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金融发展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6 18:52:58

金融发展史论文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1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问世,自然有助于后人治学。触动我们编著这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动因就是:为了彰显中国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展现的金融智慧;为了展示业内人士在推动金融事业和金融学科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为了能使后人了解和把握前人在金融领域中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份值得学习、思考、参照的精神财富。

中国自古就有后人为前人修史的传统,为的是让事物的发展有个回望的驻点,让过程的描述尽量符合实际,让功过是非的评价有更加客观的依据。但修史之事未必一定留待后人去做。历史是人写的,社会的人总有立场、观点、方法,如果后人对史料的把握有局限,则做出的叙述和评价就会有局限、有倾向性,甚至有偏见。再说金融思想学说史与金融业发展史应当有所不同:金融学说史是对金融理论发展的沉淀和概括,而这需要业内人士的共识,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需要社会的评价;金融业发展史是对金融业发展状况的叙述和概括,而这不需要业内人士达成共识,不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也不一定需要社会的评价,因为金融业发展史已经是过去发生了的事情,是既定的事实,而思想学说史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它是对人的思想、理论主张的叙述和概括,其叙述和概括既能反映在书面的表达中,也能反映在思想和言行里,对其意义和精华的理解往往需要提出佐证、阐释。所以,金融思想学说史的研修,一定都让后人去做未必完全正确、适合。而且事实上,已出版的西方金融学说史中已经纳入了当事人还健在的内容,例如当时健在的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现在依然健在的哈里・马科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

鸦片战争,门户开放,列强入侵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其中包括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学也进入中国大门。1901年严复翻译出版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伴随着《国富论》的出版,逐步推进了中国经济科学的近代化进程。早期中国人自己著述的经济科学多偏重于财政金融。有资料记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有近20部经济科学著作出版,其中中国人自编的著作占2/3,多属财政金融类,具有代表性的有1911年梁启超著的《中国国债史》和吴琼编著的《比较预算制度论》。所以,选择这一百年评介中国金融思想学说,不仅表明中国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要借助于西方经济学科的推动,而且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而金融业发展的过程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起,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有相当的发展,1928-1936年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事业逐步兴起,现代银行开始出现。

值得提出来的是,在这一百年中,历史的天空并不平静。战争改变政治经济格局,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启迪;运动给一部分人带来冲击,且事前、事中虽然束缚了人的思想,但事后则让更多的人思考。特别是中国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导下,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给学术界带来了科学的春天。金融界在阳光雨露的照护下,呈现出学术的繁荣。我们选择这一百年作为时空界线,研究概括代表人物的金融思想学说,就是要呈现他们度过的学术生涯,走过的研究历程,取得的有价值的成就,同时要表明在中国,只要在正确的、科学的方针路线、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是大有作为的,中国金融界蕴藏着丰富的聪明才智。借用爱因斯坦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目的在于用粗线条描绘出人类智力如何寻找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

本文摘选自《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中绪言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2

一、早期的金融发展理论

伴随着银行的诞生,学者已经开始思考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但受限于当时结构主义,使金融问题无法被单独作为一个专门的分支进行研究,而是将金融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分支来研究,金融的地位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最先就金融发展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金融发展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格里、肖、帕克里克、戈德史密斯等。西方早期的货币金融思想研究的变量大多集中于货币、信贷等和商业银行等这些常见的金融变量,研究者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联系,也就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给予肯定。

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到银行的活动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产业,但是这种增长体现在是本无所利的资本变得有利可图。随后经济学家开始把金融理论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开始研究,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首次系统对货币经济理论进行研究,还提出了货币金融对实体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实质性的影响。不过他只是初步研究了货币金融对短期经济的影响,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对长期经济的影响,因此,他的观点不能作为严格意义的金融发展理论。

虽然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但是真正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学者是熊皮特,他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明确系统的分析了货币、信贷和利息等金融经济变量对经济发展重要促进作用。此外,熊皮特还将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银行信用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在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必要的购买力,银行的信用创造了这种购买力,而信用创造的能力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他认为银行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要关键的角色。在这之后,西方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其他金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强调资本、储蓄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索洛・米德在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上,经过改进建立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该阶段的研究虽然已经开始涉及到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定性分析,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到单个金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小。

格利(Gurley)和肖(Shaw)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1956年的《金融中介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中试图建立一个从初步到逐渐深化的金融发展模型,用来解释“经济发展水平跟金融在经济作用成正比例”这个论断。随后,两人还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角度去论断了金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两篇论文开创了从采用基本模型论述金融对经济发挥作用的新模式。随后的1960年,格利和肖发表了《金融理论中的货币》还提出了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运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制度的运行效率等观点。与此同时,金融结构理论的创始人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也在1955年发表了《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于金融形态的比较实验》文章开启了金融结构研究的历程,为后来的金融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格利和肖虽然只是在金融增长的层次上进行了分析,但是已经初步涉及到金融制度变革等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为后来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此后的1962-1969年间,众多学者对此类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他在此书中首次明确了定义了金融发展的概念,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此外,戈德史密斯在此概念基础上首次对金融结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总体框架和金融相关率、各类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相对规模指标等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FIR和其他若干重要指标,同时他还综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国际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来论述FIR值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基本结论,提出了金融发展在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12条定律。

格利和肖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启蒙后来相关研究者,而戈德史密斯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推动了后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得到验证,但却没有就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扩展和研究,仅在实证研究中则仅限于35个国家,研究对象相对狭隘,也没有指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因果关系。

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国内储蓄积累少和资本不足,这些因素制约了战后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这些国家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发展滞后。所以以麦金农(Mckinnon)和萧(Shaw)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先后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研究成果相关的著作。随着受关注程度的加大,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已经取代了结构主义思路,成为当时的主导经济理论。不少学者开始将研究的重点领域从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转变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这些很大程度上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土壤。

20世纪7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产生的标志是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萧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的问世。他们都是以落后地区和后发展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和其经济之间的关系被学术界称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这两个理论的精辟见解和独到研究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当时的学术界引发一股热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他们的理论都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制定本国或本地区金融政策和确定本国货币改革的理论基础。

麦金农和萧的核心思想认为,对于那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内部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一般缺少良性循环的运动。这些国家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必须取消金融抑制政策和思维,通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和汇率及资源的配置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可以通过采取取消利率、汇率的人为管制,减少政府对金融活动的过度干预,并且鼓励私营金融机构的创立和发展,充分利用国内资本来降低对外资过度依赖的不利局面,运行贸易自由化、税率合理化和政府支出体制机制的改革。

三、赫尔曼、默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出现之后,很多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盲目跟风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因此并未获成功。究其失败的原因,有学者《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书中指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发展理论构筑了微观基础,金融约束的理论框架是在信息经济学基础上对金融体制中的政府管制程度进行分析,政府的适时适当干预,而不是完全对利率和汇率“毫无作为”可以有效地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证明了金融约束也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经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赫尔曼、默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1997)为代表的新一代研究者,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将之前的金融发展理论模型重新增加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这个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约束论”与其国内的实际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制度有更好的兼容性,理论也为重新审视金融体系中的政府管制力度问题。他们认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导致瓦尔拉斯均衡在现实中难以成立,麦金农和肖在这方面的观点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石,因此政府对金融活动的管理和规范是有必要存在的。金融约束本质上是政府方面通过对存款监管、市场准入限制和其他政策让银行拥有“特许权价值”,并因此获得租金。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对租金在生产部分、企业和政府之间分配,从而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机率,起到鼓励创新,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效应。两人还同时指出,金融约束在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在通货膨胀率较低、实际利率为正和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下才可实施。金融约束论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进程中所常见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监管功能缺失,采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进一步分析了政府适时适当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在理论上更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要作用。因此它并不是否认金融深化,而是对金融深化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补充。

进入上个世纪末,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改革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经济学家们尝试将各理论,如博弈论、内生增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结合金融发展理论为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解释。他们利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对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许,同时还将金融因素引进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以便更好论述金融对经济增长和效率影响。可以说,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金融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R.R.阿罗)R.R.Arrow主编.风险投资.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2](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著,周朔等译.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美)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全球深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经典著作.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0).

[4]Vandana Chandra,林毅夫,王燕.领头龙现象:低收入国家赶超式发展的新机遇[J].劳动经济研究,2013,(1):3-34.

[5]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Asli Demirguc-Kunt),罗斯・莱文(Ross Levine)编;黄纯纯译.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banks, markets and development.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巴曙松著.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与中国金融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03).

[7]格利,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3

基本上所有对《金融的逻辑》一书的议论评价,都没有绕开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把这两本书拿来做比。销量方面《货币战争》或将胜出。但如果从它们各自对金融系统内部规律的分析上看。《金融的逻辑》自然要比《货币战争》郑重和严肃得多。很多读者认为。应该把《货币战争》当成一部小说来读。想起年初郎咸平的那句话:如果你实在穷极无聊了。想看《还珠格格》的话,你可以顺便看―下《货币战争》。

金融发展史的背后当然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却不是宋鸿兵笔下波诡云谲的“阴谋论”。金融发展史就是国际银行家们操纵政治、制造战争、频频制造金融危机的历史?用如此眼光打量历史也未免太过含糊、轻佻了。金融发展史背后的逻辑,体现在经济发展促使金融制度做出调整;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促使金融发展路径的改变;同时,还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会衍生出的不同金融逻辑。

比如中国传统消费理念是“量入为出”、儒家文化提倡“养儿防老”。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消费理念就相去甚远。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儒家文化的“养儿防老”主张靠血缘关系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这事实上纵容了一种“搭便车”、等“免费午餐”的惰性,是不道德的,相对而言,美国等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对于长久浸淫在儒家“孝道”文化中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无疑是平地惊雷。孰对孰错尚没有明确定论,但是,他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至少为大家提出了不一样的思考方向。

在《金融的逻辑》一书里,陈志武不仅揭示了文化差异所引起的金融逻辑的差异,还以独到的视角、严谨的逻辑、深入浅出的论述,解析当下中国金融制度设计的困惑:又联系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中国金融的发展出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了,迅速发展的中国,从经济弱国到经济大国的过程中。会不会也发生金融危机呢?不发展金融当然不会有金融危机,但为杜绝金融危机就要固步自封吗?中国的金融市场要发展,要深化,就要放开手脚,而不是“量入为出”,这样只会因噎废食。

这本书带给决策者和投资者的思考和启迪是多方面的。对于决策者而言,自然是要考虑怎样把好金融逻辑的“脉相”。建立怎样的金融制度和监管机制:而对于在金融世界竞相逐鹿的投资者,也许只有先闭门修炼内功,参透“金融的逻辑”。方能拥有更高的视野,在风起云涌的金融大潮里少受伤害。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4

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化被普遍视为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从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研究路径依然体现着新古典经济学与激进政治经济学的分野。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在对银行、保险、不动产等金融部门在现代经济中的利润分割、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宏观收入变动、以及资产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金融化理解为与金融相关的诸如金融动机、金融市场、金融参与者以及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的过程。它是应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面临的投资和利润率下降所导致的经济停滞等问题的有效手段。2]与主流经济学的立场不同,激进政治经济学基于资本积累的当代形态,并结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内涵与实质就是垄断金融资本,而不是商品生产和贸易支配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它造就了一种实体部门投资积累下降、失业率上升以及工薪阶层收入的长期停滞的积累和增长体制。而这种经济体制恰恰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

虽然新古典经济学与激进政治经济学对金融化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从经济学学科整体背景看,两者共同分享着三大固有的并值得进一步批判的理论逻辑。第一是对金融化认证的经验逻辑。对于金融化现象的确证,无论是依据现代金融急剧膨胀的新事实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基于资本积累形态的新变化的激进政治经济学,其背后都是直观的经验的实证主义。而仅仅依靠当前的经济现象与数据统计,脱离资本主义整体发展的大历史,很难解释布罗代尔所说的资本主义周期性问题,即“金融资本主义不是20世纪的新生儿,而是随着商业资本的兴起和资本积累超过正常投资渠道就出现了。”

第二是对金融化解释的抽离逻辑。经济学抽离了金融化与社会、政治、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对金融化动因、表现与特征的分析主要以美国经济作为样本,仅限于企业经营投资、个人家庭消费、社会收入与分配以及政府财政开支等经济与金融领域。鉴于现实中金融对政治权力、国家战略、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如何确证金融化是标志当代资本主义整体新变化,而不仅是经济新变化?

第三是对金融化趋势的单向逻辑。新古典经济学基于金融深化理论,提出了金融化的发展逻辑。这与激进政治经济学基于金融资本批判理论提出的金融化的危机逻辑形成二元对立。这种单线思维导致各自存在难以解释的理论难题:金融化的发展逻辑,如何解释曾促进经济繁荣的金融化为什么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化的危机逻辑,如何解释导致种种危机的金融化为什么会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共同选择?

现代西方经济学基于经验、抽离与线性逻辑所导致的金融化研究的非历史性、孤立性与片面性,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对资本主义金融化这一时代重大问题的深入理解,也决定了引入新的研究视域,即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

这里的总体性来自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哲学解读,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在事物发展的现实历史过程中来考察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分析与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总体性原则具有三个维度:一是历史性’即把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放到历史的具体过程中去揭示相互之间的联系,“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二是整体性,即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总体,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三是辩证性,即在历史发展的总体视野中辨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辩证关系,“把所有局部现象看作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通过对经验、局部、片面的超越和扬弃,把握事物的历史发展与整体关联,超越了实证的西方经济学,从而构成我们今天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问题的科学视域。

二、金融化的历史维度:演进历程与形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是历史的总体,正如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卢森堡指出,“马克思有一把有魔力的钥匙,这把钥匙使他揭开了一切资本主义现象最深奥的秘密,使他能够轻易地解决了连斯密和李嘉图这样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大师都没料到其存在的问题。不是别的,就是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当作一个历史现象来理解。”[]同样,基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金融化并非仅仅出现在当代资本主义,而是一个周期性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时期的金融化演变方式而呈现不同的形态与特征。

按照布罗代尔与阿瑞吉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理解,金融化的演进始终都是围绕着资本积累获取利润这一内在要求而展开的。因此它早在16世纪的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出现,“标志着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期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最初开端。”w]这个时期以热那亚、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与创新,通过发展股票债券市场、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建立中央银行与信贷系统,创建股份公司,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扩张。金融化主要体现为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国内商业、农业、采矿业以及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全面渗透与支配,“占主要统治地位的商业资本,到处都代表着一种掠夺制度”。

18世纪以来的工业资本主义虽然使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和要求,但是并未完全阻碍金融化的步伐。资本主义金融化采取了新的形式与途径。一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金融化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发达的国家公共债务体系的出现使得国家政权的金融化程度提高,“从1688年到1720年,伦敦完成了金融革命,用一套有效的政府信用制度取代了粗制滥造并受王室随心所欲制约的制度”;三是在英国的主导下金本位制度得以确立,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大大加深了国际关系的金融化。

19世纪末伴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金融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导形式,金融化也随之进人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化最显著的特征即是拉法格、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所指出的金融资本的出现与扩张。金融资本一经形成,就要实现对社会的全面统治。在经济领域,金融资本通过“股份制”来实现对工商业的金融控制;在政治领域,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来实现自己的寡头控制;在文化领域,倡导拜金主义与宣扬“镀金时代”来加强思想控制;在国际关系领域,通过资本输出与帝国主义战争来实现金融资本的全球控制。因此,“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导致金融资本的权力受到削弱,金融化进程受到限制,但是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推动资本主义金融化进人到“第二个金融霸权时期”。这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政策的兴起增强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趋势;信息科技革命为全球金融网络的形成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为标志的金融创新加深了金融的知识化、社会化程度;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相结合的跨国银企成为充当金融资本全球流动的主要载体。所以,当代资本主义演进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本身就标志着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最新形态。

三、金融化的整体维度:社会结构与世界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是整体的总体。从这一总体视域出发,资本主义是一个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结构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通过各种纽带组成的一个不平衡、不对等的“世界体系”。而金融化问题也必须置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整体结构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来考察,才可能得到正确理解。

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看,金融化不仅仅体现为经济领域中金融部门的扩张、金融利润的增长、金融资本的膨胀,更体现在金融与政治权力、社会关系、科技创新、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深度融合。在金融化的形成过程中,金融势力逐渐向国家政权渗透,政府的组织架构、公共政策、权力运作等越来越被金融所挟持,形成金融资本与国家高度依存与融合的权力结构。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称之为“金融寡头统治”。而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则是所谓的“华尔街-财政部”政商联合体。金融市场的成熟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将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卷人金融活动,导致家庭资产、社会分层与阶级对立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关系,并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食利阶层:商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借贷资本家;帝国主义时代凭借股票所有权为生的“食利者阶级”;当代转变为以华尔街金融精英为代表的“新食利者阶层”。在历次科技革命与创新中,“金融资本始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潜力和超额利润满足了金融资本的食利性冲动,成为金融化的一种重要财富创造工具。无论是19世纪英美的铁路建设高潮,还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都可以看到金融资本能够迅速地集聚、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并在其中实现自身的获利增殖。金融资本的牟利本性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一个“超级大”,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冲动与食利心理:今天,年轻人的乐观与进取心和可能的投机资金相结合,确保能迅速、有效地利用变化莫测的投机机会。”人们总是力图不劳而获,直接攫取收益,就像马克思所言,“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

从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看,由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金融化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中呈现多种样态,而且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越来越体现为金融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商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荷兰凭借巨大的商业贸易优势,走了一条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金融化之路。垄断时代的帝国主义则利用英镑、美元等强势货币,控制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力量日益渗透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当代金融化过程中,推崇“市场万能”的新自由主义的英美模式中,金融化主要体现为放松金融市场管制,鼓励金融技术创新;[M]在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指导,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高福利社会政策的莱茵模式,扩大财政赤字和巨额公共债务是其金融化的必然选择;基于依附理论的发展主义,实行进口替代的拉美模式的金融化表现为经济发展外资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财政结构债务化的结合。每一个金融化的资本主义周期都会形成金融中心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与金融实力,建立金融霸权,形成对半边缘、边缘国进行金融剥削与掠夺的世界体系。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通过金本位制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建立的金融霸权,从海外投资中获得了高额利润,有力地维护了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当代美国在金融化过程中借助于美元霸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四位一体的机制,建立了新的世界金融帝国。英美等金融中心国凭借金融霸权,在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中,不但造成资本收益从发展中国家大量流向发达国家,而且肆意转嫁金融风险与危机,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心-”的不平等的世界体系。

四、金融化的辩证维度:现实效应与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是辩证的总体。对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变化的总体趋向,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作了辩证的解读:一方面以“两个决不会”论断以及“资本的文明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进步性与生命力,另一方面以“两个必然”论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和被新的社会形态代替的必然性。金融化作为资本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具有应对资本积累困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制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无法根本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反而以新的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激化了矛盾,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背离、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的进程。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导致了一个贯穿资本主义历史的重要特征,即“积累悖论”。这是“由于利润的增长主要通过抑制与生产力相关的工资增长来提高劳动剥削率,最终制约了资本自身的扩张”。21]为摆脱这一积累困境,金融化成为历史资本主义所采取的一种重要途径。金融化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业务的扩展,金融工具的创新,为整个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机制提供了集中性的、全面的、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资本运动速度,缩短了流通时间,减少了交易环节,使资本周转的效率大大提升。虽然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过程,但是流通过程节约的必要费用和时间,有利于资本积累;加快剩余价值的流转会提高剩余价值量,从而扩大资本积累的源泉。这种金融化积累机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大量资本通过金融市场、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发展,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形成了多元化、分散化、社会化的投资格局,从而有利于降低经济与金融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所以生活在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22]而垄断时代的斯威齐、布瓦耶等马克思主义者也认为资本积累过程中的金融化是支撑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世界积累金融化制度的产生确实使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光荣的30年’长期积累之后的困境和福特主义调节危机。”

但是,“在我们的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作为金融主导型的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模式,金融化固然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一种金融修复,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各种矛盾,不过是以新的方式积累与激化矛盾:在金融领域,表现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矛盾。“金融资本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寻求以金融资产创造为方向扩展的历史,是一个寻求规避法律、政治或者文化力量对资产创造施加限制和监管的历史。”在经济领域,表现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矛盾。金融化导致过剩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地产等经济部门,形成一个脱离实体经济的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虚拟经济。在社会领域,表现为金融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矛盾。金融资本家通过“金融掠夺”获得了日益增多的权力和财富,而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金融分化日益严重。在国际领域,表现为金融霸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矛盾。列宁曾经指出’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的国际剥削是帝国主义本质特征之一’“资本主义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与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这些矛盾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通过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作为总体的金融化:结论与展望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正确指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从这一总体视域出发,资本主义金融化是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金融与金融资本凭借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手段,不但在经济运行中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主导经济发展关键因素,而且向资本主义政治、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全面渗透与扩张,将资本主义日益塑造成一个金融化的社会世界的过程。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5

国际金融博物馆开馆

国际金融博物馆是朝阳区委、区政府发起成立的公益性金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国际金融命名的专业博物馆。馆内展示面积达2000平方米,收藏了数百件珍贵的金融文物。馆内展陈由中国金融史、幽燕金融史、朝阳国际金融展、中英金融史展、国际金融角等五个部分组成。博物馆通过国际化的建馆理念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专注于全球金融历史事件和主要的金融人物,寻求金融文明与金融制度形成的轨迹,搭建金融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中英金融史特展》以独特的专业视角,客观全面的记录和展示了中国与英国在金融交往与合作中的历史全貌。

博物馆的成立,展示了首都金融发展历史,反映了首都金融文化内涵,促进了金融国际交流,对提升首都金融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突出北京CBD国际金融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有效发挥国际金融博物馆在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今后,朝阳区将充分借鉴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广泛开展金融文化交流互动,完善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和展示功能,促进国际金融文化资源聚集,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博物馆。同时积极发挥博物馆优势,宣传展示区域金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北京、落户朝阳、促进金融产业全面发展,加速推进北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

金融机构加速聚集

近年来,朝阳区作为首都国际金融机构主聚集区,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数量、质量呈现双增长态势。2012年前三季度,共有45家金融机构落户朝阳区,注册资金超过40亿元。其中法人机构13家,外资金融机构15家,至此,朝阳区金融机构总数已达1308家;其中法人机构259家,占全市三分之一;外资机构277家,占全市70%。

北京现代汽车金融公司正式入驻冠城大厦,标志着在京七大汽车金融公司齐聚朝阳;国家电网设立的英大基金管理公司,作为落户朝阳的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对丰富朝阳区金融业态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通海投资有限公司、荷兰合作银行北京分行、马来西亚马来亚银行北京分行、中信证券北京分公司、日本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汇丰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和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加速向朝阳聚集。至此,全市100%的外资再保险公司、外资汽车金融公司,57%的外资法人银行、82%的外资保险公司总部、71%的国际证券交易所代表处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集聚朝阳。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6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地 投融资

历史文化遗产地是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那些经历过历朝历代积淀而幸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杰作,是一个地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代表或表达着一个地区或城市诞生、发展和消亡的进程。历史文化遗产地代表的是区域形象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区域的民族性、独特性和时代性,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很多是以景区景点形式存在,像西欧的法国、意大利,旅游业依托文化遗产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资源开发建设不足,可观赏性景观建设薄弱,偏远地区基本上呈现潜在的或半开发状态,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应有贡献。资金的有效筹措是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资源开发建设与保护的关键,因此在稳定原有投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投融资渠道。

研究热点与疏漏梳理

历史文化遗产地在当前更多地成为旅游开发的依托。伴随着观光旅游热的消退,历史文化遗产地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热点和旅游者的选择目标。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具备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潜在性和陈旧性,怎样把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潜在性、陈旧性转变为旅游文化的资源性,进而把资源的优势转变为资本的财富。这类问题是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地研究比较多的视域。比如,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合理开发、旅游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通常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考,以及遗产地旅游开发的规划等。其实无论世界上其它地域或是针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历史文化遗产地破坏、毁损程度严重。这样的话,无论旅游开发也好,保护也好,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经费资金。历史文化遗产地开发、保护的前提就是足够资金的投入,保护不到位、旅游开发不成规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的短缺。那么投融资问题就成为决定着历史文化遗产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系统保护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关于遗产地投融资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缺位的,其原因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投融资的学者研究侧重于大中型企业的投融资问题;二是研究旅游资源的学者忙于资源的规划开发;三是虽然旅游业融资问题包含了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股权置换、设立基金。但是历史文化遗产属于国有文化事业,关于文化保护的制度,限制了学者从投融资角度去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资金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就放在历史文化遗产地开发与保护过程的投融资方面。

现实需求与背离

(一)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不同时期特有风貌的地上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也包括遗留在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足迹的遗物。从保护的视角来看,历史文化遗产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单体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历史文化街区;三是历史文化名城。单体文物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刻、名人故居和近现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公布的存留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向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上述三个层面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其投融资需求也不相同,但就目前来讲融资方面面临的共同问题分述如下:

1.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事业性和社会公益性两个属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融资方式非常有限。一直以来,对政府财政依赖性比较强。文化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积累和文明发展的标志所在,是地域文化实力的体现,对具体一个地区来说体现了目前和将来的综合实力。因此,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对其管辖也比较严格,市场经济因素影响较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或保护投资也是由各级政府和机构来实施的。处于偏远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地,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又没有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缺乏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大投资环境较差,社会资金很难被吸引进来。

2.缺少专业融资机构。历史文化遗产地每一个开发建设保护项目都是在当地政府组织指导下实施的,遗产项目的融资基本上由政府替代,政府充当融资机构,其优势的一面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可信度,可吸引社会资金投向遗产地的开发保护,并通过约束性政策来规范投资者的经营行为;劣势的一面就是各级政府的财力很有限,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难以迅速扩大规模,并且也给政府带来财政风险,政府融资的效益、抗风险性明显不如专业的融资机构。

3.融资渠道不顺畅。一般来讲,目前尚未开发建设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比较落后,整体投资环境较差,加上新开发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投资吸引力也就比较弱。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中小融资机构、私企性质的融资机构难以进入,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层面融资观念认识滞后,也很少有社会资金被正确引导到历史文化建设中去。投资者得不到投资项目,遗产地项目拥有者寻找不到投资者,社会资本和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缺少一座能沟通的桥梁。

4.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历史文化遗产筹资渠道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主导型融资机构和银行主导型融资中。近年来特别是对银行贷款资金和国家扶贫抉择资金依赖性较大,在国内历史文化遗产项目中很少直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比如像股票上市、债券发行基本上很少触及。在国际上,由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历史较短,除了少数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遗产,最近几年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取得一定的保护经费之外,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拥有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际援助的意识比较薄弱,经验也相对缺乏,基本上只是依赖本土的投融资力量。

(二)国际典型融资方式

历史文化遗产融资在国际上运营已经很成熟,比较常见的典型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方式:

一是BOT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建设―经营―转让。也就是政府在给予某些公司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所采用的方式。这一方式是部分私人合伙人或者某些财团自己融资开发建设取得许可的项目,在合约规定时期内进行经营,期满后再将此项目转让给政府。

二是TOT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已经建设成功投入运营的项目。这一方式程序是转让―经营―转让。这类需要融资的机构多数是公营机构。项目所属机构把已经建设的项目特许权移交给私营机构经营,接收经营的私营机构根据对所接受项目在今后若干年内现金流量的评估核算,一次性付给公营机构费用。经营期满后,再把项目移交给原公营机构。

三是BTO融资方式。这一方式主要程序是建设―转让―运营。也就是由政府或政府机构与投资人发起组建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允许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建成以后,按照协议规定,政府或机构一次或分次付款,把项目所有权收购回来,并组织运营或管理。

四是ABS融资方式。这一方式主要是指国外债券和国内证券市场。ABS的资产拥有者或企业或银行,通过特设信托机构和其它相互关联的金融机构,将其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有稳定的现金流入转变成资本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销售给投资者。

五是PPP模式。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与其它几种不太相同的是对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新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采用项目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融资,强调项目的选择、政府角色的转换、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设计、建立建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最终形成有效的监管机构。

这些国际上的通用融资方式,运营成熟,利弊清晰,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建设,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拓展及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保护中,资金的融入需要选择多种融资方式,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主要依靠国家有限的公共投入和一定的经营性收入,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很难获得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投资的青睐。因此,一段时期内,争取国家政府的投资还是必要的。为了使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保护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巩固稳定有效投资方式下,还要积极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政府主导型融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成份较多,通常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对其调控的力度和空间都很有限,在自身积累比较微薄的情景下,很难支持保护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因此争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融资方式应该占一定的地位。虽然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多元赞助方式在历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可是就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保护的公益性而言,社会投资的各种形式投入,其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向通常受投资者的主观偏好、利益维系的影响,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进程中不会按照社会需求的轻重依次来投资。所以,比较来说,政府财政投资方式更具有倾向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开拓社会各种融资方式的同时,应当让各级政府的投资占有一定的地位。

成立专业招商融资机构。把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转化为市场主导型的招商引资。专业化的融资机构来组织运作相应的商业化事业,针对性强,成功率高,成本也相对低一些,也能够把政府从具体复杂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到服务型转换。组建资产经营类管理公司,可以推动潜在资产的资本化,既可有效地促进区域内融资运作,又可站在区域整体高度进行资金的运作与管理。

设立发展基金。各种各样的发展基金是国际上用来筹集文化遗产事业资金的有效手段。非盈利性的半官方或民间基金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政府、企业、财团和个人等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国外,像美国大部分博物馆能保持财务状况稳定,就与基金引入方式有关,一个文化项目往往有多种基金配合运行。遗产基金是一种永久性的理想融资方式,英国、意大利基金已成为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资组织。当前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基金会形式运作尚在尝试之中,应加大引导力度,促进基金会的形成。

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通过企业上市、项目或资产重组、联合投资、发行债券等形式增加旅游投资,开拓直接融资渠道。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要有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和资产出让四种方式。

采用国外典型的融资模式。国际上比较典型的融资模式主要有前文所述的BOT、TOT、BTO、ABS和PPP模式。在运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初期,可以先采用PPP模式,起步再向TOT过渡,最后采用BOT融资方式。这样分步借鉴实施国外融资模式,可以降低尝试过程中的风险,比如PPP模式既不涉及经营权的转让,又不存在产权和股权问题,TOT只涉及经营权转让,不涉及股权和产权问题,可以避免BOT中所包含的大量风险与矛盾,比较容易使双方达成协议。不管是金融机构、基金组织和私人资本都有机会参与投资,历史文化遗产的融资渠道会更广泛,取得效益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林晨.遗产地的保护和实现开发与旅游发展[J].山西建筑,2010(1)

2.王星光,贾兵强.中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9)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7

[相关链接:①任理轩:《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载《人民日报》,2009―09―15;②陈东林:《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的回顾与联想》,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③郭建宁:《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4);④董朝霞、郑洁:《垒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世界历史性特征》,载《学习与实践》,2009(4);⑤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中国六十年》,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8);⑥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⑦苏长和:《中国模式与世界秩序》,载《外交评论》,2009(4);⑧鲍宗豪:《论民族复兴的中国模式》,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⑨王绍光、郑永年、周弘、吴晓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1949―2009》(专题讨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5);⑩张建君:《中国模式的转型逻辑及制度框架》,载《江汉论坛》,2009(7);⑩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12―07。]

热点二: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入选理由: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38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网络正在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活动。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为数众多。这些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体现了广大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网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从云南“躲猫猫”到杭州“欺实马”,从逯军“替谁说话”到“史上最牛团长夫人”的“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全民监督与网络曝光交融互动,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也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围绕网络与民意表达、网络与民主公开、网络与反腐倡廉建设、网络与舆论监督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主要观点有五:一是网络已经成为当下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面对网络舆论影响与日俱增的形势,政府要关注网络舆情,重视网络民意,着力建立快速应急机制,提速回应网民关切。二是网络的突出作用体现为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三是网络监督必须和其他监督渠道一起,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外部监督必须和政府内部的体制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败等问题。四是法律是解决问题的主渠道,网络监督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应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和机制,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五是网络的大众化和匿名性,使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规范和引导,努力培育网络公民文化,以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随着网络成为公民表达关切和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平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上,网络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①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②张淑华:《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载《当代传播》,2009(1);③杨永志:《论互联网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④张小兵:《网络表达与社会稳定》,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⑤施营:《新媒体语境下的公众表达――网络公共对话的可能》,载《东南传播》,2009(4)}⑥顾明毅:《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⑦梅琼林、聂静虹:《新媒介环境中的公共政策制定》,载《探索与争鸣》,2009(6);⑧刘颖:《网络传播中的个性表达与法律规制》,载《新闻战线》,2009(6);⑨张丽红:《论我国公共决策与网络舆情》,载《广西社会科学》,2009(7);⑩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载《理论导刊》,2009(7)。]

热点三:国际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格局

入选理由:2009年,全球联手抗击金融危机的举措成效初现,世界经济在震荡中艰难走过“最困难的一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了一道亮丽的上行线,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面对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极大改变当今世界并将深刻影响全球未来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学术界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众多学科都给予了深层次的关注。学者们围绕金融危机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金融危机与全球治理改革、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世界格局调整、金融危机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刻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透过世界金融危机审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反思当前世界经济体系、自由市场和主流经济学,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

实意义。二是深入探讨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战略选择。中国应着力进行新能源开发、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全球产业分化、整合和转移新趋势与中国的产业政策、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努力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增长,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三是着力强调保持金融业稳定和全面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之重建,在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治理框架,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过程中争取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扩大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四是深度把脉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金融危机后,以G20峰会为标志,全球进入意识形态和世界力量对比的新时代,各个发展模式共同克服危机、复苏经济的过程也是多元全球化秩序构建的过程,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将朝着更加均衡、公平和综合方向加快改革。金融危机推动了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演变和改变国际政治议程的优先程序,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相关链接:①厉以宁:《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2);②孙立平:《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载《社会》,2009(2);③王雷:《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蛮迁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2);④高放:《从世界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前景》,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3);⑤戴相龙:《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的应对措施》,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⑥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载《世界历史》,2009(3);⑦成思危:《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⑧田伯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⑨惠宁、何磊:《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分析》,载《学术月刊》,2009(6);⑩焦世新:《金融危机与多元全球化秩序》,载《社会科学》,2009(9);⑩孙丽丽:《开启国际经济新秩序――G20伦敦峰会评析》,载《和平与发展》,2009(4)。]

热点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回应

入选理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引起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医改”三个方面: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围绕着救助标准、对象和管理机制来展开。在社会救助的标准方面达成共识的同时,对于社会救助的对象和管理机制产生了较大分歧:在社会救助对象方面,有的主张采用普遍主义的原则,有的则主张采取特殊主义的原则;而在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方面,有的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有的认为应该由社会主导。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侧重于筹资渠道、政府责任、转移接续等问题,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关于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学术界的争论日趋活跃。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继续市场化,还是回归公益性”这一问题上:有些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确立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计划价格控制,更加充分体现出医疗的公益性;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看病贵、看病难”并不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如果主张医疗行业由政府主导,实质上是在强调市场失效的同时,假设了政府有效,但绝大多数医疗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公共品,而是私人品,市场完全能够有效地供应,市场并未失灵。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将会对社会保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继续予以特别关注。

[相关链接:①郑新业、张莉:《社会救助支付水平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载《管理世界》,2009(2);②代恒猛:《社会救助政策的转型与整合――北京经验》,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2);③周风华:《社会救助对象瞄定:方法与实践》,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4);④姚树洁、戴颖杰:《对政府出资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制度探讨》,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⑤周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研究》,载《学术交流》,2009(9);⑥谢安:《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及新型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⑦王虎峰:《中国新医改:政策框架、执行及评估》,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⑧顾海、李佳佳:《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5);⑨曹荣桂:《公立医院要在深化医改中有所作为》,载《求是》,2009(15)。]

热点五: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模式转换

入选理由:2009年,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发展困惑,低碳经济似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走上新一轮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学术界因此形成了四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金融产业的过度膨胀,使得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甚至被看成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共同方向。中国产业选择需要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进行平衡,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作出权衡取舍,寻求低碳发展道路。第二,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低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正在成为全球共同行动的理论基础。第三,“碳关税”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行使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借口,“碳关税”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碳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否应纳入世贸组织体制、配额分配是否涉及补贴措施尚待明确,在设计国际气候制度时应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共同行动,发达国家强调全球采取“共同一致”的行动,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底线,这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博弈主题。第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对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国际道义责任

或抵挡外国贸易制裁的权宜之计,而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低碳经济给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将全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①张国宝:《积极构筑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载《宏观经济研究》,2009(4);②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6);③高辉清:《发展循环经济,迎接低碳时代》,载《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④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双重转型》,载《中国科技投资》,2009(7);⑤曾冠:《碳排放贸易及其与WTO体制的关系》,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7);⑥龚雯:《“碳关税”是行贸易保护之实》,载《人民日报》,2009-07-04;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载《中国发展观察》,2009(8);⑧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载《政策嘹望》,2009(8);⑨郭万达、郑宇劫:《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载《开放导报》,2009(8);⑩韩文科:《多元化路径发展清洁能源》,载《中国经济周刊》,2009(24)。]

热点六:非公有制经济研究的新突破

入选理由: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200g年,学术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融资等三个方面。在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家族控制、法律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会对公司行为产生影响(如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与非家族上市公司相比,信息披露质量较低;而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家族企业不仅仅是创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创业也不仅仅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或战略,相反,家族嵌入式创业是关于家族对创业全面综合影响的恰当描述,因此,家族涉入创业活动产生了与创业理论和家族企业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特的理论问题,正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学者们认为,改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差异,一方面源自改制企业与政府更为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源自企业股东、经理人与管理层更强的能力以及工会更为积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中国非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的利润率与销售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学者们认为,中小企业与银行采用关系借贷融资所形成的关系深度与企业的成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弱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群体中有所体现。从已发表的数量众多的文章可以看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在2009年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链接:①李胜楠、牛建波:《家族企业董事会规模价值再研究――基于绩效波动与绩效水平的整合分析》,载《经济管理》,2009(2);②周立新:《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载《南开管理评论》,2009(3);③阳、刘吕科:《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的最新进展》,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④陈晓红、林莎:《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⑤冯华、孙燕:《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与生命周期》,载《改革》,2009(6);⑥张秀烨:《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与规制政策》,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⑦皮建才:《转型时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政治经济学》,载《财经研究》,2009(7);⑧李宏彬、李杏、姚先国、张海峰、张俊森:《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载《经济研究》,2009(10);⑨李孔岳:《公司化的组织与家族化的运作――基于中国私营企业的实证研究》,载《学术月刊》,2009(12)。]

热点七: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入选理由:近年来,“重新理解马克思”在学术界较为流行;而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新阐释则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新解释。有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定义为一门可以运用纯粹经验的方法加以确定的实证科学,以此来突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另有学者指出,这种以“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将历史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化的做法会使马克思哲学消失在实证科学的硫酸池中,最终陷入一种历史宿命论;还有学者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又以革命历史目的论方式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前景,它具有历史科学性和历史目的论的双重理论特质。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谱系的新解释。为摆脱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的简单化倾向,学术界超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框架,通过将资本、生产、实践、异化、物、时间、自由、价值、存在、感性、历史和意识等概念纳入唯物史观的概念诠释谱系之中,形成了更为丰满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诠释谱系。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内涵的新解释。主要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方法论、世界观、个人观、群众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的新阐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预设、微观基础和宏观图景的新解释,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性、后现代性之内在关系的新考察,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内在联系的新理解等。四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资源的新发掘。这既包括对维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布洛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的探讨,也包括哈贝马斯和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德华・索亚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等。可以预见,“历史唯物主义新阐释”作为整个“重新理解马克思”学术活动的中心,它所蕴涵的学术冲击力将会越来越大。

[相关链接:①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②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③张盾:《“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1);④官敬才:《维柯与历史唯物主义》,载《河北学刊》,2009(1);⑤李荣海:《唯物史观的“实践”阅读――兼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种理解》,载《东岳论丛》,2009(2);⑥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载《哲学研究》,2009(3);⑦王南:《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载《教学与研究》,2009(5);⑧孔明安:《本质主义的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反思》,载《马克主义与现实》,2009(5);⑨张雪

魁:《经济学、现代性与历史唯物主义》(上、下),载《人文杂志》,2009(5、6);⑩俞吾金:《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载《学术月刊》,2009(10)。]

热点八:话语研究的多学科关注

入选理由:近几年来,“话语”(discourse)一词在中国学术界的出现频率特别高,话语研究已成为中国学界的一大学术生长点。特别是在2009年,较为集中地涌现出一批相关论文、论著,“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在高校成立并持续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期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也得以出版。成为热点的“话语”是一个跨学科的术语,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思:在语言学界,往往指篇章,有时指言语;在文艺学领域,话语可以指文论体系性的东西;在文学领域,则指以语言为基础的叙事方式;在更为广泛的文化研究中,话语的含义也更加丰富和宽泛。这些研究在着力吸收西方话语研究新成果的同时,也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主体性以及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2009年,语言学领域的话语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从单纯的书面话语转向多摹态的话语研究,强调其即时性的动态不定的一面。话语研究在中国文论、文学批评领域相当盛行,已成为评论家、理论家操作娴熟的一个得力武器;很多学者试图从语言、话语出发,一方面揭示出现实中国20世纪文学在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特色,一方面显露中国人现代经验的方式与生存方式。话语研究在中国当代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界非常普遍,学者们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划定一定的语料库范围,分析新闻报道的特色以及背后的动机(如对汶川大地震、网络语言、人肉搜索、网络上关于“90后”的报道等,采用话语批评分析的方法作出富有新意的探讨)。话语研究还把触角伸入了更为广阔的学科领域,既有在人类学领域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也有在司法领域分析庭审的材料与对话,更有在教育领域分析师生对话的话语评价,甚至有学者提出了“话语学”的概念。

[相关链接:①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见《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②陈汝东:《论话语学的学科建构》,见《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1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③文贵良:《文学话语与现代汉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④高玉:《“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⑤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⑥施旭:《文化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热点九: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重建

入选理由:2009年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革与创新能量集中释放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有不少重要著作出版、有较多的相关学术会议和论坛举办,而且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达六百余篇。历史经验的梳理,实践变革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反思,一方面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则直接指向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的重建,所体现出的主要特点有三:首先,以学校变革为核心任务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出集约式成果。三十年来,中小学校变革逐渐由教法、教材等“基质”式变革转向以教学、德育、管理等领域为单位的改革进而出现以学校整体结构和基本形态为对象的“转型性变革”,其成果呈现了学校转型过程中变革理念的发展和变革经验的提升。其次,以理论实践交互建构为基本特征的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国教育学理论发展与重建。一些学者以重大攻关项目合作方式,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共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变革中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与中国教育学理论的交互建构和双重转型。再次,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理念的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推动教育政策研究深化。在教育“公平、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在学校改革及素质教育经验的区域性推广中,不仅激发和呼唤出多样化探索的新路径与新策略,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政策研究的深化,基础教育宏观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弱势群体受教育权问题、重点校问题、示范性高中校长实名推荐上名牌大学问题等等,受到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此外,回顾三十年基础教育变革历程反思发展中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重新解读中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究,基础教育改革话语的类型及特征分析等主题受到较普遍的关注。上述动向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持续三十年的改革已经由学习模仿、尝试创新进入到立足本土问题、着力本土重建、提炼中国经验、作出中国贡献的崭新阶段。

[相关链接:①叶澜等:《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②王嘉教等:《西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③金忠明、杨千菊:《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和转型性》,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④施雨丹:《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词》,载《外国教育研究》,2009(1);⑤孝政涛:《试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载《中小学教育》,2009(3);⑥陈建华:《“文理分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4);⑦林丹、柳海民:《渐进改革: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选择》,载《教育研究》,2009(7);⑧庞庆举:《论“新基础教育”之“新”》,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9);⑨杨小微:《以终身教育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载《文汇报》,2009-10-10。]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8

2015年10月湖南自考时间及科目安排表

专业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单元五单元六单元10月16上午10月16下午10月17上午10月17下午10月18上午10月18下午工商企业管理 (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7财务管理学00054管理学原理00153质量管理(一)00152组织行为学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会计(本)08129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158资产评估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本)00974统计学原理01786企业纳税会计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6中国税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76国际金融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7金融市场学00158资产评估  00157管理会计(一) 00160审计学   00208国际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本)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1薪酬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5963绩效管理03325劳动关系学00182公共关系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63管理心理学 00277行政管理学00152组织行为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34社会学概论经济法学(本) 06909行政诉讼法07945企业与公司法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261行政法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7947金融法概论06908行政处罚法 00167劳动法07948环境法学    07946税法原理00169房地产法交通土建工程(本) 06269工程应用英语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086工程监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87结构设计原理(二)  06288公路工程CAD 06285交通工程经济分析 金融(本)00079保险学原理00086风险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7947金融法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76国际金融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7金融市场学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8银行会计学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208国际财务管理 00074中央银行概论05156经济学原理  00157管理会计(一)   新闻学(本)10404新闻伦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659新闻摄影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37美学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00182公共关系学00658新闻评论写作  00529文学概论(一)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0642传播学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销售管理(本)03130现代科学技术基础04024应用写作概论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英语(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30现代语言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603英语写作 *文学英语翻译00087英语翻译*05844国际商务英语*00094外贸函电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05385旅游英语翻译  *00091国际商法 *00833外语教学法     *00838语言与文化 汉语言文学(本)*10396比较文学研究*10398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397论文写作研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37美学*1060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41语言学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818文献学学前教育(本)低幼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低幼儿童文学名著导读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85学前卫生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00394幼儿园课程12350儿童发展理论*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015英语(二)  00398学前教育原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402学前教育史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小学教育(本)06159教育社会学07340教育哲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468德育原理06180学校管理心理学    00472比较教育 教育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1教育经济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0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0449教育管理眼里00453教育法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152组织行为学会计电算化(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9

一、 公允价值会计备受注目与争议的背景

自8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严重缺陷--缺乏相关性的认识。特别是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为此,他们强烈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考虑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否适合于金融机构。

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指出了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SEC主席作证后不久,SEC,FASB以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由 AICPA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后来"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层人士认为由AcSEC制定这方面的准则名不正,言不顺,且可能与FASB发生立场上的冲突,因此,经过协商,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这方面的准则。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以SEC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现状

在80年代,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主要在SEC和金融界之间进行,FASB不肯轻易表态。但80年代后期存款储蓄行业的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FASB的态度和立场。从90年代起,FASB明显转向SEC的立场,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公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

至今,FASB颁布的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关的准则包括: 颁布日期 准则编号 准则名称 1990年03月 FASB 有关金融工具表外风险和信息风险的信息披露 1990年12月 105SFAS 雇主对除退休金外的退休福利的会计处理 1991年12月 106SFAS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 1993年05月 107SFAS 债权人对贷款价值减损的会计处理 1993年05月 114SFAS 特定债权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1994年10月 115SFAS 债权人对贷款价值减损的会计处理

金融发展史论文例10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金融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数学家巴谢利耶的博士论文《投机的理论》,这篇论文的,宣告了金融数学的诞生。在文中他首次用布朗运动来描述股票价格的变化,他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有买有卖,买者看涨、卖者看跌,其价格的波动是就布朗运动,其统计分布是正态分布。巴谢利耶这一想法对金融数学来说具有伟大意义的。然而,巴谢利耶的工作没有引起金融学界的重视,直到50多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另一位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出现,他通过统计学家萨维奇重新研究了巴谢利耶的工作,通过他的研究,现代金融学诞生。现代金融学随后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改变,第一次是在1952年。那一年,25岁的马尔柯维茨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也就是资产组合选择的均值方差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原来人们期望寻找“最好”股票的想法引导到对风险和收益的量化和平衡的理解上来。稍后,夏普和林特纳进一步研究和拓展了马尔柯维茨的工作,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紧接着米勒提出了公司财务理论,而这个理论也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华尔街革命”,这几次革命可以说是金融数学的开端。标志着金融数学的开始。而第二次革命发生在1973年,这一年,莱克和斯克尔斯用数学方法给出了期权定价公式,后来,莫顿发展和深化了该公式。这种公式给某些银行家和金融交易者都带来了十分大的便利,这种便利体现在金融资产的交易中,也推动了期权交易的发展。这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华尔街革命”。而其中对金融数学做出伟大贡献的马尔柯维茨和夏普也因此贡献而获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从金融数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几位开创者都有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十分了解市场金融走向,能对市场金融现状做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这也提醒了我,如果选择金融数学专业,就要努力学好数学知识,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积累金融学知识,多读书看报,了解市场上的金融走向。

在了解清楚金融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金融数学的理论框架是如何形成的。可以说,两次历史上的金融革命对金融数学的理论形成起到了推动与辅助作用。两次“革命”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即金融数学。这门蓬勃发展的新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由马尔科维茨所创造的夏普理论和布莱克一发明的修斯公式一起构成的。这形成了金融数学的主要内容框架,同时这也成为了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而马尔科维茨和布莱克一对金融数学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使他们分别在1990年和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金融数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就成为了国际金融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