,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技能,科研钻研精神。智育教育是应试教育背景下要求最高的,在这一方面对高校教师有着较为严格的指标,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过多的叙述。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智育教育并非只是专业知识的教授,科学文化技能也同样包含在智育教育中,高教教师应提高对学生科学文化技能教育的意识。具备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技能两方面的基本素养。

1.3 体育方面的基本素养

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学生数量不断上涨,高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环境也面临着考验,学校场地、设施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体育教育的需要。其实不然,所谓的体育教育并不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很大一部分强调的是培养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以及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教育,体育教育的养成并不在一朝一夕,也绝非是在体育课上就能完成的,所以这里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具备基本的体育教育素养,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能对学生以体育教育,这是全体高校教师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非仅仅是属于体育教师的功课。

1.4 美育方面的基本素养

所谓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究其本质而言,是通过艺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语言、行为、和体态,以此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素养,究其任何一方面教育,都应是教师先应具备,然后才谈得上对学生的教育。美是一种情操,美是一种艺术,美是对生活更高品质的一种追求。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以及对能够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能力。

1.5 劳育方面的基本素养

所谓劳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体质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的背景下显的尤为匮乏,学生们往往都是家里的小皇帝,自身也因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等原因,往往忽略了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具备劳育教育的能力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人类生产再创造的能力,大学生们最终走出校园,首先是要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才能既以谈发展,乃至报效祖国过。

当然除了上文所诉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高校教师还应具备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等多方面的的素质。在此不做具体论述。

2 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总理指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可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那么作为教育主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也就绝非是一个高校或者是一个教育部门之事,要把提高高校教师基本素质上升到关系到国家发展建设,民族兴旺发达、社会家庭和谐康定的层面上来,引起足够的重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高校教师选拔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2)引进竞争以及综合考察机制,对高校教师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最后实现优胜劣汰。(3)提高高校教师基本待遇,保证高校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便吸引更多人才。(4)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实行以人为本,激励教师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新时期下,高校教师作为高端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应具备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的多种素质与技能,德智体美劳绝不是单一的某一学科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而应是整个高校教师群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国家、社会也应努力从政策、制度的建立,提高高校教师待遇、高校教师管理体质的完善等各个方面,营造一个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教师基本素质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提纲[D].上海教育科研,2001.

德育基本要素例7

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德育课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且是以学科形式出现的一种教育课程类型。德育课是职业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课程类型,同时对学生进行的德育课教学也是国家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使中职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对中职教育要求的基本标准。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人素质逐渐的完善,使其在社会中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并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并未整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德育课程核心地位

1.德育教育在整个中职教育生涯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德育教育的途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在德育课上的具体教学和引导。在这其中,德育课是中职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德育教育。例如,从《思想品德》到《思想政治》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上升式德育教学。对中职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设置了四门德育课程。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完善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会有稳步的提升。

2.中职学生的学习观点消极,他们认为自身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基础都相对较差,中职学校也不是好的学校。显然,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中等职业学校同样有着培育优秀人才的作用,同时肩负着培养人才和输出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学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和品格,正视自己的人生和对生活的态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职学生也有成功者,所以我们不应该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中职学生及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是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只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为祖国和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担当起此重任。从学校德育教育的教学任务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密切,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学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整体修养。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的性格为基础,在注重开发智慧潜能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德育课程的开展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引导,其中包括对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引导。从整体角度来看,德育教育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素质教育标准中的重要体现。

二.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手段

使中职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对中职教育要求的基本标准。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人素质逐渐的完善,使其在社会中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并能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并未整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职业生涯规划》:课本中所讲述的德育知识主要是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进行阐述,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及成才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使学生自身懂得和明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来进行对自身的职业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明确了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的同时并增强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生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考

1.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要落实到实处,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德育教育的本身就是以学生个体为出发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所以在进行具体实践的时候学生会积极的配合。但是当下多数的教育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并了解学生的内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上把德育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2.应该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

生涯教育中强调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这其中会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和个人修养。通过实践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的社会活动对学生自身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体验式教学是德育与生涯教育的必要形式

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及体现德育的功能。其中,通过角色扮演、生活体验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的 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中职学校要以“先育人,后技能”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只有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才能使学生本身和学校的发展都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德育基本要素例8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就对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全面振兴培养一代新人。

1 真正确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处于领先地位,是“智、体、美、劳”的动力和支撑点。可见,全面发展教育是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培养和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因此,要把德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2 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学生道德理想、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德育新思路。

2.1 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者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以人为本,把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充分有效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真正主动树立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更好的实现改变。

2.2 把良好的课堂教学系统有效的与训练、活动和实践相结合

一般来说,系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系统知识以及发展记忆、演绎和推理能力,但不能很有效地促进各种能力,而活动与实践的作用和价值恰恰与课堂教学相反。这也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重要理论根据。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的一种教育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素质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载体,一直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1 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

3.2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人从事某项活动必须以具备某项能力为前提。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人才的质量意识,切实将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

3.3 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前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让健全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谐发展,在人的素质统一体中形成最坚实的基础 。

3.4 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出自己的潜能资源,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实习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4 正确树立创新意识,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适应新世纪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德育也应理所应当地走在时代需要的前沿,树立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人才做贡献。

德育基本要素例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32-06

2009年,以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为标志,日本正式开启了“学生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型能力”)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品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率先进入改革实施阶段,而品德教材作为学校品德课程的内容载体,是品德课程创新这一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不仅体现着品德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更是具体化的品德教学大纲并以之规范品德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的分析,探究日本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课程改革基本思路与特征,以期能为我国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及教材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品德教材目标重构: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

2009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该研究旨在“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1]。基于“未来”视角,围绕“整个教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这一根本问题,项目组在分析社会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及日本教育政策动向,提出了21世纪日本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即“21世纪型能力”(见图1)。

如图1所示,“思维能力” 是由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构成,居于“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地位;支撑“思维能力”的是“基础能力”,即在语言、数量关系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包含调整自我的行动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生涯规划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参与策划构建社会的能力、伦理道德意识和市民责任感等各项能力,它限定和引领着“思维能力”的应用和发展。三者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具备适应21世纪生活的日本人,从而建立以自主、合作、创作为轴心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三大核心能力中,与学生品德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包含“自律活动力”“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参与计划能力”三大亚核心素养。从关系视角切入,它们与个人、他人、集体、社会文化、生命、自然等六大领域相互关联,构建起了相应的“能力”与“价值”教育目标,继而形成了主导新一轮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这也是本次品德教材修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同时兼顾各年龄段学生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不同特点,实践能力为本的品德课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四个阶段: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以及高中段。限于篇幅,在此以小学高年级段为例①,如下表所示:

实践能力核心素养通过细化与阶段化,直接引领着新一轮的品德课程改革,更直接引领品德教材的修订。

二、品德教材内容重组:以核心素养形成规律为本

基于上述目标体系,日本文部省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品德教材――《我们的道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我们的道德》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紧扣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且严格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形成的规律,选用多层次、多维度的范例教学内容,将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合并编写。

首先,教材内容的选择严格遵照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目标。以“自律活动力”为例,这一核心素养具体包含了生活习惯、健康体能、计划执行力、自我认识等七个方面,因此,教材在选择主题、内容以及编排的时候,全面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如表2所示:

其次,教材遵从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具备连续性的特征,采用了年级合并编写的方式。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他们,无论是获取概念观点还是养成行为习惯,都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7]因此,修订后的小学三、四年级品德教材把两个年级合并在一起编写,让学生在两学年里学习同一本教材。如图3:《我们的道德》部分内容截图所示的两幅图:左图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二小节“下决心做的事要坚持到最后”,该小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划执行力。为了深入贯彻此目标,本教材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让学生三、四年级分别设定一个目标,记录下设定目标的理由及达成目标的简要历程,以帮助学生理解计划执行力的内涵;右图来源于《我们的道德》第一部分“自我提升”的第三小节“要有勇气做正确的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写下三、四年级鼓足勇气做的事情模块,引导他们思考鼓足勇气做的事情之间的联系,通过时间与事件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如此,对于同一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学生在两年内将得以巩固和强化。这切实保障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延续性,注重了品德教育的实践效果,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第三,教材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原则,采用以范例为主的内容呈现方式。范例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学到学科的系统思想而不是系统材料,要求在教材中设计范例性的课题,让学生在每一个课题上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使他们能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牢固掌握,学以致用,最终使学生能面对问题情景而展开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9]整体而言,《我们的道德》每个主题的教学,都先用学生个人的范例引出章节主题,再选取社会生活中的范例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探索,最后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经典范例让学生对该主题再次思考(如表3:《我们的道德》内容呈现形式)。此种呈现方式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道德》中的每个主题都与人和社会息息相关,都必须予以重视。

三、品德教材理念更新:走向“学材”为本

日本著名学者高仓翔教授曾提出,教科书作为“学材”,具有五大功能:(1)唤醒学习的功能;(2)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3)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4)促进学习个性化、个别化的功能;(5)巩固学习的功能。[11]这五大功能构成了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我们的道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遵循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同时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材设计理念,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学材”。

首先,“学材”要想唤醒学习,就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及情意方面的特点[12],对于品德教材而言,适应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特点是关键。《我们的道德》共四章,从前到后依次是:自我提升――与人相处――感受生命――和大家联系在一起,先从学生“自我”出发,再到“社会”,最后是“国家”。根据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三、四年级的学生大致属于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处于前习俗阶段的儿童,或是从能否引起快乐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性,去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即处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评判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的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即处于此阶段儿童的道德评判标准已经开始从自我主义转向社会集体。[13]基于此,《我们的道德》在内容编排上符合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转向关注社会集体的道德认知特点,具有使学生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崇敬,并产生学习热情的魅力。[14]

第二,“学材”要提示学习课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个别化,就需要做到不仅提示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而且提示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多种选择方向,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15]《我们的道德》中每一章下的每一小节的标题都是对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的提示,而在每一小节里面都会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理解学习目标和课题的内涵(参见表4)。这使得新的品德教材既照顾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又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本书的习题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不设置正确的答案,允许开放式的学习结果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这更进一步地凸现了品德学习的个性化。

第三,“学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提示学习的方法,即教科书应该具有培养学习方法、思考方法等元认知能力的功能。[17]《我们的道德》在目录之后特别呈现了本书的使用说明,介绍了学习此教材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1)自学:读书并思考,写一些自己的看法;(2)讨论法:和朋友讨论各自的看法;(3)调查法:听一听小区人们的心声、试着和家人聊一聊写一写;(4)重复实践法:《我们的道德》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反复利用的一本书;(5)反思: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以发挥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同时,教材中每个主题的编写包括任务的设置等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品德学习方法。

四、对我国品德教材修订的启示

(一)品德教材目标应紧跟基础教育改革趋势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启动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自十之后,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内含9大指标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一核心素养体系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关涉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反映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以及“文化修养”三个板块的核心素养。其中,自主发展包含“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大核心素养,社会参与包含“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大核心素养,文化修养则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三大核心素养。整体而言,这些核心素养均具有跨学科性,且跟学生品德发展紧密关联,因此,建议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出发,通过指标内容的细化以及学段的具体化,进一步构建我国未来的品德课程改革包括品德教材修订的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核心素养”转向。

(二) 品德教材内容编排应遵循学生品德发展规律

在我国,“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性质而言,它是知识、能力与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因此,必须要整合各类课程,建构综合情景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参与类的核心素养,与品德联系最紧密,它的形成必然以儿童的生活实践为基。因此,在编写品德教材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并设置融自然、社会与人文为一体的教育范例,让儿童在范例的学习中不断感悟、体验,进而联系自我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来予以反思、实践。

(三)品德教材设计理念应转向“学材”为本

过去数十年,应试教育一直处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地位。尽管近年来一直提倡教(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但以升学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应试教育依然处于主流。此教育大背景中的教材设计使用的也是最有助于实施应试教育的设计理念:“知识中心式”。在此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是帮助学生学习某一门知识的辅材料,也仅为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服务。而以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品德教材,其在设计上必须使用具有连续性、实践性、多元性以及开发性的教材设计理念,与具有开发性、指导性、多元性、连续性、实践性和巩固性等特点的“学材式”教材设计理念相呼应。因此,品德教材如果在设计编排上摆脱传统的教材设计理念使用“学材式”理念,将会使品德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去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3: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研究_k事例分析等からの示唆[R].2012.

[2]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 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15.

[3][4][6]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n程の成にvする基A的研究蟾5:社会の浠に辘工胭Y|ゃ能力を育成する教育n程成の基本原理[R].2013.94-95.

[5][16][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8-130.

[7]吴风岗.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J].天津教育,1980(4).12-16.

[8][日]文部科学省.我们的道德(三、四年级)[M].翻译本,内部资料,2016.24-33.

[9]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6(11):64-68.

德育基本要素例10

在心理素质中,一般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它是建立更高层次素质的基础。实际上,心理素质教育是近年来随着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正式纳入教育工作之中的。20世纪70年代,基础教育提出了由注重知识向注重智力的转移,直接涉及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到了80年代,又提出要注重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始列入工作日程;到了90年代初,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至此,心理素质教育才有“合法席位”,登上了基础教育的大雅之堂。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诸种素质教育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具有高智能与高品质。所谓高智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创造力。所谓高品质主要指在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综合形成的高尚人格。庄佳骝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高素质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二、德育与心育的基本关系

德育与心育,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心育分低层次、一般层次、高层次。低层次心理素质就是生理素质。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是先天的自然素质;一般层次心理素质是在先天自然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作用、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基本心理素质;高层次心理素质是在自然心理素质和基本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综合训练、往复内化而形成的高智能与高品质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育与德育是有其根本差别的两种教育,心育的自然属性与德育的社会属性是它们的本质区别的主要标志。心育不能代替德育,德育也不能代替心育,它们是两种并存的各自独立的教育。事实上,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德育与心育的关系最密切,难解难分,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教育内容方面。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其中品德教育中的每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三种心理成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并且“任何一种品德的形成,都需要上述几种心理成分得到相应的发展,不可偏废”。因此,“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也是心理学的内容。心育与德育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明显一致性,存在依赖性强,不爱劳动、自私、不关心别人,意志品质薄弱等问题,其中既有心育问题,也有德育问题。

2. 在教育方法方面。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进行相应的心育与德育。主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都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 在教育途径方面。德育是五育和心育的主导、是灵魂;心育是五育的中介,是精髓。都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都要渗透、贯穿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之中。

4. 在教育目的方面。都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心理素质层次越高,与德育交融的密度越大,两者结合越完美,形成的精神境界越高。

综上所述,心育对德育来说,是教育手段的依据,是教育目的的根基;德育对心育来说,是人格的发展,是精神的升华。从心育的目标看,是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德育目标的目标看,是要求学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良好道德品质,有为共产主义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着眼于学生的政治信仰。

三、实施途径

1. 开设心理教育课。(若没有现成读本,教师可自编,也可自行订购《初中生心理教育读本》)。以课程为载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也使学生更好地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及心理健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

2. 心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 上好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初一教材,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健康心理、善于调节情绪、磨砺顽强意志、冷静对待挫折,勇于开拓进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