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0:56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1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也可以说是国际领域中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组织(ProjectOrganization)是指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中的职位结构设置及设置结果。工程项目组织的目的是按任务或职位制定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以使项目人员能为实现项目目标而有效的工作。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是指在项目上级组织的影响下,项目与上级组织以及项目内部的联系方式。由于项目组织是在上级组织内形成,而上级组织通常是一种常规组织,所以项目组织与常规组织既不同又有联系。按照这一思想,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形成了几种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职能化项目组织、项目化项目组织、矩阵化项目组织和混合组织。

一、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

(一)职能化项目组织

与常规组织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职能化项目组织(FunctionalOrganization)。这种模式为了给项目安个“家”,把项目放到常规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去,使项目组织成为常规组织的一部分。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人员利用上有最大的弹性及适应性。部门作为项目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的基本管理基础,专家可被临时安排到项目中,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后被立即安排回他们的常规工作;部门中的专家也可以被组织起来共享知识和经验,个别专家还可以被不同的项目利用。因此,职能部门在个别人离开项目甚至上级组织时,仍可保持技术上的延续性。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委托人不是活动和关心的焦点。职能部门有自己的常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通常是优先于项目考虑的,因此客户常被忽视。有时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没有一个人对项目负全面责任。这种不明确责任的失误通常意味着项目经理只对项目的一部分负责,而其他人却对项目的另一部分甚至更多的部分负责。不难想象,这必然会导致缺乏协调和扯皮,进而造成对客户的需要反映既慢又困难。这种模式不利于促进形成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二)项目化项目组织

项目化项目组织(ProjectizedOrganization)也可称为纯项目组织,在项目上与上级组织联系方面,是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模式下,项目与上级组织的其他部分分离,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它有自己的技术人员、自己的管理、由定期的成果进展报告和工作监督而保持着与上级组织的微弱关系。

在项目化项目组织模式下,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上有足够的管理权,项目经理是真正的项目领导,项目班子所有成员都只对项目经理负责,在做出技术决策前不用请示任何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项目与职能部门分开时,项目经理绕过了整个智能结构直接与公司高级组管沟通,沟通线路缩短了,使得沟通更迅速。同时,由于权力集中,做出快速决策的能力极大增强,整个项目组织也就可以对客户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当存在若干个连续的类似项目时,项目化项目组织就可以稳定地拥有或多或少能开发出特定技术的一批骨干专家,从其成员当中开发出高水平的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化项目组织结构简单而且灵活,理解和实现相对容易。这种形式易于形成对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然而,当上级组织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要满足每个项目的人员配备需要。这会导致从行政部门人员到高级技术人员的重复配置。为确保技术知识和专门技术使用权的需要,导致了项目经理储存设备和技术以便当需要时就能得到,因而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是在可得时而不是在需要时就被项目占有了。把项目从职能部门的技术控制下解放出来,有利也有弊,尤其是项目带有“高技术”的特征时更是如此。虽然参加项目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但仍然还是落后于其专业中的其他一些人。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项目采取自己的生活方式,常发生项目间的对抗及痛苦的争斗。

(三)矩阵化项目组织

为了能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优点与职能化项目组织有利的方面结合起来,同时也避免其各自的缺点,人们发现了矩阵组织(TheMatrixOrganization)。在效果上,职能化和项目化项目组织代表两个极端,矩阵组织则是二则的结合,它是覆盖于上级组织的职能部门之上的项目组织。由于是由项目化项目组织和职能化项目组织结合而成,根据两个极端中哪个的作用强,矩阵组织又分为强矩阵组织(StrongMatrix)和弱矩阵组织(WeakMatrix)两种形式。

在矩阵化项目组织中,项目是强调的重点,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管理项目,使项目按期、在规定费用以内达到预定要求。在这点上矩阵组织与项目化项目组织是相同的。由于项目组织是覆盖在职能部门之上的,从中临时抽调人力资源,项目对职能部门的技术专利库有了合理的使用权。当有多个项目时,所有项目都可能得到职能部门的专利,因而极大地减少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重复配置。矩阵组织对上级组织内部的各种要求反应也是既快又灵活。在矩阵管理中,项目有上级组织各行政管理单位的代表并有对他们的使用权。其结果是使项目保持了在政策、实践和程序上与上级组织的一致性。当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矩阵组织可以实现较好的资源综合平衡,进而实现每个项目不同的时间、费用、性能目标。这种整体优化方法可使得所有项目人员配备得当,进度安排合理,从而优化整个系统而不是牺牲其他项目而实现一个项目的目标。

在职能项目组织中,毫无疑问职能部门是决策的核心,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显然项目经理是项目权利中心。到了矩阵组织,权利则要更多地在二者之间平衡,通常这种平衡相当细致。但若果对谁负责的问题出现疑问时,项目工作就会受阻。

在多个项目间优化项目目标的能力是矩阵组织的一个优点,但这种能力也有反面。多个项目必须当成一个整体慎重监控,而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满足多个项目的进度而在项目之间调动资源可能引发项目经理间的明争暗斗,这些项目经理都总是考虑确保自己的项目的成功而不顾组织整体的优化。在使用矩阵组织的项目上,传统做法是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决策,职能部门领导负责技术决策,但这种分工在实践中是很复杂的,没有谈判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就不能保证项目成功。

矩阵管理破坏了命令统一的管理原则,项目人员至少有两个上级,他们是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它使人员无法忠实于双向领导,也无法应付可能的混乱局面。任何在这种体制下工作的人都会体会到它的难处,没使用过这种方式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四)混合组织系统

纯职能和纯项目组织在一个公司里可以同时存在,这就产生了混合形式(MixedOrganizationalSystems)。这种形式通常是将一些大的、长期良好运行的项目分离出一些附

属项目或独立的活动。许多公司在已有的职能部门中先培育一些还未稳定的小项目,然后让它们“断奶”,形成有自己独立身份的纯项目,最终形成“攻关队”,大项目还可以成立“攻关实体”。混合型式的杂交带来了灵活性,它使公司能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设置,满足解决各类特定问题的需要。然而,由于利益和兴趣都不同,这种杂交中也有明显的危险,相同责任的不同组合会鼓励重叠、重复和虚构。

二、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一)影响选择项目结构模式的因素

选择组织形式不是一件易事,要依据项目的特点和公司的资源来选择。有的只是少量的设计原则,不会告诉你确切需要哪一种形式,也没有建立组织的详细指南。能做的就是考虑未来项目的性质、各种组织形式的特征、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拿出折中的方案。在下表中列出了12项反映项目性质、特征的因素,它们基本上从各个方面描述了项目的情况,每种特性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或种类,各等级或种类对应着与其适应的三种项目组织形式之一。

(二)选择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基本要求

1.总的来说,职能化组织常用于需较深技术运用的项目,而不是以降低成本、满足特殊的进度、实现对变化的快速反应为主的项目。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2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对拟建工程项目提出科学的实施计划,从工程项目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科学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现场的规划,并作为工程造价和指导施工的依据。其核心任务就是研究公路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的诸因素的合理组织。及如何认真贯彻执行现行经济政策和法令,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将人力、资金、材料、机械、施工方法等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地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施工,使其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迅速发挥效益[1]。

1、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与作用

1.1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工程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含义包括:

(1)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承包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有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计划、协调、指挥、控制的作用。

(2)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

(3)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指导承包全过程的,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束。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更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1.2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1)指导工程投施工组织设计标与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和合同文件的一部分。

(2)指导施工前准备和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文件。

(3)作为项目管理的规划性文件,提出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素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提高综合效益。

2、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按其建设阶段可分为: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实施准备阶段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实施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三种。

管理规范化,就是要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性、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管理功能的有秩序性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现阶段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未对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全面系统规范,不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原理,使局部脱离了整体,管理整体功能处于无序状态,这将对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整体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2]。

2.2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取项目,企业法人就是项目法人,而施工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人。施工项目经理在施工前要与施工企业法人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界定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应达到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保、文明施工的目标,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

因此项目经理部必然要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对其目标、施工组织、总包与分包和资源供应进行规划,做出施工部署措施,而过去那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法就不能适应了。

2.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大中专以上的学历,除工程管理理论知识缺乏,如缺乏系工程、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控制论、技术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就直接影响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加上编制人员工程经验不足,有的甚至出资请人代编,这样对设计意图难以达到统筹兼顾;有的不熟悉施工规范规程,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知之甚少,难以协调贯通。

3、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管理对策

(1)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规范系统,制订完整、成套的编制办法。

①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规范的内容可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修改制订。

②标前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由投标人在投标前编制的,用以策划自投标至交工验收的项目管理,指导承包人进行施工项目投标承包和签定施工合同。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工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中应予在体现,并在技术组织措施中予以规划。

(3)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靠简单的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4)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和本科院校在校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现在这方面已开始在全国进行了。

4、结束语

规范化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施工组织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作为一类管理实践,必然是重复性的。

规范化的本质是“统一”,这个统一是系统、全面、合理、有序、有效、科学的,而不是简单的命令或片面的或盲目的规定,不是一刀切。

规范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这也是规范化的基本出发点。通过规范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能有序、有章可循地进行,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应。而不规范化的内容是“标准、规范、规程、制度等的制订、和实施”,这正是我们目前的要做的工作。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3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与技术管理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建筑施工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地编制、实施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质量、低成本、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力保证措施。博士论文,控制。。

一、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

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它包括了建筑、结构、水、暖、电、智能化、节能环保、道路、地下、空中等多方面。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有:

(一)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当地可能提供的设备、材料和人力以及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的计划性,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利用施工设备,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又快又好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三)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一是要对工程施工在时间顺序上和工程项目上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现场在平面和空间上进行合理布置;二是加强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以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安全的防范和宣传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博士论文,控制。。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3、施工部署

4、主要施工方案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5、主要控制标准及控制措施

6、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进场计划

7、工程材料进场计划及材料质量控制方法

8、工程材料及设备等检验和试验

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0、冬、雨季施工措施

11、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2、施工用电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13、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4、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声的措施

为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以质量为中心,按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按照国际惯例实施项目管理;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在预定工期内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博士论文,控制。。三、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1、施工组织总设计在招投标阶段的作用招投标阶段是投资控制最关键的环节。博士论文,控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从宏观上描述施工过程,为招投标工作提供了一个生产和技术的保障。同时,也为阶段性招投标提出了时间依据。它还是分包招标的重要依据。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阶段的作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提供依据,认真地编制好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直接指导施工单位顺利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效益目标。博士论文,控制。。

3、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统筹安排施工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施过程就是从承担工程任务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施工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投入、产出过程的管理,基础就是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即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设计图纸规定的工期和质量、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资源少耗的原则,拟定周密的施工准备、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科学地投入人才、技术、材料、机具和资金等五个要素,达到进度快、质量好和经济省等目标。

4、施工组织设计对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作用施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两个方面。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主要是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等;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职能。博士论文,控制。。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素质,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必须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贯彻、检查和纠偏、反馈来实现。

四、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中的控制作用

1、编制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个切实可行的足够细化的进度计划,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优化进度计划,最终建立目标计划。

2、细化实施计划

进度计划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也就是说,从工程建设开始到竣工移交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进度、资源、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应该细化到某―个层次,也就是进度计划的细化要求,同时应包括说明性文件和资源配置、资金需求计划等内容。

3、加强跟踪检查

进度计划的检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进度计划是工程实施与工程协调的依据,检查时应注意作业各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安排是否合理,人、材、机资源计划、工程施工进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度计划是否进行调整。

4、优化技术方案

技术措施是保证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要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首先要把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关;其次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要进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施工和窝工等现象;要大力采用成熟、可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用先进装备取代落后的装备。

六、结束语

总之,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在项目施工中, 一定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施工有序,防止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曙光,余爱芬.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J].各界文论,2007,(6).

[2]赵新社.怎样编制授课进度计划[J].职业技术教育,1994,(3).

[3]卢青.浅谈施工进度计划在进度控制中的作用[J].太原大学学报,2005,(1).

[4]张翟斌.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资讯,2008,(19).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4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项目部的运作不规范,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严重;现实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很多项目管理不按计划进行,或者根本没有计划,只是凭经验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管理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了对人的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一、工程项目管理员工激励的任务及要解决的问题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看,激励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转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包括三个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根据项目管理组织的特点,项目管理员工激励要解决如下几个矛盾(其中有些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

1、项目组织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项目目标)之间的矛盾。项目经理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这样才使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朝着项目目标而努力,从而提高项目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项目组织的凝聚力。

2、项目组织分工与传统薪酬体系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是根据其在组织中所承担的任务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其在企业中的行政级别以及所属关系来确定的。目前大部分项目组织的薪薪酬标准还是根据传统的薪酬体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3、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与激励本身的矛盾。首先,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使得项目组织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文化,因此,不能通过组织文化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其次,一次性的组织不可能通过职位的提升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长期激励手段激励团队成员。项目管理的激励都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的、短期的。

4、组织与企业的附属关系对项目部员工激励的限制。项目部是建筑业企业的物质生产部门,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并不是一个法人,因此,不管行政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制约,也就是说项目部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企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并没有奖励项目组织成员的权力。这使得项目经理很难以物质手段来激励员工。

5、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对激励的限制。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地点一般都是移动的、露天的,并且项目一上马就项目组织成员的一切活动就必须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因此,不可能给项目组织成员以灵活的工作时间,在建筑工地上,也不可能给团队成员高级的办公室。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激励一般以物质激励为主,很少采用精神激励。

三、激励理论下的项目过程人力资源管理

1、项目形成期对工程建设人员的激励

项目组组建后,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人员间的各类冲突和矛盾,如何激发他们持续努力工作,是这一时期着重研究的课题。形成合理的项目工作环境是本时期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角色,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明确通畅的沟通渠道,尤其在领导和工程建设项目人员之间。

在项目运行期,工程建设项目人员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人际关系向项目任务转移,他们还需要提高相应的工作技能。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更注重个体的成长,他们参与项目,多是为了通过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实现项目目标而实现个人理想。当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感到现有的知识技能无法胜任个人任务时,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工作绩效。此外,项目管理者也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以使项目组获得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显著的工作成绩。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5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项目部的运作不规范,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严重;现实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很多项目管理不按计划进行,或者根本没有计划,只是凭经验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管理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了对人的管理。本文主要讨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员工激励。

一、工程项目管理员工激励的任务及要解决的问题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看,激励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转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包括三个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根据项目管理组织的特点,项目管理员工激励要解决如下几个矛盾(其中有些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

1、项目组织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项目目标)之间的矛盾。项目经理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这样才使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朝着项目目标而努力,从而提高项目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项目组织的凝聚力。

2、项目组织分工与传统薪酬体系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地位是根据其在组织中所承担的任务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其在企业中的行政级别以及所属关系来确定的。目前大部分项目组织的薪薪酬标准还是根据传统的薪酬体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3、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与激励本身的矛盾。首先,项目组织的一次性使得项目组织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文化,因此,不能通过组织文化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其次,一次性的组织不可能通过职位的提升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长期激励手段激励团队成员。项目管理的激励都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的、短期的。

4、组织与企业的附属关系对项目部员工激励的限制。项目部是建筑业企业的物质生产部门,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并不是一个法人,因此,不管行政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制约,也就是说项目部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企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并没有奖励项目组织成员的权力。这使得项目经理很难以物质手段来激励员工。

5、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对激励的限制。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地点一般都是移动的、露天的,并且项目一上马就项目组织成员的一切活动就必须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因此,不可能给项目组织成员以灵活的工作时间,在建筑工地上,也不可能给团队成员高级的办公室。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激励一般以物质激励为主,很少采用精神激励。

三、激励理论下的项目过程人力资源管理

在项目形成期项目管理者根据确定的项目任务,选择项目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工程建设项目人员开始了解团队需要和自身特点,定位自己的团队角色,认清自己该做什么。当他们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有用的角色后,就会产生自己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意识,承担起相应的任务,确定自己在完成这一任务中的参与程度。

在项目形成期,项目一般会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远景目标,为项目成员提供方向、动力和责任感,另一个是项目成员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一般会在项目开始时,就有比较清楚的界定,如时间、标准以及资源约束条件等。

由于项目的这种目标性非常强,因此在此阶段采用目标管理,为工程建设人员设置目标来引导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激励方法。成功的项目管理者会将其远景目标与工程建设项目人员的任务结合起来,也会将共同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计量的、现实的绩效目标,为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提供动力。

2、项目运行期对工程建设人员的激励

项目组组建后,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人员间的各类冲突和矛盾,如何激发他们持续努力工作,是这一时期着重研究的课题。形成合理的项目工作环境是本时期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角色,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明确通畅的沟通渠道,尤其在领导和工程建设项目人员之间。

在项目运行期,工程建设项目人员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人际关系向项目任务转移,他们还需要提高相应的工作技能。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更注重个体的成长,他们参与项目,多是为了通过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实现项目目标而实现个人理想。当工程建设项目人员感到现有的知识技能无法胜任个人任务时,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工作绩效。此外,项目管理者也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以使项目组获得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显著的工作成绩。

3、项目结束期对工程建设人员的激励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59-03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9年,我国公路水路建设投资突破1万亿元,公路工程建设无论是从总里程还是就公路等级水平都跻身世界前列。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公路施工硬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软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软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方面,公路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理论创新作为理论支撑。此外,公路工程项目实践也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指导,继续推进“十二五”公路工程项目和谐发展。

本文从和谐的视角研究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将为公路工程项目注入新的观点,深化项目管理内涵,扩充项目管理方法,是一个崭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创新。针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评价公路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将项目管理和谐度评价模型作为一项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引入到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领域中,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公路施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和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和谐度的基本概念

1.和谐度的内涵。和谐度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和谐程度的度量,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狭义上来说,和谐度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反映系统在某一时间运行是否协调的数量指标;广义来讲,和谐度是一个动态指标,是反映系统内部的构成合理与否、运行是否协调,系统内外部环境能否适应的衡量指标,是系统中元素、子系统和环境相互之间和谐关系的总和。它是反映一个范围和一段时间内,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

2.静态和动态下的和谐度。和谐度是对系统在某一时间区段内或者是某种静止状态下的运行总体状态的描述,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一方案进行评判。和谐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的不同状态都会对应着一定的和谐度,系统不断发展变化,其和谐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增强,从而使和谐系统具有无限发展性。

二、构建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系统有三个层面:项目核心组织、项目协同组织和项目治理组织。尽管每个组织都有其各自的和谐主题与实现路径,但评价指标设计的原理和评价的方法是一致的。本文以协同组织为研究对象,针对协同组织和谐度进行评价。

构建公路施工企业协同组织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评价指标,不仅能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对公路工程实施和谐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控制,以便及时掌握和谐项目管理的实际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和管理的改善,从而进一步增强公路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能力。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为了对公路建设项目协同组织管理效果做全面评价,在选取和谐项目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和简洁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通过对影响和谐度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针对协同组织,从和谐主题、能动作用、优化作用三个方面设计出由3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二级指标所构成的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协同组织和谐度U表示目标层,和谐主题U1、优化作用U2和能动作用U3表示因素层,其余的U11~U33表示评价的指标层。

(三)评价指标的含义

和谐主题辨识U11表征协同组织和谐主题辨识的准确性,是否反映了当时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合同约束U21表征协同组织是否完成了合同规定的任务。制度建设U22表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核心组织作为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水平;资金管理U23表征在项目管理中,资金流是否顺畅,是否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该指标主要反映业主和总承包商的资金管理水平;设备材料管理U24表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物质流是否顺畅,该指标主要反映核心组织和分包商的物质管理水平;信息管理U25表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协同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顺畅,该指标反映协同组织的信息管理水平;利益驱动U31表征各个协同组织之间利益的一致性,该指标反映协同组织利益目标的冲突性;价值观趋同U32表征各个协同组织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该指标反映各个参加方的文化的差异程度;协作配合程度U33表征各个协同组织之间的配合程度,该指标反映协同组织沟通协调平台的建设情况。

三、公路施工企业和谐度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道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进行和谐度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其方法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按每个因素单独评判;第二步再按所有因素综合评判,对被评对象有惟一的评价值,不受被评价对象所处对象集合的影响。其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比较好,是其他评价模型难以代替的方法。因此,结合协同组织和谐度评价自身的特点,本文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合适的。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全面考虑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方面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指标权重,该方法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一定模式使决策思维过程规范化,适用于定性与定量因素相结合的问题,可对各因素间重要性等级进行判别。

1.构建层次结构。和谐项目管理效果的多层次分析结构如下表1(见下页)所示。

2.构造判断矩阵。采用1-9比率标度法,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将思维判断数量化,可以对不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以表1所示的数值构造判断矩阵。指标层对准则层和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根据判断矩阵计算该层元素关于相邻上一层元素的优先权重。求得矩阵权重向量的一致性比率均要小于0.1,才能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评价模糊准则多的对象,可以用该方法来分析已确定权重的各指标对评语集的隶属度。

1.确定评语集。设V=(v1,v2,…,vm)为评语集,其中m为评语数。根据道路施工企业和谐度综合评价的特点,令m=5,评语集为V=(和谐,规范,有序,可控,无序)。

2.权重。因素层集合记为U=(U1,U2,…,Us),其中S为因素总数,本文中s=3,其权重记为W=(W1,W2,…,Ws)。指标层集合记为Ui=(Ui1,Ui2,…,Uin),i=l,2,…,S,其中Uin表示因素层第i个因素所对应的因子集合,指标层权重记为Wi=(Wi1,Wi2,…,Win),其中in为第i个因素所对应的因子总数。

3.单因素模糊评价。对每个Ui的in个指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得各指标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如下:

Ri为模糊评判矩阵,表示出指标集到评语集的一个映射。其中rijk表示从因子层第j个因子对因素层第i个因素作第k种评定的可能程度,也就是从第j个因子来看,某项目从属于第k种评定的模糊集的隶属度。然后可得因子集的评判向量为Ui=AiRi=(bi1,bi2,…bim),式中i=l,2,…,S。

4.综合评价。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U又为因子集的因素集,因此,U的模糊评判矩阵为:

最后,可得因素集Ui的评判向量为U=W R=(b1,b2,…,bm),令bk=max(b1,b2,…,bm)则可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bk。

四、实证分析

本文以某道路施工企业承建的中标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为算例,来探讨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组织和谐度评价。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协作配合要求高。针对这种情况,该施工企业联合有关高校提出了和谐项目管理的理论,并用该理论指导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以求达到所有协同组织利益的均衡,实现项目管理的和谐。为了评价在系统组织管理的和谐度,参考了有关专家的建议,并请专家针对每个指标按照评语集(和谐,规范,有序,可控,无序)进行了评判,得出了协同组织项目管理的和谐度。如下:

(一)单因素评判矩阵

(二)指标权重计算

指标权重采用1―9比率标度法,经评判可得

W=(0.143,0.428,0.428),W1=1,W2=(0.387,0.294,0.161,0.048,0.11),

W3=(0.648,0.122,0.23)见表2,3和4。

(三)一致性检验

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可得:

λ1max=3.0585 λ2max=5.2248 λ3max=3.0012

CR1=0.029 CR2=0.05 CR3=0.0043

由此可得权重向量的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四)综合评价

U1=W1 R1=(0.3,0.3,0.2,0.15,0.05)

U2=W2 R2=(0.34,0.28,0.18,0.14,0.05)

U3=W3 R3=(0.37,0.26,0.22,0.14,0.01)

(五)隶属度计算

b=max(b1,b2,…,bs)=max(0.35,0.26,0.22,0.14,0.01)=b1=0.35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该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水平对较强的隶属度为0.35,即协同组织管理效果很好,实现协同组织管理和谐的目标。

五、结语

本文基于和谐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区别于传统项目管理评价理论的新的和谐度评价理论,这给道路施工企业对其项目管理的效果带来了新的评价理论。

针针对每个层面构建了相应的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从和谐主题、能动作用、优化作用三个方面设计出由三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若干二级指标所构成的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提出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和谐度进行测评的步骤;并以某道路施工企业承建的中标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协同组织和谐度测评的实证分析。总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地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武,席酉民.管理控制与和谐控制[J].管理工程学报,2002(2)

3.何仲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福评价指标设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

4.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黄本笑,范如国.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7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2.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

管理规范化,就是要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性,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管理功能的有序性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而现阶段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未对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全面系统规范,不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原理,使局部脱离了整体,管理整体功能处于无序状态,这将对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整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2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尽管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技术组织措施的内容,但也仅从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工程技术性措施较强,管理措施较为薄弱,可操作性差,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不力。因此,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工程技术性的施工组织文件。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还缺少施工部署措施、风险管理措施、全面的技术组保证措施和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2.3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大中专以上的学历,除工程管理专业外普遍存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加上编制人员工程经验不足,有的甚至出资请人代编,这样对设计意图难以达到统筹兼顾;有的不熟悉施工规范规程,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知之甚少,难以协调贯通。

当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多数以手工编制为基础,人为影响因素多、差错、漏项层出不穷,编制组员庞大、耗时长,工序、工艺安排、劳动力、设备、材料供应与消耗等无法达到协调统一,且组织系统自相矛盾,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难以达到指导施工、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3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它忽视了技术组织措施、忽视管理、忽视风险,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因此,只有把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才能使工程施工方案和各项计划实现项目的目标,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规范系统

为了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从而推广先进经验。

施工企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时,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而应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同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规范的内容可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修改制订。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可以从中截取,小项目可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3.2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工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上。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中应予以体现,并在技术组织措施中予以规划。选用科学方法见表1。

3.3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简单的靠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目前,有关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软件的应用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如:施工平面图布置的智能化处理软件;工程计划管理软件:清华大学开发的自动生成网络图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同望软件公司开发的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软件等等。

3.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培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今天的工科大学生就是今后的项目管理者,让他们尽早地熟悉和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无论是从事施工项目管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将非常有益。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大学阶段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对项目管理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搞活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4结语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8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化管理;战略项目管理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management by projects;strategic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11-02

0引言

从项目管理的范围,项目管理可分为单一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多项目管理是伴随项目管理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应用而形成的管理模式,是站在组织层面对所有项目进行筛选、评估、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方式,涵盖了多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站在长期性组织发展角度,如何对多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1多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彻底改变了组织活动的范围,增加了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剧了组织的竞争;采用柔性生产方式以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给组织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情况推动了项目管理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多项目管理的挑战。

1.1 如何动态整合资源适应多变的环境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客户需求日趋个性化,使得长期性组织的任务日趋“项目化”,长期性组织传统的垂直式管理日趋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横向沟通、流程管理;组织中临时性、一次性的工作逐渐增多,甚至超过了传统的职能管理工作。在此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基于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动态整合组织内外的资源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已经成为长期性组织的迫切要求。

1.2 如何组建适应项目管理的管理运行平台有关单一项目管理的过程、方法与工具伴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系统化,但是,随着项目管理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全面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项目管理工具在项目中的应用离不开项目所依存的组织管理运行平台的支撑。在进行单一项目管理时,长期性组织临时协调其资源为项目服务是可能的;但当组织面对同时开展的众多项目,如何解决资源的冲突,如何创造有利于项目管理的组织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成为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长期性组织必须从科学地管理好项目的角度出发,探讨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3 如何应对多变的项目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项目本身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广泛,项目内部关系也更加复杂,项目从最初的目标明确、过程单一,演变为目标与过程都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仅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呈现多样化趋势,很少项目能按照原定目标不进行变化就能完成。长期性组织需要建立对应的变化管理机制,来应对项目的众多不确定性。

2多项目管理的主要概念

多项目管理经过了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项目化管理的概念阶段。自2000年起,项目管理理论上开始将项目/项目组合/大型计划管理与组织战略相结合,并开始应用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等新技术。2003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推出针对组织的第一套标准《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2005年10月,《The Standard for Portfolio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标准)》,代表着多项目管理的理论逐步走向体系化。

2.1 项目群管理(Programme Management)项目群管理,也有称大型计划管理。PMI基于项目的联系,对其定义为:项目群是一组相互关联并需要进行协调管理的项目,用于获取单个项目无法获得的效益。项目群管理具备三个特征:多个项目、统一战略目标、统一配置资源。

多个项目是指项目群由若干个相关联的项目构成,这些项目相互间有一定逻辑关系,或者有类似特征。统一战略目标指项目群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组成项目群的若干个项目虽然各自拥有具体目标,但总体上都为项目群的统一目标服务;统一配置资源是指为实现项目群整体目标,多个项目间会存在频繁的资源冲突,需要在项目群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源。

项目群管理的重点是集成管理。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多个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项目群管理的集成包括三个维度的整体集成:多项目之间决策、计划、实施、控制、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多项目之间质量、成本、费用等管理要素的集成,业主、供应商、承包商等项目参与方的管理组织集成。

2.2 项目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Harry Markowz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概念,从风险和回报的角度评估所投资资产的价值和收益,形成了现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1981年沃伦・麦克法兰(F. Warren McFarlan)将现资组合理论运用到项目的选择和管理中,建立了项目组合的运作方式。PMI对项目组合管理定义为:在组织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组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多个项目或项目群的选择和支持。

项目组合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重视项目的选择,强调“做什么项目”。它先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优先选择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项目;通过项目承担的成本、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的收益三个关键评估标准来衡量项目,帮助组织将精力集中于产生最大价值的项目,从而将项目组合与企业目标结合在一起,获得项目之间的恰当平衡和组合;通过为最有价值的项目设定优先级,来最优化项目组合的价值,确保项目实际实施和运作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项目组合管理理论包括项目战略定位、项目分析选择、项目组合优化、项目组合决策、项目实施与跟踪管理等内容。通过明确战略目标来选择纳入项目组合进行管理的项目,通过项目分析选择、组合优化与决策最终确定组合的具体内容和项目的优先级,最后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动态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3 项目化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s)项目化管理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推广和深入中发展起来的,它萌芽于项目型组织,最初是对项目型组织中如何更好地管理项目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之后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扩展到所有长期性组织,也常称为“组织项目化管理”。与之类似的概念还有企业级项目管理(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C-PMBOK2006中对项目化管理定义为:“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以项目为导向,面向环境、市场、客户驱动构建柔性组织结构,强调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和扁平化。”

项目化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区别在于:项目化管理从具体项目出发,把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而一般的企业管理往往着重从战略角度为企业的产品、市场等进行定位。项目化管理不仅管理企业中典型的项目,如新厂房建设等,更重要的是将企业运作中的创新活动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如:企业投融资、新产品研发、薪酬体制改革等。它是一种复合管理,其目的是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等资源和要求一定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组织的预定目标,让所有相关方满意。

3战略项目管理的思想背景

从如上多项目发展的历史看,多项目理论从最早的强调共同目标,到项目化管理强调将整个组织活动视同项目进行管理。这些理论共同的出发点是立足项目管理思想,探讨如何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但是,关于组织中两个基本活动――“项目”与“作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论述与研究不多。从实践的角度,如何浓缩“作业”中的问题为项目,以及如何将项目成果固化到“作业”中,都是关系项目成败及成效的重要方面。战略项目管理概念以此为出发点,并建立在如下思想背景下:

3.1 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融合的思想20世纪初,泰勒以钢铁厂管理为研究模型,提出科学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要素;法约尔进而研究了什么类型的专业化和等级制度使组织效率最大化。泰勒和法约尔的研究奠定了企业职能管理的理论基础。同一时期,甘特以造船业务为管理对象,以造船厂为研究模型,创造了以任务条和里程碑为特征的甘特图技术,是为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

作为同时期发展的两种有深远意义的管理思想,项目管理与职能管理分别代表了对组织中两大类型活动的管理:一类是日常的、重复性的活动,即职能;另一类是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为实现既定目标所进行的一次性的、独特性的活动,即项目。组织就是通过这两种类型的活动实现其战略目标。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变与创新日趋成为社会的主节奏。项目作为实现既定变化的载体,在组织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团体在几乎每一项工作中,都试图将项目管理作为首选的工具与方法。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探讨较多的是立足项目管理的成功、如何改变管理模式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但与立足于职能管理的高效化、如何借鉴项目管理理论改变管理模式适应职能管理的需要,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从理论的角度,职能管理是组织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算是项目管理本身从其组织形式、构成元素上也体现了职能管理的基础因素。在长期性组织中可能没有项目管理,但必然会有职能管理。从这个角度上,如何将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机集成在一起,既是关系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组织得以长期存在和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多项目管理理论进行深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3.2 战略管理理论与项目管理理论集成的思想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经从最初的战略分析与战略制定,发展到覆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调整的完整过程,涵盖企业宏观发展、具体业务战略与职能战略的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组织战略中需要变革和改进的部分往往可以作为目标,借助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组织战略中需要稳定的部分往往通过职能管理予以落实。因此,可以说战略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活动的中枢,有效引导了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开展。

同时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理论与工具,不仅能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组织的战略管理本身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方法予以有效管理。

战略管理最初是作为组织的方向性因素提出的,项目管理最初是作为组织的工具性因素提出的,方向与工具的集成可以说是最顺理成章的集成,因此战略管理理论与项目管理理论从本质上是最容易集成的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通过思考组织的使命与价值观,展望组织发展前景,提出组织目标,并最终分解成组织内部具体的职能策略、流程策略;项目管理则将战略管理明确的各种策略作为目标,其实施过程与最终结果作为战略评价与调整的依据。因此现代化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整合不能简单的视同是方向与工具的整合,而是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深层次整合。

4战略项目管理的概念界定与特点

战略项目管理(Enterprise Strategic Project Management,ESPM)的概念最早是由桂维民等学者提出的,定义为“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分析、识别、评价面对的所有项目并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从其定义上看,与C-PMBOK2006中关于“项目化管理”的管理体系框架相似,仍然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强调项目管理为组织战略目标服务。

本文对战略项目管理定义为:以战略管理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强调组织的横向沟通与协调,通过整合项目管理与职能管理,实现组织管理的高效与长效。该定义将“战略”不仅仅作为目标因素存在,而是强调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与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有机集成,其核心是探讨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其目标是实现组织管理的高效与长效。

从项目群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到项目化管理,既体现了对多项目管理认识上的深化,也体现了项目管理在长期性组织中应用的深化。项目群由多个项目组成、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项目组合是在组织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为管理的需要,将多个项目群或项目组成起来进行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对项目组合管理的升华,强调在组织战略目标下,建立适应项目化管理的管理体系,来保障项目管理模式的长期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战略项目管理是对多项目管理发展到项目化管理理论的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①在管理思想上,不仅强调项目化管理的柔性管理思想,同时兼顾传统职能管理的专业化与高效化;②在管理方法上,不仅强调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在长期性组织中的应用,也强调传统管理工具与项目管理工具的互相借鉴与互相补充;③在管理组织上,不仅涵盖适应项目管理的组织设计原则与组织元素,同时强调职能管理与项目化管理的有机集成;④在管理机制上,同时兼顾组织的长期性发展与项目的临时性因素,强调建立符合既满足短期效率需要、又符合组织长期战略发展的管理机制;⑤在管理流程上,强调作业流程与项目管理流程的有机整合,既保障项目实施的科学化与流程化,又兼顾组织作业流程的高效化;⑥在管理体系上,在项目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成熟的职能管理的特点,增加了风险管控体系、文化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体现组织长期发展需要的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006).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美)项目管理协会,许江林,刘景梅译.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第2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桂维民,杨乃定,姜继娇.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5):78-81.

[4]邱菀华等. 现代项目管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Jack Gido, James P Clements. 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3e.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9

关键词:大型建设项目;协同工作平台;组织界面管理

Key word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collaborative working platform;organizations interfa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068-02

0引言

随着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项目实施过程日益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由于项目各参与方处于不同的组织体系中,就需要对各参与方进行协调、沟通,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此时如果协调、沟通不良,就会在组织界面上产生大量的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管理的效率。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如何构建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大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组织界面管理,确保各组织界面的无缝衔接,实现项目管理绩效最大化,这是大型建设项目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

1组织界面管理的相关概念

1.1组织界面的形式大型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方众多,由于其各自的任务、责任和权利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程序等也会有所差异,因而会形成相应组织界面。依据组织理论,组织界面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第一层为组织间界面,研究两个或以上的组织间关系,如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界面1;第二层为组织内部门间界面,研究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联系方式,如业主中的建设开发总部与品牌营销总部之间的界面2;第三层为组织内部门内界面,注重对同一个职能内部不同小组之间或任务之间的界面过程,如建设开发总部门内成本管理中心与设计管理中心之间的界面3。

1.2组织界面管理组织界面管理指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通过组织之间的界面设计、界面障碍识别、应对等管理措施,实现界面双方(或多方)之间在工作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流动之间的协同与集成,界面越来越宽泛、淡化,使各个组织彼此之间形成流动顺畅的整体,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最大化的管理过程[1]。

2大型建设项目组织界面障碍分析

通过分析大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发现信息“粘滞”、目标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是影响组织界面障碍的主要因素[2]。

2.1信息“粘滞”在信息收集、传递过程中,信息“粘滞”造成了组织界面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引发了许多界面矛盾。信息“粘滞”是指由于项目各参与方的偶然遗忘,或认为没必要向对方提供详细信息和做必要的解释,再加上不同的组织一般都对自身领域的信息较为了解和关注、缺乏对其他领域信息的了解愿望和冲动,这就导致了各类信息常常“滞留”于本组织周围或组织内部,使下一环节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依据信息对各组织的重要性,这种信息“粘滞”是造成组织界面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3]。

2.2目标差异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从项目策划到项目结束,涉及的组织主要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监理单位及中介咨询机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他们追求不同的利益,各自的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业主方的目标是如何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有效的、满足功能要求的使用价值;监理单位和中介咨询机构则需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其管理目标是通过履行合同,减少违约风险,获得相应服务报酬;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与设计单位他们追求的目标是如何在保证业主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起监督作用,追求建筑产品的质量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各参建单位目标之间的差异和利益之间的纷争,使得组织间的协同、合作阻力重重。

2.3文化差异文化是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取向等核心理念的集合体。在社会系统中交互的各个主体,不可避免地在其行为、思维方式等方面带有其文化烙印。不同文化背景给人们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使得人们在交互过程中对对方的某些行为、举止和处世方式产生疑惑。如果没有充分的沟通,就会在彼此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影响彼此的合作关系。知识背景差异和认知差异,从根本上说,都是来源于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合作中会发现对方忽视的问题,从而造成双方界面矛盾的产生。所以,文化差异是各种组织界面矛盾的核心来源之一。

3基于协同工作平台的组织界面管理

协同是指协作方在同一个时空里,具有相同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彼此同心协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工作、共同发展的一种关系。最终完成共同任务,实现共同的整体目标。协同的中心目标是“2+2>4”的协同效应,其本质要求是实现系统要素的优势互补,聚合放大和功能倍增。

大型建设项目的参与方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企业与各参与方及各参与方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多目标、全过程、各要素的动态协同管理。一方面达到各参与方的目标一致性,实现“双赢”或“多赢”;另一方面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从而使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因此,建立协同工作平台进行大型项目组织界面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1 协同工作平台的体系结构本文提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的协同工作平台体系结构,采用Internet/ Intranet 技术、Web 技术及大量的业界标准,整体分为四大层:应用层、逻辑层、数据层和网络层(如图2 所示)。

3.1.1网络层网络层是数据通信网络设施。支持协同工作平台的网络通常是异构的,即可以包含多种网络组网方式、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在实际实施过程当中,应根据各项目参与方现有的网络设施条件,加以整合优化,以符合系统运行的通信需求,并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3.1.2 数据层数据层为协同工作平台提供可共享的、安全可靠的、可控的数据支撑。数据库是信息门户信息的数据来源,它收集项目各参与方有关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数据并汇总,然后将这些信息按统一的标准储存在数据库中,一旦项目参与方需要,就能以报表的形式展现给需要者,为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4]。

3.1.3 逻辑层逻辑层是协同工作平台的协同基础支撑部分,它包括授权管理系统、即时通讯系统、工作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和互信机制系统。逻辑层处理项目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和组织内各业务部门的协同。

3.1.3.1 授权管理 授权管理在负责基础数据维护和权限控制的同时,采用集权分权体系对平台上所有的插件服务进行统一的授权和管理。领导通过IC卡掌握最高管理权限,管理员必须在领导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系统数据进行维护;支持IC卡身份认证,通过高强度BSA硬件加密算法确保用户登录的安全可靠;支持子系统权限管理,能够单独设置授权用户及权限应用范围。

3.1.3.2 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打破了组织的壁垒,让项目参与方之间能够直接沟通,是协同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支持一对一、一对多的消息发送、文件发送,无论用户在线与否,都可以成功接收消息或文件;支持消息广播、语音通讯和屏幕查看和虚拟会议室和会议记录,对网络化工作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

3.1.3.3 工作管理将个人工作与整体计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工作任务分发、汇报、总结、考核的一条龙管理。自上而下的工作分发机制,将领导布置的日程或任务自动下发给员工,自下而上的请示汇报流程,将员工发起的工作纳入正式工作管理当中;工作安排、审批意见等事件的实时提醒;网络共享的个人工作计划与总结及工作审核机制,帮助领导随时掌握员工日常工作进展情况。

3.1.3.4 文档管理文档管理提供规范的文档流转过程控制和强大的资料管理与查询功能,实现完整的文档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各种类型的收发文及修改留痕、批注、套红头、用印、文档保护等功能;支持文档附件和自定义拟稿纸、文档模板、红头文件、印章及手写签名和资料室分级管理和强大的归档资料检索功能。

3.1.3.5 信息管理信息为各参与方提供信息的统一、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功能模块齐全完备:通知公告,新闻,规章制度,投票、论坛,资料下载。基于组织架构的权限控制,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信息;可以自由设置信息范围和有效时间;提供强大的信息排版功能和支持贴图和附件;信息和反馈能够实时发送到用户桌面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支持模糊查询。

3.1.3.6 互信机制这种互信机制是建立在双方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通过互信技术,使得项目参与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互信关系,彼此互为互信服务器,允许用户相互跨组织访问,从而将项目参与方的信息系统联结起来,形成真正互通互联的大系统。

3.1.4 应用层协同应用层是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工作应用的集成,协同工作平台主要处理组织间的协同和组织内的协同两类协同工作关系。这两类协同都建立在协同工作智能系统上,由协同工作智能系统提供完成协同项目管理过程逻辑的支撑。协同工作智能系统可以通过项目参与方面向某一特定领域的处于逻辑层的信息系统,获取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依靠具有分析功能的算法、工具或模型,帮助项目参与方分析项目基本信息、项目成本数据、项目合同数据、项目进度数据、项目施工文档、项目质量数据、项目安全管理等数据并且得出结论,为项目参与方各层相关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项目决策。

3.2 协同工作平台解决组织界面障碍协同工作平台是为参建各方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协同工作机制,可以使项目各参与方实时共享群体组件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软件,在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上实现任务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阶段协同、地域协同等协同,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成本,解决大型项目组织界面障碍问题。

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各组织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一个实时、准确、安全、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平台,避免发生各个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组织界面的矛盾。

协同工作平台是基于项目参与方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参与方目标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彼此认同、理解对方的期望和价值。构建协同工作平台,使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对抗关系转变为利益一致关系,从而消除目标差异所造成的组织界面矛盾。

协同工作平台的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各个组织实现知识的交叉学习,进行信息的充分沟通,对彼此的组织文化产生认同感,坦诚友好地合作,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界面矛盾。

5结论

目前界面管理理论尚不完善,特别是对组织界面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对大型建设项目组织界面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剖析了组织界面障碍的成因,最后提出构建协同工作平台解决大型建设项目组织界面障碍的措施。然而本文只是构建了协同工作平台的体系结构,如何具体实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温冉.基于代建方的工程项目组织界面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9,(3):17-21.

工程项目组织论文例10

电力体制改革后,随着火电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电力系统长期形成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建设管理方式已经被完全打破。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作为施工管理、技术文件,在传统的火电工程管理体系中主要适用于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偏重于技术,因此,不为其他参建组织所重视,一定程度阻碍了其应有的管理功能的发挥。正确认识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在火电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对于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任务及目的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属性

技术条件是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对资源、方法、程序、措施等进行策划和安排是建立在技术的可行性,技术不可行意味着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败,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技术属性是施工组织设计成立的基本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本身就是管理,既是技术方案的选定同时也是管理措施的规划,由于任何计划、方案和措施的执行都是通过管理实现的,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过程也是管理过程,管理属性是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必要条件。

1.2 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以建设工程整体和施工全过程为对象是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与其他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根本区别,其任务是对建设项目各系统、各单位工程做出统筹规划,对人力与物力、时间与空间、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需求与可能等给予周密的策划和安排,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其核心任务是组织,目的在于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

2.在项目管理体系中地位

2.1在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中心地位

通常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初步设计阶段依据《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提出了技术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初步设计概算提供编制依据。二是招标阶段由投标方编制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对招标文件作出响应。三是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编制的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四是实施阶段由各标段施工承包商编制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标段、本专业和季节性施工的具体组织和安排。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不仅要承接设计阶段的施工总体规划,以达到控制概算的目的,同时要依据合同,即中标承包商的投标响应,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作进一步的明确和具体的细化,成为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由此可见,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具有承前启后的中心地位。

2.2 联结各参建组织的中心纽带地位

一般情况下,项目采用平行承发包模式时,施工组织总设计由业主(或监理承包商)组织各标段施工承包商编制;采用设计、施工总分包模式,由施工总承包承包商编制;采用项目总承包模式,由项目总承包承包商负责组织编制;采用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由项目管理总承包承包商组织各标段施工承包商编制。

现阶段,在国内火力发电总承包企业尚不具备设计、施工一体化功能的发展阶段,不论业主采用何种承发包模式,其实质都是程度和范围不同的平行发包方式。因此由项目发包方组织各参建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执行是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此过程中,既有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问题也有各参建组织通过沟通交流,达成一致的具体问题,既存在参建组织的独立工作也存在相互配合、协作的项目,所以,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和执行就成为联结各参建组织的中心纽带。这不仅符合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原则,也与其承前启后的中心地位相一致。

2.3 在工程实施阶段的纲领性文件地位

从项目管理体系上讲,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是项目管理规划的实施产物。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在工程采购之后进行的,其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法规和技术资料,也包括设备、设计、施工、监理及其它服务合同。作为合同组成部分的招投标文件,是发包方和承包方管理规划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和执行就是贯彻合同精神的过程,是合同履行的具体计划和具体实施。正因如此,不论对发包方还是对承

发方,它都具有约束性和指导性。

建设项目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后,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为各参建组织共同遵守和执行,项目管理规划则用于各参建组织自身的项目管理活动,适用范围、对象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技术性较项目管理规划更强、更具体,同时又是各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因此,在工程实施阶段,它始终居于项目管理体系的顶端,用以约束、指导施工管理和技术活动。是各参建组织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