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阿房宫赋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4 15:22:05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例1

笔者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宫车”一般指帝王所乘坐的车。元·萨都剌《秋词》中有:“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清·顾炎武《桃叶歌》中也写过:“三月桃花四月叶,已报北兵屯六合。宫车塞上行,塞马江东猎。”这里乘坐“宫车”的可能不仅有帝王还有那些被帝王宠幸的妃嫔宫女们。所以“雷霆乍惊”既可以指宫车走过的实际声音,更可以理解为来往经过的宫车声音在那些“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嫔妃宫女们心尖上碾过而带来的如雷霆霹雳般的感受。

在春秋战国的动乱年代,统治者广罗女乐倡优,嗜玩声色歌舞已成风气。《阿房宫赋》中描写道:“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果说杜牧是带有文人的想象和夸张来写阿房宫中女子之多、生活之奢侈的话,我们来看看具有“不虚美、不隐恶”美誉的司马迁又是怎么描述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其后宫之盛,可想而知。

数目如此庞大的女子居于后宫,她们存在的目的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取悦于皇帝,可能不仅于此,而是要不断地取悦皇帝,进而受宠,一步登天,获得尊荣,若有子嗣,更可保将来生活无忧。这是历朝历代深宫中女子们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事。这样的日子具体是怎样的呢?《阿房宫赋》中有描写:“开妆镜、梳晓鬟,涂脂抹粉、焚香熏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她们每天晨起的工作就是极尽梳妆打扮之能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希望娇媚的容颜能够为君王所见,进而受宠抬高地位。然而,如此之多的妃嫔宫女,能够被宠幸的女子又能有几人呢?没有被宠幸的女子固然是期望得宠,而那些被宠幸过的女子有了些许希望则是更加期盼再得圣宠。只是,在这漫长痛苦的等待中,更多的女子只能眼睁睁地听着“宫车过也”,高高在上的帝王的车驾从自己的宫门前慢慢经过,由远而近,而后又由近渐远,直至声音消失在庞大的宫殿深处。“雷霆乍惊”很形象地突出了这些盛装等待中的女子内心在漫长的等待中由期待兴奋到激动再到失望痛苦的过程,此时经过的滚滚车声就如同惊雷乍起于耳边,骤响在心尖,让人不由心惊胸堵气闷。这样折磨人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更有甚者,“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由此便可理解为什么杜牧说“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入宫多年没见过君王,又如何能知道君王寝宫在哪里呢?

阿房宫赋教案例2

———说阿房宫之瑰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说阿房宫之奢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真的有阿房宫吗?真有这样的阿房宫吗?!

当我们终于等来有史第一次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当我们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尤其是,当我们热火朝天于“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都被忽略———那如诗似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

究竟有没有阿房宫?

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铁证只能是当时代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对记者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北大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分析道,秦宫本应有档案,只是正处秦末八年战乱中心,荡然无存了,“秦始皇造的长城秦陵还看得见,但阿房宫的证明,也就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问题是,一百年后司马迁的话,一定足信?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回答记者说:“的确可以有怀疑。但司马迁距离秦朝不过百年,就像我们讲民国初的事,应该不会出入太大。司马迁连商王世系年表都没写错,阿房宫的存在要肯定。”

不过有一点,所有的专家众口一词———即便阿房宫存在,也远不是杜牧说的那样大,至多只有1%。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电话那头斩钉截铁:“阿房宫压根没建成!”

阿房宫建没建成?

简直荒唐。千年盛传不衰的阿房宫,居然压根没建成?

几乎所有采访的专家都告诉记者,杜牧那是文学杜撰,凭空想象,“阿房就是一工地!”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有秦咸阳宫遗址那样的,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的理由是:《史记》本就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都是杜牧乱写蛊惑了大众。”北大蒋非非副教授笑着解释,杜牧之所以捏造,是为了讽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秦王朝如此,刚刚覆灭的隋炀帝不也因此吗,杜牧是妙笔生花,可骗苦了后代百姓!”

阿房宫到底有多大?

那么,阿房到底多大?杜牧那句“覆压三百余里”,是阿房宫之所以出名、几成历史地标的最主要理由。

“杜牧偷换概念,真要说300里,也只能是从咸阳到临潼‘关中计三百余’的全部秦宫,拿阿房来做个代表。更可能,300里是个夸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与众多专家看法一致,阿房宫的真正大小,应该就是《史记》所描述的“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这在今天是多大呢?专家算了算,汉代一步等于6尺,一尺等于今天的23厘米,1丈等于今天的3米左右,《史记》描述的阿房宫,大约是11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

问题又来了。这和最新探明的阿房宫夯土台基面积54万平方米,对不上。

张传玺副会长的解释是,阿房宫很可能像故宫太和殿那样,“54万”是托盘式的台基,而“11万”是主殿。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告诉记者,“‘54万’的确不如故宫面积大,但作为整体的建筑地基是全球第一了,秦皇暴政,可见一斑。”

阿房宫在哪?

想想挺奇怪———没有地面建筑,没有图纸留存,《史记》也只笼统提到阿房宫建于“渭南”,凭何划定如今的“遗址”就是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给记者做了一番推演:《史记》写明了,阿房宫的方位北不过渭河,南不过秦岭,这个范围内,就发现如今这么大一个土台子,也就承认阿房是它了。

但这显然还只是历史地理学的一种推定。“说到底,仅凭一个土台子,很难说一定就是阿房宫。”北大蒋非非向记者强调,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上海大学历史系谢维扬教授也坦言:“谁都希望民族光荣史存水落石出,但能讲几分就几分,别急。”

阿房宫烧过吗?

提到这个媒体正在爆炒的争论,最早提出“为项羽平反”的考古队李领队苦笑,诸多专家认为她说“阿房宫没烧过”太草率了,事情已经传到国家文物局,要她写报告。老太太脾气直,说还是那两字:没烧。

她领着记者在“土台子”上转一大圈———你看看你看看,这地上几万个孔打下来,哪有红烧土的痕迹?哪有草木灰的印子?没烧就是没烧。

记者在现场听到了“烧了”的一种新说法:文革中兴起过平整土地的“千亩会战”,外面那一圈长不出庄稼来的红烧土,早被刨了个干干净净。

李领队反诘:我们是打了1米多深才见夯土层,上面那一层是“浮土”。谁会吃饱了撑着,刨掉了红烧土,再堆上1米多高的“浮土”?

争来争去,在北大蒋非非看来,争的根本就是伪问题。《史记》上的确记载着项羽放过一把火,但这把“三月不灭”的火,烧的是“秦宫室”。项羽火烧阿房宫,那不过是杜牧的附会妄言,诗人言,不能当正史,哪用得着为项羽平反?

阿房宫有“瓦”吗?

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前几天某中央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在阿房宫遗址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瓦,是货真价实的秦瓦,但并非在5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而是在其南边沿的三米之外。严格来说,这不是“秦宫”瓦,也不能证明“土台子”上建过秦宫,更不能证明阿房宫的存在。

能挖出瓦来,真的巧。原来,“土台子”的南边沿在地面上已没有痕迹。找啊,考古队的探孔往南一直打出去,不但找到南边沿,还在边沿外发现了6行筒瓦、5行板瓦的“铺瓦屋顶”。

阿房宫赋教案例3

———说阿房宫之瑰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说阿房宫之奢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真的有阿房宫吗?真有这样的阿房宫吗?!

当我们终于等来有史第一次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当我们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尤其是,当我们热火朝天于“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都被忽略———那如诗似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

究竟有没有阿房宫?

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铁证只能是当时代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对记者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北大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分析道,秦宫本应有档案,只是正处秦末八年战乱中心,荡然无存了,“秦始皇造的长城秦陵还看得见,但阿房宫的证明,也就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问题是,一百年后司马迁的话,一定足信?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回答记者说:“的确可以有怀疑。但司马迁距离秦朝不过百年,就像我们讲民国初的事,应该不会出入太大。司马迁连商王世系年表都没写错,阿房宫的存在要肯定。”

不过有一点,所有的专家众口一词———即便阿房宫存在,也远不是杜牧说的那样大,至多只有1%。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电话那头斩钉截铁:“阿房宫压根没建成!”

阿房宫建没建成?

简直荒唐。千年盛传不衰的阿房宫,居然压根没建成?

几乎所有采访的专家都告诉记者,杜牧那是文学杜撰,凭空想象,“阿房就是一工地!”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有秦咸阳宫遗址那样的,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的理由是:《史记》本就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都是杜牧乱写蛊惑了大众。”北大蒋非非副教授笑着解释,杜牧之所以捏造,是为了讽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秦王朝如此,刚刚覆灭的隋炀帝不也因此吗,杜牧是妙笔生花,可骗苦了后代百姓!”

阿房宫到底有多大?

那么,阿房到底多大?杜牧那句“覆压三百余里”,是阿房宫之所以出名、几成历史地标的最主要理由。

“杜牧偷换概念,真要说300里,也只能是从咸阳到临潼‘关中计三百余’的全部秦宫,拿阿房来做个代表。更可能,300里是个夸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与众多专家看法一致,阿房宫的真正大小,应该就是《史记》所描述的“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这在今天是多大呢?专家算了算,汉代一步等于6尺,一尺等于今天的23厘米,1丈等于今天的3米左右,《史记》描述的阿房宫,大约是11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

问题又来了。这和最新探明的阿房宫夯土台基面积54万平方米,对不上。

张传玺副会长的解释是,阿房宫很可能像故宫太和殿那样,“54万”是托盘式的台基,而“11万”是主殿。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告诉记者,“‘54万’的确不如故宫面积大,但作为整体的建筑地基是全球第一了,秦皇暴政,可见一斑。”

阿房宫在哪?

想想挺奇怪———没有地面建筑,没有图纸留存,《史记》也只笼统提到阿房宫建于“渭南”,凭何划定如今的“遗址”就是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给记者做了一番推演:《史记》写明了,阿房宫的方位北不过渭河,南不过秦岭,这个范围内,就发现如今这么大一个土台子,也就承认阿房是它了。

但这显然还只是历史地理学的一种推定。“说到底,仅凭一个土台子,很难说一定就是阿房宫。”北大蒋非非向记者强调,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上海大学历史系谢维扬教授也坦言:“谁都希望民族光荣史存水落石出,但能讲几分就几分,别急。”

阿房宫烧过吗?

提到这个媒体正在爆炒的争论,最早提出“为项羽”的考古队李领队苦笑,诸多专家认为她说“阿房宫没烧过”太草率了,事情已经传到国家文物局,要她写报告。老太太脾气直,说还是那两字:没烧。

她领着记者在“土台子”上转一大圈———你看看你看看,这地上几万个孔打下来,哪有红烧土的痕迹?哪有草木灰的印子?没烧就是没烧。

记者在现场听到了“烧了”的一种新说法:中兴起过平整土地的“千亩会战”,外面那一圈长不出庄稼来的红烧土,早被刨了个干干净净。

李领队反诘:我们是打了1米多深才见夯土层,上面那一层是“浮土”。谁会吃饱了撑着,刨掉了红烧土,再堆上1米多高的“浮土”?

争来争去,在北大蒋非非看来,争的根本就是伪问题。《史记》上的确记载着项羽放过一把火,但这把“三月不灭”的火,烧的是“秦宫室”。项羽火烧阿房宫,那不过是杜牧的附会妄言,诗人言,不能当正史,哪用得着为项羽?

阿房宫有“瓦”吗?

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前几天某中央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在阿房宫遗址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瓦,是货真价实的秦瓦,但并非在5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而是在其南边沿的三米之外。严格来说,这不是“秦宫”瓦,也不能证明“土台子”上建过秦宫,更不能证明阿房宫的存在。

阿房宫赋教案例4

新课改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除了必修课程外,增加了选修课程学习,新课标中明确了选修课的几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要求学生从其中选择一个系列进行学习。然而受传统法应试教育的影响,选修课程教育长期流于形式,选修课学习的真正目的不能实现。因此,在现有教学环境中,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专题式教学实施势在必行。

1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专题特征

新课改实施教程改革为选修实施专题式教学实践提供可能,从目前必修课的设置情况上来看,课程内容的专题性都比较高,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来看,教材中对每个单元都进行了专题处理,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将“文论”作为专题进行设计,通过对古代经典诗歌进行表述与理解可知,其中的内容大多围绕“知人论世”、“诗文有别”、“吟咏诗韵”等方面。

2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2.1从选修教材中确定“专题”学习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人教版选修课程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以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其中的文学价值较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重点对这一选修课程进行了讲解,这些课程反应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题材变化,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能够弥补必修课程诗歌赏析的不足。在教学中具体讲解了《伶官传序》、《阿房宫赋》、《项脊轩志》等诗歌内容,选择这些文章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与诗歌形式;其次,这类诗歌散文具有较高的教学意义,文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能够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形成较深的影响。比如,在《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用一处建筑描写了王朝的兴衰,指出封建统治的可恨:统治者的奢华生活都是建立在肆意掠夺人民群众的基础上,这样的王朝必定会灭亡。作者以“赋”这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更加体现作者对封建统治的深恶痛绝。在诗歌的表现方式上,阿房宫的描写采取了铺排描写,写出了宫殿的广阔,也体现出封建王朝为了贪图享乐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其次,通过描写宫中宫女数量与宫殿奢华,直接讽刺封建政府的腐败。

2.2对教材原有专题进行划分

选修课程专题内容设计较广、也比较全面,这为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具体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采取专题分解的方式,化大为小,通过小道理获得对专题的基本解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中外小说选修课程的讲解上,笔者就分别选择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小说进行讲解,一方面是课程时间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代表著作的选择,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避免学生盲目学习使概念混淆。在中国文学小说学习上,笔者选取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骆驼祥子》三篇著作,能够深刻反应中国小说的具体形式,给学生深刻的认识。而在外国小说学习上,笔者选取了《桥边的老人》、《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进行讲解,能够反应西方主流学派特点,通过对比,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国内小说写作与国外小说写作的差别,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专题划分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3紧扣“专题”内容,整合单元

语文选修课程一个单元中往往具有完整的思想,教师在具体讲解中,应把握单元的专题思想,对症下药,防止课程内容跑偏。在诗歌选修专题中,对唐宋的作品就进行了专题分类,比如具有代表性的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将进酒》、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等均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著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此类文章的表现手法上总结盛唐时期诗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然,也可以建构“中唐诗歌”、“北宋诗歌”、“边塞诗”等专题,给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3结语

总之,专题式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探讨的空间,同时为选修课教学目标的实施提供可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坚持专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践,专题式教学策略必然会在提升选修课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金环 单位:马鞍山市含山中学

参考文献:

阿房宫赋教案例5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溢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八大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 ’派”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通过联想我们整合了知识。整合后的知识不是以点的形式散乱的存在,而是以“块”与“链”的形式耀眼地出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就会举一反三,学生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我们以《赤壁赋》的背景及文体知识为例来看。

阿房宫赋教案例6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31、《琵琶行》中的“,”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43、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6、在《离骚》中,屈原用“,”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54、《论语》中,孔子说:“,。”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7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 71、《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 7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是因为德行高的两句是,” 7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 74、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75、《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76、《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 7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7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的缘故。 8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8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 8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83、《荀子·劝学>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84、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 8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____。” 8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8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8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8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90、《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9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9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由神话传说讲到今日蜀道来历的句子是,。 9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的语句是,。 94、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95、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的一句是“,”。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赤壁赋》中“,”两句唱出了诗人在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自己,自己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帐。 101、《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 参考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句应注意“鹃”字)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应注意“渺”字)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8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8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90海内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9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4.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9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8.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9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0.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阿房宫赋教案例7

反映时政热点,体现国家意志,考查考生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正确理解能力,这是近两年高考政治试题,努力体现的原则。命题者善于运用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及时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注重时政热点的知识性、理解性和应用性。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时政内容的能力。

[例题](05,上海)3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上述这道题就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时政热点式的非选择题。本题的特点是将当年最为突出的热点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分别从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角度切入,自然得体,考查考生对这一热点理解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时政热点知识化的命题趋势,要求我们在紧扣时政热点的同时,还要找准与课本知识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2006年的时政热点。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日东海问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历史之约、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人造航天器成功撞击彗星、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党的建设、神六飞天、减免农业税及农村税费改革、我国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发展态势、我国同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成果、我国外交活动的一系列成就等。在这里不可能将时政热点说全说准,但具有持久性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的问题等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都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

二、着眼能力立意,突出灵活性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能力测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情境的创设或文字、或表格、或漫画、或图示、或名言、或兼而有之。突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设问模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查考生归纳综合、分析、运用和创新能力,呈现很大的灵活性。而且这种情境的设置重视联系实际,防止纸上谈兵,着力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这种试题具有基础性、常识性、主干性和生活性。通常是理论联系实际,材料新颖别致,设问角度新。题材具有生活化、大众化、永久性、终生性的特点。

06年的命题者可能会非常重视课标与考纲的关系,课标是教学依据,考纲是命题依据。高考在材料的选辑、问题的设置、答案的思考上必然要体现课改的开放性、探究性等理念,更加突出试题的能力立意和灵活性。

[例题](文综2,全国)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无论阿房宫是否建成,它的遗址依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积极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不仅能进一步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消费需要。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级政府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从政府职能说明政府应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理由。

本试题以“能力立意”,设置情景,贴近现实,强调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从设问来看,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答案组织来看,不仅强调试题答案的科学性、开放性与层次性。而且强调使用准确、清晰的政治术语表达。从与课本知识结合来看,试题突出考查"双基",具有强烈的基础性,对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的要求较高。以后的高考政治试题,可能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强调的是其应用性、实践性,试题将会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设置新情景,提供新材料,要求考生解决新问题,凸现考查能力状况。还将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努力使一些试题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方便考生答题。

三、注重实践能力,关注活动探究

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对高考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高考势必会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而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考政治命题在这个方面会有新的尝试和突破。而活动探究题对于考查这一能力是较好的载体。活动探究题是指创设活动情境,以考查考生对活动及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试题形式。这种新题型对于培养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考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发展考生综合运用能力。这类试题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大大激发了考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题](05,上海)31.小叶工作一年结余了1万元,正在考虑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请你运用“选择投资对象”的知识,帮助小叶寻找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

(1)投资对象:

阿房宫赋教案例8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1.(2015·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015·陕西西安二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2015·昆明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理矛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4.(2015·辽宁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2)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 , ”一句。

5.(2015·山西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6.(2015·大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

7.(2015·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8.(2015·东北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9.(2015·沈阳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 , ”。

10.(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11.(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3)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12.(2015·河北保定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13.(2015·河南洛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4.(2015·辽宁实验中学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苏轼《赤壁赋》中“ ,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5.(2014·辽宁马鞍山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6.(2014·云南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7.(2014·东北师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8.(2014·吉林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19.(2014·陕西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014·山西太原二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问之,则曰:“,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飞湍瀑流争喧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层

2.(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1)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1)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8.(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1.(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2.(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3.(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5.(1)浩荡离愁白日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阿房宫赋教案例9

建筑与环境

1、环境推进建筑的改革

建筑作为一种人工的构造物和人造的自然环境,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来源于人的需求。而人,首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的需求,其中的“住”与建筑的关系就再密切不过了。当人类的祖先无法再继续飘摇不定的、风餐露宿的生活时,他们决定找个适合长期居住的地方建造居所;当先祖们不满足于只是建造遮风避雨的处所时,他们开始利用不同的材料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当先辈们经济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品质要求也日渐提高。由此可见,历来的建筑都是在人为的努力和无为(即环境)的制约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变化的。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人类在创造生存空间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空间环境所影响。这里所指的环境,不单单局限于一个封闭的建筑内部空间,而是更加扩大和延生了的空间。把建筑的概念从房间扩大到环境,把空间的概念从室内引向室外,进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环境。正如国际建筑师学会立马会议文件《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总结》中所说“近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够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

环境成就建筑的艺术

每一个城市都是由一幢幢的建筑物所构成的,而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就构成了一个个的空间环境。

一幢建筑就是一个地标。它凝聚了建筑大师们的智慧。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大裤衩”大楼),杭州奥体博览城(“比基尼”大楼),苏州东方之门(“大秋裤”大楼),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等,无不在述说着现代建筑标新立异感极强的艺术风格。所谓“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作为财富积累和炫耀的象征,人们赋予了这些建筑地标亲切感和幽默感。

一个庞大的建筑单体,如果没有环境的支持,未免显得突兀、空洞、缺乏吸引力。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单体建筑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更加突显的是城市建筑群体之间结构的连续性。所以,在品味一座城市时,这些地标建筑就像重音符能够使城市交响乐抑扬顿挫,相得益彰。这是从城市的整体环境高度上赋予建筑艺术以新的意义。可以这么说,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应该兼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的空间造型的整合体。

建筑与文化

1、文化增强建筑的底蕴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伦理、宗教、价值观念、美学思想、环境意识等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随着历史文明进程的高速发展,各种文化差异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也在建筑体系之间呈现交流融汇的大趋势。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更要突显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历史底蕴。

从远古时代的“穴居”,到先古时代的“陋室”,再到文明时代的“易之以宫室”,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建筑特点,也促成了地域性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的古代,讲究“浑然天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历来为众多的建筑大师所恪守。在建筑的选址上,要考虑到周围的地形地貌,当地的气候因素等,在建筑的方位上,中国建筑崇尚的最好方位就是背靠山,面朝水,阳光充足的自然方位。在中国的风水理论中,也以山南、水北为最佳自然方位。颐和园这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就是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园中建筑群以万寿山的佛香阁为中心,亭台、楼阁、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的融为一体,高度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在现代建筑中,中华世纪坛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南面入口,是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的圣火广场,北面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远古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中华世纪坛的主体建筑由“乾”、“坤”两部分动静组成,“乾”是坛体上部转动的部分,雕刻着56个民族的图案浮雕,“坤”是坛体下部静止的部分。整体建筑动静呼应,气势雄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2、文化见证建筑的发展

“文化”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一种自然物,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建筑,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的变迁史反映了特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文化的特点。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阿房宫的规模,唐代杜牧也曾经写过《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何等的建筑规模啊!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其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主体建筑为“鸟巢”,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建的主体育场。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的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整个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创新,简洁古朴,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环境、文化与建筑共同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不仅仅用来满足人们的居所需要,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聚集,政治、经济、文化都将在建筑体系上有更大的发展。聚焦建筑群体、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我们要善待环境,尊重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在“人归自然”的思想影响下,在人们追求宜居,和谐的文化底蕴下,讲究生态设计的建筑以及建筑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由建筑作品与建筑群体表达出来的文化韵味,社会意义,能引发环境使用者或者社会大众的共鸣与联想,使建筑、环境、文化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激发了建筑在环境中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建筑在文化上的造诣。

参考文献:

《建筑、文化、人生》韩增禄、何重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

一版

《环境艺术教育》杨文会编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阿房宫赋教案例10

安达卢西亚位于欧洲最南部,最南端与非洲相隔仅17海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非洲和欧洲文化交流的桥梁。

格拉纳达:石榴之城

“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是指“石榴”。西班牙国徵上有一颗石榴,就是代表格拉纳达。它是安达卢西亚的象征。

公元八世纪初,格拉纳达的一场内战,导致了摩尔人(北非阿拉伯人)的入侵,他们在格拉纳达的制高点上修建了一座红砖城堡,同时也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长一段战争的序幕。

阿拉伯人遭到西班牙人反抗。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的战争从公元772年开始,延续了700多年,最后以阿拉伯人全部撤出西班牙而告终。

格拉纳达是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最后的根据地,半岛上的最高峰,海拔3481米的穆拉森峰便坐落其中。

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这座城市丰富的艺术财富,既有摩尔人修建的宫殿,也有基督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瑰宝。阿尔拜辛是格拉纳达最古老的街区,虽然古老的清真寺被改建成了教堂,但仍保持着摩尔时代的风貌。阿尔罕布拉宫建成后,这里就成为乡村庄园与城市住宅混杂的住宅区,如迷宫般的小巷和建筑物白色的外墙至今没有改变。

阿尔拜辛街巷没有任何方向感可言,北部萨克拉门托区以前是吉普赛人的聚居区,吉普赛人把家安在山坡上的“窑洞”里,现在这些窑洞中经常举办称为“Zambras”的弗拉门戈歌舞晚会。夜晚的阿尔拜辛,好像阿拉伯世界,很多摊主都是地道的阿拉伯人,商品也充满了阿拉伯风情。

这座城市拥有堪称在整个欧洲都顶尖的伊斯兰建筑――阿尔汗布拉宫。这里游客众多,门票需提前预定,这在整个西班牙也独一无二。阿尔汗布拉宫又称“红宫”,是中世纪摩尔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也是西班牙最重要、最美丽的伊斯兰教建筑。

宫殿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头,四周用红色石块围墙砌筑,它的富丽堂皇与繁复精致,令人叹为观止。除城防系统外,主要建筑物是两座长方形宫院及厅房。其中狮泉庭院尤为知名,12头白色大理石狮子簇拥的盘形喷泉池和各厅房图案别致的石钟乳状垂饰花纹,是阿拉伯风格的杰作。

哈恩:橄榄之乡

一片片略显干涸的土地上是一望无际的橄榄田,这是西班牙旅程最深刻的记忆。数不清多少次了,坐在火车上,一路景色主角都是橄榄树,却并不觉乏味,它们或出现在丘陵牧场,或出现在高尔夫球场,有时声势浩大连绵不绝,有时只一棵伫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麦田。

西班牙随处可见橄榄树,而哈恩则是漫山漫野。这里有6000万亩橄榄园,是世界产量最大的地方,并出产了全世界10%的橄榄油,是西班牙首屈一指的橄榄之乡。

那些飘乎遥远的记忆和回想,来源于齐豫唱的《橄榄树》,充满漂泊和流浪意味的歌词作者正是三毛。而哈恩,正是三毛老公荷西的故乡。突然明白《橄榄树》歌词中表达的乡愁思绪,这一排排橄榄树,应该是三毛当年再熟悉不过的风景。

由于气候特殊,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人已在此种橄榄,时至今日,橄榄收成的好坏仍影响着当地就业率。据说,许多印着“意大利制造”的橄榄油其实都出自哈恩。

在这里,一般家庭都有五六种橄榄油,吃面包用果味的,食沙拉用花草香的,煎炒煮炸用味道平和的,在餐厅还可吃到加入橄榄油的香草冰激凌。橄榄油对于身体的健康作用是一目了然的,哈恩当地的患癌率为全西班牙最低。

哈恩也是卧虎藏龙之地,除了是橄榄之乡,这里还坐落着两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小城――乌韦达和巴埃萨,均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座相邻的小城,处处潜藏惊喜,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 曾在这里细细雕刻时光,为小城留下了丰富华丽的遗产。更妙的是,两座小城游客极少,怡然自得地踏步其中,世界都是你的。

科尔多瓦:混搭的极致

安达卢西亚建筑以欧洲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混搭而闻名。科尔多瓦作为阿拉伯人最早在西班牙的首府,将这种混搭发挥到了极致,其代表作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尔多瓦清真寺大教堂――这个冗长的名称非常直白,是一座将清真寺和教堂融合在起的建筑。

我住宿的旅店位于老城中心,选择这里,是因为距离清真寺大教堂咫尺之遥。放了行李我就朝大教堂的方向走去,转眼之间,那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这座融合摩尔风格和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也是西班牙地区最辉煌的东方文化纪念建筑。

公元711年,摩尔人侵入后不久,科尔多瓦变成穆斯林占据下的西班牙首府。10世纪时,作为西方人口最繁盛的城市,科尔多瓦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强盛的首都,鼎盛时期清真寺多达300所。清真寺大教堂经多次扩建,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丰富,但建筑风格和特色始终没变。从外部结构来看,寺院是按阿拉伯清真寺的传统风格修建起来的。整个建筑的规模足可与耶路撒冷和麦加的大清真寺媲美。

西班牙人占领科尔多瓦后,1236年改为天主教大教堂。象征着伊斯兰教的殿堂被封闭。

16世纪初,阿隆索・曼里克主教代表卡洛斯五世国王全权主持清真寺改建工程。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门近三分之一被毁,并从中建起了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大教堂。现在殿内尚存850根石柱,将正殿分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而被这些拱券包围其中的,核心部分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堂建制,包括主座堂,唱诗班等几部分。

塞维利亚:日光之城

塞维利亚是安达卢西亚首府,也是整个安达卢西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有“日光之城”的美名,是我最偏爱的西班牙城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