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2 16:06:37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1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可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柯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表现。我国自1965年普遍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目前已成功控制该病的大流行,但在近两年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麻疹在发病季节病例数明显上升,年龄一般在6个月~成人,2009年3月收治1例24 d新生儿麻疹合并肺炎,为使大家做好麻疹的早期预防,防止大流行,并做好麻疹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介绍:患儿,男,24 d,以“发热咳嗽2 d,出皮疹1 d”之代诉入院,系1胎1产,足月顺产。医院新法接生,生后无窒息,哭声大,羊水胎盘无异常,生后前18 d母乳喂养,18 d后因母患“麻疹”改为配方奶粉人工喂养,患儿其母生产后10 d出现高热、皮疹、确诊麻疹后经治疗回家。患儿于生后24 d后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左右,伴咳嗽、喉中有痰、呛奶、频繁吐奶,7~8次/d,非喷射状,呕吐物为内容物,哭声大,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较密集针尖大小的红丘疹,高出皮面,压之褪色,眼角膜稍充血,口唇干燥,口腔黏膜粗糙,麻疹黏膜斑(+),咽稍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湿鸣,经诊断后确诊为麻疹合并新生儿肺炎收住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4.0×109/L,GR 27.2%,LY 66.4%,HGB 122 g/L尿常规示:(-)粪常规示:黄色糊状便,脂肪球(+),胸部拍片:肺纹理增重示:肺炎。入院后给予呼吸道隔离,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 ml加10%浓氯化钠2 ml静脉推注西力欣0.2 g,2次/d,10%葡萄糖5 ml加沐舒坦15 mg静脉推注,2次/d,每次注射时间不少于5 min,促进痰液排除等对症治疗4 d,痊愈出院[1]。

2 护理

2.1  高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38.5℃以上时应对症治疗,采用散包降温或头部冷湿敷、枕冰袋、必要时遵医嘱用少量退热剂,如甜倩、扑热息痛等药物,用药后半小时测温1次,观察病情,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服,忌用淳浴,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

2.2  眼睛护理(合并眼结膜炎):经调查认为麻疹的发生和Vit A缺乏有重要联系,在麻疹患儿血清中Vit A含量低于0.35微克分子,就有很高的使角膜发生溃疡的危险性,发生角膜干燥症,应注意居室要安静,通风,光线柔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患儿眼睛。由于眼部分泌物多,以致结痂,使眼不能睁开,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清洗,3~4次/d,然后外涂金霉素眼膏或抗生素眼液。

2.3  肺炎护理(合并症):患儿出现咳嗽明显加重、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嗜睡、吐泡沫等症状,是并发肺炎表现。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免受凉。要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由于吃奶时加重气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用小勺喂,喂后将患儿竖起于肩部,轻拍背部,以防溢奶。注意观察鼻腔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已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遵医嘱给吸氧或吸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与皮肤清洁,在保温情况下每天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禁用肥皂),应注意臀部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外涂植物油以保护皮肤。如疹透不畅,可用香菜煎水后服,并用此抹身,以促进血循环和透疹,并防止烫伤。为预防口腔炎,每天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口腔,2次/d,以防口腔继发感染。

3 预防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2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7月收治麻疹[1]患儿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2岁。多数患儿均有发热,体温38~40.7 ℃之间,发热高峰均在出疹的第2~3天,热程5~11天;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疹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呼吸道卡他症状,67例患儿中,并发腹泻54例,支气管肺炎21例,心肌炎3例。经应用病毒唑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均治愈。

护理:①心理护理。②隔离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隔离至疹后10天。麻疹传染性极强,要隔离麻疹患儿至皮疹完全消退为止。③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2℃,湿度50%~60%,保持安静,使患儿得到充分休息;患儿有畏光症状时,房间内光线应柔和,避免刺激眼睛。④皮肤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抓伤。观察出疹时间、顺序、皮肤色泽皮疹出齐时间,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判断病情的转归。内衣应柔软,透气性好,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勿捂汗。⑤高热护理:发热是麻疹的主要症状,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0℃以上,部分可并发高热惊厥。高温应采取降温措施,但不宜过分降温,体温骤降则影响皮疹透发,故应监测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向家属解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物理降温宜用温水浴,禁酒精浴,防止酒精对皮疹的刺激。药物降温可用布洛芬等,不宜用激素类。⑥饮食护理:患儿高热,不显性失水增加,消化能力差,饮食应予易消化,富有营养,多水分的流质、半流质为主,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因麻疹时维生素A需要量大,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果汁,随体温降低,病情好转,渐渐恢复正常饮食。

中医辨证论治[2]:①顺证治疗:初热期贵在透疹,以辛凉透发为主,忌用攻下,以防麻毒内陷,可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重在清热解毒,并佐透发,忌用大辛大热,以防助邪化火,伤其阴液,治以清解透表汤;疹没期,益气养阴,忌用大苦大寒,以防伤其肾气,可用沙参麦冬汤,若患儿四肢厥冷,可用温水擦浴。②逆证治疗:邪毒闭肺,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可用麻杏石甘汤,若痰多者,加鲜竹沥、天竺黄;热毒攻喉,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可用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治法清热凉血,熄风开窍,可用羚角钩藤汤合清营汤,若皮疹稠密,疹色紫暗,可加活血药。③其他疗法:对麻疹透发不畅者,可配合外治透疹法,可用浮萍草15g,西河柳30g,苏叶15g,芫荽15g,煎水蘸毛巾擦洗周身。

预防: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按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以8~12个月为宜。麻疹流行期间,不要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对于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儿可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并隔离观察21天。

讨 论

麻疹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合并症者需对症治疗,故合理的护理对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本组病人病发夏季,特别注重高热护理,把握体温与出疹的辨证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应强调护理的重要性。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3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8-02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麻疹是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中麻疹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由于麻疹疫苗的接种,目前我国麻疹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因为疫苗注射不及时,儿童麻疹发病率依然相对较高,不给予及时的治疗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较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1]。要提高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精心的护理必不可少。本文选择42例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对实施护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1.0±0.4)岁。所有患儿经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麻疹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儿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征,以发热、面色苍白、气急等临床表现为主,经CT诊断,全部患儿两肺布满哮鸣音。以盲分法和平均法将全部患儿分成两组,同时对两组患儿一般性资料分析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如下综合性护理措施:

1.2.1 一般护理。由于麻疹属于传染性疾病,因此要做好隔离措施,患儿要安置在专门的隔离病室中,避免与其他人接触,严格控制隔离室温度和湿度,温度22-24℃,湿度在50-60%之间;隔离病房要保持空气畅通,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4次,每次为半个小时,消毒选择在患儿睡觉时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室内器具的清洁,用0.1%含氯溶液擦拭,控制病室细菌菌落;感冒的医护人员、无麻疹病史的医护人员不能与患儿接触,避免交叉感染[2]。

1.2.2 病情监护。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病情危急,因此入院后要加强病情监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意识的变化情况,连接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准确记录监测数据;观察患儿口唇和四肢有无发绀、瞳孔有无异常[3]。

1.2.3 机械通气护理。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患儿要保持半卧位,根据患儿病情合理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早期应该选择小潮气量,避免肺损伤;机械通气期间要进行血气分析,血压、心电图监测,同时要定期检查x线胸片。

1.2.4 气道湿化。患儿建立人工气道后,其呼吸道湿化作用降低,呼吸道水分较少,分泌物易干结,从而阻塞呼吸道,因此要在呼吸机湿化罐内加入无菌注射用水,在呼吸机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湿化气道的作用;也可选择药物湿化,应用沐舒坦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其中的盐酸氨溴索能调节患儿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加速患者纤毛的摆动,进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流动,排痰较为容易;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呼吸道内最多的分泌物是痰液,1度痰液基本不发生阻塞,其余痰液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出现阻塞,此时可增加静脉输液总量,增加气道的水分,稀释气道分泌物,便于排痰[4]。

1.2.5 保持呼吸道畅通。吸痰是保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手段,在护理中要通过观察患儿咳嗽、气道压力等,了解患儿气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吸痰,吸痰之前要调大氧流量,吸痰时间保持在10s,吸痰操作中先将患者鼻腔和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尽,之后再利用新的吸痰管吸引气管内的分泌物,避免口咽部的分泌物进入气管后产生肺炎;部分吸痰中还需进行支气管灌洗,操作中将0.45%的氯化钠溶液或者灭菌注射用水注入后,快速连接呼吸机,启动按键[5]。

1.2.6 加强呼吸机械设备的消毒。为了防止治疗中发生交叉感染,呼吸机应该专机专用,由固定的护理人员管理,呼吸机的管道应每周进行消毒一次;空气过滤器消毒要采取高压消毒,雾化罐内的温度要保持在32-37℃,湿化罐内的蒸馏水应该每日更换,避免病原菌滋生;使用呼吸机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管道中的冷凝水,避免进入患儿气道,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消毒。

1.2.7 高热护理。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持续高热,护理人员要做好降温护理,物理降温中可用温水擦浴,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实现降温,也可用冷敷的方法进行降温,一般不主张选择药物降温,只有当患儿体温持续>40℃时,才可应用药物降温。

1.2.8 口腔和皮肤护理。患儿住院期间要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口腔护理可选择氯已定溶液擦拭,也可选择硼酸液或碳酸氢钠清洁口腔;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湿度、温度等,日常给予及时的清洁,另外皮肤护理中要观察麻疹的出疹顺序和部位,及时向医生汇报。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的对比数据全部用SPSS16.0软件分析,用t和卡方检验,若P

2 结果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由上表看出,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0.9%,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5.2%,护理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传染性较强,在年龄6个月-5岁的儿童中好发,有效避免麻疹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本组研究的42例患者均未接种麻疹疫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呼吸衰竭,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窘迫等,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急,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

临床中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需要通过呼气末正压和提高吸氧浓度的方法来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护理过程中要根据麻疹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本组治疗中,对于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性护理,对于观察组患儿则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气道湿化,给予吸痰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患儿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5.2%,而对照组则仅为80.9%,差异显著,P

由于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与患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因此要避免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必须要提高家长关于麻疹的防治知识,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一旦接触麻疹要及时给予麻疹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赵敬肖,李兰凤,赵燕,任志平,李军霞.儿童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64-65

[2] 彭英,孟玉倩.小儿麻疹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9,6(17):50-52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4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麻疹控制工作的领导,把麻疹防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组织对本辖区的麻疹疫情和常规免疫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狠抓落实,减少麻疹病例的发生,防止疫情暴发。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5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6-0035-04

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 SIA)指在统一时间里进行麻疹免疫接种,以迅速有效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根据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上海市卫生局相关要求,嘉定区于2010年9月开展针对8月龄~14岁人群的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大规模强化免疫实施后,2011年嘉定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但2012年麻疹疫情出现反弹。现将嘉定区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麻疹病例流行病学信息均有2名及以上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调查,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公安系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信息来源于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上海市嘉定区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8.01/10万(69例),2010年嘉定区麻疹发病率为1.71/10万(15例),当年9月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无麻疹病例报告。2011年麻疹疫情下降明显,发病率为0.34/10万(5例),2012年麻疹疫情出现反弹,发病率再次上升到3.42/10万(49例)。大规模强化免疫后,所有病例均为散发,无暴发疫情。

2.2 病例监测

2011年嘉定区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9例,确诊病例5例,均为实验室诊断。2012年共接报疑似麻疹病例75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疑似病例实际为71例,确诊49例(临床诊断1例,实验室诊断48例)。

2.2.1 时间分布

2011年5例有季节性特征,分布是4、6、8月各1例,5月2例。2012年3月以后,病例上升明显,3-7月份病例相对集中,3-7月麻疹发病占总病例数的81.63%(图1)。

2.2.2 地区分布

2011年5例分别为马陆镇2例,安亭镇、江桥镇、新成路街道各1例。2012年全区12个街道/镇均有麻疹确诊病例,发病前3位的镇(街道)为流动人口较多的江桥镇(13例)、安亭镇(9例)和马陆镇(8例)。

2.2.3 人群分布

2011年麻疹确诊病例均为女性,其中本市户籍2例,外地户籍3例。2012年49例确诊病例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本市户籍15例,外地户籍34例。2011年和2012年确诊的54例麻疹病例以

2.2.4 医院暴露史及就诊史

2011年5例麻疹确诊病例中2例发病前7~21 d内有医院暴露史。2012年麻疹病例潜伏期内有外出史者6例;病例发病前7~21 d内有医院暴露史比例较高,占38.78%(19/49);其中1名患者有3家医院暴露史,4名患者发病前有2家医院暴露史,另外14名患者发病前7~21 d曾有1家医院暴露史。特别在疫情早期,4月15日之前发病的18例病例中,12例有潜伏期内医院暴露史。

2.3 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信息

上海市嘉定区200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始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象主要是“民工子弟学校”学生、0~6岁非常住户口儿童。强化免疫活动以查漏补种为主要形式,注重实效,主要减少“零”剂次儿童数,消除可能存在的免疫空白。2009-2012年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5.00%以上。2010年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共接种118 816人次,报告接种率为94.45%(118 816/12 5794)。自2008年起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嘉定区扩大了麻疹疫苗接种范围,对辖区内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对象包括外来务工人员、1970年以后出生的医护人员、教师及漏种的外来儿童等。2012年开始以各镇/街道前一年常住人口的2%作为成人麻疹疫苗接种指标,并将麻疹疫情防控和麻疹接种纳入镇/街道的年度考核指标。2009-2012年共为成人接种麻疹类疫苗68 995剂次(表1, 2)。

3 讨论

开展MV SIAs已被不少国家和地区证明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上海市嘉定区2001年开始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10年大规模麻疹强化免疫后仅1年疫情回升较快,与MV强化免疫除能降低目标儿童麻疹发病率外,还能够减少非目标人群暴露于传染源的机会,从而降低全人群的发病率,甚至能阻断麻疹病毒传播[1]的报道不符。2010年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年后,麻疹疫情再次高发,时间分布与石国政等的报道[2]一致;地区上所有镇/街道都有病例报告,但病例分布相对集中;年龄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双移位特征,病例中潜伏期有医院暴露史的比例较高。消除麻疹除要做好包括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接种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高病例监测敏感性

《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明确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应控制在

3.2 加强传染源管理

控制传染源是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途径,特别应注意医疗场所的接触传染,由于麻疹患者未出疹前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即使很有经验的医师也难以作出诊断。而麻疹在出疹前就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未作出诊断前,医务人员往往未对其进行隔离,易感者接触后很容易患病。上海市嘉定区2011-2012年麻疹病例潜伏期内有医院暴露史的比例为38.89%,2012年疫情前期高达66.67%,说明麻疹流行期间传染源并未得到严格及时的管理。2012年病例中此次发病最多去过3家医院,先后就诊7次,平均就诊医院1.96家,就诊次数为3.12次。患者在此期间很有可能传染给其他易感者。西非、南非、美国等也有报道在消除麻疹后期由于输入性病例在医院引起的麻疹暴发[3-4]。

加强对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和管理,减少暴露,是阻断麻疹传播的重要措施。一是各级医疗机构在麻疹高发季节需要对有呼吸道症状、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排查和分流,防止医源性感染[5]。二是通过健康教育,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到传染源。

3.3 小月龄和成人病例的免疫问题

2011年和2012年确诊的54例麻疹病例以

3.4 保护未及时免疫和免疫失败儿童

上海市嘉定区2011-2012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覆盖年龄麻疹病例7例。3例8~11月龄儿童因患病未能接种;1~14岁儿童中1例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未接种麻疹疫苗,2例1岁儿童已接种麻疹风疹疫苗,另1例13岁学生接种4剂次麻疹类疫苗后发病。有研究表明,在初次接种MV后有5.00%~15.00%的接种者不产生接种反应[10]。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对于患病未及时免疫和免疫失败儿童唯有通过减少医院暴露、患者接触等才能使其免于感染。

参考文献

[1] Maria C, Jose C, Vanda A. Predictor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 measles epidemic in the city of Sao Paulo in 1997[J]. Pan AmJ Public Health, 2000, 7(6): 359-365.

[2] 石国政. 嘉定区麻疹疫情变迁和人群免疫水平现状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8: 17.

[3] Akramuzzaman SM, Cutts FT, Hossain MJ, et al. Measles vaccine effectiveness and risk factors for measles in Dhaka, Bangladesh[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2, 80(10): 776-782.

[4] Marshall TM, Hlatswayo D, Schoub B. Nosocomial outbreaks-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limination of measles?[J]. J Infect Dis, 2003, 187 (Suppl 1): S97-101.

[5] 卫生部.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S]. 北京: 2005.

[6] 熊传龙, 陈超, 税铁军, 等. 德惠市0~3岁儿童麻疹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5): 350-352.

[7] 朱鑫, 谢清梅, 任蕴慧, 等. 一起医院内暴露导致的麻疹爆发疫情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 14(5): 398-402.

[8] 林献丹, 程慧健, 王希江, 等. 温州市麻疹流行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 2005, 11(6): 476-478.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6

[中图分类号] R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b)-015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measles in Yinan count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easles. Methods The incident cases and information of vaccination of measles in Yinan county from 1994 to 2013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pidemic intensity,the status of building cards for children,the vaccination rate and measles antibody level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easles presented decreasing trend in Yinan county in recent years,the ratio of building cards,vaccination rate and th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95.3%,98.1% and 97.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edical workers should continue to implement the hemp plague vaccine immunization programme,strengthen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improve the case monitoring sensitivity and timeliness.

[Key words] Measles;Prevention and control;Effect

麻疹是指宿主经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是其唯一的宿主。麻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2]。麻疹的潜伏期不定,常为6~21 d,平均10 d左右,对于曾获得被动或主动免疫的人群其潜伏期可延长至21~28 d[3]。由于麻疹病毒的抗原稳定性较好,人感染后可产生较为持久的免疫力,因此,从理论和技术上来说,消除麻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相对较高。多项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至2013年底,麻疹的发病率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未达到完全消除麻疹的目标[4-7]。为了解沂南县近十年来麻疹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1994~2013年沂南县防治麻疹的工作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本地区的麻疹工作及免疫学进行相关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研究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分析所有麻疹病例报告卡以及所保留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1994~2013年沂南县麻疹疫情的流行强度。随机选择本地1~5岁的686例儿童的资料,对其建卡情况、两针接种率及麻疫抗体水平的分析及评价。①1994~2013年沂南县麻疫疫情资料及麻疫病例资料均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沂南县的麻疫个案,包括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②各年度本地区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③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来源于沂南县1994~2013年常规免疫监测系统报表。④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数据来自沂南县常规免疫检测系统实验室麻疹抗体检测资料。

1.2 具体防控措施

成立麻疹防治领导小组,按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各项防治工作,并做好信息上报和处理工作,指导病区患者的诊断、治疗,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疑难、疑似患者的会诊及患者的转诊、转院工作;做好物资的储备。加强疫情监测报告:门诊应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抢救治疗工作;全县各医院各科室病区要全面加强消毒隔离及患者的管理;认真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工作。此外,各院科教科要配合院感科做好医院医护人员的麻疹防治知识培训,举办医护人员麻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全面提高医护人员麻疹防治知识水平。

1.3 评价内容

效果评价内容包括对儿童建卡情况、合格接种率及麻疹抗体水平的分析及评价。分别对抽样调查的686例儿童的疫苗建卡情况、合格接种率情况、麻疹抗体水平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本地区对于麻疹疫情的防控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研究对沂南县麻疹的流行强度、儿童建卡情况、疫苗接种合格率及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1994~2013年沂南县累计报告5239例麻疹病例,年均麻疹病例为26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果显示,2007年发病率最高,报告麻疹例数768例。2007~2008年麻疹发病状况呈总体下降趋势。2009、2010年又开始回升,且2009年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报告麻疹病例677例。2011~2013年发病率又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麻疹疫情发病率是近20年最低的一年,报告病例数仅为88例。

2.2 麻疹病例免疫史情况

1994~2013年沂南县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和无免疫史的平均构成比分别为9.04%和84.62%,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的麻疹病例所占构成比差别较大,此外,各年份的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的麻疹病例所占构成比也较大(表1)。

2.3 儿童建卡情况评价

本研究调查了沂南县1~5岁儿童的建卡情况及不同居住属性和户籍属性的儿童建卡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本研究选取的686例儿童中,有卡儿童为654例,建卡率为95.3%(

2.4 接种情况的评价

本次抽样的686例儿童中,接种合格人数为673例,合格率为98.1%;不合格人数为13例,不合格率为1.9%。接种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未种、提前接种、超期接种、间隔不符。

2.5 麻疹抗体水平评价

抽样调查的686例1~5岁儿童血清中麻疹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显示,沂南县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麻疹IgG1∶100)为97.7%,保护率(麻疹IgG1∶200)为94.5%,提示麻疹疫苗在保护该地区儿童的身体健康上效果良好。

3 讨论

近年来本地区麻疹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沂南县的麻疹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得益于沂南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等措施的认真落实,尤其是2011年以来本地麻疹的发病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3.1 工作评价

3.1.1 儿童建卡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住人口的建卡情况较好,主要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今后应实施全人口免疫策略,将流动人口尤其是儿童纳入到免疫规划中,外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应享受同等待遇,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建卡、接种、检测,以此保证儿童具有高的免疫接种率。此外,结果还提示建卡率与暂住的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建卡率主要与是否为流动人口有关。流动人口因为住所常常变动,使免疫相关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和管理,造成这部分人群建卡率低,所以在今后的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在此居住人口的变化,注意信息的更新。

3.1.2 接种合格率情况分析 我国规定[8]:8月龄是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①儿童是麻疹的高发人群,儿童在6月龄以后,母传抗体明显减少,至8月龄几乎下降为零,所以应尽早接种疫苗;②如果提前接种,疫苗接种的成功率会比较低,所以要消除麻疹就必须及时进行首次接种[9]。接种不合格的可能原因:儿童因生病推迟接种时间会造成不合格接种;接种人员未按照规定程序接种也会导致接种失败。

3.2 免疫学评价

较高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成功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前提保障[10-11],流动儿童的免疫服务一直是本地防控麻疹疫情工作的重点。针对流动儿童的管理问题,建议政府部门: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免疫策略实施效果,把重点放在散居流动儿童上;②加大多部门协作力度,保证经费投入,推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的正常实施。

综上所述,要实现麻疹疫情的控制及消除工作,应高度重视麻疹疫苗的规范接种及查漏补种工作,提高本地区人口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张宁,任军.消除麻疫定义的变化与预防策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6):431-434.

[2] CDC.Measles-United States.2000[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2,51(6):120-123.

[3] 马超,罗会明,安志杰,等.中国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疫措施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 14(3):208-213.

[4] 陆瑰,刘晓,朱宏幼,等.上海市卢湾区50年麻疹流行病学及免疫效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4):165-167.

[5] CDC.Advances in global measles control and elimination:summary of the 1997 international meeting[J].MMWR Rec omm Rep,1998,47(RR-11):1-23.

[6] CDC.Measles-United States.1990[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1991,40(22):369-372.

[7] 王武环.2005~2009年辽宁省铁岭市麻疫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3):263-265.

[8] 罗水斌,曾长英,李华,等.婴幼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残留时间的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2):172-173.

[9] 马超,郝利新,苏琪茹,等.中国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8(3):193-199.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7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极强,易造成流行,且多发于儿童。自1963年起麻疹疫苗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使麻疹流行情况大为改观,发病率直线下降。近年来麻疹患者有增多趋势,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我科自2007年4月至8月共收治74例麻疹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麻疹患者。其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83 d~3岁,有麻疹疫苗接种史1例(占1.35%),接种史不祥20例(占27.02%),无接种史53例(占71.62%)。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7℃之间,发热高峰期均在出现皮疹的第2~3天,热程5~11 d;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诊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实验室检查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

1.3 并发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腹泻、肝功能受损。

2 护理

2.1 做好消毒隔离 因麻疹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上感、急性咽喉炎、发热性疾病等。忽视了早期隔离,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传染区隔离。病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戴口罩,穿隔离衣,洗手等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应作好接触后的检疫,并同时做好人工自动免疫。

2.2 高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4 h测体温1次。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用酒精、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39℃时,不宜用退热药,仅嘱患者多饮水,以防体温骤然下降影响出疹,出现其他并发症;体温>40℃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剂计量退热剂。烦躁不安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2.3 皮肤、眼及口腔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时 及时更换衣裤,禁用肥皂及刺激性药物涂擦皮肤,修剪指甲,局部忌搔抓以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水洗眼,角膜干燥时可予金霉素眼膏涂抹,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3~4次,若有口腔溃疡者给予西瓜霜喷涂。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并发肺炎的护理表现为出疹后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加快,X线胸片证实。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剧烈持续咳嗽者给予适当镇咳药。加强巡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及时予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

2.4.2 并发心肌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安静卧床,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防止心力衰竭。

2.4.3 并发腹泻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大便颜色、性状和量,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观察有无口渴、烦躁等症状,防止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注意肛周皮肤、黏膜的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严重时涂石蜡油保护。

2.4.4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监测肝功能情况,观察有无厌油腻,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有无黄疸;注意复查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2.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成人患麻疹后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感,担心自己的容貌受损,要向患者介绍麻疹的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告诉患者单纯的麻疹预后好,皮疹退后一周左右脱屑,无色素沉着,使患者的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应针对传染病的特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宣教,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尽快到当地部门接种,防止麻疹的大流行。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8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gnition of Measles and Rubella Prevention for Perinatal Pregnant Women/WEN Rui-fe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5):65-66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gnition of measles and rubella prevention for perinatal pregnant women.Method:90 cases of perinatal pregnant women took pre-pregnancy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divided into general group(45 cases) and prevention group(45 cases) randomly.The gener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spection and hospital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while the women in the prevention group received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knowledge related measles and rubella diseases.The understanding and satisfaction towards measles and rubella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Result:The pregnant women in the general group had a relatively lower index score in terms of the understanding,prevention,transmission route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ccination,while higher in prevention group(P

【Key words】 Rubella; Measles;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Influ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Huidong People’s Hospital,Huidong 516300,China

麻疹?c风疹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传播性较强,疾病容易出现爆发性流行,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患者一旦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且麻疹消退后会留下印记。此种疾病一般会伴有较为严重并发症,临床暂时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以预防为主[1]。风疹是一种发作较急的呼吸道传染病,可分为先天与后天感染型,此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林巴结肿大等,儿童发病较为多见。而处于围孕期妇女一旦感染风疹病毒后,不会显现明显反应,此种病毒可直接感染胎儿,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可以引发畸形,因此,孕前妇女,告知其针对上述两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风疹与麻疹均无特异性药物治疗,只能通过早期预防与接种干预而降低其发生率[2-3]。本文研究护理干预对围孕期妇女孕前麻疹和风疹防治认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孕前检查的90例妇女随机划分为一般组(45例)与防治组(45例)。一般组年龄(28.4±3.9)岁,防治组年龄(25.4±2.0)岁。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孕前检查,结果显示为健康;本次研究已经取得就诊者本人同意,并表示配合。排除有交流障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一般组就诊者接受常规孕前身体检查,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备孕,告知其围孕期应摄入必要维生素,目前大多数人存在一定认知误区,认为怀孕后定期遵医嘱进行产检与孕期保健即可,这是一种错误信息。而临床医师建议夫妻双方备孕开始前半年即可开始注意保健,需及时检查夫妻双方机体情况,改掉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坚持健康饮食,积极为备孕做准备。孕前三个月妇女应在医师建议下及时补充叶酸,且应在围孕期进行遗传病筛查工作,确定夫妻双方均为最适宜的生育状态,完成备孕工作,做好各种传染病防治讲解。防治组重点针对麻疹、风疹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包括:(1)患者来院接受孕前检查时,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麻疹、风疹等相关知识指导,向患者发放传染病宣传手册,并及时判断其知识掌握情况,孕前检查结束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工作。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告知就诊人员目前社会麻疹与风疹的感染控制现状,以及防治重点,疾病危害性等,告知其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健康行为方式,告知其围孕期饮食原则,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其疾病预防意识,护患保持良好沟通,医师应及时倾听患者疑问,帮助其解答相关问题,做好相应指导工作,让患者主动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并积极配合[4]。(2)患者定期来院体检,护理人员可抓住机会,对患者进行情景教学,带领患者进入科室多媒体教室,为其讲解麻疹及风疹感染知识,为就诊者讲解孕前防治工作重要性。详细说明两组疾病的病毒感染途径、疫苗接种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知识,可为就诊者列举真实病例。(3)进行疫苗接种,加强接种后干预护理,告知患者进行孕前接种,可让患者产生抗体,机体有主动免疫力,通过此种方法降低胎儿感染与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对就诊者讲解疫苗接种护理要点,提高围孕期妇女对麻疹预防工作的理解[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对于麻疹、风疹防治知识的掌握能力。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完全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完全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疾病预防知识了解情况观察

一般组疾病预防知识了解评分较低,防治组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防治护理的满意情况

一般组满意度低于防治组,防治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9

一、指导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原则

消除麻疹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二)目标

年,力争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通过实施消除麻疹工作,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免疫屏障,促进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三)工作指标

到年:

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以上;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以上;

2、托幼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补种率达以上;

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达到以上;

4、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

5、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合格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以上,所有确诊麻疹病例须经过实验室诊断;

6、市疾控中心、市医院、市第二中心医院要建立麻疹实验室,并达到WHO认证标准。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年,实行预防接种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夯实常规免疫基础,消除免疫空白。组织开展遏制麻疹流行“集中行动”,对5岁以下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遏制麻疹疫情上升势头。

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以上。

2、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漏种儿童及时得到疫苗补种。

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完成疫苗运输车辆、冷库的更新装备。

4、在全市范围开展月龄-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5、完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多部门协调机制和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从政策、经费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服务保障制度。

6、全面推进预防接种一体化建设,确保预防接种工作体系完整。

7、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免疫规划子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集中整顿,确保经费不挪用,确保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待遇,保持预防接种队伍稳定。

(二)年,组织开展常规免疫落实年活动,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水平。

1、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以上。

2、完成乡级接种单位储存疫苗用冷链设备的更新装备。

3、对所有在校大中专学生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4、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5、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活动,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以上。

(三)年,继续开展常规免疫落实年活动,巩固儿童免疫高接种率水平。

1、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以上。

2、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月龄-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3、继续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三、策略和技术措施

(一)免疫预防

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人群麻疹免疫力应达到并保持在的水平,提高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是基础,可以通过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和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措施实现。

1、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确保高水平接种率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按照市预防接种乡村一体化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基层接种单位的免疫服务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承担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单位,应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种率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单位,应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

2、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省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实施办法》规定,认真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补种原则》及时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确保漏种儿童获得及时的免疫服务。

3、做好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应当根据当地麻疹发病情况,在发病率较高的村,适时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接种。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订相应的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加强对新入学大中专学生、农民工聚集区域的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4、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适时组织开展全市范围月龄-岁儿童、在校大中专学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照“自愿、免费”原则,对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麻风疫苗。

(二)监测管理

开展疫情监测,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做好常规报告工作

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麻疹或疑似麻疹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2、加强流行病学监测

开展麻疹疑似病例监测,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生麻疹暴发时应重点做好疫情的监测。

3、建立和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

建立和完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网络,定期开展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和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评价人群免疫状况和免疫效果。

4、开展麻疹疫情的预测预警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定专人,对辖区内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同时要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历年麻疹疫情资料、接种率及人群免疫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三)暴发疫情控制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麻疹病例。暴发是相对的,只要麻疹发病超过平常水平即认为是暴发,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天内发现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天内发现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时,应视为暴发疫情,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核实疫情,明确诊断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核实疫情,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初步诊断。采集现症病人的血清标本,及时开展麻疹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

2、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当发生麻疹暴发时,对每1例麻疹病例都要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当地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麻疹病例主动搜索。

3、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当发生麻疹暴发后,对患者居住地周围的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4、加强疫情监测

要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厂矿、大型施工工地等集体单位疫情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因病缺课、缺勤或医疗机构集中就诊情况,并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5、做好疫点消毒及个人防护

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对疫源地(包括病家)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处理。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医疗救治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四)加强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麻疹病例进行在家或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加强麻疹病例的护理和治疗工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对无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史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接种麻疹疫苗。

(五)预防医院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收治麻疹患者的医院必须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认真落实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六)开展健康教育

要把麻疹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我市健康教育规划。利用预防接种日和其它公众聚会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保障经费投入。

消除麻疹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消除麻疹工作,认真落实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对消除麻疹工作经费予以保障。在宣传、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负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辖区散居人群的摸底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和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发现居住地新进流动儿童,应当及时向属地接种单位通报。

(二)建立协调机制,密切部门合作。

卫生、发改、教育、财政、药监等部门要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免疫规划长效、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开展消除麻疹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对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要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与督导检查;做好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出入库记录。

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我市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经费。

教育部门要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负责做好托幼机构、学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和现场组织工作。

文广局要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公安、计生、社区办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摸清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儿童底数,保障这些重点人群及时获得接种服务。

其它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消除麻疹相关工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岗前培训和继续再教育等方式,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从事免疫规划及其相关工作的人员,逐级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考核,提高免疫规划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麻疹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强化宣传动员,营造社会氛围。

麻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例10

[摘要] 目的 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关键词 ] 麻疹病人;护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43-02

麻疹多见于小儿,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感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眼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发热、全身红色斑等,以6个月~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关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来随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上对于该病控制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计划免疫执行较差的地区,却仍旧存在着局部的小流行情况[2],而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44例,女36例,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男22例,女18例,年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

1.3护理方法

1.3.1 体温护理 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护理诊疗,尽量做到集中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过程,减少和控制感染机会,做好一切的生活护理[3]。

1.3.2 病房护理 每天病房保持通风2次为宜,确保病房空气的湿润、新鲜,湿度以50%~60%为宜,温度以18~22℃为宜,但是要避免直接吹见,防止患者着凉,同时,还要保持病房光线的柔和。

1.3.3 严格观察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比如若是患者处于高热状态,则需要采用物理降温进行处理,避免温水擦浴、减少盖被、或者是严格按照医嘱减少药物的剂量。但是一定禁用酒精等,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影响,或者是体温骤降而导致的循环障碍,为患者供给充足水分,利用患者散热或者是排泄[4]。

1.3.4 控制病毒感染 护理是要保持患者五官的清洁,如眼睛清洁用生理盐水,然后再用红霉素眼膏或者是0.25%氯霉素眼药水,1d2~4次为宜,勤于帮助患者排痰拍背翻身,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为了防止中耳炎发生,可以口服鱼肝油滴剂,然后滴入0.5%~1%的麻黄碱。

1.3.5并发症控制 ①要随着注意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变化,2~4 h监测一次,及时清除患者的痰液;②确保患者营养平衡,多饮水,供给水分充足,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切勿忌口,造成营养不良[5];③随时观察出疹情况与消退情况,进一步为患者病情做好鉴别与诊断,并且正确判断患者病情。

1.3.6 预防控制 要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减少传播与感染机会,注意个人卫生。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分析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麻疹多见于小儿,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感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眼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发热、全身红色斑等,以6个月~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关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来随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本上对于该病控制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计划免疫执行较差的地区,却仍旧存在着局部的小流行情况[6],而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患者科学的麻疹病人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发现麻疹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组织受损;③营养不足;④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根据本次研究总结麻疹病人的护理体会,具体如下:①体温护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为此,必须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发热程度,及时处理,每天测温度和脉搏、呼吸。②营养护理:患者由于发热机体消耗量大,因此,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以半流质、流质食物为主,多餐少食,并及时补充维生素。③并发症护理:严格叮嘱患者遵照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体征与出疹的关系,加强病房巡视,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要立即上报医师并给予处理。④组织受损护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会出现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口腔粘膜疹等,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组织受损的程度,帮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护理诊疗,尽量做到集中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过程,减少和控制感染机会[7]。⑤做好一切的生活护理: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平整、盖被应轻软,内衣柔软宽适并勤换洗。切忌紧衣厚被“捂汗发疹”。口唇或口角裂者,应局部涂以消毒石蜡油,口腔粘膜溃疡者,先以1%~3%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然后局部涂以西瓜霜或冰硼散[8]。总而言之,采用麻疹病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 邢琳琳,刘丽莉. 172例麻疹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17(2):15-18.

[2] 卢美,任维利,朱桂爱. 2007—2009年莱芜市莱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0,10(9):940-941.

[3] 陈芳芳,赖爱萍. 麻疹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1,3(11):199-200.

[4] 周新凤.浅析66例麻疹病人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11,3(10):157-158.

[5] 唐燕雅,沈旭慧. 23例麻疹病人临床变异的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4(36):207-208.

[6] 王克勤. 62例麻疹的护理[J].安庆医学,2009,3(6):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