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通信网络礼仪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3 16:19:00

通信网络礼仪

通信网络礼仪例1

1.普遍性和可理解性

网络礼仪的一些规则是从排除背景差异而达到人们普遍能够接受认同的要求出发的,它要求某种行为方式整齐如一,看起来可能“严格”或“繁琐”了些,但却是必要的。网络礼仪是一种行为格式。就像语言格式一样,“语法”保证了它的可理解性,你遵守了语法规则,人们才能理解你说的话。网络礼仪的可理解性也就使网络礼仪具有了普遍性,作为一般的网络行为准则,适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2.虚拟性和弱强制性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礼仪通过网络这个环境产生,在表现形式上为一定程度的虚拟,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礼仪要求就显示出一定的虚拟形式。从礼仪的一般特征来看,礼仪不像道德一样具有很明显的强制性,网络礼仪由于网络行为主体和网络行为本身的特点,更具有自主性和自由性。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方便性,加上我们今天价值观中对隐私权的尊重,在许多情况下,网络行为者即使做了不道德的事也能不为人所知。有时,网络礼仪尽管存在,但是网络行为者却可以找出办法绕过它或者干脆置之不理。因此,网络礼仪和规范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建议,呈现出一定的弱强制性。

二、网络礼仪与网络道德行为的关系

古人教育弟子,先不传授知识,而是从生活当中的一些小事诸如端茶、倒水、扫地等来培养弟子的礼仪,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开始。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想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要先从网络礼仪规范开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并熟知网络礼仪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才能一步一步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礼仪规范随着网络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网络行为的具体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要求,但对整个网络社会而言,具体网络行为的“文明”和“非文明”标准,集中反映为符合不符合网络道德原则。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总的要求,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不涉及网络具体行为,但它是整个网络礼仪规范的根本指针,是网络道德的基本形式。

三、网络礼仪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内化和外化作用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向网络道德行为的转化,如果你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那么这种教育就成了空洞和无意义的说教。所以,要使网络道德教育转化为网络上的道德行为,就必须有一个从培养到养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必须而且也只能依靠与之相适应的网络礼仪来实现的。

1.网络礼仪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外化作用

(1)网络礼仪有助于网络交往中语言的规范。联网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交流、交友空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后面。坐着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是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人们却是真真切切的。网络礼仪有助于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正确地使用网络语言,形成良好的网络语言规范,可以说网络礼仪也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

网络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聊天室,也有像QQ、MSN等能够迅速与别人进行沟通的即时通讯工具。在进行网络聊天中,要本着真诚的原则,友好地、礼貌地加入或进行交谈,尽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例如宗教、政治、种族等。网络礼仪还要求在进行网络聊天时,应正确地使用表情符号。

网络礼仪规范要求在使用BBS时,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在发帖和回帖时,应杜绝使用谩骂、侮辱他人人格、践踏他人尊严的语句。

(2)网络礼仪有助于形成网络行为规范。网络礼仪要求人们在网络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试图追查别人的私生活或者在公开场合披露别人的某些难堪的历史。不随意在网上公开他人姓名,要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机密。现在网络上“人肉搜索”行为时有发生,“人肉搜索”一方面确实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另一方面又会因毫无顾忌地公布别人的隐私而影响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北京的一名女学生因为一句话就遭遇了人肉搜索并被恶搞,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网络礼仪要求信息生产者在发出和传递信息时应本着对社会正义和进步的责任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不提供错误信息和误导信息,遵守国家法律,等等。不参与一些连环信息的活动,例如经常出现类似“把这个消息告诉10个朋友你将得到什么好处”或者“如果不把这个消息传下去就会在几天内倒霉”等的信息,不制造和传播电子垃圾是网络行为规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网络礼仪要求网民在使用网上的文章或某个学术知识时,注意避免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在引用时要标明出处,而且不要私自散发,在使用时要标明“转载”,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网络娱乐行为中,要规范网络恶搞行为,以免侵权或伤害到他人心灵。

近年来,网络犯罪越来越多,加强网络礼仪的规范能够使人们提高网络道德修养,预防网络犯罪,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例如在别人敲打口令密码时,自觉养成回避的习惯,这对各方都是明智和愉快的合作,这就是网络礼仪的一个体现。

(3)网络礼仪有助于网络技术的规范。“黑客”往往凭借其高超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进入一些重要单位的服务器,或是擅改程序,偷窥机密,造成网络混乱,并从中谋利。擅自进入别人系统是近乎犯罪的行为,网络礼仪要求用户应从思想上杜绝进行网络犯罪的想法、攻击单位或个人电脑系统以及盗用他人的ID与密码的行为。网络礼仪还要求网民不在网上制造和传播病毒、不运用流氓软件盗用他人账号、或猜测别人计算机口令私自登陆他人计算机,等等。

2.网络礼仪规范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内化作用

(1)网络礼仪有助于形成网络态度规范。网络礼仪的规范能够使网民正确认识和对待互联网。观念确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所以要想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应先对这个资源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然后对它有所取舍,并加以行之有效的利用,避免沉迷留恋于网络。例如,上网前应先思考这次上网的目的、重点是什么,这样有目的、理性地使用网络,才能避免上网的盲目性、随意性,既节省时间,又充分思考和消化网络资源,真正地做到为己所用。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善于识别真伪,不轻易盲从,对网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虚假的消息甚至是非法的内容,网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识能力,不轻信他人所言,更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网络使用者要在享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网络态度,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通信网络礼仪例2

网络发展迅速,其所包含内涵不断被丰富,从一开始的实用工具已经近乎成为一种文化,而在和谐视野下,这种文化的健康程度成为一种问题,由于其面向的群体巨大,并且包含大量的学生群体,保障网络礼仪道德规范的良性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医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网络礼仪道德规范问题。目前网络礼仪道德规范的培养并未纳入医学生的教学过程,其课程的缺乏导致医学生不能够得到系统性的学习,进而导致医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出现各种网络礼仪道德问题,由于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有必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他们正视网络礼仪道德问题,让所有人共享健康的良性网络环境。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遵循医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网络以极快的发展速度已经充分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来,尤其对于学生群体来讲,网络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医学生同样如此。所以,网络不仅仅是人们工作的便捷工具,同样是闲暇时间放松自己,充实精神生活的必要通道。医学生培养体系复杂缜密,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炼培养,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讲,专业课程任务繁重,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参与网络活动,所以,在有限的网络使用过程中,拥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十分重要。在和谐社会视野下,规范医学生的网络礼仪与道德有利于整体和谐网络环境的建设,不仅能够规范医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也对网络的净化和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网络交涉过程中,所有网络使用者包含医学生在内都应自觉遵守网络的礼仪规范,推崇网络道德,将网络变成我们社会活动的积极组成部分,这样全民才能够共享健康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有利于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网络社交行为和现实社交行为一样,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交流。网络不仅仅是虚拟的工具,他同样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网络中的所有网络行为都会产生现实影响,在网络中留给他人的印象同样会映射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所以,我们应当将我们的网络行为看成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展现的平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是他人眼中自我形象的映射。一个好的网络环境会对使用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引导会加强网络的积极氛围,反之,消极的网络环境会使人放纵,缺少规范约束必然导致网络环境的病态发展,所以,遵循网络的礼仪与道德规范对于一个人的良好形象的树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的职业道德高尚,需要对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随时对自身的精神状态进行洗礼,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同样要严格遵守网络礼仪与道德规范,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从精神状态上符合医学生的高尚品质,践行自身职业道德标准。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医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现存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学习导致网络礼仪与道德缺失

现在的网络交流大多是匿名交流,医学生同样也是,这便对以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了挑战。很多网络使用者由于匿名的因素便降低了自身的礼仪道德标准,在网络交流过程中过度放纵,不断对自身的负面情绪扩大,进而对网络的健康环境造成冲击。同时对于网络的礼仪道德标准并没有系统性的引导和教学,所以并不能使所有人对网络交流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认识,忽略了自身的礼仪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内任意放纵自身行为,成为网络中的蛀虫。但对于医学生来讲,医生是其未来的职业方向,生命是他们的接触对象,所以医学生道德认知十分重要,无论是自己的职业道德还是日常行为标准都要严格要求。对于大多数网民来讲,不好的网络礼仪道德是非常使人反感的,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一定的网络交流学习过程,如果不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礼仪道德,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也定会产生阻力,就目前来讲,医学生的课程任务量较为繁重,大多数院校并不能为医学生开设网络礼仪道德课程,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系统性学习,这可能是造成部分学生网络礼仪道德确实的重要因素。

(二)虚假消极信息扩散激发学生的非理

很多的社会不良消息都会通过网络得以传播,虚假新闻也好,过激言论也罢,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抓住社会现象的某一狭窄视角,对这种狭窄视角不断进行放大,再加之以具有煽动性的包装这就使虚假消息披上了真实的外衣。而医学生都是青年群体,并没有过多的对社会进行接触,对于社会的虚假言论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区分,再加之以心智的不成熟性很容易受到这些虚假言论的煽动刺激,进而做出非理性的过激行为。于此同时,有些偏中性的网络模式同样会对以学生的网络运用产生影响。有些网络信息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消极因素,但由于严重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从而导致青少年过度迷恋,比如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小说等等,他们形式多样化,并且会对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青少年沉溺于此,同样会难以控制自身行为规范,甚者会将这种心态与习惯带到现实交流当中来。所以无论是医学生还是青少年都要学会对网络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与对待,避免自身的沉迷和非理的产生。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提高医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对策

(一)增设医学生网络礼仪与道德教学课程

针对目前网络礼仪道德缺乏的状况,在医学生教学过程中,院校应积极增设网络礼仪道德课程,对医学生进行系统性引导,确保医学生在网络交流过行程中的自我约束。可能对于医学生来讲,专业课程较多,很难腾出较多的课程时间来进行网络礼仪道德的课程学习,所以,院校可以适当增加微课程来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微课程在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对网络的使用偏向来进行专门的教学对接,在微课程中要适当加入一些流行因素,提升一学生们对于微课程的兴趣,同时内容也要系统全面,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把医学生实际使用网络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包含进去。除了微课程之外,学校也要进行学生情绪的引导机制,可以为医学生们提供专门的交流平台,以专业特点为依托,既对专业问题进行交流也可对网络使用进行探讨,最好能够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建立起引导机制,将老师纳入此平台建立的核心,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心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定向引导,将网络礼仪道德的课程设置作用充分发挥,让医学生在系统性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网络礼仪道德规范。

(二)引导医学生对网络事件进行理性分析

网络信息的爆发式发展在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这种影响建立起可行的引导机制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承认目前的网络礼仪道德匮乏的现状。在如此的网络环境下,必须引导学生对网络中的社会事件进行理性对待和合理分析。对于分析过程来讲可以是自身的独立分析,也可以是小组的讨论分析。在独立分析过程中,没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很难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所以在学生个体进行网络事件分析之前一定要接受合理正确的引导,建立起正确的网络礼仪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在自身进行网络分析时合理对待网络事件,这便要求医学生平时要多对社会事件进行思考,掌握主流思想,学习社会文化内涵,端正自身人生价值观念,与教师长者多进行沟通交流。而对于集体讨论来讲,一定要深刻分析他人见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尽可能保证老师的或主流正确的思想融入,保证讨论中心的正确方向,最终形成适合自身的正确网络礼仪道德规范,能够在繁杂网络社会中划分信息性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四、结语

面对目前医学生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网络礼仪道德课程,网络虚假信息诱导学生的非理,没有广泛合理的网络礼仪道德宣传方式等问题,我们需要对目前的医学生教学过程进行完善,增设道德礼仪课程,引导医学生对网络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抑制非理并调动学校和社会力量对网络礼仪道德进行有效宣传,最终能够为医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创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作者:王莹 单位:包头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飞燕.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几种意识[J].思想理论导刊,2013(7):34-35.

通信网络礼仪例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传统教育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变革和挑战,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新,而且引起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文化等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而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提升课程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对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影响

1.互联网技术为开展情境教学提供新的手段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才能加深对所学礼仪知识的理解,也才能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灵活、变通地运用礼仪知识。否则,仅凭常规教学法,特导致学生只会理论而不会实际运用。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使用,互联网终端能够营造传统课堂所不能营造的氛围,互联网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和超现实性能够为礼仪教学提供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2.互联网方法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门课程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它不同于一些纯知识性或研讨性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更需要技能的训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地提高实践能力是需要该课程创新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方法倡导“连接”,互联网教育所提倡的“线上+线下”学习、“社群”学习等模式为中西文化礼仪比较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指导,能够为学生加强课后的交流,尤其是实践交流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式。

二、互联网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具体运用

1.网络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慕课(MOOC)成为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这样的教育形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知识真正具备广泛的“共享”性。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中国大学慕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学习资源。

对于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而言,笔者在中国大学慕课中以“礼仪”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共有16门课程、50个视频、3个公开课资源可供选择,在精品课程网里以“礼仪”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共有46个视频信息,这就为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2.社群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教师社群学习形式不断涌现,如教师博客社群、教师论坛社群和主题网站社群等。本质上,这些教师社群均基于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旨在为教师的知识分享、共同成长提供交流构建而形成。它弥补了教师进行传统实地研习而时空受限的不足,现已成为教师学习形式的有益补充。社群学习强调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能够在课堂之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中,开展社群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交流和讨论,尤其是和外部群体开展交流和学习,拓展对外部世界礼仪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微课

微课本质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微课与其相匹配的“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课程要素共同构成微课程,它属于课程论的范畴;当学习者通过微课开展学习时,学习者就以微课为介质与教师之间产生间接的交互,通过在线讨论、面对面辅导等不同形式进行直接交互,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即微课。

通过微课形式,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自由地交流和讨论,教师只需在微信公众号、YY课堂中直播相关课程,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收听,而且可以反复收听。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推广和普及能够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更多的途径。

4.VR教学

VR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简称,也称人工环境。VR最大的特点在于沉浸感,而结合到教育上,能够展现出的新优势就是参与感,这无疑给学生接受教育的体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通过VR技术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礼仪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种真实的体验感,并且更容易进行多元化的体验,在这样的一种体验中,学生完全可以模拟礼仪发生的真实场景。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创新策略

1.利用网络教育将课堂教学前移

所谓“课堂教学前移”就是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课程资源,学生可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对中西文化礼仪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尤其是中西文化礼仪的、发展历程、具体的礼仪规范等内容。

此外,对于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存在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论坛、贴吧等公众平台进行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真实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

如上文所言,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讲究情境性和实践性,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水平,互联网技术为礼仪文化类课程开展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通过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众多App软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公众号,学生能够同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在生活的场景中开展实践学习。

此外,随着网络直播技术和VR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具体的礼仪文化实践。

3.利用互联网工具增强教学的体验感

互联网正在实现着“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多个场景和情境的整合,提高教学活动的体验感。通过微课、社群学习等方法和工具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营造出共享式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真实或者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实现学习体验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艳辉.高职交际礼仪教学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4(2).

[2]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

[3]丁继红,熊才平,刘 静,等.PST视域下教师社群学习模式的分析与重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

通信网络礼仪例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在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3网络时代中儒家"礼、义"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3.1儒家"礼、义"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培育。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儒学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问,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礼、乐、孝、忠、信等观念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3.1.1培养"礼"文化意识。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礼"是与等级、秩序、过程、效应相关连的,应势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是非标准的判断以及礼仪廉耻的辨析,学会反思并从中去领悟其中的含义,正所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我们应该懂得弘扬中华礼仪文明,身为天下先,以"礼、义"为荣,弘扬中华礼仪文明,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祖国建设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1.2培养"义"文化意识。

《论语.里仁》中说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赞成或反对什么,只要符合道理就行了,其中的"义"即道理。孟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在义和生命不能并存,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要"舍生取义"。所以至于利和义不可得兼,如何取舍,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重视德性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仁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3.2儒家"礼、义"思想在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从2001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或者工具,而且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媒介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逐步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得不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的网上。通过宣传中国传统儒家"礼、义"文化思想,传播在大学生身边,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重视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对儒家了解的广泛积极性,从而调动大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网络的拓扑性使资源增进思想交流和交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儒家"礼、义"文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伟宏, 马育秀. 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 求索,2012(8):216-218.

[3]吴光, 袁新国, 段丽丽. 儒学问答录[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4]任强. 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8-134.

[5]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通信网络礼仪例5

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解析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变革性发展,翻转课堂的广泛传播最初来自美国中学教师的无心之举,为解决学生因缺课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情况,教师乔纳森与亚伦将自己的授课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成能够通过网络传播的音频与视频形式,学生可自由学习相关知识。随后,“可汗学院”的出现为翻转课堂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助力,越来越多的师生开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知识讲授与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借助视频等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指导学生在授课前完成知识内容的理解学习,在课堂上则进行知识的检验与实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因其颠倒或翻转了传统教学模式而被称为“翻转课堂”。

二、当前职业高中旅游专业学生特点及课程情况解析

1.职业高中旅游专业学生特点

职业高中学生普遍属于成绩不理想,升入普通高中无望的学生,受教育文化理念偏差的影响,真正有志于职业教育学习的优质学生寥寥无几,这种生源状况造成学生学习层次与学习状态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处于学习困难状态,学习兴趣差,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理论学习不够重视;一部分学生喜爱旅游专业,学习态度积极,能主动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学习的中间状态,对专业学习持有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的心态。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学习状态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考虑到学生特点与实际情况。

2.职业高中旅游专业服务礼仪课程情况

职业高中旅游专业现有课程是围绕旅游人才的培养需求设定的。服务礼仪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实践礼仪技能的培养是该课程的核心要求。当前,很多教师在教授服务礼仪这门课程时,都存在讲课多于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方法单调重复等突出问题。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也走向“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但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绝大多数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职业高中作为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基地,改革现有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路刻不容缓,基于此,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

(1)前期基本准备情况。本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为职业高中旅游专业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科目为旅游专业必修课服务礼仪课程,选用教材为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编写的《服务礼仪》一书。选取的实验学校是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具备较好的网络信息技术硬件配置,师生均能够完成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前期准备还包括授课需要的充足的教学资源,除必需的视频之外,还应包括授课资料、课件等基本的学习资源。视频长度5~8分钟为宜,运用软件Camtasia Studio 6.0完成视频录制或从互联网上选择部分适合该课程的视频进行剪辑制作。

(2)服务礼仪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型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礼仪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模型也紧紧围绕这两个要素构建的,如图1所示。

(3)服务礼仪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设计。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服务礼仪》第五专题“提升言谈技巧”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设计,见右表。

2.服务礼仪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阶段要求

(1)合作探究阶段。根据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指出学习的重点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与同学进行合作以完成视频观看,寻求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答案。

(2)个性化指导阶段。回归服务礼仪课堂,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疑惑,由教师通过个性化指导进行问题的解答。

(3)巩固练习阶段。答疑解惑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服务礼仪的实践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充分发挥社交网络平台的作用,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4)反馈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学习的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把握教学效果。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引导与激励学生开展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互动、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素质。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成效

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来看,其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灌输教学知识点的讲授方式相比,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视频及练习牢牢掌握服务礼仪的对应知识点;回归课堂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实践服务礼仪的专业技能。部分学生表现出思维活跃、记忆力较强、实践性突出等特点。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该模式需要网络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全力支持,缺乏网络终端的支撑或学生不能上网,则无法有效推行这一教学模式。另外,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制与开发也存在不足。对教师而言,优质的教学视频制作是一大难题,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高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而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源良莠不齐,无法满足翻转课堂的授课需求。但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微课、慕课的推广应用,将会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吕丹萍.翻转课堂:“私人定制课堂”在职校中的尝试[J].职教通讯,2015(9).

通信网络礼仪例6

养成教育重在养成习惯,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最终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我们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总目标设定为:通过有计划的引导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成为懂礼仪、有教养的社会人。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职校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现状及个人成长发展规律,设定两个具体目标:首先,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养成文明习惯,具备自觉规范行为,提高文明素养;其次,在踏入工作岗位前,掌握基本的职业专业礼仪,提高职业素养。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

五年制高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礼仪。具体来讲,个人礼仪包括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仪容仪表原则与艺术等;交往礼仪包括个人介绍的基本礼仪,与父母及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规范等。专业礼仪包括演讲、辩论等基本礼仪,具体专业学习要求的礼仪规范,如商务礼仪、酒店服务礼仪、形体礼仪等。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现路径

1.创新礼仪课程教学

(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通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礼仪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讲授式、示范式、讲练式、案例式、模拟训练式等。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有所得,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实效性课堂教学探索。我们改变过去定义讲解和实训操练分步进行的模式,主要采用案例式、模拟训练式教学,大胆设计礼仪课课堂活动。在讲解礼貌礼节系列课程时,鼓励学生进行礼仪串烧表演,通过活动实践,让学生理解礼、礼貌、礼节、礼宾的含义,并明白这些定义概念所对应的礼仪行为,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2)依托特色教材设计礼仪课程。现下礼仪教材五花八门,标准不一,或过于理论化,或过于教条,或脱离时代需求,因此,根据职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风格以及职业岗位需求创新礼仪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摒弃冗长乏味的规矩,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与职业礼仪,通过趣味故事引入,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辅以简单练习,开发了礼行天下特色礼仪教材。课题组协同教科室、各系部、学生处等职能处室研讨并拟定礼行天下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以特色校本教材礼行天下为依据,开展专题教育。特色专题课程指导思想上集中体现学校“能行天下”校训,将礼仪作为一项技能加以训练,强化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课程内容以《礼行天下》为参考;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在校时间长短分新生入学专题、在校专业生专题和实习就业生专题三个阶段开展,在新生中开设中华孝道园孝德文化大讲堂课程,在校专业学生中开设商务礼仪训练课程和对外接待礼仪的专题讲座,学生实习就业前开展服务行业礼仪、职场礼仪培训等专题活动。

(3)改革礼仪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根据基本礼仪及职业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改变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将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式所得。过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包括听课状况、作业、实训表现、测验成绩等,总结性考核主要是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核。考核的方式不只局限于教师组织的各项测验活动,也尝试由学生设计与展示自己的礼仪所得,例如通过编排礼仪情景剧、开展礼仪辩论等活动,教师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

2.规范并加强学校日常管理

现在职校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较少,文明礼仪意识淡薄,通过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可以将文明礼仪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加强学校管理的关键是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南京商业学校先后出台二十几项学生管理制度,涵盖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规范学生礼仪行为提供了依据。这些制度的实施以学生处为主导,组织教师、家长学校、学生会、学生团委等多方合作,具体监督与执行,有效保证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3.建设校园礼仪文化,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学生的言谈举止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网站、图书馆、礼堂等,布置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相关宣传资料,改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营造知礼、守礼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对礼仪教育有了一定重视,再以活动为载体践行礼仪教育,例如组织学习礼仪知识,开展讨论、辩论、竞赛等活动,结合特色教材,开展“礼行天下”朗诵、征文比赛,开展八礼四仪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礼仪文化活动中了解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掌握礼仪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4.有效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观逐渐复杂多元化,职校学生由于个人经历简单、年龄不大、思想不成熟等,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影响。学校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时既要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也要善于借助社会的正面力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这对纠正其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差有很大帮助。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设计活动内容。例如成立礼仪社团,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积极参与各类礼仪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假期进入企业、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社会道德与纪律等基本文明的管理监督活动。

5.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家长需要对子女进行必要的礼仪规范,同时也要向学校反馈子女在学校以外的礼仪行为表现。学校可以联合家长开展“礼仪带回家”等活动,将学校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礼仪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家长分享,与家长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在共同参与中,既增进亲子情感,又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针对家长,学校可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加强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接受家庭对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意见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的礼仪工作。

三、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协作,完善反馈与评价机制

实施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相配合、社会力量参与,是最理想的合作状态。在三方协作下,能较好地掌控学生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最大限度地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外部教育影响学生内在礼仪文明习惯的养成。我们发现学校现在的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中,三方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与家长之间、与社会之间的配合并没有发挥最大效应。尤其是在反馈评估系统中,主要是学校在起作用,家长与社会参与较少。我们可以尝试借鉴通过家庭评估、学校评估、社会评估(或企业实践评估)三个模块联合作用,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礼仪养成教育评估系统,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联系与互动,形成三方受益,服务学生礼仪文明养成教育的和谐局面。

2.要注意社会网络环境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影响

通信网络礼仪例7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礼仪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决定的。

1 课程资源库开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已经指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就明确要求,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特别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持和指导标准,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了教育质量。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提到,“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为高等职业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因此,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建设资源富集、交互性强的共享型课程资源库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 礼仪素质教育“知易行难”的特点要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库

礼仪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容易使人产生“知易行难”的困惑。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决定了当今高等职业院校礼仪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礼仪素质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需延伸和拓展,应采取渗透式的内化教育观,将课程学习与学生常态化、多元化、有序化日常管理相结合。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礼仪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为广大受众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最新进展及信息、最新的学习资源及素材,拓展礼仪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渠道,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搭建礼仪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平台。借助礼仪课程资源库的学习,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基础的有效匹配。因此,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有利于全面推进礼仪素质教育工程的展开,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商”。

3 礼仪课程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复杂的现状迫切需要开发教学资源库

高等职业院校礼仪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通用职业能力,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和掌握。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礼仪学习的模块和要求又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服务礼仪,有的侧重于交际礼仪,有的侧重于商务礼仪,等等。因此,礼仪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模块筛选和设计。这对礼仪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礼仪课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通用性的礼仪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了解不同行业的特殊的职业礼仪要求和特性。

目前,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礼仪课程建设来看,礼仪课程数字化建设主要以精品课程网站为主,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礼仪精品课程开发量与质也参差不齐,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和雷同化的现象,在建设与管理、开发与利用、共享与知识产权等方面还矛盾重重。鉴于高校礼仪课程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复杂的现状,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的开发意义重大,要以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为原则,打破学校、行业界限,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的具体要求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要体现职业岗位标准和项目驱动导向,要满足不同受众对礼仪的需求,还要打造个性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1 构建多维度的礼仪课程资源库,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职业技术能力,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着眼于不同职业礼仪标准的制定、礼仪教学内容的重构、礼仪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紧密结合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礼仪实践为主线,全面引入工作环境和岗位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改革,创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框架、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培养礼仪素养和职业道德。

2 构建多层次的礼仪课程资源库,满足不同受众对礼仪的需求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不仅要满足教师与在校生的学习要求,还要满足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自我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教师可以实现教学研讨、教学参考、技术进修、沟通交流,面向教师,除了提供常规的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案、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还要立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礼仪素养,以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和积淀,为教师教学提供延伸和拓展;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学生可以实现在线的课程学习、学习评价、虚拟实训、在线测试、培训考试、咨询交流。由于礼仪的学习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因此,面向学生,除了提供标准化的学习指南、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以外,还要以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资源素材培养学生的兴趣,以虚拟的技能训练、情境模拟检验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企业可以得到所需的员工培训、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因此,要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建构案例库,基于不同职业岗位构建多维度的行业礼仪规范和标准,明确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通过礼仪课程资源库,社会学习者可以实现礼仪知识的学习、交流、实践,因此,要设计简便易用的网络运行界面,以及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礼仪知识模块(如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日常交际礼仪等),以知识普及和提高公民整体素质为基本原则。

3 构建个性化的礼仪课程资源库,打造“私人定制”数字化服务平台

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要突出强调用户体验,实现“按需设计”的用户定制需求。一方面,不同的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模块,获得学习支持,实现在线上课、下载、资源搜索等多方面的学习功能,自主搭配“学习套餐”;另一方面,学习者通过在线练习、网上测评、虚拟场景等模式,借助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的方式对自身学习情况加以记录和分析,系统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搭建虚拟的“礼仪服务公司”,接受来自社会的礼仪服务需求订单,促进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如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礼仪培训课程,将特定的企业文化与礼仪培训有机结合;组建精干的师生礼仪队,为企事业单位各种活动提供礼仪服务;依托地方礼仪协会,组织、策划行业、职业“礼仪风采大赛”,倡导礼仪新风尚,等等。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礼仪课程资源库开发有利于礼仪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和交互性,能进一步扩大使用者的受益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库开发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3(30):75-76 .

[2]汪晓璐.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初探[J].江苏高教,2013(1):107-108.

[3]肖长水.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2):74-76.

通信网络礼仪例8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曾经依托家庭而形成的“血缘共同体”和依托地域而形成的“地缘共同体”正在不断分离和弱化,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人借助互联网实现虚拟连接而进入的“网络共同体”却正在加强。网络共同体能否承担传统共同体凝结社群的责任,这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与此同时,共同体的传统仪式也正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发生转换变形。延续几千年的祭礼仪式就是一大明证,从祭祖大典到公祭仪式,从电子鞭炮到在线祭奠,祭礼仪式转型的重大推动力要归于互联网技术。本文主要以“国家公祭网”为例,通过对其创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的梳理,以小见大地描述祭礼仪式的转型,并探讨这种转型对国家共同体建构的影响。

一、新媒体与“认同的空间”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词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从技术角度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

美国《连线》杂志从传播角度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此定义揭示出新媒体的最大实质:高度的互动性。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的传播模式大致为传播者通过印刷文字、声音和影像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受传者虽然可以通过反馈以达到与传播者的交流,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样的交流显得滞后又低效。而新媒体则开启了另一种传播模式: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借助新媒体技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实时连接,高度的互动仿佛是正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传播模式似曾相识,根据麦克卢汉的说法,它就发生在“部落社会”。在部落中,人们进行着直接交流,信息在部落内多向交织传播。但由于生活区域和技术手段的局限,信息传播的输入和输出也受到限制,随着报刊、广播和电视逐一打破时空的局限,部落内的人们快速且大量地获得外部信息。他们既身处部落内,又融入了更大的圈子,最终导致了“脱部落化”。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外部世界之余,发挥着主观能动性,自由地寻找和加入对话,“面对面”的交流再次复活,也带动了部落化的重生。

部落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重生”就发生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例如百度贴吧、豆瓣小组、论坛等网络聚集地。成员在其中针对同一话题、基于同一爱好或信奉同一精神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网络共同体”。不过,囿于媒介的性质,这些共同体四下分布,各自为政,既充满不确定性,又充满不稳定性。若想让这些散落的个体联结和统一在一起,让共同体在现实生活中历久弥新,势必需要更宏大的议题和更深刻的记忆,而国家公祭日和国家公祭网正成为这样一个契机。

二、国家公祭网设立的背景与意义

(一)国家公祭网设立的背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了持续40多天的屠杀活动,手段野蛮残忍,且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并举,30多万中国人民在此次暴行中不幸遇难,这一惨案后来被称为“南京大屠杀”。然而,由于“记录的不足和传播范围的有限,导致南京大屠杀惨案从发生之始就未能广泛而深入地进入人们的记忆”[2],甚至成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时隔77年后的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公祭日当天,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众多媒体对此广泛报道。但由于条件限制,能参与公祭仪式的人数有限,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唤醒记忆,由新华社主办的国家公祭网()于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

据统计,网站上线后的次日下午6时,浏览量便超过2200万,网上祭奠超过60万人次。进入国家公祭网首页,沉重的音乐随即响起,网页上显示着国家公祭网的主旨: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网页上还滚动播放着对这一主旨的解读:“彰显国家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牢记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表达人民奋发图强与和平的心愿。”国家公祭网共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版块,每个版块又下设不同栏目。

此外,“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三大版块,主要目的在于公祭资料分享、公祭知识传承、公祭历史铭记等,网友可以自由点击不同栏目,阅览相关信息。整体来看,国家公祭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祭礼仪式的范畴,它不仅仅成为国家官方的在线公祭网站,还成为融合祭礼文化、祭礼教育和历史记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网站。

(二)国家公祭网设立的意义

国家公祭网的设立就像是一个承载社会共同记忆的历史“博物馆”,走进这座“博物馆”,就像是走进了记忆和反思的公共性空间。它用数字的方式保存着战争死难者的资料,寄托着当代人民对战争死难者的缅怀,并对人民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历史教育,国家公祭日只有一天,国家公祭仪式一年只举行一次,但国家公祭网却可以随时进入。这就是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的特别之处,也必然具有非凡的意义。

1.慎终追远的缅怀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向来包含着和平和宽容,遵从孝道,又重视礼祭,而以国家的名义设立国家公祭日和国家公祭网向死难者进行哀悼和祭奠,既能彰显国家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又能体现出对传统礼孝的提倡和弘扬。

由于共同体已经逐步被社会所代替,以至于收缩回了“个人”的身体之内。在现代家庭中,传统的开放型生活被隐私和独立取代,子女向父母讨要自由和平等,两者的界限不是房门便是代沟。在模拟“村落”生活的“城市社区”中,家庭画地为牢,囚禁在防盗网和防盗门围造的房间里,失去了邻里观念。曾经依靠王权或宗教维系的版图上,个人主义越发强盛,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不断被消减,追求什么成为个人的问题,而不再有一个总目标作为彼此的纽带。当人们离鲍曼所言的“天堂”越来越远,曾经联系彼此的“结合关系”就这样被消解,而这势必会在原子式的社会生活中,造成毁灭性的“断裂”。当下,国家将目光投向过去,希望从历史伤痛中寻找情感力量联系社会中的个人,让超出血缘和地缘关系却又属于同缘关系的人们重新“连接”在一起,这也正是国家对共同体建构的有力尝试。

2.集体记忆的重塑

集体记忆理论的开创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我们所认为的个人记忆,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家庭、族群、国家等社会组织群体,都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并借此凝聚人群。但集体记忆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它可以被叙述和更改,并经常“与社会群体认同或认同危机有关”[3]。面对日本祭奠靖国神社战犯、否认慰安妇和修改教科书等行为,加强对二战的历史教育和集体记忆迫在眉睫。

“拥有集体记忆未必能够构建和维系一个族群,而集体记忆的消失则注定造成共同体的孱弱、分裂和覆灭。”[4]由此可见,集体记忆正是一个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也是共同体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南京大屠杀史是城市记忆、历史记忆,更是一段民族记忆,对这一集体记忆的重塑可以通过人工景物(如纪念碑、纪念堂)、定期仪式活动(如国家公祭仪式)和日常生活行为完成[5]。国家公祭网就试图把仪式的节日性转换为日常性,让集体记忆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借此联系大众以重建共同体。在传统时代,精英依据现实重塑集体记忆,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实现了技术民主,集体记忆也开始由大众书写。更多人在日常中介入,不断补充历史又不断更新记忆,将集体的纪念仪式与个人的身体实践相结合,这实际上是个人重返集体、社会重返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3.爱国情感的表达

“离开了反应,仪式就是空的。”[6]除通过电视直播观看祭礼仪式外,人们还可以即时在社交平台发表感想进行互动,如同身在现场呐喊出心声。传统仪式的感染性只是表现为起立、鼓掌或喝彩,但借助新媒体,人们的反应可以更加多元,传统仪式的肃穆氛围被网络上不断涌出的信息打破,爱国情感也有了表达的出口。但回顾时下热门的网络事件,从帝吧网友“出征”Facebook事件,到微博网友“口诛”赵薇事件,这些爱国情感的宣泄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网络暴力。

只有爱国情感的合理表达才能成为弥合社会断裂的重要力量。有学者认为,共同体的衰落是现代性危机和价值理性危机的同病别发,若要恢复情感纽带,重彰价值理性,将共同体从前现代向现代过渡,则需要依赖于哈贝马斯式的“对话”[7]。这样的对话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在国家公祭网上,网民虽然没有身临祭礼仪式现场,但可以通过书写祭文和诗词的文明方式,将心中的爱国情感转换成文字交流,而不是宣泄为一种粗鲁的谩骂和攻击。这一方式也使得人们可以与国家在情感上建立紧密的联系,又使得仪式趋向平民化,带来更多的群体感,对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历史意识的唤醒

何谓历史意识,著名德国历史学家约恩・吕森认为,“历史意识是将时间经验通过回忆转化为生活实践导向的精神(包括情感和认知的、审美的、道德的、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活动的总和”。[8]历史意识是一种精神活动,用以诠释过去、理解现在和期待未来。没有历史意识,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也找不到自己的认同。国家公祭网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记忆历史的空间,“人们通过回忆将自己融入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对自己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基本信念、价值等)长久存在,具有永恒的价值,或者至少可以贯穿数代人的链条,延续到未来”。[9]历史意识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意识,因为“历史是自我理解的媒介物,是表达及产生自我(个人和社会的)认同的媒介。历史代表着过去,而过去如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人们能看到自己和世界在时间上的移动”[10]。因此,历史可以远去,但决不可忘记,因为没有历史,就没有认同。面对着全球化的冲击和电子媒介的“殖民”,强化历史意识和历史认同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祭礼仪式的转型与网络祭祀特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1]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祭礼仪式及其作用。根据《礼记》记载,凡符合“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I大患”五项原则,自然神灵、人文始祖、先公先贤、地方名人、厉鬼冤魂都成为公共祭祀的对象。这一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经数千年而不衰,已经成为一种稳固的传统。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的过程中,祭礼仪式为了适应民族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而逐渐改造,摒除繁琐,变得现代化,其象征意义也更多指向国族主义。[12]公祭一~的内涵,也从春秋时期的“公侯之祭”、唐代的“朝廷之祭”、宋代的“宗族共祭”转变至现代的由“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之意。[13]

传统的祭礼仪式讲求宏大场面,“公”成为生活的主导,在祭礼仪式中,社会成员高度关注,并借助情感的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实体,有效加强了集体记忆。在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却是由“公”向“私”的转型,它更讲求个人在仪式中的反应。不过,这种转型并没有摒弃传统的仪式习惯,而只会是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既保留传统仪式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又运用新型媒介语言传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以下是新型祭礼仪式的三大特点。

(一)虚拟性与象征性

“身体的在场是第一手体验的一个先决条件”[14],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虚拟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不在场的在场”之可能,这便是新型祭礼仪式的虚拟性所在。人们在国家公祭网似乎脱离了物理空间,随时可以进行场景的虚拟转换,不受“地域”的限制,但依旧保留了“地域性”和爱国情感,这也是祭礼仪式对国家共同体建构的一大基础作用。同时,虚拟空间中场景的虚拟化并不意味着情感的脆弱和失真,毕竟仪式想要唤醒的社会集体记忆和情感一直都是存在的。

麦克卢汉曾把媒介视为人的身体的延伸,那么,新媒体则可以被视为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延伸。在传统环境下,情感的表达往往有去无回,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保存性上都很受限。但新媒体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让情感可视化,甚至变成实在之物。虚拟的新媒体手段并没有抛弃传统祭礼仪式的象征性,它更多的是将传统祭礼仪式转换为另一种数字化的情感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让这种情感表达更加多元。网友在国家公祭网上献花、植树,成为那个数字的一分子,还可以写下祭文、诗词或楹联,让对历史的哀思和对亡者的悼念长久保存并被更多人看到。因此,祭礼仪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就像是它真实地发生在虚拟空间中,仪式中出现的“点蜡”“献花”“植树”“敲钟”等行为符号,同样具有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象征意义,甚至由于新媒体的媒介作用,这种象征意义被加倍放大和感知。

(二)参与性与互动性

“对国家的真正认同不仅仅体现为外在的服从,还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在的情感、思想和信仰认同”[15],当法律和权威框定出一个人的义务之后,想要他真正地去主动履行,则必须依赖这个人内心的态度与信念。传统的祭礼仪式由于时空的限制,只能发生在某时某地,并只对现场观众产生直接影响,再借由电视直播和新闻报道,以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这样的祭礼仪式更多的是一种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所言的“媒介事件”,尽管它可以“把仪式场地从广场和体育场转换到起居室”[16],但它依旧是一种官方的宣传手段,仍无法起到国家共同体建构的持久作用。

而新媒体却使得作为“媒介事件”的祭礼仪式升级转型,成为一种与官方相对应的民间互动,甚至更贴合每一个人的心意,以至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祭礼仪式之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产生相通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往日的电视直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变成了网络直播,而观看直播的媒介除计算机外,还有现在更为流行的手机。曾经坐在电视机前被动接受祭礼仪式直播画面的观众,无论身在何处,现在都能够化身成为媒介事件的参与者,可以在手机版的公祭堂中点蜡敲钟、鲜花植树,进行在线公祭,在国家公祭网的论坛中发帖交流、彼此联系,这对集体记忆的重塑、爱国情感的表达、国家共同体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简便性与表达性

传统的祭礼仪式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也相对繁琐。比如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第一次国家公祭仪式,它的仪式过程为:奏唱国歌、鸣警笛警报肃立默哀、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等。但是新媒体为祭礼仪式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式。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入国家公祭网,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进行在线公祭。

国家公祭网作为一个表达平台,除简便性外,还承担着“公共领域”的作用。依哈贝马斯之见,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个人、公与私之间的场所,公民可在其中进行信息交流和意见表达。鲍曼更是认为,公共领域正是重新建构共同体的基本途径。网友在国家公祭网中的表达既关乎自身政治生活的微观记忆,又融入社会集体的宏观记忆,表现出对共同体的建构和价值传承的追求。

四、结语:新媒体与国家共同体建构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相互独立的个人的一种纯粹的并存”,是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而共同体则意味着一种“统一地对内和对外发挥作用的人或物”所形成的结合关系,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17]然而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变,令我们不得不承认共同体正被社会所取代,这和另一位社会学家鲍曼所感慨的“‘共同体’今天成了失去的天堂”[18]一样,潜在地表达出对共同体温暖、安全、信任、亲密的失落和怀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国家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认为它是在印刷术普遍应用以后,人们在阅读报纸和小说的文字情境中想象出来的。然而,虽然是想象,但它们绝非幻觉或谎言,它们正“存在于主体之间,存在于千千万万人共同的想象之中”[19]。现代社会的人们“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同时无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这也就迫切需要加强这种想象,使原子式的社会重新凝聚。在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公祭网就成了这样一个公共话题,社会成员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对当前中国现实的讨论,将起到重塑集体记忆、建构国家共同体的巨大作用。同时,国家公祭网也成为传统祭礼仪式在互联网技术下的转型尝试,更成为一个公共领域,为社会成员提供讨论和对话的虚拟场所。新型祭礼仪式通过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多方位展示,重塑了社会的集体记忆,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个人从自己向集体出发,从“私”向“公”转变,形成具备深厚情感力量和“选择性意志”的国家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2]王山峰.南京大屠杀的仪式叙事与社会记忆[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4).

[3]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40.

[4]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

[5]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14-123.

[6]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7.

[7]胡百精.互联网与共同体的进化[J].新闻大学,2016(1).

[8]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3.

[9]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5.

[10]s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30.

[11]王山峰.南京大屠杀的仪式叙事与社会记忆[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4).

[12]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3:1911.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72.

[14]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6.

[15]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1.

[16]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45.

[1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4.

通信网络礼仪例9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迅速,我国网民数量急剧猛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来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缺乏外部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之自身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引诱,上网成瘾、聊天成风、痴迷黄站、扮演黑客等问题已是屡见不鲜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正常学习或被勒令退学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学术欺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高校也是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已成为西方消极文化的俘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问题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到目前,主体性教育观在教育领域和实践领域已成共识。道德教育领域是体现主体性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一个领域。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一个人道德的养成,不是单靠学习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它需要的是道德主体把外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终确立道德信念,并形成道德习惯,所以道德的培育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对道德进行一个主体内部意义上的建构,而这种建构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如果说传统社会之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性道德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的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立型的新型道德,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缺少了社会舆论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它更多依赖的是一种主体的自觉。所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不能采取强迫的、行政命令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而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实践是指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朱熹“圣人千言万语,旨在教人做人”,中国伦理精神强烈地人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道德的实践本质,它直接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与智育相比,在教育目的上,德育不是使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形成一种道德行为方式,虽然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知识是重要的,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行为、对道德生活的改善上。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的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

以往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了道德灌输,而且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隔离,学生虽然学会了许多道德准则,但在面对实际道德选择情景时往往不知所措,网络社会的发展,虽然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挑战,但也为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空间,学生可以直面真实的道德情境,通过现实的活动,加深对道德原则、道德知识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真实道德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分析和探讨,使他们在矛盾冲突中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

(三)心理匹配原则

心理匹配原则,即对大学生的道德培育,要遵循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从目前国内外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来看,个体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个体的道德是有机体和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主体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个体的道德的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道德发展是道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是道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

这些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但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影响了道德教育的观念,它们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取得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我们必须遵循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的网络社会尤其应该如此。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内容

网络道德并非体现为一种全新的道德,它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因此,网络德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道德还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所没有的一些内容。

(一)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把现实的世界和网络的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网络相对于现实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真空社会,缺乏网络道德的意识。事实上,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仍然是一个有道德规范的场所,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网络道德是网络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二)讲究网络交往礼仪

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网络礼仪“格式”实际上是人们“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也是作为网络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目前,由于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确定一个完整成熟的网络礼仪体系和规范标准,就现实状况而言,网络礼仪主要包括招呼礼仪、交流礼仪和表达礼仪。招呼礼仪相当于日常人际交往中,与人打招呼的方式和礼节;交流礼仪主要是网络人际交流中的一些礼节,比如在发电子邮件的时候,为了方便对方的阅览,系统规定要填写信件“主题”等,这就是一种交流格式或“礼仪”。表达礼仪即是用符号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情感,以便他人决定应对的方式。总之,网络交往礼仪的归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它也会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不断更新网络交往的礼仪,使他们的网络交往行为符合网络社会的基本行为要求。

(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网络行为规范是网络人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在因特网上,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守以下网络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争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四)恪守网络道德原则

网络道德原则是网络伦理关系的最集中表现。网络关系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今天或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很难把网络主体间的交往形式梳理清楚,但不管具体网络行为方式如何,也不管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网络生活规范和礼仪,其中必然有一些东西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认识和信念,那就是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它为人们在构建网络社会时规划了符合人类道德需要的总的方向,它不涉及网络具体行为,但它是整个网络道德关系的根本指针。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恪守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的网络道德原则,在此前提下参与网络生活。

(五)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法律和道德虽然有不同,但它们都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有效手段,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应该以网络法制教育为基础,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他们按照法律的规范来自觉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虽然目前我国在互联网立法方面还不健全,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但已有的法律法规仍然对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非常有必要让大学生了解并学习。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课程资源,发挥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没有条件开设这种专门课程的学校,也应该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中,比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关键,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系统,通过建设网上党校、思政之窗等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这个德育工作网可以通过BBS、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形成支撑网上正面教育的全方位体系。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视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主体性原则决定了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对于培育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独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教育方式,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变命令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

(五)制定校园网络制度规范,形成制度保障

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通信网络礼仪例10

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一是渗透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各学科都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渗透。校长、教师在理解和运用各科课程标准时,不仅要理解明确表述出来的含义,更要深刻领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实质。二是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三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依据我国国情,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内涵。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发展”。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全国1064万中小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文化育人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面向2020年,应组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与深入研讨,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第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着。学校管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第四。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第五,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校建筑要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要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中小学每年都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中,增强劳动创造生活、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的劳动过程,既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又是培养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过程。面向2020年,国家正支持建设一批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发挥作用。各地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游活动、专题考察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礼仪育人

礼仪不单是形式,更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明、和谐、平等是礼仪的表现,也是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礼仪是道德的示范,是行为的准则,是交往的枢纽,是文明的标志。在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是立德树人新的生长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礼仪教育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面向2020年,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努力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坚持有机渗透。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种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做到有机渗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第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现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要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进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第三,坚持言传身教。教师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在学生成长中留下印记。在礼仪教育中,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礼仪行为,让教师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产生耳濡目染之效。第四,坚持内化自律。在礼仪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规律,从知礼、懂礼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明理、激情、导行,引发其内驱力的产生,进而促使内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网络育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趋网络化。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中的不良或虚假信息确实太多。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尽信网,不如无网。面向2020年,应兴利除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第一,提倡正确认识网络。把握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德育,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用主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文化引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第二。提倡绿色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平台。第三。提倡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第四,提倡网络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制度育人

立德树人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必须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督导制度,为德育提供强大动力。把中小学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投入制度,设立德育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需求。三是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育人水平。正如十报告所要求的,“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让教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保障班主任各项待遇,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