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档案科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0 15:05:50

档案科工作计划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大幅增加了每年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达到134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53.4亿元;R&D占GDP比重预计可达2.1%,比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照《科技部关于下达2014年度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对2014年下达的部级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情况统计,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共达到4136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资源是我国宝贵的技术资源,如何管好、用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重要的职责所在。

1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机构(部门)设置现状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依据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个都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法规性文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都具有约束力。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看,其中仅规定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负有检查职责,其管理机构和遵遁的管理要求都是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形式,即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由本级科技主管部门主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业务受上一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指导。以省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为例,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上――省科技厅或省科委来负责机构申请成立和人员任免,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业务上应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来指导。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原来管理科技档案工作的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司也在1998年机构改革中被撤销了。所以现在的状况是没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相似的机构也不是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也就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四川省等几个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技档案)比较重视的省市成立有专门的科技档案馆(或科技成果资料馆),市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构就更少了。由于没有部级层面的相关行业规章政策和业务标准制定,以上几个省级科技档案馆在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都处于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总之,目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这样重要的国家科技资源的管理机构体系建设方面却是很薄弱的。

1.2 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现状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办法仍然按照《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执行,这些规范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需求。从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归档情况来看,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档案常识,科技主管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相互配合,大部分的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都能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归档工作,将科研立项、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各阶段形成的相关纸质材料进行归档。但还是有一些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材料存有遗漏、断续、丢失等现象,这与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只重视物质形态的“硬成果”,而不重视知识形态的“软成果”,或只重视“软成果”中的总结性材料,而不重视原始记录性材料有关,使得相当一部分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在其产生之后因没有妥善的保存而无法收集齐全。

1.3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改革,2002年年初科技部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工作,开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200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正式开始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也有了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研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功能,基本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任务书签订、中期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网络管理功能。由于国家科技部门没出出台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规范要求,所以各省级科技档案部门从自身管理实际出发,参考国家电子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陆续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是通过课题引领,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带动实践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也将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形成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从201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科技报告呈交制度,由政府部门立项并利用国家财政全额或部分经费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呈交,并指定政府科技情报部门负责收藏并提供共享服务,目前,国家科技部已在联合多个部门研究建立中国的科技报告制度,以优化对科技计划项目资源的积累、管理和共享,这是改进现在科技管理和展示科技投入绩效考评的重大举措。科技档案部门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配合科技情报部门做好收藏和提供共享服务工作。

第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管理成为数字化环境下科研活动及其管理程序化决策的重要保证。在科研活动过程及其管理活动过程中实时开展电子科研文件的规范化和档案化管理,变事后滞后管理为事前前端控制,变阶段性孤岛系统管理为连贯性集成化管理与网络化服务,建立与科技计划项目活动及其管理业务流程集成的全项目期和全文件生命期动态管理机制,成为保障科研活动数字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长久可用性的基本功能要求。

第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成果管理与绩效评估、信用管理与审计管理、学术规范治理与研究经费风险管理等科技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在科研与发展方向的投入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期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方面的投入产出及其运营管理能够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需要基于证据的科技计划项目治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已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3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应从健全机构设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统一标准、采用现代技术以及加强业务协作等六个方面大力推进。

3.1 健全机构设置,统一指挥领导

目前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的科技档案馆在体系上还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和工作标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至今还未成立部级的科技档案馆,缺乏一整套从上至下的管理规章,同时国家对科技档案馆的性质、工作内容、任务要求、相对规模均无统一要求。已成立的部分省级科技档案馆都是按照各自的省情和工作情况自行规定规章和办法。所以新形势下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要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建立健全国家相关管理机构设置,笔者建议,国家应尽快成立国家科技档案馆以承担起对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同时指导全国各省市的科技档案馆开展工作。各省市建立健全省级科技档案馆,将本省市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统一管理起来,地市一级可根据条件需要相应建立科技档案馆,无条件成立的可由省一级科技档案馆承担起代管地市一级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职责。如此 才保能证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部级、省级、市级立项研究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得以及时、完整、安全地管理。

3.2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①加强领导档案意识,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定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开展。②加强档案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认识,宣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宣传档案开发利用的方法及查阅的程序。③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特别要持续向科研人员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研成果虽然凝聚着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汗水,因为有国家财力的资助,科研材料应属国家财富,任何人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将属于国家和单位的知识产权成果据为己有、非法使用、泄露或转让。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服务意识。政府信息公开已成社会主流,档案部门也要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依申请公开的准备工作。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造就复合型管理人才

针对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知识更新快,需要学习掌握新技术知识多的状况,对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实用性,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其二,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拓宽知识面。学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法,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档案工作的最新发展动态。其三,因材施教。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可因人而异,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的单位,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档案人员相对稳定的单位,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

3.4 加快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强化业务指导工作

前面提到我国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面还没有一整套规范要求和整理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实现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在全国推广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方式,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否可以以件归档?同一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可否划分不同的保管期限?卷内目录是否可以采用固定格式来填写各部分的材料内容?等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统一了这些整理操作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全国推广开来,强化对全国科技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业务监督和指导工作,为实现全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奠定基础。

3.5 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全面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化管理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管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要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过渡到计算机管理模式上来,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如缩微技术、数字扫描影像技术、OA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当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验收都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系统来进行,科技档案部门在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解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连接问题,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范围的、面向社会提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资料的网上传递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具备上网咨询、查阅及传递等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功能。

3.6 加强业务协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

“闭门造车”是做不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也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在当今改革开放和走出国门的时代大背景下为档案工作者相互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2

2014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档案收集模式、管理手段、服务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干部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下对我国档案工作提出的要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做为档案中最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种档案资源,要按照《意见》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进不适应发展要求的方面,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我国新时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技计划项目是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为重点,由国家科技计划安排,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从科技计划项目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技计划项目是属于科研项目的范围,是由国家财政支持开展的科学技术的研究项目,而科研项目不仅包括科技计划项目,也包括企业、个人或团体出资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就是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研究、验收、成果转化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各种类型及载体的原始记录。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及时、有效的信息记录,是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管理、监测、评价的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大幅增加了每年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达到13400亿元,比2013年增加1553.4亿元;R&D占GDP比重预计可达2.1%,比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照《科技部关于下达2014年度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对2014年下达的部级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立项情况统计,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共达到4136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资源是我国宝贵的技术资源,如何管好、用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重要的职责所在。

1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机构(部门)设置现状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依据上个世纪80年代制定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个都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法规性文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都具有约束力。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看,其中仅规定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负有检查职责,其管理机构和遵遁的管理要求都是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形式,即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由本级科技主管部门主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业务受上一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指导。以省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为例,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上――省科技厅或省科委来负责机构申请成立和人员任免,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业务上应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来指导。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原来管理科技档案工作的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司也在1998年机构改革中被撤销了。所以现在的状况是没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或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省级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或相似的机构也不是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也就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安徽省、福建省、四川省等几个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技档案)比较重视的省市成立有专门的科技档案馆(或科技成果资料馆),市一级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构就更少了。由于没有部级层面的相关行业规章政策和业务标准制定,以上几个省级科技档案馆在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都处于群龙无首,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总之,目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这样重要的国家科技资源的管理机构体系建设方面却是很薄弱的。

1.2 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现状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的管理办法仍然按照《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执行,这些规范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需求。从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归档情况来看,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档案常识,科技主管部门和科技档案部门相互配合,大部分的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都能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的归档工作,将科研立项、研究实验、总结鉴定验收、成果和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各阶段形成的相关纸质材料进行归档。但还是有一些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材料存有遗漏、断续、丢失等现象,这与科技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只重视物质形态的“硬成果”,而不重视知识形态的“软成果”,或只重视“软成果”中的总结性材料,而不重视原始记录性材料有关,使得相当一部分应归档的科技计划项目纸质档案,在其产生之后因没有妥善的保存而无法收集齐全。

1.3 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改革,2002年年初科技部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工作,开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200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正式开始通过网络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申报、受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不仅有纸质档案,也有了电子档案。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研档案)双套制管理,成为当今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功能,基本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任务书签订、中期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网络管理功能。由于国家科技部门没出出台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的规范要求,所以各省级科技档案部门从自身管理实际出发,参考国家电子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陆续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是通过课题引领,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研究带动实践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 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也将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形成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从201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科技报告呈交制度,由政府部门立项并利用国家财政全额或部分经费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呈交,并指定政府科技情报部门负责收藏并提供共享服务,目前,国家科技部已在联合多个部门研究建立中国的科技报告制度,以优化对科技计划项目资源的积累、管理和共享,这是改进现在科技管理和展示科技投入绩效考评的重大举措。科技档案部门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配合科技情报部门做好收藏和提供共享服务工作。

第二,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管理成为数字化环境下科研活动及其管理程序化决策的重要保证。在科研活动过程及其管理活动过程中实时开展电子科研文件的规范化和档案化管理,变事后滞后管理为事前前端控制,变阶段性孤岛系统管理为连贯性集成化管理与网络化服务,建立与科技计划项目活动及其管理业务流程集成的全项目期和全文件生命期动态管理机制,成为保障科研活动数字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长久可用性的基本功能要求。

第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成果管理与绩效评估、信用管理与审计管理、学术规范治理与研究经费风险管理等科技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在科研与发展方向的投入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期望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方面的投入产出及其运营管理能够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需要基于证据的科技计划项目治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已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

3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应从健全机构设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制定统一标准、采用现代技术以及加强业务协作等六个方面大力推进。

3.1 健全机构设置,统一指挥领导

目前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机构的科技档案馆在体系上还不健全,没有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和工作标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至今还未成立部级的科技档案馆,缺乏一整套从上至下的管理规章,同时国家对科技档案馆的性质、工作内容、任务要求、相对规模均无统一要求。已成立的部分省级科技档案馆都是按照各自的省情和工作情况自行规定规章和办法。所以新形势下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要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建立健全国家相关管理机构设置,笔者建议,国家应尽快成立国家科技档案馆以承担起对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同时指导全国各省市的科技档案馆开展工作。各省市建立健全省级科技档案馆,将本省市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统一管理起来,地市一级可根据条件需要相应建立科技档案馆,无条件成立的可由省一级科技档案馆承担起代管地市一级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职责。如此 才保能证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部级、省级、市级立项研究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得以及时、完整、安全地管理。

3.2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①加强领导档案意识,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定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开展。②加强档案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认识,宣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宣传档案开发利用的方法及查阅的程序。③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特别要持续向科研人员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研成果虽然凝聚着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汗水,因为有国家财力的资助,科研材料应属国家财富,任何人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将属于国家和单位的知识产权成果据为己有、非法使用、泄露或转让。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服务意识。政府信息公开已成社会主流,档案部门也要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依申请公开的准备工作。

3.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造就复合型管理人才

针对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知识更新快,需要学习掌握新技术知识多的状况,对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实用性,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其二,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拓宽知识面。学习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法,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档案工作的最新发展动态。其三,因材施教。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基础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可因人而异,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的单位,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档案人员相对稳定的单位,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

3.4 加快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强化业务指导工作

前面提到我国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方面还没有一整套规范要求和整理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实现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有效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在全国推广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方式,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否可以以件归档?同一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中可否划分不同的保管期限?卷内目录是否可以采用固定格式来填写各部分的材料内容?等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统一了这些整理操作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全国推广开来,强化对全国科技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业务监督和指导工作,为实现全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奠定基础。

3.5 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全面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化管理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现代管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要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过渡到计算机管理模式上来,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如缩微技术、数字扫描影像技术、OA系统软件等的应用。当前,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验收都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管理系统来进行,科技档案部门在建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解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连接问题,此外。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全国范围的、面向社会提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技术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资料的网上传递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具备上网咨询、查阅及传递等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功能。

3.6 加强业务协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

“闭门造车”是做不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也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在当今改革开放和走出国门的时代大背景下为档案工作者相互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第一,要积极参加全国科技成果档案协作网的活动,让各省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者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充分发挥各

省市科技档案学会组织与其他档案学会之间的交流往来;第二,

要与科技信息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做好新时期科技报告的呈交工作;第三,充分利用与台湾及港澳的科技交流,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研究与合作。此外,还可以在适当时候组织我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考察团赴国外研讨考察,与世界的同行交流切磋。

参考文献:

[1]洪源清,朱文,等.《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研究》研究报告[R].2013.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3

计生档案是各项计生工作重要的凭证和法律依据,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对当前计生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提高对计生工作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1981年我国成立专门的计划生育机构以来,计划生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健全,群众的婚育观念也在计划生育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可人们对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尚显不足,无法让档案管理在计划生育过工作中激发相应的关键作用。故必须提高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对计生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了解,从而让档案管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最大可能的起到应有的作用。

2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2.1计生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是计生档案

计生档案就是在进行各项职能活动时计生部门形成的全部档案之和。档案工作就是专门负责管理档案业务,也就是在统一管理计生档案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此类档案,来方便使用。作为反映和记录计生工作活动的计生档案,不但能够为相关领导者提供决策凭据,还能够为档案使用者懂得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给予帮助,还可为制订规划,处理问题,进行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在计生工作中,不管是计生人员工资调整、全国性的人口统计、人口普查的数字调查,还是工作的规划与实施、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计划生育队伍的整训与建设、再生育人员调查、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奖励扶助对象的奖金发放等均需要档案,若档案材料不完整,不精确,将影响直至放缓此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接受新任务,制做新的工作计划,或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时,档案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档案的信息作用愈发被大家所重视,所认识。计生档案是计生工作中一个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已成为计生部门管理工作中必备的一项主要工作。

2.2计生档案也在创造效益和价值

计生档案即直接反映和记录计生工作活动,还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档案工作人员每年都应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文件,为使用者节约了时间,解除了重复劳动。问接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计生档案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财富

计生档案真实地记述了相关部门计生各项工作、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聚集了计生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全体人员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果,它作为计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长远作用也具有现实作用。所以计生工作需要一代一代地发展和继承,各项工作也应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社会活动不停止,档案工作就不能停止。其它财富,损失了能够补偿,档案损坏了,可无法弥补。所以。我们不但享有利用前人积累的档案财富的权力,更有继续为后人增加和积累财富的义务,此为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历史负责的体现。

3计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3.1管理科学化

计生档案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收集来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的归档来确保工作质量,以达到合理设置档案类目,组卷规范的目标。

3.2工作制度化

人口计生工作十分繁杂,村级、各乡镇计生办和县人口计生局以及各级计生服务站将经常接触人数众多的有关生育人群。进行计生技术服务工作是计划生育的主要工作之一,任务是提供计生技术服务为社会。在此种条件下,应必须颁布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规范。按照笔者多年工作的实际工作经验,此类制度可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计生档案上报、收集、整理、存档要做到标准化,应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规定,根据严格的要求,进行操作。二是对专兼职档案员执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三是落实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医院以及计生服务站的妇产科、手术室、x光室、b超室等相关科室配备专门专用检查登记簿,将第一手材料全部统计起来。四是落实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应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争取工作主动权。五是执行档案整理收集专业时间制度,要求各科室下班前必须收集归档当日的材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资料。此外,还应制定一些辅助制度,确保上述每项制度的执行。只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方可保证档案安全完整。

3.3职责明确化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4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7日

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政府支持重大科技研发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科技计划项目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记录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的资料,是重要的科技信息储备资源,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是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的前提条件,也是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是为了获得理论和技术方法成果,促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同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国家科学技术管理工作和国家档案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和发展科技档案事业的重要部分。

(一)有利于增强各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意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记载和反映了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项目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归档材料一般包括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论证材料、申请立项材料、立项后各阶段的试验原始记录材料、最后的总结报告、成果报告、成果鉴定、成果推广示范和反馈信息材料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有利于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及时查缺补漏,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增强各部门和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意识,从源头上保证项目档案的完备性。

(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科技计划管理的角度看,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强化并拓展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链条上项目的验收工作内容,有利于积累和丰富科技档案资源,也强调了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中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依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结题验收和成果转化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是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可靠的信息来源。因而,它为科技计划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成为对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管理、监测、评价的重要依据。完整、真实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将有助于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科学性、准确性。

(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易于规范,对科技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科技计划项目是围绕一个具体研究目标,展开的相对独立的科研活动,从申请立项、项目研发到项目验收是一个完整的科技过程。而且,项目研究目的明确、研究范围清楚、研究过程容易区别等特点,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相对单纯,具有良好的过程控制与实施的条件。而且,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与其他科研管理的共性多、密切相关,便于其他科技档案工作借鉴,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五)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价值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科技研发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档案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记录了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完整过程,包含有大量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潜在的科技信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支撑国家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我国政府层面没有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和相关的法规,导致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问题突出。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主要是依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来实现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分类、分部门管理,不同的科技计划项目有不同的档案管理办法,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未建立完善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实际上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档案采取的是“独立收集、各自管理”的方式。地方政府中,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已经出台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还建立了专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馆,专门管理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

(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归档意识淡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是当前各部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各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一些项目承担单位没有专门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导致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科技计划项目研究过程中,多数科研工作者重视从事科学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发表与奖励申报,对项目档案资料的整理和积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许多科研工作者认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归档是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与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无关紧要。有些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团队的荣誉和利益,再加上管理部门的缺位,很多项目档案资料被科研人员当作个人资源保管,甚至寻找各种借口拒绝归档。这给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

(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当前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主要局限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实体的收集、加工整理、保管,而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相对薄弱,导致大量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没有实现信息化,这也严重约束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定密范围不准确,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发挥。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把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保护与利用对立起来的问题十分普遍。过分强调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技术性,担心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会泄漏技术秘密,导致定密范围扩大。把本可以公开利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加以保密,应该解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没有及时解密,把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长期搁置在库房而不充分开发利用,这样不仅造成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管理和利用过程的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也导致项目档案保障知识产权的凭证作用得不到实现,影响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的建议

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是科学地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保证及时、有效地提供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的关键。

(一)健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首先,宏观层面上,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国家科技计划档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指导各相关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其次,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应在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及科技档案工作主管部门领导下,依据《档案法》和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结合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出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范围。

为确保科技计划项目材料完整归档,项目课题组和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应各尽其责,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收集制度。实行课题组归档责任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组负责人要在课题组成员中指定人员负责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按照科研工作程序,确保科研各阶段成果材料的完整性。明确在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归档的完整性将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待与科技计划项目相关的所有档案资料按规定归档完毕,经科技计划档案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整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才算完成。否则不能核准一个科技计划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并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归档工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各相关部门制定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各课题组分散形成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料及时、完整地移交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

(二)开展专题培训,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

第一,针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配合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让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明确自己在整个项目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归档意识。

第二,针对项目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专业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项目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核心要素。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举办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强调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环节的特殊要求,提升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档案管理意识强、能够掌握开发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先进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升项目档案管理水平,优化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模式。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科学化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是实现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项目档案工作由传统手工操作朝着自动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科学化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有利于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管理中形成一系列的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主要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标准,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有统一的规范,以便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逐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项目档案开发利用的现代化水平,为科研工作者迅速、准确地提供科技信息。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部门提供的不只是纸质档案,还有大量的电子文档。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能够快速收集信息,安全保护信息和及时准确提供信息的能力。广、快、精、准是信息化社会的科研工作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信息需求的基本特点,为满足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四)科学、合理地确定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秘密等级。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进行保管并提供利用时,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整理好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进行严格的分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人员严格划清项目档案中非密档案与档案界限,再根据其不同特征和开放程度,对不同级别、不同需求的利用者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利用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划分“绝密”、“机密”、“秘密”等不同的密级,明确规定使用范围。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都应加盖密级标记,以便与一般档案区别开来,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同时,对超过规定保密期限的,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降密和解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可利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从而使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在后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能充分体现它的科技信息价值,又能防止密级档案泄密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具有能够及时保存科技信息的优势。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工作,加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的积累,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资源。同时,必须清楚整个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科技计划实施单位和相关科研人员,要做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更需要科技计划项目的各管理和实施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春泽,宋宇.关于科技计划项目档案若干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8.

[2]毛羽丰.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2.3.63.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5

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而言,不再只停留在保存原有资料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资源,利用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崭新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科技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就跟经济价值。

所谓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科技档案信息化一般而言,可以从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由于原始档案经过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而信息化技术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二、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能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经历了IP市场风雨变换的考验,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口号,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多更快地收集、整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和领导决策服务,已成为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很多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纳入整体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全方位地跟踪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动态、成果和进展水平,建设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本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很多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很多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很多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统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对档案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监督,以计量化的管理,科技统计系统的所有报表均采取网上电子报表形式。对各类统计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统计工作标准化、实用化。基层单位可以录入、查询、统计、修改、打印。

在科技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同时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服务于企业建设。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它可以带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也一定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6

计生档案对计生部门的各项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计生档案工作的主要作用

计生档案是计生部门的基础性工作。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代化建设的腾飞,都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有档案,都有档案工作,特别是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更是如此。档案对研究历史、认识社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所谓计生档案,就是计生部门在进行各项职能活动时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档案工作就是负责管理档案专门业务,即在统一管理计生档案的原则上,建立专门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这些档案,以便于利用。作为记述和反映计生工作活动的计生档案,既可以为单位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以为档案利用者了解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帮助,还能为制订计划,开展今后工作,处理问题提供可靠的参考材料。在计生工作活动中,无论是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人口统计的数字调查、计生人员工资调整,还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建工程的规本文由收集整理划与实施、计划生育队伍的建设与整训、计划生育经费的管理、再生育人员调查、奖励扶助对象的奖金发放等都离不开档案,如果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准确,就会影响以至延缓这些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领受新任务,制订新的工作计划,或遇到新问题,出现新情况,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时,档案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更不可缺少。档案的信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计生档案是计生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已成为计生部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计生档案也在创造价值和效益。计生档案除直接记述和反映计生工作活动外,还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档案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大量的文件、资料、信息,为利用者避免了重复劳动,节约了时间,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计生档案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计生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机关的行政管理、计生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凝聚着计生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全体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现实作用也具有长远作用。因为计生事业需要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展,各项工作也要一代一代地往下传。社会活动不停止,档案工作就不会停止。其它财富,损坏了可以补偿,档案损失了,却无法弥补。因此,我们不仅享有利用前人积累的档案财富的权力,更有继续为后人积累和增加财富的义务,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

计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系统网络化。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

实现系统网络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做到上边一根针,下边千条线,线不断,针不软。作为“司令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这是工作的针,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具体承担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任务,汇集着八面来风,是“针眼”,是关键,乡镇和行政村基层各业务部门、科室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小组,责任到人,形成一根纵向线。同时,这些纵向线并非完全孤立,毫不相干,除对上负责外,还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个体系要横到边,纵到底,配合联动,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另外,要定期对这些专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档案业务,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实践证明,完整的领导机构,过硬的工作队伍和健全的基层网络,是做好新形势下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

职责明确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

转贴于

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工作制度化。人口计生工作十分繁杂,区人口计生局和各乡镇、村级计生办以及各级计生服务站要经常接触为数众多的相关生育人群。计划生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进行计生技术服务工作,任务是为社会提供计生技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这些制度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专兼职档案员实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二是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要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三是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定期与服务对象谈话,取得工作主动权。四是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b超室、x光室、手术室、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专门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五是实行档案收集整理专业时间制度,规定各科室下班前要收集归档当日的资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材料。另外,还要制定一些辅助制度,依次保证上述各项制度的落实。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7

1关于目标管理的概述

管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发源于美国,以后推广到西欧、日本,如今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效果,以实现希冀达到的目标。管理的实践几乎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古以来,人们就是结合在一起去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理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促进工作取得成效的手段。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计划,计划包括决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决定实现既定目标的全部管理活动。“如果对所要取得的最终结果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那就不可能制订任何有效的计划。”这个观点最终发展成为实用的管理技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可认为是计划职能的一种体现,是实现工作计划的一个行动基础。从内容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实现的最终目标;(2)预测实现最终目标所达到的效果;(3)通过各种措施来执行实施计划;(4)提出和贯彻指导实现预期目标活动的政策。“明确的目标能增进成果,不易实现的目标一旦被接收,其所带来的成果比容易实现的目标所带来的成果还要大。”在实践中,有效的管理要求所有致力于实现最终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是,它使管理者能够把握住最终达到的目标,这种使命感可转换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其尽自身的最大力量把工作做好。

2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

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是以国家《档案法》的规定为依据,并按照我国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科学地、全方位地针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规定目标管理运作目标。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管理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在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计划管理、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等四个方面,对涉及档案管理的领导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业务技术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立卷归档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提出具体的目标管理要求。

档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我国把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确定为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其内容共包括四个考核范围和十四个考核项目,并将十四个考核项目划分为四十五项具体要求,从而确定了实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各个方面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这样就使得运作者能够明确达到国家各级档案管理目标的效果,并根据自身管理状况,确定预期管理目标,从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拟订工作计划,制定实现预期管理目标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最终实现预期目标而努力。

3如何实施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

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运作完成,单靠档案部门是不能做好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也就是说,档案目标管理是一个总目标,而目标管理所涉及的各项工作是实现总目标的分目标,分目标实现情况直接影响着总目标能否实现。

具体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标准及其考核内容来看,尽管其包括了四个考核范围、十四个考核项目和四十五项具体要求,但如果按照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归纳,就能够使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这个总目标在各个部门的具体分目标中明确起来,从而按照工作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确定相应对策,把握分目标的实现要求。也就是使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都能明确本部门在实现档案目标管理的计划中所担负的分目标,并为实现本部门分目标做出努力。

按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标准及其考核内容所提出的四十五项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应担负的分目标如下:

3.1单位领导决策部门的分目标

(1)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和管理目标责任制;(3)在制订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时,要考虑档案工作内容;(4)在安排有关重要工作会议、规范科技项目和主要技术业务活动时,要考虑档案部门参加;(5)在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方面,要考虑本单位档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立必要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档案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培训;(6)要在档案队伍稳定方面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档案管理人员享受与科技管理人员同等待遇。

3.2组织人事部门的分目标

(1)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本单位工作相适应的综合档案管理机构;(2)配备足够、胜任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文书人员,并在人员知识结构方面有所保证;(3)在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方面,档案人员与科技管理人员相同;(4)在对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和奖励评审中,要考虑其在日常工作中的立卷归档责任感和实际业绩。

3.3计划、财务等综合业务部门的分目标

(1)把档案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计划;(2)在单位事业经费中列入档案工作专项经费。

3.4文书部门、业务技术部门的分目标

(1)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纳入有关工作程序,并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2)确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密级和保管期限;(3)熟悉本部门以单位办文、行文的基本情况,建立本部门文书档案预立卷制度;(4)考虑档案部门参加有关重要会议和重要科技活动;(5)在各项技术业务活动中实行档案“四同步”管理;(6)保证档案的归档率达到98%~100%,完成率95%~100%;确保归档文件材料准确可靠;(7)保证归档案卷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3.5档案部门的分目标

(1)对下属档案部门和文书立卷、科技文件立卷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2)提出档案管理长远规划、年度计划、财务计划和培训需求;(3)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国家和专业系统有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4)归档案卷质量达到规定要求;(5)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组织实施档案管理网络活动;(6)建立有关档案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7)建立符合国家要求的档案保管环境,满足库房容量和安全保护要求;(8)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9)建立5种以上查找途径的适用检索工具,档案著录符合国家规定;(10)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展档案资料汇编和信息加工,把档案部门建设成本单位的档案信息中心。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8

档案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本身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很多方面。我们不能一提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狭隘地与获得多少经济效益划等号。因为保存档案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益,获得利润,而是为了造福于人类,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创造某种基本的条件,所以它的效益最终大多表现为社会效益。档案质量是档案的生命线,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效用。我们每个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树立档案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使档案质量不断提高。

一、档案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是六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专门科学。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起源于美国,我国自1978年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标准中质量管理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个定义在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理解汲取了现代数学方法、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可靠性理论、工程心理学、价值分析等科学的成果,其主要标志是把管理、行政管理和统计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质量工作体系,保证能经济地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其根本原则是:质量不能靠检查出来,而应该把质量建立在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使用过程的基础上,并从这个目的出发,开展保证质量的各项活动。质量检查的职能相应地扩展为质量管理的职能,同时,由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市场调查、新品开发、生产检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质量的信息又通过质量部门反馈到设计生产部门,作为改进质量的依据,我们应该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总结和提高,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而努力。

所谓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其核心是强调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体人员参加。档案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档案形成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如各处(室)所的领导、文件起草人员、定稿人员、档案员等等人员的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共同完成公文处理和文件的归档及档案管理工作。树立“档案质量,人人有责”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统一性,也才能保证电子文档的及时传输和电子文档的及时归档。

2、全过程控制。从公文的起草、审核、印制、传递、执行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编研、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都实行质量管理。

3、科学的手段。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来解决档案的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档案质量和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二、全面质量管理在档案工作中的持续发展

从以上观点来看,档案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矛盾,他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目的是为了自觉而系统地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丰富档案的管理理论,加强档案工作的自身建设。这就意味着档案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实践上的体现,贯彻档案管理标准的过程,则更是一个具体的持续发展过程。

1、责任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并且以程序图、系统图、网络图等形式,把它们形象化、直观化。在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把档案工作首先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之上。

2、 质量管理

档案工作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各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哪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会影响到全局的工作管理。因此,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档案质量贯穿在档案工作的始终,同时把文件材料的形成归档过程看成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不断将影响归档质量的信息反馈到新工作的开始中去。

3、计划管理

一方面在档案工作纳入技术管理制度、纳入技术人员职责范围的同时,必须纳入工作计划,才能使开展档案工作得到保证。

另一方面还必须实行PDCA的工作程序,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看作一个循环,并且使这个循环每转动一次,档案工作的水平就提高一步。此外,还应制定业务建设计划,队伍培训计划,体制完善计划,新技术采用和设备添置更新计划等。没有计划就没有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目标就无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规范化管理

对档案规范化达标管理,是维护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的有效途径。同时,标准化管理是档案为科研生产以及广大利用者提供服务、互通信息的重要基础,是档案交流的必要条件,是应用现代化管理的首要前提,使整个档案现代化管理体系工作更有条理性、贯通性。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9

二、做好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认识

对于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服务人员来说,应当了解和掌握必须的档案专业知识,了解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做好计生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为计生工作提供更多准确全面的支持材料,为计生服务站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单位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在计划生育医疗、办公室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规范约束机制,完善工作制度

计生医疗档案的收集、建档、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应做好《档案法》、《保密法》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规的宣传工作,树立依法治档意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标准,计生医疗文书的行文规范,档案收集归档准确齐全;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在归档过程中必须要仔细审查校对,根据相关标准对归档的材料文件逐一检查,遇到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整理入档,确保计生医疗档案质量。

(三)坚持科学管理,积极改革创新

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是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对于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的管理服务工作来说,必须要争取尽快实现科技化、现代化、信息化,尽快摆脱手工操作效率低、速度慢的现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借助于信息技术、影像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工作方式来提升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让档案管理方式从“旧”转“新”;另外,现代科学的档案管理手段也需要相关档案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功底,能够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为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四)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安全管理

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对于计生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应当做到严格自律,可以准确的认识自身的职责与权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树立依法治档的思想认识,避免出现个别抽档、改档的问题,保证计划生育医疗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根据档案管理制度中所要求的内容做好收集归档工作,明确档案查阅权限,做好相关记录和保密工作;此外还应当做好档案库的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

档案科工作计划例10

新时期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

人口计生档案资料是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来源,通过分析、处理其中的数据,可有效统筹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量化工作目标,为人口计划生育决策提供数字依据。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完善,计生工作部门可寻求更好的管理办法为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计生工作人员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尚未意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计生档案毫无实际意义,与计生工作并无直接关系;部分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松懈,责任感缺失,工作敷衍了事,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的实行导致少数单位漏报、瞒报单位内部临时工、停薪留职和下岗人员生育节育情况,极少数单位甚至存在造假文件、假资料、假证明等现象,严重损坏了计生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2. 管理手段老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也进入了电子时代。但计生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和查阅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较少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导致计生档案查信息单一、查阅不变、更新滞后阅困难,难以全面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县以下的基层人口计生档案室普遍没有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没有添置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多数县人口计生单位的档案室存在一房多用、办公用品质量低等现象,由此造成档案资料的污损、丢失等不可挽回的损失。

3.人员素质低,缺少培训和学习机会

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多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担任,学历水平低、理论知识差、专业素质低、实际操作水平低,工作多被动。同时,绝大多数基层计生部门并没有专门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变动率高,档案交接不完全、问题清理不彻底以及档案资料的散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完整统一。而且,人口计生部门多注重提高技术服务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很低,很少组织业务能力培训,因此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严重落后,管理方法缺乏创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4.经费紧张,严重缺乏技术指导

新时期下,计生档案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人口计生部门经费紧张,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经费来源中没有档案建设专设资金,而基层计生部门计划生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如电脑、扫描仪、照相机等设备,如何取得资金支持是一道难题。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也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操作高度专业化的系统软件,实现计生档案由纸质向电子的转变。而计生档案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人口计生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上水平的主要瓶颈。

二、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及对策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档案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新时期,如何积极适应现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需求,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索规范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摆在计划生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1.宣传、普及法律,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计生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计生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普遍缺乏这样的认识。因此,要开展多形式、广泛持久的档案管理法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普及《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各级计生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档案法治认识。同时,在档案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者必须尽快转变角色,由档案保存者变成档案管理者,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实行管理系统网络化,分级管理计生档案

要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具体落实责任,明确专人,强化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要建立完善计生档案管理的领导机构,形成由上而下、纵横交错、配合联动的关系网络,各纵向线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各地区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地区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室是关键,要多途径收集、整理计生档案;各乡镇和行政村的计生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统计好第一手资料,做好计生档案的基础工作。各级要分工协作,严明责任,切实管理好计生档案。

3. 强化培训,提高计生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为提高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抓好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班和新技术学习班,选调技术人员亲临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实际工作选择培训内容,在加大计算机培训的同时,强化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大档案学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随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信息的分析处理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技术,成为业务精通,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各单位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普及信息化管理知识。采用在职培训、在职进修、攻读学位、脱产进修、学术研讨或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业务水平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4.科学调节人才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作用

要改变现有的计生档案工作人员结构,科学整合不同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的档案人员,注重发挥各类人才的整体优势,形成科学的人才结构,避免出现档案工作人员全部都是老同志或者全部都是新同志的情况。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档案工作人员应相互配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效能。