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5:11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1

方法:①风险管理培训: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参与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措施、职业教育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其服务意识,树立起“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分层次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并增强其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将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日常护理项目。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临床资料、不定期开展临床检查以及护理查房,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训,准确识别、评价并处理风险问题,如输错血、用错药、患者摔伤、褥疮以及导管脱落等。加强对护理薄弱不安全因素的筛查及评估,寻找避免或者控制风险发生的方法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③风险管理的实施:a.组建风险监控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成风险监控小组,主要职责为分析、评估并预测潜在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b.侧重风险点管理:针对急诊室、手术室等医院主要风险点,一旦发现风险应迅速处理。c.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d.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并建立标准化风险防范和抢救措施。e.纠纷处理: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理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类疑问,对于其不满以及投诉需迅速做出回应以及协调处理。

评价标准:①护理综合质量:定期对各科室开展护理综合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急救药品及器械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护理“三基”理论以及技术操作考核等,总分100分。②护理投诉事件:统计任何原因所致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并投诉至科室负责人处、护理部或者医院等事件。③风险事件:统计在开展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输错血、用错药、患者摔伤、坠床、褥疮以及导管脱落等。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开展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风险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风险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风险管理前,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1.09±3.15)分,开展风险管理后,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7.16±2.62)分,风险管理后较风险管理前显著提高(t=44.445,P<0.05)。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2

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主要包括四个级别: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84%,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3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3

1.1.1风险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护士对风险因素认识不够,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记录重视不够,陈述不准确,不客观,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不及时,与医生的记录不一致,或有涂改,一旦发生纠纷,无法说明护理行为是否存在过失。任何护理操作前未能详尽告知注意事项及做好有效沟通,例如,输注硫酸镁前未做到详细告知义务,使不知情的患者随意调节滴速,造成硫酸镁中毒,引起护理纠纷。

1.1.2服务态度因素

由于妇产科病人周转快,护理工作比较繁琐,护士在繁忙工作的重压下,加上年轻护士年轻气盛,回答问题生硬简单,对产妇的痛苦及家属的反复询问表现得不耐心,造成护患冲突,引起纠纷。

1.1.3护理业务知识及技术水平因素

由于我国护士学历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现在多是90后护士,学习能力、自觉能力较差,使医院医院低年资护士较多,造成护理人员队伍素质差异较大,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隐患较多。年轻护士专业知识不全面,应变能力差,对新生儿观察不到位,对产程观察缺乏预见性,技术水平差造成反复穿刺引起患者不满,这些都是护理风险隐患。

1.2护理管理者因素

护理管理者自身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缺乏,平时不重视组织科室学习。工作安排与工作程序设置不合理:不重视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甚至工作局面混乱;排班不合理,护士处于疲劳状态,导致在工作中注意力松散出现护理缺陷甚至发生护理事故。

1.3医院其他因素:

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及产房,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监测问题.医院对病房环境合理建设及各种警示牌的合理设置问题,后勤保障部门对临床科室的支持等

1.4孕产妇及其家属因素:

在医患矛盾处于空前紧张的今天,社会舆论造成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上孕产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可能造成孕产妇心理障碍包括多疑,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分娩及育婴相关知识缺乏或了解不全,长辈的旧观念和科学的分娩护理知识背道而驰等诸多因素;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告知的注意事项不重视,不合作造成护理纠纷。经济状况较差不按时产前检查,对妊娠合并症症不重视都可引发母婴不安全因素。

2妇产科护理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2.1学法懂法,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认识

护士长首先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科室护士知法懂法,依法执业,并逐步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其次组织科室定时开展护理风险讨论会,年资较高的护士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和处理方法及时反馈给年轻护士,使年轻护士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增强责任心及信任度,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2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循.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护士长通过床头交接班,查对医嘱等形式检查护士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有责改之,无则加勉,使每位护士执行各种制度成为习惯,保证护理安全。

2.3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告知风险的义务,针对科室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制度,如擅自外出、胎盘处理、预防接种等签字制度。积极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向患者详细讲解入院告知书内容并签字。提供针对病人的标识如防滑防跌倒标识、区域标识等,并及时告知病人要注意的问题。提供针对护理人员的标识,如:新生儿沐浴水温调节警示卡,三查七对标识等,针对护患双方的标识,如:24小时出入量记录提示卡,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提示卡,随时提醒护患双方,完善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避免贻误病情.

2.4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加强重点工作落实

按照我院护理部精神建立科室的品管圈(QCC),又称质量管理小组,选派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对科室的护理文书的书写、消毒隔离及重点人员(低年资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新上岗护士),重点病人(危重病人,手术后病人,情绪激动病人)重点时段(交接班时段,节假日时段)等工作质量的持续控制,并对科室存在的护理隐患及质量问题进行公示,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不定时的到病房巡检护士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抽查护理文件的书写等,掌握各种信息,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

2.5规范护理物品药品管理

设专人负责科室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每天检查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应急情况,在每天日间工作结束前,每周五日间工作结束前,将科室所用物品及物品储备齐全,为夜班及周末上班人员提供全面准备.制定专科仪器的使用流程并挂于仪器旁,时刻处在良好备用状态,以免贻误抢救,造成护理纠纷。

2.6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沟通

加强对年轻护士的职业道德培训,规范护士言语,护理行为等.完善责任制护理,明确责任护士职责,使责任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认真地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地解释每一个提问,真正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丰富床头交接班内容,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任何操作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风险因素,取得信任与配合,同时也满足了孕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的需要。

2.7对于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等因素

除了护理部常规的强化培训外,科室也应根据护士的个人综合水平提出合理的培训计划,例如:通过晨间交班提问,组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进行二次培训,护士长在排班上应根据每个护士的工作资历及经验水平的高低进行一对一的互补性排班.保证每个班的技术水平互补,保证护理安全。

2.8加强科室与后勤保障部门的沟通、协调。

妇产科大多数是孕妇,行动不便,应急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并监督后勤部门定期检查病区照明设施的工作正常,在危险地段如:台阶、湿滑地面设立温馨警示标志.以免孕产妇跌倒,造成不安全因素,妇产科病人周转较快,加强护理人员与消毒供应中心沟通,及时提供无菌包及清洁被服,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9开展母婴培训班,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分娩的正确认识.

提前做好沟通,促进信任.在医院的支持下,选派高年资护士或助产士对即将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使孕妇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使家属摒弃旧观念,旧思想,理解,信任医务人员,在以后住院期间主动配合医务人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4

护理风险指的是在对临床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的总和,护理风险具有很大的难预测性与突发性,会使临床患者的治疗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还会威胁到临床患者的生命安全[1]。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更要采取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让患者的治疗质量与生命安全得到稳定的保障[2]。我院现对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的效果十分良好,现整理如下,以期能够为今后相关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将其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9-81岁,平均年龄为(58.9±11.7)岁。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这8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测,对患者的用药、饮食、心理、并发症等予以细致的护理[3]。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之上再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均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临床护理人员,在经过充分的培训后上岗;②对患者的家族史、病史、治疗史、临床症状以及本次治疗的目的等基本资料进行详细地询问,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来判断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通过各种渠道的资料查阅来制定一份具有针对性的详细护理风险管理方案:③为压疮高危患者提供透明敷贴、气垫床等物品进行局部保护,定期为患者翻身,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合适的按摩;④在患者床边设立护栏,在病房走廊旁设立扶手,保持患者所在区域地面的干净清洁,保证地面上没有油渍、水渍等容易引起滑倒的异物,降低患者发生跌倒问题的几率;⑤在患者下床进行活动的时候要有专人的看护,并在一旁对患者的活动予以协助;⑥对各类管路进行有效固定,对管路的移位情况、畅通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一旦患者出现了意识障碍的问题要对其运动加以适当地限制,防止患者发生管路脱落、跑针、管路受压等情况;⑦由专人对风险管理小组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对奖惩机制加以完善,增强小组长成员工作的责任感与积极性[4]。最后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观察与统计,不良事件主要有管路受压、跌倒、压疮、管路脱落、针头脱出、液体外渗、护患纠纷、坠床等。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本次研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41例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发生坠床、针头脱出、压疮、管路脱落等不良事件,参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24.39%;研究组41例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管路受压、针头脱出、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9.76%,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要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切会危害到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这类不安全事件会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预后甚至是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5]。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一些患者因为年龄、身体机能与疾病等的影响使得其自身表达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意识不断下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护理,降低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时候所面临的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以及身心健康,这同时对于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6.7]。在日常生活中,指引产妇适当运动,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上也有着显著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宣传教育,通过影音资料、宣传手册、温馨提示小标语等,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妊高症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使母婴的生存质量达到最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庄晓婷 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5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儿科住院的患儿8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0例,女360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5.6岁。同时收集我院2012年3-12月住院患儿79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0例,女340例,年龄2~14岁,平均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记录、护理文书的书写,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内容:把全科护理人员均作为风险管理对象,并对风险事件进行界定,将管路脱落、压疮、护理意外、护理给药错误等均视为风险事件,对发生风险事件的人员立即进行通报批评,并与绩效挂钩,定时召开护理会议,针对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防范类似事件发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组织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和护理业务查房。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工作中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树立工作责任心,完善工作流程。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36%,其中给药错误1例,管路脱落1例,意外伤害1例,患者满意771例,满意度94.0%;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27%,其中给药错误3例,管路脱落2例,压疮2例,意外伤害3例,患者满意677例,满意度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6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302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3~84岁,平均年龄(54.3±3.6)岁,每天行手术平均(0.8±0.3)次;抽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53例头颈肿瘤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6.2±3.8)岁,每天行手术平均(0.7±0.4)次,全科护士的文化水平在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风险管理

1.2.1护理风险识别

首先对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比如评估护理风险的主要来源,如:患者对于病情的认识不足;病情危重,变化比较快;患者病情复杂;护士的日常护理比较容易出现纰漏;资历尚浅的护士对于病情的把握和问题的处理能力不足等。

1.2.2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定期进行培训,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等全面分析研究,最好应急备案,提高护士的风险识别能力,将护理任务责任制,树立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1.2.3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实行责任制护理模式,做到每一个病床均有专门的管床护士负责,全面实施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严格遵守交接班的规则,优化各班次的护理资源,尽量在每一班安排资深的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中的风险进行预判和防范,对于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避免。

1.2.4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个人职责

可以由护士长带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监督小组,做好护理巡视工作,同时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寻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针对性防范措施,落实岗位职责。

1.2.5拟定科室突发事件等护理风险的预案

主要的预案措施包括患者出现窒息、手术大出血、活动跌倒等问题的应激处理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的医疗器械、药物的管理工作。

1.2.6加强护士专科业务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头颈肿瘤外科患者的病症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所以院方定期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发病、常见病的护理、危重病症的监护和急救技术等,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2.7加强护理风险监控

不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护理管理监督小组应该频繁的对病房进行巡视,监督并检查护理的落实情况。

1.3评价方法

①制定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于护理服务进行评价,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90~100分表示满意,80~90分比较满意;80分以下不满意。②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如压疮、跌倒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99.3%,医护人员公开表扬次数为56次,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8.1%,医护人员被公开表扬次数为12次,护理风险的发生次数为7次,护理被投诉次数为2次,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改变了以往的护理状况,能够把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防,通过树立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然后尽早的进行处理[2]。护理风险管理加强了护士和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有效沟通,了解基本情况,因此很好的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护理资源的优化,合理的分配护理资源,保证了每个护理环节都由专人进行负责[3]。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7

1.1.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管护师和学历较高的医护人员组成。要求是风险管理小组的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记录并落实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制定好关于护理记录和交接班的检查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

1.1.2对急诊科的医疗设备和药物进行完善由于急诊科往往收治的均为病情较急、严重的患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紧急并正确的处理,缓解病情的发展。为了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医护人员要对急诊科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达到掌握并熟练的程度,对于一些长期不用的医疗器械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完善,以免在需要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急救的效果。

1.1.3对于急救的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和加强急诊科收治患者均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所有的环节,确定不发生任何失误和错误,以便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若有重大意外事故发生,首先确定好患者数量,决定是否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安慰患者家属,减轻其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免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急救效率。

1.1.4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主要是专业技术素质和沟通能力。

1.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对急诊护理科中的患者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在开展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缺陷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的通过风险管理前后的满意度评价中,经过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也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较为的明显(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8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期间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精神疾病患者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6岁。所患疾病包括抑郁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强迫症等。

1.2方法:通过对76例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得出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问题及其分布情况。1.3统计学处理:将统计所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中建立数据库,并对护理安全事故分布进行数理统计。

2结果

将所选的76例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分布进行统计:冲动伤人21例,毁坏物品17例,自杀自伤14例,意外受伤(如跌倒等)12例,出走外逃7例,其他行为5例。精神科护理中患者发生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冲动伤人、毁坏物品、自杀自伤、意外受伤以及出走外逃等。

3讨论

根据对精神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切实降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9

2调研方法

2011年8—10月对2家医院做了设备仪器数量和使用情况及护士、设备技术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统计,2011年11—12月制作鱼骨分析图,寻找问题环节,制定对策;2012年1—12月应用PDCA思维模式不断改进,包括多形式培训、使用维修三联单等;2013年1月—2014年8月每季度进行总结,找出具体操作中反复的问题,持续改进。

3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者普遍重视人员的管理,轻视对物的管理,医疗器械安全性和应用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忽视,更导致防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如未认真履行设备相关的计量检定及年检检定按期确认,可能存在设备未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或超年限使用。而现在患者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对一些设备上的计量合格证、检定合格年限等标记相当重视,从而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3.2医务人员设备风险意识薄弱

护士长在平时的护理质量考核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及操作技术抽查多,而对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抽查少,导致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缺乏和意识淡薄。如大多数护理人员对设备保养和维护意识淡薄。保养和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性能退化、故障或损坏,设备带病工作是风险的又一大来源,既伤害了患者,也影响了医院的效益和形象。更有一些医生对于设备风险缺乏整体意识,认为仪器使用管理是护士的责任,于己无关,对仪器性能不学习了解。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还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指令。

3.3设备科被动工作

护理单元有故障报告才予以维修,定期检查流于形式,软件资料不完整,一旦发生投诉纠纷,无据可依。

4设备风险管理的对策

4.1健全规章制度

4.1.1建立人员培训、考核和认证制度和采购制度,建立岗前培训和操作上岗制度,推行器械使用前检查制度。这种院内的“用前检查”和使用培训及操作上岗制度的逐步实行和推广,有助于器械应用质量的提高,降低风险。

4.1.2对设备使用质量控制所涉及的人员、使用规范,设备科和护理单元共同制作操作规程、使用指南及手册。严格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和预防性维护。及时张贴鉴定合格标记,对破损的标记及时补贴,对检定即将到期的设备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重新检定,合格者换贴新标记,确保医疗设备的完好可靠性。

4.2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4.2.1加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护理部每年不定期组织护士长风险管理学习,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长。要求护士长具有分析设备临床使用的风险认知能力,并对护士进行培训。护理单元将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纳入科室的业务培训计划中,对科室一些高新技术的设备,指定专人进行重点培训,让其在临床上发挥骨干和业务指导作用;对科室现有的设备及急救设备进行全员培训,达到人人过关,要求熟练操作,能正确维护和使用,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抽查和考核,以了解护理人员的掌握程度。

4.2.2对护理单元的所有设备仪器进行分类,编号,在应用前进行全面的风险因素评估,查找可能发问题的环节,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4.2.3一些设备仪器为英文界面或者英文说明,因多数医务人员英语能力薄弱,所以这一类设备要确定能否调试成中文界面,不能调试的使用前制作中文说明,悬挂于设备旁以作提示。简单的英文提示要强化记忆。

4.2.4对科室重要设备(如呼吸机)、新进的设备,在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要求本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参加厂家的培训,待其熟练操作,掌握全部功能后才能验收。

4.2.5将设备仪器使用故障纳入护理意外事件,由当事人填写报告表,非护理设备同时报医院不良事件,科室每月进行分析改进,护理部每季度分析整改。

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例10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23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115例,实验组进行险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其中男161例,女69例,年龄20~87岁,平均为5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1.2.1风险因素分析

①骨科护理知识的缺乏:骨科患者护理需要有专业的护理技术,初级的护士可能对于骨科复杂、多变的病情很难判断,容易疏忽一些隐蔽部位的伤势,这样就存在一定的风险。②规章制度认识不深刻或者执行不严格:护士要做好“三查七对”,发现风险,立即上报,不得隐瞒。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的患者,如果护士交接班时没有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极易造成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及其他本可以避免的一些病情出现,从而造成危险。③缺乏与患者沟通技巧:由于骨科患者比较多,并且病情都较严重,他们又不懂的一些诊疗程序,所以患者一般都具有消极的态度、焦躁的情绪。如果护理人员不耐心解释或者态度恶劣,很容易造成医患纠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医疗设备材料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可能一些价格相对较高材料、仪器还未列入医保范围,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不能及时沟通,常常会造成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④环境管理不善及设施不合理:一般的骨伤患者都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如说稍微能够行动的患者上厕所或者走动时,如果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

1.2.2风险护理对策

①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医院最好能做到定期组织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处理风险的应变能力。②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护士要以患者为中心,仔细倾听患者的心声,护理过程中每一项操作轻柔、规范。学会换位思考,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态度要温和,才能有效的避免护患矛盾。③重视医院的环境管理。潮湿、有水的地方要设置防滑标志,像病房、走廊、开水房、卫生间等。④对护理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护士长要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对护士的操作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较高质量的护理。对于高危患者、手术患者、意外事故患者进行严格把关和重点看护。⑤交接班要严格按标准执行,进行交接班的护士要主动的去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输液患者各种管道是否畅通、皮肤检查及病情等项目,还要查阅患者的病例。⑥护理记录书写要规范,护理记录是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医疗文件,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是日后发生护理纠纷时的证据,同时也真实的记录患者病情的。因此,必须客观、准确、认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投诉率,意外伤的发生及患者满意并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的反应满意度用医院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来获得。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者有投诉的2例(1.74%),发生意外伤的为2例(1.74%),该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中的患者投诉为11例(9.57%),发生意外伤的为6例(5.22%),此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82.15%)。由此可见实验组中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