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珠心算在线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5 17:09:10

珠心算在线教学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1

关键词:珠心算;小学数学;有机融合;案例阐述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启蒙阶段,可以说,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功课之一,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素质是时代赋予一线教师的神圣使命,而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如何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有效地融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辅以相关的案例佐证。

一、在课堂复习导入环节融入珠心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课前复习导入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将珠心算融入课前复习导入的环节中,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脑细胞,将学生带入一个紧张、有序的训练和学习氛围之中,能够为整节数学课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础。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每一节数学课的前3~5分钟时间为学生安排1~2项珠心算的基本功训练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训练要突出快的整体感觉,同时也要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一来,既不至于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同时也能够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学习珠心算的能力,为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珠心算与新课程的学习进行有机融合

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将珠心算与其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样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元角分单位的换算,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换算和计算等都是重点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相比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大量练习题的练习,充分地利用珠心算“珠动数出”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就显得更为有效了。即在元角分换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一首儿歌来学习。

小小算盘手中握,我帮掌柜算钱数。

各个档位记清楚,右起档位分角元。

不管硬币或纸币,单位对齐来加减。

准确无误报结果,掌柜夸我神算手。

又如,在学习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换算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这样一首儿歌来帮助学生学习。

亲密无间五兄弟,左手五指表档位。

小指最小是毫米,靠它最近是厘米,

三哥分米二哥米,距离最远是千米。

手指叉开表进率,单位对齐算加减。

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

进率最大是1000,计算完毕再检验。

此时,在教学中再配合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当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时,就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将珠心算与课堂的巩固环节进行有效融合

课堂的巩固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正所谓没有巩固就没有提高。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珠心算与课堂巩固环节进行有效的融合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例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当学生学习了认识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从算盘上找一找圆形、长方形来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和记忆图形。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当学习了旋转和平移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拨珠的过程中判断珠子是平移还是旋转,让学生用手将全盘算珠一搓,算珠就会绕档飞快地旋转起来,此时让学生来判断算珠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融合,是时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出更多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生,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就需要一线教师把握好珠心算与课堂教学的度,将珠心算最大限度地融入数学教学中,而不是将其作为数学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以确保其实现价值最大化,为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贡献有效的力量。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2

1. 以玩为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喜欢学习首先要让他们学会玩。珠心算恰恰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了尽情玩的可能。所以,如何带着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玩出花样来,这是珠心算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比如上第一节珠心算课时,我们发给孩子们算盘后,没有拘束他们的小手来讲授知识,而是放手让他们尽情地去看、去拨、去玩,以致于有些幼儿家长也表示出不理解。后来通过鼓励孩子们尝试拨珠表示数,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成果,点拨他们认识正确的方法达到了教学预期。此时的家长才认识到引导孩子玩出学问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从孩子满心欢喜地拨弄算珠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喜不喜欢算盘、会不会拨珠等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和展示指法,从不同的拨珠中引发幼儿的争议:到底怎样拨珠才能更好、更快完成任务?最后老师出面点拨:用拇指和食指拨珠是一种更快更好的方法。这样组织,不仅玩出了孩子们最真实的信息、玩出了孩子们洋溢的学习兴趣,更玩出了孩子们尝试的意识和成功的体验。

再如进行加减听心算的练习时,我们带着孩子气走到操场上,分成两组采取接力跑的形式进行听心算。在广阔的天地里,孩子们全神贯注、群情振奋、摩拳擦掌,个个愿意说尽情展现自己的听心算能力,人人自觉表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团结协作。真可谓走出去海阔天空,玩一阵精彩纷呈。

2. 以比为乐

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赛具有无法抵御的吸引力。可能应了一句俗话:出生牛犊不怕虎。在比赛中,孩子们谁也不愿意轻易服输,常常以超乎寻常的表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促进学习绝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可以使他们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能使他们的学习行动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学的几个阶段适时开展一些小型比赛来增进教学效果。比如在基本功训练中我们组织各组开展连加减、减百子等比赛;在听珠算中组织听拨珠、听珠算快速写数等比赛;在看算中组织看数译珠、看算快速写数、 看数快速读数等比赛。在比赛中,我们经常把复习内容、新授内容进行融合,不断提高训练的要求,努力整合训练方式,使孩子们在竞赛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自从我们把数译珠、珠译数转化为让幼儿听珠算或看珠算再快速写数后,孩子们的数珠互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孩子们在这些小比赛中不仅兴趣高昂,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他们对于珠心算课程的喜爱和关注程度也有大幅提升。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3

1.1珠心算发展背景。

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千百年来主要的计算工具,在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珠算不仅有计算功能,还有教育启智功能。其手段和目标是:调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眼看、耳听、脑想、口念和双手拨珠相互配合使大脑皮层的视觉、听觉、语言、书写等重要中枢建立起联系,发挥右脑形象思维或者是表象符号系统的作用,推动左右脑开发,提高儿童综合心理能力。

上海珠协指导下的小学阶段珠心算教学经历了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内活动课、与数学教材整合的珠心算教学实验、以幼儿阶段学过珠心算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四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开始了《珠心算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并开展教学实验。

1.2校本课程发展背景。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提到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十二年一贯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组成。基础型课程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组织实施,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主要由国家及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

学校基于多年积累的珠心算教学经验,与珠算少儿进修学校联合,编写珠心算校本教材并于2005年开始实践。将珠心算校本课程定位于拓展型课程中的自主拓展课程。珠算作为认数和计算的工具已经纳入上海数学教材中,珠算校本教材立足于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2研究过程

2.1研究对象。

学校在2008届学生中选取有珠心算基础的、自愿参与珠心算校本教材实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2008年一年级招生4个班,(1)班29人,(2)班31人,(3)班30人,(4)班32人为珠算班,1~3班学生均为随机分入各班。

根据2008年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测试作为参照期初测试的依据,确定无显著差异的(3)班和(4)班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

2.2课程设置。

学校将珠心算课程定位于拓展型课程中的自主拓展课程,作为数学学科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目标开设课程,并编制珠心算课程教材。在课时安排上除每周一节珠心算拓展课外,教师因地制宜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珠心算教学内容或进行相应练习,以确保珠心算课程的教学,同时促进数学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2.3《珠心算校本课程》教材的编排。

《珠心算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遵循“把符号形态的珠算融合入现代数学”的原理,打破数学全盘西化,古算传统沦落湮没无闻的现状。依据珠算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教学目的、任务、方法,发挥珠心算的功能,把它作为继续开发学生智力的手段。

1―6册教材内容一栏表

2.4《珠心算校本课程》教材的特点。

珠算符号、模型是人类最高智慧的显示之一,古今中外迄今再找不到第二例这么科学,具有这么多优点的相当的记数符号和运算模型。故在数学课程中运用珠算、运用中国传统的率思想方法将显示积极作用。

2.4.1珠码符号同时体现“累数制”、“位值制”思想方法。

珠算既解决了“位”可赋予不同值的问题,还解决了每个位上的“记号”怎样最美妙的设计问题。珠码符号既能体现累数制思想方法,又体现位值制思想方法,既形象,又直观。

2.4.2珠码符号二元示数 对立统一。

算盘的二元示数功能,使得正负数教学简易、自然天成。所谓二元示数,即在算盘上拨一个数靠梁时,靠框的算珠也可表示一个数,且和梁珠数互补。利用算盘的这一特点,只需增加一个悬珠符号,即可轻松学会正负数,且容易讲清正负数加、减、乘、除法的法则的道理。2.4.3自然整合计算机程序教学。

程序式的珠算(计算机)算法,有自己的合适载体,那就是算法语言程序。珠算与计算机运算模型相同,珠算是形象化的电脑,珠心算是手、脑、机通用的算法,教学珠算、心算的同时就相当教学了计算机算法。

2.4.4用珠图简化简化、完善几何教学内容。

珠算符号、模型还有体现数字化几何思想方法的图形功能,操作珠算符号运算,从几何的角度看就是在进行图形变换,既能够透彻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又体现了计算机几何的思想方法。

2.4.5用率思想方法简化解决应用题。

珠心算校本教材对应用题教学的处理上,除了采用数量关系式、线段图等传统手段外,还引入了“率思想方法”。率思想方法的运用有助于理解和建立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既能体现算法的多样性,也是解决应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4

【abstract】at study bead mental arithmetic of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middle, pass full make use of the scene turn of game study method, help kid comprehension calculation by abacus and mathematics of relation, first step formation brain impression, arise the kid’s interest to the bead mental arithmetic activity, stired up a kid of study aggressive and active, and let children of study the motion always keep in the higher interest, and pass variety the means let kid study bead mental arithmetic, and combine the method that the language express help they good effect, make they passed our teachings development the kid’s interest to the bead mental arithmetic activity, the real body appear infancy study bead mental arithmetic of value.

【key words】game;aggressive;active;interest

近几年来,珠心算教学巳走进幼儿园,为了积极推广珠心算教学开发幼儿的智能,我园也增添了珠心算活动,本学期我在开展珠心算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的驾御教材,就会把珠心枯燥的一面体现的淋漓至尽,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孩子在活动时讲话,静不下心来,玩弄算盘等,俗话说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多年的珠心算教学中我更加注重的是幼儿的兴趣,以兴趣来带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珠心算教学能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前提下学习,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教学:

1.创设趣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珠心算活动是逻辑性和概念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中我首先考虑的是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吻合,因为中班幼儿是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对于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更倾向于情节化。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创设出有趣味的情景,如“认识算盘”是中班幼儿学习珠心算知识的第一部分,但是这些内容非常抽象,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很难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尤其是我班的幼儿是新入托的;为了让幼儿了解算盘的构造及演变过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将设计一系列的卡通动物形象与算盘联系在一起,编成有趣的故事,并根据算盘的演变过程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来赋予他们生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认识算盘,学习拨珠。由此,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说说、摸摸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受,让他们通过看、摸、玩、找中引导他们迁移,感知算盘的形状、特征,让孩子们通过多种玩法找出答案,发现算盘的本领。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充分动起来,我利用孩子们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件来使枯燥,抽象的珠心算教学趣味化,游戏化,诱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方法,既发展了幼儿的探索性思维,又使活动能达到高潮,来实现教育目标。

2.注重活动过程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由于中班孩子的思维特点既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活动中我更加注重活动的游戏性和娱乐性,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如在练习手指操作活动中,我将让孩子们以《开车旅游去》的情景来练习,我要去北京、我要去上海、我要去杭州,让孩子们把珠子当作车子的轮子,在游戏中练习,使活动显得轻松而愉快,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即练习了指法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珠心算教学,离不开游戏 ,否则幼儿在学习中就会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拨珠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将游戏贯穿到活动的始终,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在算盘上进行数学学习,儿童易学好记,再加上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这就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形象化、简单化、具体化、自然而然,使幼儿的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如在教学活动《种萝卜》中我以帮免妈妈种萝卜的情景展开活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均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使幼儿在体验帮助免妈妈种萝卜的快乐情感中既练习了拨珠,又学习了加减运算,这就使抽象的数学变的形象化、简单化、游戏化了,在这种数珠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让幼儿在算盘上进行数学学习,儿童易学好记,既开发了幼儿的大脑,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幼儿的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据多次的实践证明,珠心算不但易学,计算效果明显,而且这半具体,半抽象的操作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大脑,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促进了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5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0-1

算盘是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一种优良的计算工具。建国以前,小学算术与珠算分开,珠算单设一科。建国后,直至1992年前还保留着珠算加、减、乘的教学,1992年研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里指出:考虑到珠算是我国的国粹,还有使用价值,决定珠算只学加减法,并注明使用珠算较多的地区,也可以多学一些珠算。

珠算教育的兴衰既反映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人们理念上的偏颇。2001年作为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珠算教学被删除。不过,民间的珠算研究者却一直在试图推动珠算这个古老文化的复兴,中国珠心算协会原副会长、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郭启庶就是其中坚人物。他甚至用珠算文化编写了一套基础数学实验教材《优因数学》。他说“照搬西方数学教育结构体系,漠视儿童认知规律,省略数学的思考性和创造性过程,把逻辑严密的数学划分为支离破碎、没有内在联系的分散、零乱的‘知识点’,随意组合、搭配,这是一种缺乏科学态度的做法,也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学习数学的困难和歧途里。”在韩国,为了恢复丢掉多年的珠算教育,韩国媒体提出了使珠算成为和数学教育相连接的口号,最终使消失了20多年的珠算教育重新复活;在马来西亚每个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铺开珠心算教学。然而作为珠算发祥地的中国,直到申遗成功的今天,仍然被排斥在主流数学基础教育之外。

现状与反思

珠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工具和教材,既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也可以将其加以灵活运用。目前,我县的海头镇中心小学已经引入了“珠心算”教学,并把它作为科研课题在研究。民间也在如火如荼地搞起了“珠心算”培训班。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90%以上的青年教师却连珠算加减法也不甚明了,更谈不上教学了(从上学期我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就可以看出)。算盘直观形象,人人动手操作,起到直观教具作用,儿童既动脑又动手,从表象到抽象,远比摆小棒、数小圆圈要好得多。珠算除有计算功能外,还有育人功能。

1.算盘不等同于普通的计数器,它以珠代数,以档位代表数位,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数与计算的概念。

2.算盘以一颗上珠作五,具有按群计算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按群计算的能力。

3.算盘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突破笔算学习上的难点:如进位、退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算盘也是一个玩具,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可以寓教于乐。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如果把珠算列入小学13年级数学课程,可以发挥它的多元化的育人功能:激趣、计算、启智、迁移等。特别是它的直观形象作用,又能动手动脑进行操作,它在大数目的认数教学中能起到数位清楚、十进位位值原则十分具体的作用,既简明又方便,期盼着这一民族文化传统,机动、灵活地融入教材,让它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践与探索

1.将算盘作为一种智能的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把算盘作为一种教具,也把算盘作为学生的学具。现行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认数采用的是数实物和计数器的教学方法,计数器虽然直观,但它没有算盘认数快捷。算盘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数,例如:计数器上表示63,十位上就有6个珠子,个位上有3个珠子,学生要读出或写出63,必须去数珠子,由于珠子太多,难免会数错。算盘就不同了,63在算盘上不用数,就可以直观地读出或写出。再如:认识“万以内数”及“多位数”时,由于数的范围逐渐扩大,用实物数数产生了较大的困难,这时用算盘帮助学生数数更为合适。教学时,先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可在用一、十为单位数数的基础上,把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推广到万级、亿级,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的同时,清楚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依托校本课程,培养兴趣,开发潜能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6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中职毕业生深受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欢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线的实用性及应用性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术和应用能用力为培养重点。

珠算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是获取会计上岗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思维能力和良好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提高珠算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强化技能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重视技能训练

珠算教学目标应该与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结合起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既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中级财会人才。因此,珠算教学目标必须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明确珠算在培养人及财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拨珠的正确指法和规范化的数字书写习惯。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理解珠算的算理、算法,形成熟练的珠算技能。三是使学生在珠算中掌握心算及计算技术,掌握速算以提高计算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综合能力。四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珠算普及工作、等级鉴定工作,以及珠算算理、算法、珠算史、珠算教育、算盘改进等研究的现状,为他们将来进行理论探讨、历史研究、功能发挥、工作改革等奠定基础。显而易见,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关键是珠算技能训练。教师要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技能训练之关键,提高教学效率。第一,掌握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珠算的基础知识概述、珠算技术模拟测验、规范化数字的读写方法的珠算基本加、减法,基本乘法、基本除法四个单元,通过这一阶段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字的读写以及利用算盘进行四则运算基本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和刻苦练习,要求指法正确灵活,加、减法的准确性和速度有较明显的提高,要求学生能达到全国珠算技术普通五级以上水平。第二,巩固提高,形成熟练的珠算技能。包括差错检查法、四则运算速算方法,如二行并行计算、三行合并弃九、空盘前乘法、归商结合除算方法等,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兼学一些行之有效的速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运算速度,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普通五级标准以上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精讲多练,讲效率、重实效。教师应选择一些国内外珠算技术最新成就介绍给学生。要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坚持正确第一,加快速度指导原则,从难、从严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好学风,精益求精的好品质。

二、开展实操活动,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趣的学。上课时,围绕要学习的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求知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从而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为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教学形象化,静态的思维材料动态化,同时,由于它能与课堂教学同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珠算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不论从个位的确定、各手指如何拨,还是左右手的配合及握盘、握笔的姿势等方面都能清晰直观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对珠算的理解。学生学得轻松、明白,使学习过程兴趣盎然,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教学活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引导,应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全新课堂模式。以练为主,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并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呵护学生学习激情。教师指导练、同学对练、找对手练、游戏练、分组练等。让第一位学生都参加实操,在实操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活动教学中学,让学生积极的学。

第三,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学。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举行一些比赛活动,会使他们兴趣盎然,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如师生竞赛,由一名学生出题,另一名学生和我一起进行珠算比赛,看谁算得快。为了能胜过我,学生自然会勤学苦练。采用全班比赛的方式,给学生发一张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算对的题数多,分组选拔比赛等,并将比赛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珠算比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以等级鉴定为抓手,提高学生珠算水平

提高学生珠算水平,关键是训练。教师要及时提出训练目标及要求,才能保护学生经常练、主动练、积极练的积极性。财政部文件规定“凡担任会计员专业职务的人员对其珠算技能的考核,达到该标准普通五级的,即为珠算技能合格”。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考核是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珠算技术水平的客观标准。教师要以等级鉴定为抓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珠算技术等级鉴定的重要性,没有珠算定级证书就不能取得会计上岗证。使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使尽快获得等级证书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练好珠算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挤出时间练习珠算技能,在体验到获得知识,在克服困难而得以成功的欢乐,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培养警业精神及良好的品质。

精心组织好等级考核,认真制定考核方案,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所得。经考核达到普通五级以上标准的,发给中国珠算协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珠算技术等级证书”,并将已达到的等级逐次记入合格证,毕业时达到的珠算技术等级,记入本人学习档案,以促使学生常年不断练习,刻苦训练。使学生拥有较高的珠算技术水平,便于取得上岗证,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31-01

珠心算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算盘为主载体,手、脑、耳、眼并用,从而早期开发小学生的头脑。作为教师,只有把我国传统的计算方法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发展等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所以,珠心算在小学数学的计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珠心算的练习,将学生的发展变成终身的发展。

算盘是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东西,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中的一项。为了继承这一文化遗产,珠心算走进了课堂,这是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实施的一个课题,其原因在于珠心算可以开发孩子的潜在智能与超常的计算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毅力。但同时这种重复的练习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半途而废,所以如何引导孩子快乐地参加珠心算学习活动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集中注意力,促进学习活动有效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确定位算盘的位置,使之成为成长路上的玩具和伴侣,而非机械训练的学具

一年级的的孩子刚接触算盘,对算盘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算盘上滚动的珠子,有的把它当成小汽车来玩,还有的拿算盘当过家家的小床摇来摇去……在孩子们玩算盘的时候,为他们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如用计算器计算和用算盘计算的比赛;例如手指操,这是一种配合美妙音乐,发展儿童小肌肉群为目的的活动。打算盘要求儿童手指灵活,头脑配合协调,所以,我常把手指操放在珠心算的准备活动中,既增添了珠心算教学的趣味性又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算盘的兴趣,了解算盘的神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积极的心理因素。

二、儿歌教学、生动不乏味

在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算盘的时候,很多专业术语,老师只要简单介绍就行了,比如说、档、梁之类的只要学生有初步的印象就行了,而对于像算珠的运用这一非常重要但却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的教学,我通常采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首先让孩子们想想算盘像什么?有的说像糖葫芦,一串一串的。有的说像车轮……当孩子们对此有了主观的认识之后,我就顺水推舟进入教学:“老师觉得上下五颗珠子像是姐弟,他们是一家人,家是每个孩子都熟悉的地方,算珠宝宝也有家,它家是长方形的两层楼,上面住着五姐姐,下面住着四个弟弟,并将此知识用儿歌的形式串连起来:小小算盘我爱你,五个姐弟在一起,楼上住着一个姐,一颗代表一个5,四个弟弟住楼下,一颗代表一个一。每天都让他们拍手来做这个游戏,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珠子表示的量。这样,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孩子们对算盘产生了兴趣。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善于去发掘教材的合理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把常规训练当课前游戏

珠心算教学的目的是和教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珠心算实验班级的每节数学课开课前的10钟,是珠心算常规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天都重复,如果不预设好环节,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不高。在我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几个游戏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一:看珠译数和看数译珠,每天老师都要给学生出示不同的数字,一晃而过,让学生快速记下,然后读出来,学生在看、写、读的活动中,成为快乐的参与者。

游戏二:写数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写数速度,每天都要进行写数练习,从0写到9,这项活动很枯燥,我在训练的时候采用了计时法,每天都会给学生进行评定,你写了几排用了多少时间,你进步了,或是今天的速度没有昨天快,要加油哦!学生每天都能看见自己的成绩,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游戏三:拨珠训练,这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环节,指法一样,算盘整齐的声音听上去像一首歌,如果有跟不上的同学,他的拨珠声音就是不和谐的音符,就会迫使他去更加努力地学习,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8

一、了解学生,教学才能立足根本

“以学定教”是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地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灵活地调节教学的内容与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更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学策略,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学。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经过课前谈话和课堂观察提问,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前教育中已经认识10以内的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他们对10以内数的诸多内涵的认识往往比较零散、片面。因此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读懂学生的内心,课堂才有根。

二、吃透教材,教学才能灵活自如

教师只有在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认识10以内的数”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数感的开始。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等。教学重点是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之所以要把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也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大部分学生尚未接受过规范的写数训练,而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是数学学习最为基础的要求之一;第二,数的大小比较在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其思考过程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至于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因其涉及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而这两方面的意义常常会互相干扰,所以应作为教学的难点加以处理。事实上,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10以内数的认知结构,正是本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指导学生规范写数为例。初入学的学生不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与书写的笔顺,往往在写数时搞错位置或方向。他们的手指还不够灵活,要把数字写正确、写工整、写匀称很不容易。为此,教材里安排了“示范”“描红”“独立写”三步教学。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在“日”字格里写数,不要过早要求他们在白纸上写。

教师在示范时要突出写数时的起笔、运笔和收笔,清楚地显示出从“日”字格的哪里起笔,向什么方向如何运笔,在哪里转折或收笔。这是教学写数时应该耐心讲解的知识,是学生应该知道并照着做的知识。

“描红”是学生模仿并体会写数要领的活动,不应该只是沿着已有的虚线描出数,而是沿着虚线体会写数时的起、运、收笔的方法,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技能。

“独立写”要提倡学生看着前面已经写出的数,争取写出的数和前面差不多,甚至一样,并且对自己写的数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找一找哪里写得还不够好,想一想怎样写能够更好,从而逐步掌握写数的技能,培养认真写数的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写数习惯在这些细节中才能逐渐形成。

三、联系生活,重视学生数感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长期任务,培养学生的数感要尽早抓起。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认数教学的起步,应该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用数表达和交流这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

1.理解数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能用数表示物体有几个或在第几的意识与能力。也就是说,要在具体情境里主动寻找、指出并利用“有几个”“在第几”等信息。教材中已有这方面的练习,一方面像第24页第5题,在图画里数出物体的总个数,数出某些物体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像第24页第2题那样,通过画图或操作活动,形象表达某些数的含义。

2.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不仅能用=、>、<这些关系符号表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或者两个数相等,还要把握数与数的接近程度,方便用数表达和进行估计。做到这些,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掌握就不会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有结构的、动态的。如“>3”的“”可以填许多数,最小的整数是4;“<10”的“”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的整数是9。这些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地思考,只有这样,他们的数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展。

3.用数描述、表达、交流信息

让学生积累用数描述、表达、交流信息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习惯。教学中要求学生用1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通过“一年级有4个班”“我家有3口人”的示范,引导学生用一句带有数的话,讲述学校里、家庭里、社会上的某一个现象或某一件事情,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活动中寻找素材,说的题材越宽,体验就越深刻。还可以让学生把说过的话里的那个数去掉,再说一遍,让他们体会到数有助于把事情说清楚、说正确,这就是数对客观事物的量化作用。

四、凸显内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新的启迪:数学教学的价值将更加多元,更加关注数学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数学本质的挖掘和诠释。因而,数学思维的激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熏陶,理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不二追求。

1. 关注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规范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的。一定的教学冲突可以造成认知的不平衡,诱发学生的思维萌芽,从而催使他们产生心向往之、“刨根究底”的探索热情。

认识10以内的数是整数教学的起始,包括掌握各个数字符号和理解每一个数的意义两大块的内容与要求。教学应以帮助学生形成数的概念为教学重点,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把认识每一个数的教学都设计成连贯的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认识数的过程,充分开展认识数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各个数的含义,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发展数学思维。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

下面以1~5各数的认识为例,分析这三个教学环节。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

10以内数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几个数。数是抽象的,每一个数都是一个概念。数也有具体的一面,它一旦融入现实情境,每一个数都表达着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人们认识数总是先体验数的具体的一面,再建立抽象的数的概念。教材的例1就是按这样的线索编写的,首先呈现了一幅“教师节快乐”的主题图,画面里面有人和多种物体,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人和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学生获得认数所需要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体会数的含义。

数主题图中的物体个数,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喜欢什么就数什么,让学生口、手一致地数,即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用数到的最后一个数表示已数过的物体的总个数。通过有兴趣的数数活动,从数量角度了解主题图的内容,学生就能体会数能反映物体“有多少”的属性。

(2) 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抽象。

整理主题图里的数量信息“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这些物体的数量都是“一”,都可以用一粒算珠表示。像这样,两盆花可以用两粒算珠表示,三个女孩就可以用三粒算珠表示……逐渐展示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的方法。

教材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出于两点考虑:首先,算珠能半直观、半抽象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粒算珠表示一个物体、两粒算珠表示两个物体……有几个物体就用几粒算珠表示,这是算珠的直观方面。一粒算珠既能表示一个男孩,也能表示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粒算珠只反映这些物体在数量上的相同特征,不反映它们的其他属性。类似地,两粒算珠能够表示主题图里的花的盆数,还能表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两个物体,这是算珠的抽象一面。算珠的半直观、半抽象特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能够引领他们完成认数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抽象概括,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认数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发展过程。其次,一粒算珠添上一粒是两粒算珠,两粒算珠添上一粒是三粒算珠……这个现象体现了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3) 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

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可以用数字符号表示。手风琴、男孩、黑板的个数都可以用“1”表示,花的盆数可以用“2”表示,女孩的人数可以用“3”表示……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1~5各个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这些数字符号和算珠一样,只表示物体有多少,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内容。而数字符号比算珠更加抽象,使用也更加方便、更加普遍。学生认识数字符号,理解符号所蕴含的意义,就是建立了数的概念。

事实告诉我们,现在大多数学生识别0~9这些数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在学前已经多次接触过,甚至早就知道了。但是,许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并没有数的概念。教学时,必须把数字与相应的算珠以及相应个数的物体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已有的数物体个数的经验和用算珠表示数的经验,赋予数字具体的含义,从而有意义地接受数字符号,逐渐形成数的概念。教材中的例题在主题图下面,从左到右依次呈现“实物图”“算珠图”“数字”,体现了这些教学思想,是学生认数的一般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往往是概念学习的全部过程。所以,教材在给出数字1、2、3、4、5以后,并没有结束数的概念的教学,继续要求学生思考“1”还可以表示什么?2、3、4、5呢?这就是把初步的数概念具体化,回归现实,让学生说出许许多多1个或者2个、3个、4个、5个物体,这些素材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数的概念更加丰满、更加扎实,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

2. 关注思想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还要重视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

“认识10以内的数”中,=、>、<是数学里最常用的关系符号,用于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这些符号,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不仅在具体情境里感受两组物体在数量方面的多少关系,还要抽象出相关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这些符号中,教学等号比较容易,教学大于号和小于号会稍难一些,学生往往会混淆这两个符号。要想办法帮助学生识别大于号还是小于号,例如用绕口令: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开口在左是大于号,尖尖在左是小于号。教学关系符号,不仅要重视其中的双基成分,还要注意两点数学思想。

(1) 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材中的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对兔子、猴子、松鼠、熊的只数进行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也就是要用一一对应排列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这是基本的数学方法,也是后面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通过排和比,让学生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直接体验。

(2) 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教材中的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用符号表示关系比用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教材把“>”和“<”放在一起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和熊的只数关系,就一定让学生体会这里的符号与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3.关注数学文化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还包括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以后,如果把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忘掉或都“抽出去”,剩下的就是数学文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

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链接式,一种为融入式。所谓链接式,就是把数学文化当作一种标签,外在依附在数学课堂上;而融入式即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有机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例如“认识10以内的数”中安排了两则图文结合的“你知道吗”: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9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吃透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立足课堂、凸显数学内涵是有效教学的追求。

“以学定教”是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地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灵活地调节教学的内容与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更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这样才能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进行有效教学。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经过课前谈话和课堂观察提问,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前教育中已经认识10以内的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他们对10以内数的诸多内涵的认识往往比较零散、片面。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读懂孩子的内心,课堂才有根。

教师只有在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认识10以内的数”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数感的开始。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等。教学重点是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之所以要把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也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大部分学生尚未接受过规范的写数训练,而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是数学学习最为基础的要求之一;第二,数的大小比较在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其思考过程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至于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因其涉及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而这两方面的意义常常会互相干扰,所以应作为教学的难点加以处理。事实上,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10以内数的认知结构,正是本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指导学生规范写数为例。初入学的儿童不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与书写的笔顺,往往在写数时搞错位置或方向。他们的手指还不够灵活,要把数字写正确、写工整、写匀称很不容易。为此,教材里安排了“示范”“描红”“独立写”三步教学。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在“日”字格里写数,不过早要求他们在白纸上写。

教师在“示范”时十分突出写数时的起笔、运笔和收笔,清楚地显示出从“日”字格的哪里起笔,向什么方向如何运笔,在哪里转折或收笔。这是教学写数时应该耐心讲解的知识,是学生应该知道并照着做的知识。

“描红”是学生模仿并体会写数要领的活动,不应该只是沿着已有的虚线描出数,而是沿着虚线体会写数时的起、运、收笔的方法,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技能。

“独立写”要提倡学生看着前面已经写出的数,像前面那样写,争取写出的数和前面差不多,甚至一样。对自己写的数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找一找哪里写得还不够好,想一想怎样写能够更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数的技能,培养他们认真写数的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写数习惯在这些细节中才能形成。

《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长期任务,培养学生的数感要尽早抓起。因为教学较小的数,容易形成这些数的数感,教学较大的数时,形成相应的数感会难些。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认数教学的起步,应该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用数表达和交流这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

(1) 理解数的意义,要培养应用数表示物体有几个或在第几的意识与能力。也就是说,要在具体情境里主动寻找、指出并利用“有几个”“在第几”等信息。教材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一方面像第24页第5题,在图画里数出物体的总个数,数出某些物体所处的第几位置。另一方面像第24页第2题那样,通过画图或操作活动,形象表达某些数的含义。

(2) 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要用=、>、<这些关系符号,表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或者两个数相等,还要把握数与数的接近程度,方便用数的表达和进行估计。做到这些,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掌握就不会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有结构的、动态的。如>3的里可以填许多数,最小的整数是4;<10的里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的整数是9。这些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地思考。他们经常接触这些情境和氛围,数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展。

(3) 用数描述、表达、交流信息,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习惯。教学中要求学生用1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通过“一年级有4个班”“我家有3口人”的示范,引导学生用一句带有数的话,讲述学校里、家庭里、社会上的某一个现象或某一件事情,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活动中寻找素材,说的题材越宽,体验就越深刻。还可以让学生把话里的那个数去掉,再说一遍,就能体会到数有助于把事情说清楚、说正确,这就是数对客观事物的量化作用。

四、凸显内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新的启迪:数学教学的价值将更加多元,更加关注数学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数学本质的挖掘和诠释。因而,数学思维的激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熏陶,理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不二追求。

1. 关注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规范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的。一定的教学冲突可以造成认知的不平衡,诱发学

生的思维萌芽,从而催使他们产生心向往之、“刨根究底”的探索热情。认识10以内的数是整数教学的起始,包括掌握各个数字符号和理解每一个数的意义两大块内容与要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数概念为教学重点,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把认识每一个数的教学都设计成连贯的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仔细经历认识数的过程,充分开展认识数的活动,深入体会各个数的含义,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发展数学思维。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下面以1~5各数的认识为例,分析这三个教学环节。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有多少个。

10以内数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几个数。数是抽象的,每一个数都是一个概念。数也有具体的一面,它一旦融入现实情境,每一个数都表达着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人们认识数总是先体验数的具体的一面,再建立抽象的数概念。例1就是按这样的线索编写的。

例题呈现了一幅“教师节快乐”的主题图,画面里面有人和多种物体,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人和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所需要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体会数的含义。

数主题图中的物体个数,开始时可以让学生喜欢什么就数什么,让学生口、手一致地数,即用手指指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用数到的最后一个数表示已数过的物体的总个数。通过有兴趣的数数活动,从数量角度了解主题图的内容,体会数能反映物体“有多少”的属性。

(2) 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一次抽象。

整理主题图里的数量信息,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这些物体的数量都是“一”,都可以用一粒算珠表示。像这样,两盆花就可以用两粒算珠表示、三个女孩可以用三粒算珠表示……逐渐教学了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的方法。

教材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出于两点考虑:首先,算珠能半直观、半抽象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粒算珠表示一个物体、两粒算珠表示两个物体……有几个物体就用几粒算珠表示,这是算珠的直观方面。一粒算珠既能表示一个男孩,也能表示一架手风琴、一块黑板,一粒算珠只反映这些物体在数量上的相同特征,不反映它们的其他属性。类似地,两粒算珠能够表示主题图里的花的盆数,还能表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两个物体,这是算珠的抽象一面。算珠的半直观、半抽象特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能够引领他们完成认数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抽象概括,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认数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发展过程。其次,一粒算珠添上一粒是两粒算珠,两粒算珠添上一粒是三粒算珠……这个现象体现了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3) 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形成数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

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可以用数字符号表示。手风琴、男孩、黑板的个数都可以用“1”表示,花的盆数可以用“2”表示,女孩的人数可以用“3”表示……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到1~5各个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这些数字符号和算珠一样,只表示物体有多少,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内容。而数字符号比算珠更加抽象,使用也更加方便、更加普遍。学生认识数字符号,理解符号所蕴含的意义,就是建立了数的概念。

事实告诉我们,现在大多数学生识别0~9这些数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在学前已经多次接触过,甚至早就知道了。但是,许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并没有数概念。教学时,必须把数字与相应的算珠以及相应个数的物体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已有的数物体个数的经验和用算珠表示数的经验,赋予数字具体的含义,从而有意义地接受数字符号,逐渐形成数概念。例题在主题图下面,从左到右依次呈现“实物图”“算珠图”“数字”,体现了这些教学思想,是学生认数的一般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往往是概念学习的全部过程。所以,教材在给出数字1、2、3、4、5以后,并没有结束数概念的教学,继续要求学生思考“1”还可以表示什么?2、3、4、5呢?”这就是把初步的数概念具体化,回归现实,让学生说出许许多多1个或者2个、3个、4个、5个物体,这些大量素材,进一步丰富对数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数概念更加丰满、更加扎实,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

2. 关注思想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还要重视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

“认识10以内的数”中,=、>、<是数学里最常用的关系符号,用于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这些符号,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不仅在具体情境里感受两组物体在数量方面的多少关系,还要抽象出相关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这些符号中,教学等号比较容易,教学大于号和小于号会稍难一些,学生往往会混淆这两个符号。要想办法帮助学生识别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如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开口在左是大于号,尖尖在左是小于号。教学关系符号,不仅要重视其中的双基成分,还要注意两点数学思想。

(1) 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提取兔子、猴子、松鼠、熊进行只数的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也就是要用一一对应排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这是基本的数学方法,也是后面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直接体验。

(2) 符号化的数学思想。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要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用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教材把>和<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和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这里的符号与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3.关注数学文化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还包括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以后,如果把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忘掉或都“抽出去”,剩下的就是数学文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

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链接式,一种为融入式。所谓链接式,就是把数学文化当作一种标签,外在依附在数学课堂上;而融入式即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有机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例如“认识10以内的数”中安排了2则图文结合的“你知道吗”。

左图介绍体育比赛中名次与冠军、亚军、季军以及金牌、银牌、铜牌之间的关系。侧重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理解生活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右图学生一看就懂,选用了与认数紧密结合的手势。学生对数的最初认识其实也是从手指表示数开始的。人的双手是原始的、天然的计数器。这里所蕴含的体育文化、手指文化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助

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文化的熏陶。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一些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多一些对学生的耐心了解,再多一些对课堂内涵的关注,我们的教学就会更为扎实、有效,我们的孩子将更加爱学、乐学。

珠心算在线教学例10

"三算"结合教学,就是把口、珠、笔三种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各展其长,交替运用,互相促进的教学方式。它的方式多样、灵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课堂上有较多的思考和活动机会。特别是算盘作为一种学具引入教学,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念、手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生动地学习。这就形成了"三算"结合特有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这样的教学结构中,新知识教学通过迁移、反馈、回授三个层次进行,增强了教与学的自觉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下面就结合本人在"三算"结合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点浅见

一、三算结合提升学生素质。

1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他们独立自学的能力和熟练的运算技巧,使其学会学习。

2方法的多样性和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3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数学的兴趣也随之增强。这是他们认识、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逐步深化的真实表现。

4个性品质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己、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个性品质是在各种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三算结合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和锻炼学生的毅力等优良的个性品质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三算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堂异教,生动有趣。根据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既安排数学知识的教学,又安排珠心算训练。在传授数学知识时,不时渗入珠心算训练,在珠心算训练过程中,渗透数学知识。这样避免了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枯燥无味而产生的疲劳。这种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以学为乐"、"以乐促学"。把珠心算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后,同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思维过程展示了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使课堂气氛非常和谐、民主、宽松、活跃,算珠的撞击声,学生的报数声,与心算时的安静交相辉映,动静结合,学生们沉浸于数学的美妙与珠算的魅力之中。

三、三算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算"结合教学改进了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计算能力是一种技能,小学数学计算技能培养,在普通班一般教学过程是:(1)教师用小棒、木块等实物或图片在前面演示,讲清算理、算法;(2)叫个别学生上台仿做一遍,并口述算法;(3)全体学生做练习,由半独立作业到独立作业。"三算"的教学过程是:(1)教师用实物和算盘在台上演示,讲清算理算法;(2)叫个别学生上台仿做;(3)全体学生自己在算盘上拨珠计算,并口述算法;(4)全体学生练习,由半独立作业到独立作业。这样,"三算"班比普通班多了这个阶段,使学生从台下看演示转变为自己动手操作,从而使智力活动有了源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增加了练习密度。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三算"结合的练习课,通过巩固、深化、综合三个层次进行,形成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教学层次的网络性。"三算"强调课堂实践,提倡讨论研究,反馈及时,所以绝大多数习题可在课内完成,课后作业大大减少,极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三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3训练学生正确、迅速的演算技能,笔算是主要方法。笔算的中间过程均留在书面上,无需瞬间记忆;计算过程保存完整,便于检查、复核、分析。而珠算不保存中间计算过程,指拨目睹,珠动数出,从高位算起和读数顺序一致,计算速度之快,尤其是珠算在加减计算中的优越性,是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任何计算工具都无法相比的。

四、三算结合,易教易学

"三算"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引入了算盘,算盘既是教具、学具,又是玩具。它给刚刚入学的孩子带来了无限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1在游戏中激发兴趣。

算珠在算盘上布列整齐,有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对差生提高有益处。例如,全盘练习各档拨入1,各档加上2,盘面上整齐地排列出一个图形(长方形)。再加上5555,减1234,得到的又是一个图形(梯形)。这些都给儿童带来了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练习学生百练不厌,因为计算是否正确,他自己知道。打错了,会激发其重打;打对了,感到快乐,有再试一试的愿望。同时,每练一次就提高一次速度及熟练程度,学生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学生好胜心理极为强烈,珠算练习又常带有竞赛游戏的因素,所以在课堂上,不论是做基本练习,还是一般题目,当老师或同学领拨、取盘、清盘、预备、开始时,学生都精神抖擞地投入比赛,一打立即举手,并感到自豪。这无疑是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