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作业设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8 15:07:29

作业设计论文

作业设计论文例1

2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无论从选题、指导还是硬件设备等方面,都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使毕业设计(论文)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又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1选题依托企业项目,提高毕业设计实战可行性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是很多高校正在尝试的教育模式,依托企业项目为选题对许多毕业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对企业实际项目的兴趣远远大于自选虚拟题目,经过实际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学到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选题质量得到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在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对高校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具应用价值。

2.2校企合作改革毕业设计模式,促进校企双赢

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的同时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协作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的毕业设计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需要,实现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企业成为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依托行业实践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双师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学校导师制转变为校企双师制。该模式既提升了毕业设计质量,又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实现校企双赢。

2.3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成为今天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关键因素。用人单位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和社会各界企业单位的联系,积极鼓励学生在企业里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升质量,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加深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毕业设计的方式搭建学校与社会、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让企业更加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

作业设计论文例2

2“校地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过程

从接到毕业设计课题任务开始,除了由指导教师引导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向,更应该注重以毕业生为主体,展开发散性思维并积极创新,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过程。毕业设计正式展开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即本科阶段第8个学期,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提前到第7个学期及寒假时间完成。

2.1前期准备阶段

1)场地考察调研与分析: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第15周~第18周。场地考察调研与分析是毕业设计前期必须经历的和重要的步骤,目的是让毕业生深入真实现场进行勘察与必要的测量,为后期设计收集直观的现场资料。在感性认识场地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认识过程,对场地特色与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并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以设计小组的方式对民族特色(文化、风俗、色彩、建筑)、基地自然资源、现状条件等进行分析,并整理各类资料及现有图纸,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汇报交流。只有通过这样的现场勘察及调研,才能对基地所处的城市民族特色与自然环境有透彻的了解和掌握,理解设计项目的特征和现状。因为场址所处地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果不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勘察,对于设计项目的信息和现状缺乏了解,整个毕业设计就很难正常展开及深化。2)深入调研分析及案例研究:在对基地特色与现状进行资料考察调研、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入深入调研分析阶段,并提出问题。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寒假、第八学期第1周~第3周。在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学生从多视角了解不同的规划设计案例在设计方案中的体现等,大胆创新,运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及技术支撑,还可以提出各种可能的后现代的设计方法。此阶段是以提出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这是在具体展开设计前的一个重要的阶段。3)设计目标与计划确定:在资料收集案例研究过程后,进入设计目标、计划确定阶段,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4周~第6周。这一阶段主要问题包括对设计地区上层规划设计进行解读、如何确定规划设计目标和计划等。在综合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项目地块中存在的优势、劣势、重点与难点,通过调研分项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设计目标。

2.2中期展开阶段

1)规划设计: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设计目标和计划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7周~第9周。设计小组毕业生根据前期现场调研的资料与分析研究,综合考虑项目的文化、民族、生态和艺术等因素,开始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考虑总体空间关系和各个功能分区设置,包括使用人群对这些规划空间和功能的感受和体验。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展示场地民族文化及元素、场地改造与现有资源的利用、旅游开发以及功能分区设置等子课题。这些子课题之间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如何宏观和整体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是对于设计小组的一个挑战。规划的过程需要具备团队规划设计技巧和能力,同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每位学生的设计构思,要逐一介绍,进而引导设计小组内部讨论,最后指导教师点评指出其设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设计小组中挑选一名统筹规划能力较强的同学,由他负责对整体项目的把握,确定总体空间形态和功能分区,并组织协调小组中每个毕业生各自负责某一区域的规划设计工作。从项目的总体规划到每个功能分区规划,都经过多次反复推敲及修改,使整个设计更趋于可行、理性,也使项目规划设计更具备可行性。2)节点详细设计:这一阶段采取学生汇报、指导教师与设计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10周~第13周。节点设计是对于各个空间的细化,是基于对于所做项目的场地情况、设计目标和计划、功能分区、规划结构等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后,场址的具体空间形态的细化。同上个阶段需要整个团队合作能力不同的是,在详细设计阶段中则要发挥小组中各个毕业生独立思考及设计的能力。这个教学阶段还需教师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勤查资料、热烈讨论、独立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突破以往课程作业的套路与惯性思维,使设计体现创新性。本阶段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研究、探讨设计立意在建筑、室内环境、广场、小品、配套设施的具体应用,功能分区中具体空间形态与形式造型,小品设计,配套设施等问题。

作业设计论文例3

(二)作业层次感的设计

每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认真地考虑这种差异,布置的作业最好要顾忌到每一个人,做到全面一些。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作业、开阔思维作业、思维创新作业。让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完成基础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开阔思维作业,学习较好的完成思维创新作业。作业的内容要以课本为基础。在作业的布置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英汉翻译的题目,因为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翻译,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三)作业的批改要多样化

由于作业的批改由教师一个人完成,而且也只注重结果,这样比较单调。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论,评论完之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点评,在做批改的时候评语要用英语。可以选出几篇很好的文章朗诵给大家听,也可以把学生写的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子,放在班级里,供大家学习。教师要运用这种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教师在对学生作业批改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不能只注重对和错。在批改作业的评语里要多用鼓励的话。

(四)作业布置要有计划性

在作业布置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计划出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作业。要精选作业的题目,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随便地选材,比如:不能随便地布置抄单词、抄语法之类起不到效果的作业。

(五)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

作业设计论文例4

二、基于MATPOWER的“大作业”题目设计和实现

1.电网稳态模型及潮流数据的形成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的稳态模型,以及电网稳态等值电路的建立方法是“稳态”课程的一项基本教学内容,其中,应用等值变压器模型(即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建立全网等值电路是难点。MATPOWER通过数据文件输入潮流计算所需的基础电网数据,其中,线路和变压器参数以标幺值和非标准变比的形式输入。题目1要求学生以MATPOWER自带的IEEE9节点系统(即文件case9.m)为例,学习和体会潮流基础数据的构成和输入方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应用元件等值电路的相关知识,建立给定网络的标幺值等值电路,确定电网中各节点的类型,并按照MATPOWER的数据格式形成输入数据文件。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MATLAB环境下,编写元件实际参数(如架空线路原始参数和变压器铭牌参数)向标幺参数转换的程序,以及自动生成MATPOWER输入数据文件的程序。

2.复杂电网的潮流计算和分析潮流计算是“稳态”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简单电网的手算方法和复杂电网的计算机计算方法两部分,其中,复杂电网的潮流计算是难点。题目2的基本任务是要求学生学习和应用MATPOWER的runpf函数计算给定电网的潮流分布,从中体会潮流计算的初值设置、迭代和收敛;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分析支路和全网的功率平衡关系,分析输电网中“有功功率–相角”和“无功功率–电压”的耦合关系,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改变环网中支路的参数来仿真分析环网中潮流的分布规律。由于MATPOWER支持Newton法、快速解耦法(XB型和BX型)以及Gauss-Seidel法等四种潮流算法(通过mpoption函数可以进行算法设置),而受学时限制,课堂上只讲解Newton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因此,题目2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以不同潮流算法计算较大规模系统(如MATPOWER提供的IEEE300节点系统或者波兰实际电网的3375节点系统)的潮流,从而对比分析各种潮流算法的计算结果、迭代次数、计算时间和收敛性。题目2也鼓励学生尝试编制基于MATLAB的Newton法潮流计算程序,并与MATPOWER的潮流程序进行对比分析。由于MATPOWER的程序设计中充分体现了MATLAB矩阵运算的思想,在节点导纳矩阵和Jacobian矩阵的形成部分都采用了非常巧妙和简洁的矩阵运算,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MATLAB程序设计的学习范本。此外,MATPOWER并不提供辐射型网络的“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而“前推回代法”是手算方法的基础,也一直是课堂教学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题目2也可以鼓励学生编程实现“前推回代”潮流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输电网和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及其原因。

3.无功/电压控制的仿真与分析“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和“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是电力系统稳态控制的两项重要内容。MATPOWER并不直接支持对有功频率调整的仿真(参见下文题目6),但支持对复杂电网进行调压计算和分析。关于“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无功电源的特性和几种主要的调压措施,并基本上是以简单辐射型网络为例讲解调压措施的原理及其效果,此外,教材上“变比选取与校核”,“电容和变压器组合调压”等内容还存在与工程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设计题目3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复杂电网的背景下,对课堂上所学调压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无功分区平衡和就地控制”的基本概念。题目3的基本任务是给定一个多区域、多电压等级的算例系统,要求学生首先通过潮流计算和电压要求,确定系统存在电压问题的区域;然后根据算例给出的条件,确定可能采取的调压措施,并至少给出一种满足电压要求的调压方案。题目3同样鼓励学生从无功电源和调节手段两个方面去尝试分析算例系统产生电压问题的根源,思考多种调压措施的综合应用,并引导学生从有功损耗、电压分区控制效果、无功电源的容量约束及变压器的档位约束等方面去体会和分析各种调压措施的效果,以及各种调压方案的优劣。

4.电网静态安全分析的实践静态安全分析是电网规划和调度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属于电网静态分析或稳态分析的范畴,但并不是“稳态”课程的教学内容。题目4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学电网“静态安全”的内容以及判断标准,学习通过修改MATPOWER输入文件或设置元件状态参数(如支路的BR_STATUS参数)来模拟元件开断(甚至电网解列),并通过潮流计算结果对电网的静态安全进行评估。进一步,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循环调用runpf函数,来编程实现电网的“N-1”校验。当然,也可以引导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直流潮流模型和相应的MATPOWER函数(rundcpf),并应用于电网的静态安全分析。

5.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仿真与静态安全分析一样,静态电压稳定性同样不是“稳态”课程的教学内容,但也属于电网静态分析的范畴。题目5也与题目4一样,是具有一定自学性质的题目,要求学生自学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物理概念,尝试基于MATPOWER的潮流计算功能,通过不断增加节点负荷来获取节点的PV及QV曲线,甚至模拟出电压静态失稳的现象。MATPOWER提供用于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的连续潮流法程序(runcdf),因此也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连续潮流模型及其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6.考虑负荷和机组静态调节特性的潮流程序设计“稳态”课程中“负荷模型”的章节会涉及负荷的静态电压/频率特性,而“有功功率和频率调节”的章节要讲解机组及负荷的频率调节特性、频率调节原理及其基本计算。然而,如前所述,MATPOWER并不能直接用于有功频率调节的仿真,也只能部分考虑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仅支持恒功率和恒阻抗负荷模型)。题目6要求学生将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纳入潮流方程,推导相应的Jacobian矩阵,并尝试通过修改runpf中的部分代码,编程实现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潮流计算。进一步,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研究如何在常规潮流模型中考虑机组和负荷的频率特性。该课题需要打破常规潮流模型中节点分类(PQ、PV和平衡节点)的概念,并将系统频率和节点电压一并作为潮流方程的状态变量,因此,程序编制要求对runpf的代码进行大幅改动,有较大难度。但是,若能实现该程序的编制,则可将其用于电网有功频率调节的仿真分析,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频率调节和电压调节的区别。因此,该课题也是值得一试的一个选题。

7.其它选题除了上述6个题目以外,还可以考虑结合MATPOWER的run_se函数和runopf函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和最优潮流的相关内容,而这两项内容都是“稳态”课程的选修内容。此外,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风电和光伏电源的随机性及其对电网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基于MATPOWER来实现随机潮流的蒙特卡罗模拟是比较容易的。因此,也可以考虑将学生引入随机潮流的研究领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新事物和新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作业设计论文例5

一、紧贴学生实际,布置养成性作业

设计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求得合理的答案。所以,作业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贴近”既包含设计的作业在难度、广度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对语文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包含设计的作业要体现学生主体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作业设计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健康发展。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有待完善,因此生字、词和抄写,释义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形式,更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经过多年的观察,这种简单的作业形式适用于我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有利于他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他们从小没有培养起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能够准确无误地抄写对于他们都是一项难度不小的问题,这也许被好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早以弃之不用的作业形式,却非常适合我们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服务,只要是切合学生实际的就应该坚定不移地拿来为我所用。我们的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屈指可数,没有一个能上网,因此就不能布置需要上网查资料的作业。

二、紧贴学科特点,布置有语文味的作业

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运行规律;否则,就会失去作业的促进功能,降低作业训练的效益。语文教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具有本质区别,它的特质主要体现在:(1)语文教学内容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的自然复合。(2)学习主体对语文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按照陶冶性转化与感悟性养成的方式运作的。(3)语文信息的教学传导要达成的理想状态是目标预设和思想生成的对立统一,有预设才有吸收,有生成才有提高。所以,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当与以上这些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作业与学语文对口衔接。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要将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这样,作业就不至于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反,能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平台,让他们什么时候都有话可说,也学着有话会说。可以临帖,培养他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听新闻,锻炼他的听力;可以自己录音,提高他的朗读水平;可以阅读美文名篇,扩大他的阅读面;可以走进社会,挑出街头错别字;可以办手抄报,全面发展自己。

三、紧贴学生年龄特点,布置有兴趣的作业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习,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不论什么时候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新奇感,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其进人最佳学习状态,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就更容易达成。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干脆让他们自己回去看,上课时让他们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同学们一下来了兴趣,从表演课本剧的情况看,回去不但读了情节,还分析了动作、个性。互相配合研究情节,设计对话。这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紧贴学生差异性特点,布置有层次的作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票赋及后天诸多的因素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教师必须采取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作业,自主完成习题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资源,增加作业的多样性,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加上此类学生大多不够自觉,预习作业等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C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这样的语文作业,学生感觉受到了尊重,增强了自,因此能自觉完成作业。

五、紧贴生活实际,布置生活性的作业

从近年来中考、高考的作文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不善于观察生活,不会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寻闪光点,为了应付考场作文,编造出很多悲惨故事,什么爸爸有病,妈妈出车祸,好像不出点事,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美。在作业设计中就有意强化这一点,切合他们的家庭环境,干脆就让他们利用周六、周日和父母一起工作一天。学生们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很多在工作中还要承受白眼儿,当周的周记及后来的作文中都表现出来,看到了子女对父母的心疼,更多的则是对父母的理解。这样的作业设计已超出了语文学习的范畴了,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更多则是一种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功在语文,利在一生的。

作业设计论文例6

一、紧贴学生实际,布置养成性作业

设计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求得合理的答案。所以,作业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贴近”既包含设计的作业在难度、广度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对语文素养发展的实际需求,也包含设计的作业要体现学生主体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作业设计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健康发展。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有待完善,因此生字、词和抄写,释义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形式,更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经过多年的观察,这种简单的作业形式适用于我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有利于他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他们从小没有培养起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能够准确无误地抄写对于他们都是一项难度不小的问题,这也许被好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早以弃之不用的作业形式,却非常适合我们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服务,只要是切合学生实际的就应该坚定不移地拿来为我所用。我们的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屈指可数,没有一个能上网,因此就不能布置需要上网查资料的作业。

二、紧贴学科特点,布置有语文味的作业

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运行规律;否则,就会失去作业的促进功能,降低作业训练的效益。语文教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具有本质区别,它的特质主要体现在:(1)语文教学内容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的自然复合。(2)学习主体对语文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按照陶冶性转化与感悟性养成的方式运作的。(3)语文信息的教学传导要达成的理想状态是目标预设和思想生成的对立统一,有预设才有吸收,有生成才有提高。所以,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应当与以上这些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作业与学语文对口衔接。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要将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这样,作业就不至于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反,能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平台,让他们什么时候都有话可说,也学着有话会说。可以临帖,培养他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听新闻,锻炼他的听力;可以自己录音,提高他的朗读水平;可以阅读美文名篇,扩大他的阅读面;可以走进社会,挑出街头错别字;可以办手抄报,全面发展自己。

三、紧贴学生年龄特点,布置有兴趣的作业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习,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不论什么时候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新奇感,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其进人最佳学习状态,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就更容易达成。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干脆让他们自己回去看,上课时让他们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同学们一下来了兴趣,从表演课本剧的情况看,回去不但读了情节,还分析了动作、个性。互相配合研究情节,设计对话。这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紧贴学生差异性特点,布置有层次的作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票赋及后天诸多的因素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教师必须采取分层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作业,自主完成习题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资源,增加作业的多样性,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加上此类学生大多不够自觉,预习作业等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掌握阅读规律,以读促写。C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这样的语文作业,学生感觉受到了尊重,增强了自,因此能自觉完成作业。

五、紧贴生活实际,布置生活性的作业

从近年来中考、高考的作文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不善于观察生活,不会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寻闪光点,为了应付考场作文,编造出很多悲惨故事,什么爸爸有病,妈妈出车祸,好像不出点事,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美。在作业设计中就有意强化这一点,切合他们的家庭环境,干脆就让他们利用周六、周日和父母一起工作一天。学生们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很多在工作中还要承受白眼儿,当周的周记及后来的作文中都表现出来,看到了子女对父母的心疼,更多的则是对父母的理解。这样的作业设计已超出了语文学习的范畴了,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更多则是一种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功在语文,利在一生的。

作业设计论文例7

一、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资格要求

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全部完成的学生方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

2010届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可免修;毕业论文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应结合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写作。

各系部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具体要求参见学院整体要求和各专业实施细则及安排。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严禁抄袭他人的作品,一旦发现按不及格处理,当年不予毕业。

二、毕业设计写作过程要求

1.学生应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按照时间表进度、按照指导教师要求进行论文修改。

2.根据我校关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相关要求,教师指导专科学生论文(发送邮件指导应及时、详细批阅)。并有批阅记录。

3.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若出现与指导教师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可及时与学院专业教学系部相关教师联系,以谋求尽快解决。

4.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严禁抄袭他人的作品或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章,一旦发现,则按不及格处理,且当年不予毕业。

5.对于因自己的原因迟迟未能与指导教师联系,从而最终因时间问题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责任自负。

6. 2010年4月10日前学生通过E-mail或QQ将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一份交到指导教师处;2010年4月10日至2010年4月30学生要与指导教师沟通,经指导教师批阅、修改,并满足论文撰写规范以及各系部规定的内容要求,在2010年4月30日前形成论文终稿一份,将电子稿和打印稿各一份送到系部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确定论文合格后方可由系内安排毕业答辩。

7. 学生将指导内容在论文评审表中进行填写,指导教师签字确认。

8. 各专业根据各自专业选题要求进行论文写作。

三、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

1. 学院各教学系部由2010年3月10日至2010年4月10日安排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工作,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可通过E-mail或QQ等与指导教师联系,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

2. 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上交截止时间为2010年4月10日。

3.毕业论文(设计)终稿上交截止时间为2010年4月30日。

4.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时间为2010年5月4日至5月15日,各系具体答辩时间请登录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查询。

四、2010届毕业毕业论文必有文件资料

1. 毕业生实习鉴定表(见附件-2)。

2. 毕业论文(封皮、首页)(见附件-5)。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顺序为:封皮、首页、中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九部分)(见附件-4)。。

作业设计论文例8

使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可以上网下载)。“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准确,字数应在25字以内。“年级专业”须写全称。

摘要

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的章节编排格式: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 ……;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

一级标题 第1章

二级标题 1.1

三级标题 1.1.1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

4.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内容在5000至8000字为宜,一般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① 前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等;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果。

② 论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论文主体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求准确。如因保密做过技术处理的数据需做说明。

③ 图:论文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图号按章编排,如“图2-4”表示第2章第4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

④ 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用五号宋体,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格应逐章编序,如“表2-2”表示第2章的第2张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⑤ 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参考文献不宜过多,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中外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书写规则”,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① 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

②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①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②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③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的珍贵资料或需要特别保密的技术细节和详细方案(这种情况可单列成册)。

④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⑤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文件等。

二、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采用计算机排版,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为上、下各为2.5 cm,左右各为2.5 cm,页眉、页脚各为1.5 cm。论文主体部分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2.论文封面中,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填写,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教学站(点)等用三号黑体字填写。

3. “摘要”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并在其下插入一空行;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关键词”字样用小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码从论文主体部分第1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

5.论文主体部分中一级标题居中书写,其它标题靠正文左边书写。

6.论文主体部分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论文主体部分一级标题选用三号宋体(加粗),二级、三级标题选用四号宋体(加粗)。

7.“参考文献”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

8.论文采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摘要(单独占页)→目录(单独占页)→主体部分(每章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单独占页)→致谢(单独占页)→指导教师评语(由指导教师填写)→附录。

9.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见课程“毕业设计”的“资源下载”栏目。

10.目录样表如下:

目录编排格式样本 (非英语专业)

目 录 粗黑体小三

小四 宋体 小四 times new roman

第1章 前言 …………………………………………………………………… 1

第5章 piv测量的理论基础 ………………………………………………… 20

5.1 撒播粒子随流体运动的影响要素 ……………………………………… 21

5.2 piv图像分析 …………………………………………………………… 22

5.2.1 粒子图像分割 ……………………………………………………… 24

第x章 结论 ……………………………………………………………………… 39

作业设计论文例9

使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可以上网下载)。“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准确,字数应在25字以内。“年级专业”须写全称。

摘要

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的章节编排格式: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 ……;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例如:

一级标题 第1章

二级标题 1.1

三级标题 1.1.1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

4.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内容在5000至8000字为宜,一般应包括: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① 前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等;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果。

② 论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论文主体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求准确。如因保密做过技术处理的数据需做说明。

③ 图:论文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图号按章编排,如“图2-4”表示第2章第4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

④ 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用五号宋体,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格应逐章编序,如“表2-2”表示第2章的第2张表。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⑤ 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参考文献不宜过多,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中外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书写规则”,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① 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

②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① 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②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③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的珍贵资料或需要特别保密的技术细节和详细方案(这种情况可单列成册)。

④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⑤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文件等。

二、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采用计算机排版,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为上、下各为2.5 cm,左右各为2.5 cm,页眉、页脚各为1.5 cm。论文主体部分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2.论文封面中,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填写,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教学站(点)等用三号黑体字填写。

3. “摘要”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并在其下插入一空行;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关键词”字样用小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码从论文主体部分第1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

5.论文主体部分中一级标题居中书写,其它标题靠正文左边书写。

6.论文主体部分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论文主体部分一级标题选用三号宋体(加粗),二级、三级标题选用四号宋体(加粗)。

7.“参考文献”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

8.论文采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摘要(单独占页)→目录(单独占页)→主体部分(每章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单独占页)→致谢(单独占页)→指导教师评语(由指导教师填写)→附录。

9.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见课程“毕业设计”的“资源下载”栏目。

10.目录样表如下:

目录编排格式样本 (非英语专业)

目 录 粗黑体小三

小四 宋体 小四 times new roman

第1章 前言 …………………………………………………………………… 1

第5章 piv测量的理论基础 ………………………………………………… 20

5.1 撒播粒子随流体运动的影响要素 ……………………………………… 21

5.2 piv图像分析 …………………………………………………………… 22

5.2.1 粒子图像分割 ……………………………………………………… 24

第x章 结论 ……………………………………………………………………… 39

作业设计论文例10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作业分层设计就是以这些理论作指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运用恰当的练习策略,进行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国内特级教师顾淑平在《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实验研究报告》中指出,实验前,其原有的学生基础与对比班无明显差异,三年后的测试数据则说明了实验的绩效是明显的。实验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均超过了对比班,实验班的优分率远远高于对比班,而低分率却远远低于对比班,体现了“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实验在“培优”和“辅差”方面的优越性。实验班学生学习主动,作业态度、习惯均优于对比班,说明“分层作业”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特级教师柏跃富在《作业的分层布置在教学中的实践》中指出:分层布置作业符合学生的能力差异,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

刘景蕉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几种简便的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如修改数量呈现分层、隐去数字呈现分层巧变图形呈现分层、增加条件呈现分层、减少条件呈现分层等,这些作业分层设计技巧为相关研究提出很好的启发。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被试为两班程度相同的学生,实验班按照个性,因材施教,对照班采取共同目标,学。在实验班,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在对照班,教师则对全班学生共同要求,而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则不给予特殊处理。一学期后,两班接受同样的测验,其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远优于对照班。

《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像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这一过程才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和可取之处都要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而表现出来的幼稚、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都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现象,教师不能对此进行任何的讽刺、批评以及斥责,而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力求学生自己形成纠正自己看法的愿望和能力,而这个变化过程比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更具有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目前中学学生的课内作业存在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教师一直把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于是布置课内作业时也是本着教师的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及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的需要。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全班所有学生做的是同样的课内作业。其结果是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长期的这种作业方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的做、到校抄同学的答案、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等。而且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占去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化发展,优等生成为机械学习的呆子,后进生则全无学习兴趣,某些人甚至于因害怕作业而形成对学习的恐惧。

我们广纳中学政史组的教师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作业存在着一种敷衍了事,对传统作业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1)作业形式单调、陈旧,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的作业时,往往要求学生(优等生和学困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3)在中学阶段,当前我国中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的情况,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绝非不要作业,只不过是要布置更回适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合理性的作业。

那么怎样使得学生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课内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实行课内作业分层设计模式。

为此,我们提出了进行《初中课内作业分层设计实践研究》的课题。课内作业分层设计,即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它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依据学生的需要安排适合他们的不同层次的作业。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合理把作业进行分层,怎样实行动态化分层。根据学生平时做作业完成情况、质量情况;测试的卷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因素等情况进行分层。

2、课内作业分层设计的操作模式的研究,如何在教师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班级学生多的情况下有效的实施好课内作业分层设计,让作业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3、课内作业分层设计的内容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分层作业内容,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提高基本技能,指导生活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针对分层作业如何做到分层批阅,分层评价。

三、研究的方法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对课内作业分层设计层次

A层作业:在设计时,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拉着走、推着走为主动走。降低作业难度,减小作业量,课内作业分层设计能大大提高A层学生对做分层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

B层作业:既要求有一定的基础训练,也要提供提高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步。在作业设计中,先让学生分析简单的政史材料题,最后让他们做一些小练习,课内作业B层设计激发学生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能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作业的扩展内容向生活加以延伸、丰富,由一个点出现满天星。这样的作业设计主要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提高题。

C层作业:是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展,以研究性作业为主。作业设计不仅掌握知识点,还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横向联系。适量布置提高性作业,让学生挑战自我,得到成功的满足感。在布置C层学生的作业时,以政史事例分析理解为主,一般都是两篇材料。做完后,马上请学生来讲解,锻炼学生的解释能力,要让他说得其他同学能理解,总的来,就是要让课本上的理论用来指导生活实践,对于学生的创新回答要适当给予鼓励。

(二)研究的措施:

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我校申报的县级课题《初中政史课内作业分层设计实践研究》自开题以来,学校抽调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实践研究的理论水平;立足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保证教学面向全体;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补充课外资源,有效设计分层作业;在实际操作中寻求一套有效的实施模式。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研究、制定出了严谨的课题研究的整体方略。

1、学习准备阶段

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初中在面对课内作业时的现状:统一的课内作业不是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就是让学困生答不起,这也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对作业没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成了本课题研究急需开展的重要原因,在弄清学生课内作业的现状后,参研教师要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当今国内外课内分层作业的最新理论,通过吸收、消化、反思、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内作业新模式,进行作业的优化设计。

2、推行课程的实践

在七年级设定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的基本情况要相接近。实验班推行分层作业,对比班依照常规教学模式,参研人员要进行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进行交流,进行情报的共享和交换。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形成文字,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要共同讨论,群策群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以后的工作方式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方法,进一步学习新的分层作业的设计理念并用于以后指导实验工作的进行,开发出一套指导实验工作的校本教材。

3、论文的撰写和成果的汇总

参研教师应将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及其方法等形成文字材料,采用公开发表省、市、县内的交流等方式将自己的成果进行推广。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等的方式总结出分层作业的优势所在,然后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作为本校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行的理论指导。

四、研究的目标

1、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及有差异的检测评价标准,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课内作业分层设计的模式。

3、通过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4、通过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的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要求。

5、通过课内作业分层设计的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驾驭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中应遵循的理论原则

(1)分层作业的理论之一是因材施教原则。《论语》曾记载过孔子因材施教的大量生动个案。墨翟教育学生就注意“子深其深,浅其浅,尊其尊”。宋代教育家更明确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学习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琼斯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被试者为两个程度相同的班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实验班按照个性,因材施教,对照班采取共同目标,学。在实验班,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在对照班,教师则对全班学生共同要求,而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给予特殊处理。一学期后,两班接受同样的测验,其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远优于对照班。因此实施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实施课内作业分层设计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