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1:29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1

环境心理学必然的与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等专门学科紧密相关,但就具体的环境心理学理论来说,我国当前的研究课题还在进一步的规范与重建当中,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自从环境心理学在20世纪初的诞生到60年代的完全建立,相对来说有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的规定还是很模糊的,ProshanskyHaroldM.在HumanBehavior&Environment∶Ad-vancesinTheory&Research一书中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解释成“环境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式”,从概念本身来说,对环境心理学的说法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并未阐述清楚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者是谁,也没有说清楚环境心理学研究者的承担者是谁;再者,对环境静心理学研究的范式并未详细说明,是指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还是环境致于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个对象的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始终像谜一样的存在着。但是有一种趋势,主要的涉及到对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园林设计在研究方法、方案设计上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这就造成了环境心理学的自身的矛盾,既要解决自身的研究方向问题,又要研究与其交叉学科的界限问题,这就为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综合以上的分析,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界定主要的取向在于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在传统视觉之下的人文环境对整个人居环境的布局的影响,尝试着对环境心理学做一个明晰的解释,并应运于实际的操作当中。

1.2环境心理学理论所涵盖的必要要素分析

虽然环境心理学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环境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因素,学术界有着一致的认可。这主要的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心理环境。本节就此三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主要载体,围绕着整个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主要的包括水体、土地、植被、动物、矿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等等,这些物质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条件。第二,建筑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着人雕刻自然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创造着艺术形式,而这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还是属于洞穴,虽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创造物,但是因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变得温暖而更具人性化。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的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类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第三,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详细分析,其实心理环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环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烦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同样的环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温和的。

2与当代人居区域环境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因此,遵循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说环境心理学虽然的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模糊的,但是在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2.1生态知觉理论

所谓的生态知觉理论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较看重人的先天遗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指人的直觉是一个过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主要的包括娱乐、安全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对环境的好坏而产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们一般的都会选择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充足的水源,人们将会选择逃离该区域,另寻去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与环境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这就符合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对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由EgonBrunswik提出,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现实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这就必然与人类的后天学习能力相挂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解决生活环境的问题。比如就客厅来说,从后天的知识结构中人们会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种设计理论,主要的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功能,并潜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对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出比较大而且边缘比较广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小区进行景观覆盖,其实潜藏的功能是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2.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没有具体的理论内容,但其主要的对形式和内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如果在小区的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环境处理法,环境就会被规划成合理的族群,塑造丰富的景观。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结合以上三种设计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景观的实际操作,对以下两个特殊场所进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间的设计上,主要的应包括座椅、凉亭、方桌和简易运动设施的基础建设,并注意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因老年人性格各异,设计者要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闲和娱乐等等的需求,提供观赏和园艺种植场所、简易运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并设置专门的老人托管所,为老人的安全负责。

3.2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心理素质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该注重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所的设计,在位置上应该远离车道、过道、走廊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条件考虑在内,以缓解因过度吵闹而造成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住宅环境质量优劣与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关系,不合理的居住环境设计已经给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现在国内对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室内环境和建筑本身,而对于室外环境的研究涉及较少,以及在生态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设计进行室外环境改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生态设计原则的相关内容和居住区设计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大量参阅国内外关于生态设计理念和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有研究者已经对这些理念的结合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探究。

国内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从90年代末开始逐渐升温,这些理论虽然对居住区室外生态设计界定有所不同,但都从不同方面对城市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趋势、方向、原则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于2002年出台了《上海市新建住宅小区环境导则》《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住区环境建设标准。这些原则或评价标准的制定,显示出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环境意识向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也使我国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开始有章可循。对城市住区外环境进行专门设计的方法研究始于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认为居住与环境的设计必须达到4项要求:安全、卫生、方便和舒适,①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居住环境设计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前苏联自50年代起开始研究居住与环境问题,,并设立住宅生态学来专门研究居住环境设计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居民健康,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②70年代后期以来,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也为居住区创造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居住区的社会功能和在精神、心理上的作用。

2.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及设计原则

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缺少人文关怀;缺乏环境个性和特色;③盲目追求大型化、豪华化,为了追求气派和宣传效果,不少居住区内硬质铺地、广场泛滥,整体宏伟有余而亲切不足,难以保证居住区开放空间应当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疏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首先,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在设计时应该适宜这种特定的场所,应该挖掘其中反映了当地人精神需求与向往的深刻内涵,同时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要考虑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其次,人性化的原则。居住区室外环境是为居民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规划,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绿化小品等细部设计直到建设实施,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环境要素的运用,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改变现代城市中琳琅满目的沥青、混凝土、玻璃、钢材等工业化的面貌,让人尽量融入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

3.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3.1 南京咏梅山庄绿色生态小区

咏梅山庄建于2001年,是建设部认可的绿色生态住区,该住区以维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为规划设计原则,采用最新的生态环境技术,建立太阳能利用、管道直饮水、雨水回收和中水利用、生态绿化、绿色建材、土建装修一体化等六大系统,营建住区良好生态环境。另外小区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从各层面上由里而表的构筑社区景观环境,按照景观均好性强,使用度高,生态化优良,文脉承传与发展的延续性适度,居住业主的归属感强,并满足建设与后期维护成本的经济型等设计原则,并引入区外环境,对于区外极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设计有通往仙鹤山的视觉走廊,并令大多单元向山体展开,形成现代都市山景住宅。④

3.2 英国伦敦拜得(Bed)零耗能小区

曾获得2000年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可持续建设最佳范例”奖,并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选择作为2000年伦敦“可居的城市”展览中心可持续开发的范例的拜得零耗能小区,位于英国伦敦西南的萨顿市,由Peabody Trust公司承建,拜得零耗能小区采用一种零耗能开发(zero Energy Development)系统,即小区任何方面的设计都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和最小限度地影响环境为目的,其环境保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⑤(1)利用棕地(BrowfieldS):所谓棕地,就是城市地区中已经进行过开发,现在处于闲置状态的土地,在英国,有大约20%的城市土地属于这种类型。(2)绿色交通:以减少小汽车交通为目标,社区内提供一定的就业场所和服务设施以减少居民出行需求;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联系,包括两个铁路站点、两个公共汽车和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提供替代小汽车的选择,如小汽车共享。

4.国外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对以上国外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目前开始进行的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提供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多层面、系统化的研究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多种方式促进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示范工作;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加强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 郭峥.从“健康住宅”看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6

[2] 胡安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 张秀.后中小尺度下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设计探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5

[4] 刘家贤.新形势下苏州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分析[M].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3

[5] 何昕家 张子超.初论台湾地区生态设计迷思[M].新建筑,2011.2

[6] 余世金 朱坦何.有关生态住区几个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5

[7] 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8] 邓晓红 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3)

[9] 何静.关于生态型社区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研究[J].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

注解:

① 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② 邓晓红 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3)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3

Abstract: "living environment" theory is the sci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Cities as the survival of our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its planning and design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se years. If you want to create an excellent living environment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n it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Key words: human settlement ,plann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人居环境”理论的内涵

我们既然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包括人、城镇、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区,都归类为人居环境,那么把这样庞大的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多学科理论分析称为人居环境科学,就是所谓的“人居环境”理论。“人居环境”要求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规划设计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主要任务

(1)借鉴前人对“人居环境”理论的研究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改善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研究。

(2)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职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发展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改造措施。

(3)利用仪器和已有研究的资料对城市规划环境进行监测、评定和改造,判断其制约和促进居民发展的因素,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具体原因。

三“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绝不仅仅是绿化或美观的问题,我们对城市规划设计首先就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规划设计的内容要求是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而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却富有意义的工程。比如:在城市规划生态资源开发方面使用不当,这些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资源的浪费严重,造成资源相关环境的破坏,就像在非典期间,我们能感受到很多的难处。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和污染处理的力度不高;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不安全感增加;城市规划的建筑盲目模仿国外、丧失了城市的文化和个性,体现文化特征的古建筑历史大批消失,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中大量钢筋、水泥破坏了绿色生态;城市建筑能耗高、浪费严重;城市人口密度过大,遭受灾害的系数增加,公共安全凸现。把这些在这里再给大家罗列一遍,是想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人居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都是相当广泛,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关系、历史文化、健康生活等各个层面,这个不但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

3.1.1 城市规划设计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的。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关系变成得陌生;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没有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活规律等特点出发来考虑小区的规划设计;不顾居民的生活需求,片面追求高容积率的住宅利润,盲目压缩居住小区内的生活环境,使得建筑之间太过紧密,居民没有生活的私密性。这样的小区规划设计很难达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埋藏了很多安全健康的隐患。

3.1.2 忽略原本的自然环境,过度盲目的破坏自然资源。

在我国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开发商只是打着“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口号去追求过高的利益,而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等多方面角度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原有环境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地形资源、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为的生活困难,很难达到居住小区与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所谓的园林绿化也仅仅成为了规划设计的形象点缀而已。

3.1.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有些居住小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就占到这个小区总用地的 75%~80%,这根本达不到国家有关的标准,从而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真是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居住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一些体育设施表现不突出,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一些陈旧的设施缺乏修葺或者更新,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应该合理地对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强调居住小区的人文和交际功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的需要再确定配置标准。

3.1.4 缺乏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来直接指导城市的规划设计。

近些年来,国外内一些学者及业内人士围绕可持续发展观、生态观,或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方面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关于城市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影响居民舒适度的综合因素、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何满足居民从物质到心理需求等等,这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问题却常常被忽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实践层次也更是不为多见的。

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高速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人居环境意识的认识开始不断理性化地觉醒;在住房和居住小区环境双重选择上,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正在不断向外延伸扩大。有人买大买平方,有人买高买空间,有人买地段买升值,有人买小区自然景观,有人买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等,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到精神的更高层次的综合追求。为了突出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叫做“人居环境”,“人居”就必须先要“安居”。本文通过这些现状和背景的认识分析,提倡运用“人居环境”的先进思想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这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4

    二“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主要任务

    (1)借鉴前人对“人居环境”理论的研究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改善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研究。

    (2)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职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发展进行深刻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改造措施。

    (3)利用仪器和已有研究的资料对城市规划环境进行监测、评定和改造,判断其制约和促进居民发展的因素,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具体原因。

    三“人居环境”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绝不仅仅是绿化或美观的问题,我们对城市规划设计首先就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规划设计的内容要求是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而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却富有意义的工程。比如:在城市规划生态资源开发方面使用不当,这些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资源的浪费严重,造成资源相关环境的破坏,就像在非典期间,我们能感受到很多的难处。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和污染处理的力度不高;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不安全感增加;城市规划的建筑盲目模仿国外、丧失了城市的文化和个性,体现文化特征的古建筑历史大批消失,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中大量钢筋、水泥破坏了绿色生态;城市建筑能耗高、浪费严重;城市人口密度过大,遭受灾害的系数增加,公共安全凸现。把这些在这里再给大家罗列一遍,是想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人居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都是相当广泛,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关系、历史文化、健康生活等各个层面,这个不但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

    3.1.1 城市规划设计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的。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关系变成得陌生;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没有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活规律等特点出发来考虑小区的规划设计;不顾居民的生活需求,片面追求高容积率的住宅利润,盲目压缩居住小区内的生活环境,使得建筑之间太过紧密,居民没有生活的私密性。这样的小区规划设计很难达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埋藏了很多安全健康的隐患。

    3.1.2 忽略原本的自然环境,过度盲目的破坏自然资源。

    在我国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开发商只是打着“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口号去追求过高的利益,而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等多方面角度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原有环境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地形资源、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为的生活困难,很难达到居住小区与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所谓的园林绿化也仅仅成为了规划设计的形象点缀而已。

    3.1.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有些居住小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就占到这个小区总用地的 75%~80%,这根本达不到国家有关的标准,从而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真是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居住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一些体育设施表现不突出,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一些陈旧的设施缺乏修葺或者更新,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应该合理地对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强调居住小区的人文和交际功能,在此基础上,按照功能的需要再确定配置标准。

    3.1.4 缺乏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来直接指导城市的规划设计。

    近些年来,国外内一些学者及业内人士围绕可持续发展观、生态观,或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方面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关于城市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影响居民舒适度的综合因素、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何满足居民从物质到心理需求等等,这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问题却常常被忽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实践层次也更是不为多见的。

    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高速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人居环境意识的认识开始不断理性化地觉醒;在住房和居住小区环境双重选择上,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正在不断向外延伸扩大。有人买大买平方,有人买高买空间,有人买地段买升值,有人买小区自然景观,有人买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等,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物质到精神的更高层次的综合追求。为了突出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叫做“人居环境”,“人居”就必须先要“安居”。本文通过这些现状和背景的认识分析,提倡运用“人居环境”的先进思想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这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5

二、发展中的人居空间景观设计

1.共享的景观

环境设计的首要目的,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空间景观环境效果。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我国在城市人居空间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正接受着巨大的挑战—人地关系失调、环境恶化、自然文化遗产遭到蚕食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共享景观环境,有力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人多地少、污染环境、历史文化建筑遭到破坏等问题。利用有限的人居空间,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空间环境。人居空间景观设计应尽快从一味地追求效果和投资回报率的模式转至以景观空间环境共享的社会人文化居住环境。

2.文脉的延续性

在人居空间景观的体现对历史和文化的崇尚是近年来人居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注重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人居空间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人居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人居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创造有吸引力的住宅小区环境、探索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对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目前人居空间景观设计现状,提出了人居空间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应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空间多样性、参与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营造人居空间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人居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设计理念的细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媒体广告的介入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减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脱轨分离。这样也使人们清醒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筒子楼、胡同、大院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营造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的人居空间环境为宗旨,以实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为目标进行生态人居空间的设计。既然我们现在认为规划的中心的目的是为人和人们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环境,那我们必须考虑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4.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居空间景观创造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空间已经成为目前开发商的重要理念,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利用高品质的人居空间景观来提升楼盘的价值。但也有一些开发商一味地强调、追求视觉感官效果而忽视了居住。人居空间景观作为城市生活空间景观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人居空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建筑单体相比,城市人居空间景观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加直接地影响着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否健康发展。就微观的空间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声、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人居空间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人居空间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设计手法之外,还要充分体现生态的一面。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106-02

1、人居环境科学概述

“人居环境科学”的首次提出是在1 993年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由吴良镛院士及其合作者所倡议,针对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此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应用到广大领域中。

顾名思义,人居环境简而言之即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媒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互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人创造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为目的,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区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科学群体,以其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其最终目标是创造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

2、人居环境科学指导f城市规划设计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建设符合我国外部条件和内在需要的和谐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更要使其能够指导人居环境的建设。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主导专业是建筑、地景与城市规划,三者处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核心位置上。

城市规划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及应用对象,需要丰富的理论指导,适合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论的理论指导是:要在整体和整体性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融合规划设计原理,以协调控制的理论为指导,发展对规划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提高规划设计理念,更好地驾驭一般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区域、城市、社会、建筑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发展予以协调控制。

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建立发展、动态的规划设计时间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在规划设计的整体思考上,重视各个要素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也就是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有,以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3、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大地上立下第一根木桩,彼此便再也无法割裂,我们不断地对环境进行思考,解释、利用以及改造,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引发了业内广大关注与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规避,经过多年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已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从中可以了解到人对环境的心理需要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这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1 格式塔知觉理论一“图与底”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有这么一段话:“假使有一种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即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换而言之,格式塔并非孤立不变的的现象,而是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在格式塔知觉理论中,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具有格式塔性质。

图形与背景是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其中还包括群化原则(即指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与简化原则(即人们在组织视觉刺激时会采取减少或简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人们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对象,而非所有对象,图形(ngure)即凸显出来的部分,背景(grand)即退居衬托的部分,这就是图底之分。

在环境设计中,感知对象如果暧昧难分,视知觉便会忽略不顾,事实上,应接不暇极易产生视疲劳。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比如强调某些景观或建筑,使人们第一眼便可轻松发现,形成积极的视觉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底关系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对城市的肌理与空间形态进行整体把握,自然生长的城市肌理形态遵循的是潜在的生长机制规律,而人为规划的城市肌理

形态遵循的是几何格网的组织规律(图2)。城市肌理的清晰可以通过街区的整合度未表示,即:街区的整合度高,获得的城市肌理形态就清晰,反之,城市肌理形态模糊。

3.2 城市意象――认知地图

1960年,凯文林奇出版《城市意象》一书,在书中,他对在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进行了调查,请他们画出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行走路线,对某些路径的细节进行描述,列出最独特的给人印象最深的途径,以及对某一城市的空间表征――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可以使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表现在画画中。认知地图就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凯文林奇通过研究调查得出城市认知地图的五要素: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使用的行进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等;

标志具有明显特征并且充分可见的参照物,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节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具有相对性,如大学里的宿舍区,城市中的大学城;

边界不同区域的边界线,包括河岸、围墙等不可逾越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等示意性可穿越界线。

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空间问题,例如指引寻路可通过绘画来解决;建立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以及促进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城市公共意向,这就要求我们的环境具有可识别性。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代表了他对其所在环境的理解(图4)。物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可能使人的知觉觉得更为重要或更加突出,于是也就更可能在记忆中储存。设计中应当注重城市的结构层次清晰分明;节点位置塑造标志物;加强区域共性,比如统一色彩、风格,添加符号等使其与其他区域区分;保留城市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片段。

3.3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刺激与场所

我们知道,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下的直接产物,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关于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1)环境刺激可以提高人的唤醒水平,唤醒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活动的提高,行为上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环境刺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情感偏好甚至工作绩效;

2)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会引起人的应激反应,应激物包括灾变事件、个人应激物以及背景应激物;

3)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过多的刺激会导致信息超载,令人难以负荷,失去控制。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提供有利合理的刺激;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应激,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刺激的有效选择与控制。

以上所述为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行为场景论,非个体行为,我们将场所与人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场景。建筑现象学认为:好的场所存在着丰富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地景、建筑及人的塑造,同时也将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

城市是为人而建设的,场所的建立即是关注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和联系,有效引导人们的行为,达成人与空间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充满人文关怀、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活力空间(图5)。场所的建立要求其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材质相近、造型和谐、功能呼应)和文化特征(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或伦理功能)。

3.4 不良刺激――噪声、拥挤、空气污染

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背景应激物,背景应激物即指持续重复的干扰,在城市中,噪声、拥挤、空气污染是普遍存在的背景应激物,人长时间在这种条件下生存,极容易引发生理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在设计中,我们应当给以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规避。

噪声,简单的说就是人们不爱听的声音,不断地噪声会使人失去控制感,心烦意乱,降低绩效,甚至减少人与人的交往,危害到身心健康。在城市中必须通过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限制施工产生的噪声、治理避开商业噪声是人们远离噪声带来的危害。

拥挤,在当今的中国最普遍也最使人头痛的便是拥挤问题,交通拥堵、排队困难、车厢拥挤等等(图6),拥挤会使人感到个人领域受到侵犯,行为受到约束,因此,设计中必须考虑一设计的手法减少拥挤,合理的布置城市路网综合考虑缓解交通拥堵、在人口集聚的地方应当设置足够的疏散空间(集散广场等)等候或休息的座位、一定的分隔阻挡等。

空气污染,“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在许多城市都已成了过眼云烟,空气污染的问题是复杂的,不是个人可以简单控制的,城市应该远离空气污染源,将污染隔绝在城市之外或者避开。

4、结语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7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8

按行政区域划分,我国西南地区划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辖区范围;按照西南地域山地聚居的文化地理特征划分,西南地区除川、滇、黔、渝外,还应包括湘西、鄂西、陕南、桂北等山地地区。总体而论,这些地区、城市和乡村的人类聚居形态、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具有共通性。从历史上看,西南区域地方富庶,人文汇粹,城市和城镇建设的独特性构成了典型的山地人居环境聚居的形态与内容。

在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地区集中了两种差异性特征: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山地与平原的差异。城市群集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农村山区经济落后,经济发展反差较大,如:重庆直辖市中心城区与三峡库区,成都平原地区与四川广大山区,昆明城市集群地区与滇西南、西北的广大山区,以及黔东南和湘西等少数民族山地聚居区域③。由于山地交通的不便与山水的阻隔,当前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多集中反映在首位度较高的大城市地区,大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缓慢,落后的状况仍然明显,大城市与小城镇地区的建设水平的差距在加大。区域性城镇化不发达,城市、镇建设的适应性理论缺乏和技术水平落后以及人才资源匮乏是影响西南山地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面对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理论研究和积累的差异:长期以来,国家层面对山地城镇规划问题的研究缺乏足够重视,理论积累和实践总结十分有限,技术力量也很薄弱。简单地搬抄平地的做法而忽视山地条件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是山地城镇建设的普遍现象。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理论和方法(包括书目、教材、规范、标准等)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山地城市、镇规划和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和理论的积累也非常薄弱。

(2)城镇化进程的“植入”作用:山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慢于平原地区,国家城镇化进程从东向西推进,由东部影响西部。对于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而言,城镇化推进和影响的作用往往以“植入”的方式进行,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影响发展慢的地区。山地区域往往在尚未有足够物质和文化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影响,被推入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行列。山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冲击,自身的文化传承和技术方式也逐步丧失。

(3)工程建设环境的差异:山地在地形、生态、气候、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和经济投入的比份(包括规划建筑创作和技术方法),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最易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化、模式化,或者以平原方式而概论山地。重赢利而损资源,重眼前而损长远,重局部而损整体,重物质而损文化,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行为在山地城市、镇建设的过程中是文化价值观问题,也是科学技术实施的地域差异性问题。

1.2山地人居环境人才培养面对的艰巨任务

自古以来,建筑学的文化定义就包含了严格意义的地域概念。因此,在今天国际主义势强、传统文化势微的情况下,不能忽略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教育的地域内涵。教育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地区性和服务性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重视培养引导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当前,我国建筑教育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正处在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建筑教育出现危机,年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重西方而轻国学,重现代而轻传统,缺少民族文化的根基,忽视了自己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作用④,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学院校年复一年地培养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大量人才,今天的学生是明天规划和建设的设计者、教育者、管理者和开发者。他(她)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文化底蕴是决定我们事业发展走向的关键;他(她)们是国家和地区建设事业的推行者,稍有不慎,他(们)们又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破坏”者和自己本土文化的“阻断”者。因此,当建筑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年青学子缺少对自己民族、地域文化价值的整体性认同和传承发展的自觉意识时,国家和地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建筑创作、景观建设就必然面对文化的断代和丧失问题。当前我们城市和建筑创作的肤浅和紊乱与此不无关系。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培养适应自己地域特点、文化底蕴、技术工程方法、社会服务意识的专门性人才队伍来扎根山地的城乡建设,为山地发展做贡献。

2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体系思考

2.1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定义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是对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在山地问题上的创新和发展,旨在探讨在山地自然环境状态下人类聚居发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研究山地条件下人类宜居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山地城乡建设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方法的探索[1-3]。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山地作为支撑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基本元素(山体、河流、复杂地形、气候、生态环境构成、植物方式等)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作用关系;山地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建筑、园林、技术支撑)的四位一体在山地复杂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科学含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建构、观点界定、技术方法路线等)。

2.2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构成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山地人居环境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较之平原形态的“人居环境”而言,彰显出“山地”构成的科学性以及学科“城市—建筑—景观—技术支撑”四位一体的内在联系。复杂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山地问题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山地聚居的生态规律性和安全性;山地聚居丰富多元的文化性以及文化的可持续性;山地建设技术支撑层面的学科交叉和可行性

2.3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应包括的内容

在我国山地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文化元素、特殊的气候等客观条件下,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应包括:研究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技术支撑体系“四位一体”的构成关系;研究人与用地紧张关系下的城乡建设发展和解决矛盾的途径;研究现代城市、镇建设对山地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以及科学的保护、协调和维育方法;研究大规模城市化对山地历史文化和山水形态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保护和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新技术应用,如GIS和地理信息图谱技术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结合,从而形成对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思维的研究创新与技术方法的拓展等。

2.4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的理论探索

2.4.1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支撑关系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干支撑学科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为构成基础,考虑山地问题的复杂性和技术综合性,将“技术科学”纳入学科构成框架,形成“四位一体”的支撑体系;由于山地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地理学科、生态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等有紧密的支持关系,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经济学科、计算机技术等有相关的学科联系。山地人居环境的研究体系由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技术层面四个层次构成,宏观层面可包括:山地城镇化体系、流域人居环境、区域人居环境的生态资源保护、区域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等;中观层面可包括:山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城乡统筹、山地城市控制性规划等;微观层面可包括:山地城市设计、地域建筑创作、山地城市、镇的历史文化保护等;技术层面可包括:山地城市(镇)的安全与防灾、基础设施工程、地理信息图谱技术等。

2.4.2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认识

(1)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和探索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面对的科学问题: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立足国家和地区城市(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2)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构成在一般人居环境意义上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独特性。山地自然环境作用于城市、建筑、大地景观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容,三位一体的关系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空间的构成更具有机性和依赖性;山地人文环境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和多维性。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从地域因素和人文环境的方面来建立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3)宏观、中观、微观、技术支持层面的整体研究方法:对应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的学科特点,整体研究山地人居环境的理论问题,并将技术支持层面贯穿在研究工作的体系中。(4)理论探索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建立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国家和地方城市建设的具体问题(图5)。

2.4.3团队近年主要拓展的理论研究工作

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自1996年成立以来,逐步成长,进行学术成果的积淀、学术视野的开拓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住建部、教育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的课题支持下,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逐步凝练成团队的主要理论研究方向,大致可以总结成四个方面:西南山地区域城镇化研究(宏观层面);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中观层面);西南山地城市、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微观层面);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技术支持体系(技术层面)。结合团队的发展和对研究问题的逐步深入,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团队希望在“山地人居环境生态与安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学、经济学问题”、“山地地区建筑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山地密集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所拓展和突破。

3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工作

3.1创新研究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6年以来,赵万民教授带领学科团队以三峡为研究对象,将人居环境的科学理论与三峡移民安居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库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适宜方法与土地资源节约、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与安全、移民安居和新住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GIS信息图谱结合库区城市规划的应用、三峡地区风景资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代表性的理论创新专著有《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西南地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三峡库区新人居环境建设十五年进展1994-2009》等,并在国内外发表了30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赵万民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三峡地区“城镇化”、“移民与社会学问题”、“住区空间重构”、“文化空间变迁与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的GIS信息图谱应用”等研究并出版专著[4-6]。

团队主要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工作有:1997-2000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库区节约环境资源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提出“簇群”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库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与实践方法;2005-200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提出了从流域整体视野研究三峡库区以及相关支流的人居环境建设规律,完成了“乌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并在库区整体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上得到了有效应用;2008-2011年,主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国家重大工程移民搬迁住宅区规划设计技术标准集成与示范”,提出适应三峡后期移民住区建设的三种模式:“城市社区型”、“城乡统筹型”、“农村散居型”,建成14万平方米工程示范;2013-201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三峡时代库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理论与方法”,将对三峡后期的人居环境建设提出“生态修复”、“工程安全”、“文化重构”的理论发展思路和实践;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西南山地生态安全型村镇社区与基础设计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将对库区村镇移民安居的生态与安全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示范。先后承担三峡库区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万州、长寿、江津、涪陵、奉节、开县等13个移民大区(县)的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为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支持和指导。多项成果获得全国及省部级行业奖励。

3.2三峡库区城镇搬迁规划与移民安居建设实践工程

三峡库区集中了移民安居与社会发展、复杂山地环境的城镇建设、生态敏感地区的工程与技术安全以及多民族聚居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现实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性和特殊性矛盾集中的典型地区。近18年来,赵万民教授带领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以三峡人居环境建设的紧迫任务为己任,持续探索研究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和城乡建设问题,先后完成了库区20个行政区中13个区(县)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详细规划及专项课题等共计50余项,规划覆盖了70%的库区区县。在研究人口空间再分布、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民安居乐业的实体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赵万民教授带领团队提出了库区移民搬迁集约建设的规划模式与技术方法体系,为保障百万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库区建设完成的数十项国家和地方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建设效果,数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十一五”三峡库区移民住区示范工程⑤针对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后期安置住宅区建设,以长寿区为选点,提出移民安置模式与住宅区选址、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此研究完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地域特色、资源节约的三峡库区后期移民住宅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创新性地提出了针对城市、城乡和农村三种类型的“社区移民型”、“城乡统筹型”、“散居移民型”规划建设模式;实施建成40多万平方米的安居住宅区,项目完成情况优良,被科技部选送参加了由科技部、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共同主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2011年,北京)。(2)“社区移民型”示范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价值体现在通过研究和示范,发挥移民住宅区土地的经济效益,有效规范移民住宅建设,改善聚居环境,完善环保设施,提高移民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12年5月,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认为:示范工程户均宅基地面积比“十五”期间节约20%;农村低层住宅模块化设计率达到80%,实现节能50%;生活垃圾源头分拣分类收集率达到或超过8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示范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或超过90%、再生利用率达30%。住宅建造成本平均降低120元/m2;住宅使用成本平均降低2元/月;住宅管理与维护成本平均降低4元/月,具有可以在库区后期移民工作中推广的价值⑥(图6)。(3)“散居移民型”示范工程该项目位于重庆长寿云台镇,是三峡库区农村城镇化发展中为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维育而搬迁建设的农村移民住房整治改造示范工程,其目的是提高库区农民住宅的集约化、模块化和市政设施的质量改进。项目住宅区总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总面积约0.76万平方米,共46户,平均每户占地面积145m2,建筑面积165m2。工程分为三期:一期为居住功能提升;二期为风貌特色整治;三期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图7)。

3.3探索和发展西南山地城乡规划学的理论与方法

山地问题是我国城乡规划与建设研究的弱点和难点,在西南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赵万民教授带领团队承担国家和地方等重点课题研究,凝练山地资源与环境、生态与安全、聚居与文化保护等工程和科学的关键问题,在山地城乡规划理论研究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长为全国和西南山地规划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核心成果获得了由三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一致肯定,是该领域开拓性的理论研究与系列实践。

团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2008-2011)为工作核心,凝练山地城乡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和技术层面对“西南山地区域城镇化”、“流域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技术支持体系”进行了理论建设和研究梳理,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文30余篇,并即将出版《山地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总结性专著。团队主编2002-2013年的《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出版28本专著,初步建立了西南山地城乡规划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区域城镇化和城市规划、山地城市设计、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历史古镇保护理论与方法[7]、社会学与社区发展、工程技术与新技术等,其中赵万民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的共10本。主持“《第三届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重庆)”并主编论文集出版[8],在学界引起了很好的学术反响。团队将山地城乡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运用于工程实践,在西南山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承担了80余项山地城市(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城镇和街区保护规划等设计项目,推动了城镇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成果分别在省市、住建部评优中获奖,产生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其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⑦。

3.4典型案例

3.4.1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园主展馆建筑群与环境设计

2011年,学科团队完成重庆市园博园主展馆建筑群和大门入口广场等规划、建筑和景观的设计,并指导实施建设(图8-9)。项目获“2012年度重庆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项目以“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为主题进行地域化建筑创作和环境设计,提出“山水生态、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运用生态技术、创新环保技术引领园林科技发展,提出建设低碳园林和主题建筑以及广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本届园博会,彰显了“山水立体园博会”的特色。

3.4.2西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学科团队完成西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和研究项目近20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保护规划、眉山三苏祠周边环境调控规划等;编制完成重庆市12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编写出版历史城镇保护书籍10部;探索研究关于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建设实施的设计方法、历史城镇保护的管理模式等,有效推动了重庆市6个部级历史城镇(龙潭、安居、宁厂、丰盛、松溉、走马)的申报工作,为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城镇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做出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1)重庆酉阳县龚滩镇淹没整体迁建工程(项目研究并实施)龚滩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位列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因三峡工程和乌江彭水电站的建设,整个古镇被淹。为了保护古镇风貌和建筑环境,赵万民教授作为专家,与重庆市文物局、市规划局、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一道,共同呼吁,几经努力争取,古镇得以整体搬迁和复建。龚滩镇的整体迁建选址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百里乌江画廊的起点,迁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为“保护历史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原真性、维持生活的延续性、让移民安居乐业”。规划面积为8.2hm2,新址建设中巧妙结合地形,构成三条随山就势的主街,恢复了山地古镇的原真性,延续了原龚滩古镇山地风貌的历史特色。为保护珍贵的历史遗存,规划对大部分古建筑进行了完整测绘以便整体移至新址。赵万民学科团队于2000年完成了古镇测绘,2004年完成搬迁规划设计,在地方政府、重庆市文物局、施工单位的协作配合下,2006年3月至2009年4月完成迁建(图10-11)。(2)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11年,学科团队对大足石刻景区进行了提档升级规划与设计工作,并对景区相关配套设施、环境风貌、陈列展馆等进行了规划、景观和建筑“三位一体”的设计。通过对景区现状的综合评价、景点分布及规划游览路线的组织,设计提出了“分区规划”策略,将景区分为核心保护展示区、博物馆展示设计参观区、旅游接待服务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对每个功能区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重点对大足石刻博物馆、研究院等建筑进行设计和实施,对孔雀园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礼佛朝圣道路以及相关仿古建筑和基础设施进行施工建设(图12-13)。

4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科学思路

文章讨论了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对山地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是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在山地城乡建设中进行的探索和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给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指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高度,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是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9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速是9.91%。虽然经济在快速发展,但环境状况却每况日下,特别是城市居住环境已经影响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开始产生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热情。国外工业化早于我国,因此国外学者们也较早地关注了这方面的问题。如道萨蒂亚斯最早提出了“人类聚居学(Ekistics)”的概念,开始从理论上关心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我国清华大学的教授吴良镛和周干峙、林志群针对当时建筑业的形势和问题,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1968年所著的《Ek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一书。“settlement”一词一般译为“聚居地”或“村落”,吴良镛先生将其译为“聚居”。按照日本学者浅见泰司的观点,“人居环境是指围绕居住和生活空间的生活环境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我们居住的实体环境,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1]。而满意度最早是一个经济名词,更多出现在一些市场营销相关的文献之中。原指顾客接受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相比较的实际程度。满意度指数是从顾客和社会的角度,采用多等式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评价经济运行质量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指标。满意度指标是目前许多国家积极研究和推广的一套新的质量指标体系,并且被认为是继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之后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趋势和思路[2]。

营造人类自己美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的努力。从公众满意度视角对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将很大程度上丰富现阶段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对正确指导居住环境建设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追赶如伦敦、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步伐。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居住环境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刘欣葵、武永春两位教授所做的《十二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规划前期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城市建设,环境先行”理念。可见环境建设对城市,对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程度。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将从公众视角考察城市人居环境的水平,并能充分激发居民的环保意识,发挥群众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监督作用。通过满意度评价考核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更好地督促政府、企业在环境保护各个环节上的工作实效。

二、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现状

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近年来比较火热,但却各自有不同之处。以前学者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问卷样本量和最终研究分析方法上,这里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采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和坏,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一般是各自采取他们认为合理的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长金勇进教授在2000年就开始了对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他站在“环境消费者”的角度上,较早的把国际上采用的满意度评估系统实验性的引入到环境领域。他认为政府应该被当做“环境产品”的提供商,而客户应该是居住在北京的市民。“那么,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就是政府所提供的产品,而总体环境状况可以看做是一组环境产品的组合”[3]。他把评价人居环境的指标分为两类五个指标,环境总体单独作为一类;空气质量,噪声状况,城市绿化,市容市貌作为一类,这为以后的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金教授的指标体系,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体系还需进一步对其理论进行全面的完善。

刘旺、刘长岐、张文仲三位学者以北京为例,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建立北京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市人居环境的区位差异和总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北京市人居环境优化方向,他们将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分为大环境、社区环境、居住环境三类,大环境又分为位置、交通条件、治安状况小区外部环境四个二级指标;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规模、配套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三个二级指标;居住环境包括建筑质量、户型设计、居住面积、建筑类型四个二级指标。他们的指标体系明显更加具体,人居环境大、中、小的分类更加科学。

陈浮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等原则出发选择建筑质量等5个准则,房型设计等5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南京市人居环境进行了评价,较为系统的涵盖了城市环境的各个方面。

赵骞、肖万祥等通过建立空气质量、城市绿化、垃圾处理、食品质量、饮水质量的指标框架,对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的环境满意度做了调查研究。郑敬刚等以住房条件、环境安全、景观规划、公共服务、社区文化环境5个指标为一级评价准则,房型设计、空气质量、建筑密度、商业网点、邻里和谐等42个因子为二级单项指标,构建了许昌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文冬、舒文娟结合衡阳城市人居环境实际情况,对指标分两步进行遴选。第一,理论预选:从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内容和内涵出发,参考专家的建议和有关权威理论,列出了80多个指标。第二,居民筛选:使用居民咨询评定的方法对预选指标集进行经验选择。综合了100名居民的意见,我们得到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并以各指标的隶属度作为重要依据。根据衡阳市的特点,最终选择了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22 个主要指标进入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指[4]。

2.权重确定方法

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研究人居环境的学者们也没有统一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根据主观的判断来确定,如王思彤、章涛对江苏环境满意度进行研究时采用的就是主观构权法,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一样;刘旺等在北京市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及对居住建设的启示一文中,应用公众评判和专家决策的方法,例如,问卷中设有“影响你购房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请列出最重要的五个一项”。之后,根据每个因素出现的频率高低来确定相对重要性,最后,由专家进行量化。但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根据,在学术上还不够严谨。

较为科学的方法是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AHP法(层次分析法)的一般做法是指通过发放问卷形式邀请多为专家进行赋权,每位专家对各个层次的两两因素按照一定量值进行判断给分,利用收集上来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权数,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数据能够进入下一轮计算,依此类推此类推,求出各层次的指标权重。丛艳国等在《城市尺度人居环境的主客观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一文中,采用AHP法得出了“满意度与建设情况呈现趋同和趋异两种情况”的结论。同时,也有学者利用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例如,陈浮在《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中就是利用DELPHI法确定单项指标权重的。

3.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

问卷设计的重要性对于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不言而喻,一套合理的问卷能很好的反应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真实情况,但是如果设计不当,便不能对研究有什么帮助。多年来学者们对于问卷的结构、问题的设计、抽样调查方式做的比较好,一般的问卷都会包括调查目的、背景调查和实质内容;问题在设计时也尽量做到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同时,大都在城市各个区县分层抽样;但是很少有学者真正在乎问卷样本量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往往是随意的确定样本量大小。例如,陈浮对南京的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刘旺等对北京市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600份;杨婵玉等对广州人居环境的研究发放问卷440份;在样本量大小上还没有形成某种统一的原则。虽然如此,但有些学者样本量的确定还是比较科学的,如王思彤,章涛在《江苏环保满意度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在考虑精度水平的情况下利用统计公式,计算了合理的样本量。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规范一下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原则。

其中,学者sudman(1976)提出的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

初学者进行与前人类似的研究时,可参考别人的样本数;如果是地区性研究,平均样本数应在500到1000人之间;如果是全国性研究,在1500到2500人之间较为合适。

学者gay对于样本数的多少提出了一下看法:

描述性研究,样本最少占总数10%,如果总体较少,则占20%;相关研究在与探究变量间的关系,受访者要大于30人;因果比较研究与许多实验研究要大于15人。

学者bore和gall二者认为样本多少受到多种变量影响,在下列情况下要采用较大样本:

编制的测量工具信度较低时;研究中有较多变量无法控制时;木群体的同构型很低时;统计分析时受试者需在细分为较小的个群组来比较时;设计实验时,预期会有很多受试者退出时。

综合以上学者对于样本容量大小的看法,以及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我们认为在做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是的样本量应该综合考虑地理因素、研究课题的性质及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等。以北京为例,属于描述性的地区研究,影响样本的外部因素较为稳定,样本量定位2000份左右比较合适。

4.人居环境满意度定量分析

现代统计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为研究提供了科学方便的工具,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spss。同时,Surfer的强的功能使其在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Surfer常被应用于空间分异的分析中。

李嘉菲、李雪铭在《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一文中,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周鑫在《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区为例》一文中,“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归纳出影响村民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子,为北京市远郊区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全国其他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5]。冀保程在《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中采用Surfer绘制了等值线图,更加直观的展现了满意度在大连市各区的分布情况。

三、人居环境满意度发展的讨论

从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研究从概念、分类等定性描述逐渐向定量分析转变。虽然,关于指标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各学者都注意到指标体系的选取应注重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都能从不同的侧重角度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的满意度状况。各学者采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各有利弊,AHP法可操作性更强,因子分析法科学性更高,无论哪种方法都比较客观,所以学者要视不同的情况和研究需要选择权重确定方法。未来空间分析技术将更多地应用到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中,使研究结果更加形象直观。

总之,人居环境满意度分析密切关系百姓生活,近年来全球正在兴起一股人居环境学研究热潮,旨在以地球村为家建造一舒适、方便、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的研究也迎来了高潮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国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标志,逐渐成为政府间行为。人类如何营造自己的栖息、生存环境,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加强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地理学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课题[6]。

参考文献:

[1][日]浅见泰司.高晓路,等.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市民满意度调查表或城市报告卡[R].人类居住,2000(4):41-42.

[3]金勇进,胡浩.北京市环境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

[4]文冬,舒文娟.衡阳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4):208-209.

[5]周鑫.基于问卷调查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以房山区试点村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74-77.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居住环境景观定义刍议与发展分析

1.1居住环境景观定义刍议

居住环境广义上是供居民生活工作的功能高度集成化的公共活动空间。但探究其环境构成并不是居民起居的内部空间,而是居所外的外部空间,它是供全体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人们探寻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定义可以涉及面很广,在局部可以归纳出光环境、声觉环境、 视觉环境、嗅觉环境;若稍微扩大些范围,环境景观又作景观环境在总体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交通环境、绿化环境、人文环境等并列,是人民生活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无论如何分类归纳,居住区景观环境所具有的功能必须得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与集成性并与其它环境相互和谐融合统一,服务居民的生产生活。居住区环境景观在生活与工作功能上来看并不突出其应用性。它主要通过设计方式与空间物品构成,影响人们的心理与精神层面。充满美感或充满想象力的创新设计可以魔法般的赋予居住环境不同的感官刺激,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2我国居住环境景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单一的制式化,低矮的2至3层的庭院式建筑,周边配套的公共建筑(学校、商业服务点)多采用封闭式的环视格局,受限于经济实力,这个阶段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行,居住区建设速度与规模迅速扩大。同样受国家经济与制度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房屋分配制度,使得居住区仍然表现为庭院大院式的结构。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的居住区居民,开始对居住环境景观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地方的 居住区开始涉及景观设计学科,注重生活空间景观的建设设计规划。居住区开始出现贫富阶层的分化集聚发展。

当前,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逐渐走过了同质化、一体化、简单化的历史阶段,多元化的设计风格相得益彰,并且开始注重文化人文与风格主题的设计与经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植树种花,建筑物与道路全部纳入景观设计体系中,不断从国外吸收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不断完善功能区建设。在居住区的规划布局方面也不断突破传统的行列式,开始注重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区分与结合,例如小区业主装修开始注重室内外景色的互相影响渗透,在各方面不断从精致走向粗放。传统的绿化带发展成中央广场式的绿地花园,多样的水景喷泉等等是当代中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的常见景象。

1.3我国居住环境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历了经济与城市化的大发展,我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接近成熟,并且向高级别的形式发展,如趋向生态化、人文化等发展方向。在快速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因而房地产的发展起步也较晚,专业人员对于环境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经验还有待丰富。在景观设计上对于概念的理解与设计手法上还处于对外国特别是欧美风格的参考学习阶段。并且对于高节奏的房地产竞争,粗放式的开发与刺激营销下,东拼西凑,山寨照搬的景观设计也是随处可见。

2.景观环境的分系统设计和方式

2.1景观环境的分系统设计

对于居住区景观来说,按照区域功能划分可分为: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庭院景观设计、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设计、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铺装景观设计。对于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连续性,这是为了符合交通道路通行畅通。对于道路设计,只能在外部空间布局形式上可有一定的变动。还有就是在路面材质上做文章,用材质的变化形成路面的重复连续感,打破道路空间的单调。至于广场和庭院还有水景设计等等都能在一个范畴内进行讨论,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互相拆分。广场与庭院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舒适性,同时对于广场惯例安排的标志性雕塑等要与地铺有一定的协调性。同时不必过于追求视觉形象与文化符号的陈列,林荫与植被的巧妙运用也能起到烘托美感的作用,增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感。对于水景喷泉的设计使用,一是需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从实际出发,同时考虑到观赏性以及质量的稳定性可维护性等综合因素。

2.2浅论景观设计的方式

2. 2. 1独立空间与公共空间融合趋向共享性

商品住宅开放商对于住房良好的观景效果的营造,是获得买房者关注的一大营销噱头。同样,对于设计师来说,每套独立住宅的都应该有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任务。住房采光和结构之外,窗外的公共空间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结合,同时注重独立住宅的领地感,而美好而富有层次的空间感可以营造出温馨与安逸的归属感,这是独立空间与公共空间趋向共享性的升华。

2.2.2 追求文化与历史的质感

文化与历史的质感,是历史的包装盒。开放商对于自己商品的历史与文化挖掘亦经常见诸报端,崇尚历史与文化是近年来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房地产商的策划文案们往往绞尽脑汁思考其区位环境可以与什么文化符合牵线搭桥,主流的做法是拿来主义,豪华、奢华、欧式、西方等等元素直接拿来,然后通过建筑与园艺设施等等来体现历史文化,包装自己。鉴于这些做法,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居住环境作为人们长期居住的生活空间,照搬来的文化元素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水平以及文化认知水平。水土不服的文化移植只能徒有其表,所以在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要接地气地挖掘、提炼和发扬本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注意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2.2.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5.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结论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而非人云亦云,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