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1 16:41:01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1

学校教育中德育是首要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也十分重视在学科教学过程及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而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忽视班会课的德育实效性,没有充分发挥班会课的德育功能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谈谈班会课的德育功能的必要性,以求抛砖引玉。

一、班会课是德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班会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班内存在的问题,加强班级建设,促进班风建设,提高班级中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设的。显然,要达到此目的,不从思想上入手是无法完成的,德育也应摆在班会课的首位。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在学科德育渗透之外,一般通过升旗礼、学生大会、纪念日等形式来开展德育活动;主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德育对象的范围广但针对性不强。而班会课的德育对象范围相对小,针对性也较强,是其他形式有效的、重要的补充,是不可缺少的德育主阵地。

二、班会课应注意德育的实效性

通常来说,空洞的政治说教是产生不了德育功效的,相反,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发挥班会课的德育功能,所以,增强班会课的德育实效性十分重要。

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仍然是德育的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功能,就不能达成德育的目的。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我校在开展“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教育活动中,全校通过班主任指导、班委会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反映学校现象的小品、相声、真实视频情景等,然后通过组织展开辩论,增强学生的认识,最后由班主任小结,课后学生提交感想材料。把爱护学校公物教育融入轻松、和谐、有趣的气氛中,学生对这种德育活动普遍表示欢迎。

2.注重班会课德育功能的针对性

学校肩负的德育任务比任何一个组织都重、都实在;班主任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班会课作为协调一个班整体发展的专项科目,不但关系到德育的功效,也直接影响到德育的对象朝哪个方向发展。

我校在开展“感恩父母,学会珍惜”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很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爱戴父母,学生和家长面对面谈心、交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起到了真实的教育效果。更让学生学会去爱,只要心中有爱,便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学校、社会、家庭。这种针对性的班会课不仅让学生自己感动,我也不禁为之动容,家长更是感动不已,这次班会课真的很感动,让我看到了学生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需要这样的平台来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爱,没有虚伪,没有羞涩,因为这是最真的表达。

(1)针对学校德育内容,系统计划实施德育

理想是行动的动力,具有很强的精神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应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军训、第一次升旗礼、第一次班会课,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选定人生目标。同时,要严格班级纪律,严格学校纪律。在实际教育中,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班会课的德育实效性。

(2)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充分利用班会课实施德育

班主任在利用班会课实施德育计划的前期,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结构,他们的家庭状况,他们的整体学科成绩,他们的个性构成。只有充分了解他们,才能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才能使班会课具有较强的德育实效性。班主任应考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差异、不同心态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开展各种相应形式的教育活动。

(3)针对不同的时间,实施德育计划

学校的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科学,作为班主任应在学期开始,就考虑好如何根据学校的时间安排德育计划。时间上的科学安排,有利于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产生更大的德育效应。

学期初,班会课应结合学校的期初入学教育,开展纪律教育、理想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等。新生班级应结合新生军训、法制讲座、爱国主义专题讲等活动开展德育活动。

九一八、国庆节、元旦,班主任也应结合历史史实,充分利用班会课召开主题班会,把国情教育、理想教育融入主题班会中。

三月份,各班应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送温暖活动、植树节等不同时间段,组织开展不同的主题班会课。

五月份是班会课实施德育的又一时机,应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助残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极大的德育功能效应。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2

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它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是为了让学生去感悟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应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学校应更好地进行完善,并借其发挥出更优良的德育功能,为高校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的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融合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的布局,各种基础设施等,是客观存在的;而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抽象的面貌,比如学校的校训等。德育文化的传播,既要有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两者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更好地强化德育功能。

二、高校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引导功能

高校对于学生的引导功能是很重要的,学生的道德、文化、思想等都会受到学校教学的影响。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必须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必须坚持国家的办学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演讲、话剧等表演形式来诠释出正确的道德观,来引导学生拥护集体主义,切勿误入极端个人主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入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规范功能

学校的制度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性,对学生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引导,能让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学校校规校纪、校训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去让学生照其去实行,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规范制度的潜移默化来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这种无形的约束力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层次,从而认同学校的各种观点和学校所引导的价值取向。

(三)健全人格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提高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是一个公共环境,很容易对其中生活的人群造成影响,学生在这个文化氛围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长期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的思维观念会逐渐走向统一,形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和平衡感,这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四)审美功能

校园文化在对学生长期的熏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周围环境、氛围来确立自身正确的审美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黑白性。校园文化自身的物质条件也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比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带的设立。

(五)实践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因而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学生可以从自我实践、自我锻炼中找出自身的特长与缺点,然后通过不断地改正来完善自身,提高自我独立、自我管控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校园文化也逐步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完善了其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由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落后文化不断冲击着校园文化,造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出现问题,并不断弱化。由于学生的知识需求量大,学校的固有文化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产生趁机诱导了学生,让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较单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融洽,造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发生偏差,走向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道路,致使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弱化,也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校园文化的信服度,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四、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强化的方法

(一)坚持国家先进文化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文化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高校须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思想,引导学生接收正确的新思想,对外来文化进行择优,对本土文化进行舍旧,保证校园文化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环境能教育人、感染人、提高人的思想品质。高校德育功能的完善是靠校园文化作为载体的,因而校园文化的更好建设就会促进德育功能的强化。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身现有条件,丰富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与校园的建筑、花草等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健康学习、健康生活的环境。

(三)制度文化的提升

高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让学生有秩序地进行学习生活,通过建立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文化,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德育的教育不仅仅是靠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通过制度文化的规范,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德育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核心的价值取向,是由全校人员及学校校风共同打造的,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创新,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学生与老师就应该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更优质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校园德育功能的强化。

五、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不利因素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国家经济和上层建筑的客观反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当前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导致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由于旧的社会体制还未完全解体,而新的体制又还不完善,致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引发学生价值取向的困扰,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功利思想变得严重。

(二)网路文化的冲击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文化,具有双面性。它的内容丰富、传播快捷、开放性强,为德育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但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信息的广泛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未导致学生因自控力不强而误入歧途。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其中优秀的文化能打开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校园文化带来了负面性。由于校园文化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较少,导致学生的判断能力出现偏差,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完善受到较大的阻碍。

六、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发挥主导性,如果任其发展,便会让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在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从多各方面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高校必须正确处理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关系,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取向的选择、道德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而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则对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良好的个人品质有重大作用。校园德育功能的健全不仅能让学生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促进校园文化的更好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健全是目前高校必需妥善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春,桑雷.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及提升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2):98-100.

[2]王志虎.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建设研究———以X高校为调查对象[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刘旭,杜冰,张帆等.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教文汇,2015(15):13-14.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3

德育价值要回答的是德育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个体和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不论是现代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结构的设计,还是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手段的运用、德育进程的调控,都必须以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为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08-05

当前,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认识比较混乱,无限抬高学生主体地位、无限度挖掘所谓学校德育价值并要求实现、倒置学校德育价值结构等观点和现象时有出现。这些混乱反映了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可进一步探讨之处。

事物是否有价值,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人是价值的主体,事物是价值的客体。学校德育价值是指学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属性,前者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后者主要包括个性发展价值和谋生价值。

一、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

根据学校德育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分为个体(学生)和社会两个。那么,个体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哪个更高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主体地位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德育价值结构中地位的高低:主导或从属。当前教育改革中,部分教育者认为个体主体应该占据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于是无限放大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忽视甚至反对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但是,从教育事实来看,个体主体地位明显处于弱势,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不符合事实的。

(一)在学校教育目的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

最早的学校教育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为目的的。前苏联教育家考察发现,最早的学校教育所教授的内容既不是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也不是促进学生人性发展的内容,而是统治者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术,因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当时政府的统治者和政府需要的统治人才。[1]

在漫长的历史中,学校教育也不是以个体需要为目的的。的确,我国古代学校教育提出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口号,表面看来,“明明德”作为个体需要,是“修身”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当这句话被放到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所认定的最终教育目的并不是修身,而是“平天下”。他们要求学生“修己安人”,“修己”是方法、途径,“安人”是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儒家传授的是一门教统治者如何通过提高个人修养而“仁治”天下的政治学,其根本目的是社会需要的“平天下”。而西方柏拉图的学园,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今天,尽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宗教已经退出了学校教育领域,但是,学校教育依然难以反映个体发展的目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家认为:“学校正式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系统的一些意图,为系统的活动提供指导方针并将其成员的活动集中化,预示既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使系统的活动合法化。”[2]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可能以个体需要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除非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真的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目的中,主要凸显的是社会需要而不是个体需要。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或是学科中心,谁都无法否认学校教育目的的这个本质特点。因为他们所提出来的教育目的的合法性,都必须从社会寻求,必须以社会需要为支撑。

学校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表现为教师地位比学生地位高,且教师占据着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教师代表社会培育下一代,是社会在教育中实现其需要的执行者。只有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凸显社会主体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因此,对学校德育中教师中心地位的肯定,就是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对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肯定,就必须肯定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二)教师代表社会主体掌握着学校德育控制权

德育目的尽管可能统整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但是,学校的主办者是社会①,学校教育是按照社会或国家意志建构起来的为了实现社会或国家目的的活动,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教育的最终控制权在于社会主体,而不在于个体主体。学校德育也不例外。对此,杜威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杜威声称要为民主社会培养人才,是个“儿童中心主义”者,但是,他还是承认学校是掌控在社会手里的:“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以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也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由进行教育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4]这是对学校教育控制权和工具性的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控制在社会手中,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之一。

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就体现为社会主体对德育过程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社会主体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只有教师才有资格代为执掌。因此,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就是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肯定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控制权,就必须肯定教师对学校德育过程的控制权。

(三)个体(学生)主体没有能力掌控学校德育

个体主体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主体,他们甚至无法很好地控制自身的发展。因此,他们完全不具备左右学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能力。相反,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教师处于相对成熟和稳定状态,完全具备调控学校德育的能力。于是,个体主体地位必然相对弱势,调控教育的重任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为教师占据学校德育中心地位、社会主体地位高于个体主体地位提供了另一个合理性基础。

因此,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具有理论的合法性和实践的必要性。而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忽视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自然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人类未成熟状态顶礼膜拜的必然结果。

二、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是探讨学校德育价值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直接关联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才具有价值。我们应该从主体需要出发来确定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但是,所谓主体需要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且,当一件事物出现之后,就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可能实现主体的所有需要。所以,我们还应该限于学校这种组织来讨论德育价值。

当前学界有这么一种倾向:试图挖掘德育各方面的功能,并要求德育通过发挥这些功能去实现某些价值。这样的思考对全面客观认识德育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正确认识德育价值却是不利的。首先,事物的价值和功能不能等同。功能具有客观性,而价值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价值往往是与目的相联系的。其次,这样做会导致出现本末倒置、扭曲事物本质等一系列不可接受的后果,最终导致了我们今天所不愿意看到的“‘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头装”[5]的状况。

学校德育不是自然现象,它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建构起来的。它的结构、功能都是人根据目的而定下来的。而根据目的所确定的结构作为客观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其他功能,但是,只要不阻碍德育目的的实现,不带来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这些功能都可以不纳入德育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要实现其他目的,有其他的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例如,我们根据书写的需要制造了毛笔。毛笔除了书写功能,实现书写价值之外,还会有其他功能和价值,例如燃烧照明。但是,燃烧照明已经不是我们制造毛笔所考虑的范围了。我们要求发挥毛笔的燃烧功能,实现照明的价值,完全没有必要。要满足照明的需要,柴火、油灯、电灯都可以,而且直接有效,没有必要制造毛笔来满足照明的需要。不能实现书写价值的毛笔,我们通常都会废弃处理。当我们燃烧废弃处理的毛笔照明时,它就已经不能被称为毛笔了。

所以,当我们无限地挖掘学校德育的功能,要求学校德育去实现那些远离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就会出现本末倒置,诸如制造毛笔来照明的可笑现象。更不能以为在有德育目的之前就有一个客观的德育存在,就像自然界的存在一样,企图通过认识德育的功能来建构德育的目的。

而且,学校德育作为客观存在,其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不是任何目的都可以有效实现。因此,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各种需要不断地出现,我们就建立各种机构,有计划地、不断地满足各种需要。我们不能靠侥幸去满足各种需要,也不能需要出现了却无法满足它”。[6]

我们要认识学校德育价值就应该直接研究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且以学校德育目的为出发点,在学校德育目的之内去寻找学校德育价值。能有效实现学校德育目的的德育形态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可以被视为无价值的,或弃之或改正。因此,可以说,学校德育目的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边界。

学校德育价值边界模糊化使得学校德育社会价值被无限放大,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被忽视甚至反对,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非人化。这是人们漠视学校德育客观存在、学生生命价值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社会规律的尊重被扭曲为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顶礼膜拜的结果。

三、学校德育价值的结构分析

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社会和个体作为学校德育价值的主体,两者地位并不是同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因此,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比,社会价值应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并不是说个体价值就可以在德育中被完全忽略。这需要我们对德育价值的结构进行分析。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主导地位不可选择、不可变更,从学校德育被建构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就成了事实。对于实践者来说,能进行学校德育价值选择、协调和发挥的空间是只存在于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之下的。

(一)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

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里,社会价值之所以能成为主导价值,是由于社会主体在德育价值中占据了比个体主体更高的地位。

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活动。尽管我们的德育目标要求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但是,品格不是抽象的东西,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品格放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就会发现,教育所要培养的“意志品格”只是社会或国家认可的品质,社会或国家不认可的品质是不可能作为教育内容的。所谓“良好”的标准,可能或者是符合社会理想、或者适合个体发展、或者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者在德育活动开展之前,就德育目的征询过受教育者的意见,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按照受教育者认可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来开展德育。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的人,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们正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因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从宏观层面来说,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主导着德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德育改革是在党和国家引导下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原有德育进行的全面批判,就是以党和国家呼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契机而正式展开的。学术界的反思与党和国家开始切实关注国民素质,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开展德育的要求[7]是相呼应的。这说明了德育的个体价值是在社会价值范围内实现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主导价值,而且,“不管表面上如何,无论何处,教育首先都会满足社会的需求”。[8]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正如涂尔干所认为的那样,社会要想维持和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都需要有某种基本的相似性,也需要一些专门化,因为分工对维持社会而言是必须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在为社会创造新一代时,教育也为社会建设条件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下去。[9]

全球化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学校德育“维持和发展社会的价值”更丰富的内涵。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化和全球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一个社会无法维持社会成员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和规范上的基本相似,那么社会将不复存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学校德育的国家化和民族化,已经成为国际上学校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被日益强化,被看作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表现在德育的战略地位上,把德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兴衰、社会稳定的高度;在德育目标上,突出国家目的;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管理上,愈来愈重视控制德育的领导权。”与此同时,各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都力图使学校德育植根于民族文化,努力构建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学校德育体系。韩国作为“儒教的样板国家”,甚至把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称为“有国籍的教育”。[10]

(二)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尽管,学校德育社会价值是德育的主导价值,但是,没有个体价值,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育人功能),才能谈得上教育的社会功能”[11],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内容。

1.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学校德育是一个师生双方配合的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一旦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德育效果就无从谈起,德育价值也不可能实现。实践证明,那些一味强调社会价值、不顾学生需要的学校德育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的,学生甚至会拒绝和消极抵抗这样的学校德育,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对自己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于是,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就成了空谈,社会价值也无从谈起。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和配合,教师必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德育的个体价值。当学生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学校德育个体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和配合德育活动,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也才会得以实现。

所以,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学校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

2.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潜能的极大发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故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有赖于人的活动去改变,去使之发展,而人的发展又须借助既成的社会力量。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共进、并进,且迭相前进的关系”。[12]反之,个体如果得不到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社会发展要求个体发展。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意味着学校德育有效促进了个体发展,最终必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有限度的统一

因为实现学校德育个体价值是实现德育社会价值的前提和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是学校德育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统一是有限度的和模糊的。

首先,这是以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统一。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个体价值不可能成为德育的主导价值,它只可能是非主导价值。这是统一的限度之一。但是,“主导”与“非主导”之间的具体界限却是模糊的。尤其是社会主体需要采用个体主体需要的表述形式的时候,学校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例如“培养个体道德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之类的表述。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学校德育个体价值的表述,实际上却是德育社会价值的表述,因为表述者是社会主体而非个体主体,它们只是反映了社会主体尊重和关注学校德育个体价值而已。

其次,在学校德育价值结构中,德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这是两者统一的另一个限度。这个点似乎是清楚的,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正如数学上的“点”一样。形而上地说,这个平衡点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对这个“平衡点”的认识有利于德育实践。但是,实践中我们却永远无法找到这样的点。这导致了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处于模糊状态。

学校德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能在这种有限性和模糊性之上达成统一,是两者冲突的结果;而统一的有限性和模糊性,又是导致统一不稳定的根源,必然引发两者间新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苏]沙巴也娃.论教育起源和学校产生的问题[G]//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4-145,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18.

[2][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M].朱志勇,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5.

[3]谢维和.教育社会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290.

[4]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5.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6][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赵晓燕,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15.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G].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87.

[8][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7.

[9][英]布列克里局,杭特(Blackledge,Hunt).教育社会学理论[M].李锦旭,译. 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21.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5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展的新课题。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丽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德育改革的探索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优秀传统内容基础上注人新的时代精神;针对青少年精神需求,将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充实到学校德育内容中来。德育内容新领域的开拓,将原有德育内容,逐渐扩展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贴近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贴近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不仅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代青少年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展示了宽阔的前景。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其四,竞争意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优化组合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同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激发他们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敢于承受竞争失败的风险。

其五,法制教育意识。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求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也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懂得经济法规,遵守经济规范,运用经济规范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中心,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经济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多管齐下,点、线、面结合。学校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格局。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6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展的新课题。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丽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德育改革的探索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优秀传统内容基础上注人新的时代精神;针对青少年精神需求,将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充实到学校德育内容中来。德育内容新领域的开拓,将原有德育内容,逐渐扩展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贴近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贴近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不仅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代青少年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展示了宽阔的前景。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其四,竞争意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优化组合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同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激发他们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敢于承受竞争失败的风险。

其五,法制教育意识。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求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也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懂得经济法规,遵守经济规范,运用经济规范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中心,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经济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多管齐下,点、线、面结合。学校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格局。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7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呈现出人生价值观功利化、道德标准模糊化、价值观的矛盾性等不良特征。比如,相当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观念呈淡化趋势,安逸思想、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认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重义轻利、舍己为人的认识发生了倾斜。而大学生心理畸变现象、道德失范、个体越轨行为也时有发生,“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仅从北京高校云集的海淀区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大学生犯罪人数便呈逐年上升态势, 2005年在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的大学生是2000年的3.8倍,大学生犯罪人数共上升了282%。”[2]马加爵杀人事件、刘海洋伤熊事件更是震惊全国。这些严峻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严重不足。

高校德育功能定位:二重结构下的本位失衡与复归

经过深刻反思我们就会发现,高校德育工作之所以出现实效性严重不足的问题,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高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认识不足。

从理论上讲,高校德育具有功能上的二重结构,即高校德育应当既具有社会,又具有个体。其社会又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个体又包括规范(限制)和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社会发展,促使社会协调运行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效;另一方面,又具有促进和引导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功能。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是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辩证统一。这是高校德育的“应然”状态。

然而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如前所述,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应然意义上的德育,在实践中被片面化,在社会和个体中,突出强调社会;在社会中,突出强调政治;在个体中,突出强调规范。使得高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应然”意义的正确轨道,势必严重影响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这就使高校德育工作出现“实然”与应然的悖论,导致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

但是,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对高校德育理解不够深刻,德育工作的政治被一再放大,被简单地理解为政治工作手段,因此,传统的高校德育所显示出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功能,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这种社会本位之上的“泛政治化”倾向,势必带来的后果是德育的其他功能被边缘化甚至完全遮蔽,个体发展需求被消解,导致大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误解,甚至逆反心理,德育工作实效性也就被极大降低。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客观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单一化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德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以努力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实效性。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一直在努力克服德育工作中的“泛政治化”倾向,力图改变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状态,把德育的社会与个体并重,实现其位置的复归。毫无疑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应然与实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往往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对德育工作中的“泛政治化”倾向的反拨中,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德育全能化”倾向。“德育的功能被无限地放大,人们视野中的德育除了应具有政治功能外,还应该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认知发展功能、民族性格功能、生态功能等等,不一而足。与之相适应,学校德育的概念和内容也被扩展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筐’,似乎智育、体育之外的东西都可以囊括进去。实际上,当高校德育变得‘无所不能’之时,那么,也就是高校德育‘什么都不能’之时。”[3]

这两种极端化倾向,都是对德育功能在实践层面的偏离,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没有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即在德育实践中,没有达到对高校德育中的“人”的深刻理解。

高校德育目标指向:人本价值的实现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就是大学生群体,这是高校德育的目标指向所决定的。高校德育的目标,在基础意义上,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整个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即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4]简言之,就是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实现。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诉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因此,高校德育实践中,必须实现大学生在德育中由客体向主体的地位跃升。

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个地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出现混淆。毫无疑问,德育实施者与德育对象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以政工人员为主的教师队伍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全体大学生则是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是德育工作的客体。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德育的目标是要通过大学生的道德体系构建,进而影响其道德实践;反过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外化和最终体现。因此,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客体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主体和客体双重身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这种身份的二重性,没有处理好这种德育客体和实践主体的辩证关系,而是简单地把大学生仅仅看作德育客体,德育工作就变成了单向灌输和塑造。这就必然导致“把学生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运用外输式的德育方式,注重规范的灌输、观念的形成及习惯的培养,德育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所施加的往往多是口号式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条目,整个德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忽略了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正是深刻洞察了这种辩证关系,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避免德育功能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才能真正准确定位大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双重身份,避免走向“泛政治化”和“德育全能化”两个极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实现人本价值的必然选择:高校德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尊重人。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作为德育客体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并予以充分尊重。大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客观差异的,既有先天的智力、性格差异,也有后天的家庭社会背景差异和文化教育背景差异,最终集中表现为个性的差异;这种个体的个性差异使这个群体并非整齐划一,而是体现出层次性差别。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运用方法的灵活性体现内容的针对性。要创设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不分对象、没有层次的德育必然苍白无力、效果甚微。事实上,德育比智育和体育更需要“因材施教”。

其次,要注重基础教育。要时刻牢记高校德育是建立在学生的人性基础上,顺应人的本性,弘扬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天性。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入手,夯实学生求真向善的基础。离开大学生认知水平、情感需要的德育,偏离大学生人性基础的德育, 不仅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反感。在这方面,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生动的心理层面入手,提升到世界观的层面,先易后难,渐进深入。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就曾深刻指出,渗透性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最后,要注重情感体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必须置于广阔的社会实践当中。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并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要把大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中,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乃至自我与自我的互动交往中学会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只有在耳闻目睹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中,将自我融合到他人、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之中,才能不断超越“小我”,从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其人本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和文.教育部在八省市七十五所高校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N].光明日报,2000-06-03.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8

高校国防教育在国防教育大系统中地位重要,它范围广、内容丰富,从国家的安全与防备出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大学生为主体,涵盖国防思想、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于促进青年学生品德、智力和体能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德育大纲》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国防教育中得到了充分而集中的体现。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首要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

一、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内涵解读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产生影响,其国防观念、思想素质则对于国家的生存和安全保障意义重大。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生存能力与服务社会能力的黄金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重视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开发,对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爱国精神的培养、优良品德的养成、心理素质的锻铸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它是改善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总体来看,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功能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所受到的各种教育与浸润会对人一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价值走向等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功能,其内容全面融入和渗透了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成为以国家意志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国防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防教育,其中贯穿和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髓,在树立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感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功能

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功能,“国防教育应当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作为重点,使爱国主义成为国防教育的主旋律”[1],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展开,在教育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普遍突出了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章守纪等各种优秀传统美德的倡导,从而帮助广大青年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掌握正确、客观的公共道德评判标准,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使大学生在增强国防观念的同时,思想上有进步、有提高、有升华。

(三)塑造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功能

当代大学生自小在和平环境中生活、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无微不至的呵护,未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依赖性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心理耐挫能力。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训练、战术训练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在面临困难时坦然接受、沉着应对的良好心理能力,以及战胜困难所需要的敏捷反应、乐观态度、合作精神、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心。“军事教育由于其有着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更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2]事实证明,国防教育中军事体育的激烈竞争性对青年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塑造无疑具有特别的效果。

二、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分配方式、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价值取向、文化认同、伦理选择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思想领域的日益多样化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得到强调和加强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也面临着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能否正确判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客观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加强高校德育的新思路、新举措的关键。加强对高校国防教育强大德育功能的开发无疑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国家利益、有利于个体成长完善的明智选择和策略。并且成为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有效方式。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1985年开始全国部分高校逐步开展以大学生入学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到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等的颁布实施,国家已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技能训练、日常教育宣传等构成了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在现实中,不少高校仅把国防教育视为政治任务,“口头重视、心里轻视、行动忽视”的现象并非个别,长期以来我国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一直以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为主,其他内容似有若无,新生军训结束即意味着高校国防教育的完成,大学四年从此与国防教育划清界限,国防教育不知不觉中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生命周期最短的教育活动。在当前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的境况下,高校国防教育功能很容易陷入“技能训练型”的表面定位,把重心放在对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的普及和军事技能的训练上,却忽视了国防教育对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教育功能,从而对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意识自然也就普遍淡薄,对这一能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充分开发。探究个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对高校国防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认识不足,未意识到国防教育的这一重要功能。因为重视程度不够而忽略了对此的开发,或者开发的力度不够。二是尽管对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有所认识,并着手开发,但由于经费、人员、运作能力等客观原因,导致“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致使国防教育未能在德育领域一展拳脚。三是当前的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缺乏足够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来自于校内的领导、行政管理人员、基层的教师、辅导员,还来自于社会这个大系统。国防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众多的参与者与支持者,每一个环节的协同工作都是保证高校国防教育强大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的保证。上述三个方面是造成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遭遇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其实,更深入一层去探究的话,说到底还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国防教育缺乏了解,对国防教育的地位、作用缺乏客观认知的结果。

三、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的实践路径

高校国防教育是学校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行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国防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法律制度和条例条令的形式在国家制度层面为国防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比较完备的保障。与此同时,重视和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有效地开发其德育功能,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外,还需要体制和机制上的配合运作。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一)积极整合高校国防德育资源

国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发挥其德育功能,必须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提到足够的高度。在高校内部,这项工作必须得到党政领导的普遍重视和支持,学校内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建立相应的国防教育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武部、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等各部门、各院系之间的配合,加强行政部门与二级院系的联系,着力加强国防教育师资力量、提高国防教育整体水平,在积极整合高校国防德育的各项资源的基础上,合力开展好这项工作。

(二)努力优化高校国防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对身处其中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应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类文化因素,努力优化高校国防育人环境,重视国防育人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塑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根据青年人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的特点,以兴趣为切入点,支持建立与国防有关的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充分挖掘和发挥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获取国防知识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书本外,网络、电视和广播也占到了相当的份额,因此,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渠道对大学生开展国防德育活动。

(三)尝试构建优质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国防教育作为我国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要提高大学生对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必须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国防德育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强化传统国防德育课程的同时,注重相关课程开发,尝试将国防教育与多种学科、专业相结合,对理工专业类的学生开设信息、材料、电子等国防科技类的选修课程,对人文专业类学生开设国防历史、军事思想、国际形势等国防基础理论的选修课程,向学生充分、及时地介绍与其专业相关的各种国防理论、国防学术、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发展动向,并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在吸引学生关注国防事业的同时,培养其国防意识,促进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四)合力营造校外社会支持网络

“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各界关注、人人支持、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部队、社会、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3]国防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在着力构建校园内部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机制的同时,应着眼于社会这个大系统,制订长远规划,打破学校国防教育传统的半封闭型模式,与政府部门、部队、军事院校、相关单位、社区、学生家庭等广泛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国防教育的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活动,使之成为高校内部国防教育德育功能开发机制的有效补充。

国防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不仅成为高校德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探讨、深入挖掘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成为时代赋予高校国防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武炳,张彦斌,杜景山主编.国防教育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4:86.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9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一、校园文化内涵及与德育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内涵分析英国的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曾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1]换句话说,文化即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则指在大学校园这种特定的育人环境中,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由学校全体师生及员工在学术科研、校园管理、日常教学、课外生活等领域的相互影响中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稳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含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制定的学校日常运转的规章制度及教职工的行为规范等。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指校园的硬件设施,如校园道路,建筑、绿化、教学设备等物质形态。精神文化则是大学特有的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育人方针、办学理念以及整个学校展现的一种态度和校园氛围,体现着一所大学独特的魅力,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二)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价值方式和道德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而文化是德育最基本的实现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培育教化功能和塑造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种,作为学校德育有效载体的校园文化同样具有德育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教育方式呈多样化趋势,优良的校园文化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又能有效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见,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二者的统一性,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作用提升大学德育效果,把德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无形中快乐的得到教育,相对应的,在大学生接受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也是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形成、稳定、传承的过程。

二、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全体成员的整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选择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校园文化所体现及倡导的主流方向,保证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实现,体现学校的办学精神,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当学校群体或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与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不一致时,校园文化就能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引导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优良的校园文化能把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积极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二)教育功能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更能够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将校园文化所倡导的道德、思想、政治等要求内化为个人品质,并外化为日常行为,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及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品质、行为转变的过程是全面渗透式的,这与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德育方式不同,校园文化的隐性熏陶教育能很好的规避灌输式德育方式引起的大学生逆反心理,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三、提高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德育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托物质文化的内容,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要发挥其德育功能就必须注重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要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等实用功能,也要符合学校主导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观念。同时,还应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比如做好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设置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营造健康高雅的人文环境。

(二)注重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德育功能校园制度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要求,通过对成员进行奖励和惩罚而达到思想引导的教育效果,进而产生教育感化功能。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理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同时又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度,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借助校园网、公告栏、校园广播、班级社交群等传播手段加强对校园制度文化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指导日常行为,发挥校园制度文化的德育作业。

(三)重点发挥校园精神文化德育功能先进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学校发展合目的性的一种潜在力量,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和原动力,是推动人们积极进取,育才成才,战胜困难,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2]校风是隐形的教育因素,是维护学校荣誉的强大动力,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重点在于优良校风的培育。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应有高尚的品德和正派作风,正己达人,营造一个民主、公平公正、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加强师德建设,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最后,学生群体应形成优良的学风。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建设民主、团结的班级风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例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67-02

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1],这给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文明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在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

学校是传承社会文明,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学校的文明礼仪活动是围绕设定主题进行道德教育的活动,是素质教育重要的实践载体,如升旗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的仪典、表彰大会、入团入党仪式、各种社团活动仪式以及教学活动的礼仪礼节,各种学术和民俗节日等活动都具有德育的功能,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就是通过各种文明礼仪活动来实现的。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是基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唤起学生内心对活动内容的亲近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现在,文明礼仪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实践性载体,更是一种体验性的德育活动。教育者通过组织这种活动能更直接地告诉学生,国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和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各种规范,向学生澄清什么行为是该做的,什么行为明令禁止,明确价值导向,教导学生明辨是非,这是显性德育的表现。同时通过举办活动能营造出更为有效的德育环境。另一方面,在文明礼仪活动中,通过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座次安排、严肃神圣的环境氛围、严格规范的仪式程序、国旗党旗团徽等仪式象征物,奖状锦旗证书等仪式符号来体现明确的权利关系和社会制度安排[2],让学生在仪式活动构成的环境氛围中亲身体验到蕴含的礼仪规范和社会公德,逐渐认同、接受最终将其内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标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这是一种活动体验式的隐性德育。此外,学校文化硬环境中的整体规划、校园绿化环境、建筑风格等和学校软环境中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及学校声誉的评价,学校仪式活动所展现的文明礼仪与传媒所宣传的礼仪公德的契合等,这些都有助于实现思想文化的认同,为实现德育功能奠定基础。

二、学校文明礼仪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种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表现整体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学校的文明礼仪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教育者们深思。

1.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导向性缺失和话语失真

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潮多元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使得教育者传道、授业及解惑的职责实现起来变得困难。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动辄以侵权相要挟。教育者于是降格以求,凡是涉及思想与情感的艺术表现,凡是带有“红色”意味的文明礼仪活动往往顾左右而言他,唯恐被冠以假高尚的名头,而将自己沦为知识的传输器、立场的中立者。同时由于特权思想的存在和成人优势的心理暗示,教育者往往宣而不信、信而不行。例如,教育者要求学生要守时、惜时,可往往自己带头破坏,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长此以往,教育者的威信荡然无存,也就不仅是话语失真的问题,这易于使其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惰性心理,也就远离了育人的责任。

2.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目的过于功利化

学校的一些文明礼仪活动的程序具有规定性,一些环节经由多年已形成各自己的特色固定下来,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也不能促使其改变,致使这些文明礼仪活动的举办成为一种例行公事,同时为提高举办礼仪活动的层次,邀请领导和社会名人来参加活动,而被邀请嘉宾为显摆自己,套话连篇,冲淡了活动教育效果;学校文明礼仪活动还掺杂过多商业因素,一些商家为获得利益主动为学校活动赞助,充分利用赞助把带有商业色彩的宣传带进校园,四处飘飞的条幅,气球,热烈劲爆的音乐等,使本来教育意味深厚的礼仪活动现场变成商业推广宣传会,让学生们很反感,造成了礼仪活动主题的淡化,影响了文明礼仪活动德育功能的发挥。

3.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形式过于模式化

当前许多学校对于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的认识存在不足,认为只要礼仪活动组织得热闹,场面隆重,程序完整,学生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启发教育,忽视了“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3]。导致了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往往只重视“教”而忽视“养”,致使其流于形式。一想到爱国教育就想到升国旗,一说起学习雷锋就想到团结友爱等,使文明礼仪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模式化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的发挥。

4.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弱化了德育效果

新媒体是指“主要依托数字技术的各种新型的传播形式”,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媒介常被视为新媒体。据统计,新媒体在中国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青少年学生成为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新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覆盖面广等技术优势与大学生渴望平等交流、自由交往、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观看国内外各种不同的仪典活动,甚至一些同学参加过种种仪典活动,同时新媒体应用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网络上各种非主流思潮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巨大,这会使学生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活动有个人看法和认识,会用审视的目光进行对比,不容易认同,这样严重地弱化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三、提高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德育实效的途径

针对上述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现状,如何实现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践行核心价值观,更新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为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方向,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用一面旗帜来凝聚学生,用一条道路来引领学生,用一个理论体系来武装学生,培养和增强学生以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公民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素养。同时教育者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客体角色的互换,来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2.以学生为主组织活动,改善德育的实效

学校是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学校组织的各种文明仪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文明礼仪活动,将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思想活力的人,顺势引导,而非强迫接受。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贴近学生的实际思想和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礼仪活动的程序设计、现场布置、内容安排、文化渲染和亮点特色等方面做足功夫,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文明礼仪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于礼仪活动蕴含思想的认同,真正地改善学校德育的实效。

3.建构生活德育体系,创新大德育的模式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思想、纪律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生活中出发,将学校文明礼仪活动贯彻于学生生活细节中,从校园日常生活中获取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明礼仪活动,改变学生被动从属的地位。重视学生中存在的小问题,在日常化的基础之上,将育人内化到每一次活动,使每次活动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教育者尤其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教育行为上的不作为和教育内容上的“假、大、空”的出现,把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小事情与大道理结合在一起,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辨明是非,感知荣辱,同时更要检点自己的言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德的培养与生活联系紧密,才能获得持之以恒的动力。

4.注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形成全社会德育的合力

学校虽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而存在,通过举行各种文明仪式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感受到置于其中的约束,通过文明仪式行动可以营造一种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进而影响人的思想,规约[4]或规训[5]为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人。

但是学校文明礼仪活动要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就必须要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因为“即使学校能够提高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水准,如果所教内容没有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那么这些内容就不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为此,学校、家庭与社会必须为了共同的事业携起手来,共同教育,让这两种教育制度力量去培养道德的人,培养国家的道德生活”[6]。所以构建只有净化社会环境、优化家庭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校文明礼仪活动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3.

[2]平章起,刘爱玲.学校仪典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2(4):23.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