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不唯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5:39

不唯职称论文

不唯职称论文例1

曾几何时,国内大学在人才的选拔和聘用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被聘用者的学历、职称。尤其是在较为有名的高校,要想从事科研或教学,非博士学历不足以“胜任”之。从而,大专学历不能参评教授、副教授不能担任博士生导师,也就成了众多高校心照不宣的不成文“规定”。这种规定,一方面使得那些想成为教授、博导的人为了职称或学历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耽误了其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这种规定使得某些有真才实学,却苦于没有职称或学历的“有识之士”被排除在高校或博导之外,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唯职称论”“唯学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职称、学历与能力、学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可否认,高职称、高学历的人中有许多有能力、有学识的人;但不能由此认定有能力有学识的人就非得拥有高职称、高学历。某些无文凭、无学历、无职称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刻苦修炼,同样可以获得相当的学识和能力。当年胡适受聘于北大时,其论文考试没有通过,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后来成为鼎鼎有名的北大校长;钱穆先生只有小学学历,却照样在北大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并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家;吴晗入学考试数学为零分,但清华慧眼识才将其录取。事实证明,不合格的数学成绩与吴晗成为大历史学家并无必然的联系。

不唯职称论文例2

在中国国内,对于大学生和参加工作的职员的考核机制几乎是一样的,讲究的是“唯论文论”,论文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学位证,参加工作的职员能否职称晋级在薪职待遇方面更上一层楼。但是看得见的论文背后去有着庞大的资源配置和巨大的利益分享等,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人趋之若骛。

不唯职称论文例3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示范带动、先行试点性质,在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意义举足轻重。现如今,国家层面的制度已经出台,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等,这些难题仍需多方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从实际出发予以解决。

不唯职称论文例4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39万人。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069.4万人。

1.招聘: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2016年7月6日,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完善聘用制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2017年,人社部门将研究出台事业单位考核、竞聘上岗规定,制定监督、培训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制订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2.工资: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国家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研究建立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稳步提高医务人T薪酬水平。目前,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将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3.管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建立健全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制定配套政策规章,完善激励约束和监督制度。

健全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行工作,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探索高校、公立医院等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进一步释放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活力。

4.职称: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 的倾向

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称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

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或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5.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今年3月10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专技人员创新创业,明确了四种情形和具体政策措施: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相关权利,并可以依协议取得成果转让、开发收益。

不唯职称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历史观教育基本问题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历史观的形成与世界观的形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由此形成人们对人类社会横向和纵向认识,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延伸。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史观和唯心主义史观两大阵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破除了以往唯心史观的种种壁垒,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的阐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初步建构了唯物史观,他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可见,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未建立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历史在本质上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其核心的问题已经表达得很清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本文的所述历史观教育即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十以后,在一系列讲话中都表达出对历史观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2013年1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具有大学的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社会转型时期,种种社会思潮纷至迭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构建造成一定的困扰,当中,应高度警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久的可行之道。

二、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卷土重来

往往扛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学术无,学术自由等为保护伞进行所谓的历史研究,事实上是一种以文化为表象的政治活动。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一部分对资本主义跪拜的研究者对历史问题的“积极介入”正好与网络空间中少部分对其生活境遇不满意的社会成员“上下呼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潮的在中国的泛滥推波助澜。思潮往往依附于“告诉你一个真实历史”,“狼牙山五壮士真是如你所知的那样吗”类文本上,以正义、真理的代言人面目示人。经过剪切,粘贴等加工过后,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已无从谈起,取而代之的是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后足以以假乱真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东拼西凑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但其危害却实实在在,如“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等提法中,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竟然被粉饰成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功臣”。问题在于,这些完全不尊重历史研究规则的被刻意杜撰出来的文本竟然也能拥有簇拥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所以,有学者认为“虚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但对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并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把已被颠倒过来的历史再颠倒回去,混淆是非。”②

2.借住网络加速渗透

客观上看,大部分具备色彩的作品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指向,在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为主要平台的传统传媒时代,其影响力较为有限,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其传播和渗透的范围大大扩张,速度成倍提升。互联网中,一些文学作品以争取阅读量或点击率为目标,这类作品往往以标新立异或劲爆抢眼的标题加上对既有的公认的史实进行反向论述,给读者造成观念上的强烈冲击为特点,往往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有文章将黄世仁“还原”成一个具有开拓精神,有责任心的地主,并认为白毛女应该和他生活在一起,有作品公然质疑雷锋助人为乐行为背后的动机等等。这类对既有的真实史实进行任意编造杂糅的行为的危害可能比想象中更为严重。另一些为各种功利性目的不顾客观史实而将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的作品也在有意无意间相互关联互相助推,成为了一股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借助网络的覆盖性和扩张力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严肃对待。

3.当前高职院校历史观教育需要创新

“05方案”实施之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必修课程及“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程共同组成。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等两门课程,“纲要”课主要是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立新中国走向富强的辉煌历程。“马原”课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两门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问题在于,由于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及课时量的限制,高职院校并未开设这两门课程,而高职院校学生又是的重要渗透对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更为复杂,一些高职院校不仅有高考统招的学生,还有单独招生的学生及9+3等,这就意味着这些学生无论在知识的基础上或者是学习的能力和自觉性上都与本科生有一定的差距,要对其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难度也更大,任务也更艰巨。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3年,要在较少的课程和较短的时间里面对其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对所开设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和高度的整合,以提升其唯物史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历史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从整体上看,和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相互交织在一起大力宣扬资本主义的先进性,质疑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消解当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所带来的破坏性不容小觑,需要积极应对。本文以为,可尝试从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内部整合

“概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教育和引导,三门课程各有侧重也相互联系,在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历史观的进程中,应对这三门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整合,让这三门课程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具体实现方式上,可尝试让三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将历史观教育视为三门课程的重点的教学目标,加强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方面可有效的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课程对相同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授课教师既要把相关的理论问题讲通讲透,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将分析到的结果反馈到下一轮的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不断调整和充实的动态的教学过程。

2.可积极拓展历史观教育的场域

当今世界复杂多元,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此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如继续因循守旧的沿用传统的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期待,因而,需要大力拓展历史观教育的场域,将其范围扩大到课堂以外,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有益补充的新格局。可探索多种实现方式,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活动所提供的如主题演讲、专题讲座、展览,辩论赛等多种校园活动平台,让整个学校成为了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大学生在各类校园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在充满历史底蕴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润物无声的促进其历史观的正确生成。

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微博、微信、论坛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接受到与历史观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让学生能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到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建设新中国的光荣历程。在这些网络平台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真实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当中,教师可由此更加了解学生的观点和立场,并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历史观学习问题上有更强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有效对接和互相联动,开拓历史观教育的新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担负为向国家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使命,因而,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时,应在准确把握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高度整合的前提下,让三门课相互关照、取长补短、分工协作,还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开拓历史观教育的新路径,以进一步加强历史观教育的有效性。

不唯职称论文例6

近日,《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课题组通过核查“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杰出人才发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中,均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在“杰出政治家”中同样也没有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不等于职场状元,这与当前“热炒状元”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围绕高考状元的是一片喜庆景象:产生高考状元的学校贴标语、挂横幅、喊口号、敲锣打鼓、张灯结彩。企业为学校送锦旗,公司请状元代言产品,电视节目请状元露脸,教育部门为学校鸣鞭放炮,状元家庭大闹状元宴。围绕高考状元的新闻追踪、经历回顾、个人访谈、出书等活动层出不穷,大家纷纷用状元的光耀来给自己“贴金”。然而,昔日受宠的状元并非是今日的时代宠儿,许多高考状元已经如同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这前后的热冷对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引人深思。

看看中小学现状就知道: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学校、家庭、社会依然使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少地方专门出台重奖高考的红头文件,奖励经费由市县财政统筹拨款,许多学校为了提高“上线率”,将教师的工资、奖金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以分数为纲,以上线人数论英雄的教育大气候,使得处于樊笼之中的学子,也只有埋头读书,追求高分。正是由此,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忽视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掘,忽视了其它非智力因素如抱负、胸怀、勇气、意志等基本品质的培养。于是,高考状元难成职场状元就不再是偶然。

转变观念,走出“唯文凭论”

高考状元作为各省高考的第一名,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受到的是中国一流的教育。然而他们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社会期望得那么“理想”,他们头顶的“文凭光环”并不和后来的职业角色完全相称。再对比一下那些出身“卑微”而后成大器的典型人物,以及在基层成才、建功立业的事例,我们就不难发现,评价一个人是不能单单看学历和文凭的,社会上的“唯文凭论”也是多么偏误。

不唯职称论文例7

据介绍,自治区将特岗计划与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合并执行,在县以上人员编制基础上核定5%的“人才储备编制”,专门用于下派到乡镇基层单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招聘。为给异地任教的特岗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将特岗教师住房也一并纳入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范畴。新疆在拨付特岗教师工资和绩效工资时均为一次性拨付一学年,在工资接续尚未到位时,自治区均要求各地州、县市先行垫支。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蒋夫尔)

江苏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日前,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以下简称为“e学习”)试点学校申报答辩会在南京举行。江苏148所小学、初中、高中及幼儿园的负责人轮番上场,论证“e学习”试点工作方案。

此前,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e学习”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5个领域的改革,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提出“电子书包”的解决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表示,答辩学校须在优化课程形态、更新教材呈现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实现数字化管理等五个方面陈述清楚自己的探索,其中重点在课程结构与组织实施方式的变更。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潘玉娇?吕玉婷?缪志聪)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原文作者互动交流在庐山举行

8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近500名中学语文教师与20余名中学语文教材原文作者齐集庐山,开展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据介绍,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原文作者面对面互动交流,在全国尚属首次,此举旨在为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健康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罗先友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作家、教科书编者、广大一线教师以及学生齐聚一堂,现场观摩特级教师解读经典作品,构成完整的文学对话、阅读对话、教学对话。

(信息来源:新华网?作者:高皓亮)

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启动

为热烈庆祝第28个教师节,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启动,今年的主题是“我的老师”。

第三届“感念师恩”活动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媒体相配合,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者可以在9月11日前,登录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教育部门户网站、果实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活动专题网页,以及教育部新闻办在新浪网开通的专项活动官方微博“微言大义话教育”、在腾讯网开通的教师节活动官方微博“感念师恩”页面,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小故事或感悟心得,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也可以上传与老师的合影、撰写微小说、拍摄微电影。活动结束后,活动组委会将对参与网站推荐的优秀微博、图片、视频进行抽奖,确定50名获奖者,给予奖励。

此外,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将开设专题节目和专栏,集中刊播社会各界人士的祝福短语,并深入挖掘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疆评职称向县以下一线倾斜

记者日前获悉,新疆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把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作为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要求,改变职称评价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论文、外语的倾向,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悉,此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区教育系统受益颇多。

不唯职称论文例8

许多地方对职称实行“名额配给制”,即一所学校的初、中、高级职称的人数是精确划分的,其比例是以单位职称人数为基础的。这样一来,学校习惯的做法就是以人员的资历、工作年限为核心,在“按资排辈”的惯例下,教师要么“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要么自轻自艾,闷闷不乐,甚至还有些校长以人际亲疏为标准,或将职称评审当成“权钱交易”。身处如此逼仄的环境,无论新老教师,都可能会变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制度本身不是目的,但好的制度会成为一种良性职业生态和坚实职业伦理的保障。制度的优化当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和经济利益掣肘,重新考量职称评审标准,取消“名额配给制”,实施具备条件“自然晋升”的评聘制度。既然是专业技术标准,是否应立足于建立一个城乡教师都认可的标准,这标准不仅仅要有结果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更要避免以城市教师为中心。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中,应摆脱唯结果论、唯成绩论的数字化考核,更凸显人性化的过程测量,要考虑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比如,是否可以考虑给在乡村从教多年的教师适当增加权重。

在实行职称“自然晋升制”的同时,应正视城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上的天然差异及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客观差距,给农村教师同等的甚至是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以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准。应启动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计划,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平台,在教育科研、教学比武、荣誉奖励等诸多机会中让广大教师看到希望。毕竟职称是与收入挂钩的。当上升渠道被彻底打通、板结的城乡地域格局被彻底摒弃、人人的价值预期都可以充分兑现之时,也许就是迈出困局的第一步。

不唯职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8-02

一、前言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人事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回顾建国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职称制度改革也从未间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单位根据需要直接任命。二是1977年至1983年,作为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要聘任便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1986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人才评价和使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职称“终身制”严重影响人才成长等。

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职称改革浪潮。2014年,深圳通过政府“放权”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100%向行业组织转移,重新界定了政府与行业组织在职称评审中的角色。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从2014年起全面开展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校将“评”和“聘”有机结合。经调查,结合笔者在外语院校长期从事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工作的体会,通过分析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改革成果,对外语院校现行职称评聘管理和改革方向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高等外语院校职称评聘的现状和问题

1.高等外语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来说,学科相对单一,主要以外语学科为主,辅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在综合性院校中占比较大的工科、理科等学科几乎没有或很少。不少学校因学科较单一,并没有严格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分类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部分学校管理机构在制度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又过分强调外语学科和非外语学科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外语学科的科研产出难度大于非外语学科,评价标准和要求应低于非外语学科。

2.虽然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但目前全国多数地方还依然是政府统一组织职称评审工作。这种政府组织评审、给职称给资格,学校实施聘任、给岗位给待遇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人才,也不利于发挥用人单位的自。因为政府组织的评委会对教师的了解和评价只能局限于申报材料,往往造成一些学校想用的人不一定能评上,而评上的人又不一定能胜任学校所需的岗位。

3.缺乏动态管理,导致职称“终身制”。长久以来,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在取得了既定的高级职称后,明显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这种一旦评上就安于现状的“终身制”现象,大大削弱了教师持续钻研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与稳定。

三、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方向

1.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高等外语院校中,作为主打和优势学科的外语类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共性,更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经调查多所外语院校,外语研究以Z言学为基础,延展至文学、翻译、语言教学,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兼具理论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外语院校中外语教师的数量在全校的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从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和成果表现形式等维度改革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尊重外语学科特点,体现外语学科的发展需求和趋向。以重庆市为例,就单独针对外语学科的教师出台了《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2.打破“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走出“论文崇拜”的误区。职称评审过程中常存在着一些“硬杠子”,比如的刊物和篇数即是最硬的杠子。而且习惯认为期刊级别越高论文质量就越高,而忽视对论文本身学术水平的认真考核。针对这些问题,要树立“质大于量”的观念。另一方面,职称评审要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突破学历、论文等传统考核门槛,即树立“不唯上只唯实”的新理念。

3.下放职称评审权,落实高校办学和用人自。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由专业学会制定行业普遍认可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政府仅作宏观监管。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不断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也在逐步推行,部分高校已经取得高级职称评审(议)权,实现学校自主评聘。

4.加强职称聘后管理,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聘用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体制中,职称评定仅仅是水平评定,没有有效的岗位限制和科学的考核,造成了教师职务的“终身制”。这种只管职称评审,不管职务职责的体制是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必然造成职称的异化。因此职称评审必须结合岗位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将“评”和“聘”有机结合起来。这里“评”要以“聘”为基础,淡化资格,强化聘用,让“教授”等从职称变岗位,打破聘任终身制。比如2014年底,浙江师范大学的一次竞聘上岗,有6名教授降为副教授,而另外12人却因业绩突出而成功越级竞聘。

外语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科学合理核定各岗位人员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教学实践工作量等并将其列入聘期考核内容。引入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圣华.职称评审改革在路上[J].中国人才,2015

[2] 刘晓燕.把职称评审的权利交给行业组织――深圳市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转移的改革探索[J].中国人才,2015

[3] 韩明.从职称评审看高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3)

不唯职称论文例10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只用了二十几年就走完了美国一百多年的路,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遍地开花,但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不科学的用人方式、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现象频频出现。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唯学历”现象成潮流。“唯学历”潮流扭曲社会对人才的观念。很多年轻人只把精力和希望寄托于学历,却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和“文凭商品化”的风气不断滋生,假文凭、假学历泛滥成灾。一些高校大量开办研究生班,将硕士头衔降低标准,批量授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学员;个别官员或企业家并未参加规范的入学考试、也没有下功夫撰写毕业论文,却顺利地获得了学位;一些人为了获得高学历不惜弄虚作假;这些现象的发生,与不科学、不合理的人才标准有直接关系。

2.遍地高学历,缺乏真人才。在数量庞杂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人群中,选拔一些学识和能力方面均出类拔萃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很难。自1949年建国到开始,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人才和科技的进步举世瞩目。结束至今已过三十年,但层出不穷的高学历人才中佼佼者甚少,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科研发展的迫切急需。用人单位在选拔或选聘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时犹如大海捞针。

3.企业寻求称职者甚难。当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以产品开发型和生产型企业为例,一般核心研发人员占3%—8%,核心管理人员占8%—12%,服务保障类人员不超过10%,生产技术岗位所需人员占50%—70%左右(部分企业有销售队伍),生产型企业往往要求这50%—70%的生产技术岗位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满足工艺、试验和生产过程中对异常、疑难现象的分析与处理。即使是生产线上进行流程操作的生产岗位,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恰恰难以寻得一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企业人才难寻的原因很多:其一,“唯学历”潮流中,初、中等学历人员不占优势,也难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中称职;其二,部分城市人事部门忽视企业的实际需要,唯高学历者为人才,用限制落户的方式限制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人才进入本市;其三,一部分城市的人事部门跨地区抢夺初、中级人才。据了解,广州、深圳等前沿城市,经常将北方某些学校抢手的中专毕业生大批量地引进自己的城市,却使人才政策不发达的城市陷入人才梯队不可持续的被动境地。

4.职称泛滥现象日益严重。学历含金量偏低,职称含金量不高。人们想的不是拼成绩、比水平、讲贡献,而是拼学历、比职称、靠关系。在“唯学历”、“搭班车”的氛围里,高水平者与高职称不能合理匹配。

人才资源依赖于教育,人才政策出自于人才管理部门。二者都应属于上层建筑,社会需求的背景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关系应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才培养和人才政策必须服务并服从于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出现不良的连锁反应(恶性循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改善教育环境,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中小学负担过重是大家共知的事实,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减负”,但学校因为怕考试成绩落在兄弟校的后面,仍不肯罢手,班级老师和家长更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能够高人一筹。幼小的孩子不但要为自己的将来拼命,还要为学校、为老师、为家长拼命。物极必反,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间接导致现在的青年厌倦学习以及大学里流行“60分万岁”的主要根源。因此,要下决心给中小学生减负,还孩子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宽松环境。有高考自主命题权的省份应该大胆地改善教育环境,研究和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厌学情绪浓的问题。

2.加强对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彻底杜绝大学考试圈定范围甚至圈定试题的做法。不妨建立科学、严密的联考或统考制度,大学期中和期末成绩、单科结业成绩可打破区域命题的界限,并将课业成绩和学生评奖评优、毕业结业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考题设置要科学,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考出学生的真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形成有利的机制和氛围,从而改变大学校园的气氛,唤醒学生、老师的学术兴趣,快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