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8:06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1

二、任课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阅读,积累语文知识,扩大阅读量

从语文自身的属性上来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其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二者集于一体。语文的教学主旨、课本内容的时代背景、课本的结构、教学选材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等,这些都证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想写好作文,首先是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因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阅读也是进行作文写作的基础,写作又是阅读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充分体现了阅读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阅读,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意识和阅读习惯,逐渐地积累作文的知识素材。语文教师在鼓励学生多阅读时,必须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因为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是阅读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要考察其内容是否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是不是超出学生接受力,否则的话阅读、写作效果大大减弱。在这里,我们可以建议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古诗词和故事书来供学生阅读,比如《安徒生童话》。而《水浒传》虽然为文学经典,但是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并不适合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推荐书时一定要谨慎。

三、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其生活经历和经验比较少,对于情感的表达,很难熟练运用文字和组织语言,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写不好作文,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学习什么课程,兴趣是最的老师,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只要有兴趣,就不怕做不成任何事情。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克服写作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对写作文由“厌烦”转为“喜欢”,并且变得希望用文字表达情感。在教学中,有很多能够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某一课程最好的老师的例子。一旦学生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那他自身的学习内在动力大大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有很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改变就是思维的活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禁止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来影响学生的思考。教师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作文学习,来找到师生的思想共鸣。通过这些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作文欲望和动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2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武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语文专业知识扎实,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为学生所认同,原因之一就是老师的教学语言缺乏“引导”性。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其课堂教学语言自然应该以“引导”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重在学法指导。本文着重就小学语文老师语言的“引导”性进行阐述。

一、开课导入语言,简练生动新颖

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好的开题。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形式新颖的开题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语言,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导入语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一堂课他们将不会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

教师在课题的引入时,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个谜语,一首儿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可以是悬念,是思考,是猜想,可以是……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叫同学们计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从而导入课题;有的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形式来引入,如《七颗钻石》一课的导入新课,可以讲故事设计开题。这样,不同教材就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学生由不愿学到自愿学,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解惑释疑语言,启发诱导明了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不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困难,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即可抓住时机,运用教学语言巧妙地点拨学生,教给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语言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主要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语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学语言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处理争论问题时,语言要画龙点睛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由于思考问题方式、阅历的不同,彼此的见解自然会不一样,与教材知识发生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并由此而产生争论,这是好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说法错。要用画龙点睛的语言,让双方争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共振点,让学生豁然开朗,如梦方醒。

如在《路旁的橡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为了到底该不该留橡树而发生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橡树挡住公路的修建,该砍;有的学生则认为橡树长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该保护。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可开交。这时,老师便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学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了,自己寻找答案。

四、处理价值取向偏离时,语言干错果断、旗帜鲜明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学生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矫正”作用,这时候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干脆果断,旗帜鲜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不含糊,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否则,会误导学生一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3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口头语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内容的时候,这时候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须悉心琢磨自己的语言,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下面我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要规范

教师为人师表,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仿的。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

(一)教师的语音要规范

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普通话必须成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用方言土语教学,那么即使他妙语连珠,也算不规范化语言。用方言讲话不规范,用普通话语言讲话,语汇、语法方面出了问题也是不规范的。例如,一位教师指着黑板的某一地方说:“同学们,请看这个地掌儿(地方),要看清亮(清楚),不能囫囵马约(马马虎虎)。”他的读音合乎普通话语音要求,但使用了普通话里没有的语汇,因而就不是规范的教学语言。

(二)教师的语法要规范

只有规范的语言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讲得清楚、明白,只有规范语言才能谈到语言美,才有可能使语言的魅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系统。教师只有准确使用科学的专业术语,才能使学生学到应有的科学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教师语言应当有针对性

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语言,这便是常说的“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师的语言有的放矢,取得实效。一次,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可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有千差万别,人们不是说,天底下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吗?可这次我们班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同学的作业长得一模一样,比如:这个缺手,那个也缺手。孪生姐妹也没有像到这个程度的啊。请你们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难题。”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只要顺势而下,指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这样那样的差错,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时此刻,指责、批评定然把事情搞砸,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一两句风趣、富有幽默的话,是安慰剂,定心丸,能消除学生的窘态,帮助他们跳出困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如自尊心强的和自尊心差的,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骄傲的和谦虚的,等等,都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以求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师语言应当有鼓励性

教师语言的主导对象是学生。学生处于成长时期,由于未成年,更盼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一般说来,他们自尊心很强,也特别敏感。面对这样的谈话对象,教师必须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时下流行这么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课堂里要对学生适时多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口头鼓励了。

教师对学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最忌讳“冷”“硬”“辣”――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热讽;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案总是不准确,教师听完回答后如果能说:“你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但有其他更好的想法吗?”“你基本上说对了,但能说得准确些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回答错了。”“你回答得不准确。”那么富有激励的话,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学生会变得乐于与人交流,这不仅能让课堂活跃,还能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教育性

教师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借以完成现实职责的主要手段的教师语言,当然也始终贯穿着教育性。教师在开口与学生讲话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重任,要时时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特征首先要求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禁绝粗俗、低级、反动。有些教师为了逗乐,爱用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话俚语,或讲些庸俗的笑料,带些粗鄙的口头禅,这是应当反对的。有些教师爱在学生面前大发牢骚,如一位教师公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考试作弊,还说这是社会风气逼我们这样做的,谁老实谁吃亏。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违背了教育性原则。教师语言的教育性特征还要求教师无论在教育语言、教学语言,还是在交际语言中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把“德育”渗透在全部语言实践当中去。有位教师被聘请到少年劳教所讲课,不料刚一进门就跌了一跤,少年犯们立即大笑,起哄。这位教师不慌不忙登上讲台说:人生谁能不跌跤,跌跤不要紧,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今天我就来讲一讲“人生与社会”这一问题。这位教师把一个突发事件顺手拈入教育过程中,迅速组织了精彩的教师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口头语言的作用十分显著,它关系到每一节课的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众多主观能动的学生,不是简单的个体,所以有许多情境、问题无法预料。这要求教师在课堂里语言表达上能灵活应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在语文课堂里,教师语言亲切,说话内容浅显易懂,娓娓动听,学生听了宛如春风拂面,这样肯定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充分应用口语表达的魅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4

2悬念过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悬念过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有着自我探索的潜意识,借助悬念过渡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从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悬念的指引下,教师就会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环节,同时学生也会自我探究悬念,进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自然过渡

自然过渡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的过渡方式,只要是将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而然的过渡,保证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知识的挖掘,发现内在的联系,进而把英语课堂中的let’slearn、let’stalk、let’sread、let’schant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过渡,使之浑然一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完相应的单词以后,教师可以借助儿歌的形式将所学单词进行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对知识的应用。

4问题过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由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过渡,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应用方便,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Whatdoyoudoonweekend?时,可以通过谈论学生的周末计划引入教学,然后借助“whataboutDaMing?”这一问题引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找出大明的暑假计划。这样两个环节之间的顺承就自然贴切,对发展学生的连续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应景过渡

应景过渡就是巧妙利用课堂中的即时资源,无论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时间因素还是空间因素,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都可以用来作为教学过渡的资源,机智巧妙地引领课堂活动走向下一个环节。这类过渡浯常运用于所要讲授的课文与身边的事有所关联时,用语要简单明了、内容鲜明真实,给学生以清晰的提示。此外,为了提高教学环节过渡的效果,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素养,善于观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自然,并且要正确运用恰当的语言,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过渡。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5

同样也是学生群体的内在诉求。首先,小学生虽然无法完整地表达自身的全部需求,但是,在希望学习成绩良好的同时降低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性方面有着一致性的清晰表达;其次,通过观察,小学生群体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度不容易保持,很多原因是因为师生交流不充分诱发,一个能深入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英语教师在任何学校中都是学生崇拜喜爱的对象;再次,“00后”的小学生群体更有想法,很多双语幼儿园上来的孩子对课堂师生互动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2.教师群体的必然追求

在语言教学课程中,由于英语不属于母语,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家长关注的热点科目,加上学生家长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对英语教学的质量也有更高的标准,因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是教师群体的必然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教学任务又好又快地完成。

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利用各类先进的教学工具,营造情景教学的良好氛围

第一,充分发挥肢体示范、场景设置的功效,“单刀直入”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不仅从词汇或课文的本身入手,还可以营造相关的场景,例如教授kitchen这个单词时,就做炒菜的姿势等;第二,通过不断改变或调整教学环境,在真实的外部环境中体会真实的情境,学习知识的同时锤炼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应根据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类情景,如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教学知识点融入故事环节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穿插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固有的知识点编排自创的故事,增进互动教学;第四,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诸如投影仪、录音设施等,让学生的身心都融入教学过程。

2.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高效运用,能够使传统课堂教学氛围得到质的提升,也可以彻底改变师生互动环节的无效或负效现象,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举例来说:第一,以游戏主题为载体,融入章节教学单元中。教师在“trickortreat”单元教学中,提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准备各类游戏道具,课堂上现场演练,将知识点通过游戏过程传导给学生,使得师生之间真正寓教于乐。第二,采用实物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在特定教学单元中引入实物、教学卡片等,让学生一一轮流提问,通过实物学词汇,通过动作猜卡片,在时态教学、固定搭配教学等方面效果很突出。第三,在课堂上通过分组对练的形式,可以最大化发挥小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情况,分为4到6个组,鼓励学生在组内主动发言,自行归纳讨论结果。实践证明,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适当引入这类教学方式效果很好。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93-01

一、师生互动的意义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语文教师总是喜欢将所有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们也习惯了经常处于这么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但是,如今不仅我们的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也在逐步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如今的学生对学习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对语文教材进行一个二次创造。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十分渴望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体现自我价值。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具体方法

1、角色互动法。对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编排出相应的课本剧.让不同学生饰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教材人物的不同个性与品质。而且教师自己要有热情,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感情去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只有通过知识和情感的紧密结合,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神韵。在教学游记类写景课文时,“导游”这一角色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例如,在教授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再次阅读课文.随后扮演导游,向全体同学介绍小兴安岭中自己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仅将课文的优美描写展示给大家。还详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甚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将朗读、复述、背诵等教学要求全面融入到了学生扮演的角色中去,使整节课更加情趣盎然。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临时充当“老师”,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己去找识字的方法,再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从音、形、意上去认字的。教师则要发挥总结的作用,在学生讲解之后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点评.并向学生介绍学生各类识记方法,帮助学生们用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识记。因此,角色互动法能调动起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情境,以取得学习成效。

2、合作互动法。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创设的互动式合作学习,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从而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主见的机会,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合作互动学习的具体形式有两种:一是同桌合作,适用于解决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这种办法占用时问较短.比较容易操作,因此十分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二是小组合作,一般是将邻座的4至8名学生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比较适用于中高年级。当然,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使课堂指导能够与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步进行。

3、竞争互动法。专家研究证实,人脑一旦处于竞争状态,其学习效果要比其他状况下好得多。即使是对原本毫无兴趣的一些竞赛活动,由于渴望在竞争中取胜.学生就会产生出间接兴趣,甚至会活动本身的乏味,而兴冲冲地投入到竞争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将课堂变为智力竞技现场,创设出积极竞争的氛围,在课堂上多开展比赛活动。

一是进行比赛竞争,一般是以小组间开展的集体比赛为主.这样就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竞争的价值所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竞争观,培养出良好的竞争意识,塑造出热爱集体的竞争性格。比如,在学习《群鸟学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读,从而体会每一种鸟学习搭窝的特点,并各用一个词进行形容,随后再让学生发言,将鸟搭窝时的表现大声地读出来。此时,是开展互动的好时机,在其他学生认真听的同时,教师要适时提问:“他读得好不好?”并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一种自己喜欢的鸟,并读出其学习搭窝的特点,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读得最好。这样,通过从个别到全班同学的全方位朗读,就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学习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7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在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分离的状况,这种分离的严重后果影响至今。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影响更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不知儿童文学为何物,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没有儿童文学的构成,不知道哪些作家的作品是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更不知道如何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作品。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流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回归的热切期盼,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进而重新被语文教育界所“发现”和“接受”。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革新的重要的举措就是使儿童文学重新走进语文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将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基于这一认识,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大量进入小学语文课本。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版的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套小学实验教科书和配套的阅读教材,都编选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基础文本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实验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相当可观。随着儿童地位的提升,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儿童自身的需要,体现在教材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大幅度提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儿童文学作品已占总篇目的80%以上。其中儿童诗歌(含儿童古诗)68篇,童话寓言66篇,儿童散文有88篇,儿童故事(含神话、传说)92篇,儿童科普文艺19篇。可见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儿童文学逐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意义

面对新的语文教材,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感到语文课难教了,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方法,几乎行不通了。对于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处理,更不应该只停留在字、词、句、意的理解上,也不应该满足于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新编语文教材中这些经过专家从多年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放到教师面前却是一脸的陌生。许多教师不知该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究其原因,是小学语文老师普遍缺失儿童文学素养。通过笔者对四川部分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老师的调查发现,毕业于中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校期间,共学过两个单元的儿童文学作品;少数毕业于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校期间,学习过一学期的儿童文学;毕业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师可能在上学期间选修过儿童文学。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更是语文学科的要求。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其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人”,如何发掘人的潜力。在教学中要发掘人的潜力,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要从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开始。在这方面,儿童文学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学科,如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所无法取代的。因为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是完整、生动、个性化的生态生命,而实证主义的儿童心理学则往往将儿童分解成诸多可以测量的要素,两者的不同,正可以在我们认识儿童时形成互补。一般来说,儿童对文学的接受有别于成人,他们没有那么多先入为主的思想束缚,而是跟着感觉阅读文学,以玩的态度对待文学,他们以身边的真实评判作品好坏,容易受作品的影响,可塑性很大。由于儿童在能力与兴趣上的这些特殊性,教师的教学既要扎根于学生又要超越学生,既要紧紧把握住儿童审美意识又要升华这种意识。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求同思维不一样。在作品鉴赏时,素质教育是欢迎学生质疑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导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独特的审美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活动中被激活。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中,教师自身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具备了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更加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因而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走向,准确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机,游刃有余地掌控住整个教学的发展动态。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途径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呢?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学习,提升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参加儿童文学相关的课程培训或通过自学提高儿童文学的理论素养,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对儿童文学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其他文学所不具有的“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儿童文学以陪伴、守护、丰富儿童心灵为指归,教师则是儿童健全人格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终日以儿童为伴、以教育儿童为天职的教师,相比起从事其他职业的成年人,具有对儿童文学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当教师对儿童文学投入基本的关注,便能建立起和儿童文学之间的直接而深刻的联系。王泉根教授把迄今为止的儿童文学观念归纳为四种:教育主义、稻草人主义、卢梭主义、童心主义。长期以来,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显然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愿意把儿童文学看作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教师往往低估了儿童的感受力,实际上儿童在他熟悉的领域里的感受力往往是比成年人更强的。教育的意识是把儿童置于更低位置、把作者自己置于更高位置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儿童靠着本能就能感受出来。因此,只有加强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积极转变观念,回归儿童文学的童心主义,让儿童文学不再是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以儿童心理为基础、为前提,是一种心理上的自由的、自然的游弋,它展开的是自己,是自己有趣味的审美感觉,是儿童愿意沉溺其中的一个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了功利性阅读:读教学案例,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于是就出现了自身教语文却不阅读文学作品,不关心文学理论,而对关于每篇课文的教学技巧和课例的书籍趋之若鹜。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扼杀教育的生气。语文教师只把语文当作工具,教识字,教写字,教技巧,讲语法,讲修辞,强调训练、训练、再训练,课文中内在意蕴、思想感情、神韵气质等全被忽视了,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抛弃、教学视野的封闭与狭窄。语文老师的阅读视野狭窄,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老师必须有良好的阅读意识。每个人的阅读视野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之中才有进步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心的读书人,在不断阅读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语文教学的质量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能力等决定着阅读质量。阅读能够使人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宽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而文本阅读,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完成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培养阅读意识,在阅读中感知文本所赋予的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体会到作者情感世界和作品的艺术世界。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体味经典魅力的过程。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的熏陶、浸染中习得的。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理应成为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经典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标杆。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持续地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要克服浮躁不安、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在阅读中力求培养自己的文人气质,树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在教学中,系统学习和运用儿童文学的规律,用中外儿童文学经典刷新和拓宽阅读视野,把儿童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提升儿童文学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修养的建设和丰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劳动、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事实上,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的建立构筑在更高的思想基础上,那就是教师对儿童高尚、真挚、热切的爱,对儿童教育的理想、信念、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2]朱自强.儿童文学新视野[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8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但是,由近些年来发生的教师猥亵儿童和儿童的事件表明,我国小学教师的的素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基于此事件的频繁发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世界观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任务是很艰巨的,这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所具备独特的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现状分析

1.专业知识素质方面

(一)知识面过于狭窄;

(二)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

2.专业能力素质方面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

(二)语言表达(提示语、评价语)比较单调、乏味。

(三)对课程资源开发还存在着盲目现象。

(四)缺乏自我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创造能力不强,缺乏个性。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方法策略

1.扎实的语言文学知识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尤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学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思想更为活跃,知识面愈发宽阔,而且富于独立思考。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质。

2.语文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形式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有“教育学科类”知识。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研究者。

3.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去学习和探索。

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对策

1.专业知识素质方面

面向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授的语文学科,对语文学科的所有内容必须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并不断更新知识、孜孜以求,刻苦钻研。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形式多样的媒体,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把最新、最鲜活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2.专业能力素质方面

首先应该定期组织教材培训,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熟练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加工处理教材,从而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3.人格素质方面

首先,应注重提高品德素质。教师高尚的师德,像一面镜子,学生每天都要对照审视自身。做教师要公平,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形象。

五.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素质

1.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般被简要地概括为四条: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二)热爱学生;(三)团结协作;

(四)为人师表。也有人把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归纳为三个“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2.小学语文教师师德素质的主要内容是:

(一)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灵魂———人格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引路人,是培养人才的传播者,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大任务。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他们对老师特别信任和崇拜,教师要依靠自身具有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知识技能来影响和塑造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身正品端的道德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基础所在———知识

现代教育课堂是以创新性的教学为主,我们要想达到更好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扎实的知识好比建筑物的根基,如果根基没有造好就不会有高楼大厦。因此,我们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知识素质,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

(一)关于选择和运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优选出来的,并经过一定理论的概括,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结构、阶段和程序的施教形式或样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选择和运用“听话和说话”、“写字”、“直接教学”、“合作学习与激发动机”、“阅读教学”等模式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全面创新的能力

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能力所特别强调的。现在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而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语文信息。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学生是时展和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俗话说“在穷不能穷教育”,我国的经济近些年飞速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教育方面,特别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强化方面,以实现小学教育的现代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顾松麟.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学习!实践!反思概要[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纬虹,张波,邓建中,肖红.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教育导刊,2008(4):30-3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9

随着近几年来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进,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或发展存在着诸如教育方法单一、发展理论不科学和发展途径较为局限等问题。基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国情,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庞大,但是总体素质和教学力量却相对薄弱,师资培训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发展途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必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自主发展指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实现教学与科研水平动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而教师寻求自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发展的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自主实现专业发展提几点看法:

     一、要不断培养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改革一直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教学人才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认为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目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佳,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低有着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作为改革实践者的教师更应该在专业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对学生进行创新型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教师通识是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甚至是一些跨学科知识,尽量能够做到学科结构多样化,并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更有效地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要实现教师自主

教师自主一般认为就是教师摆脱束缚的自由,它是教师自自主职业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倡自我发展终身化,要求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不断发展自己,且教师本身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自主发展在外国受到高度重视,这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受训者或教学专家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从具体的教学经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批判性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回归到教学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我们提倡教师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来实现教师自主发展,教师可根据所教授的课程成立教学和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反思教学,定期举办教学研讨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构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三、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并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创造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传递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教室都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知识的工作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团队的成员,教师本身不仅是外部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更应该是研究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难题。

第一,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形式多样化,包括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建立科研课题组,或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成立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

第二,教学研究内容。教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鉴于教学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研究更应侧重教学实践研究而非纯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有别于其他理论研究,教师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应该是教学活动及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与学习,教师与教学,以及教师发展等,研究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些教师具有天赋,可能不从事任何科研活动,却是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而另一方面,某些老师可能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教师,不能一刀切。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能把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理论,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连续、持久并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也应是终身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师自主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大家加强对小学教师发展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例10

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和关键,之后的所有深入教育都是以基础教育为前提的,而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则在基础教育中肩负着关键的重任,因为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都起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面对如此重要的教育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在教育生涯中把握好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奇迹,转变好这一次的发展机遇,超越自我,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语文基础课程学习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

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确”,就是要讲求科学性,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知人论世,均不发生差错。其次是“深入”,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只浅层次地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深层次地进而清楚文章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应该引导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在正确深入地理解单篇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课时切割的合理,一节课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是“巧妙”,教学突破口选择得巧妙,小高潮设计得巧妙,启发引导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本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二、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

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应该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热爱学生。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地为少年儿童服务。应该加强师德修养,公正无私,谦逊好学,为人师表。以整洁朴实的衣着、可亲的态度、端庄的举止、高雅洒脱的教态去熏陶、感染学生,以健康文明、准确简炼、幽默含蓄、丰富优美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这是做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政治情操

政治思想是工作的灵魂。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

四、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五、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阶段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于学生观和教学观两个方面,外在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只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只关注应试教学成果,到关注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实际教学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勇于面临挑战,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无论从思想上、文化上,还是业务上等都要努力钻研,勇于实践和创新,使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书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学周刊,2011,(24).

[2]庞以贵.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0,(14).

刘斌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板当镇丙贡小学550804)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让每一位教师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去教育和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素质能力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经过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和关键,之后的所有深入教育都是以基础教育为前提的,而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则在基础教育中肩负着关键的重任,因为语文教学在所有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都起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面对如此重要的教育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在教育生涯中把握好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奇迹,转变好这一次的发展机遇,超越自我,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语文基础课程学习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

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确”,就是要讲求科学性,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知人论世,均不发生差错。其次是“深入”,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只浅层次地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深层次地进而清楚文章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应该引导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在正确深入地理解单篇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课时切割的合理,一节课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是“巧妙”,教学突破口选择得巧妙,小高潮设计得巧妙,启发引导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本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二、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

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应该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热爱学生。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地为少年儿童服务。应该加强师德修养,公正无私,谦逊好学,为人师表。以整洁朴实的衣着、可亲的态度、端庄的举止、高雅洒脱的教态去熏陶、感染学生,以健康文明、准确简炼、幽默含蓄、丰富优美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热爱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这是做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政治情操

政治思想是工作的灵魂。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

四、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五、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阶段层面上的表现存在于学生观和教学观两个方面,外在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只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只关注应试教学成果,到关注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实际教学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勇于面临挑战,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无论从思想上、文化上,还是业务上等都要努力钻研,勇于实践和创新,使自己成为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