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学欣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1 10:33:14

大学欣赏论文

大学欣赏论文例1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其中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下滑与人文情怀的普遍缺失,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现状,笔者认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与人文精神密切关联的高校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传递和培育人文精神即“传道”的历史使命。因为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来进行传播的,人文学科理应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令人欣慰的是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之重要性已逐渐为人关注。近年来,为了强化高校素质教育、重建大学人文精神,不少院校开设了各类艺术欣赏课,如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影视欣赏等等。与文学有关的除了开设大学语文等传统的人文课程之外,还开设有文学欣赏类课程,如文学欣赏导引、文学文本解读、中外文学欣赏等。这些都是教育界试图通过提高大学生文学艺术的修养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努力。

那么,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借助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对此试作一些探讨与论证。目的是欲引起更多教育界同人的共同关注,一起加人这门学科的建设队伍之中,使文学欣赏课程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发挥其应有的学科意义与作用。

一、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

1.文学艺术的学科属性及其特质

何谓文学?文学何为?在文学被人遗忘和冷落之际,竟然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追问的话题。文学艺术,按其学科属性无疑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其性质与意义,正如叶朗在为“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系列”所做的《丛书总序》中所言:“人文学科总是要设立一种理想的目标或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咬学其特质是以语言为工具,艺术地反映人类生活、传达人类情感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在人文学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仅仅是因为其源远流长,更是因为它是人类自身命运的生动记录,表现的是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阅读欣赏文学,就是在重温人类的心灵史、精神史。

对于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净化情感,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得过整整一所大学。”恩格斯则说他从《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从当时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可见,文学具有认识世界、启迪心灵、娱乐感化等等作用。文学是人类艺术的宁馨儿,其价值与意义本无须质疑。而怀疑文学存在的价值,质问“文学有何实际意义?”“文学能带来经济效益吗?”折射出的只能是发问者对人类文明、文化艺术的无知或功利主义的目光短浅。

2.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

“人文”这一概念,可以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意义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礼乐教化。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则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一般认为: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尊重人格和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等等。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因此才有人呼吁:人文精神应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3.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关联

文学是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殊形态、高级形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艺术展示。故而文学又被认为是“人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其蕴涵的丰富内容以及表达意义的方式也都与人性、人生、人文等等“人学”的范畴有关。无数文学经典名著都贯穿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如关注人自身的命运、尊重人的价值;如揭示人类追求探索真理的精神;如追问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对现实的批判意识与超越精神等等。

文学被人接受欣赏或消费的方式是通过情感的共鸣、心灵的体悟,通过审美体验来进行的。文学是超越现实功利、庸常生活的,如果一定要追问文学之功用,那么它是关系着人类心灵的更广大更长远的功利与效用。正如加拿大学者弗莱所说:“它加深我们的同情心,扩大我们的度量,为我们提供对事物的新视角,并加强我们表达自己或别人信念的力度。”即通过文学欣赏,我们可以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开阔认识外在世界的视野,并有助于表达人类的情感和信念。德国学者姚斯认为:“阅读经验能使人们从一种日常生活的惯性、偏见和困境中解放出来。这句话点出了文学欣赏具有使人超越现实功利的意义,从而使我们对于个体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局限性有所超越和突破。同时,流连在文学艺术的美境之中,也会令人获得审美愉悦,提升精神境界、陶冶道德情操。

鉴于文学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必然联系,借助文学欣赏以培养人文情怀自是无须赘言,而且,这也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的。

二、如何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中的作用

1.理性分析,坚定信心

面对人文学科包括文学遭受冷落以及当代大学生人文情怀缺失的现状,面对当今时代“文学何为”的质疑,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学会理性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其实,文学自诞生以来,在历史上既受过恩宠与青睐,也受到过冷落与排斥。如在中国古代有墨家的“非乐”、法家的“息文学而明法度”;在西方则有柏拉图欲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读书无用论”在20世纪贻害中国多年,而当下之“文学何为”的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中原因很多,过去主要是源于政治的干扰,现在则是日趋功利化的价值观之盛行所致。然而,只要人类还要继续自己的生存、发展自身的文明,还要有精神生活的话,那么,文学就不会真的灭绝;而文学必将继续发挥其艺术地记录人类心灵史的作用,必将继续发挥其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人文价值。对此要有坚定的信心。其实,即使是在当今所谓的“消费主义时代”、“信息爆炸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也从未真正消亡。我们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文学在教育中的人文价值与意义。

2.选择切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文学欣赏视角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一个急速发展变革的时代,一个人生观与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同时又面临课业、考试、升学、就业等等压力。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案例告诉他们: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文学,有益于我们的人生。那么,就有可能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从而发挥文学服务于人生的功能。

例如,文学作品中许多反映的都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冲突等等,我们可以紧扣“人生’,这一主题,结合文学名篇,让大学生在畅游文学园地之际得以品味人生,或反观自己人生中遭遇的种种问题,或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多变,从而获得重新看待世界与人生的眼界与心胸。

因此,在文学欣赏中,虽然需要了解文学史、文学常识,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学会分析鉴赏文本,甚至学会文学创作,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的。文学是人学,创作之源是作家的人生,阅读的目的是丰富读者的人生。教师要从文学艺术创作与接受的特点人手,在教学中避免应试教育的干扰,避免枯燥的说教和课堂气氛的沉闷乏味,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阅读文学原典的热情,如不失时机的课堂讨论、课后组织文学读书会、交流读后感等。总之,贴近心灵、启发诱导、共同思考、唤起共鸣,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培育自己的人文情怀,这才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终目标。

大学欣赏论文例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

4.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

5.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从1980年代以后的“西方评介”看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途径

7.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8.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9.法学中西之间:西方法学在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贡献和定位

10.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历史谱系和发展方向

12.法学理论的实践向度——理论与实践难题的探索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现实基础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15.论警察法学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及其构建进路

16.法学理论创新与中国的软实力——对法律与社会研究的重新定位

17.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

18.后现代主义法学理论述评

19.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消极影响的深层原因——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20.公理法:构筑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

21.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下)——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2.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法学理论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24.论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25.论苏联法学理论对新中国民法学的影响

26.法哲学与法理学:西方传统哲学语境中的两种法学理论

27.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

28.中国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模式及评判

29.论诸法学流派对法律方法的理论支援

30.法学实验论纲

31.数学方法在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运用

32.论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以德国法和一般法学理论为背景

33.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学理论

34.法学理论中心主义——对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重新考察

35.作为法哲学范畴的“幸福”——关于“幸福”在法学理论“学术地形图”中的定位问题之思考

36.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法治的契合——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世中教授访谈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之命题解析

38.对统一公法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39.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模式:自主、嵌入抑或交叉?——评马罗·赞姆伯尼的《法律与政治:当代法学理论的困局》

40.对高校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1.中国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贡献

42.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43.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初探

44.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

45.广西高校法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以广西师范学院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46.对统一公法学理论的质疑与反思

47.中国经济法学理论发展30年

48.什么是应有的法学理论态度观——从法学理论的相互搏杀言起

49.历史语境下的法治要求与法学理论发展——以中国古代及近代为背景

50.论人本法律观对法学的理论创新  

51.判例研究六人谈:判例研究及其对中国法学理论的影响

52.近年来俄罗斯法学理论的发展变化

5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法学理论研究

54.理论与实践的难题——以中国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的反思

55.法学理论中法的作用

56.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成熟法学理论的引领

57.综合法学理论评述

58.艾滋病法学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59.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

60.日本的社会法学理论:形成与发展

61.平衡法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新发展

62.伊斯兰法学理论的特征及功能

63.立法: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

64.俄罗斯转型时期法学理论的根本转向

65.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66.浅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67.法学理论教育的四大面向

68.略论全球化理论的研究语境——兼论法学理论的变革与更新

69.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70.四中全会《决定》引起的法学理论思考

71.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

72.论环境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挑战

7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法学理论体系

74.价值追求和经验实证:中国法学理论发展的取向

75.以“中国自主性法学思想图景”为视角对中国法学理论的反思

76.法学理论与微观法治的实现方法

77.试论民族法学的性质、理论体系及其调整对象

78.法学理论与微观法治的实现方法思考

79.基于法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研究

80.法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七讲讲稿(摘要)

81.环境法学理论的创新和调整——以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为视角

82.我国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式研究

83.法官受制定法约束的理论谱系及其评价——基于德国法学方法论视角的考察

84.自由主义思潮对法学理论构成和发展的影响

85.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拓展——研究动态与问题意识

8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研究

87.西方法哲学利益观述评——兼论利益在法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

88.白领犯罪的法律概念与法学理论

89.李龙教授在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方面的建树

90.法学理论和定量分析的关系

91.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辨析

92.司法解释对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

93.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初探

94.法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95.论安全法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框架内容

96.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对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的影响

97.市场经济与法学理论、法制观念的变革——近年法学新论述评

大学欣赏论文例3

1.页面设置

(1)纸张:A4纸,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纵向,左侧装订。

(3)版式:页眉1.5cm,页脚1.75cm。

(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五号。

(5)行距:多倍行距为1.25,段前、段后均为0。

2.如用手写,所有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3.题目用黑体、小二、单倍行距。“摘要”和“关键词”字样用黑体、五号、加粗、空两格,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英文摘要内容TimesNewRoman;“摘要”和“关键词”与具体内容之间用冒号相隔,摘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关键词3--6个,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4.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或一、二级标题;“目录”字样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与关键词不标序号、左边顶格,页码号用大写罗马数字标注,右顶格;目录的章、节或一、二级标题左边顶格,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右边顶格。

5.正文内容首行均空2格,回行顶格,一级标题为“一、”,二级标题为“(一)”,三级标题为“1.”。一级标题单独占行,标题加粗宋体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各0.5行,末尾不加标点;二级标题单独占行,“括号()”用中文半角输入,标题加粗宋体五号,末尾不加标点;三级标题不单独占行,与内容之间用句号隔开。

6.致谢字样用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7.参考文献字样用宋体、四号、加粗、居中,每条参考文献均顶格书写,序号加方括号,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2)书籍。[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3)论文集。[序号]著者.题名[C].编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6)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7)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作者间用逗号隔开;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8.“附录”字样与附录标题内容间空两格、宋体、四号、加粗、居中,附录与论文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起一页。

(二)文稿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版面整洁,便于装订。文稿须打印或手写,手写文稿须清楚工整准确,不得请人写作。

2.各种计量单位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3.标点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4.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在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三)图纸和曲线图表要求:

1.图表内容及其表号、表名或图号、图名均用宋体、五号字,所有表号、表名统一列在表的上方,图号、图名统一列在图的下方。

2.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3.图纸必须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准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4.曲线图表的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简单徒手画,须按国家规范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四)译文要求:

译意准确,书写清楚,内容必须与论文(课题)有联系,或在扩大专业视野等方面有参考意义。

(五)注释:

注释是对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大学化学论文范文一: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代替传统式实验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又是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做好实验教学。化学的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无机化学是以无机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实验是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跨入大学校园后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科研相结合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无机化学实验具有独特性:一是所用仪器设备、药品种类等都很多;二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多样化;三是实验现象复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实验操作,必须对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实验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让学生开展多开放性、设计性实验,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无机化学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正是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是单一的讲解式,而且所讲内容也是沿用了好多年的陈旧内容;教学课件使用多年,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照方抓药,没有一点学习热情,也没有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创造性思维了;实验中能力培养差;实验设备利用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需要越来越多,那么,还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所以,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这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尽快实现改革创新,以便能更好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2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从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组织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开放。

2.1实验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单一的基础类实验,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行教学改革后,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将根据新的课程目标提出多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类、验证类、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等等。基础类和验证类实验是每位学生必须做且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综合类、设计类、自主类奠定基础的。综合类和设计类包括必选和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在教师提出的必选实验项目中,学生自己选择若干个实验,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任选实验模块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创新思维。自主类实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题,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主完成的实验,很具有个性化发展。

2.2实验时间的开放

时间上的开放分为定时开放和预约性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学生在工作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预约性开放是指周末和寒暑假时学生采用集体预约和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2.3教学组织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指导教师的组织。具体方案是: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查阅大量文献后提出问题,接着同小组讨论问题,最后自拟题目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并交由老师审核。老师审核如果实验方案没新意就不能通过,学生将重新立定方案;如果有新意,审核通过,学生再与老师预约实验时间并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整个组织实验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占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有一点是老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保证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2.4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实验教学,考试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再是单一的平时实验报告的成绩总评,而是平时成绩和每次项目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期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核总成绩(80%)。平时成绩按统一标准从实验态度、出勤情况、预习等方面进行评定。每次项目考核成绩由实际操作、数据记录、回答问题、实验结果、完成书面报告等方面评定。每次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完毕后,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问题情况和实验结果成功与否即时给出每次项目操作成绩。书面报告成绩给出以实验报告为依据。所占分值为:每次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操作成绩(60%)+书面报告(40%)。项目考核总成绩等于多次项目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3结语

通过对2012级,2013级,2014级连续三年的各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改革过程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机械式的操作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好的培养了大一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过渡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同时也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以后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锐,成冰.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

大学欣赏论文例4

【关键词】

文学欣赏;主体;教学模式;理念

文学欣赏课程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在这个主要阵地开展一定模式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文学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丰富文学感情体验,完善文学素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感悟,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道德情操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当前的青少年一代,受到市场经济变革,社会不平等现象,等问题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甚至部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现象。本文通过阅读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阐述文学欣赏的诠释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文学欣赏主体模式化教学进行探讨,试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一、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

1、朱光潜的《谈美书简》中提出: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

2、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中提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

3、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

通过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实际上是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1、《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2、《文学欣赏与创作》绪论提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

3、《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正是由于对文学特征有以上认识,并针对文学欣赏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特别是针对教学主体,要充分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三、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

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一般是指教材作品,是指文学欣赏课程中所使用的文学作品,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按照阶段性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初期文学欣赏者,要选择较为简单的文学作品,对于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具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只有选择难易适合、内容丰富的教学作品,才能够促进学生很好的开展学习,并有效促进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学生方面:文学欣赏需要欣赏者发挥想象,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先天的、独特的优势。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思维,提升思维水平。

总之,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文学作品,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充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文学欣赏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文学涵养,达到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迪光.文学作品欣赏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马跃,刘,王志伟.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4]袁勇麟,冯汝常.文学欣赏与创作[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欣赏论文例5

二、文学欣赏课中主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1、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文学欣赏教学理念是社会公众对文学欣赏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以往的文学欣赏课程可能存在着应付心理,教师通过选择教材作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则被动的按照教师提供的教材作品以及教学内容。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其特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教材内容的语言符号、文字信息去想象和体会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感情愉悦和精神满足,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欣赏课程中,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文学欣赏的兴趣。

2、正确认识文学欣赏的三要素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三大主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这三大要素,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这三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发挥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文学涵养。具体说来:

(1)教师方面:作为文学课堂的教学者,他们是文学欣赏课程的主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文学欣赏课程中,教师应讲授关于文学欣赏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理论教授给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并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作为教师,在文学欣赏课堂中,应根据文学欣赏的文本,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观点,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学生想象。同时,相关讨论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没有标准答案,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促进学生形成个性思维。

大学欣赏论文例6

Abstracttheusagequestionnairesurvey,mathematicsstatisticsestoreasonlogicallythemethodwithanalyticalmethod,logic,movingthefactortocarryonanalysisandinquiryintotowardsaffecting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toenjoytheabilityofwiththeresultthat.Thinkwiththeresultthatmovethefactortoinclude:1cognizethesecondstructure;2acceptthementalstructure.Putforwardtofostertherationalizationsuggestionthat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enjoystheability,providethetheoriesreferencefortheathleticsreformineducationofthehighschool.

Keyword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enjoystheabilityinfluencefactorwiththeresultthatmovethefactorathleticsreformineducation

一、前言

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生活与体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对体育教学的学有所用要求更高,更具体。他们对如何欣赏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与之脱节。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欣赏是连接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生活需求的纽带。本文拟把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卷问题答案相同人数答案不同人数R值是否不一定分辨

系数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19640.88567.5284.51.81.8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781932.8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52.52.62.6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8611.52.53.23.2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3.543.43.4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188120.8574844.57.51.61.6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

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大学欣赏论文例7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

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

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

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确立

传统的文学欣赏教学一般是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就文学作品进行所谓主题、结构、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课程互动一般就是提问与回答问题。其教学模式表现为单一而固定的课时内容、平淡而乏味的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法等,这些都必须在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进行变革。

根据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将课程定位于文学欣赏与创作并重,设置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学生、文本三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中心是赏析文本,它是欣赏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

据此,我们首先在文本选择上采取了师生选择互助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共同就赏析文本进行选择,重点是选择具有新颖与“可写的”(需要积极思考去进行创造性解读)文本,如郁达夫《水样的春愁》、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林耀德《宠物K》、琦君《髻》、闻一多《发现》、徐志摩《偶然》、郑愁予《错误》、顾城《一代人》与《远和近》、舒婷《惠安女子》、朱定《关连长》、汪曾祺《受戒》、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郭美玲《有毒物品》、秦俑《我的网恋手记》、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东西《不要问我》、金庸《倚天屠龙记》、都梁《亮剑》等文学作品与《大闹天宫》、《黄飞鸿》、《大话西游》、《霸王别姬》、《十七岁的单车》、《围城》、《情深深雨蒙蒙》、《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教学内容的新颖,使得学习者耳目一新,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大学欣赏论文例8

一、前言

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生活与体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对体育教学的学有所用要求更高,更具体。他们对如何欣赏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与之脱节。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欣赏是连接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生活需求的纽带。本文拟把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卷问题答案相同人数答案不同人数R值是否不一定分辨

系数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19640.88567.5284.51.81.8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781932.8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52.52.62.6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8611.52.53.23.2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3.543.43.4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188120.8574844.57.51.61.6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大学欣赏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29

现代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更是受到了高度重视。绘画欣赏课作为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绘画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影响到学生绘画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还影响到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本文就绘画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论述。

一、绘画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绘画欣赏课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的绘画欣赏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此进行分析:

(一)没有对绘画欣赏课理论教学引起重视

美术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很多人的眼里美术可能就是进行绘画活动,实际上想要学好美术这门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绘画练习同样重要,然而目前美术绘画欣赏课存在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足的情况。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从个人的直觉出发进行绘画或者欣赏十分重要,但是想要使学生的绘画能力与欣赏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理论境界,进而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而与绘画欣赏课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因此教师一般对学生进行简单地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进行绘画活动,在理论指导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的绘画水平与欣赏能力受到了限制。

(二)重绘画、轻欣赏

从绘画欣赏课这门课程的名字我们不难看出,这门课程由绘画课与欣赏课两部分组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欣赏能力的教学。然而在目前的美术绘画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教学,而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的频率相对较低。对学生而言进行绘画学习自然十分重要,只有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将看到的事物绘画出来,才能将心中所想绘画出来。然而如果教师仅仅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绘画能力的教学,忽略学生的欣赏水平,那么既影响了学生有效的学习优秀作品的出彩之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绘画境界的提升。因此针对目前美术绘画欣赏课教学中重绘画、请欣赏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三)绘画欣赏课课堂教学的趣味不强

现代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管是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重营造趣味课堂。对于绘画欣赏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而目前绘画欣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有效的进行绘画,更影响了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与欣赏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灵感”的基础之上,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绘画与欣赏过程中的灵感。

(四)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起注意

对于美术学习而言,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推陈出新,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而目前教师在绘画欣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绘画的创新。

二、应对绘画欣赏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中提到了目前存在于绘画欣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绘画欣赏课理论知识教学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绘画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只有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感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当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十分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为了提高理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的绘画欣赏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感悟,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使学生的绘画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对于美术学习而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十分重要。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有更多的领悟,使学生借鉴更多有助于提升自身绘画水平的元素,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使学生的绘画境界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国内优秀的绘画作品,而且还要让学生欣赏国际绘画大师的作品,这样学生的眼界才能变得更加开阔,学生的绘画层次才能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三)提高绘画欣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有趣的课堂总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绘画欣赏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一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也可以组织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绘画展览活动,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又能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使单调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有趣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创作出更多新颖、优秀的作品。

大学欣赏论文例10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如是说。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具备独特的美育功能的音乐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显。音乐为学生开启了认识美的心门,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音乐学习的过程无疑也是学生构建自身精神世界、脱离低级趣味、完善审美认知的过程。在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过程中,可以说,音乐教学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就更要求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

而就现状来说,大学音乐教学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发展,但是仍未完全脱离旧有的范式。长期以来,侧重理论忽视欣赏是大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大学音乐教师往往对理论教学投入大把的时间与精力,由此造成欣赏教学未能有效发挥出其重要性能。毋庸置疑,理论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的有力途径,但是过分地将教学环节的天平倾斜于理论,最终只能造成学生对音乐感性认知的缺失,不利于启迪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知音乐的情操,这绝非现代教育理念的初衷。因此,大学音乐欣赏教学就必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自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一为“补充” 功能,是指对基础的知识及技能的延伸教学,完善大学音乐教学内容;其二为“美育” 功能,是指显著的审美情趣培养的作用。总的来说,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 内化理论知识,提升理论教学内涵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欣赏教学均缺一不可。理论教学难免会因枯燥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消减,而欣赏教学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则正好弥补这一不足。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正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可以说,音乐欣赏教学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理论教学偏重理论,而音乐欣赏教学则侧重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音乐蕴含的精神要义。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层次地把握音乐理论,同时丰富自身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

音乐是美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学生自觉性地探究音乐认识时,这也是发现音乐美的过程,进而提升自身审美内涵。不论是音乐的旋律美,还是延伸的文化价值、人文内涵,只要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中进行合理的引导,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被浓厚的音乐氛围所包围,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地接近音乐艺术的真谛,深化思想境界,提高艺术修养。可以这样说,是音乐欣赏教学赋予了音乐理论知识以“活的生机”,学生得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升华理论知识,整合自身知识结构,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发挥音乐美育功能,培养审美情趣

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格局中,美育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出旨趣高雅、人生价值观正确的综合素养高尚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乐欣赏教学无疑就是充分发挥美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接近美、感知美,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千世界何为真正意义上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审美情趣,进而能够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生活,端正自身学习的态度,找到人生的追求价值,并为实现价值而奋斗不息。

尤其是当下这个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诱惑与风险充斥,急需依靠音乐艺术来澄明心境,保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偏不倚地走在人生的正道上。在现实利益面前,大学生需要全面提高自身认知水平,要及时对重重考验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学生的心灵启迪方面,不言而喻,音乐欣赏教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拿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等现状来说,可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基调积极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疏导不良情绪,消除焦虑心理,缓解内心压力,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可通过音乐欣赏的学习,深化人文境界,提高人文素养,承担起民族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始终坚定不渝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形式

可以说,只要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形式解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那么其开展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音乐素养、教学内容与环境、学生心理期待等各方面因素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划,具体形式为: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浓郁的音乐艺术意境的课堂氛围

声音或旋律只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认识音乐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音乐中流露出的人文意蕴是音乐的“灵魂”。而基本的理论教学以及技能教学实在过于平面化,不利于学生直接体验音乐艺术中饱含着的文化取向,造成学生与音乐的“实质”之间只能在“鸿沟” 的两岸遥遥相望。因此,需要利用多样化的途径来传达出音乐中饱含的情感与思想。在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意境予以亲身体验,如此才能在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音乐欣赏中结合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介,以将音乐表达予以立体性地展现,最大化地帮助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精髓。

例如:我国民族音乐史中的辉煌旋律《梁祝》,在欣赏这首名曲之前,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梁祝》电影片段,师生共同感受那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作此铺垫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情感积淀,再来倾听音乐作品,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旋律内容的倾诉之中,进而深刻地感知音乐作品带来的情感冲击力。再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学生在欣赏这首曲子的过程中,应该对旋律之下生命的激昂进行细细地品悟,并随着曲子中对人生的思索而展开思索,实现音乐育人的目的。在欣赏之前,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诉一些与生命相关的故事,比如:贝多芬本人的人生就是最好的故事,为音乐作品的意境提供实际支撑体,学生便可以此为切入口进入音乐的意境之中,进而开始音乐意境的体验。

(二)鼓励学生评析音乐作品,建立自由的教学讨论模式

音乐欣赏教学除了重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之外,还应挖掘出学生的评析能力,这也应是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大目标。教师不应制约学生的思维模式,反之应多加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观点,在欣赏音乐时充分开掘自身创新思维。音乐作为一种感性艺术,在音乐的理解方面,不应仅仅局限在一套死板的常规范本,应提倡个性化与多元化,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交流。在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的这种传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体的自主性,未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指标,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丧失了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而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被动接受统一性的认知观点,可以说这样的欣赏教学与教育的核心理念已完全相悖。音乐欣赏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扩展自身的思维视野,开拓出一片焕然一新的精神疆域,在深刻情感的刺激下,自由地提出各具个性色彩的观点与意见,让音乐课堂成为一种共享化的环境,进而让学生在之中乐此不疲地学习。

我们反复强调,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 的角色,音乐教师也亦然,并且教师要将学生摆放在最重要的主体地位上。在音乐欣赏系列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并督促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交流互动,多开展一些班级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表达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与理解。比方说,当欣赏完一个音乐作品之后,教师为学生留出组内讨论的时间, 让每一位学生都自觉加入到交流讨论中来,然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同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通过一系列的音乐评析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获得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展开交流,并且有希望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创造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建立开阔的欣赏视野平台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视野局限于狭隘的一隅,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欣赏的视野是开阔而无限的。因此,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时空性的兼容,以及东方与西方的地域性的兼顾,由此让学生能够遨游于浩瀚无垠的音乐海洋中,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域的音乐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多数大学生音乐根基浅薄,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注意层次性。比方说,在开展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通俗的简单的音乐作品,而后循序渐进逐渐过渡至结构复杂、内容深邃的音乐作品,逐步加深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使其审美水平更为出色。

由于课程时间限制,教师在课堂教育之余,还应合理分配时间将音乐欣赏外延至实际情境中。比方说,教师可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去聆听鸟啼蛙鸣,去真真切切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这未尝也不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体悟。总的来说,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视野是无比开阔的,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要不断探究如何实现音乐与生活的共融。

参考文献:

[1]闫飞.基于对比分析法的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浅析[J].大众文艺,2010,(05).

[2]刘瀛莹.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与形式探究[J].成功(教育),2010,(21).

[3]权泉.浅谈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5).

[4]孙景美.大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与实践[J].魅力中国,2009,(33).

[5]敬悦吾.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7).

[6]周方跃.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理性认识与审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