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检修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3 11:24:47

检修实训总结

检修实训总结例1

随着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的巨增,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的维修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如何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汽车高级维修工呢?笔者认为,培养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汽修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改进。

校内实训:突出设备先进性,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校内实训阶段是汽修实训课教学的基础阶段,实训项目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调试和检修,从而掌握其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检测能力。

具体来讲,发动机实训设备应包括供拆装与检测用的发动机总成、电控汽油发动机实验台、柴油发动机实验台、解码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喷油泵试验台、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尾气分析仪和汽缸漏气检测仪等设备,从而用来实现对发动机拆装、检修、调整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等技能项目的训练;底盘实训设备应包括供传动系、行使系、转向系、制动系等系统拆装用的部件和检修用的车辆,以及自动变速器试验台、ABS制动实验台、动平衡机、四轮定位仪、制动检验台、侧滑检验台等教学设备,能够完成底盘各系统的拆装、调整、检修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等项目的训练,重点实现自动变速器、ABS系统、悬架电控系统的检修实训;汽车电气实训设备应包括汽车用的各种电气设备、车身电控系统等实物教具,以及汽车电气实验台、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万用表、自动空调实验台等设备,能完成电器部件、总成的拆装、检测以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的训练。

校内实训项目的训练不仅要有实训设备,还应抓好三个实训环节。一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在实训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解操作步骤、实训要领的同时,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训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提示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必要时再讲些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实训中的巡回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是实训中的技能考核,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升华,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训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训质量提供依据。

校外实践:紧密结合维修实践

校外实践阶段是汽修实训课教学的提高阶段,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内实训结束后,到校外汽修厂进行的顶岗实训。校外实践主要是对汽车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和修理,缩短学生和社会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对汽车故障点的判定方法和维修技巧,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另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还能及时掌握汽修行业的一些新技术,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差距。为此,学校可以与一些知名汽修厂广泛联系,开展联合办学,使得学校与汽修厂在沟通与交流中共同进步。

检修实训总结例2

二、积极组织检修服务

要在去年对辖区内农机具技术状态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联合收割机、排灌机械、玉米免耕精播机等主要农机具维修计划和实施方案,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和农机合作社的作用。要组织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深入到村镇、农机户家中,向他们宣传讲解农机具检修、维护、保养的重要性,提高对农机检修工作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过期报废农机具的使用。

三、强化农机维修监管

要全面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与换证工作。要结合农机检修工作,对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维修网点必须在限期内整改达到要求,对维修技术合格证3年有效期届满的维修网点要及时审验更换,确保其维修人员、维修设备、场地和配件质量及管理规范等符合《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等有关规定。要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零配件供应市场监督管理,落实农机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行为,切实保障农机检修质量。

四、加大农机技术培训

检修实训总结例3

铁路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出行方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2.2万公里。成绩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是我国铁路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是铁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西安机车检修段作为全路七大检修基地之一,主要承担西北地区大功率和谐型机车的C4、C5检修任务。作为这样一个成立时间短、全段新工占80%以上的新型检修企业,如何使新工快速转变角色,掌握岗位技能,胜任机车检修任务,是关乎机车检修质量的大事。笔者作为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在严格执行铁路总公司培训规范的基础上,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增强职工学技练功的主动性,在新工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校企衔接,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和计划制定

近年来,铁路企业青年职工都是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学校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基础知识,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设备、新型机车所需的理论知识没有涉及。机车车辆专业对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得比较多,而电气化知识涉及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段劳人和职教部门应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与高职院校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和日常交流,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结合西安机车检修段的用人培养方向,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律做好需求分析,开始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分析发现总公司颁布的培训规范相对于西安机车检修段实际来说,仅仅要求了最早、最基本的机车专业知识,远远达不到我们和谐新机型检修知识需求。经段职教委会多次商讨并在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决定在执行总公司培训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西安机车检修段实际,加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各类理论知识及岗位实作技能,制订新工的培训计划。由职教科组织一线管理、技术人员经过讨论分工种、分班组细化培训方案,使新工培训更具用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严格规范,教好入职安全第一课

新工从校门到工作岗位,不仅对环境很陌生,对铁路行业的危险性更是知之甚少。铁路局职教处及段领导高度重视新工培训,未雨绸缪对入段安全教育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职教科严格执行总公司铁路劳动安全培训规范的科目及课时安排培训,段党政一把手亲自讲课,语重心长地讲授入段安全第一课,从各类案例出发,采用触目惊心的PPT课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接下来聘请安全科专职人员进行不少于24个学时的学习,使得新工从理论到际对安全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安全教育闭卷考试,要求对安全知识百分百掌握,不能有一点疏漏。对考试未达到满分的学员进行补强培训,直至考试合格。严格执行安全三卡死制度,段培训合格后才能到车间、班组接受安全教育。车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少于24个学时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管教育副主任亲自负责安排培训课程,由车间管理人员及一线的工人技师担任授课教师。

三、师徒结对,做好实作技能传帮带

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职教科、劳人科汇同车间精心选拔师傅,按照每个新工工种和特点选派师傅,集体签订师徒合同,在明确师徒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的同时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师傅每周结合培训计划及徒弟的实际情况,制订周培训计划,在完成班组生产任务的同时教授徒弟。徒弟每日在跟班日写实上做好跟班记录和学习笔记,每旬职教员检查签认。师傅采取“你看,我说你干,你干我看”的方式,帮助徒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了充分调动师傅教、徒弟学的积极性,职教科要健全完善师带徒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师傅津贴制度,如果当月徒弟没有发生违章违纪,并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师傅就可以享受300元津贴,反之则免发。二是建立师带徒考评机制。车间根据培训计划,分工种和岗位每月对徒弟进行理论、实作考评。机车钳工主要进行机车检修基础的实作考核,机车电工主要是机车电器检修及常见故障排除项目考核。整个考核过程段主管领导、职教科和车间领导全过程参与,保证师带徒制度的实效性。

四、严格考核,把好资格准入关

严格执行持双证上岗的规定,在对新工进行实作技能培训的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的考试要求对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培训。6个月学习期满后,徒弟进行小结,师傅进行评价,车间对整个师徒合同履行的过程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职教科统一组织考核考评。考核考评分为安全、理论、实作三个科目,安全和理论分工种命题,实作根据所在班组的生产实际应达到的岗位技能进行命题,即使相同的车间、同一个工种,实作考试项目也不相同。考试时由段领导及劳人、安全、职教部门共同监考,考试过程全程摄像备查,实作考试更是一人一录,确保了整个考核考评过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对于任何一个科目考试不合格的学员,推迟3个月定职,继续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直至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师带徒培训的形式解决了我段老职工少、新工多、技术力量薄弱的大难题。特别是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培训,使西安机车检修段技能鉴定通过率从2015年的第一批参加鉴定起,三年来每次创局新高,并逐年提升,2016年取得了92.7%的好成绩。

五、激励机制,增强学技练功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培训考核与待遇一体化激励作用。按照“三层五级单元化培训”分工,举办车间、班组工班长及职教员专题培训。充分发挥车间班组职教员在实作技能、业务培训、示范演练的组织作用,大力开展职工基本技能演练活动,使职工学在日常、练在岗位,通过标准视频的对比学习和实地演练,切实提高职工标准化作业能力。每月随机抽取2个班组,采取现场提问、业务抽考等方式对“三层五级”单元化培训考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不合格人员除按照段有关规定进行考核通报外,还要进行重新培训,直至合格,保证职工业务学习的效果。最后,将“三层五级”单元化培训与使用待遇一体化相结合,实现对职工岗位技能星级评定。依托“三层五级”验证结果,健全完善以培训为基础、分配为手段、使用为目的的职工岗位技能等级星级评定激励机制,明确职工业务技能考核与收入分配的挂钩比例不低于路局相关要求,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职工学业务的内动力。

检修实训总结例4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在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要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得出“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首先学会汽车各部件独立系统运行规律,再掌握较复杂系统维修技能,到综合技能掌握。“五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一、“五环递进”式汽车实训体系设计理念

1.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模块设计

在汽车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向:中、高档轿车的检测与维修,第一职业岗位定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原则进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2.基于“任务载体”的实训内容教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各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3.体现“课证融合”的实训考核体系实施

“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4.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过程实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了讲、演、练、评、整五位一体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法具体内容:

(1)讲,按照企业工作内容标准讲解进行理论讲解。(2)演,对照标准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演示。(3)练,围绕标准,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练习。(4)评,教师围绕任务工单,结合企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5)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整理工具。

二、“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体系构成

1.“五环”对应的技能模块构成

2.“五环”对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

3.“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1)理实一体化的单项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汽车各总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的检修,如果将这部分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一下子接受,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在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组合教学,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职业规范意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比如,汽车发动机有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过程中,单独拿一个曲轴、活塞连杆、飞轮、缸体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抽象,现在将整个发动机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动手拆开发动机,找到相应部件。通过观察其结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它的功能,了解了这些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最后形成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原理、拆装工艺、维修教学。汽车底盘、电器、车身亦是如此。

(2)工作任务的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其中汽车驾驶实训在假期进行。金工实训主要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的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钻孔、攻丝、研磨以及基本测量等技能,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为之后了解和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装配与修理打下基础;汽车拆装实训根据汽车的组成部分分成发动机、电器、底盘、车身等四个实训项目。主要通过对整个汽车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维护实训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训练;汽车驾驶实训主要让学生能掌握汽车的使用技能。

(3)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课内实践基础之上的专门化训练模块,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在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是实车上模拟出汽车各种故障现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怠速不良、加速不良、不能起动等)进行系统教学。专项技能实训一般是按周进行的模拟仿真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地点多在校内实训车间。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突出职业氛围,实训项目全部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体现真题真作。

(4)“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

将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与汽车维修工鉴定取证相融合,以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标准作为训练目标,把鉴定的内容分解到各实训项目,并以鉴定成绩作为学生实训成绩,以技能鉴定通过率评价实训效果。“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5)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顶岗实习

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即前两年在学校校内完成“五环递进”中前“四环”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检修实训总结例5

【关键词】

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

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是一种培训专家系统,可以有效的模拟发生故障的处理流程。通过对故障现象的检修仿真模拟,使得检修工作人员在检修故障的过程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1 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功能模块

1.1 主要功能

在构建变电设备虚拟场景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就是建立设备在工作运行中的三维实体模型。数字化建模技术的质量好坏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对变电站的设备均设立了模型,这样便形成了设备建模库,设备库对构建变电设备虚拟场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其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系统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此基础上设置仿真模型使得动态模拟出整个变电设备,实现员工和机器交互装配工作,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的表现出整个系统的内部构造,能够对零件构造细节清晰的展现出来。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使得变压器动态装配过程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出来。变电设备检修仿真系统现场设备的动作过程,全部的展现出来,便于检修人员跟踪测试并且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检修。变电检修仿真系统的设计是基于现金的设备最终构建3D图形引擎,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研究虚拟现实的仿真系统,对于在系统用户界面的处理上,是通过MFC处理技术跟踪完成的。

1.2 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主要是由变电检修仿真系统、管理监控以及检修训练三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的。变电检修仿真系统中心主要是根据在检修系统中数据库的仿真算法,分门别类的设置设备样本模型库。在此基础上模拟变电站各类设备中的检修仿真过程,变电检修仿真中心是通过科学技术进行算法对用户的用电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控制命令。管理监控中心在整个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则是对整个工作环节进行管理监控工作,实现对设备部件进行合理划分,能够灵活的处理部件中的逻辑关系,对在系统中的拆装顺序进行有效的管理监控。在故障知识库中的所有故障的维修策略都可以按照《作业指导书》指导作业,根据《现场作业工序工艺标准卡》中的参考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修工作。对于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对其培训工作要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在培训过程中要建立培训题库和考测评估等环节综合起来加强对变电检修仿真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最终提高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检修训练中心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工作人员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下,使用各类终端设备,比如利用鼠标键盘等设备在多媒体操作中,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设备利用多媒体界面操作检修流程,通过算法接口进行数据交互,以达到检修训练中心的训练工作,为检修人员的培训提供更加细化的培训方法。

2 故障分析功能

2.1 故障信息

变电检修仿真系统通过多媒体检测系统进行网络分析,对故障做出研究分析,对故障来源、故障所产生的现象以及获得的数据进行探讨。在变电检修过程中,实现对故障发证原因作出及时合理的分析找到解决方案。比如变压器过热性故障,工作人员及时的利用变电检修仿真系统找到温度计的读数和相关的数据,这就可以提供一个连续时间段的温度数据变化形态,通过仿真系统进行提出模拟方案,对故障进行解除。

2.2 故障诊断及检测分析

在变电检修仿真系统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故障提出具体的方案模型。系统根据故障信息,结合数据系统可以提供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检测。比如在变压器过热性故障时,在故障诊断中,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H2、CO等出现增长不明显的现象出现变压器铁心短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屏幕界面上输出铁心短路的外部状况。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点击相对应的检测流程出现采用动画的方式提供处理方案,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分析解决。

3 变电设备仿真检修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

对变电检修仿真系统中,应当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变电检修仿真模型设计。根据数据和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根据已有的技术基础完成设计模型工作。在变电检修仿真系统中,其设备的内部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零件多而且形状多为不规则图形,要想在设备的装配过程中进行模拟组装,就要对基本的零件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在装配之前要配合多媒体三维技术进行学习研究,不断的总结研究,确定在组装时进行合理的安装顺序,这样在技术流程中不断的练习,结合变电站实际安装顺序和在多媒体技术下实现在模拟的场景下完成装配任务。

4 基于虚拟现实的动态仿真流程

为了使得用户在生产生活中能够清楚详细的观察在虚拟现实的动态仿真流程,观察装配顺序,需要用户增加自身对虚拟世界的交互功能。由于当今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动态图画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学习空间,用户在进入装配系统中,根据多媒体动态图像展示,利用科学技术播放装配过程,三维模型以及虚拟环境的建立,可以能够确定网络场景中零件之间的层次结构。在对零件安装过程中的运动以及运动范围做出有效分析,并且需要用户自身提高动手能力,按照动画教学,自主学习并且学会研究从而设计动画,总结经验在建立动画的基础上触发行为,实现变电检修仿真系统的设计实现发展。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中可以得出,随着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变电站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创新和改造,使得变电站更加有利于用户供电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广大人民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长,这就对变电检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代的电力情况,就可以利用变电检修仿真系统的设计实现发展,对变电检修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培训工作,在实践中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变电检修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在对变电检修工作中实现规范正确的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检修实训总结例6

我公司在2012年4月份开始的首批次81台高位泵改造,在几个装置使用过程中,逐渐的摸索了经验。对一些使用周期达不到理想的。经常发生泄漏的泵,分析故障原因在2014年装置检修后与几家密封厂家进行了集中的处理。效果显著,大部分机封使用至今未发生泄漏。

检修实训总结例7

1 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检修实训总结例8

1 引言 

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提高电站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力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新产品不断地在发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水电站设备的检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电站设备检修来说,由于不同电站的设计水头有所差异,其电设备类型、布置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检修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目前,水电站设备检修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水电站设备检修的专业化、产业化。为了提高检修效率、效果与技术水平,建立专业化的检修团队是非常必要的。从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向考虑,要求各行业有明确的专业分工,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也是如此。专业化的检修团队能够在提高设备检修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检修成本。(2)检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相关理论与技术逐渐在水电站设备检修中得到逐步应用,形成了设备检修相关的仿真培训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化辅助工具,给设备检修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带来便利,提高设备检修的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然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些专业化辅助工具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在实际设备检修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实施效果也不尽理想。 

根据目前设备检修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检修产业等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检修人员培训周期长:设备检修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对检修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要求。目前,检修人员一般只能在项目检修过程中长时间的现场培训才能独立开展检修工作,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 

1.2 专业检修单位的标准化管理程度不高: 标准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对于专业的检修单位来说也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许多专业检修团队还未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影响了单位的管理水平。 

1.3 水电站设备相关资料的管理不完善: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状态、检修历史记录等相关资料是设备检修的最重要的信息,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是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参考的第一手资料。然而,由于电站的运行周期较长,上述资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或无法得以完整的保存,其调取过程也相对繁琐。此外,对于发电设备的专业检修单位来说,需要同时对多个工程的大量设备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2 系统设计思想 

针对目前设备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本系统采用如下的设计思想。 

2.1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服务器上存储设备检修记录等重要信息,客户端存储电站基本资料、机组技术参数、规范规程等公共数据信息。 

2.2 用户权限分级控制,针对不同的用户等级设定不同的权限。如临时用户对系统资源仅具有访问权限;检修员用户可以添加检修记录;审核员用户对检修员的检修计划进行跟踪审核;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修改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资料。 

2.3 将检修人员培训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形成相对较完整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 

2.4 将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检修培训中,直观、生动的展现关键检修技术。 

2.5 同时对任意多个水电站的检修信息进行单独管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6 系统能够使专业检修单位进行检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2.7 系统针对检修业务的管理应覆盖检修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用户按照系统管理员设定的不同权限进入系统后,可以对任意检修项目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系统共包括九大功能模块,相关功能说明如下。 

3.1 电站基本概况:通过文本、图片和影音文件对电站概况进行说明。 

3.2 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培训:通过3d动画和虚拟互动展示,将发电设备的结构特点、安装过程、拆卸过程、检修要点等信息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用户快速的了解和掌握发电设备的检修技能。 

3.3 检修规范标准:该功能模块用来存储检修相关的规范标准信息等文档资料,包括规程规范、公司制度、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修模板、常用标准表格等,用户可以根据标准和需求自定义文档结构。 

3.4 检修准备:该模块主要对检修项目的基本信息、工作计划、机组状态、施工计划组织(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图纸资料、施工网络图等、验收清单、特殊项目验收标准;专用工器具及设备、备品备件、消耗性材料和办公用品生活设施、车辆)、管理制度、现场准备、检修费用申请、合同文件等内容进行管理,采用标准业务管理流程,具有新增、修改、提交、审核、退回、删除检修项目等功能,按照用户在检修项目中的职能采用按流程控制,达到检修项目管理的要求。 

3.5 检修过程管理:该模块主要应用于已经启动检修项目的管理,包括出勤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安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检修记录分析、检修启动、工程竣工交接、大修简报等内容。 

3.6 检修记录及总结:该模块对任意工程的设备检修记录、检修项目竣工报告等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包括工程项目检修的历史缺陷记录、文档、图片等重要资料,作为项目检修的重要参考。 

3.7 检修评价:包括职工评价、管理者评价、顾客评价、综合评价等。 

3.8 资料统计打印:系统提供的一个单独的模块,可以按照本企业的情况定制的工程及检修资料的汇总,用于保存和打印所需的文档资料。 

3.9 条目管理以及用户管理:该模块属于定制模块,管理员用户可以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管理系统中标准文档分类、检修项目流程、文档模版等内容;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检修人员在检修项目中的具体职能分配和调整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 

4 系统特点开发完成的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4.1 可系统地反映某一固定区域发电企业典型建筑物及发电设备的分布情况、基本信息。 

4.2 为区域发电设备检修标准化、规范化检修管理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发电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即含检修准备、检修过程管理、检修记录与总结、检修评价四大模块。 

4.3 典型发电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动画,随时为检修或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 

4.4 开放的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性强;各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由其管理者自由进行权限管理。 

4.5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4.6 可方便地进行网络化使用和管理;管理者不必亲临现场,由点检人员上传各种信息到系统,管理者便可及时掌控现场情况,对事故抢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 

4.7 用户、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者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可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管理水平。 

5 结语 

检修实训总结例9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水电站设备检修的专业化、产业化以及检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保证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在总结当前设备检修情况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将水电站检修培训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按照专业检修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要求,设计开发了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通用程度高、培训效果生动具体、实用性强等优点,为设备检修培训和专业检修管理提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辅助工具。

1 引言

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用系数,提高电站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力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大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新产品不断地在发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水电站设备的检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电站设备检修来说,由于不同电站的设计水头有所差异,其电设备类型、布置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检修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目前,水电站设备检修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水电站设备检修的专业化、产业化。为了提高检修效率、效果与技术水平,建立专业化的检修团队是非常必要的。从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向考虑,要求各行业有明确的专业分工,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也是如此。专业化的检修团队能够在提高设备检修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检修成本。(2)检修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相关理论与技术逐渐在水电站设备检修中得到逐步应用,形成了设备检修相关的仿真培训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化辅助工具,给设备检修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带来便利,提高设备检修的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然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些专业化辅助工具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在实际设备检修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实施效果也不尽理想。

根据目前设备检修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检修产业等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检修人员培训周期长:设备检修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对检修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要求。目前,检修人员一般只能在项目检修过程中长时间的现场培训才能独立开展检修工作,缺乏有效的培训手段。

1.2 专业检修单位的标准化管理程度不高: 标准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对于专业的检修单位来说也尤为重要。然而,国内许多专业检修团队还未引入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影响了单位的管理水平。

1.3 水电站设备相关资料的管理不完善: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状态、检修历史记录等相关资料是设备检修的最重要的信息,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是设备检修人员需要参考的第一手资料。然而,由于电站的运行周期较长,上述资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或无法得以完整的保存,其调取过程也相对繁琐。此外,对于发电设备的专业检修单位来说,需要同时对多个工程的大量设备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2 系统设计思想

针对目前设备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本系统采用如下的设计思想。

2.1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服务器上存储设备检修记录等重要信息,客户端存储电站基本资料、机组技术参数、规范规程等公共数据信息。

2.2 用户权限分级控制,针对不同的用户等级设定不同的权限。如临时用户对系统资源仅具有访问权限;检修员用户可以添加检修记录;审核员用户对检修员的检修计划进行跟踪审核;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修改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资料。

2.3 将检修人员培训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形成相对较完整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

2.4 将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检修培训中,直观、生动的展现关键检修技术。

2.5 同时对任意多个水电站的检修信息进行单独管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6 系统能够使专业检修单位进行检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2.7 系统针对检修业务的管理应覆盖检修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用户按照系统管理员设定的不同权限进入系统后,可以对任意检修项目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系统共包括九大功能模块,相关功能说明如下。

3.1 电站基本概况:通过文本、图片和影音文件对电站概况进行说明。

3.2 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培训:通过3D动画和虚拟互动展示,将发电设备的结构特点、安装过程、拆卸过程、检修要点等信息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用户快速的了解和掌握发电设备的检修技能。

3.3 检修规范标准:该功能模块用来存储检修相关的规范标准信息等文档资料,包括规程规范、公司制度、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修模板、常用标准表格等,用户可以根据标准和需求自定义文档结构。

3.4 检修准备:该模块主要对检修项目的基本信息、工作计划、机组状态、施工计划组织(包括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图纸资料、施工网络图等、验收清单、特殊项目验收标准;专用工器具及设备、备品备件、消耗性材料和办公用品生活设施、车辆)、管理制度、现场准备、检修费用申请、合同文件等内容进行管理,采用标准业务管理流程,具有新增、修改、提交、审核、退回、删除检修项目等功能,按照用户在检修项目中的职能采用按流程控制,达到检修项目管理的要求。

3.5 检修过程管理:该模块主要应用于已经启动检修项目的管理,包括出勤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安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检修记录分析、检修启动、工程竣工交接、大修简报等内容。

3.6 检修记录及总结:该模块对任意工程的设备检修记录、检修项目竣工报告等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包括工程项目检修的历史缺陷记录、文档、图片等重要资料,作为项目检修的重要参考。

3.7 检修评价:包括职工评价、管理者评价、顾客评价、综合评价等。

3.8 资料统计打印:系统提供的一个单独的模块,可以按照本企业的情况定制的工程及检修资料的汇总,用于保存和打印所需的文档资料。

3.9 条目管理以及用户管理:该模块属于定制模块,管理员用户可以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管理系统中标准文档分类、检修项目流程、文档模版等内容;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检修人员在检修项目中的具体职能分配和调整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

4 系统特点开发完成的水电站设备检修仿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4.1 可系统地反映某一固定区域发电企业典型建筑物及发电设备的分布情况、基本信息。

4.2 为区域发电设备检修标准化、规范化检修管理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发电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即含检修准备、检修过程管理、检修记录与总结、检修评价四大模块。

4.3 典型发电设备检修仿真多媒体动画,随时为检修或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

4.4 开放的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性强;各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由其管理者自由进行权限管理。

4.5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4.6 可方便地进行网络化使用和管理;管理者不必亲临现场,由点检人员上传各种信息到系统,管理者便可及时掌控现场情况,对事故抢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

4.7 用户、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者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可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管理水平。

5 结语

检修实训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F532

1 概述

大秦铁路在铁路重载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运量等方面保持着世界重载运输技术领先水平。大秦线的所有车辆检修由湖东车辆段担负,全段现有干部职工4717名。其中:干部490名,占职工总人数的10.4%。主要行车工种人员2427名。全段研究生12人,本科329人,大专1026人,其他923人。近年恚车辆运用检修大量采用了新装备新技术,如“5T”、“HMIS”、“AEI”系统;水射流除锈机、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外圆磨床RFC型牵引杆、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等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为确保大秦线重载运输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加强重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掌握重载技术的职工队伍,以保障大秦线重载车辆检修管理稳步发展。

2 创新重载培训方法

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抓好重载应急处置培训、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几个方面工作。

2.1 重载应急处置培训

应急救援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秦线全长653公里,山区多、隧道多地理环境异常复杂;而且保证区段长、列车编组长运行中发生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种类繁多,车辆部门应急处置各类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的压力巨大。我们总结出“扶、拉、抬、接、切”的行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各类行车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培训方法,专门设立一条应急救援演练的线路,供各车间、救援队和广大职工日常培训演练,同时创新了“长大风管”、“抬轮器”、“人字形扶梯”等重载救援培训模式,提高对各类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和各型车辆故障应急处置的能力。编制了《大秦线重载货车应急处理方法》及《大秦线重载货车救援机具使用方法》,以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为切入点,确保重载货车运用安全应急处置到位。

2.2 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为了尽快提升重载监控5T设备维修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技能,更好地适应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应急处理的需要,我段利用旧设备或配件在整备线安装了THDS模拟探测设备1套,设立计算机和服务器作为教学培训机,采用模拟现场的培训方式,进行5T及AEI设备维修培训,为职工搭建了提高岗位技能的平台。通过补强维修技能短板,逐步实现全员专业素质达标,确保维修人员能够熟知并掌握THDS、AEI设备半月检和春秋检的检修标准及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如示波器、磁钢检测仪、场强测试仪等),达到能够独立准确识别故障、消除安全风险的能力。同时把茶坞运用车间机检作业的成型经验汇编成便于职工学习的故障图库及图册,组织各运用车间进行学习,重载监控5T维修管理实战能力有效提高。

2.3 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列车技术作业程序是开展车辆运用检修工作的基础,是指导货车运用检修作业的根本。我们在创新培训方面注重列车技术检查培训,主要包括出动接车、信号插设、轴温鉴定、检查修理、制动机试验、简略试验、送车检查、列队归所等工作。列车技术检查作业按列车性质不同分为到达作业、始发作业、中转(有调、无调)作业和通过作业。我们融入货车运用安全风险控制培训,总结提炼出始发列车、到达及无调中转列车、有调中转列车、到发一次作业列车、故障维修列车等五种列车技检作业培训程序,为现场落实标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依据。编制了《集成制动装置》、《新型转向架》等新技术教材,满足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2.4 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

整列整备作业方式,是我段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我们加强了培训,整备作业一是不摘车整进整出,畅通湖东枢纽运输,解决检修扣车难的问题。所有的挑车作业全部在段内进行,释放了湖东枢纽的解编能力。二是及时处理车辆故障,确保车辆运行品质。利用整备作业不占用车站线路和编组发车时间以及段检修车间设备资源等优势,对运用车辆故障进行集中彻底处理,以提高车辆运行品质。为切实提高职工的现场实作能力,确立了“找靓点采集经验、抓重点现场教学、强基点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实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素质保证。

3 重载教育管理具体措施

面对大秦线重载运输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全段职工不断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安全风险识别技能,既要弄清产生车辆故障的原因,又要刻苦专研消除故障隐患的措施,因此我们采取了具体措施如下。

3.1定期举办重载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