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7:57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3个基本特性[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性培养的主要代表,轻视甚至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特性。事实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创新性为本质属性,以培养创新性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在于新技术、新手段和新工艺等的创新,把特定的行业要求与部门实际问题和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它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样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不同点在于创新的方式: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成果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而专业学位要求创新性地将现有理论和规律运用于实践并创造出新价值[3]。

2 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自1990年开设护理硕士教育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但培养的人才以科研型为主[4]。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理人才素质,以满足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职业背景专门人才实施培养的要求,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结束了我国只有护理硕士科学学位的历史,并确立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5]。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护理硕士教育具备两套体系,即专业学位和研究学位,毕业后分别授予护理学硕士(Master of Nursing,MN)和护理学科学硕士(MSN)学位。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培养拥有专家才能、在某一专科或专病方面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已开始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APN,包括临床护理专家、执业护士、注册麻醉护士、高级助产士、高级个案管理护士等5类专门人才,后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先后设置了家庭护理、危重症护理、精神科护理、公共健康护理等护理专业。英国的护理硕士教育有2种类型,即授课式和研究式,前者侧重于护理科研与理论的研究,后者旨在培养高级实践护士[7]。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为临床和社区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对提升临床护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3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与教学能力的护理专门人才,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5]。由于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转型阶段,护理专业学位教育处于刚起步状态,尚缺乏培养经验,只有国家对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要求,缺乏本专业规范的、具体的专业标准和要求,大多数院校还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护理专业特色明显的研究生实践方案,出现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的现象。

3.1 树立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培养的是临床护理应用型实践人才,但区别于本、专科教育的在于其培养的是专业领域里的专家。专家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创新能力,方有可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有所建树。

3.2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尚缺乏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护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细化、专科化,应大胆借鉴和学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培养具有专科性质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注重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集中国内护理学专业优势力量,联合研究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单单停留在描述性研究层面,应广泛开展调研或进行实验性研究,以明确有护理专业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培养目标。

3.3 确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受制于培养目标,在护理硕士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制订具有现实指导性和操作可行性的培养方案,参照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先从招收在职护理人员开始,合理设置课程,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强化外语培训、课题研究的训练、专科操作能力的提升,达到解决专科问题能力的凝练。

3.4 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通才教育以及专业研究方向不明确的培养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同时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的应用,训练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循证护理与实践。针对不同专科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采用个性化的实践内容和计划安排,对于其专科方向的科室应重点实践[8]。毕业论文应该以临床护理病例分析、护理方案创新等为主,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学生创新性,将现有护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5 创新考核形式

为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在考试为主的方法基础上,可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采用多形式、灵活的考核方式,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提交固定内容的小论文、小的调查研究报告,进行小的演讲、试讲等,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形成。

3.6 建设创新型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需严格遴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导师。可通过校院联合培养的方式,从医院遴选聘请本专业领域临床经验丰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兼职导师,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确保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更是刚刚开始,需要明确创新性的重要性。广大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应共同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实践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49-52.

[2]曹瑞红,包水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61-64.

[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4]朱海利,陈洪华,张银华,等.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1):64-66.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1-10-12]. 省略/xwyyjsjyxx/gjjl/zcwj/268310.shtml.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2

自150年前南丁格尔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创办护理学校开创护理事业之始。护理就开始成为了一门专门的职业,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也在这百年之中逐步从中专走向本科、硕士、博士。但是不得不指出相对于发展国家的护理学科。我国的护理高层次人才相对滞后,其起根本原因是护士受教育的程度普通偏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临床和社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加快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队伍,以丰富护理的学术载体,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自主性。开发每个护士的工作潜能,具体表现为爱才与知人善用上的创新,任何工作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有的护士微机操作熟练,适合护理文书工作;有的护士是技术操作能手,参加操作竞赛取得好名次,完成技术操作让患者十分满意;有的护士口才很好,适合科普宣传、卫生宣教工作;有的护士对数字掌握的很好,适合记帐及物品的管理。总之人才使用不能墨守成规,应扬长避短,给每个人创造机遇,充分挖掘各人的“闪光点”。

2维护护士权益,发掘护士潜能

医院领导要重视护理工作,改变护理士是医疗辅助工作的观念,合理配备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士的工作报酬,采取人性化的排版制度。便于护士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有创新意识,尤其是30~40岁的护理人员,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她们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思维活跃,有总结和应用能力的基础,对此年龄段的护士应提供全方面的支持, 重点使用、侧重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尽可能创造新的基础条件。

3改善落后的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我们国家的临床护理工作目前还基本上以功能护理为主。护士无论经验和知识多少工作都没有区别。对于患者的病情,护理会诊、护理查房等,缺少像临床医疗工作那样规范的评估、讨论、查房、会诊和评价机制。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虽然在国内推行多年,但事实上很难得到开发和实施。这种落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很难激发护士的创新潜能,也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护理职能部门、护理专业学会应起到向政府决策机构建言的作用,使先进的护理工作模式得到真正的展开和实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4打造优秀的护理文化,重视护理科研平台的建设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和一种价值取向,建设和形成良好文化对于加快护理事业的发展,优化护理学术环境,具有深远意义。此外加快护理创新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本专业和多学科的合作研究,适用多学科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重视护理研究平台的建设,以加强对护理基础理论和专科疾病护理理论的研究,加强对护理方法技能、手段的研究,加强对疾病症状和护理学发展中一些新问题、新领域的研究。如灾难护理学、护理信息学等推动互利事业向前发展。

5在医院内形成鼓励创新管理小组,建立奖励机制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3

南丁格尔是护理专业的创始人。自南丁格尔创立之日起,就倡导“关爱生命,维护健康。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多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在战争年代,在突发事件、灾难面前,或是在平日,护士都是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战斗在第一线。非典的发生,对于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在关键时刻,护士忠于护理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南丁格尔“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誓言。护士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这与她们在护校接受良好的护理情感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校生应通过情感教育培养护理情感,以促进护生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转化,这对护士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和导向作用,所以护理情感教育应该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课题,护理情感培养应渗透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早期开始、不断探索、坚持不懈,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打好基础。

2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专业人员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体制。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育体制,已逐步走向正轨。然而在基层,仍然需要许许多多的基础护理人员。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初级实用型护理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独力从事护理技术工作。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绝不可忽视道德教育。第一,我国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现行中职教育受学生生源的影响,加之现在许多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磨炼,因此,德育教育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更为重要。因为品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优秀品德的形成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教育人手,使新一代的年轻护士真正懂得:关爱、尊重、真诚、无私奉献是护士的美德,具备为护理事业勇于付出的精神。

3加大对护生人文教育的比重

今天,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所谓“人文关怀”,其内涵十分丰富,简而言之也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上。在医院,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上。护士只有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誓言和人生价值。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许多医院纷纷进行体制改革,并在医护人员中逐渐树立起“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学会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心情、同情患者疾苦,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人文课程所占的比重,对在校生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的灌输,使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也为建设和谐医院文化作了重要铺垫。医院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护理文化的创造者。为了在医院护理服务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护士的培养应该从根本抓起,即医学护理教育应该加大对在校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4男护士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护理教育培养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急救医学、创伤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品种繁多的医疗仪器、设备被临床护士广泛应用,护理学的范畴已经不是单纯的病情观察、执行医嘱和健康指导等内容,以女性为特质的I临床护理工作正逐步被男护士所替代,男护士的优势打破了综合性医院护士以女性为主的格局。我校陆续招收的男护生在就业时就很受骨科医院、精神病医院等医疗单位的青睐。所以在男护士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积累经验,培养出特色来,使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发挥出不同于女性的优势,让他们在将来就业时有很大的优势市场。新晨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4

关键词:

艺术教育;艺术素质;人文素质;护理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护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讲究尊重人的权利、尊重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亲切温馨的服务。这就对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有高超娴熟的专业护理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人素质。艺术教育在护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教育的普及性

1.1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

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艺术以“成教化,助人伦”为最高目标。艺术具有“以美辅德”“以美陶情”的教育作用。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艺术教育所实施的目的,正是护理学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1.2艺术是人类审美精神创造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人的创造力,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

人本精神既是艺术之实质,也是素质教育之焦点。以人为本,关注人自身存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是人本精神的几种具体表现。社会发展是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内在素养为标志的。在此方面,艺术与艺术教育无可替代。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应该“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即让艺术游贯人生,艺术与其极力倡导的道德、仁善一样,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之一。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高等艺术教育之不懈追求。和谐即是美,它是技术与修养、文化与品位整体融会的结果,更是艺术教育人本精神之所在。能够拥有一个与艺术相伴的人生,拥有较高的艺术文化素养,不仅是快乐的、幸福的,而且也许是成功的。科学家钱学森对艺术就有很高的修养,他说他的创造性思维在钢琴家妻子优美的琴音中,会变得更加活跃。因此,这些科学家极其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及其方向[1]。

1.3艺术对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美国曾经创造了“第56号教室奇迹”的“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认为,艺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感到成功。在一个所有事物都已经被标准化了的世界里,艺术让孩子们保有独特的自我———用梭罗的话说,就是忠于另一种鼓声,大步向前。他说,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所学到的,远超过他们所学的,可以学到纪律、责任、倾听以及时间管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好的艺术教育,将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不仅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也将通过辐射促进受教育者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促使受教育者在了解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本国本民族文化,并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2]。

2护理教育需要艺术教育

2.1护士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人类生命的重要守护者,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

我国首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说:“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在美国医院,护士的地位尤其重要,护士就是医院的主人,责任重大,没有下不为例。医院的运作主要靠的是护理人员,整个病房没有医生值班,护士是病人情况的第一掌握者,与医生主要是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正是护士对病人的重要性,护士的服务质量对病人的痊愈起着决定的作用,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我国护理前辈林菊英说:“在生命的单程列车上,护士高超的服务,将使人生旅途的终点得到延伸。”

2.2随着社会对护士的大量需求,我国护理教育规模

不断扩大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应当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女士曾说过:“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理不仅是技能,还是一项艺术。袁剑云也说:“护理是科学、艺术、爱心的结合。”此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然而,护理学专业所学课程精密、严谨,偏重自然科学,缺乏人文修养,存在偏重知识、技能,重视操作但缺乏人文关怀,政治理论观念淡薄、缺乏高尚的情操陶冶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严重桎梏了护理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强,对病人冷淡,不善于与病人沟通,甚至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3艺术教育对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护理与艺术的关系

他们都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尝试对人类的困难(心理、躯体、道德和精神)作深刻的理解,如护士可以从缓解病人的焦虑心境、协调病人社会关系、帮助病人保存生活的希望等方面提高其生活质量[3]。在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加强艺术教育,则可以实现护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2艺术教育对护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着特殊的意义

艺术能够感染人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世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审美修养,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有效地调节与涵养人的心态,在人与外界的交往中建立和谐交流的良性状态,从而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近据多家媒体报道,一名“90后”的护士手术笔记走红,字迹工整手绘解剖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充分体现了一名护士的严谨工作作风和超高素养。

3.3提高艺术修养可以愉悦病人,也可以为自己减压

护理过程是一个塑造美的过程,从身体到精神,护士就是病人身心的造型师。通过护理可以使病弱的身体恢复健康,颓废的心灵得到振奋,重新积极乐观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目前,艺术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能够让治疗师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性技法,达到与病人心灵上的沟通。俗语曾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在医学治疗中也曾有“大笑疗法”“音乐疗法”之说。同样,利用艺术惩罚人的也不鲜见。二战时德国曾让犯人待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墙壁上涂满杂乱的艳丽色彩,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现实中让病人舒缓对疾病的恐惧,心情愉悦,都需要护士心情开朗、乐观,具备幽默、风趣等艺术素质。护士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内容单调,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也可以通过艺术来搭建沟通平台,连接一座生活的桥梁。

3.4加强艺术教育,提升艺术修养也是护理人才适应

社会需求的体现根据社会的需求,在大多数医院招聘护士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要求所招护生学习成绩好、品德好还要求形象好、有才艺特长。在医院经过实习的学生无论是从外在形象,还是到内在气质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4艺术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护理教学中开设《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美学》等课程,提高学生艺术理论修养。以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5•12”国际护士节天使文化周为载体,把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授帽传统仪式、护理礼仪展示、护理技能大赛、天使奉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受教育和受锻炼的机会,使广大护生开阔视野、丰富素养,寓教于乐。通过艺术素质教育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与锻炼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策划者,成为活动的主角,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潜力。通过参加活动的亲身体会可以使护生了解自己无法经历、体验和其他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提升气质,挖掘才艺潜能,在激烈的竞聘中发挥出色的表现。开展形象大赛和才艺大赛,增加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的优势,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实现“占领护理行业就业高端”的目标。提高社会医疗水平,加快医患和谐进程,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李文芳 单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5

2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专业人员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体制,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育体制,已逐步走向正轨。然而在基层,仍然需要许许多多的基础护理人员。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初级实用型护理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独力从事护理技术工作。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绝不可忽视道德教育。第一,我国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现行中职教育受学生生源的影响,加之现在许多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磨炼,因此,德育教育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更为重要。因为品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优秀品德的形成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教育入手,使新一代的年轻护士真正懂得:关爱、尊重、真诚、无私奉献是护士的美德,具备为护理事业勇于付出的精神。

3加大对护生人文教育的比重

今天,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所谓“人文关怀”,其内涵十分丰富,简而言之也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上。在医院,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上。护士只有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誓言和人生价值。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许多医院纷纷进行体制改革,并在医护人员中逐渐树立起“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学会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心情、同情患者疾苦,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人文课程所占的比重,对在校生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的灌输,使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也为建设和谐医院文化作了重要铺垫。医院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护理文化的创造者。为了在医院护理服务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护士的培养应该从根本抓起,即医学护理教育应该加大对在校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4男护士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护理教育培养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急救医学、创伤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品种繁多的医疗仪器、设备被临床护士广泛应用,护理学的范畴已经不是单纯的病情观察、执行医嘱和健康指导等内容,以女性为特质的临床护理工作正逐步被男护士所替代,男护士的优势打破了综合性医院护士以女性为主的格局。我校陆续招收的男护生在就业时就很受骨科医院、精神病医院等医疗单位的青睐。所以在男护士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积累经验,培养出特色来,使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发挥出不同于女性的优势,让他们在将来就业时有很大的优势市场。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6

2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专业人员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体制,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育体制,已逐步走向正轨。然而在基层,仍然需要许许多多的基础护理人员。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初级实用型护理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独力从事护理技术工作。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绝不可忽视道德教育。第一,我国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现行中职教育受学生生源的影响,加之现在许多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磨炼,因此,德育教育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更为重要。因为品德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优秀品德的形成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教育入手,使新一代的年轻护士真正懂得:关爱、尊重、真诚、无私奉献是护士的美德,具备为护理事业勇于付出的精神。

3加大对护生人文教育的比重

今天,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所谓“人文关怀”,其内涵十分丰富,简而言之也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上。在医院,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上。护士只有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誓言和人生价值。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许多医院纷纷进行体制改革,并在医护人员中逐渐树立起“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学会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心情、同情患者疾苦,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人文课程所占的比重,对在校生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的灌输,使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也为建设和谐医院文化作了重要铺垫。医院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护理文化的创造者。为了在医院护理服务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护士的培养应该从根本抓起,即医学护理教育应该加大对在校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4男护士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护理教育培养的一个新亮点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7

1.1 卫生服务的需求必须与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新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观念的转变,导致了临床护理中心从单纯护“病”转变到护“人”,护理任务也由“治病防病”转变为“促进健康”;护理对象由“病人”扩展到“健康的人群”;护理人员的角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护士素质方面的要求。

1.2 人才队伍的培养应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强调对创新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样急需创新的人才,这种创新的护理人才,应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2 新时期对护理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2.1 注重人文关怀:新时期提倡多元文化护理,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仪器再先进也不能理解人的情感及心理活动。病人是人,有他的尊严,如果护士仅仅是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而缺乏热情和同情心,对病人只限于看一眼就走,那医院将有变成医疗工厂的危险[2]。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病人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会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取得病人信赖,从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

2.2 培养人格情操:护士要想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誉,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诚实的品格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因此,新时期的护理人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和规范的言行举止[3]。有较高的慎独修养,即使在没有护士长或病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按工作章程办事。

2.3 合理的知识结构:随着病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医疗信息的普及化,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护士不仅是病人医疗护理措施的提供者,还应是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和心理问题的疏导者[4]。因此,护士知识结构也应与之相适应,需熟练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对培养护士的观察力、欣赏力、思维和表达能力尤为必要,有利于护士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2.4 娴熟的专业技能:新时期病人需要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且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于一体。这就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严格认真执行医嘱,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对急、危重病人,护士应细致观察,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要从病人症状中发现和分析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配合抢救。教会人们自我护理将是对护理人员新的要求。

2.5 强化四种意识

2.5.1 竞争创新意识: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护理人员要强化竞争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医院,同时应有创新意识,尤其是管理创新和护理技术创新,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5.2 服务质量意识:医疗护理服务的主体是病人,应增强服务意识,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渗透到每一个医务人员心中。同时要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护理质量要适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需要。

2.5.3 经营公关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增强经营意识。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吸引病人,杜绝乱开药、乱收费、错收费等现象,努力提高医院的声誉。同时新时期的护理人员要有公关意识,正确使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形式,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及同事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

2.5.4 危机法制意识:护理人员要认识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随着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也要学会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2.6 掌握网络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目前各大医院护士工作站程序广泛应用,应用电脑程序正确、及时处理医嘱,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否则不能胜任岗位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正确使用各种进口仪器、进口药品,能及时获取外文期刊等多渠道、快节奏信息,把这些能力和知识用于临床,也为护理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2.7 提升护士学历层次:美国是当今护理教育最先进的国家,据2002年4月美国卫生社会福利和健康保健资源部公布的全美注册护士抽样调查数据:全美共有注册护士296.654万人,其中大专占34.3%,本科占32.7%,硕士学位占9.6%,博士学位占0.6%。总计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占总数的77.2%以上。现有本科护理教育院校661所,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67所,博士研究生教育院校323所。而我国至2002年底,本科教育院校102所,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17所[5]。我国目前主要是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护理教育,虽然护理教育层次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所以必须加速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解决护理队伍层次短缺的供需矛盾,以适应高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护理人员更多的责任及更宽广的工作领域。广大护理工作者们应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契机,努力向高素质、复合型临床实用护理人才迈进。

参考文献:

[1] 何飞舟.新世纪护理人才的挑战与对策[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报,2000,2(4):53.

[2] 赵晓辉. 一个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者的建议[J]. 国外医学分册,2000,19(7):319.

[3] 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观念和护理的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期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护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护理工作是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行为从医院走向社会、家庭。以三年制中专教育为主的护理人员,心理、社会及保健知识贫乏,沟通能力有限。因此要使护理人员适应新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必须注重在职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1.1 继续教育是护理学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护理学做为一门学科,要想有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不断拓宽知识面。特别是随着微创外科、显微外科、器官移植的等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保持护理教育的连续性,才能满足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继续教育是提高护士职业竞争能力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对在职护士而言,在知识和年龄上都处于略势,临床护理人员只有树立终生学习观,学习护理新理论、新知识和相关人文学科知识等,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

2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

2.1 选择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式

注重分层次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培训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和效果。

2.1.1 第一层次为简单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针对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礼仪知识、语言与行为规范等[1]的学习,并能于临床相结合。采取组织护理专题知识讲座、带教、自学等模式。

2.1.2 第二层次为复杂知识和技能 主要针对护师,根据专科业务技术进行自学,医院和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新手术以及新仪器的应用,可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培训。有计划选送参加各类专科学习班或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

2.1.3 第三层次为涉及知识创新和理念转变 主要针对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加强新技术及专科发展动态,努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护理质量,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及有关问题,对全院护理队伍的建设、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可采取参加学术研讨会、撰写论文、组织到上级医院专题考察的方式,以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情况。

2.2 接受继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接受继续教育应注意学习方法和途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 钻研多种书籍,涉猎各种学科 护理人员必须懂得多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一系列学科,只有融合各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2.2 提高学历教育,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夜大、函大等 医院要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为在职护士的主要学习形式,鼓励她们积极参加自学为主、辅导为辅的高一层次专业学习培训。医院要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护士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2.3 选送人员到大型医院进行临床业务深造 医院选送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临床业务深造。参加各种专科进修班和专科护士岗位培训,以脱产学习和在服务中提高的办法,提高专科护理工作能力,获得各专业先进的临床护理经验。

2.2.4 院内举办各种学习班 护理部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业务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内容要贴近临床的相关知识,保证在职学习的实效性。

2.3 护理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

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基础知识的强化、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新理论、新技术及中西医结合成果的运用等。

2.3.1 进行法律宣教与安全意识教育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2]。因此,护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改善服务态度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

2.3.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培训 近年来由于各种传染病的流行,而做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护理人员必须掌握防护知识;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2.3.3 强化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现在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它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在护理人员中强调健康教育的观念,介绍健康谱和疾病谱的变化特点,特别是对患者的教育在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2.3.4 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 护理科研工作推动护理学发展,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护理人员大多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在继续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可以使她们从“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把护理人员临床科研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继续教育学习中,继续教育效果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5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护理教育是一种培养护理人才的专业教育,其实践性很强,无疑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题中之义[3]。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直接面对病人和家属,在市场竞争环境中要把所有的服务对象当成唯一的服务对象,提供周到、礼貌、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没有挑剔的病人,只有需要不断完善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解决护理人员知识老化的有效手段。护理管理者要克服困难,避免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因素,做好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护理人员要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技能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不久的将来,继续教育蔚然成风,我们的医疗事业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张秀云. 面向新世纪 努力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J]. 中国护理管理,2003, 3(3):37.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9

2临床护士接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自觉性培养的路径

在人类的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合一是护士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要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提升护士文化自觉性,需要遵循培养、教育的科学规律,关注护士的持续发展。

2.1护理文化自觉是在充分认识医院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从文化自觉的高度审视医院护士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护士,即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应具备敬畏生命,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是一个崎岖坎坷、充满挑战的历程,而且这种历程尚无止境。传统医德文化是医疗从业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经过历史的沉淀而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和接受,并自觉内化为意志和信念,符合医院特定价值尺度的思想意识[3]。在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引导广大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坚持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宗旨,使“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传统医德文化落实到每一次护理服务过程中,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出医院护士就职誓言等。所以说传承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也只有文化的传递才更有育人的效果,其建构着临床护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临床护士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可发挥其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和培养护士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从而向“病人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迈进。

护士创新教育论文例10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使护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重要措施[1]。刚毕业进入医院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不仅影响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2]。为了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医院工作,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开始对每年新招聘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招聘的14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9名,男6名;本科12名,专科133名。

1.2 培训方法 本科毕业护士培训2年,专科毕业护士培训3年。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岗前培训、基本技能培训、专科护理培训。在培训之前,护理部召集科护士长、部分病区护士长讨论并制定培训计划。在实施培训后,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适当修改培训计划。每一培训阶段结束后都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基本技能培训和专科护理培训阶段的考核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每一培训阶段都有针对具体项目的考核。

1.2.1 岗前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3周,培训方式以专题讲座和示教模拟操作。新招聘护士先接收人事部门组织医院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然后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医院护理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核心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安全教育,护理理念、护士礼仪、护患沟通艺术与技巧,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与职业防护等。

1.2.2 基本技能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3个月,护理部制定新上岗护士三基三严考核评价表(附16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在新护士岗前培训后,人手一册。培训方式是在带教老师“一对一”地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带教老师是经各科室考评,选拔理论知识扎实、操作熟练、护师职称以上人员担任。新护士入科后,带教老师认真带教,使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适应角色转换。技能操作主要内容是无菌技术、血压测量、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吸痰、鼻饲、口腔护理、导尿、灌肠、引流管护理、穿脱隔离衣等16项。带教老师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新护士加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训练。病区护士长每月进行5~6项操作考核,3个月内完成考核。基本技能培训结束后,个人在考核评价表上写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写出评语,护士长进行总体评价。护理部最后对16项基本技能操作随机3~5项进行考核,同时进行相关理论考核。

1.2.3 专科护理培训阶段 护理部制定新护士轮转计划,本科毕业的护士在内科(1个)、外科(1个)、急诊科、ICU 4个病区轮转2年,专科毕业的护士在内科(2个)、外科(2个)、急诊、ICU 6个病区轮转3年。轮转期间,要求新护士在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掌握相应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专科技能操作,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学会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能够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专科护理的通识培训以专题讲座和典型案例分析形式进行,由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授课,每月2次。通识培训内容主要是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各种管道的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要求、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各种急救技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要求等。案例分析时先由新护士发言,进行集体讨论,最后由授课人分析点评。新护士轮转出科时,病区护士长对其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综合评价后写出科室鉴定。病区护士长可以根据考核情况,向护理部提出将其留用的意向,进入下一个科室的轮转。培训全部结束后,护理部组织综合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成绩是新分护士定科的重要依据。

2 结果

2008-2009年进入医院的145名新护士基本技能培训阶段理论考核合格率是86.28%,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是93.79%;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即专科护理培训阶段后)理论考核合格率是97.93%,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是99.31%。新护士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通过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增加了新护士对护理专业知识的认识,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3],使其全面熟悉和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处理流程、专科疾病护理常规等多项技能,较快适应了临床护理工作[4]。由表1可见,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

3.2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通过规范化培训,不仅使新护士进一步深刻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还较为充分地调动了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通过规范化培训,不仅使新护士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习工作目标,还较好领会岗位工作要求和标准,积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另外,通过专科护理培训,明显地缩短了新护士定岗后熟悉、适应专科护理岗位的平均时间,从而也有效地保证了护理质量。

3.3 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规范化培训,新护士较好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健康教育到位,医患关系改善,患者满意度增加。在本院2011、2012年度评选的“患者最满意护士”中,新护士占10%。

3.4 规范化培训减轻了临床护理带教的压力 规范化培训有统一标准、有计划、有考核,同时将新技术、新技能融入培训内容当中,也使新护士能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来自不同学校的新护士都能够很快地掌握护理常规和工作流程,各项护理操作标准规范,较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规范化培训为临床护理带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减轻了护师带教的压力。

综上所述,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未按能力要求、教育接受程度等进行分层培训,带教老师的培训也需要加强。随着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明确规定应加强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5],医院将不断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逐步落实分层级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6],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69.

[2] 徐翠荣,李国宏,任璐璐,等.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43-344.

[3] 周玲,李达.护士继续教育培训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6-87.

[4] 薛秀梅,王海燕,丁红华.护士轮训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