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1 09:09:49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1

Standardized Research Materials on the Gri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Dingdan Chen

(NARI Group, Nanjing, 21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twork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aterial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nee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underlying data cleaning, fi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lying data management processes to realize materials 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 and control.

Keywords: materials,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一、背景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部署,结合“建设国际一流的电力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目标,2010年6月企业正式启动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同时为了支撑项目实施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工作也同步开展。

作为企业发展,往往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核心业务领域,而对于企业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往往容易被忽略,直接导致了物料基础垃圾数据量不断增加,物料基础数据存在大量的“一物多码”、“一码多物”的问题,导致库房物料重复、财务成本核算不准、无法统计集中采购数据等问题,逐步转变成对精益化生产和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重大阻碍。

二、如何建设装备制造型企业物料标准化

作为一个装备制造型企业物料标准化工作,不仅仅是清理不规范物料基础数据工作,而是要通过制定、和评审物料标准化技术规范、确定管理流程、基于技术规范进行阶段性基础数据清理等工作组成,作为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标准化建设,也是一个项目管理过程。

(一)物料分类与物料描述标准技术规范制定

开展制造型企业物料标准化工作,首先需要统一标准。由于各产业公司原先物料基础数据是没有统一管理,同时对于同样品种物料基础数据会贯穿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各个业务环节,各自业务环节对物料分类和物料描述有各自业务需求和业务习惯,往往是不统一的。所以必须坚持以企业核心业务和物料命名自然属性为原则,统一企业的物料基础数据的物料分类与物料描述的技术规范是首要重点工作。

经过多方面科学论证,电网装备制造型企业的物料分类标准,是采用大类、中类、小类加特征项、特征值方式对物资进行分类与描述的总体原则。物料编码采用无意义编码规则,长度为9位,符合国际大型制造企业物资管理趋势;大类编码3位,中类、小类编码各 3 位,特征项、特征值编码各6位,编码容量充分考虑未来制造业发展需要。目前随着企业发展,物资分类标准也进行两次修订,目前涉及物资大类共有28个,涉及电力设备、仪器仪表、通用元器件等多行业物资。

同时为了更加全面指导业务人员对物料进行准确和标准的选用,组织了企业内物料资深专家,对具体小类物资的命名规则的技术规范进行撰写,主要是对一类具体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厂家等信息如何规范描述,进行一个详细说明和举例。

(二)基于标准技术规范开展数据阶段性清理

目前企业物料基础数据已经非常庞大了,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问题主要集中在:1、各单位物料主数据的需求基本集中在部门层级,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物料标准管理差异,致使相同物料采用不同物料描述,导致了物料重复问题。2、各单位在提报同类物料主数据申请时,会将同类物料放入不同分类进行提报,导致同类物料主数据分布在不同物资分类,导致主数据分类归口的混乱问题。3、某些单位由于原有物资管理习惯和历史原因提出修改标准物料的基本计量单位的问题,导致同类物料不同基本计量单位。

所以制定物料分类与物料描述的技术规范是基础物料数据清理的基础。基础物料数据清理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基础性工作,所以需要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建议采用项目管理方式,通过撰写具体基础数据清理方案、制定详细时间计划和阶段性里程碑,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制定考核机制保证基础数据清理工作真正落实。同时建议通过搭建和开发一些数据清理信息化工具,来大大减少基础数据清理工作量。

(三)制定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管理流程

基础数据清理,工作量再大,也只是一个阶段性工作。控制垃圾数据增量,才是持续的日常工作。如何去管理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及增量,鉴于所在企业经验,首先、是搭建了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运维管理日常基础数据;同时为了更好管控基础数据标准,成立物料基础数据标准化专家组组织架构;同时结合基础数据运维平台和专家组,制定基础数据管理流程。

三、结论

作为一个以精益化生产为目标的电网装备制造型企业,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企业基础技术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并不断去研究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最大程度支撑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目标夯实标准化基础。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2

1 考古档案是考古工作的伴随物。考古档案资料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资料,是文化遗存和文物的附属档案,是进行考古学和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文化遗产的有效组成部分。这一特点说明,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应保持项目成套,并与相关文物一并保存。

2 考古档案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考古档案的形成始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而后在收藏、鉴定、修复、流动等过程中都将不断产生新的档案,直到该文物“寿终正寝”为止。这一特点说明,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只能采取跟踪追加的方式进行。

考古档案的归档范围

1 考古发掘文件,包括对发掘地点、时间、方式、方法、发掘人、发掘过程等的记录。

2 考古工作文件,包括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合同、协议、发票、初步鉴定文书等。

3 工作方案、经费预算表,考古协议书、要求考古的申请及批复、考古完毕通知书、工作日记、探方记录、各类登记表格、各类图纸、照片、录像、专家论证材料、发掘报告或简报等。

4 各类与考古业务有关的文件,包括对工作计划、工作记录与总结、研究成果报告等文件。

考古档案的管理要求

考古档案的形成是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及挖掘文物内涵的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研究工作。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归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了解相关考古工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的过程,要求业务人员和档案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1 考古档案资料的收集。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要求我们抓好源头,以确保考古档案的收集不繁杂也无遗漏。在考古工作之前,对资料进行规范统一要求,如记录本的规范统一、图纸规格的统一、摄录像及照片的统一等都应有科学规范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为规范管理提供保证。考古遗存所包含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但并非每个发掘者对这些信息都能认知,只有发掘者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考古发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尽量全面地收集资料。目前方兴未艾的科技考古正在大大地丰富考古学者的学术视野,在考古发掘中,专业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完善应用自然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努力进行新的探索,使获取的信息资料更加丰富,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翔实的信息。

2 考古档案资料的整理。由于考古报告是发掘者发掘水平及研究水平的集中体现,仓促的时间要求对有着大量发掘任务的发掘者来说,势必会造成编写报告质量的下降,不能尽显发掘者的真实水平。尽管有困难,但也应及早安排报告的编写,制定专门的整理计划,责任到人,绝不能无限期拖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免物是人非,为考古事业带来人为的损失。当然最好是发掘、整理、编写三个环节同步进行,这样可以增强考古报告的时效性。应坚决避免只发掘,不整理的现象,只有报告的完成,文物及原始材料移交有关资料管理部门后才能算是考古工作的真正结束。对于历史积压报告,应制订专门措施,对确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进行资料整理的,应由发掘单位与发掘者协商,另行安排其他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不因人废事,以保证发掘报告的出版。针对报告的编写可专门签订协约,在署名等问题上使发掘者的发掘成果得以体现。

3 考古档案资料的检索。检索系统可有两种模式:一种以地域为线索(如地市),专题项目以项目为线,另一种是以时代为线索,按“分散制作、集中归档”的原则建档。为便于考古档案的管理和检索,考古档案应编制分类案卷目录和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有条件的应当利用计算机建立机读目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其在考古学资料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好的前提条件。图像信息的数字化便于考古图像信息的后期处理,有利于重要遗迹、遗物图像信息的及时回馈;文字资料的数字化便于快速检索、远距离传输、资料共享以及高密度存储。因而,其在考古资料的管理应用上前景十分广阔。

4 考古档案资料的移交。考古结束后,资料的移交(或备份)是十分必要的。为充分尊重考古界流行的知识产权问题,应制定相应制度:备份资料在正式报告未发表之前,一般应不提供借阅(除经单位领导及发掘者允许外)。对于近期无编写发掘报告计划的发掘工地,发掘结束后也可将全部资料移交资料管理部门保管,等发掘报告编写计划制定后再从资料管理部门借阅,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料管理之法。

在考古工作之前,对应移交的考古资料提出规范化要求十分必要,接收资料的规范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制定严格的考古档案移交制度,使考古发掘材料(即照片、摄像、绘图、年度发掘报告)等文字材料,按年度及时移交到档案室,由档案员经过整理、鉴定、归档。资料的规范性也应体现在新接收刻录光盘或数字文本上,如有的数码照片无明确的探方号、墓号或器物号等,这会给以后的查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新增刻录光盘或数字文本的规范要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资料移交时,档案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接收资料,不合要求的,档案员有权退回发掘者重新整理完善后再行接收。

为避免档案移交拖欠现象,除建立严格的档案移交制度外,应把考古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督促各部门及时将考古发掘材料和勘探材料移交到档案室。

如何对考古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管哩,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利用,除加强瞄案资料的获取,整理,移交等到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外,还应做到: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3

物资供应在工程施工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资供应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里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良好的物资供应也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对于工程了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就必须得严格认真、规范地管理。只有严格规范的物资供应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里施工过程中有良好的物资来源,良好的材料来源和良好的物资供应,严格规范的物资管理还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工程了施工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的工程建设和我国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1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各种工程中,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诸如由于对物资供应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2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如何规范管理

2.1 规范物资供应的科学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要进行科学的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它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2.2 规范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工作是以整个工程施工的计划为依据的,工程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物资供应起着决定性影响。当前,工程里的计划管理工作问题较多,造成物资供应工作常常很被动。物资计划是工程施工进行订货采购工作和工程内部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各单位在编制计划时要有依据,有核算,并根据物资需求量和自有储备量进行编制,力求准确。

2.3 规范物资供应的采购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必须规范物资的采购管理,采购是工程里用资金向市场购买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它涉及物资进价采购费用等材料成本的构成要素。尤其是进价,占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大,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降。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降低进价是采购管理环节的重点。任何可以降低进价的手段都是采购考虑的对象,但必须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至于何种方法应该优先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则需采购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加以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2.4 规范物资供应的储备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还要规范物资的储备管理,储备就是工程里为避免或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为了保证现场生产的顺利进行,工程单位储备一定的物资是必要的,但不可因为其必要而无节制地储备。众所周知,如果储备过多,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损耗。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要做到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我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推行的零库存管理方法值得我们施工企业来借鉴。零库存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库存数量近似于零。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理论,它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和仓库仓储管理费用,解决库存物资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2.5 规范物资供应的使用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也必须规范物资的使用管理,物资使用主要是指物资的配送及消耗。现代企业物资使用管理,重点突出了配送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物资消耗的控制力度。统一进货、集中存放、定点发放材料的配送方式,在过去被大部分工程单位所认可,相信很多企业对材料员到库房排队领料的场面都不会陌生。这种管理模式由于缺少弹性,在材料搬运、等待领料等环节造成了许多浪费。今天,工程施工里的物资配送更趋向灵活,许多的新方式、新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物资消耗管理就是对材料在施工生产消耗过程中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和核算,借以消除不合理的消耗,达到物尽其用,降低材料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材料管理方面坚持供管并举的原则。

3 结语

在现今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同时在我国大力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的条件下,一个工程单位或者这个工程要想稳定地向前发展,在竞争下能够不被淘汰,它就的必须将强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和增进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4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建设已经深入到现代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当中。企业标准化是电力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标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企业标准化是电力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一种现代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使电力系统提高工作质量、增加安全稳定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标准化工作是电力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促进电力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企业标准化的实施不仅为促进电力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电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上海市电力公司作为全国电力系统中的先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上海市电力公司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确保电力工程质量、推动技术进步、节约生产和建设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是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做好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物料代码体系作为前提。为此,上海市电力公司实施了物料代码标准化项目,建立了一套贯通设计/概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四大业务流程的物料代码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为上海市电力公司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物料代码标准化的意义

目前,上海市电力公司正处在建设“一强三优”公司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设备采购数目不断增长,在设计概预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等业务环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设计/概算与物资采购环节衔接不畅,存在大量重复的人工录入工作(如手动挂物料),降低了采购效率;设计单位提供的资产分类信息错误率高,导致自动转资后续步骤受阻,影响了转资效率;物资管理与设备管理业务数据无法连通,导致双方无法有效利用信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有:设计/概算与物资采购之间缺少一套统一的物料代码;目前存在的各套物料代码无法连通资产管理与设备管理环节;缺少一套物料代码管理办法和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因此,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了以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的大物流项目。

物料代码是贯穿设计/概预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4大业务流程的基础,重要性比较高;物料代码标准化配合IT实施后可大大提升流程效率和准确度,效果比较明显;物料整理牵涉到包括生技部、招投标中心、营销部、工程部、科信部、设计等多个业务部门,难度高,跨度大。因此,公司选择物料代码标准化项目作为标准化管理的切入点。

物料代码标准化将实现上海电力物资相关业务环节的几大转变,为资产全寿命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图1所示为物料代码标准化给上海电力物资相关业务带来的转变示意图。

为实现降本增效、优化服务、管控风险、兼顾利益的目标,打造具有上海电力特色、国内电力行业先进水平并能持续改善的物料代码标准化体系,结合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目标:通过实现一套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物料代码、一套更加完善的IT系统、一部物料代码管理办法、一套跨部门协调机制和方法、一次针对物料的全系统深入学习和探讨,贯通设计/概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四大业务流程的物料信息,提高流程效率。

三、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方法

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确定物料整理的批次与范围、制定物料代码的标准命名规范、确定物料和资产名称对应关系、制定标准物料代码、固化入系统、宣贯与培训等,物料代码标准化流程如图2所示。

1. 确定物料整理的批次与范围

物料代码整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原始数据。一般电力公司都有自己的ERP或者SAP系统,可以从系统中导出最新的物料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筛选出有效数据,最终确定需要整理的全部物料。

其次,需要对这些原始物料进行类别划分,并且确定整理批次。由于标准化工作中涉及到的物料比较多,物料整理难度不一,并且涉及到多个部门以及IT系统,因此将整个物料整理工作按照快速见效、重点突出的原则分为几个整理批次,并且确定各批次的物料范围。快速见效即优先整理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物料,重点突出即优先整理重要性高、采购频繁的物料。在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按照重要性对数据进行有序整理。

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物料匹配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成立物料整理小组。由于物料代码标准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料都是比较专业的,需要成立专门的专家组,对物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而各专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都有自己的主专业,所以可以按照各自的业务类型,给他们匹配相应专业相关的物料,让他们协助整理并提供专业意见。

2. 制订物料代码标准命名规范

从ERP中导出所有相关的物料数据,按照各物料整理小组的类别,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处理,制作原始数据表。然后将原始物料划分为不同的物料组,各小组内部专家依据专业经验和通过与相关部门专家的多次沟通对各物料组制订命名规范初稿。

由于物料代码的使用涉及到包括设计/概算、物资管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四大业务流程的整个全寿命周期,所以制订命名规范时需要召集设计、采购、工程、物资、生技、营销、科信等相关部门职能专家,他们对于物料代码的使用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制订出的物料代码必须尽量满足全部部门的工作要求,又要尽可能简化物料代码。

制订完物料代码命名规范初稿以后,需要召开专家小组讨论会,就命名规范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将专家小组讨论会的结果发至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征求到的意见修改后确定最终的命名规范。

3. 制订标准物料代码

各物料整理小组按照物料组对所有物料进行归类,然后小组内部专家依据专业经验和通过与相关部门专家的多次沟通制订物料标准代码初稿。各职能部门专家需要提供原始物料信息中现在和以后不需要使用的物料信息,以及需要新增的物料信息,提高物料数据整理的全面性。然后召开专家讨论会,就标准物料代码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并对其中疑难点进行讨论。把专家讨论会的结果发至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征求到的意见确定最终的标准物料代码,并交付各相关部门确认。

4. 确定物料与资产的对应关系

电力作为密集型行业,对资产管理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但资产在不同的业务阶段,管理的重点不一样,同一个实体名称也不同。在采购和仓库管理阶段,作为物资进行管理;在建设和运行阶段,作为设备进行管理,但价值上又作为资产进行管理。想要跨越不同阶段业务模式和名称上的差异,满足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要求,就需要将对应同一实物的物资、设备和资产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可以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根据物料组分类,对各自的物料进行资产对应关系的匹配工作。

5. 固化入系统

根据公司各部门的业务需要,制订IT需求建议书并各与系统IT实施方沟通讨论实施路线图,分批将标准化的物料导入系统,根据用户的使用反馈意见,提出系统维护与完善的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使得系统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6. 宣贯与培训

物料代码标准体系的信息宣贯和培训工作是确保今后各职能部门正确规范使用物料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需要对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专职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得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标准物料代码,以及使用方法。标准物料代码的使用效果如何,与其宣贯力度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宣贯,讲解细节,解答疑难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各专职人员了解和掌握标准,从而更好地按照新标准使用物料代码,同时还能提高大家的标准化意识,为今后的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

四、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

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生技部、招投标中心、营销部、工程部、科信部、设计等,并且跨度比较大,如公司总部、市区供电分公司、市东供电分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超高压输配电公司、电力设计院,以及部分多经单位等,因此成立了由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挂帅的专门领导小组。下面将结合上海市电力公司相关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详细介绍物料代码标准化工作。

1. 确定物料整理的批次与范围

从上海市电力公司ERP系统中导出涉及到的所有物料信息将近三万条,为了避免出现多次返工的情况,然后将这些物料进行分组,大致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三次设备、线路设备、电缆设备等几个大类。再根据原始物料信息将所有物料进行归类,每个类别的物料成立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分为一次专家组、二次专家组、三次专家组、线路专家组和电缆专家组等,每个专家组都由上海市电力公司总部、市区供电公司、市东供电分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超高压输配电公司和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

2. 物料代码整理工作

物料代码整理工作包括物料范围的确定、物料组划分、制订物料组命名规范、制订标准物料代码,以及将这些成果固化入系统,整个物料整理过程如图4所示。在制订物料组命名规范和标准物料代码的阶段,都需要经历制作原始数据表、制作初稿、初稿讨论、讨论稿征求意见、正式定稿的过程。

在整理好完整的原始数据以后,召集各专家组成员开会,根据各自的经验和工作需求,对各物料组的命名规范提出意见并进行讨论,完成了最终的物料组命名规范,表1所示为变配电一次设备物料组命名规范,以供参考。

根据已经制订好的物料组命名规范,对每个物料的物料描述进行整理,并梳理物料库,冻结淘汰物料,新增缺失物料,得到最终的标准物料代码,表2所示为变配电10kV干式变压器物料组标准物料代码举例。

为了提高设计/概预算人员填写资产名称的效率和准确性,小组成员完成了物料组和资产名称的对应关系。表3所示为变配电一次设备物料组和资产名称对应关系表。

其中,第2-4列对应于单独形成电力资产的物料组标注资产名称和资产分类代码;第6列对应于不单独形成电力资产的注明其附属的设备;第7列对应于同一物料组出现不同资产名称/资产代码的条件。

在所有上述工作完成后,编写各类物料的标准代码库以及标准物料代码库使用手册,然后根据ERP系统需求,制作符合ERP系统格式要求的物料代码库,然后将物料代码库分批维护入系统,并进行系统的试运行与完善。

3. 培训及系统维护

在系统上线后,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还需要对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专职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首先在“三供一超”(即市区、市东、市南供电分公司以及超高压输配电公司)层面进行宣贯培训,对项目经理进行深入培训,然后再进行全面普及。

经过一个阶段的完善,系统数据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使用人员若需要对数据进行新增、冻结或修正,可走标准线上维护流程,标准代码维护流程如图5所示。

五、结束语

通过建立一套标准物料代码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并在ERP系统内固化大物流关键业务流程,实现了物资从产生到消亡的全寿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从总体上提高了上海市电力公司整体物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根本上贯彻了建设“一强三优”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为上海市电力公司企业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明新:企业标准化和市场经济[J].标准计量与质量.1999,4:9-11

[2]高光晓:企业标准化的形势、任务和方法[J].轻工标准与质量,1995,2:12-15

[3]鲍定赏许天长:浅析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J]. 电力标准化与计量,2001,2:36-39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5

物资供应在工程施工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资供应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里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良好的物资供应也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对于工程了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就必须得严格认真、规范地管理。只有严格规范的物资供应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里施工过程中有良好的物资来源,良好的材料来源和良好的物资供应,严格规范的物资管理还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工程了施工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的工程建设和我国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1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各种工程中,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诸如由于对物资供应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2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如何规范管理

2.1 规范物资供应的科学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要进行科学的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它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2.2 规范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工作是以整个工程施工的计划为依据的,工程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物资供应起着决定性影响。当前,工程里的计划管理工作问题较多,造成物资供应工作常常很被动。物资计划是工程施工进行订货采购工作和工程内部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各单位在编制计划时要有依据,有核算,并根据物资需求量和自有储备量进行编制,力求准确。

2.3 规范物资供应的采购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必须规范物资的采购管理,采购是工程里用资金向市场购买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它涉及物资进价采购费用等材料成本的构成要素。尤其是进价,占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大,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降。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降低进价是采购管理环节的重点。任何可以降低进价的手段都是采购考虑的对象,但必须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至于何种方法应该优先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则需采购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加以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2.4 规范物资供应的储备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还要规范物资的储备管理,储备就是工程里为避免或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为了保证现场生产的顺利进行,工程单位储备一定的物资是必要的,但不可因为其必要而无节制地储备。众所周知,如果储备过多,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损耗。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要做到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我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推行的零库存管理方法值得我们施工企业来借鉴。零库存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库存数量近似于零。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理论,它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和仓库仓储管理费用,解决库存物资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2.5 规范物资供应的使用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也必须规范物资的使用管理,物资使用主要是指物资的配送及消耗。现代企业物资使用管理,重点突出了配送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物资消耗的控制力度。统一进货、集中存放、定点发放材料的配送方式,在过去被大部分工程单位所认可,相信很多企业对材料员到库房排队领料的场面都不会陌生。这种管理模式由于缺少弹性,在材料搬运、等待领料等环节造成了许多浪费。今天,工程施工里的物资配送更趋向灵活,许多的新方式、新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物资消耗管理就是对材料在施工生产消耗过程中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和核算,借以消除不合理的消耗,达到物尽其用,降低材料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材料管理方面坚持供管并举的原则。

3 结语

在现今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同时在我国大力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的条件下,一个工程单位或者这个工程要想稳定地向前发展,在竞争下能够不被淘汰,它就的必须将强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和增进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6

【关键词】工程施工;物资供应;物资管理

物资供应在工程施工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物资供应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里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良好的物资供应也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对于工程了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就必须得严格认真、规范地管理。只有严格规范的物资供应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里施工过程中有良好的物资来源,良好的材料来源和良好的物资供应,严格规范的物资管理还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工程了施工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的工程建设和我国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1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各种工程中,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诸如由于对物资供应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2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如何规范管理

2.1 规范物资供应的科学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要进行科学的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它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2.2 规范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工作是以整个工程施工的计划为依据的,工程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物资供应起着决定性影响。当前,工程里的计划管理工作问题较多,造成物资供应工作常常很被动。物资计划是工程施工进行订货采购工作和工程内部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各单位在编制计划时要有依据,有核算,并根据物资需求量和自有储备量进行编制,力求准确。

2.3 规范物资供应的采购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必须规范物资的采购管理,采购是工程里用资金向市场购买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它涉及物资进价采购费用等材料成本的构成要素。尤其是进价,占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大,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降。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降低进价是采购管理环节的重点。任何可以降低进价的手段都是采购考虑的对象,但必须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至于何种方法应该优先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则需采购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加以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2.4 规范物资供应的储备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还要规范物资的储备管理,储备就是工程里为避免或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为了保证现场生产的顺利进行,工程单位储备一定的物资是必要的,但不可因为其必要而无节制地储备。众所周知,如果储备过多,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损耗。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要做到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我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推行的零库存管理方法值得我们施工企业来借鉴。零库存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库存数量近似于零。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理论,它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和仓库仓储管理费用,解决库存物资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2.5 规范物资供应的使用管理

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也必须规范物资的使用管理,物资使用主要是指物资的配送及消耗。现代企业物资使用管理,重点突出了配送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物资消耗的控制力度。统一进货、集中存放、定点发放材料的配送方式,在过去被大部分工程单位所认可,相信很多企业对材料员到库房排队领料的场面都不会陌生。这种管理模式由于缺少弹性,在材料搬运、等待领料等环节造成了许多浪费。今天,工程施工里的物资配送更趋向灵活,许多的新方式、新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物资消耗管理就是对材料在施工生产消耗过程中进行组织、指挥、监督、调节和核算,借以消除不合理的消耗,达到物尽其用,降低材料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材料管理方面坚持供管并举的原则。

3 结语

在现今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同时在我国大力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的条件下,一个工程单位或者这个工程要想稳定地向前发展,在竞争下能够不被淘汰,它就的必须将强工程里施工物资供应的管理。加强对物资供应的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和增进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7

深入学习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以“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为主线,明确整顿规范和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开展江苏中烟工业公司系统物资采购专项检查,着力推进采购管理规章制度与内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全面推行公开招标,坚持实行阳光采购与痕迹管理,切实加强对物资采购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为江苏中烟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检查对象

各卷烟厂、直属公司、四个中心、机关各部门。

三、检查范围

重点围绕20xx年实施的烟用材料、烟机零配件、交通工具、一般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燃料、10万元及以上的防灾救灾物资、批量1万元以上的办公耗材(含软件)等方面的大宗(大额)物资采购开展检查。烟用材料包括专卖品和非专卖品卷烟材料,烟机零配件主要是烟草专用机械零配件。

四、检查内容

开展物资采购专项检查工作,着重检查各项制度是否完善,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实施过程是否合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一)管理制度完善性

检查物资采购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管理制度应根据烟草专卖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与国家局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国家局即将出台《关于加强卷烟工业企业烟用材料采购规范管理的规定》、《关于规范烟机零配件采购行为的若干规定》、《烟机零配件网上交易监管工作管理办法》等)。物资采购制度要覆盖机构与职责、集中、授权、自行采购目录、资质认证、计划预算管理、采购方式、招标投标管理、采购程序、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档案资料(记录)管理、咨询投诉程序、监督管理等采购活动内容。

(二)决策程序规范性

物资采购决策程序的履行情况。采购活动决策的依据、决策过程及**决策等方面情况。

(三)实施过程合规性

1、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实行企业内控的资质认证制,包括供应商资质认证、资质复核与进入退出机制。供应专卖品卷烟材料的供应商应持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2、采购计划与预算。年度采购预算应按规定程序审批;采购计划经过审批后实施;专卖品卷烟材料采购计划按国家局、总公司下达的计划编制执行。

3、采购程序。符合招标条件的采购项目应当进行招标;招标过程按照招标投标法及规定程序进行;实施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得到批准或授权,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部门应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按照规定流程和审批程序对符合支付条件的采购项目支付采购资金。

4、痕迹管理。采购过程中有关档案资料(记录)的保存、销毁按照规定进行。

(四)监督检查到位性

内部监督检查部门按照规定及时进行监督活动并保存记录;监管情况纳入企务公开范畴。

五、检查时间和方法

(一)自查阶段(4-5月):各卷烟厂和直属公司要依据本实施方案制订本单位物资采购自查方案并开展自查。由于各单位检查范围涉及项目的分管部门不一,应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分别写出烟用物资采购、零配件采购、行政性设备采购(含交通工具、一般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耗材及其他)的自查办法并分别认真自查。公司本部的相关自查由物资采购中心牵头,办公室等有关部门配合。原则上5月底前完成自查总结并上报公司整顿办。

全省检查阶段(6-7月):整顿办和物资采购中心组织专项检查组到各卷烟厂和直属公司检查。

(三)迎接国家局抽查阶段(8-11月):在全省检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迅速整改,迎接国家局、总公司组织的专项检查组的重点抽查。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8

由于我国科研单位机构各类研究活动的开展与深入,相应对仪器设备以及科研材料的需求愈发提升,科研所的物资采购供应规模日渐加大。但科研院所的物资采购供应工作不能将其与其他单位的商业物资采购活动相等,科研院所的采购工作更加偏向技术性与专业性需求。因此为推动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质量安全,就需要对其物资采购供应机制进行相应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科研单位对物资采购与供应环节上的管控力度,降低其物资采购成本,最终实现科研院所科研技术成果与经济效益的优化提升。

一、科研院所物资采购成本与质量的规范化管控措施

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而部分科研院所因过去在物资采购供应环节一直秉承大包大揽的作风,相应忽视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也缺少相应的物资采购规章制度,使得科研单位在进行采购供应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加上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匮乏,以及未有效拓展物资采购渠道,使得实际的物资采购预算设定较为主观,相应造成科研单位的采购成本过大问题。因此需要从价格控制和供应商选择方面对成本与质量进行管控。

(一)构建物资供应商的审核与信息记录制度

科研单位应首先对已供货供应商做比对分析,通过比较不同供应商在价格、供应物资质量、交货速度、交款条件等方面的优劣不同,进行供货供应商的淘汰选择,并为今后科研单位选择同类物资原料时提供可比对的资料信息。同时科研单位还应构建供应商准入机制,对于科研院所所需的关键材料,相应物资供应商必须经过质检、物料等部门审核后方可参与科研单位的物资供应工作。特殊情况下,科研单位还应指派专人到供应商生产场地做实地调查。经由科研单位严格的审核制度选取信誉高、生产水平高的供应企业作为科研院所的正式供应商,并做相应的信息归档。

(二)创建物资供应价格档案与评估机制

科研院所的采购部门还应对所有需要采购、供应的原材料构建其价格档案,并通过材料价格档案中的信息与供应商所提出的物资报价相比对,从中选取出最适宜的材料报价与供应商。对于科研单位科研工作所需的关键材料,还需对应建立材料的价格评估机制,由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抽调专家组件关键材料的价格评估小组,该小组负责专门收集、整理材料的相应采购价格信息。以此分析评估该材料的现有价格状况,进而对单位所整理的材料价格档案做更新改正,以此确保将材料价格档案与供应商报价做匹配时,相应材料价格信息的精确合理。

二、科研院所物资采购程序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手段

(一)完善物资采购的条件标准与人员管理

科研单位应规范、确立各个采购人员与岗位,在物资供应商的选取、所采购物资质量安全、所采购物资符合单位科研活动需求等方面的责任归属,并相应确立科研院所物资采购主管应负责对其下属的采购工作与结果做监督管理。同时要求采购部门的物资采购必须建立相应的规划,所采购物品的数量应在合适的范围以内,不可存在采购物品超标积压的情况。此外所采购的物资的单价也应在科研单位事前所掌握的物品价格范围以内,实际的采购价格不可超出科研单位所了解到的当前物资市场价格以上。通过这类对物资采购条件上的限制,规范消除科研单位实际采购活动中的执行成本过高等问题。此外应为采购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其做全面的上岗培训,补充相应的采购与财务知识内容,提升科研单位采购程度上的科学性。

(二)明确采购工作的分类与分工职责

为了进一步落实、明确科研院所采购人员的采购责任,将各个物资采购环节的责任明确到每一位负责人身上,就需对科研单位的所有采购供应工作进行类别划分,以此将采购工作做分工处理,并将各个工作的责任进行落实。同时科研机构的采购工作应分类运作,根据物资类别、金额高低等划分具体的采购方式。在责任的要求与约束下,采购人员也需对其采购知识与市场行情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究,以保证自身的能力与掌握信息能有效执行本环节的物资采购工作,在履行员工的职责的同时有效维护科研单位的经济利益。

三、科研院所物资采购与供应规范化工作的控制要点分析

(一)物资采购供应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我国部分科研院所由于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目前在物资采购与管理的方法、水平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既依赖单一的本地物资采购手段,又缺少对先进的物资采购观念与技术的引入。而伴随科技的发展进步,当前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逐渐发展出新的关系、方式,全球化采购、网络采购、JIT采购等新的物资采购供应形式逐渐成为各企业选购物品的主流措施。此类采购形式在有效保证物品价格水平与质量的基础上,也能相应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拓展其物资选购渠道。因此值得各科研院所转变自身的物资采购供应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思路与采购手段,提升科研单位的采购质量。

(二)物资采购供应方面的强化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采购工作在科研单位中资源配置的作用,还需正确树立对物资采购的工作思路,为单位采购工作调配充分的资源条件。同时专门培养专业化的物资采购人员,并设立物资采购方针、计划的制订机制,保证科研单位物资采购供应机制得到有效规范与提升。

四、结束语

物资采购供应工作对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科研成本降低起着关键影响,需要科研单位相应重视其机制的规范化管理,以此建科研单位完善的物资采购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257-02

一、现状分析

物资计划协同管控模式内涵包括组织运转、年度和批次计划制订、储备定额编制、平衡利库开展、计划执行、需求侧管理以及状态全过程管控方面等等;外延则包括基建管控、生产运行、财务资金等,至上而下、从点概面的全方位管理体系。

该模式的管理目标在于做到计划主动,服务主动,物资采购计划能提前谋划,有序开展,准确申报;通过协同管控模式的计划申报,施行有效的协同计划、共同预测;最终协同地制订发展计划,共享信息,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加快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1.项目特性分析。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由于配网工程建设周期较短,前期可研、初设深度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往往在施工阶段才可以准确确定需求,实际需求受政策处理、现场环境等影响。一是项目施工阶段的行政审批、政策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工程方案和设计需要做出调整;二是配网工程现场环境复杂,且现场管线、建筑、地理等情况变动频繁,造成工程方案的实施难度较大,不得不做出方案调整。以上因素使得配网工程在实施阶段进行方案和设计变更,从而使工程物资的计划申报和最终需要的物资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物资计划的执行造成一定影响。

2.物料现状分析。配网物资通用化程度不高。分析某公司近2年间的配网物资申报情况,并进行梳理、统计,涉及14中类(67小类)配网物资。统计发现,物料编码及申报单位的离散度较高。比如,低压电力电缆一小类,需求涉及658项物料编码,而其中534项为仅四家及以下单位上报的需求。

配网物资标准化程度低,前期应用差。配网可研和初设阶段是整个配网管理的源头,配网管理工作中对物资的通用性管理几乎是空白,前期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按自己的经验预估物资需求,而与实际施工使用的物料编码、使用数量等差异较大,进而导致配网物资计划执行率较低,库存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保证物资供应。

配网物资标准化推进力度不够。配网项目设计由于分散在各市、县公司,未形成从上到下统一的通用化、标准化设计。各单位按照各自使用习惯和地区差异分别申请物料,导致配网物资型号和规格等较多,各地区库存调配困难,造成库存居高不下。

3.采购模式分析。由于配网物资招标采购原来采用集中批次招标的管理方式,各单位在考虑计划申报均有不同程度的预留,整个供应链中的各单位成员间常常缺乏很好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由于采购的不确定性,物资需求在逐级上报的过程中被逐级放大,产生较为明显的牛鞭效应。直接造成了配网库存资源的大幅增加。

4.计划执行分析。配网物资计划执行率较低。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和执行编码范围偏差较大。如,柱上断路器类申报的物料数量为22项,领料使用的物料数量为10项,占申报物料的45%;通过分析可知,配网物资的计划申报和执行一致性差,导致计划执行率低。

二、主要做法

1.创新标准化设计实现物料通用互换。(1)通用化初步选型。分析以往物资使用情况。通过统计从近2年中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和物资领用的频度,按通用性进行排序,形成通用性分析表作为参考。相关部门共同参考通用性分析表和以往的配网标准化成果,以全面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坚持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原则,注重节能环保,兼顾环境协调,结合当地电网实际,按照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号的原则,分专业、按类别编制形成配网通用物资列表。(2)通用设计标准修编。按照配网物资通用化初步成果,结合配网工程通用设计和配网规划和供电典型模式研究,开展配网工程通用设计标准修编工作。最终形成配网工程标准化通用设计(配电分册、线路分册)。制订了导线选型原则、电杆选型原则、电缆选型原则、中压配电设备选型原则、接户线选型原则等配套选型原则,极大地提高了配网物资的通用互换性。

2.固化技术规范书提高计划申报效率。根据配网通用物资列表,对照配网工程通用设计标准,结合电网建设、运行的实际,进一步开展技术规范书固化工作,将固化技术规范覆盖到全部配网物资,形成技术规范的ID对照表。在计划申报过程中,需求单位不需另行编制技术规范,提高了计划申报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查的工作量。

3.借助信息系统强化物资通用化管控。(1)改进计划管理方式。针对配网物资协议库存计划管理特性积极探索管理思路,持续改进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方式,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支撑配网物资协议库存计划申报,优化调整ERP系统功能,加强信息系统计划审核流程节点管控,严格控制需求单位配网物资计划提报范围。(2)自动实现标准物料比对。在SAP物资集约化系统内,拓展部分功能,能够实现自动比对,在需求单位提出物资需求时,SAP系统能够自动提示物资的标准化(通用化)情况。(3)引入目录外审批流程。针对目录范围外的配网物资,系统引入需求主管部门特批流程,由技术主管部门确定物资技术标准与采购计划有效性,加大了对非通用物资的管控,推动通用化物资的应用。同时保障部分技术特殊要求物资采购与供应。

4.运用需求侧管理严控物资计划执行。(1)提前介入协同管控。按照配网物资每年固定协议批次招标计划的安排,采用了年底集中重点申报、年中适量增补的计划申报方式。根据项目储备、综合计划及批次计划安排,设定配网物资计划管理的重要节点,对各节点关注事项进行明确,并确定由节点事项归口管理部门发起,对关键节点工作结果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工作内容,落实完成相关工作。(2)创新模块化管理。按照物资需求模块化与物资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设备、材料相组合的方式建立模块。需求部门只要按照已经“打包”好的模块化物资数据,按照计划上报流程录入系统,实现快速的计划上报,同时也避免了结构型缺货及计划上报错误的发生,打破物料品种之间的界线,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物资,包括设备、材料、配件等,在逻辑上视模块化的物资为一个物料,有利于计划的全过程管控。以台区模块为例,结合配网通用化设计,针对不同的容量,将一个配变台区所用的物资作为一个模块,需求单位只需上报台区容量及台区个数,就可以完成整个台区中所涉及物料需求的申报工作。(3)综合分析需求用量。准确的物资需求预测是有效掌握物资未来需求,保证物资及时供应的前提。浙江公司转变原先批次计划申报中仅依据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的工作思路,以历年系统领用数据为依据,结合综合投资计划和财务预算,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法,来综合确定协议库存需求计划。物资部门从信息系统中导出近几年的物料凭证,统计出各种型号物资历年领用数量,提供需求部门作为参考。需求部门统一按照省公司配网通用化物料编码根据历年物资领用量和年度配电网投资规模,计算出下一年度的招标需求基准量。再在预测基准量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增量,以形成协议库存招标批次间的余量滚动、衔接循环。(4)分级开展平衡利库。根据“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开展各级需求单位的平衡利库工作。物资部门根据各需求单位提出的物资需求,分级组织开展需求审核和平衡利库工作。各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物资需求的核对和确认,物资部门会同项目管理部门和需求部门,召集履约、仓库管理人员采取分级的方式进行平衡利库工作,对照库存可用资源进行充分核减,形成最终经平衡利库后的物资需求。(5)内外部协同配合。内外部协同管控是优化物资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强化物资供应链相关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参与,从需求预测、计划申报审查直至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通过外部各部门(单位)、内部物资各专业的协同配合,进一步优化物资供应链。

通过同一物料编码不同ID技术规范书的编制,实现前期计划精益管控促进后期履约顺畅。在技术规范书ID固化过程中,通过技术、设计、需求等部门(单位)的协同,在同一物料无法区分具体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规范书ID的固化,实现了物料加技术规范对应到实际的需求,减少了后期履约的难度。

通过协议库存招标标包的优化划分、创新统购统配供应模式的开展,实现后期招标履约管控保障前期计划执行。在协议库存招标标包划分中,在招标采购环节,充分考虑各种规格需求预测可能存在的偏差,通过同一标包涵盖同类物资的所有规格,以标包金额作为合同依据的方式,弥补需求预测时物资结构可能存在的不足;在履约环节,创新开展统购统配,实现省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弥补了不同地区需求预测时的差异。

三、主要成效

1.减轻设计压力,提高物资计划准确率。通过采用通用化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直接选择配网项目所涉及的模块,查找所附物料清单,可便捷准确地选择物料,避免个体理解偏差造成的选择性错误,大大提高了物料申报和执行的准确率。截至目前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准确率达到了100%。

2.整合和减少物料编码,提高计划申报标准率。通过已开展的配网物资通用化工作,物料品种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配网物资的通用互换性。

3.固化技术规范书,提高计划申报效率。技术规范书固化后,根据通用物料编码--技术规范的ID对照表,可直接上传技术规范ID,大大提高了计划申报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查的工作量。

4.通过配网物资通用化工作,降低配网物资库存压力。近年来,库存压力主要来源于配网物资。标准化设计后,库存进行全面梳理,加快盘活利库,大大减少了各类物资库存;通过实施协议库存,统购统配等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制订储备定额,有效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压力。

5.通过需求侧的有效管控,利库成效明显。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开展分级平衡利库工作,有效利用库存呆滞物资。

参考文献: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例10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前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

目前工程施工资料必须为合格工程资料,合格工程施工资料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及验收规范等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合格工程施工资料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归档资料缺项、混乱,施工资料日期、部位不吻合,施工资料工序冲突等。而且随着施工工艺、规范的日益更新,涉及的资料内容表格设计及内容填写缺乏参考依据,施工单位只能依据自身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来填写施工资料,而造成目前各个工程的施工资料内容上普遍不同的差距。

2、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分类有以下几个方面:

(1)类:工序、日期不吻合:各个不同专业、分项工程、工序的交叉施工给施工资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资料报验滞后于施工报验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2)类:检验批划分及验收部位不交圈:现场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之间对工程施工区段及验收批的划分缺乏沟通,造成施工区段、检验批不一致而导致施工资料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部位不交圈。

(3)类:验收资料漏项、错项、重项:企业技术、质量等人员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不同,造成验收资料漏项、错项、重项。

(4)类:质量证明资料不真实:工程实体质量证明资料(如混凝土试块强度等),取样时出现个别加工而造成质量证明资料不真实的问题。另外还有工程物资质量证明资料不真实,如钢筋质量证明书中常见的炉号、批号篡改,检验报告的检验日期篡改等。

(5)类:图表资料的实时编辑及管理:如施工测量资料,目前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中普遍难以解决图表并茂、实时编辑功能,致使施工资料图、表分离。

(6)类:分包资料收集不整、管理混乱: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某些专业性强的分项或分部工程需由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参与施工,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分包资料不够完善而影响工程竣工。

二、解决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措施

1、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资料管理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施工单位管理模式及责任落实的问题,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心的问题。管理出效益,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企业发展的效益,决定工程质量标准,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企业不止是表现在施工资料管理的好坏,他表现在工程质量、企业成本及效益等方方面面,施工资料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的缩影。

2、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及重点

2.1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难点 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工程是一件特殊的商品,专业及工艺繁多、建设周期长。 (2)、参建单位多,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总承包单位及各不同专业分包单位的通力合作。(3)、国家每年都有新工艺、新规范出台,新工艺、新规范的更新日益加快。

2.2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是工程资料管理需特别注重的就是施工物资资料管理、施工试验资料管理及新工艺、新规范的资料管理,前两项资料是工程实体质量的有力证明,后一项是推行新工艺、执行新规范力度的体现。

3、解决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措施

3.1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工程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员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内容连贯、交圈对口,可以有效解决工程资料工序、日期不吻合的问题。

3.2落实公司管理机制,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落实公司管理机制及项目责任制,实行公司全员管理制度,技术及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现场技术及管理问题(如流水段划分、检验批划分等)及时沟通、人人明了,可有效解决施工资料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部位不交圈的问题。

3.3公司技术及管理人员共同及时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更新日益加快,对一线技术及管理人员来说,及时认真学习领会新技术、新规范,对现场施工的质量及资料管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国标节能规范的精髓,确定建筑节能工程分项、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及资料填写格式。经过对国标节能规范研究后发现一下两个心得,希望能带给同行业工作者有益的借鉴。

(1)避免资料重复及冲突:在国标节能规范未实施之前,在节能工程方面实行的是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地标保温规范),地标保温规范主要针对的是围护结构的节能保温,针对围护结构保温的分项及检验批划分比较细致,而国标节能规范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原装饰、装修、采暖、空调、配电等内容,规范涵盖面比较广泛,里面涉及验收的分项、检验批的内容的划分与统一标准中分项、检验批的划分有重复之处,如屋面节能分项工程主要验收内容里分为基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等,这就与统一标准里面的分项工程划分几乎一致,其他如地面工程、门窗工程等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以我个人意见,为了避免重复、反复的验收项目,原则上,统一标准及国标节能规范都有的项目,仍按照统一标准里面规定的分项、检验批划分的原则,但把原统一标准里面涉及的节能分项验收项目(如保温层)单独摘出,归入国标节能规范分项工程验收里面,国标节能规范有的项目,而统一标准里面未涉及到的,则仍保留在建筑节能验收分部,这样整个单位工程分部、分项、检验批的划分就比较清晰明了了,避免了资料的重复或错、漏项的问题。

(2)国标节能规范与地标保温规范的相互结合:在国标节能规范里面节能保温的某些验收内容及项目不如地标保温规范明确、细致,如墙体节能分项里面统一为墙体工程,划分原则除按验收面积之外按使用材料不同工艺和做法划分检验批,而地标保温规范里面涉及到的墙体保温首先明确为外墙外保温及不采暖楼梯间内墙保温的划分,然后按使用材料不同工艺和做法划分检验批。国标节能规范中地面节能工程划分原则按面积和不同构造做法来划分,而地标保温规范与之相对应的为地板、楼板保温,具体为接触室外空气地板保温和不采暖空间上部楼板保温。

3.4把握好资料真实性。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对资料弄虚作假。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必须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更改”或“后补” 的造假做法,尤其是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试块检验评定的,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制作试块的样料“专门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真实的资料就会把我们引入误区,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错判、误判。另外不真实的工程资料还涉及到工程物资质量证明资料,如钢筋质量证明书中常见的炉号、批号篡改,检验报告的检验日期篡改等,这就要求资料管理员对进场物资的厂家或经销商提供的质量证明资料认真审阅,看所报送的资料是否与进场物资的规格、型号等相符合,并仔细查看质量证明资料有无涂改等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现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时,坚决把资料退回要求厂家或经销商重新报送。为保证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所有物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及抄件人、抄件日期等信息,以备日后一旦出现问题时的可追溯性。

3.5图表资料的实时编辑及管理.在工程施工资料中,如施工测量资料等需附图形才能准确、形象的表现出来效果,而目前一般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中,只有一种插入或导入图片的功能,而没有插入、显示、编辑图形的功能。

3.6分包单位资料收集整齐.某些单位工程里的分项或分部工程专业性强,需分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施工,这就出现一个或几个分包单位参与施工的情况,总包单位应对单位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各分包单位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4.0.4条规定“检验评定各自承建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和整理资料,将评定结果及资料交总包单位,参加单位工程的评定”。总包单位资料管理员应对分包单位报送的资料及时检查、审核,合格后报送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登记在案,再返回分包单位,待分包单位分项或分部工程完工后汇总成卷,交付总包全套资料,这样分包单位的资料容易做到系统统一。需特别注意的是分包单位的资料要做到及时、准确,总包单位要督促、配合分包单位完成资料,以保证整个单位工程资料的完整及齐全。

总结:

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 必备条件。任何一项工程如果工程资料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项工程不合格,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因此,工程资料管理的质量对工程竣工备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