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黄河颂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9 17:02:36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例1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内心有家国意识。

2.通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授课类型】诵读课、自读课

【具体环节】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黄河,每天从我们的身边静静流过,无声无息,但她却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话题: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尊重他,因为她厚重,她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敬畏他,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首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大家用心聆听,听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黄河颂》歌曲视频。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出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巧妙而幽默地让音乐课代表和历史课代表回答,以缓解刚开课时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背景介绍,带入情境

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至大西北黄河岸边,壶口瀑布的巨浪滔天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于是,他挥笔写下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后,心潮澎湃。于是两人合作,一个作词、一个谱曲,连续创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南北。《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激情诵读,唤起欲望

从题目上看,关键词是哪一个?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呢?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听我朗读课文,你们的工作:

1.疏通字词,掌握节奏,体会情感。(即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

老师配乐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多媒体精心选裁的画面、旋律与文本内容相一致,与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诵相得益彰。预设朗诵结束,听课师生应该自发的热烈鼓掌。)

如有掌声,即兴采访学生听后感。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要读好诗歌该注意什么。

明确:要做到感情充沛,就要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关键字词的重读。

四、文本分析,诵读贯穿

(一)朗诵词分析:

用这种方法,自由朗读朗诵词部分,谈谈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朗诵这一部分?

抓关键词、句重读。

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是中心句,关键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作用:铺垫、总起、引领下文。

学生齐读,体会作用,希望读到关键词句时加强语气。

(二)歌词分析:

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处理这部分的朗读?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展示。(ppt中已把歌词部分划分开四小节)

提示:描绘黄河状貌的抓体现气势的关键词;歌颂黄河精神的根据内容抓语气语调(即三处“啊,黄河”读时情感处理有何不同)。

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展示。

明确展示要求:可选取某一小节分析,小组先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诵,再由代表分析如何处理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小组展示,老师引导。

明确:第一小节关键词:望、奔、掀、结、奔、劈等动词,要读出黄河气势。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第二、三、四小节,以读促讲,以读明文,在读中明确情感基调,在读中明确内容结构:

历史贡献: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深情舒缓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坚定有力

自然特点:臂膀――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激昂高亢

1.读出黄河的特点

2.自然得出内容结构(形态的描绘、精神的赞美)

(三)小结:

结合本节课你们的朗读体会与经验,自己总结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投入自己的感情;了解创作背景;读好关键词句……(最能体现诗歌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就是关键词)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配乐、加入动作、表情、手势、分角色……

(四)分角色齐读:

朗诵词,老师读;第一小节,某个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五、延伸拓展,学会爱国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这种黄河豪情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唤起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青春、付出生命而无怨无悔。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么做,才是爱国呢?

心中有家、有校、才有国,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黄河颂教案例2

在现实中,有些朗读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将朗读教学抽象化、简单化,甚至以录音来代替。这里,我且以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设计,对如何有效地营造朗读的氛围加以说明。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重点体会这些语段描写的美景。

师:请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语段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春天那特有的美。此时此刻,如果你置身在这美景中,会怎样做呢?

这个片断的教学设计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春天的美,却不是一件易事。首先它主要取决于学生自我的感悟,心中有春天;其次在于朗读技巧的发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音语态的综合运用。如果只是让学生粗粗读这么一两遍,学生的情感无火花迸出,朗读也不会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更是空洞无物。这样的文本解读是苍白的,学生成了“匆匆过客”。如学生读完《春》后会说:“我觉得这春草好顽强,勇敢地钻出来,又像孩子一样的可爱,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生命力旺盛,一大片满是的。我好像躺在那草地上,清新惬意!所以‘偷偷地’、‘满是的’这些词,我会强调地读。”而这种感受又会引发另一种体验:“我读着读着,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小草在和我们一起欢笑着,一起奔跑着,我也想打两个滚呢!”这是一种多么美的境界,这就是物我同一、物我相融的境界。读书到此方唯真!此时若让学生再去品读有关语句,则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就是感知文本,体验情感,是走进教材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因而,朗读氛围的营造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积极指导一些朗读的方法

朗读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感受阅读的快乐、文章的美感。

在教学诗歌《黄河颂》时,我是这样指导的:

师: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一起来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这段激情洋溢的导语很能营造氛围)

师:首先听老师配乐范读(《黄河钢琴协奏曲》),听完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生1:我觉得朗诵“伟大而又坚强”应重读,因为这个短语开门见山表现了黄河的特点。

生2:我觉得“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读重音,因为它统领了下面九句话。

生3:我觉得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这几个部分是在歌颂黄河。

我对以上学生的说法予以肯定,要求每个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朗读见解后,再大声朗读给同桌听,这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黄河颂》。

当然,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很重要,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简单,在文中轻易找到答案的话,还让学生不断地读,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下降。教师提问要一环紧扣一环,而且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提醒学生通过再朗读,品出新的想法。

三、尝试改变一点朗读的评价

黄河颂教案例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中国自由”。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文字至今读来依然滚烫,时代在变,但是它所表现的精神未变,中国人的强国梦未变。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名篇有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就使语文教学具备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而言,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文化润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如《论语》《孟子》《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过零丁洋》等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传达着儒家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不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欧阳修的“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思想;不论是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还是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实际上都是儒家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思想的传承与体现。我想,当我们引领学生领悟了这种精神时,学生的心中自会有一种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德育无痕――培育学生悲天悯人、上善若水的道德情怀

国防大学刘明福教授2010年出版了一本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高度关注的书,就叫《中国梦》,他认为中国在和强国的竞争中,中国必胜。而今,变革中的中国面临着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种种危机,如何在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品德,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本中既有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他们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风骨……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材中亦有《斑羚飞渡》《大雁归来》这样的科普文章,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通过让学生赏读、质疑、探讨去挖掘课文中的深刻内涵,学习并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在教学《大雁归来》时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并且结合兰州市“平沙落雁”的相关资料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雁离开的原因,借此唤醒学生强烈的环境意识、平等意识,唤醒学生对于环境的责任意识。

这种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它有利于学生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三、美丽山河――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强化学生的爱国情

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写道:“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可以说,不但是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从城市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美丽的文字,美丽的中国,自然会引发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情。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绘祖国如画风景的篇章。有描绘山水美的,如《黄河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以《黄河颂》为例,它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颂黄河,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颂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我想,当学生被这样的文字感染过,他就会为母亲河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也会从母亲河中汲取到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力量。文本中也有描绘生态美的,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还有再现建筑美的,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这些作品,或是祖国自然美的呈现,或是蕴含着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它们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启发学生采撷智慧的花朵,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富饶的土地、优美的山川,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们爱着脚下的这方土地时,我们对祖国的爱也会变得更加厚重。

黄河颂教案例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7-01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里面不仅有含蓄隽永的诗歌,文情并茂的散文,说理透辟的议论文,也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无不折射着丰富的爱。孔子、孟子仁者爱人的“里仁为美”;爱国之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人格之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友人之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恋人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母子之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爱祖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没有爱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语文老师是贫乏的。挖掘爱,才能张显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让爱回归,方能找回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与灵魂。下面笔者从七个方面阐述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灵魂。

一、仁者之爱

“仁”是《论语》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爱民这一问题是事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血缘的感情出发主张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则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习“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整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今天教育学生如何走出道德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家国之爱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是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落实的。爱国之情在古诗文中的反映以屈原、杜甫、陆游等为代表。《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在《三吏》、《三别》中,更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他把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陆游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三、人格之爱

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以古诗文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为榜样,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追求。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友人之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友人的名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人之间深深的牵挂之情。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给友人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十二篇,约占七分之一。他的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譬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些友人之间的送别诗告诫我们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五、恋人之爱

爱情,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一条大河向东流,河心沙洲上,荒草萋萋,一对美丽的鸟儿发出“关、关……”的鸣叫,似在向一个人倾诉着无穷的爱慕和思念:深秋清晨,蒹葭河畔,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我日思夜想的人啊,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心中的伊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爱情、爱情诗,是永恒的,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学生什么样的启示呢?

六、母子之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等等, 这些都是母爱的颂歌,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

七、河山之爱

写长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黄河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等。这些名篇名句,无不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爱的传递。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友情、孝爱父母、尊爱师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河颂教案例5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eachers' Teaching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As a teacher, know the important of teaching language. In order to impress the students mind and soul,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ir own language, unremittingly train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is the emotional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effective tool to communicate ideas,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Key words 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students

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一比喻道出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事实上,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语言传递知识、授业解惑,同时也通过语言唤醒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建构精神等等。可见,教学语言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外在工具,而且也是师生情感、思维、思想、精神、心灵等的内在折射、自然流露。如何使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染力,根据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对教师语言方面的肤浅的认识。

1 教师的语言应清楚明白

教师语言的简洁性是为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也是由特定的环境和表达方式所决定的。简洁要求不滥用语言,不堆砌辞藻,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其自身的知识比较渊博,但常常不能深入浅出地讲清问题,所以教学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认真分析他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发现问题有二,其一:他上课的语速太快,走上讲台,张口就讲,犹如放连珠炮,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其二:他上课时语言不够纯净,教学层次不够清楚,课堂上经常用“这个”“那个”“呶”等口头禅,经常重复、罗嗦,把该表达的思想感情淹没在杂乱无章的话语中,极大降低了表达的效果,当然,这也说明他对教案不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不到位。

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就必须改掉自己口语中的杂质,对教材上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转化,把教案烂熟于心。

2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的,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的教师,上课后缓步踱上讲台,有气无力地讲解,重复繁琐地说明,教学内容既看不出什么时候是浓墨重彩的重要地方,也看不出什么时候是轻描淡写的次要部分,一节课往往是面面俱到,就像河中的流水,平平而过,无任何波澜起伏。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也就无任何好的成绩可言了。

有一位数学教师这样写入正弦、余弦定理:“我的潜力无边,能不过河而测得河面的宽度,能不登山而测得山峰的高度,能不靠近敌人阵地而测算出敌我阵地间的距离。法宝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是这种美妙生动的导入语言,勾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 教师的语言要有科学性

教师语言的科学性不仅体现一个教师的水平,也能反映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一方面要求用词准确,词语搭配恰当,不能张冠李戴,颠三倒四。另一方面要求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层次清楚,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随口说出了一道巩固练习题:“求数列1、2、4、8……的前二十项的和。”这道题,学生一看这个数列的前四项成等比数列,那么这道题应该是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来做,可是也有的同学会问:“老师,这个数列的第五项一定就是16吗?它以后各项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吗?”所以说这道题出得不严谨。如果把这道题改为:求等比数列1、2、4、8……的前二十项的和,就无懈可击了。看来身为教师一定不可忘记语言的科学性。

4 教师的语言要有教育的目的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的教育作用。而且要经过深思熟虑、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

前一阵学校组织听课,一位教师在讲授《黄河颂》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设计如下导语:“黄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勤劳的祖先就在这黄河流域生活,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这块土地。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卫祖国。在这种形势下,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谱写了以保卫黄河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的一首歌词,诗中赞美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坚强,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直到今天,每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每一个热祖国的人,只要一想到这诗句,一唱起这歌曲就无不感到心情激动,热血沸腾,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同学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令人兴奋,令人鼓舞的作品——《黄河颂》”。这则导语产生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既引发了学生的激情,又沟通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5 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的作用

三尺讲台方寸地,但教师的语言往往能超越时空,在学生的心中挥之不去,为此,教师只有在教学时的语言融进了情感,才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更大的效力,富有感情的教师语言,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重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鼓励学生可以是用谈心的方法以情感人,这是教师常用的方法。还可以用“激将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激将法”,指教师用讽刺、挖苦、贬低或质疑等语言,从相反的角度刺激学生,使其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的一种特殊的激励策略。如: “我不相信你能完成这件事,不信你做给我看看?”“我猜你又打算放弃了吧?我早就料到了。”有些教师使用的语言更具有攻击性,如:“你要是能考上大某某大学,太阳会从西边出来!”等等。

笔者认为最好不要在课堂上使用“激将法”,而应该在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中使用,否则你的“激将法”会被学生认为是讽刺和责骂,是对他们的言语羞辱,这会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初衷相去甚远。

总之,教师的使命是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没有教师,人类就难以生存进步,没有教师职业,社会就难以繁荣发展,因此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部分,也是和学生交流的最直接的工具,更是教师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条件。但是,教学语言的锤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靠我们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多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吮吸其中有益的养料,提高语言修养。加强语言实践,平时多锻炼,教学时注意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音量、语调、节奏、速度、句式、表达的方法,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扬自己教学语言之长,克自己教学语言之短,一步一个脚印,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日趋完美。

参考文献

黄河颂教案例6

歌唱是一门艺术,其魅力在于直接用人声来表情达意,用音乐和语言传递信息,引起听众的共鸣。古代唱论《乐府传声·曲情》中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唯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如果“唱者不得其情”“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悖,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①。一个演唱者的演唱是否成功,除了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在于其对词曲音乐的理解。歌曲是词曲作家创作出来的,词谱是没有生命力的,演唱者的天职就是将词曲有声化,运用声音控制的技能技巧,把谱面上的音乐经个人理解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一首乐曲之前,必须有一个消化、创作、诠释的过程,这就是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做的案头工作。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拿到一首作品就开始歌唱,没有静下心来细细推敲,没有做细致的案头工作。所以,很多人虽拥有一副好嗓子,但唱出来的歌曲却不感人,缺乏生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案头工作呢?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拿到一首作品时,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及简历,研究作者创作的风格特征。不同的作曲家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各个作曲家的作品之前,对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要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作品特点做出相应的处理。譬如莫扎特的音乐以典雅、流畅、秀丽、明朗为主要风格特征,那么,在演唱莫扎特的作品时,就要以中等音量的优雅、从容的声音做柔和、连贯的演唱,切忌夸张的情感表现和过度的力度对比;而在演唱威尔第的作品时却恰恰相反,他的作品大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英雄气概,声音就要求有力、慷慨激昂,以表现戏剧性的特点。

第二,要对作品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要认识到作品的基本立意,熟读词曲,大量地查阅作品的背景资料。譬如《黄河颂》这首歌曲,它选自我国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其中,在歌词上,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整首歌曲旋律激昂,曲调壮阔,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在演唱这部作品时,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基本立意,把其中的词曲内涵理解到位,体会到这种宏大的气魄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

第三,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剖析。准确地把握作品曲式中分段、分节中的变化,掌握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的疏密以及表现术语所规定的一般处理方法。《乌苏里江》是一首女高音演唱的难度极大的歌曲,其主要的难点在于情绪的变化。这是一首带引子与尾声的三段式作品[引子+A+B(a+b)+A1+尾声]。第一段慢板,感情深沉,吐字要有力。结束音在小调音上,郁愤不平;第二大段分成a、b两小段,先弱起,逐渐强,速度加快,旋律明朗,须唱得嘹亮,以喜悦、激动的情绪歌颂共产党救穷人出苦海;第三段第一小节以高八度的旋律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最后尾声以高难度的快速跳音和高亢有力的高音结束全曲。歌曲还采用了大量装饰音、倚音、三连音、六连音,丰富了歌曲感情的表达。

第四,提高文化修养,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根据歌曲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内容,结合其词曲的内涵,划分层次与高潮,体现重点段、句,尤其是重点字。一首歌曲中大量歌词的咬字发音是一带而过的,只有几个重点字才是主要的、应该强调的。歌者要把纸上的词曲唱活,并进一步雕琢成艺术品,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重点字要选得准、用得巧,使之在歌曲的演唱中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会起画蛇添足的破坏作用。重点字的突出和强调,随歌曲情感意境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着色”方法,如变换音色、改变语调、调整音长等。像歌曲《白毛女》中“哭爹爹”一段,有3个重点字“霎”“爹”“惨”,各用不同手法。全曲第一声“霎”字用类似直呼惊喊的强咬,声惊四座、扣人心弦;“爹”字采用了紧咬缓发的手法,即咬得紧,但急于发音,又不换气,将悲痛欲绝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个重点字“惨”,运用加重音头、带有抽泣和哭腔的色彩唱出。重点字的突出和强调,给人留下了撼动心灵的不可磨灭的形象。②

第五,在具体的练唱中要尽量“兑现”各种设想,看是否合宜。因为想与唱还有不少距离,往往设计合理,但实践中又不见得合适和行得通,这就需要在具体练唱中进一步去粗取精。同时注意要多小声、少大声的巧练,要多练“绝活”及难点。在每次练习结束前,必须坚持完整不间断地唱几遍,使各种艺术设想能真正渗透在整个演唱中,并进一步在演唱中揣摩,看其是否合宜,是否有艺术特色。

最后,在以上几项案头工作的基础上,应对歌曲演唱的钢琴伴奏部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钢琴伴奏是声乐艺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作用是为人声旋律配备和声,丰富其音乐性,且在声乐作品的前奏、间奏及尾声处,钢琴还会以独奏的形式出现若干小节,故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与声乐演唱的艺术表达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从其音型、和声、织体、节奏、旋律等方面全方位地去研究。

综上所述,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所需做的案头工作是一项细致、综合的工作,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和前提,它对演唱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认认真真地将这项工作做好。

注释:

①华乐出版社编辑部.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二)[M].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2.

②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6.

参考文献:

[1]华乐出版社编辑部. 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二)[M].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M].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黄河颂教案例7

芦苇(1950― ),当代著名电影编剧和导演,有“中国电影第一编剧”之美誉。他生于北京,自幼成长并长期生活在古城西安。1976年进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做绘景、美工,后来兴趣转向剧本改编,1988年正式开始了电影编剧生涯,20世纪90年代因创作电影剧本《秦颂》而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界80年代以来最活跃的编剧之一。芦苇是一位没有进过电影学院,而是在长期的电影剧本创作操练中逐步走向成熟的编剧,他与中国第五代导演共生共荣,成为第五代编剧中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并自编自导了影片《西夏路迢迢》(1996)。

到目前为止,芦苇先后创作了近20个电影剧本。其编剧处女作是与周晓文合作的《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此后陆续创作和改编了《星塘阿芝――齐白石的故事》《灯影春秋》《九夏》《黄河谣》(芦苇、朱晓平)、《黑风景》(杨争光、芦苇)、《霸王别姬》《活着》《秦颂》《桃花满天红》《红樱桃》《西夏路迢迢》《永失我爱》《一地鸡毛》《图雅的婚事》(芦苇、王全安)、《赤壁》《白鹿原》等电影剧本,其中拍成电影的有十余部。他担纲编剧的影片先后有八部在较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最多的中国编剧,其中《黄河谣》《秦颂》《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等影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作品。

芦苇西部电影编剧概况

芦苇是对中国西部电影贡献最大的编剧之一。在他编剧的影片中,《黄河谣》《黑风景》(未付拍)、《秦颂》《桃花满天红》《西夏路迢迢》《图雅的婚事》《白鹿原》(待拍)等均属西部电影,大都是谈论中国西部电影不能绕开的作品。

芦苇编剧的第一部西部电影是1989年完成的《黄河谣》。剧本最初由朱晓平执笔,但是,连第一稿也没有完成,导演滕文骥也写了一些提纲,后来改由芦苇执笔,才最终完成了剧本。《黄河谣》是一部西部音乐剧情片,影片中有大量的陕北民歌,而芦苇的一大爱好就是听并搜集陕北民歌,对这个题材十分熟悉。同样建立在题材熟悉基础上的《桃花满天红》是一部反映关中皮影艺人生活的剧本。基于对皮影戏的共同爱好,这个剧本最初是写给张艺谋的,后来因为立项的问题拍摄搁浅,直到1996年才由王新生执导完成。对于完成的影片,芦苇认为拍得有些粗糙,对剧情进行了一些并不成功的调整和改动,效果没有原来设想得那么好,他认为应该跟拍《黄河谣》一样,按照原汁原味去做。[1]

在所有的题材中,芦苇对于历史最感兴趣。芦苇完成的第一部西部历史题材剧本是《秦颂》(原剧本题名《血筑》)。在芦苇的所有电影剧本中,“《秦颂》的剧本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有它独特的棱角,但依然没有做到炉火纯青。”[2]301他从1990年就开始构思和准备这一剧本,大约用了5年时间才最终完成,虽然芦苇本人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也自认为是最满意的剧本之一,但是影片上映后在当时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稍后的另一部历史题材西部电影《西夏路迢迢》是由芦苇自编自导的,他的初衷“还是因为历史,基于对中国历史上一段从来没有表现过的历史,是关于西夏的历史,展示的是北方民族和汉族的关系”,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歌流传了几千年,可以说人人皆知,我就想通过电影来展现这种意境”[2]300。但是影片拍完后,芦苇认为仅仅达到了设想的50%,但也自信毕竟还是敢翻“天苍苍,野茫茫”这一页,同时也自省“如果它要失败,我决不说是题材的问题,一定是自己还不明白叙事技巧,内功修炼还不够”[2]300。

当然,芦苇也有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力作。他与王全安合作编剧的《图雅的婚事》就是一部以情节取胜,故事感人且富人文关怀品质的影片,反映了时代巨变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变化。剧本创作缘起于2004年受到一个电视纪实栏目的触动,一则真实发生的招夫养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基于此前两人都非常想拍跟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息息相关的影片,于是就与王全安沟通,想把这个素材拍成电影,两人一拍即合,次年芦苇就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了剧本创作。也正是基于扎实的剧本,影片在2007年柏林电影节上一举摘取了最高大奖金熊奖。

然而在芦苇的编剧生涯中,挑战最大的无疑就是尚未最终完成的《白鹿原》的编剧工作。小说原作是中国当代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之一,出版后先后被改编为秦腔剧本、连环画本、电视剧剧本、话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但是将其搬上银幕,却是“难产十四年,电影《白鹿原》不能承受之重”[3]。先是版权的一波三折,而后由芦苇着手改编,从2003年开始至2007年为止,剧本前后四易其稿、耗时四年,芦苇自己仍不满意。而改编中最关键的是,一部百余分钟的电影如何去体现一部厚重恢宏的长篇小说之精髓?其焦点又主要集中在人物的保留和情节的改造,电影剧本对于原小说史诗性、地域性、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等思想艺术特征的保持以及坚持电影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4]无疑,在近几年当代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中,芦苇担纲编剧的《白鹿原》已经成为西部电影乃至中国电影领域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

芦苇西部电影编剧的风格特点

在长期的剧本改编和创作实践中,芦苇扎根于西部的沃土,在西部电影编剧领域内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编剧风格。这种独特的个人特点表现在题材选择、艺术品质、思想内涵和创作方式等多个方面。

首先,主要耕耘于西部和历史两个领域,是芦苇电影剧本创作在题材上的特点。热爱西部题材,主要取决于芦苇对西部生活的熟悉以及个人浓郁的西部情结。出生在北京的芦苇,却长期生长生活在西安,是名副其实的陕西人、西北人。他不仅对西部有深厚的感情,而且对西部的民间文艺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四处搜集西部的山歌小调和民歌酸曲,尤其喜欢陕北民歌,用芦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儿把你养大,那儿的环境,那儿的人,无时无刻都在唤起你的创作热情”[2]301。他也喜欢陕西的皮影戏、秦腔等民间艺术,为他创作《黄河谣》《桃花满天红》等剧本奠定了艺术根基。而相反,他对写江南题材却十分谨慎。他一直想写《桃花扇》,想把江南文明的风貌记录下来,但是没有大量前期工作,从来不轻易动笔。

钟情历史题材,则更多与芦苇个人的志趣爱好和历史情结以及生活环境有关。一方面,身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西安,被周秦汉唐的历史遗风所浸醺,被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所吸引,对历史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而乐于历史题材而不疲;另一方面,芦苇喜欢历史,最喜爱阅读各种艺术史、美术史、电影史、文学史等,因此也喜欢写历史题材的剧本。他编剧的《秦颂》《西夏路迢迢》等西部电影均属中国古代历史题材,属于中国西部历史电影中的代表性作品。

对于历史和西部,芦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历史实际是在西部的,它的发源地,它最昌盛的时候在西部,因此非常想把中国历史上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的艰辛以及他们的品格、他们的奋斗,把它写出来把它拍出来。然而,我们的电影创作中一直没有精彩的历史片,这与中国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反差、一个矛盾。[5]于是芦苇大胆去尝试西部历史题材剧本的创作,《秦颂》《西夏路迢迢》等剧本甚至就是西部题材与历史题材的交集,极大地拓展了西部电影的题材领域。由此可见,芦苇倾心于西部和历史题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感而发,去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他十分注重体验生活,在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炼故事、主题和人物,他的第一部西部电影剧本《黄河谣》就是在宁夏体验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的一个结晶。他不是那种只要给钱,就什么烂题材都干,熟悉不熟悉无所谓的编剧。他虽然与陈凯歌有过成功合作的经验,但是由于不熟悉题材,坚决放弃了剧本《风月》的编写之邀。而他佩服的是像陈凯歌那样,把《荆轲刺秦王》这样一个题材花费10年的时间,反复考虑七八年的工夫。[2]301

其次,对于历史意识和史诗品格的追求,是芦苇西部电影剧本创作的又一特点。“我用看电影的方式阅读历史”[5],是芦苇对自己近20年电影剧本创作方式的一个概括。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看电影的方式”,使得芦苇编剧的影片,无论是非西部题材的《霸王别姬》和《活着》,还是西部历史题材的《秦颂》和《西夏路迢迢》,抑或西部近现代题材的《黄河谣》和《白鹿原》,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恢宏的历史意识和史诗品质。

这种历史意识和史诗品质的艺术追求,与芦苇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就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来说,“”时父母亲被关进牛棚,父亲被戴上高帽子拉出去游街,少年芦苇和弟弟妹妹沦落为“黑帮子女”,成了反革命家属,家门口被贴了各种各样的标语,还要每天早请示晚汇报,可以说他亲眼目睹了“”的残酷。也正因为从那个时代里过来,所以芦苇编剧的《霸王别姬》《活着》里面,就能看出那种非常强韧的精神力量。[6]这两部戏有史诗意识渗透其中,也是编剧芦苇在创作时已经考虑进去的,其实这也是他们这代人对世界的看法。在这种意义上,芦苇用看电影的方式去阅读自己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并将之融入电影创作之中。就如芦苇自己所述,“拍电影是创作者在看待世界,写剧本也是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7]

这种历史意识和史诗品质的艺术追求,也与芦苇对历史片的理解密切相关。芦苇一贯主张将历史题材的影片创作成“正剧”,而且自己的优势也是做正剧。例如,芦苇版的《赤壁》电影剧本,就是一部历史正剧,期望中国能做出像黑泽明的《乱》《影子武士》等让全世界认可的历史大戏。因此他的创作“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努力在对故事和人物的刻画中,彰显历史的真实面貌,并在里面注入人文思考”,“希望借此影片,让世界上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够通过电影了解并理解中国历史的影像魅力。”[7]但是,影片最后的完成片却是一部商业性极强的影片,与芦苇的构思没有多大关系,也没有按照正剧的思路拍摄,也就肩负不起恢复历史原貌的作用,自然也就难以引起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再以《西夏路迢迢》为例,芦苇希望“创作一部严谨的、展现历史卷画的影片”[5],他认为过去中国电影的历史片,在造型上都有一个“比较假”的问题,尤其是港台的,很多电影根据戏装来做造型这是非常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在拍《西夏路迢迢》的时候,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历史真实地还原出来,把历史的质感表现出来”[5],为此芦苇自编自导,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达到个人预期的目标。

再次,关注人,注重人文内涵是芦苇西部电影剧本在思想内容上的本质内涵特征。芦苇在艺术上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作品的精神品质”[6],他编剧的几乎每一部西部电影都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品质。

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的《黄河谣》《秦颂》《西夏路迢迢》等剧本中,芦苇把对于“人”的表现看得很重。他曾写过一个《黄河谣》剧本的创作后记《回回唱起来热泪流》,整篇“后记”从头到尾均与电影无关,而是宕开笔墨去写陕北人、陕北历史和陕北民歌,写完了这些,一句反问――“不扯这些,剧本又写什么?从何处下笔呢?”结束了全文,引人深思。其实,他是在用这种独特的形式给《黄河谣》这部剧本的人文内涵作一个注解,因为“《黄河谣》这个剧本只是一个载体,旨在发挥民歌那种昂然灿灿的生命力”,而“载体本身不足细道”[8]。如果说《黄河谣》对于人的表现还比较内敛,那么随后的《秦颂》和《西夏路迢迢》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了。影片《秦颂》以春秋时期秦国掳灭六国为历史背景,着重表现赢政与高渐离两个特殊男人之间的精神较量以及高渐离与栎阳公主之间情感征服的故事。编导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想象演绎了一段历史,“依据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9]正如导演周晓文所说,拍摄《秦颂》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历史的氛围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既表现了人性的特质,又能带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10]293,因而整部影片表现出了“历史环境中,人的特殊个性”[10]293,是一部“人性独特饱满”[9]的历史题材影片。《西夏路迢迢》讲述了11世纪中国西北部的故事,西夏国为了补充兵源,实行“血赋”政策,派野利狐去千里之外征掳男孩,为了凑够数额,野利狐胁迫一个叫孤姐的待产女人随行,途中女人生下一个男孩,孤姐难舍骨肉别离,穷追不舍。而在险恶的归途中,数名西夏兵为了保护孩子在与契丹兵的血战中惨烈丧生。整部影片通过母爱的展开,表现了11世纪中国西北部各民族之间的争斗和融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谈到这部影片的创作时,芦苇夫子自道曰:“我看历史最关心的是:人,人在历史中的命运。作为历史画卷来看,民族战争、民族纠纷,其结果仍然是人,代价也是人,关注人是我也是第五代所不能放弃的,对人物命运永远不能漠视”,“我觉得影视中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现象问题,我企图表现的就是这种生命现象,我觉得我做得还不是很到位”[2]301。此话可谓道出了芦苇电影剧本思想上的本质内涵。

就芦苇新近策划和编剧的几部影片来说,对于人的关注仍然是不二的主题。作为影片的总策划,芦苇谈到李扬导演的《盲山》时,赞扬导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他的镜头关注的是人间真实的生存状况,这是他始终最关心的,这个很难能可贵”[11]。而他担任编剧的《图雅的婚事》正是“反映了时代巨变下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变化,是一部同样具有人文品质的影片”[7]。就是对于正在进行中的《白鹿原》,芦苇依然坦言“重点正是写人,写人格,写富有文化价值的人格”[12]。

此外,在西部电影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善于处理“类型和艺术”的关系,在与导演、演员的互动中创作和完善剧本,则是芦苇“电影编剧的秘密”[13]156所在。

芦苇有两个形象而准确的比喻:一个是“编剧是电影这个美丽植物的根系”[14],另一个是“编剧是妈妈,剧本是孩子,你得哺育他,你要赋予它生命”[11]。前一个比喻生动地道出了编剧在一部电影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而后一个比喻则精辟地说明了创作过程中编剧和剧本的血缘关系。事实上,芦苇也将这些理论上的生动阐发带入了西部电影剧本的具体创作实践中,将“类型与艺术”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同时又始终把自己放到一个电影创作的团队中,在与导演、演员的互动中创作和完善每一部剧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剧手法和技艺。

芦苇从一个电影编剧的角度,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阐释了“类型与艺术”的关系。从拍摄完成的影片来看,芦苇更多体现出的是一位艺术片编剧的特征,但是他却是新时期最早探索类型片的电影编剧之一,是靠写类型片出道的,而且他的创作经验也是“不管写什么电影,第一个你首先面对的就是类型”[13]161。以90年代西部电影力作《双旗镇刀客》为例,这个电影剧本的大纲最初是芦苇写的,原名《刀会双旗镇》,后来何平和杨争光,主要是杨争光完成了这个剧本。这部电影十分清晰地展现了艺术和类型的关系,芦苇的剧本大纲是“严格按照模式,每一个情节都不落掉地写的这部电影”[13]164。剧本大纲中的故事构架、人物设置、戏剧冲突等都受惠于美国西部片的模式,这些类型的有效规定保证了剧本不犯基本错误,“但不能保证你出彩,出彩不出彩那是创造问题”,而“其实模式下处处都得创造”[13]165。就《双旗镇刀客》的剧本大纲来说,芦苇将常见的那种“标准的侠客”换成了一个“小孩”,让观众耳目一新,又充分发挥西部的区域文化和内地电影的人物造型的长处,力避香港武打片擅长的精彩的武打动作设计,而采取“以虚带实”的写法,影片中“一刀仙与孩哥的角斗”一场,不见出刀相刃,只听见黄沙吹过刀剑相碰的声音,接着就是一组快切镜头――孩哥脸上流下的一滴血;一刀仙转身走去;孩哥脸上还在流血;一刀仙扑通一声跪下,回头问道“你的刀法跟谁学的?”;孩哥张嘴未说;一刀仙脱口一声“好刀法”之后,倒地而死――这就是模式之下的突破和创造,使得剧本有了新意,增加了剧本的艺术含量。由此可见,在依照类型片模式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富有新意的创造达到艺术片的效果,是芦苇的西部电影编剧的秘密之一。

而芦苇电影编剧的另一个秘密,就是做电影创作链条上的一环,在与导演、演员的互动中创作和完善剧本。一方面,芦苇很注意在与导演的互动中完善剧本。他认为编剧和导演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编剧是参谋,他负责拟定作战方案,具体指挥,那是导演的事,因此,更大程度上,导演是操作者”,而“在某种意义上编剧自由度大,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自己,导演不行,导演要受各种条件制约,这种限制既是有利的一面,又是不利的一面”[2]300。他认为导演会把本子改得面目全非的现象很正常,因为导演是根据他的水准确定的,编剧是根据自己的水准写的,有的时候编剧的水准达不到,导演会帮助你提高,有的导演不理解,不明白,编剧给他讲不通,就把这部分舍去了,甚至有时可能会有一些争执、互相辩论。他也认为一个好的剧本必须要经得起摔打和磨炼,甲、乙方案,如果甲方案不要了,可以做乙方案,同样可以做到同样的水准,就是争执也是非常正常的,不争执就出不来一个好东西,这又体现出他作为一个专业编剧的素质。[11]另一方面,芦苇也很注意在与演员的互动中创作和修改剧本。他编剧时常常根据演员来量体裁衣,甚至去迎合演员的气质,以保证创作意图的落实和表演的成功。比如对于《白鹿原》的改编,芦苇在看过《惊蛰》之后,便将余男列为《白鹿原》中田小娥的首选,认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生命的质感,这是中国电影已经普遍丧失的东西,而她优于其他国内演员之处,就是在太多的流俗、重复和虚假中表现出了人的真实。而对余男的看好,让芦苇在改编时自然而然地依照她和她的表演量体裁衣。

以上几个特点,是芦苇在西部电影编剧过程中形成的个人风格特点,也是芦苇的其他非西部电影编剧的特点。当然,这些个性特点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他对于电影剧本创作基本规律的尊重基础之上的。既遵循剧本创作的基本语法,又保持着独立的个性风格,是作为整体的芦苇编剧的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是遵循剧本创作的基本语法和基本规律。比如,对小说进行电影改编时,编剧在创作中必须遵循的是剧本创作的基本语法,而不是小说的基本语法。非西部电影《霸王别姬》是根据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改编中芦苇就坚持“按照经典电影的要求、剧作的要求,在这个时候小说就成了你的素材,就要进行素材的分类、取舍,……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银幕更生动”[11],最终很多人物和情节都改了,电影与小说差别极大,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另一方面,他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风格,因为基本语法是大众接受的前提,而剧本的个性风格才是影片独特品质的决定因素。就此而言,芦苇的剧本创作“不跟风”,几乎每部剧本都打上独特的个人烙印。

[参考文献]

[1] 芦苇,张阿利.我希望对西部有一种完善的表达[A].张阿利,皇甫馥华.大话西部电影[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286.

[2] 赵径文.我只是一个跟在大师后面的孩子――访著名编剧芦苇[A].见:何志铭.西影四十四年[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 沈洪.难产十四年,电影《白鹿原》不能承受之重[N].西部时报,2007-09-07.

[4] 李彦.实、芦苇对话《白鹿原》[N].北京青年报,2004-07-02.

[5] 文星.编剧芦苇[EB/OL].西安电视台网•栏目•家住西安,2002-01-07.

[6] 蒯乐昊.芦苇:中国电影整体素质差[J].南方人物周刊,2008(21).

[7] 黄蕾.《图雅》编剧芦苇:手握《赤壁》和《白鹿原》[N].深圳晚报,2007-04-09.

[8] 芦苇.回回唱起来热泪流――《黄河谣》创作后记[A]. 何志铭.西影四十四年[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28-229.

[9] 是深刻发掘人性,还是随意编造历史:电影《秦颂》引起争论[J].文汇电影时报,1996,7(13).

[10] 周晓文谈《秦颂》[A].见:何志铭.西影四十四年[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11] 编剧芦苇做客华商网,畅谈中国编剧现状[EB/OL].华商网•华商娱乐,2008-04-09.

[12] 专访编剧芦苇:电影绝不卖弄性描写[EB/OL].央视国际•人文探索子网•快报快评,2007-07-06.

黄河颂教案例8

关键词:地理实验;探究;河流水量;因素

一、教学目标

理解并构建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探究我国河流流量大小、沼泽地及咸潮等形成的原因。

二、器材准备

【实验器材】一个大玻璃箱、一脸盆水、一些冰块、一次性纸杯(杯底扎一些小孔)、三根吸管、三支滴管、一大堆沙子、红黑色墨水等。

【其他设备】摄像头、电脑、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黄河颂》。

展示材料:黄河在养育中华儿女、保卫中华民族的同时,也给炎黄子孙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全球河流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能够在黄河寻到踪迹,黄河的泥沙、悬河、洪涝、断流等问题更是堪称世界之最。黄河下游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7年到1999年,几乎连年出现断流,且断流天数不断增加,断流给黄河下游带来了巨大危害。那么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有哪些呢?

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实验。也许这个实验不能模拟出黄河断流的全部原因,但它将会让我们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产生一个全新的思考。

(二)实验探究

请4位学生按表1步骤完成实验(通过摄像头在大屏幕直接投影实验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看,并将影响因素写在表1的横线上。

师问: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哪些?

生答:降水、下渗、地下水(流域植被覆盖)、支流水、冰川或积雪融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排放等。

师问:这个实验没有模拟出来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可结合长江流域图和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

生讨论回答:湖泊水和蒸发。

承转: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将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按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空间维度归纳到表2中。

展示学生答案,并请同学评价。

(三)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按分组自主完成表3中问题,完成好后,小组讨论。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当然,有些河流水量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有其他特殊原因。例如,黄河下游断流还有水价低廉、浪费严重、水库调节能力弱等原因,珠江口多发咸潮有人为无序挖沙,导致河床下降等原因。因此,我们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具体分析。

四、教学反思

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非常少见,可以说这节课开创了地理课堂实验的先河。当学生看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被搬上讲台,显得非常兴奋。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黄河颂教案例9

关键词:陈逸飞 油画 中国 韵味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余秋雨先生说:“陈逸飞的长处是他听懂了历史传来的依稀信号,及时地在每一步中吸取了正面的营养,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既有写实功力,又有浪漫情调,又有精神追求,又有国际眼光……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图像和地理图像,经过陈逸飞上海式的中转、改造,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怀旧意绪,就很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了。”受儒家思想和海派文化的影响,陈逸飞的油画创作中融合了中西绘画元素,作品充满了宁静平和的文化韵味,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正如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在陈逸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作品中,他试图运用西方绘画的技巧,选取中国特有的历史形象、地理形象来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赋予作品中国文化精神,使得他的油画作品中弥漫出浓郁的中国式的浪漫韵味,这是陈逸飞油画创作的重要的艺术特色。这一特色在其多种多样的油画题材中得以展现,主要包括:革命历史、江南水乡、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西藏风情等题材。本文从陈的这些油画题材出发,对其油画作品中独特的韵味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 革命历史题材

陈逸飞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创作于1968年到1979年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黄河颂》、《开路先锋》、《红旗》、《知识青年的楷模――金训华》、《南来北往》、《鲁迅在厦大》、《写于长夜――鲁迅》、《刑场上的婚礼》、《占领总统府》、《踱步》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黄河颂》也是备受公众关注的陈逸飞成名巨作。《黄河颂》是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创作题材,陈逸飞试图创作了一种苍劲的画面构架以求在这一历史大题材上有所作为。陈逸飞在回忆《黄河颂》的创作时说:“《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着羊肚子头巾,杠着镢头,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到画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肩挎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的鲜艳的小花,还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我自以为很美,既英雄又浪漫。”正如陈逸飞所说,《黄河颂》没有直接在黄河的景观上做文章,而是把聚焦点放到一个红军战士的身上,他背后的黄河景观被虚化并同空旷的天空、壮阔的山峰层层叠叠连成无垠的一片,营造出沉稳雄厚的华夏文化的大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壮观。这位革命战士手持枪,坚定而又喜悦,表现出无比豪迈的英雄气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余秋雨分析陈逸飞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时说“陈逸飞在‘文革’前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技术以及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绘画实践推动,由于英雄主义的熏陶,使他今后一直保待着浪漫主义的风韵,雕塑般的凸现能力和删繁就简的聚焦水平。”这句话精当地概括了陈逸飞《黄河颂》以及他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油画作品,东方意象与西方技术结合,写实与浪漫兼具的风格特征。

二 江南水乡题材

陈逸飞将中国江南水乡古朴秀丽的风光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将各种风景人事主观化、浪漫化,形成了一个不同与西方却被西方理解的东方世界。画作中古朴、神秘、宁静的意境,格外令人动容。这一题材的创作包括:《故乡的回忆》、《童年嬉戏过的地方》、《寂静的运河》、《春风又绿江南》、《丽人行》等。陈逸飞以“双桥”为题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享誉国内外,并将 “逸飞之家”中国的周庄带给了全世界。当你翻开《故乡的回忆》,“弥漫于画布上的静谧和某种不可名状的神秘气息”(摘自:美国《纽约时报》评论)动人心弦。犹如拿到周庄的钥匙,来到别致的双桥,近看碧水悠悠,绿树掩映,感受神韵剔透的情景交融,似听一曲悠悠古韵余音袅袅,回味无求。久负盛名的哈默博士之所以也向世人推介陈逸飞的作品,也多是感知到了其作品的中国式浪漫意味。哈默博士曾说:“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这与我国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精神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陈逸飞这种中国式的浪漫意味,在其描摹国外的景象中亦有体现。在其作品《威尼斯水乡》中,陈逸飞利用含蓄的兰紫冷调,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空寂的威尼斯城的午后瞬间。那里树木葱茏,水波宁静,老宅沧桑,一抹暖色光晕掠上白墙的船帮,在这清幽寂寥的意境中,透露出淡淡的热烈,陈逸飞那种灵动而不失厚重的笔触在画面中涌动,时而聚汇,时而离散,肌理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又斑驳躁动,交织出一曲琛玄的威尼斯江南梦。如换成中式建筑,便像苏州水乡了,这是陈逸飞以中国人文化造洋人景像的一幅典型画作。

总之,陈逸飞运用中国古老的石桥和运河来表现创作主题,笔触细腻的将寻常巷陌中的黛瓦粉墙、石板路的高低不平、护城河的逶迤缠绕尽收到画作之中,展现出的是一股江南特有的宁静意味,在运用西方油画创作技巧描绘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的同时,透露一种独特的中国式的浪漫韵味。

三 音乐人物题材

经历了西方文化霸权和艺术策略的重塑以及西方商品社会的洗礼,陈逸飞油画创作风格陡然改变。在音乐人物题材创作中,陈逸飞采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描摹现代、高贵、优雅的西方女乐手,油画《长笛手》就是记录陈逸飞油画人物画的风格转变的重要作品。

《长笛手》是陈逸飞在1987年为纪念美国哈默画廊60周年庆典展览所作,是他脱离苏派写实风格的影响,挑战写实绘画技巧的高峰。他将整幅画设置在沉稳的黑色背景之中,人物的面部刻画得相当到位,金色头发环衬出清秀美丽的面庞,迷人双眼斜视着乐谱,深情得令人动容,仿佛能够感受女乐手嘴唇的微微颤动和身体呼吸,一双手细长灵活的手与乐器联系起来,完全有理由相信长笛手可以吹奏出相当美妙的乐曲。更为惊叹的是,陈逸飞在对长笛手的穿着进行描摹时,衣服的材料、颜色、样式和花纹都相当考究,无不散发着细致入微的东方情调。整幅画面上实下虚,上强下弱,上亮下暗,对比强烈,层次分明,给人以简洁空灵之感。

同样,陈逸飞音乐人物作品《四重奏》亦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将西方女乐手置于空旷的黑色背景中,人物和乐器造型力度扎实,相互呼应,技巧纯熟。画面具有旋律感,构图及人物处理在有现代感的同时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四重奏》的姐妹篇《二重奏》,是陈逸飞音乐人物题材肖像画尺寸最大的一幅。画面中,两位身穿蓝色衣裙、金发碧眼的西方少女,一个拉大提琴,一个弹奏钢琴,深情而忧郁。与《四重奏》一样,陈逸飞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技法赋予了西方女乐手中国式的娴静和端庄,女孩从头部到脖子、肩胸部,再到双手,都颇富韵律感、节奏感和色彩层次感,其图的明暗对比和色彩配置别出心裁打破了生硬呆板的构图,使整个画面生动自然而色彩丰富,透露出一种难以明说的意境。

总之,陈逸飞在这些音乐题材作品中融进了一股中国式的创作热情,使得这一系列题材的画面中,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诗意,诗与画水乳交融,音乐家与欣赏者完美统一。

四 古典仕女题材

1980年,陈逸飞在美国开始了新的人生和绘画事业,他富有浪漫情调的写实技巧获得了国际需求的提升,清末古典女子的依依倩影成为了他油画创作的新题材。主要作品有《浔阳遗韵》、《罂粟花》,《西厢待月》、《恋歌》灯,这些油画创作无一不把清末古典女子的依依倩影描摹尽是东方韵致和情调。

《浔阳遗韵》是陈逸飞根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作品。陈逸飞把《浔阳遗韵》的背景置于沉稳的黑色中,画中的三位女性各有其形、各有其态、各有其神。画中左边的一位女子,侧身稳坐,手持琵琶,那细长的颈,苗条的身,有些冷峻的高鼻梁,微微欲动的唇,还有那远视的目光温馨而略带哀愁。中间的一位女子,手持长箫低头吹奏,略带矜持却又灵活多变,细长的手指优美至叫人怜爱,她自然婉约的姿态,给人以落寞凄美之感。画中右边的女子,双脚自然合并而坐,传统含蓄,温文尔雅,独具中国传统女人的温婉端庄之美。陈逸飞正是通过这些女子的轮廊刻画显示出女性健康的体形、优美的姿态,描绘出自己心中那份东方韵致和情调。实际上这些女子代表的就是他的中国。

除此之外,陈逸飞还通过描摹东方女性的黄皮肤和斑斓多彩服饰,使得画面的构图和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追求一种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那些以各种姿势出现在画面里的少妇们、或是穿着精致绣花旗袍,或是手拿团扇倩影依依,她们精致的服饰、多变的花纹、样式、色泽以及团扇的扇面鸳鸯、蝴蝶、龙凤绣花等图案,都是陈逸飞经过考究后,运用于油画创作中地道的中国图案,细致入微,精心刻画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可以说,陈逸飞通过这些小家碧玉式的“中国女子”形象,重新塑造了欧美想象中的“中国”。

五 西藏民俗题材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陈逸飞开始了“挥洒自如”的创作新时期,西藏成为其艺术生涯中集大成的题材。陈逸飞游历西藏北部及甘肃南部,这一经历对他的油画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对藏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深厚兴趣,对宗教文化和美学的深刻感触,使得他一改温馨细腻的画风,转而用笔大胆豪放,充满力度,出现了一批富有激情别有韵味的西藏题材的画作。他一方面突显藏民世界的粗犷、原始、神秘、依恋和诚恳,另一方面又努力营造一种宗教美感的境界,使得整个画作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

在他的画作《父与子》中,他如塑如刻的笔法,将藏民父子的面部肤色以及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描绘了藏民世界的粗犷纯朴的人性,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陈逸飞对藏民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温情的崇敬。同样在《母与子》一画中,他笔触厚重,挥笔狂放,老辣沉着,别具艺术特色。《母与子》一画中,人物在大刀阔斧中捕塑出形体,猛看起来好像用笔自由松动,但笔笔造形、笔笔有色,从而在自由松动中体现出严谨的造型,有一种极强的雕塑感。

2002年,陈逸飞以大气酣畅的笔触、特写镜头式的构图成就了《雪景》。《雪景》把藏民的神圣的高原文化铸就成一种浑厚的气魄,以更为豪放与宽广的气度、格局展现出藏民的粗狂淳朴。《雪景》中人物的线条、皮肤、服装和饰品,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地域性色彩。因此,也有人评论说,西藏题材作品成就了陈逸飞从艺术家向大师的飞跃。

纵观陈逸飞各种题材的油画创作,无论他取材于革命历史、音乐人物、水乡风光,还是古典仕女、西藏民俗,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作品中浓郁的中国式的东方韵味,陈逸飞的特性正是在于此:他在西方油画技术学习基础上深得其中的要义,利用高超的油画技法将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梦幻、东方与西方组合成一种无法超越的“逸飞”油画艺术,因而区别于西方任何油画家,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中国精神。他的油画作品是西方的技术和中国的精神的完美结合,既具有民族性又不失国际性,是东西方文化及油画艺术的桥梁之作,他的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

[1] 陈池瑜主编:《美术学研究》(第一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 刘淳:《中国油画名作一百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 余秋雨:《我眼中的陈逸飞》,《新民晚报》,1996年12月21日。

黄河颂教案例10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40-01

优秀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学识和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升华,是教学规律性与教学独创性的完美结合,是求美和求真的和谐统一。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弛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可以使教学语言流利动听并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时刻注意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高低、强弱,让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时刻萦绕在课堂周围。

一、言之有“悟”,心领神会

音乐课的价值就是在音乐课上充分展示音乐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不能把语言的重心放到描述音乐的内容和形象上,更不可用语言代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过多的语言往往会干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欣赏,抹杀学生独特的艺术想象,喧宾夺主,从而削弱了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力求做到教学语言简洁、明了,点到即止,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个中滋味。

案例:《沃尔塔瓦河》,由于该曲的篇幅较长,主题也较多,如对每段都做详细的解说反而破坏了整个曲子的意境,学生对这首曲子也无法有所感悟。如何设计教学语言即能让学生有所“悟”又不破坏整首曲子的意境呢?我在乐曲的开头和段落的空隙设计了一些短而精的语言,以达到引导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的教学目的。比如在乐曲的开头部分教师用轻柔的声音说:“在森林深处缓缓流出一股清泉,涓涓细流向着远方流去……”在乐曲的“农村婚礼场面”主题前教师神秘地介绍:“听,你感到前面马上要到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了吗?”在“圣约翰峡谷”主题时提示:“这里的配器、乐曲的节奏、力度有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会被勾起,都竖起耳朵仔细地聆听,他们时而面带微笑,时而眉头紧缩;从他们的表情就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感悟了。

很多时候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无论我们用多么华丽的辞藻去描绘和赞颂,都不如先尽情享受音乐,用音乐本身的力量去触发学生的激情。教师点到即止的语言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应该是一座“桥梁”,架在音乐作品和学生之间,引导学生自己领略音乐的魅力,让学生翱翔于想象的天空,饱尝美妙而又不同的艺术享受。

二、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音乐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音乐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在音乐教学中,幽默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具有幽默感的音乐教师,常能用他的语言打动、感染人。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加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在《西北民歌》一课教学中,学生欣赏完《脚夫调》后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什么话啊,听不懂,真是难听啊……”学生对西北民歌的排斥之情表露无疑,这时我该如何好呢?我马上想到我去西安旅游时导游讲到的陕北的顺口溜,有了主意。我就用陕北话来了几句:“延长石油子长的炭,延安的小米金不换。安塞的腰鼓出了名,吴旗的荞面醋爱人……”最后还用陕北话问了句:“你们觉得咋样?”学生们全都笑翻了,又特别崇拜我,都说:“老师你太神了!”当继续欣赏西北民歌时学生的情绪就不一样了,对西部民歌也从排斥到了尝试接受,他们还会时不时学一下歌中的语调,感受一下西北腔。

三、言之有“情”,情景交融

音乐教师讲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是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

案例:《黄河大合唱》一课,老师用充满激情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有着艰苦斗争的年代,第一、第二乐章《黄河船夫曲》及《黄河颂》中富有情感的朗诵就似乎已经把学生带到了浊浪滔天的黄河边……”;之后的《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把学生们的情绪推到了最高潮,这时教师用激情澎湃的声音总结:“在音乐中我们看见了曙光,在歌声中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念!”课后学生和我交流:“老师,没想到《黄河大合唱》这么好听啊,我全身汗毛竖起了好几次,太感动了。”“老师,我好像看到了他们扛着枪上前线去了。”

四、言之有韵,趣味盎然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环节是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语速过快,讲得过多,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进而思维受到阻碍;语速过慢,讲课速度太慢,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松弛,注意力分散,昏昏欲睡。

案例:在2009年浙江省高中音乐课堂评比中,徐静老师执教的《飘逸的南国风》的教学语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老师用方言表演《龙船调》的念白部分,她一会儿用甜美的声音扮演活泼调皮的妹娃子,一会儿又用宏亮的音色扮演热情的艄公,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之后徐老师又引领着学生领略云南民歌的魅力,在讲到云南人民表达爱情的态度时,徐老师先用粗犷的声音说:“有些人是这样表达的,他会大声地说出:‘我爱你!’,而云南人民是怎样表达的呢?”她用细腻、委婉的声音唱了一段《弥渡山歌》,再用清丽委婉的声音提问:“请同学们说说云南民歌的特点。”学生被她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声音所吸引,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性大大增强,课堂上高潮迭起。

总之,一个受学生欢迎的音乐教师,他的语言必然是善于启发,善于传情,声情并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这样教师的语言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循循善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