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6:49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1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7-02

新校区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所以对建设项目投资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至关重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工作的一项职能,为做好我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我们开展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投资项目,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利于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浪费,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特别是将跟踪审计精确度提高到结算审计水平,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提高了审计效果。从审计结果看,自2009年我校新校区开工建设以来,在监理审核的基础上,审计审减率为10%,为学校节约了建设资金,审计效果显著。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提高结算审计的效率,加快结算审计进程。以往结算审计往往需要几年才能完成,主要是有些争议问题由于时间久远,时过境迁,当事人记不起来,或相互推诿,签证不及时,耽搁了结算审计时间,甚至竣工几年都无法结算和交付。跟踪审计的实行,使施工过程中的争议及时解决,大大加快了结算审计进程,审计效率得到提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采用边施工,边审计,边规范的做法,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建议,督促整改,及时性大大提高。

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预防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压缩其不当得利空间。由于跟踪审计的及时跟进,施工单位每月的进度款申报,“水分”都被及时挤出,高估冒算行为被及时纠正,久而久之,施工方“高估冒算”的侥幸心理会被消除,施工单位申报的工程款将日趋公允、合理。

4.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竣工决算审计对工程进度款拨付无法实施控制,若实际付款与工程造价的差额小于审减额,则款项的追讨会面临很大困难,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较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全过程监督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进出和使用、设备安装、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施工进度等,能够及时控制工程进度款拨付额度,使工程形象进度与进度款相吻合,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大大降低。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

1.对工程造价实施预防性控制。审计处和建设部门共同编制和审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防止工程量清单因工作内容描述不完整而引起的索赔,(例如:在编制公共教学楼工程量清单时,吸收南院研究生公寓的经验,对钢筋接头的项目特征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即公称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接头要求焊接,12mm以内的钢筋接头要求搭接,防止了施工单位不合理操作,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成本,向发包方提出额外的费用要求。项目特征描述清楚后,施工单位根据发包人提供的清单编制的综合单价应该包含清单描述内容,不能向发包人提出额外的费用申请,这样,成功避免了施工单位的索赔);审核建设工程合同中与造价相关的条款,防止因为合同签订的不完善而导致工程结算时学校蒙受经济损失。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2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22

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规划性质的工程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共同参与,相互扶持与帮助,以团队力量共同支持项目发展。后续的审核工作中,必须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全阶段必须以两个阶段为重心:即项目总体目标和投资控制为中心。在项目总体目标中涉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等。根据项目规划进程进行工作。做好项目评估和分析。控制投资一定做好审计工作。跟踪投资进度,掌握工程进展,采取优化措施和科学设计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为企业获取最大利益。

2 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

总体得出结论,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项目初步阶段、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竣工审核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项目施工审计工作也有所不同。

(1)项目初审阶段全过程需要跟踪审计。是项目成本,项目前期全程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工程投资预算的分析整理。主要从3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设计施工项目审核,设计标准,材料,分析项目总成本,总成本控制从源头。第二,审核工程量清单,在招标过程中施工项目必须在施工项目的清单中公布,并可保证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数量不会产生错误计算、遗漏计算等问题。错算、漏量计算等,为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提供基础和前提。第三,项目预算审核,审核工作中工程定额费用、施工工程中材料、人工、器械的使用都是审核在成本使用中。合理预算和规划使用是保证项目成本的关键。

(2)建设期间全过程跟踪审计。建设期间深基工作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审计。第一,按照合同规定,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总结和跟进,因为施工阶段施工时间比较久,应对于建设过程中费用支付、工程用款进行统计和合理审核。为保证工程正常顺利进行做基础。第二,面对工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和整合,要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对于变更和整合也需要费用的重新审计。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对变更问题出现的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工作内容。在完成审核阶段,审核项目的决算是跟踪审核,包括以下2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工程计算。避免工程计算的错误出现。尤其针对网站变更,如签证,对其过程是准确的,程序是完整的,如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必须坚决清除。其次,项目成本审计主要是对指标的交叉分析,准确,数据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3 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应用所遇到的问题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想要推动跟踪审计工作的应用,必须有审计机构进行协调和规划。所选得审计人员也应当具有专业的审计水平和专业素质。只有落实才能对工程赎案例进行做出保障。但现阶段,实际工作中还是出现很多问题。

(1)建筑工程涉及主题工作多,跟踪审计工作进行难度大。建筑工程造价与更多的科目有关,在估算中主要是施工(如委托预算书还包括机构),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工程承包人。竣工结算阶段是由承包人结算编制的,经审核后由该房屋的方。此外,监督,如还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在这样一个多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主体要求的不完全一样的项目实施跟踪审核中,所涉及的问题更为困难。

(2)全过程跟踪审计缺乏有效的协调推进机构。实施全程跟踪审核,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但在现实中,建设,承包商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缺乏相应的机制和职能,将不参与项目建设,如项目的建设委托给承包商,更多的是在完成后的项目验收。不会参与具体的施工工艺,所以很难对所有的资料进行项目成本的掌握。

(3)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落实重要的条件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虽然建设方会成立工程部,政府投资的项目还有专门的投资评审中心开展审计工作,或者委托三分之一方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但从实际角度看,无证(成本工程师)的上岗现象比较常见,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水平低,甚至对软件工程造价都不熟悉,这就使得审计活动难以深入,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4 推进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中的使用

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比于传统的审计模式,新模式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既节约成本又具有网络实用性。想要落实这项工作,可以从企业审计部门、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下手。(1)加强合作建立无缝对接机制。首先,主体应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项目的成本问题,要明确的基础上,项目建设总部或类似的职能,发展的整个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系统,并指定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人员,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人员的支持。其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不同,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项目成本影响的时间主要问题,通过紧急协商、沟通协调,使项目的成本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主体之间的传递,提供信息支持,实现全程跟踪审核。(2)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第一,设置培训体系和相关内容的建设项目的综合培训,有助于项目成本审核人员全面掌握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为工程顺利进行和跟踪审计打下工作基础。第二,对审计人员提高要求,定期培训审计知识,利用团队相互帮助,积极投入审计工作中,加强人员专业素质。(3)提高信息化手段服务跟踪审计。第一,应当加强利用信息技术,以支持项目本身的成本,在工作中要进行使用多种造价软件进行工作,充分利用号网络的传播。利用当地工程造价网站的数据进行审,避免错误的出现。节省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和企业利益。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把工程造价信息传递给主体,避免信息的封闭。

参考文献:

[1]岳敦福.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大陆桥视野.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3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炼制、集输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油田建设项目具有内部结构复杂、外部联系广泛、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涉及企业多、不确定因素多等高风险重大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项目的投资建设对油田生产经营、行业发展、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乃至国民经济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油田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备受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关注。鉴于此,油田审计部门也积极地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全面地反映油田建设项目实际财务状况和最终建设成果,考核基本建设计划、概算执行情况,认真总结油田建设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但是,随着油田经营管理进一步向精细化转变,这种事后对建设结果进行反映、考核和经验总结的竣工决算审计逐渐不能满足需要。油田投资审计工作也将会从竣工决算审计向以“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为特点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一、竣工决算审计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是综合反映竣工验收建设项目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是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审计机关依法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正确评价投资效益,促进总结建设经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把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对建设内容确定若干重点,根据项目建设进程,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事项或重点建设内容进行监督,并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项目管理工作,促使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的一项监督和评价活动。

二、竣工决算审计与跟踪审计的比较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的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跟踪审计需要提前或同步介入被审计项目。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对审计事项进行及时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提前或同步介入建设项目。而传统竣工决算审计都是事后介入。

2.跟踪审计主要采取定点审计、定期审计、驻场审计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主。传统竣工决算审计一般采用送达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辅。

3.跟踪审计要对建设项目各流程进行动态审计,审计的内容、资料明显多于竣工决算,体现全过程的特点。传统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对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

4.跟踪审计采取事中控制的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损失浪费,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审计成果呈多样性。审计力度明显大于传统的竣工决算审计。

5.跟踪审计追求的是投资效益最大化,而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审核工程支出是否合规。

6.竣工决算审计的依据主要是各项法规、制度,审计决定具有强制性。跟踪审计的依据除法规、制度外,还有先进指标、公允价格等非强制性依据,审计结果的执行主要采用审计建议方式,要求审计建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与传统竣工决算相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一种动态过程,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事后审计存在的诸多弊端,如审计风险大、审计效用低等问题,尤其在优化投资决策、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竣工决算相比,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通过从静态向动态转化,从事后向事前、事中延伸,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完善监督体制,增加决策的透明度,防止滋生腐败行为。事后的审计监督对许多“既成事实”的问题难有作为,实行跟踪审计,则有利于审计人员及时揭露过程中的舞弊、违纪、违规行为,制止不正之风,促进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相互配合,正确运用权力,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实施的透明度。

2.更好的适应目前的法律环境。目前,建设领域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与《审计法》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在传统的审计方式下,常常会存在工程造价审计结果是适用《审计法》还是《合同法》的争议。而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审计部门及时参加工程建设的每个主要阶段和环节,变被动为主动,在一个恰当的时点发表审计意见或把有关审计的条款写入合同,避免因此产生的分歧。

3.更适应油田建设项目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油田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涉及企业多、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事后开展的竣工决算审计起到加强项目管理的作用。采取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招投标、合同管理、承发包、现场管理、投资控制等建设环节中的问题,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4.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绩效。实施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强化建设项目参加各方履行其职责的责任意识,理顺各方利益关系,明确各方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处理有关问题的依据和规范,从而最大程度的引导和规范各方行为,防微杜渐,达到提高建设投资绩效的目的。

5.更加全面具体的掌握审计信息,防范隐蔽工程或工程变更带来的风险。通过开展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可以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确定变更工程单价,确保变更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准确、合理、合法,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大大提高建设项目的审计质量。同时,通过在事中加强对工程变更的审计监督,能够有效抑制低价抢标的现象,有利于维护建设市场秩序。

6.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勘察测量是与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进行的,避免了事后监理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向审计组做解释工作。同时,杜绝了推诿和以往长期不签证、造成大量积压的弊病,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7.使投资审计工作更具成效。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的审计与监督,它不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也注重对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如积极介入招投标阶段并实施跟踪审计,审计工作会更具成效。

三、从竣工决算审计向跟踪审计转型的注意事项

(一)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结合《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法规和制度,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跟踪审计人员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不偏离方向,不逾越定位,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三)准确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时间

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要素后,确定审计是从立项时介入还是开工后介入,或是其他时点。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审计都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贯穿建设全过程。此外,还要保证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及时跟进。

(四)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人员配备,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跟踪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重。在现有的审计规模条件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

(五)积极探索跟踪审计的新技术、新内容,逐步向投资绩效审计转化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源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但更高于决算审计。在技术手段上,应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积极应用各种审计软件,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扩大了审计的覆盖面,提高了审计效率。在审计内容上,应积极与投资绩效审计相结合,通过披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规现象,综合评价投资行为经济性、环保性、社会性,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促进科学决策,改善资源管理,逐步使跟踪审计向投资绩效审计转化。

(六)领导重视与支持,参建各方的理解和配合是搞好跟踪审计的重要保证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对跟踪审计这种新型审计模式,可能还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之前,有必要就跟踪审计的作用、目的、审计程序及审计依据等内容,向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使广大参建人员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投资控制,更加公正、合理、准确地对工程造价进行鉴证,这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以争取各方的配合和支持。同时,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事物,若要顺利推广实施,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七)抓住关键、突出审计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4

直至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后,跟踪审计实践和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8年,审计署已先后对灾后重建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引起了审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的关注。但总的来说,跟踪审计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家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中,一些“巨无霸”型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如:三峡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可能超过5000亿元;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项目总投资约为1435亿元。这些项目如果不能顺利建成并发挥预期作用,将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国计民生。为了降低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保证它们的投资效益,避免出现“工期无限期,投资无底洞”的情况,传统的投资审计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迫切需要建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机制。传统的投资审计重心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很难进行事先的预防和控制。也正是基于此,审计署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增大的背景下而采用的新型审计模式,也是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不可回避地是,在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跟踪审计实践和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跟踪审计的概念、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等还没有明确,对跟踪审计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审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审计重点,以及跟踪审计在法规体系、程序和方法等还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三、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跟踪审计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虽然已经有学者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些定义是以工程造价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审计内容;有些定义强调审计过程的连续性。

本文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分别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通过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保证政府投资的效益和建设资金安全。目的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跟踪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跟踪审计内容全面。

跟踪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是决策、审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合法合规,建设单位管理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

2.对同一项目多次审计。

跟踪审计是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点介入的多次审计,通过对开工前,建设实施过程中和竣工验收后三个阶段的审计,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3.预防和控制。由于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大,虽然事后控制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惩处,但对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所以,跟踪审计突出对建设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的事前和事中控制,来达到顺利完成建设项目,确保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跟踪审计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审计重点

跟踪审计是为了规范建设管理,纠正和预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如下: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四是一些招标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六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存在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豆腐渣”工程。并在监管方式上提出“组织实施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

由此可见,上述问题都将是跟踪审计的关注点,也是期待跟踪审计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建设。所以,为了较好地实现跟踪审计的监督、控制和预防的作用,跟踪审计应就不同审计侧重点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审计。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确定审计介入的三个基本时点,即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第二阶段)的审计次数,可视工程建设规模和工期长短以及建设中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增加一次在建过程中的回访或审计,以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纠正以工程顺利建设。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第三阶段)可视情况分为竣工验收使用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次进行。

第一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建设力量情况进行审计。

此时审计重点,一是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决策、审批或核准、建设资金来源、土地征用及使用、环境影响及评价等前期工作是否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操作。二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等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有无不招标、围标、串标的情况发生。三是关注参建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达到法规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建设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有无因招标资格预审标准低或是评标不严格,造成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有无因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投标文件承诺配备人员,导致主要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人员由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人员担任的情况。

根据审计结果,审计单位在跟踪审计第一阶段的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该项目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第二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对建设管理、质量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并对第一阶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并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此阶段的审计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整改情况回访和增加审计次数。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内容与重点,我们近年来开展的在建项目工程审计相似,此处不再赘述。仅对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和工程资料完整性审计两方面进行论述。

强化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审计,审计内容工程质量及各参建单位质量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关注监理、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职责。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有无不按图施工、偷工减料等工程质量问题,有无因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检测单位未履行职责或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也未得到纠正,并出具与实际不符的监理资料可质量监督资料的情况。

对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引起重视。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将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工程价款结算起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多个法规中,均要求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不够重视,而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存在工程资料不真实不及时的情况,工程资料不完整,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给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和取证工作造成困难,影响审计工作成效。所以,在跟踪审计中,应加强对工程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计,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反映。

第三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执行、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对前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通过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通过纠正问题,规范管理,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另外,跟踪审计也将在如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跟踪审计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能够对基本建设法规体系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发现建设法规中不科学、操作性差的内容,使之逐步完善。

2.完善建设市场监管体制。建设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了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管理监督体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履行职责不到位还是机制体制不完善,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无疑将对规范建设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3.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威慑力,将有效地防止舞弊、遏制“寻租”,预防腐败。

五、进行跟踪审计还需进一步完的善配套工程

跟踪审计理论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的法律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审计成果的形式和考核指标等均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法律法规中跟踪审计的内容狭隘,跟踪审计亟待法律依据。

《审计法》审计机关职责中明确了审计机关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责范围为“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中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或调查。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包括检查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真实和合规,评价投资效益情况,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可以看出,这种仅限于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范围,是无法达到跟踪审计的预期目标,所以,要从法律上赋予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审计的合法地位。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

跟踪审计的对象是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其投资巨大,关系到国计民生,无疑审计风险也比较大。如果达到跟踪审计预期目标,同是时又要合理地规避审计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程序和方法。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及观念更新

由于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各建设主体行为要求均要有所了解,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整知识结构。并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审计的思维模式,把握跟踪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点。

(四)需对跟踪审计项目的业务文书进行补充。

目前,由于跟踪审计与以往审计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均有所不同,而且将对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时期出具几次报告,跟踪审计项目的不同阶段的审计报告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

另外,跟踪审计强调通过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控制,达到纠错和预防的目的,从而使工程项目整依法合规地建设,并确保其投资效益。那么,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的跟踪审计成果需要新的业务文书来反映相应情况。

(五)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成果的考核。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制度化改革不断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由近年来的疯狂状态慢慢回归理性,工程造价领域也得到了思考与总结的机会。在基础建设疯狂投资的环境下实施的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是否达到了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还有哪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如何做到更好?

所谓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运用审计方法,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监督、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跟踪审计介入,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与事中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减少了时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投资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监督手段和方法,促进了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局限性和急需改善之处。

一、跟踪审计介入时间点模糊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分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那么跟踪审计介入时间点不同,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关于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但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等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此阶段审计任务,又由于传统意义上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跟踪审计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够明显。现阶段,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招标文件不规范、招标程序不适当、招标控制价不准确、投标报价不真实、评标落于形式,这些问题造成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很难合理。如何通过审计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建议,使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以便以后审计工作开展,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所在。

建议跟踪审计工作应提前至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加强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培训,特别是针对项目前期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预算价、合同价等编制审核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审计的制度,对前期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合同价确立进行事前审计。

二、缺乏相对规范的跟踪审计实施法则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比较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则作为支撑。但目前尚缺乏相对标准、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规定,造成项目的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职责不明。如:隐蔽工程验收问题,监理单位认为审计单位应该对现场工程量进行复核,放松了对现场质量的控制;进度款及结算价款审核问题,监理单位认为审计单位会勘查现场情况,放松或完全放弃了对竣工图纸、送审资料的审核工作;现场签证监管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对签证等事项的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要先等跟踪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责任和风险上的冲突。

建议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职能管理部门制定跟踪审计实施细则,明确各方职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审计资料及审计报告格式等,规范参建各方行为。跟踪审计人员应是作为助手的身份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履行监督职能,通过造价专业咨询和管理咨询以建议形式参与对项目建设的服务,而不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直接参与具体事务的决策。

三、评价无标准,审计质量难提升

目前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往往需要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公司)参与协审。在传统的审计评价中,审减金额或审减率是委托单位评价审计价值、审计效益的主要标准,但对于跟踪审计来讲,审计人员不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了工程造价,还进行了监督评价和审计建议,使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工程管理中及时纠正。于是矛盾点就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细致,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算时审减收费可能就越少。所以不能用以往的审减率来简单的比较审计的效益,应全面客观地评价跟踪审计的成果。现实情况是审计人员考虑到审计的审减收费,往往对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问题不重视或者忽视,影响了跟踪审计绩效的价值。

建议在制定跟踪审计委托合同及考核细则时说明,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审计人员的绩效,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审计工作成效。

四、跟踪审计收费压价,审计质量难保证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各阶段的审核工作,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人员,以满足跟踪审计的同步性。然而,过度的竞争压价,跟踪审计单位为减少成本,派出的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不全、人员的素质偏低,使跟踪审计应付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细致的审核工作,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必然难以保证。

建议以现行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为基准,结合各地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可行的跟踪收费细化标准。跟踪审计招标时明确收费标准,防止恶性竞争、降低服务质量,这样使跟踪审计单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于提高服务质量上。加强对跟踪审计单位及审计人员的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与单位及个人报酬挂钩,建立奖惩制度,促使跟踪审计单位认真服务,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并发挥更好的作用,国家宏观方面,应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审计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和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使跟踪审计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微观方面,咨询公司和审计人员要积极组织学习实践,总结已有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一套跟踪审计实施办法、规范程序和操作标准,对审计的原则、内容、风险评估、审计报告等方面做出细化规定,为审计人员开展跟踪审计提供支持指导,防范审计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工程跟踪审计已是近些年建设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趋势,是我国审计探索和推进效益审计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世界范围效益审计的发展方向,也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苏红.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之我见.《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

[2]熊炜.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措施浅谈.《财会通讯》,2007.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6

一、跟踪审计概述

我国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始于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领域。跟踪审计不是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我国原称为效益审计,后改称“绩效审计”)并列的一种审计类型,而是一种新的审计组织方式。从审计方式看,跟踪审计将关口前移,在被审计事项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从审计内容看,跟踪审计在审查被审计事项财政财务收支合规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被审计事项的管理和绩效情况。从审计项目管理看,跟踪审计可以较好的融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种审计方式,而在进行绩效审计的方式选择上却更加灵活。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跟踪审计项目有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奥组委财务收支及奥运工程审计、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审计等。地方审计机关也积极开展和探索跟踪审计,如江苏省审计厅先后实施南京奥体中心、沪宁高速公路扩建等项目,上海市审计局实施了上海世博会跟踪审计。几年来的跟踪审计实践表明,我国在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审计质量控制和扩大审计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跟踪审计发挥的效果看,跟踪审计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体制、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和资金的效益。《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由此可见,跟踪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织方式,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跟踪审计正在探索阶段,审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在审计实施中,还存在审计风险评估和管理不科学、审计方法不统一、审计规范化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总结我国跟踪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审计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跟踪审计予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国绩效审计可以借鉴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英国绩效审计发展简介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之一,1983年英国颁布了《国家审计法》,赋予主计审计长开展绩效审计的职责,确保了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有法可依。英国国家审计署在1997年制定了绩效审计准则和绩效审计手册,2003年颁布了新版《绩效审计手册》(以下简称新版手册)。近年来,英国绩效审计在方法上和内容上都日趋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绩效审计在提高政府及公共部门服务质量、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绩效审计提出的一些详细建议帮助公共机构实施有益的变革,促使公共事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总体管理水平。目前,绩效审计报告现已成为英国议会责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英国绩效审计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介绍

在英国审计中并没有提出跟踪审计的概念,但英国绩效审计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绩效审计在规划审计工作、简化审计程序、缩短审计周期和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本文希望从英国绩效审计中加强管理与创新相结合,倡导保持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审计理念,以及在风险评估和控制、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扩大审计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以期对完善我国跟踪审计,进一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规范管理、倡导创新的理念

制度化和规范化是英国绩效审计的首要特点,保持灵活性和创造力是其审计工作要求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强调审计人员在实施绩效审计时要树立创新意识,灵活开展工作,努力满足议会、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英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逐渐完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建立了适用于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绩效审计循环”,提出“质量环节”概念,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方法,如质量控制法、调查法、问题解析法、碰头会、统计分析法等,以保证绩效审计顺利开展。

2、重视风险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评估项目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是英国实施绩效审计的重要内容。英国国家审计署认为绩效审计项目存在审计风险,尽可能早地确认风险,有助于审计组设法加以控制,防范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因此在绩效审计项目要求采用风险基础法制定绩效审计计划和方案。新版手册提出为了控制风险,必须按风险分析(识别各种风险,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基础上确定各种风险的重要性,并判断这样的风险是否可接受)和风险管理(处理已知风险有关的计划、监测和控制活动)的程序来处理风险。

3、强化审计质量管理

英国绩效审计提出了“质量环节”(Quality Thresholds)概念,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分为审计准备工作、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总结经验教训五个质量环节;列出了“质量环节”和与之对应的有关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对回答该问题应取得的证据类型和应完成的工作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帮助审计组确定怎样做出肯定的回答。“质量环节”要求绩效审计人员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审计人员只有在对每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全部回答“是”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4、加强跟踪检查工作,评价审计效果

跟踪检查是英国绩效审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保证审计质量、评价审计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该环节工作内容包括确认审计绩效影响和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两项。

(1)确认审计影响。英国国家审计署认为,开展绩效审计是为了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实践中应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审计影响的方式有选择地进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影响分为量化的经济影响、量化的非经济影响和质的影响三类。

(2)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事后监督实质上是对绩效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总结,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用以促进改进绩效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绩效审计水平。事后监督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外部监督、征求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审计组复核四种方式,其中,审计组复核是根据上述事后监督前三种质量监督方式的结果,开展“吸取教训”式的审计复核工作,多数绩效审计复核均向审计组和国家审计署提出了需要整改的建议,这对提高和改进绩效审计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部监督方式中,英国国家审计署聘请外部机构复核已公布的审计报告,并由外部机构对每份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报告质量的评价工作,由伦敦经济学院的独立专家组承担。评价侧重于以下方面:行政管理背景、结构安排及语言表述、图表和统计资料、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以及审计报告总体上是否成功等。为增加评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专家组提出的评价意见也会提供给被审计单位。

三、完善我国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促进跟踪审计科学发展

我国合规性审计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体系,但绩效审计的制度建设仍然滞后。对被审计对象管理和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完善绩效审计对跟踪审计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一是借鉴国外政府审计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绩效审计的法规建设,为绩效审计的发展建立准则和依据,建立符合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绩效审计模式和制度体系。二是总结跟踪审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建设,尽快编写跟踪审计指南,在做好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跟踪审计的绩效审计内容,探索跟踪审计绩效审计组织模式,并制定符合跟踪审计项目特点的评价标准。

(二)优化审计项目管理,积极创新,扩大跟踪审计影响

跟踪审计的对象除了项目之外,可以是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在事项和政策的跟踪审计中,往往以资金为主线,项目为载体,既要关注资金,又要关注政策,在审计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合规性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管理和绩效方面的内容。一些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审计面对的情况复杂多样,涉及的内容广泛,资金量巨大,时间紧迫,审计任务十分艰巨,客观上要求跟踪审计要不断创新跟踪审计方式,积极探索实践,确保实现跟踪审计目标。因此,实施跟踪审计在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制度,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资源,探索审计机关、社会中介组织或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力量协作机制,解决跟踪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不足,审计事项专业性强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二是创新审计意见的交换机制,解决跟踪审计周期长和需要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之间的矛盾,坚持查处和预防相结合,及时发现典型性问题和苗头性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和造成巨大损失而无法挽回,建立跟踪审计定期督促整改的长效机制,提高跟踪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三是创新审计管理,制定和完善跟踪审计操作规范,以此规范跟踪审计项目计划、实施、报告、结果公布(公告)和审计整改检查等管理。四是创新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跟踪审计成果形成和利用机制,要将审计成果的导向性作用体现于审计管理的全过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确保审计成果的及时和有效转化,积极扩大审计影响。

(三)防范审计风险,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7

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并提出了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对国家信息化政策执行、规划实施和工程建设的审计监督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程审计正在经历从竣工结算审计向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蜕变的关键阶段,虽然全过程跟踪审计还未完全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推广普及全过程跟踪审计及信息化审计势在必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张事先的预防和控制,避免了以事后审计为主的造价审计模式的弊端,克服了事后监督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是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将信息系统控制审计与信息系统建设审计融为一体,不但可以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而且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效。因此,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既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计算机审计深入发展的创新之举。

1、全过程跟踪审计

1.1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颁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审计技术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审计监督。跟踪审计立足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改变了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传统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化。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解决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过程中不断暴露出问题,从而不断发展完善,其要求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试生产阶段等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进行审计监督和管控,从而提升项目建设整体水平和成效。

1.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多、范围大、时间紧,项目具有投资消耗大,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等特点更加突出,传统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己经很难适应工程项目发展的趋势。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建设部门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全过程跟踪审计囊括了投资建设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实现了审计的全面性、可操作性、权威性,从而使投资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有效保护了领导干部,使其免于腐败风险,维护了政府的廉正自律形象。

1.3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及优势

竣工结算审计一直停滞在对最后结算的审耍这样即使顺龃砦蠡蛭侍猓但损失已经发生,对当事人怎么处罚都已经无济于事,事后审计表现出了明显的弱效性和无效性。因此有必要对审计方式进行创新,变静态的事后审计为动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工程造价的事后审核提前深入到工程造价形成的全过程,这是势在必行的。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无论是在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上,还是从源头上遏制投资领域的腐败行为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来讲,曹慧明指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应对传统审计风险挑战的有效模式,有效避免了与合同法的冲突,有效遏制了高估冒算势头,促进了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达到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目的,有效降低了审计风险,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全方位提升了国家审计的地位。

我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下的竣工结算审计相比较,其优势在于:

①促进了建筑市场的规范,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监控

通过对工程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面进行跟踪审计,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使建筑市场秩序从根本上得到规范和改善。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人员经常在现场,重点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实地检查和验收;关注了解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措施及建筑材料的质量及价格。避免施工方对隐蔽工程作假及建筑材料故意降低等级混用,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同时对质量监控。

②有效控制投资成本,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经济效益的取得不仅仅体现在“审减金额”显性经济效益方面,更体现在咨询、审签服务所提供和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上,但这部分隐性的经济效益,其具体效益数据并未在结算和决算审计报告中体现出来。例如北川中学就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永拓项目团队作为审计方进行全过程跟踪,历经近两年的时间,2011年底,国家审计署对北川中学最终审定总造价为20379.05 万元,扣除减免的建筑营业税 587.1万元,整个项目实际总造价19792.9万元,实现了总投资不突破2亿元的控制目标。据了解,北川中学重建项目不仅实现了总投资的控制,而且,与同质、同量、同期的项目相比,每平方米造价几乎低40%。

③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作为第三方的审计,以监督角色定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重点环节及时发现和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能有效帮助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审计机关提前介入建设过程,形成了对权力的制衡机制,既保护了个人,又避免了资产的流失。审计由“秋后算账”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④避免了与合同法、招投标法的冲突

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扩大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为写入不合理条款而致使国家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可将“接受审计后再进行最终结算”的内容经协商后列为合同条款,使合同内容不仅不与审计法冲突,而且成为审计的依据。可以分期设计工程结算,经审计后再支付工程款,从根本上防止为了收回多付的工程款而发生的诉讼问题。

⑤提升审计地位,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审计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解决了审计在建设项目关键环节的缺位问题。要求工程审计人员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方面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2、信息化审计

2.1 信息化审计概念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在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被审计单位工程建设信息数据,并按审计程序开展取证、调查、分析及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等一系列工作,这也就是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审计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手工审计和电算化审计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审计似乎还是一片空白,但是信息化审计将成为国内工程审计的一种发展趋势,为此应加大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的推进与实施力度。

2.2 审计信息化的构想

实现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审计单位必须建立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该信息系统平台拟应包括三个模块:一是审计作业系统,根据审计的具体要求,辅助审计人员从事工程预决算、工程文档审计、工程价款管理等审计工作;二是审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审计工作进行归集、流转、汇总和管理,实现多单位、多部门、多流程共同操作;三是审计知识库系统,主要提供给审计人员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经验数据。三个模块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结合,审计知识库为审计作业提供经验数据,通过审计管理系统归集、流转审计作业成果,从而真正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并打破空间与地域的束缚。

3、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工程领域涌现的新兴概念,它的出现,是继CAD技术后又一次新的建筑技术革命。BIM是通过建立模型,将所有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个有序的信息系统中,实现信息的集成管理。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工程各方参与人员提供工程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各建设施工参与方协同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节约和缩短工程项目成本。基于BIM的项目系统,能在信息平台中,刷新、删除、修改、获取数据,使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业主、最终用户等所有项目系统参与方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全过程状态,避免了在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中各方不配合或者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审计工作停滞的问题。

BIM时代已经到来,将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信息化审计结合运用,就是新时期下的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通过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使建设项目规范开展后,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很有可能退出工程项目的舞台。

4、结语

本文努力探究国内审计发展趋势,从全过程跟踪审计优势及必要性的探讨入手,到信息化审计的构想,最后将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信息化审计有效结合,提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最终使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退出工程项目的舞台,使工程领域的监督机制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既能保证有效的节省资金,使项目投资利益最大化,又能遏制建筑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关振宇,段凤霞.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经济,2013(2):53-55

[2]郭旭.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浅析[J].首席财务官,2013(1):78-79

[3]段凤霞.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成效探讨[J].会计之友,2013(8):93-95

[4]张瑶瑶.不一样的灾后重建全过程跟踪审计[Z].北京:中国会计报,2013

[5]宋文静.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8).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8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中国则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改善经济”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出台,较大地刺激了国内需求市场,尤其是建设市场,十一五末期,国内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建设工程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量大,如此规模庞大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也带来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都出台了工程施工项目领域监管的措施,强调了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和监管重点,并且根据审计发展背景推广了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但是,工程施工项目的资金使用问题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2012年1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惩防并举,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专题,报道了自2009年7月2011年11月份,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建设领域贪腐举报案件4.23万件的严峻态势。工程领域的弊病远没有至此为止,“房子建起来,干部倒下去”比比皆是。一方面,是因为建设领域现行的管理体制造成工程施工项目资金使用不当,在现行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下,给工程施工项目业主提供了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工程施工项目利益主体较多,管控难度加大,内部交易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进而造成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因此,急需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尤其是利用审计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全面管控。基于此,本文从审计学的视角,基于跟踪审计这一热点,对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展开具体研究,试图为规范工程施工项目资金使用提供对策建议。

二、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的总体架构

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总体架构是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审计体系。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工程施工项目策划到终止全过程的时期,中间包括策划、开发、设计、建设、营销、弃止。工程施工项目作为一个广义概念的特殊产品,也有其全寿命周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其具体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将工程施工项目的若干环节进行划分,整合为便利于管理的若干阶段。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相应地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并划分为不同阶段。根据项目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对审计目标进行设立,对不同阶段分别进行重点审计监督,这样,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体系便可以构建为时间、空间结构、功能行为全方位结构进行。

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是针对工程施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项目概念阶段、计划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竣工交结运行各阶段管理内容进行的过程审计,全寿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审计重点内容,通过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审计评价,来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标。

从项目生命周期来看,工程施工项目在开始时,投入的资金量少,在建设过程中,即生命周期中期,投资资金最大,之后逐渐递减。

从整个项目周期来说,跟踪审计的重点是招投标审计、合同审计和造价审计。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是工程施工项目的重要内容,一般从建设初期即开始进行,招投标后方能确定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重要设备材料供应商,对工程施工项目的造价、质量、进度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招投标审计在整个跟踪审计中举足轻重。在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中,各类合同如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合同占着工程施工项目十分重要的地位,合同审计为跟踪审计重中之重。工程施工项目前期,要加强工程项目标底的审计,以保证标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变更进行审定,项目结算竣工以后要对其造价进行最终审定。

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理论,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可划分为三阶段的审计,即前期阶段审计,中期建设实施阶段审计,后期竣工交结运行后评估审计。

三、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

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应结合合同的订立、执行及变更相关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程结算和财务竣工决算。主要包括工程施工项目整个过程人员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建筑项目决策控制、建筑项目各项费用的概预算控制、工程施工项目各项采购用品的价款支付控制、工程施工项目竣工决算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方面。

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以事后审计为主的理念,跟踪审计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如工程施工项目设计和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项目竣工阶段。因此跟踪审计过程中要从工程施工项目的总投资概算着手,确定投资来源渠道,并对施工图设计、建筑安装施工、设备材料采购等一系列工作进行跟踪审计,提高这些关键性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要对投资、财务、管理等各项活动进行审查,真正让审计服务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审计的目的,因而工程施工项目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对工程施工项目审计改进的关键所在,必须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切实用好各项资源。

四、工程施工项目审计改进的指标具体设计

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的指标体系包括工程施工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的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通常是有机的整体,既是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计量器,也是工程施工项目审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评价标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前期阶段审计的指标主要是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审计评价项目决策程序的合规性,是否科学地得出论证结果,是否属于决策失误的情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估批复,对项目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开工准备、招投标、资金筹集、内控建设等进行总结评价等。

进入项目建设施工期的主要审计评价指标则侧重于定量评价指标。建设期的主要审计指标为相关合同的执行和管理情况,项目变更情况,工程建设进度、质量控制、投资控制情况,工程监理的竣工验收情况进行的评价。具有如建设工期、完工程度、事故率、质量合格率、损失率、投资完成金额、超概金额、资金占用金额、结算审减率等。

营运期的主要审计评价指标主要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营运效果情况,营运成本财务情况,设计产能实现情况,产品结构适销对路情况,市场占有程度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具体如投资回收期、内含收益率、投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品市场占有率等。

五、工程施工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策略探讨

(一)充分调研,准确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时机

受工程工程施工项目庞大、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等困难的制约,只有把全天候的跟踪变为“关键环节”的重点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扩大审计成果。审计人员应该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从宏观层面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和可能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时间和介入环节。

(二)准确定位,合理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审计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本身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如果在跟踪审计实践中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监理、建设主管部门等职责交叉、重复等,不仅违背绩效审计提高效率、效益的初衷,更损害审计的独立性,造成审计职能越位。审计人员应该恪守《审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切实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三)统一规范,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法律法规

我国跟踪审计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审计实务的具体操作上存在较大差异,规范化程度不高。一些共性问题的实施标准不一,弹性较大、缺乏统一做法,导致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虽然部分地方制定出台了一些跟踪审计的规范,如江苏省在规范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相对较早,但相关规范都仅限于本省甚至某市县地区。全国性法律法规的真空使得跟踪审计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为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更好地为工程施工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等。以此为审计人员提供具体指导,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周和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审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丽.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跟踪审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0,29(30).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9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将公共工程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跟随工程项目的进程不断地对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反馈审计情况,促进改进工作。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审计模式。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效果及方法

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绩效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率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审计效果。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绩效审计效果性特征。

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核、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

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问、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这些体现了绩效审计常用的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内容。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明显的绩效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主要审计程序,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绩效审计特征:

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充分体现绩效审计的效率性特征。

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

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明显绩效审计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

(一)涉及经济性相关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

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设计概算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清单计价和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

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并且该项审计还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

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通过实施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涉及效率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涉及效果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另外,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宏观事项审计,均直接关系到公共工程的效果问题。项目搞好了但破坏了环境或者项目本身不错但影响了宏观效益都是影响项目效果的问题。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效果审计,则是直接对公共工程效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自然与效果性更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大部分内容与绩效审计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有对应的关系,因此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内容具有绩效审计的特征,对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

公共工程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投资,为了对资金运行监督,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跟踪审计很有必要性,跟踪审计在整个投资领域尤其政府投资项目的全面推行不需很长时间,而且是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

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总结例10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将公共工程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跟随工程项目的进程不断地对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及时反馈审计情况,促进改进工作。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审计模式。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的、效果及方法

审计目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是以绩效为目的的审计,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有明显的效率性特征。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只能对公共工程的效益性作出评价、鉴定,起点亡羊补牢的作用,而不能真正实现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只有在跟踪审计模式下,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只是苗头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审计效果。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成果是“核减额”,使用的审计依据主要是有关规范性条文。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除了“核减额”外,还有许多增加效益的成果,审计建议主要是涉及改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属于财务方面的很少。建议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健全管理、堵塞支出漏洞、提高效益方面的,而不是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方面的。与此相适应,其使用的审计依据除了有关规范性条文外,还有许多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包括根据项目特点临时确定的标准。例如:百分比,定额、预算、计划,经济指标(包括行业平均指标,全国、各行业、本企业先进指标),盈亏平衡点,平均利息率,市场公允价格等。这些与评价经济效益相关的标准,大多缺乏强制性,有的还要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确定,与规范性条文有很大的区别,体现了鲜明的绩效审计效果性特征。

审计方法。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在运用审计方法时有着不同于合法性审计的特点。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时,除了要使用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核、观察、利用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这在合法性审计中一般是用不上的。除此之外,还要运用与审计内容、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方法,包括:

价格确定方法,主要用于对建筑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价格合理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有询问、提供证据、限价、测算等方法。项目评估方法,包括财务评价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法。财务评价法又包括年财务净收入、单位工程年支出、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经济预测方法,用于对公共工程预测数据复算、验证等,这些体现了绩效审计常用的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内容。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明显的绩效特征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实施主要审计程序,体现了事前、事中审计和现场审计的特点,体现了审计的建设性职能,与公共工程事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绩效审计特征:

确定项目计划。开展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确定项目计划依据的公共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在公共工程立项时就将其纳入审计视野。上年度已列入计划,建设期及跟踪审计期跨年度的项目,作为“续审”项目,一并列入当年跟踪审计项目计划,而不是根据即将竣工的公共工程来确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确定上具有明显的超前性,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职能作用的合理安排。

编制审计方案。在公共工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实施方案是依据对公共工程开工前情况及资料掌握情况制订的。这些资料包括:公共工程的基本情况、可行性报告、概(预)算文件、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有关工程核算管理制度等;审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在于如何发现工程运行中的增收节支途径。与根据公共工程竣工结算资料、以查问题为主的审计实施方案有明显的差别,充分体现绩效审计的效率性特征。

实施审计。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操作方式如下:审计组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定期参加被审计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以及与项目有关的方案认证、设计变更等会议;审计组成员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进程、变化情况;对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抽查(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变更工程、额外工程以及有关材料设备采购进行审核把关;对涉及付款的已完工工程量及拆迁工作等进行定期审计,把可以提前审计的事项尽可能地安排在平时审完。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跟随着工程进度,随时收集测量、变更、签证等资料,及时对工程的量、价、费进行审核取证。做到项目竣工,审计基本结束,归档基本到位。

审计处理。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处理是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进行的。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定期或不定期)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促进问题的及时纠正,具有明显绩效审计特点。

对分期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在每次审计结束后还需及时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告知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出具《公共工程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增)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

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

(一)涉及经济性相关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公共工程的经济性审计包括节约(减少)工程成本和控制工程质量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节约工程成本。跟踪审计中的绝大多数审计内容都与减少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关。

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促进减少损失浪费和工程成本,有助于控制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有助于促进提高公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设计概算审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项目质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计,关系到建筑物的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清单计价和 工程成本的确定,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把好质量关。

工程招标投标审计,该项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关系到工程量清单确定的准确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助于防止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漏项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的规定,促进控制工程成本,并且该项审计还包括了对工程质量的审计内容,也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物资核算、管理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待摊投资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直接控制投资成本。基建收入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防止公共工程收益流失。监理履职情况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公共工程(分期)投资支出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

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可以直接控制投资支出,该项审计包括了对设计变更、调整合理性的审计,也有助于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工程量清单决算审计,有助于控制总造价。结余资金、尾工工程和交付资产审计,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造价,防止资产流失,也有助于控制交付资产的质量。公共工程总投资审计,通过实施该项审计有助于控制公共工程总投资。

(二)涉及效率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有关的审计内容中,有许多项目也与提高效率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助于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提高效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助于促进提高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设计概算审计,有助于促进合理选用材料、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助于促进在设计环节将建筑设计技术与控制投资有效结合,提高效率。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承建工程,来促进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可以防止清单出现错项、漏项,避免工程争议、减少索赔损失。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控制成本、质量,提高效率。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有助于通过对工程量清单内、外工程结算、措施费、索赔事项的审计,促进提高工程效率。工程物资采购审计,可以促进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从而提高采购效率。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投资支出。

(三)涉及效果性相关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内容

上述与减少工程成本相关的审计内容,有些项目同样与效果性相关,包括:公共工程审批程序审计,有利于公共工程决策、立项的科学、有效,从根本上防止项目失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共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防止立项失误。设计概算审计,包括概算编制审计和概算执行审计,涉及到公共工程效果依据的确定和考核评价。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计,有利于促进将工程质量、建设周期、投资控制和经济效果有机结合,防止立项失误。工程招标投标审计,旨在通过选择条件优越的竞争者来承建工程,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豆腐渣”以及其他失败工程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有利于促进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从制度上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工程量清单执行情况审计,包括对工程质量的审计,有利于防止“豆腐渣”工程。工程物资采购审计,能够避免购入低质、劣质材料、设备,防止“豆腐渣”工程。监理履职情况审计,旨在通过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另外,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环境审计、宏观事项审计,均直接关系到公共工程的效果问题。项目搞好了但破坏了环境或者项目本身不错但影响了宏观效益都是影响项目效果的问题。公共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公共工程投资效果审计,则是直接对公共工程效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自然与效果性更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大部分内容与绩效审计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有对应的关系,因此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各项内容具有绩效审计的特征,对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

公共工程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投资,为了对资金运行监督,具有绩效审计特征的跟踪审计很有必要性,跟踪审计在整个投资领域尤其政府投资项目的全面推行不需很长时间,而且是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